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硕士毕业还是博士毕业,有一部分人可能因为某些原因,比如评职称、申项目、应对单位考核等,需要发表一些论文。但是到了新的单位之后,手头可能没有充足的数据,这个时候就想起自己在研究生期间,还有一些数据没有发表。那么这些数据是否可以发表论文呢?需不需要经过原来导师同意?本期话题,伊棋就来和大家聊一聊,研究生毕业之后能否用在读期间的实验数据发论文。1 研究生期间的数据成果,归原导师所在课题组,发表前必须经过老师同意。读研究生的时候,所做的项目一般都属于老师的课题。老师的科研项目一般是有项目经费支持的,比如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或者是省市级的一些科技基金。在这些经费支持下,所做出的研究成果都归导师所在的单位所有,所以发表论文需要用到哪些数据,都必须经过导师的同意,才可以发表。我们知道有些学校现在研究生毕业时,已经不要求发表论文,导师可能会对课题进行把控。你的实验数据可能只是课题中的一部分,或许还需要后来的几位同学研究之后,才会整理发表出来,以形成系统性的学术论文。所以很多研究生的数据老师没有急着发表论文,其实是有这层原因的。2 能否发表论文可以与导师沟通那么很多同学其实面临我前面提到的一些问题,比如职称、申请项目等需要论文。其实完全可以和自己原先的导师进行沟通联系的。导师也会考虑你的实际情况。如果他同意你对数据进行整理发表,那么恭喜,但是要注意论文的单位排序肯定是导师单位排第一,而你在的新单位可以排在第二。导师毋庸置疑肯定是通讯作者。3 为什么导师是通讯作者?我们发表论文的时候,总会看到有一个作者的右上角标了一个星号,这是通讯作者的意思。作为通讯作者,本身是要对论文进行负责的,也就是说课题研究思路、整个课题的规划、数据真实性等都是由这个通讯作者负责。而排在第1位的作者,一般是实验的执行人或者是论文的撰写者。其他在文章署名里面提到的人,对文章都有或多或少的贡献,根据他们贡献的高低,进行先后的排名。通讯作者是要对学术论文进行负责。比如论文数据受到质疑,认为是造假,这时通讯作者就有很大的责任,他必须提供原始的实验记录等相关证明材料。一旦发现造假,通讯作者肯定是要负全部责任的。4 不经过导师同意发表了论文会怎样?假如说你没有经过导师同意,自己发表这份数据,被导师发现之后,他有权向通讯社发邮件撤销这篇论文。期刊编辑部会根据导师提供的证据,对文章进行审核,并做出撤稿决定。一般研究生毕业之后,所有的原始材料,包括实验记录本等等,都留在了导师单位。这时你如果提供不出原材料,那就没有办法证明这份数据是你做出来的。这时分两种情况:一种是你不承认数据属于导师,但是没有原始数据证明数据的真实性,因为原材料实验记录都不在自己手里,这只能说明数据造假;另一种情况是你承认数据属于导师,这份数据不属于你。无论哪种情况,导师均有权力撤销你发表的论文。综上,如果想拿研究生期间的数据发表论文,一定要和导师进行沟通。如果说导师对数据没有保留的要求,那么他会同意的,当然署名单位肯定是导师第一单位,而你在的新单位可以挂第二单位。如果导师不同意,你又确实有困难,你可以把自己的难处和导师说明,他或许会给你从其他地方找一些数据让你来发表。所以,发表论文前一定要和导师沟通,切忌掩耳盗铃,自欺欺人。我是伊棋,生物博士,你如何看毕业后发论文要不要与导师沟通?欢迎留言,我在评论区等你。
最近,是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的旺季。笔者有幸与往年一样,开展了一波硕士学位论文的评审工作。学位论文质量下降堪忧,令人痛心疾首。学位论文质量下降堪忧来源 | 信忠保科学网博客记者 | 信忠保(图片来源:千图网)最近,是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的旺季。笔者有幸与往年一样,开展了一波硕士学位论文的评审工作。评审院校,五花八门,虽不能代表全国整体情况,但多少有了一些个人感受和直观感觉。评审过程中形成的认识,不针对个人或个别单位。只为阐明现状,指出问题,粗浅提出解决方案。1. 学位论文质量快速下滑与往年比,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并没有提高,反而感觉在急剧下滑。我与身边学术好友,交流一番,对此还算有共识。大有一年不如一年,一代不如一代的感觉。这到底发生什么了?国家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为何学位论文水平却在下降呢?难道我的审美高了,要求高了,感觉错了?2. 写作规范仍旧是大问题整个论文看下来,到处都是低级错误,错别字、标点符号中英文混用、文献引用格式不规范、表格跨页、单位漏用错用等现象,非常普遍,看不出认真的态度和严谨的作风。单看论文,研究生都像没长大的孩子,各种幼稚低级错误层出不穷,令人啼笑皆非。3. 文字写作水平非常低劣从学位论文文字准确性、流畅性和美感来看,硕士生文笔普遍不高。大多是生搬硬套,滞涩难读,热衷排比行文,喜欢大段落。单从写作文笔来看,甚至不如高中生的作文。大学和研究生七年,语言文字表达并没明显提高,甚至变得拙劣和粗俗化,令人深思。4. 论文看不出热爱和用心学位论文是研究生生涯心血结晶,是自己青春之花,是有生以来智慧集结最高状态。在学位论文里,我看不到青年学子的真诚、认真、质朴、耐心、热爱、激情以及创造性,看不到一个生机勃勃、鲜活的青年人,满屏看到的却是机械、呆板、仓促、急躁、焦虑、侥幸、敷衍以及一个低俗拙劣的功利主义者。(图片来源:昵图网)5. 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缺失高校是培养高级人才的地方,是培养和塑造科学精神的地方。从学位论文来看,研究生大都很马虎、很粗心,缺乏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单从学位论文的文字撰写来看,只要自己反复读上三五遍,让同学帮助核对一遍,导师再看两遍,应该不会出现那么低级的错误。