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研究生生活真的那么苦逼吗?听听学长学姐们怎么说反舍于鲁

研究生生活真的那么苦逼吗?听听学长学姐们怎么说

不同专业情况不同的你要是个文科理论类的,每天可能就是坐在图书馆看文献查资料,要是理工需要做实验的,可能就会有很多时间是呆在实验室渡过。其次是分学校。如果是985 211等高校,对学生的要求会比较高,可能平时就要辛苦一些。如果是双非本科乃至是二本院校时,学校对学生的要求可能没那么高,毕业压力不怎么大,平时自然就比较清闲了。最后是看导师。如果导师带着做项目甚至老师自己就是某个公司的老板,那么你就可能会被安排许多学业外的杂事,自然平时就要忙碌一些。如果导师没有多少项目,也没有去当老板,你的日子就要清闲得多。我觉得很苦逼,比高三更辛苦但是如果努力了,熬过最艰难的时候也是有收获的。我的经历:专业属于经管类。记得在学院办公室见导师的第一面,简单寒暄之后,老师就给我安排了课题。之后的每一天,我早起晚归就待在图书馆,中午去食堂吃个饭再回图书馆,都是埋头看资料、整理资料。最崩溃的是,我拿着我整理打印好的资料去找老师,成果完全被否定了。那天晚上,跑步不怎么样的我,一口气跑了5、6㎞。之后也有多次跟老师报告论文进展被否定。写论文真的很痛苦。我体重曾一度飙升到130,往事不堪回首啊!读研压力大自从读研后,压力蛮大的。你处于什么样的圈子就得接受什么样的生活。研究生圈子的大牛很多,时刻提醒着我是个废人。无论是学习力还是思维力比不上那些保研生,别人能一下子完成导师的任务,而我时刻为论文感到焦虑甚至失眠。读研之后,你才发现每一个阶层的人都是有差距的。有人说论文不就很简单吗?本科也是要写论文啊。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短处,恰好我是二本考上的,基础不好,最害怕写论文写项目,都要快被这个破玩意逼疯了。导师越是安慰我,我越是心慌,觉得特别自卑。小编总结毕业的时候,来自学术和就业的双重压力绝对比高考压力大得多。而且,研究生是没有周末的,就是一个没得感情的工具人,一把辛酸泪。曾经我以为高考是我最痛苦的时段,但研究生生活刷新了我的痛苦值。当你为了论文选题发愁到失眠,而突然想到一个超级棒的论文选题时,你一定兴奋得没有睡意,一气呵成整篇论文的提纲时;当你没日没夜好不容易写完初稿,导师看完轻描淡写地说换个题目,重新写时,你一定气得象霜打茄子一样;当你换了选题,重新写了论文,得到了导师的认可,学弟学妹们看了你的毕业论文题目和目录之后,连连赞叹时,你哭了,为过去所有的努力和委屈而欣慰。

俏冤家

研究生数量逐年增多,硕士研究生会不会“烂大街”?答案很中肯!

2019年研究生录取人数将大幅增加,研究生是否也会如本科生一样“烂大街”?不要说研究生,就是本科生,真的“烂大街”了吗?如果在一二线城市的热门单位,本科生、研究生确实蛮多的,但在三四线城市或者在农村地区,会不会走到哪里就真的会随便绊倒一名本科生或者研究生吗?在211或者985大学校园的办公室内,当然是清一色的博士生,那是不是说博士已经“烂大街”了吗?当然不是!因为农村小学的办公室里,第一学历是本科的老师,已经是凤毛麟角的存在。其实,在很多农村家庭,不要说硕士博士,就是连一个本科生都没有!谁敢说研究生是“烂大街”的存在?2019年的考研数据显示,报考硕士研究生的人数有290万人左右,被录取的人数占总报考人数的四分之一,差不多有七十多万左右。在我出生的那一年(1983年),参加高考的人数是167万,而被录取的人数只有39万。从这个数据上的对比,我们不难看出,考研的大学生越来越多,研究生数量也在拾级而上,逐年剧增。研究生数量看起来挺多的,但和整个国家14亿的人口基数相比,历年来总人数不到700万的研究生数量充其量不过千分之五,200个中国人当中最多才只有一个研究生。故此,硕士文凭一直以来,在国内都算得上稀缺资源。现在很多大学生都争取考研,其考研的目的和几十年前的硕士比起来,应该有一定的差别:以前的大部分研究生,考研是为了更好地搞科研;而现在的大部分研究生为何而考研?是为了更好地就业!考研的目标门槛在降低,考研的人数在扩大,释放着一种时代在不断进步的强烈信号。考研,可以缓解部分本科生的就业压力,一些本科生通过考研来提升自己的学历层次,力求在求职中获得更好的发展,得到更好的薪酬待遇;考研,可以提升一些高校的逼格,像清华北大中科大之类的顶尖985大学,那些学校的本科生有七成左右会选择继续考研深造。听某个用人单位的负责人说:“触目所及遍地都是本科生,本科生真的是太多了!”那么用人单位缺本科生吗?当然是缺!缺什么样的本科生?缺那种是真正人才,能够在事业上独当一面的本科生。所以,在高等教育方面,追求高学历没有问题,但比提高高等教育层次更重要的,是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营造“严进严出”的教育生态。不管是哪个年代,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研究生数量绝对不会烂大街。试想,96%的中国人都不是本科生,本科生都是稀缺资源,何谈研究生会“烂大街”呢?研究生数量逐年增多,硕士研究生会不会“烂大街”?上面的答案很中肯吧!

