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一边工作一边考研真的能考上吗?到底要不要辞职全身心去考研呢?安取仁义

一边工作一边考研真的能考上吗?到底要不要辞职全身心去考研呢?

考研这件事最近小编收到的留言大多数是来自在工作的同学,想要考研或者已经在准备复习中,也有在纠结到底是继续工作还是读研的同学。工作后决定继续考研的同学,和我提到生活上不顺利,职场的多种情况都让他想考研,往更深入的发展,实现自己的价值。我相信大多数的同学选择在毕业工作后一两年甚至三四年后决定考研,一定不是冲动使然,既然这么决定了,就不要担心太多。工作可以不停地换,但是学习仅仅这么几次,而学习总归是会让你有收获的。尽管如此,也会有同学冒出:“再读三年还不如工作三年赚钱呢!”小编只能说,可能真的会不一样哦,这三年的工资和经验也许及不上三年研究生。当然也有少数情况不一样的。小编用身边的例子来说吧,一个师姐大学成绩优异,直博,硕博连读。如今跟在导师身后参加一些国际会议,讲座,见识不一样的东西。平时写论文改论文,偶尔健身放松。聚会上多是留校的师兄师姐,公费出国的同学,进了省局的师兄师姐。另一个本科同学,大学成绩普通,毕业后进了公司,工资不高,加班常有,忙起来总是抱怨生活让人疲惫。聚会上也只能说说最近加了多少班,有多久没有看电影,没有放松。出校门前,会有人安慰你,”没关系,学历不重要“,现在的你一定知道,学历有多重要。只有爬上山顶,站在山顶看这个世界,才会得到不一样的东西。不管是实现自我的价值还是获取更好的工作、生活,考研并不是一件坏事。所以还在犹豫,纠结,担心的小伙伴们,不去做怎么知道自己行不行呢?需要辞职吗?小编很佩服一边工作一边考研的同学们,一边工作一边考研的压力真的很大,不同于每天在学校里心无旁骛的学习,早上7点到晚上10点都在学习。工作的同学就算再清闲也会被琐事牵扯着,时间太少。很多同学都是在下班后去复习,每天工作结束已经很累了,还要复习4-5个小时,甚至有同学会选择早晨4点-8点看书,每一种方法小编都做不来,敬大家是条汉子!对于是否辞职全身心去考研,还是需要看个人的,有很多边工作边考研,专业第一的例子,也有失败的例子。要看你的工作时长以及工作量,毕竟大家都不是小孩子了,年龄越大越需要经济状况良好,足以支撑日常。不辞职的好处当然是经济压力会小一点,并且这一路会有不一样的发现,不一样的想法,不管是学识还是技能都在成长。也有同学考研失败后笑一笑说,我还有工作要做呢。辞职或者不辞职都是需要结合你自身的情况,很多同学纠结,也有同学只是需要学姐的肯定,如果你也在纠结,在害怕,可以告诉学姐,学姐帮你解答。如何平衡复习时间小编建议大家做几个选择:如果相对轻松,可以在每天的下班后去复习,工作间隙背一背单词。报名网课由人带领着学习,计划好复习时间。如果并不轻松,依旧需要每天下班后去复习,但是工作期间就需要好好工作,不然容易分心,影响工作,学习效率也不高,还会惹得上司的不满意,得不偿失。后期冲刺阶段可以选择辞去工作专心备考。这中间一定要调整好计划。如果你想直接辞去工作,专心备考,那么小编建议决定好这段期间的经济来源。已经毕了业的同学们一定要制定好符合自己的学习计划,不要过量且饱和度过高,没有意义,你还会吃力,最后压力太大导致失去信心。分配好你的时间,进度,薄弱的学科要注意。我们要把仅有的时间高效地花在刀刃上。科目的复习主次不得不做一个选择了,每天按计划完成,不要拖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面对工作中的聚会,拒绝不了就去参加,能拒绝的就拒绝吧,利用一切时间去学习。必要的话还是建议报名课程效率高一点哦。不管是哪种选择,小编都希望大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害怕工作没做好,研也没有考上是每一个工作时考研的同学都会有的想法。自信是陪伴你走上考研这条路的一个必要条件,有时候我们总是想从别人的经验中获得安全感,可勇气是自己给的。

取境

儿子今年考研失败,让他先工作,然后边工作边考研可行吗?

没考上研究生,先工作再慢慢考,是不可以理解为边工作边考研,如果你考一个非全日制的我没有话说,如果你考的是985/211全日制,趁早打消这个念头。今天的考研形势已经不同于10年前的考研了,甚至都不同于5年前的考研,如今的考研报名人数以每年50万人的数量增加,全职备考你都没有考上,边工作边考研更是没戏。如果你一定要读研究生,第一年没有考上,中间不要工作,直接投入到第二年的考试复习。这样效率最高,损失也最小。边工作边考研听起来挺好的,不过你有没有想过,你拿什么和应届生竞争,无论是时间还是精力你都跟不上。学习是需要氛围的,工作完一天累得不行,你确定还有毅力继续坚持复习吗?靠毅力坚持上三两周一个月还行,时间一长你的心气就被磨灭了,慢慢的也就放弃了。当然了,有人这么想,反正我是边工作边考研,考不上也没什么损失,一年考不到就考两年,两年考不上考三年,直到考上为止。我说这又是何必呢,就抽出来半年的时间全力备考,不比你准备上一年又一年要好吗?就算你考了几年之后考上了,想一想你年龄有多大了?你去读研的时候,周围的学生比你普遍小上3-5岁,这种年龄上的差距会体现在各个方面,并且无时无刻的不再告诉你“我们不一样”!简单的就是说,你很难再过一个正常的学生生活了。没考上研究生就再考,边工作边考研或者是工作几年之后再回来考研究生不是不可能,但是你的思维能力肯定下降,知识点也有好多已经忘了。另外一旦工作之后,尤其是年龄变大之后,你就会慢慢的变得身不由己,比如要面临结婚、买房、生孩子、车贷、房贷,到那个时候就真的由不得你了。真正等到闲下来去考研估计只能等退休了。

