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人们常说,本科学历专科学历,或者是经济学学士、取得理学学位,另外,有的人常说研究生、考研,而另一些些人习惯说硕士。那么学历和学位之间到底有什么不同?它们分别是什么意思?研究生和硕士是什么关系?今天小编就为你解答。顾名思义,学历,更像是一种受教育的经历,它是一种时间段的概念,它指接受教育的阶段,分小学、初中、高中、初中中专、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因为是一种受教育的阶段,所以不分专业。学位是标志一个人学历的头衔,即一个人通过学习取得学识及相应学习能力程度的标志,由国家授权的高等学校颁发。一般包括学士、硕士、博士三种。学位和学历的区别:学位是学历的标志,不和学校学习的经历或学历挂钩;而学历则必须是学校学习的经历。所以有学历不一定有学位,没有学历一定没有学位。以上所提到的本科专科都是学历,而有了本科学历后,然后再取的相关学识和学习能力会被授予学位,本科阶段的学位叫做学士。而研究生和硕士的关系也可以从这个角度来看,研究生是一种学历,而硕士是学位,也就是说,你考上了研究生,需要达到一定的水平,才能被授予硕士学位。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我们把研究生入学考试叫做考研,而把研究生硕士阶段的毕业叫做硕士毕业。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研究生的范围要比较广,因为研究生又包括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用研究生专指硕士研究生,而把博士研究生直接叫做博士,其实这种叫法不是完全正确的。所以说,学位不等同于学历,获得学位证书而未取得学历证书者仍为原学历。取得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毕业证书的,不一定能够取得相应的学位证书,取得学士学位证书的,必须首先获得大学本科毕业证书,而取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证书的,却不一定能够获得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另外,专科毕业之后一般是没有学士学位的,所以在网上很多人认为专科不叫大学,但是这种想法显然是不对的,专科只是比较侧重于实践和应用,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有时我们也会听到结业,结业一般是某个活动或培训完成叫结业,但大学里的结业就很不好了,当大学生由于成绩差或其他原因取得不了毕业证和学位时,学校可能会发结业证,表示你在这个学校上了学,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你没能完成学业没有毕业证,也没有取得学位。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在评论区进行评论,小编会帮您解答,也可以关注小编随时随地询问。
1)学术型硕士 根据我国的有关规定,学术型学位按学科设立,其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 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而专业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 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普通硕士教育以培养教学和科研 人才为主,授予学位的类型主要是学术型学位。所以这类研究生又称为学术型研究生。目前,我国学术型学位按招生学科门类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 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 12 大类。普通硕士的招生考试是指年初的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简称“统考” ),被录取 后,获得研究生学籍。毕业时,若课程学习和论文答辩均符合学位条例的规定,可获毕业证书 和学位证书,课程学习通常是学分制。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的条件(2)专业学位硕士 专业学位硕士近几年来成为比较热门的词汇,说到 MBA、MPA 等更是耳熟能详。其 实,MBA、MPA 正是专业学位中的两种类别。至 2012 年,我国经批准设置的专业硕士学位 已达 39 个。2013 年专业学位硕士招生比例和招生专业都有大幅度的增加。预计到 2015 年, 专业学位硕士招生将占研究生招生总数的 50%以上,我国将形成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学位硕士 各占半壁江山的总体格局。