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精都考研网(www.jingkaoyan.com)教务处林老师根据近六年带学员积累的经验独家编撰,主要围绕考生常见问题进行解答指导,不多累赘直接上主题: 【专业课难度分析篇】 很多考生在确定专业后,经常会问到的一个问题就是专业课难度到底如何?因为刚接触考研很多东西一无所知,不知道从何着手。这会导致前期盲目的自信匆忙选择专业,结果复习到中途换专业,时间和精力上大大的浪费。下面老师从几个方面教大家如何了解专业课难度及确定专业。 一、报录比数据分析:指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的比例数据,通过数据分析目标专业竞争情况。 1、学校有公布:可以通过目标学校研究生院官网下载。但有些学校没有公布此类数据,或者以前有公布近年没有公布。这类情况下可以上百度进行搜索查找,关键词(XX 大学 考研报录比) 2、学校没公布:学校没有公布,但有公布报考人数,这时候可以结合拟录取名单的录取 人数分析报录比。如果连报考数据都没有公布那么就只能分析拟录取名单了。拟录取名单各校每年都会有公布,不过有的是在研究生院官网汇总公布,有的是在各个学院公布,有几类信息可以从这里面查询(录取总分、推免人数、少干计划人数,部分学校有公布考生本科院校) 备注:注意有的学校有公布时限过了时间就撤销公布了但是一般各个机构会收录,学校找不到的情况下记得可以上百度。 二、复试名单数据分析:指初试成绩公布后进入复试的名单,这个名单的信息很丰富一般有各个科目的成绩(政、英、数、专业课)以及本科学校等信息,但复试名单公大部分学校是有公布时限的一般在每年的 2 月份到暑假这段时间。 1、专业课成绩分析:根据复试名单里考生专业课科目成绩来判断专业课难度一般越好的学校专业课成绩如果越低说明难度较大。 2、报考学生本科情况分析:根据名单里考生本科学校来分析你可能遇到的竞争对手都是哪一类学校是双一流居多还是普本居多 备注:这个信息一定要看,这个数据分析难度是最直观的。 三、试卷题型分析:提前看对应的真题试卷了解专业课考试难度。可通过两个文件了解, 第一是历年真题,第二是考试大纲。这类信息上研究生院有小部分的学校学院有公布考试大纲和历年真题。 1、历年真题分析:根据历年真题分析对应的考试题型以及考点,来判断自己是否能够学好本门科目 2、考试大纲分析:各校大纲有几种分(详尽版、大概版、缩略版) 详尽版:含考试详细大纲考点、题型比例、参考书目、考试样题大概版:含考试简易大纲考点、题型比例 缩略版:近简单一句话或大概方向 备注:选择专业前建议大家要看这些,这个是直接和你后期要学习的内容相关,不要盲目 选择专业。 四、初试参考书目分析:提前了解专业课初试书目看是否和自己已学教材是一样或相关 1、学校有公布:部分学校在研究生院的招生目录、考试大纲、单独的一份文件里有公布参考书目信息 2、学校没有公布:现在越来越多学校不公布参考书目,但是查询到以前有公布过的信息作为参考。或者学校如果有公布考试大纲可以根据大纲里面罗列大纲考点标题(这个标题一般就是参考教材) 看完上面老师分析的四个方向,基本上就可以做到专业课心中有数。专业课难度问题你问任何人都没有用,太笼统且每个人情况不同,自己的情况自己最了解。所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感谢(学长来了)提供的建议,以及往届考生的建议。 下篇预告 【专业课复习篇】将会详细提供专业课复习图文教程(含真题使用辨别、资料如何选购辨别、如何分阶段复习、如何强化冲刺复习等等)预计将在 3 月中下旬发布。
当前正处在大数据时代,而数据分析是大数据技术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数据价值化的主要方式之一,所以未来从事数据分析工作是不错的选择。数据分析可以选择两个大的专业方向,一个是统计学专业,另一个是大数据专业,另外不少计算机相关专业、金融领域相关专业和数学领域的相关专业也都有数据分析的细分方向。随着数据分析的重要性日益体现,现在不少专业也都增加了数据分析的细分方向,比如经济学、社会学、医学等专业都陆续开设了与本专业相关的数据分析方向。具体选择哪个专业需要根据自身的知识结构来决定,最好能够结合本科专业进行选择,这样在备考的时候会轻松一些。如果本科是计算机相关专业,那么可以选择的余地是比较大的,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专业都有数据分析的细分方向,当然统计学和数学专业也是如此。在大数据领域,数据分析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统计学方式,另一种是机器学习方式,两种数据分析方式同样重要。学习数据分析通常需要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统计学基础和计算机基础,其中数学基础是相对比较重要的,要想在数据分析领域走得更远,一定要重视数学相关课程,包括高数、线性代数、概率论等内容。以机器学习的数据分析方式为例,需要具备算法基础和编程语言基础,机器学习的步骤包括数据收集、数据整理、算法设计、算法实现、算法训练、算法验证和算法应用,目的就是从一堆杂乱无章的数据中找到其背后的规律。当前机器学习的数据分析方式是比较流行的,相关领域的研究也在逐步推进。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如果有互联网方面的问题,或者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咨询我,谢谢!
