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研期间,除了跟本科一样,有专门的任课老师之外,还有属于自己的导师,导师负责研究生的科研培育,定期检查研究生的科研工作。在中国,导师有着研究生是否有资格参加答辩,能否毕业的直接权力,所以相当于有着对手下研究生的生杀大权。那么导师与研究生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一、首先是师生关系大部分导师就像老师一样,给学生传授知识,带学生做课题,涨经验,指导学生阅读文献,论文写作。研一主要是上课,和导师不怎么见面,研二就开始定期开会作报告,向导师汇报这一周看了哪些论文,课题研究进度如何等。在学习期间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导师一般是第一求助人选。“师生”关系是研究生和导师最基本的关系。二、其次是雇佣关系不少研究生在读研期间私下会喊自己的导师为“老板”,原因在于除研究生补贴外,导师还会根据研究生的科研进展情况,额外补发部分助研津贴(主要来源于导师带领课题的劳务费部分,申报课题做预算时就有考虑到研究生的工作投入)。有些导师有自己的公司,一般重心都是在挣钱上,所以学生就相当于他们的新员工,公司提供免费培训,员工需要付出一点时间和精力,最后达到双赢。三、也是朋友关系除了学习科研之外,一般导师在研究生三年的生活中也是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虽不是形影不离,但也是联系密切。比如有些喜欢跑步的导师就会组织学生一起晨跑或夜跑,甚至穿上一样的运动服,在校园里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有些平易近人的导师甚至会关心到学生的心理状态,在这些导师的眼里,学生是祖国建设的后生力量,而不是获取利益的工具,他们的相处融洽得像是朋友一样。四、有些许恋人关系研究生和导师本质上是互相需要的,导师有着本专业前沿的资源和平台,学生有着不可小视的创造力和潜力,如果手下带的研究生科研方面有些成就,那导师也是名利双收(即使导师在此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可以忽略)。所以学生希望老师好好待自己,导师希望学生重视自己说的话,毕竟也是之前互相看对眼才到一起的,内心开始是肯定对方的,也都希望三年的相处“甜甜蜜蜜”的。当然了,是情侣就会有矛盾,所以恋人间的问题也是导师和研究生之间的问题。比如2018年11月份,武汉理工大学一名即将毕业的硕士研究生陶某跳楼自杀,据他姐姐事后提供的陶某与其导师的聊天记录显示,陶某长期遭受导师的精神压迫。就像是恋人之间的互相折磨一样,弱势的一方很可能遭受精神虐待。所以这段师生关系也是需要一起维护的,尤其是学生天然就处于弱势的一方,需要付出更多,投入更多。所以读研期间处理好与导师的关系至关重要,具体需要做到哪些呢?1、尽可能保持与导师的密切联系从小到大我们会发现,老师身边的红人不一定是学霸,很可能是经常帮老师做事情的人,为什么呢?这就是曝光度的原因,经常和导师联系,导师一遇到需要学生解决的问题自然脑海里最先想到的是你。2、摸清楚导师的脾气也许有些人认为这有点“心机boy"的意思,其实不然,摸清楚对方的性格可以让沟通更高效,尤其是现在大家很多时候都是通过微信等用文字传意,没有语气,没有音调,没有表情,如果互相没有默契,很容易引起误会(尤其谈过恋爱的更懂)。3、赢取导师的信任就是让导师觉得你是一个靠谱的人,这一条在处理人际关系中是通用的。把导师给你的任务一定要按时完成,能漂亮地完成就更好了。除此之外,在平时的学习中遇到的一些琐事尽可能地积极做完,处理好,时间久了,导师自然对你很相信,有一些重要的研究课题会优先考虑你。三年读研时光,导师是最重要的同行者,因此流泪也好,微笑也罢,都尽可能地转化为自己的垫脚石,即使现在的中国教育体系已是很先进了,也难免有bug,遇到问题理性坦然面对就ok,毕竟发现问题是进步的前提。最后感谢您的阅读,大学生自己的天地,关注大学风云,持续更新。
