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考研季进入尾声,常州大学同宿舍的8个男生,4人留在本校读研,3人考取中国石油大学研究生,1人被西南石油大学录取。宿舍8人全部考研成功,网友却迎面泼来一盆凉水。那意思就是即使你考上了985、211的研究生,还是会被看不起的,因为你本科学校不怎么样!他们每天早上6点多就起床,每天学习时间在10小时以上,不放过任何碎片时间读书,这么励志的故事被报道后,网友的反应却是这样的:“一个硕士简历递过去,给不给笔试机会70%的权重压在你的本科学校,信不信由你们。”原始学历歧视在生活中非常常见,新闻年年都有,什么武汉大学女博士第一学历被歧视啦,研究生因为第一学历求职碰壁啦甚至连白岩松,都在今年的两会期间提出了这个问题。还有一项关于“博士毕业找工作原始学历是否受到歧视?”的统计,说有76%以上的博士毕业生在找工作过程中都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本科学历歧视。这些歧视有明着来的,直接在招聘要求上就写非985、211不要。也有暗着来的,嘴巴上说着只看实力不看学历,筛选简历的时候却很诚实。一些企业还看学校开工资,2015年深圳一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在招聘时按照学历、学校给起薪:普通院校5000元,重点院校的6000,211工程院校7000,985工程院校8000,清华、北大、电子科大为9000。简而言之,在用人单位眼里:高职的不如专科,专科比不上二本,二本肯定没得一本好,而一本呢还得看是不是211,985面前211也只能往后站,而这些,统统都不如清华北大。即使研究生、博士考上清华北大了,也还是比不上本科就是清华北大的!学生内部的歧视之外,导师因为学生本科时期的学术经验、思维训练、知识积累等,也更爱选择本校或名校的研究生。这导致很多双非学生考研时,除了备考,还要胆战心惊地到处询问哪些学校不歧视本科学历……找工作歧视、学校歧视,学生鄙视、导师也不喜欢,讲真,就因为一次高考,双非的人生就被定下了吗?退一步说,就算本科不是所谓的名校,名校研究生也是自己凭本事考上的,凭什么就得受歧视了?如果真要拼学历,是不是幼儿园就得上重点?所以我个人认为三年高中,基本上是一个漫长的人才挑拣过程——不聪明的,淘汰;不努力的,淘汰;意志不坚定的,淘汰。四年大学,是人才的关键塑造期。本科时代对一个人的人格、品行、能力等各方面的塑造,影响深远,是其他后期的深造难以弥补的。前不久,外卖小哥雷海为在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的决赛中,击败北大硕士彭敏,成为总冠军。雷海为连大学都没考上,20岁就从家乡出来打工,从清洁工到外卖员,他都干过。找到自己的兴趣,并愿意为之不断学习,克服自身惰性,或许可以说是大部分人的捷径。有很多本科非名校的朋友,但是高考时因为分数不够只能服从分配,连读的专业都不是自己选择的。不过并没有因此浑浑噩噩地把四年日子混掉,而是在迷茫中想清楚了自己未来的路怎么走,所以本科期间找到一切办法接近自己喜欢和擅长的职业,终于在毕业时成功转行。关键的是,在一步步朝着自己理想方向的迈进中,读名校已经不单纯是为了学历,而成了前进方向中的一块铺路石。然而,我们又有多少人,清楚地知道自己究竟想干嘛呢?
