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认识“硕师”计划它的全名是“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本科毕业的学生(不包含专升本)先到中学学校参加三年工作(一边教书一边学习研究生课程),三年后回到学校再集中精力学习一年(全日制学习),并完成教育硕士论文答辩,就可以获得研究生毕业证和学位证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之后可以继续回农村教书(学校很欢迎这么做),也可以另寻他路。硕士计划的意义何在?农村乡镇总是留不住优秀的教师,所以在2004年,教育部为推进农村教育的发展,参加硕师计划的大学生不用考试就可以攻读硕士学位,还可以进入教师编制,为农村教育注入活力。2004年到2009年的硕师计划试验很成功,于是在2010年教育部决定增加硕师计划的名额,并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结合实施,均衡农村与城市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哪些学生可以参加硕师计划?目前全国只有31所学校的部分专业的学生可以申请,在本校的硕师计划招生简章里可以查看到详细要求和介绍。下面列举部分参与硕师计划的高校: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山西大学、内蒙古大学、辽宁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上海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河南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广西大学、四川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兰州大学、石河子大学等(我没列举全,想知道自己的学校有没有硕师计划可以网上查询)。可以看出,大部分是师范类院校,毕竟术业有专攻嘛!每所学校每年的招生数大概在100人以内,具体招生名额在每年的9月上旬公布。对成绩要求比较高,没挂过科,且最好是参加过一些支教类的活动。具体操作流程:1、填写硕师计划申请表,上交给学院留意学校官网发布的通知,一般是在9月上旬,辅导员也会在年级群里通知大家。一般除了个人基本信息外,还需填写你的获奖记录、家庭主要成员信息,到教务科打印成绩表等。2、学校初步审核有意向的同学申请表交给学院后,过几天学院会出示通过名单,有时候名单出来的比较晚,还要填写【就业推荐表】,紧接着就是面试,时间会很紧张,建议大家提交完申请表就开始准备面试。学院通过审核后就要去找辅导员拿【就业推荐表】填写,填写内容有:任职经历、能力及特长、自荐信、实践经历、获奖经历、专业课成绩等。其中自荐信比较花时间,写起来也比较麻烦。3、面试(复试)环节写完【就业推荐表】,接下来是面试环节,面试官是你报考的执教科目指标所在的县城的教育局领导。面试内容大概是:先来个自我介绍,讲一讲自己哪里人,本科期间的收获和获奖情况,领导会提出一个教育相关的问题,比如如何看待学生上课带手机这一现象,有的还需试讲几分钟的课程。如果领导相中你,就会和你当场签【教师聘任合同】、【就业协议书】、【硕师计划培养协议书】。如果面试没有通过,丝毫不影响报名参加全国研究生统考,相当于多了一次读研的机会。参加硕师计划的好处:1、比较容易进编制这几年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还是挺大的,尤其是很多非师范专业毕业生也去考教师资格证加入竞争队伍,所以想真正进入教师编制队伍还是很难的,有些合同制老师为了入编可谓是拼尽全力,但名额毕竟是有限的,所以有时候机遇很重要。2、更容易拿到研究生学位首先如果读全日制的话,需要在学校再学习三年,而硕师计划只需要一年,同时你会有三年的工作经验。有的人说不是还可以读在职研究生吗,但你有没有想过这条路的坎坷程度,因为当你工作几年后想考研又要重新拾起书本谈何容易,到时候如果有了家庭,分心更严重,考研就更难了。有了硕士学位,你以后的职称评定和职业发展将会有很好的基础。3、更有利于进入大城市发展虽然前三年是在农村工作,但三年服务期满后,也就是合同期满,到时候去留全在于你个人的选择,很多大城市都会有引进优秀教师的绿色通道,如果自身带编制,并且有着教育硕士的加分项,进入二三线城市学校的教师编制队伍还是很容易的。四年的花费概况前三年任教期间是有工资的,而且工资和其他在职老师的待遇是一样的,一起任教的老师有的津贴补贴你同等享受。最后一年的学费不用交,只需交1000左右的住宿费,基本可以忽略,所以对于想低成本读研的同学是个很不错的选择。当然了,选择了硕师计划这条路,合同期内是不能反悔的,不然代价会很高(失信名单了解一下),所以一定要慎重考虑,三思自身条件。更多大学话题,点个关注,持续更新。
国家的硕师计划是特岗教师计划的有益补充,都是为了解决农村师资质量欠佳的问题。作为师范类大学生,我认为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就行,并不能盲目地认为是最佳选择。首先,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国家硕师计划?这个计划就是选拔一些优秀的应届普通本科生,录取为硕师计划研究生,并与地方教育部门签约为编内正式教师。在乡镇农村学校任教,服务期一般为三年,同时在职攻读研究生课程。 服务期满后到培养学校全日制集中学习一年,毕业时获硕士学历证书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证书。其次,硕师计划对应届类毕业生的意义是什么?要知道我们现在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压力那是相当的大,尤其是师范类学校毕业生,虽然是师范类毕业,教师资格证在手,但是想要真正进入教师编制队伍,那绝非是轻而易举之事,很多人考了五六年都以失败而告终,最终还是做了合同制老师。