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本科规培医生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之后与研究生享受同等待遇?对得,你没有看错,这是国务院最新发布的规定。就在9月10日上午,中国政府网发布了一篇关于李克强总理的谈话。众所周知,我们的李克强总理一直都非常关注医疗领域,在他的带领下,我们国家的医疗卫生事业蒸蒸日上。尤其是经历过这次疫情之后,我们的总理更是深刻地认识到了我国医疗卫生行业仍然存在不足。他针对医疗行业由来已久的重科研轻临床、公共卫生和重症救治以及护理等方面人才不足、医疗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列出了一项项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我国培养医疗人才的最主要途径之一。李克强总理提出,完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一定要以提升临床实践能力为目标。另外一方面,也要加强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关于临床实践的教学职能,促进医学生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学习重心。并且,这一次李克强总理为全体规培医生发放了一个福利。他提出,对于参加住院医师培训合格的本科临床医生,在岗位聘用、职称晋升等方面与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享受相同待遇。不得不说,这对于全体规培医生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福音。从此,我们规培医生不用再考在职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同样也可以享受与研究生相同的岗位招聘、职称晋升等待遇。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规培医生将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临床实践,为成为一名优秀医生打下良好基础。我想,假如规培医生与研究生享受同等待遇这条政策完全落实下来之后,那将对于我们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是一次不错的激励。从此将会有更多的人加入规培大军,也不会有人在吐槽规培的各种不是。到那时,相信报考研究生的人数也会下降;毕竟,重科研、轻临床这种现象将会在未来得到遏制。最后,让我们为李克强总理点赞吧!
作为一个过来人,关于初试方面的准备,其实有很多话说,为了避免冗长,本人先将初期备考的相关经验给大家分享。关于初试准备,复试计划,以及读研计划之后有机会再跟大家分享,希望能对读到此经验贴的有缘人有所帮助。备考初期给自己吃一颗定心丸。应从以下方面入手准备。一、考研的心态首先在准备考研的初期,我们要明确对待考研的态度,既然选择了学医,我们就没有退路,当然对于那些不想成为医生的学生来说,就另当别论。如果我们不想成为一个碌碌无为的人,就应该用认真严谨的态度对待考研,收起自己的懒散,做好自己的考研规划。考研本身是一场持久战,我们要明确自己为什么考研,而不是人云亦云。也许在考研这一路上,身边可能有人在不断地选择放弃,但不管结局如何,只要我们拼尽全力,能坚持到最后一刻就是胜利。二、医学生如何选择专业?其次就是专业的选择,就我作为一位上岸学姐,我其实选择很简单,我不喜欢内科、妇产科,不太愿意去骨科、儿科、神外、心外。自然可供选择的大专业就剩下普外以及胸外了,本人报考的院校也就是我的本科母校在普外方面比较强,日后自己也想留在学校这边,综合各个方面的原因,我选择了普外。各位考生在选择意向专业时,也可以咨询一下意向专业的师兄师姐的看法,从而看看你的意向专业是不是符合你本人对未来职业的期望。医学类不同于其他类学科,其专业性很强。所以一旦你选择继续读医考研,对专业的选择还是应该谨慎全面。如果你己经有明确的专业方向,那么你要做地就是心无旁骛地投身到学习中去;如果你还没有明确的方向,可以多方咨询,向自己的老师同学说一说自己的想法,让他们能给自己一些意见,结合自己的能力和意愿,作出最后的选择。三、选择专硕还是学硕?关于这个问题,不管是官方的推文,还是学校里面的考研交流会,亦或是学长学姐的介绍,我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我本人持有的态度是在医学界,专硕于学硕而言,其最大的好处就是四证合一,也就是可以节约规培的三年时间,可以早点进入相关科室就业。虽然我本人选择的专硕,但是如果条件允许我建议是可以选择名校的学硕,一方面,业界的大佬许多都是学硕出身,学硕发论文的能力会更强。而我们日后工作评职称,需要我们有一定的科研成就。当然也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能力,学硕和专硕各有利弊,最后选择哪一个,还是要看自己最终想要获得什么,是想毕业后不用规培直接工作还是想要有更强的科研能力。关于考研初期的各位考生要做的准备还有很多,笔者只简单回答了几个常见问题,最后预祝各位2021考生能够游刃有余、信心满满地面对最后的考试!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名医档案】范忠祥科室:儿科医院: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获奖理由: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川北医学院主讲教师。擅长儿童肾脏病、川崎病、支气管肺炎等常见病、多发病及儿童危急重症的诊治。参与国家级协作项目1项,省市级协作项目2项,各种杂志发表论文10余篇。曾连续多次获得院级优秀医生、优秀员工、优秀党员及先进个人等称号,2016年度医院劳动模范,2014年、2016年曾代表医院参加成都市妇幼技能知识比赛,获得团体二等奖、个人三等奖,2016年代表医院参加川北医学院全程教学比赛获得二等奖。儿科医生们的工作强度,一般人实在无法想象。有时候,好好吃顿饭、睡个安稳觉都是奢望,但因为留恋孩子的笑脸,希望他们早日康复,即使工作辛苦点,大部分医生都仍然坚守在这一岗位上。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范忠祥正是如此,从事儿科专业12年,他说,“儿科工作虽然很辛苦,但是特别有成就感,孩子生病来到医院,通过治疗往往病情好一点,就活蹦乱跳了,他们是最纯真最不会掩饰自己快乐的小天使。”儿科医生有多忙 平均1小时看18个病人“孩子发烧多久了?食欲怎么样?”“乖乖,把嘴张开,范叔叔看一下……”范忠祥一边向家长询问孩子病史,一边为小患儿检查身体。为了让孩子不感到恐惧,他每次都要化身为慈眉善目的“萌叔”,经常小宝宝还没搞清楚怎么回事,已经完成了听诊。“我们急诊儿科,一天最多要看400多人次,算下来1小时要看18个左右,也就是说在不吃不喝的情况下,3分钟就要看一个患儿。”范忠祥说,实际工作中,确实有很多儿科医生,忙起来,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特别是在加班状态中,等到准备要吃饭时,早就过了饭点,之前放在面前的饭也凉了,已经没法吃了。“我们的一个儿科医生平均要管理20多个病人,而儿科具有特殊性,很多都是急性病,来得快去得也快,病人周转快,工作强度大。特别之处还在于,面对的病人常常因为年纪太小无法言说自己的病痛,工作量可能是给成人看病的两至三倍。因为小孩生病,基本上都是至少两三个家长陪同,妈妈坐在医生对面主述孩子病程,爷爷或奶奶抱着孩子不时在一边补充几句。这是儿科诊室的现实,儿科医生要承担的,其实是来自整个家庭的压力。“比起成人,儿童的病情还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多数情况下需要医生根据丰富的经验和孩子的病征来判断病情,也因此导致儿科医生将承担更大的风险。”范忠祥希望每一个家长能给予儿科医生更多的理解。“半个多月前,我们收治了一个新生儿肺出血的病人,这种病死亡率很高。”范忠祥说,在团队协作下,通过气管插管、止血、高频辅助通气等及时抢救措施,患儿生命体征逐渐平稳,经过两周的精心治疗已经安全出院。“世界上还有什么比小朋友的笑脸更美好的呢?”在范忠祥的职业生涯中,抢救过不少危急重的婴幼儿,包括急诊送来的弃婴等特殊患儿,之后都恢复得很好。还有一对双胞胎患儿,小双出生体重仅830克(医院救治的最低体重儿)、大双1500克,两个孩子的母亲患有胃癌,家庭非常困难,他和同事先在科室内部发起捐款,接着又号召全院上下为这家人献出爱心。范忠祥说,和谐的团队氛围,也是让他一直坚守儿科岗位的又一动力。医联体挂职帮扶 川北医学院教学两不误早在2014年3月,由成都市五医院牵头,一个连接了崇州、大邑、邛崃、都江堰、郫都、温江等成都西部区县的“城西医联体”开始逐步建立。截止目前,已经有85家医疗机构成为了城西医联体的成员。今年6月5日起,范忠祥开始挂职大邑片区儿科主任,主要在科室管理、临床教学指导、危急重症抢救、危急重症转诊、医疗管理与学术交流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医联体挂职帮扶。除了完成医院临床工作,“多面手”范忠祥还担任了科室秘书、儿科教研室秘书、运管助理、内审员、川北医学院全程教学主讲教师、规培技能培训老师等工作,并于2015年至今抽调到绩效办公室参加医院绩效改革。可是,忙碌的工作却让无数小患儿追随的“范叔叔”,牺牲了不少陪伴4岁儿子的时间。“我们医院的儿科,历经了50多年的发展建设,现在已经成为成都西部地区儿科领域内规模最大、技术力量最强、设备最先进、功能最齐全的专科。”据范忠祥介绍,多年来,成都市五医院儿科承担着温江、郫都、崇州、大邑、双流周边地区的保健、医疗、急救、教学等任务,现在已是成都市西区儿科中心,分为小儿呼吸、小儿消化、小儿神经、小儿肾病、新生儿、小儿心血管等多个亚专业,拥有临床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80多人。比如,作为小儿最常见病的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在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肺炎,儿童哮喘等治疗上具有特色,成功救治过支气管肺发育不良,闭塞性毛细支气管炎、渗出性多形性红斑等疑难危重疾病。在小儿血尿、蛋白尿、肾病综合征、各种继发性肾病诊治方面处于较高水平,成功地治疗了小儿难治性肾病、狼疮肾炎及乙肝肾炎、紫癜性肾炎等,并对特发性关节炎、过敏性紫癜、川崎病等免疫性疾病的诊治方面,具有独特的见解。她用细心和耐心 化解肛肠患者的“难言之隐”【名医档案】贺小婉科室:中医肛肠科医院: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获奖理由:副主任医师,曾任成都中医药大学、川北医学院兼职副教授、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大肠肛门病专委会委员,师从成都肛肠界名医吴萍砚主任20年,秉承微创无痛、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擅长手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类肛肠疾病。成都市五医院肛肠科在本地及周围辐射的崇州、大邑、都江堰、郫都区有着良好的口碑。40%以上的患者都是慕名来自于外地。