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首都师范大学召开“十四五”研究生人才培养规划研讨会。该校副校长马力耕,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梁占军,副院长尚媛园、胡德勇和20余名学校研究生培养指导委员会委员出席会议,会议由梁占军主持。马力耕从两个方面强调了研究生人才培养对学校高水平发展的重要意义,即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决定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学科评估的重要指标;研究生教育重视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生培养质量是学校学术创新水平和科学研究水平的重要体现。他希望各院系抓住教育“十四五”规划的重要发展机遇,推动研究生人才培养纵深发展,夯实学校学科实力。梁占军结合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三大战略,介绍了“十四五”研究生人才培养的整体思路,他回顾了学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在“十三五”期间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与短板,指出“十四五”期间研究生人才培养将突出高水平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国际化人才培养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三个方面。研究生培养指导委员会的各位委员就“十四五”期间学校研究生教育的主要发展目标和方向、学校研究生教学和科研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研究生人才培养规划草案开展研讨,围绕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加大国际交流与合作、推进交叉学科建设、完善专业学位产教融合育人机制等内容开展了广泛、深入交流,为未来五年的研究生人才培养发展规划提供思路和建议。“十四五”期间的研究生人才培养将紧紧依托院系与学科,形成“提质量、育人才”的研究生教育新局面。(通讯员:首都师范大学范兴云)
2020年12月29日,首都师范大学召开贯彻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及研究生教育“十四五”规划工作研讨会,该校校长孟繁华,副校长马力耕,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梁占军,研究生院副院长尚媛园、胡德勇、孟凡德和各研究生培养单位主管副院长参加会议,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开展,由梁占军主持。孟繁华强调了研究生教育会议对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指出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的精神,开展精准定位和切中要害的“十四五”学位和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划,推进学校研究生教育从“规模发展”到“质量提升”的转变。他提出四点建议:一是要重视研究生培养与学科建设间互为支撑的紧密关系,坚持高水平学科支撑高水平人才培养和教师教育的办学理念;二是重视和强化导师队伍建设,逐步完善导师分类管理和评价机制;三是切实推进研究生培养国际化,特别是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工作;四是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协调做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与“量”的提升。马力耕对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概况、当前研究生培养的战略意义、目前存在主要问题以及如何做好研究生教育进行解读。他强调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性不可轻视,指出好的研究生教育应在坚持立德树人的前提下,尊重研究生培养规律,回归教育和科学研究本真;研究生培养质量应该包括生源质量、培养过程质量和指导教师质量三个维度,应加强科教融合、产教融合、促进学科交叉,充分激发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在稳步扩大研究生规模的基础上,做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梁占军总结了学校“十三五”研究生教育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分析了目前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与短板,并对“十四五”期间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思路作梳理和解读。各院系主管副院长就如何做好“十四五”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划展开研讨。大家立足学校发展,结合自身工作,从“十四五”规划顶层设计、整体内容布局、人才培养目标和实施举措等方面提出许多思路和建议,为学校“十四五”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划的制订提出许多有参考价值的中肯意见,为即将到来的“十四五”之年做好铺垫。(通讯员:首都师范大学范兴云)
