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研究生期间不发论文可以毕业吗?这个问题很多人一开始就理解错了鸣我

研究生期间不发论文可以毕业吗?这个问题很多人一开始就理解错了

对于很多刚刚步入研究生生活的同学来说,他们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研究生期间如果不发sci或者期刊之类的论文,可以毕业吗?为什么说这个问题是很多研究生“比较”关心的呢?因为大部分的研究生在入学的时候就是抱着学习的态度去的,所以他们研究生期间基本都可以发出来论文,所以他们根本不考虑这个问题。只有一些混学历的研究生才会关心这个问题。虽然这这只是一小部分人关心的问题,但是小编我依然愿意为这部分人解答一下。首先,大部分高校没有sci或者是期刊是可以毕业的,有一种东西叫做研究生毕业论文,只要你把这个课题做出来,写出来毕业论文,就可以毕业的。所以,如果你是混学历,就对毕业论文上上心,不要连毕业论文都毫无头绪,那就没有办法毕业了。研究生都是有修业年限的,如果五年毕不了业,那就拿不到毕业证了。其实从客观的角度来说,学生在研究生期间是绝对不应该混学历的。我们既然不用面临社会上那么大的压力,既要在学校好好做科研,不要混天撩日。研究生期间,我们人的年龄都在23-26之间,这个年龄阶段正是奋斗的好时候。很多早早踏入社会的年轻人,朝气蓬勃的开始创业,开始奋斗。有的可能会为了生活,为了房子,在努力工作。不管怎么说,上学也好,不上学也罢,这个青春时期,我们真的不能浪费!我们读了研究生,就应该去汲取更高深的知识,去探索更深奥的科学领域,去增强我们动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身为研究生,不能够以毕业为目的,我们要发sci的顶会论文,努力学习更高深的知识。另外,学校对发论文的影响大不大呢?只能说,985、211、一本、二本研究生院有区别,但主要还是看个人。好一点的学校的科研氛围相对要好很多,但也不乏读研期间在宿舍天天打游戏的人;差一点的学校,科研氛围相对来说要没那么浓厚,但是也不乏优秀的研究生。本人在读的学校是一所211高校,但是却有很多天天在宿舍打游戏的研究生;而我的一个师哥,才研二,已经发表了三篇sci的顶会,一篇期刊,他也只是在一个一本研究生院。他的优秀程度,我们学校目前还没有。这并不能说明我们学校比他们学校差,只是说明,科研能力,看个人!看个人!看个人!学校影响因素不大!所以,学校不决定学生的科研能力,研究生期间,只要你肯科研,老师给你提供你一切想要的科研环境。所以,如果只是为了混学历,真的没有太大的意思,我们应该好好科研,不辜负国家的投入和期望,家人望子成龙的心切,努力,奋进!祝大家早日发出顶级论文!

祸莫大焉

硕士研究生很难顺利毕业?研究生: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了!

很多大学生在决定考研的时候会犹豫不决,因为不知道从哪里听到关于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要求,要写很多论文,而且每年硕士研究生都会有很多不能顺利毕业的,每年都有一部分学生最后只能延期毕业,在这样的观点指导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对考研望而却步。可是,研究生真的很难顺利毕业吗?难道硕士研究生有很多都是被延期毕业吗?或许研究生的观点更具有代表性吧!很多硕士研究生表示,很简单的,甚至是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了。其实,之所以会有部分大学生认为硕士研究生难毕业,是因为论文,只要论文不达到要求就不可能顺利的毕业,但这完全是没有必要的,这就和大学本科写毕业论文一样,一开始很多学生都认为自己写不出论文来,但是当真正需要你写论文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是写不出来的,甚至查重率还特别的低。同样,硕士研究生一样的要求,只是需要你在校期间发表一篇或者是两篇论文,或许你会认为发表论文会很难,其实当你读了研究生你才会发现,发表一篇论文是多么的简单。首先,你的这篇论文不需要你写几万字,不需要你按照毕业论文设计的格式来,只需要你能够简简单单那的对你所学专业中的某个知识点发表一些自己的原创的见解,仅需要几千字即可。其次,各大高校对你所发表的论文的期刊等级并没有很详细的要求,你只需要写好论文,然后联系期刊或者杂志将论文提交,最后根据其所要求的版面费及时提供就可以了。这样在读研期间的论文要求你便顺利地解决了,剩下的就是你的硕士毕业论文了。此外,以前硕士研究生想顺利的毕业还需要通过英语六级,但是现在对硕士研究生的英语六级已经不做要求了,也就是说你硕士顺利毕业又少了一个拦路虎,试问在这样的条件下你还会觉得硕士研究生很难毕业吗?因此,那些觉得硕士研究生很难毕业的大学生或许可以放心了,硕士能否毕业最多的还是取决于你是否有很重大的违纪现象,或者是你是否有过作弊行为,因为很多院校对于作弊的学生是一票否决的,只要有作弊经历的就不要不可能顺利的毕业的!!!

