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解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及期年也

解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数据”的时代,打电话、刷微博、聊QQ、用微信,阅读、购物、看病、旅游,都在不断产生新的数据。不管你是否认同,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并将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世界已经进入由数据主导的“大时代”。近年来,高校新设置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变得炙手可热,那么该专业培养目标是什么?学些什么?专业前景如何?对学生又有哪些要求呢?热门专业 2018年3月21日,教育部公布了《2017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共有862所高校新增了2311个专业。其中最热门的专业当属当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共有248所高校申请获批,占新增专业申请的高校数超过1/3。根据教育部在2012年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并不在其中,属于目录外专业,需要审批设置。该专业最早在2016年获得批准设置,在教育部公布的《2015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中,有北京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南大学3所高校获批。而在2017年教育部公布的《2016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中,获批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高校达到了32所。可见,三年来,开设“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高校数量迅速膨胀,累计达到了284所。如此多的高校对它青睐有加,“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到底是一个什么专业?培养目标与学习内容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是培养以计算机科学、统计分析为基础,具备经济、金融、物流、商业、贸易、 管理等相关学科的领域知识,能推动并引领未来全球“互联网 +”、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在各领域的深入应用,具有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和跨领域研究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从上述培养目标可以看到,该专业的核心是计算机和统计分析,但需要具备多个领域的相关知识,培养目标也是复合型人才。在课程设置上,除了基本的计算机学科和统计学课程,还包括了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国际金融、搜索引擎、自然语言处理、数据可视化、机器学习、模式识别以及大数据技术平台等相关课程。专业“钱”景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培养的是当下最热门的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算法分析等行业急需的人才。全球顶尖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分析报告显示,到2018年,大数据或者数据工作者的岗位需求将激增。其中大数据科学家的缺口在14万到19万之间,对于懂得如何利用大数据做决策的分析师和经理的岗位缺口则将达到150万!从国内就业市场来看,根据BOSS直聘发布的《2017春季互联网人才趋势报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相关岗位出现全行业的旺盛需求,人才供给严重不足。其中,缺口较大的是搜索算法,供给量只能达到需求的44%,还有56%的缺口;推荐算法的缺口比例为50%,算法研究员的为43.9%,图像算法的为43%,深度学习的缺口量排在第十,为33.8%。从国家层面上看,”互联网+”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大数据战略为牵引,以信息安全、传感器、人工智能等为重点,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三步走”发展战略,人工智能产业要成为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助推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并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在就业“钱景”方面,各大互联网公司都在囤积大数据处理人才,从业人员的薪资待遇也很不错。以基本的Hadoop开发工程师为例,入门月薪已经达到了8K 以上,工作1年月薪可达到 12K 以上,资深的hadoop人才年薪可达到30万—50万。热门专业的冷思考 看到这里,是不是对“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跃跃欲试呢?且慢,对于热门专业,我们需要冷思考!就像前几年大热的物联网工程专业,很多学校一哄而上,但是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计算机和通信的课程搞成大杂烩,两边的核心内容都没学好。师资也是赶鸭子上架,上课就是念念PPT,考试也是走过场。毕业出来,才发现基础知识不牢靠,后悔也迟了。对于高校来说,开设“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需要有多学科的专业积淀,需要有经验的师资队伍,更需要有行业背景。很多高校只是因为专业热门,就拼拼凑凑开设起来,其实各方面积累很不够,学生报考时需要檫亮眼睛。对于学生来说,该专业对数理统计、计算机科学的知识要求很高,数学基础不牢靠的学生需要慎重选择。再者,对于将来当“码农”辛苦加班的日子也要有心理准备哦。对于很多同学来说,笔者建议在本科阶段深入学习一门本科专业,如计算机类、数学类、统计学类,然后再考研深造大数据类、人工智能的专业,既具有深厚的底蕴,又具备鲜明的专业特点,才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不管怎样,对于专业选择,第一是兴趣,第二还是兴趣,有了兴趣才有学习、深造的动力!对了,对人工智能感兴趣的童鞋,“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也是不错的选择哦。这个专业融合了电气、计算机、传感、通讯、控制等众多学科领域,也是培养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限于篇幅就不多讲了。原创不易,如果您感觉此文很有帮助,请鼓励支持下吧!↓↓↓狗日的作业!最能让青少年成长30部英文电影(下)最能让青少年成长30部英文电影(上)最适合亲子观看的16部BBC纪录片(建议收藏)!这才是中国孩子最需要补的一门课这才是中国父母最需要补的一门课和青春期的孩子对着干?赢了当下,输了未来!不背单词,不上辅导班,能学好英语?这个爸爸的实验结果是……让魔都家长扎心的“公民同招”,开错了药方!曹杨二中王洋校长访谈录——从一个学生家长的视角