那么硕师计划就为毕业生提供了一个快速进入编制内队伍的渠道,与此同时还可以在职进行研究生课程学习,取得硕士学历和学位。为教师日后的职称评定和职业前景发展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要知道,正常的在职老师想要攻读在职研究生的话并不容易,都是要进行入学考试的,丢开书本那么多年,要想重新拿起来考试,还是有很大难度的。最关键的是三年服务期满后,自己的选择性还是很大的。很多二三线城市都会有绿色通道引进教师的计划,如果本身带编制,而且有着很高的学历,是很容易进入城市学校的编制队伍的。所以说从长远来说硕师计划还是有很大的优势。最后,硕师计划虽好,但适合所有的毕业生吗?这个计划的本质是为了帮助提高农村师资素养,并不是因为教师岗位空缺,而是通过这部分教师去帮助和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所以从计划本身来说是有预期的,这些老师最终能否留下来大家都心里有数。因此对于那些有着长远职业规划的优秀毕业生来说这个计划并不合适。首先他们可以凭借着自己的能力直接一步到位进入城市学校,其次他们在职也同样可以有能力去考取在职研究生,如此一来,他们要实现职业理想和目标,效率将大大提高。另外硕师计划协议签订之后是不能轻易违约的,还有硕士学历和学位的认可度也还有待验证。总的来说,对那些有志于农村教育的毕业生来说还是很有诱惑力的,但是对于本身就有能力解决就业和编制问题的人来说可能就不怎么感兴趣。不过,人各有志,最关键的还是要看每个人的追求,有些人宁可不做老师也不愿意到农村去,但也有人宁可放弃年薪百万到农村去支教。所以还是遵从自己内心的选择吧!如果是你会怎么选择呢?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更多有价值的教育话题,请关注我哦
北京师范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4700余人,其中非全日制1100余人,推免生将近1800人,推免生占全日制硕士生招生总计划的48.5%,这个比例比北京大学还要高,北京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为6000余人,其中全日制4351人,推免生1442人,占比33.1%,只不过北大的非全日制研究生要远高于北师大。另外北师大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中,珠海校区有1070人,其中推免生155人。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生招生计划表1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计划招生58人,其中推免生40人;马克思主义学院计划招生117人,其中推免生31人;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计划招生598人,其中推免生63人,非全日制400人,这也是北京师范大学招收非全日制硕士生最多的一个学院;法学院计划招生260人,推免生99人。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生招生计划表2教育学部是北师大最核心的一个二级教育单位,共计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502人,其中推免生224人。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生招生计划表3北师大政府管理学院共计计划招生357人,其中推免生35人,非全日制265人;体育与运动学院计划招生146人,其中推免生41人;文学院计划招生185人,其中推免生93人。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生招生计划表4北师大外国语学院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139人,其中推免生64人;历史学院共计计划招生83人,其中推免生58人;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计划招生24人,其中推免生17人;数学科学学院计划招生182人,其中推免生102人;物理学系计划招生73人,其中推免生40人;核科学与技术学院计划招生31人,其中推免生19人;化学学院计划招生102人,其中推免生64人,这几个学院是北师大推免生比例比较高的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生招生计划表5北师大天文系计划招生25人,其中推免生15人,天文学专业不设方向;环境学院计划招生92人,其中推免生59人;生命科学学院计划招生107人,其中推免生37人;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计划招生105人,其中推免生33人;系统科学学院计划招生36人,其中推免生20人;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研究院计划招生43人,其中推免生29人;艺术与传媒学院计划招生220人,其中推免生67人,非全日制30人;水科学研究院计划招生41人,其中推免生28人;汉语文化学院计划招生150人,其中推免生83人。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生招生计划表6北师大统计学院、社会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心理学部、地理科学部、人工智能学院和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共计计划招生1096人,其中推免生416人,非全日制412人。