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谅父母的过错,本应该是这个世界上最容易的事情,但有些人花了几十年甚至是一辈子都没有原谅自己最亲的人。他们都是第一次做父母,谁都没有经验,犯错很正常,除去一些特别奇葩的父母,其实多数的父母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只是有时候他们的方式不是很对,但他们的出发点都是好的。他们都爱你,他们再用自己觉得最对、最好的的方式去爱你。王猛(化名)留美的北大毕业生,昔日的高考状元,曾经他是家里的希望,是父母眼中的骄傲,现在王猛已经12年没有回家过年了,6年前,他拉黑了父母所有的联系方式。他断绝了家人的一切联系,他想要的是逃离,是报复,是写万字长信声讨父母年幼时给他带来的伤害。这位北大的高材生,在万字长信中控诉父母在自己的童年没有给足自由,现在工作不顺社交能力不行就是儿时父母教育时所埋下的伏笔,他觉得父母一直都是在控制他,他觉得所有的亲戚对他都不友好,他眼里充满着憎恨,他那瘦弱的内心就像一块玻璃,一碰就碎。2作为男生,谁的童年不是被打出来的?从小,我是家里的独子,爷爷奶奶特别的疼我,那时候家里特别的穷,父母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外出打工,在家爷爷奶奶根本就管不住我,无奈,为了我的学业,父母还是回来了,但就算父母回来了也没有改掉我那顽皮的性格。小学四年级的一个周末,那天我很早就出门,偷偷在隔壁朋友家玩牌,结果被父亲抓个正着,我一直记得那天的场景,父亲把我拖到房间,脱了我的裤子,对,脱了我的裤子,用衣架打我的屁股,当时打断了两个衣架。奶奶在楼下听到了我无助的撕喊,冲到了楼上制止了父亲,看到奶奶,我哭声更大,我知道,我的救星来了,很快父亲被奶奶轰走,奶奶留下来陪我,并安慰我说:小孩子不能打牌,要听话,我听到奶奶的安慰,顺势装腔哭着说,他打我可以,但是他脱我裤子,还打我屁股,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传出去我以后怎么出去见人,说着我就假装跳楼,不想活的姿态。奶奶似乎被我的演技所骗到,拉着我说:我等会下去打他,你放心,听到奶奶要给我报仇,我也就见好就收,过了一小会,奶娘牵着我的小手带我去了厨房,给了我两个鸡蛋,那次之后,父亲还是会打我,但再也没有脱过我的裤子打屁股。3初三那年,有一天因为放学打篮球受伤了,被同学掺着送回来的,父亲不分青红皂白,一双鞋就仍了出来,当着那么多同学的面,让我滚,以后不要在回来了,我当时摔门就准备拐着脚浪迹天涯,但被母亲拉了回来,整整一个月,我没有和父亲说过一句话,我那时候恨他,我觉得他也恨我,不然为什么会当着那么多人面不给我台阶下,后来我才知道,那天晚上,父亲骑车出去找了我好几个小时,出于担心才发那么大的火 ,才没给我所谓的面子。学生时代,父亲从来没有正面夸过我,每次别人问,你儿子读书怎么样?他都说,不行不行,放牛的材料。那时候我一直觉得父亲以贬低我来获得优越感,那时候我也想过要报复,我想着等我长大了,他老了,我也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但是慢慢长大之后,我才发现自己以前多么的无知,虽然现在看来,父母的教育方式欠妥,但是我知道,他们没有知识,没有科学的方法,他们只知道棍棒底下出孝子,他们是真的爱我,真的为我好,虽然他们的方式不是很科学,甚至是错误的,但我不怪他们,因为我爱他们,就像他们爱我一样。4很多人都说,原生家庭对一个小孩有多重要,对,我知道家庭教育对一个小孩的意义有多大,但我们似乎都忘了, 我们每个人都属于独立的个体,首先我们是自己,其次我们才是父母的孩子,虽然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但是如果孩子本身不想去学习,再好的老师也可能无济于事。在王猛的心中,他首先是父母的孩子,其次是自己,所以他会把所有的不顺和不幸都怪罪于父母的教育和原生家庭。一个人的成长,父母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要勇敢的面对自己。在这个社会,有些人是单亲家庭,有些人从小就没有看过自己的父母,但他们照样可以拥有幸福的生活。那些总是抱怨原生家庭怎么怎么不好的人,你们有没有想过,在其他地方,或许还生存着家庭不健全,或者根本就没有家庭的孩子,我们不要总是去抱怨,抱怨解决不了问题,抱怨只会让原生家庭成为一个恶性的死循环,我们应该试图去改变,去打破常态,跳出那个死循环。5人最可怕的不是别人困住了你的肉身,而是自己囚禁了自己的灵魂。王猛现在已经三十多岁了,三十多岁对于一个男人来说,应该担负的是责任和义务,而不是抱怨和自私。王猛受过最好的教育,但他没有学以致用,他看到了原生家庭的问题,但他没有想过要心平气和的去解决问题,而是给父母写了一份万字长文,他想去声讨父母,他想去决裂这最后的一丝的牵挂。我看了他的万字长文,我感受到的是父母对他过于的保护,其实父母还是很在乎他的,这些年,他妈妈每年都会在过年前问他回不回家过年,他有时候不回,有时候就回一个“不”。老实说,我有点寒心,或许有人说,那是你没有经历那样的家庭,你永远都不知道那是多么的无助和痛苦。对,我没有经历过,但我知道,我们所有的星辰大海,都是站在父母的肩上看到的,没有父母,也不会有我们。乌鸦尚知反哺,何况我们是人?原谅父母本是这个世界最容易的事情,但是总有人跨不过去,那些跨不过的人……你们知道吗?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走,人生只剩归途……
简历是美国硕士留学申请中非常核心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应该注意简历的要点。让我们来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讲解的内容,一起来仔细了解一下。简历写在列表的最上面教育、出版、科研和实习是美国硕士留学申请简历中最具价值的部分。他们应当放在简历的顶部,占据整个简历的60%以上。尽管如此,许多学生在他们的简历前30%的内容中还存有一些次要信息,如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和联系方式。美国硕士留学科学研究项目的列名顺序原则上应当一致美国硕士留学申请简历,按顺序列出研究项目。一般来说,我们坚持以下两个原则:教授们更青睐看到我们现在或最近正在从事的项目,而不是我们从大一到现在已经从事过什么。相关性原则:首先选择与我们申请的专业分支最相契合的项目,并按其相关性列出相关经验。项目部分侧重于个人职责美国硕士留学申请项目部分侧重于个人职责。查阅简历的人通常是自己专业的教授。因为他们是教授,他们可能一看到我们的研究项目就知道如何去做,所以不需耗费过多时间去描述研究背景和项目介绍。关键的是申请人在项目中的角色,最好清晰地说明申请人在项目中应用了何种知识或软件,他做了什么,以及他取得了怎样的成果。GPA和托福成绩不需在简历上过度陈述因为在网络应用程序中,所有学校将询问美国硕士留学申请人的语言成绩和专业课程分数,因此对一些学生的硬件成绩不是很理想,美国硕士留学申请在简历中最好不要将GPA和GT分数过度陈述,首先,这部分内容将占用一些简历的空间,简历似乎不是很简洁;其次,糟糕的成绩不会为我们的简历增光添彩。