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以优异的成绩拿到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的时候,相信所有的考生都是对研究生生活的憧憬,想象自己也能够享受到导师“一对一”的辅导,能够和专业领域内的大牛一起研究,这无疑是一件很令人兴奋的事情,于是我们就带着这样的心情进入了研究生生活。可是,当我们真正的开始自己的研究生学习时,当初所想的导师几乎没有见过面,似乎仅仅只是在刚开学时见过一面,彼此寒暄了一下便就没有信息,似乎自己和没有导师一个样子,这可是令很多的研一新生措手不及,毕竟和自己之前所想的有着很大的出入。然而实际上这在研究生教育中是一个比较常见的现象,导师虽说是指导研究生学习,但不是我们上小学时那样真正意义上的“一对一”辅导,在平时的学习时间中,导师和学生的沟通或许会很少,但这也有导师的个人性格所决定的,并不是所有的研究生导师都和自己的学生不联系,也不是所有的硕士研究生导师每天都和自己的学生联系。拿我自己来说,因为我是文科生,所有没有实验可做,不需要出去和导师谈项目,于是我的研究生导师也是很少和我联系,只是会时刻的提醒我要看文献,要写论文,经常会给我发一些比较前沿的学术文章,仅此而已,有时候也会消失很长时间不联系,所以我自己早已习惯,但是当你准备开题报告、毕业论文撰写开始时,你的研究生导师每天都会联系你。因此,研究生和导师不见面,这对于很多的研究生来说是一件比较正常的事情,或者说很多的硕士研究生都不希望自己打的导师每天联系自己,甚至是把自己忘记,因为这样就可以有更多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也就不会出现所谓的导师“压榨”现象。但是作为硕士研究生的我们,不应该再是一味的指望着自己的研究生导师,在读研期间很多的事情都需要自己单独去处理,需要自己规划自己的研究生生活,并且也一定要明白,我们有能力对自己负责,所以不管是学习还是科研,又或者社会实践活动等,都需要自己主动的去争取,而不是和自己的导师密切关联。同时,如果导师不联系我们,那么我们依然可以做很多的工作,可以用更多的时间去仔细阅读文献,可以写写文章,可以参加学术论坛,这些都是可以自己独立完成的,而且这样的安排也会为自己的研究生生活增添更多的色彩,并且这也会为自己顺利毕业奠定基础。总之,研究生导师不联系学生,不是一个必然事件,更多的取决于你所在的高校,你所学的专业,你所跟的研究生导师个人性格等,但是要始终明白的是,不管导师是否经常联系我们,我们都应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并且我们也应该为自己的研究生生活做更好的规划。
不管是哪一年考研的学生,在考研复习中一定会谈到关于硕士研究生的诸多问题和事情,因为他们即将成为一名硕士研究生,而在很多考研学生中谈到的问题中,一定会有硕士导师项目和课题这件事情,因为几乎所有的考研学生都认为在读研期间一定要加入导师的课题组或项目组,似乎这样才会更加的完美。于是,带着这样的想法进入了研究生生活,但是这其中势必会有很多的学生发现,自己当初所想象的那些事情并没有按照自己所想的那样,其中便包括自己打的硕士导师并没有项目,也没有课题,那么这时作为一名硕士研究生,我们该怎么办呢?首先,项目的事情不是你所着急的,你需要做的是打好基础。想加入导师的课题组,或许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只要硕士导师带上你就可以,简单的说就是写上你的名字,这便意味着你加入课题组了,但是想在课题组期间学到更多的知识以及发挥更多的作用,需要你做足够的前期工作。一般来说,硕士导师带自己的学生进入课题组,给学生分配的工作是数据收集和整理,这是最为基础的工作,但是这份工作对于很多硕士研究生来说依然是一件很难顺利完成的事情,或者说根本做不到。