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北航4000余名研究生毕业,校长寄语“做勇担使命的追梦人!”四德

北航4000余名研究生毕业,校长寄语“做勇担使命的追梦人!”

毕业也赶早!2019年刚刚开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4000多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就迎来了自己的盛大节日!1月12日,北航2018-2019学年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举行,613名博士、3518名硕士获授学位。北航徐惠彬院士寄语毕业生:勇发先声,敢闯新路,做勇担使命的追梦人!雄壮的国歌声中,五星红旗在体育馆内冉冉升起,毕业典礼正式开始。典礼首先表彰了校级优秀学位论文获得者及导师、“振兴国防就业奖学金”获得者和北京市优秀毕业生获得者。面对即将告别北航的研究生同学们,校长徐惠彬院士回顾了毕业生们与学校携手同行、奋进向上的难忘时光。他引用了习总书记在2019年的新年贺词,“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他进一步表示:“作为新时代的北航人,同学们生逢其时,民族复兴正在汇聚磅礴力量,我们要接好历史的接力棒,以智慧和力量助力实现伟大梦想。”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杨超,代表研究生导师为全体毕业生送上了嘱托和期许,希望每一名毕业生都能成为有责任感的北航人,在未来的人生旅途中能够做到真心诚意、坦诚诚实。毕业生代表、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刘栋在发言中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在北航九年的求学历程,号召全体毕业生无论在何种岗位上都要牢记自己“北航人”的身份,艰苦朴素,勇于创新,为母校争光添彩。杰出校友代表王巍院士回顾了在母校学习和生活的点点滴滴,是“空天报国、敢为人先”的北航精神使他终身受益,并寄语全体毕业生要了解历史、不拒小事、终身学习、团结协作,为远大理想不懈奋斗。在随后举行的学位授予仪式上,与会领导和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为毕业生们一一援苏正冠、颁授学位证书并合影留念。典礼会场外,毕业生们在学校准备好的各式各样有纪念意义的背景板前留影纪念。几百上千个日日夜夜,饱含辛勤汗水的收获,导师的谆谆教诲和同窗好友一起奋斗的美好时光,都一一定格在照片里,珍藏在脑海里。北航毕业生们带着来自母校的祝福与期盼,承载着建功立业新时代的使命与担当,踏上了人生的新征程。

谋杀者

浙大校长吴朝晖寄语研究生毕业生:争做新一轮全球创新的引领者

争做新一轮全球创新的引领者浙江大学校长 吴朝晖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在这样一个特别的年份、特殊的毕业季,与同学们再次相聚,如期举行2020届研究生毕业典礼,一起分享大家学业有成的骄傲和喜悦。首先,我谨代表学校,向所有在场和未能到场的同学们,送上热烈的祝贺!也向关心和支持你们成长的老师们、家长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作为新时代的研究生,大家在个人成长与祖国发展的同频共振中,体验了浙大卓越的研究生教育,领略了开放协同的创新生态系统,获得了知识、能力、素质、人格的全面发展,塑造了矢志创新、勇于开拓的学者风范。所有这些,都已成为你们宝贵的人生经历,并将指引大家在新的征程中再创辉煌。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华民族复兴全局深度交汇,新冠肺炎疫情等“灰犀牛”“黑天鹅”事件进一步增加了世界发展的非常态性,中美关系跌宕等风险进一步加剧了创新突破的不确定性,特别是新一轮全球创新风起云涌,推动了全面创新时代加快到来,让创新的协同化、网络化、全球化趋势更加明显,正引发创新体系、创新生态和创新范式的深刻变革。在体系上,创新将在全球、国家和区域层面实现有机统一。创新资源的全球流动与区域集聚将并存,世界的创新竞争不再是某类科技或局部领域的竞争,而将是全面创新的比拼和较量。未来创新体系的能级提升,越来越需要在全球前沿、国家战略和区域目标的战略互动中实现。在生态上,创新将在科技、产业和教育领域实现深度互联。第四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机器革命向纵深发展,高校成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联动的战略力量,正不断缩短从“0到1”“1到N”“N到100”的突破进程。未来创新生态的结构优化,越来越需要推动学科链、创新链与产业链的贯通衔接。在范式上,创新将在学科、知识、方法维度实现内生变革。21世纪的知识呈现高度融通状态,大信息、大生命、大物质的会聚造峰将成为创新的主打方向和“硬核”驱动力,数据等创新要素加快向各学科渗透,进一步融合了经验研究、理论推演、数字仿真与大数据研究等方法。未来创新范式的系统变革,越来越需要学科交叉、结构重塑和方法互鉴。面对全球创新的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同学们需要彰显创新主力军的作为,坚守知识、能力、素质、人格并重,善于在变局中开拓新局、在危机中寻找新机,以开放合作的信念、知行合一的行动和方法互鉴的智慧,争做新一轮全球创新的引领者,走出属于自己的创新驱动发展之路。希望同学们进一步对接世界前沿,在开放合作中追求卓越。开放合作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也是世界创新发展的战略选择。学校获得关于新发传染病防治体系的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派出数批医务工作者弛援湖北、意大利,并与全球分享抗“疫”经验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开放合作的精神。面对未来的全球创新浪潮,大家需要保持勇攀高峰的气度,持之以恒地开展联合研究和协同创新,主动参与世界文明交流,讲好中国故事,积极为应对全球共同挑战提供创新方案,努力成为促进全球创新资源汇聚共享的坚定先行者。希望同学们进一步聚焦社会服务,在知行合一中勇于担当。知行合一是人类认知进步的重要路径,也是开展社会服务的应有之义。学校引导研究生扎根中国大地,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浙江建设“重要窗口”的进程中建功立业,这些都充分传递了知行合一的价值。面对未来的全球创新浪潮,大家需要保持家国担当的情怀,进一步挖掘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与意义,积极探索新式产学研合作,在服务国家区域战略急需中建言献策、一展所长,努力成为知识创造、应用研究与成果推广贯通的模范实践者。希望同学们进一步推进范式转型,在方法互鉴中收获新知。方法互鉴是创新突破的重要依托,也是创新范式转型的内在需求。学校启动创新2030计划,在脑科学与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生态文明、农业设计育种等领域实施会聚研究,这些都充分展现了方法互鉴的魅力。面对未来的全球创新浪潮,大家需要保持守正出新的品格,进一步培育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不断提升跨学科对话和跨领域研究的能力,让新知识、新方法、新结构为自己的精彩人生赋能导航,努力成为创新范式变革的积极推动者。亲爱的同学们,哲学家福柯说:“人生和事业的最大的乐趣,就是成为不同于出发时的自己”。展望未来,希望你们主动拥抱新一轮全球创新,在世界前沿中坚持开放合作、在社会服务中坚持知行合一、在范式转型中坚持方法互鉴,以学者般的气度、情怀和品格续写璀璨的人生新篇章。最后,祝大家在未来都能收获多多、幸福满满,成就更为强大的自己!谢谢大家!内容来源:浙江大学微信公众号《浙大校长吴朝晖:争做新一轮全球创新的引领者 | 在2020年夏季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本文编辑:浙江大学微讯社 陈静怡责任编辑:周亦颖