请务必把你简历里的废话删掉美国硕士留学申请务必把简历上的废话删掉。例如学生的一个游戏名字是“机器人组装和设计”,但在个人责任描述设计和组装一个机器人。看名字就知道是同学们设计和组装的机器人,责任再说一遍,相当于废话,可以删掉。另一个例子是,学生实习是在XXX公司,但他/她描述的秘书工作作为一个技术实习生在XXX在他/她的个人责任,这也是胡说八道。不妨直接描述职位:技术实习生,实习单位后直接写。只使用一种字体,一个项目符号,设置行与行之间的空间,最好是黑色和白色美国硕士留学申请简历只使用一种字体,一个项目符号,一个行距,最好是黑白的。为了使他们的简历看起来更优质,一些学生改变多种字体,改变多个要点,并使用多种颜色。事实上,这样做会让简历的读者感到困惑。假设他们想要突出某个细节,例如GPA、排名等等,他们可以把它加粗。在你的英文简历中避免使用中文标点是很重要的。统一的格式如果第一个经验是准确的,后面提到的其他经验同样也是准确的。暂不写2013年5月-2015年6月,暂写2014.03.21-2016.02.18,暂写2015年4月,暂写一年。对于一些比较不寻常的奖项或头衔的说明美国硕士留学申请在简历中需要对于一些比较少见的奖项或头衔,譬如XXX企业奖学金,你不妨稍微解释一下,并提供获奖比例。例如,200个学生中只有一个能收获这个奖项。获奖情况说明后,不妨在括号内写上1/200,让招生委员会更直观地看到获奖比例。简历中某些院校名称可使用缩写对于简历中第一次提到和多次提到的院校名称可使用缩写。例如,当学生在加州伯克利进行交流访问时,他们可以第一次将伯克利称为UCB。在下面的段落中,无论是在Berkeley做项目还是参加课外活动,他们都可以直接使用缩写UCB而不是写UniversityofCaliforniaBerkeley的全称,这样会大大节省简历的空间。简历中避免出现I,we,they等主观性词语简历中避免出现I,we,they等主观性词语。简历本身就是申请者本人的经历罗列,所有涉及到的经历都是美国硕士留学申请者本人的,因此无需使用I,更不用we或者they,外国教授看不懂we指的是谁,they又是谁。简历的重点在于申请者本人参加了什么或者做了什么。兴趣爱好等看情况进行取舍兴趣爱好等看情况进行取舍。很多美国硕士留学申请学生在简历最后加一栏兴趣爱好,基本都是读书、看电影、听音乐、厨艺、摄影、钢琴之类的大众爱好,一来跟申请专业相关性并不大,二来学生在此爱好的领域并没有非常突出的成就,这一部分也就成了简历的鸡肋,不如删掉。简历需要调理清晰、整齐美国硕士留学申请简历需要调理清晰、整齐。简历中经常出现条目之间无法对齐的情况。其实word的功能很强大,申请者倘若不知道该怎么调整,不妨在百度中学习word的应用,比如将想要对齐的文本写入表格放入word文档中,再隐藏表格,会使简历看起来格外整齐美观。深入解析美国硕士留学申请简历的条件与细节,让你的申请之路不再荆棘密布!内容就给大家讲解到这里啦。希望能给各位带来辅助,大家对于美国硕士留学申请简历的创作还存在任何困惑的话,还请大家多多关注内容的更新。
科技的发展除了要资金的投入以外,还离不开各种各样人才的协助。而近几年来,中国的留学生“归国潮”就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中国留学生愿意回国?一名在美的中国研究员就说出了真相。据媒体近日的报道称,大量经验丰富的中国科研工作者,在美国的工作上遇见了瓶颈,这已经成为了美国科技界的一个普遍现象。而从媒体的报道来看,这种瓶颈现象的出现,和这些科研工作者本身没什么关系,更多的都是美国自身的原因。人工智能示意图而这种现象在美国的人工智能领域就特别的常见,而一位在美国人工智能领域工作了10年的中国研究员就说出了真相,“如果还一直呆在美国,我的上升空间几乎为零。”换言之,这些人回国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在美国没有未来。”需要注意的是,这与这些人本身技术水平没有任何关系,因为上面这位从业者在回国后,已经得到了专业领域更好的工作岗位,也就是说,他们回国的原因,是因为美国在相关技术产业上发展的滞后。通过之前的报道我们可以知道,美国是最早进行人工智能技术研究的国家,但中国已经在人工智能领域发力,同时在人工智能的专利申请量上,已经超越了美国。仅从未来的发展前景看,中国显然要超越美国很多。外国人在中国发展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人在美国遭遇“瓶颈”的原因所在,因为美国并不能给他们提供更大的舞台。此前中科院的一份报道就显示,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实力中国已经仅次于美国,甚至在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和计算机视觉三个领域丝毫不弱于美国!并且在这个“归国潮”当中,我们也不乏看见一些外国面孔,虽然他们称不上是“归国”,但他们来到中国的理由却是一样的,就有一些外国专家曾称赞,“只有在中国才能实现梦想。”如果说,人才大战是一个看不见的战场的话,那么人工智能人才的争夺战,似乎已经悄然展开,而从目前的趋势来看,中国在这一方面显然已经处于有利的位置。埃里克·施密特对于未来的发展,谷歌母公司字母表的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就表示:“我觉得美国在未来五年继续引领全球AI发展,不过中国很快就会赶上美国。”可见,对于中美之间的差距,美国实际上也是处于悲观状态的。美国媒体就不止一次地表示,随着中国的开拓进取,美国的领先位置受到了极大的动摇,如果美国再不做点什么,被超越的时间也将大幅缩小。作为未来的技术之一,人工智能的掌握情况也将决定各国在未来的发展情况,有消息显示,中国在去年似乎已经就人工智能技术在潜艇上的应用,进行了实验,而美国人当时还恬不知耻的表示,“这技术属于人类,应该共享。”仅从这一方面看,越来越多的人来到中国,确实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智忠)
导语GMAT考试可以说是所有考试中最最最难的了,就像你感觉好像700分的大神比比皆是,但实际上GMAT的出分比你想的要难得多。具有效数据统计在2018年间中国大约有70000多人参加GMAT考试,但考生的平均分大概只有580分左右,而北美知名大学排名占前50的至少也是需要700+的分数。所以,可想而知GMAT还是有一定的难度了,那么GMAT到底要怎么考呢?我们要从三个部分来说:语文VerbalVerbal里面最难的应该就是SC了,全称“Sentence correction”可能很多学生会把这个词语翻译成语法,但我们更要注意里面改错这个意思,因为SC实际上是考察考生逻辑最有效的语言测试,在备考SC期间就要储备语法知识,但是这只是一个简单的开始,上面已经说了SC更重要的其实是要求改错,也就是找到一句话中的不足之处举个例子"Austin’s grandmother is his supposed Irish ancestor"翻译成中文就是奥斯汀的祖母被认为是他的爱尔兰祖先;这句话翻译成中文其实已经有同学看出问题了,祖母?祖先?所以这句话表达是有问题的,这也就是SC备考时必须要注意的要点:逻辑语义的重要我们在备考SC时,必须要补充大量的语法知识,但这仅仅是判断一个句子是否“语法正确”而已。