跖曰

硕士研究生毕业的最后三个月时间,必须应该要做到的三件事

硕士论文写完了,硕士期间最后的三个月时间该如何合理利用?hello,这里是尖子生数理化教育,很高兴又和大家见面了。最近很多小伙伴们,陆续为尖子生数理化教育留言,说自己最后的三个月研究生生活不知道干点啥,是不是该趁着没上班,通宵看电视,泡影吧了?今天这次课程,尖子生数理化教育就带大家一起来研究一下在研究生最后的三个月的岁月期间,你必须应该做好的三件事,研究生生活不留遗憾!1 熟练自己的论文课题以便随时迎接答辩论文初稿已经交付了,就等着盲审和答辩了。可能很多学生都会觉得,答辩在五月,刚写完论文,应该休息休息,何必那么着急!但是,很多时候,计划是赶不上变化的。很多导师会因为个人原因而调答辩时间的。因此尖子生数理化教育提醒各位学子,一定要把自己的课题熟练化,以备随时答辩之需!不要觉得自己的论文很熟悉,但是任何所谓的“战争”都经不住没有准备的摧残!如果答辩上失败了,那你的学位证就危险了,没有答辩之前不要轻易放松!2 图书馆找几本职场相关的书,仔细阅读你的工作已经签完了,答辩也准备好了,最后的三个月时间,一定要抽出一个月的时间,泡一下图书馆,为自己即将上岗之前做好准备!尖子生数理化教育提醒大家,找几本职场人生的书籍,好好看一下,仔细琢磨一下书中的含义。因为我们大家都知道,书中自有黄金屋,听书中的故事,可以使得自己少走很多弯路!3 根据工作岗位信息,打好提前量相信很多学生已经签工作了,在这之前大家也都清晰地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岗位了。如果你正好有自己以后上司的微信号或者电话号,那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尖子生数理化教育提醒大家,在最后的三个月中,一定要问一下自己的上司进去公司以后自己的主要业务是什么,好好利用最后这三个月的时间,补一下工作中需要的专业知识,这样在以后的工作中会得心应手,不要等到进入公司了才发现自己专业方面都是小白,到时候就很吃力了哦!好了,今天尖子生数理化教育就为大家讲到这里了,咱们下次课再见!如您还有相关的问题,请在下方留言,咱们将第一时间给以您满意的答复哦!声明:本文为尖子生数理化教育的原创文章,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进行相关的转载和复制,翻版必究!请务必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谢谢您的配合和理解!

恶得无情

硕士毕业到底该何去何从?这些事你还不知道!

