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月,浙江省人民医院精神卫生科主治医师仇雅菊接诊了七八位因为催婚或者被催婚而产生心理问题的患者。“每到年底,因为这个问题来咨询就诊的人就特别多。”资料图,王金辉 制图女儿过了25岁后,妈妈开始失眠上周,31岁的杭州姑娘被妈妈带来看病,就因为她迟迟不谈朋友,妈妈怀疑她心理有问题,一定要让仇雅菊给女儿做一次心理测试。“女孩其实并没有独身的打算,她只是不想将就。” 仇雅菊问询下来,发现女孩的心态蛮好,反而是她的妈妈有轻度焦虑。仇雅菊说,女孩妈妈50多岁的样子,说话干脆利索,显得很强势,“她不让女儿开口,自顾自说:给她介绍了几个男朋友、每次见了都不满意、哪个男孩条件挺好的,她就是看不上等。”女孩妈妈很担心:女儿已经过了30岁,再不抓紧,机会会越来越少。“她感受到一些变化,觉得特别有急迫感。她说,女儿25岁之前,亲戚朋友来介绍的人很多,到二十八九岁之后,明显觉得没什么人来说了。这是她最大的担忧,另外就是,她听到周围人都说她女儿眼光高,这让她也非常有压力。” 仇雅菊说,这位妈妈说自己心急上火,有时候甚至睡不着觉,或者睡到半夜会惊醒,有段时间连吃饭都没有胃口,满脑子都是女儿的婚事。做父母的,首先要自我调整多年的门诊观察下来,仇雅菊发现,那些觉得不婚子女有心理问题的家长,自身反而多少有些心理问题:或者焦虑,或者抑郁。“但他们却很少正视或者很少承认,很多人甚至不接受。”仇雅菊时常会建议心焦的父母一起和子女来做家庭心理治疗,“父母不理解子女迟迟不结婚,子女又觉得父母没办法沟通,问题的根本是家庭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出了问题,这才是亟需解决的。”仇雅菊解释,就如那位被妈妈带来看病的女孩,妈妈本身很强势,女儿又觉得自己肯定会找到男朋友,只是暂时没有遇到合适的,她其实一直顾虑到父母的情绪和心情,但觉得没必要去和父母沟通,也认为说了,父母可能也不理解,索性不说。双方的误会就越拉越深。“但我发现,凡是执着于子女婚事的父母都有一个共性:一是平时在家里都比较强势;二是他们退休后大多没有个人的兴趣爱好,主要的精力就是操持家务,所以儿女的婚事成为了他们生活的重心。也想着,下一代早结婚、生子,自己可以帮忙带。这也是他们找到自我价值的一种方式。”仇雅菊有时候会对这些焦虑的父母讲她曾接诊过的一位患者的故事:一位23岁的女孩带着2岁的孩子来看门诊,与此同时,她已经二胎怀孕两个多月。女孩老家在北方,两年前,在父母的催促下仓促相亲、结婚。婚后,她老公到杭州工作,她在老家,两人没什么共同语言,感情冷淡。她不甘心,就带着孩子到杭州来,希望两人在一起生活能相互磨合,培养一下感情,没想到来了之后,更绝望。她老公下班后,就躺在床上玩手机,不沟通不交流,对怀孕的她也不闻不问。女孩在仇雅菊的诊室里哭诉了一个多小时,说如果不是孩子,想立刻离婚。也非常怨恨父母当时的催婚。“我也希望,所谓大龄男女的父母不要把压力都堆在子女身上,而是首先要自己先调整好心态,管理好自己的心理健康。”仇雅菊说。新闻深读:因为儿子的婚事,65岁的老彭和他冷战了差不多7年时间,这7年间,父子关系一度跌入冰点,老彭还曾突发心梗。老彭的儿子小彭今年37岁,硕士毕业,在一家效益不错的大企业上班。小彭称得上一表人才,收入尚可,凭自己的努力在杭州贷款买了房子。但小彭的感情生活一直不大顺利,工作之后谈了一位女朋友,因为各种原因分手,从28岁开始,小彭就一直单着。这件事成了老彭的心病。儿子过了30岁,他真急了最初几年,老彭只是经常在电话上催小彭:不要忙着工作、要考虑下个人问题。那个时候,老彭说话还比较含蓄:他会在情人节、七夕这种日子,给儿子发个信息,问当天有没有和朋友出去之类的。“那个时候挂心,但没那么着急,觉得年龄还不算太大,他如果不想早城成家,可以再等等看。”等小彭过了30岁,老彭就坐不住了。儿子对他的催婚总是避而不答,要么转移话题,要么不接电话,不回短信。儿子对婚姻大事到底怎么想?老彭其实并不清楚。他开始通过亲戚朋友主动给小彭介绍女孩子。“他不说,我就主动出击,也能探探他的口风。”让老彭失望的是,他发给儿子的关于女孩的个人信息,都石沉大海。过段时间,老彭从女方那里了解到,小彭根本就没有联系对方。“我和他妈真的急了,30岁,年纪不小了。老话说:三十而立。都说成家立业,不成家,事业也立不住啊。”老彭从老家赶到杭州,开始出没各种相亲会:万松书院、黄龙洞、社区红娘等,有相亲活动的地方他都去。那几年,每到周末,老彭就早早起床,随身带一个袋子,里面装着水杯,还有一堆小纸条,上面写着儿子的基本情况。他在相亲会上一转悠就是一上午。去多相亲会,让他更加焦虑自卑相亲会去得越多,老彭越焦虑:相亲市场上二十五六岁的男孩女孩越来越多,过了30岁的小彭已经是典型的大龄男青年。“我看很多小年轻的条件都很好,家里两三套房的不再少数。”老彭家境一般,虽说儿子靠自己的努力在杭州买了房,但房贷没有还清,而且只有一套,按现在的情况,也没有再购一套的实力,“很多女方的要求说得也很清楚:不要有房贷,或者虽少有两套房子,有些对年薪有要求,很多要求是本地的,还有的要求男方年纪不能太大。”在相亲会上,老彭内心是有些自卑的。每次开口前,他都有些小心翼翼:我们不是本地的;我们家庭条件一般。这种自卑加剧了老彭的焦灼,他更迫切地希望小彭能赶快找到另一半。刚开始的时候,老彭去相亲会时还抱着极大的期待,总觉得适合小彭的女孩子可能马上就出现了,每次回来后,他都把收到的女孩子情况的小纸条仔细筛选后,郑重交给小彭。小彭虽然没有很配合,但也默许了父亲的这种行为。