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双非”研究生不如211、985本科生?本科学历到底有多重要?鬼上身

“双非”研究生不如211、985本科生?本科学历到底有多重要?

我国曾在高等教育领域实施过一系列建设计划,这其中,影响最深远的莫过于211、985工程。建设的初衷是为了促进高校实力的迅速提升,但很多人却人为的将高校划分了“三六九等”。比如,“211”高校们似乎天生的被认为“高人一等”,而诸多用人单位的招聘启事上也写着明晃晃的“211学历”几字。985高校南开大学更有甚者,“双非”的研究生都会被轻易地淘汰掉。有一种观点叫做“双非研究生不如211、985的本科生”,很多人听起来感觉“满满的恶意”。不得不说,人们把学历这块“敲门砖”看得太重。社会竞争的加大,使企业掌握了更大的主动权,它们有资本刷掉那些不是重点大学毕业的人。本科教育大众化的时代,各种学历教育层出不穷。比如“专升本”、“自考本科”、“在职读研”等,不仅“迷惑”大众,也“迷惑”了企业。本科生在前些年,有些企业招聘甚至要看应聘者的高考成绩。毕竟高考成绩更能反应一个人的真实水平。如今又有很多人认为“双非”的硕士不如重点大学的本科生,这是一种学历歧视,而且毫无依据的那种。本科学历固然重要,但我们更要看一个人的努力程度。特别是现在211、985在逐渐淡化的情况下。要说双非研究生不如211本科生,只不过是少部分曾经占优势的人不愿承认后来者比他们强罢了。个体的竞争与个人的能力关系很大,反而学历仅仅就是那一块敲门砖。当然,能够获得211、985学历的人是非常优秀的,毕竟这是从独木桥上走过来的。越是优秀的人歧视越少,反而是一些不知所以的人,才会在那里一味的说着“双非”的不是。985强校中山大学每个人的努力都值得点赞。不能因为自己的成绩就否定了别人的努力,否则纵有名校光环,也只是虚有其表。同时,我们也该意识到,社会本来就是如此。有些人的想法是没法改变的,因此,努力的提升自己才是王道。有些闲言碎语不过是让人贻笑大方的笑料罢了。

从事华辞

与名校相比,“双非”院校毕业的研究生差距在哪里?

最近塔主在网上看了很多关于双非院校研究生值不值得读的帖子,有很多人认为双非院校的研究生毕业后在就业和升学两个方面和名校研究生比起来,没有优势,但两者在攻读研究生期间所收取的费用是差不多的,甚至有的双非院校还更贵一些。那么有的人可能会有疑问:都是研究生,只是毕业的学校不同,难道向本科一样毕业后的差距真的很大吗?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就要必须了解双非院校毕业的研究生,差距到底表现在哪些方面?塔主根据自己这几年的科研与教学经历,对名校毕业的研究生和双非院校的研究生进行统计和分析,二者之间的差距主要归纳为以下几点:学校标签的差距这点是无可厚非的,这就是大家为什么都想考好大学的原因。名校和一般高校的差距体现在就业上,据调查可知,211及以上院校毕业的研究生就业率与就业层次要明显优于双非院校,因为用人单位在招聘的时候,很可能将是否为211及以上院校作为进入招聘面试环节的重要指标。即使有些双非院校的研究生科研实力也强,但在招聘过程中,或多或少的因学校标签的原因受到歧视和排挤,另一方面,各个行业内,好单位基本上都有本领域名校的研究生在那里工作,因此双非院校的学生要想进入好单位的人脉圈难度是非常大的。换句话说,从你考入双非院校的那一刻起,学校的标签在一定程度上就影响着你求职的范围。导师的差距从师资上对比,双非院校的师资力量的确要比名校弱很多,名校的导师一般都是名校毕业,或者是优质海归回国,再或者是某一领域的学术专家。而双非院校的导师一般都是本地区院校毕业的或者是本校毕业留校的一些老师。这些导师的学术水平和眼界要远远弱于名校导师,而且双非院校的师资流动性较差,造成一些前沿热点不能及时的把握,因此无法对研究生进行优质的的指导。研究生同学的差距双非院校的研究生一般都是本科就是双非院校的学生,很少有名校的学生去考双非院校的研究生,因此从生源上看,双非院校的研究生基本的科研素质要弱一些,所以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也不会像名校研究生那样在科研道路上上升较快。据塔主了解,很多双非院校的研究生在毕业时都没有一篇发表的核心刊物。足以说明其科研水平与名校有较大的差距。学校政策的影响一般双非院校的学校领导,都是以行政管理出身,并不是科研出工作者。因此,在学校政策制定时,对当前学科建设以及科研前沿的把控并不是很敏感,都是按行政化的手段进行管理,这样就会出现一些学校的政策阻碍研究生的优质培养。久而久之,培养出的研究生,眼界较窄,思路也较为僵化。总的来说,塔主认为双非院校的研究生在各个方面与名校比起来都有一定的差距,综合起来造成双非院校研究生质量不高,就业时自然没有优势。塔主想对各位说的是:努力固然重要,选择决定命运!欢迎大家与塔主一起讨论。

