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研究生论文中期答辩怎么写心养

研究生论文中期答辩怎么写

毕业答辩是检验学生毕业论文真实性的一道流程,同样是学校考验学生专业理论知识能力的一项流程,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撰写之后,需要进行相应的毕业答辩才能够顺利的毕业,而研究生则更加的苛刻,不仅是毕业前需要答辩,在论文撰写的中期也同样需要答辩,那么研究生论文中期答辩怎么写?一、答辩稿的撰写答辩稿是答辩展示环节进行辅助讲述的稿件,主要的内容是对论文研究的介绍,学生准备的相应答辩稿件,可以有效的增加自己的自信心,让自己在答辩场上有更好的发挥,从而获得更好的答辩评价。二、答辩PPT的准备答辩的PPT很重要,答辩PPT是论文的直观形式,一个好的PPT不仅可以让指导老师和评委认知学生所研究的内容,同样可以让其了解到学生所研究的现状和进展,这对后续的提问是非常有帮助的。而在答辩PPT当中,应当尽可能的采用图片、表格的形式进行表述,这与论文的文字形成相得益彰的理解表达,从而在答辩中产生更为良好的效果。三、分析、总结、归纳其实对于研究生而言,最为重要的还是锻炼自己批判性思维和分析、总结归纳的能力,这种能力是研究和论文写作必不可少的,需要学生客观的认知内容的本质,从多个维度来发现相关的优劣性,并在答辩中将自己的观点阐述出来。以上便是研究生论文中期答辩怎么写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够给各位同学带来帮助。

冬之旅

本科毕业论文中期检查,主要陈述这几个方面,轻松过关

文/十八木“听风也听雨,飘雪落澜庭。用心书写教育。” 【本文选自十八木之《大学往事》系列文章】春季学期的这个时间,一般在高校校历中是第7周或第8周,对于本科毕业论文来说,刚好进行了一半时间,所以很多高校都要对学生进行毕业论文工作的中期检查(部分学校可能没有答辩环节)。通常除了要学生填写毕业论文中期检查表之外,还需要做PPT进行5-8分钟左右的汇报答辩。虽然今年这个春季学期一直处于特殊时期,但到目前为止,笔者所在的学校,关于毕业论文的相关环节除了实验之外,其他工作依然在按期推进,中期检查环节也照常进行,检查学生论文进度,正常打分排名。那么毕业论文中期检查汇报答辩,如何应对呢?关于中期检查,一般来说,学生主要讲清楚以下3个问题即可(实际上研究生论文中期检查也类似)。01 到目前为止,你做了哪些工作?不管是本科生毕业论文还是研究生毕业论文,中期检查的主要目的,顾名思义就是起到一个检查的作用。所以,中期检查汇报的第一个关键内容,就是已经做了哪些工作?这时候已经不必再去长篇大论地讲论文研究进展和研究意义了,可以直奔主题,重点介绍在开展论文研究的前半阶段,已经完成了哪些具体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哪些阶段性的研究成果?并对已经完成的这些工作进行较为详细的总结和分析介绍。总之,这一部分是毕业论文中期检查的核心部分,学生讲解时,要让听众们听到两个重要信息,一是该论文已经证明可行;二是该论文已经正常开展并按预期取得了初步的成果。02 还需要做哪些工作?打算怎么做?介绍完已经完成的工作后,第二个需要讲清楚的内容就是在前期研究过程中,发现或遇到了哪些实际性的问题?与开题报告时的研究方案和研究路线对比,有哪些地方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那么如何进行调整?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还需要具体做哪些工作?后期的研究工作开展的基础条件是否已经都准备好,如果对前面的研究方案有轻微调整,打算具体怎么做?一般来说,中期检查后到完成毕业论文这个时间段内,属于毕业论文研究工作的质量提升和完善阶段,需要高度重视。03 预期完成论文的时间?讲完上面两个问题之后,再介绍一下预期完成论文研究工作的时间,是否能顺利按期完成所有研究工作?在PPT的后面,可以添加工作进度表,把已经完成的工作明确标出“已完成”,后期的工作进度安排一一列写清楚。例如什么时候完成实验工作(如果有实验的话)?什么时候完成论文初稿?准备论文答辩等等。04 结 语不管是本科毕业论文还是研究生毕业论文(尤其是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中期检查是论文开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检查环节,当然有些学校本科生毕业论文可能没有中期检查答辩环节。但研究生中期检查肯定需要正规的汇报答辩。中期检查首先是检查学生论文的进度,是否按期进行?以便保障论文后期的顺利开展;其次是通过对学生前期工作的检查,进一步督促学生后期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同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给学生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确保毕业论文的顺利完成。实际上,不管是哪个阶段的毕业论文,从刚开始看资料、写方案、做研究、总结到写论文,都是一个非常艰辛的过程!中期检查依然不敢有丝毫的怠慢,这个阶段正是论文主体的重要阶段,一定要踏踏实实推进。要回答好以上几个问题,也是基于前期踏踏实实推进的基础之上。还是那句话,完成一份合格的毕业论文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也没有必要整天忧心忡忡不知所措,只要每一步的工作都能够认真、按时、充分完成,并及时地做好阶段总结,最后的毕业论文和毕业答辩也就顺理成章了。【用心书写教育,《大学往事》《读研》《读博》系列文章将陆续推出。欢迎关注】(本文原创,欢迎评论转发。)

