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什么是硕士研究生?周颂

什么是硕士研究生?

什么是硕士研究生我们一般看到的很多人填的个人资料中,学历一栏里写的是研究生,而对应研究生学历的有两个学位,一个是硕士学位,一个是博士学位。我们一般指的考研,是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考试通过后,入学攻读的是硕士学位,即攻读硕士研究生。它主要是为了培养该学科、该专业学生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更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硕士学位是介于学士学位和博士学位之间的一个学位,拿到学位,说明学位者具备了独立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授予研究生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两证。按照脱产和非脱产的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两种培养模式,其毕业后获得的学历和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硕士研究生又分为学术型硕士和专业硕士两种,专硕分数线比学硕稍低,学习和教育经历基本相同,最终在学位证上会有所区别。

张晶

193个硕士点被撤销,对于考研人有什么影响?20考研的放宽心准备

在4月2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公布了《关于下达2019年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撤销和增列的学位授权点名单》和《关于下达2019年动态调整撤销和增列的学位授权点名单的通知》,在这次通知里面就明确提到各大高校或单位一共撤销193个学位点,新增231个学位点,前几天也给大家在动态里面分享过这个消息。2016起实行授权点动态调整我国从2016年开始对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每年都有都有撤销和新增,在2018年共有29个省份的182所高校或单位撤销489个学位点。从撤销学位点的学科来看,有24个工程硕士学位点,软件工程19个,工程硕士(物流工程)13个,政治学、生态学、工程硕士(工业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也超过7个,从数据可以知道工程硕士被撤销的硕士学位最多。从撤销学位点的省份来看,北京被撤销超过60个硕士点,撤销学位点最多,其次是陕西省撤销44个,接着是辽宁省撤销36个,其次就是上海市35个,江苏省34个,湖北省30个,黑龙江省26个,山东省24个,四川省22个,天津市21个。根据有关要求,主动撤销的学位点在3年内实行有限授权,停止招生但可以对已招收的研究生进行学位授予。3年后将完全撤销授权,未毕业的研究生必须到其他学位授予单位进行培养或者申请学位。2019年动态调整撤销和增列的学位授权点名单正式发布,共有101所高校(单位)撤销了193个学位点。从撤销学位点的学科来看,软件工程、应用化学这两个专业撤销最多,有6个单位被撤销,其次,计算机应用技术、美术学、物理电子学和艺术学理论撤销数量也较多,各有4个。从撤销学位点的省份来看,江苏被撤销19个,其次是北京、吉林、四川被撤销15个,天津被撤销14个,福建被撤销12个,湖南撤销11个,剩下的部分省份被撤销数量低于10个。看到2019年硕士点被撤销的消息,不少20考研的同学在问我怎么办,自己这个专业的硕士点被取消了这么办,是不是自己不能读研究生了,也有21准备考研的同学在问相关的问题。对于20考研的同学来说,已经撤销的硕士点对他们有何影响?对于20的同学来说,如果你报考的专业在新的一轮学位调整之中被撤销,那么对你并不会有影响,学校一定会把你培养毕业,但是下一届你这个专业就不能够招生了,你就是你们暂时老师的关门弟子,你肯定没有学弟学妹了,是否还能够招生,就看学校以后能否重新申请招生资格。本来受到疫情影响,大家的国家线都是一等再等,最近教育部也发出公告,表明国家线大概会在4月中旬公布,也就还有一周的时间国家线就要出来了,但是什么样的复试形式,什么时候能够复试还是一点不清楚,大家目前能够做到的就是按照预定计划准备自己的复试就行,管他千变万化,最后考核的知识点总不会变化。对于21考研的同学,撤销、新增的硕士点对他们有何影响?对于21考研的同学来讲一定要去教育部看看这撤销的193个硕士点有没有自己想要考的学校的里面的专业,千万不要准备大半年过后才发现自己这个专业已经被取消了。新增的的硕士点对于21的同学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般来说新增专业相对来说较容易考上,但是大家都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有任何参考资料这对于你们来说一个挑战。感谢大家的阅读,谢谢您的关注、点赞、评论、转发、收藏,每天分享教育小知识,我们下次再见!