“您从早上7点半坐诊到中午1点过,对待病人还那么耐心细致,我也是做服务行业的,深感其中的不容易……”这是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中医肛肠科副主任医师贺小婉今年收到的一封患者感谢信。从事中医肛肠科专业20余年,能够收获患者的理解和肯定,成为她眼中最有成就感的事情。肛肠疾病是现代人常见的“难言之隐”,发病率高,手术治疗较为痛苦,贺小婉一直致力于采取中西医结合、微创、无痛肛肠手术等系统的治疗手段,在提高疗效的同时尽量减少患者的痛苦。很多肛肠疾病是被“拖”严重的“我们的门诊工作很繁重,多的时候一个上午要看35个以上的病人。”贺小婉说,不同于其他科室的门诊,肛肠科每个病人都涉及要进行相关检查,比如直肠镜检查、拍摄、出具报告等,环节多,每个病人的耗时自然也不短。在接诊中,她发现40%以上的患者,都是从医院所在地温江以外的地方慕名而来,而且很多肛肠疾病都是被“拖”严重的。有的在发病初期,出现排便习惯改变、便血、里急后重等症状,自以为是小毛病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久而久之拖延成慢性疾病甚至恶性肿瘤,延误了治疗时机。在贺小婉看来,痔疾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四川人平时爱吃辛辣食物,加上久坐久站,缺乏运动,由此导致便秘、腹泻,是痔疮发生和加重的主要原因。“前不久我们收治了一个罕见的复杂性肛瘘的患者,他在其它地方做了4次手术都没有彻底根治,最后在我们这里治好了。”贺小婉说,因为没有持续性疼痛,肛瘘容易被患者所忽视,长时间在肛周反复感染,形成复杂性肛瘘,甚至癌变。肛瘘多发于20—40岁的青壮年,婴幼儿发病者也不少,绝大多数为男孩。“两周多前,就有个肛周脓肿的2岁患儿,辗转多家医院后被送到我们科室时,一侧臀部红肿,感染较为严重,而且反复高烧,体温最高达39.5℃。”贺小婉说,如果病情特别严重还可能会引发脓毒症,死亡率高达20%左右。最后,在科室团队的通力合作和及时抢救下,采取脓肿局部切开引流术加根治术,很快感染得到控制,体温也随之降了下来。经过医护人员一周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患儿伤口现在恢复情况很好。努力减轻患者疼痛鼓励早防早治肛肠疾病由于部位特殊,神经血管非常丰富,加上排便,伤口很不容易愈合。一直以来“术后疼痛”是肛肠病患者最大的困扰,而随着近年来肛肠科诊疗技术的发展,疼痛问题已经得到很大改善。贺小婉所推崇的治疗模式是以无痛肛肠手术为目标,功能和美观并重,更微小的切口、更短的住院时间何更轻松的治疗体验。2016年,全国肛肠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发布显示,我国肛肠病发病率达50%,肛肠类疾病青睐的前5名职业依次是:司机、教师、商业/服务业员工、机关企事业单位管理者和专业技术人员。这些职业都有久坐久站、生活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的特点。贺小婉提醒大家,上厕所时看书看手机,造成下蹲或排便时间延长,也会导致肛门直肠内淤血而诱发疾病,“只有真正了解肛肠疾病的危害,提高认识,早防早治,才能减少疾病的发生。”15年一路成长 见证中医肛肠科成为特色学科【名医档案】邓台燕科室:中医肛肠科医院: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获奖理由:副主任医师,中国女医师协会第一届肛肠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省老年医学会结直肠癌专委会委员,中国便秘联谊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理事,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肛肠分会理事。擅长用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环状嵌顿型混合痔、肛裂、肛瘘、便秘,直肠脱垂,结直肠炎,肛周湿疹,肛周脓肿,肛裂、肛窦炎、肛门直肠异物等肛周常见疾病,同时运用微创技术治疗肛门直肠疾病。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对话。“没关系,我忍忍就过去了。”“这个病怎么给别人说,多不好意思啊。”有些人一直以来改不了的坏习惯——讳疾忌医,这种事情尤其高发于肛肠科。从医15年来,这是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中医肛肠科副主任医师邓台燕最大的感受。痔疮、肛瘘、肛裂……这些是在肛肠科出门诊时,最常见的疾病。此外,近年来直肠癌的发病率也呈明显上升趋势,及时、正确的诊治肛肠疾病就显得尤为重要。参与和见证科室发展遗憾陪女儿时间太少今年8月14日,成都市五医院被授予“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与会代表参观了该院极具中医文化特色的中医肛肠科,作为医院第一批纳入的院内特色学科,中医肛肠科在发挥中医治疗特色的前提下,积极结合现代医学知识,兼收并蓄,推陈出新。“回想科室成立之初,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时间回到2002年,邓台燕刚加入成都市五医院肛肠科团队时,科室只有2个人,人手严重不足。因为诊治病种的特殊原因,周转快、手术病例多,同时科室还要开展“医、教、研”等一系列工作,所以邓台燕一直是科室的多面手。主任助手、科室质控员、专业组长、科室院感感控员、门诊专科医师、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手术医师……一路走来,邓台燕见证和参与了医院肛肠科的发展,她也从同事口中的“小邓”,成长为了医德医术兼备的“邓姐”。随着科室团队的不断扩大,现在成都市五医院中医肛肠科已有9个医生、13个护士、37张床。一到春节等传统节日,科室就是最忙碌的,邓台燕在排班上一直处于“补缺”状态。“今年除夕,吃完晚饭,我和女儿刚准备下楼一起放烟花,电话铃响了,急诊科打来的,一个肛肠病人有情况需要马上处理。”挂完电话,邓台燕松开女儿的手,立即冲出了家门,身后传来了女儿的哭泣声,“为什么又是我的妈妈?”对工作,邓台燕总是迎难而上;而对女儿,她一直充满愧疚。“我记得是2007年2月,春节大假还没有结束,我就放下不到3个月的女儿,主动申请回去上班了。”如今,女儿10岁了,可以陪她的时间依然有限。让邓台燕感到欣慰的是,女儿很争气,7岁就自己参加军事夏令营,9岁独自远游北京、天津,经过6年多的学习,如今拉丁舞已经考过了10级。当邓台燕手捧医院授予的“2016年度优秀个人、优秀医师”的奖状回到家里时,她笑着向女儿撒起娇来索要礼物,第二天女儿递来的一幅《我骄傲我的妈妈是医生》的漫画,让她既惊喜又感动。截瘫患者来院不方便主动免费上门去换药“邓医生,我确实来不到医院啊!你看我这腿也站不起来,家附近又没有车,这换药该怎么办呢?”家住都江堰的患者胥阿姨,今年50多岁,是一位高位截瘫的肛肠病人。经过“混合痔、肛瘘”手术治疗后,恢复得不错,准备出院回家休养。可是,胥阿姨怎么也高兴不起来,遵照医嘱,她需要定时换药,而且不能随意走动。她眉头皱在一起,焦急地对前来给她做出院指导的邓台燕说着自己的难处。看着眼前这个纯朴老实的大姐,邓台燕心里已经想好了对策。耐心地安慰了胥阿姨,并安排好她的出院事宜后,邓台燕把这个情况汇报给了科室主任全大祥。科室经过简单的讨论后,确定帮助患者解决这个换药不便的难题。第二天下午下班后,全主任带领邓台燕和几个同事一起,通过患者预留的地址,一路边走边打听,几经周折,开车1个多小时,终于找到了胥阿姨家。在详细询问病情,检查伤口愈合情况后,邓台燕还为她处理了创面。“你们真是太好了,这么远特地跑一趟,真是太感谢你们了!” 胥阿姨和家里人不停的说着感谢。在给患者家属指导换药操作后,邓台燕又给患者留下了换药必备的纱布、棉签、消毒液等用品。接着,从车里搬出一箱牛奶和一盒橘子交到胥阿姨手中,邓台燕一行才踏着夜色驱车返回医院。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成都市五医院中医肛肠科不断创新便民、惠民服务,也在中医肛肠领域不断体现出中医和西医结合的优势,特别是在术后恢复方面,把中医的优势展现了出来。“从术前制定个体化、微创化的手术方案,到术后全方位的中医疗法,这些在科室里面都已经形成了系统的体系。”邓台燕说,在治疗混合痔、肛瘘、炎性肠病、便秘等方面,科室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成都西部地区处于领先水平。封面新闻记者 王蕾
从学医到正式上岗成为一名医生需要多久呢?如果是本科生的话,你需要花费9年时间,本硕连读的同学需要8年,本、博连读的话需要9到11年不等,我们来一一算一下,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年。临床医学是医学专业中最为核心的一个专业,这个专业的教学目标是为了培养全科医生,很多医学专家认为,医学专业只有一个那就是临床医学,其他医学类专业多是以临床医学中的某一科的加强。不管你是想当儿科大夫还是外科大夫,都是需要完成临床医学专业的基础学习,才能再进行更深入的学习。所以我们以临床医学专业为例,本科5年毕业后,需要过1年后来考取执业医生资格证,然后再经过三年的规培,这样9年下来就可以成为一名上岗医生了。临床医学的5+3一体化,就是指5年本科加上免考进入3年的专硕学习,毕业后可获得硕士毕业证和学位证,还有执业医生资格证、规培证,如果再加上拿到的本科毕业证和学位证,那么就相当于花费8年的时间拿到6个证书,这样看不仅比本科生成为医生少花1年时间,还比他们学历高且好就业。还有一种是八年一贯的临床医学生,这个是指本博连读,他们毕业除了可以获得本、博的毕业证和学位证之外,同样也可以获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但是根据不同的地区和单位的要求,仍然需要进行一到三年的规培才可以上岗成为一名医生,所以说,他们需要花费9到11年的时间才能成为一名医生。从目前的就业情况来看,医学生还是硕士及以上学历的同学进入三甲医院的机会大一些,他们也比较吃香。这样分析来看,学制越长的看样子是越好的,但是不是所有学制都可以随便报的。如果高考成绩能够达到医学院八年制的录取分数的话,当然直接去报考八年制的临床医学为好,这样的话,学习周期相对较短,毕业就可以拿到博士学位,比起去读本科毕业后再去考研,再去读博明显缩短了很长的学习时间。而且考研的竞争也很激烈,所以还是高考的时候一步就位的好。如果成绩不高八年制的录取分数,那就报考5+3本硕连读制的,毕业就是硕士学历,如果想要继续读书的话可以先工作,然后再考个在职博士也是可以的,或者硕士毕业以后直接考博,博士研究生学制为三年。那如果一定要做临床医学,但分数没有没有达到八年制和5+3制的,那就报考五年制的临床医学。虽然临床医学五年制目前就业相对困难,但只有专业对口,才能在将来报考临床医学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一般五年制的医学生,基础医学课程需要花费两年半的时间,临床医学课程两年半。在临床学习阶段,设置有临床课间见习,有的学校也把这个称为见习医生,最后一年为毕业实习,称为实习医生,本科毕业就可以获得医学学士学位。所以你更想选择哪一种学制的呢?或者你还对医学生有哪些想要了解的内容都可以在下方留言,我来给大家解答。高三的小可爱们,如果你想学医,那一定要在这不足100天就高考的时间内抓紧时间学习啊,多考一分就多一点走捷径的希望呢!未来的医学生你们都是最棒的,一定要把最后的冲刺的路程跑好!