所以,在硕士导师没有项目时,作为一名硕士研究生你需要做的是将最为基础的学术信息搞清楚了,一些研究方法、数据整理实操、研究领域的最新动态等,这些都是你所具备的,因为有的硕士研究生虽然进入课题组了,但是连最基本的哪些期刊是核心、哪些是SCI都不清楚。而我就是在研二的时候才加入到导师的课题组,研一的时候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将自己所学习的专业以及最新动态都有了一定的了解,看了几百篇核心期刊的论文,熟悉了我所研究领域的所有核心期刊和C刊,因此在课题组中我并不是可有可无,也有自己的作用,绝对不仅仅只是“挂名”。其次,导师想申请项目很简单,你研究生毕业前一定会加入导师的项目中。很多的研究生都认为,甚至一些家长也这样认为,只有导师手上有项目才是最为厉害的,才是最好的,所以找导师时一定要选择有项目的导师,当然这毋庸置疑肯定是对的,但是忽略了很多没有项目的导师并不是难以申请,只是不想申请罢了。或许当你刚入学时,导师的项目或者是课题刚刚结题,因此硕士导师不可能立马会有新的课题或者是项目出现,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而且对于研一的学生更多的硕士导师还是希望其能够做好最为基础的工作,而不是迅速的参加到课题组的工作中。同时,硕士导师申请项目或者是课题时,国家级的或许会非常的难,但是申请省级的、市级的课题那都是非常容易的,只要导师申请那么一般都会顺利的拿到手的,只是现在很多的导师都希望做一些好的课题,档次比较高的课题,所以不要担心自己导师是否有项目这个问题。最后,不要想着换硕士导师,这是最不理智的做法。如果你因为硕士导师没有项目,便急匆匆的向院里面的领导申请换硕士导师,结果一定是失败,一定是不会顺利的换硕士导师的。因为只有当你的硕士导师有极大的教学事故或者是其他方面时,才会有换硕士导师的可能,或者说是硕士导师因为身体原因才能够将你交给其他硕士导师,因此换导师这种想法一定不能有。所以,你只需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可以了,研究生的生活并不是只有参加导师的项目或课题。总之,硕士导师没有项目这并不影响你的正常学习,也不影响你的科研,同时硕士导师在你读研期间一定会有项目,而且你一定是项目的一员,所以还是先尽快的完善自己吧!
一个硕士生导师能带多少研究生:(1)原则上不超过2个,但是始终有不讲原则的。我们学校通常要求每个导师招生人数不超过2个,如果当年承担有重大项目的导师,可以申请多带1个,也就是最多不超过3个。然而,总是有破坏规矩的人,那就是一群叫做“领导”的生物,他们可以跨专业、夸学院、无视一般规矩肆意妄为地多招生,有的老师一年可以找七八个学生。(2)对于有项目、有经费的老师,招生数量是多多益善,无奈僧多粥少。我们课题组4个老师,3个导师,原则上每年可以招6人,也就是在读人数最多可达到18人,实际上我们现在在读人数只有10人。原因在于学科导师多,每年的招生人数有限,僧多粥少。前几天课题组会时,组内老师还在抱怨,学生太少了,很多事情都没法开展。(3)研究生导师招生人数与学科和导师个人也有关系。通常工科的老师喜欢多招生,因为他们通常承担大量来自企业的横向课题,需要大量学生跑现场、做实验,导师当“老板”的大多数是工科学科的导师。有的导师招生喜欢“精益求精”、“宁缺毋滥”,这样的老师每年通常只招一个学生,没有遇到合适的,甚至一个学生也不招。(4)很多学校规定,有课题、有经费的老师才能招生。研究生一般都是成年人,学校会给他们提供少量的生活补贴,更多的补贴还是来源于导师的课题经费。因此,许多学校就明确规定,有课题、有经费的导师才有招生资格。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不妥,联系删除!