麦克斯

人一生有两个阶段最能逼出成果,一是拿博士学位,二是评正教授

题图来源:网络来源:四川大学新闻网虽然这是一位大学校长在全校研究生教育工作会上的“内部讲话”,但我们相信,其他兄弟院校的老师、研究生们也能在讲话稿中读出似曾相识的“亲切感”,而校长在讲话中所揭露出的问题、成因、对策或许也会对您有所启发。注:文中“我校”“学校”等即指“四川大学”。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2020年11月26日,四川大学在望江校区笃行楼召开研究生教育工作会。图为四川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言荣教授在会上讲话。(来源:四川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在四川大学研究生教育工作会上的讲话四川大学校长 李言荣2020年11月26日各位老师:前面的发言讲得都很好,4个学院的领导分别选了一个切入点,都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王玉忠院士从导师的角度谈了自己培养研究生的一些体会。刚才,梁校长对学校研究生培养的总体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下一步的工作打算做了一个比较全面的报告。其实,从今年上半年开始我们就多次组织了讨论,初步形成了学校研究生教育改革的相关文件,今天会后还将组织专门的讨论。待会儿建国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提出明确要求。下面,我主要讲三个方面:一是对研究生培养的几点认识,二是学校研究生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三是下一步我们的几项举措。这三点也是我与建国书记多次讨论过的,包括也是与研究生院反复交流过的。一、对研究生培养的几点认识首先,研究生是研究型大学办学水平和学术活跃程度的重要体现。可以说,我们作为一所研究型大学,研究生应是学校知识创造的主力军和生力军,尤其是博士生的水平更是代表了一所学校的学术水平,一所大学的高度主要是通过博士生来体现的,而宽度则主要是通过硕士生来体现的,硕士生的类型非常多,这就让整个学校和学院充满了活力。我们可以看一看,学校每年产生的论文和成果,包括获奖、专利等等,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我们研究生参与的工作。我们随便打开一个实验室走进去看一看,里面基本都是研究生在讨论、在做实验。第二,研究生与导师是强关联体,导师的水平、风格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烙印。我们说,国内的研究生培养基本上是师傅带徒弟的模式,不像本科生培养是批发式的。我们的研究生培养基本上是沿袭苏联的模式,不论是硕士还是副博士、博士,都是师傅带徒弟。在这种模式下,导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可能仅次于学生父母的作用。我们看到,学生在读书的时候或毕业以后经常会讲一些校园的轶事,这些故事基本上都是从导师那里一代一代传下去的。可见,导师的水平、风格会严重影响到学生,这是一个很强的关联,所以一个研究生导师是不能招太多学生的,像清华、北大的一个导师平均一年可能都招不到一个博士生。过去我们经常开玩笑说,有些导师认不到这个学生是不是他带的,所以到了学院,他就到处点头笑眯眯的,因为他怕学生打招呼的时候,自己也不知道是不是他带的学生。如果一个导师招那么多学生,都不认识是不是自己带的,那就完全搞成批发式了,也就不是培养研究生了。我们经常说,本科生主要是选学校,因为学校的氛围会给学生带来很深的影响,硕士生主要是选专业,因为大部分硕士生毕业以后是要就业的,所以选一个好专业就很重要,而到了博士生主要就是选导师,因为选一个好的导师、严格的导师,甚至是一个有名的导师,这个学生可能就会少走很多弯路。当然越有名的导师一般来说要求也会越高,这是相辅相成的。所以学校一直在下大力气抓师资队伍建设,我们提出的目标是要在未来5年,内培外引1000个国字号人才、大概占学校师资队伍总数的20%,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转身就会遇到名师大家。刚才,华西医院的王坤杰副院长讲他们90%以上的博士生导师都有海外经历,这对学生的言传身教、拓宽视野是很重要的。第三,研究生要突出研究,研究生要突出导师的指导,研究生要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说,研究生首先要突出研究性。如果研究生不搞研究何其为研究生。前年在研究生开学典礼上我就讲过,所谓研究在英文单词里是research,就是“search”(寻找)这个词的前面加个前缀“re”,意思就是要反复寻找才是研究,所以研究生不能只是让他们上课而不去搞研究。其次,研究生导师一定要突出指导性。在大学里面最光荣的就是别人称你是导师,在社会上是不敢随便叫一个人是导师的。所以大家作为导师应该是很骄傲的,但如果作为导师不对学生指导又何其为导师呢。尤其是博士生导师更不能只是成为一个称号,大家在名片上都很骄傲地印着“博导”这一头衔,那你就要实实在在地指导学生,如果在研究生培养的关键环节中不作为、不指导,你这个导师可能就是完全没有意义的,就是一个挂名导师。同时,研究生一定要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这里我们强调的是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不是简单的创新成果的培养,实际上这就是反“四唯”、反“五唯”。我们说研究生的培养并不是一定要完成导师的课题才能毕业,也不一定是要完成导师的工作任务才能毕业,关键是要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对博士生来说更是如此,这样无论学生今后是不是从事这个专业的工作,都才可能在工作中去不断产生创新的成果。我认为,核心就是两个方面:硕士生的培养主要是注重过程的培养、课程的培养和实践的培养,当然学术硕士和专业硕士也有一些差别。其实硕士生的学位性并不是第一位的,而是更要强化学习的阶段性。而博士生刚好相反,因为博士是最高学位,我们每个人读书、当学生最终就只能读到博士这个阶段了,再也没有更高阶的学位了,所以对博士生的培养尤其要注重创新性、高质量、高水平,强化学位性和学位的最高性。第四,一所好大学的人才培养主要是狠抓本科生和博士生。当然,我们的硕士生培养也不能放水、也要抓,但是硕士生并不是一个终极学位,而是一个学习的阶段和经历。对于川大来说,狠抓博士生培养关键就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要继续扩大博士生规模,学校每年的科研经费都接近30亿元,到校的现金至少也超过20多亿元,按一个研究生的培养经费50万元来算,我们每年也可以招两三千左右的博士生,今年我们博士生的招生规模还差一点才到2000,还要进一步扩大才行。二是要进一步增加博士生中的直博、本硕博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培养的比例,这是我们川大作为综合性大学的优势。三是要适当控制硕士生规模,现在学校每年招7000多硕士生,在国内大概排在第6,我们本科生的招生量也很大,实际上我们的学生住宿条件是满足不了这样的硕士生规模的,现在我们都还没有达到教育部“四二一”的学生住宿标准。二、我校研究生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说,川大研究生教育源远流长,早在1914年,当时的华西协合大学就开始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联合招收研究生,1939年老川大也开始招收研究生,可以说在国内高校中找不到几个学校像川大这么早就开始培养研究生的,一百多年来学校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文理工医各类优秀人才。我们研究生培养在取得这些成绩的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我集中讲三点。一是研究生培养的整体水平不高,与川大所处的地位是不相称的。我们培养的研究生有很厉害的,像刚才计算机学院讲的刘大一恒这样的优秀博士生,但也有水平很低的。建国书记给我说过一句话,一所好学校培养的学生低端的应该很少,学生培养质量的曲线是往前移的、向左倾的。但对于我们川大来说,现在这条抛物线可能是向右倾的。去年,教育部研究生司来学校与我们的研究生座谈,后来见到我以后就说川大研究生提的问题总体来说是不行的,提问的角度、高度和视野都不太行,感觉不太像川大研究生的水平,更像是二本、三本学校的。尤其是我们的论文抽检,基本上每年都有抽检不合格的,今年又让人很失望,包括我们的硕士论文在四川省内抽检都有不合格的,这就说明我们从导师开始,一直到学院、到学科分委员会有的是在层层放水的,当然也有学院是做得很好的,比如刚才文新学院的胡易容副院长讲从2011年抽检博士论文开始,文新学院百分之百合格,这就说明学院是把住了质量这个总开关的。过去我们在评百篇优博论文的时候,川大的优博论文是比较好的。刚才建国书记还跟我说,现在国家不评百篇优博论文,我们川大自己要评才行,要起到正面的激励引导作用。二是研究生的视野不宽。总体来看,我们的硕士生一半以上都是来自于二本、三本学校的,我们的博士生1/3多一点也是来自于二本学校的,尤其是我们的硕士生不少都是来再就业的,读了以后马上就要去找工作,所以应该说我们整个研究生的视野打开得是比较晚的,当然,二本、三本也有很多优秀的学生,有的还很有潜质。