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20CIS暑期科研项目开幕式隆重举行:你的学术盛宴,即将开启!跳出去

2020CIS暑期科研项目开幕式隆重举行:你的学术盛宴,即将开启!

7月12日晚,一场别开生面的2020年第九届CIS暑期科研项目开幕式隆重举行。开幕式通过ZOOM平台和项目抖音官方平台“CIS学术科研项目”同步直播,众多学生、家长及教育界同仁莅临开幕式直播间与CIS共度盛会。开幕式嘉宾CIS科研项目创始人萧邦平先生、莱斯大学商学院教授Lin Giralt、宾夕法尼亚大学电子工程系终身教授Jan Van der Spiegel、CIS优秀学员及助教赖钧博依次发表了内容丰富且实用的演讲。想知道他们都带来了哪些精彩内容吗?快跟着科研君一起来回顾一下吧!作为CIS科研项目的联合创始人,萧邦平先生可以说是最了解CIS,也是为CIS付出最多精力和心血的人。九年来,他见证了CIS经历的风风雨雨,坚守着这份方兴未艾的科研教育事业,克服重重困难,终于筑牢了CIS的发展根基。对于这次特别的开幕式,他说这是一次绝无仅有的线上开幕式,虽然疫情给开幕式和项目的进行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借助一切有效的方法和手段,适时调整项目的设置来积极地应对突如其来的变化和困难。历数多年来CIS遭遇的困难,如项目早期的教授聘请及招生困难、因洪水而导致的教学场地临时更换、竞争对手的恶意诋毁等等,他说困难并不可怕,“重要的不是困难,而是如何面对困难”。对于即将开启CIS学术之旅的同学们,他诚恳说道,由于CIS的高标准,这次为期6周的CIS暑期科研项目对于许多同学来说势必是充满困难和挑战的,但同学们仍需努力把握好这次难得的机会,全力以赴提升自己,多和教授交流,让自己学有所得、干有所成、悟有所获。萧邦平先生还自豪地与大家分享了这些年来CIS项目在海外所获得的成就和荣誉,譬如《休斯顿评论》和《福布斯》的报道和肯定,斯坦福大学官网和布朗大学40周年刊的认可和大力推荐等等。而CIS能够获得这些殊荣,他总结说,是因为一直在“坚持做对的事情”。虽然在过去几年来,CIS帮助许许多多的同学踏进了他们梦寐以求的名校,也创造并保持着令人瞩目的世界名校录取纪录,但这并不是CIS科研项目的直接目标,这一切是因为CIS“坚持做对的事情”——专注于提供高质量的科研教育——而水到渠成的。“我们从不思考如何让你进入名校,我们使你成为名校想要的人”。莱斯大学商学院教授Lin Giralt是一个充满活力和热情四射的人,多年来一直深受学生喜爱。作为CIS 学术委员会的常任委员,他对CIS科研项目倾注了巨大的热情,对于今年不能亲自和同学们一起面对面交流深感遗憾。但同时他认为可以最大化地利用先进技术进行虚拟会议和虚拟上课,是给同学们树立一个坚持创新和适应突发状况的榜样。而这也是教育的目的之一,用事实教会学生面对问题和突发状况要做好准备,想办法解决问题。Lin Giralt教授还表示,为了使网上教学的效果更好,他在课堂结构、教学方式及小组任务等方面都对自己的课程进行了诸多改动。不管怎样,学生和老师的关系并没有受到损害,只是交流方式改变了而已。最后,Lin Giralt教授说我们应该从这次事件中学到一些东西,而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忘记我们还有彼此。“我们还是CIS,还是一个整体,还是朋友,我们为了同一个目标奋斗。”他鼓励大家保持乐观、共渡难关,期待下次重聚。Jan Van der Spiegel教授是一位治学严谨、极其认真负责,且非常关注学生的持续性成长的教授。他是宾夕法尼亚大学工程系的电流学教授,目前主教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电路学课程。曾经是宾夕法尼亚大学电气工程系的系主任,以及工程和应用科学学院的副院长。丰富的教学经历让他对于中式、欧式和美式的教学风格都有比较深刻的了解。他的教育理念与CIS的科研教育模式不谋而合,这让他对CIS科研项目十分欣赏、信赖和认可。演讲中他介绍了自己的研究领域的意义——把科技和电子器件应用到生物学中,来帮助身患疾病的人。还详细说明了学生将在这次课程中的收获。基于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对于学生的深入了解,他诚挚地回答了同学们感到困惑或关心的问题,比如:学术研究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会做研究很重要?以及我真的可以做到么?Jan Van der Spiegel 教授强调做研究有很多好处,并且对学生未来的成功至关重要。最后,教授给同学们提了几点非常实用的课堂建议:多提问和分享观点,积极参与课堂互动,结交新朋友等等。并且鼓励大家抓住机会,尽力而为。“总而言之,这是一个卓越的项目,你们很幸运的能够参与其中。 抓住机会,享受你自己选择的课堂。”本次开幕式的最后一位嘉宾是来自兰州大学历史学专业的学生赖钧博同学,今年他刚刚本科毕业,获得了芝加哥大学的国际关系专业的硕士录取。他曾经是CIS科研项目中Nuno P. Monteiro教授的学生,而如今他已经是一位深受学生喜爱和教授信赖的高人气助教。赖钧博同学不仅分享了他在CIS的学习经历,而且讲述了Nuno P. Monteiro教授亲自推荐,帮助自己申请芝加哥大学硕士项目的事,诚挚地表达了对教授的感谢。接着他分享了自己在项目中的助教工作,总结了科研的意义,富有见地。对于同学们是该重视标化成绩还是软背景,在夏校、科研和实习三者之间取舍的矛盾纠结也深有同感,并且根据自身经验理性对比分析给出了非常中肯的建议。最后,作为助教,他条理清晰地给予同学们一些开课前的叮嘱,比如如何做规划、如何让这次项目的意义最大化等等,可谓干货满满,相信认真聆听的同学一定会深受启发,获益匪浅。开幕式完美落幕不是结束而是这场学术盛宴的开始!期待同学们在接下来的旅程中乘风破浪、梦向远方!了解更多CIS科研项目成为更好的自己添加科研君(cis-research)

金翅雀

小学生扎堆搞科研,高中生暑假发论文,你在干吗?