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是我国教育学和心理学领域的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该中心是由北京师范大学牵头,陕西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部考试中心等单位参与联合组建。北师大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最大的3个学院分别是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育学部和心理学部,北师大是中国心理学的发源地,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心理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学科实力还是相当强的,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共有37个一级学科参评,15个一级学科进入A类,居全国第十位,在进入A类的学科中,获评A+的学科为6个,分别是教育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戏剧与影视学、地理学,A+学科数居全国高校第六位。对于这样的一所名校,虽然比较难考,但只要考上将来都会有不错的出路。
在各院校的研究生招生简章中常常会看到专项计划这项内容报名条件、分数线等都与统招硕士有所区别那么到底什么是专项计划呢和小西一起了解吧~一、专项计划介绍实施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普通高校招生计划中专门安排适量计划,面向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专项计划具有较强的目的性、专业性和针对性,常由专业人士来完成,常常是业务主管,行政工作人员或者是科研学者主持制定。二、专项计划五种方式1强军计划强军计划,即是军队定向培养硕士研究生,是国防生的一种。招生数量由教育部和总政治部商定,不占用统考名额。招生名额一般由解放军政治部分配到各单位,拿到单位的分配名额即有资格报考。强军计划院校共有31所。2援藏计划改善当地在职干部队伍的学历结构、专业知识结构,培养西藏急需的高层次人才,进一步加大内地高等学校对西藏教育支持力度。硕士研究生报名资格:原则上招收获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学历、在藏工作2年(含)以上、年龄在40岁(含)以下的在职干部。考生由西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会同区内有关部门按报考/录取3∶1比例推荐。入学考试方式为单独考试,单独录取,单考名额由教育部专项追加。被录取的考生均为定向培养硕士研究生,入学时签定定向培养合同,毕业后回西藏工作。招录院校有8所。3少数民族骨干计划骨干计划,为国家定向培养的专项招生计划(包括全日制、非全日制),在全国研究生招生总规模之内单列下达,作为增量纳入学校招生总计划,未完成的招生计划原则上不得挪用。按照“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的要求,采取“统一考试、适当降分”等特殊政策措施招收新生。毕业生一律按定向培养和就业协议到定向地区和单位就业,硕士服务期限为5年,博士8年。经费享受中央级高校研究生的拨款政策。主要包括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多所院校,重点招收教育(双语师资)、农牧业、医学、少数民族语言及特色文化艺术、信息技术、经济、能源和公共事业管理等领域从业人员。4退役大学生计划专门招收退役大学生士兵攻读硕士研究生,主要是惠及退伍大学生士兵,以鼓励更多大学生参军入伍,为退役大学生士兵提供更多成长成才通道。高校学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退役,达到报考条件后,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在部队荣立二等功及以上,符合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条件的,可申请免试(初试)攻读硕士研究生。主要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多所院校。5硕师计划全称“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具体指:从具有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资格的高校中,选拔部分优秀应届普通本科毕业生,录取为“硕师计划”研究生,并与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签约聘为编制内正式教师。硕师计划研究生需在县镇及以下农村学校任教,服务期3年,并在职学习研究生课程。第4年,到培养学校脱产集中学习1年,毕业时获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证书。录取为硕师计划研究生可同时应聘为特岗教师,到设岗县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任教服务3年,并在职学习研究生课程。主要包括首都师范大学、河北大学、山西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等31所院校。注意:1.强军计划,与报考单位联系获取校验码;2.援藏计划,与西藏考试院联系获取校验码;3.少数民族骨干计划,需与所选报考点所在省级管理部门联系,提供省级管理部门要求的相关材料后获取校验码;4.报考“退役大学生计划”的考生,在报名时应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计划,并填报本人入伍前所在高校信息、批准入伍及退出现役信息,无需校验码。以上就是小西整理的关于考研专项计划的内容,同学们在报考的时候,一定要认真阅读相关招生条件,准备报考。