小西在大学做老师,对于硕士生导师、博生生导师遴选有点了解。本质上,导师的遴选和学历之间存在联系,会有一定的要求和限制。作为青年教师(青椒),近几年进入高校教学和遴选为硕士导师的,如特聘副教授、特聘教授,都是最优秀的一批博士毕业生。但是,硕士生和博士生导师遴选的条件是有差异的,相对来说,能遴选为博士生导师的,不管什么学历,学术能力和地位都不会差。而硕士学历的硕士生导师得区别来看,有进取心的会选择攻读博士学位。博士生导师为什么博士生导师学历是硕士,甚至是本科?一批教育界前辈受限于特定历史原因,不少人晋升为教授和遴选为博士生导师后,学历依然是之前的硕士或本科。小西所在学科的创始人是一位老太太,学历虽然是本科,但是不影响她的学术能力和地位,早已培养出几十位博士和过百的硕士生,其中许多学生早已是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对这些前辈大牛而言,职称晋升、导师遴选之类的事情早已不是追求,已到达巅峰,如1、2级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学历这件事,只要他们想,"混"个博士研究生学历不是难事,但沉心于某个研究方向的他们兴趣早已不在此。如中国科学院、工程院的院士不少是本科学历,同年龄段院士也有不少有国外院校的博士学历,共同点是学术做得好,都是某个研究方向的泰斗。不同的是,随着本科生、硕士生的扩招和国内整体学历要求的提升,走科研路的基本要求就是具有博士学位。如国内高校、研究院所的年轻一批博士生导师(约55周岁以下)基本都是博士,基本都是国内外顶尖院校的博士学历(双非院校博士点不多)。在经历上,部分是是工作后继续深造,全日制或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或借助留学基金委的平台出国深造。小西之前的博士生导师硕士毕业留校任教,工作2年后脱产报考浙江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当时不少人对于他的离职不是很理解),毕业后没有回原来工作的学校,转而进985高校任教。小西相信我们身边有不少类似的导师,相对发展都是非常不错的,因为同期中不少留校任教的同事受限于平台层次和机遇,至今依然卡在"副教授"。大学美景-导师为什么硕士生导师学历会是硕士?如何遴选成功的?硕士生和博士生导师遴选的基本条件不同,会比后者低一些。40-45岁左右的一批人中,在双非或区域较偏远的院校,之前人才引进缺乏优势,不少老师是硕士毕业留校的。之前,硕士研究生扩招引起导师数量的不足,毕竟一个导师一年2-3个硕士还算合理,数量再多培养质量肯定跟不上。因此,不少学校在硕士生导师遴选中放开博士学位的要求,有课题、有科研论文的硕士学历的讲师同样可以遴选为硕士生导师,甚至部分院校对于1985年之前副教授(副研究院)遴选为硕士生导师的最低要求是本科(含)以上学历。当然,在遴选过程中,肯定是有博士学历占据优势。硕士生导师中学历是硕士的老师,不少职称被限制在讲师。除特定学科外,大部分学科的教师晋升高级职称的基本条件之一是已获得博士学位。小西认识一个老师,之前读了本校的博士,后面因为家庭琐事和个人原因,始终无法毕业。没有博士学位,申报课题做主持受限等因素,已主动要求调整到行政岗,转做专职科研秘书。高校导师个人发展硕士学历的硕士生导师在高校发展如何?小西想说,类似的这一批老师在遴选为硕士生导师后,不少人已取得博士学位,少量是在读博士生(不少人毕业有点难,会延期)。之前,小西和硕士研究生生聊天时谈到过这个话题,她的导师在读博士,将她硕士阶段的一些实验数据用于自己博士毕业,甚至不给她论文署名一作,她疑惑的是"到底是谁在读博士?"。前几天和一个朋友聊天,得知和她合租的一个大学英语女老师正在报考北京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因为硕士学历的"她"在高校工作颇为艰难。是不是我们身边这样的人和事不少?高校在进行学科评估、学校升格等事关学校发展的重大事件时,教师中博士学位占比是个重要的考核因素,如之前临沂大学就不再和约300名硕士学历的教职续签合同。一旦啊发生类似的事情,学校也会面临极大的压力,所以学校会有"优厚"的文件鼓励在职教师攻读校外知名院校的非全日制定向博士学位,保留岗位和正常发放工资,且报销学费,时间是博士学制的3-4年。这会导致一个比较特别的情况,如不少博士生导师招收的在职博士,年龄比自己还要大一点,其实这也很好地诠释了"达者为师"的内涵。但是,也有不少导师觉得没有必要折腾自己,倾向于做一些横向课题,是谁都无法勉强的。硕士生阶段学习和生活读研遇到类似的导师,如何合理应对?小西在文章之前说过,读研时导师是博士生导师,是幸福的。