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首师大考古研究:“马踏飞燕”应为“马踏匈奴鹰”骷髅舞

首师大考古研究:“马踏飞燕”应为“马踏匈奴鹰”

11月27日,首都师范大学考古系在其官方微信公号上发文称:该系教授宁强于2020年8月26日带研究生在兰州甘肃省博物馆参观考察时,发现俗称“马踏飞燕”的武威雷台汉墓出土的汉代铜奔马脚下所踏的鸟并非尾巴分叉的燕子,而是一只鹰。经过比对相关考古资料,分析研究后,宁强认为应将“马踏飞燕”铜奔马改名为“马踏匈奴鹰”。铜奔马 东汉 武威出土 甘肃省博物馆藏那么这是谁的鹰?鹰和马是什么关系?马踏飞鹰造型的铜雕表现的是什么主题?带着这些疑问回到北京后,宁强教授开始比对相关考古资料,查阅历史记载,寻找准确答案。近日,这项研究获得新突破。宁强教授发现,这只马蹄之下的鸟其实是匈奴王冠上的权力象征之鹰,而这匹奔跑的马则是汉代河西地区出产的训练有素的军马,这件“马踏飞鹰”造型的青铜雕塑的主题与陕西霍去病墓前的石雕“马踏匈奴”相同,都是墓主人战胜匈奴的纪念性雕塑。因此,这件著名的“马踏飞燕”汉代铜奔马应该改名为“马踏匈奴鹰”。马踏匈奴 西汉 陕西兴平 霍去病墓据了解,甘肃省博物馆收藏的这件东汉青铜作品,从1969年10月出土以来,已经有50多年的研究历史,最初是著名考古学家郭沫若先生将其定名为“马踏飞燕”,后又有“马超龙雀”“天马逮乌”“马神天驷”等诸种称谓。1983年,这件铜奔马被选定为“中国旅游标志”,其形象早已风靡全球,影响巨大。宁强教授和学生在考察中内容来自北京头条客户端[ 北京头条客户端 ]

同异

首师大考古新突破:“马踏飞燕”应为“马踏匈奴鹰”

11月27日,首都师范大学考古系在其官方微信公号上发文称:该系教授宁强于2020年8月26日带研究生在兰州甘肃省博物馆参观考察时,发现俗称“马踏飞燕”的武威雷台汉墓出土的汉代铜奔马脚下所踏的鸟并非尾巴分叉的燕子,而是一只鹰。经过比对相关考古资料,分析研究后,宁强认为应将“马踏飞燕”铜奔马改名为“马踏匈奴鹰”。那么这是谁的鹰?鹰和马是什么关系?马踏飞鹰造型的铜雕表现的是什么主题?带着这些疑问回到北京后,宁强教授开始比对相关考古资料,查阅历史记载,寻找准确答案。近日,这项研究获得新突破:宁强教授发现,这只马蹄之下的鸟其实是匈奴王冠上的权力象征之鹰,而这匹奔跑的马则是汉代河西地区出产的训练有素的军马,这件“马踏飞鹰”造型的青铜雕塑的主题与陕西霍去病墓前的石雕“马踏匈奴”相同,都是墓主人战胜匈奴的纪念性雕塑。因此,这件著名的“马踏飞燕”汉代铜奔马应该改名为“马踏匈奴鹰”。据了解,甘肃省博物馆收藏的这件东汉青铜作品,从1969年10月出土以来,已经有50多年的研究历史,最初是著名考古学家郭沫若先生将其定名为“马踏飞燕”,后又有“马超龙雀”、“天马逮乌”、“马神天驷”等诸种称谓。1983年,这件铜奔马被选定为“中国旅游标志”,其形象早已风靡全球,影响巨大。(文/北青-北京头条记者 张恩杰)【来源:北青网-北京青年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夜魔侠

20考研:首都师范大学发布最新研究生扩招信息!