好兄弟

硕士研究生期间如何规划时间

硕士研究生期间的学习时间通常都比较紧张,如果没有合理的规划会遇到较多的问题,不仅会影响科研的进度,甚至有可能会延期毕业,所以读硕士期间一定要注重时间的规划。硕士期间的时间规划可以按照三个维度来进行,第一个维度是按照论文的撰写进度来安排时间,论文分为大论文和小论文,写论文是读研期间的硬性要求,所以一定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论文的撰写。通常在研一完成文化课的学习之后,研二会确定自己的主攻方向,此时就要着手小论文的撰写,论文越早准备越好,在当前的就业环境下,多发表几篇高质量论文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通常情况下,大论文的撰写需要经过开题、中期、预答辩几个阶段,可以根据相应的时间点来制定具体的时间规划。第二个维度是根据科研的进度来制定时间规划,以科研进度来规划时间可以结合论文的撰写情况,可以为不同的阶段制定具体的科研目标,围绕科研目标来制定时间规划。以大数据方向为例,早期的目标是先确定当前的研究边界,这个过程需要阅读大量的文献,同时搭建起自己的科研环境(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搭建云计算环境等),紧接着确定自己的主攻方向,创新点不论是与行业的结合应用还是要扩展整体知识体系的边界,都会有一系列的成果。按照历史经验来看,一定要注重早期的研究效率,越早出成果越好。第三个维度是按照学年来规划时间。通常研一的重点在于文化课程的学习,这个期间尽量多涉猎一些专业知识,尽量为后期的科研构建更加丰富的知识结构,外语不好的同学也可以安排一定的时间来提升外语。研二的重点在于科研,按照自己的科研方向做好时间规划,以季度为单位,尽量多出成果。研三的重点涉及到论文和接下来的规划,是选择继续读博还是参加工作,如果计划工作还需要留出足够的时间来参加各种面试。以学年来规划时间,一定要把任务往前赶,因为研三一开始就面临秋招,秋招还是非常关键的。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刻经人

说白了,硕士研究生三年的时间忙三件事情:课程学习、论文和就业

经历一年的辛苦复习,我们的考研学生终于拿到了自己理想中的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开始了自己的研究生生活,只不过没有大一时那样的激情和好奇,毕竟研究生和大学生么有本质上的区别,或者可以说就是大学生活。只不过可能在一些事情的安排上有些许的不同,记得自己研一的时候,几乎没有那种新生开学时的兴奋,因为感觉只是将自己的大学生活又延长了三年罢了,所以慢慢的还是保持着大学那样的状态,但是研究生生活有一个特点,即每一段时间都有固定的事情来做,有着一个模板,也就是三件事情课程学习、论文和就业:首先,研一一学年是不断地上课,完成自己的专业课和公共课的学习。这一点时和大学一样的,一样的上课模式,一样的课时时间,一样的教学方式,只不过研究生只需要上一年的课程,相对来说比较的短暂,同时研究生是专业课程上课的人数一般都会非常的少,所以上课期间老师的注意力以及每一个学生的举动,彼此之间都能够非常的清楚。当然,研究生的期末考试也是不可或缺的,只不过其重视程度似乎没有大学那么的重要,因为更多的是课程论文,只有英语和数学这样的是必备的考试科目。其次,研二只有一件事情,即开题报告和中期考核。几乎所有的高校对于研二的学生要求是必须在第一学期末,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开题报告,确定自己的论文题目,同时开始撰写自己的毕业论文,到了下学期便是比较轻松的中期考核,所有答辩委员会的成员,审核所有研究生论文的写作情况,包括进度、出现的问题以及是否换题等方面,这样以保证素有的研究生能够及时完成自己的毕业论文,端正态度。最后,研三两件事情,就业和毕业。研三的第一学期参加秋招,这一时间你会看到很多即将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奔忙在各个用人单位的宣讲会,还有的在不断的完善自己的简历,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找到自己最为理想的工作单位和工作岗位。接下来,研三下学期就是极为重要的毕业论文预答辩和外审,这是所有毕业学生最为惆怅的事情,预答辩会被导师批的体无完肤,外审又会非常的担惊受怕,只有到了正式答辩之后,所有的硕士研究生才真正意义上的毕业了。总之,研究生的生活是有一个模板去慢慢践行的,不管你是怎样档次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几乎研究生三年都是这样过来的,当然这其中也有很多的研究生会去参加学术论坛,会不选的发表自己的学术论文。