暗之光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哪家强?考取难度排名前100院校出炉!

1.排名情况1.1院校层次分布2015年9月国务院推出《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同年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成为新增备案专业。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距今仅发展了5年,现发展基本稳定且还处于探索阶段。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考取难易度排名前100的院校中211及以上院校占29%,重点院校占55%。表1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考取难易度排名Top100数据来源:2018年全国普通本科批录取数据(西藏数据缺失)注:1.本排名代表各院校此专业的综合考取难度排名,单个省份中可能存在差异;2.本排名不包含招生简章中未注明具体招生专业的院校;3.本排名不包含中外合作专业;4.重点包含省重点和全国重点。2.考取难度解析2.1 知名财经类大学热度高上海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的考取难度仅次于同济大学。上财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为数学、计算机科学和统计学的交叉学科,该专业分为理学和工学两个专业方向,理学方向的建设基础是统计学,工学方向的建设基础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涉及统计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经济学、金融学等方面的知识,致力于打造能够从事经济、金融、管理等领域的数据分析工作的复合型人才。2.2 中国农大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的报考难度高中国农业大学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考取难度排在第9位,该院校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于2018年新增。该专业设有国际班,就读于中国农大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学生有机会获得500强高校的学历学位。专业课程设置侧重于计算机,如:Spark核心编程、数据可视化等,基本符合当今的市场需求,可从事职业也较为多元化,不局限于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特别声明:本文为优志愿原创作品。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禁止转载和使用,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填志愿时在大厚本上翻找资料,很容易遗漏掉一些不错的院校,优志愿分享高考资讯、填报志愿、大学、专业等相关的信息,帮助您轻松获取历年分数线等数据资料。

孙复

高考志愿填报: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适合什么样的考生报考?

一年又一年,马上我们就要迎来2021年了,此时此刻,2021年的高考学子也在争分夺秒地复习。作为2021年高考考生的家长,也应该提前了解一些高考志愿填报的相关信息,这样可以在明年的高考志愿填报中做到事半功倍!今天我们来介绍的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一、专业基本信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是2016年我国高校设置的本科专业,专业代码为080910T,修业年限四年,毕业生授予的是工学学士学位。二、专业学习内容Python程序设计、Linux服务器配置与管理、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并行计算与分布式计算、Hadoop核心技术与实战、数据挖掘与分析、数据可视化、机器学习与模式识别、大数据安全分析、大数据实践等课程三、专业相关信息1、"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顾名思义,大数据,数据,就是告诉我们,该专业对学生的数学要求是较高的,有些学校在招该专业时特别注明该专业要求高考数学120分以上。如果考生的数学基本功不太行或者考生对数学不感兴趣,建议不要报考。2、该专业属于计算机类,学习内容偏向软件,偏计算方面,如果考生对计算机硬件方面感兴趣,建议报考同属于计算机类的物联网工程专业。