现在的就业形势严峻,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考研,而在现在研究生大量扩招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对于硕士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应届毕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何去何从对大家来说是人生大事,必须为自己做好打算!硕士毕业后,有的人会选择读博深造,有的人会选择去国企、外企、私企就业,甚至有的人会去创业,不管那种去路,都要结合自身情况,仔细考量,再做出最后的决定!那么接下来就为大家分析一下这些不同的去路。1. 首先是读博,每年都有相当一部分的硕士毕业生会选择继续深造,不论是去国内顶尖名校,还是国外知名学府,读博都是一条非常艰辛的道路!因为如果说硕士的研究学习是处在专业领域的边缘地带,那么博士的科研就是突破边界,去探索未知的知识领域!而且现在的博士毕业越来越难,能在最少年限毕业的博士寥寥无几,甚至有很多博士超过了最长年限而无法获得博士学位。但是,如果你真的想在科研方面取得一定成就,并且有毅力完成博士的科研学习,或者你的志向是去大学当老师,或者去研究所搞科研,那么读博对你来说确实是很不错的选择,甚至有的时候是唯一的选择!2. 然而,大部分的硕士毕业生还是选择了就业!但是大家在就业时,会有很多人纠结,是去稳定的国企,还是选择机会更多,挑战更多的外企、私企?在我国现有体制下,硕士毕业生去体制内的国企工作,工作内容大多不会很辛苦,并且收入稳定,但也不会很高,并且国企论资排辈现象比较严重,所以可能晋升会比较慢。很多父母喜欢自己的孩子进入体制内的单位工作,图的也是工作稳定,旱涝保收。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硕士毕业生会选择机会更多,挑战更大的外企、私企。当然,也不是说进了这些企业,就会拿高薪。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在这些企业,你的付出与收入是成正比的。就拿法律专业来说,进律所可能要比进司法系统挣得多一些,但是你在律所的收入往往与你接的案子的多少有关,想多挣钱就接案子;同样作为理工科的计算机专业也是如此,进IT行业肯定要比考公务员挣得多,但是,IT行业的高薪也是用996工作制换来的。所以,到底去什么样的公司,什么样的单位,要结合自己的情况,来选择什么样的工作。不能盲目追求高薪,或者盲目追求安逸。3. 每年都有一小部分人选择创业,硕士毕业生创业,优势是丰富的专业知识,劣势可能是经验的欠缺。相比读博跟工作,创业这条路或许更加艰辛,而且充满了未知。但是仍然有人愿意去冒这个风险,那是因为创业成功的诱惑是巨大的!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创业项目也是层出不穷,而且在国家陆续出台了许多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后,越来越多的人想利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在这个互联网+的大环境下闯出一片天!作为硕士研究生,不论选择哪条出路,都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先想清楚自己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合自己要走的那条路。

果哉

教育部严令:读研不能混日子!2019毕业注定难度大增!

本月初,马叔从教育部官网看到一篇重要文件,名字《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熟读文件后的第一感觉就是,读研的小伙伴们,不能再混文凭啦!这次教育部是要动真格加强研究生培养和教育。如果读研期间还不把大量时间用在学术研究上,仍然是不务正业的混日子,恐怕毕业证和学位证能不能拿到手都要打个大大的问号!下面,马叔就逐一给大家解读一下,好给在校读研的小伙伴们敲敲警钟。一、教育部要求严把学位授予的质量和标准近年来,读研的人数越来越多,相应的毕业人数也在增多。据马叔查证,目前国内不少“双一流”高校的硕士研究生毕业人数都在4500+以上。比如2018年华中科技大学硕士毕业生5217人,四川大学硕士毕业生5081人,武汉大学硕士毕业生4992人。如此多的硕士毕业生迈入就业市场,到底其中有多少人有真材实料,又有多少人徒有虚名呢?这点恐怕广大硕士毕业生在应聘企业和考试公务员的时候应该有切身体会。现在大家都知道,研究生也不是什么稀缺人才啦,如果培养单位再不从源头把关,那不仅是对研究生本人不负责,更是在砸自己的招牌。二、教育部要求清理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文件明确要求,研究生培养单位要加强研究生培养的过程管理,重点抓住学位论文开题、中期考核、评阅、答辩、学位评定等关键环节,导师必须扛起培养责任。这意味着啥?除去研究生一年级学习基本理论知识外,从研二开始,将一严到底,这也意味着导师必须高度关注自己所带研究生的学习情况,而不能再出现以往那种导师不管不问、研究生自生自灭的情况。如果导师培养的研究生不合格,教育部要求培养单位予以分流。比如一些读直博的小伙伴,如果学业欠佳,很有可能博士学位拿不到,直接降为读硕士。三、教育部要求对学术不端“零容忍”目前受翟天临事件影响,使得北京大学培养研究生的名誉受损。也引发教育部对学术不端问题的再次发文强调。近年来,各大高校培养的研究生质量良莠不齐,论文抽查结果令人担忧,这主要是因为抄袭成风,比如北京邮电大学硕士生刘海洋学位论文抄袭大连理工大学郑久辉2005年的硕士学位论文《基于遗传算法的多约束OSPF路由方法研究》,两篇沦为标题几乎一样,内容基本上是原封不动。如此张狂的抄袭,实在是让人瞠目结舌。可以想象,高校培养这样的研究生有何社会价值?不仅危害学校的社会声誉,而且对论文作者的著作权也是极大的侵害。马叔举双手赞成教育部打击学术不端,毕竟这可以让想走捷径的小伙伴斩断内心的私心杂念,心无旁骛地写原创论文。对于研究生而言,如果论文都不是本人撰写,依靠弄虚作假骗取学位,难倒内心就不心虚,戴着硕士学位帽拍照留念就不脸红?马叔最后想说的是,2019年注定将成为毕业研究生论文答辩最严格的一年,毕竟上有政策,下有社会舆论!读研读的是学问,比的是人品,学的是知识。千万要珍惜读研期间的大好时光,不要浪费光阴,在学习过程中走投机取巧的邪路,走不务正业的歪路,这样你才能学有所成,学有所获,在毕业走入社会时候,才真正能拿出“研究生”水平,享受“研究生”高薪,做出符合研究生身份的业绩。关于教育部三令五申要求加强研究生培养和管理,您有什么要说的吗?欢迎一起交流探讨。