之所以强调“SC”不等同于“语法”,是因为很多人在备考时容易进入一个误区:SC是要你去找到句子不优的地方,但一个句子并不是仅仅存在语法错误么?简而言之,SC要的是一个使用正确语法表达的一个歧义尽量小、简洁、有效的句子意思。数学(Quantitative)GMAT数学的出题趋势是不断变化的,难也是思路难,读题难(题目理解)并不是识点本身,所以很多同学都卡在了49—50分。由于中国考生数学教育其实总的来说做数学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很多题目都是简单的概念,所以中国考生做起来是比较容易的,当然前提是你要理解题目的意思。而题型一般是两种1. PS题型-问题解答(Problem solving)2. DS题型-数据充分性(Data Sufficiency)对大部分中国考生来说,更难的部分在于DS题。DS题实际考察我们的,是逻辑论证,寻求结果唯一性,这也是符合商学院的考察要求的。AWA(Analytical Writing Assessment)看他的意思就知道这是分析写作,有点相当于小论文,在写作时就要注意开头,主体论证段,结尾三个部分,中间的论述内容要合适不能太简单或者太繁杂,内容太多会对字数有影响而且这类论述写作一般400字最佳,在备考前,可以多看下范文,了解AWA写作和论述方式这样做起来不会太难。总的来说其实GMAT的水平还是要求比较高的,当然实际上要考上700+的分数还是有的,毕竟也属于研究生级别的考试,难也是正常的。
微信ID:EB1A杰出人才资讯速递,分享最IN资讯这两天,一个北大毕业生写了一篇万字长文,“控诉”自己的父母。该长文发出来后,引起了国内各大官媒和网友们的热议。写这篇文章的主角称自己是北大毕业,在大学毕业后又到美国读研,可以说是标准的“别人家的孩子”。但是他却和自己的父母决裂多年,他将自己与父母决裂的根源归结为父母从小对自己的“过度关爱与管教”。内容来自知乎网友@秋岸(作者原文截图)红星新闻在采访了当事人后,对此事进行了深度报道。(注:以下内容来自红星新闻和作者原文)主人公的经历 & 心路历程令人艳羡的学历这位主人公叫王猛(化名),从小成绩数一数二,四川一地级市高考理科状元,被北大最好专业之一的生物专业录取。北大毕业后,王猛进入一家做生物工程科学实验的研究机构上班。2005年之后,王猛与父母关系降至冰点,在此后再也没在家过过与此同时,毕业后的王猛在工作上也遇到了困难,对工作环境和人际交往有诸多不适的他,也为了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他决定转换专业,去一个心理学课题组跟组学习,并在之后申请了赴美读心理学研究生,被美国排名前50的大学录取。研究生毕业后,王猛回了国,仅有几个要好的朋友知道自己的去向。回国后,在经历了几份不太顺利的工作后,王猛最终在一所高校做起了心理学相关的项目研究,而父母对他所从事的工作并不知情。2012年前后,一封长长的决裂信发出,接着,王猛拉黑了与父母所有的联系方式,与“家”彻底告别。他不再主动联系家人,也几乎不回复任何信息。与父母僵化的关系王猛从小到大一直是“别人家的孩子”的典范。然而荣耀的背后,却是王猛与自己父母关系的僵化。12年前,他不再回家过春节;6年前,他拉黑了父母所有的联系方式。他对记者表示,“这期间有太多的机会,但凡有一次他们抓住了,就不至于此。”他将自己与家庭决裂的根源归结为父母从小对自己的“过度关爱”。近日,他更在知乎上发表了万字长文,讲述自己与父母积累的矛盾15000余字记录着放不下的过去王猛在知乎上发表了足有15000余字长的自白信后,红星新闻的记者对他进行了深度采访。记者在与他交谈中,发现他对自己的性格有清醒的认识:内向、敏感、不善于交际。而他也把他性格中的这些缺陷归结于父母的“肆意操控”。在他看来,父母对他有着过渡的溺爱,对于他所取得的成就又非常爱炫耀,这些极端的情感让他很不舒服,也是导致他没能树立足够信心的根源所在。他书写万字自白书的目的,是希望给已是或即将为人父母的朋友带去一些参考,说说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另一方面,他也想给自己寻找到答案——在伤害已经发生后,自己还可以做些什么。▲万字长信的开头部分文字爱操控的父母 连穿什么衣服都管面对记者,王猛抱怨最多的是父母的控制欲,他认为他父母所有的付出都只是为了控制,小到穿什么衣服、大到选择什么喜欢的科目深造、是否要到外地上学等事件,都要严格把控,即使考上了北大,父母也让亲戚继续对他的生活多加干预,以至于他在北大读书时,很难适应群体生活,封闭单纯的环境让他的社交能力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与很多同学都难以相处。情感的孤儿:向父母求助从未得到支持在王猛看来,家人所有的“爱”和“保护”不过是保证控制对象的基本安全以便持续控制,至于成长环境和心理健康并不在考虑之列。自己成长过程中的数次“救助”都没有得到家人的尊重和支持。比如在家庭毕业旅行中母亲不停的炫耀他的成就让他倍感难堪;导游安排他与两个小姑娘同住时父母也没有帮他拒绝;高中想换座位向父母求助时也没有得到父母的支持等等。在王猛自己的文章中,他还反复提到了一件小事儿对他的伤害。小学时一个同学基于他动手能力较差的事实,开玩笑说他“很聪明但不会剥鸡蛋”。这句话传到了亲戚耳里,因此亲戚总以此取笑他,父母拒绝保护他。“这时我已经出现了无法控制的抠指甲行为(我后来明白是焦虑症状),并因此受到父母训斥。”决裂:拉黑父母,父母教育是心理问题的主因王猛与父母的决裂源于2005年。当时王猛即将大学毕业,小时候取笑他不会剥鸡蛋的亲戚多年来一直针对此事对他冷嘲热讽,那一年这位亲戚来到家中又开起了老玩笑,一下子激怒了王猛。二人争吵了起来,而在一旁的父母仍然没有保护他,也没对亲戚说不。自那以后,王猛便没在家过春节,而至今,王猛的父母也不知道他身在何处,做着什么工作。同时,北大毕业后,他在工作上却并不顺利,与领导同事之间的交流也成问题,此后换了几份工作也并没有好转。他把这一切归结于自己的自卑心理,并强烈认为这与家庭教育有直接关系。在美国时,他第一次找到了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足足讲述了6个多小时。他表示,咨询师说他几乎有了创伤性应激障碍的所有症状,而这些问题也印证了自己对家庭教育出现问题的猜想。报告出来后,王猛给父母寄回一份,但父母依旧不以为然。2017年国庆,王猛收到父亲的邮件,邮件中,家人转变了语气,希望聊一些王猛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但被王猛冷漠拒绝。父母的回应和做法看到儿子的决裂信,王猛的父亲表示儿子经常抱怨,因此自己也已经习以为常。父母表示想不通为什么儿子把这封信称为对家人的“最后通牒”,并在之后真成了儿子与家最后的告别。而王猛的母亲这些年都会在春节前发信息询问儿子是否回来过节,但结果不是没有回应就是简短的拒绝。前些年,王猛的父母还有些不适应,但近几年,老俩口似乎已慢慢习惯了。为何在这样一个父母受过良好教育,孩子生活无忧,从小成绩优异好学上进,似乎没有任何缺憾的家庭中,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却偏偏脱离了轨道呢?掌控?