街霸

选择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该如何确定学习重点和考研方向

首先,当前在本科阶段选择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是完全可以的,未来随着大数据技术开始逐渐落地应用,大数据领域的人才需求类型也会逐渐多元化,本科生甚至是专科生都能在大数据领域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岗位。虽然大数据专业的发展前景不错,但是学习大数据专业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一方面大数据本身涉及到数学、统计学和计算机的诸多学科,知识量比较大,另一方面大数据技术体系的学习难度也相对比较高,需要完成大量的实验。虽然大数据专业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但是如果不能有一个自己的主攻方向并持续深入,很容易导致自身的专业性不足,这会影响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如果有明确的考研计划,应该围绕考研的要求来制定学习计划,由于当前大数据专业的硕士点并不算多,所以考研的时候可以考研计算机专业。当然,当前除了计算机专业之外,统计学、金融学等专业也有培养大数据研究生的能力,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规划来选择具体考研哪个专业。如果没有考研的计划,应该选择一个自己的主攻方向,围绕行业领域的岗位需求来制定学习计划,比如当前可以重点关注一下大数据开发方向,当前开发方向的人才需求量还是比较大的,而且未来在工业互联网时代,大数据开发人才的需求潜力会进一步得到挖掘和释放。最后,对于大一的新生来说,不论未来是选择考研还是就业,在大一和大二期间应该重视参加一些专业比赛,这不仅会促进自身的学习,同时也会开阔自己的眼界。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私信我!

人与神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都有哪些课程,前景如何?

目前数据中国“百校工程”已有73所入选院校,23所项目院校通过教育部规建中心专家验收,曙光瑞翼教育与项目院校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服务于全国各地近30所院校的曙光瑞翼大数据学院,招录近6000名学生,在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课程设计上,设计以下的专业课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方面大数据(人工智能)概论、Linux操作系统、Java语言编程、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数据结构、数学及统计类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数理统计)、大数据应用开发语言、Hadoop大数据技术、分布式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数据导入与预处理应用、数据挖掘技术与应用、大数据分析与内存计算等。选修的课程方面数据可视化技术、商务智能方法与应用、机器学习、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等。实践应用课程方面海量数据预处理实战、海量数据挖掘与可视化实战等。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可从事的岗位有:分析类,分析工程师、算法工程师;研发类,架构工程师、开发工程师、运维工程师;管理类,产品经理、运营经理。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不但是社会发展急需的新兴专业方向,同时也将渗透并影响着其他许多传统学科和专业的发展。腾讯研究院于2017年12月发布了《2017年全球人工智能人才白皮书》,数据显示,中国592家公司中约有4万位员工,而中国对于人工智能人才的需求数量已经突破百万,人才严重短缺,迫使企业不断降低工作经验门槛,甚至不惜从零培养人才。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不仅有着明朗的就业前景,在就业岗位的薪资待遇上有着无法比拟的就业优势。依据招聘网站给出薪资数据,目前国内人工智能相关岗位的应届毕业生的起薪基本都在10k—20k之间,毕业三年后人工智能岗位的技术人员,平均月薪在25k以上,基本实现薪酬翻番,薪资水平、就业满意度都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专业。随着未来科技应用的逐步推进,人工智能以及大数据技术的岗位需求逐步上升,未来必定会发展为就业前景最好的专业之一。

甜妹妹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女生,读研时有哪些方向可以选择

首先,对于当前选择数据科学与大数据专业的同学来说,继续读研是不错的选择,一方面原因是当前大数据技术尚处在落地应用的初期,人才需求更注重以研究生为代表的高端人才,另一方面随着产业结构升级的持续推进,未来高端人才也会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大数据专业在读研时可以重点考虑两个大的主攻方向,其一是继续从事大数据方面的研究,虽然大数据的技术体系已经趋于成熟,但是大数据领域的创新空间依然非常大,尤其是大数据与产业领域的结合,会有大量的创新点,所有如果选择专硕,可以重点考虑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在产业领域创新,这也会为自己打开新的发展路线。其二是选择主攻人工智能领域的相关方向,由于大数据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关系非常紧密,所以在读研期间主攻人工智能相关方向也比较方便。相对于大数据方向来说,人工智能技术体系远没有成熟,所以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点还是非常多的,当前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等方向也是比较热门的方向。由于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是比较新的专业,所以在读研时,如果想有更大的选择空间,可以考虑选择计算机专业,实际上计算机专业也是培养大数据方向研究生的主要专业之一。另外,当前统计、经济、金融等专业也有培养大数据方向研究生的能力,如果未来想在相关领域发展,也可以考虑考研这些专业。最后,虽然算法岗位的岗位附加值比较高,也相对比较适合女孩从事,但是算法岗位当前的竞争还是非常激烈的,所以在读研期间一定要重视开发能力的培养,这也会扩展自己的就业面。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或者私信我!