椎名

三省硕士学位论文抽检近两百篇存在问题,暴露了什么

网络配图“问题论文”话题频上热搜。2019年年底,河北发布硕士学位论文抽检结果;今年3月以来,江苏、广东也先后发布抽检结果——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检,暴露了什么“毕业论文查重率要求越来越严,今年要求不能高于10%,过去都是低于20%。”即将博士毕业的蔡丽丽(化名)告诉记者,她所就读的山西大学今年对研究生论文的查重比例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国家愈发重视研究生培养质量、加强和改进教育评估督导和监测的背景下,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话题频上热搜。3月以来,江苏、广东先后发布了2019年硕士学位论文抽检评议结果,加上2019年年底已发布抽检结果的河北,三省抽检共发现近两百篇“存在问题”或“不合格”的硕士学位论文。2019年11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对2018年博士学位论文抽检发现问题突出的高等学校和研究院所进行集体约谈,要求“在2020年博士学位论文抽检中问题论文的篇数和比例要大幅降低。”临近毕业季,研究生即将面临学位论文答辩。那么,历次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检结果暴露了哪些问题?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相关部门、高校、科研单位该如何改进?创新不足,深度不够,结构松散,格式不规范——“问题论文”究竟差在哪儿“部分论文工作量有限,创新性不足;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缺乏可行性;论文结构松散,逻辑性不够,未凝练出重点研究解决的科学问题;规范性不够,文字表达与编排问题较多。”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在关于2019年度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工作的通报中,如是概括抽检论文存在的共性问题。山东大学去年12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提升博士学位论文质量的通知》,也印证了这个结论。该通知指出,综合近年来“问题论文”的专家评阅意见,发现主要问题集中在创新不足、研究深度不够、研究方法简单、工作量或实例单薄、选题不合理、书写不规范不严谨等方面。该通知还同时指出,在职攻读学位研究生、指导学生较多的导师易成为“问题论文”高发人员,部分学科成为“问题论文”多发领域。从公开的抽检结果中记者发现,存在问题或不合格的研究生学位论文,除存在选题、方法、结构、规范等方面的共性问题之外,还在专业学科、学位类别等方面呈现一些特点。“自然科学类学位论文存在问题的比率要明显低于人文社科类。人文社科类中经济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学科的学位论文存在问题比率要明显高一些。”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高耀分析指出。“一般而言,新增加的学位授权单位或综合性大学中学科实力较弱的单位容易出现论文抽检不合格。”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王传毅推断,专业性弱、门槛低的“软科学”更容易出现不合格的论文。据记者从《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年度报告》中获知的信息,早在2015年的抽检中,存在问题的学位论文分布在各学科门类,其中经济学、教育学、艺术学门类的比例超过10%,管理学比例超过9%,法学超过7%,其他均在5%以下。此外,从江苏今年发布的结果来看,专业学位论文的不合格率为3.59%,虽比上年有所下降,但仍显著高于学术学位论文1.57%的不合格率。“这个结果还是符合我们的感受和判断的。”北京大学中国博士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陈洪捷教授分析,近些年来,专业学位研究生规模持续扩大,并在2017年首次超过学术学位研究生。数量增加对质量控制产生了一定影响。高耀则认为:“不宜对学术学位论文与专业学位论文之间的不合格率进行简单比较或过度解读,因为二者评价标准不同。即使在专业学位内部,40多种不同专业学位在培养特色、培养规模、学位论文形式及内容要求等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过程评价欠缺,分流机制不健全,朋友圈式答辩——“问题论文”是怎样产生的已通过答辩的学位论文为何还会出现上述形形色色的问题?“这反映出极个别学位授权点研究生培养的质量自律意识还需进一步强化,质量文化还需进一步培育。”高耀表示。据王传毅介绍,论文质量最常用的保障方式是答辩前的盲审和答辩环节。盲审一般送3位以上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评阅,通过后进入答辩环节。答辩由5到7位专家对答辩人的报告和论文进行评议和打分。然而,这一设计仍存在一定缺陷,给少部分人留下了可钻的空子。“博士答辩几乎是朋友圈的答辩。导师提建议名单,都是熟悉的朋友,很容易‘送人情’或‘放放水’。”湖北某高校的一位博士生导师透露。与此同时,“在我国,毕业答辩之后就万事大吉,没有对博士论文进行修改后再提交的要求。专家的意见只是在答辩时指出而已,论文已经定稿,不会进行调整完善,反正已经答辩通过了。而国外的博士生答辩后,要根据答辩专家以及匿名评审的意见修改论文,然后再正式提交。”武汉大学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从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培养过程管理的角度上,过程性评价缺失,博士生的综合考试、中期分流以及开题报告等关键环节很难真正到位,没有淘汰机制。”“往往自身学术标准共识度比较低的专业,论文更容易出现问题。”陈洪捷以管理学为例进行分析,“工程管理、工商管理、信息管理,等等,虽然都是管理类,但实际上专业差异比较大,这就导致无论学生、导师还是评审专家,对论文评判的标准也呈现多样化。”此外,陈洪捷在调查中还发现一个很“中国式”的现象,“有相当一部分论文不合格是因为评审专家认为选题与学科不相符,比如经济学博士研究的不是经济问题。这是为什么?这与我们的博士学位点制度有关。博士点申请难度很高,要求很高,有些学校的一些专业申请不到,就会采取变通的做法。比如本专业没有博士点的导师会在相近或相邻学科中有博士点的专业带博士。结果就是,导师按本学科要求来培养学生,最后却以其他学科的名义报上去。这样的论文很容易被认定不合格。”严把“出口关”,强化导师责任,优化培养过程——提升论文质量重在全程管理“学位论文抽检制度在保障和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位授予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倒逼学位授予单位走注重质量提升的内涵式发展道路。”高耀认为。记者了解到,许多高校已经采取了相应举措来完善和加强研究生论文和学位授予的管理,严把“出口关”。清华大学今年3月发布了关于学位管理和学风建设的文件,明确指出,指导教师(小组)应在研究生培养环节中加强全过程指导,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及早提出分流建议。山东大学在学位授予中增加了两个环节:一是“论文自审环节”,在每次授位表决前对已通过答辩的论文再次审核;二是“答辩汇报内容”,研究生在论文答辩时要对预答辩及外审专家的意见及修改情况作出说明。中山大学加大学位论文抽查比例,2020年博士学位论文将抽查50%、硕士学位论文将抽查20%。同时,该校还提出加强对考试招生全流程监督,建立“逐年考核、逐步分流”的培养模式。厦门大学2020年对研究生论文查重比例提出更高要求,将所有研究生学位论文“去除本人已发表文献复制比”由原先的“低于20%”调整为“低于10%”。许多专家学者在采访中都表示,研究生论文质量的提升,“不能单靠外审论文代替内部质量控制,也不能用后置检查环节代替前置控制环节”,既要严把“出口关”,也要加强过程管理,严把“进口关”和“培养关”。“一篇论文是可以修改的,但是博士、硕士是要花时间培养的,视角、立场、理论、方法等是要花时间培养的。”武汉体育学院教授王岗在采访中反复强调导师的重要作用,“导师是第一负责人,要树立干干净净为学术贡献的思想才能培养好研究生”。记者注意到,教育部2017年印发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已明确“导师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第一责任人”,同时提出要保障导师在招生、培养、资助、学术评价等环节中的权力;对培养质量出现问题的导师,培养单位视情况采取质量约谈、限招、停招等处理措施。研究生学位论文是获取博士、硕士学位的重要依据,是研究生科研能力、科研成果的集中体现,也是重要的社会文献。高校只有真正转向质量提升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才能充分发挥研究生教育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中的重要作用。(来源:光明日报)