鬼梗

边读书边工作,一个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生活

AI大道理,90后,刚毕业的非全日制研究生。01当决定读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时候,我的确打算边工作边读书。一来家里条件一般,心里也不愿意让父母的生活更加艰难,二来我也的确对研究生学历难以割舍。我对父母说,学费不用你们担心了,我是边工作边读的,我可以养活自己。于是,大学刚毕业不久,没有毕业旅行,没有放松心情,我就着手在杭州找工作了。以我本科的专业和学识,摆在我眼前的,似乎只有两条路,一是嵌入式软件工程师,二是电子硬件工程师。经过一段时间的面试,我入职了一家科技公司,做电子硬件工程师。所谓电子硬件工程师的工作,就是跟电子、电路打交道,做芯片。在芯片中植入程序,再配合机械工程师,就可以做出一个不大不小的产品了。而程序那一块,便是嵌入式软件工程师干的活。分工明确。第一份工作既新奇又辛苦。时间一天天过去,我仿佛正迈向边工作边读研的道路。(我所做的工作)02九月份,学校即将开学了。这时候,我才意识到杭州之大。跨区两个多小时的路程,对于要上课的我来说,完全接受不了。纠结了一段时间后,我还是辞职了。3个月赚够了第一年的学费,剩下的,还可以做生活费。正好暂时没了工作,可以好好办理入学手续。然后进行了选课,这才发现大事不妙。本以为非全日制研究生是周末上课的,可是这课表,没有周末的课啊,只有晚上的课。我们十几个人义愤填膺,感觉被欺骗了。找老师要个说法,老师也只是含糊其辞,只说暂时还没有安排周末的课,我们选择晚上的课,也不冲突。人与人的信任有时候就是如此,问也问不出东西,因为很多时候他们也不知道。有个女生,因为周末上不了课,气得退学了,放弃了。看着她离去的身影,我们惆怅的同时,也在为自己做打算。是继续边工作边读,还是留下来好好学习,好好修学分?这是个问题。没有工作的同学,看见这种情况,已经决定留校学习了,即使最后毕业证书上有个“非”字。这“非”字,怎么就感觉那么别扭,怎么就感觉“非”是指的非研究生而不是非全日制呢?心里的关最为难过。情势所迫,三位室友最后都安安稳稳留在学校了。而我呢,我问自己,怎么办?初心,我的初心不就是为了边工作边学习吗?有晚上的课,先修再说吧。实在修不到的课,就修白天的,不去上课只考试,看行不行吧。如此一想,便决定了。03选课是一回事,选导师又是另外一回事。我们学校非全日制研究生是开学才开始选导师的,其他的都是复试完就选好了。让人纠结的事,一件接着一件。每一件都要在短期内做出决定。当一个人可以做决定,且每一个决定都将影响一生的时候,这个决定权是幸运还是不幸?至少那时候,我是觉得还不如不要这个决定权,因为决定的过程太纠结,太为难,太有压力。然而,我们也正是在一个个决定中成长、成熟,到了某个时间点后,再做某个重大决定时,自己就不会再那么害怕,别人也不会因为你的决定而担心。看着一个个导师名单,我既没有目标,心里也没有方向,感觉每个导师都很厉害。为难之际,我想起了高考填报志愿时的情景。有人问我为什么去郑州读书,我说,很简单,因为我姓郑,它也姓郑。当你想去远方,又没有什么很好的理由去哪里的时候,一丝丝理由可能也会被无限放大,甚至一下子认定,它与我有缘,我就该去那里。如此简单又有点好笑的理由,也是最好的理由了吧。这一点,我也用在选导师上。一个个名字往下看,一个姓郑的老师映入我的眼底,那一刻,我知道就是他了。