考研的时候我们可能都觉得当硕士研究生毕业的时候就应该会比较轻松的找到自己认可的工作,再也不用像大学毕业找工作的那种无奈,所以三年之后硕士研究生即将毕业,而这一段时间也正是所有寂静毕业的硕士研究生找工作的高峰期,所以每天拿着几十份简历的研究生会出现在很多高校的招聘会现场,他们希望能够尽快的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能够尽快的通过企业组织的面试,能够尽快的拿到企业offer,这样自己就能够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就业,开始自己的毕业论文。只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总是会想到考研之前听很多人说一定要选择一个非常牛的导师,因为在研究生毕业的时候其会给自己的学生推荐非常好的工作,因为导师有着很丰富的人脉关系,和很多的用人单位都有联系,因此给学生推荐工作也比较容易,可是当硕士研究生毕业时很多学生表示自己的硕士导师并没有给自己推荐工作,甚至都不过问自己工作找得怎么样了,所以便开始抱怨自己的导师觉得导师不负责任。可是,或许我们需要明白的是硕士导师没有给学生找工作的义务,要想找到好的工作,只能是靠自己,而所谓的导师推荐就业这是由可能发生的事情,但是这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导师的人脉关系中是否真的有这样的刚需?二是学生自己是不是真的足够优秀,只有满足这两点的基础上硕士研究生导师才有可能帮助自己比较得意的学生找一份比较好的工作,当然这也仅仅只是存在于理论的层面,毕竟高校并没有要求硕士导师必须解决自己所带学生的就业问题。所以,作为即将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如果导师帮助我慢就业,那固然是一个很不错的机会,但是导师并没有这方面的意愿,那么我们也不能因为这个理由而抱怨,毕竟找工作是自己的事情,只能是自己辛苦多跑几个招聘会,多投递几份自己的简历,然后就是精心的准备接到面试通知的所有公司的面试,最终顺利地拿到offer,这才是硕士研究生就业正常程序,而不是全部的指望自己的硕士导师。总之,找工作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所有的学生都希望自己能够走捷径,能够比较的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可是这却是很难实现的,只有自己去踏踏实实地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才有可能抓到真正适合自己的机会,才有可能顺利地完成这一工作,才能够进行自己硕士研究生毕业的下一项工作。
文/十八木“听风也听雨,飘雪落澜庭。用心书写教育。” 【本文选自十八木之《读研》系列文章】近年来,关于读研读博期间,师生关系的问题备受社会关注。于是,就有学生家长或者是学生本人经常关心,研究生导师讨厌什么样的学生?我个人担任研究生导师近十年,实际上,从导师的角度上说,还从来没有“讨厌过”某个学生!但从学生的角度,估计感觉可能会有学生认为导师“讨厌”他(她)。1 作为导师,一般不会讨厌自己的学生!据我所知,大部分的导师都不会明显讨厌自己的某个学生。一般来说,现在研究生导师每年只能招收3-5名研究生(过去可能比较多,因为那时候研究生导师太少),在正式录取前,导师通常都已经和学生有过见面或是接触,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至少是有一些了解,所以,如果实在是互相没有一丝好感,一般就不会招收到自己名下了。有些人可能会说,录取后随着互相接触时间的延长,了解的加深,可能会出现互相看不顺眼的现象,导致导师讨厌学生的情况。这种情况确实存在,但即便是如此,大部分导师也不会明显表现出讨厌学生,顶多是“不够喜欢”或者对学生的表现“不满意”。2 那么,研究生导师“不满意”什么样的学生呢?实话实说,我曾遇到过几名“不满意”的研究生。现在回想一下,他们有几个共同的特点,总结如下:(1)不积极不上进,而且屡教不改!我曾经有一名研究生,进入研一以后,开始喜欢上了玩游戏,手机游戏、电脑游戏,都很痴迷。研一第一学期,到期中的时候,有任课老师向我反映学生迟到旷课的情况,我比较生气,因为我在开学不久发现学生喜欢玩游戏后,曾专门劝告过学生,但显然的是,学生没有听进去导致任课老师都意见了!我于是再次找学生谈话,学生当面沟通的时候态度非常好,我以为这下应该是听进去了,结果呢,到了期末的时候,该学生的课程居然挂科了!!!要知道研究生阶段挂科的情况少之又少!一般都是因为没有很好的配合任何老师的教学,才会出现挂科情况!我了解情况之后,才知道这学生根本没有听进去我的几次良苦用心的劝告,依然是我行我素执着于玩游戏,我非常生气,在一次组会上,直接点评对其进行了严肃的批评!还好,从那一次之后,学生渐渐改过,逐渐走上了正轨,只是因为他耽误了整整一个学期,后面读研期间的成果比别的同学差远了。(2)骨子里倔强,不把导师的话当回事!这类学生非常倔强,不喜欢听别人说道,不喜欢导师的所谓敦敦教诲,对导师的指导完全不放在心里。