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硕士研究生毕业,月薪过万真的是普遍现象吗?哪些人在拿高薪?若是若非

硕士研究生毕业,月薪过万真的是普遍现象吗?哪些人在拿高薪?

文|冷丝栏目|丝说考研2019年的考研基本落下帷幕,很多拿到拟录取的学子正在规划着自己的人生道路,很多人有一个疑问:硕士研究生毕业到底能拿到多少工资?月薪过万是否是普遍现象?研究生毕业就能够拿到过万的月薪,并非是普遍现象。先来看一份根据2018年全国著名高校发布的就业质量报告整理出来的收入排行榜:2018就业质量报告显示的收入情况表面上看,毕业生的收入还比较丰厚。不过,这份报告涵盖了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所以,其中的工资收入只能是一个参考,你可不能太当真!硕士毕业生一个月到底能够拿到多少工资,这其实不简单是统计学上问题,也是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为,统计数据总是会有一个平均数,而绝大部分人的工资收入又在平均数之下,甚至与平均数有较大的距离。很多有生活经验的人都有这种体会,身边的硕士研究生学历的同事朋友,除了少部分人因工作单位特殊,绝大部分人的月薪并不高,尤其是拿到手上的钱,也就那么几千块钱,这与传说中的动辄上万的收入有较大的差距。“富豪们”所从事的行业你完全不必因为自己的收入不够高而产生忧虑,与他人相比,你并不是很低的,大家的收入也都差不多。毕业研究生的收入,影响因素最大的还是工作单位。根据2018年国内名校的就业质量报告来看,著名的民企、大型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毕业研究生的收入确实较高。比如,华为、阿里巴巴和一些网络科技公司,很多毕业生的收入都是以年薪为单位来计算的,少则30万元,多则100万元以上,如果要具体到每个月的收入,这些企业的月薪当然能够轻轻松松地过万元甚至10万元。就拿华为来说,每年大量接收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等名校的本科毕业生,这些毕业生进入公司后的起薪都不低,虽然没有具体的数目,但是月薪过万肯定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学子们在就业大厅办理手续总之一句话吧,你的收入到底有多高,第一个因素是就业的单位。不过,“冷丝说人文教育”提醒你的是,你如果要到这些一流公司上班,你也要“两把刷子”,你没有一点真本事,人家恐怕也瞧不上你,你的一厢情愿也是行不通的。影响毕业研究生工资收入的因素,还要看毕业的高校和就业所在地。你为什么要读名校?表面上看是因为名校的品牌、教学资源和社会资源,实际上最终落实的就是你的就业情况。就业市场上的应届毕业生打个简单的比方,你如果是北大清华的毕业研究生,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不是难事,很多好的就业单位在内部就有明文的规定——北大清华毕业生优先或者只招名校毕业生,很多用人单位甚至不会仔细去查看你的专业,他们的人数主管认的就是学校的品牌。你可要知道,这些单位往往就是收入不错的去处。毕业生就业的所在地是影响收入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这一点往往在当初考研的时候就已经埋下了伏笔,很多优秀本科生为何要抢着报考京津沪、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热门高校就是为了有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这些地域的收入高于其他地区,城市的硬软件建设都有很好的基础。庆贺毕业因此,“冷丝说人文教育”总结为这样的一句话:毕业研究生月薪过万并非是普遍现象,高收入的毕业生主要还是看就业单位、学校品牌、就业地域和个人能力。