1方子姑娘:很高兴认识你,请允许我这么称呼你,方子姑娘,你说你在南方的海边有一个小酒馆,如果有一天经过,我会进去看一看的,不知你会不会陪我喝几杯,如果有,也请你记得免去几杯橙汁的钱哦。现在是一月份了,我在中山,广东省已经度过了第一波降温,穿着短袖秋衣的我竟然问你在深夜复习手会不会被冻僵。其实和你心中潮起潮落的海浪声一样,我也曾梦过另一片与海平面同样宽阔的,有和海上一样遥远的天际线的草原,我想穿一件白色的衬衫,躺在青草上,不去管是否有潮湿的露珠,看着万里无云的天空,一定有我那天清晨看见的海水一样透澈的蓝,可能旁边有几匹马一群羊,还有几个蒙古包以及远处肉眼看不到的点点小花,那里有吃不完的牛肉羊肉烤的煲的炖的煮的,但我可不想在那开一家酒馆,就想躺着,盯着天看,偶尔侧过身看看牛羊,不知道草原上的太阳会不会更加炽热,不知道草原上夜里的星星能不能全都被我数光呢,我想应该还有一轮像她眼睛一样会说话的月亮,时而瞪得鼓鼓的,时而笑得看不见。还有那风,时而呼啸时而温柔,不知道下雨是什么样子的......方子姑娘,我不知道远方是什么样的,我就仔细的和你所说我生活了十几年的六鳌半岛吧,至于为什么不是六鳖半岛,也有人问过我,我也不知道,就不去纠结了。它像个茄子一样,茄子头长在海岸线上,把身体和尾巴凸向海里,有一条公路像筷子一样横插在茄子的中央,茄子尾巴的地方有一座小山头,不太高,比城市里的十几楼都低多了,山上全都是杂树,整一年都是绿色的,有一条隐没在荒草和树林之间的小路,因为我怕虫蛇之类的小动物,所以至今也还没上过山顶,我想从山顶看过去,应该能看到整个渔村吧;有几根小工厂的烟囱,有几块能晒鱼干的水泥空地,还有离海最近的那一片密密麻麻的房子,一家挨着一家,只留一条摩托车能过的小路,不知道在山顶看过去,会不会像人的命脉一样,应该是吧,因为捕鱼的时节一到,那些小道里从不会冷清。你问我在渔村是什么样子的呢?当时我脑海里第一浮现出来的,便是无处不在的淡淡的腥味,或许便是海边特有的气息了,夏天的时候家里旁边的空地上会铺满杂鱼,像篮球场那么大的空地上,长的短的瘦的胖的好看的不丑的各种鱼我也不都认识,还会有些小虾米和小螃蟹在里面,早上铺在上面晒,傍晚的时候有时候会收,天气好得很呢就继续放着,有时候突然变天吹来一片乌云,便能看到各家的人从房子里冲出来,有拿着袋子的,有拿着铲子的,还有拿着像推土机一样的一块长木板中间加上一根木棍的东西,忘了是叫什么了,然后,人们呼叫的声音铲子和水泥地摩擦的声音,霹雳啪啦的一阵过后,再开窗去看,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的。人们该打牌的继续回去打牌,该做饭的继续做饭。我则关上窗继续看电视。偶尔等了好久,老天好像和你开玩笑一样又是大太阳,便能听到牌房里的牢骚一片,又白忙活一趟。渔村是什么样的呢?在房屋比较密的地方,都是二三层的楼房,每栋小楼一楼的小厅里或者门口的台阶上,总放着一捆捆的鱼网线,那些闲下来的妇女或者渔民,没去打牌的便在家里织渔网,看着他们手里的两个判官令牌一样形状的针穿来穿去,便有了一个个小结,再过会,便是一面小小的渔网,然而一面打鱼用的渔网至少要十几米几十米,也不知道他们需要织多久,很可惜在那住了十几年,也没想过去学一学。渔村是什么样子的呢?是在茄子的尾巴,小小的山头下有一个码头,那横穿茄子的筷子,穿插到了这里便被掐断了,这里也是鱼腥味最终的地方。一到船靠岸的时间,整个码头上全是人,还有路边排满的三轮车摩托车货车,像个集市一样,接船的人们一箱一箱的把鱼抬到岸上,放到秤上称重,接着装车,有些不需要称重的像流水线一样不断的向车上送,而那些比较贵的鱼类,有时渔民还没等箱子里的水滴干,就往秤上放,买家不小心看到了,又是一阵唇枪舌战,碰到两方都是高手,你来我往,丝毫不亚于宫斗剧,不过生意这种事,最后大都以平手结局,买家继续瞪着他的小眼睛到处瞧,渔民也偶尔还会不等水滴完就称,没被发现脸上便笑得皱纹都格外明显。旁边还有各式各样的鱼和人,岸上的人比岸下的水还拥挤,等到时间一过,留下一条条在岸边起伏的船,还有空气中抹不掉的渔村的气息,人影倒是没半个。茄子凹进去的这一边是渔民们的天堂,凸出去的另一边,便是游客的圣地了,那是一片长又宽的,铺着金色纱裙的住着一只只小螃蟹和花蛤的细细的沙滩。沙滩上的花蛤养殖者是我的初中老师,所以每到夏天的傍晚,去到那里,都能看到他骑着一辆摩托车在岸边巡逻,偶尔也用步行,在沙滩上溜达,看到谁手里提着个袋子就把那小小的冒着光的眼睛瞄向谁,每次都过去都是人赃并获,但他的声音又有点中气不足,所以他在告诫那些挖花蛤的人的时候,总是有一种莫名的喜感。沙滩上不知什么时候建起了度假区,是我初一的时候吧,清空了沙滩之上的一大片树林,开始建造了个接待大厅,接着慢慢多了精致的餐厅和海景房,后来又陆陆续续多了沙雕,冰雕等园区景点,但是沙雕冰雕需要门票,以至于到现在我都没能进去看一看,等你来了一起去瞧一瞧吧。冬天的时候也会有游客来,不过多是看看日出,傍晚没几个身影在沙滩上徘徊了,围在烧烤架旁,看蓝红色的火在风中摇曳,有人时不时抬头望向海边,似乎在等待着什么。至于大海,我便不向你描述了,大半年没见了,只有思念,偶尔脑海里闪现过些画面,或许再过几年,等我走的再远一点,才能发现自己到底有多爱它吧,就像我的老妈一样,六个月前从没说过一句想她,现在偶尔也会想一想,然后打电话告诉她,听她憋在肚子里的笑。方子姑娘,有时间就来吧,这里有好多好多的鱼,会游的会跳的能把水甩到你脸上的新鲜的鱼,吃饱喝足还能看一看有没有哪块地方适合开酒馆,要有晚上听得到海浪和看得到月亮的那种,里面空块地方放个音响,开心了就唱歌不开心了就乱吼,多好。要是喝酒不算钱的话哪天真想碰酒了一醉方休之后还能有人把我抬上窗边的行军床。方子姑娘,你说翻山越岭有多远,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路上少不了风景,耳机里听着喧嚣,有时候找到自己喜欢的事喜欢的人喜欢的风景,真的挺好,哪怕一宿熬夜也能把星星数遍找到最亮的那颗。更何况路上有风景呢。有机会就来吧,带你尝尝我妈的紫菜蛋花瘦肉汤有没有不同,不说了,肚子饿了,在这里第三次说声谢谢你,因为你的向往,我才能想起这么多的过往,才能写出这么多啰嗦又有勇气把它写下来的回忆。最后,就用大冰的一句话作为结尾吧。 愿:既能朝九晚五 又能浪迹天涯(又:方子姑娘是她自己对梦里的自己的称呼,她现在大三,一直想到海边去看看,但转眼又要考研,怕是没有多少时间,所以我写了我印象中的海边,印象中的渔村,希望就算她没有时间,也能在梦里嗅到那股海风的味道。)NOON回复:渔村的朋友:你好,你的信是写给方子姑娘的,不知为何,寄到了正午信箱,是个美妙的误会吗?从未去过渔村,看了你的信,想着一定得去一趟,闻闻带腥味的空气,吹吹湿漉漉的海风。很欢喜,谢谢。也希望方子姑娘考研顺利。有时候我在想故乡意味着什么?有的人一辈子待在一个地方,依照我的经验,他们都觉得这儿好极了,地底下埋的都是金子;有的人背井离乡,一部分出于谋生,也就是新闻所称的“外来务工人员”,住“地下室”,在”北上广”辛勤劳动,只为了某天能衣锦还乡,另一部分是逃离,对故乡深恶痛绝,离开是断臂之举,是追求自由的战斗,认为如果不离开故乡,“这辈子就白活了”。这个问题常常困扰着我,实话实说,故乡——无论是那里的人还是风景,总时不时地出现在我的交谈和梦境中,乃至构成了我对外部世界做出的反应。其阴魂不散令人吃惊。扯远了。你信中描写的故乡是多么美丽,多么令人向往啊。让我羡慕死了。我甚至想,出生在海边的孩子,都是被上苍祝福过的孩子吧。正午李纯2致正午:正午你好,对于我而言,我曾经是一个叛逆的诗人,现在却变成了佛系的青年。2008年,我从部队退伍以后,我就心里一直藏着一个梦,就是我想写诗,我想通过写诗来养活自己。我能从诗歌找到我的存在感,我的话语权,我真正天才的那一面,我的诗有自己的风格,有自己的思考,我觉得我写的诗确实是有分量的,可以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的。对自己作品的自信,是我坚持这么多年没有放弃的理由。我写的诗好,但因为我没有名气,无法将文字成为商品,它没有出版让更多人看到比较可惜。我想受到别人的认可,我觉得我写的诗歌,如果被埋没了,是一种悲伤的事。我2012年开始专职在家写诗,那时我就坚信我能红,我能出名。诺贝尔文学奖我没有太想,因为诺贝尔奖的得奖者我不是很了解,他们的作品我也不很了解,说心里话,也不太感兴趣。对于2011年的获奖诗人瑞典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我就三个字评价:看不懂。对于2016年诺被尔文学奖获奖者诗人,摇滚歌手鲍勃·迪伦,我也算不上太喜欢和关注。在华语的音乐家来说了,我觉得罗大佑也可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罗大佑的歌词比鲍勃·迪伦更影响到我。我觉得这个时代最可悲的就是,它让每一个人都成为利益计算的商人,变成了businessman,无论男女老少,无论屌丝还是精英,最后都成为businessman。我也一样,我想通过写诗养活我自己,写诗,就是想挣很多钱,当初就是一种虚荣心,一种名利的虚荣,让我开始写作的,我写诗当初的目的就是希望能红,希望能畅销,然后用出诗集的钱买房子,买车。就是说,我写诗其实是为了挣钱的,为了通过写诗成为一个精英,脱离低端属性的。写诗没有改变我的浮躁,我的灵魂也不全都栖息在诗意里。我还是浮躁的,我的灵魂也还是复杂的,我还是抱着功利的梦去追的梦的。现在这个美梦,白日梦,算是梦碎了。虚荣心也慢慢磨没了。什么都没有了,都是一场虚无。我还在那起点。从2012年到现在,我想通过写诗养活我自己,改变我的命运。现在已经到了2018年,我认真的写了这么多年,也至今没有任何收获。我依然在起点,什么也没发生和改变。我已经31岁了,等待着某天妄想照进现实,可依然没有照进现实。我写诗没有挣过一分钱,我没有因为写诗挣过一分钱,也没有在任何文学刊物上发表我任何的一本诗歌。我投过很多出版社,没有一个给我回信的。这是一个诗歌已死的时代,但我觉得我的文字并没有死,我写的东西依然是活着的。出诗集依然是非常艰难的,依然是一个梦。自费出诗集不是很贵,尤其是自己找印刷厂,印个300,500本,也不会是多么大的数目的投资。可是我觉得就是我自己印了,捧着那么多的书,我往哪放,我送给谁,先不说卖谁,如何回本,就是送,我全能送出去吗,谁会关心会看呢。我送给谁呢,谁又会接受,把这当个事呢,正是这么想,我一直都没有自费出,而是希望能正式出版,正式的有一家出版社和我签约,正式的和读者见面。我觉得那样,我更有面子,更有尊严。一个诗人的尊严。我不想自费弄一大堆书放在家里,到处送人,摆地摊1元一本,或者干脆像预防性病艾滋病宣传册那样到处发,我觉得我会特别没有面子。诗歌这个梦,看来难以实现了,但是生活还要继续。我要开始自己崭新的生活。我开始变成一个佛系青年,慢慢的看淡一切,对生活也得过且过,不再关心房价和新闻,喜欢每天独自待着,养养青蛙 ,读读佛经,不再写诗,处处不坚持,对梦想断舍离。下面是一首我在2008年写的一首诗《我》,我把它送给我。《我》我走进了一个黑暗的屋子里只感觉眼前一片漆黑而不知道我此刻的双眼是睁着还是闭着白诗人NOON回复:白诗人:你好。如果没有记错,你以前也给我们写过信。一样的语言,一样的信后附诗,我有印象。一次酒馆办活动,我还读过那封信。不过当时你不是这个名字,故事也只有上半部分。你让我想起一个故人。刚毕业时,我游荡到成都,在一个发不出钱的地方工作。人生地不熟,所谓朋友,其实也是同事。我是外省人,他是本省人,与我年岁相仿,清瘦,喜欢写诗。在茶馆吃饭,候菜时,我们玩手机,他翻开背包,拿出一本诗集。但他从没说过自己要做一个诗人,至少没对我说过。只是偶尔谈论文学,就滔滔不绝。说到喜欢的作家,脸上满是崇敬之色。领导看重他的文采,总让他写东西。写完了,就夸他。不过更多时候,他的心思不在写诗上。他要打牌。打什么牌无所谓,但一定要赌钱。打牌的时候,他烟不离手。烟抽得太多,牙齿早黄了。因为经常通宵,隐隐有黑眼圈。头发是油腻的,想来没时间顾忌。没钱他就四处借,向朋友借,向同事借,向领导借。借到了,再杀回牌桌。直到离开成都,我都没问他,为什么如此嗜赌。后来我想,可能是因为写诗太痛苦了,太单调了,不像打牌那么刺激好玩。当然更大的可能,是写诗不挣钱。名利双空的事,怎么叫人坚持?现实可能就是这样,我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劝君更饮一杯酒吧。正午刘子珩3正午你好关注正午很久了,一直也很想给正午写封信,倾诉一下自己的生活。但每每想起,还是忍住停下了。我觉得我不该倾诉,因为没有什么天大的烦恼,也没有这个闲工夫思考学业以外的事情。直到前天看了《无问西东》,昨天看了那位“大龄医学女博士”的来信。没错,我也是个大龄女医学生,即将毕业的研三的科研狗。我一直逃避不想面对,或者自我欺骗的问题,无一例外的呈现眼前。