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21中国数据资产化工具市场研究报告:2020年中国市场规模达280亿元面对面

2021中国数据资产化工具市场研究报告:2020年中国市场规模达280亿元

2020年中国市场规模达280亿元,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达41%,保持高速增长细分市场:数据存储113亿,决策应用54,以大中型企业需求为主,政府、金融行业是主市场重点区域:一二线城市占市场规模的八成以上,北京、上海、浙江、广东处于全国第一梯队用户规模:48万高需求用户,1.4万家数据资产化需求用户,实际客户开发率低,未来有34倍成长空间在中国经济迈入增速换挡期的当下,中国市场的数字化建设需求呈现急剧增长的态势。伴随数字化建设程度的不断提高,将会有更多的企业、政府机构等积累产生大量数据资源,越来越多的企业/机构开始意识到这些数据的价值,并希望对这些数据要素进行整合与管理,以便于为企业/机构管理者提供决策辅助支撑。最终用户的数据资源以数字类最高,其次是文本类、图像类和视频类,相对而言,语音类和符号类占比较低。从数据资源的量级来看,平均单个最终用户的数据量级达到3.2PB,从具体分布来看,有55%的最终用户数据资源累积超过100TB。从数据资源的来源渠道来看,客户/用户数据与企业运营数据是主要来源渠道,其次是经管数据和互联网公开数据。

觉性

2020年中国行业大数据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未来五年市场规模或将近2万亿元

中国行业大数据高速发展近年来,全球正大步迈向大数据新时代,数据的高效存储、处理和分析等需求也越来越旺盛。在此背景下,行业大数据得以高速发展,应用于各个领域,根据IDC发布的有关数据预测,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9508亿元的高点。1、全球大数据储量呈爆发式增长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信息系统采集、处理和积累的数据量越来越多,全球大数据储量呈爆炸式增长。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的监测数据显示,2013年全球大数据储量为4.3ZB(相当于47.24亿个1TB容量的移动硬盘),2014年和2015年全球大数据储量分别为6.6ZB和8.6ZB。近几年全球大数据储量的增速每年都保持在40%,2016年甚至达到了87.21%的增长率。2016年和2017年全球大数据储量分别为16.1ZB和21.6ZB,2018年全球大数据储量达到33.0ZB,2019年全球大数据储量达到41ZB。注:2015年储量增速为30.3%。2、中国数据产生量占全球数据产生量的23%根据IDC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中国的数据产生量约占全球数据产生量的23%,美国的数据产生量占比约为21%,EMEA(欧洲、中东、非洲)的数据产生量占比约为30%,APJxC(日本和亚太)数据产生量占比约为18%,全球其他地区数据产生量占比约为8%。3、2019年中国行业大数据市场规模突破5000亿元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大数据产业也发展迅速。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结合对大数据相关企业的调研测算,发现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稳步增长。2016-2019年,短短四年时间,我国大数据产业市场规模由2840.8亿元增长到5386.2亿元,增速连续四年保持在20%以上。4、应用层规模将逐步增长随着大数据相关产品及应用的不断普及,未来五年,应用层规模将逐步增长。在技术层、数据源层以及衍生层的共同支撑下,应用市场规模份额将达到40%。其中,交易市场规模虽然占比最少,但是正是由于他的存在,使得数据的交易从法律上实现数据的合法化问题,以及实现了数据价值兑现。5、2025年中国大数据产业规模或将近2万亿元当前,我国正在加速从数据大国向着数据强国迈进。随着中国物联网等新技术的持续推进,到2025年,其产生的数据将超过美国。数据的快速产生和各项配套政策的落实推动我国大数据行业高速发展,预计未来我国行业大数据市场规模增速将维持在15%-25%之间,到2025年中国大数据产业规模将达19508亿元的高点。(文章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辞曰