2020年的考研情况,因为这个疫情的影响,教育部规定全国部分地区和高校,根据具体情况适当性的扩招,因为今年的开学时间整体推迟,就业的工作很难找到,因为许多公司大量的裁人,还有一些中小公司被迫倒闭,所以今年的就业形势并不乐观。所以很多高校多发布了今年研究生扩招到一些信息,有的学校的扩招比例是非常大的。4月18日的时候首都师范大学,在官媒中发布了这样一个消息就是今年将对20研究生:扩招上涨,然后复试时间的推迟。其实20年因为这个疫情影响很多,学校都发布了一些扩招的消息,这些消息对于20考研学生们来说,毋庸置疑是非常好的,因为我们都在期待着能有一个学校能够继续深造下去,所以也特别希望能有高校扩招,来给予这个机会,对学术进步的追求。虽然今年的扩招形式不确定性太大了,教育部规定今年的扩招高效偏向于东北西北地区。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全国整体性扩招是板上钉钉的,每个学校都会有一些扩招的名额,只是有多有少的问题,所以不必惊慌,你所报考的院校很可能也是扩招高校中的一个。抓住复试这个考研的最后一场战役,把握住这个机会。努力使自己的最佳状态展现在导师面前这样我们将有很大的胜算。加油,20考研的学子们,在抉择自己命运的时刻,一定要倍加努力。今日之努力,将是明日之辉煌。加油,一战上岸!

去乐辞显

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申请调剂到首都师范大学的学生原来报考哪?

首都师范大学因为在北京的原因,一所非常具有实力的大学被埋没了,还有人要注意首都师范大学不是北京师范大学等。这所学校在2017年9月作为新增的25所高校入选一流学科重点建设高校,一流建设学科是数学,这个数学是上级指定的,不像很多高校的自定,从这个水平上来看,这所学校的某些学科实力还是很不错的。在教育部组织的第四轮学科评估中,首都师范大学参评的22个学科全部上榜,其中5个学科进入A类,12个学科进入B类,5个学科进入C类。与第三轮学科评估相比,进入A类(前10%)的学科增加了4个,进入B+类(前20%)的学科增加了4个,且所有参评学科的排名均有提升。2020年首都师范大学拟招收各类硕士生2200人左右,4月20日,首都师范大学发布需要调剂的信息以后,5月20日开始在系统上进行调剂,截止到今天已经超过千人报名调剂啦!首都师范大学一志愿本身进入复试的生源已经超过2000人,而现在调剂过来的考生又超过千人。按照正常1.1.2的复试规则的话,首都师范大学至少已经录取了超过1700人,调剂过来的1000多名考生也就录取50-60%。这样看的话,还会有大量的调剂考生被首都师范大学复试后放弃。我们看一下都是原来报考哪些高校的考生申请调剂到首都师范大学吧!首都师范大学接收全日制考生调剂946人,非全日制考生调剂68人。其中来自报考原985工程高校的考生有571人,报考原211高校284人,报考25所新增双一流高校的107人,报考普通高校的42人,报考研究所的有10人.首都师范大学接收到的申请调剂的原报考985高校的考生多达全部39所高校:接收到调剂考生最多的原985高校是天津大学(47人)和北京师范大学(47人),其他还有中国人民大学(42人),南开大学(40人),北京大学(39人)。原来仅211的高校有76所,首都师范大学调剂的考生高达53所。超过三分之二的报考原211高校的考生调剂到这所高校。申请调剂最多的是南京师范大学的20人。其次是华中师范大学的17人和东北师范大学的16人。有10所新增的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考生调剂到首都师范大学,申请调剂最多的是原报考中国科学院大学的考生,多达51人。报考其他省属院校的考生,是否有陪太子读书的感受呢?好了,上述分类只是报考这些高校的,并非一定是这些高校的毕业生。比如毕业自原39所985工程高校的毕业生,一般也不会申请调剂到首都师范大学的。好了。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这。你认为普通高校毕业生申请调剂到首都师范大学,他们会被幸运的录取到吗?欢迎您在下方互动区留言。

