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一两个正在读研究生的同学或者朋友,你问他们在干什么的时候,经常听到的回答就是“看文献”,对于不是学术圈的自己来说,犯了嘀咕,到底什么是文献,咋天天看,哪里有这么大的魅力。今天带大家了解一下研究生口中的文献是什么。文献内容都包含什么?研究型的文献(除综述类)按照行文顺序大都分为几个部分:题目、关键词、摘要、前言、结果与谈论、实验、结论等部分。首先,对刚刚接触科研的或者刚接触某一研究领域的同学们来说,我认为按照行文顺序依次阅读没有任何问题,这是有逻辑性的,不用非要打乱顺序去阅读,什么先看结论、再看图表啊,这样子看可能导致思维混乱。所以如果你还不是特别了解这一领域的研究,那么你就直接按顺序依次顺下来吧,这样你不仅了解了人家工作内容,还会看到人家研究的内在逻辑性,帮助你以后的写作。建议阅读时总结每段的主要大意记在文献旁边,把握文章的行文逻辑。在讨论部分也是一样,人家先做了哪些表征分析,后又做了哪些表征分析,最后是如何得到结论的,这些都是指导你实验过程重要步骤……怎么找文献查找文献的途径有很多,中文文献不再赘述,英文的文献主要有Web of Science (WOS)、sci-hub、谷歌学术镜像等等。我最常用的是谷歌学术,这是一项免费服务,可以帮助快速寻找学术资料,也是很多科研学者最常用的文献搜索之一。不过在大陆的小伙伴由于种种原因无法直接访问,而且最近很多人反应最近谷歌学术镜像也沦陷了,怎么办呢,推荐一个功能强大的插件Ghelper,安装后即可轻松访问谷歌学术(或者科学上网)。通过阅读文献能够及时地了解所在研究领域的发展状况,能够学习到世界前沿的测试技术,还能够充实自己的理论基础,您说它是不是充满了魅力!关注我@孤独的科研狗,带你了解更多好玩的科研趣事
有导师带着,自不必说;导师自己上课时也会带着学生看论文,当然不是领着他们从头到尾念一遍,而是直接抓重点了:“注意这个主题,是对……的回应。”“注意看作者提出的三个理由!”“看作者使用的这个案例!”也就是说,老师的功能,是像导游那样,带着你逛景点,直接把好看的地方指给你了。但是,你总不能指望导师像书童那样啥都带着你读。更常见的情形,是导师坐那儿等着你汇报最近都读了啥。那么,论文究竟需要看些啥呢?首先,这得取决于你读文献的目的。你是对这个领域一点儿都不了解,想知道下究竟是咋回事呢?还是说只知道个课本上的大概,想知道最新发展如何?还是,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想看看学界是否存在定论,与你的研究是否存在差别?这几种情况,读文献的侧重都不同。情形一:啥都不懂。这种情形下,其实我真不建议你直接读论文,而是应该先翻翻教科书至少掌握下基本概念特征什么的。不过,如果手头只有论文呢?也不是不能看,不过得跳着看。必看的,是论文的铺垫部分,每篇论文都有的铺垫部分。通常出现在论文的第一、第二部分。好的论文,通常会给你打下一千字到两千字的铺垫,比如说,先大致给你梳理一下“什么是国际习惯法”,然后再展开论证,“国际习惯法在我国是否拥有直接效力”。除此之外,正文能不能看?能啊,但是,只看作者作为事实进行描述的部分,忽略论证部分!举例来讲,在一篇关于国家豁免的论文当中,你读到了“湖广铁路债券案”,知道此案始末就行啦。作者认为此案判决是否有问题,先别管。“啥都不懂”阶 段,论文就是你的资料库。你只需要从里面往外扒拉资料。情形二:懂基础知识。这个阶段,论文对你的意义,就是向你揭示最新进展。因此,可以基本忽略铺垫部分,关注新发展或者新学说本身。举个例子,如果你对WTO项下的反倾销协定已经熟悉了,想要知道2016年后的最新动向,你就别认真读论文对于什么是倾销的介绍啦。直接跳到“2016年后”这部分开始读。至于读的是“事实”还是“观点”,我的建议,是读两遍。第一遍,主要关注“事实”。比如十篇今年刚刚发表的论文,看看作者运用的都是哪些论据,其中又有哪些是高度重复的。第二遍,再看,对于同一事实(论据),作者的评判究竟差异在哪。——这个过程不难,非常快!一下午整理十篇论文没问题!但是,对于作者观点的整理,千万要注意具体推理过程,可别跑来告诉我:“老师,其中六个人赞成,四个人反对!”咱们又不是投票表决……情形三:你自己就有能力对此问题进行研究,只是想和其他作者切磋下。