流光其声

硕士毕业生在高校工作,到手工资和年终奖金曝光,直言工作不易

职场案例:在论坛中,笔者看到有位硕士生在毕业后便去了南京一家高校工作,现在在高校里属于辅导员的岗位,而且是中级职称。之所以拿到较高的职称,也是因为这位硕士生的学历,现在在学校里已经工作两年,属于人事代理的性质,到手的月薪并不高,其实每个月7000左右的工资,年终奖金2019年发了大概3万左右。对此很多网友看到后也是纷纷吐槽:每个月能够拿到这么多工资,和年底有这么高的奖金还不满足,很显然这样的工资已经比很多私企的福利待遇要高很多了。笔者认为:现在很多年轻人之所以会非常羡慕那些硕士生或研究生的工作以及收入,也是因为这些硕士生在毕业以后就可以进入高校或者是比较好的单位的工作,他们在进入公司以后不会面临太多困难,并能够获得较高职称,而往往这些年轻人也能够通过他们的学历和学习的态度,在职场中遵循领导的意愿,听从前辈的使唤,在职场中为领导减轻很多负担。他们觉得同事的要求并不过分,而且领导安排任务的时候能够想到他们就已经他们有比较大的满足感了,所以他们在进入公司以后都会尽力去做,因为他们并不想错过这些学习的机会,等过了试用期,他们便能够在行业里风生水起,在前期的工作时间内确实会出现很多矛盾,可是如果能够尽心尽力去解决,相信对于彼此之间的关系也能有更大的益处。而这位硕士生在毕业两年后就可以在大学里有近七八千的收入,而且年底共达到3万元的奖金,这显然已经有很多在互联网公司工作的年轻人都要胜出一筹了,如果换作是你的话,你会去选择私企发展还是去高校工作呢?图:网络结语:大家对此怎么看呢?写在评论中,大家一起交流。每天分享职场干货、职场故事、职场案例、和领导同事相处技巧等职场经验!

大毒枭

硕士毕业到底该何去何从?这些事你还不知道!

现在的就业形势严峻,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考研,而在现在研究生大量扩招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对于硕士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应届毕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何去何从对大家来说是人生大事,必须为自己做好打算!硕士毕业后,有的人会选择读博深造,有的人会选择去国企、外企、私企就业,甚至有的人会去创业,不管那种去路,都要结合自身情况,仔细考量,再做出最后的决定!那么接下来就为大家分析一下这些不同的去路。1. 首先是读博,每年都有相当一部分的硕士毕业生会选择继续深造,不论是去国内顶尖名校,还是国外知名学府,读博都是一条非常艰辛的道路!因为如果说硕士的研究学习是处在专业领域的边缘地带,那么博士的科研就是突破边界,去探索未知的知识领域!而且现在的博士毕业越来越难,能在最少年限毕业的博士寥寥无几,甚至有很多博士超过了最长年限而无法获得博士学位。但是,如果你真的想在科研方面取得一定成就,并且有毅力完成博士的科研学习,或者你的志向是去大学当老师,或者去研究所搞科研,那么读博对你来说确实是很不错的选择,甚至有的时候是唯一的选择!2. 然而,大部分的硕士毕业生还是选择了就业!但是大家在就业时,会有很多人纠结,是去稳定的国企,还是选择机会更多,挑战更多的外企、私企?在我国现有体制下,硕士毕业生去体制内的国企工作,工作内容大多不会很辛苦,并且收入稳定,但也不会很高,并且国企论资排辈现象比较严重,所以可能晋升会比较慢。很多父母喜欢自己的孩子进入体制内的单位工作,图的也是工作稳定,旱涝保收。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硕士毕业生会选择机会更多,挑战更大的外企、私企。当然,也不是说进了这些企业,就会拿高薪。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在这些企业,你的付出与收入是成正比的。就拿法律专业来说,进律所可能要比进司法系统挣得多一些,但是你在律所的收入往往与你接的案子的多少有关,想多挣钱就接案子;同样作为理工科的计算机专业也是如此,进IT行业肯定要比考公务员挣得多,但是,IT行业的高薪也是用996工作制换来的。所以,到底去什么样的公司,什么样的单位,要结合自己的情况,来选择什么样的工作。不能盲目追求高薪,或者盲目追求安逸。3. 每年都有一小部分人选择创业,硕士毕业生创业,优势是丰富的专业知识,劣势可能是经验的欠缺。相比读博跟工作,创业这条路或许更加艰辛,而且充满了未知。但是仍然有人愿意去冒这个风险,那是因为创业成功的诱惑是巨大的!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创业项目也是层出不穷,而且在国家陆续出台了许多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后,越来越多的人想利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在这个互联网+的大环境下闯出一片天!作为硕士研究生,不论选择哪条出路,都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先想清楚自己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合自己要走的那条路。

