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20硕士研究生扩招18.9万人?通货膨胀,一朝贬值20%,好难!是何言也

2020硕士研究生扩招18.9万人?通货膨胀,一朝贬值20%,好难!

通货膨胀,一朝贬值20%,好难!01核心内容:研究生录取照往年同比增长18.9万人。首先,看一下往年的研究生招生情况。若不进行扩招,那20年的考研难度肯定是爆炸的,扩招在一定程度在确实降低了考研的难度,报录比数据略小于19年的报录比,但是整体难度也并没有降低。2019年,我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290万,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大概是83万人。而2020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为341万,扩招18.9万,今年预计招生人数为101.9万。2020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增长率为51/290×100%≈17.59%2020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增长率为18.9/83×100%≈22.77%·2020硕士研究生考录比341:101.9~3.34:1·2019硕士研究生考录比290:83≈3.49:1可以看出来,2020硕士研究生扩招22.77%,超过五分之一。而且,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增长率超过报名人数增长率,考研难度客观降低。02扩招地区:重点向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倾斜。首先,咱先看一下中西部和东北部省份都有哪些?然后再看研究生招生对A区和B区的划分。从以上两图能够看出,B区几乎所有省份都在扩招之列,虽然有一定可能会降低B区国家线和复试分数线,但是根据总体的数据分析,国家线可能大概率会保持不变;此外,由于各种原因,一志愿报考B区院校的考生并不是很多,所以,可能B区会空缺出大量的调剂名额。另外,除了B区之外,受影响最大的还有A区东北部地区院校,本来就是A区调剂大户的东北三省,估计今年又会成为调剂热门。03扩招专业:向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民生急需的领域倾斜。从上图可以看到,国家重点增加了下面两类专业的招生名额:(1)服务国家战略专业:主要包括人工智能等等,估计主要是计算机等理工科专业;(2)社会民生专业:临床医学、公共卫生,重点向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型人才靠拢。04扩招形式:以专业学位培养为主。因为这次疫情的影响,同时为了加快我国重点产业的发展,现在国家更倾向于招收专硕而非学硕,希望能够培养出有较高的应用能力,同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05额外个人观点说一丢丢。早年有偏见,认为考不上学硕的才去考专硕。学硕和专硕考察重点不同,比如理工类学硕考数一英一、专硕考数二英二,无论是考察范围还是考察难度都低很多。学硕一般来说学制三年,专硕学制两年,有一部分专硕到第二年就可以去实习了。国家扩招民生领域的专硕,是想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不仅可以缓解就业压力,还能提高技术人才的素质。可个人认为,硕士学位价值的贬值是必然的,18.9万人看起来不多,分到每个学校也没有多少人,但这是一个大趋势,趋势决定方向。06对2020和2021考生的影响对于2020考生,就不太好哦从宏观角度来说了。简单点说就是,今年就业形势不好,你们先去念个专硕躲两年,出来就是高级劳动力了美滋滋。对21考生来说,个人认为除了大趋势之外影响不大,还少了一批人二战跟你抢名额,也挺好的。