另外,我们的研究生到国内外参加学术活动还很不够、学术视野也不宽。三是研究生培养特色优势不突出。主要就是川大作为综合性大学在数、理、化、文、史、哲等基础学科方面的优势没有在研究生培养上充分地体现出来。另外,就是我们文理工医多学科交叉的特色没能很好地投射到人才培养上。上面的三个问题是表象,那么这些问题的实质是什么呢?一方面,就是我们的研究生培养与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不匹配,我们的目标是要建世界一流,而不是二流、三流,如果我们要建三流大学,那么目前的研究生培养水平就完全可以满足了。另一方面,就是与学校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目标不一致,川大培养的研究生不是来镀金、来再就业的,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是要培养拥有卓越创新能力和过硬专业本领的高层次创新人才。所以川大培养的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在我们心目中的形象应该是文科生才华横溢、仪表堂堂,至少也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医科生医术精湛、医者仁心,理科生学术深厚、术业专攻,工科生技术过硬、行业引领。如果我们按照这样一个标准来培养研究生,那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就是高层次创新人才。三、下一步学校的几项举措下一步,我们要着力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总体来说就是要严守下线、提高中线、激励上线,具体要做到两个严格守底线、三个狠抓冲高线、四个加强抬中线。首先是两个严格,就是要严格做好博士生全过程培养和博士生导师评聘与责任溯源。一方面,我们要严格做好博士生全过程培养,从选题开始,到开题、中期考核、学位申请,一直到论文答辩,真正把博士生培养的每个环节都严起来,如果一个环节没有跟上、放了水,那就可能会层层失守,如果这个学生的导师、学生所在学院的教授委员会、我们文理工医学科分委员会层层都把关不严、都是橡皮图章,那这篇论文很可能就是一篇不合格论文。所以,从2018年6月开始学校制定了论文双盲外审、从严审批的制度,要求各学院的教授委员会和各学科分委员会一定要从严把关。如果你不得罪少数人,就会牺牲大部分人的利益。如果你当院长、书记,当教授委员会主任,当分委员会主席去层层放水,那可能用不了几年你所在的学院、学科就会学术塌方了。我们可以看到有多少学校现在要申请一个硕士点、一个博士点,这个学校的书记、校长都要亲自带队去到处汇报,就是为了要拿到这个学位点,而我们有的学院却完全不在乎,如果这个学位点被你搞垮了,在你手里衰败下去了甚至被撤销了,那你还当什么领导、什么导师。所以,对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要从严把关,对博士学位论文要更加规范和严格,一定不能怕得罪少数人。另一方面就是要严格博士生导师的评聘与责任溯源,要对研究生导师尤其是博士生导师上岗有明确的要求和提高招收指导学生的条件,对出现问题论文的导师一定要严格追责,就像我们修大楼的质量监控一样,几十年后出了问题都要倒查、都要溯源、都要追责。这次论文抽查的大部分问题论文都是2017年授位的,很多是2015年及以前答辩的,当时就只有毕业证没有学位证,说明大家都知道可能是有问题的,尤其是一个单位有两篇的,还有一个导师有两篇的,那你还当什么导师,这样不负责的放水,你把所在的学院、学科置于何地。所以,学校规定出现问题论文的导师要停招两年,同时所在的学院减两个博士生招生名额,整个绩效减2—3%,大概每个人减四五千块钱,我们说这都轻了,如果还不能刹住车的话,那就只有从重了,我看导师停招5年、减10%的岗位津贴都是应该的,从这次开始就要逗硬,这个风不刹住、守不住底线是不行的。其次是三个狠抓。就是要狠抓研究生视野拓展,狠抓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式培养,狠抓多学科交叉。一是要狠抓研究生视野的拓展。这次学校研究生教育改革意见中有一点提得很好,后面大家还要一起讨论,就是我们要求硕士生原则上要在在读期间尽量参加一次全国性学术会议,博士生要参加一次国际性学术会议,就是要让学生有一个完整的训练过程。如果我们川大的学生毕业以后说自己没参加过一次学术会议,不知道国际会议怎么开,不知道学术会议报告的PPT怎么做,人家听了可能都会笑话他,也会说川大的博士生基本训练不够。所以我们的研究生只要参加重要学术会议作邀请报告或分会报告的,学校应该资助支持,可以给一定的补助,另外我们还有UIP、大川视界等等,帮助学生打开自己的视野,尤其是学术型博士更要走上国际舞台去竞争。二是要狠抓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式培养,包括我们已经实施的强基计划、硕博连读等等。因为一个人在二十六、七岁到三十岁之间,往往才可能静下心来用四、五年的时间去安心做一件事情,在这四、五年里就可能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如果让他们稀里糊涂地先上一年课、再做一年实验,第三年就写论文然后再答辩,我们先不说发表文章,一年的实验不知道能做些什么事情,我们培养博士生还是要奔着成为一个专家去的,三年的时间太短了。三是要狠抓多学科交叉创新人才培养,尤其是要在医学+、信息+上做文章。多学科交叉是我们川大作为综合性大学的特色之一,现在从国家层面也非常重视多学科交叉,比如评院士要设立交叉学科推荐机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也专门设立了第九个学部就是交叉科学学部等等。当然,我们说做学科交叉也要符合学科自身的规律、学院的发展方向以及导师所承担科研任务的情况,尤其是我们也要注意不能说我看这个学生在某个专业领域里不行、很难过关,就弄到交叉领域去,在交叉那边可能会松一点,这是不行的,也是要出问题的。最后是四个加强,也就是要加强产教融合联合培养基地建设,加强课程建设与教材建设,加强研究生生活与待遇有明显改善,加强学术道德与学风建设。一是要加强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这个事情非常重要,孙春兰副总理在今年的全国研究生教育大会上专门讲了这件事。去年底召开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时,省委彭清华书记专门给建国书记讲,川大能不能与核动力院一起联合培养核科学方面的研究生,现在我们已经启动了这项工作,每年拿出10个博士生指标。目前学校还正在与包括九院、东方电气等在内的大院大企开展产教融合联合培养研究生,这样就能更好地将学校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与企业的需求导向结合起来。二是要加强课程建设与教材建设,今后我们的研究生尤其是硕士生可能会越来越多通过课程学习和研究来完成学业,倒不一定要去做那么多研究型实验,所以研究生的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就越来越重要。前几天数学学院请了几个北京的院士,当时他们就在说自己上大学的时候,读的一本教材就是川大数学系编的《高等数学》,当时他们说这本书编得真好。我就想起来自己在读大学的时候学的《结构化学》这本教材,就是川大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朱正和老师编的,当时的影响不知道有多大、影响了多少人,所以编好研究生教材很重要。三是要加强研究生生活与待遇有明显改善,特别是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改善博士生待遇,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吸引优秀的博士生生源。我听说,现在我们硕士生的待遇在全国重点高校中是可以的、属于上等水平,而我们博士生的待遇在全国高校中是低于平均水平的,这样我们招生就很吃亏。我们都知道,博士生这个年龄段的实际问题多,可能刚刚结婚或准备结婚,如果我们不能解决他们在生活上的实际困难,这些学生怎么能静下心来做四、五年的研究呢?所以我们要进一步完善补助分摊机制,一定要把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的待遇提高上去,至少要走到中西部高校的前面去,目前的中等偏下的水平肯定是不行的。其实我们每个人一辈子只有两个阶段是最能通过逼一下就出成果的,一个是要拿博士学位,他肯定是要拼了老命的,另一个就是要评正教授,他肯定也是要拼命去整的,过了这两关原则上你就管不住了,他基本上就可以放飞自我了。所以在博士阶段,我们要尽力把他们的待遇、住宿条件等等改善好。四是要进一步加强学术道德与学风建设,一定要严格学术规范、严谨学术作风、严守学术道德,做真科研、真学问、真贡献。总体来说,我们要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核心就是要“两个严格”守底线,“三个狠抓”冲高线,“四个加强”抬中线。各位老师,川大研究生教育的基础是非常好的,我们完全可能做得更好。我们说没有差的学生,也没有差的老师,只有差的管理。只要我们都追求一流、追求卓越、追求真学问,川大就一定能源源不断地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研究生。谢谢大家!来源:学术那些事儿