这个阶段,看论文简直是一目十行哈,相当于用你的知识体系去和作者的行文相对比,一边看一边思考,这个论据我能不能用上;这个案例我咋从未读过;同样一个案子,为啥他和我的结论不一样,究竟是他错了还是我错了……在这个阶段,套用古典小说里常见的一句话“虽未谋面,但神交已久”,你会有一种与其他作者惺惺相惜的感觉滴。当然,如果你不幸读到了一位大牛的神作,也会产生“既生瑜何生亮”的感受——都让他给写完了,我还写啥……不过,别紧张,这种情况极其罕见!综上,看论文究竟看啥,归根结底取决于你希望从论文里获得啥。打个粗浅的比方,对于一篇医学论文,“鼠神经生长因子对于幼儿脑瘫的治疗研究”,临床医生可能会学到鼠神经生长因子的适用症状,刚进实验室的研究生可能会学会“如何设计药物功能试验”,幼儿家长可能啥都看不懂只要围观最后一行结论“啊,这药有用!”就行了。因此,你别问我如何读论文,先问问自己究竟需要啥就够啦。最后,想要检索科研级别的论文资料,掌桥科研【一站式科研服务平台】是一个不错的去处。网站我放在这里了:zhangqiaokeyan.com/LBJH-hjy-2020072201它拥有强大的知识检索功能,研涵盖了理、工、医、农、社科、军事、法律、经济、哲学等诸多学科和行业的中外文献资源。相比于知网按照页数计费的模式,掌桥科研的计费模式则是按篇,一篇低至0.2元的起价相当于在知网基础上打了个1折,一口气下载10篇参考论文慢慢看也就是一瓶水的价格,而且它的内容也十分的全面,比知网和万方都不差。有需要的研究生可以先收藏,说不定哪天就用上了呢?编辑:HJY
2019年的硕士生学位论文全面采用抽选双盲审(研究生和审稿专家互不知道彼此),根源是翟天临博士事件。鉴于毕业硕士生的人数60余万,采用之前博士学位论文的盲审模式难度比较大、不现实,因此只能采用学院组织的专家盲审模式(学院自行联系专家送审),而不是全国同行业的专家库系统随机分配(类似于博士学位论文盲审、青年基金评审等)。不过部分高校针对部分发表过高水平期刊论文的硕士生可以"免盲"。2019年硕士学位论文严格审核已是肯定的,教育部已确定2019年抽查6000份学位论文,且每篇论文3位评审专家,整个项目拨款800万。翟天临博士学术不端后,相继又曝出湖南大学刘梦洁硕士论文抄袭、复旦硕士抄袭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等事件,就算导师同意你学位论文送审,评审专家同样会高要求、高标准打分。研究生论文盲审审稿专家关注硕士学位论文哪些部分?论文盲审主要看论文的创新性、系统性和完整性。不同学科的差异性不小,一般来说创新性不是问题,但创新点得学会凝练。在写作之前的试验设计非常关键,否则学位论文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就不行喔。首先,最基本的写作规范。一篇学位论文出现低级错误给专家印象非常不好,如错别字、标点符号中英文混用、图表序号混乱和不对应、表格跨页、引用格式不规范、文献引用格式错误等。一个研究生经过3年培养后,在如此重要的学位论文中出现低级错误让人啼笑皆非呢。其次,文字写作水平。不同学科都有专业词汇和用句,过于口语化的描述不易出现在学位论文中。为避免重复率过高,不少研究生故意将学位论文修改的晦涩难读,词不达意。同时,学位论文没有框架和逻辑,甚至写作不宜采用排比行文、大段落等,甚至不如高中生作文。另外,学术水平。理工学不少学科的试验设计、数据分析、讨论得需要有足够的学术水平,如不能简单描述某个指标上升、下降,而是深挖表面现象后的机制。因此,在整个学位论文撰写过程中,阅读海量文献非常关键。研究生不少优秀的研究生,如硕士期间发表多篇高水平英文期刊论文,如SCI一区、二区论文,撰写的学位论文盲审后被评为2份"差"或"不建议答辩"等,就得接受延迟半年答辩。因此,建议各位准毕业生在送审之前"精雕细磨",经过学科/教研室的预答辩后再送审。作为导师,小西知道大部分研究生毕业后不再从事科学研究,仅有少量选择读博深造的研究生继续从事科研,但是作为毕业要求的学位论文必须要严守学术底线。平时读研期间,导师可以原谅研究生的任性,理解研究生混个学位证的心态。但是,学位论文质量同样关系到导师个人今后的招生和发展,因此得彼此互相体谅。其实,大部分导师还是乐意帮自己研究生修改学位论文的,但是一定得给他们足够的时间,而不是送审截至之前的晚上发给导师!