上法圆天

首都师范大学考点完成首次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确认工作

11月10日,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首都师范大学考点考生报名信息确认工作顺利结束。为进一步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广大考生及工作人员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该校考点严格落实教育部和北京市相关政策要求,首次实行考生报名信息网上确认,共完成3751位考生的确认工作,较2020年增长近15%。该校高度重视本次网上确认工作,学校领导专门听取汇报,要求研究生院多方调研、积极准备、广泛宣传、合理安排、反复预演,确保网上确认工作高效有序、程序规范,不断优化信息确认流程,切实减轻考生负担。11月9日,北京教育考试院研招办主任卢杰一行在该校副校长马力耕,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梁占军、副院长孟凡德的陪同下,对网上确认工作进行了全面巡视,并听取了考点情况介绍,对有关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为了首次网上确认工作的顺利开展,研究生院提前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一是成立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首都师范大学考点网上确认工作领导小组,协同校内各职能部门保障工作顺利进行;二是详细制定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三是配强队伍,强化培训,合理分工、充分模拟,做到标准统一、责任到位;四是严格落实信息公开,通过研招网、研究生院官网、微信公众平台、短信平台等方式,发布公告和温馨提示等信息,助力考生成功确认;五是全力做好咨询服务和考生接待工作,通过电话、电子邮件及现场咨询等形式,及时解答考生疑问。据介绍,接下来,该校研究生院将针对大幅增长的报考规模,不断总结经验,与校内各相关职能部门加强合作、统筹安排,确保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后续工作的安全有序进行。(通讯员:首都师范大学付森)