返祖

【普及】什么是学历,什么是学位?学历和学位的联系

大家在工作和学习的时候,会经常遇到学历和学位这两个概念。很多人就会想,到底学历是什么?学位又是什么?什么是学历?学历指的是小伙伴们的求学经历,指的是我们曾经在那些学校毕业或者肄业,在我们的实际升学和工作过程中,指的是我们最后一次也是最高等级的一段学习经历。当我们毕业或肄业的时候,以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实施学历教育、由国家认可的文凭颁发权力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所颁发的学历证书为凭证。学历一共分为小学、初中、中职/高中、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几种。什么是学位?学位指的是授予个人的一种学术称号或学术性荣誉称号,表示其受教育的程度或在某一学科领域里已经达到的水平,或是表彰其在某一领域中所做出的杰出贡献。我国现存的学位一共分为博士学位、硕士学位、学士学位和副学士学位四级学位。学历和学位的联系不明白学历和学位的关系,只是笼统地认为学历就是学位,学位就是学历。但是事实上却并不是这样的,学历不等于学位。实际上我们在结束一个阶段的学习之后,会拿到两个证书,一个是毕业证书,另外一个是学位证书。只有我们同时拿到了两个证书,才能说我们获得了本科学历、学士学位。反之,如果只拿到了学位证书,没有拿到毕业证书,则我们只能说他获得了学士学位;而如果一个人没有拿到学位证书,我们也就不能说他获得了学士学位。喜欢这篇文章的人也喜欢 · · · · · · 你缺的不是机会,而是学历 你会在业余时间参加成人教育吗? 学历就是一个支点,它可以为你打开更广阔的世界 2018年深圳积分入户变化,学历还是积分入户的“重头戏”扫一扫左边二维码,更多成考资讯等着你。............

是谓同德

学历和学位有什么不同?研究生和硕士是什么关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人们常说,本科学历专科学历,或者是经济学学士、取得理学学位,另外,有的人常说研究生、考研,而另一些些人习惯说硕士。那么学历和学位之间到底有什么不同?它们分别是什么意思?研究生和硕士是什么关系?今天小编就为你解答。顾名思义,学历,更像是一种受教育的经历,它是一种时间段的概念,它指接受教育的阶段,分小学、初中、高中、初中中专、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因为是一种受教育的阶段,所以不分专业。学位是标志一个人学历的头衔,即一个人通过学习取得学识及相应学习能力程度的标志,由国家授权的高等学校颁发。一般包括学士、硕士、博士三种。学位和学历的区别:学位是学历的标志,不和学校学习的经历或学历挂钩;而学历则必须是学校学习的经历。所以有学历不一定有学位,没有学历一定没有学位。以上所提到的本科专科都是学历,而有了本科学历后,然后再取的相关学识和学习能力会被授予学位,本科阶段的学位叫做学士。而研究生和硕士的关系也可以从这个角度来看,研究生是一种学历,而硕士是学位,也就是说,你考上了研究生,需要达到一定的水平,才能被授予硕士学位。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我们把研究生入学考试叫做考研,而把研究生硕士阶段的毕业叫做硕士毕业。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研究生的范围要比较广,因为研究生又包括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用研究生专指硕士研究生,而把博士研究生直接叫做博士,其实这种叫法不是完全正确的。所以说,学位不等同于学历,获得学位证书而未取得学历证书者仍为原学历。取得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毕业证书的,不一定能够取得相应的学位证书,取得学士学位证书的,必须首先获得大学本科毕业证书,而取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证书的,却不一定能够获得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另外,专科毕业之后一般是没有学士学位的,所以在网上很多人认为专科不叫大学,但是这种想法显然是不对的,专科只是比较侧重于实践和应用,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有时我们也会听到结业,结业一般是某个活动或培训完成叫结业,但大学里的结业就很不好了,当大学生由于成绩差或其他原因取得不了毕业证和学位时,学校可能会发结业证,表示你在这个学校上了学,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你没能完成学业没有毕业证,也没有取得学位。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在评论区进行评论,小编会帮您解答,也可以关注小编随时随地询问。

丘之所言

考研不装逼,和咸鱼有什么区别?