现在学位论文,大多是仓促而就的半成品,而非反复打磨、精益求精的匠心之作。6. 独立任性急躁的九零后们他们这一代有三天三夜说不完的优点,也有一些社会时代带来的不足。每年三五月份,乌泱泱,乱哄哄,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研究生答辩景观。传统需要去继承和坚持,国际视野也需要开拓。新媒体时代的青年,时间趋于破碎化,思维趋向于表层化,缺乏以往青年的沉稳和踏实,多了几分急躁和功利。7. 论文质量把控制度失效大多数学位论文,从科研工作量、写作质量以及分量方面,导师应该都会有较为准确地判断。导师把不住学生,管不了学生,拦不住学生,最终半成品的学位论文游走全国,在市面上招摇。现在来看,学位论文质量把控缺乏强有力制度上的支撑,高录取率、低淘汰率,脆弱心理老师惹不起。现在应切实地建立研究生学位论文淘汰机制,提高淘汰率,建立退出机制,不能让高校成了学位论文粗制滥造的小作坊。8. 评委内心的纠结和挣扎硕士学位论文评审人,内心充满了纠结,通过还是不通过,放水还是不放水?是坚持学术标准,还是随大流别较劲?最后,尽量地多写几条修改意见,寻求内心平衡和自我安慰,违心地勉强通过,皆大欢喜。评委们顾虑重重,面对现实又很无奈,也改变不了现状。如今,教授们拒绝评审成了新潮流和新趋势。(图片来源:pixabay)9. 学位论文质量把控建议论文送审前,需经过教研室预答辩,经过匿名投票,超过三分之二方能送审。送审阶段,五个评审人,两个及以上不通过,直接延期一年,导师停止招生一年。一个不通过,经学院学术委员会投票,赞成票低于三分之二直接推迟一年。我们不能指望每位研究生都会从事科学研究,但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要保持住学术品位,要守住学术底线。现在我们国家一方面缺人才、呼唤人才,一方面是就业难。研究生如果认真对待科研,提高学术品质和成色,最终在求职过程中将得到相应的反馈和回报。研究生如果对待学位论文采用六十分万岁主义,有蒙混过关的侥幸心理,更多追求短期和直接回报,缺乏理性和长远洞见,膜拜精致利己主义,他们的科研品质和能力,不会在撰写学位论文过程中很好地挖掘和提升,反而错过了科学品质锻炼的绝佳机会,最终给人生带来负面影响。拿硕士学位可能是缺乏淘汰性,但参加工作步入社会后,到处都充满了残酷的淘汰和竞争。读书时期可以在导师面前任性,也可以钻体制的空子,拿注水的学位。但在社会上打拼,说到底还是能力竞争,残酷而真实。研究生的学术生涯,通过复杂的筛选淘汰机制,通过大数法则和二八法则发挥作用,将有科学潜质青年人筛选出来。最近,我同步在评审国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同样是年轻人,青年基金申请人,年龄只是比他们长三五岁或者十岁八岁,但基金文本撰写质量明显比学位论文水平高很多。说到底,写一段文字,做一件事情,质量优劣还是个态度问题,与投入精力和心血密切相关。希望在哪儿?希望在于行动,在于未来!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信忠保科学网博客。链接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8729-1111883.html学术君那你呢?你学生论文写的怎么样?
复制比90%河南郑州,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毕业生在微博实名举报,其导师剽窃她的毕业论文,未经允许发表到期刊上去,学生检查发表的文章发现,整篇文章内老师仅更改了一个段落,其余直接复制粘贴,复制比达到了90%。目前根据学生的回复,她的老师已经向她道歉,并且主动向期刊要求撤稿,中原工学院的领导,也正在研究如何处理此事。导师直接占有学生论文,以导师的名义直接发到期刊,也是难得一见的事情。挂名很常见对读研和读博的同学们来说,写完一篇论文,或者做出一些成果之后,导师挂名乃是基本操作。根绝学校的不同要求,有的是导师一作、学生挂二作,或者是导师挂通讯作者,学生挂论文一作。如果在校园内评奖,一般视为学生一作。这种现象长期存在,如果说研究生发论文的项目,是接受自己导师的项目,在导师的指引下发表论文,且论文的知识产权是属于学校的,挂名是很正常的事情,毕竟导师才是论文实质创新的提出者。况且现在搞科研的太多,而能发的期刊实在是太少,如果以学生自己的名义投递,期刊编辑估计看都不看,直接就扔到垃圾堆了。挂上导师的名义,发表的可能性就大了很多,这也是无奈的现实。完全错误可导师挂共同作者,是建立在导师有指导的前提下,为论文的发表做了贡献。可像这位导师的做法,那肯定是完全错误的,属于学术不端的现象,占有了学生做出来的成果。希望工学院的领导,不要又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能够做到秉公处理,风波一过这位导师又是安安稳稳带学生。研究生太难了读个研究生真是太难了,尤其理工科的研究生,理工科由于实验的特殊性,有大量的简单重复操作,导师本人不可能去做这样的事情,就只能交给学生来做。学生就经常被当成“廉价劳动力”,碰上实验到关键时刻,或者是申请项目的时候,每天吃住在实验室都是很正常的。对论文的作者,挂名本身应该是看贡献度,实质创新的提出者,论文实验的具体操作者,以及论文具体由谁完成,谁贡献大挂谁的名字,这也是受大众认可的朴素的价值观。可现在实际操作中,乱挂名、必挂名,都是成为了一种“潜规则”。现在导师和学生之间,很多已经不是纯粹的师生关系,从学生称呼老师为“老板”,就能看出一些端倪,学生与导师并不是平等的关系。导师侵占学生的成果是很常见的,甚至有要求一作挂师母、二作挂老师,三作才能挂自己的名字。不过也并不是所有的导师都是如此,不同的实验室和不同的学校,都有不同的规定,我觉得比较合理的是导师挂通讯作者,谁写论文谁一作。研究生阶段老师提供想法,博士自己独立做成果,老师为学生提供经费、器材等物资。今年研究生又是大扩招,一次性就扩招了奖金二十万人,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障教学质量,减少学术不端现象,就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希望能在这方面出台措施,减少这样的“学术不端”现象,还科研界一个稳定。