敢问畸人

2020年硕士研究生扩招18.9万人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

近日,各地高校陆续公布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与复试办法,“考研大战”进入下半场。教育部计划今年扩招硕士研究生18.9万名,并明确将继续扩大相应招生规模。扩招决定对数百万考生有何影响?扩招名额将如何分配?如何避免研究生培养“注水”?新华社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能搭上扩招“顺风车”吗?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自2017年起,我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已连续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的热度。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达到341万人,创历史新高。重庆大学生史同学就是“考研大军”中的一员。由于初试成绩“不上不下”,他和很多考生一样,特别关心自己能否搭上扩招的“顺风车”。据记者了解,今年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等医学类专业扩招明显。西南医科大学2020年研究生计划招生指标经过两轮追加,实际扩招比例近30%;华中科技大学将扩招名额全数安排在医科。专家认为,此类安排与当前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直接相关,反映出当前社会在人才领域的现实需求。人工智能等国家战略需求专业也是扩招的热门专业之一。今年3月,教育部等有关部门提出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培养。记者发现,研究生扩招计划指标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高校倾斜。黑龙江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罗跃军称,在国家政策支持下,黑龙江大学的研究生招生计划从2019年的2059人增加到2020年的2773人,增幅超过三分之一。定位于职业能力的提升、强调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专业学位硕士在扩招中获得更多关注。“今年我们扩招的专业学位招生计划已经超过了学术学位专业计划,”东北农业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刘世英说,学校在招生计划申报、分配以及使用上,均向农业、畜牧、兽医、生物与医药和机械等专业学位倾斜,有利于培养更多具有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高校准备好了吗?据中国教育在线《2020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数据,2019年硕士研究生录取人数约为80.5万人。按计划扩招18.9万人计算,2020年硕士研究生扩招比例已超过20%。扩招为一些高校带来发展机遇。常州大学是一所以石油化工类专业见长的高校,该校目前有硕士生导师近千名,但在校研究生仅2700多人。“我校多年来存在‘吃不饱’问题,一直在争取增加研究生招生指标。”该校研究生院院长孟启表示,扩招后研究生规模将更符合学校发展实际。今年该校研究生招生规模显著扩大,侧重于工科专业,约占扩招总量的三分之二强。记者了解到,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大幅度增长,给高校后勤、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带来不少挑战。多所受访高校研究生院负责人表示,招录只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第一个环节。学生入校报到后,还要考虑住宿条件、教学空间、硬件设备等多方面承载能力;考虑实验室等科研软硬件条件是否足以满足扩招后需求;考虑学生管理服务方面,能否适应扩招后的实际难度。另外,今年研究生扩招工作正值疫情防控时期,如何确保远程网络复试等相关安排的安全性、公平性和科学性,成为研究生招录本身必须面对的一场大考。扬州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高明国说,往年研究生复试中试卷笔试、实验操作、面试等需要线下环境完成的环节,今年通过远程网络复试无法实现,学校准备通过加强对考生既往学业的考查、设计综合性开放性能力测试题等方式,选拔具有创新潜质的优秀生源。每年百万硕士“大军”将往何处去?扩招18.9万人后,今年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将近百万。如何保障培养不“注水”、学位不“贬值”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博导张志安教授对记者说:“在毕业季,对于毕业学位论文,有开题、预答辩、答辩这些环节来保质保量;对于学生以往发表的论文要严格审核,例如明确刊物的性质,考查论文的学术性是否明晰,例如一些访谈类、综述类文章不能作为学术文章。”专家建议,教育部门要严把质量关,防止部分高校或专业因为生源不足而“抬杆过关”;研究生扩招也倒逼高校建立以质量为中心的培养机制,通过建立健全导师制、引入过程性评价等方式,挤掉研究生培养“水分”。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金梦玉教授提醒,如果研究生培养关没把好,压力就将传导至毕业、就业环节,对个人和社会都将造成负面影响,但是研究生扩招本身并不会必然引起“文凭贬值”。据猎聘大数据调查报告显示,2020年一季度,新基建七大领域对中高端人才的需求迅速上升,在线发布的相关职位总体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了42.96%,其中5G类岗位增长最快,同比增长81.90%,工业互联网类同比增长74.64%。多名专家向记者表示,虽然疫情对当前就业形势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但随着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调整提速,对中高端人才需求的后劲也将持续释放。“这次研究生扩招以专业硕士为主,实质就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职业教育。”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专业硕士应偏重以就业为导向学习。目前我国研究生就业市场对高技能、创新型、综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研究生扩招后,个人和高校共同面临如何提升学生能力、在就业市场中脱颖而出的挑战。