羔羊

硕士研究生毕业,待遇真的比本科更好吗?答案你可能想不到

很多学生念完本科之后,还会选择继续读研,因为在大部分的学生中,他们认为考研学历就高了,这样就业就会比本科占据优势,那这种想法到底对不对呢?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首先研究生的学历确实比本科高,但是考研也并非都是上名牌大学的,一个不知名的学院,正式出来的是研究生,可能也没有知名大学出来的本科生好。毕竟现在去单位面试的,面试官最先问到的问题肯定是,你在哪所学校毕业的?而其次,他才会问你的学历。所以要想研究生占据优势,必须也是一所好一点的到学校。很多学生读书能力很强,但是工作能力就比较差,在工作的时候,一家单位更注重的是实践能力,当本科生和研究生同时到某家单位去应聘,并不见的研究生,就一定会被录取,学历只是一个敲门砖,它只是代表你有资格能够接受面试,而并非能决定你是否被录用。念研究生也并非没有好处,读书可以扩展眼界,收获不一样的知识和经历,但是记得千万不要读死书,只有活学活用,才能够发挥出研究生真正的作用。研究生的话会比本科生多一些就业的选择,因此他们在选择的时候,选项也比较多,找到好单位的几率也就比较大。但是本科生不要灰心,即便是工作期间,也是可以考研的。如果你对自己的学历不甚满意,可以在工作之余去考研,这样的话两不耽我们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生活得更好,所以不论是选择研究生还是本科生,只要是能够找到一份你满意的工作,那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去过分的追求学历。你是怎么看待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呢?

尸鬼

研究生毕业后一般是多大年龄?毕业后做点什么好?