最近很多师妹师弟和我抱怨他们的硕士导师,因为这都已经开学两个月了,导师几乎没有给予他们任何实质性的指导 ,只是半个月开一次组会,内容也是一些很无聊的事情,流于形式,在论文写作方面,就是告诉学生自己多研究、多看文献,仅此而已,更没有谈到课题的事情,甚至有时候一个月都难以见到自己的硕士导师,完全的处于放养状态,这和他们当初读研前的想法完全不一致,很是苦恼。而之所以会有这么多的怨气,其实根本上是因为研一的新生对于自己的硕士导师寄予了太多的期望,不管是学习上、学术上、就业上还是生活上,都希望自己也能够享受到如新闻报道的那样,导师对自己所带的学生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给以更多有实质性的帮助和辅导。对于这些刚进入研究生生活的研一新生的抱怨,身为研究生学姐只能直言,不要对自己的硕导有太大的期望,不然剩下的就只有后悔了,这是我读研时期所最有感触的一件事情,当时也是觉得能够跟着一位优秀的硕士导师,必然会对自己的各方面提升有很大的帮助,然而事实却恰恰与之相反。我们期望硕士导师能够在论文写作和论文发表等事情上给予实质性的帮助,因为我们听很多的已经毕业的研究生学姐说,自己的硕士导师每次发文章都带着自己的名字,而且还会推荐杂志社的编辑给自己,这样更能够顺利发表论文,同时在论文写作方面经常性地给自己所写的论文给予最为详细的指导,不断培养自己的论文写作观念。而现实中的很多硕士导师,每当发表论文时,只是写自己的名字或者是教研组教师的名字,根本没有自己所带学生的名字,在论文写作上一般都是告诉学生自己去看文献,去总结就可以了,很难得到硕士导师的指导,甚至见一面都困难,所以这些对硕士导师的期望当你到了硕士研究生阶段时,会全部的落空。我们期望在自己硕士研究生毕业的时候,能够得到硕士导师推荐就业的机会,毕竟硕士导师推荐的一般都是比较靠谱的用人单位,也大多是自己所学专业领域的对口专业,工资待遇方面也能够有很大的保障,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很多的研究生学姐在毕业时确实是得到了这样的帮助。然而事实上当你研究生毕业的时候,你的导师问你的事情或许也仅仅只是硕士学位论文的进度和完成情况了,至于你的就业问题,硕士导师或许都不会过问,更不要说给你推荐就业的机会了,所以你只能是自己在校招中找适合自己的岗位,于是你的这一期望又一次的落空了。当然,我们硕士研究生所有的期望之所以落空,这不能怪怨我们的硕士导师,因为很多的硕士研究生很自然地认为,自己的硕士导师就应该带着自己发表论文的,自己的硕士导师就应该给自己推荐就业机会,可是这并不是硬性规定,硕士导师可以做也可以不做,或许你听到有的硕士研究生确实是享受到了这样的待遇了,但是那不代表着所有的硕士导师都会是这样的啊。总之,作为硕士研究生,对自己的硕士导师应该有一定的期望,但并不是全部的寄托,因为想在研究生期间有更多的成果时,最重要的还是靠每一个硕士研究生自己,只有你自己去钻研,去努力,你才能够真正意义上的实现哪些期望,如果你只是等着硕士导师给予你完成这些期望的话,或许你剩下的只是后悔了。
硕士导师,听这个称呼或许我们所有的学生都对其有一种崇敬感,甚至是羡慕。确实,这是诸多大学生都很向往的,尤其是现在正在复习在考研路上的大学生,他们是多么渴望自己能够考研成功,希望能够拥有自己的硕士导师。但是,当你进入硕士研究生后,你或许对硕士导师有一个更加详细的了解,甚至会打破你之前对硕士导师的一个认知,这一切或许只能在你读研后才会有深刻的体会。因为衡量硕士导师是否足够优秀,便必会参考其的学术研究成果。可是,在我国大多数的双非院校的硕士导师,或许已经多年没有能够发表一篇C刊论文或者是有新的研究成果了。试问为什么双非院校有很多硕士导师很难再出学术成果了呢?或许我们必须考虑到的便是学校的学术氛围,不要小瞧这样的一个学术氛围,这对硕士导师能否继续搞学术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在部分双非院校中,硕士导师很少有人能够每天专心高学术研究,因为没有良好的环境,周围的硕士导师也很少有搞学术研究的,在这样的环境下,久而久之便成为了一种正常现象。记得当初我的导师和我说,咱们学校的很多硕士导师每年就是做一些省级的或者是市级的一些课题,几乎没有硕士导师会申请教育部或者国家的课题,这样便一直延续至今。此外,对于大多数的硕士导师,并不是说自己内心不想去专心的搞学术研究,只是生活在这个社会中总是每天会有各种事情需要处理。每天既要给硕士生上课还有给本科生上课,同时还要参加各种的专业论坛,更关键的是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综合影响,或许真的是很难再有很突出的学术研究成果。最关键的还是,学校没有硬性规定。对于我们双非院校来说,对于每个学院的硕士导师每年是没有很高的学术成果要求的,只要每年发表一些文章就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下,或许更多的硕士导师都会选择得过且过吧,毕竟学校没有详细的学术要求,那为什么要那么辛苦的写一篇C刊论文呢???我自己或许都不知道什么时间发现在很多双非院校的硕士导师多年没有再写出一篇核心期刊或者是C刊论文了,更不清楚的是对于我们的硕士生来说这是不是一个不好的消息呢?不知道,你的硕士导师近几年还有较好的核心期刊或者C刊论文的发表吗???