其魂不罢

研究生三年时间,到底要做哪些事?研二最辛酸,研三最痛苦

考研已经成了当代大学生绕不开的话题了,在很多比较好的高校,考研率可以达到百分之七八十甚至更多。因为目前本科生的人数在社会上太多了,有句话叫往十个人里面随便扔块砖头就可以砸到六个本科生剩下四个是研究生。目前本科生找不到工作早已经不是什么稀奇事了,很多同学四年过去只得到了一张学历证书,其他什么也没有,这样找不到工作也是正常不过的事情。因此很多同学都会在研究生的阶段努力,那么你知道研究生到底学了些什么可以让一个人好找工作吗?1、研一要做些什么研一当然是研究生阶段最基础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大家主要就是上课上课上课,因为研一是打好基础的阶段,只有把知识学好了才能够为研二研三做好准备。选课的时候大家一定要和学长学姐还有导师商量一下,问清楚哪些值得选哪些不值得选,否则如果选择了太难的课程容易挂科、选择了太简单的课程又浪费时间。而且成绩是和奖学金相关的。如果获得了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的两万块钱,基本上就不用为生活费担心了。而且,研一的时候一定要把能做的事情都做了,比如没考的驾照、或者专业证书。否则研二研三是没有时间的。2、研二作为承上启下的一年,研二是最累的一年这一年要干一些什么事情呢?基本上要干的事情是以下几项。一、实践课程:去做一些实践。二、学术课程:把考试什么的考过了。三、文献综述和开题报考:这些就是和论文有很大关系了。毕竟在研究生期间,论文写得好与坏是决定读研是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因为要想毕业就一定得发表一篇过得去的论文。论文就不是你想象的那种一篇文章了,一般来说论文都需要相当于一本书多内容的字数。非常的辛苦。所以从研二开始就要收集数据,往期刊投论文了。3、研三最重要的两件事第一是写毕业论文。第二就是找工作。写毕业论文的时候大家会觉得很痛苦。因为毕业论文特别的复杂和严谨。尤其是理工科类的专业,需要到处收集数据和实验分析,非常考验人的头发,因为这个时候很多人都会面临脱发的问题。当然,找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把所有时间都用在写毕业论文了,没有给找工作留时间的话,之后找工作就会面临很多困难的。当然了,话说回来,你如果平时兢兢业业,完成了硕士要求并且学到了真本领,那么工作还是不会太难找的。研究生阶段会比本科阶段要求更高也更充实,对未来也更加明确,希望各位考上研究生的同学能够充实地度过自己的每一天,让自己这三年不白费。

白河船

拼命考上硕士研究生,你以为就前程似锦了吗?研究生:还得拼命!