汝奚恶死

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唐山市人民医院硕士学位论文开题、中期答辩会圆满结束

10月27日,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唐山市人民医院硕士学位论文开题、中期答辩会圆满结束。答辩会共有1名研究生进行开题汇报,5名研究生进行中期汇报。开题和中期答辩会邀请唐山市人民医院李景武副院长,华北理工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庞淑兰教授、华北理工大学基础医学院孙红教授,唐山市人民医院心内一科宋巧凤主任、唐山市人民医院中心实验室李玉凤主任、唐山市人民医院放化一科王志武副主任和唐山市人民医院放化六科熊伟副主任组成答辩评审组,李景武副院长担任组长。答辩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6名研究生围绕自己的课题进行了PPT汇报,分别从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实验方法、创新点、预期结果以及论文进展情况、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和学位论文完成日期计划等方面做了详细阐述,评审组对学生们的汇报进行了认真评阅,从研究选题的创新性、方案的可行性、内容的合理性以及数据统计等方面给予了针对性评价,并提出了修改意见和建议。研究生们认真回答了专家的提问,接受了专家的意见。论文开题报告是保证课题顺利开展的首要环节;中期汇报是对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进展的阶段性检查,是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管理的重要环节。专家的意见对提高研究生们课题研究设计、实施和撰写毕业论文都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次汇报会为师生学术交流、教学相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答辩结束后,李景武副院长在总结讲话中首先对各位评审专家在百忙之中前来参加人民医院研究生开题和中期答辩会表示感谢。李景武副院长指出,通过本次答辩会,不仅提升了我院研究生论文撰写工作的严谨性,也使同学们对科研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激发了同学们的研究热情,为研究生以后的论文撰写指明了方向。同时,通过专家们的指导,也使同学们学会了很多的答辩技巧及经验教训,为以后的科研及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最后,李景武副院长希望各位同学按照评委老师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认真修改论文,为将来顺利毕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争取早日成为一名高水平的医学技术人才。( 唐山市人民医院医疗集团)【来源:燕赵都市报冀东版】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火之歌