蒙哥湖

一名大数据专业研究生的自述:跟上这个时代是挺好的事

走进经济生活里的一切导读:2016年2月,教育部公布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北京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南大学成为首批获批高校。次年,又有32所高校获批。此次248所高校获批“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几乎是前两次获批高校的8倍。来源丨21世纪经济报道(ID:jjbd21)记者丨王峰 北京报道图片来源/ 图虫创意(资料图)“没有什么行业是没有数据的”“我认为没有什么行业是没有数据的。”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数据科学与信息技术专业一年级硕士生王宇杰说。 他在去年9月从一名工科本科生跨学科进入了大数据专业。大数据专业正成为时下火热的高校新增专业。在4月28日举行的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范海林介绍,2017年全国高校备案专业中,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点250个,同比增加了近7倍。从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等知名大学,到一些地方院校均投入了这股热潮。王宇杰大二时在一次展会上不经意接触到了一款大数据可视化软件Tableau,由此对大数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Tableau,王宇杰感受到,数据分析这个行业的潜力无可限量。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量正在不断增长。未来,更多人将学会分析数据,并将数据的洞察运用到工作和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数据分析会从小众走向主流,人人都可以成为数据分析师。接下来的大学时间里,他参加了一些数据科学家训练营,和一些商业机构组织的训练营,还在慕课网站上自修了国外大学的大数据课程。他在2016年的Tableau可视化分析争霸赛北京赛区比赛中拿到了第一名。Tableau可视化分析争霸赛是全球可视化数据分析人士的年度饕餮盛宴,每年都会成千上万数据狂人参加这一比拼。这其中,既有来自各行各业的数据分析专家,也有像王宇杰这样的数据爱好者,而王宇杰是获奖选手中唯一一名大学生。通过这些活动,王宇杰结识了这个一不断壮大的数据分析社区,也让他对这个行业更加充满热情。大四时,王宇杰得到了保研的机会,“国内开设大数据方向研究生专业的大学并不多,主要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这是当时比较知名的几个高校。”王宇杰说。王宇杰得到了北大和清华的offer,权衡之后,他选择了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这是清华和伯克利合办的硕士研究生项目,不仅可以在清华拿到数据科学学位,还有机会到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去进行为期9个月的学习,同时拿到相关学位。“我是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招收的第二届硕士生,也就是说,大数据专业其实是一个非常崭新的学科,在我申请的那一年,相对来说,大家对这个概念还不是特别了解,当然已经有一定数量的申请者,远超我们实际录取的人数,但并不是那么的火爆。”王宇杰说。“到了我下面那届,就是招收第三届硕士生的时候,竞争就变得异常激烈,在短短一年时间里,这个专业成为了大家认可的非常有潜力的专业,大批的工程本科生,或者是数学、经济方面的学生开始申请我们这个方向,因此录取率直线下降。个人感觉在近几年内,竞争会变得越来越激烈。”他说。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的数据科学与信息技术研究中心设有6个实验室,分别为传感器与微系统实验室、纳米器件实验室、物联网与社会物理信息系统实验室、未来互联网研究实验室、大数据实验室、智能成像实验室。“我想一般人会认为我们专业课的名称会比较高大上,像大数据分析、大数据基础等,的确会有这些,但从本质上来说,我认为我们学的课程跟数学、工程学这些基础学科没有太大区别,当然加入了一些新兴科技的课程,比如现在很火的深度学习、人工智能。”他告诉记者。王宇杰进入了智能成像实验室,学习和科研课题是关于计算机视觉。“用一句话来概括,我们要做的是赋予计算机人的视觉能力。怎么理解呢?以后是一个有大量机器人存在的世界,而机器人要跟人类进行交互,做一些基本的工作,必须要有视觉能力,看得懂周围的环境,所以我们做的事情就是通过技术的方法让计算机拥有人的这种视觉能力。”他说。热门专业: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图片来源 / 新华社(资料图)3月21日,教育部公布了2017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在新增备案本科专业中,“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最为热门。根据统计,共有250所高校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其中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等19所教育部直属高校。河南省21所高校新增该专业,为最多的省份。河北、山东、安徽、广东、江苏等省也有较多高校成功获批。2016年2月,教育部公布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北京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南大学成为首批获批高校。次年,又有32所高校获批。此次248所高校获批“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几乎是前两次获批高校的8倍。该专业备受高校青睐与国家大力支持大数据产业发展及该产业人才奇缺相关。国务院2015年8月曾印发《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明确鼓励高校设立数据科学和数据工程相关专业,重点培养专业化数据工程师等大数据专业人才。根据教育部上述2017年度高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此次共有60所高校获批“机器人工程”专业。“机器人工程”专业大热的背后,是人工智能行业的持续发展。3月6日,南京大学官网正式发布新闻,经研究决定,南京大学正式成立人工智能学院。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四次提及“智能”,并特别指出要“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应用”、“发展智能产业”。值得注意的是,从清华大学到地方高校,大数据专业成为普遍的时尚。“清华或者其他一般院校,在这个领域里对科研的贡献会有差异,但事实上,在如今的大环境之下,大家都想跟上时代潮流,所以我认为无论处于怎样的研究水平,敢于去跟上这个时代,就是挺好的一件事情。”王宇杰说。“大数据是一个概念,它包含的范围非常广,不同的专业方向,对外显示的名称可能都是大数据分析、大数据工程与技术,但是整个产业其实非常庞大,从前到后拥有一个很大的产业链。”他说。“我认为数据分析师这个称谓已经太过宽泛了,我觉得这个行业需要细分,未来会有专门做算法的工程师,专门做硬件实现的工程师,以及专门做理论推导的科研人员等。”他说。(编辑 戴春晨)