倒霉蛋

沙龙︱在北美学考古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2018年6月13日,首都师范大学青年考古学人学社举办了第二届学生考古沙龙,邀请来自匹兹堡大学人类学系的赵潮、冉炜煜与陈玺文三位在读博士生,与大家分享他们在美国的学习经历和生活体验,让更多同学了解中美在研究生课程设置、培养过程、研究视角等方面的异同,有助于今后考古学的学习。本文据三位博士生的座谈内容整理,经本人审校并授权。首都师范大学学生考古沙龙依托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和公众考古学中心,由青年考古人学社主办,旨在建立面向学生的学术平台,创造更多的学习交流机会,通过考古著作读书会、研究主题讨论、专题学术考察等形式,鼓励同学们博采众长,拓宽视野,获得前沿新知。冉炜煜:考古学研究生的学习与生活我重点讲解五个部分,分别是:1.学制和流程,2.课程内容,3.学校日常工作,4.学术问题,5其他相关问题。这些问题大致是以我在匹兹堡大学为例的,当然有一些其它大学的例子可以进行参照。首先是学制和流程。在北美,考古学,尤其是史前考古学在大部分情况下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匹兹堡大学人类学系的系徽就能很好地体现这一点。这个系徽上有四张脸,这四张脸分别代表人类学下四个不同的分支学科:文化人类学,体质人类学,考古学和语言学。也就是说在美国比较传统的“four-field department”都是包括这四个不同的方向的。所以可以看到考古学,尤其是史前考古学是十分鲜明的属于人类学的。但是也有例外的情况,在很多地方中国考古学、东亚考古学是属于亚洲研究的。它更多带有一个地域研究的色彩,还有另外一些,像对于图像的研究一般会在艺术史下面。所以我们所说的考古学,在美国是分散在不同的学科中的,这反映了不同的国家基于不同的考虑对知识体系有不同的理解和分野,这是大家需要注意的一点。部分学校是有多个科系进行考古学研究也招收考古系研究生的。首先北美地区研究生学制比较特殊的一点是,博士和硕士项目是平行的。其中,硕士项目实际上是以知识和技能强化为主的,它主要培养一些高级的能够适应一些研究工作的人才。所以在美国这个项目更短一些,硕博项目平行是指一般本科生毕业后一般不是先读硕士再读博士,而是你选择读硕士还是读博士,这两个在理论上讲是平行的,当然我以后会讲其他的情况。硕士项目几乎所有的项目都是以授课为主的,强烈倾向于授课而对于研究方面不是特别侧重。与此相对的是博士项目,就是我们所谓的PHD,学制一般为五至六年。我所在的匹兹堡大学学制是五年,这个仅仅是书面的上的,在我们学校如果是五年毕业,全系是都会开party庆祝的。这个是非常罕见的。北美大学对于博士阶段的学习要求比较苛刻,首先学生要花很大一部分时间在修课上,这就是为什么博士的研究时长非常的长。此外博士生还需要独立开展自己的研究,通常会要求博士生有一次独立指导田野的实践,独立带队,相当于你是领队,带领一次田野项目,这些都决定了北美的博士项目一般时间很长。因为首先你需要上足够长时间的课做准备,还要真正深入田野进行研究,所以五到六年实际上是这些要求决定的。当然持有硕士学位者可以继续攻读博士学位,这种情况下一般是会有一定的学分抵扣,可以通过你研究生上过的课程抵扣博士的学分。一般情况下持硕士学位者接着攻读博士是在工作一段时间后,而且这并不是一个特别普遍的情况。考古学实际上是一个很多没有实体经济相关的专业,所以很多时候社会对于考古学硕士的需求比较低,所以很多学校是不设置考古学硕士项目。流程上需要区别一组关键词,这是在北美和中国是非常不一样的。国内的习惯是一名学生开始攻读博士学位后就会被称为“博士”。在美国,一个人只有通过论文答辩拿到博士学位之后才会被称为“博士”。再此之前你会拥有两个称谓,一是博士研究生(PHD student),这是博士研究的一个早期阶段这个阶段基本上以修课和研究规划为主的。在这段时间内你需要修满学分,尽可能学到你认为你未来开展项目需要的知识。再此基础上规划你对未来研究的一个计划。因为大部分情况下,需要向一些第三方的基金会申请研究经费,这个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在这个阶段结束后,就会变成博士候选人(Phd candidate)。