复旦大学是考研最热门院校之一,2019年,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考生人数继续增加,近2.8万人报考!复旦大学位于魔都上海,985、211、“双一流”,是多少考研人心中的“白月光”。复旦大学第四次学科评估结果:A+学科5个:包括哲学、理论经济学、政治学、中国史、数学; A学科8个: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物理学、化学、工商管理、临床医学、基础医学;A-学科10个:包括:应用经济学、社会学、外国语言文学、生物学、生态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公共管理、药学、中西医结合。下面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复旦大学近三年的报考录取数据情况,看看哪些专业最难考。复旦大学2016-2018年学硕报考录取人数统计分析下面小编以18年为例进行分析。其中热门专业及报录比较高竞争激烈的专业有:金融学:报考508人,录取25人,其中推免12人,统考报录比超过20:1;新闻学:报考223人,录取17人,其中推免6人,统考报录比达到13:1;传播学:报考253人,录取13人,其中推免生4人,统考报录比将近20:1;广告学:报考93人,录取4人,推免2人,统考报录比23:1;心理学:报录167人,录取8人,其中推免5人,报录比近21:1。复旦大学2016-2018年专硕报考录取人数统计分析下面小编以18年为例进行分析。最热门专硕专业:金融硕士:17年起超过3000人报考,到18年报录比超过13:1;工商管理:报考2530人,录取人数1262人,报录比近2:1;其次法律(非法学):18年报考人数1998人,录取225人,其中推免45人,统考185人,报录比近9:1;公共管理:报考人数1087人,最终录取381人,报录比近3:1;计算机技术:报考人数859人,录取225人,其中推免37人,报录比近4:1。有没有报考复旦大学的小伙伴呢?可以在评论区交流一下哦~
2021届的考研已经打响了,2022届的考研还在奋战中,不妨来了解下2020届考研的大数据分析。2021届考研的人已经不可逆转了,但是听完小编这一席话,兴许在考研调剂上有所帮助,2022届的考研生在奋战考研的路上已经走了一段路了,不妨停下脚步,听听2020届的考验大数据分析。性别比例失衡了吗?2020届的考研报考人数中,女生占据了大半,达到了六成,男生只有四成,但这也不能完全说明考研的男女比例失衡了,因为坚持到最后,笑到最后的,才算是赢家。不过在考研这件事上以及在读研方面,女生似乎会更具有一些优势。自习室中占据大部分的考研同学是女生,男生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抢位置可能也抢不过女生,不过上岸这件事就不见得了。读研的时候,女生以其性别上的优势,导师也会格外注意批评的方式。男生读研,导师会直接批评指责,但是女生可能就需要单独去指出批评了。超八成考研学生来自双非院校报考的考生中,来自双一流院校的学生仅有14%,剩下的基本都是双非院校的学生,所以还在奋战考研的同学应该给自己多多打气,因为考研真的就是站在差不多的起跑线上跑,对手也并不比自己优秀很多。想要在毕业之后获得绝对的优势,那就需要抓紧考研这次机会,及时上岸,毕业之后就可以打败更多的人甚至很多双一流本科毕业的学生。如果你心中有一个名牌大学的梦,一定要尝试去通过考研来实现,因为只有考研才能再一次证明自己真的有那么好的实力,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比如你毕业之后只能做一名县城的教师,但是读研之后你可以在一线城市从事高中教师,甚至在大学教书也未尝不可能。工学、文学和法学拿下考研前三甲学科门类在众多的考研学科中,工学类学科占据了19.1%,文学类学科占据了15.08%,法学类学科占据了11.56%。工学能排在第一的位置与市场的需求量是有直接关系的,很多同学选择考研除了能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更重要的就是能够获得更高的就业岗位,并且凭借研究生的学历也能在资薪上完成一次跳跃。文学和法学专业考研的话,可能没有工科那么好了,很多都是迫于用人单位对于学历门槛的要求,只能不断去提升自己以获得理想的工作岗位。避开热门报考城市考研除了在专业上会划分出热门的报考专业以外,在报考城市上也会有热门报考城市的出现,北京、上海和武汉拿下报考城市的前三甲,其次就是广州、天津、郑州、成都、南京等,想要顺利上岸的话,不妨去考虑一些不是很热门城市的院校,这样能够满足学历上的提升,也不妨碍以后的就业。考研是一次人生的逆转,能否通过这次的逆转将自己的人生走上更加光明的未来,就看你当下的选择和努力了。