中国市场调研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图」

一、市场调研定义及分类市场调研,泛指调研机构通过科学系统的调研方法(常为定性、定量研究方法)研究目标企业或市场,并获得消费者对产品、服务真实意见或市场竞争现状数据的活动过程,有助于帮助企业形成特定市场营销决策,是企业开展营销活动的重要环节。广义而言,市场调研机构泛指所有可自行开展调研项目的组织、机构或部门,如可承揽桌面调研项目的咨询公司、部分本土知名企业(如腾讯、网易)的独立调研部门等。市场调研可从调研范围、调研性质、调研频率、调研方法、调研内容等角度进行分类。以调研范围划分可分为全面调研和抽样调研;以调研性质划分可分为探索性调研、描述性调研、因果性调研和预测性调研;以调研频率划分可分为一次性调研、连续性调研;以调研方法划分可分为文案调研、实地调研;以调研内容可划分为顾客满意度调研、消费者需求调研、竞争动态调研和市场环境调研。市场调研按不同角度分类数据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二、中国市场调研行业产业链分析中国市场调研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参与者分为一手信息来源(包括行业研究专家、调查访问对象)与二手信息来源(包括行业协会或官方机构、第三方研究机构、新闻媒体网站);产业链中游参与者为市场调研企业;产业链下游参与者为企业客户、政府机构、个人客户等。中国市场调研行业产业链数据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1、产业链上游分析一手信息来源,一手信息来源,即市场调研企业获得的原始资料数据(需自行整理分析,方可获得结论),具有实证性与保密性高的特征。如行业研究专家:行业研究专家可为市场调研企业提供行业咨询服务(如行业未来趋势预测、市场竞争现状、行业痛点分析等)。二手信息来源,即其他机构或协会搜集并整理分析的现有资料数据,可用于市场调研企业调研时参考,具有实证性与时效性低的特征。如行业协会或官方机构:行业协会或官方机构常出具行业相关重要数据(如行业市场规模、进出口业务量、宏观经济等数据),可信度高但常存在时效性差的问题。2、产业链下游分析中国市场调研行业产业链下游参与者包括企业客户、政府机构及个人客户,其中企业客户占比最高,为80%左右。中国市场调研行业初期,外资企业客户数量较多,但随着时间推移,本土企业相继崛起,市场调研需求逐步增多。现阶段,中国市场调研行业本土企业客户数量占比约为90%,外资企业客户数量约为10%。本土业务为市场调研行业主要增长驱动力,国际业务有待加强。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三、中国市场调研行业市场规模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科技技术随之迅速迭代更新,用于市场调研的研究方法与技术不断增多,如眼动、脑电研究方法、互联网与大数据采集分析方法等。调研方法与技术的不断丰富提高了调研数据的准确性与真实性,推动中国市场调研行业不断走向成熟。此外,伴随本土企业的不断崛起,为更了解市场现状、洞察消费者行为特征、提升市场竞争力,本土企业逐步养成市场调研意识。在此背景下,可提供专业服务以协助企业进行品牌研究、消费者研究、市场行情研究的市场调研行业深度受益。2015-2019年,中国市场调研行业市场规模由115亿元增长至187.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2.9%。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为市场调研行业带来利好因素。市场调研企业逐渐将传统市场调研方式与互联网市场调研方式相结合,可丰富数据采集来源、加快数据获取时间、减少实际调研成本并拓宽调研应用场景。大数据时代来临,可进一步优化市场调研技术与研究方法,通过不同算法不断深挖更高层数据,并保证数据准确性与真实性。传统市场研究方法面临革新,市场调研企业运作效率将得以有效提升。在上述因素影响下,预计2019至2024年中国市场调研行业市场规模将以13.5%的速率持续保持增长,2024年中国市场调研行业将有望增长至351.9亿元。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1-2026年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规划研究报告》四、中国市场调研行业驱动因素分析1、本土企业崛起,扩大调研市场需求中国市场调研行业早期,市场调研企业多服务于部分大规模外资企业与合资企业,本土企业市场需求尚小。但伴随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本土企业相继崛起,为提升品牌竞争力、抢占更多市场份额,本土企业的市场调研需求增多(如媒介研究、客户满意度研究、市场行情研究、用户行为态度特征研究、品牌与声望研究、价格研究、产品现场测试或追踪研究、广告效果追踪研究等),其中媒介研究、客户满意度研究、市场行情研究与用户习惯&态度研究市场实施比例较高,分别为13.7%、12.8%、9.1%、9%。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2、调查研究方法与技术不断多元化,促进市场调研行业发展随着中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科技技术快速迭代更新,调查研究方法与技术也随之愈加丰富。调查研究方法主要分为三类:定量研究、定性研究与大数据研究。据中国信息协会市场研究业分会数据显示,采用以上研究方法的企业占比为73%、20.3%、6.7% ,其中面访研究为企业采用最多的研究方式,占比高达37.2%。市场调研企业通过定量研究为主、定性研究与大数据研究为辅的方式,可进一步提升数据采集、整合、分析的运作效率,充分保证市场调研数据分析方法的合理性,有利于促进市场调研行业发展。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五、中国市场调研行业竞争格局分析中国市场调研行业市场参与者可分为三大梯队(根据企业营收):第一梯队企业是以尼尔森、盖洛普、益普索为代表的世界知名外资企业,年营收多为数亿元,此类企业为行业标杆企业,拥有领先个案研究水平;第二梯队企业是以CSM、零点研究、慧聪为代表的本土或合资领先企业,年营收常超过5000万元,成立较早、拥有丰富行业经验;第三梯队是以现代国际、中为咨询为代表的本土知名企业,年营收多低于5000万元。中国市场调研行业梯队企业情况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尽管世界知名外资市场调研企业市场影响力大、竞争力强,但本土市场调研企业业务水平逐步提升,不断抢占行业市场份额。现阶段,从企业类型分布来看,民营企业分布占比最高,为73.2%左右,其次为股份制企业、合资企业、国有企业等,占比分别约为12.5%、8.0%、4.5%。由此可见,选择开展市场调研业务的民营企业数量不断增多,市场竞争随之日益激烈,企业需加强项目研究质量把控,方可长久发展。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六、中国市场调研行业未来发展趋势1、互联网市场调研为重要发展方向通过互联网市场调研,市场调研企业可丰富数据采集来源、缩短数据获取时间、降低实际调研成本。现阶段,常用的互联网市场调研数据收集方式包括网站问卷调查、电子邮件调查、网上小组座谈、一对一网上深层访谈、文献资料分析、弹出式调查、网上观察、网上实验法等,其中选择网站问卷调查的市场调研企业使用占比最高,为59.8%,其次为网上固定样本与电子邮件调查,占比分别为27.7%、20.5%。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独立使用互联网市场调研方式的企业数量占比为30.5%,以传统市场调研为主的占比为29.9%,互联网与传统调研相结合的占比为24.3%,从未使用过互联网市场调研的占比为15.3%。互联网市场调研的商业价值不断受到市场调研企业的认可,其应用场景也愈加广泛,涵盖网络用户监测(如用户数量、结构、地理分布、消费行为)、网络广告监测(如网络广告发布量、点击率)、网站流量监测(如网站访问量、购买率)等。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在经历互联网技术带来的变革后,市场调研企业逐渐意识到互联网市场调研的重要性,相继开始采用互联网市场调研的方式。相比传统市场调研方式,互联网市场调研可为企业带来诸多优势(如调研效率高、范围广、成本低等),青睐互联网市场调研的企业数量不断增多,因此互联网市场调研为行业重要发展方向。2、大数据技术将不断应用于市场调研大数据技术的蓬勃发展不仅减少了企业在人力物力方面的投入成本与调研周期,还促使数据信息朝多样化、完整化方向发展(通过数据清洗、数据调整、数据补充等方式优化已获取的数据信息),进一步提升市场调研企业的运作效率。传统的市场研究方法是通过定性、定量市场调查手段实现品牌研究,而大数据手段则是通过网络爬虫技术对新闻媒体、社会化媒体等网站进行监测,实时掌握品牌市场舆论与消费者满意度情况,促进了企业对品牌形象现状与趋势的了解。华经情报网隶属于华经产业研究院,专注大中华区产业经济情报及研究,目前主要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包括传统及新兴行业研究、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市场调研、专题报告、定制报告等。涵盖文化体育、物流旅游、健康养老、生物医药、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汽车电子等领域,还深入研究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消费、新金融、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兴领域。