32岁的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副研究员李啸(化名)被自己的学生告上了法庭。事情起源于2015年6月欧洲化学出版协会旗下ChemCatChem杂志发表的一篇英语论文。在该论文中,李啸是第一作者,他当时指导的硕士研究生刘毅(化名)是第二作者。刘毅认为,李啸利用自己实验得出的数据撰写成稿,成为论文第一作者,侵犯了自己的署名权。于是,他将李啸告上法庭,希望法院认定自己是论文的第一作者。▲ChemCatChem杂志封面 受访者供图2018年5月,一审败诉后,原告刘毅不服,提起上诉。红星新闻从上海知识产权法庭获悉,2018年12月17日,此案二审开庭,当庭未宣判。▲该案在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庭审 受访者供图原告学生:实验一开始未受导师重视刘毅对红星新闻称,2010年,他入读中国科学院大学。两年后,他完成了基础课程学习,学分已达到硕博连读要求。2012年8月,获得导师认可且通过学校面试后,刘毅以研究生的身份到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开展课题研究。刘毅向红星新闻回忆,2013年左右,自己受到相关文献的启发,希望采用生物学上仿生学的思路,通过制备钙锰氧化物与碳材料的复合材料作为阳极催化材料应用于电解水,并设计了实验模型。他对红星新闻说,一开始,实验未得到导师赵军(化名)的支持;当年8月,赵军曾要求他放弃进一步探索,否则“另请高明”。而对于此事,赵军告诉红星新闻,自己不想就此事发声,“他(刘毅)想怎么着都随便。”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官网显示,2013年8月,李啸进入该院,任助理研究员。李啸曾在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相关论文30余篇。进入该院一个月后,李啸开始担任刘毅的第二指导老师。刘毅在接受红星新闻采访时称,赵军虽是其导师,但实际上李啸对其指导较多。他称,李啸同样不支持他的实验,并建议他专注其他研究。“经过多次实验,一直到2014年4月,实验才取得突破,发现在掺杂钙元素以后二氧化锰纳米线的催化转化频率高于二氧化锰纳米线。”刘毅说。论文发表,执笔导师署名第一作者实验成功后,刘毅、李啸等人曾申请发明专利。红星新闻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查询发现,该申请于2015年4月17日提交。发明人署名中,刘毅排第一,李啸排第二。▲发明专利请求书 受访者供图2015年6月1日,由李啸执笔的论文在ChemCatChem上公开发表。论文第一作者为李啸,刘毅为第二作者。▲该论文发表时的署名 受访者供图后因多种原因,刘毅被转为硕士研究生。2015年7月,刘毅毕业离校。但两年后,他将李啸告上法庭。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一份《民事判决书》显示,该案于2017年9月13日立案。▲该案一审判决书(部分) 受访者供图为何时隔两年起诉指导老师?刘毅认为,化学领域科学论文的撰写,是基于实验模型的设计和实施,并结合实施过程中获得的实验记录和实验数据,从而展开讨论,并得出实验结论的总结性文章;因此,作为实验的设计者、最主要的实施者和实验现象记录者、数据采集者、论文撰写参与者,自己应当成为论文第一作者,或与李啸并列成为第一作者。刘毅称,“由于学生在科研活动中所创作的作品都会提交给老师审阅,老师拥有侵占学生作品署名权的职务便利。”法院一审判决:原告的贡献已得以体现2018年5月21日,该案一审宣判:刘毅败诉。▲该案一审判决书(部分) 受访者供图一审时,刘毅诉称,李啸曾向其索要实验数据,并承诺“实验都是你做的,数据也都是你的,但你没写过科学论文,第一篇论文由我来执笔,会署你为第一作者”。他称,自己念及李啸确实对其科研有过一定程度的建议,且当时认为李啸为人尚可,遂将实验数据通过优盘拷贝给李啸。论文发表后,刘毅署名第二作者。李啸辩称,刘毅及其他项目组成员在其指导下开展实验,实验数据由院方所有,并由该院所属的低碳中心师生共享,并非此项目专用。刘毅的导师赵军出庭作证时称,在该论文中,刘毅的贡献在于实验部分;其第二导师李啸参与提炼论文中心论点,设计实验,撰写了论文的大部分内容;论文的署名顺序经讨论决定,投稿前曾发给每个作者审阅,刘毅未对署名顺序提出异议。李啸持同样观点。对此,刘毅并不认同。他告诉红星新闻,在投稿前,得知自己仅为第二作者后,他曾分别向赵军、李啸等人提出了异议。刘毅称,他曾向法院提供了一段他与李啸的通话录音。通话中,李啸告诉刘毅,赵军等要做论文的通讯作者,自己不可能再当第三个通讯作者,所以让刘毅在这篇论文中“牺牲一下”。红星新闻从刘毅处获得了这段录音,共20分35秒,有刘毅所称上述内容。录音开始,有拨通电话的嘟嘟声;结束时,刘毅称,改天再约,对方挂断电话。刘毅称,他将录音材料递交给了法院。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的材料清单中登记了这段录音。但在判决文书中,录音内容未体现。▲法院材料清单中显示有电话录音 受访者供图针对刘毅的此说法,李啸告诉红星新闻,刘毅提供的材料非常片面,是被截取的。判决文书等材料显示,在李啸2014年7月发给其他作者的论文初稿中,李啸和刘毅的名字右上角都被标注有“1”。刘毅认为,这应视为是对自己与李啸作为共同第一作者的标识。在之后正式投稿的版本中,此一标注被删去。法院称,对于这样的标注,理解存在歧义,无法认定该标注系表明两位作者同为第一作者,还是两位作者系同一单位,此事论文尚未定稿,应以修订后的稿件为准。▲该案一审判决书(部分) 受访者供图因在申请发明专利时,自己被署名为第一发明人,刘毅据此认定,其对涉案论文贡献比李啸更大。但法院认为,发明创造和作品创作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智力活动,对于与发明创造有关的论文,发明人和论文的作者可以分属不同的主体。只有从事了作品的创作活动,对作品的创作作出实质性贡献的人才能成为作者。