大赌场

考本校(双非高校)的研究生真的没有用吗?

每当决定是否考研的时候,我们总是会问自己几个问题,因为这是必须有明确答案的问题,不然自己很难考研成功,;比如能否顺利的坚持到考研的最后一刻?考研是自己最佳的选择吗?双非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值得报考吗?等等这些问题,都是考研人在考研复习开始之前认真思考并且必须获得明确答案。而其中最令考研人纠结的问题就是双非高校的硕士研究生究竟有必要读吗?真的没有用吗?没错,大多数考研学生都是为了能够顺利的考到211高校或者是985高校,似乎只有在这些高校攻读硕士研究生才算的上是真正的成功。可每年能够进入这些高校的学生并不是很多,还有一大部分学生最终只能是进入普通的双非院校。可是,我们不能因为是双非院校的硕士研究生,便自动认为自己三年的硕士研究生没有任何价值,或者说是没有提升。因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看到自己的提升,看到自己的机会:一方面是三年后我们拿到的是硕士研究生学历。先不要说其含金量如何?但其一定是要比你大学本科学历更有含金量,也一定会比你大学本科学历更有竞争力,这是不争的事实。这就是我们考研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获得学历上的提高,于是我们可以在未来的就业中或多或少地享受到一些优势待遇,或多或少的更加容易一些。另一方面是我们获得了读博的机会。如果你喜欢科研,如果你想在名校学习,那么这时的你还有读博的机会来实现你自己的梦想。这也是我们进入双非高校读研的机会,可以在这样的基础上再一次的冲锋,只要你还不服输,只要你还能够坚持在读研三年依然保持极佳的状态。所以,双非高校读研给予了我们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机会。此外,对于考研成功的定义不是由你最终所录取你的院校档次所决定的,只要你能够收到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那就意味着你已经成功了。总之,985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固然好,但是双非高校的硕士研究生依然是我们辛苦一年才换来的,依然有其特有的价值,所以机会难得,珍惜自己读研的机会,同时不要忘记在读研期间不断地丰富自己。

快长大

为什么“双非”院校的研究生同样值得读?最后一点最关键!

考研竞争日趋激烈,985、211院校更是备受“考研大军”的青睐。选择大于努力!我们要想使自己在考研中立于不败之地,考研目标院校的研究与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当然,如果实力允许,985、211院校肯定是首要考虑的。但并不是每个同学都能顺利考取985、211院校。实际情况是,有很多“双非”研究生院校实力并不亚于985及211高校。我认识的一位学姐,研究生就读于本省一所“双非”师范类院校。她认为,考研没必要非得盯着985、211院校不放,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今天,我们就来谈谈为什么“双非”院校的研究生同样值得读?原因一:弄清楚我们考研的目的是什么我们考研的目的无非是想提升学历,增强个人竞争力,开阔自己的眼界,改变目前的圈子等。但最终归结下来,我认为大家考研的首要也是最终的目的是就业。当然,985、211院校能为我们带来光环,但社会上除了一些知名企业的关键岗位在招聘时非985院校研究生毕业不要以外,大部分企业并未对研究生院校作硬性要求。所以,单从就业的角度来看,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对院校做出过多苛求。当然,如果读研的话,我还是建议读一所比自己本科院校好一些的大学,毕竟:“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个道理相信大家都懂。所以,弄清楚我们读研的目的是什么很重要!如果将来就业是你着重考虑的,那么权衡利弊来综合考虑,“双非”重点院校的重点专业也不失为研究生报考的最佳选择。原因二:“双非”院校并不代表没有优势学科我们都知道,985、211院校在全国也就100多所,大部分学校都是比较“平庸”的。但这并不代表“双非”院校就没有重点学科和专业,例如,你想要报考教育学,师范类中的很多院校如首都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都将是很好的选择,文科类学科实力并不亚于很多985、211大学。所以,我认为:学校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绝对的差。在考研院校的选择上,一定要结合你所学专业以及所报考大学里的优势学科进行综合评估,切不可一味追求名校光环,而忽略了自己的专业发展。原因三:不论985、211院校还是“双非”院校,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这个道理浅显易懂。就像有些人认为很容易的事情,但在别人看来难于上青天。这个世界上,好的东西太多,我们不可能每一件都要得到,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就好了。考研也是,每个人的学习基础不同,临场应变能力不同,所处的生活、学习环境不同,心理素质及人格特质也都不尽相同,所以,我们很难来评价谁优谁劣。能考上985、211的同学并不代表其他能力都优于其他同学,所以,换过来也一样,在考研这个问题上,我们不必过于苛求自己。了解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才是王道。这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所以,我认为:“双非”院校的研究生同样值得读,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对读研院校类别这个问题上,你又是怎么看的呢?欢迎交流。