红茶镇

2020年硕士研究生扩招18.9万人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

新华社北京4月28日电题:2020年硕士研究生扩招18.9万人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新华社记者柯高阳、陈席元、杨思琪近日,各地高校陆续公布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与复试办法,“考研大战”进入下半场。教育部计划今年扩招硕士研究生18.9万名,并明确将继续扩大相应招生规模。扩招决定对数百万考生有何影响?扩招名额将如何分配?如何避免研究生培养“注水”?新华社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小标题)能搭上扩招“顺风车”吗?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自2017年起,我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已连续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的热度。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达到341万人,创历史新高。重庆大学生史同学就是“考研大军”中的一员。由于初试成绩“不上不下”,他和很多考生一样,特别关心自己能否搭上扩招的“顺风车”。据记者了解,今年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等医学类专业扩招明显。西南医科大学2020年研究生计划招生指标经过两轮追加,实际扩招比例近30%;华中科技大学将扩招名额全数安排在医科。专家认为,此类安排与当前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直接相关,反映出当前社会在人才领域的现实需求。人工智能等国家战略需求专业也是扩招的热门专业之一。今年3月,教育部等有关部门提出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培养。记者发现,研究生扩招计划指标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高校倾斜。黑龙江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罗跃军称,在国家政策支持下,黑龙江大学的研究生招生计划从2019年的2059人增加到2020年的2773人,增幅超过三分之一。定位于职业能力的提升、强调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专业学位硕士在扩招中获得更多关注。“今年我们扩招的专业学位招生计划已经超过了学术学位专业计划,”东北农业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刘世英说,学校在招生计划申报、分配以及使用上,均向农业、畜牧、兽医、生物与医药和机械等专业学位倾斜,有利于培养更多具有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小标题)高校准备好了吗?据中国教育在线《2020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数据,2019年硕士研究生录取人数约为80.5万人。按计划扩招18.9万人计算,2020年硕士研究生扩招比例已超过20%。扩招为一些高校带来发展机遇。常州大学是一所以石油化工类专业见长的高校,该校目前有硕士生导师近千名,但在校研究生仅2700多人。“我校多年来存在‘吃不饱’问题,一直在争取增加研究生招生指标。”该校研究生院院长孟启表示,扩招后研究生规模将更符合学校发展实际。今年该校研究生招生规模显著扩大,侧重于工科专业,约占扩招总量的三分之二强。记者了解到,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大幅度增长,给高校后勤、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带来不少挑战。多所受访高校研究生院负责人表示,招录只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第一个环节。学生入校报到后,还要考虑住宿条件、教学空间、硬件设备等多方面承载能力;考虑实验室等科研软硬件条件是否足以满足扩招后需求;考虑学生管理服务方面,能否适应扩招后的实际难度。另外,今年研究生扩招工作正值疫情防控时期,如何确保远程网络复试等相关安排的安全性、公平性和科学性,成为研究生招录本身必须面对的一场大考。扬州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高明国说,往年研究生复试中试卷笔试、实验操作、面试等需要线下环境完成的环节,今年通过远程网络复试无法实现,学校准备通过加强对考生既往学业的考查、设计综合性开放性能力测试题等方式,选拔具有创新潜质的优秀生源。(小标题)每年百万硕士“大军”将往何处去?扩招18.9万人后,今年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将近百万。如何保障培养不“注水”、学位不“贬值”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博导张志安教授对记者说:“在毕业季,对于毕业学位论文,有开题、预答辩、答辩这些环节来保质保量;对于学生以往发表的论文要严格审核,例如明确刊物的性质,考查论文的学术性是否明晰,例如一些访谈类、综述类文章不能作为学术文章。”专家建议,教育部门要严把质量关,防止部分高校或专业因为生源不足而“抬杆过关”;研究生扩招也倒逼高校建立以质量为中心的培养机制,通过建立健全导师制、引入过程性评价等方式,挤掉研究生培养“水分”。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金梦玉教授提醒,如果研究生培养关没把好,压力就将传导至毕业、就业环节,对个人和社会都将造成负面影响,但是研究生扩招本身并不会必然引起“文凭贬值”。据猎聘大数据调查报告显示,2020年一季度,新基建七大领域对中高端人才的需求迅速上升,在线发布的相关职位总体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了42.96%,其中5G类岗位增长最快,同比增长81.90%,工业互联网类同比增长74.64%。多名专家向记者表示,虽然疫情对当前就业形势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但随着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调整提速,对中高端人才需求的后劲也将持续释放。“这次研究生扩招以专业硕士为主,实质就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职业教育。”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专业硕士应偏重以就业为导向学习。目前我国研究生就业市场对高技能、创新型、综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研究生扩招后,个人和高校共同面临如何提升学生能力、在就业市场中脱颖而出的挑战。(完)

牛马四足

2020年硕士研究生扩招18.9万人,有哪些机遇和挑战?