然后打开简介,嗯,是研究无人机的。感觉无人机应该很好玩的样子,反正也没想好学什么,就选这个老师吧。于是,和郑老师取得联系。他问我,“你这个非全日制研究生打算怎么读?”我说,“我想边工作边读。”“那你有工作了吗?”“入学前有,现在暂时没有,忙完这一段,打算重新在学校附近找一份工作。”他没说什么,看了看我本科成绩单。“本科上的课,倒像是那么一回事,还挺符合我这边的要求的。那行吧。”于是,导师在确认单上签上了他的大名。尘埃落定。从此,和郑老师,和无人机,结缘。(让无人机当我们的眼睛)04不久后,我在离学校还算近的地方找了一份工作,还是老本行。当然,没有透露自己研究生的身份。那时,纠结到底要不要告知,后来想想,他不问,我不说,问什么说什么,也没错。就这样,我正式开始了边工作边读研的生活。还是住在学校,只不过别人是白天早起上课,我是早起上班。晚上有选的课的话,就去上课。嗯,工作后上课的感觉,只有四个字,不想听啊。可能大多数时候,就边听边眯过去了。我在想,这是读研吗?我深知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也深知有得必有失。我得到工作,就意味着放弃安静学习。每当周末我来到实验室,心里总感觉自己格格不入,甚至觉得自己就是个异类。研一的课很多,而我的课,却出奇得少。上的课少了,读书的感觉就淡了。杭州的冬天特别冷,冷到会下雪。我在大雪天出去工作,晚上再骑车回来。就这么经历了一个个日子后,再看看工作,再看看身边待在公司几年的人。我想,我要是一直工作下去,就和他们差不多吧。是我想要的吗?我大学准备读研,向往的可是技术啊。什么是技术?做别人不能轻易取代的事情,门槛稍微高点的事情。现在,我好像可有可无,随便来个人,好像也能做我这份工作。更重要的是,兴趣问题。现在的工作实在不是兴趣所在。都说干一行爱一行,我想应该是爱一行才能一直干一行吧。既然对手上的工作也不是很有兴趣,那么我的工作,仅仅只是读研的经济来源,目的还是读研。明确了这一点,我思索着若放弃这份工作,读研的经济来源有哪些,我能支撑下去吗?导师补助、奖学金、助学金,还好,非全日制的我们还有这些。奖学金可以抵消学费。生活费嘛,在学校的话也不会很多,加上手头的钱和导师一个月的补助,差不多了。我甚至想到,差钱的话可以兼职做个家教。后来也的确去做了两次家教,贴补家用。这样一想,好像后顾之忧也少了。05研一下学期开始的时候,我找到了导师,和他促膝长谈了一番。不得不承认导师的学识之渊博,目光之长远。再加上自己内心也已经打算留在学校好好搞科研,在长谈后,就名正言顺留在了实验室。从此,我就过着全日制研究生的生活了。导师也很快开始“压榨”我,磨砺我,给我扔下了毕业课题。失去了工作,若还不能好好学习,那就是得不偿失了。这样的压力和想法,激励着我,刺激着我,让我不敢放松。我也时常问自己,我失去了“边工作边读研”的初心了吗?后来,我想清楚了,我的初心是大学时候就埋下了,是读研,是追求技术,边工作边读研只是达成这个目的的中间过程。那么,带着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身份过着全日制的科研生活是什么体验呢?敬请期待不知要几时完稿的下篇吧。注:本文配图均由作者提供。今日小知识:非全日制研究生不同学校待遇也不同,有些学校甚至不提供住宿,有些学校也不提供奖学金、助学金。真想走这条路的人,还是要看清学校的安排和待遇,以及自己的决心。这是伍识的第 112个故事很高兴遇见你和你的故事