所以很多人在自己的名片上都会注明。成为博士候选人,离博士学位只差一步,学位论文,听起来非常简单,但实际上这是非常关键也非常困难的一步。在这一阶段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工作,指导带领自己的田野工作和进行论文写作。冉炜煜如何获得博士候选人的资格?我归纳了一下基本要求,不同学校可能略有出入。首先需要修满一定数量的学分;二是通过博士资格考;三是开题报告通过论文答辩委员会的批准。博士毕业的条件比较明确:一是你需要获得候选人资格,二是完成你自己的研究,三是论文获得批准,这在全球都是一样的。这牵扯到两个不同的名词,一是博士资格考,在美国大部分大学都存在这个考试,通过考试才能拿到候选人的资格。理论上讲这一关会淘汰掉一部分人,主要是对学生理论和基础知识的考察。在很多大学,资格考会更侧重你对理论的掌握,是否了解你要研究领域的理论,能否用自身的知识储备对这一理论进行评价,你将如何运用这个理论进行自己的研究。这个是考察的关键。这是与人类学研究理论框架相匹配的。这个框架对理论的要求非常严格,所以资格考也比较关注这方面的问题,而不是琐碎的知识点。其次是针对你的研究题目进行考题,博士资格考最大的目的是逼着你看论文,看与你研究方向有关的论文,来增长你的知识,去评价有关及研究方向的理论从而指导实际的研究。不同学校有不同的形式,从考试名称到考试的时间。二是论文答辩委员会,据我的了解现在国内部分高校也开始采用这种模式了,而在北美论文答辩委员会是一个比较固定的机构。在博士第二年或第三年确定了你的研究方向后,就要确认自己的论文答辩委员会。论文答辩委员会的一般构成,以匹兹堡大学为例,一般是需要四位成员。主席一般由导师担任,很少有例外的情况。需要至少有一人来自于本系以外。这个构成可能有以下几个考虑,一是答辩委员会的不同成员可能会对你的论文进行多角度的指导。比如你的研究里有石器或者陶器分析的话,答辩委员会的成员可能有一个这个方面的专家。这样他可以对你这方面的分析进行特殊的指导。或者你研究的是区域的聚落形态,可以选择另外一个成员指导这一方面。这能确保博士生的研究获得全方面的指导尽量避免研究中出现没有人可以提供指导的“死角”。如果我研究的方向系外内没有专家很少能够指导,那么可以系外的专家进行指导。这一措施可以避免长期只跟本系的人合作,导致思路视野受到一定的局限。系外的答辩委员会可能会比较有效的避免这种局面。第二个是要说的是课程的设置,以匹兹堡大学为例。考古学专业要学习人类学核心课程。人类学核心课程会有四门,每一个方向有一门。在匹兹堡大学要求学生在研究生阶段至少通过其中三门。除此之外有一些考古学必修课程,这个不同学校是有不同的安排,而且这种课程很多学校是为了体现自己的特色。比如我们的必修课程一般包括了数据分析(这是一个比较传统的特色部分),还有像聚落形态、酋邦演进这类课程基本上是准必修课,大部分人都会上。还有其他考古学专业课。这是根据学生的需求来确定。比如我要做与动物考古有关,可能就会选择动物考古相关课程还有环境方面的课。而如果我要做的与家户方面有关,就会选择和手工业相关的课,石器的理论陶器研究理论等类似的课。所以你看这三类课程的分层是十分明显的。第一层是基础,第二层是在本系学习能获得的一些精华,第三层是根据你的研究需求进行自主的选择。学分要求各个学校千差万别。通常是两到三年完成全部学分要求,匹兹堡大学是相对来说一个比较老派的学校,所以学分要求比较多。大概需要两年半到三年半,最快也是需要两年半的时间。不少学生也在反思我们学校的课程是不是太多了,是否需要留更多的时间给学生。不同学校的学制是特别不一样的。如果你上课的时间多,你自己进行思考研究理论的时间可能相对的会少一些。如果要留足够的时间思考研究理论,那么你的知识储备就可能少,实际上并不是说哪个好哪个更不好,而是你需要有所取舍,不同的学校,不同的科系不同的人可能对这件事情有不同的看法。课程形式可能是与国内差别最大的,分为讲座课和讨论课,而不同的课程类型也是有不同侧重的。在美国,本科生的基础课一般是没有讨论课的。本科生的进阶课,比如我在本科生阶段决定学考古课了,本科最后两年可能会接触一些考古的讨论课。但是在研究生阶段,尤其读了博士之后,讨论课的比重会迅速增大,这个时候是就要根据很多考古材料进行讨论,进行思辨。对理论进行评价和运用的时候,大家就会认为讨论课是更加重要的,所以在美国可以看到研究生讨论课的比重大增。