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49岁的他北大硕士毕业,用经历告诉了我们年龄不是限制学习的动力葵实

49岁的他北大硕士毕业,用经历告诉了我们年龄不是限制学习的动力

○文 | 子虚猫曾经风靡一时的TVB古装专业户陈小春版本《鹿鼎记》韦小宝的好朋友小皇帝“马浚伟”突然火上热搜。没有什么所谓的桃色绯闻,只是他从北京大学毕业了,为什么会这么轰动?这么振奋人心?才知道原来他已经49岁了,快年入半百的年龄还在乐此不疲地不断充实自己的生活,相对很多过了二十几岁就放弃读书学习,继续丰富自己精神世界的人们来说,确实令人动容。真正的诠释了“活到老,学到老”。很多时候人们总是用各种各样的事物会把自己限制住,例如职业、年龄、金钱种种之类。所以很多网友都会留言表示说自己家的长辈总是一个劲心地表示自己已经老了、学不动了,连个淘宝网购都不愿意学,微信怎么用也懒得看。可以说四十多岁后就会把自己限制住,而49岁的马浚伟就显得十分难得可贵。据悉,他出身基层家庭,父亲是名司机,而母亲则是一名普通的纺织厂工厂,日日夜夜早出晚归,除了他,家里还有四个姐妹,生活十分艰苦,所以他初中就已辍学打工,去赚钱补贴家用。因为喜欢唱歌,加上外在形象很优越,酷似“黎明”,参加44次唱歌比赛,终于在最后一次拿到了冠军,签约华纳成为歌手,一路跌跌撞撞遇到了贵人“曾励珍”,成功踏足演艺圈。28岁,通过《妙手仁心》、《鹿鼎记》一举成名,却因家庭缘故,让自己患上抑郁症整整8年。所以在2012年,已经41岁的他选择了逃离演艺圈,准备重新出发,完成自己前半生没有能好好读书学习的愿望。边读书边工作,据悉在北大读硕士课程时,那个时候的他去新加坡考咖啡师执照,还写剧本,演话剧,演电影,甚至开公司,也因此被称为“真正时间的管理大师”。不但如此,马浚伟还透露自己下一个目标是打算香港浸会大学去读中医药,这一切不是为了结交人脉,而是为了完成那些未完成的心愿,值得敬仰。

得其所谓

北京大学博士新生平均年龄仅24.5岁,竟然小于研究生,为什么?

9月14日,北京大学2020级研究生新生报到。今年北大研究生新生入学总人数9301人,其中硕士研究生6333人,博士生2968人。据统计,2020级北大校本部新生平均年龄25.9岁,其中硕士生26.5岁,博士生24.5岁。对于该数据,实际上是一个很令人诧异的数据。我们都知道,一般本科生毕业大约在22岁到23岁左右,也就是说硕士生的平均年龄应该在23岁左右,而博士生的年龄肯定是要比硕士生要大的。但是今年北大的数据却恰恰相反。根据分析,一方面因为非全日制硕士新生很多都是在职的研究生,或者说是事业有成后求学的,这部分人的比例过大,显著拉高了北大硕士生的年龄。另一方面,本科起点的直博生基本上也就是23岁左右,和硕士毕业来读博士的人年龄一平均,也就在24岁左右啦。此外,直博生人数占比超过一半,进一步拉低了博士生的平均年龄。此外,上述统计数据还显示,北大2020级研究生新生中,全日制6137人,非全日制1729人。学位类型上,北大2020级硕、博研究生中,3923人为专业学位研究生,3943人为学术学位研究生。硕士生专业学位新生规模是学术学位新生的2倍有余,博士生则以学术学位培养为主。大家对北大硕士新生入学年龄超过博士生年龄怎么看?往期文章:如何顺利毕业?合适的研究课题将让你事半功倍中国高校分三档:清北,985,非985,这家央企闹哪样?读研?你应该这样:目标明确,计划合理,硕士之路才能优秀!为什么读研?这六点你必须了解,知识、眼界、能力全方位提升

全而无非

你认为30岁读研一会被嫌弃吗?