前不久,一篇小学生的科研报告突然火遍全网,云南一小学生在第34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发表了《C10orf67 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并获得小组三等奖。无独有偶,网上又爆出武汉有两名小学生,研究茶多酚抗肿瘤获奖,一个三年级,一个五年级,探索的是茶多酚主要成分EGCG抗肿瘤的效果。随后,几个学生的父母情况被网友扒出,均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更有网友爆料:云南小朋友的父母当年远赴美国生下了他,从出生就获得了美国国籍,本名叫Alex Chen,日后升学目标估计是美国。对于参加正常国内高考的学子,实习科研这些或许没太大作用,但是对于申请美国本科的学生,随着学生们标化分数逐年飙升,标化的参考值在Top30本科的申请中,有比重逐年降低的趋势。这时,Common里个性化的活动列表和丰富多彩的简历就会让你在茫茫人海里显得格外优秀,而许多家长也早已争先恐后地为孩子安排了许多课外活动,甚至活动安排从小学就开始了。...公司实习?物理竞赛?山区支教?救助流浪小动物?...可是,活动真的是越多越好吗?什么样的活动才能对申请有帮助呢?刚拿到南加州录取的学姐为我们现身说法,讲解美本活动应该如何选择与规划。申请时的课外活动(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大概分成如下几个类型,每个类型和不同的搭配都可以体现申请者的个人特点。01研究竞赛类此类活动属于学术类型,一般擅长理工科,商科的同学适合参加。竞赛类常见的有含金量较高的美国数学竞赛AMC,全球高中数模HiMCM,美国物理竞赛Physics Bowl, DECA全美商业挑战赛,USACO计算机竞赛等。如果在明确兴趣和申请专业大方向后,有精力和能力的学生可以组队或个人参加比赛。不喜欢竞赛题目规定限制的同学,也可以选择自己研究一个专业相关的课题,做一个报告,或发表一篇论文。跟参加竞赛比起来,选择一个课题研究有时更能突出学生的个性。学术类活动可以体现出学生的专业学术能力,在理科申请中十分重要。02志愿义工类这类活动在美国上高中的同学们一定都很熟悉,学校的service hour和volunteer都属于这个范畴。常见的义工一般是在社区,教堂,偏远地区等。义工的范围可以宽泛到关爱流浪汉,敬老院送花,又可以细到为某组织活动做宣传策划,拍摄短片。一般来说,此类活动能体现申请者对所在community的贡献。用自身的能力去影响改变周围的环境。因为能让招生管间接看出申请者在被录取后对学校的贡献,所以此类活动也是非常重要。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义工类活动最好能做可以长期坚持的!!!!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做一年一次,或者一次性的义工。这样不但活动质量不高,也体现不出申请者的贡献和责任感。03领导力类体现领导能力(Leadership)的活动有很多,申请者可以是学校Club的President,也可以是舞台剧的导演,甚至可以是宿舍的宿管。重要的是申请者要在这里起到一个管理和领导的作用。能体现出申请者的责任感,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领导类的活动可以让申请者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也是对各方面能力的一个肯定。同时也是很好的文书素材。04特长类这里的特长范围很广,觉得自己没有特长的同学也不要发愁!学姐相信很多同学平时都有一些兴趣爱好,无论是琴棋书画,篮球游泳,甚至连Adobe Photoshop,Premiere Pro等软件用得好,都可以算是一门特长。特长类活动中又可以细分成参赛类和应用类。-- 像音乐和体育类的特长,平时只能从参加学校乐团,体育队,和参加比赛考级来体现。如果从九年级开始就一直坚持,并比赛获奖,放到简历里面也是很不错的选择。-- 而擅长摄影,编程,剪视频,写作等应用性更强特长的同学,不但可以参加相关的比赛,也可以在其他活动中应用自己的特长,例如:擅长摄影的同学可以给活动拍照片,投稿。擅长电脑的同学可以帮助学校完善设计网站等等。所以有一门特长不光代表一个技能,也可以为你带来更多表现的机会呢!05工作经历类此类活动可以包括平时打工的经历(国内同学普遍较少)或者实习,创业的经历。此类活动在相关专业的申请中也是关键,不光可以表现出申请者对专业的经验和兴趣,同时也是同学们成长和学习的宝贵机会,在大学和以后都会应用到。许多对专业不了解,方向不确定的同学也可以去找一个相关方向的实习,去体验一下。(学姐的高中同学去年就在某公司当了一周程序员之后,发现自己特别适合编程,从而确认了自己申请CS专业方向。)同时,实习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领悟也是很不错的经历和文书素材呢!06创新类没有活动机会?可以自己创造机会!创新类活动听起来高大上,实际操作起来也比一般参加活动复杂,但是非常能体现申请者的能力。在此类活动中,申请者要从参与者,变成一个活动的发起人和组织者。例如:在学校创立新的社团,在社区组织一个传统文化节,发起一个fund raiser等。如果只有时间精力再做一项活动,建议选择一个有亮点的创新类活动。学校可以从中看出申请者的积极性,组织能力和对所选topic的热情。可以说此类活动含金量很高了。活动太散?千篇一律?学姐看过很多同学的活动,都缺少一个Focus,一会儿去救助流浪汉,一会儿参加一个书法比赛。虽然活动种类丰富,但是整体来看,活动类型和主题体现不出同学的个性和特点,也无法给招生官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那么当你发现resume里的活动太散,没有focus的时候该如何补救呢?五个字:往专业上靠!!在有目标专业后,学姐建议同学们的活动可以从多方面体现自己对专业的兴趣和能力。例如:打算申请教育专业的同学,竞赛研究类可以做一个儿童心理研究,志愿义工类可以去支教,领导类可以是National Honor Society的President,工作经历类可以找一个当老师的实习,创新类都可以成立一个Math Club带领大家一起学习知识!...总之!活动一定要从多方面凸显自己的特点和兴趣! 学姐建议九,十年级的同学多参加学校的社团和活动。比如体育,音乐,科学,戏剧,可以什么都去尝试一下。然后再去仔细分析什么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十一年级和十二年级的同学就可以找准自己的Focus和以后想申请的专业,再去做相关活动就简单很多了。这样的resume不但能看出学生的个性特点,还能看到一个成长的过程。美本录取采用的都是综合评估法(Holistic Review),活动要做到见简历如见人,能突出个人特点。希望小伙伴们在暑假努力学习刷分的时候,也多注重课外活动的规划,这不仅是申请中至关重要的一步,也是大家成长过程中必须要经过的一关。从学姐的建议中,我们可以看出,好的科研一定是要符合以下几个特点:针对个人高度定制化科研内容课题100%契合申请专业方向导师研究方向与课题领域匹配那么,如何规划活动?不管是普高,国际部,还是美高的同学,平时都在努力的提高GPA,刷托福和SAT,没有很多的时间单独拿出来参加活动和做活动规划。有些同学甚至不知道自己对什么感兴趣,也害怕做不好。其实,高中就是一个不断尝试,试验,探索自己兴趣和优势的过程。参加活动一定要从多方面凸显自己的特点和兴趣!