当你还奋斗在考研一线的时候,你看到的或许是美好的硕士研究生生活,你看到的或许是即将到来的胜利的喜悦,所以你能够成功,但你同时也必须认识到的是考研并不是万能的。当你真正考上硕士研究生的时候,当你真正进入你的理想院校攻读硕士研究生的时候,你才会发现完全不是你想象的那样的前程似锦,因为你还需要在硕士研究生这个平台生进行再一次的飞跃,而成就这次飞跃的依然还是你拼命的学习。曾经的我和众多的考研学子一样觉得考上硕士研究生就感觉自己前程似锦了,但是当你真正的开始研究生的生活时,你会发现自己有太多的短板,有太多的知识和逻辑需要完善,而这还是需要你继续拼命学习。对于已经攻读硕士研究生的学姐学长,他们对正在考研的学弟学妹想说的是,考研成功,来到硕士院校在继续拼命。这是现实,对于现在的硕士研究生来说,你如果想浑浑噩噩的度过这为期三年的硕士生活的话,那你一定会很轻松、很有悠闲的安然度过,但是我可以很保证的说当你真正开始你的硕士研究生生活时,你绝对不会这样去做的,你想的最多的便是如何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无限的提升自己。如果你是抱着考上研究生便可以拥有前程似锦的生活的想法而考研的话,或许你在读研时会失望的,因为你在这三年你需要阅读大量的文献不仅仅是中文还有英语文献,你还需要做大量的实验,甚至一天都在实验室里待着,这就是硕士研究生的生活,虽然辛苦但极度的有成就感,极度的有认同感。当然或许现在的你不相信,或者说你肯定不会这样,但是当你来了之后,比必然会变成这样,因为经历过考研,你成熟了,你更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生活,你也会更加主动的去拼命,因为你有这个需要,因为绝大多数的硕士研究生也在为自己拼命的学习、努力!!!所以,正在考研的学生,下一个阶段的拼搏或许正在你的硕士院校静静的等待着你的到来!!!

大忽悠

考上研究生之后,感觉太辛苦了,该不该放弃?

“考上研究生之后,已经读研半年,感觉太辛苦了,该不该放弃?”有人问。读研半年就感觉辛苦?读研半年的研友,应该是2019年“上岸”的。那么,2019年顺利考研成功的难度有多大呢?2019年报考硕士研究生的有290万人,录取的人数只有区区72万人左右:其中保研推免的有14万人左右,考上非全日制的有13万人左右,考上全日制研究生院的有45万人左右。如果单单看全日制研究生人数的报录比,10个人当中最多一两个才有可能考入目标院校。所以,通过考研能够成功“上岸”的人,是非常牛的存在。那么在感觉读研很辛苦就选择这样轻易放弃,我觉得这种做法是不太妥当的:01考研如此不易,放弃读研是一种很蠢的行为。听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当你在嫌弃自己的鞋子不够漂亮的时候,你可曾知道还有人连穿鞋子的资格都没有,那就是没有脚的残疾人!”当你在悲叹读研辛苦的时候,你可曾想过近八成五的人想要考上全日制研究生都是一种奢望?作为一个已经“上岸”的考研党,你居然想着放弃,你让那些在考研中“溺水”的人怎么想?02读研并非去菜市场买菜,付钱就能拿到菜。高考是人生中的第2次“投胎”,考研则是第3次。考研是改变人生命运的第三次机会:第一次是你投对了胎,你可能含着金钥匙“出场”;高考之后,如果你考上了名牌大学,你的命运会第二次改写;那么考研是你人生中的第三次机会,大部分人都会牢牢把握住这个难得的机会。读研和去菜市场买菜有着本质的不同:你要去菜市场买菜,钱给够了就可以拿到菜;但是读研是不是交了学费就能顺利拿到硕士学位呢?当然不是,你还要搞课题、做实验、写硕论……这些事情搞定了,那么你“功德圆满”,就可以成为一个令人羡慕的硕士毕业生了!03调整好心态和状态,读研再辛苦也能咬紧牙关挺过去。读研很累很辛苦?感觉到累和辛苦就对了,完全不累那是留给太平间的那些躺着的人,一个人累和辛苦才是常态,珍惜累并辛苦着的每一天,当你习惯了之后,你会发现,曾经熬过的苦,都会化为最后的辛苦。考研之后,不要抱着“喘口气”的心态,而要有“一鼓作气”的决心和毅力。考研不易,读研不易,人生不易,咬紧牙关挺过去,没有什么是大不了的。

番木瓜

现在的研究生,真的烂大街了吗?