专业学位硕士除了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工程硕士(ME)、法 律硕士(J.M)、会计硕士(MPAcc)和公共卫生硕士(MPH)外,还包括金融硕士(MF)、 应用统计硕士(MAS)等 对报名参加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工程硕士中的 项目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 员,还额外有工作经验的要求:大学本科毕业后有 3 年或 3 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 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 5 年或 5 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 的人员;或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 2 年或 2 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具体内容可以查看。专业学位硕士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一种形式。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定位,专业学位为 具有职业背景的学位,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的学习方式比较灵活,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种:1)在职攻读。此类学习方式为在职人员利用业余时间进行专业的学习,考取这类专业学 位的考试通常在每年的 10 月份进行,名为“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简称“联 考”,毕业之后学位为专业硕士。在这里要注意,从 2010 年开始,部分学校颁发的学历证书为 “研究生”,所以报考之前可以先打听一下该校发的是什么证书。另外,在职专业硕士与在职普 通硕士是不一样的。2)全日制。此类学习方式为脱产,进入学校进行全日制的专业学习,考取这类专业学位 的考试与每年年初举行的“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一起进行,毕业之后学历为研究 生,学位为专业硕士。总的来说,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学位硕士之间的不同之处2.其他分类方式 1)按学习方法不同,分为脱产研究生和在职研究生,即学历教育研究生(全日制)和非 学历教育研究生(在职)。前者指在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进行全日制学习的研究生;后者指在 学习期间仍在原工作岗位承担一定工作任务的研究生。2)按学习经费的来源渠道不同,分为国家计划研究生、委托培养研究生(简称“委培 生”)和自费研究生。 国家计划研究生的培养经费由国家提供,又分为非定向研究生和定向研究生(简称“定向 生”)。其中非定向研究生毕业时实行双向选择的自由就业制度;定向生则在录取时就必须签订 合同,毕业后按合同规定到定向地区或单位工作。但是从 2014 年秋季学期起,将向所有纳入国家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收取费用。现阶 段全日制学术学位研究生收费标准,原则上每年硕士研究生不超过 8000 元,全日制专业学位 研究生以及已按规定实行收费政策的研究生暂执行原收费政策。从 2014 年秋季学期起,将研究生普通奖学金调整为国家助学金,每年对硕士生的资助标 准不低于 6000 元;同时设立研究生学业奖金;加大研究生助教、助研和助管岗位津贴资助力 度;提高国家助学贷款最高限额;落实和完善鼓励捐资助学的优惠政策。委托培养研究生的培养经费由委托单位提供,录取时要签订合同,毕业后到委托单位工作。3.按考试方式分类硕士研究生的考试方式主要包括全国统考、单独考试、法律硕士、MBA 专业硕士统考、 在职攻读专业硕士联考、同等学力申硕考试等。
对于想要去英国攻读硕士学位的同学而言,首先对英国硕士学位的设置有所了解是非常有必要的。英国的硕士学位通常来说分为四大类,这四种学位截然不同,如果对他们的特点不够了解,怎么能适当选择呢?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一一介绍下英国的四种硕士学位,看看你pick哪一个!MSc(MasterofScience)需要学习一年,理学硕士(教学方法达到)。这种学位是中国学生出去读硕士最常读的一种学位。这种学位,在英国教育中有几个重大作用:如果各位同学工作后需要进修可以选择这种学位,这种学位的特点就快如闪电,快速复习英国本科三年核心知识。另外有一点MSC类似于国内大学本科第四年,有个毕业课题,有了工作经验的人解决这个课题想对容易。所以在国内已经过工作过的人,如果还想出国深造,之后再回到工作岗位,那MSc是最绝佳选。MasterbyResearch需要学习两年,理学硕士(研究方式达到)。这种学位经常被用来与普通的MSc进行对比,被认为是能与中国三年制硕士对等的学位。这种学位的攻读办法,是不上本科生或者一般MSc学生上的那种大课(所以就不用回忆啥核心课程啦),而是参加seminar(研讨会),花更多的时间进行研究座谈。同时享有一切的学校、学院资源,专心搞研究。人们之所以不看好这种学位,就是觉得,与其攻读它,不妨直接读MPhil或者PhD更好 。MPhil(MasterofPhilosophy)需要学习两年,哲学硕士。 MPhil可以作为独立的学位申请,同样的如果想攻读PHD(哲学博士),顺利读完MPhil的学生可以直接跳入PhD的最后一年,研究出色者,直接授予PhD学位。哲学听起来就是高大上,小编虽然是文科生出身,但想起马克思列宁主义啥的就头疼。MPhil需要申请者有一定的、专业的研究背景。除非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那些专业性很强大学的毕业生,想申请到这种学位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大部分同学还是不要考虑这个“金刚”。