偶尔会去见一两次面,但都没有下文。“他从来不说原因,有时候会说没有感觉,有时候说对方不满意他。”老彭埋怨小彭看不清形势,太挑剔,“他不知道相亲会上,他无论是经济条件还是个人条件,都已经处于劣势了。我们觉得找另一半,只要女孩有稳定的工作,善良,有上进心,就不差了。小日子是要靠两人以后经营的。”很明显,老彭的这套理论在小彭那里行不通,儿子拒绝和他在这件事上沟通, 可能是心烦,也可能是因为有代沟。想到儿子不结婚,他半夜惊醒老彭开始失眠,经常睡觉到半夜,突然醒来,想到如果儿子一直不结婚,他能惊出一身冷汗。他想不通,结婚成家不是天经地义的事吗?为什么到儿子这里就行不通了?虽然现在的年轻人也有不结婚的,但那毕竟是少数,为什不能向大多数看齐?再去相亲会时,老彭已经没了原来的精气神儿,他觉得大概率又是一场空,但他又不甘心不去,“好歹去了还可能有机会,我们在杭州又没亲戚朋友,不去哪儿,找谁介绍呢。”有时候,老彭在相亲会转一上午,不收小纸条,也不再递儿子的小纸条,但下一次他依旧去转,仿佛这样才能缓解内心的焦虑。偶尔,他会碰到经常在相亲会上的熟面孔,也都是为子女找对象的家长,大家彼此尴尬笑笑,“你们也还没定下啊?”老彭觉得相亲会上的父母们才能相互理解。再后来,老彭的心里像压了一块石头,而且这块石头越来越沉,有时候,想起这件事,他甚至会胸痛发闷。有一次,他胸痛难忍,被紧急送医,确诊是突发心梗。老彭诧异:自己不吸烟不喝酒,怎么突然会心梗?医生说,这个病和心情也有很大关系。老彭沉默不语。老彭操心儿子的婚事,不仅是因为“时不我待”,还有一个原因是,他一直觉得单身的儿子生活太毛糙,“结了婚,两个人相互照应,能有人管管他。他一个人在这里打拼,不容易,有事也不愿和我们说。但如果成家了,说话、办事,也能有人商量,两个人相互提点。”另外一个原因则和大多数父母一样,老彭觉得自己和老伴现在身体还可以,“如果他有了小孩,我们还能帮忙看看,再过几年,就有心无力了。”这样的状态持续这么多年,本来老彭觉得儿子结婚无望了,他不甘心又无可奈何。但去年年底,小彭忽然对他们说,自己有女朋友了。“说是朋友介绍的,认识有段时间了,这小子,一直也没告诉我们。我们也没见过,但只要他们自己处得好就好。”那一天,老彭让老伴炒了几个菜,从不喝酒的他甚至喝了一口小酒,“心里那个敞亮啊。”来源:钱江晚报流程编辑:TF006
最近一份“清北”硕士博士入职进社区的新闻,在网上引起了一番争论。对这件事我也有话要说。首先,我认为这是他们个人的选择,没必要放大到社会层面去讨伐。而我们作为一个个看客,并不了解事情的全部,管中窥豹,难免有失偏颇。所以我们的观点必须经过细细思量。更何况,现在国内社会发展正在转型,以后将更加依赖人才,早早着手为未来发展储备人才,这也是一个政府有长远发展目标的体现。反观西北几个省份,我想愿意到西北省份的清北毕业生,都没有一个余杭区多!这就是差距。其次,我想到的是专业问题,个人浅见,文史类专业进社区,没什么不好,高层次的人才,带来基层执政能力和理念的进步,惠及万民,这有什么不好呢?名单中科技类专业的人还是占少数,博士就更是极少数。大多数都是硕士研究生。清北的本科生到硕士研究生,和本科在不在清北,研究生考到清北,含金量也是不同的。我们看不到全部信息,但是我估计这个比例不会低。这份名单中,我们看的博硕只有三位,其余的都是硕士研究生。我大概统计了一下,工程类和基础学科专业有16人,其余32人是文史类专业毕业。大概看了一下工作岗位,专业基本对口,感觉完全没有关系的大概有10个左右。我们得到的信息是经过了精心筛选的。现在我们面临的国际形势非常严峻,美国对华为的打压,就是对我们的釜底抽薪,打压我们在高科技领域的持续进步,以免将来威胁到美国的霸权。因为这些外在的原因我们的内心产生了焦虑——对科技进步的焦虑。所以看到这样的新闻难免进一步刺激民众脆弱的神经,引起轩然大波。但是即使对科技进步再渴望,也不能拔苗助长,违背可续发展规律,不能试图搭建空中楼阁。最后,我们在基础学科的研究上,是很欠缺的。基础学科的人才培养不易,流失却很严重。这个可能更多的原因在体制上。我觉得基础学科的研究需要持续和一以贯之,不适合申请课题经费的学术体制。一些高精尖的课题可以用这样的办法,加大投入来取得快速突破,但是这个方法并不适用所有的科研形式。我们还是得区别对待。再看邻国日本,诺贝尔奖都成了家常便饭。特别是在基础学科的研究领域,一骑绝尘。老话说得好 ,板凳要坐十年冷,他们确实是做到了。十年寒窗无人问,他们的国家也做到了,那一朝成名天下知就是迟早的事情了。反观我们,现在有谁能这么耐得住性子呢?差距或许就是这么来的吧!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记者 陈一良)近日,杭州市余杭区的一份招聘录用名单在网上火了。在这份名单中,报考者都是清一色的“清北”硕士博士,而报考岗位则出现了多个“街道办”单位。比如,运河街道办事处录取了北大新闻传播学硕士、乔司街道办事处录取了北大软件工程硕士、临平街道办事处录取了北大中国哲学硕士、东湖街道办事处录取了北大法律硕士、南苑街道办事处录取了北大地球物理学博士、仓前街道办事处录取了清华材料科学与工程硕士、中泰街道办事处录取了北大法律硕士、五常街道办事处录取了北大生物学博士、瓶窑镇人民政府录取了清华化学博士。有网友质疑,大量“清北”硕士博士去基层工作,特别是去街道乡镇工作,是不是一种人才浪费?8月24日,余杭区政府工作人员方兵(化名)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报考名单信息并不是余杭区2020年的招聘名单,而是2018年余杭区面向应往届高校毕业生的招聘名单。