三省硕士论文抽检发现近两百篇存在问题

“毕业论文查重率要求越来越严,今年要求不能高于10%,过去都是低于20%。”即将博士毕业的蔡丽丽(化名)告诉记者,她所就读的山西大学今年对研究生论文的查重比例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国家愈发重视研究生培养质量、加强和改进教育评估督导和监测的背景下,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话题频上热搜。3月以来,江苏、广东先后发布了2019年硕士学位论文抽检评议结果,加上2019年年底已发布抽检结果的河北,三省抽检共发现近两百篇“存在问题”或“不合格”的硕士学位论文。2019年11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对2018年博士学位论文抽检发现问题突出的高等学校和研究院所进行集体约谈,要求“在2020年博士学位论文抽检中问题论文的篇数和比例要大幅降低。”临近毕业季,研究生即将面临学位论文答辩。那么,历次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检结果暴露了哪些问题?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相关部门、高校、科研单位该如何改进?创新不足,深度不够,结构松散,格式不规范——“问题论文”究竟差在哪儿“部分论文工作量有限,创新性不足;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缺乏可行性;论文结构松散,逻辑性不够,未凝练出重点研究解决的科学问题;规范性不够,文字表达与编排问题较多。”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在关于2019年度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工作的通报中,如是概括抽检论文存在的共性问题。山东大学去年12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提升博士学位论文质量的通知》,也印证了这个结论。该通知指出,综合近年来“问题论文”的专家评阅意见,发现主要问题集中在创新不足、研究深度不够、研究方法简单、工作量或实例单薄、选题不合理、书写不规范不严谨等方面。该通知还同时指出,在职攻读学位研究生、指导学生较多的导师易成为“问题论文”高发人员,部分学科成为“问题论文”多发领域。从公开的抽检结果中记者发现,存在问题或不合格的研究生学位论文,除存在选题、方法、结构、规范等方面的共性问题之外,还在专业学科、学位类别等方面呈现一些特点。“自然科学类学位论文存在问题的比率要明显低于人文社科类。人文社科类中经济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学科的学位论文存在问题比率要明显高一些。”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高耀分析指出。“一般而言,新增加的学位授权单位或综合性大学中学科实力较弱的单位容易出现论文抽检不合格。”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王传毅推断,专业性弱、门槛低的“软科学”更容易出现不合格的论文。据记者从《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年度报告》中获知的信息,早在2015年的抽检中,存在问题的学位论文分布在各学科门类,其中经济学、教育学、艺术学门类的比例超过10%,管理学比例超过9%,法学超过7%,其他均在5%以下。此外,从江苏今年发布的结果来看,专业学位论文的不合格率为3.59%,虽比上年有所下降,但仍显著高于学术学位论文1.57%的不合格率。“这个结果还是符合我们的感受和判断的。”北京大学中国博士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陈洪捷教授分析,近些年来,专业学位研究生规模持续扩大,并在2017年首次超过学术学位研究生。数量增加对质量控制产生了一定影响。高耀则认为:“不宜对学术学位论文与专业学位论文之间的不合格率进行简单比较或过度解读,因为二者评价标准不同。即使在专业学位内部,40多种不同专业学位在培养特色、培养规模、学位论文形式及内容要求等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过程评价欠缺,分流机制不健全,朋友圈式答辩——“问题论文”是怎样产生的已通过答辩的学位论文为何还会出现上述形形色色的问题?“这反映出极个别学位授权点研究生培养的质量自律意识还需进一步强化,质量文化还需进一步培育。”高耀表示。据王传毅介绍,论文质量最常用的保障方式是答辩前的盲审和答辩环节。盲审一般送3位以上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评阅,通过后进入答辩环节。答辩由5到7位专家对答辩人的报告和论文进行评议和打分。然而,这一设计仍存在一定缺陷,给少部分人留下了可钻的空子。“博士答辩几乎是朋友圈的答辩。导师提建议名单,都是熟悉的朋友,很容易‘送人情’或‘放放水’。”湖北某高校的一位博士生导师透露。与此同时,“在我国,毕业答辩之后就万事大吉,没有对博士论文进行修改后再提交的要求。专家的意见只是在答辩时指出而已,论文已经定稿,不会进行调整完善,反正已经答辩通过了。而国外的博士生答辩后,要根据答辩专家以及匿名评审的意见修改论文,然后再正式提交。”武汉大学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从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培养过程管理的角度上,过程性评价缺失,博士生的综合考试、中期分流以及开题报告等关键环节很难真正到位,没有淘汰机制。”“往往自身学术标准共识度比较低的专业,论文更容易出现问题。”陈洪捷以管理学为例进行分析,“工程管理、工商管理、信息管理,等等,虽然都是管理类,但实际上专业差异比较大,这就导致无论学生、导师还是评审专家,对论文评判的标准也呈现多样化。”此外,陈洪捷在调查中还发现一个很“中国式”的现象,“有相当一部分论文不合格是因为评审专家认为选题与学科不相符,比如经济学博士研究的不是经济问题。这是为什么?这与我们的博士学位点制度有关。博士点申请难度很高,要求很高,有些学校的一些专业申请不到,就会采取变通的做法。比如本专业没有博士点的导师会在相近或相邻学科中有博士点的专业带博士。结果就是,导师按本学科要求来培养学生,最后却以其他学科的名义报上去。这样的论文很容易被认定不合格。”严把“出口关”,强化导师责任,优化培养过程——提升论文质量重在全程管理“学位论文抽检制度在保障和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位授予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倒逼学位授予单位走注重质量提升的内涵式发展道路。”高耀认为。记者了解到,许多高校已经采取了相应举措来完善和加强研究生论文和学位授予的管理,严把“出口关”。清华大学今年3月发布了关于学位管理和学风建设的文件,明确指出,指导教师(小组)应在研究生培养环节中加强全过程指导,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及早提出分流建议。山东大学在学位授予中增加了两个环节:一是“论文自审环节”,在每次授位表决前对已通过答辩的论文再次审核;二是“答辩汇报内容”,研究生在论文答辩时要对预答辩及外审专家的意见及修改情况作出说明。中山大学加大学位论文抽查比例,2020年博士学位论文将抽查50%、硕士学位论文将抽查20%。同时,该校还提出加强对考试招生全流程监督,建立“逐年考核、逐步分流”的培养模式。厦门大学2020年对研究生论文查重比例提出更高要求,将所有研究生学位论文“去除本人已发表文献复制比”由原先的“低于20%”调整为“低于10%”。许多专家学者在采访中都表示,研究生论文质量的提升,“不能单靠外审论文代替内部质量控制,也不能用后置检查环节代替前置控制环节”,既要严把“出口关”,也要加强过程管理,严把“进口关”和“培养关”。“一篇论文是可以修改的,但是博士、硕士是要花时间培养的,视角、立场、理论、方法等是要花时间培养的。”武汉体育学院教授王岗在采访中反复强调导师的重要作用,“导师是第一负责人,要树立干干净净为学术贡献的思想才能培养好研究生”。记者注意到,教育部2017年印发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已明确“导师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第一责任人”,同时提出要保障导师在招生、培养、资助、学术评价等环节中的权力;对培养质量出现问题的导师,培养单位视情况采取质量约谈、限招、停招等处理措施。研究生学位论文是获取博士、硕士学位的重要依据,是研究生科研能力、科研成果的集中体现,也是重要的社会文献。高校只有真正转向质量提升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才能充分发挥研究生教育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中的重要作用。(原题为《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检,暴露了什么》)