很多准研究生不明白小论文,大论文是什么东西。小编来给大家科普一下。小论文是投给期刊的论文,一般学校或者学院有要求要投什么样的期刊才能毕业,通常是SCI、核心、C刊这些类别。只有被这样的期刊接收了小论文才能毕业,当然每个学校不一样。大论文就是毕业论文,每个学校不一样。关于SCI、核心、C刊这是一个类别,其他的我不了解,我说说SCI、这是一个英文期刊集合,只有上了一定档次的才能称为SCI,并且SCI期刊不一样的期刊质量不同,他们的评价标准是分区。一二三四区,然后就是影响因子。很多学校要求发SCI才能毕业,就是只这个。关于小论文怎么产生然后到接收呢?我还是以SCI为例,因为我只投了SCI。首先论文都需要有创新点,也就是idea,然后根据这个idea设计实验,设计实验不能有bug得严谨。然后就是把实验完成,完成了实验就需要整理数据,撰写论文。idea到完成实验,我写就几十个字,但是不一定idea能做出来。或者很难重复出来,完成了才需要写论文。小论文大概分这样的几个部分,SCI是全英文的,题目、摘要、关键字、introce、experience、讨论、结论部分。经过无数次修改终于写好了,开始投稿。寻找自己合适的期刊,按要求投稿,然后有编辑看论文怎么样,决定需不需要送给同行审议。如果觉得有必要送就会送给同行审议,这是完全免费的工作,同行也可以拒绝审稿。审稿人有权利提出意见接收,拒稿、大修小修这些意见。一般有两个审稿人。如果两个人审稿意见差不多就编辑决定什么状态,大修小修,拒稿,一般这个过程两个月左右,当然有更长的。如果多拒稿几次,小论文一年在外游荡了。很多人是不是觉得我可以同时多投几个期刊,看谁先接收,这是学术不端,学术界严厉抵制的,不怕都拒稿,就怕都接收,你就凉凉了。大论文就是学位论文,硕士一般五部分,博士一般七部分。大论文是需要一个研究体系的,不是东一下西一下就行的,也不是几篇小论文堆起来的,需要联系。准研究生们,你了解了吗,想毕业不是本科那样一两个月就能完成实验的。
感觉自己就像一只徜徉在学术圈的,最近几乎每天吃瓜吃到撑大前天,笑看青年明星学者杨辉教授,从打死不认到致歉承认抄袭;前天,捧腮对着本科毕业生 14 篇 SCI 的小老弟犯花痴;昨天,惊叹小学生拼爹研究癌症获奖。今天,又感慨天大、厦大俩硕士「买毕业论文」……这件事,大家或多或少应该都听说过了,这里就只简单介绍一下。「买论文」事件的来龙去脉前几日,有媒体报道,天津大学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 2018 届硕士毕业生——刘宇宸的硕士学位论文《基于 J2EE 的环保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与同年毕业的厦门大学信息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学生——林鲤的硕士学位论文《基于 J2EE 的环保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出现标题、摘要、关键词、正文的结构及内容雷同或高度相似,多个段落一字不差。对此,涉事两硕士所属大学分别对该事件发布了通报。图片来源:学校官网图片来源:学校官网图片来源:知网图片来源:万方图片来源:万方图片来源:万方笔者手欠去搜了这篇论文,发现刘宇宸是在职硕士,她的这篇论文有两位指导老师,emmmn,两位指导老师都没发现问题么?且她在致谢里居然还写「导师耐心的一遍遍的指导」(「的」也用错了),要真是一遍遍地指导,一遍遍地修改,还能改得两篇论文一模一样,那二位可真是不可多得的缘分……对于此事,大家怎么看?估摸着大家都有所了解,现在论文代写很猖狂,谁的朋友圈里没有几个论文中介呢?普刊、核心期刊、SCI 期刊已经明码标价,中介组织枪手代写,枪手拿部分,中介拿抽成,早已形成了产业链。新闻里的两位研究生,很大几率是遇到某位无节操的枪手一文两卖了……由此事引发的思考很多年前,村里出了一个大学生,整个村的人都倍感骄傲;近些年,大学生普遍增多,已经提升到以培养出研究生为荣。名校、高学历带来的的光环,一度让人们带着欣赏与羡慕的眼光看待硕博士这样的群体,但「学术造假」的字眼却使人们的这一看法幻灭。笔者不禁感慨:他们拿了一手好牌,却打得稀烂。他们对自己不负责,连毕业论文都是买来的,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国家培养研究生的门槛。取消学位证,既是对他们「造假」的惩罚,也是对广大研究生的警戒。1. 在该接受磨难的年纪选择了安逸,生活会回馈给你更多的磨难我们常说,现在不愿吃学习的苦,将来就得吃生活的苦。在当今社会,没有学历的人几乎是没有竞争力的,因为学历就是准入门槛。这两名硕士研究生,为什么会去「造假」呢?因为他们选择了安逸,只需要出一笔钱,让别人去写去吃苦,自己只管安逸就好。2. 保持优秀,它会让你拥有人生的选择权在人生的每个阶段,我们都有要履行的责任和义务。在学生时期,唯有好好学习,我们才有更多的选择权,这句话不止适用于九年义务教育,同样适用于大学与研究生教育。相应地,当我们进入社会后,有能力加持的你,会成为就业市场的「香饽饽」,可以站在优势地位。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学习,保持优秀的原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更多的选择权!3. 