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首都师范大学,靠什么成为外地学子考研“首选”?雪椰

首都师范大学,靠什么成为外地学子考研“首选”?

又到考研季节,很多外地学生都喜欢到北京就读高校,毕竟这里是全国的文化中心。北京高校很多,仅从就业和专业角度讲,首都师范大学是不错的选择。不是北京师范大学,是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简称“首师大”,建于1954年,前身为1905年成立的北京通州师范,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目前,首师大双一流名号还没打响,但实力却堪比原211类众多高校。以仅就其师范类专业来讲,首师大与国内211类师范大学比,丝毫不落下风,按照综合排名来讲,首师大排在非211师范类大学的第一位。如果论其科研能力,会更强,会超过某些211类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自然以培养老师为主要方向,这里的外院和文院,漂亮女生尤其多,一般都乡村风进来,以女神的姿态毕业,颜值至少上升三个档。这就是文化氛围感染的效果。目前首师大的研究生队伍里,外地人居多。外地人里,尤以北方人居多。北方人里,尤以山东学生居多。山东学生里,尤以女生居多。不要问西魏遗少其中的原因,也许就是一种考研的传承影响吧。这所大学里,男生基本看不到几个。但有一个男生却以“校园民谣”的形式,影响了一代人的青春,他的名字叫小柯,那忧郁的诗词写出了校园的纯情。学校现有学科专业涵盖文、理、工、管、法、教育、外语、艺术等方面,下设文学院、历史学院、政法学院、教育学院等31个院系(中心)。不能不提,北京还有所北京师范大学,简称北师大,这所学校作为全国前十,一直在全国的师范类学校中担当领跑角色。首师大比其大概差了八九十名吧。但这不影响北京市对首师大的重视,这里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个,博士点10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6个,硕士点142个。博士点硕士点数量与质量与同级院校相比绝对是遥遥领先。不仅如此,学校还设有99个研究所(中心),还建有北京市大学科技园。放心吧,这里号称一校六区,规模大着哩,完全可以装下你的青春。只要不是矫情或者落榜,这里总有一款风景适合你。学校拥有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专家、学者。在校工作的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7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5人,国家教育部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1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0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13人,其他各类拔尖人才或培育计划509人。假如多年以后回忆起北京高校,会发现很多京城学子口中爱谈五道口、魏公村、苏州桥等等,那是海涵了万千人的共同记忆,而首师大毕业生讲的花园桥,却因小众而独特难以共享。学校是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可以接收外国留学生的院校之一,也是京港大学联盟校。目前已同47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263所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合作关系,留学生培养本硕博全覆盖,来自116个国家和地区,并成立5所孔子学院。首师大是北京市属高校中唯一一个教育部授予的来华留学示范基地,是教育部中国政府奖学金本科来华留学生预科教育基地,也是入选北京市首批“北京华文教育基地”的四所高校之一。首师大校本部的西侧小街对面是北京的高中名校。首都师大附中、首都师大附属育新学校等附属学校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基地,首都师大附中是北京市首批市级重点中学和示范性高中校。这所中学一般都会调侃“好好学啊!小心高考发挥不好后考到对面。”这其实想说明的是这所中学的孩子高考很厉害,一般都是清华北大、复旦交大,考上个北师大都是发挥不好。呵呵,并非贬低首师大排名,假如去了对面,能回来再当这里的老师,也是不错的选择。如果这般戏剧性,真应了那句诗歌。西三环北路是家乡,时时想起青春的模样,回头看,却只有还在最初的地方。

大辩不言

平静快乐的备考回忆:我经历过的首都师范大学古代文学考研之路

离考研复试结束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这段时间里,我旅行过,定岗实习过,过着貌似与考研迥然不同的生活,却从未停止过对那段生活的思考。总的来说,我的考研生活过得非常平静与快乐。结果呢,可以接受但是并不是最好。下面,我会分几个方面为大家讲述我的考研经验,希望能够对在考研路上奔波着但是乐此不疲的学弟学妹们有所帮助。一、初试经验1、英语我的英语成绩一直还不算太坏,可以说底子还算不错,但是正如大家所知,大学过了六级之后,英语似乎便与自己擦肩而过了。所以,对于考研英语来说,我始终不敢掉以轻心。首先,单词是王道。打一开始准备考研(4月份),我就开始背英语单词,并且坚持到了考研的前一天。前期对单词的背诵使得后期英语阅读相对轻松,所以一定要坚持!背了两遍英语单词之后,我开始做英语阅读,并且每一篇阅读的每一个句子我都会分析一遍,从阅读之中发现不认识的单词并记录在本子上,在阅读中认识单词,背诵单词,效率更高了。值得注意的是,4月份时,我主要做的是97—04年的真题,倒着做,主要做阅读。97—04的真题,相对来说较为容易,所以这一时期如果你的英语阅读做得还不错,甚至在一些套题中会出现阅读全对的情况,请一定不要沾沾自喜。第二,真题最重要。很多学妹在刚开始准备考研时,由于不是很清楚需要什么资料便一股脑买了很多模拟阅读之类的书,个人认为,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真题是最重要的题目,把真题吃透做透,比什么都更有价值。我手头的英语资料,主要就是张剑的黄皮书,分别是97—04年的真题讲解、05—15年的真题讲解,再有就是150篇阅读理解;还可以买一套牛皮纸包装的真题试卷,后期计时练题感时使用。而对于笔者而言,真题讲解是用得最多的。很多同学觉得,真题做过一遍之后答案都记住了,就没有再继续做的意义了吧?当然不是。我们做真题的目的,不仅仅是把题目做对,更加重要的是一,把真题中出现的每一句话都搞懂;二,把真题的解题思路逐渐掌握。而真正做到这两点的人,是少之又少的。所以,请认真对待真题,这是一份财富。三,作文可提分。笔者的英语作文是后期准备的,大概10月份之后吧,这已经有点晚了,但是只要每天坚持,还是可以提升的。关于作文,很多同学要问英语模板的相关问题了,笔者的感受是,英语模板一定要自己准备!结合现有的模板,一定要总结出属于自己的模板来。这样一来,自己对于作文有了新的认识和感受,并且在考场上还可以做到胸有成竹,以不变应万变。2、政治政治不要准备太早,对于文科生而言,九月份开始准备是完全来得及的。政治的时事性比较强,如果有同学平时比较喜欢关注时事,那是极好的。笔者的政治是报了辅导班的,个人觉得还是有一定用处的,尤其是冲刺班的押题阶段,要认真总结与背诵。不倾向于报辅导班的同学,就要跟紧大纲,跟紧风中劲草,做一做1000题或者大纲配套的1600题。最后两周一定要背肖秀荣4套卷和任汝芬4套卷。政治大题一般很难差出分来,要想考高分,需要在选择题上多下点功夫。对于文科生来说,政治不过关的几率是很小的,但是也不能不认真对待。笔者的身边是有政治不过线而失去调剂机会的例子的。3、专业课首师的专业课书目,主要有袁行霈的四卷中国文学史,朱东润的文学作品选六册,王力的古代汉语第一册和邱运华的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下面,笔者会分科目来细细道来。首先,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是最为重要的一门专业课,对于文学史的考察,在两门专业课试卷中都有体现。对于袁行霈的文学史,笔者是过了三遍。第一遍是从5月份开始,踏踏实实地过了一遍,这一期间我没有参考任何资料,主要是熟悉课本结构和单元安排,并且为自己的大脑裨补阙漏。第二遍时,我开始结合学姐的笔记和首师的真题,边看书边记笔记,并且把自己感受重点。第三遍时,我开始结合书本背顾大鹏的《中国文学史学习辅导与习题集》。这本书对于应试而言,是很不错的:条理清晰、分类合理且较为全面。如果大家的时间充沛,除了应试必须的书目之外,还可以看一下骆玉明章培恒版本的《中国文学史》;或者是傅璇琮先生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通论》。对于中国文学史的复习,最好还是要结合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一起复习,可以相互加深理解。第二,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这是一门非常考基础的科目,所以请大家在大学期间一定要注意积累诗词句、注意阅读作品原著。考研前期准备时,诗句也要和英语单词一样积累背诵。因为首师的两本专业试卷中,每年都会有20—25分不等的诗词填空。笔者在这一块就做得非常不到位,对于诗词的背诵并没有引起我的重视,结果却在本来完全可以拿到满分的题目上错失很多分数,想想就觉得很心痛。所以请大家在这一块一定要足够重视:如果你的诗词平时积累得不够,请在考研前期就抓紧准备。关于准备的步骤,一开始要以真题为基础,背诵近10年真题中出现的所有诗词,以免出现重复的题目时却不会做;然后以朱东润的作品选为基础,先背诵重点作家作品,然后背诵名家的非重点作品,最后背诵非重点作家的重点作品。背诵作品时,请不要死记硬背,要对其背景有一定了解,这样一来,又可以为我们的文学作品的赏析打下基础了:诗词鉴赏是需要练笔的,多练几次找到自己的写作与鉴赏方式,也可以参考一些诗歌鉴赏的书目与辞典等。诗歌鉴赏只要常加训练,是一定可以得到提升的。第三,古代汉语。古代汉语在中国语言文学这门试卷中占的比例比较大,并且在理解诗词、阅读古文学作品时,对于古代汉语的掌握是基础。首都师范大学对于古代汉语的考查方式在16年考研时有所改变,在前面近十年中,几乎全部是重在对名词解释的考查,所以笔者把前两册古代汉语通论中出现的古代汉语的相关名词解释全部整理了一遍并且记住。但是16年的中国语言文学中,却并没有考名词解释,而是加强了对通论的考查,题目不难,只要复习到了就可以答出。所以,我建议大家还是要踏踏实实地来复习古代汉语,可以分通论和作品选两个方面复习。通论就是对于古代汉语中常出现的基本理论的掌握,在课本中都可以总结出来;近几年对作品的考查方式基本上是翻译与句读等,首师曾有几年考的是古汉前两册出现的作品段落,还喜欢考《文心雕龙》的段落,以及韩愈、柳宗元的作品段落。但是不论具体考查的是什么,基础一定要打牢。第四,文学批评与鉴赏。今年选的是张爱玲的短篇《爱》,对其进行鉴赏分析。对于这一部分的准备,是需要对文学批评或者文学理论有一定的认识,并且在鉴赏时不要只是单纯的抒情,一定要用到文学理论的知识。所以,大家有时间的话,可以还看看童庆炳的《文学理论教程》、《文学理论新编》。总的来说,首师的专业课是很注重基础的,所以在打好基础的同时,多读一些原著,是受益多多的,在复试中也会有帮助。二、复试经验我们专业今年的英语复试和专业课复试是一起的。对于英语复试,大家不要紧张,面试老师很和蔼,只要准备一些最基本的英语面试题目,基本上是可以过关的。关于专业课的复试,今年特别重视对作家作品的考查,比如你最喜欢的作家是谁,为什么喜欢他,以及对于他作品的背诵。16年不仅笔试是如此,面试也问到了这个问题。所以复试准备时可以准备一下这个问题。另外还是要对你自己本科期间的著名教师有一些了解,因为在交谈中,面试老师们很有可能问到你的本科老师以及你读过他的哪些书。笔者在面试中,就被问到了很多类似的问题,幸亏笔者对于本科期间的老师的著作有读过一些。以上说的比较具体,宏观一点来说,首师的复试是分方向的,所以大家在复试时可以多看一些本方向的原著,以及著名学者的论著,还有作家作品的背诵也还是有必要的。3、关于心态在本文的一开始我就已经说过,在整个考研阶段,我过得都是快乐而平静的。考研是我们大学的一个阶段,是我们漫长生活的一部分,所以请不要过得太痛苦。大学之后我们要做的是追求自己最想做的事情,而读研也并不是非读不可,但是请一旦做好决定,就全力以赴吧。考研期间,可以找位研友一起奋斗,两个人一起努力的斗志也许更加强大。笔者考研期间,与本班两位同学一起看书讨论问题,感觉很快乐又事半功倍。还有与心态有关的一个问题,就是一个关于选择学校的问题。很多童鞋出于种种原因,或是自己出身一般,或是自己大学期间专业课成绩一般等等,而不敢报考一些重点院校。我想说的是,这些都不是问题,身边的很多同学在大学期间考试成绩都是一般般的,但是在考研时候却完成完美逆袭;而笔者考上重点大学的学姐学长也表示,他们的同学很多都是出身于一般的二本院校。所以,请不要自卑,也不要有太多的顾忌。一旦下定决心,请加油读书,增强自身的实力,在初试成绩与排名上多加努力,如果你的初试排名不错,那么你的劣势就会转变为优势。当然,笔者的意思也并不是说鼓励所有人都去报考名校,对于文科生而言,考名校的难度确实更大一些,所以还是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三思而后行。以上是我的考研经验,希望能够给学弟妹们带来一丝丝帮助,祝愿你们的努力都会得到相应的回报!同时也感谢在考研路上,帮助过我的每一位老师和每一位朋友!