葛伊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主要学数学?计算机只是工具吗?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可授予“工学”或“理学”学位,今天我们单独讨论理学方向,那么我来为大家解答一些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授予理学学士专业的疑问。专业学什么?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是不是学得更多的是数学?我们来看一个比较普遍的专业课程内容,当然,不同的学校设置可能稍有不同,但总体上是这些。专业课程内容:金融与经济大数据挖掘,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数值算法与案例分析与数据挖掘,大规模分布式系统。专业基础课程内容:数学分析、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统计计算、数据结构,线性代数、数据库引论,统计学基础,计算机原理,大数据管理,大数据统计分析实验,计量经济学等等从上面的专业课程设置来看,数学科目是本专业的基础要求课程,对于数学、计算机能力太差的学生,需要认真考虑是否能适应该专业的要求,除了上述两门课程外,学生对语文和英语科目也要掌握得比较好才是最优的选择。专业对应的研究生深造专业现在高考升学,不能只是考虑自己志愿填报的地域、学校和专业等三个方面,还要深入考虑到个人专业所对应的研究生深造专业的对应,这才是比较深远的思考。为什么?每年本科新生招生才400多万,现在每年报考研究生的人数已经达到了340万,这两个数据你发现了什么?几乎全民考研了,你不深入了解个人的考研方向,后续估计会对自己的选择有所遗憾。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理学学士方向专业对应的研究生专业有应用数学、计量经济学和统计学专业。从上述三大对应的研究生专业来看,与数学的关系不浅。计算机是不是就沦为工具了?其实,任何专业,计算机都是它的工具,只是所使用的深浅程度不一而已。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是否将计算机沦为工具?我们来看看该专业毕业生所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来看:1、系统掌握大数据建模与分析的基础理论以及计算机处理的基本技能;2、掌握数据科学的基本思维与研究方法,具备综合运用知识、方法和技术来解决交叉学科的实际问题;3、了解数据科学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并具备一定的理论创新和系统创新的能力。再看该专业一些选修课程内容:计算理论,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算法设计等课程,以及上述的专业课程,与计算机的应用是非常密切的,从这个方面来说,不能下计算机仅仅是工具那么简单。总结最后,简要介绍一下该专业的就业范围和比较好的大学推荐吧。该专业的就业范围主要是统计局、经济管理与运行部门,高校,医院、社保及各种管理部门,银行、证券、保险以及互联网企业。本专业比较好的大学推荐有上海交大、复旦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大、华南理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南大学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部分名校。