该怎样度过研究生生涯呢以上的道理我们都懂,那么,究竟该怎样度过研究生生涯呢?绝大部分人的研究生是自己考来的,回想起复习考研的那段时光,很多人都会感慨,毕竟,辛辛苦苦的备考真的不容易。,一旦考上,很多人便失去了方向,包括笔者在内,在刚开始研究生学习时都会感到迷茫。这时候,我们就要搞清楚研究生与本科的区别。本科生是学校的「脸」,研究生是学校的「里」。本科期间让你学习散漫,研究生期间让你学习自律。其实,研究生是工作前的三年实习期。尽快适应「研究生」这一身份后,我们就要在方方面面有所规划。(1)学习方面所有的课程几乎都是在研一集中上完的,特别是研一上学期。所以,研一主要以学习为主。还是那句话,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不要觉得自己考上研就不学习了。同时,从入校开始着手论文写作,在研一下学期,课业压力减小的时候,可以集中时间整一篇综述发出来。积极点的同学,研究生复试一结束,回家就拿着导师给的题目开始看文献了。先别管网络上很多人呼吁「不以论文为唯一评定标准」,最起码大家毕业后的一段时间,论文还是相当重要的,虽然这么说有点扎心……试问,研究生三年都踏踏实实地看文献,多练手写论文,毕业论文还需要去买吗?其次,除了课业学习之外,多看一些专业相关的书籍、论文。这时候看的东西就不要考虑有用没用的那种功利性问题了,毕竟很难说将来工作能怎么样,既然到了研究生这一阶段,多学一些专业内的东西,总是没错。这里插播一条笔者的经验,学校的图书馆和数据库,你刚入学可能觉得很正常,但毕业之后数据非常贵,一定要珍惜!请尽情地在有限的时间内多用,多查一些中外文资料,尽可能多的保存资料!此外,研一伊始,就要做好规划:将来是读博?工作?国考?省考?还是去医院?企业?学校?早早的铺设好自己的路,才能朝着目标不断地努力下去。即使计划会因为各种情况有所改变,但是确定了大方向,自己也是在不断前进着的,这样不至于毕业前还对自己的未来懵懂无知。(2)生活方面首先,不要玻璃心。研究生期间注定会碰到各种闹心的事,无论是自己学习和科研上的事情,还是导师安排的乱七八糟的事,比如去整理材料、接待来访的专家学者、和行政财务扯皮等等。放一百八十个心,不是针对你,大家肯定被有意或无意地为难过,这个时候一定不要有玻璃心,否则难受的只能是自己。无论是批评还是指责,笑笑就过去,别太当回事。其次,保护自己。不论是对导师,还是同一个课题组的人,都尽量不要完全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尤其是负面的情绪和言论,多听听别人怎么说,少说点自己的想法。因为,难免保不齐别人就把你说的某些言论添油加醋地捅出去。再者,不要相信大饼。很多非导师的老师、师兄师姐,喜欢给人画大饼,比如假模假式地对你说:这个实验你帮我做了,回头论文给你挂名。尤其是组里有多个研究生时,还会有人争着去吃大饼。研一小白一听,哇,这么好!居然给我挂名!开心的不得了,屁颠屁颠的给别人打杂。最后,论文会不会挂你先不说,事实是,论文这个东西,只要不是第一作者,其他的都没什么用。笔者就傻乎乎地吃了一年大饼,消化不良后,才悟出真理。听咱的,下次再有人给你画饼把人当傻子,直接 funny mud pee 甩他脸上。小 结怎样过好研究生生活这个问题,千人千个看法,很难几句话说清楚,无论怎样,还是要自己去体会。把研究生当份工作,不要看名字里有一个「生」,也不要看还在上课,说白了那就是「岗前培训」。在研究生生涯中,「人」的成分要比本科大的多,不要求研究生人情练达,但是基本的情况要能看得清楚。人活在这世上最应该学习的事——学会做人!一旦被认定为「不诚实」,为了防止被骗,不会再有人愿意与你打交道,你在这世上就会变得孤立无援。做事是可以后天学习培养的,而人的品质这个根基如果烂掉的话,迟早会走向毁灭。
几乎我们每个人在小的时候都听到过这么一句话:“你要好好学习”,这句话大部分都来自我们的父母。因为在中国,几乎百分之九十九的家长朋友们都认为小孩子最重要的就是把书给读好。在年幼的时候把老师教育的知识点给学习好了,就能够取得到成绩,考上好的学校。然后这些孩子在长大之后就会成为优秀的人,所以所有的父母都会在孩子们小的时候经常说这句话。一般来说,学历越高的人掌握的知识也就更多一点。这类高学历的学生们,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也要比其他的学生要厉害一些。但是最近出的一个新闻,就让大家对这些高材生产生了另一面的看法。就在前几日,一篇题目为《关于屁的社会学研究》的硕士毕业论文在网上疯狂流传着。在大家的印象中,硕士生都是很厉害、掌握各方面知识的学霸。但是没有想到他们的论文研究对象竟然是“屁”,这个新闻一出立马就在网络上疯狂的转发。很多网友朋友们都在看到这条新闻之后,表示自己很震惊,不知道这些学霸们为什么会如此奇葩去研究这个东西?对此这些研究屁的硕士们表示自己不是在开玩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认真的!那么你们对于这件事情是怎么看待的呢,以及你们又有什么其他的想法呢?其实这篇论文在很早的时候就可以完成了,是一位名叫高建伟的硕士生在2007年的时候写完的。虽然说这篇论文被大家觉得很匪夷所思,感觉很奇怪硕士生们竟然会去研究一些这么奇怪的东西。