伦敦梦

「周末访谈·两代人②」父女俩因为同一爱好而成为诗友

编者的话:“有一个作家爸爸或诗人妈妈,不一定是件快乐开心的事,因为这些命定有些古怪性情的家长,喜欢熬夜写作,喜欢友朋欢聚,喜欢心血来潮,没准有的还喜欢拿小孩子恶作剧。”著名作家高洪波的这段话,形象地概括出同在一个屋檐下的“两代人”的文学情与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成长轨迹和文化心得。很多作家并不太希望子女从事写作,但又不得不面对的事实是,“如果作家爸爸或诗人妈妈有耐心倾听孩子的讲述,进而有兴致辅导他们的作文写作的话,子女肯定受益匪浅……”“周末访谈”栏目推出“两代人”系列专访,以此展现的是文学的魅力,搭建的是沟通的桥梁,追寻的是内心的萌动,弘扬的是文化的传承,敬请关注。【周末访谈·两代人②】父女俩因为同一爱好而成为诗友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只恒文司舜与司念,这父女二人经常在报刊选集“同框”、参加笔会同在,父女俩创作风格迥异。司舜是传统乡土作家,习惯了用唯美的笔调、微小的视角,呈现诗意与美好;女儿司念的作品则带有强烈的颠覆和叩问意识,追求语言的鲜明个性和思想的激热质地。但这不影响父女之间的对话。“我看女儿作品的第一感受一般是惊多于喜,这种喜一层层增添之后,就开始考虑她的写作方向和文学研究这条学术道路,并默默地祝福。”司舜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司舜(右)与司念(受访者供图)“你不用走我走过的路”司舜:司念是我的女儿,她的出生给我的家庭带来了无尽的欢乐。我家祖上一直是书香门第,我的父亲是乡村教师,是安徽宿松一带有名的书法家和诗人;我也曾是一名乡村教师,家学渊源和耳濡目染,童年的司念牙牙学语时满嘴的唐诗宋词。司念幼年时期,她爷爷刚退休,饱读古典的老爷子,对孙女开始长期的、细致入微的国学启蒙,我也因为参加工作不久,乐得让他们爷孙俩在诗词的世界尽情享受。在其后的十多年里,我呵护她的上学、就业,期盼她岁月静美。中间仅有的一次鼓励,是将她的一首小诗发在当地一家小报上,来激发她的学习兴趣。在她大学时期,我无意中发现她放在家里的笔记本,留有几首诗,才知道她其实还一直在写诗。我读了那些诗,觉得有点意思,偷偷拿去发表,开始凝视她的成长。父亲对女儿的影响,有一种冥冥之中的感应和基因无法改变的存在。父与女的关系,是坦诚、耐心、尊重、理解。就像我们父女经常所谈论的,“你不用走我走过的路”。女儿是听我话的,一直在读书,学校生活成了她的长期习惯和非常依恋,她的生活简单而安静。司念:我自小在爷爷的启蒙下,对诗歌有着深深的依恋。小时候,爷爷手把手教我书法,练习颜体字。爷爷的蝇头小楷是我对文字的最初记忆。爷爷每日早晨喊我到书房,背诵古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除了背诵,需要把诗歌唱出来,他拖长音节,以独特的唱诗法,教我把《登鹳雀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名诗唱诵记忆。毕业后的一次书法学习上,我才得知古人写好诗后,会以读诗的形式“唱诗”,唱诗保存了许多古汉语的原生态语调。爷爷的唱诗曲调,我至今还能唱出。父亲忙于工作,很少参与我童年的学习和生活,说起来,那时候我是一个“留守儿童”,哈哈。与女儿同行,这条路意义似乎更为非凡司舜:小时候与女儿一起的乡村生活,不经意间培养了女儿的文学素养。比如,夏夜散步的时候,爷爷会问:假如月亮是人,星星是人,应该怎样去描述?看电视的时候,遇到广告内容,爷爷会问:这个广告词换成哪一种更好呢?爷爷在不经意间给她种下了表达和创作的种子,以后的偶然成就,该是水到渠成。写作上要取得多维度的成绩,“童子功”是必须打下的基础。我是以散文诗写作为主,出版过7部散文诗集,曾经参加过第四届和第十届散文诗笔会。司念的成长过程,就伴随着我一直的挑灯夜读,直到我发现一棵秧苗在我眼里长出,内心暗自欢喜。她的成长,某种意义上是圆我未曾实现的梦。从她读中文系开始,我们父女的交集更是同频共振了。我会捧着大学书本再读,她会读着我的作品批点。写作是诗人一生的事,我写了几十年,洞悉其中的甘苦,对司念来说,漫长的道路才刚刚开始。我能告诉她的是别人的品评不必在意,只要眼光向前,随时考察生活现场,思考写作的范式,你就是成功的。我们父女俩因为同一种爱好而成为诗友,话题更多元、互动更频繁,我明显感觉出她对作家这个职业的亲近,她也明显感觉我之所以培养她的良苦用心。她与文学的这份亲近,作为父亲也许起了最直接的作用。这样也很好,与女儿同行,这条路意义似乎更为非凡。  司念:乡村生活是宁静祥和的,爷爷是退休教师,父亲和母亲在离家十公里的中学教书,我随爷爷奶奶在乡村生活和学习。老师们慈爱温和,我每天课堂读书、课外做练习,与同龄孩子跳橡皮筋、丢手绢、扔沙包,幸福快乐着。父亲忙于日常教学,很少注意我的学习情况,第一次关注我的学习是1997年的夏天,香港回归前夕,一天下午父亲接我放学,班主任老师把我的作文《一件难忘的事》在班里朗诵,文章写的是家里新添置了一台冰柜,冰柜里有雪糕、三明治,有奶奶种的蔬菜,冰柜为家里带来了多种便利,在购买冰柜前与母亲商量,在不被同意的情况下据理力争,最终赢得胜利的复杂心绪。班主任夸赞文章有心理描写,矛盾和挣扎在一个小孩的内心如此丰富,建议父亲将文章看一下,认为可以发表。父亲看了作文,改正个别字词后,将作文本还给我,并没有拿去发表。这是他第一次看我做功课。父亲带完毕业班,调动工作进城,把一家老小接进城里,开始注重我的学习。在每天的考试卷上签名,看考试分数和班级排名。突然的注重令我陌生,他从日记本上将我写的诗歌抄下来,拿到《周刊》发表,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 把发表样刊送到面前,才深刻体会到原来文学和诗歌的魅力不仅仅在内容本身,还能拉近父女之间心灵的距离,从此,热爱上写诗。女儿的一点心意司舜:对于女儿,我是把她当做我这一生要去雕琢的作品,以满足一个父亲巨大的虚荣。现在的情况是:女儿在很多方面纠正我、引导我,甚至重新塑造我。我明白她的心思,小时候对我的崇拜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我得开始向她的标准努力靠近。她读我的作品,会指出文学性有了,思想性在哪?这时她会找来很多名家名作,用专业的角度矫正我的不足。我觉得很受用,也很折服,这个时候,我为女儿开始成熟感到欣慰与骄傲。我父母对她这个掌上明珠进行悉心养育,作为父亲的我感到惭愧,从来没有手把手地教她做过任何一件事,也没有像其他父母那样不厌其烦地给她传授过为人处世的道理。那个时候,我总是太忙,忙写作,忙采访,出新闻。忽然就觉得她对我的工作好奇不已,开始注意我所喜好的报刊和我喜欢的诗人群体。因为是两代人,女儿的写作注入了很多新鲜的元素,这是我不可企及的,看着她渐渐转变成一种热爱,我是由衷地高兴,以至于到现在,她已经把写作当作生命中一种不可或缺的部分,她实现了我年轻时候的梦想。司念:父女两代人因为散文诗经常碰撞到一起,经常不期而遇。许多老师和师友投来羡慕的眼神,在受到鼓励的同时,我却感到惭愧,自鲁迅先生写作《野草》散文诗开始,新时期的散文诗备受“忽略”,文本不被重视,除了本身的写作短板,更多的原因是新诗备受推崇。散文诗一直在自我成长,是真正的“野草”。鉴于此,对老一辈以散文诗为文体进行耕耘的作者,我充满敬意。父亲是这一批人里面较为执着的,此前总以为他的写作有些许浪漫的影响力,此时,对他的文本有了全面的阅读理解,才深知这一文体存在些许问题,与此同时又有巨大的潜力,在阐释在场性时有其他文体无法达到的表述空间,亦有充分的余裕来演绎诗歌的主体性。这几年与父亲的沟通集中于文本间的互释,如写作《秋天的思念》组章,他深刻理解我的童年生活;《乡土的芬芳》写的祭祖和怀念,他深知祖先的往日生活……父亲总是以鼓舞的姿态出现,其实,我对之前的写作有很多不满,所以不断地修正结构和语言。