这一点上因为国内开设的讨论课相对比较少,所以大部分人去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在最开始的时候对这种讨论课非常不适应。但是我认为它有它存在的道理,并且有很大的价值,因为在研究生阶段你对一些问题的理解和见解比知识的储备更重要。讨论课还有一个特点是课前的阅读量非常大。之前听过一个比较夸张的说法,美国的社会科学博士大概需要每天读一百页文献。讨论课尤其对课前阅读有很大的要求,如果你课前不能卒读文献,那么上课的时候可能就会傻眼。不仅阅读量大,对阅读的质量要求也高,这对于很多人来说,开始是非常痛苦的。这一阶段大部分课程的期末评价一般以论文写作为主,这个比较好理解,你的观点有时会比你掌握的知识细节重要很多。所以论文写作是一个练习组织表达自己观点的重要方法。第三个方面,我之前说过,博士生的阶段是五到六年,在大多数大学一般不会给全额的奖学金,除非有一些特殊的研究方向。这就要求在读书的期间,在承担高强度学习同时,还要参与到学校的日常工作当中,以获得学费和生活费。与此同时,你会被视为学校的雇员,所以在美国很多时候问你跟哪个导师的时候,会问你同谁一起工作,很多时候你会被视为和他是平级的关系,你们都是学校研究部门的一个职员。其中最主要或者最多的是教学任务,这里面有助教,不独立承担一门课的教学,主要帮助主讲教授整理课程资料,例如帮助出一个讲义,整理ppt。有的时候需要协助出考题,批改作业及试卷。匹兹堡大学比较特殊的工作是教授练习课,这对自己尤其是毕业后有志进入大学从事教职的人是一个很大的磨练。对自己的语言能力,传达给学生哪些重要哪些不重要是一个非常大的磨练。除此之外有一些其它不同的职位,独立教授本科生课程,比如从大纲的准备到教材,到最后的出题、批作业、给分,全部都是自己的完成,这个花费时间很大。还有助理研究员,进行研究活动,比如数据分析,具体职责视情况而定。还有一些学生管理岗位。学术活动方面,在美国基本上有几个会是大家都会去的,比如说美国考古协会年会(SAA)每年一届,美国每一个地方人头攒动,大家穿着徒步鞋,从世界各个角落冲过来,这是大家能够聚在一起讨论很重要的机会。还有就是东亚考古学大会(SEAA),今年是在南京举行,这对于亚洲考古来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会议。除此之外有一些比较重要的学术期刊。最后一个是学术讲座,在匹兹堡大学有许多种学术讲座,例如可能有来自国外的访问学者进行讲座,或者是毕业论文答辩结束之后,需要在全系做一个讲座,给大家介绍你的博士论文说的是什么,例行的必须的一个流程。这样能让全系的人知道你干了些什么,而且能够就此进行讨论帮助你能够进行最后的论文修改和提交,除此之外还有参观活动和田野活动。最后,是一个很多人讨论的问题,“我应该去北美进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吗”?通过我刚才的叙述大家也能感觉出来,北美的培养体系与国内存在比较大的差别。你在从一个培养模式转移到另一个培养模式的时候,要付出很多的牺牲,比如你要牺牲时间去适应英语,需要适应生活方式、管理模式等等。我在这里列出来一些优势和一些劣势。优势就是开拓视野,培养独立思考、独立研究、独立管理田野项目的能力,这个在国内来说可能是比较少的,如果你在北美想要完成一个研究项目,从写到提交到申请资金到找人找设备,去打理当地的关系这些全部都是自己的干的。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方面背后是没有自己的导师进行指导,非常考验自己这一方面的能力。当然,到北美留学也有一些劣势,比如时间长,挑战多;还有很多人会问到的一个问题,你对这个事情付出五到六年的时间值得么?在这五到六年的时间中你可能收获到很多,但同样会牺牲很多东西。这五到六年值不值得你攻读这样一个学位,这五到六年你自己是否可以做一些更多的事情?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毕竟五到六年是一个很长的时间段。第二个是远离国内的学术圈,尤其是毕业之后有志于回国发展的,这可能是一个不太正面的影响。当然这个是见仁见智。当然现在国内外的交流在逐渐增多,使得这个劣势越来越不明显。总的来说考古学的研究生学习是一个非常艰苦的过程,但是学考古的人是一群非常疯狂的人,很多人在其中会找到许多乐趣。