他自己想怎么干就怎么干,例如做实验,对导师的建议不屑一顾,固执地按照自己的个人想法去开展研究,结果失败了还不思己过,还要怪导师水平不高!这样的情况,导师怎么可能满意?!(3)不汇报不请示,凡事自行决定!这种情况同行们都称为“先斩后奏”!基本上是大多数导师都比较反感的做法!举个例子,例如导师召集学生开组会时,某个学生无法参加!导师一了解,原来是学生私自外出做兼职去了!读研读博期间,实行的是导师负责制,学生私自外出须征得导师的同意,至少导师要知道你去哪了!你什么事都自行决定,把导师视若无人状态,导师当然不满意!(4)情商太低还有就是情商太低。这类表现太多了,比如,读研期间私自加入别的导师的团队或是项目;导师通知事情时,从来不回复!导师交代的事情,总是拖拖拉拉,向来不能够按时完成!导师召集开会,总是迟到!未经导师同意,私自发表课题组成果,泄露课题组机密!甚至向导师的对手吐槽导师的缺点,等等。这些情商太低的表现,或多或少会影响导师对学生的看法。3 那作为研究生,如何避免导师的“不满意”呢?我个人经常给学生讲,作为研究生,你在家的时候,最亲的人是你父母,在学校,最亲的人,应该就是你的导师了!古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作为大多数的导师来说(99%以上),都是真心真意地希望自己的学生做得更好做得更加优秀!所以,读研读博期间,其实很容易做到避免导师的“不满意”,你只要积极向上、努力进取,让导师看到你的勤奋好学,就可以了!你如果能经常性地取得一些小小的进步,哪怕是再小的进步,作为导师,都会乐得合不拢嘴!大多数情况下,导师不满意学生,基本上都是出于恨铁不成钢怒其不争失望不已,有些导师比较耿直,把学生当成自己孩子一样的批评,结果学生并不能理解,把导师的批评看成是对自己的讨厌,于是矛盾进一步加剧,甚至导师遗憾的结局。总之,读研读博期间,作为学生,应尽可能做学生该有的样子,积极融入导师的团队和氛围,争取做更优秀的自己!尽量不要和导师闹僵!毕竟导师和学生,低头不见抬头见,在和谐的气氛中学习,才是更愉悦的事情。当然,极少数的特例个性导师,除外。【用心书写教育,《大学往事》《读研》《读博》系列文章将陆续推出。欢迎关注十八木】(本文原创,欢迎评论转发。)
研究生导师是怎么选择学生?你被你的导师“坑”过吗?为什么?我虽然没被导师坑过。但和我一起读研的两个同学算是是被坑惨了。我至今不懂,到底是导师的问题,还是学生的问题。我认识一个女同学三年换了三个导师,一个男同学虽然没换导师,也被坑的够呛。一、选导师我读研那会有两种选导师的方式。一是双选。这是大部分同学读研选择导师的方式。眼缘真的很重要,能在一起度过三年确实是靠缘分的。还有一种方式。二是抓阄。这个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儿戏,但我确实遇到了。因为双选的时候,导师对自己的学生不满意,学生也对自己的导师不满意。既然互相都不满意,那行吧。抓阄,抓到谁那就是谁。有意见也没有用,这样反而还公平一些。我觉得这样确实很公平,提前谁都不知道,选谁那就算谁。要不然都不满意什么时候才能选好导师。这样下来效果还不错,除了个别有问题的,基本上都没有什么问题。例子一:言归正传。先说说三年换三个导师那个女同学吧。研一的时候,选好导师。这个女同学的导师刚博士毕业三年,刚好评上副教授和硕导。她是他导师的第一届学生,可以说是开山大弟子。导师也是第一次带学生,比较上心,每次见面都会给她一些书单,让她读书写笔记,两周谈一次话。这个女同学估计是比较懒吧,她导师也时常让她下去调研,各种事情也多。所以读书的时间不多,更别说做笔记了。这样一次两次交不上,导师也怒了,学生也累,最后不欢而散。这我也不知道到底是谁的错。研二期间,自从那次不欢而散之后。这为女同学就打报告换导师。最终如愿以偿,换到了新的导师。这个导师就没有那么多事了。应该轻松一点了吧。可是又一次事件,搞的不愉快了。这个学生的导师带本科生的课程,因为临近期末,她导师带的课比较多。就让她帮忙给算本科生卷子的成绩,她自己也不细心。导致大部分学生的成绩填错,本科学生告到了教务处,该导师毫不犹豫的出卖了自己的学生,说自己并不知情。这,我当时听到了也很懵逼啊。最后,因为有隔阂了,又一次不欢而散。研三期间,果然开学又换导师了。而且在研二导师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她导师被炒鱿鱼了。对的,她导师被她单方面炒了。我不作过多的评论。又一次,而且还是在写硕士毕业论文的关键时刻,她炒了她导师的鱿鱼。新换的导师是兼职导师,她自己也是一学期见不了一两次,我也不知道到底是谁坑谁了。这读个研究生,可谓是命途多舛。例子二:这个是优秀的烦恼吧。这个男同学的学术能力很强,在研二的时候就发表本科学报将近10篇,还不算一篇北大核心。都是他自己写的,没有咨询过导师。因为导师很忙,每次给她发过去,都是半个月不见回复。所以他也不问了,自己写自己发。原本没有什么问题,可是在硕士论文开题的时候,他导师就是不给她签字让开题,你想啊,导师不签字谁敢给开题。导师的问题是,发这么多论文为什么不带她,为什么不给她说。就这个问题一直压着不给开题,还拉黑该学生的微信和电话,这是真事。我亲身经历,这才是坑学生啊。好了,我就说这么多吧!