如今写作博士论文,亦习惯用诗意的语言去立论,当然,与海德格尔、鲁迅、周作人、郭沫若等前辈无法相提并论,但是,他们是我写诗之外努力的方向,而写诗的范式升华了我写论文的高度。所以,诗歌给予我太多的领悟,我深怀感恩。接下来,打算给父亲的7本诗集做一个整体的观察和评述,这是女儿的一点心意。阅读是个非常宽广的存在司舜:“阅读本来是个非常宽广的存在。”静心阅读、审慎思考、吸收文字的滋养才是在情感和精神方面得到自由的手段和方式。信息爆炸的社交媒体时代,手机成为日常生活工作必需品。“5分钟读完一本名著”“3分钟看完一部电影”等类似的“标题党”如今在网络上大行其道,从点击量和点赞量看,受众不少。司念:这极大地击中了人们的痛点,一方面渴望文化和娱乐,一方面无空闲或者舍不得去花时间,于是能够“速成”的办法就格外受宠。这种典型的快餐文化很可能会欲速不达、南辕北辙。司舜:快餐文化的特点是快,但代价是剥离了丰富的内容,我还是非常喜欢捧着书本的感觉,细嚼慢咽,流连于作品中原有的丰富的细节、细腻的情感、精彩的故事。司念:移动互联网给快餐文化按下了快进键,害处是快速浏览中容易迷失,思维趋向于表面化。父女二人一致的看法是:如果远离丰富多彩的文字,那就意味着放弃了一座宝库,快餐式消费绝不是文化的正途,速生者往往速朽。(责任编辑:谢宛霏)受访者简介:司舜,1964年生,安徽宿松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诗集《对岸》《五种颜色的春天》《嘴唇上的河流》《与风一起流动》《乡村物语》《流淌或者停顿 》《遍地乡愁》等7部。诗歌、散文、散文诗、评论、戏剧等散见于《诗刊》《散文》《文学报》《青年文学》《中国文化报》等报刊。现供职于安徽宿松县融媒体中心,《安庆日报·宿松周刊》记者、副刊部编辑。司念,1988年生,安徽宿松人,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在读。诗歌作品见于《诗刊》《星星》《诗潮》《扬子江》《散文诗》《诗选刊》等期刊,荣获第12届全国散文诗“天马奖”。来源:中国青年报

彼何人哉

首都中文学科高精尖创新中心揭牌成立,由首师大与北大联合共建

今天上午,首都中文学科高精尖创新中心在京揭牌成立,中心由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与北京大学中文系联合共建,未来,双方有望通过该中心的建设推进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等多方面合作。2019年5月16日,北京市教委发布《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建设名单的通知》,首师大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入选北京市高校高精尖学科名单。其实,早在2018年7月18日,首师大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已经与北京大学中文系签署高精尖学科共建协议,为了进一步落实高精尖学科建设事宜,经过一年多筹备,双方决定联合设立首都中文学科高精尖创新中心。首都师范大学校长孟繁华表示,通过与央属高校进行学科共建,提升市属高校的学科建设水平和综合实力,是北京市提升市属高校办学水平的有力举措。首都中文学科高精尖创新中心的成立,标志着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与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合作共建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未来首师大中文学科将拥有一个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高端平台。他希望,通过首都中文学科高精尖创新中心的建设,首师大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在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各个方面,与北大中文系全面开展合作共建事项;并针对国家和北京目前关注的重大需求,结合双方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合作共建事项,把合作共建事宜落实到各个二级学科、各个学术团队和老师个人。具体来说,在科研方面,要重视重大科研项目、重大教学改革项目的合作;在人才培养方面,要重视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建设、学生联合培养、课程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合作;在社会服务方面,要着力打造更大的共同社会服务平台,并开展联合的社会服务活动。他表示,学校也将以此为契机,推进各项改革,大力支持包括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在内的高精尖学科的合作共建工作。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任敏流程编辑:TF017

目之与形

暴雨中的坚守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6月22日讯(通讯员 喻玲 王芊)昨晚长沙遭遇暴雨袭击,随之而来的雷电致长沙理工大学跳闸停电,寝室、教室、食堂、图书馆瞬间陷入一片漆黑。值得一提的是,在停电的雨夜,学校秩序依旧井然:课堂上,学生为老师举起手机照明;会议讲座秉烛进行;毕业晚会上,师生们在烛光里合唱光阴的故事……与此同时,保卫处、后勤集团第一时间开展巡逻、进行检修,学校全体师生坚守在自己的岗位安然度过了这个暴风雨之夜。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杨鑫老师利用晚上休息时间为学生进行高电压答疑,当上到雷电过电压可能导致停电这个知识点的时候,学校停电。杨老师说:“看到了吗?这可能就是雷电绕过避雷线直接击中导线引起的停电,所以我们继续讲一下高电压和继电保护。” 室外狂风肆虐、大雨倾盆。教室内,水利工程学院教师吴方同老师也在给学生加班答疑,停电了课堂却一如既往的平静,学生们举起手机给老师打灯,老师留下的是最美的背影。 为了在暑期专业实践活动中更好的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研究生暑期专业实践项目正在进行现场评审,各支实践队伍刚进行完PPT演示,评审专家秉烛评审,逐项给予建议。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吴思敬正在为文法学院的学生讲述“面向新时代,诗人何为?”的主题讲座,烛光中朗诵诗歌给雨夜平添了几分浪漫。 土木工程学院大学生结构力学团队的学生们正在制作结构模型,没有片刻迟疑就点起蜡烛继续读书、备赛,他们说越努力才会越幸运,三次获得全国特等奖靠的是拼搏和付出。 黑暗的图书馆中,同学们利用充电台灯和手电筒坚持学习,岁月静好,一定是安静读书的样子。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的2019年毕业生晚会正在进行中,面对突然停电,400余名师生打开手机齐挥,辅导员用吉他伴唱,师生同唱毕业歌,停电也停不了对母校、老师、同学的深情,这将是最难忘的光阴故事。 6月23日,汽车与机械工程学院的毕业晚会也将如期而至,辅导员们正利用周末准备给学生们一个惊喜。 暴雨中,保卫处的老师们加强巡查,看那里有需要解决的问题,朱军老师正在涉水救援被水围困的职工。 后勤集团的工人们第一时间赶到各楼栋,抢修电路,确保能在第一时间为师生送来光明。 [责编:刘宇慧]