环保路

学霸的又一次出圈:“应届硕士毕业生被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

“应届硕士毕业生被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西安交大新闻网9月2日在《身边交大人》栏目刊文《孙光宇:发表16篇SCI,我用了三年》介绍:孙光宇,钱学森学院院友,电气学院应届硕士毕业生,被电气学院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以第一作者在Physical Review E,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Plasma Source Science & Technology等期刊发表SCI论文8篇(均在学校“最具影响力期刊”目录)、EI会议论文4篇,另以其余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8篇、EI会议2篇。获得西安交通大学“优秀研究生标兵”、国家奖学金2次、高电压技术专业“严璋”奖学金和“远东”奖学金、电气学院年度人物等奖项。目前,孙光宇已被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瑞士等离子体中心录取为博士研究生,并获得全额奖学金。这也太棒了吧,三年16篇SCI,就算不看影响因子,也超级超级厉害啦。据百度百科介绍,SCI全称Science Citation Index,中文译为《科学引文索引》,是1957 年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的尤金·加菲尔德(Eugene Garfield)在美国费城创办的引文数据库。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小编理解就跟我国的中国知网、南大核心、北大核心数据库一样,SCI代表了外文期刊的衡量标准,分一区二区三区,但是西安交通大学的孙光宇以三年时间发表了16篇SCI,不管是几区的,都很棒我等科研狗望而止步,真真厉害了。学霸的每一次出圈都会使平凡的自己扪心自问,加油,平凡的人也要努力实现梦想啊。

八十八

北师大的硕士毕业生,可以去什么层次的学校教书?答案很现实!

一个朋友问我:北师大的硕士毕业生,到底可以去什么层次的学校教书?如果是去大学任教的话,那么可以去什么水平的大学教书呢?众所周知,北京师范大学是国内师范类大学中档次最高的一所大学。那么北师大的硕士生可以去什么水平的大学教书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现实——就算是北师大的硕士毕业生,也很难成为大学的教师。现在很多高校的大学教师准入门槛都是博士文凭,北师大的硕士去大学工作,一般情况下去当辅导员算是“门当户对”的。所以,北师大硕士研究生去大学教书的人并不多,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上图是北师大2018届硕士毕业生的签约单位的性质分析,通过此图我们不难发现:北师大毕业后去“中初教育单位”(也就是公办的高中、初中和小学)的人数是比较多的,这类毕业生所占的比重是35.33%,也就是北师大的硕士生毕业之后,三成以上会成为公办中小学教师。我们知道,中小学教师和大学教师比起来,二者有着云泥之别:中小学教师一直都在为学生的学习成绩操心,为升学率担忧;而大学教师完全没有这种负担——大学老师不会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牵肠挂肚,可以说是一个相当自由的群体。北师大硕士想要成为这个群体的一员,有可能,但希望不是特别的大,因为别说是985、211大学的教师对硕士生的需求量达到饱和状态,就是一些普通一本,甚至二本的大学都很少为硕士生打开一道“窗户”。那么去高等教育单位(也就是大学)去任教的北师大硕士毕业生占多大比重呢?只有7.05%的毕业生有机会成为高校教师。也就是说,100个北师大硕士毕业生中,只有7个成功成为大学教师,还有93人要么成为中小学教师,要么去国企、机关、民企、科研单位等用人单位任职。故此,北师大硕士生想要成为去大学教书,很显然文凭是不够大张的。那么有些人可能会提出质疑:连北师大硕士生都只有那么少的人去当大学教师,那么那些重点大学的老师都是“何方神圣”呢?一方面是国内各大名校的博士,另一方面是去国外“镀金”回来的博士。和这些人相比,北师大硕士的文凭是捉襟见肘的。如果你是北师大硕士毕业生,你最好一鼓作气继续攻读博士学位,那么担任大学的教师才比较稳妥。在2018届北师大博士签约签约单位性质分析中,北师大博士毕业生去大学任教的有63.13%,而北师大博士去中小学任教的就比较稀少了,只有4.38%的北师大博士生去中小学任教。故此,想要去高校任教,最好先拿到博士学位再说。

上无为也

2020硕士毕业生告诉你,当初为什么选择考研?