大部分硕士生毕业是24-26岁,以应届生、复习一年=的生源为主。之前,就有人问过小西,大龄硕士是否会被导师拒绝,全日制的话就我接触的情况来看,真的没有歧视,不少工作后再读研的学生还是导师喜欢的,肯做事、够灵活、有想法。2019年考研初试成绩发布后,大家都在琢磨复试、调剂或春招,可在2014年研究生招生改革之前,有一个限制是"考研得40周岁以下",我记得当时学校一个实验员45岁在改革之后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圆了她的梦。在我们团队,同样有30岁来读研的女生,而且是辞职读个非全,今年还打算考博。相对来说,年龄真的不是读研最大的限制。2017年,清华大学录取的研究生7449名新生中超过50岁的有20人,最大的是58岁。当然,年龄集中段还是20-29岁,合计5028人。再看下上图的华北电力大学2017年研究生新生数据,19岁的仅有1人、20-24岁的3021人、25-29岁的621人、30-39岁的132人、40-49岁的12人。大部分学科的硕士学制都是3年,算起来大部分人硕士毕业时还是在23-27岁。小西当时硕士毕业时也是25岁,一晃过去好多年啊。研究生毕业后做什么,关键是看你学科和个人职业规划,比如小西当时就签约了江苏教科院和中建五局,媳妇选的长沙中南院,相对来说我们学科大部分去的都是某研究院、环科院、环保公司、环监站等,待遇的话比同专业的本科生还是占优不少。不少人担忧的大龄研究生就业歧视,小西觉得还是用人单位的主观随意性,如类似于不少单位限制女生2年内不得怀孕。硕士生就业不是搞科研,有35、45岁这样的坎,有学历、有能力、能胜任工作,都应该给予机会,而不是简单粗暴的限制30周岁以下。点评:研究生毕业大概26岁左右,这个时候不大也不小了,如果在学校没有找女朋友,这时候最关键的是要找工作了,建议找好工作后再谈女朋友,工作一般还是看你的专业,如果是自然基础科学专业,那么你得考虑自己要读博士,还是找工作,这方面的工作一般是老师,或者研究人员等,如果是人文科学类的,也要准备找工作了,研究生毕业可以有多项选择,你可以进入学校当老师,可以进企业,还可以深造,甚至可以创业。总而言之,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行业!

神何由降

为什么有些人硕士都难以毕业,最后却又选择继续读博了?

说起来,可能很多人都不敢相信。我了解到的好几个同学在他们感觉硕士毕业困难的时候,竟然选择了继续读博。我是学化学的,从普通的二本院校考到了985院校的研究生。如果你也是化学专业的,你就会知道化学的研究生有好多,而且博士研究生也不在少数,尤其是在985院校,60%的硕士研究生都选择了继续深造读博。当然这60%的人中并没有包括我。还有很多研究生在工作1~2年后,又选择了重新读博。我们学校在研二的时候可以申请硕博连读,这样的话就节约了一年的时间,相当于研三的时候就是博一了。有几个和我同届的同学,他们在研二的时候,课题还一点进展都没有,我们学校的要求是硕士毕业必须发一篇SCI论文,从时间上和课题的进展估计,他们都发不了文章,没法毕业。看着他们每天都愁眉不展,天天泡在实验室里,想帮他们又帮不上什么忙。但是没过多久,却和我说,他们申请了硕博连读。我特别惊讶,问他们硕士都这么难毕业,为什么还要读博,那不是更难毕业吗?最后他们的回答却让我不得不信服。1.硕博连读,本校可以更换导师过来人都知道,硕士能不能发文章,导师是占很大的因素的。导师对课题的指导和论文的修改对你发表的文章是有很大的帮助的。有些人在硕士期间,导师的重心不在科研上,再加上没有师兄师姐的帮助的话,想成功的发表论文是很难的。如果选择了硕博连读,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在本校内更换导师,从而再选择一个科研能力强的导师,这样在博士期间相对来说,发文章就容易一些,虽然过程同样会很辛苦,但是最终还是博士学位,也是值得的。2.硕士研究生的工资待遇并没有比本科高多少就化学专业的研究生来说,如果毕业后找工作,你会发现基本上硕士生的工资仅仅比本科生多1000块钱左右。当然可能专业不一样,薪资待遇是不一样的。而且研究生有一定的局限性了,一般应聘的岗位大部分是研发岗,因为这个岗位不和本科生竞争,但是这个岗位的工资也是固定的,可能只是在年终的时候有项目奖,很有可能一年的薪资都不如做销售的本科生赚得多。最主要的是研发岗经常需要加班,工作时间长而且时间不自由。但是如果是博士就是千差万别了,博士的起薪是硕士的二倍,所以咬咬牙再读个几年博也是值得的。

旅行者

攻读研究生期间,如果没弄清楚这件事情,当你毕业时你会后悔的!