穆斯林

《文献》2021年第1期目录与内容摘要

《文献》2021年第1期封面甲骨文献研究书道博物馆藏甲骨照片(合集94正)由一类特殊的占辞刻写现象谈甲骨刻辞的重刻——从《合集》1075中的刮刻谈起 方稚松内容摘要:甲骨文典宾类刻辞中存在一类正反面刻有相同占辞的特殊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反面占辞是实际占卜过程时应验之前的记录,先于正面占辞刻写,而正面相同内容的占辞则属于应验后的重新录刻。关键词:甲骨文 占辞 文例 重刻作者简介:方稚松,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副教授,首都师范大学甲骨文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研究方向:出土文献与古文字。国家图书馆藏甲骨残片补考 李爱辉内容摘要:本文对国图藏十一片甲骨进行缀合和考释。第一组甲骨缀合后出现一条新的卜辞,这条卜辞可进一步加深对“登”字字义的理解,也纠正了旧有考释中的误识。第二至四组均涉及国图未曾著录过的甲骨。这些甲骨本身既是新材料,缀合后又提供了新的研究信息。关键词:国家图书馆 甲骨 缀合 考释作者简介:李爱辉,首都师范大学甲骨文研究中心、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副教授。研究方向:甲骨文与殷商史。国家图书馆藏甲骨新缀 刘影内容摘要:国家图书馆藏甲骨共有35651片,是目前我国乃至世界上收藏甲骨最多的单位,对这批甲骨进行整理包括很多方面的工作。本文对国家图书馆所藏甲骨碎片进行复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问题的讨论:包括“告日”的问题,以及“”字的释读问题。关键词:国家图书馆 甲骨 缀合 告日作者简介:刘影,首都师范大学甲骨文研究中心,副教授。研究方向:出土文献与古文字学。国家图书馆藏甲骨(已公布部分)著录整理 展翔内容摘要:中国国家图书馆所藏甲骨数量极为丰富,《甲骨文合集》和《甲骨文合集补编》仅收录其中部分藏品的拓片。本文以“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拓片数据库·甲骨拓片”业已公布的甲骨拓片和彩照为研究对象,进行著录整理。具体包括甲骨残片缀合15组、复原13组,并对742版甲骨做出著录情况的对勘。关键词:国家图书馆 甲骨 缀合 复原 著录对勘作者简介:展翔,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甲骨文研究中心2017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甲骨学。大维多利亚美术馆所藏卜甲大维多利亚美术馆藏一片卜甲再考释 吴丽婉内容摘要:大维多利亚美术馆藏甲骨中,有一片内容很重要的商代卜甲,其研究价值在于:一、有两个新见字,可进一步丰富对甲骨文字的认识;二、可系联旧有卜辞,帮助辨认以前未被识别的模糊字形,纠正对相关卜辞的错误释读。关键词:甲骨文 考释 新见字作者简介:吴丽婉,中山大学中文系特聘研究员。研究方向:出土文献与古文字。写本文献研究谈谈汉简草字的考释方法 李洪财内容摘要:汉简文字主体是隶书,但目前出土的汉简材料中也有非常多的草字,更不易识读,整理者释文中掺杂不少未释、误释的情况,是研究与利用汉简资料时的障碍。这类草字出现的情况比较复杂,如果不能掌握一定的释读方法,很容易出现错误。本文通过归纳汉简草字的误释情况,总结考释汉简草字的六种方法,为研究和解读汉简提供参考。关键词:汉简 草字 考释方法 误释 补释作者简介:李洪财,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出土文献与古文字。汉代出土医药文献中的“分” 杨勇内容摘要:“分”是汉代度量衡单位之一,使用极为普遍。从出土材料来看,“分”还是病方中主要的度量单位之一。作为单味药物计量单位的“分”,表示的是重量,而不是等份之意。所谓汉代“两”以下无“钱”与“分”之说并无依据,将出土病方中的“分”均理解为等份之意是极大的误读。出土病方中“两”、“钱”、“分”等衡重单位并存,相互之间存在着换算关系,当与汉代通行的衡制一致。关键词:汉代 病方 分 衡制作者简介:杨勇,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副教授,出土文献与古代文明协同创新中心成员。研究方向:出土文献与秦汉史。日本东京都书道博物馆藏SH. 152-6号残片鸠摩罗什失传《贤劫经》译本的新发现——比定自日本书道博物馆和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吐鲁番写经 李灿内容摘要:《贤劫经》是鸠摩罗什不见传于世的三部译作之一,该经的传世本为竺法护所译,而鸠摩罗什译本早在6世纪便已亡佚。本文通过藏汉平行文本、语言等内外部证据,从日本书道博物馆和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吐鲁番早期写经中比定出两件残片,推定其应该正是早已佚失的鸠摩罗什本《贤劫经》的珍贵遗存。这两件残片也是鸠摩罗什译经研究史上迄今为止仅有的一次佚作重新发现,为研究五世纪佛教史和翻译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关键词:鸠摩罗什 《贤劫经》 吐鲁番写本 中国国家图书馆 日本书道博物馆 佛典翻译作者简介:李灿,文学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亚非学院梵语巴利语教研室讲师。研究方向:初期大乘佛教、佛典翻译史、佛教仪式文献。俄敦5867号+俄敦5786号+俄敦5720号+斯1830号(局部)缀合图缀合与敦煌残卷的定名——敦煌残卷缀合的意义之一 张涌泉内容摘要:敦煌文献以残卷或残片为主,约占总数的百分之九十以上,这些残卷或残片往往没有标题;即使相对完整的文本,也常有缺题的情况;部分写卷虽有题名,但也每每存在题名歧异的情况。所以如何为残卷定名是敦煌文献整理研究的先行工作之一,也是敦煌写本研究中的最大难题之一。最近十多年,我们的学术团队发现很多残卷或残片其实是由同一写卷撕裂的,可以缀合。缀合以后,有的写卷的题目便失而复得;即便缀合后依然残缺不全的写卷,由于完整度大大提高,也可以为进一步的准确定名创造条件。所以残卷的缀合对写本的定名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就此从六个方面举例展开讨论:确定未定名残片的篇题;确定缺题残卷的文本系统;确定缺题残卷的具体卷数;纠正前人定名的疏误;补充残卷定名的证据;明确具体残卷的性质。关键词:敦煌文献 残卷 定名 缀合作者简介:张涌泉,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古籍研究所资深教授。研究方向:敦煌学、汉语言文字学。董其昌自题从撰铭到书丹:董其昌《项墨林墓志铭》与《项墨林墓志铭卷》 李万康内容摘要:《项墨林墓志铭》系项元汴次子项德成请董其昌撰写的碑文。项氏家族曾两次请董其昌照原文书丹,第一次为制墓志铭碑,第二次为制神道碑。现存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的《项墨林墓志铭卷》书于明崇祯八年,是项元汴季孙项禹揆为镌刻神道碑请董其昌书丹留下的碑文墨迹。该铭概述项元汴的生平懿行与志业成就,是研究项元汴的基础文献之一,原文收录于《容台文集》卷八,墨迹本在原文基础上有所改动。该书迹是极少数证据充分的董其昌遗存真迹之一,也是体现董其昌取法创变和践行其书法美学思想最具代表性的经典作品。关键词:董其昌 书迹 项元汴 墓志铭作者简介:李万康,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明清书画鉴藏史、美术考古。明清契约文书篇末绝止符号研究——以“行”形为中心 郭敬一内容摘要:石仓契约文书篇末有“行”字及“行”形符号,其他地区明清契约文书也有类似情况。明清契约文书篇末的此类符号与敦煌契约文书绝止号一脉相承,是符号文字化的具体表现。其来源可追溯至西周时期。关键词:明清契约文书 敦煌契约文书 “行”形符号 绝止符号作者简介:郭敬一,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语言资源开发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写本文献学,近代汉字学。清水江文书“数目”类词语特殊标记法考略 苌丽娟内容摘要:民族地区民间写本文献中的“数目”类词语存在多种特殊标记方式。这种特殊标记法的特殊性首先表现在书写符号“D”及筹算数码的使用上,其次体现在合文、连笔、省略、羡馀四种特殊书写形式所造成的文字单位不确定性、字词关系的非一一对应性。本文以清至民国时期清水江流域苗侗村寨各类文书为研究中心,辅以同时期的瑶族、仫佬族、白族等民族地区民间汉文写本资料。结合典型文例,对清水江文书“数目”类词语的特殊标记方式进行解读,同时对特殊标记法产生原因略作剖析,以期为写本文献的正确释读提供借鉴和参考。关键词:清水江文书 民间写本文献 “数目”类词语 识读作者简介:苌丽娟,四川外国语大学中文系教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学、民族文字与文献。古籍保护长沙子弹库楚帛书竹笥原件考古资料所见简帛时代书籍装具 汪桂海内容摘要:为了收存和保护书籍,中国古代发明了各式各样的装具。简帛时代经常使用箧(竹笥)作为装具,讲究一些的用漆奁。传世文献中对简帛时代的书籍装具记载不多,自二十世纪以来,战国秦汉墓葬出土了很多简帛书籍,其中有不少在出土时伴随装具遗存或包裹织物的残迹。由于这些书籍装具遗存大都腐朽过甚,有的甚至属于盗掘品,原来的装具仅存残片,而且相关信息分散于诸多整理简报中,不易寻踪,除了个别发现曾引起书籍装具研究者的注意外,大多数材料则未能进入书籍史研究者的视野。本文收集历年发现的简帛书籍装具资料,按照竹笥、漆奁和帙三类分别梳理,结合传世文献记载,分析、总结简帛时代书籍装具的特点及其对书籍保护的意义,同时希望引起书籍史和古籍保护研究者对这部分资料的关注。关键词:古籍保护 装具 简帛书籍 竹笥 漆奁 帙作者简介:汪桂海,历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研究馆员。研究方向:古文献学、秦汉史、简帛学。

