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一则消息引起一堆回国的海外人共鸣,一个海归硕士,回国后几年时间,求职四处碰壁,一直没有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在面试的过程中,自我感觉良好,但是求职的公司再也没有下文。随着海外的留学背景的人越来越多,海归这个行业在国内光环显然变弱。很多企业有意无意避开海归,因为感觉海归的思想和行为被细化,和国内职场有冲突,并且薪资要求很多。也有些企业认为海归只是“光鲜亮丽的外表”,空有能力的本事。难道学历变得不重要了吗?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学历是一个敲门砖。现在很多公司招聘要求都是本科以上,但是海外的硕士回来后工作遭到质疑,屡遭碰壁行为。难道仅仅是薪资问题要求过高吗?调查显示公司决定用一个人的标准是能力,留学背景固然重要,但一些海归眼高手低,想去好的企业,进不去,小型企业感觉自己屈才,工作不上心。公司老板固然不喜欢混日子,没有能力挑三拣四的人。现在国内大部分人工作都是为了挣钱,你干活老板给你付钱。只要你活干得好,能力比较强,那自然薪资不会太低。若是你没有能力也会毫不犹豫地辞退你,薪资也会有很差的待遇。能力和学历显然成了薪资的敲门砖,那你的薪资是靠你的能力决定还是学历决定?《演说家》里面讲过“世界五百强企业都说学历不重要,可是你不是名牌大学毕业,你进不去他们企业”故宫在招募新员工的时候,规定报名的人必须是名牌大学硕士以上的学历,报名的人将有4万多,但是只有1.7万人参加了考试。马云花重金挖恒昌潘磊,请他到阿里巴巴的达摩院参加研究,他是最年轻的科学家,年仅23岁获博士学位。华为重金招收8位应届生博士,都是实行年薪制。在这8位新员工当中,再高的年薪201万,最低年薪也达到89万。对于大企业来讲,你的学历和能力同时显现才会录用、培养。培养稀缺的好人才都是花重金,因为他们的能力可以给公司创造的价值更大。其实学历只是找工作的均衡点,学历背景是个门面,也是一次选择的机会,你会有更多选择机会,一个学历高的人能力自然不会差,企业不用花费精力时间教导,会更好的培养,学历高的人自我要求比较严格,更加的自律。事业的成功是靠一个人的能力来完成的。如果真的很有能力,有本事,在哪里都能创造一番事业。学历不高但是不能代表一个人的能力的全部,也许经验不足,但只要不断学习,都是从不懂逐渐完善到精通的过程。每个人的人生轨迹各不相同,追求也不相同。当你工作两到三年之后,学历变得不再重要,这个时候能力大于学历。李嘉诚,他读书很少,学历很低,但靠自己的能力成为亚洲首富。所以正确说法是,学历跟收入有关系,但不是绝对性关系。而能力和收入才是决定性的关系。前不久媒体报道阿里巴巴给刚毕业的求职者月薪8000元,同样的行业,有入行十年的从业者还没有拿到月薪八千的水平,如果不是不能做到数一数二,可想而知薪资待遇也就没有那么高。若一个人的用8年的时间不断地突飞猛进,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精进,不断地努力,可想而知,现在可以闯出一番事业。一个人的思维是最重要的。学历只是一道门槛,当你步入社会之后,所有的东西都会清零。学历只是明眼突出的东西,学历是先行的,而能力靠事情验证的。其实不管在哪里,只要对工作上心,努力认真,不管什么行业都能做到优秀,做到出色,薪资方面也会有可人的待遇。升职加薪也会到来。
这几年留学生很多都选择回国工作,大家回国都有各自的原因,或者抽签没中,或者看准国内的市场行情,亦或者要回家继承家业,不管怎样,大家都要面临一个问题就是,找工作。那些大牛不在我的探讨范围内,毕竟厉害的人不管你在国内还是国外一定都是非常优秀不愁工作的。但是,大多数的普通留学生的情况是,读书的时候辛苦为了毕业,苦苦写论文,好不容易留住单科成绩A,留住GPA3.5+, 毕业之后还是依旧要吃力的一家一家投简历,笑脸相迎去求学长学姐推荐工作。就是生活并没有那么容易的,我们没有开挂的人生,没有亿万家产做后盾,我们也是要找工作拿工资养活自己的普通毕业生。毕业直接回国,薪资基本都不会超过一万这个是我感受非常深的事情,我是2014年本科毕业,在美国工作了一年2015年回国,当时我去的是一家外企的普通设计师岗位,在广州,一个月工资8.5k,然后3个月转正之后给我升1k,就是9.5k。而同期的另外一个业务部门英国硕士留学回来,底薪是5.5k,当然我们不排除业务部门是有业绩提成的,不过我们行业,前半年到一年,是根本拿不到提成的,拼命干的话,好的情况一个月提成大概也就是2-3k。而另外一个业务部门,加拿大本科回来,毕业生开的薪资是6k。是得,这就是2015年广州,留学生回国之后的薪资水平。我想说一定有比我们高的,但是身边这样的真的不在少数。我也有不少朋友回国之后选择了上海,我总结了一下身边的朋友们,没有海外工作经验工作直接回国的朋友,薪资都在6k-8k。而有过海外工作经验的朋友回国找工作,薪资基本可以往10k往上谈了。(毕竟填写资料上家公司薪资水平是以美元为计算单位的不是吗?怎么样乘以一个6.5,都会过万了,而现任公司也不敢说拉的差距太大。)所以,如果可以,请在国外一定争取工作机会,全职最好,没有办法全职的也去争取实习,回国之后的待遇就会很不一样。