可是这位学生当时还凭借着这篇现在大家看到十分奇怪的论文,被老师们评为最优秀的论文。对此这位硕士生也表示研究“屁”没有什么好奇怪的,这是一件很认真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他认为“屁”事一种人体的生理现象,是很正常的一种行为。而且他还指出这还是一种社会现象,与我们当年的社会关系有着种种对应。高建伟还表示他当时为了研究这个“屁”,他还翻阅了很多相关的资料,对大量的历史内容进行了查阅和研究。根据这些相关关于“屁”的资料,他得出“屁”作为一种社会忌讳而存在,但是这种被人们所忌讳的东西却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甚至,是每一个角落处。而且它还广泛地存在于我们的教育、礼俗、个人习惯、以及道德层面各个方面。因此高建伟从这多个方面进行对“屁”的研究和不断认识,深入的分析了“屁”这一行为,以及“屁”是如何产生的一系列过程等。在这篇论文当中,涉及到的方面特别的多。有人类行为方面、人类道德方面,以及我国历史等。其实这个“屁”的行为在很早之前,在我们还是原始人类的时候就存在了。后来随着人类的智慧不断被提高,更加懂得如何利用工具,产生更多的工具之后。这个“屁”的行为也变得越来越多了,也成为了大部分都会有的一种行为。因为在原始人类的时候,大家经常吃不到食物。所以经常有一些人类需要挨饿,然后这些没有东西吃的人自然也放不出什么屁。等到人类逐渐向现代化靠近的时候,人类的物质条件提高了,生活质量提高了,自然而然这个“屁”的行为也越来越普遍了。所以说从这个“屁”的研究可以得出各个方面的认识,在各个领域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看完这些之后,也终于明白了这篇论文不是在开玩笑,而是实实在在的再认真研究“屁”这个行为,从而得出的一些社会现象和历史演变。这篇论文在当时还被老师评为了最优秀的论文之一,文笔很不错、整篇文章的思路也非常的清晰。如今这篇论文又被大家再次曝光了出来,还在网络上疯狂阅读着。其实根据以上这些了解之后,大家不难发现研究什么对象并不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在研究某一样东西的时候是采用什么方式,以及站在什么角度上去研究的。对于论文来说,有大的论点,当然也有小的论点。不是所有的论文都要以重大,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普通存在的东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的。只要选择一个合格的研究选题,对此认真做出研究就可以了,这篇论文就是成立的。
简单的说说硕士研究的三年研究生生活,可能并不是很多大学生所想的那样,每天都忙碌中写论文、学术研究中,不可能三年都是这样过来的。由于我是人文社科类的硕士研究生,所以详细说说我们这些文科的研究生在读研期间主要是干什么?或许你会发现和你上大学也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先从研一开始,说说研究生的那些事儿。研一其实非常的简单,几乎是和大学一个模式,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安静的、按时的上课,包括专业课、选修课、公共课,这是研一主要做的事情。当然,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顺利的通过各科的考试,有的科目是闭卷考试,有的是开卷考试,有的是写一篇课程论文,考试的方式多众多样,难度也各有高低。但是其中的英语课是所有研一学生最为关注的一门课程,也是最容易挂科的。同时,研一的我们还会积极的参加研究生学生会组织的一些活动,有的学生还需要参加英语四六级考试,不要认为硕士研究生英语四六级都通过了,因为有大量的硕士研究生读研期间都忙于四六级考试。此外,在研一这一段时间也是和自己的硕士导师相互磨合的一个时间段,不管是学生对导师还是导师对学生都需要注意一个时期,互相的了解,时不时的探讨一下学术动态,聊聊未来的规划等。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一般高校的硕士研究生课程在每年的5月中旬左右就基本结课了,也就是你研究生的全部理论课程已经结束。所以在暑假之前,我们有一个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的事情需要开始积极地准备了。再来看看研二的我们,在忙些什么?研二最重要的事情是:硕士学位论文定题目、开题报考、中期考核。研二一开学也就是一般在每年的10月份左右开始硕士研究生的开题报告的相关工作,这是硕士学位论文撰写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毕竟只有开题顺利,才能够更大概率的写出一篇比较好的硕士学位论文。因此在正式的开题之前需要和自己的硕士导师详细的演剧自己开题报告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提纲、参考文献等等,只有前期将这些内容准备的足够充分才能够保障我们顺利的开题,并且帮助我们顺利的完成硕士学位论文的撰写。