鳄鱼巷

学者解读金石大家容庚“有容乃大”令人景仰一生

“其以90岁的生命为基点,向着历史与未来的两极放射着精神之光华。”这是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评价金石大家容庚先生之语。展览现场 杜洋 摄正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有容乃大——容庚捐赠展”共5个展厅近300件展品,包括中国国家博物馆藏一级文物青铜器栾书缶、故宫博物院藏《兰亭八十刻》、中山大学藏《金文编》手稿等。据各受捐机构不完全统计,容庚及家属先后共捐出青铜器近200件,历代书画1200余件,古籍善本1万余套册,金石拓片、丛帖、名人信札近千件,以及大量的著作手稿、刻本及抄本。其捐赠之精,数量之多,世所罕见。28日,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英杰,为观众带来“中国美术馆艺术讲堂:容庚先生金石学成就漫谈”讲座。他重点围绕容庚先生所著《商周彝器通考》和《金文编》两部书展开讲述,系统梳理了容庚先生青铜器和金文研究的学术成就,为听众呈现了容庚先生绚丽多彩的金石世界。战国青铜器栾书缶 杜洋 摄陈英杰从容庚生平谈起,介绍了影响容庚命运的三个节点和他毕生致力研究的金石、书画两大领域;简要梳理了容庚家族中成就者辈出,几代学人相互辉映,各领风骚的家族背景;分享了容庚与罗振玉先生的师生之谊,以及容庚与诸多当世鸿儒交谊的点滴,堪称一段文化史佳话。结合容庚最为重要的两部著作《商周彝器通考》和《金文编》,陈英杰着重介绍了其在金石学研究领域的学术成就。据介绍,作为容庚最重要的学术著作之一,《金文编》初稿是容庚在自己家乡东莞完成的。当时的莞城人文荟萃,名门望族众多。容庚就成长于容、邓两大望族之家,深受家风熏陶、家学浸染,在家族前辈的引导、指点和培育下,打下扎实的学术根基。在四舅邓尔雅的引导下,容庚选择金石作为治学方向,历时六年,完成《金文编》初稿。斯时,莞城籍容氏、邓氏家族在经历几世的绵延,诞生了诸如容鹤龄、容祖椿、容庚、容肇祖、容肇新、容媛与邓蓉镜、邓尔雅等文人雅士。容庚出生于官宦诗书世家,族中有成就者辈出。一代代学人相互辉映,各领风骚,将莞城文脉延承并发扬光大。29岁那年,容庚北上求学,成为其人生转折点。他过天津时以《金文编》稿求教古文字学家、近代考古学奠基人之一的罗振玉,并得到其赏识。罗振玉向马衡引荐容庚,称容庚“治古金文,可造就也”。中学毕业生容庚因此被北京大学国学门研究所破格录取为研究生,马衡就是其导师。马衡是金石考古学家、书法篆刻家,西泠印社第二任社长,被誉为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前驱。他引导容庚将铭文研究与器物考古相结合。毕业后,容庚历任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教授。中山大学藏容庚的《金文编》手稿 杜洋 摄在北京期间,容庚编撰出版《金文编》《商周彝器通考》《武英殿彝器图录》等多部权威著作,逐步走上治学高峰。1946年,53岁的容庚回到南粤大地,成为岭南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系主任兼《岭南学报》主编。他的治学重点由文字器物转向书画碑帖,培养扶掖后辈,潜心研究书画,编纂《丛贴目》《颂斋书画小记》等,卓有建树。陈英杰讲到,今天我们品味容庚先生蔚为大观的收藏成果,瞻仰先生的学术高度,更要继承他珍贵的学术遗产、学习他严谨务实的治学方法、传承他的文人风骨、道德风范和一颗为国为民的拳拳赤子之心。讲座为听众勾画出鲜活而立体的容庚先生形象,容庚先生的风范也让听众为之感佩和景仰。容庚先生曾说:“聚实不易,散则何难?与其身后任其散失,不如现在就完整地献给国家,让更多的人在前人的基础上做出更好的成绩来。”先生辞世后,子女秉承先父遗训,陆续将他生前未及捐赠的文物继续捐献给国家,成就中国收藏史上的一段佳话。据悉,“有容乃大——容庚捐赠展”将持续出至12月5日。文/中新网记者应妮来源/中国新闻网内容来自中国新闻网

罗曼斯

高惠敏|书法作品多次入选国家权威级展览作为国礼赠送外国元首

高惠敏,笔名阿敏,男,汉族,1948年生,江苏省无锡市人。北京师范学院中国书法艺术专业毕业,美术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结业,现任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书法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课导师。兼任《人民日报》神州书画院特聘书画师,北京理工大学客座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书画顾问,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高惠敏作品书法篆刻作品多次入选国家权威级展览并作为“国礼”赠送外国元首。国内外数十家博物馆、美术馆收藏其书迹并于全国20多处名胜、园林刻碑流传。曾几度应邀出国讲学、展出,与日本书法界交流尤为频繁。1992年曾在日本国际书法展览中获“外务大臣赏”,1993年于国际书画展中获“最高荣誉赏”。《读卖新闻》、《产经新闻》、《东京新闻》、《神奈川新闻》以及书法专业杂志《墨》、《书道》、《修美》、《水茎》都曾介绍过其作品、论文及艺术业迹。《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中国》等十几种国内权威报刊也有过多次报道。高惠敏作品著有《怎样写钢笔字》、《成语联句行草书例》、《阿敏硬笔理论与实践》、《行书千字文》、《篆刻史话》(日文)、《中老年人书法速成》《篆书浅鉴》、《赵孟书法严寺记临摹研究》等二十余种及各式毛笔、钢笔字帖。高惠敏作品书法篆刻作品被收入《中国当代书法家百人精品集》、《中国现代书法选》、《当代书法名家作品选》、《神州书画》、《全国书法篆刻展作品集》等50多种专辑,传略见于《中国当代书法家辞典》、《古今书法家辞典》、《世界华人当代名人大词典》等大型辞书。(编辑:帧雨)