MRes(MasterofResearch)需要学习一年,研究硕士。 MRes课程并非任何一个专业都开设的,一般只有工科和理科开设;此外,MRes班通常都是小班,招生规模小于MSc班的招生规模,因为学校方面通常非常希望MRes的毕业生能够继续攻读PhD。MRes,集教学与研究为一体,既教学生相关知识,也教学生研究方法。其难度可想而知,MRes对于出国留学的人员是很大的挑战,一年时间同时完成知识的飞跃和研究能力的提升,还要为PhD做好充分准备。所以,对于计划攻读PhD的学生,MRes是首选。当然,如果没有长期做研究的打算,建议就不要选择MRes,更不要说攻读PHD了。以上就是英国的四种硕士学位类型,相信大家看完已经对他们有所了解。还是希望大家多留心,掌握各种资料讯息,用最谨慎的态度来面对自己的留学准备。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学位,完成硕士研读,相信一定会有美好前程!更多英国留学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天道教育官方网站或直接咨询天道教育资深留学顾问!
全日制研究生有学术型学位和专业型学位,那么在职人士在职读研究生课程,获得的硕士学位是哪种类型呢?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在职人士在职读研究生,通过哪种方式可以获得硕士学位?在职人士选择在职读研究生,可以获得硕士学位的途径有: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同等学力课程研修班。其中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报名方式、考试方式、录取机制等都和全日制研究生一样。同等学力课程研修班则是免试入学,参加研修班课程学习后,符合申硕条件的学员可以向所在学校学位授予单位提出申请,通过申硕考试和论文答辩后获得硕士学位。获得学位类型以人大为例,人大非全日制研究生在招生时发出的招生简章上就明确表明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专业为专业型学位。同等学力申硕所得的硕士学位是学术型的学位。同等学力课程研修班则是需要学员在满足申硕条件后才能提出硕士学位申请,而且同等学力申硕需要有科研成果。国家明文规定“提出申请时必须要有已发表或出版的与申请学位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专著或其它成果”。然后才能参加申硕考试,通过申硕考试和论文答辩后获得硕士学位。同等学力申硕条件:获得本科学位满3年。同等学力课程研修班报名条件:获得国家承认的专科及以上学历。
大概有几天没有更新文章,不只是“过中秋”那么简单,而是去走访了一些特别的家庭,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发现很多家长和同学有点闹不清“学历”和“学位”的关系,或者说分不清两者之间的区别。这让小然有些没有想到,所以特意在这里给大家解释清楚,希望能帮助到一些人,咱们不为别的,就当是“小知识”、“小常识”。学历是“学历”,学位是“学位”,请一定要看看,以后不懂别乱说,省的暴露自己尴尬的一面。学历:也就是大家说说的“文凭”。分为“初”“中”“高”三个等级,也可以说是三个层次。小学和初中现在已经全部属于义务教育范畴之内,而高中也会在近几年内普及到这个圈子里。小学就是初等教育;初中、高中、中专、职高等等属于中等教育;而高等教育则包含了专科、本科、研究生等。这方面应该很好理解,很容易区分。那么学历其实也分有基础、职业和专业的区分。我们从小学到初中这一阶段,就是很明显的基础教育,往往我们的高考成绩的高低,往往很大一部分差距来自于基础的强弱,基础好,之后的成绩提升的快;基础差,那么高中三年堪称“水深火热”。而技术学校、职高和一些高等职业学校等,这些是属于职业教育。我记得在大学时候,经常学校下达的通知上,就有很明显的区分,即使一个宿舍里的同学,有的普通高中,有的是高职高专。这一点,其实小然对这种学校的做法,很不喜欢,都已经是一个宿舍的舍友了,也要被区别对待。那么什么是专业教育呢?本科、专科学校,中等的师范和专业学校都属于专业教育。最明显的特征就是需要统一招生。所以学历有三个层次,更有三种区别。如果用一句最浅显的话来讲:学历,就是我们之前的求学经历。学位:我们国家自古就有“状元”、“探花”、“进士”等称号,这可以算是“学位”的一种。现在官方解释为一个人学历的头衔。很模糊对吧。不少同学,有学历,但没有学位,这是不是能够想到一些什么?学位就是一种称号性质的存在,能彰显学力水平的一个象征。我们大学4年读完之后,没有不好的事情发生时,一般都会授予“学士学位”。之后选择继续深造,通过考核或在某领域有自己原创成果时,都会被授予“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现在很多机构举办的“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来进行招生,所以博士相对于以前,并没有那么稀缺了。想想,我国首批博士仅仅18位,那还是在1983年的时候呢!现在学位制度的完善与成熟,也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了“硕士”和“博士”。还有一种是有学位证书,但是没有相对应的学历。就像不少的在职人员,本科毕业就取得了博士学位,这种的是申请下来的,其真正的学历还是本科。所以,请大家在听到“博士”等高级学位称呼的时候,一定要理性。在这几天走访的过程中,小然听到了很多诸如“你不知道,人家是硕士学历呢”等,开始的时候真的仅仅是笑笑,不能拿这些去“笑话”谁,因为很早以前我也不知道。