只是开题之前,你需要看很多篇文献、需要看很多本专著、需要经过无数次的修改,需要经受硕士导师无数次的责怪,只有经历了这些你才能够写出一个令所有硕士导师满意的开题报告,所以说真心不容易。之后更多的研究生会选择不断的给自己“充电”,有的开始每天按时定点的到图书馆看自己硕士学位论文需要的各种资料,有的开始积极的向一些核心期刊投稿,开始不断的接收被拒绝的消息,然后不断的修改,不断的被杂志社的编辑压迫,直到顺利的发表。因为高校对于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要求有一条是必须在读研期间发表一篇或者是几篇的专业领域内的小论文,所以写论文几乎是所有的硕士研究生都需要做的一件事情,还有的研究生为了能够获得比较高额的奖学金会发大量的小论文,这些都是在研二期间完成的事情。到了研二下学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中期考核,因为这距离研究生开题报告已经有一段的时间里了,所以为了检查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的写作情况会举行中期考核,主要是查看每一个硕士研究的学位论文的进度,一般要求要完成整篇论文的三分之一,同时在写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也要在这次考核中集中解答,例如是否还能继续写下去?是否需要重新开题?以及硕士导师就学生论文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建议。还有一件事情就是读博,研二的我们必须对此有一个明确大答案。如果决定了要读博,那么便需要做很多相关的准备。例如选择目标院校、联系博士导师、是统考还是申请-考核?以及目标院校对于申请-考核的学生有哪些方面的要求?然后根据这些要求争取在研二这一年全部做到,这样就能够保证自己在研三的时候获得博导的名额,在硕士毕业的时候顺利的拿到博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除此之外,这一年也是很多学生频繁参加各种学术论坛的时间,会有大量的研究生参加985高校举办的专业领域内的学术论坛,这样也是为了能够丰富自己的学术经历,在以后的读博和就业中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于是很多研究生在不断的创造,因为只有你写的论文被主办方认可了,才能够获得参加学术论坛的机会。最后再看看研三的我们,或许你就真的知道研究生的不容易了。研三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硕士学位论文的找工作、预答辩、外审、正式答辩、毕业季。这时候各高校的春招陆续开始,所以即将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必然是穿梭在各大校园招聘会现场,不断的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每天频繁的参加用人单位的宣讲会,不断的投递自己的建立,争取拿到一家比较好的公司的offer。同时在寒假一结束,也就是3月或者是4月份的时候,各个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答辩工作开始有条不紊的进行了,这是很多硕士研究生比较重视的一件事情。因为如果预答辩没有通过学院答辩委员会的审核,那么导师也就不能给你的硕士学位论文签字,随之便是不能送外审,最终的结果就是延期毕业。因此研三的研究生非诚重视预答辩,尽管会在预答辩的过程中被很多的硕士导师怼的怀疑人生,可能自己都已经开始质疑自己写的硕士学位论文难道真的非常的垃圾吗?然而,这其实是硕士导师为了你能够顺利的通过外审而及其认真的给你修改建议,这是非常难得的,所以预答辩结束之后,还需要根据各位导师给的建议不断的修改。预答辩结束后,在5月份的时候研究生院会把所有毕业生的硕士学位论文送往外审,从此研究生便开始了提心吊胆的生活,期待自己的硕士学位论文能够顺利的通过外审,一般20天左右的时候会出外审的结果,如果你外审的成绩不到60分,那么结果就是延期毕业;如果你的硕士学位论文的外审成绩是60分到70分之间,那么还会进行二次送往外审。因此所有的研究生都希望自己的最中成绩只要70分以上就可以。接下来便是各学院组织的正式答辩了,一般来说这个环节还是比较轻松的,因为很多高校只要学生的外审通过率,那么在正式答辩时一般都不会为难学生的,当然也会给一些修改的建议,这样也是为了能够进一步的完善学位论文,所以研究生对这一环节并不是很在意,甚至还有一部分研究生对于导师提出的修改意见已经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的状态。不过有一个令很多即将毕业的硕士研究生比较开心的事情,那就是向学院报销自己读研期间的一些费用,当然额度有限,一般来说是2000元到3000元,这笔费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硕士研究生培养经费,可以报销读研期间的路费、资料费、发表论文的费用,所以对于在读的研究生来说不要忘记将自己的火车票扔掉,因为是可以报销的哦。在最后的最后就是毕业季了,一般来说都是那些老套路,拍毕业照、毕业晚会、谢师宴等等,然后在7月份左右正式的走向工作岗位或者是开启博士研究生的生活。以上便是研究生三年期间比较重要的事情,并不是将时间都放在了学术上,但是看完这些相信很多人都会发现,研二和研三才是硕士研究生最重要的时间段,所以一定要把握好,保证自己顺利的毕业。