当我们将注意力全放在高考上时,20考研的学生还在屹立不倒的坚持着自己的复习计划,因为他们想顺利的攻读硕士研究生,但是在奋斗的路上会有很多的问题阻挡着他们,尤其是对于一些有考研想法但是又因为一些很负面的消息而导致考研的想法松动,或者说完全的放弃了考研。在诸多的原因中,有这样一个原因是很多是考研学生所经常提到的,即很多考研的学生怕遇到一些无德的导师,或者说怕遇到压榨学生的导师,再加上一些新闻媒体也曾多次的报道过类似的导师压榨学生的事件,所以这更成为了诸多有考研想法学生必须面对的问题,更害怕遇到这样的导师。可是,如果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放弃考研,那么你或许真的想太多了,又或者说这是一种多余的担心。在我国每年将近70万左右的准硕士研究生进入高校,能够遇到所谓的导师压榨学生的情况真的是少之又少,几乎是不可能出现的事情,每年这些硕士研究生都会准时的、顺利的通过毕业,拿到自己理想的毕业证和学位证。同时对于“压榨”这一词的理解或许我们有错误,很多学生认为只要硕士导师让自己干活,那就是“压榨”,那就是在欺负学生,可是在正常的研究生教育中,学生帮助导师干一些科研活,例如搜集资料、查阅文献、整理文档等这都是极为的正确的,也是极为正常的,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能够学到很多的知识以及科研的一些新认识。此外,作为一名硕士研究生,对于硕士导师的认识是这样的,每一位硕士导师都承担着很大的责任和压力,你三年的学习生活更多的是由你导师来决定,为了自己所带的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成果,为了所带的学生能够顺利的通过论文答辩,每一位硕士导师都在尽心尽力的帮助所带的研究生。因此,你完全不用因为这个原因而动摇自己考研的想法,同时如果真的遇到了你所说的这样的导师也不用害怕,我们有很多解决的途径,有很多方法来改变你所面临的现状,所以你只需要负责好好复习,顺利的考上硕士研究生。总之,不要将导师想象的那么不堪,因为你只是道听途说,当你真正遇到自己的导师,当你真正开始自己的研究生生活时,你就知道每一位导师对待自己的学生是多么的热情,是多么地负责任。
考研分为初试和复试,经历了初试的层层筛选,如果有希望过了国家线,那就需要联系导师了,大家都知道选导师很不容易,网上也经常爆出“黑心”导师,行为恶劣的导师也是层出不穷。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有的导师在选学生的时候也是苦不堪言,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被“水货”学生坑得比较惨。01导师无奈帮写论文毕业写论文本来就是研究生的本职工作,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研究生都能顺利完成的,遇到这样的学生,导师就只能亲自上阵了。阿杰是导师的一名学生,在第一二年的时候还算过得去,虽然没什么重大的成果,但是课程也还算跟得上。但是到了临了要毕业,需要交论文的时候,却给导师来了一台大戏。这一年阿杰结婚了,还生了小孩,突来的巨变让原本正常的学业一下就荒废了,落下了很多课程,很多科研和论文都没有完成,几乎快无法毕业了。其实研究生期间,科研和论文的压力都挺大的,不是特别优秀的话是很难兼顾家庭和学业的。阿杰这个时候想到,自己唯一可以做的就是“抱”住导师的大腿,跟导师诉苦,如果自己不能顺利毕业,不但前面几年的努力白费了,无法顺利地找到工作,就连刚刚出生的孩子也没有能力赚钱抚养,自己不能没有工作。毕竟师徒一场,导师也不能狠心放任不管他,于是就决定倾注心血帮他改写论文,不改不知道,一改吓一跳,阿杰的论文实在是太水了,改来改去都无法达到满意的状态,最后,心一横,就只能帮他重写了。导师也是着实被坑了一把。