很多同学在本科毕业之后,都会困惑自己接下来该干什么,找工作?考公?考研?2020年疫情期间工作不好找,难不成也发展地摊经济?考公的话,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哪个才是你能挤进去的桥?考研的话,研究生遍地都是,已经没有意义了?!What???难道真的是这样吗?但你一个本科生嘴里喊着研究生遍地都是,那你怎么…?多余的话不说了,一起来看看真实的情况是怎样的吧。我们来看一下全国拥有研究生学历的人口所占比例,从1995~2016年,我国研究生总共招收了660.8万人,而2017年大约招生58万人,2018年大约招收了60万人,总计人数770.8万人。由于1995年以前,我国的研究生招生数量非常少,所以这个770.8万数据基本就是我国目前拥有研究生学历(包括在校生)的大致人数。如果按总人口进行计算,全国目前拥有研究生学历的比例大约是0.55%。还有一种说法,说是基于总人口算比例不合理,那么我们换一种算法。用60岁以上老人、学龄以下的孩子等非同龄人作为基数比较是没有意义的。1997年根据国家统计局计算,当时0~14岁的总人口是 32093万人。这些人基本是在2001年~2015年上的大学,现在是21~35岁,年龄最小的正好本科毕业。那这15年间录取了多少研究生呢?根据网上公布的一些数据粗略统计2005~2019年总计为776.6万人,按这个数据算,研究生比例为2.4%,也就是这15年出生的每100个同龄人里面有近2个半是研究生学历。(以上数据来源于网络,真实性未做考证,仅供参考)综上所述,研究生的比例并没有大家所形容的那么夸张,只不过大多数人都犯了一个以偏概全的问题,尤其是当大家知道自己要努力去得到的东西,已经不太有价值的时候,很多人会选择放弃努力。很多年前的一则以北大才子卖猪肉为题的新闻消息顿时火遍了全国,大家纷纷觉得连北大的学生都沦落到这种地步了,导致越来越多的人都在宣扬读书无用论,孩子也以一句北大学生都开始卖猪肉了,开始回避学习。但你知道吗?当年卖猪肉的北大学子现在早已身家过亿。知乎上有个回答很好地诠释了这种问题,如下:一去医院,怎么满大街的人都病了一去澡堂,怎么满堂子的人都不穿衣服一去监狱,怎么满大街的人以前都犯过罪一去上海,中国已经超越西方一去大凉山,中国不如印度所以,你明白了吗?如果你有目标就去完成和实现它,不要总想着跟在别人的身后学习,否则很可能你会不自觉地陷入思维的怪圈而难以自拔,最终忘却了前进的脚步。无论做什么事,身边的声音都有很多种,但既然选择了前路便只顾风雨兼程,路就在自己脚下,自己怎么走是自己选择的,如果真的有一天你身边的人都是研究生了,那说明你很优秀,你的圈子真的也很棒。那些有考研想法的小伙伴,努力加油吧,如果想选择国外院校也不是不可以,小编这里就知道一所不错的韩国院校——首尔科学综合研究生院大学,中国教育部认证大学,支持全中文硕博教学,国外学制短,归国可享受留学生待遇,需要的朋友可以自行了解一下喔!

鲂鳢

研一刚入学,疲惫不堪,两个方法帮你适应研究生生活!