教育部近日印发通知,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明确2020年将计划扩招18.9万名硕士研究生。对于考生而言,每增加一个招生名额就多了一份被录取的希望,特别是在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达到历史最高的背景下。扩招18.9万人意味着什么?招生名额又会如何分配?高校各方面资源做好准备了吗?扩招比例超过20%:硕士研究生培养规模有扩大空间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达到341万人,比上年增加了51万人。与考生激增趋势相似,2020年高校毕业生预计比上年增加40多万人,达到874万人。不管是考研还是找工作,人数水涨船高,难度只增不减。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当口,消息传来——硕士扩招。“今年考上概率肯定变大了。”正等待厦门大学复试的刘达庆盘算着,“原本徘徊在复试线边缘上的人极有可能被淘汰,这下可能被拉回来”。根据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20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测算,2019年,考研录取人数约为80.5万人。按照计划扩招18.9万人计算,扩招比例约为23.5%。扩招比例超过20%,是一个什么水平?进入新世纪,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屡创新高,研究生录取人数也不断增长。记者梳理发现,扩招是趋势,但是往年通常控制在5%以内,很少突破10%。硕士扩招超过20%的年份,有但是很少。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测算,在2005年、2009年及2017年硕士扩招出现小高峰,分别比上一年增长13.57%、16.13%、22.45%。硕士招生规模年年增长。即便是这样,在一些人看来,我国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规模仍有可扩大的空间。他们给出的理由是,2018年中国每千人注册研究生数为1.96人。而自2010年以来,美国、英国、法国一直保持近9人的水平。而这一数据一直被看作衡量研究生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毋庸置疑,研究生扩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发挥调节就业的功用,“但理论上说,学生接受研究生教育是一个知识、能力、素养全方位提高的质变过程,而不是简单地把大学毕业生储存在研究生教育的‘蓄水池’里,等到两三年后再重新释放到就业市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赵世奎认为。“硕士扩招的根本动力,一定源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升对高层次人才需求的增长,突发的疫情只是把扩招的政策窗口开得更大些,或者说加速了该进程。”赵世奎说。扩招学校、专业分配原则:分校确定,精准投放因为初试分数“不上不下”,刘达庆希望自己能够“被扩招进去”。他和所有考生一样,“特别关心”新增招生名额的分配问题。哪些学校、专业会扩招?扩招比例会一样多吗?一些高校官网信息透露端倪:南京邮电大学表示“适当增加”,广西大学回应“有较大幅度增加”,而上海市属高校硕士招生计划“总量增加15%”。教育部给出答案:分校确定招生方案。计划增量将重点投向临床医学、人工智能等专业,而且以专业学位培养为主,以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专业学位为主。“这是一种精准投放。”东北师范大学教授秦玉友表示,“扩招的重点投向,反映了当前国家在医药卫生领域、科技发展领域方面的人才需求导向。这与此次抗击疫情有一定相关性。”“我国高校体量大、专业齐全,但我想不是所有专业、所有学校都会获得数量均等的扩招名额。” 秦玉友提醒记者,在这一轮扩招中,各地高校需要制定不同扩招计划,以便新增招生名额合理地分配到相应高校和专业。在扩招的专业类型上,专业硕士则获得更多关注。秦玉友分析:“专业学位硕士强调操作能力培养,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专硕招生规模的增长,顺应我国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也符合当前我国对研究生培养结构布局。”2009年,专业硕士招生占比仅15.9%,其后在2017年首次超过学硕招生人数,到2018年专业硕士招生人数占比近58%。《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到2020年,我国“专业学位硕士招生占比达到60%左右”。不过,秦玉友提醒,“专业学位作为扩招重点,对专业实践基地、校外导师的数量和质量都要求颇高”。扩招挑战高校承载力:须统筹规划,有备而招学生大幅增加,教师和其他配套教学资源够不够?这是扩招首先要回答的问题。当前,全国有近44万研究生导师,按照2018年的招生规模计算,全国平均一个导师招收1.77个硕士。若扩招18.9万人,师生比可能达到1:2.21。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王传毅告诉记者,“通常来说,每届指导2个硕士,教师的指导质量是有保障的”。在2016年教育部公布的分省别导师数据中,中西部地区导师每年招收硕士平均人数大多不足2人。河南为1.17人、广西为1.43人、云南为1.32人、宁夏为1.24人。“从导师总数上看,这些地区还有接纳更多学生的能力空间。”