北大是我国最牛的高校之一,这所学校的学生都可以被称为学霸,但是北大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含金量还是有一些不同。坊间经常有所谓金本科,银硕士,铜博士的说法,这种说法虽然略显绝对,但是还是有一些道理在里面的。首先从报考的难度来看,北大的本科生都是各个省份高三学生中佼佼者,选拔人才的范围是整个高三群体,而北大的研究生来源并不是最优秀的在校本科生,一批本校或者同档次高校的学生并不参与研究生考试,他们已经通过保研或者出国另辟蹊径了,而参加考研的大多为本科学历比北大差的学校的学生。举个比较明显的例子,以前你想考北大,那么你就要考到全省前几十,你要战胜很多学霸才行,但是考研时很多北大清华的学生都直接保研或者出国留学,竞争对手变弱,你考上北大研究生的学生难度会大大变小。另外很多人认为,从目前北大研究生的来源来看,存在大量非清北本科的学生,甚至有些学生还是普通双非高校本科生,这也成为北大研究生考试难度低的一个理由。其次从招生人数来看,北大研究生招生人数整体上都要多于本科生,正所谓物以稀为贵,研究生人数多了,自然也就会被人扣上含金量低的帽子。比如2018年毕业的北大毕业生中,本科生2645人,而硕士研究生有3604人,博士研究生有1213人。而这几年随着高校研究生的扩招,研究生人数比本科生人数未来会多出更多,含金量也会越来越受到质疑。当然,有时候也有一些学生只是志愿没填好,错失了北大,最终考研考回北大。我的一位邻居,当年高考分数很高,但是填志愿过于保守,没填北大而是填了同济大学的土木专业,结果最后分数出炉,他的分数比北京分数还高三分,然而又有什么用呢?他妈妈当时就气哭了。大四时,他顺利拿到了本校也就是同济大学的保研资格,但是他放弃了,他心中有北大梦,最终他通过考研考上了北京大学。从就业角度看,本科毕业于北大的学生更受青睐,一些用人单位觉得本科毕业于北大的学生学习能力更强,而且经过北大四年的教育,变得强上加强,招聘这样的学生更适合,于是有一些单位在招人时会限定学生本科的学历,非清北本科不要。比如华为公司,一些职位只要双211的学生,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你研究生读的是北大,但是如果本科不是211,同样入不了华为的眼。但是不得不说,更大数量的工作岗位还是认可最高学历,他们这些用人单位觉得最高学历代表了学生的后天学习能力和努力程度,理应受到重视,比如我国的定向选调生这类体制内单位看的就是最高学历。总之,整体看,北大本科生和北大硕士生的含金量还是有些差异,北大本科生含金量更高一些。
20考研初试告一段落,很多省市、院校都相继公布了报考情况。虽然总体来说今年报考人数是增加50万,但是这50万人并不是平均分布的,说不定今年你的报考院校专业可能就逆增长了呢。不管是20考研的小伙伴还是刚刚加入21考研的同学,这些报考数据都是非常有参考价值的,今年和去年的情况很像,都是增长了50万,20的小伙伴可以根据今年的报考人数和去年的情况推算一下;21的小伙伴们可以根据今年人数好好挑选一下目标院校,避开那些神仙打架院校,提高自己的上岸几率。一、报考重灾区的院校目前公布报考数据的名校还不是很多,不过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高校都公布了报考数据,我们先一起来看一下。1、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共29990人报考,相较去年增幅只有3%,其中非应届生高达70%,正是验证了那句话,一年打基础、两年985、三年清北复,北大这样的学校没个两三年是很难考上的。2、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共有23800人报考。但是人大2019年的报考数据并未公开,相比2018考研的2.1万人,两年增长不到3000人。中国人民大学2018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报名录取统计中国人民大学2018年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报名录取统计3、西安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持续去年的增长,连续两年增加5000余人,今年报考人数超过2万人。西安交通大学2014~2019年分专业报录比统计(不含推免):4、天津大学天津大学今年也超过2万人,至于增长还是减少,由于没有去年的报考数据,所以也无法推算,不过,在天津大学报考点报考的人数却减少了500人。