研究生一年级,几乎每天都有无力感,有身心俱疲的感觉,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我曾经也有这样的经历。但研究生累是正常的,面对这种疲惫的感觉,你需要学会的是释放自己的压力,在不断提高中适应新阶段;而不是让这种感觉一直影响你,成为你成长的阻碍。首先我们分析一下研一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无力感万事开头难,研一作为研究生的开头之年,很多学生都仿佛忽然失去了方向,尤其是自己的努力见不到成效的时候,许多人都会产生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其实这种无力感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研究生与大学教育的不同。客观上来说,目前大学教育的主要方式还是通过老师对学生传授知识,其目的是为了实现高等教育的普及化,着重点在于教;而研究生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在专业领域的顶尖人才,着重点在于创新。创新往往都比接受知识更难,尤其是研一的学生刚从大学毕业,很难迅速地找到自己的目标。研一需要同时学习与研究的特点。在大多数院校的培养方案中,研一的学生除了要上课学习专业知识还需要逐步接触自己的研究课题,进行一些初步的研究与实验。课题与研究的双重压力,往往会让学生手足无措。研究生阶段知识难度的增加。研究生阶段涉及到专业领域最前沿的技术,知识难度增加了好几个等级,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挫败感,尤其是大学基础薄弱的学生,更是会无从下手,从而产生深深的无力感。研究生阶段需要学生投入更大的精力去学习以支撑课题的研究,但研一阶段特殊性往往会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从而让他们在面对学业与研究的时候产生深深的无力感。释放压力,找回状态研一阶段巨大的压力,让学生们无法寻找到生活与学习之间的平衡,时间不够用,努力没成效,是产生无力感的主要原因。因此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释放自己的压力,这里分享几个方法:调整心态,静心分析。作为新手,你的生活与学习必然是一团乱麻,才会让你如此的无力,给自己一天的时间静下心来,停下忙碌的脚步,好好的回想一下,你研究生以来经历的事情、面对的困难、得到的收获,找到压力的来源,好好调整。找老师沟通。老师作为经验丰富的前辈,在以往的教学生涯中肯定也遇见过你这样的情况,好好找老师沟通,诉说自己的苦恼,他的经验能让你豁然开朗!研一的学生需要面的新环境、新挑战,压力大是让你疲惫不堪的主要原因,偶尔停下脚步,给过去做个总结,与老师谈谈心,学会释放压力才能让你的科研之路走得更轻松。寻找方法,在不断提高中,适应新的阶段学习与研究都需要找到正确的方法,研一的问题多任务重,没有找到方法,就不能正确地解决问题,这就会让自己感觉到很累,形成恶性循环。研一就是一个摸索的时期,找到合适的方法不断提高自己才能适应未来的研究生活。对于学习。研究生的主要任务在于找到研究方向与创新点,所以不要对研究生的课程成绩太在意,在保证不挂科的情况下,将重心放在研究上。对于生活。不要给自己设立太高的研究目标,在研究过程中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要自己死磕,多找老师与同学沟通,也许灵感就来自于你们的谈话。研一作为一个新阶段,初入其中的学生很难快速找到自己方向,压力大、疲惫都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因为这是一个不断摸索的时期,所以不要急,学会释放自己的压力,平衡好学习研究与生活的压力,你会发现自己能逐步适应研究生的学习生活。大家好!我是小周视界,专注于分享教育领域的干货和经验!欢迎大家点赞、评论和关注我,期待与你交流!(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其问之也

昨天教育部公布了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考时间,今天你放弃了考研?