何启

北航4000余名研究生毕业,校长寄语——“做勇担使命的追梦人!”

毕业也赶早!2019年刚刚开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4000多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就迎来了自己的盛大节日!1月12日,北航2018-2019学年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举行,613名博士、3518名硕士获授学位。北航徐惠彬院士寄语毕业生:勇发先声,敢闯新路,做勇担使命的追梦人!雄壮的国歌声中,五星红旗在体育馆内冉冉升起,毕业典礼正式开始。典礼首先表彰了校级优秀学位论文获得者及导师、“振兴国防就业奖学金”获得者和北京市优秀毕业生获得者。面对即将告别北航的研究生同学们,校长徐惠彬院士回顾了毕业生们与学校携手同行、奋进向上的难忘时光。他引用了习总书记在2019年的新年贺词,“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他进一步表示:“作为新时代的北航人,同学们生逢其时,民族复兴正在汇聚磅礴力量,我们要接好历史的接力棒,以智慧和力量助力实现伟大梦想。”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杨超,代表研究生导师为全体毕业生送上了嘱托和期许,希望每一名毕业生都能成为有责任感的北航人,在未来的人生旅途中能够做到真心诚意、坦诚诚实。毕业生代表、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刘栋在发言中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在北航九年的求学历程,号召全体毕业生无论在何种岗位上都要牢记自己“北航人”的身份,艰苦朴素,勇于创新,为母校争光添彩。杰出校友代表王巍院士回顾了在母校学习和生活的点点滴滴,是“空天报国、敢为人先”的北航精神使他终身受益,并寄语全体毕业生要了解历史、不拒小事、终身学习、团结协作,为远大理想不懈奋斗。在随后举行的学位授予仪式上,与会领导和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为毕业生们一一援苏正冠、颁授学位证书并合影留念。典礼会场外,毕业生们在学校准备好的各式各样有纪念意义的背景板前留影纪念。几百上千个日日夜夜,饱含辛勤汗水的收获,导师的谆谆教诲和同窗好友一起奋斗的美好时光,都一一定格在照片里,珍藏在脑海里。北航毕业生们带着来自母校的祝福与期盼,承载着建功立业新时代的使命与担当,踏上了人生的新征程。---------------- The End -----------------摄影:和冠欣 刘长鑫编辑:和小欣监制:李继辉原创新媒体制作人员:和冠欣除注明外,本号内容均为京呈原创转载请后台征得允许

贾逵

研究生毕业季 西电毕业生用深情寄语妆点五彩校园

未来网高校频道7月2日讯(记者 杨子健 通讯员 霍学浩)“愿心中有光,又暖又明亮,归来仍是少年”“师生情,同窗谊,西电七年,感恩相遇”“太白南路2号永远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不管你去往何方,请你带着阳光般的心情启程”“希望毕业的我们都将拥有纯洁而炫丽的前程”……近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校区被一句句深情寄语妆点出了五彩斑斓的色彩。这些寄语中有表达对母校和师长们的深深感谢,有抒发对三年研究生生活的依依不舍,有诉说面对毕业离别时的淡淡忧伤,有展现踏上新征程前的美美憧憬。所有留言都来自一群心存感恩、满怀希望的青年才俊——2020届毕业研究生。为了充分展示毕业研究生风采,丰富校园文化,营造和谐、浓郁的毕业季氛围,该校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开展了2020届毕业研究生临别寄语征集活动,得到了全体毕业研究生的积极参与,先后收到数百条真挚、感人的毕业寄语。研工部对征集到的寄语进行了认真的评审、筛选,将其中100条最美寄语制作成灯杆旗进行展示,打造出北校区校园里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与此同时,研工部还在北校区校园里放置了十余处毕业合影造型和留言墙等,并为全体毕业生赠送了纪念文化衫和毕业纪念册,在临别之际,为全体2020届毕业研究生留下一份深刻、美好的回忆!除此之外,研工部还在毕业季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包括千名师生“云端”共唱《我爱西电》,毕业班研究生辅导员评选,“三好三有”导学团队毕业季活动等,在师生中引发了强烈反响,受到了各级媒体的广泛关注,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发挥了显著的育人作用。

船家女

今天,北航有4131人研究生毕业,校长寄语:做勇担使命的追梦人!