刚回国的我们应该是抱着雄心壮志一定要来闯荡一番的吧,没想到这么快就遭受了社会的毒打,望着赚不回学费的工资,国内大学毕业的人早你来到公司然后风生水起。是不是很心酸?想着自己这么几年在国外吃的苦值得吗?爸爸妈妈花的这笔钱值得吗?我想说,努力就还是一定会有回报的,相信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更多的回报,但是也要面对一开始的时候会与期望有所落差,身边也有一开始回国拿着6k的工资的朋友,后来一路飙升,最后做到管理层,年薪可能已经7位数了。所以,只要坚持,方向对了,就一定会有回报的。当然身边也有好些留学生朋友撑不住回老家了,不过这也不是坏事,毕竟有退路也是好的。回家继承家业也是可以过得舒舒服服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关于外企这一块,我说一下我的总结的印象吧。外企公司真的很多留学生,不想丢掉语言这一块,找外企外企也是有很多不同的,我目前了解的三种是欧美企业我算是呆过几家外企都是欧美企业,凭良心说,欧美公司的待遇是真的很不错,年假多,迟到也不会扣钱,高层基本都是外国人,工作环境相对单纯,有啥说啥。老板并不会太记仇,比较公事公办。有个硬性要求就是英文一定要好。这个要求其实会卡掉很多人,所以这种欧美外企很多留学生。缺点就是比较温水煮青蛙,磨砺一定是没有私企或者那些小公司创业公司强度大的。日韩台规矩比较多,企业文化比较多内容,不能迟到啦,迟到扣工资啦,加班晚回家也不一定会报销,不管你是不是要见客户的岗位,着装会有要求,简而言之就是比较事儿。年假很少,按照最低标准来得,比较一板一眼。虽然是外企,但是对英文要求不高,中文无障碍沟通,日韩小语种毕竟也是少数人,但是如果想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小语种肯定还是要学起来会比较有优势。港资港资公司其实对英文要求也是很高的,毕竟香港那边教育都是全英文的,所以留学生也不少,港资的公司文化还是挺好的,年假多,跟欧美企业差不多水平,团建多,最重要的是,过年会发红包!最喜欢的粤文化,哈哈每到过年的时候,只要是已婚的,就要给没有结婚的小辈发红包,老板也会给员工发,真棒~可能因为之前一直在广州工作的我,所以对粤文化,还有港资有莫名的好感吧。在这里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
留学生花费数十万甚至上百万的费用出国,回国求职时候突然发现:一不小心,成了“求职生态链”上,金字塔底基上的生物了。“现在的留学生,回国找工作真的好难了……”“国内同学毕业即失业,我们也差不多,回国即失业……”一开始心高气傲,非名企大厂不入;经历过一连串笔试、群面、单面之后,甚至怀疑起了自己当初留学的选择。留学生回国求职越来越难,几乎是所有人的共识。以2018年为例,国内高校的毕业生达820万。据教育部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已经超过66万,学成后选择回国发展的人数和比例也在逐年增加。H同学也讲了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国内985和211高校毕业生的质量在提高,同时他们还能吃苦加班,996就像呼吸一样自然……稍微了解过国内职场情况的同学们都知道,近年求职形势并不太好。关于996的讨论一波盖过一波,企业裁员现象也不断在各行业中出现。就连京东、美团、携程等十几家大型互联网企业也纷纷传出“人员优化”的信息。80%的留学生认为其收入水平未达到预期,平均薪资为7000元;超过70%的留学生认为工作岗位与所学专业匹配度不高。好的工作越来越难找,留学生更应该及时做好规划和打算——并不是留学没有用,而是你不知道如何包装自己,突破求职上的信息不对等!求职期的迷茫,不外乎这几点:1.留下难回去更难,前路坎坷2.国内发展日新月异,我到底能干什么3.求职专业还是兴趣导向,让爸妈安排而真正步入职场后,面对的问题是:1.工资低,学不到东西无意义加班2.对这一行完全不感兴趣,痛苦又不知道怎么改变3.终于下定决心辞职,真正的工作经验又拿不出手
2020年,留学生选择回国求职的人数突破了80万!背负着百万学费的压力,希望归国找到高薪高职,然而在求职面试时,踌躇满志却悻悻而归。很多时候求职不顺,不在于学识能力有多不符,而在于留学生常有的“水土不服”通病:身在异国久了刚回国,思维方式、行为举止总会在国内显得有点“另类”,面试时一句想当然的脱口而出,可能正是影响你是否被录取的关键!看看你在面试时,是否有给过以下这些令面试官傻眼的回答。*以下全部是业务部门真实面试案例,来自在第三方人力有着资深经验的古诺亚所分享(weixin:古诺亚的方舟)01“因为我对北京/xx不是很熟悉,没想到交通太堵了!”这句话一出口,即使再无辜、再可怜的表达方式,也会让HR直接无语。从他们的角度看来,这句话只反映出两个问题:你对面试这件事本身,极其不重视,这会让招聘方对你能否胜任产生质疑;就算是刚回国,不熟悉也可以用百度、高德估算交通所需时间,再不济,提前2个小时出门总可以吧。这会让人质疑你的学习能力也太有限了,跟简历反映出来的牛X经历不太一样啊!02“因为我是xxTop20院校毕业的,所以我能做好xx工作!”