人伦

边工作边考研到底是怎样一种经历?

L女士 30岁 带娃考研那年我30岁,在职,家里的老大2岁。难忘那些冲刺复习、挑灯夜战的日子,10天背下了5616个考研词汇,15天精读了9万字的政治考点,5天记下了专业课的知识要点,还进行了4次模考自测,写满了2大本知识要点笔记,用光了7支笔芯……白天上班,晚上复习,路上在背书,哄睡孩子时在背书……在领导、同事和家人的支持鼓励下,我坚持了下来,用行动见证了改变的发生。2013年9月,我走进清华大学开始学习社会工作。通过系统的学习和思考,我深刻的领悟到助人自助的意义和促进专业化对于增强共青团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作用。在我的导师樊富珉教授的指导下,我探索将优势视角引入了“五需”青少年(年龄在6至25周岁,不在学、无职业,有就业帮扶、入学帮助、行为纠偏、思想解惑和社会关系重建等五种需求的青少年)服务的研究实践里,探索形成了优势视角下服务“五需”青少年工作实务方案;在潞城镇棚户区改造实岗锻炼等日常工作实践里,我运用社会工作方法联系服务群众,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实现了政策内的群众利益最大化,赢得了群众认可和满意。在生活中,共青团工作经验和社会工作专业知识让我既关注到青少年在不同成长发展时期的需求和问题,也学会了发现优势、整合资源,更懂得了处理情绪问题、掌握沟通技巧等等。我已将自己定义为“不结束的个案”,在关注探索自我成长的同时,也在经营自己的家庭和教养我的两个孩子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巨大的改变和更加幸福的能量。每一次选择,都是一次成长的机遇。今天,你用努力感动了你自己,明天,你的分数一定会感动你,加油吧,小伙伴们!愿你用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果敢和进取,用宝剑锋从磨砺出的努力和坚持,为你的青春增添一抹不会磨灭的记忆!美哉,奋进青春!”这是我们身边的同事,在她的影响下,我们又有两位同事,考入了清华大学,榜样,确实在身边。Z女士 25岁 在职考研大学毕业,第一份工作在一家文化公司,受教了多年的“多听少说,勤奋好学”的职场秘诀。刚进去就成了公司默默无闻的职场炮灰,当初想象的雄心壮志慢慢被琐碎、无聊的会议和悠闲到极致的工作环境而打败。刚毕业的大半年时间里,有点轻微抑郁,我曾经那么骄傲要强的人,怎么出了学校就成了任人宰割的小羊羔了呢,半年看了148部励志电影、10本讲人生的书籍、循环了半年的shape of my heart和“我”,以及无数次深夜的嚎啕大哭。幸好,励志电影没有白看,在职的第七个月我决定考研,以此来改变现有的生活和状态。W先生 知乎网友说实话,在职考研真得不容易。出差时行李箱里的半箱书、一个人在办公室里学习到深夜、被玻璃门上自己的影子吓得蹲在地上哭……这些苦真得是亲身经历才能体会。不过最难受的还是一个人奋斗的孤独感。已工作多年,身边人或过着朝九晚五安逸的日子,或为了生活匆忙地奔波,只有自己为了心中那一点点名校梦在奋斗。加油吧,同学们O(∩_∩)OX女士 29岁 在职考研2009年专科毕业,没有自考本科,没有专升本。其后在某全国贫困县的两家银行供职7年。16年6月1日开始复习,一开始准备考武汉的某双非一本,复习到8月份,感觉还可以,决定报考武汉一所全国排名前50的211,排名仅在武大华科两所985之后(之所以没有报985,是因为它们对专科生有各种限制)。当时觉得如果复习的好,211应该没问题,复习不好,双非可能也上不了,不如博一下。我考的是全日制的学硕。"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备考期间工作没辞,边工作边复习。备考期还是比较辛苦,经常有哭的冲动。没事的时候经常偷偷躲到车里看书,在客户办公室里看书,在医院停车场看书……2016年12月24日和25日,以同等学历身份参加了17年的研究生考试。圣诞节中午考完专业课一,自己在学校食堂边吃边哭,不是因为考的不好,而是觉得离梦想近了。2017年2月15日出的成绩,总分362,其中政治56,英语61,专业课一126,专业课二119,总分362,排名23,招27人,感觉没有预期考的好,不过还好能进复试,所以玩命准备复试。2017年3月24日-25日复试,复试时专科生需要加试两门专业基础课程,进复试的当中,有且仅有我一个专科生,所以我一个人在老师办公室里考了4个小时。第二天统一复试,我在复试中的笔试排名第四,面试第一,综合排名第八,一等奖学金拟录取。9月辞职上学去~好好再享受几年的校园时光,以后可能再没有机会,让我这么肆意任性了。S女士 知乎网友 我三年前边工作边考南京大学的研究生,后来被成功录取,现在想想那半年拼尽全力的复习时光,即心疼自己又很感激自己,因为现在我可以有更多的底气和机会重新选择想去的城市,想从事的行业;而且因为工作期间有了一定积蓄,不仅学费生活费自理,还可以到处旅游,当然前提是你选到了一个待人宽厚的导师;最重要的是,因为见识过社会的残酷,回到学校读书会倍加珍惜。当生活不尽人意的时候,总会有人砥砺前行。这些“过来人”也为我们总结了一些经验:1、学习这个东西是需要计划的,而且需要把计划写出来放在自己可以看见的地方,在心里计划不算计划。2、如果自己自学实在拿不下来,就不要太抵制报班了,尤其是在职的,如果时间不允许我们自学,那就考虑一下报班。虽然很多机构确实很功利,但是我们不能否认他们能给我们带来的考研资源是自己无法搞定的,但是一定要多方对比查看选择适合自己情况的辅导班。3、考研一路很容易陷入迷茫和怀疑,这是非常正常的,但是不要一味的深陷其中,我们唯一能做到的对抗怀疑的方法就是多做对两道题,如果两道不行,那就四道。4、考研最忌“断腿复习”,不能喜欢哪科就在哪科花费很多时间,也不要哪科薄弱就分配大量的时间从而影响其他科目,做好合理的学习规划,同时进行,保证各科都能达到院线。如果因为总分上线,单科没有上线而被刷是件很不划算的事情。5、如果你确定了考研,那就不要半途而废,这是见证自己努力的过程,即便结果不好,也是属于自己的经历。最后祝大家都能美梦成真,诗酒趁年华。

张晶

终于明白为什么很多硕士找工作还是那么的难?原来有这么多限制!