2020硕士毕业生告诉你,当初我为什么选择考研?最近全国疫情严重,大家大多数呆在家里,作为2020年毕业生,我也是,在这个马上就要迎来春招的日子里,国家还在如火如荼的抵抗疫情,我不知道在疫情的影响下,秋招求职失败的我,是否还能抓住春招的小尾巴。在发呆都能给国家做贡献的日子里,我开始不时的怀疑自己,质疑自己当初选择读研是否是正确的选择,但是终究理性占据了上风,理性的回忆分析当初为什么选择考研?大一大二期间,我是家长、老师、同学眼中的好孩子,参加过各种专业相关的比赛、担任过学生会的重要职位、成绩优秀。但是我自己深知,我什么都不是,我没有目标,没有方向,从来没有想过毕业后应该做什么。大三下学期,学校、家里都充斥着关于各种考研的信息,班里大部分同学都在蠢蠢欲动,那种氛围下,让我毫无违和感的也进入了考研的大军之中。考研对于那时的我来说,可以缓解就业的压力。因为我从来都没有想过关于读书之外的事情,惧怕直接地进入社会工作,更不知道一个学机械的女生本科毕业后能做什么,而且学长学姐也在用他们的教训传达着就业难的事实,对于那时的我来说,考研可以缓解我对于就业的恐惧。考研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想清楚自己要什么。我是从小在中国的传统教育模式下成长出来的,像绝大多数人一样,读完小学读初中,然后一步一步,读到大学,大学以前的目标方向是上大学,但是真正读了大学,却突然不知道了自己的方向,更没有了目标。对于那时的我来说,选择读研,能够利用读研的时间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方向在哪里。考研可以让我相对舒适。工作过的人都知道工作后的状态,每天各种压力,各种不容易。我大学期间兼职过,知道真正工作的艰辛。选择考研,就像从一个避风港又进入了另一个避风港,有点自私的享受着校园生活。当然,考研之初老师、家长也给说了提升学历、提升价值等等诸如此类的考研的好处,这些也是当初选择考研的有效助力。无论是出于自己拿不上台面甚至有点自私的想法,还是那些真正的好处,我就这样加入了考研大军中,再没有回头。我是一名机械专业女硕士,文采不佳,在家无聊巴拉巴拉写了这些。亲爱的读者,对于考研您有什么想说的,可以评论或者私信和小编聊聊。