是因是也

以科研研理 用教育育人

作为一名教师,2018年的暑假,宋爱国依旧放弃了休息的权利。而作为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他除了带领大学生团队奔赴国家航天中心开展暑期实践,还要争分夺秒地改进3D打印灵巧假肢,并指导6名学生完成了“分布式无线多维力测量系统”样机研发。宋爱国很有信心,这套创新项目将在校内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和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中发起夺冠的冲击。28岁拿到863计划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岁晋升为教授;更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中国青年科技奖”的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本是一颗令人瞩目的科研新星,宋爱国却打起教学的“主意”。十多年来,他坚持推动教学改革,提出并建立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学习与研究一体化”的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科研和教学的并蒂花开。偏要给本科生上课的年轻教授“原来以为是让我管科研的,没想到却是接手教学。”2000年4月,年仅32岁的宋爱国被破格评为教授,5月就上任仪器科学与工程学系副主任。“相当一部分教授不给本科生上课,教学与科研分离,重科研轻教学的风气非常严重。”这个奇怪的现象,引发了宋爱国对本科教学和教师科研关系的思考。不久,他就做出了一个大胆的改革设想:规定教授必须给本科生上课。为了以身作则,他率先为本科生主讲“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传感器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概论”等核心课程。直到现在当了院长,宋爱国还坚持讲授三门本科课程。改革推行两年后,宋爱国又提出让学术带头人领衔、以科研骨干为核心组建教学团队,将科研资源持续转化为教学资源,实现高水平的教材建设、课程建设、实验基地建设。如今,该学院已建成了4个大的教学团队,科研成果资源与知识教学传承的通道被彻底打通。他们编写的教材中,有很多案例和内容都来自于科研。其中,《传感器技术》被130多所院校选用,发行量达10多万册,是国内同类教材中发行量最大的。面对工科学生读书多动手少的现象,2010年,宋爱国把863项目“面向虚拟现实的多模式力触觉人机交互技术”第一时间转化应用于教学实验中,建成首个机电综合系统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在教育部的支持下,全国各大院校也纷纷建设了虚拟仿真实验室。这让数以万计的学生从中获益。把研学课堂搬到创新赛场过去,学生们在课堂上接受填鸭式的灌输,再有力的创新翅膀也无法翱翔蓝天;如今,研学的课堂已延伸到实验室、创新赛场……这样的巨变,来自于宋爱国另一个教学改革理念:将学生的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研学。早在2006年,宋爱国就率先要求本院学生百分百参加大学生科研创新活动计划(SITP)。“学生的课外参与活动必须有老师指导,不然会流于形式。我的团队规定,每个教授每年都要全程参与指导2项SITP项目。”为了把书本知识延伸到课堂之外,宋爱国力推开展学生课外研学活动。例如,他结合主讲的“传感器技术”“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组织学生开展以“传感器设计和应用”为主题的课外研学和课外科技活动。近十年来,他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物理竞赛、大学生机器人创新大赛、教育机器人大赛、RobCup机器人比赛等各类大学生课外科技竞赛活动获省级以上奖励80余项300余人。其中,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科研和教学并蒂花开“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必须有一桶水。”宋爱国坚信,只有教师拥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才能授予学生较好的知识和能力。“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本科生教学工作后,做科研的时间肯定是减少了一部分,但在其他方面会得到很多回报,教学和科研是可以相互促进的。”宋爱国解释说,“教学是科研工作的延伸,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批很好的生源。”每年参加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的本科生,大部分都会选择在此继续读研。2017年,宋爱国主持的《人机交互遥操作机器人的力觉感知与反馈技术》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这项技术经过20余年的研究攻关,已经在我国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核电工程等重要领域得到应用。此外,他还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承担了很多横向科研项目。比如可以感知人体脑电波、用仿生机械手自如地抓取物品的第三代灵巧假肢,今年已经进入试销售阶段。(记者 张 晔)

经验

教育部消息:不建议用暑假补课,学生欣喜若狂,老师:别高兴太早

众所周知,今年由于疫情的发生全国学生的开学节奏都已经被打乱,开学时间被推迟了几个月。但我国学生每学期所学习的知识、老师的教学进程都有一定的规定,为了完成规定,全国学生都开始上网课,但上网课的效果实在是差强人意。上网课老师无法实时监督学生,大多数同学都只是把手机或者电脑开着,然后自己再去做其它的事情,根本没有认真听过课,致使教学结果特别差。如今全国除了大学生和幼儿园,其它年级的同学都已经普遍开学。在开学时,老师也举行了测试,检验大家在家学习的效果,但成绩简直惨不忍睹,部分学校老师又开始重新上课。为了完成教学进度,如今有些学校学生周六周日都要求上课,学生再也没有了周末。在此趋势下,学生们都猜想暑假会不会补课?虽然大家不愿意补课,但绝大多数学生都认为暑假会补课。教育部最新消息近日,关于暑假是否补课的问题在网络上引起了热议,许多人都参与了讨论。大家潜意识都拒绝补课,但又不敢向学校提出。而在前几日,教育部发布了最新消息:不建议占用暑假补课。教育部认为,学校可以每天多给学生上一个小时以上的课,积少成多,不必要占用暑假时间,反正来日方长。这学期教学任务没完成,可以等到下学期再补。学生欣喜若狂教育部的通知出来后,学生们都非常兴奋。暑假正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气候条件非常艰苦,没有空调真的非常痛苦。部分同学即便坐在教室里,也无法全心全意地听讲。况且在夏天,人本来就无力、易困,学习的状态不是特别好,不利于提高学习成绩。因此,教育部的通知就像及时雨,让学生止不住的兴奋。老师:别高兴太早在学生都处于兴奋状态时,老师一盆凉水泼了下来,告诉学生别高兴太早。教育部此次发出的通知是,不建议占用暑假时间补课,意思就是并没有强制学校执行,只是建议。而所谓“建议,”也就是说学校可以拒绝教育部的提议。这也就意味着,学校可以不听从教育部的建议,有自己的决定,仍然坚持在暑假补课。老师分析后,学生们立马无精打采。教育部既然发出了通知,学校也肯定会考虑其观点。就算学校暑假真的要补课,也不会补太久,肯定会给学生留出足够的休息时间。因此,大家不必太过忧心忡忡。

逍遥

暑假将至,寒暑假硕士将何去何从?