毕业典礼现场全景2019.01.12 研究生毕业典礼 今天是个好日子:613名、3518名北航学子,分别获得博士、硕士学位。上午9点,学院路校区体育馆,2018-2019学年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进行时。过去的几年,和北航共成长,你写下了怎样的精彩?勇发先声,敢闯新路,如何做勇担使命的追梦人?请点击徐惠彬校长讲话做勇担使命的追梦人——徐惠彬校长在2018-2019学年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的讲话亲爱的毕业生同学,各位老师、各位来宾,家长朋友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是一个值得庆贺和铭记的日子,我们在这里举行隆重的仪式,授予613名毕业生博士学位,3518名毕业生硕士学位。在此,我代表曹淑敏书记和学校师生员工,向全体毕业生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同时,也向陪伴支持你们成长的老师和家长表示诚挚的感谢。此时此刻,我们分享毕业的喜悦,也感怀求学时光的短暂。回首北航岁月,实验室里通宵达旦的灯光,见证了你们对探索新知、求实创新的执着认真;竞赛场上的激烈紧张角逐,见证了你们团队协作的默契配合和顽强拼搏;课题组会上和老师同学的交流探讨,激发了你们智慧碰撞的科研灵感和奇思妙想。日月如流,数载学习时光匆匆走过。在与北航携手同行的这几年,“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校训已内化为你们的追求,北航人的精神品质也已融入了你们的血脉基因。而如今的你们,朝气昂扬,信心满满,即将向着远方起航扬帆。我为你们的成长点赞,也为你们的展翅翱翔欣喜和喝彩。一路走来,你们与学校一同成长,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学校也奋进向上。八位研究生担任志愿者的“月宫365”实验创造新的世界纪录,并成功入选2018年度国防科技工业十大新闻、中国航天十大新闻;多个研究团队在《Science》《Nature》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有重大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几天前,我们学校又获得2项国家科技奖励一等奖、6项二等奖,是沉甸甸的国家荣誉,54名研究生在过去五年成为国家奖的署名完成人……这些成绩,是同学们探索学术前沿、努力创造知识的最好注脚。作为北航学术创新生力军的你们,也正以青春见证学校奋进的历史进程,我为大家的成绩骄傲!在不久前举行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我们要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每一代人都要为下一代人跑出一个好成绩。”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又提到,“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总书记的期盼,既语重心长,又铿锵有力!作为新时代的北航人,同学们生逢其时,民族复兴正在汇聚磅礴力量,我们要接好历史的接力棒,以智慧和力量助力实现伟大梦想。今天,你们将要告别母校,走向人生更加广阔的天地,临行前,我送给大家的毕业寄语是:“做勇担使命的追梦人!”第一,做勇担使命的追梦人,要树立高远理想。远大理想是前进航线上引路的灯塔,是行稳致远的强大勇气和不竭动力。时光回到六十多年前,面对学校初创的艰难情形,北航人笃定战胜蓝天的决心,制定“十大工程”的奋斗蓝图,一年之内三个型号上蓝天,创造新中国数个“第一”。空天报国的凌云壮志,始终是北航人的忠诚信仰。同学们成长在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澎湃时代里,我们国家在很多方面已逐步从跟跑向并跑乃至领跑跨越。改革开放四十年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是我们继续前行的新起点,新时代的北航人更应当瞄准高远前沿,不断挑战自我极限。同学们,你们有幸和伟大历史转折一路同行,希望你们从理想中不断汲取前行的力量,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把个人梦想汇聚到民族复兴伟业的大潮,不断创造属于你们自己的奇迹。第二,做勇担使命的追梦人,要坚持开拓创新。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社会发展的引擎。北航六十余年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砥砺创新的奋斗史。我们见证了长鹰无人机和临近空间飞艇翱翔长空,我们见证了3D打印和发动机热障涂层的创新立功,我们见证了猪笼草研究和软体机器人的仿生探秘。敢为人先、勇于创新已成为北航人的文化传统。2018年当选IEEE Fellow 的赵巍胜教授,带领团队坚持创新,在国际权威刊物上发表一系列高水平研究成果,同时研发出我国首个8英寸巨磁阻传感器晶元,引领北航自旋电子研究与国际一流水平比肩,正是坚持创新助力他在自旋电子领域不断走向新的高度。同学们,青年是创新的未来,希望你们坚持创新理念,破除思维定势,走出思维“舒适区”,扩大知识广度和思考深度,以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核心激发个人潜能,探索未知领域,积累人生智慧,创造人生价值。第三,做勇担使命的追梦人,要坚守奋斗实干。脚踏实地力行、久久为功实干才是实现梦想的正途路径。北航三代人的“长鹰志”、三代人的“陀螺梦”、三代人的“中国心”就是奋斗实干、追逐空天报国梦想的最佳注脚。电子学院的苏东林教授,带领团队为国家电磁兼容事业发展做出卓越贡献,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这个成绩的背后,是整个团队近30年持续不断的潜心探索、摸爬滚打和刻苦钻研。正是这种对奋斗坚守的执着态度,引领她在电磁兼容领域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同学们,梦想需要奋斗方能成就,希望你们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踏实力行的实干家,用汗水见证成长,在实干中放飞梦想,以奋斗书写青春最美妙的乐章。同学们,新时代的使命在召唤,希望你们勇挑重担,以充满自信的姿态迎接新的挑战,传承发扬北航人“空天报国、敢为人先”的精神,以实干担当谱写人生华章!让我们一起奔跑,一起追梦!母校永远支持你们、祝福你们!谢谢大家!去驰骋吧!做勇担使命的追梦人!从北航走向未来!祝福毕业生们!来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出品 | 航小萱工作室 摄影 | 邸白鹭 韩思愉 严语潇 王震 田文浩 编辑 | 胡梦贤