我想我必须得找个出口,发泄也好,寻求安慰也好,I don't want to be alone。看到《无问西东》后,我再也不能逃避地要问问自己,你的真心是什么?你的快乐是什么?我想到填高考志愿那时的我:做一个对家人朋友有用的医生,让他们有需要的时候不会求医无门。一个极其朴素的想法,在以后的学习生涯里也曾短暂的升华过。大概5年前,在儿科见习的时候,遇到一位有先天性心脏病,此次EB病毒感染成嗜血综合征(预后非常不好的)早熟的孩子。那个忧郁的他还有那些可爱的他们,让我萌生了当儿科医生的想法。我不介意工作忙,也不介意工资低,真的。可是,出现了“哈尔滨的王浩事件”,我第一次听说医闹到死人的地步,而且是无辜的医生。虽然很震惊,但是那时候还是觉得这是一件遥远的事情。直到这样的事件变成1个月1起,1周1起,2-3天1起时,我害怕了,恐慌了。面对未来不知何去何从,大五的时候我甚至出走了1个多月,因为我不知道毕业后要读研还是要工作,甚至不知道要不要继续从事医学相关职业。也许是大理的淳朴,也许是新朋友们的友善,我又鼓起继续读下去的勇气了,可是这一次,我仔细考虑后,我决定绝对不要学儿科了,我要找一门安全的学科。我至今都非常佩服我的两个本科同学,在我们不是读研就是规培的时候,她们一个选择了与临床无关的工作,一个选择读法学的硕士。而研究生期间的学习,让我更是觉得难过。在这个文章至上的学校里,那些不做实验只用前人数据,或者只写meta的同学,他们是优秀的!那些什么也不做,但是有共一的同学,也是优秀的!而那些每天兢兢业业做实验,看文献的同学,如果实验没成果,如果没文章。那么你就是差的,不管学业成绩多好,平时表现多好。我也曾为这样的制度傻哭过,后来想,我这不是自找难受吗?现在我选择考博,考不上就规培,为什么呢?即使我是双985毕业的硕士研究生,我也是找不到好工作的,呵呵。但是我忘了问问自己,到底开不开心,是不是自己的真心了。可笑的是,我现在问自己,我也找不到真心了,真的,我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在我犯一些错误的时候,我妈总会说你不适合当医生,太粗心大意了。我也觉得,有的时候我也管理不好自己的情绪,碰到泼皮的病人,怒气冲冲的病人,总是不自觉被他们的情绪传染。但是我责任心极重,也在不断的反思自己,努力上进,也许我能成长为一个好医生呢?但是博士,呵呵,学校和医院需要的是产出文章的博士,接着是出国镀金的博士,管你真金还是假金,反正镀了就是。然后是产出文章的博士后,好像临床能力并不是你一定要有的能力呢。说的有点太多了,但是还有很多心声没说出,希望还有机会,让我能坐下来想一想,写一写。又一个迷惑中的医学狗NOON回复:又一个迷惑中的医学狗你好!今天下午还在想着,岁末归家的日子,我会在信箱里遇见谁?会遇到什么话题?我等着回完这封信,就翻页进入新年。心里有一种热切,不仅源于对未来的盼望,还有对现状的忍无可忍。我一直想着去看《无问西东》和《芳华》,至今没有实现。估计要等到都下线了,才有时间。你看,我的生活也是鸡零狗碎,昏昏沉沉的。我经常安慰自己,可能大部分人都是这样活的。偶尔抬头,嘘一口气,就算是休息。那位“大龄医学女博士”的信,恰好是我回复的。其实,第二天早晨,就有点遗憾,觉得那封回复只是我的部分观点。在讨论医学毕业生的出路时,我们好像不自觉地把话题局限于体制内行医,忽略了高端的私立医院。我在写《医生出走了》那篇文章的前后,采访了一些从公立医院出来的医生,例如外科医生张强、妇科医生龚晓明,以及他们团队里的人。他们是一群有服务精神的优秀医生,不仅获得尊敬,而且有很可观的收入。在高端的私立医院里(非莆田系),有充分的医患沟通,从来没有爆发过“医闹”的新闻。你的来信中提到,医闹是“1个月1起,1周1起,2-3天1起”。我认为,事实上没有那么频繁。我理解你的恐慌,确实恶性事件很打击整个行业的积极性,让人难免有愤懑。不过,如果资讯错误,也许会影响选择。我知道中国已经陷于“儿科医生荒”,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你担心的职业危险性,还有工作量大,收入低的问题。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我是很自私地希望有更多优秀的儿科医生。不仅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得到照顾,也希望所有的孩子都有这样的福气。孩子不仅仅需要家庭,还需要整个社会的支持。所谓的支持,最重要的就是医疗和教育。在做记者的这些年,我最怕报道孩子的悲剧。前几年,写过一个吸毒母亲把两个孩子反锁在家,用毛巾塞住缝隙,避免呼救被邻居听到。她去网吧玩了几天,两个孩子(一个四岁,一个两岁)在家里找不到食物,被活活饿死。孩子们太饿了,曾试图在马桶里找大便吃。最后,孩子们被发现的时候,尸体已经干了。我很清楚地记得,写那篇稿子的时候,看着屏幕,泪水模糊着眼睛,心里发抖,写不下去。2014年,在美国街头,我看到黄色的校车上印刷着“OUR CHILDREN”,泪水一下子流了下来。至于你所佩服的那位法学硕士,我想说,那也是一条不容易的道路。我自己也是法学院毕业,我们找工作,以及职业发展,也是各种艰辛。你不妨读读正午故事曾发表的《沮丧的法官》,心理可以平衡很多。我是在30岁之后,就再也不羡慕别人了。毕竟各种不堪和委屈,都会藏在朋友圈看不到的地方。前几天,我女儿问,“妈妈,你觉得我长大之后当什么好?”“做医生挺好的。”“为什么?”“你能了解自己的身体,照顾自己的健康,还能帮助别人。”“可是,我们还有其他很多办法帮助别人。为什么非要做医生呢?”“因为医生可以救人命。”“你还能帮我想想其他更有趣的事情吗?”我暂时还想不出来。如果哪天,我女儿穿上白大褂,也许累得像一只狗,但她会是我的骄傲。正午罗洁琪4正午你好。我今年25岁,从未有过如此集中而阴暗的对父母的排斥感。突然就明白了他们曾经的自私和那些摆不上台面的小心思。然而我从小到大都是他们眼中的乖孩子,我曾经很爱他们想要努力孝敬回报他们。此外,和我最好的朋友吵架了,是我说话没分寸。我记忆里上一次吵架还是10年前,她是我见过最宽容平和的人,这次她显然很难过很失望。我一直很依赖她,这次有可能会失去这个朋友。我不知道这算是自我觉醒算是成长的标志,还是说我的生命在枯萎、在慢慢失去爱的能力?我爱正午NOON回复:这位朋友:你好。说到父母,我会想到小时候住在乡下的小学校园里,每天吃过晚饭,父亲带我在校园里散步,几排杨树,一个操场,加上他的谈论,就是一整个世界;或者高中晚自习结束后,一进家就看到母亲系着围裙在厨房里,橱柜上放着一碗热腾腾的面。父严母慈,一个完整的、传统的家庭。但当然不止有这些。事情一桩桩累积,直到某一天那积攒的强度可以冲破在无意识状态下接受的规训:所谓“父母”,所谓“父母之爱”。世上有高尚的人,卑劣的人,更大比例的自私的人,他们中绝大部分会成为父母,可能出于一时不慎,或者繁殖后代的本能,或者维系家庭的需要,或者壮大家族的目标,在我的老家,生育一个孩子还有很大可能是因为想要一个男孩,于是把女孩无休止地生下去。就是这样的人。凡俗的、陷于日常生活的人。有点小心思,上不上台面的,简直普天大同。用那种被久远的权力结构塑造出来的“父亲”和“母亲”的形象去要求他们,对他们对你,都不公平。同样的道理,可能也适用于你那位“最好的朋友”。祝你打破对关系的定见。共勉!正午张莹莹5正午你好。如果可以的话,想请台球师小吴回复这封信。我喜欢他在回信末尾的“祝自由”,虽然有那么一点点傻(只有一点点啦)。实际上,我对最近的生活算是很满意。该考的试,都通过了。新学期的课,也算有趣。每天夜里想要下楼抽烟,也总能叫到朋友一起。偶尔去喝酒,和 bar tender 说一点点过分的话,每次都能兴尽而返。但问题出在哪儿呢?我突然想到,这些年来我总非常习惯围绕着自己进行表达。“自我中心”和“自我意识强”当然不算一件坏事情(不算吧?),用我喜欢的老师惯用的表达,就是“ego太大”。不过,这么一直自顾自地围着自己唠唠叨叨,忽然让我开始觉得疲惫了。并不是我的“ego”干枯了。而是,好像有点难为情,慢慢开始对其他人感兴趣了。我刚刚结束了一场两年的恋爱,这两年里我非常习惯于躲在自己和男友搭建的角落里咀嚼自己的感受,以至于到了后来,“恋爱”几乎成了我逃避社交的幌子。现在反倒有种,在阳光底下忽然睁开了眼睛的感觉。有点奇怪,不过,很妙。想过再学一门语言。比如法语?比如俄语?讲外语的时候,会有种置身事外的视角,像从微微比生活高出一点的地方凝视生活本身。我也不知道哎,我想去法国晒晒太阳,冬天打算去俄罗斯北边看极光。怎么样?哈,好像又开始讲自己了。那么请在回信里(如果有的话)跟我讲讲,主业是台球师的生活,大概是怎么样的吧。有机会的话,可以请你喝酒。祝你每个下午都有十五分钟被阳光照在脸上。直子NOON回复:直子你好今年冬天,北京的阳光比去年和前年都要好。我是小吴。你问我,台球师的生活是怎么样的?一句话概括是:和人打球、看人打球。在酒馆,我们总是在要干一件不急不缓的事前打球,比如说打完一局就走。我常觉得它是一种杀死时间的游戏,每一杆都戳进它的心脏。J.A.贝克写过一本叫《游隼》的书,内容是他对一只游隼六个月的观察日记,我总是读着读着就睡着了。酒馆开业也半年了,我可以仿照他写一本《黑八》。内容摘要如下:“某年月日,叶三击黑八,未果。她不是这么想的”、“某年月日,谢丁击黑八,5秒后球爬到袋口”、“某年月日,刘子珩自由球不中,朱墨跟进补射偏出”、“某年月日,吴哲豪连输三局,险被赐死”,如此种种,往复循环,怕你耳朵听出老茧。但是,今天,我在吧台想到一个回答,一定要写给你。“我们和职业台球师不同。每个有台球桌的酒吧,都有一个我们的人,这是两位祖师爷定的规矩。其中有像我这样公开身份的,也有扮成熟客或者酒保的暗桩,平日里都靠打台球赌博度日。每逢陌生人来打台球,台球师都会随意地问一句:‘您是从哪儿来的。’对方如朗声答道:‘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台球师便知道是同门来踢馆了,赶紧收起吊儿郎当的样子,递上一根中南海酷黑点8,打开神龛,给祖师爷上香,再码好桌球,今晚就不和别人过手了。两人只战一场,规则与平常不同——最后一颗黑色八号球,需停在任意袋口,且球体至少有三分之一凌空,方算胜利。 分了胜负之后,看两杯落神红茶,饮毕,败者离场,胜者才有资格在这个酒吧做台球师。这就是我们台球师的日常。”我会接着再给你套一个神话故事,让你再续一杯酒。“很久以前,天上的神和地下的神决定在人间开战。两神定好了开战的时间,却双双提前到了人间,恰好相遇处有两个台球师在露天桌打八球,两神在一旁看得颇为有趣,便约定看两人打完这局再开战。地下的神嘴贱,便与两人说:‘你们比赛结束之时,就是人间毁于战火之日。’重压之下,两人各显本事,活生生把一局八球打成了斯诺克,但两人不敢过于放肆,生怕激怒了两神,暗自约定,每百杆进一球。一千四百杆后,只剩下最后一颗黑八了,能耍的伎俩越来越少。重压之下,一个台球师出现了失误,差点把球打进,幸好这颗黑八最后缓缓地停在了袋口。但另一个台球师已经没有操作的余地了,谁都知道下一杆黑八必进。两神已经不耐烦地拿起了武器,就等黑八落袋。拖延毫无作用,在两神的威逼下,另一个台球师无奈打出了宣告人间毁灭的一杆。但黑球被白球撞到后,竟然纹丝不动。之后每一杆,无论用多大力,黑球皆不动如山,由于规则规定只能击球触球,所以谁也没办法把黑球打进结束比赛,无奈只得各自回去天下地下,人间得以歆享太平。这两个台球师也就成了我们的祖师爷。两人将功劳归在了八球之神身上,由于台球最后以黑八落袋定输赢,所以八球之神也叫黑八神、落神。其中,落神这个名字当初流传度最高。八球中落之后,人们误以落神为洛神,产生了许多的误解。”“后来二祖各开了一家酒馆,收徒授艺,出师的徒弟被打发到各地酒馆去做驻店的台球师,祖师爷们看重酒馆耳目嘈杂,方便扩大影响。”这些说完,我已经到了胡诌的极限,可能得借给你拿第三轮酒的故,才有时间再憋出几个零星的佐证。“现在,台球师界对于这个传说有了新的解释。有些人相信,某个黑洞中有一个四维世界的露天八球桌,有生物在里面,通过在那一刻增强地心对黑色八号球的引力,拯救了人间。”“北欧神话中,有一头毁天灭地的海怪Kraken,它最出名的形象是黑色八爪鱼。业余台球师们相信,这是黑八神话在世界范围传播时遭到了误读而产生的畸化。”“而我,作为驻店台球师常常在酒馆和人把八球打成漫长的斯诺克,不是技术差,而是在向传说致敬。”感谢你看完一个中二台球师的ego,希望在我败走正午酒馆之前,你能读到这封回信。末了想鼓励你学习俄语,我也在学一些,因为上帝不创造直线,所以我觉得西里尔文字有一种刀削斧劈的人工美。最后一件事,bartender中间没有空格,将进酒,杯莫停。请请我喝我从来没有喝过的酒。正午 小吴———完———