知名院校的话,做到自己喜欢的课题内容或方向,跟着类似导师不需要再次焦虑如何选个导师,直接选择硕博连读或者直博都可以。而且,类似的导师具有完备的团队,如5-10人的教师团队,有教授、副教授、讲师等,不缺课题和经费,起码不用读研担心中文论文的版面费哪里出。或者说,在概率学上读研跟着博士生导师更有利于自身的发展和毕业。若硕士学历的老师(在读博士)作为自己的硕士生导师,不要什么理由,单导师制度体系下学生想要主动变更导师难度比较大。类似的硕士生导师要是有上进心,已选择在攻读博士学位,不管是职称晋升被限制的倒逼,或者主动选择提升自己,在指导你开展课题的过程中应该都会比较尽心和负责的。换个角度看,也许你硕士阶段的部分科研成果的会用于他的博士学位论文。类似的导师也许不会自己单独设计实验,但会全程参与,尤其是设计、测试、数据分析和论文撰写,关于署名先后的问题尽量沟通。成功在于努力和规划小小的分享文末小西想说,有兴趣或规划进入高校任教的话,目前来说博士研究生学是最低要求。在本科阶段,建议提前做好读研、读博的规划(能推免为什么要考研呢?),日后科研工作中年龄是个不小的限制,如35、45岁(女生可延至40岁),有机会直博或硕博连读都是值得选择的。和家人沟通好,4年的付出会有很好的收获,至今我依然相信这句话,而且我自己也算是"小小的"验证了这句话。小三十岁的人还在读书,本身就会带来无限的压力,本科、硕士同学工作后的收入和幸福生活对在读博士来说也是无限的诱惑,让人常常想到"要是我不读博,我现在如何如何"。因此,仅仅是做个规划还是不够的,要有足够的恒心和毅力让自己坚持下来,在小西认识的大部分博士或教师同行中,不少在读博过程中都有过"放弃"的念头。但是,坚持到最后的他们,无比美丽,诸位学子加油!小西文中肯定有些许不到之处,欢迎各位朋友批评指正,谢谢大家!▼小西期待您的关注与点赞,这将是我发文最大的鼓励和收获!
不管每年考研人数怎样变化,对于每一年的准硕士研究生来说,摆在他们面前的一个非常关键,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如何在研究生三年期间和自己的硕士导师保持一个非常和谐的师生关系,毕竟这关系到自己整个研究生生涯的学习和成长。只是每年都会有很多的硕士研究生感叹自己和导师有隔阂,导师不满意自己的学生,自己也不认可导师,所以导致自己的论文写作遇到很多的阻碍。而作为在读的研究生学姐我想说的是,这种情况在很多的研一新生中有曾遇到,不知道该怎样和导师有一个良好的关系,能够获得导师的认可,自己能够对导师更加的赞赏。但其实想和自己的研究生导师处理好关系其实也挺简单,并没有我们所想象的那么的简单,这样就能够很好地获得导师的帮助,并且还能够很好地给自己一个比较满意的科研结果。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一定要在一开始就要让你的导师知道你究竟是怎样一个性格的学生,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很多的硕士研究生导师往往会根据自己的第一印象给予自己学生不同的态度,这是很多学生所忽略的,例如有的研究生比较的老实,如果遇到一些比较懒的导师,往往会把自己的很多工作全部交代给学生,而学生却并不会拒绝,就这样自己很多的时间都给了导师了。所以一定要给自己导师的第一印象是独立、有想法的学生,不是那么的好说话,也不是那么的逆来顺受。同时,硕士研究生导师也不会故意地去压榨自己的学生,研究生也不要想当然地认为硕士研究生导师就喜欢压榨学生,这都是不正确的。因为有些事情确实是研究生自己该完成的,而且也是我们应该自己积极去做的,对我们有很多的帮助,不要认为导师给自己分配工作就是在压榨,这完全是子虚乌有。所以一定要处理好导师所分配的工作和任务,这样就能够获得导师的认可,自己也能够有一个自愿去做的心态。此外,最简单和导师相处的方式就是科研成果,几乎所有的硕士研究生导师都极为的喜欢能够写出高端优质的学术论文。如果能够在读研期间写出核心期刊甚至是C刊的论文,我可以很肯定的说,所有的硕士研究生导师都会对这样的学生引以为傲,毕竟现在的硕士研究生能够写出这样的论文还是比较少的。所以这样的方式就是用实力说话了,硕士导师一定会结合你的实际给你更多的帮助。