道术

如果考不上名校研究生,选择就读双非研究生,未来就业有优势吗

由于就业形势和自身发展想要突破瓶颈的原因,很多人都走上了考研这条路,希望可以通过提高学历,来改变现状,让自己变得更好。特别是报考名校研究生,考上了,就可能是质的突破。然而,名校研究生真的很好考吗?2020年,有23800多人选择报考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近3万人选择报考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近2.7万人选择报考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这里只是说了其中三所名校关于报考研究生的情况,还有很多名校的情况没说。但是,相信要考名校研究生的学子能看到其中的压力了。其实,也有不少人也知道名校研究生的报考情况,自己考双非研究生压力并不大,关键在于双非研究生未来就业有优势吗?如果没有一定的就业优势,还要考取双非研究生吗?根据现状来看,名校研究生基本上会比双非研究生就业更有优势,这点大家都明白。本身985、211这类名校,它们所拥有的教育资源、师资力量、社会认可度等,大部分双非院校是无法比拟的。甚至可以说,目前正在建设的双一流大学计划,基本上都是985、211高校。那双非研究生确实没什么优势了吗?这个并不一定。有些双非高校在一定区域内,认可度不一定比名校研究生低多少。比如说广西师范大学的研究生在广西区内就很吃香,还有浙江工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在省内认可度是非常高的,600多分的浙江学子报考浙江工业大学都不奇怪,所以在研究生阶段,同样具备一定的影响力。双非院校在资源上有所不足,但也会利用现有资源打造一个或者是几个强势学科,在对应领域内达到较好的水准,不比211所对应的学科差多少。口说无凭,还是举例子最为实在。比如说江苏大学的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天津外国语大学的朝鲜语专业;河北医科大学的临床医学专业;东北财经大学的会计学专业;东北电力大学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等。从双非综合类大学、理工类大学、语言类大学、财经类大学、医药类大学中,都能找到很多例子。这些双非大学的某些专业的研究生,有较为明显的就业优势可言,并不比名校研究生差很多。所以说,考不上名校研究生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就读双非大学的强势专业研究生,在就业上并没有太大的劣势可言。不能因为什么专业好考,就考什么,特别是想要好就业的情况下,选了双非院校的普通专业,那肯定很难跟名校研究生的就业竞争力相比。不过,这里有一点要注意,报考双非院校的强势专业,最好是本科阶段也学习了相近的专业,基于此,才会更好一些。如果本科和研究生阶段所学专业有区别,那么在就业上,可能会少那么一点点优势,这也是很正常的。

盈盈一水

双非一本高校的研究生是否值得读

首先,对于有明确读研计划的学生来说,所谓的双非一本高校的研究生是值得读的,在当前考研竞争激烈的大背景下,选择一个把握较大的高校也是比较现实的选择,考研不是目的,读研才是最终的目的。实际上,对于有读博计划的考生来说,即使在普通高校读硕士研究生也是完全可以的。从教育资源和读研体验两个方面来看,重点高校往往有更多的优势,但是研究生教育与本科教育不同,研究生教育更注重学校的学科实力,一些普通高校往往在某些学科领域也有非常强的学科实力,这些普通高校的研究生也是完全可以选择的。所以,在选择目标高校的时候,一定要关注该学校的学科实力。实际上,并不是重点高校在所有学科领域都有比较强的学科实力,一些传统211高校在某些学科领域并不突出,甚至是比较薄弱,选择这些学科也一定要慎重。如果考研选择普通高校,除了学科实力之外,还需要考虑到该学校的所在地区、行业资源整合能力和就业情况等等,其中所在地区是比较重要的一个因素,处在大型城市往往对于研究生未来的就业会有比较积极的影响。按照历史经验来看,一些大型城市的普通高校在考研时也会有比较激烈的竞争,所以一定要做好充分地准备。最后,在选择普通高校读研时,还需要重点关注一下该学校的优势研究方向,即使在同一个学科领域,不同细分方向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而且有的高校差异还比较大,所以读研时尽量选择该学校的传统优势方向。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或者私信我!