5、清华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18000人。6、中国海洋大学也是首次突破18000人。再加上之前公布的报考人数两万档的电子科技大学、深圳大学,一万八千档的南开大学、西北大学。还有青岛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宁波大学、北京科技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等都是报考人数过一万的。更多详细的数据可以看之前的文章:又有高校公布报考人数!这几所双非院校也太热门了,上万人报考!新出来的这6个高校很有代表性,主要分两种,一种是北大、清华、人大、天大这样的老牌名校,年年报考人数都超多,但是这两年的报考人数却趋于稳定甚至可能有所下降。南开大学也属于这一行列,19报考南开的有19157人,到了今年报考人数却降到了18695人。另一种就是西交大、中海大、电科大这种非热门地区的985高校,以前报考人数并不是特别多,难度没有那么大,又有实力所在城市虽比不上北上广深但是也可。另外加上这两年因为报考人数超多,所以大家在求稳的情况下,就会选择这些学校,导致报考人数明显增长。还有一种也是这两年增长最多院校,就是所在城市不错且实力不错、发展明显的新晋高校,这一种的代表就是苏州大学、上海大学、深圳大学、西北大学、青岛大学、宁波大学等。这类大学特点是,虽然实力比不上顶尖院校,但是位置不错不是在一线、新一线城市就是在省会城市,在周围有一定影响力并且这些年在飞速发展,分数线相比985要低更容易上岸。二、对20考研、21考研的建议341万只有70万人能上岸,在这个竞争压力下,我们更要选择好目标院校,求稳,一志愿上岸为主!1、对20考研的提醒提前给大家打一针预防针,今年的调剂可能比去年还要激烈,所以20的小伙伴们真的要现在开始好好准备你的复试,如果能进复试争取拿到拟录取名额;如果自己觉得悬,那就现在开始边准备复试边收集调剂信息,提高一分把握。2、对21考研的建议21考研的小伙伴们要怎么选学校呢?连双非高校都开始变成考研重灾区了,所以说一方面择校要慎重,另一方面考研竞争压力增大,你必须要尽早准备,并且提高对自己的要求,全力以赴去拼搏争取,才能有一个好的结果。很多名校的报考人数已经趋于稳定了,如果你非它不考,那就去战个痛快,并不会比今年难多少。其他的同学就需要我们在这么多信息找出一个最优解,最适合你的院校,不会摸不到,又不会太容易,选择一所跳一跳或踮起脚尖能够得着的学校。考过研的朋友们,你们对即将考研的学弟学妹们有什么建议呢?欢迎大家评论交流!51考研,考研领域专栏作者,教育达人,择校选专业,全程备考复习经验分享,考研报名指导,复试、调剂指导!考研,关注51考研就够了!
北大清华,作为中国最高学府,是无数莘莘学子梦寐以求的梦想。是领导人的人摇篮,是科学大牛的聚集地。相比之下,复旦上交略输文采,人大浙大稍逊风骚。但清华北大到底有多难考?2019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031万!清华、北大每年招生刨除国际生和港澳台,大约每年招生3000人,一万个考生只能有三个上北清华北大。下图是2019年部分省的报名人数。是不是感觉很难呢,但实际上各个省是稍有区别的,北大清华的名额分配是不同的,北京市大约是1%的录取率,上海接近0.5%。而其他地区,加上每年还有不少的保送生、夏令营,真正通过统一考试上清华北大到概率略高于0.1%,对于河北、河南、浙江的这些高考大省更是困难,河北省考生更是700分上不了清华北大,而山西省680分就是状元。所以说光靠努力,考上清华北大,很难。现在这个社会寒门再难出贵子,能鲤鱼跃龙门的,真的是少之又少,像林万东这样的贵子,全中国又有几个?所以,光靠努力,是行不通的,很多考上的都是自己很聪明又有很多名师指导,自己又勤奋肯学的。但是只要肯努力,上一个好大学还是不成问题。而且高考只是重要的一个转折,但人生不止这一个转折点。相对考研,考清华、北大的难度就会成一个量级的下降,原因有以下两点。一是大多数985毕业生都有很好的实习工作机会,大部分选择就业;清华北大的40%左右的学生选择出国深造,一部分保研,一部分就业。所以跟你竞争的大部分是211、或者是双非院校的学生,考研的难度大约就是你正常高考分数加上50分,所能上的大学。2020年清华一共有18000人报考,北京大学有29990人报考,每年两个学校大约都招考3000左右研究生,就算刨除保研名额,相比高考而言,考上这两所大学的研究生难度比高考而言就小很多。考研一是自己准确定位自己,选择一个自己喜欢并且合适的院校,当然持之以恒的努力也是必不可少的。接下来就准备考研,会有更多需要你注意的地方,我会一一解答,避免大家走弯路。我是谦谦学长,与百万学子共同成长,关注我!更多实用内容等你分享!