人生一半都在外边,“问题出在后面啊”对于王猛所“指控”的父母控制欲强、干预过多这一点,王猛的母亲并不认同。她对记者表示,王猛17岁以后就不在父母身边,现在34岁了,人生一半都在外边,如果前半程父母在掌控他,可问题出在这后面啊,照这样说,反而是掌控不够。父亲表示,的确对孩子说了很多“不”,但这些也都是原则上的不。总以大原则要求他 却忽略了儿子的“不一样”在接到了儿子的万字自白书后,父亲在最近也分析了儿子与家人断绝关系前后的几次转折点,他得出结论,儿子强烈的情绪爆发点往往都在其经历不顺的时候。他认为,儿子本身的性格内向且带着些软弱,在抗挫折能力上是不行的。在王猛的中学老师张老师看来,王猛内向,但有上进心,喜欢跟自己较劲,在班级里孤立少言的状态很让张老师担心,怕王猛太过压抑出现心理问题。这些年,王猛的父母搬了四次家,父母丢掉了所有与自己大学相关的书籍或笔记,但惟独没有丢弃的是,王猛从小到大的所有物品,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手工,都在家里放着。“不管怎么样,我们爱儿子,希望能跟他重新联系起来。”母亲说
9月23日起,全国多省陆续发布了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公告,距离2021年硕士研究生考试不足100天,考研er们进入白热化的复习阶段。复习的日子虽然劳累,但是充实。反观另一边,有意愿申请美国master的学生,刚因为美国政府撤销2020新生纯上网课不能获得签证的政策而松了一口气,近两日美国疫情死亡人数破二十万的消息又让他们开始犹豫是否要暂缓或放弃留学计划。暂缓或放弃美国留学计划可能是部分学生最后的退路,但对于已经在读并且人在美国的研究生而言,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将留学计划进行到底或许是最合适的选择。9月开学季进入尾声,国内大学陆续复课,学生们的学业步入正轨。而美国疫情爆发后选择留下的留学生们现在一边在出租屋自我隔离,一边上着网课或等待着开学的日子。在上万名赴美留学的硕士研究生中,TSC学员可算是“最幸运的仔”。以网课为主的他们更熟悉美国网课,早已习惯在网上学习、提交作业等操作,密歇根州立大学成熟的网课系统更是在学业上给予了他们多一层保障。在生活上,密歇根州立大学依然按月发放奖学金补助,即使TSC学员所任教的学区并没有恢复线下授课。同时人在美国,目前不用担心签证和身份失效的风险,能安心继续学业。TSC大家庭的团结和BCC、密歇根州立大学在背后给予的帮助与支持,给予了所有TSC学员多一分安全感和勇气,使得疫情笼罩下的美国留学多了一分温暖。9月26日(本周六)北京时间21:00,李怡然学姐带你了解更多在读TSC学员的当下真实现状!逆境出人才。Adversity is a good discipline
昨日,成都商报刊发的独家报道——《北大留美硕士万字长文 控诉父母“控制与伤害”》《父母不解儿为何决裂 望儿回归重建亲密关系》,引发了网友大讨论。80后北大高材生王猛(化名),曾是地级市高考理科状元,还是美国排名前50大学的研究生,却从10多年前开始不再回家过年,6年前与父母决裂。近日,他写下万字长文,控诉父母在他成长过程中对他充满“控制”的爱。而他的父母,昔日的50后大学生,面对儿子的远离与决裂,却不知道为什么…… 在这样一个父母受过良好教育、生活无忧、好学上进的家庭氛围中,父母和孩子的关系竟发展到如此地步,实属罕见。成都商报的报道刊发后,被广泛转载。截至昨日下午6时许,仅红星新闻官方微博的转载评论及点赞数,就已超过5万次,阅读量达数百万。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关于此报道的转发评论数量也近3万余次。 网友不断:“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父母与孩子为什么会演化成今天这种局面?”“到底是父母的教育责任还是孩子的心理问题?”昨日,王猛的父亲也在网上看到了这组报道,他表示,不能把过去简单地看成废墟。即使是废墟,也应该用心清理;王猛昨日下午则表示,接下来会再仔细考虑是否“回家”。 与此同时,成都商报梳理了网友评论和质疑较为集中的问题,邀请多名心理学、社会学以及家庭教育方面的专家学者,共议父母教育,会诊让这个家庭走向决裂的“过度关爱”,力促双方和解……多方问诊“决裂”症结在哪?“这是两代人的代际冲突”张小元(四川大学新闻学教授): 其实很难说是非对错,这里面涉及两种不同文化方式之间的冲突。在父母看来,他们没有做错什么,都是小问题,孩子不该以这样强烈决绝的方式进行对抗,父母都是出于爱你。但从儿子的角度看,他完全按照另外一套价值文化体系在思考,这是两代人的代际冲突,两代人都认为问题出在对方身上,很大程度是社会发展太快造成了两代人之间思维脱节。“与同龄人相比,儿子行为有些非常态”王雪飞(池州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 影响一个人的成长因素非常多,目前信息不充分无法下明确判断。根据现有文章信息来看,这个主人公跟30多岁同龄人的普遍特征相比,他的认知、情感以及行为有些非常态。从文中看来,父母对他内在的情感需求没有给予足够关注,而且双方沟通方式有些“暴力”,这不是指产生肢体冲突,而是父母的表达方式侵犯了孩子的自我感,影响了他长大后对很多问题的处理,比如人际关系构建、职业生涯规划等,他始终无法明确自己的真正需求。比如他说想学心理学解决自己的问题,但最终只得出了类似“父母毁了我”这样的结论,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父母包办行为与孩子独立人格产生冲突”杨海宇(独立儿童工作顾问): 一方面,孩子需要得到父母的支持和保护,帮助他们在成长中抵御自己无力抵抗的风险;另一方面,孩子也一直在努力寻找可以立足的空间,独立去面对和处理各种状况。于是,孩子的能动意识和独立人格与父母‘为孩子好’的包办做法之间形成了拉锯。家长要为孩子做主,帮助他们做决定,形成事无巨细的“周到”。对孩子来说,这是一种对自己人生的控制。自己毫无机会参与到自己生活的塑造过程中,自己的观点和声音在父母面前被忽略。传统的家长尊严和服从长辈的理念进一步加剧了这种矛盾。孩子逐渐长大,对独立和自主的要求不断增长,而父母依然觉得自己才是最知道孩子需要什么的人。对孩子自身的感受和需求,依然没能给予重视和支持。“目标化管理、功利性教育,情感滋养缺乏” 巨红琳(四川省家庭教育研究会未成年人心理咨询专家):这个家庭的教育可以说是比较严苛的,父母给孩子积极的情感关注很少,更多是行为上的要求和约束,不断设立目标或者纠正孩子的问题。虽然孩子越来越优秀,得到很多夸奖,但这种夸奖和表扬比较功利性,导致孩子内心情感很空洞,缺少情感的滋养和支持。在父母目标化管理、功利性教育之下,孩子走到今天回过头抱怨父母。注重成绩和完成目标,这是很多家庭的共性。我们当前的教育体制很接受这样顺从的孩子,孩子虽然心里感到不舒服,但社会的认可和外界的表扬会让他们怀疑自己萌生的反抗心思是不是错的。多方问诊关心与控制界限在哪?父母的关心,为何演变成孩子眼中的“控制”? 杨海宇:传统的育儿之道中,家长总被认为比孩子知道得更多,孩子的角色相对要被动得多。以此观点出发,有些家长的育儿理念最根本的出发点就是要为孩子规划并落实一个人生成长计划。