刘毅是涉案发明专利的第一发明人,并不能由此推定其是涉案论文的第一作者。刘毅所称,涉案论文中部分图表、公式、文字是其表达,但涉案论文已将其列为共同作者,其对涉案论文的贡献已得以体现。法院认为,李啸作为涉案论文的主要撰写者,承担了主要的作品创作工作,该论文体现了李啸的独创性表达,根据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其作为第一作者并无不当。▲该案一审判决书(部分) 受访者供图被告导师:学生告老师,老师赢了又如何红星新闻就论文署名问题,咨询了多位国内高校教职人员。其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校教师告诉红星新闻,在论文作者的认可方面,大家一般关注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两项,其他作者不会被太多关注。在接受红星新闻采访时,刘毅表示,根据自己本来的规划,博士毕业后将继续在相关领域进行科研,但目前,他在与其所学专业相关领域进行创业。被自己的学生告了,电话中,李啸告诉红星新闻,“学生告老师,老师赢了又如何。他(刘毅)毕业两三年,把所有责任推给老师。我们是弱势群体,学生打一下,又不能还手。”红星新闻记者丨 王春 实习生 成博编辑丨平静
点击上方“3D视觉工坊”,选择“星标”干货第一时间送达本文募格学术撰写。参考来源:吉林大学官网、科学网等。近日,吉林大学研究生院发布文件《吉林大学关于加强对研究生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等学术成果管理的通知》,因内容涉及校内研究生论文发表要求,引起很多研究生的注意。其中包括:研究生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或其他学术成果投寄或申报前均应通过研究生指导教师审核同意,并就成果名称、署名人、登记时间等关键内容进行登记。而研究生在学期间未经研究生指导教师审核同意公开发表的论文或其他学术成果,不得用于评奖、评优、申报各类项目和学位论文成果要求等。这也引起了大家的热议,研究生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必须得经过导师同意吗?我们先来看看规定原文:吉林大学关于加强对研究生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等学术成果管理的通知各研究生培养单位:为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规范学术行为,维护学术诚信,严明学术纪律,完善学校学术规范教育制度,引导研究生自觉恪守学术诚信,遵循学术准则,根据《吉林大学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实施细则》(校发〔2016〕524号)相关要求,现对研究生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等学术成果提出如下要求:1.研究生指导教师应对其指导的研究生进行学术诚信教育和学术规范指导,对研究生公开发表论文或其他学术成果应进行检查和审核。2.研究生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或其他学术成果投寄或申报前均应通过研究生指导教师审核同意,并就成果名称、署名人、登记时间等关键内容进行登记。3.研究生在学期间未经研究生指导教师审核同意公开发表的论文或其他学术成果,不得用于评奖、评优、申报各类项目和学位论文成果要求等。4.请各研究生培养单位根据通知要求,结合本单位学科实际制定相关规定和流程。研究生院2020年10月16日新规引热议研究生为什么不能私发论文?其实关于研究生究竟能不能私发论文的讨论,也算是一个老话题了。按照我们正常的流程来说,研究生的论文需要经过导师的指导,未经允许发送肯定是不合适的,但实际上,发文章完全不带导师“玩”的研究生还挺多,不过背后,多多少少也有点原因。学生委屈:如果不是导师太“坑”,谁会愿意私发论文?笔者朋友去年靠着自己私发的一篇论文总算凑够毕业要求毕业了。导师对这种先斩后奏的方法很生气,一直到毕业了两个人也闹的不太愉快。我问他为什么“胆”这么大,朋友表示自己也很无奈,导师一直让做横向项目,项目做不完论文不让发,再加上去年自己独立搞出来的成果,署名到最后成了二作。一作是导师和学生B,心里更是堵了一口气没法说。要个二作对自己以后基本没任何帮助。为了不延毕,就偷偷发了一篇。我心了然,朋友的这个情况,在学术圈并不是个例。事实上,由学生私自将团体研究成果发表是极其罕见的,这种行为一旦查实基本可以断送该学生的学术生涯;所以,实际存在的一般是学生将本人独立完成的论文在不通知导师的情况下进行投递。而这样做,就是因为导师将A学生的研究成果整理成文,而将本人、或B学生列为第一作者,这种情况并非个别,而是普遍存在。究其原因,是许多导师认为课题组的所有产出都为导师自动拥有,并且署名人员和顺序也由导师一人拥有决定权。而这也是导致很多学生私发论文的根本原因。再加上,导师如果卡论文不让发不让毕业,我自己再不私发岂不是断了后路?毕竟延毕事大,总要自己为自己负责。导师委屈:私发论文出事算谁的?但同样的,一些导师也很委屈,研究生背着我发了论文,结果被查出来学术不端,那这算谁的?还有一些导师认为,研究生在课题组用我的仪器,用我的经费,结果一篇论文写出来连招呼都不打就发了,我连个署名权都没有吗?也有一些网友猜测,此次吉林大学出台这样的政策,很可能是因为在近几年教育部下发文件严查研究生论文的环境下,出过很多学术不端的事情,但追责过程中出现责任分不清的问题。因而学校才会出此下策。总体来说,此次新政的发表,还是引起很多学生的不满。大多数也是害怕无法毕业,被压榨等。其实,关于学生“私自”发文的问题,解决方式也很简单,因为这本质上就是个署名问题。首先明确一点,学生在隐瞒导师的情况下私自做其他课题是极不妥当的,比如私下接受公司委托做外包,或擅用本课题组设备和经费做其它课题组的实验。但应允许这种情况存在:经过合格实验室训练和已完成一个或多个课题的硕、博士生,提出一个创新性的观点,与导师讨论后以此为方向进行研究。