曹风

2021年中国数据中台行业白皮书:2030年数据中台市场规模达183.2亿元

2020年数据中台市场规模达到68.2亿元。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驱动,市场需求将持续增加,数据中台行业增长势头明显,市场规模快速扩张,预计将在2023年达到183.2亿元。我国数字经济维持高速增长,在信息通信新技术、新业态的带动下,传统行业焕发出新的活力,质量效益显著提升,2019年数字经济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7.7%,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增长强大的引擎之一。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数据中台的核心在于共享和沉淀能力,随着数据中台在行业头部及领先企业逐渐落地,供应商经历了各类业务场景能力沉淀的过程。在深度上,数据中台厂商承载细分行业的各类定制化业务,不断沉淀业务能力。在广度上,随着不同业务场景的持续输入,数据中台厂商产品的能力越来越丰富,覆盖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完善数据中台的深度和广度,提炼和整合数据中台的服务,尤其是对于对数据中台能力要求相对简单的中小企业,为客户提供标准化的整体解决方案将成为数据中台服务商的产品方向。

钢木兰

IDC:2024年中国大数据市场规模将超200亿美元

IDC近日发布的《2021年V1全球大数据支出指南》预计,全球大数据市场支出规模将在2024年达到约2983亿美元,五年预测期内实现约10.4%的复合增长率(CAGR)。就中国市场而言,长期来看,中国大数据支出整体呈稳步增长态势,市场总量有望在2024年超过200亿美元,与2019年相比增幅达145%。同时,中国大数据市场五年CAGR约为19.7%,增速领跑全球。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路人甲