这个计划由家长主导制定,依照家长的生活阅历和经验来实施,落实过程中很少考虑听取孩子的意见和看法。这种以父母之爱的名义制定实施的人生计划,在父母的严格执行下,变成了对孩子成长的一套规矩,不可商量的规矩。父母过度干预孩子生活,控制欲强有何后果? 王婷(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一般来说,如果父母过度干预、控制孩子,孩子一般会走向两个方向。一种是孩子会出现自闭、内向、敏感、退缩等症状,不愿对他人敞开心扉。还有一种是完全处于一种对抗状态,只要父母干预、控制,孩子就会反抗。父母越想控制他,孩子越不会听话,不会按父母预想的路去走。无论哪种结果,对孩子成长都有一定不利影响。父母在一些选择上,可以引导孩子,告诉他哪种选择可能会出现哪些情况或者提供建议,但最后的决定权应给予孩子,让他自己去体会。这是出于对孩子的尊重。如果孩子没听取意见或建议,最后受到挫折,父母也不应马上批评和指责,而要给予无条件的接纳和关爱,先安慰孩子,再一起分析原因。家长应该如何与孩子良性互动? 巨红琳:孩子遇到困难时,最需要家人的情感支持,如果孩子受到挫败,感到孤立无援,求助父母又得不到回应,那他就可能会越来越孤单,对父母失望,甚至彻底切断和父母的联络。而我们说支持,不是指包办一切的支持,而是给孩子足够的情感支持,教会他解决问题的技能,陪伴他增强面对困难的意志。王婷: 具体来说,当孩子需求比较强烈,在诉说一件对他非常重要的事情,甚至情绪还因此事受到影响时,那就要跟孩子好好互动一下,让孩子感到自己在家庭中很重要,感受到家人的关心,给他一个及时的反馈,这样才能形成一个良性互动。如果家长在忙,可以明确告诉孩子,父母现在有其他事情,可不可以等一下,或者让孩子自己去思考一下,让他有一个自省的过程,也是帮助他自我成长。要注意的是,即使父母参与帮助孩子解决问题,也不是包办一切,替孩子做决定。而是要给他分析利弊和成因,以及以后怎么做才能更有效地规避问题。敏感、内向性格除了遗传,还有哪些因素? 王婷:家庭氛围非常重要。此外,还有接触的环境、学校、与老师同学的相处以及突发事件因素。但孩子的相处方式还是源自他和父母之间的关系,由此演变而来的人际交往方式。有些孩子在成长中意识到了,会开始自我调试,如果没意识到,就可能会沿袭此前的交往方式。 杨海宇:现在有许多人在谈论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议题。但需要提醒的是,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原生家庭只是诸多影响因素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还需要考虑那些超越家庭的影响,综合考虑整个社会和文化对于家庭育儿和家庭关系的建构,综合设计相关公共服务去移风易俗,帮助支持儿童的能力提升。良好的家庭教育,需要的不仅是原生家庭的努力,也需要整个社群和社区的积极参与,更需要来自儿童本身的积极性与参与。多方问诊和解路径在哪?“社会、父母和孩子是三大系铃人”杨海宇:解铃还须系铃人,要树立父母与孩子正确积极的相处之道。 第一系铃者,是社会习俗和育儿传统做法和观念。有必要在全社会展开育儿习俗转变的宣传和倡导,用新的民主式养育观念替代旧的家长式包办作风和做法。父母与孩子之间应该是朋友,是平等和相互尊重的新型亲子关系; 第二系铃者,是家长。有必要加大针对家长的育儿理念与实践培训辅导,提升家长的育儿能力。家庭教育和父母的支持需要提上社会服务的议事日程。家长需要转变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角色,由“权威”型的照顾者向“益友”型的支持者和同行者转变; 第三系铃者是孩子。在儿童成长中,需要关注儿童发展、保护和参与这三方面。在儿童发展过程中,具有关键意义的是儿童在生命和社交技能方面的培养和训练。儿童需要学会自我认识、与人交往、与人合作、建立韧性、解决问题、决策、计划与行动、批判性反思等生命技能,这才能让他们更加自信,去展开自己的人生之旅。“孩子做父母的父母,反哺父母学会爱” 巨红琳:目前儿子处于表达愤怒的阶段,下一步他要学会化解内心的愤怒,通过自我学习或外部引导,寻找爱的力量,学会和自己和平相处,然后以更大的胸怀理解父母,接纳父母曾经的行为,从而化解矛盾。现在父母成了孩子的角色,孩子要做父母的“父母”,教会父母如何去爱。也许就如孩子父母所说,他们觉得已经把最好的东西给予了孩子,已给了孩子足够的爱,他们真的不懂。而对父母来说,应当意识到问题,主动去补充学习,进而处理和孩子的情感关系。通过学习,家长可以对传统的教育经验有所选择,扬长避短。“建立系统专业的‘父母岗前培训’” 王雪飞:现在有不少人很关注家庭环境、教养方式、亲子关系等,但毕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岗前培训,很多父母的教育理念和方法都需要调整。我们建议父母要学会和孩子一起商量着制订规则、让孩子自发地想要努力和有所成就,同时主动关注、及时回应孩子,从生命和人格的角度去尊重孩子,帮助孩子树立长远的理想,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也呼吁社区等机构建立系统、专业的“家长学校”体系,并且推广开来。最新进展父亲:应用心清理过去的“废墟”儿子:会再仔细考虑是否“回家” 昨日,王父也在网络上看到了报道,在给成都商报记者回复的信息中,他称,“希望稿子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他会以乐观豁达的心态对待这件事情,“初步想法是不能把过去简单地看成废墟,否则断壁残墙会阻隔视线,形成隔阂。即使是废墟,也应该用心清理,还可以发现基础、设计、施工中间的诸多问题。这样才能为明天铺平道路,打造新的景观。” 事实上,在成都商报报道之前,王猛与父亲之间可能很难有这样公开对话的机会,在了解到父母的思考和反思后,他会“回家”吗?昨日下午,王猛在电话中向成都商报记者表示,接下来会再仔细考虑。网友讨论“这样的家庭并不在少数” 儿子自身或有心理问题 家庭教育也出现了问题不少网友称有类似经历,希望双方能缓和关系 成都商报记者梳理发现,网友集中讨论的焦点在于,王猛自身或许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对于父母行为存在过度解读,但更多地认为其家庭教育出现了问题。 “有的人内心是很敏感的,但缺乏安全感是家庭造成的,他需要你帮助的时候,你没有给予帮助,反而把问题推给他,你认为是在帮他锻炼独立,实际上小孩子需要的是指引,哪怕一句安慰。可惜父母依然不明白,这些在家庭中形成的自卑、要强,才导致了他长大后的钻牛角尖。”一名网友表示。 还有不少网友表示自己曾有过类似经历,“这样的家庭并不在少数”。不过,又一个问题是,“这样的度(教育的尺度)该如何把握呢?”。网友“尘思信封”认为,“建议国家出台政策,所有人做父母前必须通过心理考试,以免酿成恶果。”不过,网友们仍然希望王猛能够早日释怀,他的父母也能早日直面问题,双方重新建立联系,让王猛“回家”。网友评论摘录孩子在等父母说抱歉 父母在等孩子说谢谢@夏天快来吧好冷啊:孩子一直在等父母说抱歉,父母则在等孩子说句谢谢。 @晴天:17岁以后在外面,那17岁以前呢?其实,心理病或者心理阴影,对小孩子来说,才是真的抹不掉。