若导师在此过程中未做实质性的指导、未撰写文章、也未进行修改,应由学生自己拟定作者署名,而不应该是自动拥有署名权,甚至通讯作者署名权。事实上学生绕过导师发表论文,基本100%是为了按时毕业并拿到学位证,因为他们提交给导师的上一篇文章多半已不能按时发表。因此,若导师能够理解学生按时毕业的心情,在修改和投递文章上再积极一点,大多数学生应该不会行此下策。都明知到是得罪老板的事还非要去做,肯定也是学生权衡利弊的后果:是得罪导师但按时拿到学位,还是不得罪导师但不能按时拿学位找工作?若导师能理解学生按时毕业的心情,学生也能够在发表独立研究成果时知会导师并讨论合适的署名顺序,那么“私自”发表论文这种事是完全能够避免的。本文仅做学术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文。下载1在「3D视觉工坊」公众号后台回复:3D视觉,即可下载 3D视觉相关资料干货,涉及相机标定、三维重建、立体视觉、SLAM、深度学习、点云后处理、多视图几何等方向。下载2在「3D视觉工坊」公众号后台回复:3D视觉github资源汇总,即可下载包括结构光、标定源码、缺陷检测源码、深度估计与深度补全源码、点云处理相关源码、立体匹配源码、单目、双目3D检测、基于点云的3D检测、6D姿态估计源码汇总等。下载3在「3D视觉工坊」公众号后台回复:相机标定,即可下载独家相机标定学习课件与视频网址;后台回复:立体匹配,即可下载独家立体匹配学习课件与视频网址。重磅!3DCVer-学术论文写作投稿 交流群已成立扫码添加小助手微信,可申请加入3D视觉工坊-学术论文写作与投稿 微信交流群,旨在交流顶会、顶刊、SCI、EI等写作与投稿事宜。同时也可申请加入我们的细分方向交流群,目前主要有3D视觉、CV&深度学习、SLAM、三维重建、点云后处理、自动驾驶、CV入门、三维测量、VR/AR、3D人脸识别、医疗影像、缺陷检测、行人重识别、目标跟踪、视觉产品落地、视觉竞赛、车牌识别、硬件选型、学术交流、求职交流等微信群。一定要备注:研究方向+学校/公司+昵称,例如:”3D视觉 + 上海交大 + 静静“。请按照格式备注,可快速被通过且邀请进群。原创投稿也请联系。3D视觉从入门到精通知识星球:针对3D视觉领域的知识点汇总、入门进阶学习路线、最新paper分享、疑问解答四个方面进行深耕,更有各类大厂的算法工程人员进行技术指导。与此同时,星球将联合知名企业发布3D视觉相关算法开发岗位以及项目对接信息,打造成集技术与就业为一体的铁杆粉丝聚集区,近2000星球成员为创造更好的AI世界共同进步,知识星球入口:学习3D视觉核心技术,扫描查看介绍,3天内无条件退款圈里有高质量教程资料、可答疑解惑、助你高效解决问题觉得有用,麻烦给个赞和在看~
2020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好像庚子年历来如此)。在我们忙着见证历史的时候,春天翩然而至,伴随春天而来的又是一个毕业季,同学们,你们的毕业论文改完了吗?你们的论文查重过了吗?你们的答辩准备好了吗?今天咱们来说说毕业论文写作方面的事。作为老师,多年指导毕业论文,感慨颇多!毕业论文年年指导,同学们该犯的错误一样不少,论文指导的过程真是一言难尽:学生费劲,老师崩溃。老师的车轱辘话说了一筐一筐,同学们犯的错误还是一样一样。有的同学听不进老师意见,修改意见不仔细看,让修改的地方不修改,原模原样很快又发回来,错误重复出现、甚至一错再错,请体谅一下老师吧,错误真的不能一再的犯。有的同学个性很强、主意很正,根本不听指挥,以为自己写的很不错,在修改论文的时候跟老师争辩呀、抱怨啊,总认为自己写的很有道理。你要写得好,老师怎么会舍得折磨你,舍得让你难过?老师跟你有仇吗?如果写得好,阿弥陀佛,老师会很高兴的,那会省多少的事啊。同学们,咱们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想让毕业论文顺利过关,老师恨不能把你们扶上马再送你们一程。请记住,在这世界上真正希望你过得比我好的,除了家长,就是老师了。老师如果让你修改论文,那一定有修改的道理。如果每指导一个学生,提出论文修改意见时,就像老师去参加论文答辩一样,费尽口舌地一遍遍的说为什么要改、如何改,你还不听,那老师也是很崩溃的。你如果实在想坚持自己的观点,应该好好琢磨一下自己的想法能不能自圆其说,千万不要钻牛角尖。一般来说,希望同学们能不矫情就别矫情,如果实在矫情,一两次就差不多算了,如果还咬定青山不放松,那论文真的就没法指导了,经历数十载指导论文的历炼,指导教师基本上都练就了孙悟空一般的火眼金睛。同学们一定要虚心接受老师的指导,对照让你修改论文的意见,认真的修改。论文一定要符合规范,说句实话,每个同学写作论文的能力高低各不同,无法强求,但论文写作的态度一定要端正,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命运。论文的规范一定要做到精益求精。论文的语言不能胡拼乱凑,每一段话每一个句子,一定要通顺。有的论文一看就是同学自己写的,不是抄来的,为什么呢?因为每一句话写的都不通顺,非常别扭、非常拧巴,看的老师头痛不已。同学们从小就上语文课,就学习写作文,写论文与写作文一样,语言一定要清楚明了,不能有语病。如果实在不知道如何写的话,每写一句话,自己把这句话进行缩句,缩到只剩下主谓宾,看看通顺不通顺,如果一篇论文从头到尾,每句话都让老师标注出来进行修改,老师的内心是承受不了这么低级错误折磨的,真的会抓狂的,每到毕业季,在修改同学们论文的时候,老师们经常在神魔之间自由进行切换,毫无违和之感。关于论文的注释,如果同学们在论文中引用了别人的一句话,那一句话出现在已出版刊物中的第几页是很确定的,只需在注释中把这页的页码标注清楚即可。但有的同学在注释中却是把这个文章从头引到尾,比如某句话出自某篇文章,某篇文章发表在《中国法学》2019年第1期,该文章的版面位于第13页至第17页,有同学就在注释中标注该句话的出处为“第13至17页”,但是,该句话实际上仅出现在第14页,那么,应该直接标第14页就对了,根本不需要标注“第13至17页”。当然,也有可能会存在跨两页的情况,那就将这两页都标注出来即可,但不可能存在一句话跨两页以上的情况。更有甚者,有的同学甚至把整本杂志的页码都标注出来,从第一页一直引用到最后一页。