在还没有考硕士研究生的时候,很多的大学生以及老师都会说:一定要考上硕士啊!当你到了硕士毕业的时候,你就能够很容易很轻松地找到好的工作了,不像本科就业这样的难了,尤其是在当下学历越来越成为就业不可或缺的大背景下。因此很多高校的大学生为了能够找到好工作,为了能够给自己一个更加有保障的生活,纷纷参与到了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队伍中,期望着自己能够顺利的成为一名在读硕士研究生。当时的我也是这样的想法,总觉得考上硕士就能够轻松解决一切的问题,总觉得只要考研硕士研究生自己就能够有更好的未来。但是当我经历了几次校园招聘会时,这种想法已经完全的被毁灭了,因为看到很多的硕士研究生在就业中依然面临很多的困难,依然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依然有着诸多的限制,依然令很多即将毕业的硕士研究生所苦恼。但更令我明白了,为什么硕士找工作还是这么的难?原来是因为有这些限制的存在。其中最重要的或许就是我们经常所提到的第一学历的限制了,虽然随着越来越多的硕士生以及越来越多的媒体关注校园招聘会的实况,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毕业生时已经不再是明目张胆的因为第一学历直接拒绝前来投递简历的学生,但是会通过很委婉的方式告诉应聘学生,你的本科院校档次很低,不符合相关招聘条件的。我的一个师兄今年参加校招时就因为本科院校的原因导致自己无缘面试。当他提交简历时,HR说了两句话后,他就知道自己已经没戏了。一句是你的本科院校我还没有听说过啊!另一句是本科院校有点差啊!最后的结果也验证了其猜测,他的简历被筛选掉了,只能再去投递下一家企业。同时,虽然硕士文凭在就业中有一定的学历优势,但是几乎所有的用人单位不可能因为学生是是硕士,所以就直接录用。还需要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而在这个过程中很多的硕士研究生却露馅了,因为研究生三年的时间中,几乎没有任何的作为,只是保证自己顺利的毕业了,没有任何起眼的经历,并且在面试中提到很多专业领域前沿问题几乎都没有接触过,虽有高学历但却没有强实力,于是又丢失一部分优质的就业机会。此外,部分专业的属性限制,这可能是很多大学生都非常清楚的,有部分专业即使硕士研究生毕业,也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例如我所认识的一些学小学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硕士生,在毕业时都希望自己能够进学校,能够拿编制,可是现如今中小学校招聘教师的门槛越来越高,硕士学位已经成为招聘的起点了,优势并不明显,所以当硕士毕业的时候或许你最终的就业单位和本科生并无差别。于是很多这些专业的硕士生在毕业时,又纷纷的选择了公务员考试和事业编制考试了。总之,硕士研究生就业不可能如我们所想象的那样一帆风顺,也会经历很多的波折,但这并不意味着考研就没有价值,因为之所以会遇到这样的困难,是因为我们每一位硕士研究生提升了自己的底线,所以要求更高了,于是便会更难一些。但也希望所有在读的硕士研究生能够严格要求自己,为自己三年后的就业创造更完善的条件,找到最理想的工作,这次是最现实的事情。

溱洧

边工作边考研,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每年都有很多人选择考研,除了大学生,还有一大部分是同等学力,也就是在职考研,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来看看边工作的他们到底为啥放不下考研。一、在职考研会遇到哪些压力?1.工作和时间协调不开每天六点下班之后以为是自己的时间了,可是一下班谁不想往沙发一躺玩会手机,美滋滋,但是你还是得强打精神滚去书桌前读书,尤其是年纪大了,越发觉得自己记忆力不如从前了,以前背个《赤壁赋》分分钟,现在背个英语单词,背了忘忘了背。2.深夜的这种挫败感和不确定感会越来越强烈你开始怀疑自己所做的选择到底是不是对的,人总是有一种心理,想知道自己的付出能不能快一点变现,但是哪有这么好的事情?想太多的时候就会去跑步,强迫自己冷静下来。3.知道自己过不了,面临精神崩溃最后知道自己得再来一次的时候简直崩溃,因为家人和身边的朋友并不是那么支持,年纪也大了,再去读书好像有点不是那么有用,但是自己就是一根筋觉得:自己的人生已经有很多遗憾了,等我老了我就更念不动书了,考个研光宗耀祖,我还从来没上过好大学呢,起码还有机会考一个牛逼哄哄金光闪闪的大学!二、选择边工作边考研的原因1.当拿到工资时的那种快感,非常美妙无法言表。2.毕业了,被父母养了20多年了,实在不好意思再伸手要生活费了。如同回答中说的,同学、朋友结婚的份子钱都没法自己掏,作为一个毕了业的社会青年实在很难为情。(这里没有其他意思,只是一些人自己选择在职考研的原因。)3.研究生毕业还是要面临就业,现在有这么一个机会可以体会下自己最想做的职业,也可以为自己的研究生期间的职业规划提供依据。三、关于在职考研的建议:1.如果你是男生不建议辞职考研,因为梦想是要有的,可是假如梦想实现不了呢?你有一份稳定收入至少给自己留了一条退路。2.如果你有可以利用的资源一定要全部利用,考试就是信息战,你在自己所报考的学校有熟人,有朋友,对于你找复习资料,复试入学都会有很大帮助。3.制定详细且合理的复习计划与目标,并设置奖励与处罚,这样让自己有动力有信心继续坚持下去。4.如果可以请找一个考研伙伴,因为学习的路上是寂寞孤独的,有个人可以相互依靠,可以走的更远,虽然可能会耽误速度,但是走的远还得有伙伴。5.一直坚持下去,走到最后。【不论结果如何过程才是最好的修行】工作了确实有压力,工作任务确实有可能比较重,但是时间挤挤也是会有的。因为工作,复习的效率可能低点。但这并不会成为我们放弃的理由;再回头想想高考,那才是最艰难困苦的岁月(当然许多牛人高考也是很轻松。)考研是一个人的征途,这句话只有自己真正经历才会觉得,但是这个世界上好像做什么事情都是要自己一个人去完成的吧。