02科研这碗饭不是谁都能吃的尤其是学硕,是走科研路线的,但很多学生其实规划未来,当时只是为了不出校园工作或其他原因就“随意”考了研,但上了研究生之后才发现自己的兴趣并不在科研。B导曾说:“科研这碗饭,不是谁都能吃的。我一周可以写三篇顶会论文,完全不费力气。我不是要求我带的学生都做到我的水平,但是一个学期写不出两篇的,真的不适合搞科研。”“我一点都不讨厌我带的学生没有科研能力,我手底下上百个硕士生,不可能个个优秀。再不行,我还有博士生可以用。但是我很讨厌那种明知道自己没有科研能力,还不抓紧时间给自己找后路的学生。你要是觉得自己不想读博,跟我说,我放你去实习。那些不发论文,还不去实习给自己找出路的学生,我是最讨厌。”搞科研是需要天赋的。说难也不难,就是一种研究思路的问题,先找问题,再搜数据,利用一两个验证方法而已。但是这个思路你现在要是没有,以后也很难有。有句话我觉得说得挺对,有些人为了逃避思考,愿意做任何事。03我可以忍受你的不专业,但不能接受你的不认真对于导师来说,专业程度不足可以后天培养专业性,但如果态度不认真,那就是彻底失分。面对很多“佛系”的学生,以为上了研究生就能“躺赢”的学生,导师们也是焦头烂额。夏文就是这样被导师“嫌弃”的,导师曾这样对他说:“如果你追求的是钱,那就多学习多看书去面BAT,拿个高薪;如果你追求的是稳定,那就早早去找个央企国企实习,争取转正;如果你追求的是学术,那就多跟我做项目写论文;如果这些你都不追求,就喜欢躺着,那你来读研干什么?三年时间干什么不好?”对于很多研究生来说,一部分会选择继续搞科研,但同样也有大量的学生选择就业,而其实对于大部分的导师来说,如果你放弃继续搞科研也会理解并尊重你的选择。但是你不能因此就对应该在学校完成的任务不上心。导师其实很忙,有很多事情需要去做,你不能什么事情都等着导师来要求你、导师来催你去做,研究生阶段需要你自己来培养一些自己的能动性,主动联系导师,主动争取机会。选择导师”与“导师选择”都是大事知道自己适合什么样的导师是前提,而只有让导师满意才能选到心仪的导师,才能在研究生阶段度过和谐的师生时光。以上这些雷区一定不能踩!
今天,有个朋友在百家私信小西,她遇到一个难题:导师去了更好的院校,她不知道是跟着导师去新大学做课题,还是在自己学校同专业找一个新的导师呢?在小西看来,研究生导师跳槽不常见!目前高校教师依然属于事业单位编制,想要离职去其他院校比较难,有心的朋友应该在学校人事处网站看到某某老师离职的公示呢!事业单位改革推行后,高校和医院保留事业单位性质,但是取消编制。之前我和同事还讨论,以后普通院校不给予优秀老师足够的扶持和政策,很难留住人呢!硕士生导师指导学生课题小西聊高校教师离职难就是想要说明一件事:导师就算最终跳槽成功,研究生原则上无法离开的(学信网注册无法变更),就算是跟着导师去新大学做课题,依然需要回原单位进行答辩。不清楚该导师离开时是否妥善安排好自己的学生,有课题组的会安排组内其他老师负责,单独一个人的也会委托专业内关系不错的导师帮忙。作为大学老师,若你是研一、二学生,个人建议变更新导师比较好。研三的话,课题已经没有时间变更,直接完成之前的课题,顺利答辩就好。团队离不开导师和学生的协作为什么不太建议研究生跟导师去新学校做课题呢?导师去了新单位后,有可能涉及到科研成果归属的问题,比如发表科研论文的第一单位。若你跟导师在新大学做课题,科研论文的第一单位不是你所在院校(学信网注册),就不能作为你符合答辩要求的支撑材料,按规定是无法进行论文送审、参加答辩的呢!反之,导师工作的新单位非第一单位,该导师又无法将这样的科研论文作为科研考核和职称评定材料。将心比心,去了新单位后没点拿得出手的科研成果,导师也无法"玩的转"或"交得了差啊"!当然,若是和导师协调沟通好科研成果归属,继续之前具有延续性的课题也挺好的。这样的培养方式,类似于"联合培养",只是说第二导师是新单位的原导师。毕竟,平台较好的院校科研条件好不少,尤其是大型仪器设备等。导师和学生间是双向选择一般来说,遇到导师跳槽的情况,选择权基本不在学生手中,跳槽之前也不可能会考虑自己研究生的意见。