今天有朋友问我,如果他30岁了才读全日制硕士,是不是会被老师和同学嫌弃?针对这个问题,今天来聊一聊为什么有人会有这种感觉和其他人是怎么看这种情况的。通常来讲,在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年龄段大致分布在23-26岁左右。博士研究生的年龄通常在25-30岁左右。为什么30岁读硕士就觉得怪,而不管什么年龄的人读博就几乎不会有类似的感觉?首先这就要从硕士的日常生活说起。硕士为什么可能会有这种感觉?硕士一年级,课堂为主简单的讲,硕士的第一年生活和本科生没什么区别,还是会有大部分人选择住校,还是会一天天的上专业课,公共基础课。碰到人多、位子少的热门大课还是要发挥团体优势组团占座。还是要考虑千万不要期末挂科了。还是要参加一些学校活动。因此寝室交流是硕士们相互认识,熟识和信息获取的主要途径。唯一与本科的区别就是他们可能已经去过或者偶尔去实验室做一些基础的科研,这一阶段科研不是他们的主要工作,上课和考试才是。所以就可以想象一个年龄偏大的人和一群24,25的学生挤在一个课堂上课时,觉得不太自在也是很正常的。大学课堂硕士二,三年级,课题组为主在上完第一年的基础课后就可以进实验室了。在这个阶段硕士们每天的工作重心逐渐向实验室转移。课程已经减少或者没有了,主要的工作就是为自己的硕士毕业论文开始打拼。工作环境是实验室或者教研室。因此每天联系的人群大致也就是自己课题组的同门师兄弟,在一个几乎和已经就业的工作环境相差不大的条件下,身边还有一些至少和你同龄的博士们,这种疏远感就会大大下降。而且有很大概率会和课题组里的其他人建立良好的联系。年龄在同学们的眼里不是问题,因为比你大得多的人也在同一个屋檐下工作,这也就是为什么年龄再大读博士都不会觉得突兀的原因。办公室老师同学是怎么看的?通过询问身边的两个同学和一位老师的大致看法如下:同学一:“没觉得有什么不一样的,就是觉得曾经班里有个大哥刚开始存在感极低,不怎么说话,我也不太敢跟他说话,后来就跟普通同学没什么两样了。”同学二:“我们课题组里的那位大哥人很热心,也靠谱,我们还一起打过球呢。”老师:“年龄大一点的硕士性格更沉稳,办事也更稳重,说话也能说到点子上,出勤率一般也要比那些小孩子高一些,但是新奇的想法相对少一些。”所以说,年龄大有年龄大的优势,年龄小有年龄小的特点。如果自己在刚入学时感觉奇怪可能也只是开始的时候还没办法融入环境。换一个角度说,无论是谁在什么时候想学习,想要提升自己都是可敬的,勇气可嘉的,无所谓年龄大小。况且也许更多的阅历和见识才是这些小孩子们可能没有的啊!

35岁考研是不是晚了,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对年龄有要求吗?