原标题:最新发布:这些专业太抢手!你的排第几?导读:“2015-2018全国考研大数据”来了!教育部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报名和网上调剂唯一指定网站——研招网发布《2015-2018硕士研究生报考数据分析报告》!一起来看看!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持续增长!女生为主力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持续增长据教育部数据统计,2018年考研报考人数达到238万,增加人数和增长率均为近年来最高。△近4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单位:万人)△近3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增长率女生读研占比超半数报考人数不断增长的同时,女生成考研群体主流。△男女生人数对比图(单位:人)为何考研?超半数受访者觉得考研是为了提升就业竞争力据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数据,对于自己或身边的人选择考研的原因,调查显示,有以下几点:提升就业竞争力(58.8%)通过考研进入名校(41.4%)通过考研更换专业(37.1%)完成自己的学术理想(33.3%)工作晋升需要(30.9%)暂时逃避就业压力(24.9%)因身边朋友都在考而“随大流”(19.6%)寻找备考过程中的独特体验(10.5%)完善自己的大学生活(8.2%)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河北石家庄某高校的吴硕表示,由于学校一般,不论就业还是申请出国都没有太大优势,所以全班近一半同学选择了考研。胡杨本科读的是电气工程专业,他表示自己考研的主要目的是换专业,“4年读下来,觉得自己不太喜欢与机床、传送带打交道。希望研究生能学个‘和人打交道’的管理类专业”。对吴硕而言,选择考研更多是出于自己读名校的执念。本科就读于一所普通一本院校的他,考研志愿填报了北京某985高校。不过,深究自己渴望读名校的原因,吴硕坦言,主要还是考虑到未来对就业的影响。“身边非985、211毕业的同学找工作,简历投出去,得到的回应特别少”。山东济南某高校的研一学生李潇妍认为,读研能让自己在职场上“少走弯路”。“比如很多公司针对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起薪和起始职位都是不一样的”。这些专业太抢手!最热门的是。。。哪些专业报考人数最多?以北京为例:2018年,工商管理专业报考人数居首,为19749人,随后为会计专业的13124人和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的12957人,报考人数居第四至十位的专业依次为金融、公共管理、计算机技术、法律硕士(法学)、广播电视、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16年,报考“工商管理”的人数为13395名,居各专业报考人数之首,报考会计的人数为9369名,报考“法律硕士(非法学)”的人数为7608名(不含推免生),分别居第二位和第三位。报考人数居第4至10位的专业依次为金融、公共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金融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汉语国际教育、计算机技术。由此可见,工商管理、会计、法律硕士(非法学)连续数年成为报考专业的前三甲,依然是最热门的专业。热门高校专业考研难度排名报录比指的是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之比,报录比越大说明该专业考研难度越大。下面,我们就通过4所热门高校报录比排名前10的专业来看一下那些相对难考的专业有哪些: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型学位难度排名↓↓↓△2017年全国统考硕士研究生报名录取统计(学术型学位)注:1。表中“报名人数”和“录取人数”不包含推荐免试、单独考试、援藏计划、退役大学生士兵和少数民族骨干专项计划的考生;2。录取人数包含调剂录取的考生。专业学位难度排名↓↓↓△2017年全国统考硕士研究生报名录取统计(专业学位)注:1。表中“报名人数”和“录取人数”不包含推荐免试、单独考试、援藏计划、退役大学生士兵和少数民族骨干专项计划的考生;2。录取人数包含调剂录取的考生。复旦大学学术型专业难度排名↓↓↓△2017年招收学历教育硕士研究生分专业报考、录取人数统计(学术型)专业型专业难度排名↓↓↓△2017年招收学历教育硕士研究生分专业报考、录取人数统计(专业型)南开大学难度排名↓↓↓↓↓↓浙江大学难度排名↓↓↓↓↓↓注:以上统计中不含非全日制、推免生、单独考试、强军计划、退役士兵计划以及少民骨干计划考生;录取人数中包括了由本校其他相近专业调剂到该专业录取的考生。往届生比例增幅明显 部分省市专硕超学硕应届生考研比例涨幅平稳,往届生读研比例增幅明显对在职人员来讲,考取双证不必脱产学习,充分满足了工作、学习两不误的需求。2017年在职研究生纳入统考后,在职考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部分省市专业硕士报名人数超过学术硕士近年来,由于招生计划增加的影响,除了总体报名人数呈上涨趋势之外,专硕的报考人数增长明显,多地甚至出现专硕报考人数超过学硕的现象。比如:湖北↓↓↓△湖北学硕和专硕(蓝色)人数对比图(单位:人)河北↓↓↓△河北报考学硕和专硕(蓝色)人数对比图(单位:人)