长大后还可以反对或者自我调节,小时候只能任凭父母做主。孩子大概就是记得太深了,所以一直忘不了。父母和孩子缺乏沟通 忽略了心理成长 @喵酱幽蓝:我父母也很强势,记得高三时我们班搬到了一楼,我爸妈每天下午的散步路线都是到我学校绕一圈,从后门看我是否在学习才会放心离去。那年,我和父母爆发了极强的矛盾。我的选择和文中主人公一样,选择了远离,只为了能够逃过掌控。不过后来我和我妈试着互相理解,互相调和。我到现在还记得我妈妈说:“我们也是第一次当父母,没有经验啊……”那一刻我什么怨气都没了。文里的父母和孩子就是缺乏沟通,忽略了心理成长吧。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 应该会轻松一些 @啊苹果:这样的事情还挺多的,被限制本身就是一件很压抑的事情。不是和过去较劲,是儿童时期太重要了。不过人都需要自我救赎,要克服家庭带来的负面影响,放大好的影响。同时,我觉得文中主人公的行为模式也需要反思,也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应该会轻松一些。好多年轻人在成长中“自我修正” @红海云上:其实能理解,中国的老一辈父母太容易把自己的孩子当成私有财产。好多年轻人自己在成长中受的痛,自己也在慢慢修正。要改变,让下一代的教育更科学。有的小孩天生敏感 需要感情的适当回馈 @兔叽要早起:有的小孩天生敏感,需要感情的适当回馈,我长大后也会跟父母聊天,指出他们以前做得对我有影响的地方,我妈从不解释,直接道歉说当时确实没做好,我心里的疙瘩就没有了。说到底,一家人要互相尊重。父母一味“控制”不好 儿子不回家也不妥 @书予空欢:父母的“控制”是想让孩子让他们的计划方式走,但人总要长大,一味“控制”过度关爱,只会限制孩子的交际能力,没法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到了一定的年龄,父母是该放手。但儿子做法也不太合理,父母从小培养辛勤付出,现在父母老了,不回家不联系,合适吗?@灿:差不多的问题我也经历过,只不过没有这么严重罢了。父母孩子都有问题,父母太包办一切,儿子太敏感,还缺少沟通。父母过度溺爱保护 孩子适应外界失败归咎父母 @姐姐:都有问题,父母过度溺爱保护,孩子到17岁离开父母才开始性格的转变已经太迟了,温室里的花朵,没有抵抗外界的力量,儿子曾试图改变自己的性格适应外界,可惜失败了,就把这些全部归咎于父母。希望双方以后还有缓和的机会。
昨日,成都商报刊发的独家报道——《北大留美硕士万字长文控诉父母“控制与伤害”》《父母不解儿为何决裂望儿回归重建亲密关系》,引发了网友大讨论。80后北大高材生王猛(化名),曾是地级市高考理科状元,还是美国排名前50大学的研究生,却从10多年前开始不再回家过年,6年前与父母决裂。近日,他写下万字长文,控诉父母在他成长过程中对他充满“控制”的爱。而他的父母,昔日的50后大学生,面对儿子的远离与决裂,却不知道为什么……在这样一个父母受过良好教育、生活无忧、好学上进的家庭氛围中,父母和孩子的关系竟发展到如此地步,实属罕见。成都商报的报道刊发后,被广泛转载。截至昨日下午6时许,仅红星新闻官方微博的转载评论及点赞数,就已超过5万次,阅读量达数百万。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关于此报道的转发评论数量也近3万余次。网友不断:“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父母与孩子为什么会演化成今天这种局面?”“到底是父母的教育责任还是孩子的心理问题?”昨日,王猛的父亲也在网上看到了这组报道,他表示,不能把过去简单地看成废墟。即使是废墟,也应该用心清理;王猛昨日下午则表示,接下来会再仔细考虑是否“回家”。与此同时,成都商报梳理了网友评论和质疑较为集中的问题,邀请多名心理学、社会学以及家庭教育方面的专家学者,共议父母教育,会诊让这个家庭走向决裂的“过度关爱”,力促双方和解……多方问诊“决裂”症结在哪?“这是两代人的代际冲突”张小元(四川大学新闻学教授):其实很难说是非对错,这里面涉及两种不同文化方式之间的冲突。在父母看来,他们没有做错什么,都是小问题,孩子不该以这样强烈决绝的方式进行对抗,父母都是出于爱你。但从儿子的角度看,他完全按照另外一套价值文化体系在思考,这是两代人的代际冲突,两代人都认为问题出在对方身上,很大程度是社会发展太快造成了两代人之间思维脱节。“与同龄人相比,儿子行为有些非常态”王雪飞(池州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影响一个人的成长因素非常多,目前信息不充分无法下明确判断。根据现有文章信息来看,这个主人公跟30多岁同龄人的普遍特征相比,他的认知、情感以及行为有些非常态。从文中看来,父母对他内在的情感需求没有给予足够关注,而且双方沟通方式有些“暴力”,这不是指产生肢体冲突,而是父母的表达方式侵犯了孩子的自我感,影响了他长大后对很多问题的处理,比如人际关系构建、职业生涯规划等,他始终无法明确自己的真正需求。比如他说想学心理学解决自己的问题,但最终只得出了类似“父母毁了我”这样的结论,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父母包办行为与孩子独立人格产生冲突”杨海宇(独立儿童工作顾问):一方面,孩子需要得到父母的支持和保护,帮助他们在成长中抵御自己无力抵抗的风险;另一方面,孩子也一直在努力寻找可以立足的空间,独立去面对和处理各种状况。于是,孩子的能动意识和独立人格与父母‘为孩子好’的包办做法之间形成了拉锯。家长要为孩子做主,帮助他们做决定,形成事无巨细的“周到”。对孩子来说,这是一种对自己人生的控制。自己毫无机会参与到自己生活的塑造过程中,自己的观点和声音在父母面前被忽略。传统的家长尊严和服从长辈的理念进一步加剧了这种矛盾。孩子逐渐长大,对独立和自主的要求不断增长,而父母依然觉得自己才是最知道孩子需要什么的人。对孩子自身的感受和需求,依然没能给予重视和支持。“目标化管理、功利性教育,情感滋养缺乏”巨红琳(四川省家庭教育研究会未成年人心理咨询专家):这个家庭的教育可以说是比较严苛的,父母给孩子积极的情感关注很少,更多是行为上的要求和约束,不断设立目标或者纠正孩子的问题。虽然孩子越来越优秀,得到很多夸奖,但这种夸奖和表扬比较功利性,导致孩子内心情感很空洞,缺少情感的滋养和支持。在父母目标化管理、功利性教育之下,孩子走到今天回过头抱怨父母。注重成绩和完成目标,这是很多家庭的共性。我们当前的教育体制很接受这样顺从的孩子,孩子虽然心里感到不舒服,但社会的认可和外界的表扬会让他们怀疑自己萌生的反抗心思是不是错的。多方问诊关心与控制界限在哪?父母的关心,为何演变成孩子眼中的“控制”?杨海宇:传统的育儿之道中,家长总被认为比孩子知道得更多,孩子的角色相对要被动得多。以此观点出发,有些家长的育儿理念最根本的出发点就是要为孩子规划并落实一个人生成长计划。这个计划由家长主导制定,依照家长的生活阅历和经验来实施,落实过程中很少考虑听取孩子的意见和看法。这种以父母之爱的名义制定实施的人生计划,在父母的严格执行下,变成了对孩子成长的一套规矩,不可商量的规矩。父母过度干预孩子生活,控制欲强有何后果?王婷(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一般来说,如果父母过度干预、控制孩子,孩子一般会走向两个方向。