#硕士#暑假的脚步越来越近,很多参与寒暑假硕士/博士课程的新生和老生都陷入了疑惑,这个暑假还能正常上课吗?在全球遭受COVID-19影响的当下,留学生对未来存在很多疑虑:他们还能不能像往常一样利用暑假时间去学校上课,正常修学分累积课时呢?如果出入境还在管控当中,那么国外院校的网络授课方式会不会影响学历学位认证?毕业回国后,找工作会不会受到影响?一、这个暑假能不能出国?以泰国北清迈大学为例,学校时刻关注泰国国家和教育部政策,随时根据政策变动而调整教学工作,由于暑假小学期的远程授课已经积累了一定经验,现在学校准备了双方案:一),如果到7月份暑假来临还是不客观的话就依旧采取网络授课形式,学校始终以保障学生安全为最前提;二),如果到暑假可以入境且没有风险的话,那么学校就是正常开课,组织学生正常修学分。大家可以参考一下暑假小学期的教学工作安排~二、网络远程授课会不会影响留服认证,毕业就业怎么办?如今,很多国外院校都采取了网上授课方式,有许多留学生担心,这是否会影响他们将来的学历学位认证?学生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担忧,是因为按照2018年公布的《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评估办法》,通过跨境远程教育方式获得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证书和高等教育文凭暂不在教育部的认证范围。对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主任程家财强调:“由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国(境)外部分高校实施网上教学,凡是属于这种情况,申请人在申请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时,其所学的网上课程不会影响其学历学位认证。除此以外,凡涉及远程课程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仍按原标准执行。”如今,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在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就业、创业等方面将积极提供帮助和服务。程家财表示,中心将举办两场留学回国人员招聘会。一场是网上招聘会,将在上半年举办,这项活动正在筹备之中,预计在6-7月举办。一场是现场招聘会,将在下半年10-11月举办。预计两场招聘会参加招聘单位(主要包括高校、科研单位、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超过500家,招聘岗位在5000个左右。中心还会通过中国留学网向国内外留学人员及时发布高校、科研单位、企事业单位招聘信息。三、如果可以正常出境学习,那么会有怎么样的体验呢?北清迈大学一直以培养学生的仁义道德为座右铭,注重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个人修养和实践能力,教育学和工商管理专业都属于学校重点学科,并参与清迈市政府的人才引进计划,学生毕业后不仅可以在中国就业,也可以选择在泰国就业;学校会从各个方面关怀毕业生的就业情况,除了有校内招聘会还会分享一些合作企业的招聘信息供大家参考。毕业典礼上课实景写在最后:无论面对什么样的难题和情况,我们总会找到解决的办法,不要轻易放弃,尤其是自身的成长~

洛杉矶

“砥砺前行 未来可期” 天七2020年暑期教师培训圆满结业!

近日,天府第七中学召开了暑期教师培训(第一期)结业典礼暨学期部分教、科研成果颁奖仪式,为本年度暑期教师培训(第一期)画上圆满句号。典礼上,2020级新入职教师代表张兴培分享了培训感悟:“从7月16号开始,我们共同参加了天府七中暑期教师培训,获益匪浅。期间,校长陈刚作了‘建理想学校,做幸福教师’的主题报告、常务副校长张江平解读了天七课程以及三位天七首批创业者的深情分享,深入了解了天七的办学思想,教学宗旨,教育理念等;学习了北京十一学校院长郭学军有关课题研究的报告,几位学科老师关于大单元教学的分享,深知扎根学术深耕课堂才是教师成长之根本;学习了华东师范大学李晓文教授有关‘学生健康发展与文化生态建设’的主题讲座,让每一位教师都更关注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并对天七文化生态建设有了更宏观、更立体的思考......在短短半个月的时间里,有团建活动的欢声笑语,也有课程建设的辛勤汗水,大家收获了成长、也收获了友谊。”并表示,作为一名新入职的天七教师,通过此次培训,处处感受到了天七的“走心”。此外,典礼上还完成天府七中2020暑期培训,顺利结业的新教师、培训期间积极撰文参与宣传的教师、作为“教师培训主讲人”的教师进行颁奖。过去的这一学期,天七人重视课堂教学品质、关注教育科研,取得了一系列的教育、科研成果。在结业典礼之后,学校对2019-2020学年在省市区各级教育科研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部分教师进行颁奖,以此感谢全体教师的辛苦付出,表彰老师们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一项项的荣誉与奖励都是天七教师的汗水和心血。短短一学年内,天七老师获得区级及以上奖项、参与区级及以上各类公开课和课题研究学习合计超过300人次!此后,张江平发布了第三届2020教育年会主题(初定):“优化育人模式 深化课程建设 强化课堂实效”。张江平表示,本次教育的年会主题,折射出天七人永不止步、追求卓越的态度,彰显了学校不断优课程体系,完善教学细节的决心。相信天七教师必定会在今年的教育年会中继续大放异彩。陈刚校长指出,天府七中选课走班、分层分类的体制决定了学校的课程建设必将是一条艰辛的道路。因为学校在创新,所以大家所要做的工作都将无法找到前人的经验、成果作为借鉴。只有通过教师彼此间的沟通,共同摸索才能逐步完成。天七课程建设在路上,并将一直在路上,天七人只有形成一支强有力的战队,才能彼此温暖,一起走向成功。“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相信,在陈刚船长的引领下,在天七优秀教师队伍的共同努力下,秉承琢玉成壁的工匠精神,全力以赴,天七航船定能在教育改革、创新的浪潮中乘风破浪,敢立潮头!(刘杨)