“2015-2018全国考研大数据”来了!教育部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报名和网上调剂唯一指定网站——研招网发布《2015-2018硕士研究生报考数据分析报告》!一起来看看!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持续增长!女生为主力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持续增长据教育部数据统计,2018年考研报考人数达到238万,增加人数和增长率均为近年来最高。△近4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单位:万人)△近3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增长率女生读研占比超半数报考人数不断增长的同时,女生成考研群体主流。△男女生人数对比图(单位:人)为何考研?超半数受访者觉得考研是为了提升就业竞争力据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数据,对于自己或身边的人选择考研的原因,调查显示,有以下几点:提升就业竞争力(58.8%)通过考研进入名校(41.4%)通过考研更换专业(37.1%)完成自己的学术理想(33.3%)工作晋升需要(30.9%)暂时逃避就业压力(24.9%)因身边朋友都在考而“随大流”(19.6%)寻找备考过程中的独特体验(10.5%)完善自己的大学生活(8.2%)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河北石家庄某高校的吴硕表示,由于学校一般,不论就业还是申请出国都没有太大优势,所以全班近一半同学选择了考研。胡杨本科读的是电气工程专业,他表示自己考研的主要目的是换专业,“4年读下来,觉得自己不太喜欢与机床、传送带打交道。希望研究生能学个‘和人打交道’的管理类专业”。对吴硕而言,选择考研更多是出于自己读名校的执念。本科就读于一所普通一本院校的他,考研志愿填报了北京某985高校。不过,深究自己渴望读名校的原因,吴硕坦言,主要还是考虑到未来对就业的影响。“身边非985、211毕业的同学找工作,简历投出去,得到的回应特别少”。山东济南某高校的研一学生李潇妍认为,读研能让自己在职场上“少走弯路”。“比如很多公司针对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起薪和起始职位都是不一样的”。这些专业太抢手!最热门的是。。。哪些专业报考人数最多?以北京为例:2018年,工商管理专业报考人数居首,为19749人,随后为会计专业的13124人和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的12957人,报考人数居第四至十位的专业依次为金融、公共管理、计算机技术、法律硕士(法学)、广播电视、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16年,报考“工商管理”的人数为13395名,居各专业报考人数之首,报考会计的人数为9369名,报考“法律硕士(非法学)”的人数为7608名(不含推免生),分别居第二位和第三位。报考人数居第4至10位的专业依次为金融、公共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金融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汉语国际教育、计算机技术。由此可见,工商管理、会计、法律硕士(非法学)连续数年成为报考专业的前三甲,依然是最热门的专业。热门高校专业考研难度排名报录比指的是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之比,报录比越大说明该专业考研难度越大。下面,我们就通过4所热门高校报录比排名前10的专业来看一下那些相对难考的专业有哪些: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型学位难度排名↓↓↓△2017年全国统考硕士研究生报名录取统计(学术型学位)注:1。表中“报名人数”和“录取人数”不包含推荐免试、单独考试、援藏计划、退役大学生士兵和少数民族骨干专项计划的考生;2。录取人数包含调剂录取的考生。专业学位难度排名↓↓↓△2017年全国统考硕士研究生报名录取统计(专业学位)注:1。表中“报名人数”和“录取人数”不包含推荐免试、单独考试、援藏计划、退役大学生士兵和少数民族骨干专项计划的考生;2。录取人数包含调剂录取的考生。