王传毅介绍,2017年新增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887个,也分配到了大量中西部地区高校。扩招将向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高校倾斜,向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人工智能等专业倾斜。但是,有专家称,此次重点扩招专业涵盖部分新兴专业,一些专业刚发展起来,教师的前期储备会存在困难。王传毅对此表示认同:“导师是否充裕,还得分高校和具体专业来看。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存在着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一些学位授权点人满为患,也有导师年均招生不足一人。”此外有研究表明:近些年,高校师资的承载能力相对高于经费投入与基础设施的承载力。换句话说,扩招对高校的硬件也是不小的挑战。南京大学教授汪霞认为,当前许多高校之间硬件基础设施发展水平也不均衡。她建议,为了扩招高质高效,实验室数量、宿舍条件、图书馆容量的问题到需要提前关注,“在扩招前就做好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规划,做到‘有备而招’”。避免扩招“文凭贬值”:严控培养质量《2020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显示,考生选择考研的主要动机之一是提高就业和从业的核心竞争力。将近六成的考生认为,研究生学历将对就业有很大帮助。该《报告》勾画出大部分考生的心理:拿到研究生文凭,为在就业市场中“脱颖而出”。“在大规模扩招的背景下,可能会有不少在知识储备和对学术研究认识等方面准备不足的学生,成为研究生。”兰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教授包水梅坦言,他们确实需要在理论方法以及学术能力等方面进行规范化训练。“把他们招进来,仅仅只是个开始。”培养数量上去了,质量会不会受影响?类似疑问与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如影随形。不出意料,这次硕士扩招再次引来对“文凭是否因此贬值”的讨论。“扩招即会造成文凭贬值本身是个假命题。”在包水梅看来,毕业生就业是一个涉及面极广的复杂问题,与社会需求、研究生教育质量和个人发展潜力等都有关系。“研究生规模扩大并不必然导致文凭贬值,研究生文凭的含金量与培养质量把控是否严格直接相关。在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社会评价人才不能只看文凭,必须从人才本身的能力和素质出发。”包水梅说,当然在研究生培养上,学校要建立健全导师制,引导导师投入精力指导学生,严格的过程性评价也要跟上。“不断增长的高质量人才有利于我国释放出更大的人才红利。在扩招背景下,硕士培养质量应该成为教育部门关注的重中之重。”秦玉友说。
考研是研究生的招生考试,通过考研既可以提升学历,也可以弥补高考失利的遗憾。不过对于广大考研生来说,现在考研却越来越难,一方面是因为考研人数越来越多,考研竞争已经不亚于高考,另一方面是各类大学推免生、直博生的比重逐年增加,统招名额变少,普通大学本科生想要通过考研统招进入名校的难度也越来越大,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清华大学。2020年清华大学共计划招收研究生6000多名,这其中包括了3420名推免生和3270名统招生,在考研统招招生计划中,包括了1984名非全日制招生计划,全日制研究生统招计划只有1284人,在全日制计划的1284人中,学硕名额只有298人,剩下的均为专硕。也就是说,想要通过考研进入清华,需要从一万多人中,竞争几百个名额,难度着实不小。而除了清华大学外,北大、中科大、同济大学、浙江大学以及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名校留给统招生的机会也不多,这些大学保研生(推免生)的比重大多在50%左右(注:教育部规定,学校推免生比重不能超过50%,但一些学校个别专业保研生的比重可能超过80%,甚至100%)。很多考研党不禁感叹:考研真的越来越太难了,名额都被保研生给占了。实际上,保研生(推免生)比例越来越高也是有原因的。一方面是因为很多高考失利的同学,为了弥补高考的遗憾,从大一开始的整个本科阶段都在准备考研,不顾学习、实践,最后虽然以高分进入研究生阶段,却存在综合素质跟不上的现象,而保研生本身就是因为在本科阶段学习优秀,社会实践充实,进入研究生阶段能够很快更上导师的步伐。另一方面,科研都具有延续性,研究生导师当然希望能够招到研究方向相似,而且有一定基础的学生,保研生可能在本科阶段就参与了本校老师的课题,进入研究生阶段就马上着手导师科研任务,而考研至少需要一个学期的学习,等到出科研结果又需要一两年,科研成果从审稿到见刊又是至少一年,考入研究生的同学时间耗不起,不更加的努力延迟毕业是很正常的事。因此,保研生比例增加也是各大名校保护生源的举措。如今,互联网时代,各大高校考研信息具有对称性,大家都知道某所学校的某个专业还剩多少个统招名额,不像原来考研,明明努力考上了自己喜欢的学校和专业,却因为招生名额被保研生占了而考研失败。至少现在,我们知道了考研努力的方向。