相信每个人都拥有着考研梦想,很多人在自己的青春时光错过了读研梦想,导致自己一直处于遗憾中。如果现在面临的着读研的机会,你将会做出如何的选择?是否会完成自己青春时光的读研梦想?下面,为大家解说35岁考研是不是晚了,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对年龄有要求吗?非全日制研究生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对年龄有要求吗?根据了解,在2012年之前,学员报考在职研究生对于年龄方面的问题是具有限制的,通常情况下均要求报考在职研究生的学员不得超过40周岁。在这里面,其中学员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年龄是不限制的。但是自从2013年起,是取消了报考在职研究生年龄的限制,同时,年龄限制制度的取消为更多的社会在职人士提供了较多的考研学习的机会,侧面提高了学员对考研的积极性。由此可以得知,学员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对年龄是没有要求的,报考的学员身体健康,学习时间充足,财务宽裕的情况下均可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学习。35岁考研是不是晚了?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若不接受前沿知识的学习,很有可能将会被快速发展的社会所淘汰。再加上2020年研究生扩招的政策的下发,此次研究生扩招政策也是提高了学员对于考研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那么,不管是青少年,还是正在处于事业高峰期的35岁社会工作人士,考研是不晚的。从以下几点分析:1、有着一定的经济来源:35岁的时期正是社会工作人士在企业奋斗的黄金时期,可以在自己的稳定工作的情况下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学习,可实现不脱产学习。当然,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可以为学位保证有着收入来源,同时还能够顾及到个人家庭。2、在企业中获得提升的机会:35岁的社会人士已经身处职场打拼多年,但是未能够获得提升的机会。很多的人选择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毕业后可以获得丰厚的读研收益。为数不少的人借助于自身优势帮助个人在企事业单位中获得升职加薪、评定职称的机会。通过上述讲解,学员选择非全日制读研,顺利毕业后可以获得丰厚收益,完成个人的读研梦想。同时,35岁正是社会在职人士的工作中发生转变的重要时期,也是人生中事业蒸蒸日上的时期。若想做出改变,可以选择通过非全日制研究生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

爱力

据说选择硕士导师时一定要选择年龄大的,难道真的要这样吗?

如果说大学和研究生期间最大的不同是什么的话?相信很多的硕士研究生会表示,研究生是导师负责制,大学生时高校负责制,也就说读研的你更多的是依靠自己的硕士导师,这对于自己之后的学习和个人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每一个硕士研究生都希望自己能够被一个非常好的硕士导师带。只是现在的硕士研究生在选择硕士导师的时候,各种标准层出不穷,每一个标准都有自己的立足点,而且也有一定的说服力,都是站在自己的利益核心点进行考虑的,只是这其中哟这样一个标准即硕士导师的选择要根据年龄去衡量,并且认为年龄大的硕士导师最好,年龄小的硕士导师却被嫌弃。作为一名硕士研究生老学长,看到这样选择硕士导师的标准真的是捧腹大笑,如果你按照这样的标准去选择自己的硕士导师,那么很有可能并没有你当初所想象的那么的美好,甚至还会极度的后悔,因为你选择硕士导师的基础都已经错了。因为衡量一个硕士导师是好还是坏,绝对不是通过年龄来进行的,这是最没有价值的衡量标准,而且年龄的大小和硕士导师的个人综合素养完全没有关系,所以选择导师还是应该这样去做:最重要的一点是自己想找一个什么类型的硕士导师,一般是科研类导师和行政类导师,两种不同风格的导师会有两种不同的教学风格,如果你希望读研期间能够更加的忙碌,能够更加的深入接触科研,不断的撰写论文,那么你一定要选科研类导师,因为他的时间绝大多数都在搞科研,同时有更多的时间和你交谈科研和论文写作。但如果你想读研轻松一点,那么行政类的硕士导师是你的首选,因为这写导师一般都会忙于各种行政会与和各种外事活动,几乎没有时间去过问自己的时间,也没有事情吩咐自己的学生去完成,所以我们便有了很多可以自行安排的时间,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获得相对来说的自由。此外,不要仅仅只是盯着那些教授和副教授的硕士导师,因为现在很多的211高校、985高校很多的讲师也可以带硕士研究生,而且他们的科研水平并没有我们所想象的不好,也不见得和教授这些导师相差很远,更不要拿着自己的传统观念去审视这些仅仅是讲师的硕士导师,要学会变通,因为他们的科研能力也是非常的高。而且更加有可能会和硕士研究生有更多的共同话题,这样更加有利于之后的学习和工作。总之,当你考研成功要选择导师时,千万不要将年龄作为选择的标准,这真的没有任何的实际价值,甚至还会误导你,因此你只需要从科研、个人意愿、导师支撑和学生评价等几个维度去选择适合自己的硕士导师。

荡妇心

博士毕业正常年龄是多大,读这么多年书到底值不值?