攻击者

“非全研究生”是咋回事?调剂上了要不要读?看清优劣再决定

2021年考研基本结束了,现在还有小伙伴在纠结调剂的问题,调剂确实不是件简单的事,其中有不少选择都让人难以抉择。比如调剂到“非全研究生”,就是很多人困扰的问题。大家不仅仅是对非全研究生困扰,其实很多人一直都没搞懂全日研究生、非全研究生和在职研究生之间的区别,对非全研究生存在一定的误会,这才导致报考的纠结。全日制研究生、非全研究生和在职研究生都有啥区别?其实不光是考研的小伙伴,很多人对这三种研究生区别都搞不清楚。咱们今天就来好好说说,三者之间到底都是怎么回事。全日制研究生——最普遍的研究生这是最常见、最普遍的研究生。也是大部分小伙伴都应该考的研究生。只要条件允许,都应该考这种含金量最高的研究生。全日制研究生需要参加去全国统考,就是我们说的研究生考试。然后过了初试过了复试就算“上岸成功”,别业后有研究生学历证和学位证。在职研究生(同等学力申硕)——工作党的最佳选择我们常说的在职研究生其实是狭义上的,基本指的都是“同等学力申硕”,除此之外,还有些考试也被称为在职研究生,今天就不细说,主要说说同等学力申硕。这是一种参加工作的小伙伴主要考的研究生,和全日制最大的区别有以下几点,首先它是免试入学,然后学习一定年限后参加考试,考过了发证书。同等学力申硕的证书只有学位证,没有学历证,那些广告所谓的双证是指结业证和学位证,结业证代表不了学历,跟毕业证是两种证书。一般来说同等学力申硕难度较小,证书含金量相对较低,但硕士学位是被承认的,在相关的需求中是被认可的,这也是很在职人选择同等学力申硕的主要原因。非全研究生——最被忽视的研究生非全研究生全称是“非全日制研究生”,它实际上是和全日制研究生相对应的。这种研究生可以说是全日制研究生和在职研究生的结合体。也是最被大众误会的一种研究生。它的最大特点是非全日制,读研的小伙伴可以边工作边就读,这点跟在职研究生确实很像,但其他的方面就不一样了。除了可以边工作边就读之外,其余的跟全日制研究生差别不大。首先,它也需要参加全国统考,初试合格、复试过线才能算上岸,这也是为什么会有普通考生能被调剂到非全的原因。其次,同专业的非全和全日制的课程、考试要求、论文要求等方面没有差别,一样的严进严出,导师也会一视同仁。论文抽检也会抽查,不合格的依然同样会被延毕。因此非全研究生毕业也是学历、学位双证,含金量几乎没有差别。这一点也是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特意强调的。为的就是提升非全研究生的社会地位。另外有一些地方需要注意,非全的毕业证上会有标注,非全日制研究生,然后大多数非全录取分数线会稍微低一些,非全的学费需要自己负担,没什么补助。非全研究生的含金量到底如何?看了上面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非全研究生其实是被很多人误会了,说它跟同等学力申硕一样,其实它更像“全日制研究生”。在目前的社会上来看,非全的地位确实不太好,大家对其认知并不全面,很多人依然把它和同等学力申硕看成是一种。这就挺尴尬了。不过,大多数企业在看到双证之后,很少会去刻意区分非全和全日制的区分,在入职过程中也不会因此刻意设定门槛。但有的事业单位对此会比较敏感,可能会设定门槛。此外,我们前面也说了,国家也在进一步强化非全研究生的含金量。早在2016年,教育部就发文确定非全和全日制一样,拥有双证,这也标志着非全在进一步被社会所认可。所以,从这些角度来看,非全研究生的地位在进一步的提升,社会大众的认可度也在提升,含金量也越来越足了。考研调剂到非全研究生有必要读吗?现在,咱们再回到最初的那个问题,考研如果调剂到了“非全研究生”,到底有没有就读的必要?在做决定之前,最好把两个问题想清楚。第一个:你读研的动机是为了什么假如你不着急就业,你就想好好的做学术,在某个专业领域有一定的造诣,有一定的成绩,那么哪怕要选择二战,也不建议你走非全的调剂。虽然非全的含金量和证书都跟全日制的没差啥,但是非全的学生学习时间非常有限,根本不适合做学术研究,尤其是你如果想继续读博的话,虽然没有考试限制,但成功率可想而知。第二个:研究生的学历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假如是为了找工作,那么你在选择的时候不要注重非不非全,更应该注重学校名气,毕竟毕业的学校才是多数工作的明显门槛。 如果就是为了研究生的学历证书,那么非全还是很值得一读的,不仅不耽误你赚钱养家,学历证书也能拿到手,还是很划算的。非全研究生都有哪些优势和劣势?了解了非全之后不难发现,它的优势和劣质其实都很明显。先说优点。非全的含金量和全日制没差,但是读研期间相对更自由,还能参加工作有收入,可谓学习抓钱两不耽误。而且很容易把理论付诸实践。毕业也不容易失业。尤其是如果能把工作和专业相结合,对你的学术研究也很有帮助,还能容易挖掘到合适的论文选题,帮你更从容的毕业。另外,非全的毕业证和全日制的毕业证一样好用,不管你是评职称还是参加参加公考或者其他地方需要用到研究生学历的,都能用。说完优点再说说缺点。非全的缺点也比较明显。目前大部分非全的专业学费都比较贵,要比全日制的高出不少,而且没有补助和助学金,经济压力可能会比较大。另外,有些专业的非全比全日制的学制要长一些,但不会长太多,基本在半年左右。不过也要引起注意。最后一点,就是社会的认可度了,这也是当下最大的问题。尽管含金量和全日制的差不多,但当下非全的普及度并不高,还会被很多人和在职混为一谈,因此总会被误解。总之,非全研究生当下的情况确实比较尴尬,但往长远了看,非全的未来还是很不错的,至于到底选不选,考生还要结合自身的情况来判断。