考研人数每年都在递增,每年有将近三分之一的毕业生选择了报考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于是很多的考研学生在吐槽考研难,考研不易,为了拿到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不知道自己付出了多少的辛苦和努力,可是当自己真的顺利考上硕士研究生时,认为这就是最后的结果时,或许你还真的错了,因为在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如果没有弄清楚这件事情,当你毕业时你会后悔的。说现在考研的学生有很多,但是考研的目的也很多,有的是因为室友考研,所以自己也就考研了,有的是因为父母让考研,所以迫于无奈就考研了,有的是因为提升学历,所以也就决定考研了,每一个人出发点不一样,结果很可能都是顺利考上了硕士,但是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时,或许我们就得重新给自己规划,这样才能够毕业时不后悔。所以一旦开始自己的研究生学习生活时,我们需要明白的是自己要在这三年期间干什么?怎么干?从研一到研三,时间虽然不是很长,但也是三年的时间,不管是因为什么理由才攻读的硕士研究生,但是既然来了那就要将这三年过得充实,过的有意义,这样毕业找工作或者读博时才能够更顺利。因此或许你是为了混一个研究生学历,但是你的学术研究请不要完全的放弃。研究生的学习和学术是分不开的,如果你将其置之不理,你很可能会和整个研究生群体所脱离,你每天所能够干的事情或许就是玩游戏、睡懒觉了,当别人因为学术做得好的时候,获得奖学金,发表C刊时,你还是你大学时的那个样子,即使你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你依然会遇到重重困难。同时,一定要在研究生期间将自己大学时没有完成的任务顺利地完成,这其中就包括英语四六级考试、教师资格证考试等等,总不能作为硕士研究生毕业时还没有通过英语四六级,总不能作为师范生在研究生毕业时还没有通过教师资格证考试吧,还有不要忘记的是自己必须要有的实习经历,只有你见识的多了,你才有更直接的经验。此外,一旦有了自己的规划时,就要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尤其是硕士研究生期间有可能因为自己导师的缘故可能我们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做自己规划内的事情和目标,但是只要你想做就一定能够做成的,再加上我们制定规划时也应该和自己的研究生学习的特点相结合,这样才能够更加理性,更加客观的实现我们所有的目标的。总之,读研三年一定不要人云亦云,不要被他人牵着鼻子走,毕竟是你自己在攻读硕士研究生,这三年的学习和生活将直接影响到你毕业时的就业成果,如果这三年你荒废了,那么当你毕业时也会遭遇到各种不易,最终后悔的还是你自己。

无名

导师直接决定硕博能否毕业!这对学生会是福音,还是更惨?