方兵介绍,2017年起,余杭区打破只从体制内选人的壁垒,着力开展地校合作,走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招聘人才。据了解,截至目前,余杭区已招录102名“清北”硕士博士来余杭工作。“余杭现在被称为浙江第一区,拥有像阿里巴巴这样的明星企业,2019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2800多亿元,在杭州各区县中名列第一;经济增速达到8.6%,增速在各区县中同样排名第一;财政总收入更是超过700亿元,在杭州各区县中遥遥领先。”方兵认为,近几年,余杭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社会治理任务繁重,需要大量专业管理人才充实到基层治理当中。2018年余杭区分两批开展了面向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硕研以上毕业生专场招聘党政机关储备人才工作。此次在网上热传的名单,便是2018年初余杭区招聘人员的公示名单。2019年,余杭区继续面向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全日制硕研及以上毕业生招聘党政机关储备人才、面向海外(境外)世界百强高校全日制硕研及以上毕业生招聘政府雇员。余杭区政府公布的具体待遇为:1、为参加现场面试的考生提供免费食宿及一定的交通补贴。2、清北招聘录用人选中,博研参照事业副处级薪酬水平,硕研参照事业正科级薪酬水平,政府中级雇员年薪博研约38万,硕研约35万。海外招聘录用人选中,政府高级雇员年薪约50万,政府中级雇员博研约38万,硕研约35万。此外,继续提供在生活安家补贴、人才公寓使用、租房购房补贴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但不重复享受区内其他优惠政策。方兵告诉记者,目前在余杭工作的“清北”硕士博士的工作、生活状态都比较稳定。“从招聘政策兑现这个角度来说,因为我们有比较强的经济实力,我们承诺的待遇条件基本都兑现了,另外,我们在培养体系建设方面也可以说达到了比较成熟的状态。”方兵介绍,余杭区为“清北生”提供生活导师和工作导师,定期开展主题培训。区内用人单位根据人才特长、专业背景安排能够发挥他们作用的岗位,制定符合他们实际的“一人一策”培养方案。到职一年之后,组织部门通过考察了解表现情况,还会根据个人意愿、结合岗位匹配情况,作二次分配。而对于“清北”硕士博士入职余杭各级部门机构,是不是人才浪费的问题,方兵有自己的观点。“我个人认为余杭区能够为这些优秀人才提供足够大的发展平台和发展空间,我们提供的配套条件在浙江省内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的,甚至在全国,也是比较好的,余杭不会辜负这些人才,前两年入职的不少高学历人才目前已经走上重要岗位。同时,我认为,优秀人才的成长,肯定离不开基层工作的历练,‘到基层去’也是组织部门的一个重要用人导向,相信基层工作经历会是这些高学历人才成长中的宝贵财富。”方兵说。(版权属《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杭州抢人大战又放大招!本硕博都有钱可领!毕业季,抢人季昨天,抢人大战再度升级杭州又放大招!与上一次的落户抢人才不同这一次采用了最直接的方式——补贴钱!杭州市人才服务局发布了一份《关于暂缓受理部分毕业生生活补贴申请的公告》。由于政策的升级调整,大家目前还需耐心等待,但福利已经在来的路上了!公告中表明,2019年6月3日(含)之后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在杭州可以领到1万元的生活补贴。硕士生的补贴标准也由2万调升至3万,博士生的补贴标准由3万调升至5万。小编由衷感叹一句:2019届留杭毕业生,你们有福啦!2017年5月31日,《杭州市新引进应届高学历毕业生生活补贴发放实施办法》正式公布,新引进到杭州工作的应届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人员和归国留学人员将有机会获得生活补贴2-3万元,一次性发放,不得重复申领。本次的人才新政相比2017年,①扩大了补贴发放人群范围,本科也能申请1万的生活补贴;②硕士生和博士生的补贴金额分别由2万和3万提高到了3万和5万。虽然目前具体受理时间和操作细则尚未公示,但参考之前的申领条件,要领到补贴,要满足以下条件:①首先要在毕业后,到杭州市属或区(县、市)属用人单位工作。②需要符合毕业时间的限制,即2019年6月3日(含)之后的毕业生。③需在毕业后工作的一年内提出。划重点:2019年6月3日(含)之后的毕业生才能享受新政补贴,18年17年16年毕业的往届生暂无法享受。公告还提出,为实施好新政,毕业时间为2019年6月3日(含)之后的毕业生暂缓提交补贴申请,市区两级的补贴受理、审核、拨付环节相应暂缓,具体受理时间和其他相关操作细则另行公告。毕业时间为2019年6月2日(含)之前的毕业生按照现有的政策继续进行受理、审核、拨付。不仅本、硕、博毕业生能走“人才落户”政策大专毕业生也可以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大专人才落户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①年龄35周岁以下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大专(含高职)学历45周岁以下的全日制本科学历人才。