北大今年的分数线北大今天公布了19年硕士研究生分数线,我报的是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的软件工程,去年的分数线也就300左右,那个时候还有非全,今年软微取消了非全。一些考研机构都在鼓吹北大的分数线,300就可以上北大,但现实是这几年考生质量也比以往好,分数也在逐渐提升。北大研究生分数线给我的感觉,今年分数都有一定的提高,可能说今年题目简单,19年是单数年,难度要比双数年容易。而对于一个一本,还是双非性质的院校,想往高点的地方搏一搏,难道真的难吗?这个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难与不难在于自己准备是否充分,是否真的用心在准备了。我今年考研失败,真正的原因还是在于自己,考研没有全心全意的备考,杂事太多,没事处理这个没事处理那个,而不知道考研才是最重要的,除了考研其他的最好不要想。这也是第一次考研,什么不懂,一心就只管冲,肯定想冲击一波名校,谁都理解,但自己的行动和目标不匹配,最后导致失败,那是肯定的!考研不是儿戏,随随便便考就可以随随便便上,那是不现实的,又不像专升本那么简单的考的目标院校越大,报考人数也多,相应的分数,优秀的学员也就越多。总之,目标还是要有的,万一碰到鬼,实现了也是不可能的,要想冲击好的学校,就拿出真心去准备,那样才有机会上,也让你的考研青春不后悔!
很多人认为,同是北大学生,考研进入和高考进入,差距很大。其实,两者之间确实有一定差距,但差距并没有很多人想象的那么大。首先我们从宏观的角度来看看。我们知道,北大本科生的保研率很高,总体超过50%,主要保研于北大清华及中科院等单位。在北大招收的研究生中,保研生的比例也很高,主要是来自国内各大高校,其中以北大本校学生数量最多。比如,在2019年,北大招收的硕士研究生总数为5202人,其中,共有136所高校的1884名学生获得保研北大成功,其中有662名保研生来自北大本校,超过保研生总数的三分之一。计算下来,2019届的北大硕士新生,来自北大本校本科生的数量约占总数的13%。如果加上来自与北大可以匹敌的清华的保研生数量,再加上北大清华本科生通过考研而进入北大的少数人,粗略计算下来,2019年北大硕士研究生新生中,大约有15%是来自北清的本科生,其他85%的人来自于国内其他高校。很明显,从生源的角度看,北大研究生只有大约15%的人可以与北大本科生匹敌,其他大部分生源都是要弱于后者的。从这种意义上说,通过高考进入北大的本科生群体,比起北大研究生这个群体而言,确实要强一些。具体到考研生这个群体,由于北大保研生规模较大,留给考研生的名额在北大的很多学院及专业里面都不是很多,所以考研北大的竞争很大,难度很大。从录取结果看,通过考研进入北大的学生,大部分都来自国内的985、211高校,都是通过激烈的竞争,一路过关斩将才能进入北大的,这批人是考研这个数百万大军中最优秀的一批人。从这种意义上说,考研进入北大的学生,虽然总体不及北大本科生,但差距并不太大。那么,差距大致有多大呢?从微观的角度看,则北大不同的学院及专业,这个差距是完全不同的。在热门而强势的学院及专业里面,北大研究生的生源质量很好,这个差距并不大。比如,以热门的金融为例,在我研究生班上,49名学生中,有17名来自北大清华,来自“华五人”的大概有15人,来自其他985及211的,有17个人,且基本来自武大、中山、南开这类比较强势的985,以及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这样的强势211。这个阵容,从生源的角度说,虽然依然不及北大金融本科生群体,但这个差距就很小了。如果是相对弱势的学院及比较冷门的专业,这个差距就比较大。比如,北大化工学院,北大软件与微电子学院,对于生源并不歧视,考研进入北大这些学院的学生,就不像金融那样主要集中来自于强势的985、211大学,而是分散来自各个层次的高校。