但越来越多的家长给我透露这种信息的时候,我觉得需要给大家一种解释,哪怕我说的不够好,不全面。因为很多东西是不能发出来的,只能让看到文章的朋友自己琢磨,这是我的错,也是无奈之举,希望能理解。简单来说,学历就是我们学习生涯的历程;学位则是对我们这段历程的褒奖与承认。但有太多太多的学生选择了依靠自己的真才实学来体现自我价值,所以请大部分家长,能理解孩子,相信他们在综合素质方面一点都不比那些有头衔的人差。每个人选择的路不同“学术”、“仕途”、“经商”,选择一条做到最后就是成功,何必非得强迫孩子与他们相同呢?最后再次提醒各位:学历是“学历”,学位是“学位”,请一定要看看,以后不懂别乱说,省的暴露自己尴尬的一面。有些话说的有点狠,只是希望能记得,学位也好,学历也罢,这个社会最需要的还是“真本事”!希望各位家长和同学能理解,谢谢!文|了然了沫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下达2017年审核增列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及其学位授权点名单的通知学位〔2018〕1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学位委员会: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批准了2017年审核增列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及其新增学位授权点名单。现将名单予以公布,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北京工商大学等7个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等4个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见附件1),自批准之日起,可开展招生、培养、学位授予工作。二、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决议,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强化质量意识,实现研究生教育内涵发展,中国民航大学等21个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同大学等25个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见附件2),需进一步加强建设,补短板强弱项,待其办学水平和研究生培养能力达到相应要求,并通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核查后,再开展招生、培养、授予学位工作。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学位委员会将名单下达到有关学位授予单位并抄送相关的学位授予单位主管部门,督导有关单位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并指导高校做好研究生培养工作。2017年审核增列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及其学位授权点名单一、博士授予单位及其授权点北京工商大学 应用经济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北京建筑大学 建筑学、土木工程常州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浙江农林大学 林业工程、风景园林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林学、农林经济管理西安石油大学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浙江财经大学 应用经济学南方科技大学 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力学二、硕士授予单位及其授权点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工程硕士北京电子科技学院 网络空间安全、工程硕士湖州师范学院 教育学、水产、教育硕士、工程硕士、护理硕士、艺术硕士重庆科技学院 工程硕士2017年审核增列且需要加强建设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及其学位授权点名单一、博士授予单位及其授权点中国民航大学 安全科学与工程内蒙古医科大学 中医学(蒙医)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哈尔滨体育学院 体育学上海电力学院 电气工程江西理工大学 冶金工程、矿业工程河南工业大学 机械工程、土木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湖北工业大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吉首大学 体育学广西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中医博士重庆师范大学 考古学贵州财经大学 理论经济学、工商管理云南中医学院 中医学西藏藏医学院 中医学(藏医)兰州财经大学 统计学青海民族大学 民族学塔里木大学 生物学新疆财经大学 应用经济学北方民族大学 民族学海南医学院 临床医学上海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二、硕士授予单位及其授权点山西大同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化学、工程硕士赤峰学院 