复旦大学学术型专业难度排名↓↓↓△2017年招收学历教育硕士研究生分专业报考、录取人数统计(学术型)专业型专业难度排名↓↓↓△2017年招收学历教育硕士研究生分专业报考、录取人数统计(专业型)南开大学难度排名↓↓↓↓↓↓浙江大学难度排名↓↓↓↓↓↓注:以上统计中不含非全日制、推免生、单独考试、强军计划、退役士兵计划以及少民骨干计划考生;录取人数中包括了由本校其他相近专业调剂到该专业录取的考生。往届生比例增幅明显 部分省市专硕超学硕应届生考研比例涨幅平稳,往届生读研比例增幅明显对在职人员来讲,考取双证不必脱产学习,充分满足了工作、学习两不误的需求。2017年在职研究生纳入统考后,在职考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部分省市专业硕士报名人数超过学术硕士近年来,由于招生计划增加的影响,除了总体报名人数呈上涨趋势之外,专硕的报考人数增长明显,多地甚至出现专硕报考人数超过学硕的现象。比如:湖北↓↓↓△湖北学硕和专硕(蓝色)人数对比图(单位:人)河北↓↓↓△河北报考学硕和专硕(蓝色)人数对比图(单位:人)
19考研到底有多难?看最新全国研究生报考数据分析报告!一 、研究生报名人数持续增长研究生招生人数每年都创历史新高,我们都已经见怪不怪了,18考研(238万)较17考研(201万)直增37万考生,增长率达到18.4%,有人预计说19考研有可能达到270万。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考研呢?根据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针对考研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选择考研的原因有:提升就业竞争力、通过考研进入名校、通过考研更换专业、完成自己的学术理想、暂时逃避就业压力、寻找备考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等,其中占绝大多数的为以下三个方面:1. 本科就业压力大,考研可提升就业竞争力;2. 名校情结;3. 在职研究生纳入统考,往届生考研人数增加。(你考研的原因是哪一个呢?欢迎留言哦~)二 、多省市研究生考试报名持续增长1、山东:山东作为生源大省,2018年考研人数达213803人,同比增长14.54%,为历年最多。其中,2018全国报考山东大学的考生共23018人,突破两万,创下历史新高。2、四川:2018年,四川省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再度飙升,有效报名人数达到了119523人,较2017年增加了37583人,增幅为45.87%。去年四川报考点一度爆满,导致一部分考生无法在本地报名,最后增加考点才得以解决。小编也在这里提醒大家,到报名时,尽量不要往后拖,每个报考点所能容纳考生数量有限,确定了之后就尽早提交,以防带来不便。3、黑龙江: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共计报名79242人,比2017年增加了12053人,增幅为17.9%,这是该省研究生报考人数连续第三年增长。4、河北:2018年河北省共报考120580人,比2017年增加17525人,增幅为17.0%。报名人数和增幅均创历史新高。除以上地区外,安徽、湖北、江苏、内蒙古、重庆、辽宁、河南、天津等多地,报考人数均创下新高。三 、往届生报名增幅明显根据教育部公布2018年硕士研究生报考数据显示:238万考生中,应届考生131万,比17年增加18万,往届考生107万,比去年增加19万人。以湖北和河北地区为例,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往届生报考人数逐年增长。原因是因为从2016年起,在职研究生考试纳入统考,不少在职人员为提升自身竞争力或工作需要,也加入考研大军。湖北河北四、部分省市专业硕士报名人数超过学术硕士随着专硕培养规模壮大及认可度提升,瞄准专硕的考生比例逐年提升。以北京为例,北京2015年为43%,2016年为46.3%,2017则首次超过50%,达到52.2%,到了2018年,这个比例则高达54.7%。其中,多地甚至出现专硕报考人数超过学硕的现象,以湖北和河北为例:河 北湖 北2019年考研的人数将继续增加的同时,报考专业硕士的比例也会保持持续增长。在2016年全国考研报考人数中,专业学位考取概率为0.27,学术学位考取概率为0.35。从这分析来看,同学术硕士相比,专业硕士考取难度更大,且随着专硕越来越火,其考取难度有持续增长的态势。五 、女生读研占比超过半数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增长的同时,女生考取研究生的比例不断提高,女生成考研群体主流。六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统一招生自2016年9月起,在职研究生纳入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实行并轨统考。