②在杭工作并由用人单位正常缴纳社保的,可申请办理落户,不受紧缺专业及居住登记条件的限制。据悉,去年杭州人才净流入居全国第一,常住人口净增33.8万,前年增加了28万。今年,杭州将正式迈入千万人口时代。如此看来,杭州抢人势在必行,而用利好政策吸引人才,正是杭州在抢人大战中的最有力措施!各路英才们,赶紧去领福利吧~具体的申请办理生活补贴渠道:可通过杭州市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申报管理系统,具体可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了解更多↓期待您的持续关注综合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快房网值班编辑:刘睿雅责任编辑:胡碧瑢扫描下载杭州之家APP点亮提醒更多人!
最近,一则杭州双语硕士放弃30万年薪做保姆的消息在网络上迅速窜红。为此,大家议论纷纷,有的开始说读书无用论,有的开始说标题党哗众取宠,有的说这是明显的宣传炒作。那么背后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呢?女主人公刘双,32岁,陕西人,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大学法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毕业后,她曾在某大型通讯公司工作,主要负责非洲客户对接。曾去几内亚做客户维护2年,后2016年因结婚生子回国与丈夫一起到杭州发展。先后做过销售,早教中心教儿童英语等工作,最终机缘巧合之下,选择了从事高档家政服务的工作。因她的高学历以及保姆身份成为了网络话题,顿时一炮而红。原来,女主人公刘双是她自己主动地投入到家政服务行业中去的,甚至连她的母亲刚开始都不太理解她,觉得她上了这么多年学去“伺候人”,有点想不通。那么她的工作做得怎么样呢?原来客户看中了她能跟孩子双语交流的能力,认为她能给孩子带来高质量的陪伴,给她开出了月薪2万元以上,双休的工资条件。看到这里,各位心里肯定会想,一个高材生为什么要去选择做保姆呢,这是不是一种学历浪费呢?其实,在我看来,杭州双语女硕士刘双的事例给了我们一些启示:1.需求创造工作,学历成就工作。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开放,很多行业和工种都开始慢慢地饱和起来。有的工作甚至跟不上时代潮流而消亡了,比如箍桶匠,补碗匠等。也有新的工种不断地被开发出来,比如电子游戏竞赛陪练师,还有软件开发师等。更有一些老工种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使得这一工种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比如说女主人公刘双所从事的家政行业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应该说,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刘双作为一个具有高学历的劳动者,她看到了家政市场行业产生了新的需求,为此她亲身投入了进去,并且获得了成功。我们欣喜地看到她的这一行为,必将会带动更多的具有高学历的职场人参与到家政行业中来,从而带动家政行业整体市场的繁荣。2.工作没有贵贱之分,劳动者的价值需要被尊重和肯定。市场主体要对劳动者抱有宽容度。任何工作都是社会组织的具体分工活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人只要真心付出自己的努力,就会有获得合理的回报。3.读书永远是有用的。任何时候,读书永远是一个人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最简便,成本最低廉的方式。任何人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也只有通过读书这一条路。读书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但是一个人通过读书,可以获得新的思维方式。他可以把自己的人生道路看得更加深远。就如文中的女主人公刘双,即使是在一个普通的平凡的岗位上,也能创造出新的活力和价值。当前,随着我们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会有更多的人来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价值。同时也会涌现出更多的像刘双这样的高级知识分子进入到平凡的岗位上来,让工种变得更有质量,让工作变得更加人性,让劳动者更加有尊严。