“985、211真的不是谁都能考的”随着考研复试的尘埃落定,17年考研基本进入了尾声,有很多研友觉得自己沦为了炮灰,大呼“运气比努力重要”,其实这世上哪有那么多的好运气,只不过有些人知道审时度势,量力而行;而有的人选择背水一战,铤而走险,虽然最后造成不同的结果,但广东中公考研君由衷的觉得这并不能跟人生的失败和成功挂钩。的确考研不装逼,跟咸鱼有什么区别,但985、211真的不是谁都能考的。在考研贴吧里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秀分数的,让大家以为高分只要努力就能做到。但是在我看来,对于本科是二本或是三本的同学来说,你考研要报985 211一定要慎重慎重再慎重。你要明确自己从小到大的学习能力是否有能力做到。大家从小到大就被灌输一种只要努力就能做到任何事的思想,我们看到的总是一些不断努力就赢得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但是我们看到的都是积极向上的,也是极少数的。我认为不是这样的。有些事你努力真的办不到。我亲眼看到一个考研五战985的同学是多么的欲哭无泪,我亲眼见证我们班几乎所有报好学校的学生都挂掉。其实研究生只是一个平台,一个你再次努力的机会,并不是大家说的那样,不是211、 985读的就没有意义。研究生期间你可以好好规划你的人生,有三年的时间努力。人跟人的差别是有的,考研和高考都是选拔性考试,你高考考的二本或者三本并不是偶然,我从来不相信愚公能移山的,学习能力不行就是不行,不是你努力就可以弥补的。考研几乎是完全公平的,全国招生,全国统一划分数线,不像高考那样,山东河南的非常吃亏。不要抱怨自己考的学校专业课压分,不要抱怨北京等地的学校判卷极旱,不要抱怨有些学科国家线太高,这都是你的选择,你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我相信每一个坚持到最后的考研人都是好样的,都向大家证明了90后不是垮掉的一代,我们是有梦想的,我们可以为我们的梦想坚持努力。大家要量力而行,不要让自己的梦想成为妄想。——@樊飞啦fhch很多人于是不得不重新审视一个问题,当初自己为什么想要考研?抛开真正为了学术理想而言,从广东中公考研君接触大部分研友而言,与其说是为了改变出身,不如说考研是为了圆梦。在很小的时候,我们其实都被问过一个问题,是考清华呢?还是考北大呢?于是我们在日复一日纠结中慢慢发现别说清华北大考不上,连985、211对于自己而言都是一种奢侈的梦想。当面对高考分数时,那些高校我们连敢想都不敢想的时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要考研的初衷了。而当我们一旦决定考研了,又不得不去面临一个现实的问题,到底是追梦重要还是考上研究生重要,难道二者不能兼得吗?▼其实更多的是炮灰,考上985的并不多▼很多报考211都躺了……▼有时候方向比努力更重要▼但失败的原因绝对不是不可扭转的▼就像并不是人人都能上清华北大▼我们要对自己有清晰的定位▼对于双非而言就算考得再好也需要看运气▼如果被刷,真的要考虑一下是否是能力问题▼双非,只是曾经没有努力;但落后一步再难追平!▼所有的一切并不是一成不变▼985复试被刷连调剂都没地方去▼大城市的双非比普通地区的211就业还好▼不过人生总是充满无尽可能▼若是只想要985的名头,办法总比困难多▼今年只是一个例外,你没考上也是一个例外▼人最关键的是要认清自己▼但考研不装逼,和咸鱼有什么区别?看完大家的评论,广东中公考研小编认为,在现实面前,我们还是要曲线考研比较好,每个双非人其实都有一个名校梦,除非真正不喜欢学习和学校的同学,抛去所谓的考研黑校和一些“不公平”的制度而言,有时候真的我们量力而行。考研留给我们的时间并不多,尤其对于那些跨学校跨专业的研友而言,这真的不是奋斗几个月可以做成的事情。当然也并不是让大家屈服于现实,毕竟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拒做炮灰!如何准确选择考研目标院校?如何避免做炮灰,其实最简单粗暴的办法就是要根据自己的实力情况选择考研目标院校。有很多研友会说目标院校早就定了现在说什么其实都晚了,而今天广东中公考研小编就要告诉大家一个反常识,其实现在才是确定目标院校的好时机。在复试开始,大家对自己并没有一个很清楚的认识,在确定目标院校的时候大多都是名校情结作祟,也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使然,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尤其是到了四月底,我们基本可以对自己的能力进行一个定性分析,在这个时候对自己的目标院校进行调整并不是改变初衷,而是一种“识时务者为俊杰”的大气。符合考研目标考生在考研中一般会存在这样的心态:一种是必须考上好专业好学校的;另外一种是只要能考上就行的。前者完全可以依据自己的喜好和未来的发展需要,而后者则要更加注意权衡选择,尽量增加成功的概率。所以考生必须首先明确自己要什么,想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然后在根据各招生单位提供的有效信息来进行综合比较,找到自己理想中的学校。对于考研院校选择首先应考虑该院校是否有目标专业,以及目标专业的强弱等。事实上,院校与专业的搭配选择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来讲,名校名专业考取的难度很大,就业前景很好;名校一般专业考取的难度较小,就业前景也很好;一般院校名专业考取的难度较大,就业较好;一般院校一般专业,考取的难度较小,就业前景一般;同学们可以参考这些特点,灵活的选择。同时,考生在选择学校时,要对自己专业进行全国索引,了解它们的排名情况再行定夺。热门专业普通学校,热门学校普通专业都可以多加考虑,毕竟名校毕业后可以凭借它的名声来打响第一炮。相对看来,热门学校的热门专业是挑战系数最高的,也是最困难的。同时,该学校该专业的导师构成也要考虑在内,导师的教育背景、学术方向、科研成就、为人作风等都与学生日后的学业甚至就业前途息息相关,那么考生在选择学校时就要多加一份关注。切合个人实际情况很多考生都有一种“名校情结”,对知名高等院校抱有的一种带有强烈偏爱的主观意愿和报考倾向。无论从学校的硬件条件还是软件环境来看都具有相当实力的高校,它们对考生无疑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但由于报考人数众多,竞争也非常激烈。考生要明白,考研不容易,读研的机会成本很高,一定要选一个能够实现个人抱负的大学,这样备考也有动力,读研也有激情。理想的目标院校应该是建立在个人能力与个人抱负的交叉点上。所以建议大家对于考研目标院校的选择一定要量力而行,要确保有机会考上,可以根据自身条件结合预报学校、城市的客观现实冷静剖析,全方位考虑,争取做出最理想、最理性的选择。考虑城市因素考研专业确定之后,同学们要做的事情就是结合“城市”选学校。在选学校的时候为什么要考虑“城市”的因素呢有两个原因:根据教育部的统计,我们发现70%的研究生就业是选择本地就业,因此在报考的时候就要认真思考自己毕业之后是否想留在高校所在地工作。每个城市的高校培养的学生或多或少都会打上当地的烙印,正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性格以及特点,因此当地研招办对于当地的生源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当然每个人也都会有自己钟情的区域,很多考生会选择到一线城市读研,他们认为,大城市上学可以开拓眼界,学到更多知识,还可以感受大城市各种前卫的东西,同时211院校和985院校确实较多集中于大城市。对此,学校所处区域关系着考生就读期间接触的平台和视界还有将来的就业和发展。当然并不是鼓励大家一窝蜂的挤在一线城市,也是要根据自己的专业情况和发展前景等综合考虑,还是那句话,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就业也是选择院校必须要考虑的一个因素。考生在决定了专业后所以奔着名校去就是希望能有一个好的发展。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以及江浙、广东等发达省份的大城市,人才就业竞争激烈,越来越多的公司更加看重工作经验,刚毕业的硕士研究生直接在大城市就业的难度比较大。当前一些报道说研究生就业率低,就指这些地区。而正在发展中的广大中西部地区却少有人问津,这种巨大的反差也是造成研究生就业形势严峻的主要原因。所以考生可以摆正心态,立足实际,在就业上理性选择。我们可以把目光放在一些中小的城市,硕士研究生学历在那里会受重视,同样机会就多,成功的机率也大。通常而言,热门院校看似有着不错的就业前景。俗话说:英雄不问出处。但是这句话其实还有半句没说出来:在成为英雄之前,是要问出处的。在毕业时参加工作应聘,如果在同一个专业之内进行选择,大多数单位可能会优先考虑热门院校的毕业生。然而,冷门专业的社会需求是比较少的,相反,社会对热门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比较大。因此,热门院校冷门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难的情况屡见不鲜,而冷门院校热门专业的毕业生由于社会需求较大,可能会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权衡院校竞争态势各招生单位的招生自主权很大,因此必须详细了解:第一是看招生单位的录取分数线,是高于还是低于全国统一最低分数线。第二是看所要报考的专业院系的录取的平均分和最低分数。第三是看报考人数和招生人数的录取比例,了解竞争的激烈程度。数据应该尽量往前多收集几年,有助于看出某种趋势。通过对比,确认选择哪个学校对自身有利。同时在择校中考生还应考虑院校的招生人数,研究生招生人数一般由计划内和计划外构成,而计划内学生又分为免试保送生和统考生。另一种情况,一些学校的有些专业可能往年招生,今年不招,也可能有些学校以前没有这个专业,而近年新增。因此,学生们要多搜集预报考专业相关学校的内部信息,探清招生人数中的实际外部招生名额,勿将一腔热血化为乌有。院校文化、资源一个学校的文化氛围大方向来说往往能够影响一个人的气质,小方面来说学术氛围浓不浓都是关系到我们的发展的。就像清华被誉为理工的天地,而北大是文综的圣殿一样,一定要结合自己的专业特质,个人的文化素养。同时学校的图书资源,研究资源,导师资源等资源同样重要,当然导师选择也很重要,找对导师求学才更省力。或许因为某个知名导师跟自己所想研究的方向或兴趣是一致的,所以要报考其他院校和专业,这也是可能的。导师的重要性不在于学术本身,而在于他能为考生自己的学术之路提供大量的帮助。学术氛围对读研来说,学术氛围是非常重要的,读研就是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中慢慢熏陶并培养自己的各种能力。一般来说,热门院校冷门专业会拥有自己良好的学术传统,在这个学术传统中读书的人会不自觉地烙上这个学校自身的气质与秉性。并且,在热门院校里,会有各式各样的学术讲座,图书馆里会有更丰富的藏书。对冷门院校热门专业而言,冷门院校的学术氛围是相对不够浓厚的。学术讲座很少,可能在一个学年里也听不到几个学术牛人来讲学,学校里面的图书资料也不够完备,学术资讯会比较闭塞。师资力量读研是在导师的指导下从事研究活动的,俗话说,“名师出高徒”,导师对研究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读研是很讲究师承关系的,好的师资对学生从事学术研究非常有帮助。一般而言,热门院校里的冷门专业具有不错的师资,这是与热门院校尤其是名校自身雄厚的师资配备紧密相关。考取热门院校的冷门专业,有可能跟随一位很有名望的导师来从事基础性强的学术研究。对于冷门院校热门专业而言,随着研究生的扩招,很多冷门院校纷纷申请并开设热门专业的硕士点,以吸引更多生源。但是,这些冷门院校所开设的热门专业由于受办学条件的限制,大部分没有很好的师资,尤其是没有名师。因此,冷门院校热门专业的师资相对较弱。录取率比较考生参加考研,都希望自己能金榜题名,能否考取是衡量考研是否成功的标志。报考热门院校的人数是很多的,但应该注意的是,很多人都集中于报考这些热门院校的热门专业。因此,报考热门院校冷门专业的人数可能并不多,录取率可能较高。相反,对于冷门院校热门专业而言,一方面,考生会认为冷门院校相对好考;另一方面,大多数考生选择报考热门专业。这两者结合起来,冷门院校热门专业的报考人数反而可能很多。调剂机会考研是可以调剂的。它可以在同一专业的不同学校之间进行调剂,也可以再同一学校的不同专业之间调剂,还可以跨院校跨专业调剂。因此,对考研来说,调剂是一个潜在的读研机会。报考热门院校冷门专业,在同一专业之内,可以获得更多的调剂到非热门院校的机会,甚至也会有调剂到冷门院校热门专业的机会。对于冷门院校热门专业而言,一般来讲,即使是同一专业,很难调剂到热门院校,但可以调剂到同一院校的冷门专业。因此,冷门院校热门专业的调剂机会相对较少。总之,院校的选择是在结合目标专业的基础上,考生最好在自己喜欢的城市,选择一所自己满意又有可能考上的院校。