纤秾

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已发布,现在已进入博士研究生考试报名期

高校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已发布。考生要注意,在报考方式和报考时间上,各校各学院略有不同。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六所高校的招生信息。考生要关注目标学校的《招生简章》和各学院的《招生细则》,按时按规定完成报名。北京大学(校本部):有三种招生方式北京大学2020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采用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硕博连读和“申请—考核”制三种招生方式。其中“申请—考核制”考生要在院系规定的报名时间内登录北大研招网报名并上传相关材料。符合报名条件的考生要按相关要求在规定期限内向报考院系提交材料。材料包括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登记表、身份证复印件、最高学历和学位证书复印件、毕业院校的正式成绩单原件、硕士学位论文、个人陈述、两封专家推荐信、5年内取得且至入学时仍在有效期内的外语水平证明复印件和报考院系要求的其他材料。清华大学:四院系申请11月30日结束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工程物理系、金融学院、网络研究院公开招考博士生。申请人要在11月30日前完成报名申请。综合考核时间为2020年3月。申请的基本流程是登录学校研究生招生网,进入网上报名系统,按要求填写本人各项真实信息;下载博士生报名登记表,在相应栏目内签字;下载空白专家推荐书,由两位与申请学科相关的副教授以上职称专家填写推荐信;按各院系招生简章规定的时间将填写好的报名登记表、本科和硕士阶段成绩单、学士和硕士学位证书复印件、推荐信及所需附件、院系招生简章所需材料交至所申请院系研究生办公室。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学校将考核及综合考察其平时学习成绩和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在招生计划内择优录取。定向就业博士生要在录取前签订定向就业协议书。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招生专业共131个中国人民大学2020年博士生招生专业共131个,拟招收博士研究生约1000人。2020年人大博士生报名在学信网全国博士生统一网报系统进行。原则上学校每名博士生导师每年招收1名博士生,已招收本科直博生和硕博连读生的博士生导师一般不再招收其他类别的博士生。2020年,除经国家下达和学校设立的个别专项计划外,各专业原则上不招收以不脱产方式攻读博士学位人员,即要求学生在基本学习年限内全日制在校学习。报考哲学院、劳动人事学院、新闻学院、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考生网上报名时间为11月1日10时至12月10日17时。人大研招办有关负责人提醒,报考上述学院的考生逾期无法补报名。这5个学院的复试录取时间均比其他学院提前。考生要仔细查看简章和报考学院“申请—考核”制博士生招生工作方案(或办法)中的要求。报考其他学院的考生网上报名时间为2019年12月20日10时至2020年2月15日17时。北京师范大学:网上报名后要邮寄书面材料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学位博士生选拔方式包括公开招考、“申请—考核”制、硕博连读和本科直博四种方式。硕博连读仅限本校在读的二年级学术学位硕士生申请,一般在每年12月进行。本科直博生主要接收全国重点大学理工科类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一般在每年9月至10月进行。北师大2020年在哲学学院、教育学部、法学院、文学院、外文学院、数学科学学院、物理学系、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化学学院、天文系、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系统科学学院、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新闻传播学院、心理学部、地理学部针对招收普通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开展“申请—考核”制改革工作。公开招考考生网上报名12月12日截止。报名者还需在12月26日前按要求向报考学部(院系)研究生教务办公室提交相关书面材料(以寄出日期为准)。选拔包括初试和复试。初试科目为外国语(不含听力)及两门业务课,初试时间是2020年3月21日、22日。北京交通大学:同等学力考生注意招生专业北京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方式有四种:直接攻博、硕博连读、“申请—考核”和公开招考。各学院2020年学术型博士研究生招生方式略有不同。公开招考、“申请—考核”制和硕博连读考生登录学校研究生院招生专题网页中的博士招生系统报名及缴费,时间为11月14日至12月12日,报名考试费200元,缴费方式为网上支付。学校招办有关负责人提醒,博士研究生报考类别分为非定向就业、定向就业两种。报名结束后,考生报考类别不能更改。学校统筹定向就业考生录取工作,拟招收人数为学校录取规模的10%左右。在读的“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人员如尚未获得硕士学位证书,按同等学力人员对待,不得以应届生身份报名。考生要在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学位网)、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或相关权威认证机构对相应的学位、学历、学籍信息进行认证,并获取认证报告。国(境)外所获得学位证书须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并获得认证报告。认证报告复印件按照要求进行寄送。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考生要仔细阅读《2020年北京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选择招收同等学力考生的专业。不按要求选择报考专业导致不能参加考核的,由本人承担相应责任。同等学力考生还要在考核阶段加试自然辩证法及两门报考专业的硕士学位主干课程,加试方式为笔试。报名结束后,考生的招生方式、报考学院、专业、研究方向、导师、报考类别等报考信息不能任意调整与修改。考生在报名阶段要慎重填写。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生报名12月2日开始首都师范大学2020年普通招考、硕博连读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将于12月2日9时至12月16日16时30分进行,物理系“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将于12月2日9时至12月27日16时30分进行,均采取网上报名方式。所有参加学校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包括硕博连读生)均要网上报名。报名时,考生要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注册账号,登录报名系统,按要求及提示上传电子照片、填写报名信息,进行网上报名缴费。考生成功支付报名费,方为网上报名成功。考生网上报名成功后要及时下载专家推荐书和报名信息表。申请物理系“申请—考核”制考试方式的考生还要下载《2020年物理学学科“申请—考核”科学研究计划书》。学校研究生院有关负责人提醒,网上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考生不能兼报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和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考生逾期不能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报考教育博士专业学位(学生发展与教育、教育领导与管理领域)的考生,报考类别要选择定向就业。来源:北京考试报