2020年12月30日,首都师范大学召开2020年研究生导师培训会。2019年和2020年新聘硕士生导师、2017年至2018年未参加培训的新聘硕士生导师和各院系研究生教学秘书等16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结合方式进行,由该校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梁占军主持。清华大学王传毅作为特邀嘉宾作《面向新时代的研究生教育改革》主题报告。他从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的战略指导意义出发,详细阐述了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整体方向、政策要求以及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十大专项行动。马克思主义学院陈新夏从研究生培养的“研究性”特点、研究生教育的定位和标准、研究生培养的主要环节、研究生个性化和创造性培养、导师学术素养提升等方面分享了自己的经验,细致剖析如何在每个细节上尽到导师职责,做一名合格的研究生导师。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苏寄宛作《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新时代高校师德建设的形势与任务》主题报告,从使命、形势、制度、底线、礼仪五个方面,解读师德师风建设相关政策。研究生院副院长、研工部副部长师保国结合研究生发展状况综合性调研结果,从德育、学术科研、身心健康、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导学关系六个方面分析学校研究生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和建议。研究生院副院长胡德勇结合学校研究生教育四十年的发展历程,介绍学校“十三五”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主要成效以及“十四五”研究生人才培养改革与发展的主要方向。副校长马力耕总结发言。他强调了研究生导师培训的重要性,并对导师提出两点要求:一是要加强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指导学生用科学的思维思考问题,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用科学的语言表达问题;二是要注重导师自身科研能力的提升,年轻导师做科学研究应该注重发现科学问题,以问题为驱动开展创新性研究,在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发挥引领作用。据了解,近年来,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文件,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召开以后,又先后印发《关于加强博导师岗位管理的若干意见》《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等文件,根据文件要求,学校认真做好工作部署,全面贯彻落实文件精神,结合学校研究生导师队伍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常态化的研究生导师培训制度。此次培训会是继2018年首届导师培训会后第二届研究生导师培训会,通过国家政策文件和学校管理制度解读,名师名家经验交流等,助力新聘研究生导师更好地理解职责、熟知规则、提升指导能力。(通讯员:首都师范大学范兴云)
首都师范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臧强、数学科学学院副院长徐德举,教育学院副院长张爽18日做客北京日报“云高招”直播间,为广大家长、学子带来最新招生政策。以下是本次直播图文实录。2020年本科招生规模与去年持平,在京招生计划2000人左右,同时在京外20多个省份投放招生计划。今年招生政策与往年相比保持稳定,新增多个特色学科:新增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我校是全国最早创办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高校之一,学科入选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A类方阵,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新增人工智能专业人工智能专业:是全国第二批获批新增的特色专业。我校充分利用“计算机应用技术”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轻型机器人”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等资源,提供高层次培养平台和多元化培养途径。新增书法学专业书法学:立足国家书法教育的普及与发展需要,弘扬传统书法文化,培养专业化小学书法教育人才。新高考对选考科目有全新要求2020年北京、天津、上海、浙江、山东以及海南等6省份实行新高考,不再分文理科,按照专业选考科目的要求进行报考。首师大招生专业的选考科目2018年已向社会公布。考生可通过本省教育考试院等招生主管部门官网进行查询。今年新增招生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要求选考政治、人工智能专业要求选考物理、书法学(初等教育,师范)专业选考科目不限。今年在京本科批拟设置9个左右的专业组,(如不限选考科目、物理必须选考、政治必须选考、历史必须选考、地理必须选考、物理和化学和生物选考其中一门等)其他的高考改革省份基本上都是2-3个专业组,具体以各招生省份教育考试院公布的为准。北京市中小学校长五成毕业于首师大首都师范大学创建于1954年,首批国家 “双一流”建设高校、北京市与教育部“省部共建”大学。在教育部第四次学科评估中,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世界史、马克思主义理论、美术学等5个学科评为A-;中国史、数学、地理学、生物学、统计学、音乐与舞蹈学等6个学科进入B+序列。学校有“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0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北京市重点建设一流专业3个。