戴逵

什么是重点专业?什么是重点学科?

对于什么是重点专业,什么是重点学科?相信很多都不是很理解,所以今天就给大家讲解一下什么是重点专业,什么是重点学科?这一问题。重点学科剖析清华大学高校里的重点学科可以涵盖好几个专业,一般来说,这些专业同时也是该校的热门专业或强势专业,录取的时候分数都比较高。如果考生在确定该校的强势专业没有把握被录取时,可以选择与志向专业相近的、录取分数又低于目标的专业。这样被录取的机会就会大很多,比如你的第一志愿填报的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的重点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但是如果你想到了该专业录取分数不会低,于是,在后续志愿里填报了与计算机相近的两个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和通信工程。最后虽然没被第一个志愿录取,但是被第二个专业录取,所以这种“曲线救国”的策略值得推崇。因为这种投档方式不仅大大增加了录取机会,而且还减少了退档率,并且考生也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专业。学科与专业的关系学科与专业的关系学科是学术的分类,指一门科学的专业分支,如自然科学中的物理学、生物学,社会科学中的史学、教育学等。专业是在一定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构成的,离开了学科知识体系,专业也就丧失了其存在的合理性依据。在一个学科里可以组成若干专业,在不同学科之间也可以组成跨学科专业。所以没有了学科知识体系也就是没有了,专业的知识体系,但是学科脱离专业还可以重组,专业却不可以,专业要是没有了学科体系的支撑就不会存在专业体系。什么是国家重点学科?信息科技国家重点学科是一定时期国家根据当时的发展战略和重大建设目标的需求,择优确定并重点建设的培养创新人才、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在高等教育学科体系中居于骨干和引领地位。所以重点学科是没有固定不变的,随着社会发展的改变,重点学科也会有相应的改变。基建工程其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的目标就是要让一批学科总体水平处于国内同类学科的前列,其中部分学科达到国际同类学科的先进水平,从而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因此国家设立重点学科也是一种发展教育的战略,要发展高水平的学科应当有侧重点,某些学科虽然不是国家的重点学科,但是对我们依然很重要,所以各位考生不要误以为不是国家重点学科就不重要。医药研究根据《国家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高校要想得到这项荣誉需要板上钉钉的几大条件:拥有学术造诣高、具有一定国际影响或国内知名的学术带头人,有一支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学术团队;应有完整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体系,培养的博士生质量和数量位于国内同类学科的前列;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色,在本学科领域有较大的学术影响,已取得较高水平的成果,承担着国家重要的研究项目;教学、科研条件居国内同类学科先进水平,具有较强支撑相关学科的能力,有良好的图书文献和现代化信息保障体系。因此要成为国家重点学科也并非是易事,所要具备的条件也是一般普通高校难以达到的。但是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能读上一所学校的重点学科里的重点专业是最佳选择。国家重点学科知多少?信息科技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不同时期国家的重点学科内容也有所不同。从1986年开始,我国已经进行了三次国家重点学科评比。在2001年第二次国家重点学科评比的基础上,教育部于2007年进行了第三次国家重点学科申报和评比。这次评比在保留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评选的基础上,增加了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评选,也就是对涵盖专业的大学科评选。其实,每隔几年国家都会对这些所谓的重点学科进行评比,每次评比也会出现几个新的重点学科,但是这基本上也算是惯例,并没有什么奇怪的,随着国家、社会的发展不断做出改变也是应该的。并且这些学科分布在200多所院校里,其中理科791个,文科173个。以上就是对国家高校的重点学科与重点专业的解析,您对此是否有疑问,欢迎留言讨论,转发本文,让更多的人知道吧!