昨天,教育部发布公告,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时间为2019年12月21日至12月22日,超过3个小时的考试科目在12月23日进行。先说一句题外话,很多同学对此表示不解,为什么2019年就开始考试了,却号称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原因是在2015年以前,考研初试、复试都是安排在当年的。比如说2014年考研的初试就安排在了当年的1月初,而到了2015年,考研的初试就提前到了2014年年末,从2015年开始一直延续至今。另外即使初试提前了其实也不影响年份的认定,比如2020年考研虽然初试是在2019年末开考的,但复试及后续的录取工作都是在2020年完成的。如果你有幸考上,也是2020级学生,不过借用了2019年一个尾巴而已。今天是2019年8月20日,距离2020年考研初试的时间仅有123天。可以说在这距离2020年考研还有123天的时候正是一个紧要的关头,无论从前的日子怎样,自今而后放下恩怨情仇和消极堕落,放手奋力一搏,成功依然大有希望。可是,我听说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候,你却打算放弃了?我不知道你因何而放弃2020年的考研,我想猜一猜可能的原因。或许你总是一颗红心两手准备,在备战考研的过程中也未放弃公考或者寻找自己满意的工作,如今你已经如愿以偿的考上了公务员或被自己心仪的单位录取,你考研就是为了找一份理想的工作,而今理想提前实现。那么此时你打算放弃考研,我表示祝贺。考研不是唯一的路,它只是你众多选择中的一条路。或许你因为情感的羁绊不得不放弃考研,可能你的家人并不支持你考研,也可能你的恋人坚决反对你考研。可能家中出现了危急的状况,需要你即刻步入社会工作赚钱。可能恋人提出,如果你继续考研就要一刀两断各奔东西,而你能够看得到你们的未来并且不愿割舍。在这样的场合中,我也支持你放弃,因为读研只是人生的一种追求,除了它人生还可以有很多种追求,难免顾此失彼,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或许,当初想要考研时,你只是在“逃避式考研”,你想要考研的时候并不知道除了考研自己应该做什么或者可以做什么,但现在你知道了。你找到了比考研更值得去做的事情,那么就去做吧。毕竟考研只是人生中的一种体验,除了这一种还有很多种,生活教会你,值得就别错过。而如果,我是说如果,如果此时你打算放弃考研,仅仅是因为你觉得累了又或者觉得自己已经没有了考上的希望,那么我想告诉你,你放弃考研以后的日子极大概率并不会比考研轻松,你忍不了眼下这一阵子就要忍以后的一辈子。你觉得自己没有希望,再努力都考不上。我并不知道你的具体情况,但我可以给你讲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我考研的时候,一共四科考试,在第三科考完了以后一个校友精神崩溃,觉得自己必然无望,所以放弃了最后一天下午的考试。而结局是她前三科考的并不差,如果第四科保持和前三科的水平,分数依然很可观。而且那一年,她所报的院校的那个专业复试分数史无前例的低。另外一个例子,我司法考试的时候,考完了前三科自己也觉得没有任何希望,感觉选择题都在瞎蒙,没有多少是自己有把握的。在参考第四场之前,我暗自打算如果有人约我吃饭、看电影、逛街或者让我帮忙,不管什么原因,只要有人需要我离开,我就果断的离开,毫不犹豫地放弃最后一场考试。可惜,没有人需要。直到开考十五分钟以后,我才心有不甘地走进考上,心不在焉地拿起了笔。结果是,那年司考我过了。无论人生还是考试都是如此,不咬紧牙关坚持到最后一刻,怎么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又怎么知道自己这一次一定不能活下去。用马云的话说,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绝大多数人都死在明天晚上。对于考研也是如此,坊间一直盛传,考研的录取率是4/1,剩下的4/3中,至少有一半是主动放弃的。我一直喜欢一句话,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成功的考研是一场运气和努力综合的产物,如果运气不够好,十足的努力也可以成功,如果努力没那么多,几分运气亦能够助攻。况且现在离2020考研初试还有123天,还有123天的时间可以努力。至于运气,不坚持到最后一刻,怎么知道自己的运气不行。所以如果你是因为觉得累或者觉得没有希望而心生放弃,我希望你可以坚持下去,虽然考研只是人生无数选择中的一个,但却是比较理想的一个。决不能,轻易放弃。今天距离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初试还有123天,希望你保持定力,祝愿你能够在明年的9月顺利的迈入自己心仪高校的大门,微笑着对她说:终于等到你,还好我没放弃。