罗德尼

培养科研后备军 从本科生暑期走进实验室开始

培养科研后备军 从本科生暑期走进实验室开始高校开展科研实习不仅可以向学生展示科技前沿知识以及相关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更能让有志于科研的本科生有更多途径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洪恒飞 本报记者 江 耘“今年已是学校第三次组织暑期科研实习,实习岗位逐年增加的同时,我们也在根据前两年科研实习的反馈情况对科研实习安排重新设计。”近日,西湖大学教务与学生事务部常务副主任陈镖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称。6月底,西湖大学暑期科研实习项目开放报名,42个实验室共开放78个实习名额,实习期为4周,主要面向国内“双一流”高校及海外知名高校大二、大三本科生。2019年10月,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提出要推动科研反哺教学,强化科研育人功能,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如何发挥前沿科技对高校教育的牵引作用?国内高校加快了科研实习、课程改革等相关创新探索的步伐。沟通:初入实验室后的充分交流“时下热门的高精度3D打印、类器官培养,甚至是基于新冠病毒最新研究成果的课题……此次开放的科研实习内容具有前沿性与新颖性,能够更好吸引本科生参与科研实习,并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陈镖告诉记者,基于往年活动的经验,今年各实验室在项目设计上做了调整,为的就是让参与实习的学生在短期内有实质性收获。诚然,科研项目有一定的完成周期,在为期数周的暑期科研实习中,本科生难以深入参与,所以应合理安排科研实习内容,确保科研实习行之有效。“大二、大三的本科生一般都没有经过系统的科研训练,基础理论知识也还在起步阶段。经过前两年的探索,今年我们在每个课题中都会安排一名博士生学长,指导实习生尽快进入状态。”陈镖介绍道,尤为重要的是,实习期间学校会邀请实习学生参加学校的各项学术活动,同时鼓励师生间、学生间密切交流,旨在培养他们对科研的兴趣,以及优秀的科研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为未来可能要走的科研之路打好基础。业内专家认为,国内高校开展科研实习的尝试在持续增多。这不仅可以向学生展示科技前沿知识以及相关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更能让有志于科研的本科生有更多途径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在陈镖看来,吸收本科生到实验室进行科研实习,是高校、师生之间互相适应的一个过程。“去年学校为期42天的暑期科研实习结束,仍有较多学生表示意犹未尽,部分参与的大三学生选择以访问学生的形式继续留在实验室完成课题。”探索:以正向激励营造创新环境除科研实习项目外,高校还应鼓励学生接触前沿科技、尝试科研创新。为此,日常教学和激励机制不能缺位。目前,许多国内高校也在自发地做出改革尝试。2018年,浙江农林大学出台《关于加快一流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行动计划》,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创新活动。2019年,该校共有152名本科生在高级别刊物发表了学术论文,论文作者可以凭借相应论文申请创新学分;部分收录于SCI或者发表在一级期刊、核心期刊的论文,经过论文作者申请和专家评审,可用于代替毕业论文。“近几年,越来越多的高校本科生,能在知名期刊发表高质量的科研论文,说明我国具备科研潜力的年轻学子大有人在。”浙江省科协副主席、浙江大学医学中心副主任田梅认为,如果在本科阶段能将他们的潜能发掘出来,引导他们及早地进入科研工作状态,对其个人成长未尝不是件好事。田梅表示,推动科研反哺教学,需要将科研思路融入到教学当中,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局限于教科书、教学大纲里的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本专业三五年内的发展方向,及时将前沿成果分享给学生,尽管这部分内容占据课堂比例可能不是很多,“关键是让学生认识到一点:知识是动态的”。“需要注意的是,高校为调动学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相关激励机制的出台应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避免一刀切。”田梅说,有着扎实的调研基础的参与方式,如以学分制激励学生参与科研的方式,就能带动学生自然而然地主动参与科研实践,这种引导方向是正确的。至于细节如何优化,可以在实践中充分论证、不断改进。衔接:多举措壮大科研后备军今年5月,浙江大学提出要探索“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创新人才培养的改革试点;同时,推动科研经费在育人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促进资源向重大科研项目倾斜。田梅表示,去年10月发布的“本科教育改革22条”中,对强化科研育人功能提出了要求,支持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推动高水平科学研究提升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预计从2022年开始,西湖大学将小规模启动本科生招生。目前我们正在认真设计本科生的培养模式与培养方案,暑期科研实习项目的举行也是为本科生培养做的准备工作之一。”陈镖说,西湖大学希望建立一套兴趣先导、寓教于研、因材施教、立足中国大地又与国际接轨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培养一批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今年5月,教育部研究制定了《未来技术学院建设指南(试行)》,计划通过4年左右时间,在专业学科综合、整体实力强的部分高校建设一批未来技术学院,探索未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培养新模式。值得注意的是,该指南再度强调关注学生科研兴趣、基础和发展潜力,完善导师制和学分制,优化学生遴选和动态管理机制,积极探索本硕博贯通培养机制,引导学生科学规划成长路径。在各方的努力下,本科生接触学科前沿、开展科研实践的环境体系越发完善。 【编辑:王思硕】