赵潮:比较考古学与全球视野我之所以选择这个题目是因为,去到美国之后很多亲朋好友都会问的,他们就很奇怪的一点是,“你为什么要在美国学考古”?中国文明有辉煌灿烂的历史文明,这么多古迹你不去研究,为什么跑到美国一个没什么古可考的地方去做考古,学考古?其实这个对话透露出大家的一种误解,那就是,美国的考古只是研究美国境内的考古。但其实不是这么一回事。大家可以看到我们匹兹堡大学人类学系考古学科的老师一共只有七名,比首师大的师资规模还要小。但是我们系的老师做的考古覆盖范围却是十分广的。有做欧亚草原地区的,有做中美洲玛雅地区,南美洲安第斯地区还有中国。这不仅仅是我们一个学校的特例,在美国有许多学校都是类似的情况,考古系的老师会分散在全球各个地方做工作。所以在我们的课堂上能够接触到来自不同地区的考古知识。赵潮我们系现在的在读研究生,也是来自五湖四海的:有从欧洲来的,有很多从中国来的,也有从拉丁美洲来的,还有一些美国人。这些美国人不止在本土研究考古,也分布在全球的各个角落去从事考古工作。旁边这个图是我们在上考古学导论课的照片。美国考古学导论的课程设置也与国内十分的不同。他们的课程是人类起源与行为现代性出现,农业起源,社会复杂化发展与文明起源三大主题将世界的考古发现串联在一起讲解。这是教授在讲解史前农业向日本列岛传播的照片,他画了一个很卡通的日本地图。不仅高校具有全球化的视野,美国的博物馆的展品也是来自于世界各地。所以我们在逛美国有名的大博物馆时就可以足不出户饱览五大洲的灿烂文明。那么大家可能有一个疑问,为什么美国人研究全球考古?很多人可能会说是因为美国自己的东西太少,所以他不得不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考古。但是我想这个问题没有这么简单。首先,在美国的西南地区,考古遗址也很多。但是在美西南的一些传统的考古牛校仍有部分教职提供给研究外国考古的学者。虽然美国很多不同院校的考古学系老师不如在中国考古学系多,但是美国有考古的院校非常多,培养的博士研究生也非常的多,它的规模是很大的。它这么大的规模显然不是定位在做一个局部的考古,而是要做全球范围内的考古。所以我认为美国做全球考古与其对自身考古学科的定位有很大的联系。美国的考古学科定位与中国最大的不同,在于其是作为人类学的考古学,大部分的史前考古是设置在人类学系底下。他们关注的问题是比较宏观的有关人类的文化演进中一些比较重要的课题。比如现代性行为的出现,农业的起源和社会复杂化等等。对这些问题我们很难通过一个很局限的地区做一些工作就能够说明白的事情。所以需要经过大范围的比较来去深入的探讨这些问题。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考古工作,就避免不了将全球文化做跨区域的地域性比较。那么他们比较的重点在哪里呢?首先,他们比较关注的是,想通过各个区域文化的比较来看文化演变的动力规律以及机制。我举一个很生动的例子,通过例子向大家说明怎样去做文化演变的动力规律以及机制。我导师(Loukas Barton博士)与中国做的合作就是基于这样一个动因进行比较。他博士是在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读的,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当时有一个队伍,是想做一个史前环境对干旱环境的适应性研究。他们一开始做的是美国西南地区。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许多事情只靠美国西南地区的材料是很难说明白的。因为人类的行为特别复杂多样,无法把握哪些行为与人类对干旱环境的适应性有关,哪些行为是随机性的行为还是文化传统等等。所以他们期待寻找到另一块环境相似的地区去研究人类的适应性行为,并与美西南进行比较。后来他们选择的一个点是在中国西北地区的干旱区,青藏高原的边缘地带,与兰州大学的地理系合作。通过对中国西北与美国西南的比较,就可以很清楚的知道,人类在对这种干旱环境的适应中有哪些共性的东西。当然,我们看到这种追求研究文化演化的动力机制与规律,并不是所有学校都热衷讨论的一个话题。有些学校则更热衷于讨论所研究的区域的文化有什么特殊性。但是这个特殊性的研究也离不开比较,因为只有通过比较,才能破除很多“本应如此”的认识,真正认清这个地方的文化到底有哪些特殊之处。