这对于在职考研人来说,无疑增加了考试难度。相应的,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含金量也必然提高,非全日制研究生顺利毕业后,将拥有“双证”(学历证书和研究生学位证书),和全日制研究生相同。因此,非全日制研究生成为了众多在职考生的首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统一招生两年以来,报考非全日制的考生占比逐年增多。以北京、河北为例:七 、MBA、会计、法律硕士等依然是报考的热门专业以北京为例:2018年,工商管理专业报考人数居首,为19749人,随后为会计专业的13124人和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的12957人,报考人数居第四至十位的专业依次为金融、公共管理、计算机技术、法律硕士(法学)、广播电视、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八 、热门高校各专业报录比报录比指的是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之比,报录比越大说明该专业考研难度越大。近几年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使硕士研究生报考的竞争度变小 ,录取率提高。但是,一些热门专业,如经济类、管理类等专业的报录比相对较高,考研难度依然很大。研招网给出了4所热门高校(人大、复旦、南开、浙大)报录比排名前10的专业: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
现在有不少人想从事数据分析方向的工作。市场上也需要非常多的数据分析人才。但是求职者自学难度高,自学内容较浅,之后成长困难(举例数据分析系统的整体搭建);自学后获得企业认可较难,特别是本身专业不属于数据分析范畴的求职者(数据分析相关专业主要有:计算机、统计、数学等)。综合这些,如果能去相关院校读研究生,进行系统的学习,对之后的职业生涯十分有帮助。数据分析工作最近发现两个比较自认为好的数据分析方向相关度高的考研院校,一个是南京大学计算机系,一个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系。跟大家分享一下。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计算机系擅长机器学习。南京大学近年新成立了人工智能学院。《机器学习》一书的作者就是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周志华所著。这本书在机器学习领域知名度较高。如果,想做机器学习,那一定要选择南京大学,契合度十分高。机器学习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系下新成立了数据学院,专门培养数据架构和分析人才。华东师范大学在数据库研究方面比较强大。数据学院号召“以应用驱动创新”,研究生从一入学就会进入企业实习,产学研结合,学校又在上海会有较多的企业实习机会。华东师范大学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热爱数据的人儿,看到如此契合的高校,心动不如行动,考研走起!凭借对专业热爱和坚持一定能考上研究生
根据往年的考研数据分析,每年的考研大军中,男女人数占比为4:6,也就是说,考研群体中女生要占到60%的比例,可以说,女生顶了大半边天啊!考研人群中女生居多,那么,女生报考最多的专业就对我们的择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例如,我们可以从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报考,也可以反其道而行之,不选择报考这些专业,这样自己的考研竞争压力就小一些。对于男生也有个福利哦,男生可以选择报考这些专业,这样,在就读研究生的同时,可以顺便摘掉单身狗的帽子哦!那么,女生报考人数最多的专业都有哪些呢?现在我们就根据考研数据的分析,带大家一起来看一看。01 教育学和很多职业相比,教师的工作算是福利待遇比较优厚的,光凭每年的寒暑假的超长假期,就能让打工人羡慕万分。而且教师工作一般是大家都比较喜欢的稳定工作,社会地位也比较高一些,所以教育学是很多考研女生比较钟爱的考研选择。而且,名校的硕士毕业后,有很大概率能够留校任教或者在普通高校工作,这也是比较不错的工作,收到考研女生的偏爱。02 会计学和教师职业一样,会计职业也是越老越吃香,并不存在吃青春饭的现象,而且女生本身比较有耐心,工作细致,所以比较适合会计类工作。而且,本身本科的会计学专业,都是女生居多,加之本科会计专业毕业的就业情况不理想,所以在考研的时候,也会是女生考研的居多。但是,会计专业历年都是学生报考的热门专业的前两名,所以竞争会比较大,如果大家有报考会计专业的,一定要好好学习。03 翻译随着我国和世界上各个国家联系的越来越紧密,翻译行业也催生出了比较大的市场,所以目前国家对翻译有较大的需求。