学校整体实力和办学水平稳居全国地方大学前列。目前首都师大毕业生在北京市中小学校长中占比达到50%,在中小学教师中占比达55%,特级教师占到了50%,部分学科达到了90%。首师大近年来一方面加大师范生的招生规模,同时在传统的师范专业招生的基础上,新增心理学、舞蹈学、教育技术学、德语以及人工智能等专业。连续5年就业率在97%以上 考研出国率达30%以上首师大各专业社会需求充分,连续五年学生就业率在97%以上,学生深造比例达到30%以上。师范类毕业生就业是双向选择,要求就业范围为基础教育系统。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学生主要是报考研究生或到企业、事业、经济等单位和领域从事管理和项目开发工作。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学生主要是报考研究生,也可在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或在生产经营及管理部门从事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统计学专业的学生主要是报考研究生,或在科技、教育和经济管理等部门从事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工作或在生产经营及管理部门从事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 学院每年大约有35%左右的学生选择考研、出国继续深造。教育学和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近三年就业率均100%。教育学专业一直走精英培养的路线,近70%毕业生继续深造。选择就业的同学在各级各类学校从事教育教学、研究与管理工作;教育技术学专业近三年平均45%的学生出国留学或考研深造,就业的同学一般会选择中小学或教育行政部门、互联网教育及人工智能教育企事业单位、媒体等。数学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首师大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数学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基础数学”是国家重点学科,拥有数学、统计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和数学、统计学两个博士后流动站,“学科教学(数学)”与“应用统计”2个专业硕士点。下设“数学与应用数学”(含师范、非师范两个专业方向)、“信息与计算科学”和“统计学”3个本科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2019年获评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数学科学学院十分重视学生基础理论的学习和数学素养的培养,本科生主干基础课程由一批学识渊博、治学严谨的教授担任,主干基础课程“代数学”(含高等代数、抽象代数)是国家精品课程,“解析几何”、“几何学”是北京市精品课程,有多项教学成果和多部教材获国家和北京市一、二等奖。核心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高等几何、复变函数、实变函数、近世代数、微分几何、常微分方程、概率论、数理统计。教育学专业2019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教育学院现有教授26人,副教授36人,其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北京市级教学名师1人,当代教育名家1人,多位教师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万人计划等各项人才计划。以劳凯声、孟繁华、石鸥等全国知名专家教授为代表的教授团队全部承担本专业本科生课程。现设有教育学、教育技术学两个本科专业,教育技术学开设师范、非师范两个方向。其中,教育学专业2019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依托此专业建设的教育学(第二学士学位)专业已成功在校内备案。教育技术学属于文、理交叉学科,培养的学生口径较宽,动手能力强,社会适应性好,发展空间较大。特别提示:美术类的招生专业录取时使用各招生省份的美术统考成绩,不再组织校考。音乐舞蹈类、书法类采用校考成绩进行录取,目前校考已经结束。取消部分专业对外语口试和单科成绩的限制。整理:邰绍峰
2020年的考研情况,因为这个疫情的影响,教育部规定全国部分地区和高校,根据具体情况适当性的扩招,因为今年的开学时间整体推迟,就业的工作很难找到,因为许多公司大量的裁人,还有一些中小公司被迫倒闭,所以今年的就业形势并不乐观。所以很多高校多发布了今年研究生扩招到一些信息,有的学校的扩招比例是非常大的。4月18日的时候首都师范大学,在官媒中发布了这样一个消息就是今年将对20研究生:扩招上涨,然后复试时间的推迟。其实20年因为这个疫情影响很多,学校都发布了一些扩招的消息,这些消息对于20考研学生们来说,毋庸置疑是非常好的,因为我们都在期待着能有一个学校能够继续深造下去,所以也特别希望能有高校扩招,来给予这个机会,对学术进步的追求。虽然今年的扩招形式不确定性太大了,教育部规定今年的扩招高效偏向于东北西北地区。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全国整体性扩招是板上钉钉的,每个学校都会有一些扩招的名额,只是有多有少的问题,所以不必惊慌,你所报考的院校很可能也是扩招高校中的一个。抓住复试这个考研的最后一场战役,把握住这个机会。努力使自己的最佳状态展现在导师面前这样我们将有很大的胜算。加油,20考研的学子们,在抉择自己命运的时刻,一定要倍加努力。今日之努力,将是明日之辉煌。加油,一战上岸!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我校认真落实教育部“最大限度复学,最严标准防控”要求,以“稳妥审慎、有序安全、分批分类、梯次错峰”的原则开展2020级研究生迎新工作。9月15日至17日,我校两千七百余名研究生新生分三天依批次报到。