其中,既有北清的,也有“华五人”的,还有普通985、211的,甚至,以双非本科而考研成功的,也不乏其人。典型的如软微学院,因为招生规模较大(每年大约七八百人),几乎每年都有几十名双非高校的优秀学生通过考研成功进入。从这个阵容来看,显然,生源比较北大本科生就差之甚远了。不过,北大的大多数学院的生源,都是介于上面两类实例的二者之间的,有一定差距,但差距并没有很多人想象中那么大。总体而言,从生源质量的角度看,北大本科生确实强于研究生,所以说北大是“一流的本科,二流的硕士”是有道理的。但这个差距,也并没有很多人想象的那么大。北大本科生固然是拔尖的学生,但其研究生也是很优秀的。
近日,众网友关于“本科双非考研985有什么用”这个话题展开激烈讨论,众所纷纭。网友一:辛辛苦苦从不知名本科考到了985院校,然而去找工作的时候,被公司以“本科双非不予考虑”打回原形,现在心情十分复杂。网友二:我本科只是三流城市的一个三本院校,甚至也经历过考研的失败,但我在IT软件方面狠心努力了一把,现在在北京打拼,和我一起工作的都是清华北大毕业的,而我也不自卑,因为我相信自己的实力。网友三:我就是普通本科,985研究生,如今在世界500强工作。当你从非双考到985时,在你去投简历时,需要你的人会说你很努力,高考是不是没考好。不需要你的人会说你出身(本科)不好。你又何必太在意呢!招聘你的人可能就是双非毕业的,再则即便你是清华北大毕业的,有人要挑你刺一样可以。内心强大一点,你越优秀就越有眼红你的人。走自己的路随他们说去吧。大师兄的看法:终于从稚嫩的大一狗活成了一只成熟的大三狗,在一声一声叹气中,没由来的害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提到这样一个词,这个词叫做未来。马上就要做出选择,马上就要被剥掉大学生这个外衣,怕自己还没找到合适的衣服就要在社会里裸奔,慌忙在就业、创业、考公和考研这几件衣服里挑挑拣拣。“逆袭清华北大,我做得到,你也行”“如果不考研,这几个专业的本科生就业还不如技校。”“大家都考研,你一个本科生怎么比得上研究生呢”他们都这样说。于是看了很多励志指南,干完鸡汤后决定考研。到底是给自己找到了一个新的名称,从大三狗变成了一只考研狗。于是买了一堆教辅,早早在考研教室占了位置,看一会玩一会,耗上个把小时,看看身边背着考研单词的小伙伴,告诉自己真的有在努力。不知道自己为了什么要考研,但是大家都是要考的。听起来的确很好笑,但这也的确很可悲,因为“他们说”这个词,有时候考研倒成了我们用来敷衍所有人的借口。“你以后想要干什么?”“我要考研。”轻飘飘的口气,随意的像是去食堂打菜,又好像睡一觉就能被理想的大学录取,进而改变人生走上人生巅峰,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人,全然低估了考研的真实与残酷,也忘记了自己的目标,好像并不知道考研是一个神圣的事情,也忘了成年人应该对自己负责的道理。考研本身并没有什么好与不好,也一直觉得能放弃大部分的娱乐时间,他们用背书代替谈恋爱,用刷题代替撸串,投身于自习室的考研党们真的非常厉害,他们能清晰描绘自己想要的未来,让所有的梦想在考研的压力下,抽象成自己想去重新蜕变的学府。只是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拿“考研”当挡箭牌,问题就变得不那么简单了。对于很多人来说,“我要考研”这四个字里,坚定的成分占30%,自欺欺人的成分占30%,还有40%留给了恐惧。因为害怕在社会里碰壁,那就先来考研这条路上碰碰运气,或许不费吹灰之力,被眷顾的那个幸运儿就是自己,在这样的心态下做出的选择,考研仿佛成了我们的避难所,但这个理由说服不了别人,更说服不了自己。