毕竟,研究生就算不同意变更导师的话,原导师也可以选择跨校指导。如不少院校都有聘用其他知名高校的兼职教授(甚至部分是国外知名高校的教授,给予硕士或博士招生指标),同样采用跨校指导模式培养研究生!作为研究生,千万不要有"导师离不开我"的心态,去了新院校缺优秀学生之类的。比如,大牛导师被某大学挖走后,新学校会有指定的政策和经费扶持,帮忙其快速组建新的课题组(1-2年内),往往缺的是团队核心成员,如他原团队的某些青年老师(大部分会跟着跳槽),而不是某个研究生。之前不少高校挖人时,谈的都是"打包将课题组一起带走"的条件和待遇呢!之前,西部某985高校一个专业短期被挖走10余个老师,正常教学都无法开展!若是某个年轻导师,有不错的科研成果和潜力,被更好的大学挖走的话,小西建议你可以硕士毕业后去他新院校的团队读博,也不太合适硕士阶段跟着去做课题。极端情况下,要是他在新单位起步不顺的话,很有可能导致你延期毕业。研究生办公室小西建议这样的选择权留给导师,他要是真的觉得要让你过去开展课题研究,必须帮你处理协调好科研论文、学位论文、答辩等过程中可能寻在的问题。之前有过不少学生深有体会,自己导师跳槽后也跟着过去做课题,回学校答辩时被几个评委专家"刁难",甚至答辩后不予以表决,要求学位论文修改到位。因此,小西建议和导师坦诚的聊一次,把有可能发生的问题沟通清楚后再下决定呢!加油!
研究生导师,一个导师能带几个学生呢?这是对于众多考研联系导师的考生而言最关心的问题,因为联系同一导师的学生越多意味着自己被选上的概率会下降。一个导师能带几个学生不同学校有不同的规定,但大体的指标基本相似。在我的学校,有科研项目的教授能带1个学硕3个专硕,有科研项目的副教授能带3个专硕,而有科研项目的讲师能带1个专硕。当然,不同的学校对于这个指标都有所不同。硕士生导师带学生数量的标准是什么?研究生导师要想招收研究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1.有确定的科研项目,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级科研基金、校级科研启动项目(这只针对新入校的教师)。很多考研的学生在联系导师的时候没有关心到科研项目的问题,一部分学生会因为联系的导师没有科研项目而被迫另选导师;2.具有独立完成科研论文写作,拥有科研功底的教师。虽然一些不能独立完成科研论文写作的教师也可能可以带研究生,但这部分是少数,因为这些教师参与到了其他专业内学术大佬的团队,这就不用担心自身科研能力的问题,全部事情都是团队完成就好;3.每个学校对于研究生导师可以招收的学生名额都有控制,但大体上的分配为:教授能带1个学硕3个专硕、副教授能带3个专硕、讲师能带1个专硕。当然,如果没有科研项目,就不能带学生。对于刚入校的教师而言,这个指标会适当放宽,各校间也有所差异。如何选择导师?5月正当研究生复试,如何选择导师,这将是各位考研学子都非常关心的问题。作为一个18年考研的学生来说,对于导师的选择有自己的见解,希望能提供一点建议。1.做科研、读博选学术强的导师。那如何辨别一个导师学术能力是否强呢?上学校的官网查看其发表论文的情况,如果没有汇总信息可以到知网或者《wed of science》上查找其论文,如果近年一年的发论文数在5篇以上基本上属于科研能力不错的导师;2.研究生毕业即希望参加工作,则选择专心做横向项目的导师。横向项目一般指的是企业项目而不是科研项目,做企业项目的好处是能接触到实际工程,以及有实习的机会,这样对研究生毕业找工作有一定的帮助;3.要想在研究生阶段更加充实,希望与导师关系更加好,选择年轻导师。年轻导师刚入校,一般而言为了职称或者升职,都会比较热衷于科研以及横向项目,这时候底下的研究生需要做的事情就比较多了。结语:一个研究生导师能招几个学生,不同学校都有不同的指标,一般而言一届是在3-4个,讲师基本上是0-1个,并且必须需要有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