教育硕士、文物与博物馆上海海关学院 税务硕士、公共管理硕士盐城工学院 化学工程与技术、工程硕士临沂大学 化学、教育硕士、工程硕士南阳师范学院 工程硕士湖北文理学院 社会工作硕士、新闻与传播硕士、工程硕士衡阳师范学院 地理学、教育硕士、工程硕士天水师范学院 中国语言文学、教育硕士、工程硕士宁夏师范学院 中国语言文学、化学、教育硕士吉林华侨外国语学院 教育学、翻译硕士、会计硕士贵阳学院 哲学、工程硕士昌吉学院 教育硕士、工程硕士合肥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工程硕士厦门理工学院 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程硕士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社会工作硕士、工程硕士、旅游管理硕士齐齐哈尔医学院 医学技术、药学硕士南昌工学院 水利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程硕士昆明学院 中国语言文学、物理学、农业硕士榆林学院 工程硕士、农业硕士钦州学院 国际商务硕士、工程硕士、农业硕士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工程硕士东莞理工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程硕士大连民族大学 民族学、生物工程、工程硕士四川警察学院 警务硕士答记者问:有的高校也进行了公示,但并没有批准为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原因是什么?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按照《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办法》规定,批准了复审中专家同意票数在三分之二(含)以上的24所高校为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9所高校为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同时,根据复审专家组希望适当增加学位授予单位数量的意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启动了特别程序,对复审中专家同意得票不足三分之二的10所申请博士单位高校和1所申请硕士单位高校,是否列入审批议程进行了审议表决,决定将这些高校中得票在二分之一以上的4所申请博士单位高校作为审批对象,列入审批程序。经表决,批准这4所高校为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其余高校虽然进行了公示,但没有进入审批程序,未被审批为新增博士硕士单位。对于仍需加强建设的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如何加强建设?答:对照申请基本条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批通过的28所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9所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中,仍需加强建设的有21所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5所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这些单位的主管部门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制定了专门的建设方案,在办学方向、办学经费、师资队伍、支撑条件等各方面加强政策引导,加大资金投入,针对性地补齐这些高校的短板,使其在一定时间内达到相应办学水平,并提出了明确的时间表。经统计,建设举措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是进一步凝练办学方向和目标,破除了“等靠要”思想,更加聚焦高水平和高质量,建设动力明显增强。二是显著增加办学经费,统筹财政、社会、自筹等多元经费渠道。三是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人事制度改革,设立“编制池”等多个办法,预计增加教师编制两千五百余个。四是着力优化在校生比例结构,特别是部分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计划通过大幅度的调整,推动全校整体办学结构的优化。五是更加重视科研育人,创新机制,采取支持实验室及平台建设、保持师均科研经费稳步提升、开展国内国际交流合作、加强校企校地服务与联系等多种措施,提升教师科研能力,发挥科研在研究生培养中的支撑作用。未来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是否能够常态化实施?答:按照《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办法》规定,新增学位授权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统一部署,每3年开展一次。今后将按照此规定,定期开展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审核工作。