现在很多人读博士的目的就是想拿到一个博士文凭,这样就可以在社会上找一份不错的工作,以后的发展前景更加广阔。每年大学毕业生800万左右,面临着很大的就业压力,为了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优势,一部分人不得不考研、考博提升自己的学历。还有一些大学毕业生没有做好进入社会工作的准备,不断的读书推迟他们进入社会的时间,有些确实害怕被社会淘汰,一直在逃避,一直读到博士,不过这种情况还是占少数。那么博士毕业正常年龄是多大?用青春换来的高学历到底值得吗?博士毕业正常年龄29周岁左右下面我们分析的正常年龄不包含神童跳级、本硕博连读、硕博连读的情况。一个正常的学生要经过幼儿园2年的教育,7岁读小学一年级,6年后升入初中,读3年初中再读3年高中,读完高中正常是18周岁,然后是高等教育4年大学,3年硕士研究生,4年博士研究生(3-5年),拿到博士学位正常年龄为29周岁。博士学位是中国的最高学位,可能有人会说还有“博士后”,这不是学位,而是博士毕业后在科研单位工作的一段经历。三十而立的年纪,刚刚博士毕业,到底值不值?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三十岁了怎么找对象,其实部分博士生都已经结婚了。不管是读大学、还是研究生,只要达到了国家法定的年龄都可以结婚,读博士既能拿到高学历,又能结婚生子,真是“鱼和熊掌兼得”。大多数人关心的博士结婚还在读书的经济问题,博士在读书期间能够获得国家奖学金和助学金、科研院校、研究所的生活补助、导师发放的补贴、三助(助研、助教、助管)补贴等。国家奖学金每年3万元,学业奖学金每年1.8万元,国家助学金每年1.4万元,院校和导师补贴每年平均3-4万元左右,三助每年大约1万元左右,国家奖学金覆盖面稍低,后面的基本都能拿到,再加上博士接的一些兼职私活,每年基本收入10万元是不成问题的。博士毕业后,就业压力小,博士学位作为中国的最高学位,每年毕业大约5万人,还是非常稀少的。大型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对于博士的招聘一般都是免笔试,直接面试,能够轻松拿到事业编制,薪资待遇比较优越。很多企业在招聘博士时,不仅年薪高,而且福利待遇丰厚,一般会解决当地户口,给予几十万的安家费,解决住房问题等等,所以综合来看,我认为读博士还是非常值得的。

其无私德

为何研究生导师会排斥年龄大的考生?30岁以后再考研还有用吗?