罗汉钱

考研人每天睡多久才能考上研究生?

老铁们看到今天的题目惊不惊喜?意不意外?啥?睡觉多了难道能考上研?没毛病吧?没毛病!接下来我们就来聊一聊考研人睡觉时长这件事。千万别不把睡眠当回事儿,事儿大着呢!睡眠时间直接反应到学习时长,从而影响到学习效率,间接决定了能不能考上研。开篇之前,咱们先来做一个小调查,大家互相看看其他人的作息时间如何:单选|考研人暑期睡眠时长小调查宿舍热的难以入睡,也就睡一俩小时长期严重失眠,每天睡三四小时睡前爱玩手机,睡眠时间五六小时作息时间规律,睡眠时间七八小时晚睡晚起,保证八小时睡眠睡眠完全看心情,睡眠时长不定其他(可以留言补充)打开百度APP进行投票之前在看到一个问题,「每天只睡8小时的考研人生是一种怎样的体验?」(ps:为啥用“只”,能睡八小时已经很幸福了好不)然后大家纷纷在评论区交代了自己的睡眠习惯,大致总结为以下几类:1.作息健康规律型。早睡,10点半到11点半之间睡觉,早上五点半到六点之间起床,坚持午休。能做到早睡的人除了老人小孩,还真不多。坚持早睡早起还把自己的学习规划的井井有条,按部就班,效率还不错。2.作息极不健康规律型。晚上睡觉前习惯扣手机,一不小心看到娱乐八卦新闻,越看越兴奋,越兴奋越睡不着。每天睡觉时间在凌晨12点之后,早上起床时间在八点之后,有时候干脆一觉睡到中午···而且还有一种“偏见”:觉得那些早起的对自己太凶残了,考个研也不用拼命吧!(其实大家都在拼命,有人拼命学习,有人拼命玩耍)这样的作息只会影响第二天的效率,昏昏沉沉也学不好。3.作息不规律型。睡觉起床没个准儿,时而早时而晚。学习效率有时候高有时候低,反正就是不稳定。看心情~···不知道你们属于哪一种类型的,一个人的睡眠质量如何,直接影响到学习效果。那么到底睡多久能考上研究生?看过很多篇成功者的经验,大多数属于作息健康规律型的,同样也是学习高效型。只有好的睡眠,规律的作息时间,才能让你从精神层面重视考研,才能有持续不断的动力坚持不懈的备考。而不是考研只是顺带的,玩累了偶尔去学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这种充其量也就一搓炮灰。仔细想想,我们晚睡的时候都干嘛呢?除了应对期末考试,做课设,毕设的时候挑灯夜战,大多数的熬夜都是在扣手机:打着要看考研资讯、背单词的幌子,聊天、看剧、看娱乐新闻等等···一个连睡觉都控制不了的人何以控制人生?有科学研究表明,19岁以上,最佳睡眠时间为7——9小时。考研人也一样,况且离考研还有160天左右,还没有到挑灯夜战的时候,现阶段大家要做的就是保证睡眠时间,提高第二天的学习效率。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讲一讲,如何做一个作息健康规律型的合格考研人。1.在校复习的同学,每天10:00——10:30左右离开自习室,回到宿舍洗漱完毕躺倒床上大概十一点,可以打开手机看一些与学习相关的资讯,十一点半左右关闭手机,闭上眼睛回顾这一天的复习,分分钟就睡着了。如果遇到不考研而且比较吵的室友,超级有点悲催哦,你的三言两语也改不了ta的习性,甚至还会闹不愉快,你越是在意你越睡不着,索性放宽心,买一副耳塞(超级柔软那种,不会耳朵痛的)+眼罩,睡着不是问题。睡前也可以听听51考研网每天推荐的安静舒心的音乐,包你睡着么问题~2.在家复习或者租房复习的同学,不要太放任自由了,没有人来约束自己,想几点睡几点睡,一觉睡到自然醒。所以,你们要有更加强大的自律精神,不要被安逸的环境带跑偏了。有一位用了不到3个月时间考上兰州大学的学长,他就是在家复习的,他说:刚开始自己也很“堕落”学不下去,后来他说不能再这样下去,就强迫自己制定学习计划表,并且严格执行。虽然强迫自己的过程很痛苦,坚持一段时间就慢慢习惯适应了。3.在职的筒子们,不用叫也会起床的,因为还要上班,迟到就扣工资,迟到就没钱;还有医学生,不仅是实习,而且还要熬夜值班什么的,根本没有时间学习,给你们抱抱。小编知道你们的复习条件很艰苦,但是也不要太辛苦,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熬夜不要太晚了哦~对于学习时间紧张的小伙伴来说,提高效率是唯一的办法。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的掌握,不然可能到考前一轮复习都复习不完。比如说政治,可以挑重点来学,很多参考书每一章前面都会列出哪些是重点,不重要的做一些题目练习一下就可以。看完以上几点,有筒子就不高兴了,“你以为睡着那么容易啊,我也想早睡,关键是睡不着啊···” 不知道有多少同学有这种失眠的情况,反正小编从来就是沾床就着,不知道失眠是什么体验,好气哦~(咳咳,开玩笑啦)失眠不怕,小编也有对策,注意以下两点:第一,不要对睡眠给与过多的关注。其实有时候你是为自己的失眠这件事而失眠,越想着自己为啥睡不着,失眠就会学不好等等,越想就越睡不着,就会焦虑然后就继续失眠,如果把太多的精力放在如何克服睡眠上,就会导致舍本逐末、南辕北辙的结果。不妨试试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深呼吸几次,克制自己不要想那些烦恼的事,找一个舒服的睡姿,脑袋里开始回忆今天背的单词,想着想着就睡着了。一个长期晚睡+失眠的小伙伴坚持早睡了之后的变化,大家可以学习一下。第二,要综合调整自己的生活学习安排。考研不是一天、一个星期的事情,它是一场持久战。要保证良好的战斗力,需要做好身体、心理各方面资源的储备和调节工作。想清楚自己失眠的原因,是因为学习压力而焦虑,还是因为其他事情,如果是因为学习压力,尝试适当调整自己的复习计划,将自己的复习安排的有张有弛,给自己以信心,这样就不会焦虑睡不着觉;如果是因为其他事情,要勇敢的去处理解决,逃避只会使这件事越来越糟糕。还有,千万不要在营养、体育锻炼方面吝啬,这些平时的积累,都能够成为你良好睡眠的保障。有人还问过小编:暑期留校备考,午睡的时候总是很焦虑该怎么办?如果提高睡眠效率?小编只想说:强扭的瓜不甜,强睡的觉不香!午睡睡不着就先不睡呗,也许说明你这时候没有那么需要休息啊。尤其是中午回宿舍睡觉的同学,躺在床上很容易想东想西再玩玩手机,半小时很快就没了。如果你吃完午饭回到教室,不困就先学习一小时,学一会困意就上来了,这时候碎觉效率高质量还好,睡20分钟左右就能保证一下午精力充沛。总结一下,考研备考每天需要休息多长时间?复习多少个小时呢?有的人学习十多个小时,睡四五个小时;有的人学习四五个小时,显得很随意。其实小编不赞同那种每天熬夜到一两点拼命学习的观点,主要是现在还不到时候,等到冲刺的时候,你就会觉得时间完全不够用,那种紧迫感和焦虑感,仿佛只有学习才能让自己平静下来。所以你现在的任务就是调整好作息,保证每一天的学习效率,现在多学一点,考前就会安心一点,到时候就不会那么焦虑了。对于多数有暑假的考研er来说,很难得的整块复习时间,一定要好好利用。暑假过后会有很多报考其他方面的事情需要关注,到时候小编会非常详细的整理推送给大家,请多多关注哦~