奇杰

北京农学院研究生毕业典礼校长寄语:永葆爱农情怀 在挑战中成长

未来网高校频道6月17日讯(记者 杨子健 通讯员 侯智)近日,北京农学院2020年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举行,该校校长王慧敏向毕业生深情寄语,全文如下。北京农学院2020年研究生毕业典礼校长寄语:永葆爱农情怀 在挑战中成长同学们、老师们、家长朋友们:大家好!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毕业季,在这个喜悦的日子里,我们本该欢聚一堂,举行隆重的毕业典礼与学位授予仪式,为所有毕业生饯行、祝福。但是,因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需要,我们只能以这样特殊的方式来举行。我相信,今天也会因此而更加值得珍藏且日久弥新。首先,我宣布:准予刘靖崧等463人毕业,授予张凌霄等455人硕士学位、张雅欣等23名研究生“北京地区高校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刘芳等39名同学“北京农学院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41篇学位论文被评选为“北京农学院2020年硕士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在此,我代表学校向圆满完成学业的全体硕士研究生表示由衷的祝贺!同时,也向精心指导你们的导师、辛勤培育你们的父母,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疫情肆虐,不仅没有阻碍同学们前进的脚步,反而加速了你们的成长。在你们身上,我看到北农校训精神在闪光,看到北农优良传统在传承,我为你们中的每一个人感到骄傲和自豪。“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相信在经历疫情之后,同学们会带着更强的责任、使命和意志投入今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在此惜别之际,我提三点希望与同学们共勉。第一,牢记使命,坚定“四个自信”。过去的几个月里,我们一起亲历并见证了全国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伟大战“疫”历程和显著成果。其中,学校研究生积极投身志愿服务,联合志愿者成立救援组,直接对接湖北地区医院需求,将海外物资、捐款及时送达指定医院;身处湖北的研究生毫不犹豫地向所在社区提出申请成为志愿者,充分体现了“使命在肩、奋斗我”当代青年的担当精神。这场抗疫过程,让我们真正体会到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希望同学们在未来的征途中始终牢记使命,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让青春在磨砺中出彩,在奋斗中升华。第二,践行校训,永葆爱农情怀。2019年9月,习总书记在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的回信中,对广大师生寄予了殷切的希望,鼓励农业院校师生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高亿万农民生活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振兴不断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伟大事业“始于梦想”,“基于创新”,“成于实干”。作为农业院校的学子,学农、知农、爱农,责无旁贷。希望同学们能够谨记“厚德笃行、博学尚农”的校训,一日学农,终身爱农,以强农兴农为己任,以不同的方式为三农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和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出自己的力量。第三,脚踏实地,在挑战中成长。走出校门,进入社会,大家就不再是学生身份了,迎接的第一项挑战就是身份和环境的变化。在科技高速发展的年代,催生各行各业全方位的改变,以往熟悉的模式不断更新重塑。当今中国,正在进行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我们恰逢其时,报效国家、服务社会,当代青年义不容辞!希望同学们在挑战中找准自己的定位,带着问题学习、敢于承担重任,谦虚做人、踏实做事,从基层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本领,在自己的岗位上建功立业,为行业进步和人民幸福做贡献,为建设美丽中国、幸福中国、繁荣富强的中国不懈奋斗!同学们,白驹过隙,时光荏苒,你们即将离开母校踏上新的征程。请记住,北农永远是你们的家!最后,祝愿每一位同学不断成长、事业有成!