复旦大学:拟招收硕士研究生6400人左右。上海交通大学:招收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约6300名(含“推荐免试”直硕生、专项计划等)南京大学:全日制招生规模约 4000 人,其中学术型研究生 2200 人左右,专业学位研究生 1800 人左右;非全日制招生规模约 1400 人。教育部专项计划共约 150 人。全校拟接收推免生约 2000 人。中国人民大学:拟招生约4400人(其中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约1000人)。北京理工大学:拟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3500人左右,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000人左右。北京师范大学:拟招收硕士研究生4100人左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拟计划招收约5500名各类学历硕士研究生,其中全日制学习方式约3700名,非全日制学习方式约1800名。拟接收校内外推荐免试生约1800名南开大学:招收攻读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含学术学位、专业学位)4689名,其中拟接收推荐免试生1700人(最终以实际录取人数为准)。拟招收攻读非全日制研究生(专业学位)848名.天津大学:天津大学 2020 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招计划 约为4634 名(学术型研究生约为 2300 名,专业学位研究生约为 2334 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计划约为 1298 名。中山大学:2020年拟招收硕士研究生7000名左右(含推荐免试生),包括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两种类型,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东南大学:拟招收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包括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和非全日制攻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5100名左右;拟招收校内外推荐免试生2000名左右(最终以推免生系统确认的录取人数为准)。西安交通大学:招收攻读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含学术学位、专业学位)4600名,其中拟接收推荐免试生2300名(最终以实际录取人数为准)。拟招收攻读非全日制研究生(专业学位)1100名武汉大学: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6500多名(含拟接收推荐免试生)。其中:全日制硕士研究生5000名左右(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约3400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约1600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500名左右四川大学:学校计划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5780名,其中预计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2900名。学校拟招生博士研究生1725名,其中预计接收直博生240名。厦门大学:招收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共计5000 名左右(含统考生、推免生和专项计划研究生)。湖南大学:2020年预计招收3700余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1300余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重庆大学:全日制硕士研究生4100余名(含推免生)、各类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300余名兰州大学:2020年预计招收硕士研究生4300人(各种考试方式、学习形式、专项计划招生人数之和),分为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两种类型,学习形式包含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中国海洋大学:计划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900余人,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800余人。
教育部近日印发通知,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明确2020年将计划扩招18.9万名硕士研究生。对于考生而言,每增加一个招生名额就多了一份被录取的希望,特别是在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达到历史最高的背景下。扩招18.9万人意味着什么?招生名额又会如何分配?高校各方面资源做好准备了吗?扩招比例超过20%:硕士研究生培养规模有扩大空间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达到341万人,比上年增加了51万人。与考生激增趋势相似,2020年高校毕业生预计比上年增加40多万人,达到874万人。不管是考研还是找工作,人数水涨船高,难度只增不减。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当口,消息传来——硕士扩招。“今年考上概率肯定变大了。”正等待厦门大学复试的刘达庆盘算着,“原本徘徊在复试线边缘上的人极有可能被淘汰,这下可能被拉回来”。根据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20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测算,2019年,考研录取人数约为80.5万人。