阴阳路

研究生毕业后,月薪过万,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现在很多大学生选择考研,有一部分学生想要取得学术成就,在专业方向深耕,还有一部分学生是为了增加就业竞争力,以后的工资水平更高。由于很多人在网上说研究生毕业后的工资很高,加上今年华为、腾讯等对硕士开出的年薪都有几十万的,所以在很多人的眼里,研究生毕业后的工资水平似乎已经达到一万的月薪。这是真的吗?现在的研究生到底值不值钱,能不能赚到这么多钱呢?下面笔者就和大家来分析一下,研究生毕业后能不能普遍都拿到月薪过万的offer,能拿到这么高的工资,会与哪些因素有关系。一、毕业院校和大学生一样,有人是专科,有人是本科,有人是重点大学,研究生也有区别。同等院校水平的研究生工资比本科毕业生高,而在研究生群体里,名校和海归研究生工资水平比普通院校研究生高。2018年研究生的平均薪资结果显示,985硕士平均薪资是九千八左右,211院校是八千六左右,而普通院校的硕士平均薪资只有六千多。从平均薪资情况就可以看出,月薪一万的人还是比较少的,普通院校的研究生更是少之又少。二、职业职业不同对应的工资水平也不同,就拿金融行业或者计算机行业举例,很多普通大学的研究生也可以上万,而一些低收入水平的行业根本达不到月薪一万。即使是名牌大学的硕士毕业生,在一个盈利空间小的行业也无法拿到高薪资,比如农业、生物等专业的硕士毕业生,除了做研究,去企业工作的工资都不高。三、工作地区大城市的物价高,生活支出大,因此工资水平更高。在大城市工作,很多行业的研究生学历人才可以拿到月薪一万。但在一些二线或三线城市,想拿到一万月薪真的不容易。在上海,平均工资水平大概是七千,研究生学历赚一万的月薪并不高,而且上海的物价比较高,租房子的价格很贵,最后剩下的钱不多了。四、能力能力很重要,学历是找工作的门槛,但很多岗位都是绩效工资,如果能力不够,没有业绩,也没法赚那么多钱。就拿金融行业举例,基本工资也许只有六千元,但能力强的人可以拿到两三万的月薪。学习好的人也许只是学习科研能力强,在工作过程中并不一定可以取得成功。毕竟很多能力强的本科毕业生工作几年后,一个月也可以拿一万的薪资。五、企业高学历、能力强的人有机会进入大企业,一般福利待遇比较好。就拿华为举例,很多岗位的月薪都上万了,但进一家小企业,工资水平就普遍比较低。即使是研究生学历,刚进入职场,工资水平还是比较低的。研究生的工资比本科好,但刚入职场,平均薪资仍然达不到月薪一万。毕业院校越好,进入企业越好,能力越强,工资水平越高。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升职后就可以加薪了。在大城市工资过万比较容易,但在经济并不发达的城市,月薪一万还是很困难的。刚毕业的研究生还是要明白现状,不要眼高手低,提高能力、积累经验才是最重要的。

梦之岛

“博士和硕士”同样是研究生,毕业十年后,区别有多大?

我们都知道研究生有两种,一种是我们见到的还算多的硕士研究生,毕业之后学历比本科高一级。还有一种是硕博连读研究生,毕业之后学历比硕士高一级,也是最高级别的学历。这两者之间的区别除了学生就读的时间不同之外,就是学历等级的不同了。不过这两者作为高学历的最高代表,在社会上都能得到比较开阔的发展空间,但是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读博在一些学生眼里似乎显得有点不划算了,毕竟自己也并没有非要达到那么高学历的动力。《导语》“博士和硕士”同样是研究生,毕业十年后,区别有多大?但是从以往的经验来看,一个人在不同时期的追求是不同的,现在自己降低的标准就很有可能成为自己将来的阻力。现在也许你不需要博士生的学历去谋生存,但是十年之后你很可能需要博士的学历去谋发展,这是一个很现实且发生率极高的问题。现在高等教育的现状是大学生量多却质不优。国家开始提倡大力发展教育之后,拥有大学学历的人是多了不少,可是这种全民教育大幅提升的局面却是由下调高等教育标准来实现的。当能力参差不齐的学生进入大学,他们并不能像以往的大学生一样很好的重视和适应大学教育,等他们走出大学这个暖床之后感受到的就只有社会的残酷,这也是他们就业问题的根本所在。而博士生作为学历的顶尖代表,他们是可以被社会特殊优待的,对他们来说就业的问题可能只是选择的问题。而且他们在面对就业选择的时候,也不会把目光放在一般人的高度,他们任何一个选择对普通人来说都是成功的表现。硕士毕业生虽然说学历并不是最高的,但也算得上是“一人之上,万人之下”了,无论就业还是考公务员都可以把本科生踩在脚下,当然在比它高一级的博士生面前那些优势也就并不显眼了。如果是一个医学研究生,他们最向往的工作非大城市的公立医院莫属,可是如果这位学生的简历上只是硕士学历,那么能不能进还真是不好说,特别是省会城市里面的三甲公立医院,“想进”是一回事,“能不能进”可就又是一回事了。而对于一个博士毕业生来说,我们不能保证的说他们拿到了这样的学历就百分百能获得这样的成功,但是至少在学历方面他们是有足够被接纳的可能的。考研是学生一个新的起点,但是学生对博士生和硕士生的不同追求却让他们像两条射线一样,随着时间的流逝区别也越来越大。不过这些区别也只是理论上的推测,学生十年后的发展如何,学历只是他们的客观条件,能否把这个客观条件发挥到极致让自己走的更长更远还需要学生实际能力的配合。好的小伙伴们,想要了解更多教育资讯可以注意我的动态哦~感谢观看!