一、从老家把户口迁到杭州来了。想想今年年初的时候,还计划年底在老家首付个房子,然后准备考老家的教师编制。在杭州工作的两年多里,虽然喜欢这里的生活方式,但仅凭我个人有限的能力和工资水平,即便再过几年,也是无法在这里买房留下来的。租房生活遇到的种种问题,就更坚定了自己想要买一个属于自己的房子。再过两年就年满30岁了,总不能一直漂着吧。不过,计划往往赶不上变化。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对我来说,同样如此。疫情期间,认识了现在的男朋友。不得不说,缘分,这个东西真的很奇妙。以前,自己很想谈恋爱的时候,没人可谈。等你觉得可有可无的时候,偏偏又出现了。以前,我把什么都放在首位(不论是工作,还是健康),唯独自己不把自己放在心上,现在不会这么觉得;也有不少对异性的对立观念,现在才发现,那是自己不够优秀,没有见过很多优秀的人,心智也不成熟,很多事情也不懂。等自己身边遇到的都是很不错的人(不仅仅是伴侣,还有包括所处的环境),很多观念都会改变,心性也很平和舒适,生活也会变得很美好。今后就计划在杭州生活。其实,内心还是有隐隐的担忧。一个人的时候,没有什么心理上的压力。但房贷、以后养育下一代、家庭生活等等问题,我觉得自己现在还没有足够的底气和能力去面对和处理好。所以偶尔,也会想放弃、想逃避,想算了。不过,更多的时候,会感觉有一种力量,让你往前,或者逼着你前进。因为,好不容易走到这儿了,不能往后退。要是现在逃避,我能肯定的是,自己今后会为现在的逃避后悔。就像今年4月份时候,记录的一段感想,我内心更多的是想努力让自己留在城市,想让自己有更好的生活方式。#人才#二、如何从老家把户口迁入杭州?程序说简单也简单,只要找对了网络通道,90%以上,都可以通过线上办理。办理的是集体户口,流程就是:(1)档案不在杭州的,先把档案通过调档函调到杭州;(2)在浙江省政务平台下载一个“同意落户准予证明”;(3)通过“警察叔叔”APP,上传“同意落户准予证明”、毕业证、学位证、身份证、户口簿等证明材料,线上办理杭州的“准予迁入证”,一周后由派出所通知本人持身份证去拿;(4)通过老家的政务平台,网上提交证明材料,寄出“准予迁入证”和户口迁出登记表和户口簿,办理一个“户口迁出证”;(5)再拿着从老家派出所寄回的“户口迁出证”和身份证,到杭州派出所办理最后的迁入程序;(6)在现有身份证有效期内,到杭州任一派出所,办理新的身份证。我的档案是在杭州,第一份工作在杭州,档案通过应届生身份的三方、报到证之类的,就在杭州人才市场,所以,第一步程序如何,不太清楚,可直接打电话咨询派出所的户籍部门,或者问下公司的hr。档案应该是要所在公司参与办理的。其他材料,我也是通过打电话咨询,跑派出所,才知道可以线上办理。各省的政务平台是一个不错的平台,通过搜索,很多材料可以直接打印下来。杭州有一个“警察叔叔”APP,不知道其他省市有没有。通过搜索“人才引进”,找到硕士学历通道,可提交“准予迁入证”申请。一开始,我以为需要回老家去办理“户口迁出证”,在百度上,找到了一个老家派出所户籍部的电话,打过去接通后,我说“想咨询下户籍办理”,那边态度极其不友好地回了句“我不知道”!我本来是继续问“有没有其他的电话可咨询”,话都只说到一半,电话就挂断了。心里就很不平衡呀,在杭州打电话咨询的时候,对方还会问“你还有什么问题”。举报是不可能举报的,因为事情还没办,老家地方又小,大家都应该相互认识。就像天津大学一学生举报自己导师学术不端时,也是等到自己认识的同学都毕业了才举报的。找不到其他电话,偶然通过微信搜索到了老家所在省的政务平台,发现可全程网办,但有些材料不知道要怎么弄,就在上面提了一个问题,等待回复。第二天早上八点半左右,老家的派出所就给我打了电话,我听出声音,就是前一天挂我电话的人。他跟我说了我提出的问题要怎么解决,不过他说不知道怎么通过那个平台办理,问我家里有没有人,可以代办。我说就是因为家里没人帮忙办理,才想通过政务平台网办。他就让我加他微信,把材料直接寄到派出所后,给我办理,没有继续走政务平台的程序。邮费微信发他,我给他发了个88.88的微信红包,然后寄回时让他到付的。我当时只想着要办完这件事情。从老家来回一趟差不多要1000左右,相比之下,觉得不算什么。心里也还保留着小地方花钱好办事的观念,不论是人滋生助长了这种观念,还是环境让人产生了这种观念,也只是一时感慨而已。从寄出到寄回,一周时间。整体流程一个月内差不多完成了。三、我见过有女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再加上家里提供的一些资助,在杭州买车买房。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和选择,我现在是很羡慕这样的女生,希望也能像她们一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好在,今年也已经实现了一个,应该是两个目标,其实也不能算作目标,因为自己并没有立什么flag。应该算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改变了自己今后的人生轨迹。从两条不确定的岔路口中,明确了一条,而这条道路,刚好是自己最期望的。不过,生活中处处充满了选择,眼前的问题解决后,依然还剩下很多让人难以抉择的事情。我自己的处理方式是:从心出发,选择后(不论是不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发现好,便去珍惜,认真对待;发现不好,也要有戒焦戒躁的心态,有勇气和能力脱离。