道纪

硕士论文前拿不到老师签字,研究生毕业这么难么?

马上就要研三答辩找工作了,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拿着写好的论文取找导师,看也没看就直接告诉不会签字,让直接等着延期吧。王强也算是勤勤恳恳帮老师做项目两年多了,虽说在北京高校中算很不起眼,但什么项目编书也都尽心尽力,生怕惹到老师。就在九月份一个校级项目中期答辩,老师有事不能去,让研三学生帮忙去答辩,结果没有通过。与会的九个项目老师就王强老师一个人没去,所有老师都狂怼那个可怜的学生,项目直接毙掉。可这能怪谁呢,项目申请过程中不闻不问,答辩也不去,挂掉还抱怨学生。真的现在研究生的地位这么可怜了么其实相信大多数老师还是很好的,作为导师,可能会存在因为严格要求导致学生较为苦难的日子。可既然做出选择投身科研,艰苦生活还是要有一定心理准备的。能做到研究生导师的人,一般情况下都是某专业的突出人参与才,手里会有一些研究的项目,这些项目能使导师名利双收,却又是他一个人无法完成的,需要集体运作,所带的研究生就是最好的帮手,不必付出太多的金钱和精力,学生又可以实践,积累经验,按理说,也是一件可以接受的事情。部分老师出现辱骂学生,刻薄对待的毕竟是少数,近年来常有研究生迫于重负不堪压力,让人可惜。究其原因也是当下硕士导师权力过大,对学生论文拥有一票否决制。学生如果得罪老师,毕业确实是难上加难。当然有也学生在读期间不努力,毫无研究成果,也是让老师很无语。教育部近日印发《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明确了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具体包括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增强研究生社会责任感、指导研究生恪守学术道德规范、优化研究生培养条件、注重对研究生人文关怀等七个方面。相信研究生导师和学生关系发展会愈加明朗,不仅仅是作为个人毕业,也是对科研事业做出一份贡献。