学生入学前全部注册学校企业微信,提前14天线上健康状况“打卡”;加入新生班级,及时了解学校迎新报到注意事项、接受疫情防控教育等。学校连续三天,在北京站、北京西站、北京南站共安排56车次迎接新生;校园出入口加强安全防范,新生完成报到身份核验、行李消杀、体温检测正常后,方可进入校园。本次迎新工作,研究生院、研工部协同各单位严格把关新生入学资格审核环节:数字校园在新生注册企业微信时增设了人脸识别功能,可与公安部身份证照片进行比对查验;各培养单位在学生报到第一时间仔细审核学生学历、学位相关证件并在学信网上进行复核。9月15日,校党委书记郑萼、校长孟繁华带领学校领导班子亲临现场慰问指导迎新工作。学校办公室、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保卫处、财务处、数字校园中心、后勤保障部和各研究生培养单位精心筹划、协同配合、周到细致地推进迎新各项工作圆满完成。 9月18日上午,我校2020级研究生开学典礼在本部操场举行。校党委书记郑萼、校长孟繁华、党委副书记缪劲翔、副校长杨志成、纪委书记李中奇、副校长李小娟、副校长马力耕、特邀导师代表郝春文教授出席,各研究生培养单位领导老师、高年级学生代表、2020级全体研究生新生参加开学典礼。典礼由副校长马力耕主持。 在庄严的升国旗仪式之后,孟繁华发表讲话。他代表全校师生对2020级新同学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祝贺,并对学校文化底蕴和学术成就进行了介绍。孟校长向新生寄予三点希望,一是“勇毅坚韧、持之以恒”,在担当中历练、在历练中成长,勇毅坚韧、勇往直前,方能行稳致远;二是“修身立德、为学为师”,始终秉持一颗崇德明礼之心,锤炼向上向善道德品质,超越自我,不断提升“为学”境界,始终保持追求学术本真的赤子之心,夯实“为师”德基,诚笃为学、行为世范;三是“勤于思考、求实求新”,培养自身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永葆学术热忱、勇于独立创造,以求真为本、以求是为魄、以求新为要,努力扩展学术视野、开辟学术气象,走出自己求实求新的学术道资深教授、历史学院博士生导师郝春文代表全校导师发言。他带领同学们回顾了学校的办学历程和历史重要节点,指出首都师范大学是一所有希望、值得为之骄傲的学校。他寄语新生,要有精英意识,一要追求卓越,追求极致;二要抱有做大事业的雄心壮志,用一流的标准定义自己的人生。他还与大家分享了做科研的六点建议,即刻苦努力勤奋;选题比答辩更关键;积极争取导师指导;多与不同学科同学交流;充分利用北京的学术、专家和资料资源;培养为学术献身的精神,用生命撰写论文。信息工程学院马彦瑛同学代表高年级研究生发言。她结合自己在研究生期间的经历,总结了三组关键词与新生共勉,即“潜心科研,百折不挠”“强化实践,厚积薄发”“追逐梦想,砥砺前行”。教师教育学院新生杨毅同学代表全体新生发言。他号召大家站在人生新起点,要秉承“为学为师、求实求新”的校训精神,勇担时代使命,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华章。开学典礼在《首都师范大学校歌》中圆满结束。
3月12日,首都师范大学召开新学期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布置会。该校副校长马力耕出席会议并讲话,各院系科研与研究生工作副院长(副主任)、研究生教学秘书、研究生院及研究生工作部全体工作人员参加会议。会议由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研究生工作部部长梁占军主持。梁占军对本学期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工作进行布置。在学科建设工作方面,他着重强调了开展 “双一流”及高精尖学科建设总结、加强新兴交叉学科建设等工作。在研究生教育工作方面,他重点强调了完善研究生教育“十四五”规划、筹备学校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聚焦拔尖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加强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等工作。他希望全体管理人员进一步把工作做细做实、追求卓越。研究生院副院长孟凡德从2021年硕士复试分数线公布、复试调剂原则、复试组织形式、博士招生安排、提升生源质量等方面讲解了近期招生工作的要点及变化。马力耕指出,研究生教育是学校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学科评估及学位点合格评估的核心都是评估研究生,因此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始终是重中之重。他要求,一是要高度重视研究生招生工作。各院系须严格按照学校要求,在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安全、平稳、公正的完成硕士复试、录取及博士初试、复试、录取等工作,选拔优质生源。二是要继续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做到把住“三道关”,确保“三条线”。即把住进口关,全面考察学生的培养基础及研究潜质;把住培养关,科学规划培养过程,潜心进行指导;把住毕业关,高质量完成论文撰写答辩等工作。守住底线,培养的学生要达到本学科的基本要求;抬高中线,要确保大多数学生的培养质量得到提升;冲击高线,要优中选优,积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据介绍,新学期,在各院系的积极配合下,学校将全面贯彻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紧密结合国家及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重点做好学科和学位点建设,以质量提升为核心,有序推进研究生招生、培养、学位授予等各项工作。(通讯员:首都师范大学张恒)