报考主治医师需要执业医师注册满一定年数!主治医师报考条件:(1)取得医学中专学历,受聘担任医师职务满7年。(2)取得医学大专学历,从事医师工作满6年。(3)取得医学本科学历,从事医师工作满4年。(4)取得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从事医师工作满2年。(5)取得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医师中级职称代报名解决年限不够,无规培,等不符合报名条件的问题无相关医学学历报考助理医师,时间金钱成本最低的途径:最快的办法是,补录一个全日制的老中专毕业证,下年就能直接参加助理医师考试,毕业证是那个省份的,只能在该省参加助理医师考试,考过之后,等五年可以考执业医师;
撰文 | 郭娟新经济沸点出品见到北京同仁医院乔春艳大夫时,她正在实验室里演示白内障手术。一台显微镜式的设备,桌面底下盛放“模拟的患者”,它的“眼球”(动物眼)被安排在镜头下面。乔大夫先从眼球两端切了2毫米小口,她此举是想取出“患者”眼里浑浊的玻璃体,然后迅速替换。整个过程持续时间不长,乔春艳的脚也配合着手的动作踩着脚踏板,虽然看起来这是一台坐着完成的手术,然而却需要四肢与眼的高度协调,就好比弹双排琴,“一个人等于一个乐队”,或者等同于开车的状态。这看似简洁的协调,背后历经了数万次手术的锤炼,因为一台手术需要零差错的完美呈现。乔大夫透露,她到这里来的头天刚在医院里完成19台手术,而这还不是最忙的时候,因为有些白内障患者,抱着等晶体“熟了才来”的想法,到乔大夫这里已经成为疑难杂症,“我是医院的‘破烂王’”,她笑了笑。AEC一角这是一个冬日的上午,在北京爱尔康中国体验中心(Alcon Experience Center,AEC)发生的一幕。王慧是爱尔康中国的CEO,她说眼健康是一个全健康的生命周期,从小孩到青壮年,再到老年,都有眼科疾患的可能,但这其中却存在着医生储备短缺和患者教育两方面的矛盾。1稀缺的眼科医生乔春艳大夫的硕士和博士都在北京同仁医院完成,光眼科这个学科,在同仁医院就有13个细分领域,乔大夫主攻青光眼和白内障,她也是目前我国4.48万个眼科医生中的一员。这一数据来自今年6月5日发布的《爱眼白皮书》,2003年的时候,全国眼科医生的人数仅为1.8万,现在以4.48万来计算,“差不多每5万人中,有1.6个眼科医生服务大家”,乔春艳分析,“这还不包括我们国家幅员辽阔,发展的不平衡,在更边远的地区,5万人中,可能0.6个眼科医生都不见得有。”与眼科医生稀缺相比的还有个数据,就是全国能给大家配眼镜的验光师不到6000个,而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的近视率达到58%,大学生群体近视在80%以上。由于眼科医生的稀缺,也导致我们国家的白内障手术CSR低于美国,甚至赶不上印度。所谓CSR就是“每百万人口的白内障手术率”,在我国,2020年的数据是3000,“我们已经很兴奋了,十年前,我们的CRS不到300”,而在美国,CSR是8000,印度为5000。医学是门严谨的学科,培养过程比较漫长。在北上广的医院,眼科医生的配备都是硕士、博士以上的学历,但历时七八年的医学院毕业后,也只能算“半成品”,还有一段“住院医生的规范培训”。据了解,这一制度的颁布,始于1993年,当年,卫生部印发《关于实施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的通知》,为医学生毕业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以临床实践、专业必修课、公共必修课专业课为培训的主要内容。医生是一个继续教育的职业,同时也是终身教育的职业,乔春艳大夫在“住院医规培”阶段,接触到了爱尔康的PD项目,虽然它在当时只是乔大夫对于白内障手术的补充学习,却对她此后的职业生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在这个项目中,实验了300只猪眼”,乔大夫回忆。在这个过程中,一台白内障手术的所有流程,与手术操作机的配合,手下的感觉、脚踏的流程,都要掌握到位,才可能上手人眼手术。乔春艳说,“年轻医生一定要反复训练,直至完美,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练。”乔春艳大夫据了解,爱尔康PD项目是专门针对做白内障手术医生的培训项目,从2008年就在中国启动,它事先需要申请,且名额有限,是一种“理论加动物”的实验,对于初学者非常有益。一位2013年7月份参与该项目的海医生告诉新经济沸点,他在这个项目里完成了50例猪眼的训练,整个过程都有PD专员的陪同,“给你指出不当的地方和改进方法,他们很敬业,虽然不能上台帮你,但理论绝对是一流。”“培训过程用到爱尔康的超乳机,待培训医生最好有小切口的基础,能在短期内掌握爱尔康的超乳机。”海医生说,他从这个实验出来后,仅在2014年和2015年两年,就给就职医院做了上千例白内障手术,“这些手术让我成为当地老百姓眼中的好医生,也算站稳了。”据了解,爱尔康超声乳化仪白内障诊疗设备,是目前世界较先进且安全的超声乳化仪,爱尔康是以创新驱动原研的产品,背后很多都是科学,在仪器的背后,有很多增值服务。“至今,爱尔康通过PD项目,培训出1千多名白内障超乳医生,这个让我们非常骄傲,因为现在,全国能做白内障手术的大夫大概有3000多个。”王慧告诉新经济沸点。2患教遇到互联网成立于1945年的爱尔康,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在全球眼科医疗器械领域,其在白内障、屈光不正、眼底病、青光眼和干眼等方面拥有丰富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主要业务包括眼科手术产品、视力保健产品和干眼药品三大板块。2019年4月自诺华分拆后,爱尔康在瑞士证券交易所(SIX)和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独立上市。中国眼科市场潜力巨大,据Market Scope预测,这个市场将以11.3%的复合年利率增长到45亿美元。王慧服务爱尔康中国超过十五年以上,今年的疫情猝不及防,幸运的是,爱尔康中国在1月便在北京落成了“爱尔康体验学院”(Alcon Experience Academy,AEA),这也是全球第七家AEA,是除美国之外最大的中心,也足见爱尔康对中国市场的重视。AEA定位于“专业教育”,它分为线上和线下两部分,目前在线注册人数已达43983人,登录后,可以看到全球顶级的医学课程,手术演示、手术讲解等内容,线下则是爱尔康医疗设备的展示,以及承接像乔春艳医生之前参与过的培训。“医疗器械是个需要培训的行业,我们做了包括在医院内代教等全方位、一体化的培训。”王慧总结。AEA的培训医生刘卓天介绍,“爱尔康在进入中国的20多年里,是伴随整个中国眼科专家共同成长的过程。通过产品,跟全国医生在紧密合作,完成医生教育,同时,由眼科专家反馈给他们产品的使用心得和建议,又能帮助爱尔康更好地改善业务流程和产品设计。”由于医学具有较高的门槛,一方面是全球顶尖技术的日新月异,通过AEA线上,国内医生得以眺望前沿技术,另一方面是中国前沿医疗技术的全球传播,都可通过AEA在线上完成。而在日常生活中,更多大量的眼科医疗知识需要普及,这又是一个更大范围的C端传播。乔春艳大夫介绍,目前北京同仁堂医院的很多患者教育,由护士去完成,因为医生每天面对大量相同的提问,需要一遍遍去重复,有时忙起来无暇顾及。对于患者的教育,很多事情出乎她的意料,她说,之前一直觉得青少年近视眼的保护,主要关注这两点:重视用眼卫生,注意户外运动。她原本认为这是常识,但正是身边的越来越多的硕士博士朋友不断地发问,她才开公号写了一篇科普文,传播量竟然达到3万多。“我是一个孩子的母亲,知道家长的心里在想什么,也了解孩子在用眼过程中最常出现的问题是什么”,她这样复盘这篇传播甚广的科普文。而在疫情期间,户外运动减少,青少年对着小屏幕的时长从每日1小时增加到5小时,对着大屏幕从4个小时增加到8个小时,除了近视外,干眼症患者忽然多了起来。爱尔康中国CEO王慧和好大夫在线CEO王航对于多数人而言,这是一种新型病症,存在认知上的空白,“很多人对这个变化不是太了解,他只是觉得,眼睛不舒服了,就去网上查资料”,好大夫在线的CEO王航介绍,“有人就选了某些网红眼药水,或者被误导用了其他产品,导致眼疾越来越严重。”干眼症是这个时代的突发症状,需要正确的信息去引导,这个正确信息的提供者,最有资格的当属医生,然而,医生工作的场景不适应这种大规模普及的准确信息传播,“他们在诊室里最重要的是诊疗、给出方案,没有时间给每个患者仔细解释一遍”,王航说道。“互联网是一个向大众人群去传递科普知识最便捷的通道”,王航总结,在怎么准确地给到潜在的患者眼科知识这件事上,好大夫和爱尔康进行了合作,将眼科的知识结构树完善到好大夫在线上,便于患者在好大夫平台上搜索到正确的信息。同时,还有更多的义诊和在线筛选工作,在这个平台上完成。例如疫情期间,好大夫在线也针对某些热点问题发起直播,“医生的直播更像是传播知识,才开始没多久,就有很多用户在线提问,这更像是一种在线义诊的方式。”在采访中,乔春艳大夫也谈到一个现象,就是白内障患者都会有一种错误的观念:“等熟了再做手术”,在这个问题上,她建议“合适的时机比熟了做更好”,北京同仁医院有两个院区,一个在崇文区,另一个在亦庄,乔春艳说,在亦庄医院遇到的患者都是“成熟期”,而崇文区就好很多。“更别说全国还有很多医疗条件不太好的边远地区,这些都需要互联网去宣讲,做正确的患者教育,尽早来医院做手术。”毕竟我们正在经历一个赛博(cyber)时代,互联网的革命就是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加快信息传递,填平知识鸿沟,让世界变得越来越平。*本文由新经济沸点原创,作者郭娟,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平台优质内容同时入驻36氪、钛媒体、虎嗅、第一财经、创业邦、和讯科技、南财号、品途、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百家号、搜狐科技、凤凰科技、天极网、商业新知等平台。END▼
在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中提到,希望青年一代“努力在为人民服务中茁壮成长、在艰苦奋斗中砥砺意志品质、在实践中增长工作本领,继续在救死扶伤的岗位上拼搏奋战,带动广大青年不惧风雨、勇挑重担,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一批批北大医学的毕业生们,毕业之后选择了回到地方、扎根一线,在基层这个大课堂上,不断汲取着丰富的实践知识;在基层这个大舞台上,充分展示着北大医学人的本领能力,在祖国的每一个角落,绽放出最美的青春之花。赵锋 公共卫生学院2015届毕业生我是广西全州人,公共卫生学院2007级本科生、2012级硕士研究生,2015年7月毕业后定向选调回广西工作,现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体制改革处三级主任科员,历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人事处副主任科员、崇左市龙州县金龙镇党委副书记。五年的时光,让我从一名稚嫩的青年学生成长为干练的机关干部。“心在人民,原无论大事小事;利归天下,何必争多得少得。”我经常用这副对联勉励自己。我始终认为,只有心里装着人民,才能保持永不停歇的工作热情、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才能耐得住平凡、受得住委屈。对于我,人民不再是一个抽象的词汇,而是有血有肉、有感有情的鲜活个体;为人民服务也不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真正去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住房、收入、医疗等问题。2015年7月,我走上毕业后的第一个工作岗位,负责自治区卫生计生委机关和三十多家直属事业单位的工资福利、人员招聘、机构编制管理等工作。人事工作政策性强、敏感度高,与一万多名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容不得半点马虎,必须经得起检验。我白天积极求教、努力实操,晚上挑灯夜读、研习文件,一个多月后便从“门外汉”变成业务能手。面对琐碎的人事工作,我曾经怀疑过自身的价值,但是看到工资福利准确核发、优秀人才不断进入、机关事业单位高效运转,我的内心又释然了,自身的价值不就是为人民群众多做点事情?