按照计划扩招18.9万人计算,扩招比例约为23.5%。扩招比例超过20%,是一个什么水平?进入新世纪,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屡创新高,研究生录取人数也不断增长。记者梳理发现,扩招是趋势,但是往年通常控制在5%以内,很少突破10%。硕士扩招超过20%的年份,有但是很少。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测算,在2005年、2009年及2017年硕士扩招出现小高峰,分别比上一年增长13.57%、16.13%、22.45%。硕士招生规模年年增长。即便是这样,在一些人看来,我国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规模仍有可扩大的空间。他们给出的理由是,2018年中国每千人注册研究生数为1.96人。而自2010年以来,美国、英国、法国一直保持近9人的水平。而这一数据一直被看作衡量研究生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毋庸置疑,研究生扩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发挥调节就业的功用,“但理论上说,学生接受研究生教育是一个知识、能力、素养全方位提高的质变过程,而不是简单地把大学毕业生储存在研究生教育的‘蓄水池’里,等到两三年后再重新释放到就业市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赵世奎认为。“硕士扩招的根本动力,一定源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升对高层次人才需求的增长,突发的疫情只是把扩招的政策窗口开得更大些,或者说加速了该进程。”赵世奎说。扩招学校、专业分配原则:分校确定,精准投放因为初试分数“不上不下”,刘达庆希望自己能够“被扩招进去”。他和所有考生一样,“特别关心”新增招生名额的分配问题。哪些学校、专业会扩招?扩招比例会一样多吗?一些高校官网信息透露端倪:南京邮电大学表示“适当增加”,广西大学回应“有较大幅度增加”,而上海市属高校硕士招生计划“总量增加15%”。教育部给出答案:分校确定招生方案。计划增量将重点投向临床医学、人工智能等专业,而且以专业学位培养为主,以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专业学位为主。“这是一种精准投放。”东北师范大学教授秦玉友表示,“扩招的重点投向,反映了当前国家在医药卫生领域、科技发展领域方面的人才需求导向。这与此次抗击疫情有一定相关性。”“我国高校体量大、专业齐全,但我想不是所有专业、所有学校都会获得数量均等的扩招名额。” 秦玉友提醒记者,在这一轮扩招中,各地高校需要制定不同扩招计划,以便新增招生名额合理地分配到相应高校和专业。在扩招的专业类型上,专业硕士则获得更多关注。秦玉友分析:“专业学位硕士强调操作能力培养,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专硕招生规模的增长,顺应我国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也符合当前我国对研究生培养结构布局。”2009年,专业硕士招生占比仅15.9%,其后在2017年首次超过学硕招生人数,到2018年专业硕士招生人数占比近58%。《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到2020年,我国“专业学位硕士招生占比达到60%左右”。不过,秦玉友提醒,“专业学位作为扩招重点,对专业实践基地、校外导师的数量和质量都要求颇高”。扩招挑战高校承载力:须统筹规划,有备而招学生大幅增加,教师和其他配套教学资源够不够?这是扩招首先要回答的问题。当前,全国有近44万研究生导师,按照2018年的招生规模计算,全国平均一个导师招收1.77个硕士。若扩招18.9万人,师生比可能达到1:2.21。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王传毅告诉记者,“通常来说,每届指导2个硕士,教师的指导质量是有保障的”。在2016年教育部公布的分省别导师数据中,中西部地区导师每年招收硕士平均人数大多不足2人。河南为1.17人、广西为1.43人、云南为1.32人、宁夏为1.24人。“从导师总数上看,这些地区还有接纳更多学生的能力空间。”王传毅介绍,2017年新增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887个,也分配到了大量中西部地区高校。扩招将向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高校倾斜,向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人工智能等专业倾斜。但是,有专家称,此次重点扩招专业涵盖部分新兴专业,一些专业刚发展起来,教师的前期储备会存在困难。王传毅对此表示认同:“导师是否充裕,还得分高校和具体专业来看。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存在着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一些学位授权点人满为患,也有导师年均招生不足一人。”此外有研究表明:近些年,高校师资的承载能力相对高于经费投入与基础设施的承载力。换句话说,扩招对高校的硬件也是不小的挑战。南京大学教授汪霞认为,当前许多高校之间硬件基础设施发展水平也不均衡。她建议,为了扩招高质高效,实验室数量、宿舍条件、图书馆容量的问题到需要提前关注,“在扩招前就做好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规划,做到‘有备而招’”。避免扩招“文凭贬值”:严控培养质量《2020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显示,考生选择考研的主要动机之一是提高就业和从业的核心竞争力。