这应该不算是读书无用论吧,恰恰说明了读书很有用。这么问,说明对杭州余杭街道办不了解,以为是普通的街道办事处。一、街道办不普通因为杭州市是副部级城市,余杭区的街道办是正处级单位,相当于地级市的县区级,并非普通单位。二、余杭区实力雄厚由于阿里总部迁至余杭,每年给余杭区缴纳巨额财政收入,另外余杭区这些年卖地收入也非常可观,在杭州市算得上财力雄厚的区。而且最新消息,该新闻是18年招聘的情况,余杭已经连续多年招录清北毕业生。参照2018年清北招聘、海外招聘相应待遇,具体为:①为参加现场面试的考生提供免费食宿及一定的交通补贴。②清北招聘录用人选中,博研参照事业副处级薪酬水平,硕研参照事业正科级薪酬水平,政府中级雇员年薪博研约38万,硕研约35万。海外招聘录用人选中,政府高级雇员年薪约50万,政府中级雇员博研约38万,硕研约35万。③此外,继续提供生活安家补贴、人才公寓使用、租房购房补贴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但不重复享受区内其他优惠政策。年薪35万,又是处级单位,还在杭州这种发达地区,绝对算得上一份非常体面的工作。对比公考招录,不用参加竞争激烈的公务员笔试+面试,到期后可以转事业编制。另外,说公考简单的去看看每年杭州地区公务员分数,都上天了。而且收入优厚,据我了解,35万的收入比余杭区普通科员收入还高,这正是学历高门槛带来的好处。书中自有黄金屋啊!
8月21日晚上10点,在杭州市余杭区临平街道,街道团工委副书记朱思婧梳理好办公室的相关工作信息、整理全区创先争优相关材料,脑子里又复盘了老旧小区改造相关情况和进展,计划好第二天的安排,才关闭电脑,结束了一天的工作。1993年出生的朱思婧是浙江金华人、北京大学哲学硕士,2018年8月通过“清北”招聘,来到余杭工作。她说:“父母觉得在杭州的政府部门工作氛围很好,生活环境很舒适,发展潜力也很大,希望我能发挥作用和价值。”招引“清北生”,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是余杭的一项常态化工作。自2017年起,余杭就打破只从体制内选人的壁垒,着力开展地校合作,走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摆摊”吆喝,迄今已招录102名“清北”硕士博士落地生根。这些“清北生”可以自主选择成为雇员或进入事业编制,他们中有不少人走上乡镇街道的工作岗位,在基层一线干事创业。最近,网上流传一张余杭区招聘公示的截图,在这份长长的公示名单里,清一色来自清华、北大的毕业生,一些岗位还是街道办事处。余杭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份拟录用人员公示名单,并非今年的,而是2018年初招聘人员的公示名单。当时总共推出了100个岗位,最终有76人报到。对此,有人赞许,高水平发展的确需要匹配高层次人才;另一种声音则提出:基层街道工作真的需要招录硕士博士吗?让人才在基层成长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这些“双一流”高层次人才在街道干得如何?1990年出生的浙江金华青年陈吉,是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电子与通讯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2018年6月8日,他通过“清北生”招聘,来到余杭闲林街道。在18个月内辗转经济发展、村社挂职、拆迁安置、党政群团等岗位锻炼,得到了同事们的普遍认可:“脑子好使、思路清晰,给他布置一个任务,很快就有路径反馈。”今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闲林街道需要收集实时管理人口的出行情况。按照常规手段操作,需要发动网格员进小区“洗楼”、挨家挨户收集信息,这将是一个巨大的工作量。陈吉提出:“是不是可以采取数字化手段?”他花了一个晚上,设计让居民们扫码填写问卷,最后通过一枚二维码,在3天时间内成功收集到10万余人的出行信息,为闲林街道开展疫情防控工作节约了大量人力时间成本。由于陈吉对大数据领域有着独特理解,特别是疫情期间破题基层治理的优异表现,目前他被借调到杭州市委组织部人才办,专门从事“人才码”方面的工作。当初来参加“清北生”招聘的高祥荣,则是奔着余杭镇街来的。2018年春天,他离开武汉东湖高新区,正式入职余杭街道。“在高新区,我从事政府放管服改革工作,这让我有机会看到全国各地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余杭‘跑改’向基层延伸的经验做法走了全国前列。”高荣祥说,这让他坚定要来余杭的念头,所以当余杭区面向“清北”招聘党政机关储备人才时,他抓住了这个机会。到岗后的高祥荣开始全面参与街道群众工作,还接到了一项重要任务——参与余杭街道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每天跟着街道同事走村入户、夜访群众,让高祥荣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同时,也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提高了做群众工作的水平。鉴于“双一流”人才发挥的实际作用、结合全区发展态势,今年5月,余杭不再将目光锁定在清北,而是面向全国“双一流”高校和世界百强名校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及以上毕业生,面向更广领域,寻找更紧缺专业人才。