第二镜

2019北航研究生毕业典礼,校长徐惠彬用“3个始终”寄语5214名毕业生

毕业典礼现场2020.01.11 研究生毕业典礼 红妆素裹,万象更新,今天,4488名、726名北航学子分别获得硕士、博士学位。上午9点,学院路校区体育馆,2019-2020学年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进行时……在你与北航的成长岁月里,有留下彼此的足印,也有为彼此写下的精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徐惠彬院士寄语“三个始终”助力踏上美好未来徐惠彬校长在2019-2020学年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的讲话亲爱的毕业生同学、各位老师、各位来宾、家长朋友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简朴而又隆重的典礼仪式,共同见证和祝贺4488名硕士毕业生和726名博士毕业生顺利完成学业。首先,我代表曹淑敏书记和全校师生向全体毕业生送上最美好的祝福,同时向辛勤培育你们的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一直无私奉献、默默关心支持你们的家长表示崇高的敬意。作为你们的校长和师长,在参加的活动中最高兴的莫过于这个时刻。古人说:“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今天是我们大家值得庆祝的日子。对于各位同学,从今天开始,每天读文献、做实验、测数据、写报告、发Paper的研究生生活即将成为人生一段难忘回忆。回顾过去几年,你们用坚持、刻苦和不畏困难诠释着北航人追求卓越的精神。你们潜心科研、矢志创新,高水平学术论文不断涌现,各类科技奖励中的署名彰显了你们的优异能力。你们爱国奉献、传递大爱,国庆70周年盛典定格了你们自信坚毅的步伐、热情洋溢的高歌和志愿服务的笑脸。当然,在收获成长喜悦的同时,偶尔也会有遭遇挫折的惆怅。当论文的idea需要不断迭代,实验被一遍遍推倒重来的时候,你们也会吐槽研究生“太南了”。而如今,不管是挫折还是收获,都随同你们的奋斗一起镌刻进了属于你们的北航记忆。我也相信,此刻的你们已经在这里汲取了充分的养分和自信,积累了足够的力量和本领,以更加昂扬的心态迎接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未来。一路走来,学校和你们一起开拓创新、共同进步,你们也见证了学校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学校不断凝聚共识,形成了“顶尖工科、一流理科、精品文科、优势医工”的学科建设方针,加快推进五大学科群建设。学校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今年1月9日召开人才培养工作会,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改革,推动人才培养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学校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未来科技发展制高点,成立了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航空发动机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院。学校传承“四大”科研模式,坚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基础前沿研究双轮驱动,强化有组织的科研,科研创新再立新功。刚刚过去的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学校参与研制的多型“硬核”装备亮相阅兵场。网友们说“受阅装备中凡是能飞起来的,都和这所双一流大学有关”。这句诙谐的网络语言,也生动展示了学校的科研实力和独特地位。就在昨天,在全国科技奖励大会上,学校再获7项国家科技奖,其中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同时去年新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新当选工程院院士数居当年全国高校之首,北航人用实力再次诠释“顶尖工科”的内涵。当然,我们的成就远不止这些,建设扎根中国大地的世界一流大学,北航人一直在努力。同学们,建设扎根中国大地的世界一流大学,是我们每一个北航人的共同理想,这个理想正在一步一步地变为现实。在这个过程中,你们面向国家需求、追逐学术前沿,努力开拓创新。正是通过我们每一位北航人的点滴积累和助力,才有学校向世界一流大学的稳步迈进。我们常说,广大研究生是北航的学术创新重要生力军。而你们正用青春、拼搏和智慧,给这句话写下最生动的注脚。同学们,在你们奋进的同时,学校也一直致力于为你们创造更加温馨舒适的校园环境。这几年,学校加快沙河校区建设,沙河校区主楼成为新地标,“天空之镜”景观工程也成为“知名网红打卡地”;学院路北区宿舍食堂和生活社区“旧貌换新颜”;网络出口带宽扩容,校园网实现了全覆盖,“智慧北航”、“信息北航”、正版化软件及北航云盘等应用程序便捷了大家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共享咖啡在两校区的推行,让你们感受到学校服务师生的态度和理念……我想这些温暖细致的变化,也会成为你们多年后的怀念。同学们,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大家的支持和理解。在这过程中,你们对学校做得还不够的地方表示了充分的包容,也提出了很多管用的建议和有针对性的提问。当然,这样的问题我们很乐意解答,因为这也是你们关心和参与学校建设的一种体现。我也收到过你们的很多邮件,其中不乏对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意见,虽然思考还比较稚嫩,但是关心学校的拳拳之心让我很感动。在此也向你们的理解表示感谢,我们将更加发奋工作,努力让你们都为北航感到骄傲!同学们,今天你们即将踏上新征程,作为你们的师长、校长,我代表各位老师向你们送上最美好的祝福,也有几点嘱托和希望。希望你们始终秉承空天报国的情怀。空天报国是北航人最鲜明的精神标签。不久前,“胖五”不负众望,涅槃归来,北航校友、总设计师李东曾说:“我这一生就只干了这一件事情”。我想这是北航人对空天报国最朴素却最坚定的诠释。希望同学们坚定大业必定“有我”的信念,在爱国报国伟大征程中成就责任人生。希望你们始终保持勇于尝试的习惯。勇于尝试是实现目标的起点。尝试不一定有收获,收获却一定始于迈出第一步的态度。勇于尝试才是决定你与梦想之间距离的关键要素。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不去尝试就会被习惯所掩盖,被惰性所耗散。希望同学们不要害怕失败,继续以挑战自我的勇气创造不平凡的未来。希望你们始终坚守努力奋斗的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告诉我们“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奋斗才是人生追求卓越的最优算法,虽约束条件众多,但只要锁定目标,坚定前行,它将收敛最快,成就“硬核”人生。希望同学们不负韶华,不负时代,用奋斗与担当唱响属于你们的青春乐章。最后,衷心祝愿每一位同学在报国、尝试和奋斗的坚守中大展宏图,成就精彩人生。母校永远是你们的心灵港湾,永远支持并祝福你们,谢谢大家!愿你不负韶华,不负春秋北航勇敢的追梦人们,带着理想与祝福,奔向更广阔的天地吧!来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出品 | 航小萱工作室 摄影 | 邸白鹭 田文浩 高润奇 张可立 张新跃 编辑 | 王晴 胡煜