为何研究生导师会排斥年龄大的考生?30岁以后再考研还有用吗?如今考研的人越来越多,往届生考研的比例逐年升高,其中不乏一些大龄考生。很多往届考生在考研复试的时候因为年龄的缘故被不少导师责难,甚至在同等水平的条件下,导师会优先考虑应届生。那么,为何研究生导师会排斥年龄大的考生呢?年龄超过30岁的人考研还有用吗?为何不建议超过30岁再考研?不仅仅是研究生导师会排斥大龄考生!有人会问:30岁有资格考研吗?现在研究生报名已经取消了年龄限制,即使你符合报考条件,即使年过花甲也可以考研。只不过不建议30岁以上的人考研,却不仅仅是研究生导师会排斥大龄考生!有网友咨询小水,自己已经30岁了,打算考研,不知道自己适不适合,又担心自己读研出来无用。年龄超过三十岁,适不适合考研看具体情况,一般来说不适合考研,主要是针对研究生录取和做学术研究这块。而读研却很有用,无论你年龄大小,最起码高学历就比别人多了很多竞争力!30岁是而立之年,无论是男女,工作和生活的压力都不小。成家与否?经济基础是否无忧?考研的初衷?全日制研究生还是在职研究生?在研究生导师层面来讲,他们更愿意录取那些年轻人。年龄小的,特别是应届毕业生,可塑性强,专业基础牢固,有精力和体力做学术研究。而30岁,年龄有点大,人的体力和精力跟不上,工作年限多了,基础知识早已忘却。再加上往届生基本上接触社会较多,也不便于管理,很多人功利性考研的又多,所以研究生导师更偏向于要年龄小的,特别是应届本科毕业生。在生活层面,30岁的时候考研,你就要面对家人的不理解,还得挤出来时间复习,确定自己的读研目标,这都是很难的事情。如果有家庭,还得承担家庭的责任。如果有工作,还得想清楚是在职考研还是辞职考研。辞职考研又该如何处理,在职考研又得如何努力?所以说理想虽好,但是现实很骨感。不过,也有一些大毅力的人选择辞职考研,考上了985名校,改变了命运。但这毕竟是少数人,而更多的人在30岁以后,并不适合再读研了,他们更多的是为生活所累,对学术研究早已没了热情,也很难做出成绩来。46岁也可以成功读研?考研路上的成功只给那些有梦想和愿意努力的人!世事无绝对,虽然不建议年龄超过30岁的人考研,毕竟对于大部分的人来说,都已经不适合读研了。但是也有不少超过30岁的人成功读研的!今年一位福州的姐姐以46岁的年龄成功读研,这其中不仅来源于她家庭的支持,还有她朋友的鼓励和帮助。这位姐姐报考的是福建师范大学的古典文献学专业,而且今年只有她一个人上线,其他的缺额考生都是从其他专业和学校调剂过来的。因为她工作过,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也知道自己读研为了什么,所以目标明确,知道如何努力和坚持,也非常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读研机会。导师们虽然会介意往届生的年龄,但是并不绝对,因为往届生有其优点,即使年龄很大,只要不断探索专业的方向和深入研究,也一样会被导师看重的!你觉得往届生考研和应届生考研哪个更有优势呢?如果你年龄超过30岁,但是学历很低,你会考虑读研吗?欢迎留言分享您的观点

铮铮有声

28岁,大专生,今年考上了研究生(专硕),还要不要去读?