故长伤身

26岁研究生熬夜修改毕业论文几十次后猝死,家属质疑导师故意刁难

近日,一则26岁研究生熬夜加班修改论文凌晨猝死的消息引起网友们关注。2020年12月25日,猝死26岁研究生的母亲发帖子向网友们求助,希望调查真相,还她儿子一个公道。猝死研究生母亲称,她此时“很无助,很痛苦”,同时感谢亲朋好友以及素未相识的网友们的关注。随后,这位可怜的母亲说出了事情的原委和诉求。关于我儿子的离开,我想说一下原委和我的诉求。 她说她的儿子是中国地质科学院和中国地质大学联合培养的研究生。2020年9月14日早上十点左右,猝死研究生的父亲发现儿子突然猝死,一家人如同遇到个晴天霹雳,陷入无限的悲痛之中,心如死灰。含辛茹苦几十年养大的儿子,眼看研究生就要毕业,还没来得急施展自己的才华,还没享受美好的人生,开始光明的前途就突然不是离开人世,哪一个母亲能受得了这样的打击呢?猝死研究生的母亲在悲痛之下发誓一定要找到真相。她回想起儿子离世前一周突然变得非常忙碌,经常熬夜修改论文,这是不是儿子猝死的真正原因?之后,猝死研究生的家属查阅了他电脑上的文档记录以及和导师的QQ、微信聊天记录等等可能发现真相的蛛丝马迹,发现他在去世前一周,一直在熬夜加班修改一篇论文,以及论文稿件在他和导师之间往返频繁,论文还有大幅改动。另外,他跟朋友喝聊天记录中也发现经常跟朋友诉苦“文章改了四五十遍,老师就是不给我过”,导师“无中生有”、“自己骗自己,真的可怕”之类的烦恼。猝死研究生的母亲很难相信,平时很温和懂事的儿子能够说出如此愤怒的话,一定是内心充满了怨恨。当她去质问儿子导师时,导师的回应却是“精益求精”,“论文已经投稿”等等,让猝死研究生家属无法接受。 事后一个多月,猝死研究生家属尝试用很多方法调查真相,终于在手机中找到一些能还原真相的事实。学校要求硕士毕业生要发表一篇论文,2019年其儿子就已经写完一篇论文。论文在中期考核中,评委老师们还给出蛮不错的评价。但是,令人意外的是,其儿子和导师的项目出现了学术造假的问题,接着导师就把他论文作废了,又要求儿子重新写两篇论文。只是,后来导师在面对采访时不愿意不承认这个事实。此时,儿子距离正常毕业仅剩9个月,她地儿子无奈地说,“这一年半的时间都荒废了,精疲力竭”。尽管如此,她地儿子还是按要求又写一篇论文。令人气愤的事,导师非但拖延不修改,还要她的儿子准备延期毕业,甚至直到儿子去世前一周才突然催促他改了好多版本。论文不断要求被修改,甚至推翻重写,论文标题都换了,其中的焦虑和折磨可想而知。这位可怜的母亲认为,“正是导师无理的要求,威胁延期毕业,拖延不修改论文导致其儿子脑力严重消耗,在严重的超负荷的工作下,儿子死于连续熬夜加班修改论文后导致疲劳过度而猝死。”更令猝死研究生家属气愤和不解的是,儿子猝死后不到三天,导师不但没有任何表示,还没进过猝死研究生家属同意,也没有表达出伤感,而是直接就把论文投稿了。这件事发生后,猝死研究生多次用邮箱等方式于学校沟通,并对儿子去世后,我们家属多次导师的行为提出质疑,直到今天都没有得任何回复,只能发帖求助媒体。猝死研究生的母亲称“我们希望地科院及学校正视此事,彻查导师指导学生中存在的过失,给亡者一个交待,避免类似悲剧再次发生。”对于这件事,我有几个问题想提出来跟网友们交流。1、研究生猝死现象并不是很少见,甚至中小学生也有猝死的现象发生,但是这件事是否跟导师威胁延期毕业,多次要求修改论文有关?2、导师为何在学生猝死后就拿学生论文去发表,经过学生和学生家属的同意了吗?3、导师课题项目出现学术不端行为,导师为何要作废学生的论文,还威胁要学生延期毕业?4、导师要求学生修改论文是不是“精益求精”?5、导师和学校方面有没有任何责任?以上就是我想跟网友们讨论的问题,如果你们对26岁研究生熬夜修改毕业论文几十次后猝死,家属质疑导师故意刁难这件事有什么观点和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宠物店