网络配图近日,各地高校陆续公布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与复试办法,“考研大战”进入下半场。教育部计划今年扩招硕士研究生18.9万名,并明确将继续扩大相应招生规模。扩招决定对数百万考生有何影响?扩招名额将如何分配?如何避免研究生培养“注水”?新华社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能搭上扩招“顺风车”吗?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自2017年起,我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已连续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的热度。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达到341万人,创历史新高。重庆大学生史同学就是“考研大军”中的一员。由于初试成绩“不上不下”,他和很多考生一样,特别关心自己能否搭上扩招的“顺风车”。据记者了解,今年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等医学类专业扩招明显。西南医科大学2020年研究生计划招生指标经过两轮追加,实际扩招比例近30%;华中科技大学将扩招名额全数安排在医科。专家认为,此类安排与当前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直接相关,反映出当前社会在人才领域的现实需求。人工智能等国家战略需求专业也是扩招的热门专业之一。今年3月,教育部等有关部门提出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培养。记者发现,研究生扩招计划指标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高校倾斜。黑龙江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罗跃军称,在国家政策支持下,黑龙江大学的研究生招生计划从2019年的2059人增加到2020年的2773人,增幅超过三分之一。定位于职业能力的提升、强调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专业学位硕士在扩招中获得更多关注。“今年我们扩招的专业学位招生计划已经超过了学术学位专业计划,”东北农业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刘世英说,学校在招生计划申报、分配以及使用上,均向农业、畜牧、兽医、生物与医药和机械等专业学位倾斜,有利于培养更多具有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高校准备好了吗?据中国教育在线《2020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数据,2019年硕士研究生录取人数约为80.5万人。按计划扩招18.9万人计算,2020年硕士研究生扩招比例已超过20%。扩招为一些高校带来发展机遇。常州大学是一所以石油化工类专业见长的高校,该校目前有硕士生导师近千名,但在校研究生仅2700多人。“我校多年来存在‘吃不饱’问题,一直在争取增加研究生招生指标。”该校研究生院院长孟启表示,扩招后研究生规模将更符合学校发展实际。今年该校研究生招生规模显著扩大,侧重于工科专业,约占扩招总量的三分之二强。记者了解到,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大幅度增长,给高校后勤、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带来不少挑战。多所受访高校研究生院负责人表示,招录只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第一个环节。学生入校报到后,还要考虑住宿条件、教学空间、硬件设备等多方面承载能力;考虑实验室等科研软硬件条件是否足以满足扩招后需求;考虑学生管理服务方面,能否适应扩招后的实际难度。另外,今年研究生扩招工作正值疫情防控时期,如何确保远程网络复试等相关安排的安全性、公平性和科学性,成为研究生招录本身必须面对的一场大考。扬州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高明国说,往年研究生复试中试卷笔试、实验操作、面试等需要线下环境完成的环节,今年通过远程网络复试无法实现,学校准备通过加强对考生既往学业的考查、设计综合性开放性能力测试题等方式,选拔具有创新潜质的优秀生源。每年百万硕士“大军”将往何处去?扩招18.9万人后,今年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将近百万。如何保障培养不“注水”、学位不“贬值”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博导张志安教授对记者说:“在毕业季,对于毕业学位论文,有开题、预答辩、答辩这些环节来保质保量;对于学生以往发表的论文要严格审核,例如明确刊物的性质,考查论文的学术性是否明晰,例如一些访谈类、综述类文章不能作为学术文章。”专家建议,教育部门要严把质量关,防止部分高校或专业因为生源不足而“抬杆过关”;研究生扩招也倒逼高校建立以质量为中心的培养机制,通过建立健全导师制、引入过程性评价等方式,挤掉研究生培养“水分”。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金梦玉教授提醒,如果研究生培养关没把好,压力就将传导至毕业、就业环节,对个人和社会都将造成负面影响,但是研究生扩招本身并不会必然引起“文凭贬值”。据猎聘大数据调查报告显示,2020年一季度,新基建七大领域对中高端人才的需求迅速上升,在线发布的相关职位总体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了42.96%,其中5G类岗位增长最快,同比增长81.90%,工业互联网类同比增长74.64%。多名专家向记者表示,虽然疫情对当前就业形势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但随着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调整提速,对中高端人才需求的后劲也将持续释放。“这次研究生扩招以专业硕士为主,实质就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职业教育。”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专业硕士应偏重以就业为导向学习。目前我国研究生就业市场对高技能、创新型、综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研究生扩招后,个人和高校共同面临如何提升学生能力、在就业市场中脱颖而出的挑战。(来源:新华社)

别管我

18岁硕士博位、也太聪明了吧!