阖尝舍之

上海交大校长在2019研究生毕业典礼讲话:人生无捷径,坚守成大器

2019年3月30日上午,在上海交通大学2019届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校长林忠钦作了题为《人生无捷径 坚守成大器》的讲话,深情寄语2019届毕业生。人生无捷径 坚守成大器——在2019年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上海交通大学校长 林忠钦——2019年3月30日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共同庆祝和见证大家的毕业时刻。首先,我代表学校向各位同学表示衷心的祝贺,也向远道而来的各位家长表示衷心的感谢!祝愿同学们在新的征程中乘风破浪、一往无前!同学们,经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锻炼,你们的知识更加坚实、更加宽广,具备了运用系统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心智也更加成熟,能够承担起更多的社会和家庭责任。从交大出发,你们既是备受行业和学界期待的新生力量,也注定会成为引领时代大潮的栋梁之才。同学们,你们是生逢其时的一代人,成长于中国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又身处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你们既有大展宏图的舞台,也应担负更多的责任和使命。只要每个人多一份担当,就会对强国兴邦多一份贡献!一直以来,学校用“选择交大,就选择了责任”来勉励交大的学子心怀家国天下、成就栋梁之才。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交大同学选择“与祖国同行”。在你们当中,有900多位同学选择奔赴国防企业、重点行业、一流学术机构、西部基层地区。在这里,我们要特别向这些同学表示敬意,为你们的选择再次喝彩鼓掌!同学们,做出选择只是事业的起步,要想成就事业,必须有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一个人坚守十年、攀登十年,才有可能成为一个领域的翘楚。相反,沉不住气、静不下心,终究难成大器。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三句话,希望对你们真正做到坚守有所启发。第一,坚守首先要适应环境、扎根生长。走出学校,你们要迎接的第一项挑战就是身份和环境的转变。虽然大家都有一定的社会阅历,却免不了还有些“书生气”。在一线摸爬滚打、与人共事相处,每个人都要摆正自己的定位:既不要因为头顶着天之骄子的光环,而沾沾自喜,自觉高人一等;也不要因为能力与实际工作需要尚不匹配,而妄自菲薄,产生心理压力。要拿出初生牛犊不畏虎的勇气和激情,带着问题学习,敢于承担重任;还要俯下身来做事、诚心诚意待人。这样才能尽快转变、迅速成为独当一面的人才。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你们师兄的故事。我们学校航空航天学院2012届的毕业生孔博,毕业后来到中国商飞工作,一进公司就被派到西安,和同伴两个人负责一架飞机的试飞。任务重,难度大,还经常要到高温、高寒等各种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试飞,这对刚刚毕业的研究生而言无疑是巨大的挑战。但是,孔博迎难而上,急流勇进,快速地融入工作环境,适应了快节奏、高强度的工作,并通过学习完善知识结构,攻克技术难点,为ARJ的试飞成功做出了积极贡献。同学们,在工作的起步期,你们都要面临全新的考验。挑战越大,舞台越大。要想在大舞台站稳脚跟,尽快地转型升级很重要。就像打造一块好钢,不仅要经过循环往复的加热和冷却,还要经历千锤百炼的锻造,才能真正迎来“脱胎换骨”,变得高强高韧。走上工作岗位,希望大家勇挑重担、攻坚克难,在磨砺中适应,在坚守中成长!第二,坚守关键要积蓄能量、厚积薄发。每个人的成长路径各不相同,事业发展快慢有别,但要想出类拔萃、脱颖而出,积累和沉淀必不可少。所谓“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希望大家在顺风顺水时,要不骄躁,一步一个脚印,把路走实;也希望大家在中流击水处,能够保持平常心,勤修内功、不断蓄力,争取“十年磨一剑”的大作为。我们学校化工学院的校友蔡力宏,91年毕业后来到宁夏工作。那时,宁夏的化工产业还很落后,很多同事没做几年就离开了。然而,蔡力宏没有放弃理想,他从普通技术员做起,脚踏实地找项目、做实验、查文献,做社会调查,花了十多年的时间拓展学识,储备能量。2006年,蔡力宏来到神华宁煤集团,很快就凭借过硬的本领从工程师提拔到总工程师。他继续沉淀自己,在煤化工领域耕耘,带领团队打破了国外对煤制油化工核心技术的长期垄断,在神华宁煤建成具有国际一流水准企业的历程中,留下了自己的功勋。资料图 2018上海交通大学硕士b'y'd'l不知道在座的同学们有没有留意过毛竹的生长?蜀南竹海的毛竹,在破土后每天可长30厘米,两个月就能蹿到近20米,而当竹笋在地下生长时,每天都在蕴藏能量,为拔节做好准备。人的成长也一样,需要时间来积攒势能,沉淀智慧。希望大家不要稍遇不顺,就打退堂鼓,只要日积月累、砥砺前行,总有一天能够乘风而上,厚积薄发。第三,坚守就应当不忘初心,敢于追梦。我们交大的学子踏上工作岗位,只要扎根行业辛勤工作十年,相信都会取得出色的成绩,赢得行业的肯定和社会的尊重。成功后的坚守与出发时同样重要,成功后的坚守是要敢于追求更大的梦想。我希望,大家都能够不满足于个人的成绩,矢志为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乃至人类的命运攀登高峰、实现突破。我们的校友,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吴文俊院士,与数学结缘一生,也为祖国的科学事业奉献了一生。学术生涯之初,他就展现天赋,把抽象的拓扑学概念转变为具体可算,在西方数学界引发了一场“拓扑地震”。凭借拓扑学上的非凡造诣,他本可以留在国外享受优越的生活和他人的尊崇,但他毅然选择了回国继续研究生涯。他一直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要让中国的数学研究做出引领世界的贡献。经过数十载的奋斗,吴文俊融合中国古代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开创了数学机械化的新领域,打破了西方学者对中国古代数学独立性的质疑,走出了一条由中国人自己开拓的数学道路。同学们,人生无捷径,坚守成大器。在事业的起步期,要坚守磨砺之心,融入环境,尽快地实现转型升级;在成长期,则要坚守平常之心,蕴蓄能量,破土而出,成为被倚重的行家里手;在个人功成名就之时,最重要的是坚守追梦之心,不断超越自我,做出不负时代的贡献!时代从不等待,青春不容虚度!一个国家的崛起和强盛,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人的坚守!如今,接力棒已经传到你们的手中,我希望大家矢志坚守、不负韶华,跑出让世界瞩目的精彩一程!母校为每一个远行的学子守候,期盼着你们的荣归!祝愿大家扶摇直上、鹏程万里,终成国之栋梁!来源:上海交通大学 责任编辑:金雪 祁洁