首都师范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臧强、数学科学学院副院长徐德举,教育学院副院长张爽18日做客北京日报“云高招”直播间,为广大家长、学子带来最新招生政策。以下是本次直播图文实录。2020年本科招生规模与去年持平,在京招生计划2000人左右,同时在京外20多个省份投放招生计划。今年招生政策与往年相比保持稳定,新增多个特色学科:新增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我校是全国最早创办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高校之一,学科入选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A类方阵,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新增人工智能专业人工智能专业:是全国第二批获批新增的特色专业。我校充分利用“计算机应用技术”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轻型机器人”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等资源,提供高层次培养平台和多元化培养途径。新增书法学专业书法学:立足国家书法教育的普及与发展需要,弘扬传统书法文化,培养专业化小学书法教育人才。新高考对选考科目有全新要求2020年北京、天津、上海、浙江、山东以及海南等6省份实行新高考,不再分文理科,按照专业选考科目的要求进行报考。首师大招生专业的选考科目2018年已向社会公布。考生可通过本省教育考试院等招生主管部门官网进行查询。今年新增招生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要求选考政治、人工智能专业要求选考物理、书法学(初等教育,师范)专业选考科目不限。今年在京本科批拟设置9个左右的专业组,(如不限选考科目、物理必须选考、政治必须选考、历史必须选考、地理必须选考、物理和化学和生物选考其中一门等)其他的高考改革省份基本上都是2-3个专业组,具体以各招生省份教育考试院公布的为准。北京市中小学校长五成毕业于首师大首都师范大学创建于1954年,首批国家 “双一流”建设高校、北京市与教育部“省部共建”大学。在教育部第四次学科评估中,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世界史、马克思主义理论、美术学等5个学科评为A-;中国史、数学、地理学、生物学、统计学、音乐与舞蹈学等6个学科进入B+序列。学校有“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0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北京市重点建设一流专业3个。学校整体实力和办学水平稳居全国地方大学前列。目前首都师大毕业生在北京市中小学校长中占比达到50%,在中小学教师中占比达55%,特级教师占到了50%,部分学科达到了90%。首师大近年来一方面加大师范生的招生规模,同时在传统的师范专业招生的基础上,新增心理学、舞蹈学、教育技术学、德语以及人工智能等专业。连续5年就业率在97%以上 考研出国率达30%以上首师大各专业社会需求充分,连续五年学生就业率在97%以上,学生深造比例达到30%以上。师范类毕业生就业是双向选择,要求就业范围为基础教育系统。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学生主要是报考研究生或到企业、事业、经济等单位和领域从事管理和项目开发工作。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学生主要是报考研究生,也可在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或在生产经营及管理部门从事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统计学专业的学生主要是报考研究生,或在科技、教育和经济管理等部门从事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工作或在生产经营及管理部门从事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 学院每年大约有35%左右的学生选择考研、出国继续深造。教育学和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近三年就业率均100%。教育学专业一直走精英培养的路线,近70%毕业生继续深造。选择就业的同学在各级各类学校从事教育教学、研究与管理工作;教育技术学专业近三年平均45%的学生出国留学或考研深造,就业的同学一般会选择中小学或教育行政部门、互联网教育及人工智能教育企事业单位、媒体等。数学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首师大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数学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基础数学”是国家重点学科,拥有数学、统计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和数学、统计学两个博士后流动站,“学科教学(数学)”与“应用统计”2个专业硕士点。下设“数学与应用数学”(含师范、非师范两个专业方向)、“信息与计算科学”和“统计学”3个本科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2019年获评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数学科学学院十分重视学生基础理论的学习和数学素养的培养,本科生主干基础课程由一批学识渊博、治学严谨的教授担任,主干基础课程“代数学”(含高等代数、抽象代数)是国家精品课程,“解析几何”、“几何学”是北京市精品课程,有多项教学成果和多部教材获国家和北京市一、二等奖。核心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高等几何、复变函数、实变函数、近世代数、微分几何、常微分方程、概率论、数理统计。