热点解读丨大数据:中国市场增幅16%,领跑全球

今天“健康码”、“通行码”等各种码无处不在,用手机扫一扫,就能确定你是安全人员还是有风险人群,瞬间决定让你通行还是拒之门外,为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这一“码”可知的背后是大数据的力量。今年因为疫情的发生,从机构、企业到个人,都深深地感受到大数据对我们生活、工作带来的巨大影响。而目前我们看到的也仅仅是大数据利用的“冰山一角”,在数字经济时代,我们期望破解大数据利用的难题,进一步释放数据的价值。疫情发生倒逼大数据利用提速今年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迅猛,有诸多利好。疫情的发生给各行各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也进一步倒逼了大数据应用,使得大数据产业发展提速。根据IDC最新预测,2020年中国大数据相关市场的总体收益将达到104.2亿美元,较2019年同比增长16.0%,增幅领跑全球大数据市场。IDC预测,2020年,全球大数据相关硬件、软件、服务市场的整体收益将达到1878.4亿美元,较2019年同比增长3.1%。而从行业上来看,2020年中国大数据技术与服务市场中收益前三的行业依次是金融(包括银行、保险、证券与投资)、政府(包括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以及通信,三者总和占中国总体的50%以上。在金融行业中,大数据分析技术赋能于金融反欺诈、风控、信贷等业务。在政府行业中,智慧城市、公共安全、交通、气象等各部门对大数据应用较多。在电信行业中,三大运营商拥有庞大的个人位置数据,精准营销、信用评估等是大数据技术主要的应用方向。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为大数据的应用与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市场氛围。《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工业大数据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以及最近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等,都对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等,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以及一系列的发展举措。不断破解利用大数据中的难点,充分释放数据的价值,进一步加速数字经济的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知盛集团CEO王晓梅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特别提及了今年是数据安全的分水岭,2020年7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草案)》全文发布并征求意见,可称为是中国数据安全的元年。中国大数据领域的数据安全有了新的起点。中国数据安全法的推进预示着中国的数据安全保障将有法可依。各个ICT企业纷纷推出一系列的大数据平台以及解决方案,为企业、机构等利用大数据搭建了平台,进一步降低了数据利用的门槛,丰富了数据利用的供给侧能力。事实上,今年以来“数据中台”概念和解决方案异常火爆,进一步佐证了大数据市场发展的火热度。加快治理与伦理建设 充分释放数据价值随着大数据利用从C端向B端不断延伸,大数据应用的进一步深入,数据利用也暴露出许多问题。IDC中国研究副总监卢言霞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数据缺乏相应的标准是严重影响数据利用的很大一个障碍。一方面行业企业的元数据缺乏相应的标准,这会导致企业内部的数据不一致而无法进行分析利用;另一方面不同机构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共享也缺乏相关标准,这会阻碍数据交换共享数据融合,影响数据利用。除了数据标准,数据治理是今年另外一个被高度关注的焦点。如果不能够更好地进行数据治理,我们很难从数据中获得更大的价值。“做大数据的科技工作者,应该像垃圾分类管理员学习,在捡之前就知道垃圾怎么分类,会产生什么价值。”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曼青表示。只有这样才能够将大数据的价值充分释放。吴曼青认为要想充分发挥大数据的作用要在三个维度进行发力:一是尽可能保持数据的多样性,二是数据模型的准确性也非常重要,三是尽可能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如果我们缺乏数据治理的思维,那么有可能我们收集上来的数据同样会形成巨大的“数据垃圾。”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以医疗领域为例,讲述了目前在医疗领域推动人工智能医疗建设过程面临的障碍,由于对于数据缺乏标注和治理标准,导致医疗大数据仍然“大而混乱”。“我们20亿条就诊数据里面,其实收集的很多信息对疾病诊疗是没有用的,怎么甄别出来?缺少统一的标注、治理标准。”葛均波说。所以,中国工程院院士郭桂蓉呼吁,要加强数据治理,构建完善的大数据法治体系。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作为生产资料的数据资源具有数量巨大、数据变化快的特点,造成大数据分析和应用场景更加复杂,因此必须遵守一定的法律法规以及道德标准。互联网平台利用大数据“割会员韭菜”事件,最近引发了全社会关注。数据利用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我们以“科技向善”的角度来利用数据,能够很好地将大数据造福于百姓、有利于经济发展,但如果被利益驱动缺乏底线,则有可能带来巨大的危害。王晓梅表示,大数据/人工智能的伦理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最近中国互联网公司的某些“失态”,本质是违背了伦理,要解决这样的问题,政府不仅要引导监管,还需尽快制定可执行的伦理体系和配套措施,人工智能才能行稳至远。而企业内部则需设立伦理委员会,领先企业可以自愿“先行先试”。这方面可以借鉴医学领域,在医学产业里有相对成熟的伦理委员会,包括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穿戴设备的使用等,都需要经过伦理委员会的讨论认定,这样不仅保证数据使用的合理合法,更加保障了数据使用符合伦理。赛迪智库信息化与软件产业研究所所长、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副主任吴志刚认为,要防范数据安全的新风险,必须加强底线思维,强化伦理道德规范,提升数据安全防范意识,遵守民法典及个人隐私保护的相关要求,构筑数字生态安全体系,同时要加强统一的监督制度,防范非传统安全风险。亟须完善数据方面的相关法律、规范等制度建设,开展数据安全治理,平衡数据流通使用与个人信息保护及数据安全之间的关系,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加大数据安全保护力度,确保数据要素市场得以安全有效运行。