笠原

考研大数据,关于考研,你所不知道的......

对于考研,你们了解多少呢?哪些专业比较受考研人的喜爱,哪个年龄段的人最关注考研,关心考研的人分布在哪里,来自哪些星座...下面小编带大家一起来分析一下考研数据,让你们可以更好的了解考研哦~№1你的竞争对手多大年纪?如图,年龄阶段为20-29岁的人最关注考研,跳过30-39岁,40-49岁的年龄人群为第二大关注考研的群体。为什么在40-49岁的人会出现关注考研小高峰?不排除这一年龄阶段人群的子女正处于即将考研或研究生阶段。№2 男生VS女生,谁更关心考研?男生和女生,谁更关注考研?通过百度搜索“考研”一词的男性比例为57%,女性为43%。相比之下,更关心考研的不是女生,竟然是男生!№3 星座分析—12星座谁热衷于考研?那些考研族们都是什么星座?在所有参加过考研的人星座调查中,考研人群较多、排名前五位的星座分别是处女座、金牛座、天秤座、水瓶座和巨蟹座。当然,也许考研和星座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联系。№4 全国关注考研的城市排名全国关注考研的城市排名 Top10分别为:北京、上海、武汉、广州、天津、郑州、成都、南京、杭州和重庆。显然,这些城市的经济实力在全国排名也较为靠前。那么,经济与教育的联系,不言而喻。№5 哪些专业比较受考研人的喜爱1、全国13.5%的本科生选择了毕业后读研从图里可以看到,医学生读研的人数占比重最大,有25.4%,而管理学最小,只占8.3%。2、全国有近三成的考研学生是选择了在读研时转换专业从这图可以看出,跨考比例最高是管理学,最低的是医学,差别悬殊。3、管理学:本科已经足够,读研意义不大很巧的一点是,管理学考研比例最低,而跨考比例最高,这是否意味着管理学专业不太“受人待见”?有一个说法叫“管理无学”,大概是说管理学作为一个学科稍微有点勉强。学管理学的小伙伴梁雪说:“要我说管理无学,这个说法可能有点儿极端,但我觉得读个本科已经足够了。”确实,管理学定位比较模糊,因为研究对象无处不在,而导致没有研究对象。很多人学这个专业开始就很困惑,不知道将来能做些什么?这也是很多人对管理学的普遍看法。可其实管理学也有其优势——社会需求大,报考门槛不高。4、医学:选择继续深造,实有几分无奈从这图可以看出,跨考比例最高是管理学,最低的是医学,差别悬殊。医学生考研比例最高,跨考比例最低,这样看来读医学的小伙伴对本专业很是死心塌地嘛?事实真是如此吗?一般来讲,报考研究生主要有两种情况:△ 对本学科的认可,想继续深造。△ 对本科学历的就业选择不满意,觉得再读的话工作机会更好。而医学生考研大多属于第二种情况。据学医的小杜说,“基本所有的三甲医院都是非博士不要(除非有本地户口),但是相应的社区医院招聘则条件会低很多。如果只是想去个社区医院,可能本科学位就足够。可苦读了这么多年,谁甘心呢?”至于为什么跨专业考研的人那么少,其实这也不难理解。医学生课业非常繁重,除了学习理论知识,临床经验更是不可缺少的。很多人早上去实习,下午没事就不去医院在教室或者宿舍复习。考本专业已经非常辛苦了,根本没有精力去跨专业考。5、工学:参与项目是主流,考证也是不错选择工学生的考研比例以及跨考比例都不算高。有读通信工程的工科生说:“工科生更多是倾向于就业,很多人在大三甚至是大二就开始实习了。大家普遍认为,项目经验是最重要的。而读研的人基本都是在大一就规划好了,因为要先找准导师。对于工科生而言,研究生导师对之后的影响非常之大。”确实,因为工科生除了读研之外,还可以选择去考一些专业资格证,这些都含金量非常之高,有些证,从时间成本和精力投入而言,考证比考研更加受人青睐。6、经济学:其实经济学没有想象中那么好找工作较低的读研比例,和较高的跨考比例,可能让很多外专业的人很意外。本科读经济的世军笑着说:“其实很多人都被学科名骗了,感觉经济学就是教你怎么赚钱的,其实经济学是理论性更强的学科”。“大多数读了本科恍然大悟的人,都会选择直接工作。不过外专业考我们研究生的比较多,你要真想读经济学的研究生,压力很大的。”