漫步者

很多人不知道,原来硕士学历就可以直接留在高校工作

在大多数人的意识里,要想进入高校,至少要读到博士学位,所以很多同学考研选择考学硕,来为以后的读博和留校铺路。但其实高校的运转并非大家想的这样,这其中其实是存在很多的一知半解,甚至是误解。今天董师兄就为大家打开谜团,看看硕士学历是如何留在高校的。之所以大家认为留在高校,都要达到博士学位,是因为大家把目标都锚定在了讲师,副教授,教授这条传统的发展路线上。其实高校同样是一个行政组织,不光是有科研岗位的存在,其实还有很多行政岗位,这些岗位的作用就是保障学校的正常运转,而这也正是很多人对高校认知上存在的盲点。传说中的“科研岗”首先我们介绍一下教学科研岗,也就是我们传统认知上的老师,通常来说,公办高校都要求博士学历以上,985、211高校还会要求有留学或访学经历,在科研成果上,也会有很高的门槛。而一般的高职高专院校,或是民办高校,硕士学历是可以满足需求的。还有一些院校会招收专职科研岗,不讲课,只科研,学历门槛普遍为博士学历。我研究生的两个女生同学,就是毕业后进入了高校,一个运气比较好,直接进入了一所二本院校,另一个则进入了一所专科院校。最近了解到了一些他们的近况,去二本教书的同学天天忙着教书,经常分享课堂上的趣事;去专科教书的同学因为个人原因,放弃了教书的工作,回到母校继续读博,还换了个专业。高大上的“管理岗”就如咱们开篇所说,一个学校的运转离不开科研和管理的互相配合,有科研岗,自然就有管理岗。而管理岗位普遍是偏向于党政管理,文职管理,这一岗位的门槛较为令大众接受,硕士学历即可。而且未来是走行政路线的,其实在大学中我们可以看到,副院长和副校长通常有很多,一般搞学术的和搞管理的通常是五五开的比例,而校长必是科研出身。之前有一个研究生学姐,因为家就是本地的,也不打算出外省发展,恰逢学校在就业网站上发布了一条关于招聘党政管理干事的信息,于是她就报了名,后来经过笔试和面试,成功录用,后来在学校交党政材料还能经常和学姐打交道,白天忙碌,晚上正常下班,对于女生来说,这样的机会确实一个不错的选择。亲和力的“导员岗”这个岗位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了,也是大学里除了任课老师外,和大家接触最多的岗位了。导员的日常工作主要是负责学生的管理,包括信息发布,举办活动,返校点名等,总之发生在学生身上的大事小情,通常都是由导员直接处理的。现阶段高校对于导员的招聘,学历要求最低是研究生,而且门槛似乎也在慢慢升高,有些高校已经将门槛提高到博士学历。身边最励志的一个故事当属我本科的导员了,我上学那年是他当导员的第七年,大学四年他一直都是我的导员,后来我研三的时候看学校发布任命信息,我的这位本科导员一跃成为了副院长。当时我还跟以前的同学说,这太厉害了,从导员直接变成副院长,后来才知道,我研一的时候他晋升为学生办公室主任,然后升的副院长。十四年的蛰伏,终成大业。种类多的“技术岗”学校这么大一个组织,除了上面提到的三种岗位,其实还有很多专业技术岗,例如财务,审计,基建,医疗,图书馆等,其实这些岗位的学历要求通常都是硕士学历,少部分会放宽到本科,所以如果你想要留在高校,高校的这些岗位未尝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毕竟有寒暑假的工作,在现在的社会真的不多了。以前实习时候认识的一个天大的同学,读的是会计的研究生,后来出来到各大企业实习一圈之后发现,不想太累,也不想太漂泊,索性就回到家乡的一所211高校当上了一名财务人员,负责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可不要小瞧,竞争也是相当激烈,门槛最低是硕士,然后不乏各种名校身影,可见大家对于高校的青睐还是很高的。总之,可以看到,除了我们说的科研岗位对于博士学历有一种执念外,还有很多职位可供硕士研究生学历选择。而且现阶段最大的现实是,高校的岗位真的是十分抢手,看来大家对于高校总有一种说不清的情愫,也许这就是青春吧。科研岗位要博士,振兴科研惊骇世。管理岗位有硕士,日子满足人精致。导员岗位招硕士,晋升之路看大志。技术岗位来硕士,个个精英不差事。如果觉得对你有帮助,欢迎转发评论~想要了解更多考研干货请关注我!我是董师兄,考研领域专栏作家,考研专业咨询。