最近,看到一位网友发帖求助,说:“自己今年28岁,单身狗一枚,无业,找不到工作所以去考研了,并且很幸运今年还考上了研究生。但是,由于学校不好,专业也不好,还是专硕,也就是混个文凭,又担心自己年龄太大,毕业都30出头了。所以,纠结到底要不要去读,希望大家给点建议”。针对这位同学所纠结的问题,下面简单进行分析,希望有类似情况(大龄考研)的同学可以参考。1、辛辛苦苦考上的研究生,为什么不读?这位同学,是一名专科生,而专科生与研究生的差距理论上来讲,中间还隔着一个“本科”呢。所以说,专科生能考上研究生,这本身已经是跨越了学历阶层。(基础考研知识科普:专科生也可以考研,只不过需要毕业满2年以上,比如你2019年9月份之前能够拿到大专毕业证。那么,你在2020年12月就可以考研了,然后,2021年9月份就可以研究生报道了。只不过考研时需要加试一些科目,具体科目可以在报考大学当年的研究生招生简章中找到)。所以说,既然能够考上研究生,岂有不读之理?2、读研,年龄是问题吗?读研,年龄真的会是问题吗?很明显不是,因为,我们不要忘了,读研与不读研,并不能阻碍我们的年龄增长,我们的年龄依旧会越来越大,而不是说,你不去读研,年龄就会停止增长,可以永葆青春。读研三年以后,你就是拥有研究生学历的31岁大学生,有更强的竞争力(不要再说什么企业只看第一学历这种话了,先考个研究生再说)。不读研,三年以后,你依旧还是一名专科生,哪个更划算一目了然。3、一直比较鼓励大家读研,学历贬值是一个大势所趋先看一份数据。这是全国自恢复高考以来到2018年的高考人数与到2017年的高考录取率统计数据。通过这份数据,我们发现了什么?那就是高考人数从2000年以后,不断上涨,在2018年时达到了975万,而到了2020年时的高考人数又突破了1000万,达到了1071万人。同时,随着高考人数的不断增长,高考录取率也在不断增长,从1997年的5%到2017年的74.76%,这也意味着每100个人里面,74个人会有大学可上。主要原因,离不开这两个字—“扩招”。扩招,将会意味着大学生会越来越多,如此多的大学生,继而导致就业竞争更加激烈,很多同学为了获得更强的竞争力,继而会选择读研深造。所以,我们再看一份数据。2014年到2020年的毕业生人数与考研人数统计。可以看到,从2016年到2020年,短短四年,大学毕业生人数从765万人增长到874万人,增长率为14.24%。而考研人数则从177万人增加到了340万人,增长率高达92.09%。当然,以上数据仅供参考,因为,每年真正的考研人数,并不只是当年的毕业生,还有一些“二战”乃至于“三战”的非应届考生。但是,数据是完全可以代表整个考研趋势的。所以说,在考研已经成为一种“刚需”的情况下,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排斥考研呢?不考研,随着学历贬值,无疑让我们的竞争力会越来越弱。4、工作看的是能力,不看学历?可能很多人会说,工作看的还是能力,不看学历。话是没错,但是,你首先要有证明你能力的机会啊,如果,没有学历这个“敲门砖”,你可能连公司的大门都敲不开,如何证明你的能力。其次,能力,也需要合适的平台与资源才能够展示出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道理相信大家都懂。所以,还是那句话,工作前五年,学历真的很重要,也会影响我们的起点。综上,给大家的建议就是,如果你已经考上了研究生(全日制),那就去读,如果你有考研的打算,就去考,不要犹豫。考研,已经成为继高考后的另外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也是弥补高考过失的一次机会。感谢您的阅读,喜欢文章就点赞转发吧!

寡君之欲

31岁女硕士的苦恼:女人过了年龄不嫁,真的很容易被剩下!

先自我介绍一下,我今年31岁,是个川妹子。大学毕业后工作两年,自觉能力不足,决定辞职考研,最终如愿考上武大。研究生毕业后,母亲打电话给我,说以前不想耽误我学习,一直都没敢跟我提。现在已经完成学业,找到工作,该考虑终身大事了。一直以来我身边不缺追求者,自己也比较自信,从来没觉得自己终有一天会变成剩女。被妈这么一提醒,我才猛然发觉,我已经30岁了。我现在一个人在武汉居住和工作,身边有不少热心阿姨张罗着给我介绍对象。之前26岁的时候我也相亲过,不说对方是什么富二代之类,至少是家庭相貌事业都不错的上进青年,而且情商在线,不会觉得无法沟通。相亲了几次后,我有一句粗话而且我现在就要讲,这都是些什么人啊!40岁就秃顶的主管,吃饭的时候额前那一缕秀发总是垂下来,他还锲而不舍地将它盘在脑门上;36岁大学教授一脸坏笑地问我一个人独居会不会很寂寞,要不是当时人多我一杯水就泼脸上了;还有一上来就谈给我30万彩礼,我将来要生至少2个儿子。我礼貌拒绝他之后,他还说,我都30岁了,肯定很急着嫁人,我也着急娶,咱俩很合拍。终于遇到一个温柔儒雅的男人,给人感觉很舒服,收入也挺高。相处几次之后他问我能不能接受一个6岁的男孩……我打电话给闺蜜,朝她大倒苦水,要不是我们十三年的感情,我真怀疑她给我介绍对象是在坑我。她也觉得很委屈“大姐,你以为我没问过啊,那些二十七八岁的男人不找比他们大的啊。年龄再大点的但凡是个人早就名花有主孩子都能叫阿姨了,能选择的范围很小啊……”电话边传来孩子的哭声,我突然想起那些给我介绍对象的阿姨听到我又一次相亲无果脸上那复杂的神情。对啊,我已经三十岁了,还能怎么挑?过完年我31岁了,过年时这件事梗在大家心头,爸妈背地里唉声叹气,又怕我难过不敢说,这个年大家过得都不痛快。妈有劝我要不要在家找一个,立马被我回绝了。我读了这么多年书现在要我回来相夫教子我实在无法接受。再者武汉好歹是个省会,如果在这里都找不到合适的人,更别说老家小县城了。我越来越发现年龄是不等人的,过了那个年龄段,你只能在离婚的死老婆的外貌欠佳的贫穷的情商低的人群中挑,左右不过是在一堆烂柿子中选一个不太烂的。我要求不高啊,钱我自己会赚,但人至少要看得过去吧?还有那些说一个人也能活得好好的,这个世界总会有人在等你之类的话,都是瞎掰。每当一个人回到家,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看电影,看到好笑的情节想要跟别人分享,却发现空荡荡的屋子回荡着只有自己的声音,那种突如其来的恐慌感,撞得我直流泪。如果女人都能忍得住寂寞,又哪来那么多人急着嫁人呢?社会对女人的年龄是非常挑剔的,没几个人能逃脱世俗的眼光。女人还是应该在适当的年龄找对象,别像我一样,一不留神,就剩下了。