何邪

双非院校的研究生值得读吗?我身边的故事告诉你答案!

大部分同学考研都是以985或者211高校为自己的理想目标。有一部分同学是因为自己的本科院校不是985、211所以想通过考研来进行重新的洗牌。还有一部分同学则认为985、211学校社会认可度高,对于将来就业优势十分明显。不管出于何种原因,总归一句话,985、211高校就是好!但是每年考研的人数那么多,真正上名校的人却是少之又少。据某考研机构统计,这类名校每年研究生招生人数在20万左右,如果去除保研等名额,能分配给统考招生的名额更是少之又少。所以每年大部分上岸的同学还是去了双非普通院校或者是一些研究所。很多同学因为没有考上心仪的名校而调剂到了双非院校,因此十分失落。那么双非院校的研究生是否值得上,我的答案是肯定的!当然这仅代表我个人的看法,以供大家参考。我想分享两个我身边的故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故事一我的一个朋友本科为江西农业大学,由于她是个女同学毕业之后想回老家工作,但是之前学的是农学类的专业不是很好就业,于是便想考一所师范院校,毕业之后能够安安稳稳的在老家高中当一位化学老师。考研报考的是南京师范大学,第一志愿以三分之差无缘复试。最后调剂到了江西师范大学。虽然不是985、211名校,但是在她老家三线城市,这个文凭已经让她占据了足够的优势。在这座城市,本科考教师编需要笔试与面试,而研究生学历只需要面试即可。更幸运的是该市还有人才引进政策,研究生有额外的人才补助每个月2000元,以及相应的住房补贴。而这些种种的福利政策本科生是享受不到的。从这个层面上来看,即使是普通院校的研究生也十分的有价值。故事二我的一个高中同学,因为高考发挥失常,上了省内的一个普通一本院校。一直以来他都有一个名校情结,第一次考研报的是西安交通大学工科热门专业,一战失败后,不甘心调剂到普通院校,选择继续二战。但是却再一次跌倒在路上,已经精疲力竭的他选择调剂到了北京的某普通一本院校。幸运的是他遇到了一个好导师,再加上自己的努力,研究生毕业后他被导师推荐到了西安交通大学读博,完成了自己多年的梦想!后来有一次和我聊天的时候他说,他觉得他的叛逆期不是在青春期,他人生最叛逆的那段时光是在考研的那两年,那段时间几乎天天和家里人吵架,脾气也变得很差,总之那段时间很苦,很苦!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过来的。但是不管怎么说他是幸福的,过程虽然曲折,但是结果却很美丽。虽然你只是普通院校的研究生,但在国企、公务员、事业单位,学校的差别其实并没那么大,有的只是学历层次本科、硕士、博士的差别。可能有些人会说私企比较看重研究生学校是否为名校,但是你可能不知道,好的私企其实更看重你本科的院校。即使是在双非学校读研,只要你肯努力,也能有巨大的收货,你的眼界,你所认识的人群都将是你本科所不能比拟的。你说你放不下你的名校梦,一战不成就二战,乃至三战。你想一蹴而就,可却不知曲线也能救国,有时候把步子分成小步走,一战不成可以调剂,等研究生后在找机会进名校读博,是不是会更简单点。

或使莫为

双非研究生值不值得读呢?考上了要不要去?网友:不去!