忠也

2021年中国大数据产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线下场景营销成为大数据应用新机遇

1、什么是大数据?大数据(big data),是指需要通过快速获取、处理、分析以从中提取价值的海量、多样化的交易数据、交互数据与传感数据,其规模往往达到了PB(1024TB)级。不同机构对大数据也有不同的定义。Gartner对大数据的定义:大数据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来适应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麦肯锡对大数据的定义:一种规模大到在获取、存储、管理、分析方面大大超出了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能力范围的数据集合,具有海量的数据规模、快速的数据流转、多样的数据类型和价值密度低四大特征。移动信息化研究中心对大数据的定义:大数据是帮助企业利用海量数据资产,实时、精确地洞察未知逻辑领域的动态变化,并快速重塑业务流程、组织和行业的新兴数据管理技术。2、大数据产业链简介大数据产业:是指一切与大数据的产生与集聚、组织与管理、分析与发现、应用与服务相关的所有活动的集合。主要包括大数据硬件、大数据软件和大数据应用三大块。◆ 大数据提供者拥有数据的公司、个人、社会团体以及政府机构等,此类角色属于大数据产业链上的基础环节,包括数据源提供者、数据流通平台提供者和数据API提供者。目前我国大数据提供者包括政府管理部门、企业数据源提供商、互联网数据源提供商、物联网数据源提供商、移动通讯数据源提供商、提供数据流通平台服务和数据API服务的第三方数据服务企业、社会团体或者个人等。◆ 大数据产品提供者提供直接应用于大数据产品的企业,包括提供大数据应用软件、大数据基础软件、大数据相关硬件产品的企业。大数据应用软件产品提供者,包括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综合技术服务商,也包括大数据计算基础设施上(与云结合),从简单的文件存储的空间租售模式,逐步扩展到提供数据聚合平台,进而扩展到为客户提供分析业务的服务上。大数据基础软件提供商,此类企业搭建大数据平台、提供相关大数据技术支持、云存储、数据安全等,此类公司在某些垂直行业或者区域掌握大数据入口与出口,并能对一些数据进行采集、整合和汇集。这样的企业包括传统的IT企业、设备商以及新兴的云服务相关企业。大数据相关硬件产品提供商,此类企业提供大数据采集、接入、存储、传输、安全等硬件产品和设备。◆ 大数据服务提供者以大数据为核心资源,以大数据应用为主业开展商业经营的企业。包括大数据应用服务提供者、大数据分析服务提供者、大数据基础设施服务提供者。这类企业挖掘数据价值,处于大数据产业链的下游,它们通过发掘隐藏在大数据中的价值,不断推动大数据产业链中各个环节的发展和成熟。从某种角度上说正是此类公司创造了大数据的真正价值,具体包括:1)应用服务提供者,基于大数据技术,对外提供大数据服务。2)分析服务提供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技术(方法、商业等)咨询,或者为企业提供类似数据科学家的咨询服务。3)大数据基础设施服务提供者,提供面向大数据技术和服务提供者的培训、咨询、推广等的基础类通用类的服务提供者。3、中国数据爆炸式增长,大数据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当前网民增长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稳的阶段,互联网在易转化人群和发达地区居民中的普及率已经达到较高水平,下一阶段中国互联网的普及将转向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群以及发展相对落后地区的居民。目前,随着移动互联网的繁荣发展,移动终端设备价格更低廉、接入互联网更方便等特性,为部分落后地区和难转化人群中的互联网推广工作提供了契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9.89亿,较2020年3月增长8540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0.4%,较2020年3月提升5.9个百分点。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9.86亿,较2020年3月增长8885万,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7%,较2020年3月提升0.4个百分点。注:2008年普及率为22.6%。当前,我国正在加速从数据大国向着数据强国迈进。国际数据公司IDC和数据存储公司希捷的一份报告显示,到2025年,随着中国物联网等新技术的持续推进,其产生的数据将超过美国。我国产生的数据量将从2019年的约9.4ZB增至2025年的48.6ZB,数据交易迎来战略机遇期。1zettabyte大约是1万亿gigabyte,这是当今常用的测量方法。与此同时,美国2019年的数据量约为8.6ZB。到2025年,这个数字预计将达到30.6ZB。在产业层面,我国大数据产业继续保持高速发展,大数据将深入渗透到各行各业。对于我国大数据产业的规模,目前各个研究机构均采取简介方法估算。根据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通过对全国3000多家大数据相关企业的问卷调查和座谈形成的《2019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报告》,截至2019年,中国大数据产业规模超过8000亿元,预计到2020年底将超过万亿。目前,17个省市建立了大数据局,大数据安全维护机制日益完善。283所高校获批数据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全国有100多个大数据相关产业联盟成立,对大数据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另外,大数据研发人员2019年超过8万人,研发投入超过550亿人民币。注:此处大数据统计口径:指以数据生产、采集、存储、加工、分析、服务为主的相关经济活动,包括数据资源建设、大数据软硬件产品的开发、销售和租赁活动,以及相关信息技术服务。4、中国大数据应用层将占据市场最大份额大数据产业包括一切与大数据的产生与集聚(数据源)、组织与管理(存储)、分析与发现(技术)、交易、应用与衍生产业相关的所有活动。