教育部再出重拳!针对学位论文作假行为,要求倒查5年

针对学位论文作假行为,教育部已下文要求倒查5年。澎湃新闻记者查询发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高校9月均通过研究生院官网发布了《关于开展研究生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全面排查工作的通知》。上述几所高校发布的通知均提到:近年来,学位论文抄袭、买卖、代写等学术不端行为时有发生。教育部先后印发了一系列文件,督促各高校严肃查处学位论文作假行为,推动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教育部教育督导局8月26日下发《关于几起高校学位论文作假行为查处情况的通报》,现予以转发。例如,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在通知中表示:根据通报的精神和要求,我校将启动博士、硕士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全面排查工作。由研究生院牵头,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院系和研究生指导教师主要负责,复核、排查近5年(2015年8月1日—2020年7月31日)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论文。要重点复核学位论文开题、中期考核、评阅、答辩等过程规范性,重点关注没有科研项目支撑和存在学术不端嫌疑的学位论文。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其他几所高校也在各自通知中要求复核、排查近5年(2015年8月1日—2020年7月31日)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论文。澎湃新闻记者查询发现,在上述通知中提到的教育部教育督导局8月26日下发的《关于几起高校学位论文作假行为查处情况的通报》中,教育部教育督导局向部署各高等学校提出:近年来,学位论文抄袭、买卖、代写等学术不端行为时有发生。按照中央有关部署要求,教育部先后印发了一系列文件,督促各地、各高校严肃查处学位论文作假行为,推动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通报还介绍,但近期网络媒体曝光和群众举报部分高校学生学位论文存在抄袭、买卖、代写等行为,造成不良社会影响,暴露出有关高校对学位论文作假行为查处存在防控手段有限、问题发现不及时、主体责任未落实等突出问题。教育部教育督导局为警醒各高校引以为戒,加强学位论文规范管理和学风建设,通报了3起作假行为查处情况,涉及复旦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和厦门大学。教育部教育督导局在通知中要求全面排查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各高校要加强组织领导、立即采取行动,由校内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牵头,会同各级学位评定委员会和研究生指导教师,复核、排查近五年(2015年8月1日-2020年7月31日)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论文。对于此番“倒查5年”的具体内容,上述通知明确要求:要重点复核学位论文开题、中期考核、评阅、答辩和学位评定等过程规范性,重点关注没有科研项目支撑的学位论文,充分利用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等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全面排查,形成每篇论文的复核、排查结论,经学位评定委员会、研究生指导教师和分管研究生教育的校领导签字后存档被查。对发现存在抄袭、买卖、代写等作假行为的学位论文,要按照有关规定及时调查、严肃处理。教育部教育督导局还在通知中要求各高校认真开展警示教育:各高校要抓紧收集分析新闻媒体曝光的学位论文抄袭、买卖、代写等作假行为处理案例,面向所有研究生反复开展警示教育,鼓励学生潜心治学、刻苦钻研,告诫学生自觉恪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警示学生学校对学位论文抄袭、买卖、代写等作家行为将依法终身追责并通报工作单位,切勿抱有侥幸心理、因小失大。对于导师责任,教育部教育督导局在上述通知中要求各高校:提醒研究生导师切实履职尽责、坚守学术底线,告知指导教师如指导的学位论文出现抄袭、买卖、代写等作假行为,将受到限招、停招、取消导师资格等严厉处罚。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教育部网站9月25日发布的《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严格规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的若干意见》,也着重提到了加强学位论文和学位授予管理问题。上述意见表示:学位授予单位要进一步细分压实导师、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等责任。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要严格把关学位论文研究工作、写作发表、学术水平和学术规范性。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要客观公正评价学位论文学术水平,切实承担学术评价、学风监督责任,杜绝人情干扰。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要对申请人培养计划执行情况、论文评阅情况、答辩组织及其结果等进行认真审议,承担学术监督和学位评定责任。论文重复率检测等仅作为检查学术不端行为的辅助手段,不得以重复率检测结果代替导师、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对学术水平和学术规范性的把关。意见还提到: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进一步加大学位论文抽检工作力度,适当扩大抽检比例。对连续或多次出现“存在问题学位论文”的学位授予单位,加大约谈力度,严控招生规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在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中对“存在问题学位论文”较多的学位授权点进行重点抽评,根据评估结果责令研究生培养质量存在严重问题的学位授权点限期整改,经整改仍无法达到要求的,依法依规撤销有关学位授权。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