两家春

《文献》2019年第4期目录及摘要

建馆110周年纪念之典籍篇编者按:《赵城金藏》成书于金代,是现存各版汉文大藏经中的稀世珍品。原藏于赵城(现山西洪洞县)广胜寺,1933 年夏被发现。抗日战争时期,该地区为日本占领区。1942 年2 月,八路军太岳第二军分区将这部近五千卷的珍贵经卷抢运出来秘密存放。1949 年移交北平图书馆(现国家图书馆)收藏,成为与《敦煌遗书》、《永乐大典》、文津阁《四库全书》并列的四大“镇馆之宝”。今年恰逢国家图书馆建馆110 周年、经卷入藏亦将届满七十周年。本期刊发李万里《救护〈赵城金藏〉始末》一文,通过对当事人和知情者的采访,真实还原战争岁月中革命前辈为保卫这一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立下的丰功伟绩。并寄托我国图后辈的崇敬与怀念。国家图书馆藏甲骨缀合勘误二十一例 胡辉平内容摘要:学界关于国家图书馆藏甲骨的缀合成果众多,收集缀合成果进行实物验证,既能排除误缀,又能促进甲骨资料整理的完整性。文章利用馆藏实物对400馀组涉及馆藏甲骨2片甲骨以上的缀合成果进行复核,辑得缀合信息有误及误缀等二十一例,并附图予以解析。关键词:甲骨 缀合 校勘 误缀作者简介:胡辉平,国家图书馆古籍馆金石拓片组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古文字学、甲骨及殷商史。《小蓬莱阁金石目》之金目 黄易著、卢芳玉整理整理者按:国家图书馆藏稿本《小蓬莱阁金石目》(馆藏号:SB16724),是清代著名金石学家黄易未刊著作之一,1册,凡61叶,121面,首题“小蓬莱阁金石目”。半叶9行,行24字,黑口,四周单边,乌丝栏,单鱼尾,鱼尾下方书年代,书口下方书页码。外签题“三代至宋元金文目”,下钤“小松所得金石”白文方印,右侧题“黄小松司马藏”。正文首页钤“宝汉堂”朱文长方印、“树镛之印”白文方印、“汉画室”白文方印,末页钤“韵初所得金石文字”白文方印。有清同治五年(1866)七月十六日沈树镛和民国十七年(1928)三月二十六日刘公鲁题跋(详见文末附录)。此书题为“金石目”,实际著录三代至宋金元时代金文,共328种,是黄易藏金石拓片总目之金文目录,与石目合称“金石目”。此目所收历代金文品目如下:三代98种,汉127种,魏2种,晋4种,北魏2种,北齐2种,隋4种,唐38种,后唐1种,后晋1种,后周1种,吴越2种,后吴1种,南汉1种,南唐1种,宋14种,金8种,元21种。此目著录体例前后一致。每一条目首行顶格书题名,题名下以小字说明各个部分的书体;次行低三字作释文,释文短者全录,过长者或节录起首数字,或不录,仅简单说明年月、题名等重要信息;然后说明此本为何氏拓本,此器今藏何处以及拓本来源;个别条目之下,作者后加按语,极个别者尚有待补的空格。首页前朱墨书:“安徽颖州府有唐钟铭,阴文正书约数百字,唐开元年,在开元寺。”此目释文皆避清讳,如铜镜铭文中多“朱鸟玄武”、“朱雀玄武”之类,黄易皆录做“朱鸟元武”“朱雀元武”。另有与今日规范繁体字不同之写法,例如“器蓋”之“蓋”,黄易皆写作“盖”。为保存稿本原貌,以上两种情况皆照录。整理者简介:卢芳玉,国家图书馆古籍馆金石拓片组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金石拓片编目与整理。甲骨金文研究谈一版新缀卜辞中的“商人”和“中商”问题 吴雪飞内容摘要:林宏明先生新缀合的一版卜辞中,“商人”、“中商”与东西南北四方或四土相对。“商”处于天下之中,故称“中商”。“商人”,指商之族群。商、中商概念的合一,说明卜辞中的商地指以安阳殷墟为中心的王畿区域。关键词:新缀卜辞 商 中商 商人作者简介:吴雪飞,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古文字与出土文献。与商妇相关的两条甲骨史料 吴丽婉内容摘要:文中罗列两条与商妇相关的甲骨史料。第一条是《殷遗》205与《洹宝斋》17缀合以后新见的称谓“妇辛”,这是武丁对妇好的殁称,可直接印证妇好的日名为“辛”。武丁称妇好为“妇辛”,“妇”的指称里面有一种指商王妻室,是不可否认的。第二条是《合集》31935和《合补》8760缀合以后通过“妣辛”和“中妇”的比照,可窥测“中妇”的地位和商代称“妇”者的身份地位。关键词:甲骨卜辞 商妇 妇好 日名 祭祀作者简介:吴丽婉,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博士后在站人员。研究方向:出土文献与古文字。论西周金文中的“鬲鼎” 张乐内容摘要:叔鼎铭中的“鬲鼎”,金文中仅此一见。由于此器器形不传,故关于“鬲鼎”一词,学者或以鬲形鼎为释,或以为言鼎而连类相及鬲也。笔者认为所谓的“鬲鼎”,实乃鬲字之繁体, 字亦见于虢文公子作鬲、子硕父鬲及虢宫父鬲等器。在叔鼎铭中只不过因偏旁之间相隔较远而被误认作两字。根据金文中自名者器皆为鬲,可知叔鼎器形亦当是鬲而非鼎。关键词:鬲鼎 鼎鬲 叔鼎作者简介:张乐,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古文字与古文献学。吴越剑铭拓本考证二则 马晓稳内容摘要:本文考证了金文拓本著录中的两个问题。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者旨於睗剑旧有两种不同的拓本,之前不少著录都误以为是两柄不同的越王剑。我们辨识出了其中一种是一个“错误”的拓本。程瑶田《通艺录》中提及司马达甫收藏的一柄古剑,我们认为即是著名的吴王夫差剑。通过对司马达甫卒年的考证,可知司马达甫是目前所知该剑的第一个收藏者。程瑶田《通艺录》较早辨识出活字模痕并描摹出來,是该剑早期著录中的一个重要摹本。关键词:拓本 者旨於睗剑 吴王夫差剑 程瑶田作者简介:马晓稳,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出土文献与古文字学。金文夫妻同字称谓释例 黄锦前内容摘要:本文对金文中夫妻同字称谓现象进行举例分析,通过这一称谓规律,确定有关人物之间的关系,可以把原来看似本不相干的器物系联起来,将原本零星分散的材料串联、集中起来,为进一步的相关研究提供更全面的史料。金文中的夫妻同字称谓,是与古书所载不尽相同的特例,丰富和更新了我们对古代礼制的有关认识,对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之间的互补互证的关系,也有了新的具体的理解。关键词:夫妻同字 人物关系 铜器系联 史料 古代礼制作者简介:黄锦前,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古文字、古代史及考古研究。录尊真伪再考辨 吴盛亚内容摘要:录尊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其真伪迄今仍无定论。容庚曾认为此器乃卣之有铭残底而镶入无字尊内。但这个意见并未得到公认,近年来也不断遭到质疑。台北故宫博物院一直未公布录尊的X光射线透视照片,学者的讨论多基于对器物外部的观察,存在一定的主观性。本文采用版本学的思路,对录尊的收藏与流传历史进行梳理,共勘校十一种铭文拓本,考察其各自产生的时间及彼此的因承关系,发现拓本可以截然分为两类。而只有原器损毁,有铭文的卣底镶嵌到尊内这一过程,才可能导致两类拓本之间差异。关键词:录尊拓本 版本学 真伪 流传作者简介:吴盛亚,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出土文献、古文字学。《殷周金文集成》师兑簋拓片勘误二则 刘卓异内容摘要:刘体智善斋旧藏“元年师兑簋”两件,《殷周金文集成》编号分别是4274、4275。通过比对字形,知4274之盖铭当为伪作。“三年师兑簋”本只有一件,归丁麟年,丁氏在未除锈前对器铭施拓,除锈后再施拓。罗振玉误以未除锈时之拓属另一器,《集成》将此之作为另一件三年师兑簋的拓片,编号4319。此二拓均有问题,权威金文著录书籍如《殷周金文集成》等当予存疑。关键词:元年师兑簋 三年师兑簋 《殷周金文集成》 勘误作者简介:刘卓异,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博士后。研究方向:先秦史。目录学研究《遂初堂书目》类书类未著录《文苑英华》考 翟新明内容摘要:南宋尤袤《遂初堂书目》最早保存在元陶宗仪所编《说郛》中,其类书类与总集类互著《文苑英华》被近现代学者视为讨论总集是否可以归属为类书的最重要例证之一。但通过对此例证缘起的文献梳理、对见存明抄百卷《说郛》本的考察可以发现,《遂初堂书目》类书类所著录者实为《戚苑英华》而非《文苑英华》。见存明抄《说郛》本不误,自明末重编百二十卷《说郛》本始妄改“戚”为“文”,谭莹、缪荃孙因仍其误,张宗祥校刻《说郛》而径改明抄本,均导致学术界对此的错误认识,其背后则隐藏着混同总集与类书的学术心理。关键词:《遂初堂书目》 《文苑英华》 《戚苑英华》 总集 类书作者简介:翟新明,男,湖南大学文学院助理教授。研究方向:中国古典目录学与集部文献。《文渊阁书目》版本系统考论 刘仁内容摘要:明代文渊阁在书籍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文渊阁书目》一般认为是正统六年杨士奇等人整理新移贮文渊阁藏书所编写的账簿式目录。然存世诸本可分为漫堂钞本系统、四库底本系统及塾本系统,三个系统的版本在内容与形式上皆有较大差异。就其性质而论,四库底本系统应当是正统六年杨士奇等整理藏书时所编写的目录定本,漫堂钞本系统为定本的草稿本,而塾本系统则为万历三十三年编写《内阁藏书目录》前以定本为基础进行藏书检点时的核查本。关键词:《文渊阁书目》 《四库全书》本 塾本 漫堂钞本作者简介:刘仁,南京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目录学、明清文献与文化。上海图书馆藏《四库全书总目》残稿小说家类考 张玄内容摘要:上海图书馆所藏《四库全书总目》残稿成书于乾隆四十六年,作为第一次成书进呈的《总目》全稿,具有明显的过渡性质。从这部残稿小说家类来看,上图稿本继承了此前《总目》的纂修成果,而在之后《总目》小说家类的修订中,并未进行大幅度的删改。通过比较分析可知上图稿本在《总目》的纂修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承启作用。此外,上图稿本中保存了四库纂修官的修订意见,通过纂修官对提要内容、分类、排序等诸多方面的修订,可以使我们更为深刻地认识《总目》小说家类的纂修过程以及四库小说观念、分类的生成史。关键词:上图稿本 《四库全书总目》 修订稿 小说家类作者简介:张玄,扬州大学文学院博士后,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小说、戏曲、古典文献学。上海图书馆藏《四库全书总目》残稿发覆——以清代别集为例 陈恒舒内容摘要:上海图书馆藏《四库全书总目》残稿是乾隆四十六年二月至四十七年七月期间四库馆臣修订《四库全书总目》时抽换下来的零页汇集。它反映了这一阶段《四库全书总目》的面貌及其变化,仅从清代别集部分就可以看出,一些原拟抄录的著作被移入存目(原因很可能是时间紧迫来不及抄录),而相应提要的褒贬倾向也随之发生变化。