在这里,特别提醒一下经济法学专业的研究生们,一定要特别注意,本学科的硕士毕业论文,建议同学们不要引用硕士学位论文,因为学位论文水平参差不齐且没有公开出版、质量无法保障,很多硕士学位论文的质量可能还不如你们。此外,被学院列入负面清单刊物上的论文,也不要引用,切记引用这些层次的论文,会拉低外审专家和答辩委员对你论文的评价。一般来讲,硕士毕业论文的注释至少得有五、六十个,本科毕业论文至少也得有十五个左右,最好选择本专业领域内高质量的、有学术新颖性及代表性的著作或论文做注释来源。如果你的论文论述不透彻、行文不流畅、结构又单薄、注释还少,且主要还是引用的硕士学位论文和列入负面清单刊物上的论文,那你一定要当心,你的论文在外审时会面临巨大风险。千万不要置之不理或抱侥幸心理,否则评委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关于摘要,摘要应该分为两段,第一段是选题意义,第二部分是本文共分为几个部分,把每一个部分的核心内容进行浓缩,择其要点。摘要下面是关键词,而不是关键字,关键词一般有三或四个就可以了,之间用分号隔开,关键词一定要关键,同学们经常会把有些词语,如立法、法制、法治、对策、建议、完善等列成关键词,这些词语有可能会出现在任何论文当中,因此,这一类的词语不可能是关键词。关键词,一定是你所写论文里面很关键的词,也就是出现频率较高的词。关于论文查重,同学们一定要注意,法学论文的重复率低于或等于25%,视为查重通过;一旦超过25%但低于60%,你还有再查一次的机会,可以在一周之内修改后提交二次查重,但若二次查重后仍存在大于25%、低于60%的重复率,那当年就不能参加答辩了;若第一次查重的重复率高于60%,直接取消当年的答辩资格。因此,在论文写作时就必须要重视并考虑你的论文怎么通过查重的问题,最好第一次查重就过关。所以论文还得自己写、认真写、多修改。关于文末的致谢,可写可不写,如果要写,一定要自己写、写的真实一些。曾经发生过有的同学复制粘贴了别人的致谢,结果致谢的对象自己也不认识。还有同学在致谢中把自己导师的名字写错,种种错误不一而足。说句实话,写不写导师的名字,写错不写错,原本不是什么大事,但这些都是细节问题,在论答辩环节中,也会拉低答辩委员会对你写作论文态度的评价。还有,论文中如果写结语,而且还出现在目录中,那最好也要有前言,这样的论文在形式上才能完美。论文结构的顺序是:封面——摘要和关键词(英文摘要与关键词)——目录——正文。目录及之前的页码用罗马数字标注。从正文的第一页开始用阿拉伯数字标注页码。有的同学直接从封面开始标注阿拉伯数字,结果到了正文,已经标注到了第六,第七页。好了,不知不觉拉拉杂杂咋说了一大堆,这也是当老师的职业病,恨不得掰开了、揉碎了、嚼烂了,这是病,得治。最后还是忍不住再多说一句,希望同学们跟论文要相看两不厌,最好是打印出来,逐字逐句进行斟酌,打印稿也方便修改。电子版看得眼花缭乱,有时也未必看得出问题。论文是检视同学们在校几年学习成果的重要依据,你需要为之付出心血,在毕业论文写作中,一定认真对待指导老师提出的修改意见及注意事项,同学们一定要听话,好好写,认真改。论文是改出来的!不要怕麻烦,要拿出论文虐我千百遍,我待论文如初恋的态度。当你披荆斩棘,闯过一关又一关,最后顺利通过了论文答辩的时候,你会发觉一切都是值得的。
首先做一个简单的自己介绍,我是一名硕士、硕士、硕士,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差不多了。现在研三,研究生前两年可以用两个词概括:迷茫+打鸡血。第一年初入研究生阶段时,被学校的毕业要求(一篇C)直接给吓到轻度抑郁想退学,当时就想我是来上学的,不是来受苦的呀。但学校的要求就是这么活生生的放在那,你能不管吗?而我的导师,上知网上一查,一年就产出一两篇文章,还都是跟着学生一起发的,我的上两届一篇文章都没有。这对于从来没有正儿八经写过论文的我来说:太难了。以致于研究生第一年老板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基本都是一些琐碎的事情,跟做研究和写论文打不上半点关系。所以研一一年日日都在脑中思考,我怎么样才能写出一篇文章并将它成功发表?由于老板一直没有知道我做研究,所以第一年就是不知道干什么,迷茫之年。研一暑假的时候,有一天老板急匆匆地给我打个电话,说让我依据做的课题写个小论文,过几天就要把框架给他。接到电话后,我是既开心又不开心,开心的是终于让我写论文了,有救了,不开心的是就这么几天我怎么写个框架出来。但是迫于时间压力没有办法,还是查阅文献照着别人的思路依样画葫芦整了一个研究框架交差了。又过了几天,导师意见回来了,打开文档上面都是修改意见,我一看心都凉了。但也正是这处处标红的修改意见,才会有后来导师让我给博士生指导论文写作的故事。在经历三四个月的反复修改之后,第一篇论文投出去了,后成功发表在一份C刊上。也许是尝到了第一次写文章就成功发表的甜头,我开始两手准备,一面跟着导师的指导写文章,一面写自己感兴趣的主题。但是一人之力毕竟有限,导师指导的文章就跟着导师意见修改,自己写的文章我就参加论坛,凡是跟主题能够搭上关系的论坛我就投稿,通过论坛发言来获得修改意见。这样一来二去,领域内的人认识了不少,自己的文章也能够获得极好的修改意见。因此,研二一年我文章七七八八写了八九篇,发了四篇C刊、两个核心、两个普刊,其他的还在外面飘着。这一年自认为精力十分专注,就是写文章、改文章、参加会议和投稿,用打鸡血来形容也不为过。那么,导师为什么让我给博士生指导论文呢?情况是这样的,一是因为导师是第一年带博士生,一下子还招了两个。再加上学校扩招,整个师门从原来的的七八个人直线上升到十五六个(包含留学生)。精力有限管不过来。二是这几个博士生还都不是本专业的,都是跨专业过来的,还有已经工作了几年再来的。而我,用导师的话说就是,你是正儿八经的科班出身,基础比他们牢固很多。三是因为我在一年之内发表了多篇文章,都够到博士毕业要求了,并且师门这几年也只有我一个发表了文章。综上所述,导师就让我给他的博士生指导论文。在“指导”师兄师姐写作文章的过程中,初时有些尴尬。比如,我叫他们师兄师姐,他们就叫我师兄师姐,整的别的师门的要么以为我读博了,要么以为他们是硕士。我能够有幸将自己的一些做研究的粗浅经验与师兄师姐分享,其实是我的幸运,也是我再次学习的过程。一方面,在与博士生交谈的过程中能够学习到学术之外的许多东西,特别是已经工作了很多年再回来读博的师姐。