务农

毕业季再现悲剧,硕士生26楼“纵身一跃”,研究生毕业有多难?

由于疫情的影响,今年高校学生毕业都比较特殊,很多学校论文写作和答辩都在网络中进行,这就导致了在很多问题的处理上,学生与论文导师交流不充足,论文写作困难程度也随之加大,论文的完成进度受到影响。不过就在最近一则消息在网络中传播开来,中国传媒大学一名黄姓女生,为该校动画学院17级硕士毕业生,本来今年是她硕士生涯的最后时刻,面临着学业即将完成,但是却未曾想到在毕业论文中出现了问题,由于其导师一直不给签字,导致黄某论文无法通过盲审,面临着无法毕业的问题,后来该女生苦苦哀求导师无果,选择了26楼“纵身一跃”,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事情发生,家属讨说法5月9号,网络中突然出现一段文章,文章中点名了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老师薛平燕,并且发文者自称是17级硕士研究生黄某的家属,还讲述了该学生因为这位老师卡住毕业论文审核,迟迟不给学生签字通过,导致黄某最终精神崩溃,选择了跳楼自杀,但是在学生去世之后,该老师并没有任何说法,学校也没有对学生家属进行慰问。家属发文文中总结了该同学跳楼动机:1.导师不签字,论文无法进行盲审。2.学生修改论文多次,但是仍未通过。3.老师没有给予学生帮助,反而把学生拉黑。从这里可以看出,这位论文导师的行为却是存在不当之处,并没有尽到一个导师应尽的责任。一个人才的培养并不容易,从幼儿园阶段开始,学生必须经历小学、初中、高中以及大学五个阶段,而且大学生中考上研究生的人数也是屈指可数,整个过程中需要学校、家庭和个人的不断努力,才有了一个研究生人才的诞生,但是就是这样困难过程培养的人才,却悄然地放弃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究竟是怎样的压力才会导致这样的结果呢?学生对该教师的评价细节分析为何这个论文导师会卡这个学生的论文呢?原因不在乎有二:其一,该导师刻意刁难学生。其二,学生的论文确实存在问题,难以达到送审要求。本来大多数人猜测,该生的论文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后来该学生的道歉信被曝光后,大家迅速明白了一件事情,这位导师或许真的在有意难为学生。学生的道歉信道歉信的大致内容:1.学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希望得到老师的谅解。2.急于得到老师的认同,而忽略了老师的感受。3.与老师产生了误解。从道歉信来看,学生在努力和老师进行沟通,希望老师对自己的论文进行帮助,成功的进行下一步的送审,不过该生的道歉并没有得到老师的帮助,这位老师还直接拉黑了学生,最终学生在论文压力和精神压力的影响下,选择了跳楼轻生,结束了年轻的生命。引发的思考从学校角度来说,这个悲剧的发生,学生有一定的责任,在疫情的特殊时期,并没有照顾到毕业生的感受,才会导致这种问题的发生。此外这位论文导师注定难辞其咎,作为一名高校老师,为人师表却不能做出正确的引导,导致学生在压力下选择自杀,所以这位老师的责任绝对不能推卸。中国传媒大学官博回应从家庭角度来说家庭的教育对于学生的影响同样很大,这位同学面临毕业论文压力,内心出现了极端情绪,家长并没有给予很好的帮助,帮助女孩疏导心理,最终学生在引起极度压抑的情况下,选择了轻生来告别这个世界。从学生个人角度来说,学生虽然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是我们也应该知道,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着美好的未来,并不要让别人决定自己的生命,生命如此美好且只有一次,既然都可以放弃生命来证明自己,为何不选择想想其他办法呢?要知道任何解决办法,都比放弃生命值得。网络图片,非当事人年轻的生命就这样逝去,但是却引发了很多关于教育的思考,为何如今研究生毕业如今困难,不免发人深思。对于这个事情,大家有什么看法和见解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讨论。