通过资格审查、素质评价、视频面试、现场考核,目前,新一轮的“余杭紧缺专业人才”引进已进入体检环节。让“清北生”在余杭扎根经济发展需要匹配人才队伍余杭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干部培养体系中,对于新进人员,一般先到乡镇街道基层锻炼,再流转到其他平台岗位,“这很正常。”这些人才来到余杭后,如何让他们安心扎根,是一个系统工程。余杭对“清北生”的培养,从他们到岗报到时,就开始了——为“清北生”提供生活导师和工作导师,开设“菁航班”定期开展主题培训;用人单位根据人才特长、专业背景安排能够发挥他们作用的岗位,制定符合他们实际的“一人一策”培养方案;到职一年之后,组织部门通过考察了解表现情况,还会根据个人意愿、结合岗位匹配情况,作二次分配,根据专业背景和个人特长,不断优化调整队伍,人尽其才。比如,一位英语专业人才,从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余杭分局调整到区外办;一名熟稔德语、喜欢历史的人才,从钱江经济开发区调整到良渚遗址管委会任职;一名公共管理专业硕士,从街道抽调挂职到区科协,专门服务院士专家和全区20余家科技企业,从事供需对接,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提供咨询建议。“2018年初至今,这些‘清北’硕士博士状态大都比较稳定,因为余杭政策兑现到位、培养体系比较成熟。”这位负责人透露,第一批“清北生”来的时候,外界有一些质疑,他们内心也有点忐忑,“随着培养政策的落实,很快这些质疑和忐忑都打消了。”人才培育体系的推进,形成人才引进的良性循环。从2019年开始,陆续有这些“清北生”的学弟学妹来打听:余杭今年还招“清北生”吗?一些在其他地方经历过高层次人才引进的硕士博士,也来报名应考。“他们看中的,其实是杭州的整体发展和余杭的环境优势,年轻人也许不知道余杭,但一定知道阿里巴巴。”余杭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认为,随着余杭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经济环境、产业结构、人才生态等众多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余杭要发展,不仅需要吸引产业人才来创新创业,还需要从高站位和战略眼光,引进培育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这位负责人表示。(浙江日报记者 林丹 孙磊 通讯员 费彪)
现如今,大家在找工作时也是有非常多的烦恼,因为并不知道自己的学历或者专业适合什么行业和工作,近日在论坛里,笔者便看到有位硕士生意外拿到了一家杭州高职的教师岗,收入虽然不到5000元,但是很多家人和好友都在建议这位硕士生可以考虑去学校入职。很多网友看到这位女硕士生的工作经历和求职岗位以后也是纷纷建议,硕士生完全可以入职教师岗,毕竟这份工作还是非常稳定的,关键是在学校里工作,有双休,寒暑假有保证。不过让这位硕士生感到担忧的是,在公司或者进入私企能够比现在的工资要高很多,至少月薪达到1万以上是没有问题的,不过也有网友建议,这位硕士生在进入学校入职以后,可以考虑通过副业和兼职,让自己有更高的收入。笔者认为:在进入职场以后,有很多年轻人不知道自己该找什么工作,他们很容易因为一些小事和领导或者同事产生误会,有些时候领导比较大度,他们能够帮员工说好话,给员工升职加薪的机会,但是如果员工总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得罪领导,针对领导,那么在公司里肯定就没有更好的位置,其实在此之前找工作时年轻人也应该找准定位,并且不要因为找错工作耽误了自己的前程。笔者反而是建议这位硕士生可以考虑进入学校当一名教师,至少不会像私企那样,在公司内部有更多的人员变动,让这位年轻人在公司工作多年后,反而是丢掉工作,所以笔者提醒大家,在选择工作或者进入公司工作之前,应该提前做好准备,这样在内部竞争的时候也能够先发制人,不会被领导所排斥。图:网络结语:大家对此怎么看呢?写在评论中,大家一起交流。每天分享职场干货、职场故事、职场案例、和领导同事相处技巧等职场经验!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杭州自古以来就是浙江省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交通和金融中心。俗语有云“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称赞的便是杭州的美景。相信来杭州求学的小伙伴们中,有很多人都是相中了杭州的美景。在杭州,唯一的985只有赫赫有名的浙江大学,如果考不上,没有关系,还有许多的院校“任君挑选”,下面就给大家介绍8所高校一样“很厉害”,在杭州排名比较靠前。NO.1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是一所综合性的浙江省属重点大学,始建于1953年,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910年创立的浙江中等工业学堂。