总之,每一位硕士研究生导师和自己的学生相处时,学生是最难做的,不知道该怎样去具体的行动,而以上这些方法或许并不能够真正的帮助到每一位学生,但是一定能够为每一位硕士研究生和自己导师相处时有一个比较有针对性的帮助,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中国,研究生和导师之间是属于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曾有一名硕士研究生说:如果导师是一名个体户老板的话,那么研究生就相当于这位个体户老板请来的员工,二者如同上级和下级之间的关系。在这位硕士看来,导师不仅是他的“顶头上司”,而且也是他的“衣食父母”:读研期间,他帮他的导师搞课题项目,他的导师每个月都会给他开几百块钱的生活补助。至于导师是每个月给研究生八九百还是象征性给两三百,这要看研究生在课题项目中具体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还要看导师的性格特点。比如一个课题项目的经费是60万,而科研项目结题的时候只花了8万,那么剩下来的52万怎么办?当然是由导师来处理,导师会根据研究生在做科研项目时的具体表现,定期给研究生“开工资”,比较抠门的可能每个月开的“工资”少一些,那么这种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关系就有点类似于“地主”和“长工”之间的关系。而比较慷慨的导师,每个月给研究生的“工资”会多一些。所以,有些和导师关系不错的研究生遇到导师之后不叫对方“导师”,而是直接叫“老板”,这就好比我的一些同事遇到校长叫“老板”是同样的一个道理。当然,很多时候,导师和研究生如同一条绳子上的两只“蚱蜢”。举个例子,比如硕士生的论文在一个非常牛的平台发表,往往这样的论文也会挂上导师的名字,导师遇到这种事笑容自然会非常灿烂;而硕士研究生的论文如果因抄袭而被曝光,那么导师也可能“吃不了兜着走”,毕竟研究生的科研成果出大问题了,导师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导师手下的研究生如果都不用导师操心,无论是搞科研的态度还是整出“原汁原味”的科研成果都杠杠的,那么导师的心情肯定是豁然开朗的;而导师手下的研究生处处给导师添堵,时不时给导师脸上抹黑,那么作为这种研究生的导师估计也是万分痛苦的。同样的道理,研究生如果遇到一个不负责任的导师,或者遇到一个疯狂压榨研究生剩余价值的导师,那么研究生无论是顺利毕业还是个人的成长,都有一定的“中梗阻”。所以,导师与研究生之间,既是“利益共同体”,也是“命运共同体”,二者和则双方共赢,不和则往往两败俱伤。你觉得导师和研究生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欢迎朋友们留言探讨。
读研期间我们每一位硕士研究生都会有一位导师负责我们的学习和科研,可以说导师是我们读研三年中最亲密的战友了。同时由于导师每月会给我们发放一些补助,因此也有很多研究生戏称导师为“老板”,除此之外我们在生活上、工作上、实习中以及科研中,有任何问题时想到的第一个人一定是我们的硕士导师,因为他能够帮助我们很多。那么硕士研究生导师有多大的能量呢?研究生:超乎你的想象!首先,严谨、进步的科研思想和超强的科研能力。研究生的我们一定可以感受到自己的硕士导师,在科研这方面所体现出来的能量 ,而也正是因为这样的能量,在指导我们的论文和科研时才会游刃有余。因为在研究生三年我们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搞科研,不断的收集实验数据,不断的查阅中外文文献等,仅是为了能够获得一个拥有自主产权的科研成果,可是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得到具有丰富的科研经验和科研能力的导师的辅助,有了他们的帮助时,我们的科研之路可能就会更加的顺畅,成果也更加的多。因此这是硕士研究生导师能量的一方面。其次,丰富的人脉资源。我们都知道现在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来说,人脉是不可或缺的一个影响因素,如果有足够的人脉时,或许我们办事情或者是说进步更加的容易和快捷。而作为研究生的那些导师,经过多年的努力以及多年的积累,必然会有足够的人脉资源。那么这些人脉资源,如果能够稍加的给自己的学生利用一下,是不是能够帮助学生在就业和实习中获得更多的便利呢?又或者说是可以处理很多的棘手的事情,因此这也是硕士研究生导师能量的一种体现。