除了哈佛、牛津这类顶级名校外,其实大多数面试官不会知道你的xx名校到底是什么,就算是常春藤的毕业生,也经常会遭到各种面试官拒绝,反而面试官最终选择了一个院校名气不那么大的毕业生。这里并非想说学校牌子不重要,而是想说作为求职者,一定不要依照学生思维,理所当然的将你的学校声望对等为你的工作能力。真实职场里,大多数面试官会觉得这很滑稽。你心仪的院校现在要花多少钱?计算器快速帮你算出来!03“因为我学的就是 Marketing...所以我想做xxx职位!”新手面试最常见的一个错误是,只知道说自己的专业,而不知道深入结合这个职位的描述。以市场营销(MKT)为例,经常会有面试官反问,你说你想做MKT,那你为什么不去xx行业做MKT,来我们这做MKT呢?你觉得我们的MKT有什么区别吗?这两个问题基本能把80%的新手问懵,当你发现你从教科书上学到的那些概念和套路通通失效时,你要快速回忆你的实习,甚至你课堂上做过的Project/Case有没有相关行业的。也在这补充一句,对于MKT/ Communication / Finance / Accounting这一类技能型的专业,实习是必须的,脱离实际行业空谈专业技能,会显得特别空洞。04“因为我在校成绩很好...所以虽然我不是很懂这个行业,但如果能给我一个机会,我一定能做好xx职位!”很多求职者一味地强调他虽然不是很懂,但愿意学习,这其实是一种撞大运的心态。实际上我们读到到太多励志故事也充斥了撞大运的成分,从武侠小说男主角掉下悬崖获得绝世武功秘笈,到无车无房无户口的三无青年遇贵人相助在东三环买了几套房,比比皆是。我们迷恋这样不劳而获的好运气,但我们往往忽视了重要的一个事实:长期负责面试的人,面多了,哪个求职者做了充分的工作,哪个求职者是来撞大运的,基本聊上个10分钟,是心中有数的。求职者想做到对职位的充分了解,除了在面试前大量的阅读功课要做之外,最好能有机会咨询一下行业中的专业人士,增加自己对该行业的认知深度。05“因为我之前面试都有交通费补贴,所以想问问贵公司能否有报销?”面试最后通常都会问面试者是否还有什么问题要问,这临门一脚,却有人问出了如此让人傻眼的问题。不可否认,在国外面试,很多公司都会补贴交通费甚至是报销机票和住宿,但是很遗憾,在国内的激烈竞争大环境下,优质岗位的人才供给情况是供大于求的,所以除非公司主动提供这样的政策,并且如果有的话,HR一定会告知的,不要去问这个显得很呆萌的问题,面试时这样做真的太减分了!海归求职者,相比其他人来说,优势竞争力可能在于国际化视野、自如的社交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可同样也有劣势就是在于不同教育模式下的培养,是否能毫无距离感地融入国内就业环境。这需要大家在准备求职阶段,就要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把劣势变为优势,把优势还能更大价值的发挥。回到国内,放平心态最重要!脚踏实地你一定行!万圣狂欢抽好礼ing点击即刻抽奖想知道出国留学到底要花多少钱?留学计算器来帮你!选择想去的国家直接帮你算出留学费用超级简单方便哦更多留学干货
英国留学生回国的就业问题,让很多想要留学的学生和已经留学毕业的海归头疼。那么在出国留学和海归求职中应该注意搜索哪些方面的信息?国内的HR又比较偏向于什么样的应聘者呢?我们来一一解读一下。1-留学院校的就业竞争实力(1)名校名校的就业竞争实力自然不用说了,毕竟名校不是谁都能进去的,英国G5的学校毕业,像剑桥,牛津,帝国理工这些,基本上都是很轻松就能找到工作,当然这些学校的毕业生对自己的要求也很高,和普通院校的学生不在一个竞争阶层。所以如果你是名校毕业的留学生,很大程度上已经甩掉很多人了。(2)普通学校普通学校虽然没有名校那么令人信服,但是不少学校也有了一定的认可度,还有不少学校的王牌专业也是很有说服力的,比如巴斯大学的同传,萨里大学的酒店管理,南开普敦大学的品牌管理等等。毕竟还是普通学校毕业的学生占多数,所以只要自身有优势,也是可以竞争一下的。2-各专业大类的就业情况(1)各大类专业的就业情况分析根据最近几年的数据显示,英国海归最好就业的专业有口腔医学、兽医学、建筑学、教育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商科与管理学等。这些专业的毕业生90%以上都能找到工作,而且薪资待遇都不低。另外,这两年也有不少新兴行业呈上升趋势,比如人工智能,电子信息工程等,都有很不错的发展前景。(2)自身所学专业如果所学的专业正好是就业前景很好的专业,那么应该乘胜追击,多找实习的机会,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使自己一直保持“被需要”的状态;如果学的专业已经是比较没落的专业,就业前景并不好,那么可以选择及时止损,选择改行或者多方面发展,或者也可以选择自己创业,像其他行业借鉴经验,在旧的东西上玩出点新花样。有些专业是天生比较难跨国就业的,因为国情不同,尤其是文科类专业,而理工科则比较硬通。所以如果选择回国跨专业就业,需要谨慎谨慎再谨慎,尤其是文科,不同的国情很可能是另一套做法,当然如果你适应能力很强,那也未尝不可。3-招聘方的看法与要求(1)是否承认1年制硕士学历虽然教育部正回应过没有不认可1年制硕士学历,但还是会有一部分企业在招聘时明显标注出他们承认的硕士学历是2年或者3年,那么也就是说,这部分的企业是不承认一年制硕士学历的。