#教育#要说这几年活得比较辛苦的,一方面是外卖小哥、快递小哥这样高强度体力劳动者,另一方面则是硕士博士这样高强度的脑力劳动者。据网络上的消息,由于最近几年导师给的任务压力大、毕业论文审核力度加大、论文难发等一系列原因,导致不少硕博精神压力过大,甚至存在许多抑郁症患者。能给硕士、博士“解压”的无非是他们最关心的两件事:毕业和就业,甚至现今毕业才是硕博们关心的头等大事。现在随便打开社交平台,硕博们求助最多的就是,如何跟导师处好关系,如何早日发表论文,如果绕过导师发论文会不会有什么不良后果,如果不发论文能否毕业,实验没有进展如何解压等等。在决定学生能否毕业上面,历来争论是很多的。不过近日有一则比较大的消息,是教育部官网公布了《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9546号建议的答复》。针对人大代表在提案中提出的“改革我国对博士生、硕士生毕业考核体制,给予导师决定博士生、硕士生能否毕业的自主权,释放研发能量”的建议,教育部则表示“将充分采纳”。“充分采纳”这四个字可是太有分量了,这意味着未来很有可能,说是博士能否毕业的权力将直接交给导师,不再是传统的学校决定。那么这件事情对学生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呢?我个人觉得是好事,不过要把好事办好的难度大到难以想象。首先,导师直接评价硕博能否毕业合理不合理?我认为是非常合理。现在硕博毕业,因为标准是学校定的,而学校能定的标准就只有发论文,所以说白了现在硕博毕业主要标准还是论文。那么从论文评价到导师评价这中间的变化,我个人认为是很好的。我当年读博的时候出国交流了一段时间,其实导师直接评价硕博能否毕业,在国外是非常成熟的默认标准。国外博士能否毕业,就是导师对毕业论文进行评价,觉得合格了就过关,觉得不合格了再接着读。这样一来,硕士博士就不用花时间在发表论文上面了,能够专精一个领域深度挖掘。因为大家也都知道现在国内学术论文是个什么情况,大量为了毕业、为了支撑的“注水”论文烂在各类期刊里,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反而很少。而且,因为发表论文才是毕业的“硬性标准”,反倒使得最终应该起决定性作用的毕业论文弱化了。很多博士的毕业论文,说实话,还不如这些博士之前自己公开发的论文,全部都是自己发的论文注水了以后,把字数扩充上去放到毕业论文里面(这种做法在现行规定下其实是许可的)。另一方面,对于以前依赖实验数据发论文的学生来说,不再考核公开发表论文,简直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就比如说,之前有个农业学校的博士,因为试验田不小心被路过的农民破坏了,导致实验做不下去无法毕业。还有一些硕博很努力,但是入学的时候实验方向选得不好,很难做出成果,也很难毕业。这些问题都可以因为评价标准的改变有所好转。而对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硕博来说,则可以放心大胆地跟导师一起做偏企业应用方面的实践问题。因为这些实践问题以前“学术性不强”,很难发论文,导致很多经管类硕博不得不研究意义不大但是学术性很强的理论问题。之前就有学校(可能是南京大学,记得不太清楚了)的教授,也是采用这种西方的方法,自己来评价硕博能否毕业,结果学校不认可。因为学生拿不到足够的公开发表论文,导致学生拿不到学位证。这位教授也呼吁了很久,如果能实现转变的话,上面的情况就会好很多。上面这些是改变毕业标准以后好的地方。但是客观来说,不好的地方也还是有的,因为现实情况是,绝大多数的硕博士能否毕业的决定权一直以来就是在导师手中。因为导师是可以决定能否参加毕业论文答辩的,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校的判断。但真正把导师决定这句话写到制度里面,那实际运行就有很大的不同了。因为现在学生“依附”导师的情况是客观存在的,有些导师“剥削”学生的情况也是客观存在的。这种情况,轻则导致学生抑郁,重则在无法毕业的失落下,也有选择轻生的学生。原先没有这句话的时候,遇到某些过分的导师,或者学生和导师之间关系闹僵的时候,学校是有直接出面干预的权力。甚至学校可以在必要的程序下直接更换导师的,这也是保护学生最后的一张底牌了。但是如果评判权力直接下放给导师,不再由学校负责,那么“换导师”的理论基础就荡然无存了。或者更通俗的讲,保护学生或者说学生保护自己的最后一张底牌就没有了。在导师提出的要求面前,硕博生基本上没得选择,只能全盘接受。碰到不好的导师只能认命,要么就选择退学。所以,要真正把权力放给导师,把这件事情做好,至少有下面几件事情要做。第一,不要想当然地认为所有导师的“师德”都很高,必须要对导师的权力有约束和监督。这几年对高校的教授们的管理加强了很多,但是客观来说,导师队伍里那些压榨学生、不让毕业,把学生当“仆人”使唤的还是有的。学术水平高不等于“师德”。一方面,需要清理导师队伍,另一方面还是需要加强对权力的约束,以及事后的检查。第二,减少发论文标准以后,要相应地提高毕业论文的标准。因为混文凭的人也不在少数,还是要从宽进严出的角度出发,这样才能保证硕士和博士不会很“水”。平常不用发论文的话,毕业论文还是要从严把握的。第三,要给硕士博士足够的时间选择自己的导师。从而避免被一个导师“坑到死”的情况。总之还是那句话,任何权力的下放和转移,都要认真对待、认真分析,再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