大数据产业按照数据价值实现流程,包括数据源、大数据硬件支撑层、大数据技术层、大数据交易层、大数据应用层与大数据衍生层等六大层级,每一层都包含相应的IT硬件设施、软件技术与信息服务等。从发展趋势来看,随着大数据相关产品及应用的不断普及,未来应用层规模将逐步增长。在技术层、数据源层以及衍生层的共同支撑下,2020年中国大数据应用市场规模份额将达到40%。其中,交易市场规模虽然占比最少,但是正是由于它的存在,使得数据的交易从法律上实现数据的合法化问题,以及实现了数据价值兑现。5、中国大数据产业园区迅速发展助力数字经济发展国内大数据产业园是集聚大数据产业资源的重要载体。当前,不仅八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贵州、京津冀、辽宁、内蒙古、上海、河南、重庆、珠三角)的大数据产业园/基地快速发展,与这些试验区毗邻的省份,如安徽、湖北、四川、陕西、浙江、山东和江苏,也都加快推进“大数据产业园区/基地”建设,增强数字经济发展实力,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多数大数据产业园的发展思路:“基础设施建设-数汇集整合开放共享,企业上云-大数据融合应用-大数据产业链延伸”,即首先聚集数据资源,而后通过落地开放共享,协同效应带动开发,最终实现产业链的拓展和完善。中国的大数据产业园可以分为三类: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的大数据产业园多脱胎于原先的各类软件园,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和优势;河南、重庆、大连、沈阳、内蒙古、贵州等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加速推进辖区内大数据产业园建设;部分东南和中部省份,顺应产业发展趋势,也积极布局大数据产业园,力促产业转型升级。6、政策推动产业细化,产业价值链向上下游延伸2015年,国家印发《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的行动纲要》,第一次将大数据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提出了我国大数据的顶层设计。此后,随着大数据底层设施逐渐成熟,大数据分析开始结合具体行业,向下游垂直行业应用延伸。大数据开始由主题概念向业绩兑现转换。包括房地产、商贸零售、金融、汽车等传统行业开始深入布局大数据的行业应用。大数据源的战略性资源属性越来越普遍地得到各方认同,拥有数据源的企业在补齐分析和应用的技术,有望凭借数据链上游核心资源迎来快速发展。密集出台的大数据政策表明国家大力推动的意愿,环保部、国务院办公厅、国土资源部、国家林业局、煤工委、交通运输部、农业部的细则侧重指引垂直行业的落地。在政策的推动下,大数据加快了向各行业中的普及,并已全面从理论研究迈向实际应用,通过实际的经济效益实现,带动更多的行业开启大数据应用探索。具体从产业来看,互联网、金融、通信、安防等产业目前与大数据融合情况较好,交通、能源、工业等也在快速应用大数据。以工业为例,工业大数据产业规模到2019年有600多亿,到2020年,复合增长将达到50%以上,研发设计、生产、供应链、销售、运维等领域数据量越来越大。而医疗行业大数据在某些点上用得不错,但是要真正替代人,路径还比较长。7、数据外包将成为产业新机遇点数据外包是指大数据企业将价值链中原本由自身提提供的具有基础性的、共性的、非核心的IT业务和基于IT业务的流程剥离出来后,外包给专业服务提供商来完成,通过重组价值链、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成本,增强核心竞争力。数据外包有效地解决了数据孤岛以及清理和标记机器学习培训数据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费用这两个问题,促成了“三赢”8、数据安全防护需求驱动制度和技术变革数据安全防护是通过采用各种技术和管理措施,使与数据采集、存储、分析处理等各类系统正常运行,从而确保各类数据的可用性、完整性和保密性。通过采用全面的数据发现能力、快速的安全事件响应,以及有效地云和大数据安全保护,来为用户提供合规的、弹性的、智能的、一站式数据安全解决方案。数据泄露事件持续不断。根据安全情报供应商Risk Based Security发布数据泄露情况显示,2018年公开披露的数据泄露事件达到6500起,涉及50亿条数据记录。其中三分之二来自商业组织,政府占13.9%,医疗行业占13.4%,教育业占6.5%。2019年全球数据泄露持续增长,超过100亿条,2020年前三季度更是达到360亿条,远超2019年全年。数据泄露给企业和用户等各方造成了高昂的成本,IBM Security 发布《2020年数据泄露成本报告》显示,揭示了数据泄露事件给企业造成的平均成本为386万美元,而其中员工账户遭受攻击是最昂贵的原因。超过5000万条记录被泄露的数据泄露事件的成本,从2019年的3.88亿美元跃升至3.92亿美元。泄露记录条数从40到5000万条不等的数据泄露事件的平均成本达到3.64亿美元,与2019年相比,该项成本增加了1900万美元。国内数据泄露方面,2020上半年重大数据泄露事件有:5亿新浪微博用户数据遭泄露、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6000余人个人信息被泄露、江苏南通5000多万条个人信息在“暗网”倒卖、建设银行员工贩卖5万多条客户信息等,具体如下:目前国内的数据安全市场也正处于成长期,随着数据泄露事件数量激增、性质不断恶化,以及企业数字化转型加速、业务上云,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的落地,国内对于数据安全相关领域和应用的重视程度正在不断增加。9、线下场景营销成为大数据应用新机遇随着“互联网流量红利”达到饱和,线上营销服务逐步由增量竞争转变为存量竞争。在此背景下,以新零售为代表的“线下场景营销”成为破局关键。根据新零售理论,线上销售将会与线下销售结合,同时会结合现代物流、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未来可能会有60%-80%的零售属于新零售。数据驱动是新零售的内核之一。数字营销供应商,通过收集线下场景数据,制作“人物画像”,精准刻画线下客户群体。进一步,通过与各类“广告主”合作,协助其将品牌精准推送给目标客户。(文章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爱噪音