这个是企业自身的权利,也无可厚非,大家在投简历是尽量避免,不过一般正规的企业很少有这样的规定,机会总是比限制多,不必在这一点上纠结。(2)不同企业的HR怎么看待英国海归?海龟的优点、缺点,HR更倾向于哪类海归一些大公司的资深HR对海归的看法——优势:海归思维更创新,语言有优势,更利于沟通、交流;更主动。劣势:自我评价太高,稳定性太低,忠诚度太低,有一种比较盛行的说法是,在国内HR眼里,海归硕士不如本科211和985这里的HR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一般企业的HR,一类是外企的HR.一般的HR在招人的时候会先看本科学历,再看研究生阶段的学历。2019年归国求职海归数量能达到近60万,而每年985院校毕业的学生只有约16万。物以稀少为贵,人才也一样,60万的海归和16万的985毕业生,我们可以试想一下,HR要从60万里面找到优秀的人才容易还是在16万里面找到优秀的人才容易?而外企的HR则对英国的院校更加熟悉,他们能了解海归在学校具体学了什么,和国内211/985毕业生有什么不同。他们在招人时也许更任何留学的学历和个人的专业素养。所以投什么样的企业意味着海归不同的身份地位,到底是国企还是外企,是小公司还是大公司,国营还是民营,都稍有不同,优劣占半。4-薪资和发展情况如何?(1)海归的平均月薪资具体薪资的话也要视具体行业、工作经验、具体城市等因素而定。一般来说,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有一点留学背景的,薪资大多行业的月薪税后都能超过一万,工作几年之后增加至两万至三万,其他城市也大约在一万元左右。早在2017年,海归的平均薪资就比国内同等学历人才高出17.2%。43.2%的人月薪能拿2万元以上,高出本土人才近30个百分点,工作经验达10年时更为明显。(2)哪些领域的发展前景较好从近几年的数据上来看,教育、金融最缺人。对海归人才需求最多的前三个行业分别是教育培训、金融和互联网科技,三者对海归人才的需求占到总体的50.6%,其中教育培训业中明确说明要海外留学背景的岗位有3.1%,高出其他行业数倍。分析海归在求职时的热门行业,对于即将出国留学的学生来说,能尽早把握未来的职业规划,对于已经回国的海归来说,也能在漫漫求职之路上找准方向。
急求职因为本科学校普普通通,我就去美国读了个研,回国以后面对国内职场一头雾水。错过秋招,海投简历后也是0回复,最后好不容易得到一个面试机会,去了之后发现,面试官是我本科毕业就出来工作的同学……“本科同学都混出头了,我还在原地”不着急找工作的人,现在都怎么样了?Betty是我高中同桌,去年在美国刚毕业,毕业后也没急着找工作,先去加拿大玩了一圈,去年11月份才回国。回来之后才傻眼了,因为国内的秋招已经结束了。更倒霉的是,还赶上了互联网、金融、地产裁员缩招,投的大厂全没有回音。等到春招时,又碰上疫情,很多公司干脆取消招聘,有些公司甚至已经裁员倒闭了。Betty在那段时间总是愁得睡不着觉,大把大把掉头发。半夜还发朋友圈说:“实在不行,我就去饭店端盘子吧!”于是她降低目标开始海投中小型企业。每到面试,HR都会问她待业期间在干啥,她也答不上来……直到有一天,她在一家小型企业的面试中,抬起头,发现面试官是自己国内普本毕业就去工作的同班同学……场面一度十分尴尬。被轻易忽略的应届生身份,究竟是啥? 可能你也有类似想法,觉得找工作不用太着急,先玩够了再说。这其实是个重大误区:等回国后再找工作,你就完蛋了。对于国内院校毕业的学子来说,应届生概念非常清晰,2020年的校园招聘,面向的人群就是2020年6月毕业的学生。可是海归的毕业时间各不相同,纠结的点就来了:我是不是应届生?我能参加今年秋招吗?很多企业招聘的页面其实都有清楚写明对于投递者的毕业时间要求,比如:2019届毕业生,通常指的是:毕业时间为 2018年9月 - 2019年8月。当然,每一家企业的情况可能有所不同,但往往毕业一年还可以算做应届生。教育部留学中心明确规定:留学回国人员不分应届往届,一律没有三方协议,是否为应届生,由用人单位界定。也就是说决定你能否参加某个公司的校招,还是以这个公司对毕业时间的要求为准。错过应届生身份的你,将会面临……校招没资格,社招没经验首先,对于应届生来说,通过校招拿到offer的机会比社招大得多。下面就通过阿里巴巴-产品经理岗来说:(图片来源于阿里巴巴)同样都是产品经理岗,同样都是本科及以上学历要求:社招的岗位细分到某一个方向,校招只有“产品经理”这个范围;社招的要求是要有3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校招仅对专业有要求;社招岗要熟悉工作流程,校招岗你热爱这个行业……如果你想在今年拿到阿里巴巴产品经理岗的offer,就只能走校招通道了。对于其他名企来说也是一样的,社招岗位都有经验要求,一般情况下,没经验的同学在简历筛选阶段就会被pass了。另外,想进国企央企,例如:国家电网、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等,应届生基本是你唯一能进去的机会。(图片来源于国家电网)不是应届生的话进去相当困难。所以要提前做好规划,等你明白的时候,很多好工作的大门都对你关闭了。落户难度直线上升很多城市为了吸引人才,都有留学生可直接落户的优惠政策。