一种是孩子会出现自闭、内向、敏感、退缩等症状,不愿对他人敞开心扉。还有一种是完全处于一种对抗状态,只要父母干预、控制,孩子就会反抗。父母越想控制他,孩子越不会听话,不会按父母预想的路去走。无论哪种结果,对孩子成长都有一定不利影响。父母在一些选择上,可以引导孩子,告诉他哪种选择可能会出现哪些情况或者提供建议,但最后的决定权应给予孩子,让他自己去体会。这是出于对孩子的尊重。如果孩子没听取意见或建议,最后受到挫折,父母也不应马上批评和指责,而要给予无条件的接纳和关爱,先安慰孩子,再一起分析原因。家长应该如何与孩子良性互动?巨红琳:孩子遇到困难时,最需要家人的情感支持,如果孩子受到挫败,感到孤立无援,求助父母又得不到回应,那他就可能会越来越孤单,对父母失望,甚至彻底切断和父母的联络。而我们说支持,不是指包办一切的支持,而是给孩子足够的情感支持,教会他解决问题的技能,陪伴他增强面对困难的意志。王婷:具体来说,当孩子需求比较强烈,在诉说一件对他非常重要的事情,甚至情绪还因此事受到影响时,那就要跟孩子好好互动一下,让孩子感到自己在家庭中很重要,感受到家人的关心,给他一个及时的反馈,这样才能形成一个良性互动。如果家长在忙,可以明确告诉孩子,父母现在有其他事情,可不可以等一下,或者让孩子自己去思考一下,让他有一个自省的过程,也是帮助他自我成长。要注意的是,即使父母参与帮助孩子解决问题,也不是包办一切,替孩子做决定。而是要给他分析利弊和成因,以及以后怎么做才能更有效地规避问题。敏感、内向性格除了遗传,还有哪些因素?王婷:家庭氛围非常重要。此外,还有接触的环境、学校、与老师同学的相处以及突发事件因素。但孩子的相处方式还是源自他和父母之间的关系,由此演变而来的人际交往方式。有些孩子在成长中意识到了,会开始自我调试,如果没意识到,就可能会沿袭此前的交往方式。杨海宇:现在有许多人在谈论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议题。但需要提醒的是,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原生家庭只是诸多影响因素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还需要考虑那些超越家庭的影响,综合考虑整个社会和文化对于家庭育儿和家庭关系的建构,综合设计相关公共服务去移风易俗,帮助支持儿童的能力提升。良好的家庭教育,需要的不仅是原生家庭的努力,也需要整个社群和社区的积极参与,更需要来自儿童本身的积极性与参与。多方问诊和解路径在哪?“社会、父母和孩子是三大系铃人”杨海宇:解铃还须系铃人,要树立父母与孩子正确积极的相处之道。第一系铃者,是社会习俗和育儿传统做法和观念。有必要在全社会展开育儿习俗转变的宣传和倡导,用新的民主式养育观念替代旧的家长式包办作风和做法。父母与孩子之间应该是朋友,是平等和相互尊重的新型亲子关系;第二系铃者,是家长。有必要加大针对家长的育儿理念与实践培训辅导,提升家长的育儿能力。家庭教育和父母的支持需要提上社会服务的议事日程。家长需要转变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角色,由“权威”型的照顾者向“益友”型的支持者和同行者转变;第三系铃者是孩子。在儿童成长中,需要关注儿童发展、保护和参与这三方面。在儿童发展过程中,具有关键意义的是儿童在生命和社交技能方面的培养和训练。儿童需要学会自我认识、与人交往、与人合作、建立韧性、解决问题、决策、计划与行动、批判性反思等生命技能,这才能让他们更加自信,去展开自己的人生之旅。“孩子做父母的父母,反哺父母学会爱”巨红琳:目前儿子处于表达愤怒的阶段,下一步他要学会化解内心的愤怒,通过自我学习或外部引导,寻找爱的力量,学会和自己和平相处,然后以更大的胸怀理解父母,接纳父母曾经的行为,从而化解矛盾。现在父母成了孩子的角色,孩子要做父母的“父母”,教会父母如何去爱。也许就如孩子父母所说,他们觉得已经把最好的东西给予了孩子,已给了孩子足够的爱,他们真的不懂。而对父母来说,应当意识到问题,主动去补充学习,进而处理和孩子的情感关系。通过学习,家长可以对传统的教育经验有所选择,扬长避短。“建立系统专业的‘父母岗前培训’”王雪飞:现在有不少人很关注家庭环境、教养方式、亲子关系等,但毕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岗前培训,很多父母的教育理念和方法都需要调整。我们建议父母要学会和孩子一起商量着制订规则、让孩子自发地想要努力和有所成就,同时主动关注、及时回应孩子,从生命和人格的角度去尊重孩子,帮助孩子树立长远的理想,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也呼吁社区等机构建立系统、专业的“家长学校”体系,并且推广开来。最新进展父亲:应用心清理过去的“废墟”儿子:会再仔细考虑是否“回家”昨日,王父也在网络上看到了报道,在给成都商报记者回复的信息中,他称,“希望稿子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他会以乐观豁达的心态对待这件事情,“初步想法是不能把过去简单地看成废墟,否则断壁残墙会阻隔视线,形成隔阂。即使是废墟,也应该用心清理,还可以发现基础、设计、施工中间的诸多问题。这样才能为明天铺平道路,打造新的景观。”事实上,在成都商报报道之前,王猛与父亲之间可能很难有这样公开对话的机会,在了解到父母的思考和反思后,他会“回家”吗?昨日下午,王猛在电话中向成都商报记者表示,接下来会再仔细考虑。网友讨论“这样的家庭并不在少数” 儿子自身或有心理问题家庭教育也出现了问题不少网友称有类似经历,希望双方能缓和关系成都商报记者梳理发现,网友集中讨论的焦点在于,王猛自身或许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对于父母行为存在过度解读,但更多地认为其家庭教育出现了问题。“有的人内心是很敏感的,但缺乏安全感是家庭造成的,他需要你帮助的时候,你没有给予帮助,反而把问题推给他,你认为是在帮他锻炼独立,实际上小孩子需要的是指引,哪怕一句安慰。可惜父母依然不明白,这些在家庭中形成的自卑、要强,才导致了他长大后的钻牛角尖。”一名网友表示。还有不少网友表示自己曾有过类似经历,“这样的家庭并不在少数”。不过,又一个问题是,“这样的度(教育的尺度)该如何把握呢?”。网友“尘思信封”认为,“建议国家出台政策,所有人做父母前必须通过心理考试,以免酿成恶果。”不过,网友们仍然希望王猛能够早日释怀,他的父母也能早日直面问题,双方重新建立联系,让王猛“回家”。网友评论摘录孩子在等父母说抱歉父母在等孩子说谢谢@夏天快来吧好冷啊:孩子一直在等父母说抱歉,父母则在等孩子说句谢谢。@晴天:17岁以后在外面,那17岁以前呢?其实,心理病或者心理阴影,对小孩子来说,才是真的抹不掉。长大后还可以反对或者自我调节,小时候只能任凭父母做主。孩子大概就是记得太深了,所以一直忘不了。父母和孩子缺乏沟通忽略了心理成长@喵酱幽蓝:我父母也很强势,记得高三时我们班搬到了一楼,我爸妈每天下午的散步路线都是到我学校绕一圈,从后门看我是否在学习才会放心离去。那年,我和父母爆发了极强的矛盾。我的选择和文中主人公一样,选择了远离,只为了能够逃过掌控。不过后来我和我妈试着互相理解,互相调和。我到现在还记得我妈妈说:“我们也是第一次当父母,没有经验啊……”那一刻我什么怨气都没了。