最后,决定研究生是否可以顺利毕业。这一点或许是所有研究生最为敬畏的一点,毕竟这关系到自己是否可以顺利拿到学位证和毕业证,也关乎着自己三年的结果。因为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必须有自己硕士导师的签字才能够送往外审,如果你的硕士导师不给你的论文签字那么很不好意思的告诉你,你的研究生正常毕业只能是被搁置了。只有当你的论文达到了硕士导师的标准,放能够通过。于是很多研究生不敢得罪自己的硕士导师,怕自己毕业时的学位论文出现一些不可预料的问题。总之,每一位研究生的硕士导师,都会有自己最为强势的一面。甚至有很多研究生相信,如果能和一位专业内很出名的导师学习,那么以后的工作和科研都会非常的顺利。因此现在对于硕士研究生导师的能量或许我们也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希望每一位研究生都能够和自己的硕士导师有一个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
研究生和导师关系的基础是工作关系,双方按照各自的工作职责进行,学生完成课业和科研任务,导师负责上课和学术指导,在此框架内双方人格独立且平等,应该不会出现太多矛盾。但是,受到中国传统思想影响,研究生和导师容易形成类似家人、尤其是父母与子女的拟制关系,双方由此形成情感和心灵上的依赖,基于如此考虑,大家都可能发现对方不如意,从而由爱生恨,产生各种不相称。最可怕的是,研究生和导师出现爱情纠葛或类似问题,如今这样的事情真不少。要是爱情不成,最终很可能悲剧收场。研究生和导师间水火不容的矛盾,跟双向选择没多大关系研究生在选择导师的时候,并不真正了解导师的性格、人品,只是从网上或人们的言传中初步了解导师的教学成就、学术成绩等,但这些与人的品行没关系。况且,有的研究生是调剂到某导师那里的,谈不上是选择导师。总之,研究生不真正了解自己的导师。师生水火不容的矛盾来源于导师的贪婪自私有的导师不再是导师,而是成了老板。有的学生不再是学生,成了雇佣工人。凡是研究生和导师产生不可调和矛盾的,大部分是导师品德败坏,利用手中掌握论文审批的权力,对学生进行压榨、欺压。有的导师背地里搞第二产业,比如开公司、做买卖、承包工厂业务等,把学生当作廉价的雇佣劳动力,让学生给他(她)卖力干活,榨取学生的劳动价值。有的导师私自占用科研经费,影响学生做科学实验,学生既不敢怒,也不敢言。学生参加实验少,受导师指导少,学的知识少,造成学生怨声载道,矛盾积累,最终不可调和,终有一天爆发冲突。师生水火不容的矛盾来源于导师的色心极个别的导师道德败坏,对女学生心存色心,利用论文审批的权力,要挟女学生与之发生性关系,若有不从者,则论文不予以审批通过,不许毕业。研究生与导师的矛盾来源于导师的严格和学生的心理脆弱有的导师对工作认真负责,对学生的知识学习、实验操作、论文审批等要求很严格,而有的研究生心理脆弱,抗压能力差,如完不成任务,实现不了目标,于是迁怒于导师。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高校研究生导师工资,因为高校收入是和职称挂钩的,至于硕士生导师,讲师可以是硕导,教授也有可能只是硕导.另外我看有人说高校老师收入主要靠项目,那是因为你自己所在的团队是这样,我在的学院算是某211里面的强势学院了,之前统计过,没有项目的老师比有项目的老师要多.所以,我按照副教授的标准来回答,副教授工资一般5-6k.当然每个学校制度不一样,比如年薪制的要多点,可是年薪制一般年终又不给力.其他很多杂七杂八的东西,会算年终奖里面,比如带学生,比如发论文.所以这样算下来一年加之前就是10万左右,如果还要再上一层楼,就需要接项目了.大家对高校老师的影响很多是接项目,挣大钱,但是大家没细算过账.一个实验室如果要接项目,你总要有几个学生吧,那学生就要发工资吧,一级三四个学生,三级十多个学生,一个月一人八百,一年就十多万没了,再加上很多项目你不可能一分钱材料不买吧,那一年要挣20万+,估计有一半需要从自己找的项目里面出,也就是说你需要在外面拉三十万的项目.也许有人又会说,我导师如何牛b,我导师会克扣我劳务费,但是不要忘了,我说的是大多数老师,而且是副教授,而且是没有团队的情况下.国家自然基金算下来一年就二十来万,横项的要找三十万估计不太容易吧,还有如果你克扣工资,招不到学生咋办,招不到好学生咋办,项目自己干?