虽虫能天

我国曾经非常风光的“四大工学院”,现在都是什么水平的大学?

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迈进,标志着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在这其中培养理工科优质人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在我国理工科人才培养史上,“四大工学院”的历史功绩不可泯灭。所谓的“四大工学院”,是1952年院系调整后所诞生的四所教育部直属重点工学院,实力和影响力在当时和现下都很了不起,它们分别为南京工学院、华南工学院、华中工学院、和大连工学院。“四大工学院”现在发展的怎样了呢?笔者就简要来谈谈这个问题。南京工学院现为东南大学,简称“东大”,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和教育部与江苏省、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东大是曾经的国内39所985/211工程建设高校之一,更是当下的36所“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之一;学校设有30个院,拥有76个本科专业,30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49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5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涵盖15个二级学科),5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显示:东大有12个学科进入A类;获评A+的学科有5个、A的学科有1个、A-的学科有6个。“双一流”中期评估专家组一致同意东南大学通过中期自评估,评语是:东大建设符合度高、目标达成度好!华南工学院现为华南理工大学,简称为“华南理工”,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是教育部直属、和教育部与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华南理工同样是曾经的国内39所985/211工程建设高校之一,更是当下的36所“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之一;学校设有2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3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4个一级学科广东省重点学科,有工程博士(2个领域)和工程硕士(25个领域)、建筑学硕士、工商管理硕士(MBA、EMBA)、公共管理硕士(MPA)、风景园林硕士、法律硕士等17个专业学位硕士授予权,有2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2个本科专业。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显示:华南理工有8个学科进入A类;获评A+的学科有1个、A-的学科有7个;“双一流”中期评估专家组一致同意华南理工大学通过中期自评估,评语是:建设符合度高、目标达成度好!华中工学院现为华中科技大学,被简称为“华科大”或“华科”,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华科大同上述两所大学一样,也是曾经的国内39所985/211工程建设高校之一,更是当下的36所“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之一;华科大拥有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7个,拥有3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85个博士学位授权点,22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和98个本科专业。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显示:华科有14个学科进入A类;获评A+的学科有4个、A的学科有3个、A-的学科有7个。“双一流”中期评估专家组一致同意华中科技大学通过中期自评估,评语是:超额完成"双一流"建设阶段性任务,成效显著,与国家要求及建设方案符合度高,建设目标达成度高,标志性成果显示度高!大连工学院现为大连理工大学,简称为“大连理工”,位于辽宁省大连市,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学校是曾经的国内39所985/211工程建设高校之一,更是当下的36所“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之一。学校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涵盖15个二级学科),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学校有27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2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4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18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另外还有工商管理硕士(MBA,含EMBA)、公共管理硕士(MPA)、建筑学硕士、工程硕士、金融硕士、应用统计硕士、艺术硕士、翻译硕士、会计硕士、工程管理硕士10个类别专业学位授予权以及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予权。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显示:7个学科获得 A类评价。 “双一流”中期评估专家组一致同意大连理工大学通过中期自评估,评语是:阶段性建设成效显著、建设符合度高、目标达成度好、社会贡献度较大!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关于“我国当年赫赫有名的四大工学院,如今都发展得怎样”的问题,可以用简单一句话来概述当年“四大工学院”的古往今生,即“强者恒强”;今天的“四大工学院”已经今非昔比,都位居国内顶尖高校之列,为国家培养着高素质人才,为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诗片

这个专业是考研大冷门?本文带你了解报了它学些什么!

说到考研冷门专业,大家脑袋里第一个想到的学科可能就是农学了!农这个字本身就让很多同学避而不及,加上研究生更需要深层次的研究和时间,这也让很多人望而却步。其实,农学类专业或者学校不仅在考研的时候冷门,在本科招生时也显得竞争力较低。可以看到,一般学习农科的学生大多不是非常自愿。而且,农学方面的学校有的虽然口碑很好,师资力量强大,但其录取分数很低,因为分数低才能招来学生啊!反观一般的热门专业,每年的录取分数都在上涨。但随着近年来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扶贫一直作为国家建设重点,对农学方面的人才需求量也越来越多。那接下来,小编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农学这个门类吧!农学类学科都有哪些相信很多人对于农学的刻板印象就是,种花种树、养鸡养鸭这些层面,实则不然。农学还包括许多营养学、园林景观、食品加工、新物种研发、农产品国际贸易等专业知识。农学类的一级学科有作物学、园艺学、兽医学、畜牧学、水产、植物保护和林产。其中园艺学还包括果树学、蔬菜学、观赏园艺这类专业。听起来非常具有艺术性。而且,现今城市的建设非常引人关注,园林景观可以成为一个城市的象征,比如苏州就以其园林景观名扬中外。城市绿化和环保也都是热点话题。所以,农学类学科也并不像大家想的那样枯燥无聊,它也有其有趣的一面。设有农学类硕士点的学校以及录取分数别看农学类专业不吃香,是否能开设农学这门学科可是对学校的要求很高的。比如34所自主划线的学校,其中只有十所院校开设了农学硕士点,这个比例真的少之又少了。农学的录取分数线可想而知,也比较低,一般都在330分左右。像热门的考研专业新闻与传播专硕或者法学,其录取分数线一般都在350、360左右。分数线低代表着报考的人数少,但同时也代表了竞争相对来说少一些,考研的录取几率大一些,比较好考。哪些学校的农学好一些?中国农业大学和浙江大学的农学专业实力非常高,其农学类专业都是国家重点学科。发表的论文、科研项目也都非常具有权威性。其次,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实力也不错,理论方面先不说,其实践方面的任务特别多。想从事农业研究工作的同学可以重点关注。最后,南京农业大学和华中农业大学也是全国数一数二的农业学校。这两所学校的农学的硕士点和博士点很多,学科评级能到达A类,已经非常不错了。总得来说,农学类专业对于考研学子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第一是其报考的人数少,第二是其录取分数线较低,第三是其就业前景较好。但如果你的本科不是农业方面的学科的话,小编建议你还是不要报考农学研究生了,一般这类学术性强的学科,对于跨考考生都有一些偏见,导师们都很注重本科出身。而且,本科落下了四年的知识,到研究生很容易跟不上,这样自己的压力就会非常大。其他的考研冷门专业及院校其实除了农学以外,也有很多考研冷门专业。如果你非常想上研究生并且想选择一个好考一点的专业,那就往下看吧!艺术类专业研究生比较冷门用冷门来形容艺术类专业也不是十分的贴切,可以说是该专业报考人数非常少,因为本来艺术本科生就不多。但要考取艺术类研究生,本科出身也非常重要,所以如果你在高中或者高中之前就已经定下决心要考研,那么艺考生这条路你就可以试试看。艺考近几年十分火热,所以建议各位家长,想让孩子走艺术生这条路一定要尽早开始,尽早学习艺术,这才能与他人拉开差距。因此,可以让孩子从小就开始学习美术,目前,很多教育机构就针对十岁左右的孩子进行线上画画辅导,1对1的模式非常具有针对性,让孩子在儿童时期也能锻炼出深厚的绘画功底。而且在线美术的教学方式还不会耽误孩子学习文化课的时间,省去了奔波去线下辅导班的时间,家长也能陪着孩子一起学习,起到一个监督的作用。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冷门的考研学校。但通常这些学校的基本共性就是地域不太好,但口碑不错,甚至还有很多211学校。比如兰州大学和广西大学,这两所学校都是211院校,不过其地理位置都比较远,如果你一心想考研并且想考一所好学校,那这两个学校就比较保准一些。说了这么多,虽然冷门的专业和学校好考一些,但都需要个人的努力和坚持,天上没有掉下来的馅饼,各位考研学子,加油吧!