蜂鸟数据受邀参加中国市场研究行业发展论坛,共议行业发展!

2020年11月12-13日,中国市场研究行业发展高峰论坛在四川成都城市名人酒店顺利举行,本次高峰论坛主题为“洞察时代的变革”,围绕“社会与变革的力量、资本与转型的力量、传承与创造的力量、发展与融合的力量。”四个方面展开分享和讨论。蜂鸟数据有幸受邀参加此次会议,与来自全国各区域的同行、高等院校和行业会员嘉宾及代表齐聚一堂,共议行业发展。会上,来自政府、企业和行业嘉宾与参会代表分享了行业在标准化建设、行业发展变革与创新、数字化转型、客户数据洞察及需求、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消费者洞察及客户体验、市场研究业务领域的跨界融合和互联互通、新生代力量的崛起和资本带给行业发展的机会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蜂鸟数据副总经理吴长江在会上也分享了主题为“线下调研公司构建自有在线样本库和在线调研系统的策略和工具”的演讲。在调研线上化的大趋势下,线上调查对线下业务的鲸吞导致线下业务盘严重和持续的萎缩,线下调查公司间竞争的加剧激化了行业的内卷化和利润的持续下行,在如此种种不利因素的袭扰下,线下调查公司该如何发展、未来的路在何方?蜂鸟数据以一种全新的视角进行了剖析和解读,并提出切实可行的逆袭路径和全整的解决方案。蜂鸟数据认为,线下调查公司完全拥有向线上公司跃迁的转型可能性。线上调查是建立在两大基石之上:1、在线样本资源。2、支撑在线项目落地的IT系统。而线下调查公司具有强悍的、高品质的线下样本生产能力,只需对线下访问流程中礼金/礼品的给付方式做局部改造,这些线下样本完全可以迁移到线上来,以达成线下公司构建私有线上样本库的期望,完成线上化转型所需的第一个基石的构筑;作为线下公司向线上化转型的亲历者和先行者,蜂鸟数据深知一路走来的艰辛、艰苦和艰难,对于线下公司线上化转型所需的IT系统,蜂鸟数据有意愿共享、也有能力提供全栈系统,包括在线样本管理容器—“点调查系统”、项目管理平台—“蜂鸟问卷系统”。“点调查系统”能够实现线下样本的线上迁移、项目被访者向私有化在线样本库会员的转化,并拥有问卷推送、定向触达、问卷填答、佣金提现等在会员管理和激励方面的全部功能;免费开放的“蜂鸟问卷系统”提供了从问卷编辑,到问卷发布、数据回收、质量控制、数据统计等全链路的项目管理功能,在系统支撑和功能实现方面提供保姆式的支持,助推线下公司向线上化的孵化和进化,使得线下调查公司实现线上化的华丽转身。作为行业内创新与专业并行的在线调查公司,蜂鸟数据的私有化样本库系统平台以及线下调研公司构建自有在线样本库和在线调研系统的策略和工具,吸引了众人关注,参会人员都表示受益良多。得益于互联网的发展,使用线上调研这种方式,能够使得调研成本降低,同时,样本的收集速度也会加快,覆盖面也能更广,而且不受时空限制。蜂鸟数据通过技术迭代和产品化,将不断为行业,为客户赋能,成为业内发展的新动力,与行业共同前行。