我渐渐发现,只有忍受得住琐碎,才能驾驭得住琐碎、超越得了琐碎。“走出”琐碎的我,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直属事业单位机构编制调整等重要工作中游刃有余,为将区直公立医院绩效工资人均核定水平由几万元提高到十几万元、改善医务人员待遇作出了自己的贡献,甚至被处长称为“人事专家”。2017年9月,我被自治区党委组织部选派到崇左市龙州县金龙镇挂任党委副书记,分管卫生健康、工业和信息化、交通等工作以及负责金龙村包村工作。乡镇处于五级行政管理体系的最底层,直接服务广大人民群众,这决定了基层工作与机关工作的巨大差异。2017年至2018年是龙州县脱贫攻坚最吃劲的关键阶段,作为从家门到校门再到机关门的“三门干部”,我必须尽快转变角色,成为一名真正的基层干部,尤其是要与群众打成一片、赢得群众信任。为了快速适应基层工作,2017年10月至2018年1月,我连续三个月未曾回过一次南宁,我把家扎到了镇里,把群众当作了亲人。挂职的两年间,我几乎走遍了金龙村的农户,对贫困户的家庭情况了如指掌,对贫困群众的悲欢冷暖感同身受。我先后二十多次动员同一贫困户进行危房改造,终于让贫困户搬进安全稳固、干净整洁的砖混结构新房,并获得四万多元的补助资金。我带领村两委干部先行垫资六万多元,为十多户贫困户修缮住房。我多次帮助联系医院,让贫困患者及时得到治疗,得到了群众的充分认可。2019年9月,我结束挂职锻炼回到自治区卫生健康委机关,并被调整至体制改革处,负责深化全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全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等工作。相对在人事处服务的一万多名干部职工、在金龙镇服务的两万多人民群众,我在体制改革处服务的是5600万壮乡人民,使命更加光荣、责任更加重大。三年的卫生政策专业学习经历、四年的人事处和乡镇工作经历,让我对医改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我认为医改的目标在于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提升,医改的关键在于激励机制的重塑,医改的措施必须接地气、能实施。我在起草医改政策时,绝不搞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敢于较真碰硬、针锋相对,直接奔着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不出虚招、务求实效。“当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我将的重要讲话作为干事创业的行动纲领和根本遵循。面对工作中的“坚”与“难”,我从未有过畏惧、想过退缩,我的原则是有“坚”就要攻下、有“难”就要克服。对于组织赋予的重任,我始终将责任记在心里、将担当扛在肩上,尽心尽责干事。回顾过去的五年,如果说刚开始,定向选调生只是我安身立命的职业,那么随着辛勤付出转化为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贫困户的脱贫甚至致富、人民群众获得感的提高,定向选调生已经逐渐成为超越小我局限、实现大医理想的事业。五年的经历,让我愈发感觉到定向选调生是一个能将个人命运与广西命运紧密相连的伟大平台,在这个平台上,组织给予了我们充分信任,让我们能发挥、有作为,深化外化自己的家国情怀。夏梦婕 药学院2017届毕业生2017年7月,我毕业于北京大学药学院化学生物学专业,曾任湘潭市雨湖区姜畲镇副镇长,目前任湘潭市经开区响水乡副乡长、湘潭市经开区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副主任。毕业之际,我选择了回到家乡湖南,成为一名选调生,用实际行动响应党和国家“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接触到的都是一些琐碎的工作内容:会务准备、会议记录、信息采录、写资讯稿、复印资料……这与我设想的工作内容有着巨大的落差。等到逐渐熟悉镇里、村里的情况了,才发现广大农村地区确实大有可为,感受颇多。一是专业知识确有用武之地。在担任副镇长期间,我一直分管卫健工作,这让我对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我所在的姜畲镇,原来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不强,镇卫生院基本处于停摆的状态,直到2018年1月纳入市三甲医院医联体范围、由三甲医院派医生和管理人员来到镇卫生院,情况才逐渐好转。体制的突变对于双方而言都是挑战,我们能做的就是一次次的沟通、一次次的合作、一次次的并肩作战,不断进行磨合。现在,镇卫生院的疫苗、体检等公卫服务完全恢复,门诊人次日渐攀升,群众对卫生院的信任重新树立起来了,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真正解决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能够看到国家提出的政策理念一点点变为现实,并且给群众带来切实的好处,这就是乡镇工作最大的意义了吧。此次疫情防控期间,医学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疫情防控初期,网上各种信息扑面而来,大部分普通群众不能辨别真假。而我们的医学专业知识能帮助大家从中识别准确可靠的信息,并转发给广大群众,让群众在认识到疫情严重性的同时又不过于恐慌,稳定人心。我也第一时间告诉镇村干部如何正确佩戴口罩、如何正确洗手,让大家在抗疫一线保护好自己,最大程度减少疫情蔓延的可能性。二是要当一名杂家。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这是乡镇工作最贴切的形容。在乡镇工作,自己熟悉的领域要上,不熟悉的领域也要硬着头皮上,精准扶贫、春耕生产、厕所革命、理论宣讲、控辍保学、抗洪抢险、山林扑火、学校支教……这些都是我参与过的工作,其中最难忘的是在分管文化站期间,镇上要申报全国“扫黄打非”先进基层示范点,当时全市都还没有一家申请成功。任务来了,那就只能咬着牙齿上,一页页排版选宣传手册内容,跑无数个地方拍摄申报视频,一个个版面设计宣传折页,所有的技能都是现学的,熬了无数个夜仍然充满斗志。当沉甸甸的奖牌捧回来的时候,不仅有满满的成就感、荣誉感,也收获了不曾拥有的工作技能和工作思路。三是要有情怀。基层是接触群众的第一线,直接关系着各项工作的开展成效。“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在基层工作,一定要有为民的情怀,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带着一份责任感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办事,这样才能获得群众的认可,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我曾经接触过一个14岁的小女孩儿,父亲坐牢,母亲改嫁,从小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念完初一就不愿意再读书了。为了劝她重返课堂、完成义务教育,我和村主任隔三差五就往她家里跑。起初我们到她家时,她连床都不下,一直躺着玩手机,从不搭理我们。一次不行就两次、三次、四次,反反复复讲道理,送去打印好的学习资料,带着菜去她家做饭,想了无数个办法,才一点点溶解她坚硬的外壳,她终于答应回学校读书。或许对她而言,重返校园并不能学懂多少知识,但在同龄人的环境中她更能明是非、辨善恶,这也是一种帮助吧。基层是个大课堂,在这里可以了解社会最真实的现状,可以在实践中增长阅历。基层也是个大舞台,这里有广阔的空间可以作为,有充足的机会可以锻炼。既然选择了成为一名选调生,我便会坚定勇敢地走下去,在实践中锻炼能力、增长才干,在激情奋斗中绽放青春的光芒!林曼欣 2011级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2019年,我毕业后经福建省“海纳百川”引进生项目回到基层,就职于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目前任心内科住院医师。在地方医院,尤其还是一家心血管病专科医院,日常工作的习惯和老牌北医三甲教学医院确实有很大不同,刚入职时确实有很多不适应。最大的感触就是工作量的猛增。和教学医院不一样,我们没有那么多轮转的研究生、规培生和进修医,支撑起一个接近五十人病区日常工作的只有4个一线医生,大出大入是常态。经常有临时的出入院,值个班新收六七名患者屡见不鲜,即使夜班也时常需要收病人。由于一线医生还需要承担门诊、手术等其他工作,留守病房的医生便常常需要相互照看,下夜班变成了奢望。由于医生相对稀缺而繁忙,三级查房制度、交接班制度等在基层往往没法很好地贯彻,许多事务需要一线医生自己进行决策,这对于刚毕业、甚至还未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我来说都是巨大的压力,在日常医疗工作中常常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然而,也正是这样高强度又宽松自由的工作环境促使我完成了从学生向医生的转变。以往我总是会不自觉地依赖上级医师,缺乏自己独立的思考,而现在大部分诊疗事务要自己来安排,迫使我不断学习、迅速成长。除此以外,我也发现了许多在地方医院工作的快乐。与此前的想象不同,我们医院在很多制度和理念上甚至比北京的一些三甲医院更加先进。由于刚搬进了新院区,软硬件设备都很出色。我们有亚洲首台心血管系统专用CT、国内最先进的MRI机器、直接联网的无纸化心电图机;病历和医嘱系统都很实用、便捷而且不断在优化;后勤保障贴心、给力;管理理念与时俱进;医院环境优美、舒适;医护分工合理、高效;甚至还有医院统一培训的专业护工团队,这些都远远超乎了我的想象。在人际相处方面,原本担心北医的光环会带来额外的压力,不过从入职的团建开始,厦心的医院文化就一点点打消了我的顾虑。接触过的师长都很愿意帮扶后辈,同事之间由于庞大的工作量建立起了相互cover的“革命友谊”,相处十分融洽。这里也有很多动手的机会,电复律、心包穿刺置管术、胸腔穿刺置管术、经食道调搏等在此前轮转中接触较少的操作,在这里都有许多机会上手,并且上级医师十分鼓励我们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前提下进导管室观摩学习。至于科研方面,由于依托厦门大学的平台,在与厦大科研型博士生沟通后我意识到,这里也有很成熟的实验室和科研项目,在我研究的电生理方向上,膜片钳技术、质粒转染技术、相关动物实验等也已经开展得很成熟了,只要有靠谱的想法,很容易在这里找到对应的科研资源。经历了9个月的工作,我越来越庆幸自己当初勇敢地迈出了这一步。离开北京不是一个容易的决定,离开熟悉的环境总是令人害怕的,需要破釜沉舟的决心。我在回家乡之前也曾担心地方医院会限制自己的成长,担心自己的路会越走越窄、视野越来越小。但事实上,除了专业知识,母校还教会了我“勤奋、严谨、求实、创新”,北大医院还教会了我“厚德尚道”,即便离开了熟悉的校园、医院,这些烙印也足以支持我们去拥抱更加广阔的天地。只要养成了自我学习、不断进步的习惯,在哪儿都能茁壮成长。而由于名校的光环,地方医院也更愿意给予我展示的机会。入职后,我在上级医师、科室领导的鼓励下参与组织了科室举办的第一届中美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线上论坛并担任同声传译,参与编译了2019年ESC成人室上性心动过速指南口袋书并发放到了每一名长城会参与者手中,给厦门大学临床专业的留学生直播带教培训CPR,给厦门航空公司的乘务人员培训疫情防护知识,给护士们培训心电图识图技巧及危急值处理流程,日常给轮转的研究生、留学生和社区医院进修医生开展小讲课,还组织了多次心律失常患教会讲座,也在这些工作中深刻体会到了“教学相长”。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我也响应了厦门市卫健委的号召,2月4日至3月5日前往厦门市新冠肺炎定点医院进行了为期1月的支援,接触到了更多来自不同地方医院的医生们,也对地方的医疗有了更全面的体验。