研究生毕业后一般是多大年龄?毕业后做点什么好?

大部分硕士生毕业是24-26岁,以应届生、复习一年=的生源为主。之前,就有人问过小西,大龄硕士是否会被导师拒绝,全日制的话就我接触的情况来看,真的没有歧视,不少工作后再读研的学生还是导师喜欢的,肯做事、够灵活、有想法。2019年考研初试成绩发布后,大家都在琢磨复试、调剂或春招,可在2014年研究生招生改革之前,有一个限制是"考研得40周岁以下",我记得当时学校一个实验员45岁在改革之后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圆了她的梦。在我们团队,同样有30岁来读研的女生,而且是辞职读个非全,今年还打算考博。相对来说,年龄真的不是读研最大的限制。2017年,清华大学录取的研究生7449名新生中超过50岁的有20人,最大的是58岁。当然,年龄集中段还是20-29岁,合计5028人。再看下上图的华北电力大学2017年研究生新生数据,19岁的仅有1人、20-24岁的3021人、25-29岁的621人、30-39岁的132人、40-49岁的12人。大部分学科的硕士学制都是3年,算起来大部分人硕士毕业时还是在23-27岁。小西当时硕士毕业时也是25岁,一晃过去好多年啊。研究生毕业后做什么,关键是看你学科和个人职业规划,比如小西当时就签约了江苏教科院和中建五局,媳妇选的长沙中南院,相对来说我们学科大部分去的都是某研究院、环科院、环保公司、环监站等,待遇的话比同专业的本科生还是占优不少。不少人担忧的大龄研究生就业歧视,小西觉得还是用人单位的主观随意性,如类似于不少单位限制女生2年内不得怀孕。硕士生就业不是搞科研,有35、45岁这样的坎,有学历、有能力、能胜任工作,都应该给予机会,而不是简单粗暴的限制30周岁以下。点评:研究生毕业大概26岁左右,这个时候不大也不小了,如果在学校没有找女朋友,这时候最关键的是要找工作了,建议找好工作后再谈女朋友,工作一般还是看你的专业,如果是自然基础科学专业,那么你得考虑自己要读博士,还是找工作,这方面的工作一般是老师,或者研究人员等,如果是人文科学类的,也要准备找工作了,研究生毕业可以有多项选择,你可以进入学校当老师,可以进企业,还可以深造,甚至可以创业。总而言之,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