很多人在玩游戏的时候,喜欢看一看网上的攻略,某些隐藏的副本里有着许多buff加成,于是绞尽脑汁想要进入副本,我也是这样,当我看到别人都在这个隐藏副本里获得经验和奖励,获得主线任务没有的道具,我也想要试一试,可是我发现努力几次道具再多也无法通关,因为我的级别不够,能力不够。所以我果断放弃了,继续回到原本游戏设定的主线任务,反而在打怪的路上不断升级。所以你明白吗,并不是大家要做的事情你都得去做,别人的选择并不会妨碍你,在选择如何打怪升级的路上,总一条你最适合的路。问题并不会因为逃避而消失,它像一鱼刺,你可以假装忘记了它,但是你真的躲不开。既然自己无法咽下,那么不如在第一次就取出它。年轻人犯错的成本并不低,但比起犯错更差劲的是犯怂,很多时候,有一些决定你并不需要问别人。考研?考公?就业?你总比别人更知道自己适合哪里。每个人的内心总有一个选择,是你故意模糊,或是故意迷茫,又或是你根本没有开始考虑。请好好拷问自己,选择的未来都充满意义。做到当下最好,任何路都不差广东中公考研在此也想发表一些看法~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各抒己见呦~抛去所谓“985”、“211”的名头,“考研”本身就非常有用,更何况是考上中国顶尖学府。也许你因为高考的失利、过往的错过,没有达到理想院校,而你此刻为了梦想而拼搏,那就是最值得骄傲的人。不在乎所谓的噱头,不在乎周遭的眼光,一场考研便是一场炼狱,我敬佩每一个顶过考研压力走过来的人。不要去在乎过往出身,周围的人是985保研过来的,那又怎样,大家已经站在同样的起跑线了不是吗,我也见过许多本科学校很好,可是研究生阶段不努力,照样落后本科出身没那么好的同学的。研究生学习与本科学习有着很大的区别,不单单是上课认真听讲、期末好好考试,很多时候是需要自己学习,看文献,做实验,做调查,软件运算,写文章等等,专业性更强。你会从学识、见识、素养等各方面得到提升,你会懂得逻辑思维,你会走向不一样的人生方向。本科双非院校的出身,不可否认,在就业之时确实存在影响。有些大型企业在招聘时,本科院校为双非的简历是通不过的,一些研究院招收实验助理,往往只要本科211的。但换个思路想一下,现在公司招聘门槛越来越高,那么我们自己是不是也要想方设法进入更高的梯队。如果非要说本科双非考上了985院校还是没用的话,那么不去进入更高梯队深造,直接用本科不出众的学历去找工作,岂不是更不具有竞争力,更加容易埋在平凡的洪流之中。如果给你三年内时间,你是选择读研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还是为了车房在工作岗位上拼搏?如果选择了前者,你有机会去行业最顶尖的公司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且顺便解决车和房,如果选择了后者,其中几率可是要少很多。人生的选择各有不同,不能说读研就一定更好,但我相信,如果你足够优秀,你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把理想变为现实,把人生过得精彩。
很多同学在有考研想法的时候,都会去网上找一些备考故事和备考经验,希望可以从别人身上受到一些启发。那么,双非院校的普通学生,怎么才能顺利考上985院校研究生?其实我觉得我就挺励志的,我就是三本院校的考研考上985院校, 我总结了几个我自己的成功要素,不保证成功,但可以适当参考。快来一起看看吧!早起的鸟儿不见得有虫吃,但是笨鸟一定要先飞我的备考时间要比同年考研的人都要早一些,因为我知道自己的基础不如别人,就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精力和努力,但是我也并不建议大家从大一开始就开始备考,因为如果时间线太长的话,是真的会让你感觉整个的备考过程会很累。