一些地方老牌医院确实存在设备不够先进、管理相对落后的问题,也不可否认医护人员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与北京相比医生的专业素养肯定不够全面,但他们确实承担了诸多基层的医疗任务,提供了覆盖范围最广的医疗服务。在抗击疫情的战役中,我和其他一线医生一样,认真学习,及时更新指南,细致地排查流行病学史,根据严格的流程和规范上报信息,不分昼夜地收治确诊和疑似病例,以3天一个夜班、没有周末休假的工作强度奋战在前线,为守护家乡的安全洒下过汗水,最终在3月5日实现了厦门本土病例清零,并且完成了重症患者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的目标,自己觉得非常自豪。张小磊 2007级基础医学八年制毕业生我是河南漯河人,师从鲁凤民教授和陈香梅副教授,二级学科是病原生物学,2015年博士毕业后选择成为广西定向选调生,现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艾滋病防治处副处长,2018年3月至今被选派到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挂职,任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副县长。选调生在我看来,是一个高尚的职业,是一个拥有较高素养、怀抱崇高理想、心系城镇乡野的优秀群体。家国情怀、共产党员、党政储备干部、到基层锻炼等都是选调生的基本属性。根据广西区委组织部安排,我被分配到广西自治区卫生计生委(即现在的自治区卫生健康委)艾滋病救治处正式成为一名试用期公务员。刚来不久,周边前辈所表现的“规范”和“效率”刷新了我之前对公务员的认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同样的,在公务员队伍,同样存在大量高素质的优秀人才。我很庆幸,刚刚走上工作岗位就能遇到热情爽朗的领导、乐于助人的同事,让我这个职场“小学生”能够快速成长为业务骨干。2018年3月,为响应中央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召,根据组织安排,我被选派到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挂任县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副县长,有幸在第一个百年目标来临之际,参与到脱贫攻坚这一伟大征程中来。在这里,我最高兴和最感动的事就是结识了一群可爱可敬的战友,他们“抛家舍子”,吃住都在村里,有的女儿出生都未能陪在爱人身边、有的生病在县医院默默住院不敢告诉家里……他们与老百姓打成一片,不论烈日风雨仍坚持走在田间村头,不论通宵达旦也要坚决完成各种督导验收,得到当地领导同志和老百姓的一致认可和称赞。正是在这些战友们的共同努力下,龙胜县于2019年4月顺利摘掉了“国家贫困县”的帽子,正在与全国人民一道奋力走在实现全面小康的道路上。2020年春节,我乘坐9个小时的动车回到河南老家,刚与出生不到5个月的女儿一起相聚了4天时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节日的氛围,大年初一接到单位要求全员到岗的通知,我立刻购买了第二天的车票返回南宁。作为卫生健康部门的一员,虽然还在龙胜挂职,但是关键时刻一定要挺身而出,决不能“掉链子”,这是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应有的觉悟,扶贫工作中我是这么要求队员的,自己也是这么做的。没多久,武汉和湖北疫情加重,我主动报名应征领队与医疗队一起赴武汉支援,虽然没能如愿,但是为一线人员加油打气、做好服务保障工作,我相信,这种“坚守”也是一股不可或缺的力量。现在,国内疫情形势缓解,我重新回到了脱贫攻坚战线,与战友们共同开启了新一轮的热血战斗。在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中提到,希望青年一代“努力在为人民服务中茁壮成长、在艰苦奋斗中砥砺意志品质、在实践中增长工作本领,继续在救死扶伤的岗位上拼搏奋战,带动广大青年不惧风雨、勇挑重担,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回想起当初选择来广西这个决定,我感到无比庆幸。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年干部的培养,着重强调要到基层岗位进行锻炼,体民众之所感、会民众之所需,为青年一代锻炼成长提供了大力的组织保障。世界很广,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为之奉献一生的事业。北京大学医学部 宣素材来源于医学部学工部整理/宣传部 韩娜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编辑/宣传部 张湄芷作者/来源:北京大学医学部#选调生# 内容如有不妥,请点击头像-私信联系小编修改或删除
〉〉名片程胜平市中医院消化科主任,主任医师,消化内科医学硕士。浙江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温岭市陆维宏名医工作室辅导员。1994年7月参加工作,从事临床工作25年。在省级以上专业杂志发表论文十余篇。在工作中,他年年考核优秀,多次被评为市中医院优秀党员。获得医院及浙江中医药大学优秀带教老师、2017年温岭市卫计系统“百佳医生”称号。他是一位儒雅谦恭的医生,对待患者态度和蔼,工作热心细致;他是一位勤勤恳恳的“老黄牛”,只要病人需要、病情需要,他随叫随到,毫无怨言,加班加点成了工作常态;他是一位勇于挑战的学者,面对疑难杂症迎难而上,带动了医院消化科的发展。他就是市中医院消化科主任程胜平主任医师。2005年,程胜平从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学院硕士毕业后,作为我市第一批引进的高级人才来到温岭。行医20多年,他不仅用高超的医术拯救患者生命,更时时刻刻用一颗仁心爱心温暖着患者。打开患者心结,治病的一剂良方周五上午,是程胜平的门诊日。上午8时多,消化内科门诊就已挤满了患者。“哪里不舒服?”一位老人坐下后,程胜平用一句温岭话拉近了医患之间的距离。在温岭工作20多年,程胜平学会了不少温岭方言。说起这事,程胜平谦虚地说,“听懂没问题,说得还不太地道。”“我爸他胃不舒服……”“请患者自己说。”程胜平温和地打断了家属的话,“哪个部位痛?痛多久了?有出现便血情况吗?最近体重有明显下降吗?……”详细问诊后,程胜平又请患者躺下来接受腹部体格检查。“确认是这里痛吗?”在检查时,程胜平格外仔细,每个部位都按压过去,一边按一边问。事后,程胜平告诉记者,通过面对面的问诊、检查,便于从蛛丝马迹中查找疾病,“消瘦、黄疸、便血等,这些都是身体给予人体的报警信号。”“最好做个胃镜,肝胆B超也查一个。”对于肠胃不适的患者,程胜平还不厌其烦地叮嘱,最近辛辣、刺激的食物要少吃,烟酒也不要碰。碰到情绪紧张的患者,程胜平还会多花点时间,跟他们聊聊天、谈谈心,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艰涩的医学知识灌输给患者。在他看来,“打开患者心结,也是治病的一剂良方。”“你这病属于胃食管反流,胃液往上走,所以会有烧心的感觉。”听完一位患者的叙述,程胜平很快就下了结论,“这个病很常见,不要过于担心。我开点药,你先吃吃看。”同时,程胜平又叮嘱患者在饮食起居方面的注意事项。“找他看病特别踏实、放心”当天,前来就医的患者很多,但大部分人没有因为等候时间长而心烦气躁,相反,每一名就诊完毕的患者都是心满意足。“程主任看病细致,待人很亲切。”说起程胜平,患者张大伯赞不绝口,“找他看病感觉特别踏实、放心。”当天,一位智障人士在家人的陪同下前来就医。问诊后,需要接受体格检查,但是这名患者却不愿意配合。经过一番耐心劝导,患者终于完成了体格检查。“需要再做个CT,还要验一下血。”得知这名患者来医院一趟不容易,加上病情较急,程胜平为他们联系了急诊。“确认是骨头上面痛?”“是的。”“最好再到胸外科去检查一下。拿着这个票(挂号单),不用重新挂号了。”“好的,谢谢医生。”“不客气。”……在简单的对话中,记者发现,程胜平很为患者着想,对于每一位患者都认真对待。“程主任,您上午有空吗?”一位医生推门进来,“急诊有位病人,想请你看看。”碰到内科方面的疑难杂症,很多熟识的同事也会第一时间想到他。常年跟患者打交道,程胜平炼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当天上午门诊,程胜平将一位患者送到外科。后经检查发现,这名患者是肠癌早期。“肠癌、胃癌早期无明显症状。”程胜平说,“癌症发现得早晚,意义完全不同,早期的癌症患者5年生存率在90%以上。”对此,他建议40岁以上的患者应定期接受体检。只要患者需要,他随叫随到高考填报志愿时,程胜平将所有的志愿都填报了中医、西医专业。当年,他以优异成绩被同济医科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学院)医疗系录取。大学毕业后,他又在华中科技大学取得消化内科医学硕士学位。2005年,程胜平作为我市第一批引进的高级人才来到温岭。“对医生来说,救死扶伤是我们的职责。”当患者被成功救治,听到他们一声发自内心的“谢谢”,程胜平就觉得十分有意义,“这是对我们工作最好的肯定。” 在工作中,程胜平多次收到患者赠送的锦旗和感谢信。他还多次婉拒患者赠送的礼物和红包。有一年冬天的深夜,程胜平接到急诊室打来的电话,一名患者发生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出血量大,病情十分危急。接到会诊请求后,他迅速赶到医院参加抢救,及时为患者进行了检查,并治疗,最终使患者转危为安。只要患者需要、病情需要,程胜平每次都随叫随到,毫无怨言。一天夜里,病房里一位患者发生大呕血。接到值班医生电话,他二话没说就赶到医院进行抢救,等抢救结束,已经是凌晨4时多了。第二天上午,他还要继续当天的工作。这样的事还有很多。不久前,一个六七个月大的孩子因误食鱼骨头前来就医。当时情况特别危急,接到救治任务,程胜平急匆匆赶到内镜中心,在内镜下成功将鱼骨头取出。医者仁心。碰到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患者,程胜平都会主动上前搀扶,协助他们开展检查。有时候,有些患者做完无痛内镜检查,清醒后仍有头昏乏力等不适,他还主动搀扶他们坐下休息。小小的举动,却能给患者带来一丝安慰。一天晚上,程胜平值夜班,发现病房里一位阿婆满脸痛苦,烦躁不安,原来家属外出,又没有护工照顾她,这位阿婆排便在裤子里无人清理。得知这一情况后,程胜平立即动手帮阿婆清理了大便。患者家属了解事情经过后感激不已。精益求精,帮助年轻医生共同进步从事临床医疗工作多年,在担任科主任后,程胜平仍坚持参加科室一线值班工作,承担消化专科专家门诊及消化内镜等工作,承担院内会诊及内科二线班,履行主任医生职责,认真查房,指导下级医师进行科室日常的诊断与治疗工作。对待工作,程胜平精益求精,认真对待每一位患者,在最大程度上防止误诊误治。行医这么多年,他没有发生过重大差错事故。在他的带领下,该院消化内科还多次获得医院“综合目标奖”“医疗安全奖”。他是医院技术骨干和消化内科学科带头人,消化内科成为温岭市、台州市、浙江省中医药重点学科(专科)。在程胜平看来,医学是一个不断进步的学科,医生要活到老学到老。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刻苦钻研医术,积极参加学术会议及继续教育学习班等方式,学习本专业新理论、新技术,促进业务水平不断提高。作为科室负责人,程胜平组织医务人员开展培训,通过疑难杂症的讨论,提高整个科室的技术水平,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作为带教老师,程胜平精心指导下级医师、轮转医师、规范化培训医生及进修医生的临床工作,每年在全院及科内讲课数十次,带教轮转、规培、进修医师数十名。近年来,他多次主办、承办国家级及省级消化内科继续教育班,省内数百名医务人员参与学习。他多次获得医院及浙江中医药大学优秀带教老师称号。2016年参加浙江中医药大学教学查房大赛获三等奖。在科研领域,程胜平也颇有建树。他承担厅局级、市级课题3项。课题“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道溃疡疗效分析”获2016年温岭市自然科学学术奖一等奖,台州市自然科学学术奖三等奖。“诚以待人,慎以处事,平心如水。”程胜平将自己的名字按照谐音拆开,在微信备注栏上写下了这样一行字。“父母年纪大了,身体不太好。”由于离家千里,程胜平不能经常回家看望父母,这让他留下很多遗憾。