2月12日,对大学生和广大知识分子都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1980年2月12日,国务院颂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学位,指的是授予个人的一种学力称号或学术性荣誉称号,表示其受教育的程度或在某一学科领域里已经达到的学力水平,或是表彰其在某一领域中所做出的杰出贡献(荣誉学位)。由具备授予资格的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机构或国家授权的其它学术机构、审定机构授予。学位称号终身享有。 学位起源于欧洲中世纪。专业技术人员拥有何种学位,表明他具有何种学力水平或专业知识学习资历,象征着一定的身份。学位是标志一个人学历的头衔,即一个人通过学习取得学识及相应学习能力程度的标志,由国家授权的高等学校颁发。一般包括学士、硕士、博士三种。学位和学历的区别:学位是学历的标志,不和学校学习的经历或学历挂钩;而学历则必须是学校学习的经历。所以有学历不一定有学位,没有学历不一定没有学位。1980年2月12日,国务院颂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条例规定中国学位分学士、硕士、博士三级,1981年1月1日正式实行。1983年2月27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在人民大会堂联合召开我国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大会,徐文耀、马中骇、谢惠民等18位英才获得博士学位,成为我国自己培育的第一批博士。中国首批18位博士学位获得者在接受博士学位证书1983年10月19日,我国首次培养出了第一批文科博士。至此,我国的学位制度全面趋于完善、成熟。(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康鹏根据人民网、新华网、百度百科、新华报业网等综合整理,图片来自网络)下载齐鲁壹点客户端,关注本壹点号——说古谈今,就能查阅以前的文章并能第一时间看到更新。齐鲁壹点客户端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近日有一则微博热搜,引得网友连连点赞,也令合育君十分地羡慕钦佩!据悉,这位被建议授予博士学位的应届硕士毕业生,叫孙光宇,是西安交通大学钱学森学院院友。据西交大新闻网刊文介绍,孙光宇在硕士期间,以第一作者在各大专业期刊发表SCI论文8篇、EI会议论文4篇,另以其余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8篇、EI会议2篇。并且获得西安交通大学“优秀研究生标兵”、国家奖学金2次、高电压技术专业“严璋”奖学金和“远东”奖学金、电气学院年度人物等奖项。目前,他已被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瑞士等离子体中心录取为博士生,并获全额奖学金。更有网友评论说,这个发表的论文数量及质量,足够一个博士生毕业4次了。果真,学霸的高度,是一般人所不能达到的!优秀的人,总是如出一辙的相似成为学渣各有各的原因,可是作为学霸总是如出一辙的相似,那就是优秀!就在#应届硕士生被建议授予博士学位#话题刚刚过去没几天,又一则关于学霸的新闻进入大家的视野。31岁清华大学软件学院博士生导师姜宇等10位青年“学霸”科学家获2020青橙奖,他们将收到达摩院的1000万元奖金,并获得阿里巴巴的全方位科研支持。31岁就成为博士生导师,并且获得2020青橙奖,这同时还是10位“学霸”科学家,网友纷纷表示敬佩,并且为之骄傲。姜宇表示,自己作为老师,教书育人挺有成就感和满足感。当然他也自嘲道:“当年自己长发飘飘,如今胡子经常比头发长。”由此可见,在科研的道路上,学霸们除了自身的超高智商,也少不了超出常人的辛劳付出。这群平均年龄不足32岁的科研后浪,也收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的鼓励:“你们处在最好的时候,要记得把握机遇。”真正的学霸精神,是不断探索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无论是破格授予博士学位的孙光宇,还是获得青橙奖的姜宇等10位青年学霸,从他们身上,我们都能看到一种特质,那就是对未知事物充满了探索精神。这些高阶科研学霸也好,我们每年必关注的各省高考状元、清北录取生也好,他们在面对学习的时候,都会怀着一种钻研的态度。遇见问题,首先想到的不会是放弃,而是饶有兴趣地试试看,一探究竟最终将问题解决。这与自身努力有关,但合育君觉得,保持这种探索精神以及对未知事物充满兴趣的情感,更加难能可贵。曾获得全球最大的教育单项奖“一丹奖”的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提出了人的思维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成长型思维,一种是固定型思维。她认为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喜欢挑战、拥抱变化、珍惜机会、主动学习、热爱探索新事物、把每一次的失败都当做是一场经验积累。而固定型思维的人恰恰相反,他们规避挑战、讨厌变化、喜欢呆在舒适区、不接受批判、害怕失败。大家看到的那些学霸们,他们也确实对应到了成长型思维的人格特征。这也是普通孩子与学霸之间存在差距的主要原因。成长型思维,孩子该如何进行培养每位父母都想要为孩子提供最好的成长环境,给予他们最好的教育资源,希望自己的孩子未来能够成为十分优秀的人才。可是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发现有一部分孩子,父母付出了很多,但是成效甚微,孩子排斥学习,甚至影响到了家庭关系。