个别一线城市要求会更加严格,比如北京,落户要看就职单位是否有落户名额;比如上海,对你的本科院校和研究生院校排名会有一定要求。但等到社招,要落户就会比刚毕业时麻烦得多。首先要面对两个问题:社保缴纳年限是否达标?落户几份是否足够?如果这两个条件没达到,那不好意思,您暂时不用考虑落户了。失去公考、事业单位考试资格?这些年也有部分留学生选择回国考公务员、考事业单位。一般来说,事业单位和公务员考试名额会向应届生倾斜。一旦错过了这个机会,想要进入事业单位将会非常困难。事业单位的社招不仅有学历要求,还有职称要求等,而且岗位数量也大大下降。海归硕士就业的正确姿势国内秋招啥时候开 秋招是一年之中最大规模、招聘职位最多的招聘季度,因此,把握好秋招的求职机会十分重要。对于秋招的称呼,一般是 “年份秋招”如,2021 秋招,这个年份指的是招聘的应届生毕业学年,而非哪一年发生。所以,“2021 秋招”,发生在 2020年秋天,招聘的是2021年 9 月入职的员工。名企一般统一校招应届生入职时间,也是为了方便统一培训。什么时候投递简历?很多人认为,我是海归,回国应该能很快找到好工作,现实却是啪啪打脸。根据2019年中国海归就业创业问卷调查数据,海归如果回国之前没有做任何的就业准备,回国后找工作需要花费少则3个月,多则半年。企业支付的薪资比期望薪酬低2倍,80%的海归收入都达不到预期水准。(2019年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很多留学生会在校招接近尾声时回国,失去应届生身份,校招投递不了,简直心态爆炸……相较于国内的应届生,留学生在求职技巧、求职信息的获取上比较薄弱,即使有着不错的学历和实习经历,在国内的求职竞争中也不占优势。所以,对于想要回国求职的留学生来说,你得尽早回国,比国内应届生多做好几倍的准备,才有可能快速提高求职竞争力,拿到名企offer。
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较快,最近20年来,大学的数量翻了好几倍,现在已经有2000多所了,大家读大学的目的,十有八九都是为了找到一份好工作,学历越高,工作越好找是大家的共识。可是,目前我国就业市场形势很严峻,一方面大学毕业生人数越来越多,另外一方面,我国不少企业都在裁人,用工量减少了,所以不少应届毕业生觉得,2019年就业真的不容易,可能是最难的就业季了。确实,今年应届毕业生就业确实困难,不仅国内普通本科生工作难找,就是在国外留学多年的海归,工作都不好找。大家都知道,随着国民经济的提高,不少父母都非常的重视教育,送孩子出国读书越来越普遍,在东部沿海地区,几乎每个人亲戚中都有孩子出国留学。但是,由于国外经济不景气,留学生想要在国外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很不容易,所以不少留学生选择回国发展,寻找机会。刘明高考过后就出国留学了,在美国读的本科,最后在英国读的硕士,学的是目前国内最好就业的计算机专业,家里为了供他出国留学,花了将近200万,2019年毕业,满以为回到国内自己是香饽饽,找到一份管理岗位的工作很容易!可是,他从去年秋季校园招聘开始,就投了不少国内顶尖互联网公司的管理岗位,一路上都是失败,没有一家愿意接纳他,导致他现在都有点心灰意冷,找了一个通信行业的实习生岗位,希望自己在春季招聘中能够找到满意的工作。很多人会想:海归又如何,不也是难就业吗?其实从刘明的学历来看,没有任何问题,美国的本科,英国的硕士,相信业务水平也不差。但是问题在于,无论你的学历再高,在互联网行业都很难进入到管理岗位,必须要从技术岗位做起!不少海归硕士在互联网行业年薪都是30万左右,还是很不错的!所以无论你是国内本科,还是海归,在就业中都不要好高骛远,先找到一份工作再说!你觉得海归很吃香吗?现在的工作是不是越来越难找?欢迎留言讨论
导语:很多在国内高中毕业想去澳洲读本科或者是硕士的同学们, 都觉得留学镀金回来就一定能找个各方面都不错的工作。然而, 随着出国热潮,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出国读书之后毕业回国就业。 留学生回国就业有哪些潜在的劣势呢?留学益网签证老师Kitty下面客观分析下现状。首先, 越来越多的人出国读书镀金,归国就业的留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在澳洲读书,大部分留学生吃得苦比在国内读书的学生多很多。比如:找房子找中介, 很多房子由于种种原因,是不租国际学生的。遇到黑心的二房东,还要各种斗智斗勇。上学期间各种搬家也是很麻烦的事情。 假期找个兼职很难, 因为竞争激烈, 特别是澳洲这种开放 workingholiday 的国家。此外学习压力大, 作业又特别多,图书馆爆满订不到位置, 等等,都摆在面前需要一一解决。圆满毕业回来,很多留学生的能力都提升了不少,特别是抗压能力, 之前的各种DUE 已经让留学生死了无数回了。然而, 回国之后面临的问题就是:找工作。教育部副部长林蕙青在会上透露, 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有834万,比2018年增加了14万。2018年,根据不完全统计, 有48万留学生回国就业。所以, 目前的新趋势在找工作方面,国内竞争越来越激烈。