将近六成的考生认为,研究生学历将对就业有很大帮助。该《报告》勾画出大部分考生的心理:拿到研究生文凭,为在就业市场中“脱颖而出”。“在大规模扩招的背景下,可能会有不少在知识储备和对学术研究认识等方面准备不足的学生,成为研究生。”兰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教授包水梅坦言,他们确实需要在理论方法以及学术能力等方面进行规范化训练。“把他们招进来,仅仅只是个开始。”培养数量上去了,质量会不会受影响?类似疑问与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如影随形。不出意料,这次硕士扩招再次引来对“文凭是否因此贬值”的讨论。“扩招即会造成文凭贬值本身是个假命题。”在包水梅看来,毕业生就业是一个涉及面极广的复杂问题,与社会需求、研究生教育质量和个人发展潜力等都有关系。“研究生规模扩大并不必然导致文凭贬值,研究生文凭的含金量与培养质量把控是否严格直接相关。在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社会评价人才不能只看文凭,必须从人才本身的能力和素质出发。”包水梅说,当然在研究生培养上,学校要建立健全导师制,引导导师投入精力指导学生,严格的过程性评价也要跟上。“不断增长的高质量人才有利于我国释放出更大的人才红利。在扩招背景下,硕士培养质量应该成为教育部门关注的重中之重。”秦玉友说。(本报记者 陈鹏)
位于湖南湘潭的湖南科技大学2021届获得保研资格的优秀本科毕业生114人,其中推免生93人、硕师计划21人,按学校2017年本科新生实际录取6800来人计算,保研率约为1.7%。学校19个学院及硕师计划共20个保研单位一共获得115个推免名额,除硕师计划21人之外,绝大部分学院的保研人数都在10人以下,仅有商学院11人,为19个学院推免生之最。其它有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各8人,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各7人,机电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各6人,人文学院5人,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外国语学院、教育学院、艺术学院等各4人,体育学院、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等各3人,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各2人。湖南科技大学保研学生最喜欢去哪些高校读研呢?据2020年保研学生去向统计,本省的中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以及中国科学院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学校。
2020年硕士研究生扩招计划基本定下来了,博士研究生也计划扩招,那么,2020年的硕士研究生究竟扩招了多少?5月6日,由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资委、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青团中央等6部门共同主办的2020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百日冲刺”行动正式启动,启动仪式上发布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十大专项行动。在十大专项行动,透露出了严峻的就业形势的相关数据。2020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874万人,增量、增幅均为近年之最,同时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这或许是最难就业年。在升学扩招吸纳行动。教育部已经安排硕士研究生扩大招生规模18.9万、普通专升本扩招32.2万。目前,正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在第二学士学位进行扩招。在充实基层专项计划行动。“特岗教师”计划将增加招募规模5000人,今年招募规模将达到10.5万。将招收40多万毕业生补充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队伍,采取“先上岗、再考证”的举措,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配备。由于今年研究生招生计划已经基本下放确定,此前,许多高校都公布了2020年硕士研究生的扩招人数,部分高校扩招比重超过50%。此前,我也对部分高校的扩招进行了归纳,省属本科高校是此次扩招的主力军,扩招比例较大。部属高校由于本来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就不小,扩招比例反而没有省属高校扩招比例大。硕士研究生的扩招只是缓解就业压力的方式之一,扩招对于缓解就业来说,就是把今年的就业压力转移到两年或者三年后,只要经济形势好转、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更多,未来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就业压力就能够得到分担。从本质上来看,这是一种转移压力的方法,只不过把困难留在了以后,把今年的就业压力移后若干年而已。毕竟社会在不断发展,未来充满了变数,说不定能够吸纳足够的劳动力。当然,也有可能经济形势依旧不温不火,到时候的就业压力会更加严重,这就只能够走一步看一步了,解决当前的问题才是最重要的。你认可还是不认可硕士研究生的大规模扩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