某一天

清华、北大研究生毕业后都去哪了?

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历来被誉为我国大学的塔尖,不知道是多少考生梦寐以求的地方,那么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毕业后都去了哪里?他们是不是不负众望在各行各业发挥着顶尖人才应有的作用?我们以2018届毕业生为例,来看一下具体情况。我们首先明确一下概念,“研究生”应该包括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不过我们一般都把“硕士研究生”称为“研究生”,而把“博士研究生”称为“博士”,我们就沿用通常的说法,这里的“研究生”是针对“硕士研究生”来说的。清华大学2018届共有硕士毕业生2518人,占总毕业生人数的34.8%,就业率高达99.3%,其中深造的人数253人,占比10.2%;就业的人数2205,占比89.1%;未就业18人,占比0.7%。看来,清华大学的硕士研究生主要是就业,其次是深造,只有非常少的人未定。深造方面:清华大学2018届所有毕业生出国深造的人数占总人数的16.5%,其中首选目标的确分别为美国、英国、香港地区,有超六成的学生在世界排名前50位的大学就读。也就是说出国深造的毕业生大都进入了世界知名大学进一步就读。就业方面:清华大学毕业生签三方就业单位以企业为主,主要分散在民营企业、高校和科研及其他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行业方面主要集中在信息传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教育业、科研和技术服务业等。其中硕士研究在在企业就业的最多。北京大学本部2018年共有硕士毕业生3614,占总毕业生人数的47.88%,就业率达99.25%,其中出国深造人数占总硕士研究生的5.45%,签订就业协议的占比是52.38%,灵活就业的占比是38.43%,未就业的1.97%。深造方面:北京大学出国深造比例比清华大学要少,首选目标则和清华大学一样,也是美国、英国、香港地区,部分学生到日本、德国、澳大利亚、法国、加拿大、新加坡、瑞士等地。这些学生也是大部分在世界排名前50位的知名大学就读深造。就业方面:毕业生主要在企业、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集中在公共管理、金融业、信息传输、教育、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等行业。其中硕士研究生在企业就业最多。这两所知名大学的毕业生在就业方面有不少共性的特征,比如都是以就业为主,大多以企业为主,其中多是国有企业。出国深造都是集中在美国、英国、香港,大多进入世界前50位的知名大学就读。就业行业都有公共管理、科研与技术服务业等。地域方面都是比较分散。事实证明,这两所大学的毕业生分布在我国的各行各业,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工作着,为国家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经常看到一些言论,就是针对清华北大毕业生出国深造的,有些人认为我国的这两所高等学府正在为外国培养人才。我觉得这种看法是有些片面的,毋庸置疑有些国家的科研条件和科研水平比国内更好更高,这些人追求更高的平台去发展,也无可厚非,毕竟这既不悖情也不违法。这些人无论在哪里,他们都是中国人,当年我们国家和民族深陷灾难,新中国成立之后人才匮乏,不是有那么多人放弃国外优越的条件回来搞建设吗?现在,我们国家日益强大,回国创业的人不是也越来越多吗?“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我们国家和平安定,发展迅速,当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滚滚,为了吸引国外留学的人才回国创业,国家也制定了种种优惠政策,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人能在国内找到适合自己的一方天地,大展拳脚,大显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