“哈哈,校医还真可爱。”等校医走后,我笑着说。 “哪里可爱了。”南爵影小声的说。 “切,比你可爱。”我不屑的望着他说。 “冰块要融化了。”南爵影在我没有准备好的时候,把那袋冰块重重的敷在我的右脸上,咬牙切齿的说,还用冰块磨檫着我的脸,顿时我感到右脸冰冰的,有一些刺痛。 “啊,你干嘛啦,下手那么重,痛啊。”我不满的嘟起嘴抗议着,把他的魔抓拿开。 “谁叫你说他比我可爱的,我的魅力就那么少?”南爵影也不满的看着我说。 “呵,好笑,我说什么你那么在意干嘛,我有言论自由,我又没说你,现在受害者是我诶。”我好笑的看着他。 此时的南爵影心想:是啊,我那么在意干嘛,刚刚在课室也是,一听到她说和自己没有任何关系时,心里生气到极点,知道她因为上官晴抱我的手臂而生气时,心里有高兴到了极点,看到她被上官晴甩了一巴掌而哭泣时,从来不打女人的我,却还给了她一巴,刚刚她说医生可爱时,我却有点生气,为什么她的一切会牵动我的情绪呢。 我见他没说话,那手指了碰了一下他的手臂“干嘛不说话,生气拉,我刚刚的话是在开玩笑的。”我靠近他说。 “没生气,在想事情而已。”他继续把那袋冰块敷在我的脸上,但这次没有刚才那么用力,是轻轻的敷在我的脸上,忽然右脸好舒服,冰冰凉凉的,刚刚右脸火辣辣的感觉消失了,现在发现,南爵影也不是很坏吗,刚开始觉得他好像很坏,冰冷的像块冰,虽然长的超级帅,但是脸上却一副“你欠我500万”的死表情。 “现在校医室只有我们两个唉。”原本专心帮我敷脸的南爵影一句话也没说,最后还是我打破了沉默。 “现在才知道吗,反应还真迟钝。”南爵影看了我一眼后,用鄙夷的眼神好像在说“你是个白痴吗,现在才反应过来” “哪是,我,我很早就知道了好不好。”我心虚的说,我承认我反应是有点迟钝。 “你不怕?”他一边帮我敷脸一边问。 “怕什么”我故作不解的问,其实是有点怕怕的。 “我对你和你那没发育的身材没兴趣。”他无所谓你说道。 “你,呵,你有兴趣我也不会屈服呢。”我拽拽的反驳道。 “闭嘴。”他力道加重,本来很舒服的脸又有点痛痛的。 “呀,你怎么可以这样。”我生气的吼道。他看到我这滑稽的模样,露出了一个不经意发现的笑容,这个,是他也没注意到的。“你笑什么,看到我痛就那么好笑吗?”我生气地问他,他还好意思笑。 “我什么时候笑了。”他疑惑的说,他居然因为她笑了“明明就有,还不承认,问你一些问题,你老实回答。”我认真的对他说。 “我拒绝回答,我有言论自由。”他又恢复了冰冷的模样,无所谓的说。“你,可恶。”听到他的回答,我有点生气,学我说话来顶撞我。 “说吧,你问了之后,看看是什么问题,才决定会不回答你。” “你和校医很熟吗?” “他是我家的家庭医生,小时候是他帮我看病的,后来我爸要他来这里当校医。”他用冰帮我揉了揉脸,表情非常平淡。 “哦,怪不得他知道你怕打针啦。”我恍然大悟,一想到他看到针头的样子我就想笑。 “不准再提那件事,那是以前。”他不满地对我说。 “小气。”我低低的说了一句。“下一个问题。” “你几岁。” “18,但我已经把硕士课程都读完了。” “好厉害,那你为什么又要读高中。”我先是惊讶,然后是疑惑。 “因为我爸说想让我尽快接手企业,要我去读企业管理,我不想那么快接手,所以让我爸给我读符合我年龄的年级,晨和宇也和我一样。”