最近和一个学弟聊起写论文的事,总觉得论文写得不够有深度。查找参考文献,看完还是觉得思路不够清晰,总感觉要写的东西太多。交流下来,我们觉得是在读论文上出了问题。所以根据之前读论文走的弯路,我把经验整理一下和大家共勉。平日我们读论文切记不可乱读,不然就会陷入读完跟没读一样、当时读懂了却记不住的境地。首先,读论文之前必须要给自己设立一个清楚的目的。即是说,你自己心里要明白你究竟有什么问题不懂、想要搞懂什么问题,需要通过看论文的方式找出答案,以及这个答案的大概结构如何。以上讲得可能比较抽象,这里举个例子说明一下。某天你需要写一个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章,这时你反射性地从知网上下载了若干文献。在看这几篇文献之前,你要问自己:我要搞清楚什么具体问题呢?如果你想弄懂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渊源问题,那么在明确了这个目的之后你只需要检索一篇文章当中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历史梳理就可以了。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会由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共同体思想、中共的全球化理念、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当中的和合理念、大同思想等各种部分组成。当你读到这些内容的时候,可以尝试用自己的话把这些内容一条一条写下来。当然,你也可以对其他问题感兴趣,比如 xx 视域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路径问题。总之,在读论文之前,要先想好几个具体的问题,这样才能高效阅读文献。其次,确立问题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改善论文内容看不懂的状况。论文看不懂一般有两个原因。一种是英文论文看不懂,这个问题只能靠苦练英语来解决。另一种是缺乏背景基础知识,对很多名词、逻辑进路和分析范式掌握得还不够。这种囧况下读论文,是不是就会被卡住,一会查名词,一会查背景,到最后文献的阅读过程支离破碎,而这种支离破碎往往带来“读完之后时间花了却脑袋空空”的沮丧感,批判性思考更是无从谈起。在读之前带着问题,至少可以让你省去一些旁枝末节,得到一个答案。最后祝大家都能写出满意的论文。整理:晓雨老师
#研究生#01工具论文查询:百度学术、谷歌学术论文下载:知网、万方、维普、IData、sci-hub(外文下载)等等百度学术官网02了解首先了解你们专业的一些有名的专家学者,他们在这方面的领域有深入的了解,你通过了解这些专家学者的动态,能够对他们擅长的领域有一定的了解,可以熟悉相关的前沿热点。前沿热点其次是针对自己专业的相关领域的理论有一定的了解,如果是跨专业的研究生同学可以提前看该专业领域的基础,有好的基础就能够对一些专业名词不会太陌生,读起来就有感觉。一开始的话,可以先看看你们师兄师姐的论文,他们毕竟也是从你们这个阶段走过来,而且他们的学识跟你们也不会差太多,可以看看他们主要研究哪些领域的,他们走在你们的前面,所以看他们的文章也能让你更好地入门。文献阅读如果你大概知道自己要哪方面的文献,掌握该文章的关键词,可以通过百度学术查询,因为百度学术涵盖了很多数据库,一般能查到你想要的文献所在的数据库中,然后定位这篇文章后,你便可以到该数据库下载,高校基本上开通了知网、万方这些论文网站下载权限,所以就可以通过官方网站下载。但是有些小伙伴可能还没开学,暂时只能通过第三方的一些方式获取,或者叫师兄师姐帮忙下载也是可以的。拿到文献之后,首先要看的是摘要部分,摘要部分是涵盖作者写这篇文章的主题,研究的思路、研究方法等,所以读懂摘要便能有个底,能知道作者的思路,也不至于读大篇幅的文章的时候,囫囵吞枣,最后也不知道作者要表达什么。03方法阅读方法读论文的基本步骤方法:1、读文献,先读摘要,读懂摘要是将论文读懂的第一步。2、读文章框架,即论文的大标题,将文章的脉络勾勒出来,在回顾一下摘要,看看思路是否进一步清晰。3、读文章,带着问题去研读。作者是基于什么背景写的?在这个背景下提出什么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思路是什么?通过什么方法做的研究?数据是否可靠?4、读结论,看看文章最后解决问题没有?这个结论是否有意义?是否值得你进一步思考?当然在读论文过程要注意做笔记,为了方便你以后能够更快的定位自己读过的论文,并且能够加深自己读论文的印象,或者有一些疑问的地方,等以后有一定的积累之后回过头来看一下,是否解决当初的疑惑。当然,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愿你在科研的路上越走越远。不定期分享,感谢关注!