师姐虽不是科班出身,但个人觉得她的学习能力很强,应该会收获好的学术研究成果。由于自己正处在继续深造还是工作的关键当口上,师姐作为过来人就比我更有发言权了。师姐说,你想一想工作与学术的差异是什么,就知道自己该怎么选择了。一个是追求(别说科研也能赚钱,人文社科穷的发慌),一个是现实。听了师姐很多的人生经历,对自己的方向和选择也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可以做什么、适合做什么。所以,实际上这是导师给与我的宝贵的学习机会,一个认识自己的机会。不是我在指导他们,而是他们在指导我。另一方面,在将自己所谓的经验讲给师兄师姐听的时候,他们的很多疑问是我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就在这样的相互交流和学习中,我感知到自己身上越来越多的不足之处。原本以为自己发了很多文章,拿了很多奖项,在学院也算牛逼的了,但经过这样的一个“指导”过程,我发现,太年轻、太幼稚。在向他们讲述自己构思写作、修改投稿以及发表过程中的经验时,师兄和师姐提出了许许多多有建设性有价值的意见,是我自己所忽略的和不知道的。也许是因为他们有着与我不同的学科背景、看问题的方式不一样,提出来的意见也就不一样。这对于一直处在一种模式中的我而言,有一种拨开云雾见晴天的感觉。这也使我意识到,做研究除了要沉心静气,还有一样东西是所有人都应该关注到和重视的,那就是交流。这种交流不单单是指与导师与同门的交流,你还要学会与其他学科背景的人交流。首先,你能够让自己的研究被不同学科的人所理解和接受,这样一个讲述的过程就是加深自我理解的过程。其次,不同学科的人有着不一样的问题眼光,隔行如隔山有时候也是一种好处,总能够给你不一样的认识和发现。所以,导师让我知道博士生写论文,实际上是他们知道我的人生。如果可能,希望这样的指导越多越好。因为,只有自己足够优秀,才可以知道别人。有指导他人的机会,也才有交流学习的机会,这是一个双赢的举措,何乐而不为呢。也希望所有拥有丰富研究经验和论文发表经验的同仁,学会共享,让更多的人喜欢上做研究、爱上做学术。本文来源:募格学术(ID:mugexueshu)原创,转载请在募格学术原文下申请留言, 作者:小呆呆
每年的六月对于每一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时间段,因为这是和自己的大学生活说再见的时间,是和自己朝夕相处四年的大学同学说再见的时候,但在此之前每一年的毕业生都希望自己能够顺顺利利的毕业,这是基础和前提。而对于每年的硕士研究生来说,他们的毕业压力相对于本科生要更具有难度,不仅仅是毕业论文的事情,还有其他与之相匹配的事情必须按时完成。所以每年的研一新生在刚开始自己的研究生生活时,很多的硕士研究生导师都会告诉自己带的学生,不要简单地认为只要写好毕业论文就能够顺利的拿到硕士研究生毕业证和学位证,因为在完成这件事情的基础上还有很多其他的事情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顺利地完成,不然到最后依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1.发表于毕业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一篇以及读研期间的一篇学术论文。每一所高校的研究生院制定的硕士学位授予办法及要求中必然包含这一条,所有即将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在申请硕士学位时,必须发表一篇和硕士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必须在读研期间发表一篇学术论文,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才会有硕士研究生在研一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准备工作。同时,还有部分高校对于发表论文的期刊也有要求,绝大多数是要求发表档次较高的、认可度高的院校学报,当然现在很多的硕士研究生一般都是随便发一篇论文满足毕业要求就可以了。但这需要提醒所有的考研学生以及读研的学生,一定不要觉得写好硕士学位论文就没事了。2.处理好和硕导的关系,尤其是在研三期间,这是师生关系激化的高峰期。研一研二时和自己的硕士研究生导师还保持比较良性的师生关系,但是一旦到了研三时随着毕业压力、就业压力以及论文撰写压力等方方面面的事情同时开始时,很多的硕士研究生会因为硕导的一些要求而抱怨,甚至是不理睬。因为当你近一段时间奔波于宣讲会时,你的导师在喊你抓紧时间写论文,当你希望自己的硕导能够给自己在论文写作方面更多实质性的帮助时,往往的硕导的帮助难以达到你的要求,再加上找不到好的工作,于是就变得很急躁。但是不管自己有多大的压力也要清楚的端正自己的态度,写论文、找工作、毕业等都是我们自己的事情,怪不得他人,更不要因此和硕导发生冲突,不然你最后的硕士学位论文导师不签字,那么一切都将是空话了,只能是延期毕业。3.通过英语六级考试以及参加的主题讲座和论坛次数这一项也是绝大多数高校硕士研究生毕业的一条内容,可能英语六级考试现在很多高校并没有这方面的要求,但是这对于每一位硕士研究生来说,如果硕士毕业的时候都没有通过英语六级考试,这或许真的有点对不起自己的学习生涯,所以英语六级考试必须通过。此外,学术研究经历中包含硕士研究生在读研期间必须参加3到5才的主题讲座和学术论坛,也就是说每一位学生要在三年的时间中参加自己本研究方向的讲座和论坛,而且要写成报告的形式上交到研究生院中,这才可以顺利毕业。总之,现在的硕士研究生毕业难度在提升,尤其是在学术写作方面要求更加严格,所以想按时顺利的毕业那么就需要在认认真真完成毕业论文的前提下,还需要完成以上这些事情,每一件事情都会关乎到你最终是否能够顺利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因此所有的在读硕士研究生都不能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