索路

报告:中国大数据市场规模将在2020年达到104.2亿美元

根据最新发布的《IDC全球大数据支出指南》中IDC预测,2020年,全球大数据相关硬件、软件、服务市场的整体收益将达到1878.4亿美元,较2019年同比增长3.1%。2020年中国大数据相关市场的总体收益将达到104.2亿美元,较2019年同比增长16.0%,增幅领跑全球大数据市场;预计2020-2024年中国大数据相关技术与服务市场将实现19.0%的CAGR(年均复合增长率)。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鸷曼

数说中国|十大数据透视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国家统计局28日发布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经济展现韧性、民生保障有力、市场激发活力、科技实力增强……公报披露的一系列数据,勾勒了202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图景。1、人均GDP连续两年超过1万美元公报显示,预计全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2447元,比上年增长2%。新华社发 陈为 编制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介绍,我国经济总量突破100万亿元大关,人均GDP连续两年超过1万美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2020年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预计超过17%。2、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86万人公报显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86万人,比上年少增166万人。盛来运分析,全年城镇新增就业超额完成年初预期目标。全年居民消费价格平均上涨2.5%,低于3.5%左右的预期目标。兜底保障力度加大,全年全国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比上年名义增长8.7%。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扎实有力。3、年末市场主体总数达1.4亿户公报显示,全年新登记市场主体2502万户,日均新登记企业2.2万户,年末市场主体总数达1.4亿户。新华社记者 宋为伟 摄4、R&D经费增长10.3%公报显示,2020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24426亿元,比上年增长10.3%,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4%。图片来源: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5、授予专利权数量比上年增长40.4%公报显示,全年授予专利权363.9万件,比上年增长40.4%。年末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预计达15.8件,比上年末增加2.5件。盛来运说,“嫦娥四号”首次登陆月球背面,“嫦娥五号”完成月表采样返回,“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奋斗者”号完成万米载人深潜,北斗导航全球组网,量子计算原型系统“九章”成功研制,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正式开放运行。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科技实力显著增强。6、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近10亿人盛来运介绍,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年末全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人数分别比上年末增加2150万人、978万人、693万人和1147万人。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近10亿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公报还显示,全年全国各类棚户区改造开工209万套,基本建成203万套。7、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为27540元公报显示,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9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1%。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为27540元,增长3.8%。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40378元,增长2.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5204元,增长5.7%。图片来源: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8、全国体育场地比上年末增加16.9万个体育方面,年末全国共有体育场地371.3万个,比上年末增加16.9万个。全年全国7岁及以上人口中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37.2%。教育方面,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5.2%,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1.2%,提高1.7个百分点。医疗方面,年末全国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02.3万个,卫生技术人员106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1万人。截至年末,全国共有8177家医疗卫生机构提供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服务,总检测能力达到1153万份/天。9、手机上网人数9.86亿人公报显示,年末互联网上网人数9.89亿人,其中手机上网人数9.86亿人。邮政业全年完成快递业务量833.6亿件。图片来源: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0、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的占59.9%在监测的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全年空气质量达标的城市占59.9%,比上年提高13.3个百分点。细颗粒物(PM2.5)未达标城市年平均浓度37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7.5%。策划:赵承监制:邬焕庆统筹:韩洁、孟丽静记者:陈炜伟、邹多为编辑:李小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