幽助

研究生真的有大家想象中那么好吗?

研究生,这个最高学历学位的代名词,多少人向往而羡慕。努力的苦读,就为这一刻?成功的迷人之处就在于那一个个山穷水尽时,绝处逢生的喜悦与美丽,没有这些来点缀,一帆风顺的成功也就不那么令人神往与追求。读书也是苦,研究生看似表面光鲜靓丽,但是背后付出的努力也是不言而喻的。其实研究生苦不苦主要是看选的导师,像我们导师,年纪不大,30来岁,为了在这所大学里站稳脚跟,把我们当做苦力来用,现在还没上研一就已经受不了,还没开学我就被召唤过来帮忙做实验,一做就是一整天,累得浑身疼,其实做实验到是没什么,这是研究生必须经历的,最受不了的是每周都没有假期,哪怕半天假,让我们休息一下也可以,然他并没有给我们放假,还天天跑实验室来监督我们,给我们布置N多任务。而且夏天这个锅炉城市热啊,别的实验室放8-10天暑假。我们也没有。听师兄说整年只是腊月二十四放到初五,又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待在实验室,说了这么多。其实我有点担心自己坚持不下去啊,幸好实验室里有一群跟我志同道合的人,不然我真的想一走了之。但是“不苦”怎能配得上你的“野心”能考上研究生,说明智商是高的,比起那些想考想上的学子,你就像买彩票中大奖,算是幸运的宠儿了,算是占了智商很大便宜了。“苦”不是谁便哪个人都能说的。苦,为什么那么多人挤破脑袋都往里钻?自己的选择,再苦也得撑,因为事先你已经做了“心甘情愿”的心理准备,又不是你去了才开设的“苦”这门功课,你苦,别人都苦,同甘共苦本来是一件高兴的事,却让一些人弄成“苦行僧”。世界上最不值钱的就是“苦”,因为到处都是苦,只要是个人都苦,可以随便说苦、诉苦,还有挖苦。就看你怎么对待它,你真心对它,它可以苦尽甘来,给你结出甜果;你轻慢它,它可以变成苦海、苦水,给你吃不尽的苦头。别把上个研究班弄成像进了“委屈班”。研究生的智商,不可能自讨苦吃吧,自己的选择就要自己承受。况且,这种承受非常值得,应该是快乐的才是。人往高处走,高处不胜寒。你想站在高高的地方,又承受不住那里的风寒,天下没有那种好事。研究生写论文、做实验,枯燥一点,孤单一点,是事实。帮导师干点话,你把它当成是一种锻炼、一种感思,心情不就好多了吗。所谓研究生将来就是要搞研究的,要么理论,要么科研。而研究工作者前提就是能够从科研中体会到快感,才能甘之若饴的持续从事外人看来枯燥无味的工作。必须具备抗打击能力,包括耐得住寂寞。不具备这方面的心理素质,就难以胜任“研究”这个职责。苦是相对的,只是苦的程度不同罢了。研究生苦,谁都知道,但别动不动就喊苦。跟民工比你苦吗?跟边防海岛战士比你苦吗?跟“两弹一星”比你苦吗?考研时不苦吗,不苦能整出真才实学吗,配得上你研究生的名号吗?想想今后的出路,想想今后的待遇,想想你今后你“科学家”的美名,想想今后可能“诺贝尔奖”就是你的,你是什么样的感觉?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