这对于我们认识《四库全书》及《四库全书总目》的纂修过程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关键词:《四库全书总目》残稿 著录 存目 提要 褒贬作者简介:陈恒舒,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辑,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清代学术史、四库学、传统文化教育、中学语文教材编写与教材史。台湾藏《文汇阁〈四库全书〉目录》抄本考 唐宸、黄汉内容摘要:台湾藏《文汇阁〈四库全书〉目录》抄本是现存唯一一份文汇阁《四库全书》书目。通过考证文汇阁库书相关史实和历任董事生平,可判断其底本成于嘉庆年间,出自文汇阁首任阁董谢士松之手,历经谢氏家传,渊源有自,至道光、咸丰间得抄手转抄,传留于世。此抄本对于学界了解文汇阁《四库全书》的变迁,探讨文汇、文宗二阁的密切关系,解决《四库全书》研究中的疑难问题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文献价值。关键词:文汇阁 《四库全书》 文宗阁 谢士松 版本目录作者简介:唐宸,安徽大学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古典文献学、三礼学。黄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生。研究方向:古典文献学。《讱庵藏词目录》与现代词学因缘 陈昌强内容摘要:林葆恒是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实业家、词家、词籍收藏家。本文首先通过一系列新材料,细致考述了林葆恒的生平,纠正学界关于其身世的错误认知。其次,通过对其《讱庵藏词目录》的文献学考察,发掘该书的意义,考察林葆恒词籍收藏情况,并涉及这些藏籍在林葆恒身后的离散。再次,论述林藏词籍在林葆恒编选《闽词徵》《词综补遗》等书时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最后,论述《全清词钞》《金陵词钞续》《清百家词录》《全清词》等书在编辑过程中对林藏词籍的借鉴和使用。在此基础上,探讨林葆恒及其词学业绩在现代词坛上的各种因缘。关键词:林葆恒 《讱庵藏词目录》 《词综补遗》 《全清词》作者简介:陈昌强,苏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清代词学。甲骨金文研究专栏导言 黄天树自1899年金石学家王懿荣发现甲骨文以来,迄今刚好120周年。甲骨文的发现是中国学术史上的一件大事,与流沙坠简、敦煌文书、内阁文库被并称为中国学术史上的四大发现。两个甲子以来,经过一代代学者的辛勤努力,甲骨学已蔚然成为一门国际性的学问。尤其是王国维先生提出以“地下之新材料”(主要指甲骨文和金文)印证“纸上之材料”(指古书记载)的“二重证据法”,并运用甲骨文解决了殷商历史上的许多重大问题,为甲骨学的研究开辟了一个新天地。然而甲骨多为残片,要利用它来研究古代的历史和语言,必须首先进行缀合。正确的缀合,为学术界提供新材料,功德无量;而错误的缀合,为学术界制造伪材料,罪莫大焉。因此,验证甲骨缀合是否正确是十分重要的事情。甲骨缀合的验证方法很多,或根据断边、或根据残字、或根据辞例、或根据字体等,在实际运用中,往往是几种方法结合起来综合运用的。如本期“建馆110周年纪念之典籍篇”栏目中胡辉平《国家图书馆藏甲骨缀合勘误二十一例》一文提出,“甲骨缀合最终最准确的检验标准只能是甲骨实物本身”,这个观点是十分正确的。作者在国家图书馆工作,而国家图书馆藏有3.5万多片甲骨,馆藏甲骨数量位居世界第一。因此,作者可以对馆藏甲骨进行实物检验,并取得很好的成绩。此外,个别目前尚未找到对应实物的缀合,作者经检视拓本,再结合字体、辞例和甲骨形态,也可以判断缀合结果是否可以成立。吴雪飞《谈一版新缀卜辞中的“商人”和“中商”问题》一文利用林宏明的缀合成果来讨论卜辞中的“商人”和“中商”问题。吴丽婉《与商妇相关的两条甲骨史料》一文中的两则缀合都是自己做出的新缀合,从甲骨形态与可以补足的残字来看,这两则缀合都是可信的。吴雪飞认为,卜辞中的“命商”“伐商”“侯商”之“商”,当为人名或部族名,不是商人自称。这一认识是正确的。另外,作者赞同卜辞中的“商”和“中商”所指相同,可从。但是,作者只引用《合集》20453“于中商乎(呼)御方”,是不够的,应该补引《合集》20450“乎(呼)御方于商”。这两条卜辞字体相同,都是师组小字类卜辞;内容相同,都是“御方”即“抵御敌对之方国”,很可能是同卜一事。由此可见,前者地名“中商”即后者地名“商”。也可以证明“商”和“中商”应是指以安阳为中心的王畿地区。这是因为“方”入侵而到达商的腹地,所以商王呼令“御方”。吴丽婉在第一则缀合之后得到一条完整的卜辞,卜辞中出现“妇辛”这一新的称谓,十分重要。作者联系其他卜辞论证“妇辛”是商王武丁对其死去的配偶“妇好”的称呼,可以成立。涉猎过甲骨的人都知道,“妇好”是商代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本文为甲骨断代提供了重要的新材料。作者第二则缀合得到两条完整的卜辞“惠中妇作害”和“惠妣辛作害”,通过“中妇”和“妣辛”的选贞关系,推断“中妇”也是商王室之人,且地位不低。综合来看,本期刊发的这三篇甲骨文研究文章,或从验证甲骨缀合入手,或讨论文字考释、辞例研究,或考查商代史实,都属于目前甲骨文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古代“金文”之“金”指铜(青铜),后人把铸刻在铜器上的文字统称为“金文”,实际就是铜器铭文。铸刻铭文的风气,以商周时期为盛,所以狭义的铜器铭文主要是指商周铜器上的铭文而言的。广义的铜器铭文既包括钟鼎彝器铭文,也包括戈剑、带钩、铜镜、货币等铜制品上的文字。因此“金文”不是一种字体的文字:先秦铜器上的文字是大篆;秦汉铜器上的文字是小篆、隶书;唐宋金元铜器上的文字可能就是楷书。据现在所看到的材料,在青铜器上铸刻铭文,最早见于商代早、中期,其时代上限甚至早于殷墟甲骨文。不过,那时的铭文字数极少。到商代晚期,铭文字数增多,最长的有50字。到西周达到鼎盛期时,长文如毛公鼎,多达497字。与甲骨文的发现与研究史相比,金文研究有着更悠久的历史,一直可以追溯到汉代,距今近2000年。《说文解字·序》称:“郡国亦往往于山川得鼎彝,其铭即前代之古文。”到了宋代,由于朝廷提倡,金石之学大盛,对金文的著录、研究出现高潮,吕大临《考古图》、赵明诚《金石录》等金石学史上的名著相继问世。元、明两代是金文研究的衰落时期。清代金石学和小学复兴,金文的著录、研究又得到发展。尤其是到了乾嘉时期,水平迅速提高,学者众多,著述如林。现藏国家图书馆的珍贵典籍《小蓬莱阁金石目》稿本,是清代著名金石学家黄易(号小松)的未刊著作之一。此书题为“金石目”,实际只著录三代至宋金元时代的金文,共328种,是黄小松藏金石拓片总目之金文目录部分。国图金石组的卢芳玉将该目录首次整理发布,为研究黄易收藏以及清代金石学提供了珍贵的原始资料。与甲骨文相似,金文资料中也存在伪作。比如容庚先生认为,录尊(《殷周金文集成》5419)乃卣之有铭残底而镶入无字尊内,不排除是估人所为。但容说未得到学界公认。吴盛亚《录尊真伪再考辨》一文,从版本学的角度校勘了该器存世的11种代表性拓本之后,认为容说很可能是对的,这已是在无法以实物验证的情况下所能做的最大的努力了。就录尊的真伪而言,容说是否正确最终仍需通过科技手段进行检测,我们呼吁典藏单位及早公布录尊的X光射线透视照片,以祛学界之疑。刘卓异《〈殷周金文集成〉师兑簋拓片勘误二则》一文也致力于纠正著录书中的误判。文中通过比对字形指出,《殷周金文集成》4274-2“元年师兑簋”盖铭当是伪作,可备一说。而“三年师兑簋”的三张拓片,其中著录号为4319的第三拓,所有字形、行款甚至间距,都与剔锈后器铭拓片的4318-2号完全一致,推断此二拓当为同一铭文分别在除锈前和除锈后的拓片,结论大体可信。甲骨文和金文都存在校重问题,但二者情况有所不同。甲骨校重就是剔除同一部甲骨著录书中所收的重片。因为甲骨文是刀刻的,如果两片甲骨上所刻字形、行款间距完全一致,就可以断定此两片甲骨是重片。但是,西周铜器是用模子翻铸的,铭文完全相同而为两器的可能性也不能完全排除。这是做此类研究时需要特别注意的。马晓稳《吴越剑铭拓本考证二则》有两则内容。第一则讨论越王剑A拓和B拓。作者认为,A拓和B拓是同一柄越王剑的两张不同拓本,B拓是由A拓修描而成的。第二则讨论吴王夫差剑。作者从文献中找到一条更早的史料,提供了吴王夫差剑收藏流传的新信息,有其学术价值。金文研究,离不开对文字学知识、语言学分析等基本手段的运用。比如所谓“一字析书”主要指甲骨金文中把一个字的两个偏旁之间的距离写得过大的现象。这种现象有时会使考释者把一个字误拆成两个字。张乐《说西周金文中的“鬲鼎”》对金文中仅一见的“鬲鼎”一词做考察,由于此器器形不传,学界对该词的解释就很难达成统一。作者认为,所谓“鬲鼎”实乃由上“鬲”下“鼎”构成的“ ”之繁体,这种写法也见于虢文公子作鬲等鬲形器,因此“鬲鼎”一词所从出的叔鼎器形亦当是鬲而非鼎。这种说法可备一说。而黄锦前《金文夫妻同字称谓释例》一文,研究金文中夫妻同字称谓的现象,而对这一现象的指证,可以确定人物之间的关系,串联起原本看似不相干的一些铭文,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更加丰富的资料,很有意义。目前全世界收藏的有字甲骨大约有15 万片,有字青铜器大约有2万件,如果每片(件)以10个字计算,总字数已超过170万字。数量众多,内容丰富,是研究商周历史、语言的第一手资料,弥足珍贵。甲骨金文未来的整理与研究课题很多,例如:流传经过、辨伪校重、搜集佳拓、汇聚同文、缀合复原、分类断代、编制索引等等。限于篇幅,这里试举两个研究课题来谈谈。第一、加强甲骨金文字词的考释甲骨金文字词考释,是甲骨学、金文学研究的重要基础工作。因为甲骨金文的字词如果读不懂的话,就谈不上利用甲骨金文来研究商周时代的历史和语言。传统的文字考释强调利用同时期、同地域文字材料考释甲骨金文,该方法在释字上已遇到“瓶颈”,很难奏效。随着近年战国楚简的大量出土,其中蕴含着许多商周以来传袭的写法,为释读甲骨金文提供了一把新钥匙。第二、加强甲骨形态和青铜器形制花纹的研究学者研究甲骨金文,多重视文字而轻视研究甲骨文金文所依附的甲骨材质和青铜器,这是不可取的。掌握龟甲和牛骨的形态,不但有助于缀合,而且有利于卜辞的释读。研究金文也一样,只重视铭文而不顾及铜器的形制和花纹,也是不可取的。过去甲骨金文著录书大多只著录有文字部分的墨拓,很少刊布甲骨形态和青铜器形制花纹的彩照,从而影响这方面的研究。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照相印刷技术的提高,近年新出版的著录书大多为甲骨金文配备了清晰的彩色图版,大大改善了研究商周甲骨形态和青铜器形制花纹的条件。甲骨金文,犹如“周诰殷盘,佶屈聱牙”,晦涩艰深,拗口难读,希望通过学者的潜心整理研究,使古奥费解的甲骨金文逐渐得以通读。本文经《文献》杂志编辑部授权刊发,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