如果是回国找工作的话, 缺点可能如下:赶不上秋招春招:因为澳洲的毕业时间比较不固定, 所以国内的春招(3,4月)和大型的秋招(9,10月)就很容易错过。很多国企,名企,互联网公司,银行证券的岗位只有这个时段招人,错过了可能就要等一年。 当然,回国就业也不能只看春招秋招, 只要是诚意找工作,什么时间都可以,缺点可能就是心仪的职位暂时不缺人。留学生回国之后需要耐心筛选网上的招聘信息了。不了解国内企业的招聘需求,人脉关系弱:刚回国,一部分出国时间长的同学肯定要重新建立自己在国内的社交圈, 所以人脉需要重新积累。不太适合一些需要靠人脉,人际关系来拉客户的工作。思维方式比较简单:在国外久了,很多时候还不适应国内的复杂的办事流程。这需要一段时间在职场上适应。很多事情的解决方式不再是发一封邮件就能解决的了, 需要亲自跑腿或者是需要遵循各种复杂的流程。工资待遇:某些公司同样的工作, 可能国外硕士毕业的人, 回来的薪水跟国内本科毕业的学生一样高。没有什么差距, 特别是职场新人。因为没有工作经验, 起薪也不会很高。学习的内容跟国内不对口:本科在国外学习法律的同学, 回国之后可能还需要重新考国内的各种司法考试, 因为法律体系完全不同。另外在澳洲学会计的同学, 回国进入普通的企业的话, 可能还要重新学国内的会计制度。因为澳洲跟英国的会计体系非常接近, 但是跟国内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对自己定位不准,眼高手低:有些学生觉得出国读书,回国后肯定能找到高薪的工作或者是自己满意的工作, 所以对工资水平一般的公司不屑一顾, 觉得自己的能力就是很强。特别是工资方面, 觉得自己的工资就应该比国内的同等学历毕业生高。但是, 很多公司会考虑用人成本,开价太高的无经验应聘者他们一般是不考虑的。有的毕业生回国后目标更侧重于知名企业,但是, 由于大公司竞争激烈,应届海归毕业生被通知到面试的机会都会不太多, 更别提在后面的几轮面试中活下来了。对于应届海归毕业生来说, 给自己制定一个切合自己实际水平的目标很重要。想去知名大公司的话, 可以先积累些经验之后再找机会跳槽,而不是一开始就心急去大公司挤破脑袋竞争。准备回国就业的同学们,建议首次求职时,放低要求, 尽量找适合自己能力的, 不要被各种高新职位迷惑双眼, 另外还需要辨别求职信息, 避免上当。对于大部分海归来说,毕业回国后找工作就全靠自己的努力了。找工作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寻找适合自己的, 不要急于求快,考虑好了再去投简历,不要盲目的海投, 浪费时间。良好的学历只是敲门砖,也是有机会去心仪公司的基本要求。留学去开阔视野, 回国后就业还是会有更多选择的。版权声明:本文为留学益网Kitty原创,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文|晗妈教育指南正在上大学的你是不是常常能看到身边很多的同学都存在“学历焦虑”的情况,985大学生看不起211毕业生,博士生瞧不起硕士生,名校生其实普本上,大学生对于“学历”的追求越来越高。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大,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标准也不断提高,让很多大学生甚至是家长形成了一种“学历上的内卷化”,为了提升学生的学历,有家长不惜花重金把学生送到国外去镀金。这样“披着洋学历”回国,未来的发展前景也会更加的明朗,而事实真的如此吗?海归在如今的就业形势下还能吃香吗?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这个案例。90后海归硕士心塞大哭,月薪五千都困难前不久一名90后的海归硕士,在网上分享了自己的“遭遇”,引起了很多网友的热议,原来小金高中毕业就被家里安排出国留学,学的是热门的“商科”专业,在国外一直顺利地读完了硕士。小金本以为在国外“镀金”以后,回到国内,就业一定不成问题,海归硕士,企业还不得抢着要,可是小金回国以后,找工作却屡屡碰壁,回国半个月有余,投了无数企业,面试的机会都很稀少。并且,很多企业开出的月薪只有不到5000,想要月入过万,简直是天方夜谭,极大的心理落差,让这个90后的海归硕士崩溃大哭,小金表示:读了十几年书,花了几十万,回到国内就业出现危机。难道“海归”在国内已经不值钱了?留学的本钱都赚不回来,这样小金非常的失落,不过很多网友却表示:现在的学历已经严重缩水,世界顶级名校毕业生都难找到心仪的工作,海归算什么?洋学历不香了,国内就业面临危机其实,近年来我国的“海归”就业市场也并不乐观,笔者对2019—2020之间海归回国找第一份工作的时间进行了整理,发现大约有10%左右的海归是在回国之前就已经提前找好了工作。而没有提前找工作的海归,40%都是回国后3个月才找到工作,剩下的还有半年以后找到工作,甚至有些海归一年以上才找到工作,这也说明了一个极大的问题,就是海归在国内就业面临危机。所以,海归在国内已经不吃香了,拥有洋学历去国外镀金回来就能拥有高薪工作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的海归国内就业市场竞争也开始变得激烈起来,导致洋学历不吃香的原因有哪些?导致洋学历不香了的原因有哪些?