教育学专业2019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教育学院现有教授26人,副教授36人,其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北京市级教学名师1人,当代教育名家1人,多位教师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万人计划等各项人才计划。以劳凯声、孟繁华、石鸥等全国知名专家教授为代表的教授团队全部承担本专业本科生课程。现设有教育学、教育技术学两个本科专业,教育技术学开设师范、非师范两个方向。其中,教育学专业2019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依托此专业建设的教育学(第二学士学位)专业已成功在校内备案。教育技术学属于文、理交叉学科,培养的学生口径较宽,动手能力强,社会适应性好,发展空间较大。【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各院校都已陆续公布21年考研招生简章和目录。文都比邻整理21年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招生专业目录,并根据考试科目,考试内容和报考建议等方面做出了详细解读。21年多所院校都已回归统考311,但是首都师范大学依然坚守自主命题774考试科目。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考试情况:1.教育学学硕,2021年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研究生初试业务课仍然为自主命题774教育学基础综合;首师大教育学报考热度较高,竞争激烈程度较大;2.教育硕士专硕2021年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硕士拟招生人数已公布,较往年相比变化不大,小学教育(小幅减少)和学前教育(小幅减少)除外。2021年教育硕士招收全日制教育管理专业考生。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考试内容:1.教育学学硕774教育学基础综合,考生不必紧张(附参考书目),考试内容参照首师大考试大纲进行复习,同时也可以借鉴文都比邻暑期强化课程进行有效的学习;2.教育硕士333教育综合及业务课二(学科教学(英语、历史)专业除外)的整体的考试内容变动不是很大,考生进行有序的备考准备即可。关于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报考建议:1.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及教育硕士专业设置齐全,试卷难度中等偏上,考生酌情报考;2.首师大地理位置优越加之学校教育学实力较强,竞争激烈程度较大;3.整体变动幅不大,有序进行备考;4.预祝所有报考该校的学生一战成硕,清爽上岸。
微博网友在微博上吐槽首都师范大学压分情况。 微博截图(点击看大图)针对网上有人反映称“首都师范大学打压考研专业课分数”一事,2月19日,首都师范大学研招办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压分情况不属实,研究生考试阅卷评分是严格按照评分规定和阅卷标准来的。这名工作人员称,从阅卷情况来看,今年专业课总体的及格率和上线率都是在上升。“因为报考人数较往年大幅增长,单个低分考生的整体数量肯定比以前多了。”学校是否会针对网上反映的相关情况进一步解释?该名工作人员称需要按照相关规定,由党委宣传部决定。2月15日,首都师范大学在学校研究生招生网和官方微博处发表公告《首都师范大学关于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查询及成绩复查工作的通知》:首都师范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将于2月16日15:00公布,考生可自行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凭姓名、身份证号并选择报考单位为首都师范大学进行查询。2月18日晚,多名网友在网上反映称,自己报考首都师范大学,查分之后发现自己的专业课考试成绩与自己预估分出现了较大偏差,“多者四五十分,少者二三十分。”不少网友质疑,首都师范大学通过打压专业课成绩,控制招考名额,此事引发不少网友热议。一位来自沈阳音乐学院的考生告诉澎湃新闻,自己是第一次报考首都师范大学,报考专业是艺术类钢琴伴奏艺术指导专业,参考书目依据首都师范大学列出的参考书目,考试结束后,自己估分专业课成绩为135分,结果查分后成绩显示66分。该名考生称,自己清清楚楚记得最后一道大题论述题50分,书上的答案背得滚瓜烂熟,为何最终成绩只有66分?该名考生说,自己考试科目共有四门课,政治、英语系国家统一出卷,专业课是由高校自主命题,专业课题型为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都是主观题。另一位报考首都师范大学人文社科类专业的考生说自己预估120分,成绩最终显示为98分,总分根据去年的分数线来对比,自己的总分最终没过B区分数线。针对考生的质疑,首都师范大学研招办的一名工作人员说,压分情况不属实,研究生阅卷评分是严格按照评分规定和阅卷标准来的。这名工作人员称,从阅卷情况来看,今年专业课总体的及格率和上线率都是在上升。“因为报考人数较往年大幅增长,单个低分考生的整体数量肯定比以前多了。”2018年9月14日,首都师范大学在校研究生院官网上公布的《首都师范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简章》中称首都师范大学2019年拟招收各类硕士生人数在2200人左右,专业目录上各院(系)、各专业所列拟招生人数包含拟接收推荐免试生人数。各专业考试招生人数和推免招生人数仅供参考,录取阶段可能会根据正式下达计划数、实际接收推免生数、生源情况及考试成绩等进行调整。根据《首都师范大学关于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查询及成绩复查工作的通知》,按照教育部和北京教育考试院的相关队形,考生如对个人成绩有异议,可向校研究生院提出成绩复查书面申请。成绩复查只核查卷面是否存在漏判、成绩累计、登记错误。复查时间为2019年2月26日至2月27日,分为9:00-11:30,14:00-16:30两个时间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