如果挂靠在大团队就没有上述问题,但是你多了一个上线,刚才的算法失效.学校一年给你10万+,要想团队给你十万+,你需要给大老板创造多少收益?几十万?那么是几百万的项目?我刚才算研究生一年给一万补助,要给导师做几十万的项目大家可能都觉得给的太多了,如果你的大老板压榨你,估计就是这么一个算法.而且在大项目组里面,你要带大老板的学生,发论文有大老板的一份,要帮大老板去论文答辩,这些钱你是不敢找大老板要的.而且如果头上挂着几百万的项目,那发论文什么的就比较难,晋升也就比较难.当然,我也见过一年挣几十万,几百万的副教授,在外面开公司,很挣钱,但是现在据我所知,项目很不好接,因为很多好赚钱的坑别人已经入了,再入就很难,而且现在的企业拿钱出来,都是恨不能一块钱当两块钱用的,而且,你敢埋头做项目,这辈子不打算评教授么?...
随着我国教育的普及,我国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大学生的含金量也普遍降低,考上研究生提高学历,也成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的首选。从1949年研究生在学人数仅629人,而到了2020年的300万人,我国研究生高端人才越来越多。研究生和导师的关系网也逐渐展开,近年却频繁爆出导师和研究生的负面新闻。例如最近的浙大女博士烧炭自杀的事件和南京邮电大学导师压迫研究生事件。(图片来自网络,侵删)据一项研究调查显示,仅有四成的毕业研究生表示会继续联系自己的导师,毕竟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但一半的研究生表示以后可能不会再联系,甚至超过一成的研究生表示:和导师无话可说,老死不相往来。由此表可以看出来研究生和导师近些年的关系,这究竟发生了什么让研究生和导师之间产生如此多的负面新闻。其实归根到底是师生的关系本质上发生了变化,从小学到高中甚至到大学,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主要是教书育人,教学目的很单纯。但一旦考上了研究生,研究生和导师的关系就变了。此时的导师可能算得上研究生的老师,但更多导师其实成了研究生的“老板”。导师一旦接到某个项目的研究,项目能否盈利,自己能不能赚到钱全靠自己带领的研究生。在利益的驱动下,研究生就成了导师压榨的工具,师生关系就会变得日益矛盾。当然导师也有利益关系没有那么重,可能师生关系会更加缓和一点。(图片来自网络,侵删)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也许只有研究生自己心里明白,研究生毕业的不容易。似乎面对部分不良导师的冷淡和压榨,研究生已无心反抗。忍气吞声似乎是顺利毕业的最好解决方式,只有这样导师才不会因各种理由推迟你的研究生毕业,也不会驳回你的毕业论文。未来教育层面应该加强研究生导师的选拔,完善和保障研究生的基本权益,不要让污秽之风在研究生与导师之间蔓延,只有这样未来研究生和导师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加融洽,才能避免出现更多导师压迫研究生的事件。
硕士研究生复试之前关键的步骤之导师的选择和认识各位考研的学子们,你们应该都陆续收到自己的考研分数了吧!千人欢喜,千人愁,是愁还是甜,都看自己当时做出的选择了。最近学生们反应:不知道该如何去认识自己的导师,更不知道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生导师。这次课程我们就来讲一下怎么认识自己的导师,并且了解自己的导师,到最后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导师。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认识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导师网络和人脉关系就是最好的了解导师的过程,所以,一定要好好利用这些个途径,去了解这个老师到底是干啥的。这个研究方向,有没有什么实际的项目。你要知道,如果研究生期间没有什么项目,毕业的时候,找工作将是一个比较尴尬的问题。除了清楚导师的项目外,还要了解道士的课题的热度,找到一个相对前景比较好的课题,进行学习,才能成就自己美好的研究生岁月生活!