回国就业海归人数逐年增长根据2019年教育部公布的出国留学人数来看,我国的出国人数已经超过了70万人次,而回国留学生人数也超过58万人,这也说明了85%以上的海归都选择回国就业。国内的就业市场上,留学生的数量持续上升,海归之间的竞争也就变得激烈了,正所谓“物以稀为贵”,如今海归已经不是“稀有”人才,甚至是一抓一大把,所以,海归也变得不值钱了。留学生眼高手低很多留学生都认为自己喝了洋墨水,接收到了国外更好的教育,并且,也花费了比普通学生更多的时间和金钱,所以,在求职中对“薪资”的要求非常高,这样眼高手低,就不容易找到合适的工作。而近年来我国的就业形势并不乐观,很多一线城市的薪资水平也并不高,所以,能符合海归要求的企业少之又少,海归找工作也变得更加困难。国外的专业并不一定适合国内的市场其实很多专业都是如此,包括国内的很多专业在国外可能发展会更好,在国内就没有出路,而对于很多留学生而言,国外的专业也不一定适合国内的市场,专业不对口,找工作自然有困难。留学生的质量参差不齐其实学生的质量也是找工作的一个关键,对于很多国内的大企业来说,他们对海外留学生的能力也是非常看重的,但是很多留学生的质量是并不高。这样在就业上就会遇到困难,而品学兼优的留学生其实就业上还是有一定的优势的,只是在留学生中大家的质量太过太过参差不齐,优秀的留学生在少数,大多数品质不好的留学生面临就业危机。今日探讨话题:你觉得现如今“洋学历”在国内还吃香吗?你觉得海归在就业上有优势吗?欢迎在评论区发表你的看法。
来源:时代周报70万海归新挑战:回国求职者增七成时代周报记者 李波 发自广州刘雅梦最近很焦虑。这位毕业于英国德蒙福特大学的应届硕士研究生,1月回国至今还没找到工作。“留学生不是‘金字招牌’吗?留学生怎么会找不到工作?”在家人和朋友们看来,她只是在挑三拣四。刘雅梦哭笑不得。“只有自己才知道这段时间找工作多么不易。”她对时代周报记者说,投了上百封简历,但是面试次数却不到10次,即便是应聘成功的外贸公司,也因疫情影响不再招聘新人,曾到手的offer“飞了”。如今,求职路上,竞争者众。教育部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应届高校毕业生达到874万,毕业生人数创历史新高。国内毕业生求职不易,归国留学生也不轻松。受疫情影响,今年归国参加求职的留学生将突破70万。竞争前所未有的激烈。BOSS直聘研究院发布的《2020海归人才求职趋势报告》显示,海归应届生同比增长72.9%。截至3月底,国内岗位规模较2019年同期回落19.5%。今年春节后,国内倾向于招聘海归人才的职位平均招聘薪资为每月7481元,较去年同期提升7.3%,但仍远低于海归人才的平均期望薪资。留学生的履历光环不再。更为残酷的现实是,疫情影响之下,求职人数激增但岗位减少。国内求职市场上明确优先招聘海归毕业生的岗位,多元化程度不高。留学生们惯用的“国外找不到再找国内工作”的策略几乎失效。他们如何应对新局面?求职时差刘雅梦当初选择到德蒙福特大学,是为了心仪的市场营销专业。“选择这个专业是出于热爱,看到课程介绍就非常感兴趣。我也喜欢做市场分析、行业分析。”2018年9月,她走进心仪的课堂。今年1月,她顺利拿到了毕业证。刘雅梦了解过国外找工作的情况。“当地对市场营销的岗位需求少。”她决定回国就业。回国的心情是轻松的。“秋招那会就开始投简历了,还拿到两家外贸公司的offer。”她说,当时找工作还不算太用心,只是看到有合适就投简历。即便是已经拿到了两家外贸公司的offer,但心里还在权衡犹豫。“想着回来再参加招聘,看看能不能找到产品经理的职位。”1月,结束学业的刘雅梦回到国内。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一切按下了暂停键,各行各业陷入停滞状态。但她还不慌张,想着等一切过去再开始全心去求职。很快,刘雅梦发现情况并不像她所预期的乐观。如外贸行业。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9.07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同)下降4.9%。出口4.74万亿元,下降6.4%。刘雅梦收到通知,给她offer的公司决定今年暂不招聘新人。网上也有很多留学生说自己陆续收到了offer,刘雅梦开始慌了。“不太了解国内的求职环境。”起初,刘雅梦以为要等拿到毕业证后再去求职。但国内学生在毕业之前就开始实习,或是实习期间参加招聘会找工作。但英国研究生一年的课程压缩在7个月里,剩下的时间用于完成毕业论文。由于繁重的学业压力,在英留学生普遍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找到合适的实习,更别说参加国内实习。留学生求职顾问Gema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近期有不少英国留学生读完研回国找工作都陷入低谷。这种情况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导致的结果。“英国院校毕业时间通常是在11月至第二年1月之间,刚好错过了国内招聘量最多的秋招。另外,英硕学制多为一年,学业压力不小,造成许多同学完全没有任何实习机会和时间。而英国本土好企业的实习申请难度也大,也没有可能为了实习而回国。”