近日,给战斗在一线医护的子女加分,引起热议。反方认为应停止加分,“老子英雄儿加分”,对其他考生不公。别拿公平当人情,别慷教育之慨。福利薪酬和其他都可以,唯独教育不应该失去公平。对此,有医师提出具体建议:国家可确定一个明确的目标,以5年为期,持续提高医护人员的薪酬,在5年后,让医护人员的薪酬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去年“两会”前,北京政协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院长王成祥曾建议:把独立非盈利的卫生行业单位,从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变成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也有人指出:欲望是无穷的。就算医生月入百万,也解决不了目前的问题,因为问题的根源不是医生,而在于医疗行业的一些制度不完善、医患比例太低、医疗定价等等一系列问题。只说医患比例,一个医生要负责十几、二十几个病人,每天光病例就写不完,所以逼得医生采用复制、粘贴、修改的偷懒方法,因此经常出现男病例还有妊娠的笑话。上级卫生部门还要不定时检查病例,发现不合格要罚医院,医院就得罚医生。门诊医生从上班开始,门外大群的患者等待就诊,医生哪有时间给病人慢慢的、认真的检查,等等一些问题,都是综合问题的表现,所以,要不断摸索、改革。网友纷纷探讨留言:@脊柱外科贾某人:因为好的医疗资源太容易获得了,能让人随心所欲。就像房价如果超便宜我相信都会买海景大别墅一样。@偶得来了:小医院病人越来越少 大医院越来越集中 一线城市人口越来越多。@意识决定物质CN:郑大一附院2018总收入180亿。@tosssdog孙一峰:说实话,推行社区医疗挺重要的。所有人不管大病小病都要去大医院,有点浪费医疗资源,我们这里经常流个鼻血都要打120到急诊科看看。@白告老仙:社区医院完全成了摆设,就只能打打预防针,或者吊个盐水啥的,稍微严重点的病就让你去大医院看。@-资深气象爱好者-:这不是需求极度旺盛,这是因为医疗这个东西是刚性需求,而且分级诊疗制度执行不到位,所以病人但凡有点钱就都呼呼呼往大医院跑,加床也住。@大张Oli:这下明白发展中医药是如此大的一盘棋了!@whaib666:医疗产业化的结果,资本是要考虑利润的。 @明月道:医院的创利,其实是社会的一种方式的反映!接着说医护人员的收入:医护人员的收入究竟是高还是低,这要看怎么比较。如果按照当前的国企分配制度或参考公务员标准,大多数三甲医院是不低的。 认识一个高校副校长,因为身兼附属医院院长,他的合法收入比正校长还要高一倍不止,比省长还要高。而这个院长还没有一些科主任收入高。上海的标准说法是大三甲主任医师平均年收入150w,副主任医师100w,主治60w(高年资),有几个国企能达到?中国联通的董事长年收入都不到100w。有人说谁谁达不到,但也有谁谁远超的,注意平均二字。但如果从劳动量和市场价值来看,医护人员的收入水平就另当别论了,很多医务人员付出的辛苦和努力是超出常人的,常年加班值夜班对身体的消耗极大,市场需求极度旺盛,一些专家号市场溢价百倍,黄牛都赚的盆满钵满。不少医生如果跳槽,收入轻松提升几倍。 以上是一个侧面的观察,医生收入和各城市的经济水平也有极大关系,比如有些省市医保入不敷出,欠了医院很多钱,收入自然受到影响。各家医院各个科室也有不同。 总体而言,属于可接受范围吧。@烧伤超人阿宝:公务员的隐性福利我们羡慕不来。上次和一个公务员聊天,人家房子是免费的,儿子直接上史家胡同小学。仅后面这条大概就值个五百万吧。@医殇宏哥:上海与深圳是不能代表绝大多数的,你应该去看看更多的更广泛的医院医护收入。@蔚然的天空:问题是大三甲有多少,就算深圳好多医院税后也只有三分一不到吧。@小富女anna:不高,广州的医生薪酬不高,深圳医生没编制也就1万。@一华28:你忘了还有大批医生月收入八千到一万五不等,却要连续值夜班。你看到的150万,100万,60万的,都是医院里的主力医生,而且,他们都不要值夜班。@衣帽间小姐:上海的医生也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这个收入。不过我真的觉得值班不合理,不如翻班,总熬夜太伤身了,还有门诊、手术的经常不按时吃饭,更别说半夜被从家里叫起来的。我不是医生,只是在医院里工作,他们是真的蛮辛苦的。@讲故事的兔子susan:我们单位北京三甲重点科室副主任医师一个月做N台手术每周两天固定门诊一个月也就两万~。。这个平均值的弥补到底在哪里?@无痛医改:明面年薪百万也就北京上海等几个大城市能做到吧。我这省会城市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副主任医师,明面年薪二十万不到。还要周末跑外地开飞刀,真的很累,这时候钱是兴奋剂。@关心哥哥i:坐标成都某大型三甲医院,我的老师,武汉大学本科,中南大学硕博连读,主治医师,9个月税后工资,7w3,30d多岁的人了,房子都买不起,我觉得也太惨了。这边住院医师平均每个月4000-6000,更惨!@yao4321大小姐:我老公在三线省会城市三甲医院,主治,工作快五年,工资三千,呼吸科,奖金4000到8000不等,每天忙的脚不沾地,如果遇到病人逃费,直接从管床医生奖金里扣。到现在都还没攒够首付,谁懂临床一线的苦!@涮羊肉最好吃啦:北京社区,高年主治医,不挣灰色收入,平均一个月6000吧,包括季度奖年终奖。@瑶瑶---anan:北京有名的三甲医院骨科,博士,主治医师,在医院附近租了一套一室的房子,儿子一岁,每天晚上九点以后老婆孩子睡了,自己只能在厨房坐着小板凳看书写文章。晋升要求SCI,手术多工作压力大。后来为了不妨碍儿子媳妇休息,每天在医办室读书到12点才回家。工资每月一万多。这是大多数一线年轻医生的现状。@UNICORN6666666:我学弟苏北二甲医院,工作5年了,4证合一!工作5年工资+奖金3100!去年跳槽私立医院,月入1.5万!@白衣da帝:一线城市的主任我相信有真本事。二三线三甲医院的主任确实也有钱,但都没什么本事。反而技术水平好的是主治医师,干活的是住院医师,但都没有钱。@鱿鱼大怪兽:五线三甲,普通科室普通住院医6000+吧,全年基本无休。@靓泡泡0303:我是老师,我爱人是医生,如果计算时薪,我的时薪是我爱人的两倍多,所以医生没有想象中挣得多吧!@Susankeller:同郑州,工作近一年了刚从1000多涨到2000,还是三甲外科,每天手术忙死,唉!@嘚珂爱唱歌:郑州市级三甲医院,工作3年工资加奖金7000,也没觉得医生工资会这么高啊!@可燃冰就是甲烷水合物:定州市人民医院医生一个月6000块。比公务员还低。@zhtzht163:三线小城市,社区副高,一月全加一起不到四千,十年没涨工资了!@我真的不好看呢:广东粤东小四线城市的普通乡镇 年终奖 4W只算年终 不算其他,医生是1.6W,工资加奖金公务员5-7k,医护人员2-8k。@SP赵子龙OX:我在我们县级市现在开3000多,但是是企业医院,二甲,其他市里的医院都是8000+,下乡的镇医院,他们都能开6000多。@方方小同学2006:我主任医师,工资4000多,奖金2000左右,没有灰色收入,沈阳三级医院。@北极熊在北方找不到北:中部省会普通三甲 4000+@牙医牙医2006:本人基层医生,主治第五年,很忙,经常坐下就是半天,喝水的时间都没,没夜班但经常加班,一周超8h,工资3200,同个地方的公务员,老师收入远超我们。@兔小胖Maya:我是市直单位,局长(正县)工资到手8000多点,不到8200。我是科员,工资4000+500车补。我嫂子是我们这传染病医院检验科大夫,学历大专,工龄比我长两年,工资6500+,其余不详。他们院长指定比我们局长高多了,我们这三甲肯定更高的。@半个夏天的故事:确实拿不到4500,每天还累成狗~~每天都在怀疑人生!@我是蓝臻:乡镇公务员工资不低啊,又不是乡财政发钱,有上头呢。乡镇卫生院医护工资也是上面拨款吧?最难的是基层二三级医院,干活多,工资少。医院各种人情塞人,又不会做临床,都放在后勤。医院自负盈亏,几百医护养着后勤几百人,只能压缩工资。@乡村郎中_9820:我在乡镇卫生院干了一辈子主治,,也奏开4500....去那里说理!@Rogarthat:上海规培研究生一个月800,命令式每周让你熬夜加班,熬完通宵第二天接着上白班,这就是大部分年轻医生的现状,你们向往的医生高工资有几个医生能做到?@西瓜O樱桃:理想记举的这几个例子,是行业前2%人的收入,哪个行业金字塔塔尖人员收入差?更何况医生35岁之前,太惨了。哪个行业入门门槛是硕士博士的,别的行业35岁都要成为大咖了,医学行业也就刚刚能起步....重点把基层医生的待遇能够提高,国家能够重视基层医生的待遇福利。@坡上阿西:这个国家太大太复杂,每个行业的塔尖和塔底都有霄壤之别,不能拿个例去说事。一线红星和横店盒饭族,都叫演员,能一样么。@-资深气象爱好者-:还是那个道理:乞丐不会羡慕富豪,但会羡慕比自己讨得多的乞丐。@常被叫成小鹤儿:我从三甲医院辞职,考bd文职了,虽然现在没有以前挣得多,但是性价比高啊,没有那么大强度的夜班,和紧张的医患关系。比公务员高40-50%,是医院主治的三分之二。再也不想回临床了!计划经济时,坊间流传这样一句顺口溜:听珍器(医生)、方向盘(司机)、行政干部、售货员。意思是说这4个职业是最好的职业。改革开放后,司机、售货员的热度不再继续,而医生和行政干部照样热的烫手。这说明医生的收入、地位仍是令人羡慕的。培养一个医生,需要多少时间和金钱?医生的培养年限是5+3+x,临床科室的本科都是五年,比一般的本科都要多一年,普通医科本科刚毕业的学生,是根本没有能力也没有资格看病的,他们要么考研究生,要么找一份工作,找到医院的工作,首先需要进行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也就是相当于实习或者见习,没有处方权,没有单独值班看病的资格的,这个过程是三年,也就是说三年后你才算是一名合格的医生,你才能单独值班收治病人。如果本科毕业你考上研究生,一种是科研型研究生,也就是主要做实验搞科研的,这类研究生毕业以后,参照本科生进行规培上岗,另一种是专业型研究生,也就是在学校经过半年到一年的学习之后,直接到医院跟随导师进行临床学习。后一种的优势在于,研究生期间就可以开始准备考执业医师资格证,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一般来说,专业型研究生毕业后工作一到两年就能够通过住院医师规培考试。只有拿到这个证,你才算是一名住院医生。此外,专科医生还有2-4年的专科医生规范化培训,这也是必须通过的一门考验。其次,医生作为一门专业性非常强的学科,其人才培养制度也是非常严格的,当通过规范化培训通过后,普通住院医生想要升级为主治医师,本科必须有4年的工作经验,硕士必须有2年,其中必须有一年的下乡经历,也就是到下级医院去指导学习。如果要从主治医生升为副主任医师,除了在主治医生岗位的工作年限外,也还要再下乡一年,到上级医院进修一年。所以实际上,从毕业工作到升级为副主任医生,一个顺风顺水没有任何挫折停留的医生,工作时间至少是8年,而这8年,他真正能通过自己努力赚钱的时间,可能一半都不到。然而对一个硕士研究生毕业的医生来说,这时候他已经超过35岁了。最后,医院的竞争激烈,就好像当年的高考,一群学霸在争着仅有的清华北大名额。一个省级医院招聘,基本上只要博士,一个市级三甲医院,没有硕士基本上也进不去,而且市级医院在未来几年内可能连硕士都不要了。而对于已经在市级医院的硕士医生来说,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你必须选择考博,因为没有学历,你就只能拼年资,如果两样都没有,那么职称和岗位都上不去。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学历,才能在这个神仙打架的环境下成就自己的事业。那么,写了这么多,各位可以自己算一下,一名35岁的医生,他读了8年书,又做了4-5年的见习医师,下乡两年,进修一年,等到终于熬过了这个坎,准备去考博士,又是3年底薪留职。博士毕业后,38岁,终于熬出头了,你还觉得他的工资很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