究其原因,还是对孩子的引导不够。 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根据科学研究发现,一个人除了智商和责任心之外,对成功影响最显著的因素就是认知需求,就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激发孩子的探索精神。所以正确引导孩子的探索精神,是保持学习兴趣的最佳方式之一,同时也可以锻炼孩子活跃思维、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对于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家长应该要做到的,就是珍视孩子提出的问题。当孩子提出稀奇古怪的问题,作为父母,不应该敷衍了事,或者直接告诉答案,而是要引导他们自己动手探索。长期以往,孩子就会有了主动探索答案的欲望。教会孩子制定目标有人曾说:“用百折不回的毅力,有计划地克服所有的困难。”孩子学习也是一样,想要提升成绩,就先定一个小目标。目标的制定,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计划性,改变孩子的拖延症。就比如一学期看多少书、成绩提升到多少分等。这个目标要结合实际,不可太高或太低。当然如果只有目标而没有执行方式,那么总有一天目标会被中断的,所以要学会将目标分解,细化到每一天的执行当中。 尊重孩子的个性化发展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其实并不是每个孩子都擅长学习,也不是所有孩子都喜欢父母强加给他们的特长学习。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从孩子出生的时候起,无论如何,他们都值得拥有自己的人生,而不是按照父母的人生轨迹生活下去。所以尊重孩子的个性化发展,比强迫孩子做父母觉得好的,更有利于他们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培养孩子的良好心态考试总会有发挥失常的时候,参加比赛也不一定会是第一名。在一个人的成长中,会经历无数次失败,但是面对失败,能否重新站起来却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在孩子面对失败的时候,作为父母应该告诉孩子,成功并不是唯一,并且给予适当的鼓励,教会孩子总结失败的原因,而不是一味地批评孩子表现的不好。培养孩子的良好心态,提高面对失败的心理承受能力,这样孩子才会越挫越勇、敢于挑战、不畏困难。最后,合育君认为学霸与普通学生的差别,其实就在于孩子的学习习惯、兴趣爱好、面对失败的承受能力,抓住这三点,那么他就离“成长型思维”不远了。既然具备了优秀的潜质,那还怕孩子走不好这条人生路吗?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一则微信刷爆网络,鉴于应届硕士毕业生孙光宇在硕士期间的学术成果,被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孙光宇在攻读硕士期间,论文硕果累累——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物理学评论E辑》《应用物理快报》《等离子体源科学与技术》等期刊发表8篇SCI论文,还有4篇EI会议论文;以非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8篇、EI会议2篇。很多朋友在看到这个报道时,首先直接联想到的是,现在不是在破四唯么,难道文章发表得多,就能破格授予博士学位吗?个人觉得这是读者对这条信息的过分解读。首先,孙光宇在硕士期间能发表这么多文章,就证明了他取得了不错的学术成果。很多博士看到他发表的文章数量,都甘拜下风。其次,大家需要看清楚,提出破格的是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学院!全国电气专业,只有西安交大和清华大学是A+,证明该校此专业的实力和权威性!此外,孙光宇所从事的是射频放电鞘层方面的研究。并不是传说中好发文章的那环化生材!最后,破格授予学位历来有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第十三条规定,“对于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有重要的著作、发明、发现或发展者,经有关专家推荐,学位授予单位同意,可以免除考试,直接参加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对于通过论文答辩者,授予博士学位”。所以,只需要达到一定的水平,是完全可以的破格的!因此,如果西交电气学院答辩组专家评议为人可以,是可以提名破格的,毫无问题!最后,不过西交的报道中还是有瑕疵的,他传递给大家的信息是破格直接与文章挂钩了,实际上肯定不是,而是学位论文展现的成果和水平!欢迎关注,带你一起看不一样的世界!