Gema称,有些海归学子从3月初就开始在国内找工作,一直到现在都没有offer,这种情况也不在少数。 水土不服在留学生看来,这次疫情影响了国内的就业环境,留学生光环不再。刘雅梦是从这几个月的求职经历感受到的。首先是对留学生学历的质疑。“在面试官眼中,一年制的英国研究生学历似乎含金量不太高。”面试过程,她遇到面试官质疑自己的学历,但她早已展示过毕业证书以及国家教育部认证书。刘雅梦有点委屈。“国外的研究生招生宽进严出,毕业并不轻易。”读研究生的这一年里,她披星戴月地学习,天天去图书馆。最后她以高分毕业,毕业论文成绩位列全系第一。面试成了辩论,双方唇枪舌剑捍卫自己的论点,刘雅梦往往是败方。即便是进入面试环节,国内外企业对营销专业也有不同的理解偏差,让刘雅梦有点水土不服。“国内普遍将市场营销归类到销售岗位,但是我学的内容跟销售没有丝毫关系,所以我常常在面试中被问为什么学市场营销的不去面试销售岗,哭笑不得。”刘雅梦说,在整个求职过程中,岗位和专业不对口的“误会”一直存在。但这解释起来非常吃力。刘雅梦说,国内将该专业对口的岗位分成五花八门的职位,包括销售支持、销售助理、产品助理、产品经理等。在她的学校里,市场营销专业六七十人,全系也没几个中国留学生,很少有供借鉴的案例。刘雅梦对自己有清楚的就业方向,当一个分析撰写行业报告的市场研究员。但是,她始终没找到适合的工作,“我能力也不差,为什么会找不到工作呢?”她越来越焦虑了。留学生年龄或许是另一个现实问题。刘雅梦出生于1990年,她在国内读完大专以后,出于提升学历的考虑和对申请专业的向往,重新去国外就读了本科。在北欧度过四年以后她又申请了英国的硕士,毕业之后就将近30岁了。“在国外我并不觉得年龄是什么问题,但是国内的公司会将年龄掐得很死。许多公司将限制至30岁甚至二十四五岁。”刘雅梦如此总结求职以来的失败经验。企业一般不把她看成普通的应届生,往往会提出对工作经验的要求。“网上笑话段子说,要求25岁毕业生有30年的工作经验。艺术真是来源于生活,我就是这种欲哭无泪的心情。”刘雅梦也有过工作势在必得的预感。就在前几天,刘雅梦面试了一份文职工作。自觉整个过程非常顺利,她觉得很有把握,自认为应付这份工作内容将绰绰有余。但遗憾的是,最后被录取的并不是刘雅梦。“即便是上海一个小小的岗位,求职者趋之若鹜。”刘雅梦发现,就业竞争之激烈,令人无法喘息。 调整计划刘雅梦算了一算,她已经投过上百封简历,但得到面试反馈的次数却不到10次。为了能够早点就业,刘雅梦认真研究了企业招聘释放的岗位。她发现,相较于理工科的海归毕业生,自己所学的经济类专业竞争压力明显更大,就业机会也相对少了。《2020海归人才求职趋势报告》也指出,目前国内求职市场上,明确优先招聘海归毕业生的岗位多元化程度并不高,以语言教学、留学业务、海外市场和市场营销等方向为主。同时,优质雇主对于有海外教育背景候选人的专业技能要求逐渐提高,没有扎实基础的海归留学生在国内求职市场上不再具有特别竞争力。有求职机构分析,求职人数增多是今年就业难度增大的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则是留学生身上的“裸归”特质,也就是毕业了就回国,没有任何工作经验。正是因为留学生缺少国内外的实习经历和工作经验,回国求职容易遭遇水土不服等问题。因此,求职机构建议归国求职的留学生可以多详细了解企业相关信息,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增加求职成功率。同时,归国的留学生们在这段时间也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明确求职目标。刘雅梦和认识的其他海归学子聊过,她发现大部分人已经放弃了在一线城市找工作的想法,选择回到老家,通过家人朋友介绍工作。“求职太不容易了,我基本上没有听过身边的留学生朋友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一份工作的。”刘雅梦曾审视过自己身上的“海归”标签:招聘方都会肯定自己的英语能力;此外,她学的是经济学和市场营销,对欧洲市场较为熟悉,这也是优势。但她是否属于“裸归”,确实是企业在招聘留学生时特别关注的。幸好,刘雅梦是善于自我调节的人。五年前刚出国时,她的心理压力很大,曾经患上轻度抑郁症。在寻求专业的心理辅导以后,刘雅梦学会了在逆境中如何调试自己的情绪。而这段经历恰恰能够帮助她应付当下求职屡屡受挫的灰色心境。如今,刘雅梦借住在上海亲戚家里,每天忙着找工作。空闲之余,她偶尔接一下私活,譬如担任经济学比赛的评委等。上海,曾是她梦寐以求的城市,她以前一条一条地分析过上海的留学生落户政策。“我以前觉得满足这些条件完全ok,比如薪资、社保等,很简单。但是现在看来,可能条件已经无法达到了。”越来越多留学生调整自己的发展计划。BOSS直聘研究院数据显示,超过半数的2020届海归人才期望在一线城市发展,新一线城市也吸引了30.1%的海归人才。选择一线城市的海归留学生下降了8.3个百分点,这其中的大部分转移到了新一线城市。刘雅梦也不再紧紧守着当初对理想工作设定的条条框框,放弃了一定要留在上海的愿望,她想的是:“无论是全国哪个城市,只要能给我一个机会,我就愿意去试一下。”(应受访者要求,文中人物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