夫子时也

硕士扩招18.9万人:怎么扩,如何招

教育部近日印发通知,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明确2020年将计划扩招18.9万名硕士研究生。对于考生而言,每增加一个招生名额就多了一份被录取的希望,特别是在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达到历史最高的背景下。  扩招18.9万人意味着什么?招生名额又会如何分配?高校各方面资源做好准备了吗?  扩招比例超过20%:硕士研究生培养规模有扩大空间  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达到341万人,比上年增加了51万人。与考生激增趋势相似,2020年高校毕业生预计比上年增加40多万人,达到874万人。  不管是考研还是找工作,人数水涨船高,难度只增不减。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当口,消息传来——硕士扩招。  “今年考上概率肯定变大了。”正等待厦门大学复试的刘达庆盘算着,“原本徘徊在复试线边缘上的人极有可能被淘汰,这下可能被拉回来”。  根据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20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测算,2019年,考研录取人数约为80.5万人。按照计划扩招18.9万人计算,扩招比例约为23.5%。  扩招比例超过20%,是一个什么水平?  进入新世纪,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屡创新高,研究生录取人数也不断增长。记者梳理发现,扩招是趋势,但是往年通常控制在5%以内,很少突破10%。硕士扩招超过20%的年份,有但是很少。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测算,在2005年、2009年及2017年硕士扩招出现小高峰,分别比上一年增长13.57%、16.13%、22.45%。  硕士招生规模年年增长。即便是这样,在一些人看来,我国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规模仍有可扩大的空间。他们给出的理由是,2018年中国每千人注册研究生数为1.96人。而自2010年以来,美国、英国、法国一直保持近9人的水平。而这一数据一直被看作衡量研究生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毋庸置疑,研究生扩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发挥调节就业的功用,“但理论上说,学生接受研究生教育是一个知识、能力、素养全方位提高的质变过程,而不是简单地把大学毕业生储存在研究生教育的‘蓄水池’里,等到两三年后再重新释放到就业市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赵世奎认为。  “硕士扩招的根本动力,一定源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升对高层次人才需求的增长,突发的疫情只是把扩招的政策窗口开得更大些,或者说加速了该进程。”赵世奎说。  扩招学校、专业分配原则:分校确定,精准投放  因为初试分数“不上不下”,刘达庆希望自己能够“被扩招进去”。他和所有考生一样,“特别关心”新增招生名额的分配问题。哪些学校、专业会扩招?扩招比例会一样多吗?  一些高校官网信息透露端倪:南京邮电大学表示“适当增加”,广西大学回应“有较大幅度增加”,而上海市属高校硕士招生计划“总量增加15%”。  教育部给出答案:分校确定招生方案。计划增量将重点投向临床医学、人工智能等专业,而且以专业学位培养为主,以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专业学位为主。  “这是一种精准投放。”东北师范大学教授秦玉友表示,“扩招的重点投向,反映了当前国家在医药卫生领域、科技发展领域方面的人才需求导向。这与此次抗击疫情有一定相关性。”  “我国高校体量大、专业齐全,但我想不是所有专业、所有学校都会获得数量均等的扩招名额。” 秦玉友提醒记者,在这一轮扩招中,各地高校需要制定不同扩招计划,以便新增招生名额合理地分配到相应高校和专业。  在扩招的专业类型上,专业硕士则获得更多关注。  秦玉友分析:“专业学位硕士强调操作能力培养,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专硕招生规模的增长,顺应我国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也符合当前我国对研究生培养结构布局。”  年,专业硕士招生占比仅15.9%,其后在2017年首次超过学硕招生人数,到2018年专业硕士招生人数占比近58%。《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到2020年,我国“专业学位硕士招生占比达到60%左右”。  不过,秦玉友提醒,“专业学位作为扩招重点,对专业实践基地、校外导师的数量和质量都要求颇高”。  扩招挑战高校承载力:须统筹规划,有备而招  学生大幅增加,教师和其他配套教学资源够不够?这是扩招首先要回答的问题。  当前,全国有近44万研究生导师,按照2018年的招生规模计算,全国平均一个导师招收1.77个硕士。若扩招18.9万人,师生比可能达到1:2.21。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王传毅告诉记者,“通常来说,每届指导2个硕士,教师的指导质量是有保障的”。  在2016年教育部公布的分省别导师数据中,中西部地区导师每年招收硕士平均人数大多不足2人。河南为1.17人、广西为1.43人、云南为1.32人、宁夏为1.24人。“从导师总数上看,这些地区还有接纳更多学生的能力空间。”王传毅介绍,2017年新增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887个,也分配到了大量中西部地区高校。  扩招将向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高校倾斜,向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人工智能等专业倾斜。但是,有专家称,此次重点扩招专业涵盖部分新兴专业,一些专业刚发展起来,教师的前期储备会存在困难。  王传毅对此表示认同:“导师是否充裕,还得分高校和具体专业来看。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存在着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一些学位授权点人满为患,也有导师年均招生不足一人。”  此外有研究表明:近些年,高校师资的承载能力相对高于经费投入与基础设施的承载力。换句话说,扩招对高校的硬件也是不小的挑战。南京大学教授汪霞认为,当前许多高校之间硬件基础设施发展水平也不均衡。她建议,为了扩招高质高效,实验室数量、宿舍条件、图书馆容量的问题到需要提前关注,“在扩招前就做好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规划,做到‘有备而招’”。  避免扩招“文凭贬值”:严控培养质量  《2020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显示,考生选择考研的主要动机之一是提高就业和从业的核心竞争力。将近六成的考生认为,研究生学历将对就业有很大帮助。该《报告》勾画出大部分考生的心理:拿到研究生文凭,为在就业市场中“脱颖而出”。  “在大规模扩招的背景下,可能会有不少在知识储备和对学术研究认识等方面准备不足的学生,成为研究生。”兰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教授包水梅坦言,他们确实需要在理论方法以及学术能力等方面进行规范化训练。“把他们招进来,仅仅只是个开始。”  培养数量上去了,质量会不会受影响?类似疑问与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如影随形。不出意料,这次硕士扩招再次引来对“文凭是否因此贬值”的讨论。  “扩招即会造成文凭贬值本身是个假命题。”在包水梅看来,毕业生就业是一个涉及面极广的复杂问题,与社会需求、研究生教育质量和个人发展潜力等都有关系。  “研究生规模扩大并不必然导致文凭贬值,研究生文凭的含金量与培养质量把控是否严格直接相关。在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社会评价人才不能只看文凭,必须从人才本身的能力和素质出发。”包水梅说,当然在研究生培养上,学校要建立健全导师制,引导导师投入精力指导学生,严格的过程性评价也要跟上。   “不断增长的高质量人才有利于我国释放出更大的人才红利。在扩招背景下,硕士培养质量应该成为教育部门关注的重中之重。”秦玉友说。来源  光明日报编辑 程星编审 杨韬

欺骗我

硕士扩招18.9万人,谁能上岸?