文里的父母和孩子就是缺乏沟通,忽略了心理成长吧。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应该会轻松一些@啊苹果:这样的事情还挺多的,被限制本身就是一件很压抑的事情。不是和过去较劲,是儿童时期太重要了。不过人都需要自我救赎,要克服家庭带来的负面影响,放大好的影响。同时,我觉得文中主人公的行为模式也需要反思,也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应该会轻松一些。好多年轻人在成长中“自我修正”@红海云上:其实能理解,中国的老一辈父母太容易把自己的孩子当成私有财产。好多年轻人自己在成长中受的痛,自己也在慢慢修正。要改变,让下一代的教育更科学。有的小孩天生敏感需要感情的适当回馈@兔叽要早起:有的小孩天生敏感,需要感情的适当回馈,我长大后也会跟父母聊天,指出他们以前做得对我有影响的地方,我妈从不解释,直接道歉说当时确实没做好,我心里的疙瘩就没有了。说到底,一家人要互相尊重。父母一味“控制”不好儿子不回家也不妥@书予空欢:父母的“控制”是想让孩子让他们的计划方式走,但人总要长大,一味“控制”过度关爱,只会限制孩子的交际能力,没法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到了一定的年龄,父母是该放手。但儿子做法也不太合理,父母从小培养辛勤付出,现在父母老了,不回家不联系,合适吗?@灿:差不多的问题我也经历过,只不过没有这么严重罢了。父母孩子都有问题,父母太包办一切,儿子太敏感,还缺少沟通。父母过度溺爱保护孩子适应外界失败归咎父母@姐姐:都有问题,父母过度溺爱保护,孩子到17岁离开父母才开始性格的转变已经太迟了,温室里的花朵,没有抵抗外界的力量,儿子曾试图改变自己的性格适应外界,可惜失败了,就把这些全部归咎于父母。希望双方以后还有缓和的机会。
湖北日报网消息 一名留美回国的硕士研究生,被损友带上吸毒歧路,两次被警方抓获却仍毒瘾难戒,3月26日,在又一次吸食毒品后,他与亲戚因琐事发生争执,亲戚报警后,他面对民警竟满口溜英文,最终被大冶警方查实吸食违法事实,依法行政拘留。3月26日晚上8时许,湖北省大冶市东岳街办某区一户民宅内,29岁的男子熊某和亲戚汪某因琐事发生纠纷,随后熊某情绪狂躁打了汪某一巴掌,并将其上衣撕破。汪某报警后,东岳路派出所民警伍峰、武砚方迅速赶到现场。看到民警之后,熊某神情紧张。更奇怪的是,当民警询问其发生纠纷的相关情况时,熊某竟然满口英文。民警伍峰凭着多年的缉毒经验和对熊某细致的观察,判断熊某极有可能是吸毒了,遂将其口头传唤至东岳路派出所,对他进行尿检,结果尿检呈阳性。铁证如山,熊某对自己吸毒的违法行为供认不讳。令民警扼腕的是,熊某曾就读于一所湖北省属重点高校,后赴美留学攻读硕士,回国后在家乡上班。2013年,熊某因结交损友被带上了吸毒歧路,曾先后两次被黄石警方抓获。数日前,熊某又被两个损友带去“聚会”,吸食了毒品麻果。当晚,熊某被大冶警方依法行政拘留,案件仍在进一步审理中。
高考理科状元、本科北大、留美研究生王猛(化名)12年未回家过春节、与父母决裂6年。他曾写万字书信控诉其“罪行”,而这一切都源于父母的“过度关爱”……“原生家庭”近期一度成为热门词,网友们曾纷纷留言原生家庭带给自己的伤害。但这也不禁让我们深思,是不是只要是过得不好,人生出现问题,都可以将起因全部归责到童年?编辑 | 余佳倩(诺亚财富品牌市场中心)原生家庭的伤害原生家庭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提出,核心观点是: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童年时经历过的一些非常强烈、痛苦的经验感受,往往使当事人在不知不觉中做了影响一生的重大决定。我们先不说成年后心理缺陷到底应该归责何方,不得不说的是,童年父母不恰当的教育和对待方式的确会给人留下长远的影响。这位北大留美硕士王猛发表控诉父母的长文中,字里行间反馈了父母的“肆意操控”、“冲突”和“炫耀”,父母的过度关爱让他没能树立足够的信心。王猛这么写道:“我母亲一直倾向于把我关在家里,喜欢按自己的喜好包办事情。他认为,这种单一环境的限制,导致了他成年后社交能力的欠缺。图片来自张靓颖微博无独有偶,之前闹得沸沸扬扬的张靓颖求婚,她和一个不给她承诺的男人苦苦维持了十多年的感情,全世界都看衰她的情感,只有她在局中,为什么她做不到放手?如果你知道小学一年级她父母离婚,为了父亲每个月的100元抚养费,要大老远骑着单车去低三下四地要,你大概会对她的选择更多一份理解。面对父亲的脸色,她像是在乞讨般被羞辱。她的内心从小没有父爱的支持,又被生存的焦虑不断侵蚀,深层的脆弱和无力必然促使一个人无法保护和尊重自己。还有张雨绮再次离婚,很多人都觉得张雨绮的婚姻一次次“失败”和她的原生家庭密不可分,并扒出了她父母亲的关系作为佐证。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确实看到很多人在幼年时期经历父母争吵、出轨和离婚,长大后就再也不相信爱情,甚至会复刻父母曾经经历过的人生。为什么不能自我救赎?最近大火的家庭伦理电视剧《都挺好》就讲述了女主苏明玉糟糕的原生家庭,女主的母亲是个极其重男轻女的人,秉持着“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的首要原则,女主从小就没怎么感受过家里的温暖和支持。受到原生家庭拖累的女孩,还有前两年热播剧《欢乐颂》里的樊胜美。樊胜美家里很缺钱,她就将自己的全副身心都放在了如何吊金龟婿上,期望以此来改变自己的人生,但结果是男人也没找到,工作也没有水花。不过苏明玉虽然深受原生家庭的伤害,但她凭借自己的实力和努力,在职场上一路打怪升级,事业成功,获得了超出一般的金钱和社会地位,还有世俗成功女性的标配——年轻帅气的情人,逆袭得全面彻底。有张雨绮的不幸童年生活,但是也有同样在年少时遭遇父母离异、曾经心理恨透父亲的孙俪。她做到了和父亲和解,接纳了自己同父异母的妹妹,如今的她过着一家四口的幸福生活,亦事业有成。相似的原生家庭配置,却培育出了不同的人生。我们不禁深思,原生家庭可以给我们带来长远的影响,但这种影响真的是一生不可挣脱、不能改变的吗?有的人天生一副好牌,却打得稀巴烂;有的人虽然没有被赏赐一副好牌,但却过出了高配置的人生。救赎自己 带来改变来自美国的苏珊·福沃德博士写了一本书叫《原生家庭》,著名的心理学家武志红先生曾为其作序。在书中,作者不仅分析了不同原生家庭的病症,同时更重要的是,福沃德博士还提出了实在的解决方案。作者认为只有释放了内心的悲痛和愤怒,只有将责任归于那些应该负责的人——你的父母之后,真正的解放才能来临。在书中有位叫斯蒂芬妮的姑娘,在治疗过程中,尖叫着控诉自己父母毁掉了她的童年、影响她成年生活之后,整个人都释怀了不少,感觉好多了。探索原生家庭伤害的意义所在,并不是为了一度责怪曾伤害我们的父母,而是为了让自己好起来,开启幸福的人生。然而,和原生家庭的和解,是一个长远又艰难的过程。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原生家庭自我救赎与幸福生活的内容,诺亚财富推荐您抽空来听听中国知名心理学家武志红先生的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