作者 | 温才妃这两天,西安交通大学应届硕士毕业生孙光宇因被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而在网上走红。据报道,孙光宇在攻读硕士期间,论文硕果累累——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物理学评论E辑》《应用物理快报》《等离子体源科学与技术》等期刊发表8篇SCI论文,还有4篇EI会议论文;以非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8篇、EI会议2篇。这样的成绩,连很多博士生都惊呼“是在下输了”。而将其卷入舆论焦点的,不单单是这份亮眼的成绩单,更是上述被破格授予博士学位的建议。破格并非无先例西安交大资讯网9月2日《身边交大人》栏目《孙光宇:发表16篇SCI,我用了三年》一文中介绍:孙光宇,钱学森学院院友,电气学院应届硕士毕业生,被电气学院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图源:西安交大资讯网随后,媒体竞相以“3年16篇SCI论文!应届硕士生被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等标题对此进行了报道。9月7日晚,《中国科学报》联系了西安交通大学,但出于尊重学生个人的意愿,校方表示已婉拒媒体的一切采访。对外公布的信息显示,破格授予博士学位这一建议来自孙光宇所在的电气学院。但这一建议究竟来自导师、学院,还是学位委员会,经历了哪些程序,并没有更进一步的说明。有网友指出,获得博士学位除了论文要求,还需要学籍,没有博士学籍直接授予学位并不合适。那么,硕士生被破格授予博士学位是否符合教育部相关规定?据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陈洪捷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第十三条规定,“对于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有重要的著作、发明、发现或发展者,经有关专家推荐,学位授予单位同意,可以免除考试,直接参加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对于通过论文答辩者,授予博士学位”。现实中,被破格授予博士学位的先例并不是没有,只是少之又少。在媒体印象中,上一位被破格授予博士学位的是现任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当时他在第二军医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因硕士学位论文突出,被破格授予博士学位。该不该为期刊论文破格在破“四唯”,特别是在破除SCI至上的当下,一些高校相继出台取消学术论文发表的要求,并强调学位论文的重要性。那么,该不该因期刊论文成绩显著而破格授予硕士生博士学位?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程方平告诉《中国科学报》,该不该破格授予博士学位,最主要看的是专业评价、同行评价。只要他所在单位的学术委员会,对其成果进行鉴定,认为其达到博士水平,就允许破格授予博士学位。而不论他的论文发表在哪里、期刊的等级如何。“就研究生培养而言,硕士生和博士生有着明显的标准区别,博士生要求有世界眼光、在理论上有独到之处。相较于人文学科,理工学科硕士生达到这个标准的可能性更大。”程方平说,因此“破格之门不能轻易关闭。这也是为了鼓励更多学子通过超越常规的学习规划实现充分发展的途径之一”。公众关注的另一个问题是:如果孙光宇被破格授予博士学位,是否会引发“东施效颦”——大量硕士生效仿他,通过多发论文,取得破格资格?陈洪捷表示,这是个别案例,效仿的门槛很高。即便有高校明确规定,硕士生如能发表16篇SCI论文,就可直接授予博士学位,但能达到要求的人也是凤毛麟角。而西安交大之所以建议破格授予孙光宇本校博士学位,在陈洪捷看来,唯有“爱才心切”四字可以解释。程方平表示,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中,他的第一个博士学位是母校授予的,对母校和他个人的意义非同寻常,或在将来的人才引进、学术交流上有更多合作。这一行为可以理解为高校的一种策略,其出发点与国外高校给重要人士颁发“名誉博士”有类似之处。硕博连读机制活力变弱即便如此,遇到了好苗子,高校更经常的一种做法是通过硕转博制度,让学生较快取得博士学位。陈洪捷也更建议采取硕转博的制度,发挥选拔优秀硕士生直接读博的功能。所谓硕转博,指的是硕博连读制度,区别于直博制度。学生通常以硕士身份入学。在进行两年左右的硕士科研生活后,院校会进行统一的转博考试,通过的学生攻读博士学位,不通过则继续以硕士身份进行科研训练。“这一机制广泛存在于国外高校和曾经的国内高校中。由于同行评价充分,这一机制在国外高校有相当的活力,而我国高校的同行评价越来越弱,导致这一机制的活力难以发挥,从而使得这次硕士生被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被视为稀奇。”程方平说。事实上,硕转博是一项入学机制,破格授予博士学位是一项结业机制。“一头一尾”两项机制均在发挥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作用。在专家看来,之所以前者的作用发挥不充分,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近年来,虽然我国高校在逐渐增加硕博连读名额指标,但“在中国人情社会的环境下,很多教授并没有使用好这一指标。很多教授会刻意回避,担心如此之快提拔自己的学生,背后会遭人非议,如是不是走了关系。”程方平告诉《中国科学报》。另一方面,硕士生的潜力不太容易从一开始做判断。程方平曾经也遇到过“厚积薄发”的学生,最初不显山露水,但在后期发力,一两个月就发表不错的论文。而这时候,该生可能已经错过了硕转博的时机,只能遵循原来的轨迹,以硕士身份毕业。“无论是硕转博,还是破格授予博士学位,就好像羊群里出骆驼,一群人按部就班,当中却总有遥遥领先者。从总的人才培养过程来看都是一种常态,应正确视之。”程方平说。作者/来源:科学网#社会百态# 内容如有不妥,请点击头像-私信联系小编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