但是什么是可以提前就开始进行备考的呢?——英语单词先有地基才能盖楼啊!单词我们是可以从大一开始进行背诵的,每天都进行积累,累计到大四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你已经不是和别人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了,自己所储备的力量也是同期备考的人不能及的。对自己要有信心,给自己正确的树立目标考研最大的槛是你给自己的。你问我说“你一个三本,你怎么就有胆量报985院校呢,你把握吗”我一定告诉你“我怎么就考不上了,我能。”但是说完了心里就在嘀咕,因为我自己都不相信自己。所以你发现问题了么?对你来说最有杀伤力的武器,就是你的不自信。首先就要就要给自己制定能完成的目标,切实可行的,而不是睁眼就说我要考北大,我要上清华。当然这种不是说一定不行,但是先衡量一下自己是不是那块料。当然我在备考的时候也有人时常被泼冷水,问我“你考不上怎么办?”我也不是没想过,但是我觉得,既然都已经决定迈出第一步了,何不拼一把,努力上自己能力够得上的最好的学校。光自己努力还不够,学会借助外力什么叫借助外力呢?(1) 在我们备考的期间一定会结识一些考研的伙伴,一些考研的咨询和信息就可以进行互通共享(2) 同时我们可以借助一些手机的帮助,例如参加一些打卡的活动,自习室,线上背单词,来监督自己的学习进程和结果,同时也可以帮助自己更好地进行学习。所以说并不是说三本院校就不能有名校梦,三本生也还是可以在考研的时候逆袭,但是不管你是哪个阶层和基础的学生,有目标+努力才能造就你最后的成功,我们想要完成自己的梦想 ,首先就应该让自己足够优秀,才能有足够的底气告诉别人,我可以!
现在我们国家的高校有两种分法,一种是重点大学,一种是非重点大学。在重点大学里,原先大家公认的是985和211分类,现在不再提985和211的说法,改提双一流。双一流跟211、985的区别不大,一共有137所,比原先211多了21所。双一流大学跟其他大学有些不一样,国家给的办学经费比较多,师资比较好,学校推免保研的比例高,所以录取分数线会较高一些,所以很多单位招人可能会限定只招双一流的学生。那么,双非大学不读吗?当然是否定的。双非大学的研究生不读吗?答案更是否定。现在考研的人越来越多,2020年达到了341万,在2019年达到了290万。从5年的考研人数来看,逐年大幅度增加。虽然考研人数在增加,但招研究生的数量并没有增加多少,每年各高校一共招70多万研究生。落榜的人占绝大多数。研究生5年的报考人数考上研究生的算是幸运儿,但这些幸运儿去哪里了呢?都去双一流学校了吗?当然不是。双一流学校有137所,大概最多招30多万人,余下的一半人进的是非双一流大学,难道他们的研究生白上了?一些特殊的双非大学双非大学有几种情况,有些虽然是双非学校,但在业内名声不低,在行业内地位等同于双一流大学,这样的大学,我认为也是非常好的大学。比如,南京医科大学,江苏省最好的医科大学,比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的医学院都要好,不论是学科评估还是这次2019国家三大奖的获奖情况,南医都非常出色。首都医科大学更是不用说,它的附属医院水平非常高,医院的数量比北大医学部和协和医学院都多,质量也毫不逊色,所以能考上首医也是非常不错,比很多985大学的医学院还好很多。医学院校类似的学校不少。政法类的大学。在政法类大学里面,华东政法大学和西南政法大学在行业内都是排名非常靠前。在上海,除了复旦的法学,华政的法学研究生肯定比华东师大或者同济大学的法学研究生更受欢迎。同理,西南政法也是如此。财经类的大学。在财经界,至少目前为止,双非东北财大的研究生应该比双一流大学的辽宁大学更受欢迎。江西财经大学的研究生也比很多双一流的经济类研究生更受业界的欢迎。