结合自身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导师一定要结合自己的特点,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导师。如果你通过很多途径,了解到了自己的导师的相关的爱好,发现与自己就是不太符合,那一定不要去将就,因为三年或者说是两年都是一个小漫长的时间的。你进去了再去换老师,那就有点浪费时间和精力了!比如,你知道这个导师比较势利,而你就恰好是那种贫穷酸楚的学生,请不要选择这个导师,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进入这个团队也会格格不入的,未来的三年时间或者两年的岁月,你都要承受老师的冷嘲热讽的!所以一定要结合自身特点,进行导师的选择。注重专业,找个专业强大的老师很多学生在选择导师的时候,喜欢凑热闹,今天大家都选这个导师了,那么这个导师一定很厉害。导师厉害不厉害,从某种程度上不是看报名的人数,更多的是看导师的学术贡献,和其相关的专业能力和知名度。有的人,更倾向选择副院长或者院长级别的老师,作为自己的导师,但是,这样的老师,其自身的行政业务也比较多,真正在知识上带你的时间就相对少一些。如果天天在学校都见不到自己的导师,那还有什么好的学习途径吗?记住:选择导师,硬知识才是第一选择,其次就是导师的团队了,如果导师有一个很强大的团队,你才能跟着团队收获到很多的知识和内容,才能使自己的专业知识更加强大起来!好了,这次课程我们就先到此结束了!如您有相关的疑问,请在下方留言,我们将第一时间给以您满意的答复!咱们下次课再见吧!声明:本文为尖子生数理化教育的原创文章,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进行相关的转载和复制,翻版必究!请务必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谢谢您的尊重!若有侵权,将第一时间给以举报!
考研的学生都知道选择一个好的导师对自己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学得好不好,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导师,但是,作为导师也是很无奈的,毕竟现在的学生跟十几年前的是很不一样的,不说不行,说重了也不行。研究生导师和学生的关系大致可以分为四类:1、导师好,学生好导师和学生的心态都放得很平衡。导师本着以培养人才为目的教学,具有先进的育人理念和育人经验;学生本着自己能长才的理想和抱负,学习作风脚踏实地。这便是两相宜。再简单的说, 导师是在培养人才,而不是找几个打杂助理在身边,学生也是很有可塑性,而不是来混文凭的。还有一种师生关系也是两相宜,只不过通常是在日后才发现。那就是导师对学生要求很严格,经常批评学生,学生在跟着导师的这段时间可能因为经常挨骂心里会产生怨气,但是,毕业之后才发现多亏了导师的严格教导,日后跟导师关系也一直很好。研究生2、导师好,学生不好文章开头,小编也说过,现在的学生跟十几年前是不一样了。以前的学生吃食堂都勤俭节约,现在学生都是叫外卖的;以前的学生都是骑自行车,现在的学生都是开车了;以前的学生学好了能出国深造就是很了不起的了,现在的学生一个假期就可以走遍几个国家。很多导师都感言,现在的学生难带啊,不跟导师请假就不来的学生很普遍,还有的回家了再回头跟导师请假的。说实话,导师们对这样的学生真是拿他们没办法,在符合学校毕业要求的情况下,能过就过吧,真是带不了。研究生院3、导师不好,学生好如果遇到这样的师生关系,学生比较倒霉,导师对研究生的主动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然而,你遇到的导师水平如何,有时只有经历过才知道,同样的内容,不同的老师讲出来,完全是两种境界。4、导师不好,学生不好现在很多高校都在扩招研究生,而研究生导师水平也是相差很大,师生之间关系一度比较紧张,甚至出现了一些比较恶劣的事件。导师对学生不负责任,是学生的悲剧,学生学业不精,对导师来说是最大的失败。考研小编觉得,师生关系不是毫无感情的上下级关系,越是温情的父子关系,应该是一种相互尊重的缘分,至于缘分的深浅,那就得看各自的尊重程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