7、文学:本科就业没烦恼,虽与专业相关性不大读研比例比历史低,跨考比例比历史高,或许是因为比历史学好找工作吧。读汉语言文学的小乐说:“其实文科虽然听着挺鸡肋的,但找起工作来也不难。很多公司文职都有很多需求,只要不眼高手低,找到一份相对心仪的工作其实难度不算太高。”当然,还有很多学生选择了考公务员这条路。毕竟他们的学业较为轻松,公考对他们而言也比对其他专业友好很多。№6 就业才是否读研的硬指标总体来看,是否考研,是否跨专业考研,就业都是其中必须要考虑的一项重要因素。下图是就业率较高的十个专业以及其收入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收入非常可观。国际经济与贸易、土木工程,也是毕业半年后收入较高的专业。这些专业所在学科考研比例都比较低。而总体排名较为靠后的包括英语、汉语言文学、财务管理,这也正是那些跨专业考研比例较高的专业人群。所以说,在对专业的选择上,本科时不仅考虑就业前景,还会考虑兴趣等方面的。而到了研究生的时候,更多的关注点都落在了就业上。因此,多从就业角度切入专业,少一点不切实际的幻想,对我们毕业后找工作或者读研都会有很大帮助。

爱之杀

大数据专业《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介绍

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专业代码:080910T,《大数据技术与应用》高职专业代码:610215。2017年3月,教育部公布第二批“大数据专业”获批高校,第一批3所,第二批32所,两批共35所。第一批为北京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南大学3所第二批:中国人民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32所,具体名单如下: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复旦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中北大学 晋中学院 长春理工大学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上海纽约大学 浙江财经大学 宿州学院 福建工程学院 黄河科技学院 湖北经济学院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广东白云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 广西科技大学 重庆理工大学 成都东软学院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 贵州大学 贵州师范大学 安顺学院 贵州商学院 贵州理工学院 昆明理工大学 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财经大学 宁夏理工学院需要同学们注意的是,大多数专业为理科、工科,对数学不感兴趣的同学慎重啊。大数据本科阶段课程体系目前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总的来看,包括以下课程:大数据数据采集:Python、Scala大数据存储:hbase、hive、sqoop大数据实时计算:Mahout、Spark、storm、大数据分析:python,R 根据LinkedIn发布的《2016年中国互联网最热职位人才报告》显示,运营和数据分析是当下中国互联网行业需求最旺盛的六类人才职位。有数据称,未来几年需要大数据相关人才150万,可谓前途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