普通双非学校的研究生其他还有一些双非大学也非常不错,不过就不举例子了,大家关心的是那些很普通大学的研究生是不是还是比本科生要好。答案也是肯定的。对于上普通双非学校的研究生来讲,估计将来搞科研的不太多了,主要是为了就业。我们可以看看普通双非学校的研究生就业是不是要好于本科生。上海理工大学下面是上海理工大学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就业行业对比,明显去通信互联网、金融和教育行业,这几个公认为薪酬比较高的行业的研究生比例要明显高于本科生。上海理工毕业生流向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下图是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本科毕业生和硕士毕业生的起薪,明显是研究生的要高,平均高出3000多元。本科生起薪研究生起薪山东师范大学下图是山东师范大学的就业报告,同样的,研究生就业单位比本科生的要好。本科生就业单位研究生就业单位因此,我认为双非的研究生是可以读,不过双非的博士生要慎重。你觉得呢
每年各省的顶尖学霸都会优先报考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所以很多人都觉得这就学校是中国最难考两所大学。其实,我国有很多高校的录取分数线都能够比肩清华北大,而且许多学校还会有其它方面的硬性要求。整体的录取难度,可能比清华北大还会高。今天,笔者要介绍的这三所“双非”类高校,知名度不高,但每所学校都有特殊的地方,所以深受学生的喜爱,录取分数线能够赶上清华北大。一、中国科学院大学这所学校成立的时间比较晚,历史并不悠久,所以没有社会影响力,在国内的知名度并不高。但中国科学院大学的起点是非常的高,学校是依托中科院办学,实行的是小而精的办学模式。学校充分利用中科院的科研设施以及资源,可以给予学生全方位的资源支持,很多毕业生都能够继续前往国内外的名校继续深造。因此,这所学校成立之初,就获得许多学生的青睐,每年的录取分数线都在650分左右。更重要的是,中国科学院大学实行的是综合录取的模式。除了高考成绩要求之外,还是要学生参加面试,获得导师的认可,才有机会被录取。综合以上的情况来看,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录取难度可能会达到清华大学的水平。二、外交学院外交学院是属于我国的专业型学校,办学的宗旨是非常的明确,主要是为国家输送外交人才。因此,学校的每年招生都是非常的严格,首先的条件就是学生的政审需要过关,这是一个硬性的条件。即使学生是高考状元,如果家里人曾经有过犯罪的经历,都不会被外交学院录取。当然,外交学院的毕业生的发展前景很好,大部分都能够成为国家的公职人员,各方面的待遇都会很好,所以对学生还是非常有吸引力,每年的竞争都很激烈,要有600多分才能够报考。三、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在全国可能没有太高的知名度,但是在医学领域,可以说是如雷贯耳,每个医生都应该听说过。以前学校进行单独招生的时候,录取分数线就比北京大学医学部还要高,如今学校和清华大学进行联合招生。只有达到清华的分数线,才有资格报考北京协和医学院的相关医学专业。从这里就可以知道,学校的录取难度是多么的高。当然,从北京协和医学院毕业的学生,都会被各大城市的医院抢着要,年薪能够达到几十万,很容易就能够在大城市站稳脚跟。以上就是我国目前最难考的三所“双非”高校,因为这三所学校都有各自的魅力,对学生都有很大的吸引力,所以竞争是相当的激烈,学校不愁生源,所以录取分数线水涨船高,都能够赶上清华北大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