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2月28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表示,今年将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和专升本规模,预计同比增加18.9万、32.2万人,将重点向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倾斜。高校应届毕业生的升学、就业问题,不仅关乎许多年轻人的前程,也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大事。疫情延缓了线下招聘和招生考试工作进度,人社部门、教育部门相继出台措施,正是对这一社会关切的积极回应。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等具体做法,有利于缓解因疫情导致的就业压力,也为今年的应届毕业生提供了更多选择机会。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研究生教育招生91.7万人,去掉其中近10万的博士生招生,硕士生扩招18.9万意味着比去年增加20%多。目前,原定近期举行的自划线高校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和博士研究生考试招生工作等已推迟举行,原定4月初左右进行的全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是否延期将视疫情防控进展情况另行通知。现在,按照扩招以后的招生规模,调整相应的招生方式、方法,还有缜密设计思考的时间。如何把增加的18.9万个招生名额合理分配给考生,尤其是今年的应届毕业生,需要更加细致的考虑。在去年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的时候,疫情尚未发生,学生依然是按照往年的考试难度、院校公布的招生数量和个人意愿决定是否报名参加考试和报考哪所院校。如今,就业形势发生了意外的变化,这会对应届毕业生的升学意愿产生显著影响。扩招18.9万人,可以考虑将名额直接投放给已参加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这对今年参加考研的学生而言,显然是极大的利好消息。尤其对于报考增加招生规模院校和专业的考生,竞争压力有望下降,参加复试和最终被录取的机会将增多。然而,对不同院校和专业来说,因为师资、校舍、教学资源等因素制约,招生规模的扩大很难是同比例、同数量的。正如教育部门所言,要科学确定分校招生的规模,重点向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高校倾斜。这意味着那些报考部分扩招院校及专业的考生,更容易享受到扩招的政策红利。具体到特定的院校和专业,考生对扩招政策的感受并不一致。我国研究生招生一直存在调剂政策。在往年,很多院校的招生指标都能通过正常的笔试、复试完成,调剂渠道主要起到补充的作用,只有一些未招满的院校和专业提供调剂名额。不过,在今年明显扩大招生规模的基础上,调剂招生的渠道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那些报考竞争激烈的院校和专业的考生,本身知识基础并不弱,他们有资格从研究生扩招中获利。因此,建议把增加的招生计划用于适当增加调剂名额,让考生获得二次选择的机会,从而保证招生的整体公平。从更大的范围看,疫情对就业工作的影响,也会改变今年未参加研究生考试的学生的就业意愿和升学意愿。设计一套公平而普惠的办法,让他们感受到硕士生扩招的红利,有一定必要性和可行性。比如,对于那些扩招名额较多的院校和专业,有没有可能开展二次招生工作?研究生招生改革的一大方向是扩大高校的招生自主权,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非常时期,或可进行更积极的探索。当然,相关工作应在教育部门的监督指导下有序开展。总而言之,今年硕士研究生扩招18.9万人,是吸纳高校毕业生的有力之举,无疑能增强广大应届毕业生对未来的信心。如何分配扩招名额,如何坚持公平竞争原则,让各大高校招收到符合要求的学生,需要科学的制度和方法设计。教育部门的统筹安排,与招生院校的具体措施,无疑令人期待。

无依无靠

18年硕士研究生招考公告已发布,考研党请注意了

8月30日,教育部正式发布了《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公告》,考试时间、科目、报名等重要消息已全部公布,考研的朋友们可以留意关注下。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时间是2017年12月23日至24日的每天上午8:30-11:30和下午14:00-17:00。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放在25日进行。初试科目为12月23日的上午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23日下午的外国语;24日上下午分别为业务课一和业务课二;25日是建筑设计等考试时间超过3小时的特殊科目。研究生考试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所有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均须进行网上报名,并到报考点现场确认网报信息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单独考试考生应选择招生单位所在地指定的报考点;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和工程管理等专业学位考生和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的指定报考点。网上报名时间是2017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的每天9:00-22:00,网上报名官方网站是“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现场确认时间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自行确定和公布。所以考生必须要及时关注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发布的公告,在规定时间内到指定地点现场核对并确认个人网上报名信息。逾期将不再补办。2017年12月14日到25日,考生可以登录“研招网”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要用A4白纸打印,考生凭《准考证》及居民身份证参加考试。具体事项考生们可以去教育部官网上查看《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或者登录“研招网”浏览查询报考须知和各相关单位网上公告。最后祝所有考研的朋友们取得满意的成绩,使自己的学历更上一层楼。运营人员:知新行闻001

伊苏

2018年我国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点的18所高校汇总,看你们省都有谁!