为什么今天聊这个话题呢?这是因为有一个小伙伴私聊小编,自己考上了研究生,原本应该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但是他这个学校是一所双非院校,普普通的一本院校,调剂生。看到自己身边的同学都考上了985或者211院校,心里很不舒服,不知道该怎么做,是选择复读还是9月份去读研。是否去读还是看如何看待这件事。如果自己是为了单纯拿到一个学历,可以去读,毕竟毕业之后自己是一个硕士学历,不管在企业还是编制都可以享受很多待遇。像现在各个地方都有一些人才引进政策,这些都是要求硕士学历,并不注重读的是什么学校。另外还可以以研究生的身份去考教师编、事业单位、公务员或者考当地的职业院校,这些都是研究生的好处。以上说的这些都是不注重你的院校是否是985/211的,差距不大。另一方面如果自己考研是为了做科学研究,或者想后期一直从事科研事业的,那小编告诉你至少考一个211或以上的院校,一个好的学校科研力量会更强大,可以给自己带来更多资料,更多机会。同时还有很多有能力、优秀的小伙伴还有导师,可以使自己更强大,这些都是在双非院校里得不到的。双非院校科研资金不充足,十分有限,想要取得成就很难很难。最后有的人本科起点低,或者是专科,就想凭借研究生去一个985/211的院校,圆自己的高考梦,这样的话其实读双非院校自己是有很多遗憾的。高考结束,可以依靠研究生,但是研究生还是读不了高校,自己这辈子可能真的实现不了这个梦想了,所以跟着自己的心走,想要去追梦、二战就去吧,大不了就是再来一年,最起码可以少一个遗憾。考研读双非院校是否值得,还是看自己后期的目标规划。自己想好做什么就跟着心走,不要再让自己后悔之前的选择。你们认为考研去读一个双非院校值得吗?欢迎评论区留言。

亲父誉之

“双非”大学研究生,到底值不值得读?

考研“选择比努力”更重要考研只能填报一所大学,所以,相比高考来说,选择的重要性要远大于努力。如果,开始就选错了学校,那可能再努力也不一定能够弥补得了。所以说,考研之前必须要选择一所适合自己的大学。在选择考研学校时,很多同学都会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双非”院校的研究生值不值得读?所以,这篇文章就针对这个问题,做一个分析,希望可以给准备考研的同学一些参考。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只需要想清楚一个问题。读研的目的是什么?我们既然决定考研,肯定是有目的的,如果没有明确的目的,则不建议去考研。因为,你多半坚持不到12月份上考场就会放弃,白白浪费时间。根据我们读研的目的不同,所选择的学校层次也就不同。我们读研的“目的”一般有四种。第一种:“混”学历,毕业后去考公务员等如果是这种情况,就没有必要特别纠结考研院校是不是“双非”了。我们可以选择好考并且专业适合考公务员的学校即可。因为,考公首先比较看重的是硕士学位,研究生学历,而不会特别在意你的学校层次。当然,如果想走“远调生”而不是去考公务员,那可能只能选择好一些的“985”大学。第二种:弥补高考遗憾,考一所更好的大学有些同学考研的目的也比较单纯,那就是弥补高考遗憾。可能在高考时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没有考上自己心仪的大学。然后,上了大学以后又想通过考研来弥补这一遗憾,这没有问题。针对这种情况,考研目标院校很明确,没有办法选择。并且,这些学生一般都会选择“211”及以上层次的大学。所以说,我们只能拼尽全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别无选择!第三种:就业,找一个好工作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都会选择这一条路。如果是这种情况,个人觉得可能专业要比学校更重要一些。有些好专业,即使是“双非”大学,就业率依旧很高。比如,通信工程专业,即使是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研究生,毕业以后也可以进入华为工作。所以说,我们可以在选择好专业的基础上,再去考虑学校。学校当然层次越高越好,个人建议比本科院校高一个层次为最佳。如果本科学校是“双非”一本,那你可以选择一所普通211大学;如果本科学校是211工程大学,那么考研可以选择一所“985”大学,依此类推。当然,你如果实力很强,也非常自信,那么,你也可以选择比本科院校高几个层次的大学,也没有问题。第四种:想从事科研如果有同学抱着这个目的去考研,个人建议最好能够选择211以上大学。原因其实非常简单,如果想将来从事科研工作,那么,你所要走的路线也一目了然,那就是: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出国(博士后)—研究学者。这样一条路,当然是学校越好越好走。为什么会这么说呢?就拿读博来说,最好的方式就是在读研本校申请“硕转博”,这样不光可以节约时间,还有助于积累科研经验。但是,我们需要知道的是,有些专业在你所读学校可能只有硕士点,没有博士点。这种情况,在“双非”大学很常见,所以说,你如果选择了一所“双非”大学读研,则意味着很大概率上你只能读完硕士研究生再去考其他学校的博士研究生。但是,如果你选择一所985/211大学,基本上都可以顺利转博,继续攻读本专业博士研究生。这只是其中一个方面。还有另外一个方面,那就是毕业以后在选择高校的时候,也会非常看重你的毕业学校层次。如果,你“双非”大学博士毕业,那你基本上不大可能进985/211大学搞科研,可能连“双非”大学都不一定能够进得去。所以说,这也是需要我们重点考虑的一个因素。相信,以上四种情况,基本上涵盖了所有同学选择读研的目的。大家也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最后,还想跟大家说的是,学校再好,不适合自己羡慕也没有用。在我们选择考研院校时,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去综合考虑,不要好高骛远,也不要妄自菲薄。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感谢您的阅读,喜欢文章就点赞转发吧!