作为一个大学生兼准研究生,最近正在忙着写毕业论文,以后读研也一定会跟各种论文打交道(包括各种外文文献、期刊、顶级会议论文等)。所以如何阅读文献、怎样从论文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就成了一种必备技能。最近看了许多相关的资料,通过研究各种资料,最后总结出下面几种看文献的方法,相信对你一定有益处。硕士生开始学读期刊论文时,就容易犯的毛病就是戒除不掉大学部的习惯:(1) 老是想逐行读懂,有一行读不懂就受不了。(2)不敢发挥自己的想象,读论文像在读教科书,论文没写的就不会,瘫痪在那里;被我逼着去自己猜测或想象时,老怕弄错作者的意思,神经绷紧,脑筋根本动不了。大学毕业后(不管是念硕、博士或工作),可以参考的资料都没有秩序地交错成一 团,而且永远都读不完。用大学生的心态读书,结果一定时间永远不够用。因此, 每次读论文都一定要带着问题去读,每次读的时候都只是图回答你要回答的问题。 因此,一定是选择性地阅读,一定要逐渐由粗而细地一层一层去了解。所以不要一字一句,从头到尾线性阅读。千万不要。 史蒂芬平克在《风格的感觉》一书中指出: 写作是个把网状的思考,用树状的语法结构,转换成线性字符串的过程(参见 “The Web, the Tree, and the String” 一章)。阅读的目的,定然不是重复记忆那些线性的字符串,而是还原作者的网状思考,并且进行加工。 你可以放心大胆地调整阅读顺序。 不要担心剧透,论文又不是侦探小说。Carr 教授给出了下面这样的论文阅读顺序: 首先是题目、关键词和摘要。 浏览后决定要不要继续看。 然后读结论。通过结论看这篇文章是否为自己感兴趣的研究。 到这里,似乎平淡无奇。许多文章、书籍也会告诉你上述知识。 但是Carr 教授强调了一句:你可以随时停止阅读一篇文章,甚至丢弃掉。 我的解读是,读论文一样要遵守经济规律,不要试图去打捞沉没成本,在已经不看好、或者不感兴趣的论文上投入更多时间。 许多文章都会告诉你,读过上述内容后,应该去看引言。 但是 Carr 教授说:不要这样做。你应该先看图表(如果有)。 这阶段,你应该只看图表,不要逐字阅读图表上下文的语句。 图表是否吸引你的注意力,直接决定你要不要做下一步——读引言。 我很赞同这种顺序。 因为引言的主要作用是强调论文研究主题的价值和必要性,会尝试与更为宏大的图景、更重要的问题相联系。有的甚至会有“吹嘘”的成分。 但是研究主体部分出现的图表结果,却实实在在可以看出一篇论文在某个问题的研究上,实际偏向哪个方向,以及前进了多远。 读过图表和引言后,你才需要读论文的核心部分。核心部分是哪里? 不,不是实验,而是研究结果和讨论。 论文写作初学者往往在做出图表后欣喜异常。图表展示后,居然没有任何分析文字,就高高兴兴直接跑去写结论。 虽然“一幅图抵得上千言万语”,但是你的图表结果真的是这么不言自明吗? 对研究结果的探讨,要解答读者可能存在的疑问,并且从实验结果中挖掘出全部的蛛丝马迹。 这才是见真功夫的地方。 即便是面对同样的资料,有的人能挖掘与分析出来的内容,比别人丰富许多。 你如果有闲暇时间,可以读读马伯庸《显微镜下的大明》。看看简单的史料,可以被剖析到怎样的深度。 只有你认为作者的讨论部分有价值的时候,才真正需要去阅读论文里面最为困难的部分——实验。 这一部分,你要从头到尾仔细读,速度肯定要慢下来,花更多时间。 而且对有的实验过程,你甚至需要花时间去尝试重复它。 从追求效率的角度看,只有真正有价值的事情,才值得你这样耗用自己宝贵的时间。记笔记方法如果论文中有一些新概念,你不理解。没关系,也记下来。 不要尝试当时解决,因为那样会破坏你阅读的整体感和记笔记的流畅程度。 搞定一篇论文的笔记初稿后,再根据记下的这些疑问要点,按图索骥去查找相关的信息。 这些信息,应有助于你消化理解新知。读外文文献的方法1、平时阅读文献,注意总结常用句型和常用短语(注意,文献作者必须是以英文为母语者,文献内容要与你的专业有关)。2、找3-5篇技术路线和统计方法与你的课题接近的文章,精读。3、先找5篇跟自己论文最相关的外文文章,花一个月的时间认认真真的看,反复看,要求全部读懂,不懂的地方可以和同学和老师交流一下。一个月以后你已经上路了。4、如何读标题:不要忽视一篇论文的标题,看完标题以后想想要是让你写你怎么用一句话来表达这个标题,根据标题推测一下作者论文可能是什么内容。有时候一句比较长的标题让你写,你可能还不会表达。下次你写的时候就可以借鉴了5、如何读摘要:快速浏览一遍,这里主要介绍这篇文章做了些什么。也许初看起来不好理解,看不懂,这时候不要气馁,不管它往下看,等你看完这篇文章的时候也许你都明白了。因为摘要写的很简洁,省略了很多前提和条件,在你第一眼看到摘要而不明白作者意图的时候看不懂是正常的。6、如何读引言(前言):当你了解了你的研究领域的一些情况,看引言应该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了,都是介绍性的东西,写的应该都差不多,所以看文献多了以后看这部分的内容就很快了,一扫而过。有些老外写得很经典得句子要记下了,下次你写就可以用了。上面就是如何读论文的几大方法。如果觉得有用的话,就点个好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