经过几代工大人的艰苦创业和不懈奋斗,学校目前已发展成为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综合性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学校拥有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11个、B类7个,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农业科学五个学科进入全球ESI前1%。NO.2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是一所电子信息特色突出,经管学科优势明显,工、理、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相互渗透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现有59个本科专业,拥有2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国防特色重点专业,是省属高校中唯一拥有国防特色重点专业的高校,4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NO.3浙江工商大学浙江工商大学的前身是创建于1911年的杭州中等商业学堂,创校之初即为我省商业教育之先驱,也是我国最早创办的商业专门学校之一。学校坚持走特色办学之路,以经济学、管理学学科为主,法学、工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办学水平不断提高。 2017年,学校被确定为浙江省重点建设大学,统计学、工商管理学科入选省优势特色学科名单。 NO.4杭州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是一所以教师教育、艺术教育和文理基础学科为主,新兴应用学科发展迅速,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学校前身可追溯到创建于1908年的浙江官立两级师范学堂,是全国建立最早的六大高等师范学堂之一。学校设有本科专业72个,覆盖10大学科门类,其中国家特色专业5个,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十二五”和“十三五”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34个。NO.5浙江理工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办学历史悠久。浙江理工大学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杭州市,占地面积2100余亩。学校前身——蚕学馆,是杭州知府林启为实现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宏愿于1897年创办的,是我国最早创办的新学教育机构之一。NO.6中国计量大学中国计量大学是我国计量、标准、质量和检验检疫领域唯一的本科院校。学校前身是1978年由国家计量总局创建的杭州计量学校。现有52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经济学、医药学、农学、艺术学等九大学科门类,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0个。NO.7浙江财经大学浙江财经大学是一所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体,经、管、文、法、理、工、艺、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财经类高校。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74年的浙江财政银行学校。设有45个本科专业,其中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6个省“十三五”特色专业、8个省“十三五”优势专业。学校自建有诺贝尔经济学奖文献馆、孙冶方经济科学奖文献馆、政府管制文献馆、浙财文库、专业经典阅读文库等5个特色库。NO.8浙江农林大学浙江农林大学位于杭州市临安区、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的西端,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浙江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建高校。经过60年的建设,学校已发展成为以农林、生物环境学科为特色,涵盖八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建立了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和学位授权体系。虽然浙江大学人人向往,但是浙大极高的分数线往往让不少小伙伴望而却步。不过大家也不要气馁,相信这几所院校也能圆了大家求学杭州的梦。唯一的985浙大考不上,没关系,这8所杭州高校一样“很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