失之也生

清华校长寄语2020届研究生:用一生坚守职责

清华大学供图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6月22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叶雨婷)今天,清华大学以“云毕业”的方式迎来2020年研究生毕业典礼。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在致辞中表示,“这场特殊时期的毕业典礼对所有同学都具有特殊的意义,一定会给你们留下终生难忘的记忆。作为清华人,你们要把奉献社会、服务人民,不负韶华、追求卓越作为自己一生不可放弃的职责,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进程中绽放绚丽的人生光彩。”致辞全文如下: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亲友们,来宾们:六月的水木清华,云影澹荡,荷叶田田。由于疫情影响,今天,我们举行清华历史上第一次“云上”毕业典礼。我相信,这场特殊时期的毕业典礼对所有同学都具有特殊的意义,一定会给你们留下终生难忘的记忆。我代表学校,向经受考验、顺利毕业的同学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关心支持你们的亲友们和付出辛勤汗水的老师们致以衷心的感谢!2020年,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全世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全力以赴,国内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在世界范围内,各国人民风雨同舟、守望相助,汇聚了同疫情斗争的宏伟力量。在这里,让我们向所有在抗击疫情斗争中牺牲的烈士和不幸罹难者致以深切的哀悼,向所有为抗击疫情付出努力、作出贡献的人们致以崇高的敬意。疫情是一次重大的历史考验,也是一次重要的人生考验。在过去的几个月中,你们克服重重困难,开展“云端”实验、异地实验,高质量地完成了学位论文;你们主动担当社会责任,参加各类志愿服务,用实际行动为抗击疫情作出自己的贡献;你们积极参与疫情防控科研攻关,把毕业论文写在了科研战疫的第一线。面对疫情这场大考,你们以迎难而上、创新敢为的勇气和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精神,交出了精彩的毕业答卷,展现了新时代清华人的风采。同学们,清华为你们感到骄傲!在清华109年的发展历程中,在每一次重大考验面前,自强不息的清华人总是怀着对国家和民族高度的责任感,挺立风骨、坚守担当,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在1936年,国难当头之际,梅贻琦校长郑重宣告:“大局虽不可知,然而吾人自己之职责,决不可放弃。”疫情面前,清华大学始终把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全校师生团结奋进,以坚强的意志和有力的行动,实现了延期开学、如期开课,打造了一个充满热情、温情与智慧的“云上”清华,筑就了新时代教书育人的新气象。一所大学,永远要把教书育人作为不可放弃的职责。只有承载着使命与担当的教育才能拥有无穷的力量,才能守护生命的茁壮成长、塑造人类的美好未来。同学们,你们即将开启人生新的征程,你们也必将拥有属于你们自己的、不可放弃的职责。职责是分内之事、应尽之责,是身份和岗位所赋予的重任,更是个体内心的坚定信念和无悔选择。人生的职责源于对事业的追求、对家庭的责任、对社会的承诺,更源于对国家、对民族深深的热爱与忠诚。作为清华人,你们要把奉献社会、服务人民,不负韶华、追求卓越作为自己一生不可放弃的职责,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进程中绽放绚丽的人生光彩。坚守不可放弃的职责,你们要在长期的历练中增长才干。历练是成长的必修课,成功的背后永远是艰辛的付出。一次次摔打、一次次锤炼,锻造出的是尽职担当的过硬本领,是行胜于言的扎实作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之一王永志学长,1952年考入清华大学航空工程学院。1961年,他从苏联学成回国后不久,就被安排到不同的基层单位锻炼,扎实深入的历练让他全面掌握了火箭各分系统的设计及其制造过程。1964年,在我国第一枚自行设计的中近程火箭发射任务中,他提出了解决火箭射程问题的创新方案,确保了发射任务的圆满成功。在持续不断的历练和成长过程中,王永志学长也被赋予了越来越重要的职责。他先后担任运载火箭系列总设计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获得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同学们,你们要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在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拼搏奋斗中成就有意义的人生。坚守不可放弃的职责,你们要在关键的人生选择中坚定初心。人生充满了各种不同的选择,关键的选择决定了人生的方向。想要作出正确的人生选择并不容易,困难、诱惑、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都可能让人犹疑、迷茫和摇摆。选择是比较之中的取舍,是思考之后的行动。决定选择的是内心的价值标尺,而擦亮这把标尺的是矢志不渝的初心。《孟子》有言,“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初心是至真至纯的赤子之心,坚守初心就是坚守职责。无论作出怎样的人生选择,肩上的职责永远不舍,肩负的使命必须达成。同学们,你们要守护好自己的初心,在壮阔的人生道路上笃定前行。坚守不可放弃的职责,你们需要投入一生的真情、付出一辈子的努力。一生的真情,意味着无私无妄、坦坦荡荡,意味着光明磊落、高尚恒久。一辈子的努力,意味着不讲条件、不讲得失,意味着全力以赴、始终如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同学们,你们是同新时代共同前进的一代,这个伟大的时代为你们提供了广阔的人生舞台。你们要用长远的眼光、用一生的追寻,去做超越个人价值的事,去做有长远意义的事,用自强不息的奋斗、持之以恒的努力,在时代洪流和历史伟业中书写不平凡的人生。“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站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关键十字路口,新时代的清华人必须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砥砺成长、不改初心,用一生去坚守不可放弃的职责,奉献社会、服务人民,不负韶华、追求卓越,努力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是你们人生中的重要时刻,也许这场“云上”毕业典礼不够完美,甚至因为没有学位授予仪式而显得不够完整,但它所承载的意义与希望,不仅没有削弱,反而更加凸显。尽管疫情还未散去,但我们始终坚信人性的善良、社会的正义终将战胜一切苦难,开放包容的时代潮流永远不可阻挡。我们也坚信,当下一次危机到来的时候,更加成熟自信的你们,一定会更好地担负起历史的重任,用你们卓越的表现,为社会、为休戚与共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同学们,今天是一个让人眷恋的日子。我希望你们记住,清华永远是你们温暖的家!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妖魔