女生天生对语言有比较强的学习优势,所以,在翻译行业,我们也会看到,绝大多数都是女生。而且翻译硕士毕业,其就业前景比较广阔,可以在贸易类公司担任翻译,也可以在教育类企业从事英语教学工作,还可以从事导游等行业,不过,要注意的是,随着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未来翻译专业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04 护理学随着我国人口向老龄化状态发展,未来从事医疗和护理行业的人才将会越来越多,因此,保健医师、家庭护士将会成为越来越紧俏的人才。而且女孩子是比较适合做护理工作的,而且护士行业入职门槛并不高,将来养老院、医院都会比较需要护理专业的毕业生。05 心理学虽然现在物质条件已经极大丰富了,但是全国人民的精神条件并没有随之发展,加上现在各类人群面临的压力比较大,必然会催生较多的心理方面的问题。所以,现在国内的心理咨询行业逐渐开始吃香,而且目前来看,教育、医疗、企业、司法等领域对心理咨询师都有较大的需求。而国内的情况是,心理咨询专业的人才严重紧缺,所以必然带来从业者的薪资待遇的上升。而女性心思细腻、比较感性和善解人意,更容易与咨询者沟通,所以该行业的女生居多,而读研群体中,也是女硕士要多于男硕士。06 管理学管理学是目前比较热门的考研专业,而管理学中的行政管理和工商管理是目前最受考生青睐的热门专业。管理学专业的毕业生,往往在企业中从事实际的管理类工作,这也是受到追捧的一个原因。管理学中的沟通特性,也比较符合女性善于沟通交流的特性,对于工作也有较大的帮助。
2019年的考研报名人数有290万,战况比往年都要激烈,2020年的考生应该感觉到了无形的压力,其实考研真的是选择大于努力,做好一个选择,也是努力的一部分。希望2020年考研同学在备考的同时可以做好院校信息的收集,认真选择。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2019年部分院校的报考人数,大家可以先简单做下参考。小编根据网上公布的数据整理得出:复旦大学2019年报考人数将近2.8万,研究生计划招生人数大约有6300人,推免人数大约有2000人,统考生报录比将近7:1;南京大学报考人数接近2.7万,计划招生人数大约在5400人,推免生2000人,统考生报录比将近8:1;厦门大学考研报考人数同样接近2.7万,高校计划招生人数大约是5000人,其中包括统考生、推免生和专项计划研究生,推免人数1300人左右,报录比在7:1。上面列举的三所高校是已知数据,还有很多“重灾区”(北京、上海等地区)没有公布数据,像一些其他的34所高校,每年报考人数过万的情况也有很多。看到这些惊人的数据,考研人数这么多,考生该如何选择院校呢?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选择院校。认清自己实力,选择一所踮起脚尖能够得着的学校谁都想上名校,但不是谁都能考的上,虽然现实很残酷,但是现实就是这样。除非你有很强的意志力、自控力、学习能力,发表过相应论文、有着丰富的经历。根据自己的大学成绩、大学经历以及报考院校排名等综合选择。根据自身职业规划锁定院校目标你打算未来毕业之后在哪上学,在哪里就业,打算在哪生活?如果你有目标有理想的就业城市,可以根据自己的就业地域来选择院校,对你未来的规划也有很大的帮助。对于像北京、上海这样的热门地点考研竞争力度还是比较激烈的,同时这些地方的报考人数多,公共课评卷比较严格,专业课也会比较压分,所以考研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适当放低院校档次。多方面掌自己目标院校专业报考信息考研初期面对择校的问题,我们一般建议考生先暂时确定几所院校,不断搜集信息,进行对比,最终确定其中一所自己把握比较大的院校。考研复习阶段考生要多关注考研复试、调剂、录取信息,适当听下学长学姐的建议,再结合自己对目标院校的了解,做下理性分析选择。要不要随大流报考热门院校考研“重灾区”是一些报考的院校实力比较强,不是985、211就是双一流。如果你的目标感特别强,即使二战、三战也要考上这所高校,那么就勇敢向前冲、鼓足干劲,相信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如果自己不是这种情况,只是为了考上研,有一个研究生学历,那就应该结合自己的实力等情况好好考虑,理性选择。考生需要在上面列举的因素中找到一个平衡点,根据自己实力等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所以,择校这个问题别人只能给你一定的建议,最终选择权还是靠你自己。当然每年都有一些专升本或者是本科院校不是很好的学生逆袭考上985、211高校。其实考研的真实难度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难,相信大家踏实下来拼一把,提高学习效率,最后也能取得一个满意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