茗记

双非学校的研究生值得读吗?要不要二战?

20考研已经落下了帷幕,几家欢喜几家愁。有些同学收到了心仪院校的录取通知书,有些同学初试落榜选择工作或者二战,还有一些同学无奈止步于一志愿选择了调剂。最近有很多同学咨询,因为本科学校一般,调剂去了双非学校,这样的研究生值得读吗?我要不要二战再拼一把?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聊一聊双非院校的话题。双非院校读研并非所有的双非院校都意味着“普通”提起双非院校,大多数人心里就会闪现着这样的字眼,“普通”“水平一般”“实力不够”,但是想要告诉大家,双非院校绝对不是“普通”的代言词。985、211的概念是二十多年前为了国家重点院校和重点学科的建设而提出来的。而新世纪以来得到大力发展的学校有很多,中国科学院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大学、深圳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等名号响当当的大学,虽然没有985、211的头衔,但是学校实力雄厚,专业领域出彩,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一批批优秀人才。另外还有一批双非院校,整体排名虽然不在前列,但部分优势专业在全国第四次学科评估结果中被评为A+学科,不比名校差。比如天津工业大学的纺织科学与工程,南京林业大学的林业工程等等。我们不否认重点和双非院校的区别,但不能太绝对。深入考虑行业要求和未来发展趋势我们在求职的过程中,有些专业应聘的岗位是有硬性要求需要有研究生学历的,但是并不是硬性规定一定要是985、211院校出身。更看重的是你本身的专业水平和能力是否过硬。随着时代的发展,考研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不能说考研一定会比就业强,但是经过三年的认真学习,你一定会获得更深刻的行业体验,更优秀的工作能力。为了提高职业晋升“天花板”,在学科实力优秀、地理位置优越的双非院校就读也是一种性价比极高的选择。了解自己的需求和心态很重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在做选择之前,首先你要了解自己的需求和心态。如果只是觉得自己现在的能力不足以应对更专业的工作想要继续深造,用一个研究生文凭做就业的敲门砖,那么选择一个专业实力雄厚、科研氛围较好的双非院校是值得的。但是,如果你是对于追逐名校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或者你非常在意别人对你的评价和享受名校带给你的荣誉和掌声,那么一定不要不情愿的委屈自己去一个不想去的学校,那样你的三年研究生生活将会很难熬。还不如选择二战再努力一把。二战是种怎样的体验数据表明,二战生在考研人中所占比例逐年上升,目前应届生在考研群体中的比例只占一半。越来越多的人由于前一年的准备不充分、对调剂学校不甘心不满意选择了二战甚至三战四战。选择考研的都是勇士,而选择二战的就是勇士中的勇士。因为选择二战,就是要学会直面失败忍受孤独,在挫败失意中用美好的年华做赌注,赌一个不确定的未来。二战的艰难你要提前想好回顾你的考研历程,如果你觉得难熬觉得压力大,那么在选择二战之前,你一定要想好,因为二战会比第一次考研更难熬压力更大。二战时你已经脱离了学校的象牙塔,在其他同学都已经奔赴工作岗位或者研究生学校的同时,你要学会克服落差感,一个人进行这场未知的冒险。初入社会,你要面临更多的选择:择校是否要求稳?回家还是租房复习?等等。你是否可以忍受再一年孤独寂寞的苦行僧生活,你是否可以承受再次失败的代价。毕竟没有人敢保证二战一定会赢。二战的优势考过才知道跌倒了,就爬起来拍拍土继续向前。其实只要你战胜了心中的恐惧和焦虑,二战对你来说,不论成败,都意义非凡。二战时,相对于应届生来说,你会更得心应手一些。一战失败的经历是你二战时最宝贵的财富,因为你可以从失败的经验中总结不足,知道自己的弱势在哪就可以更有针对性的复习,避免走弯路浪费时间。面对考研的各个时间节点,你也会更加从容淡定,满怀信心。考研的过程中总会有各种各样的选择,而人生把握在自己手里,所以不要再纠结值不值得的问题,希望你的每一次决定都是从你的心你的脑出发,不受任何人干扰。因为,只有自己用梦想和信念钩织的生活,才叫做你的人生。人生苦短,你最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