不为爱人

教师的暑假去哪了? 培训会议教学竞赛扎堆,比平时还忙

教师们每年的寒暑假都要引来一大拨人的“羡慕忌妒恨”。但事实上,很多教师“吐槽”假期甚至比平时更忙。这不禁让人好奇,教师们的暑假究竟在忙些什么?时间都去哪儿了?近日,记者通过问卷网对高职青年教师的暑期状态做了调查。2459位调查对象来自全国各地的高职院校,其中助教占19.68%,讲师占53.27%,副教授占22.77%,教授占4.27%。调查显示,80.68%的调查对象表示暑假忙于学习,64.74%忙于备课,47.3%忙于科研,44.81%忙于企业调研和实践,另有小部分调查对象表示奔波于学术会议(16.75%)和兼职(8.62%)。总体来讲,近半数的调查对象表示学习、备课、科研等事项安排占据暑假三分之二以上,其中8.82%的调查对象表示占据了整个暑假。虽然放假了,但教师们也并不放松。暑期“重头戏”:为新学期充电调查显示,“学习”“备课”是高职青年教师暑期间的“重头戏”。在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做过一项研究显示:进入新世纪后,许多学科的知识更新周期已缩短至2~3年。这对教师这一岗位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对此,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团委书记张毓威深有感触,“现在的学生跟我们那个时候的学生有很大不同。他们不太喜欢课本上固有的知识,喜欢课本之外的延展内容,喜欢活生生的生活,尤其是职业院校的学生。”数据显示,在暑假忙于备课的调查对象中,约37.75%的人表示是因为“现在的课程更新快,比以往的挑战更大”,30.09%的人表示是为了“对课程精益求精,想呈现最佳效果”。在张毓威看来,教师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更新上课的论据,这样才能让学生上课时有更多获得感,作为一个青年教师才会有成就感。”所以这个暑假,张毓威分外忙,除了对接学校的社会实践工作和进行教师培训,学习和备课哪个都不能耽误,此外,他还想继续考博提升自己。至于学什么、怎么学,调查显示,43.75%的调查对象学习本专业的内容,47.73%的调查对象学习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领域的内容。在对学习方法的调查中,81.35%的调查对象采用“自学”,11.29%采用报学习班的形式。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王安东指出,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处在一个不断“倒知识”的过程,寒暑假无疑为自我提升提供了很好的时机,老师们在寒暑假可以不断“装进新知识、新技术”,以便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每次开学,张毓威站在学生面前都会感觉自己“更加有底气”。对他来说,寒暑假给予了重温专业知识、重新理清知识体系的机会,“就像把我这块干涸的海绵又重新扔回知识的海洋里。”调查显示,94.59%的调查对象表示暑假有收获,其中34.77%的调查对象表示“有显著收获”。55.39%的调查对象对暑假学术素养的提升情况表示满意,62.42%的调查对象对暑假知识积累情况表示满意。暑假成潜心科研的“黄金时间”调查显示,47.3%的调查对象表示暑假期间忙于科研。对此,38.18%的调查对象表示“平时没有时间”,36.54%的调查对象是为“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岳东海则属于前者。他所在的学校平均每人每年450节课,平均每周12节课,“几乎没有时间做科研,只能利用暑假的空余时间”。从8月13日开始,岳东海和学生们就前往南京参加“大学生挑战杯”比赛。此前1个月,他和5位学生就选择暑期留校为最终冲刺阶段做准备。在指导学生调试设备的同时,岳东海也在挖掘此次科研项目背后的诸多细节,以提炼出科研方面的专利和论文。为比赛与科研齐头并进,岳东海每天的工作时间达12小时,甚至假期忙到抽不开身,“根本没时间带孩子”。而在张毓威看来,科研完全没有尽头。“为了职称,必须要给自己一个规划,比如去年,我刚刚把讲师评完。未来5年,就要准备评副教授的材料,这需要很多工作量,比如说,这个假期要完成申请下来的省市级的科研课题”。暑假,这一月有余的时间对于有科研任务的老师来说,则更为宝贵。“科研特别需要一个静心去总结、分析、翻阅大量资料的过程。而在上班的时候,面对学生事务、活动,心态相对要浮躁得很多,每天疲于奔命,没有时间静下来去梳理。” 张毓威说,暑假则成了潜心科研的“黄金时间”。近半高职教师暑假到企业“取经”“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法宝”。教育部于今年印发的《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与2017年年底国办印发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更是打出了政策“组合拳”,以推动职业教育提高质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这种大背景下,众多高职院校会组织专任教师进驻企业,以了解专业在实践中的具体情况。由于平时老师要上课,下企业锻炼的时间便理所当然地落在了假期。调查显示,44.81%的调查对象暑假忙于企业调研和实践。调研的时间多为一个月,一下子就挤占了教师一大半的暑假时间。“企业锻炼是学校的硬性要求。现在工科类的老师必须要知道企业需求什么,必须组织老师到专业对口的企业和单位进行对接。” 邵阳职业技术学院分管教学的副院长刘一兵,今年暑假负责的工作之一便是组织专任教师下企业锻炼。在学校的安排下,重庆财经职业学院学生处副处长张艳艳今年暑假便前往中小型企业“取经”,以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工作流程等。据她介绍,她所在学院文秘专业的学生多半毕业后会选择进入中小型企业工作,“所以要想把教学搞好,首先要去了解中小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有了实践经验才能在讲课中兼顾真实的案例,从而调整文秘专业教学方向,更好地引导孩子们学习、就业”。眼下,王安东在正式放假的一个月内已跑了3个企业项目——先是给北京某项目提供了10多天的技术服务,随后又赶到天津进行另一个项目,包括进行一天的座谈会交流和项目交流。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的第二天,他还要赶去甘肃验收另一个项目。“放假要根据项目来定,项目紧的话,就一直跑。”王安东说,“至今,我还没体会到放假的感觉。”培训、会议、教学竞赛扎堆儿此外,暑假也是教师们培训、会议、教学竞赛的“扎堆儿”期。在岳东海看来,这与高职院校争建“双高”不无关系。对本科院校而言,“双一流”建设是指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相应地,“双高”为高职教育“高水平院校、高水平专业”的建设。近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愈加重视。2015年教育部印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明确提出,到2018年,将支持地方建设200所左右的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双高’入围需要很多加分指标,学校对青年教师加强培养、寄予厚望。我们现在参加的‘大学生挑战杯’比赛也是学校师生的一种努力。” 岳东海说,也因此,项目组的老师和学生都非常重视,心里攒着一股为学校争光的劲儿。有时候,岳东海看着学生忙到傍晚5点多,也会买些街边小吃“犒劳”他们。在他看来,“心中都保有一份荣誉感和责任感,这几乎成了项目组全力以赴的动力源泉。”对此,邵阳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王芳可以说深有体会,“一般暑假会开展省教育厅的教学能力比赛,参加比赛的老师有近40人,光教师这块我们需要培训将近100人。”其中,负责省教育厅教师教学能力竞赛组织工作的刘一兵告诉记者,“竞赛首先要在学院里面选拔,再培训、指导,再到省教育厅竞赛。我们从6月底开始,一直到7月20日,前前后后搞了1个月。”除了竞赛,教师的各类培训会议纷至沓来。按照张毓威的经验,每年7月有个“会议轰炸”期。今年暑假,他就参加了不同部门组织的4个培训会议,会议时长大部分在1周左右。然而,正是这一个接一个的“一周”,把暑假给“肢解”了,“稍微闲下来,找到一点放假的感觉时,又来个培训。比如说,7月28日结束一个,8月6日又有一个。”王安东谈起他暑期进行的施工仿真技术培训,培训的那10天正值暑期最热的时间,“我们坚持早8点到晚6点,中午1个小时的吃饭时间,早上学习软件使用,下午进行实践演练,培训讲师辅导答疑和总结分享”。另外,尽管已经放假,但学生工作却不“放假”。暑期除了事务性的工作,青年老师还有指导学生进行暑期实践类工作的任务。(来源:中国青年报)