实熟则剥

硕士研究生扩招18.9万,对考研族到底意味着什么?

中新网北京3月2日消息,近日,教育部相关负责人明确,将扩大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较去年同比或增加18.9万人。面对招生规模扩围,“考研族”们既欣喜也担忧。他们欣喜:“上岸”的机会或许更大了;他们担忧:未来的就业市场上,学历是否会贬值?对考研一族来说,扩招到底意味着什么?考研族福利!硕士研究生扩招18.9万2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扩大今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和专升本规模。三天之后,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透露,今年研究生招生规模同比去年增加18.9万。按照教育部的介绍,全国现有44万左右的研究生导师、1.2万个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点,尤其是近年来新增了2000多个硕士点的培养能力和承载能力。按照翁铁慧的说法,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874万人,就业工作原本压力就不小,加之突发疫情影响,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教育部将与有关部门一起尽最大努力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升学机会、开展精准指导服务。对于今年研招扩大规模,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分析,扩招原因基于两点考虑:一是以往报考人数连年递增,相比之下录取人数不足,报录竞争过于激烈;二是就业问题,尤其是今年受疫情影响,毕业生就业环境不容乐观。按照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9年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91.7万人。就此推算,扩招之后,今年的研究生招生规模或将达110万人。扩招有侧重,国家急需这些专业的人才当然,扩招也有所侧重。按照教育部的介绍,扩招必须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同时重点向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高校倾斜。据介绍,研究生计划增量,将重点投向临床医学、公共卫生、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专业,而且以专业学位培养为主,以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专业学位为主。翁铁慧此前解释,投放到什么专业为主,要看社会需求,主要投放在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民生急需的领域,现在这些领域非常缺人才。对于这些扩招政策,储朝晖也认为,扩招没有采用大水漫灌,而是精准投放,招生在一些重点领域,特别是公共卫生领域增加了名额,这跟此次疫情有直接相关性。“扩招的倾向反映了当前国家经济发展在医疗健康、基础科研、人工智能方面的人才需求偏向。”海天教育考试研究中心专家吴睿解释,经济稳步发展和结构转型,对高层次人才培养提出了迫切需求,同时也对考生提升自我竞争力提出高要求。扩招,让考研变得更容易吗?近期,一些地区纷纷将今年的考研笔试成绩放榜,拿到初试成绩的考生,正等待国家线的出炉。对于“考研族”来说,突如其来的扩招政策,让今年的竞争更小了吗?“扩招意味着总体报录比提高,在报考人数固定的情况下,今年会有更多考生因扩招‘上岸’成功。如压线第一志愿复试线的考生,可能会因此进入复试。”吴睿分析。但这并不意味着考生竞争就更小了。吴睿解释,当更多人进入复试,且满足调剂资格的人越来越多,调剂就会异常激烈,此外,扩招具有地区及专业类别的倾向,并非所有考生都受益。储朝晖也表示:“今年扩招,在一定程度上会缓解考研的录取竞争压力,但这并不意味着考研难度就大幅度降低。”他分析,尽管录取比例有所提高,但从340多万的报考人数来看,扩招不到20万,报录比仍然较低。事实的确如此,近年来,考研报名人数持续走高,近两年更是增幅较大。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数据,今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高达341万人,这一数字较上一年度的290万人增加了51万人,刷新了历史新高。在专家看来,在近年来大幅提升的报名规模面前,此次扩招无法让考研竞争明显降低。“对考生来说,扩招虽是好消息,但在最终结果还没有出来之前,眼下要做的就是全力准备复试。”吴睿说。当考研热遇到扩招,学历会贬值吗?扩招18.9万,还让不少学生担心:未来,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社会认可度是否会“缩水”?“中国是世界排名第二的研究生教育大国,研究生人数看起来数量庞大,但从全国人口数量来看,其实占比很小。”在吴睿看来,在当前中国就业市场上,研究生依然有较高竞争力,研究生教育的含金量毋庸置疑。此外,专家也认为,研究生扩招对就业会有一定影响,但这个影响不能过于夸大。储朝晖举例,目前研究生招生规模每年接近90万,扩招后约为110万,这个数跟本科生招生水平相比,大约是1:7的比例,从结构来看比较适合。“不过,要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关键还靠落实。例如,所有新开专业或者扩招专业,招生选拔、教学管理、毕业评价等各个环节都要从严把关。”储朝晖说。储朝晖还提醒,扩充研究生招录,能对学生就业起到一个延缓作用,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要谨防扩招后带来的过度教育问题,这不仅会增加学生的读书成本,也会增加企业的用工成本。“无论是企业,还是学生,都需要理性看待人才的定义和选拔,不可唯学历论。”储朝晖说。原标题:硕士研究生扩招18.9万,对考研族到底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