彼已尽矣

大学毕业后,“边工作边考研”,这是我做过最愚蠢的决定

#大家都在看#许多本科大学生在毕业之前都会面临一个现实的问题:要不要考研?在此时,大多数人会有这两种选择,一种是在大三的时候开始准备考研,在学校边学习边完成考研,大四毕业后直接去研究生报考的学校就读;当然,还有一种选择,那边是选择先工作,在大四签工作,然后边工作边考研,听起来都是挺不错的选择,那么到底怎么样?最近看到一个朋友在朋友圈发了这样一条信息“我最后悔的事情便是做了“在毕业后边工作边考研的打算”。这位朋友出生于一个农村家庭,家庭条件并不是很好,虽然在大学期间,他的学习成绩很优秀,但是迫于生活压力,只能做出”就业后再考研“的决定。工作后,他原本以为只要自己比较自律,一定可以在工作之余抽出时间来完成自己的考研梦想,实现学历的跨越。但是没想到工作之后,他面对的是繁杂的公司事务,源源不断的文件和需要完成的报表,领导一个电话马上就得跑到公司去,陪着领导加班。原本规划好的学习计划被打得一团糟,所以后来便有了他朋友圈的这一则消息。看到这里,小编表示十分的惋惜。其实如果说什么时候最适宜你考研,至少小编认为,在大学期间是最合适的。这时你还在校园,有着较为独立的时间,你可以安排自己生活中大部分时间。在这个时候,你能够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内复习巩固大片的知识,不会出现在工作之后,那种时间随时可能会被打断,学习没一会儿便被干扰的情况,所以在大学能够在短期时间内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考研本就是一项很严肃的事情,并不是你随随便便就能成功的,考研复习需要你用大量的时间来投入,边工作边考研是一种很理想化的情况,这并不现实。所以对于各位要考研的大学生读者,小编希望这对你们有所警示。因为毕业后的日子,离开学校,真的不是你想的那般自由自在,为了一点工资你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很多情况下是身不由己的!所以通过今天小编的文章,你是准备在学校考研,还是在毕业之后,签了工作再考研呢?对于考研的时间,你又有什么好的想法呢?我在评论区等你回答。

大家乐

边工作边报考全日制研究生,录取后再辞职可以吗?

不晓得有没注意到最近比较热门的一条新闻:"女教师考上研究生却被教育局以五年合同期未满为由拒绝解除合同",在媒体报道后,事情虽然得到了解决。但是,这件事情本身就给我们带来许多不一样的思考。今天就有朋友问小西:“他们单位不允许备考研究生,说影响工作。她想偷偷备考,考上了再辞职,考不上继续工作,可以吗?”。其实,小西看到这个问题后,觉得是不少工作带编制朋友迫切关心的问题呢,如中小学教师、地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等。相对来说,可能是收入不算高、地理位置不是很好,不少人希望借助读研、读博等来摆脱困境。就算不过不少单位会签订合同,有服务年限要求,如5年内不得离职,但不限制升学,如读研、读博。复习备考研究生如果不想离开原单位,报考非全日制也是不错的选择。在2016年研究生招生改革后,同样有毕业证、学位证,且事业单位等非全日制是认可的,甚至不少单位和高校有定向培养协议。在报考之前,可以问问单位的人事,了解下单位员工读研的福利,如报销学费。不过,若是觉得当前工作不是自己理想的,想要通过考研来改变的,报考全日制也没有问题的。5、6月院校都会要求提供个人档案和政审表,"是否辞职就让走"尽量和单位沟通好。也得和家人协调好,尤其是结婚的朋友,之前小西就有认识的朋友,读研、读博后改善了自己工作和生活,但是家庭却散啦,很可惜的事情呢!至于"不考上就继续工作,神不知鬼不觉"仅仅是个理想状态,工作过的你我都知道单位内消息的流通速度,除非你能忍住在单位谁都不告诉,且保持正常的下班后交际活动。否则,大家都是人精,初试周末不用请假,但复试请假的话,那个时间段领导和人事其实都能猜到你是去复试,毕竟类似这样操作你肯定不是单位内的第一个呢!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现场2019年考研报名人数高达290万,过百万过线考生最终没有被录取。在职的朋友想要考全日制研究生,难度非常大。不要抱有今年考不上,明年再考,搞个几年肯定能考上,有这种心态读全日制真的没价值。一是对你个人的提升或帮助有限,年龄较大读研后未来能获得机会也在变少,二是导师对于类似多次考研的同学不乐意接受,之前就有招生进来后没有恒心和积极性,颇为懒散的状态下被延期毕业的。因此,就算没有破釜沉舟的离职备考决心,起码也要给自己树立力争今年考上的信心。在院校选择上,近2年已不建议选择985大学热门专业。没有足够的复习时间、效率和专业基础,考上的几率几乎为零,不要尝试备考2-3年,时间拖长且有生活或家庭的影响,效率也跟不上。考研和考证不同,比如考证要求单科过60分,且几门科目都合格就发证,属于分数控制;而考研是初试划线后,结合面试成绩进行排序,属于总量控制,指标录满为止。小西觉得B区211院校,211的平台和稍低的录取难度算起来"性价比"较高。公费师范生大一新生宣誓需要特别提醒的是,要是公费师范生毕业后分配到部分偏远地区的中小学工作,想要考取全日制的,属于违约,需要赔偿国家之前出的学费、补助和按年计算的违约金。哪怕不差钱,但是大部分区域已将公费师范生违约纳入公民诚信体系,后期影响不小,慎重选择!离高考很近,小西也想对各位考生说,公费师范生的选择一定得慎重!家庭条件差,普通院校也有助学贷款等措施保障的,安心复习和考试,不用担心呢,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