2018年,我国在校大学生规模达到了3699万,总体数量位居世界第一。同时,今年的应届生毕业数量也高达820万人,为了缓解大学就业竞争压力,提高自己的就业优势,近三年来,我国大学生考研人数正以平均15%的速度增长,2016年考研报名人数为176万人,2017年就突破了200万大关,达到了201万人,而2018年的考研人数更是高达238万人,可见大家的考研热情之高。既然大家都选择考研,那么对于高校来说,这么大一块蛋糕来说,每一所学校都在盯着,虽然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100多所985和211大学几乎培养了我国七成的博士和硕士人才,但是当时的博士和硕士并不是太多,当本科教育成为大众教育,硕士教育成为精英起点教育时,我国很多省属重点大学开始纷纷申报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权点。而且,具备博硕士授权点一直被认为是本校专业建设受到了国家的认可,下面我们就来看看2018年我国新增硕士授权点的18所高校情况。一般博士授权点高校还是以大学为主的,但是目前在争取硕士授权点方面基本上就是以学院为主了。比如今年的厦门理工学院,上海海关学院,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盐城工学院,齐齐哈尔医学院,南昌工程许愿,南阳师范学院,昆明学院,湖北文理学院,榆林学院,衡阳师范学院,钦州学院,贵阳学院,东莞理工学院,合肥学院等15所高校。此外,山西大同大学,临沂大学和大连民族大学也获得了硕士学位的授权点。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国一共有近3000所高校,对于上面这些学校来说,获得硕士学位授权点就是非常大的一次进步,这样未来同专业之内,可以加强学科建设,增强师资力量等,这样为未来申请博士授权点打下了基础。当然,我们也祝愿这些学校越建越好,为我国培养更优秀的人才!

商頌

就业好消息!教育部:硕士研究生扩大招生规模18.9万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5月6日,据教育部官网消息,由教育部等6部门共同主办的2020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百日冲刺”行动正式启动。其中,教育部已经安排硕士研究生扩大招生规模18.9万、普通专升本扩招32.2万。目前,教育部正在研究第二学位扩招。从5月份到8月中旬,重点组织开展十大专项行动。据消息,一是升学扩招吸纳行动。教育部已经安排硕士研究生扩大招生规模18.9万、普通专升本扩招32.2万。目前,正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在第二学士学位进行扩招。二是充实基层专项计划行动。“特岗教师”计划将增加招募规模5000人,今年招募规模将达到10.5万。适当扩大“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中央基层项目实施规模。将招收40多万毕业生补充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队伍,采取“先上岗、再考证”的举措,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配备。三是扩大毕业生参军入伍行动。今年将加大力度推进精准征兵、精准动员,进一步落实好毕业生参军入伍的优惠政策。四是大力开拓科研、社区、医疗等基层岗位行动。努力开发适合毕业生的科研助理岗位。有关部门将推动全国城乡社区和基层卫生部门新增岗位优先招录毕业生。五是推进企业稳岗扩就业行动。国有企业今明两年将连续扩大高校毕业生招聘规模。有关部门将落实一次性补贴、返还失业保险等优惠政策,鼓励中小微企业吸纳更多高校毕业生。六是持续开展网上就业服务行动。进一步开展好“24365校园网络招聘服务”、“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央企“抗疫稳岗扩就业”“国聘行动”“千校万岗”线上招聘会等,为企业和毕业生提供全天候不断线、不打烊的就业服务。同时,在高校开学后,有序恢复校园现场招聘活动。七是推进创业带动就业行动。实施高校毕业生创业支持计划,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办好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引领大学生投身“双创”。八是开展重点帮扶支持湖北行动。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中央+地方”促进湖北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十个一批”政策,将实现全国高校与湖北高校就业创业“一帮一”行动的全覆盖。九是助力脱贫攻坚行动。对全国建档立卡家庭毕业生、52个未摘帽贫困县毕业生,将实行分类帮扶和“一人一策”动态服务。设立“建档立卡家庭贫困生专升本专项计划”,单独进行录取。十是狠抓责任落实行动。将毕业生就业纳入对地方政府和高校的督导考核内容,高校要落实“一把手”工程,发动全国5万余名毕业班辅导员,逐一压实责任,同时让更多的专业教师都行动起来,群策群力帮助毕业生顺利毕业、尽早就业。(编辑:贾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