时也

科研启蒙之2:新人如何进入科研?8大注意事项

我能参加科研吗?每个孩子都有好奇心,从内心发出的兴趣与想法实现起来是最有效的。那么“科研”会适合你,只要你勇于开始,只要你兴趣,你就会投入精力,去探索就能有发现。了解真正的科研是什么,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了解究竟哪些能力能获得提升,了解自己真正想要的。那么什么是真正的科研? 你理解的“科研”是真的吗?美国创新教育促进会联合北京科技教育促进会、工匠铺名校科研项目组、湖南省机器人科技教育学会、秦皇岛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邀请来自耶鲁大学、牛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等世界一流大学及实验室研究专家学者们带你一起来 “what is research”科研启蒙系列公开课。相关阅读:科研启蒙之1:科研是什么?与学习有什么区别?▽科研启蒙公开课精粹▽第二讲【新人如何进入科研】【教师简介】呼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本科毕业后,攻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所的博士,博士毕业以后在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做了一年的博后研究,现在就职于牛津大学统计系,主要是从事统计遗传学以及群体遗产学的研究工作。【分享正文】今天很荣幸跟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新人如何做科研的的经历,每个人的经验都不一样,每个人的背景也都不一样。我的经历可能不会复制到你们身上,但是希望能多少给你们一些启发。新人如何进入科研,其实这个话题还是蛮大的。我分享一些注意事项。1 做科研必须得有一个平台我们做科研,狭义的讲就是自然科学的科研或者是工科科学的科研,有一些社会科学的科研也会用相同的方法,我这里偏重于讲自然科学的科研。常见的平台有大学的科研机构,也有国家设置的科研机构,比如一些科学研究院;还有一些公司的科研部门,我们熟知华为,京东,谷歌,微软等,他们都有自己的科研部门;还有一些事业单位,比如像煤炭、石油行业都有一些自己的研究院。这些都是科研的平台。2 做科研需要掌握四大基本技能做科研需要掌握四大基本技能,就是数学、物理、计算机以及英语。数学这门学科,不管从事纯理论方面的研究或者从事应用方面的研究,都需要做一些数据处理,基本的数学技能是必要的。其次是物理,许多学科都与物理有联系,科研过程中会涉及物理的知识,我们熟知的很多科学家,无论是数据科学家还是生物学家,他们很多人都是有物理背景的。另外是计算机,计算机在我们科研过程中特别重要,计算机的核心其实就是编程,现在的科学是都是“大数据科学”,必须通过一个媒介来实现,这个媒介工具就是计算机,我们现在可能会掌握一到两门编程语言,在当前的大数据时代,面对海量数据处理、数据挖掘,需要通过一些大型的计算机和大型的服务器去处理,这会对我们计算机知识要求非常高。关于英语,对于我们国内的学生来说,英语的用途就是升学考试,但做科研的过程中,你会发现英语特别的重要,如果你在国外从事科研工作,会用英语交流一些科研的内容,如果你的英语水平不好,再表达和接受信息就会大打折扣,如果想要做好科研,一定要加强自己的英语技能。在做科研过程中,需要掌握新知识的技能,这是科研最核心的,在开始一个新的课题,你会发现很多知识都是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也可能没有听说过。比如你在本科学的是数学,研究生阶段学是计算机,这两个学科跨度很大,刚开始学的时候一无所知,需要从头开始学,之前学过的一些知识已经不重要了,这就需要强化学习新知识的能力,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很多东西你从来没接触过,需要从头开始学,你对所做的课题一无所知的时候,就会很迷茫,也不知道能不能完成导师给的目标。现在学科的界线很模糊,之前学的知识,包括同专业的知识,当科研开始后你会发现和之前学的完全不一样,我们之前学的知识面比较宽泛,在研究课题中会是一个具体的知识面,需要一些特定的知识来完成,这时候要静下心来从头开始学,需要用你所有的正常时间和休息时间来弥补自己的短板,来实现导师要求目标所需要的技能。3 新人开始科研导师会给你一个课题研究方向进了实验室以后,导师负责给你一个课题研究方向,会给你一些指导,但不会像上大学或高中的时候那样填压式教学,一般会直接给你一个任务在某个时间内必须完成。这个压力是蛮大的,在完成这个任务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这个新知识不是在教科书上,需要自己去阅读一些相关文献。如果在技术方面遇到问题,可以用谷歌这种搜索引擎来解决技术问题。对于绝大多数新人来说尽量不要想着独自创造一个课题方向,这不包括少数天才,在开始会有很伟大的想法,这种人是少数的。对于普通人来说,没有强大的背景,也没有精力,有时候你发现导师提出了很多好的问题,或者很多好的想法,那是因为他们经常参加一些国际会议,会有一些行业大牛,那么他们交流完了之后,产生头脑风暴,会想到一些独特的问题。但是对于新人刚接触科研,根本没有机会去认识那些行业大牛,没有机会跟别人交流的,阅读的文献也有限,这时候很难独立思考,也很难想出那些好的观点,在这种情况下,踏踏实实的从导师给配置的课题开始,一点一点学习,学习做科研所需要的技能方法,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和眼界。4 做科研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做科研要有耐心,因为做科研挺苦的,很多时候科研并没有什么回报,且要做好研究失败的准备,很多时候你的导师研究失败的风险可能转接到你身上,如果科研失败了,我继续从头干起,换了一个课题,这个时候心态就特别重要。在科研中,可以分为功利主义者和理想主义者,很多人都会选择一个平衡。这个时候还是需要耐心,你的文章发的不如别人多,并不代表你的科研是失败的,从发文章多少的角度看,不能作为一个评价标准,在发文章和理想之间做一个平衡。5 科研没有固定的方法和模式,要不断学习和思考做科研的方法学,或者说如何做科研,这是个哲学问题,没有固定的模式,如果你去问一百个人如何做科研的,可能得到一千种回答,因为对于同一个人,他的不同时期的科研经历会有不同的科研方法,在科研过程中,不断的学习、思考、勤奋工作,以及保持一个合适的科研社交圈子都会受益匪浅。有极少数天才特别聪明,他们只是单纯用脑子想,什么问题都能想到,这种不常见。也有些人运气好,导师的手头有很多资源,很多数据,可以用现成的方法去解决探索一个新的问题,或者探索一个类似的问题。无论做什么样的科研,最基本就是要学习,掌握足够的知识,才知道如何去做科研,做科研是个特别辛苦的事,几乎没有什么休息时间,周末以及每天晚上可能都要干活,可能你睡梦的时候大脑思维也在延续如何去解决问题。有些人运气比较好,会碰到了一个好的课题,这个时候应该遵循自己的本心,不要想太多,也不用去和其他一些人做比较,你是因为爱好科研进入了这个领域,全身心投入做完科研之后,可能你的文章并不是特别理想,但是也会得到了大家的一些积极的评价,大家也会认可你的工作,也会带来后续的一些好处。6 建立自己的科研学术圈很重要为什么说科研圈子很重要,在国外,可以用一些社交媒体关注科研动态,比如 Facebook或者推特,推特用的人多一些,圈内的大牛都会有一个自己的推特账号,他们经常在推特上会发起一个科学问题,或者最近有一些什么新的研究,他们会把一些他们感兴趣的文章分享出来,你看看他们关注一些什么问题,行业大牛看问题比较广比较深,他们感兴趣的东西会对你有一定的启发,即便你不认识这个大佬,你也没有机会到国外开会,也没有机会去他们的实验室交流,你可以通过推特向他们去学习,用这种方式会学到很多东西。7 做科研要保持自己的认知,不要盲从“专家”在科研的路上,要保持自己的一个认知,不被那种所谓的“专家”误导,也不要去盲目崇拜某个科学家,作为普通科研人员也很可能得到不错的科研成果,只要保持努力专心, 可能你会碰到一个好的课题,也很有可能会得到一个好的成果。8 科研经历是未来发展的重要加分项,有机会都可以尝试有过科研经历,无论以后到其他岗位工作还是继续从事科研,你的科研经历都是一个很重要的加分项。做过科研的人思考问题的方式会比较严谨,有逻辑性,在科研过程中学到技术方法也可以用在你其它的工作上。作为普通人来说,科研的门槛不是那么高,是有机会进入科研领域的,科研有运气成分也有能力成分,评估自己是否能够达到做科研的要求,不管是最终进入科研领域还是从事其他的岗位,如果有机会可以做科研,都可以进入这个科研领域做个尝试,去深入的了解一下,试过之后再做选择是最理想的。问答精选Q:学生在本科阶段希望接触一些科研工作去拓展学术认知层面,您认为本科生可以做的工作有哪些?呼博士:本科阶段肯定是可以去接触一些科研工作的,如果你是高年级的本科生,你能做很多东西的。因为科研所需要的一些知识,本科只要学一些基本的微积分或者统计,还有一些相对的技能,就可以胜任了。国内国外高校一般都会请一些知名专家做一些讲座,我建议可以去听一听,可能碰到一些你感兴趣的东西。或者找机会去参加一些短期的暑假科研。备注:有兴趣了解更多创新教育、国际教育资讯,欢迎私信或微信订阅号“东西视野EDU”#科技#