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典礼校长寄语:立德立言,无问西东

7月7日上午,清华大学2018年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举行。以下为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在毕业典礼上的讲话全文: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亲友们、来宾们:今天,是一个特别值得铭记的日子。首先我代表学校向7000多名获得博士、硕士学位的同学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辛勤培育你们的父母和各位老师致以衷心的感谢!毕业是一道分割线,从此你们将开启人生新的篇章。人文学院来自意大利的戈雅同学,毕业于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博洛尼亚大学。她来到清华学习中国语言文学,从清华毕业后又将回到博洛尼亚大学任教,传播古老的东方文化。新闻学院来自新加坡的陈容华同学,已经在北京、新加坡和曼谷建立了个人工作室,毕业后将专心投入影视创作。学校今年的官方英文宣传片,就是她带领团队历时数月拍摄制作的,以国际学生的视角呈现了今日清华的活力与魅力。今天,有来自全球70多个国家的400多名国际研究生身着清华的学位服参加毕业典礼。“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清华因开放而更加多彩。开放的清华,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学生和国际学者,也让越来越多的清华师生走出国门。经管学院的赵闯同学,在校期间曾赴9个国家和地区参加各种交流活动。他感受到,成为更好的自己、建设更好的世界是各国青年人共同的梦想。在个人总结中,他写道:“国际舞台上的青年就是国际舞台上的中国,青年世代友好,明天就会更好。”开放包容是清华大学的重要传统。校歌有言,“海能卑下众水归”“同仁一视,泱泱大风”。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西雅图全球创新学院、苏世民书院、米兰中意设计创新基地、世界和平论坛、“一带一路”达沃斯论坛、亚洲大学联盟,一系列成功的国际合作项目展现了清华全球战略推进的坚实步伐。清华正在以更加开放自信的姿态走向世界,世界也听到了更多来自清华的声音。大学近千年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走向开放的过程。大学提供的丰富的教育机会,吸引聚集了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生和学者,不同的学科在大学里协同发展,多样的文化在大学里相互交融。在全球化的今天,开放办学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势,大学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大学在促进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西方有学者认为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改革开放将丰富多彩的世界带进了中国,也让一个生机勃勃的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当今时代的开放性正在不断扩大,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开放格局中,社会单元紧密联系,竞争与合作相伴相随。同学们,你们正处在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历史节点上,面对的是一个更加开放的时代。你们要努力与时代同行,以开放精神点亮人生。与开放的时代同行,要拥有创新的勇气。开放和创新是当今世界最鲜明的时代特征,开放的时代为创新提供了无限可能。创新的道路往往是布满荆棘的,越是重大的创新,挑战性越大,风险也越大。你们要勇于打破思维定势、突破个体局限,乐于接受新思想、接纳新事物,敢于选择有挑战性的事业,做不畏艰辛的创新者。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飞机设计师程不时先生从清华毕业后,毅然投身于我国的航空事业。面对当时外无专家帮助、内无前人经验的艰难局面,26岁的程不时学长勇敢地挑起了任务紧、难度大的飞机设计重担,为我国自行研制出首架大型喷气式客机作出了突出贡献。程不时学长说:“创新是人类有生以来就被赋予的一种品质,一种思维的品质,我们要捍卫起每个人心里的创新基因。”与开放的时代同行,要学会尊重不同的声音。开放的时代为每个人提供了自由发展的空间,良好的自由发展空间需要人们相互包容、相互尊重。文明因多样而不朽,世界因融合而美丽,人生因包容而焕发光彩。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身,尊重他人才能赢得来自他人的尊重,正所谓“敬人者,人恒敬之”。我们可以“各美其美”,更鼓励“美人之美”。只有在发自内心的尊重和相互欣赏的基础上,才会实现“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与开放的时代同行,要遵从内心的价值取向。开放的时代机会无限,众多的机会带来了多样的选择。但选择越多,迷茫往往也越多。在选择面前,不要为外物所扰,不要为私利所动,不要为俗流所惑,要静下来倾听内心的声音,坚守自身的道德标准和价值取向。在迷茫的时候,不要忘记自己的初心,不要放弃自己的梦想,要做真正有长远意义的事情,始终保持人生的方向感。听从你心,行你所行,立德立言,无问西东。同学们,海阔天空的人生画卷正在你们面前展开,无限光明的未来正在呼唤你们勇敢前行。“惟希望也,故进取”“惟进取也,故日新”。身处开放的时代,我希望你们始终遵从内心的选择,永葆进取的精神和创新的激情,在包容和尊重中不断获取人生的力量。“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够融入这个伟大的时代,以开放精神点亮人生,成就自我,引领未来!今天是一个让人眷恋的日子,我希望你们记住,清华永远是你们温暖的家。欢迎你们随时回家!(来源:清华大学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