攘弃仁义

学霸不可怕,就怕学霸放假,985高校的学生寒暑假都在干啥

985高校的学生也是大学生,不要把他们想象得多么不一样。寒假放假,也是奔着回家过年。“学霸不可怕,就怕学霸放寒假”这句话放在大学生身上不是特别合适。坐标某华五985高校,放假之前正好跟部分同学沟通了假期的安排。寒假一个月,1月12日考完试回家,2月16号开学,大部分学生登记的返校时间是2月10号左右,在家待的时间也就20天左右,除去春节七天跟家人朋友同学聚会,能自由安排做事情的时间并不是特别多。当然,相当一部分985高校的大学生也不会完全无所事事关在家打游戏玩手机。有几位同学有比较明确的安排,供参考。一、寒假社会实践。这也是学校的一个安排,每位学生毕业都有社会实践学分的要求,寒假回家,学生可以结合家乡的特色或者比较显著的问题展开调研并形成调研报告,提交认可后可以获得相应学分。会有比较多的同学会选择寒假完成这件事情,一是回到家乡完成这件事比较方便,二是寒假完成了可以把暑假的时间结余下来安排别的事,比如科研实践或者准备英语考试等。二、回母校宣传。能够考上985高校的同学,一般来数都是高中母校的骄傲,也是众多学弟学妹们追捧的对象,所以学校招生部门会邀请他们回母校进行宣传。对于同学来说,回母校传授一下学习经验,见见老师同学,也是一举两得的事,一般也不会拒绝。三、外出旅游。一位同学在期末考试之前就已经订好了机票和酒店,寒假有时间,父母也支持,回家父母还上班,不如自己先去旅游一圈,回家正好赶上春节,这样的同学也不少,大学的假期不用补课,难得有闲又有钱(当然来自父母)。四、安排学习。不是所有985高校的学生都是书呆子,真正会安排时间的人一般都能管好自己,学习也不会太差。一位同学对自己的期末考试成绩并不满意,已经计划了要重修,所以寒假的时间大部分会花在学习上。对绝大部分同学来说,提前回校的一周时间实际上就是用来调整状态的,便于一开学就可以跟得上。至于暑假,985高校的同学的安排会更加丰富,一方面时间长,另一方面,高校的教学科研并不会停止。对于不同年级的同学来说,还会有不同的安排。先说所有学生都可能安排的事情。一是夏季学期上课。目前相当一部分985高校会有夏季学期,为期大约一个月,这一个月会邀请国内外专家给学生开课,对学生来说是拓展知识,了解学科前沿,弥补自己某些课程学分不足的好机会,所有会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会选课。二是暑期社会实践。理由同寒假,相当一部分同学是为了拿到社会实践的学分,但是也会有同学把社会实践视为增长自己阅历的重要方式。相比寒假,暑假的社会实践方式也会更丰富一些,除了部分社会课题调研,还有支教、到企业实践、勤工助学等等。一般情况下低年级参加的同学相对较多。三是准备外语考试。985、211高校会有比较多国内外交流的机会,但相当一部分会对外语水平有要求,为了获得这些机会,不少同学会选择在暑假准备托福雅思等英语水平考试。再说不同年级同学的侧重点。一年级的同学一般情况下会选择暑期社会实践,部分学校也会安排到优秀学生到研究所、实验室参观等。当然,社会实践不会占满整个假期,大部分同学还会选择夏季学期的课程等。二年级部分同学开始进入实验室,他们会在实验室度过一整个暑假;还有一部分同学会去到各科研院所开展科研实践,由原来的参观实习变为参与科研项目;仍然会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会选择上暑期课程或者参加社会实践。三年级暑假是最忙的时候,绝大部分同学都会联系国内外导师和实验室参与科研实践。同时还要为将来出国申请、保研等做准备,所以考取英语成绩,参加保研夏令营,收集导师信息,为毕业论文做准备等都要利用这个暑假完成,而且完全要依靠自己完成,所以这会是最忙的一个假期。大学的假期很大程度上是学生自行安排,进行各方面的拓展,学霸与普通同学之间的差距其实也是在假期拉开的,因为在大四申请出国(境),申请保研资格,甚至奖学金的时候,考察的不仅仅是学习绩点,当学习成绩达到一定程度(比如说某些资格线会限定在前30%)的时候,成绩的高低已经不重要,相互比较的就是科研经历及成果,综合素质发展情况等。每年寒暑假差不多三个月时间,但是对待假期的方式不同,产生的影响确实是惊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