那么比较考古与全球视野能为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收益?可能很多学习中国考古的学生们会提到我们发掘很多,报告任务也很繁重,我们的东西都没有搞清楚呢,为什么要投入那么多精力去了解外国考古呢?我想,其实我们在研究中国和国外的考古是可以齐头并进的。因为只有我们有一个全球范围的更广阔的视角,才能对我们的研究有一个更好的把握。我认为有几点是全球视野给我们带来很大收益的。首先,它能够在更广阔的时空范围内去理解中国文化的特质和演进轨迹。我们大家都知道文明探源工程已经进行了好多年了,成果也非常的丰硕,但是我们很难说明中国文明在演进过程中到底有哪些特征是不同于西亚,不同于中美洲或者南美洲安第斯文明的。我们现在并不能说明这样的事情,如果要说清楚这些事情,需要我们需要有更广阔的比较的视角。把中国文明的社会复杂化进程和世界其他地方进行对比。同时,比较考古的视野能够为我们带来更多的研究话题。目前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往往会遇见一些瓶颈,找不到独特的视角去研究问题。但是比较考古就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新的话题,因为通过比较的视角,我们破除了很多想当然的认识,看到了不同地区文化发展的独特现象,而这些现象需要解释,就会形成很有意思的考古学问题。比如通过对世界不同区域的农业起源过程进行比较研究,我们发现有些地区在农业起源之际发展出了大型的村庄,出现了人口集聚的现象,有些地区则仍然保存着狩猎采集时代分散居住的特征。观察到这样的现象,就会促使我们去,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异,这种差异对后来的社会发展进程又有哪些影响?第三,我认为比较的视角可以为我们的研究提供很多经验和灵感,大家都知道中国在史前时代距今5000到4000年之间有一个气候恶化的事件,伴随着气候恶化的事件,有很多出现复杂化社会发展迹象的考古学文化相继衰落,但是我们并不清楚是怎样的人地互动关系造成了考古学文化的衰落,如果我们看一看其他地方的研究的话,会发现在美洲地区在公元后的1000年左右也有一个气候恶化的事件,这个气候恶化的事件也伴随着玛雅文明,南美洲的蒂亚瓦纳科文明、美西南的查科文明的衰落。西方学者通过不同视角,提供了很多关于人类如何响应气候变化的研究,去探索文明衰落与环境变迁之间的复杂关系。。这些研究提供了很多思路与方法上的启发。为我们研究中国在这种气候波动时期人类文化对环境的适应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灵感。还有一点我想强调的是,比较的视野为考古学理论和方法在中国的应用提供了很多的反思。全面否定国外的考古学方法理论,抑或是全盘接受国外理论方法,并生搬硬套在中国考古材料上,都是不可取的做法。。如果我们了解国外考古学家对每个区域的研究,就会发现一些特定的考古理论和方法都是基于考古学家在某一个区域的实践基础上然后形成和完善的。所以我们就会很理解为什么他形成这样的理论方法,这些理论方法得以形成的前提是什么,这个时候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中国的材料,就会去主动思考中国考古材料的情境,是否与这些前提相通?这些理论是否可以借鉴过来,借鉴与应用是否需要修改最后,我认为用比较考古的视野看待中国材料,还能带来一个重大的收益,这个收益不仅局限于我们国人,更能惠及全世界所有对历史,对考古感兴趣的志同道合的人士。如果有一个全球化的视野,我们可以推动中国的知识走向世界,引起更为广泛的关注。我看到有许多畅销书,尤其是融入了考古学研究成果并且具有全球视野的畅销书,在谈到诸如人类的农业起源的问题,探讨文明是怎么样产生怎样衰落的问题的时候,都会提到中国,但是提到中国的时候都是两三笔带过,这就意味着他们知道中国的知识很重要但是他们对中国太不了解,这个东西对他们来说是一个黑洞,他们没办法说更多的话。我们可以看到在说很多问题的时候,考古学家会说中东发生了什么,说中美洲发生了什么说的很详细,但是说中国的时候则非常的粗略。我想,如果中国的考古学家具有全球的视野的话,我们就可以充当一个桥梁,将中国的知识通过与其他的文化文明进行比较,让中国的知识能够融入到一个世界考古学的体系中,让大家更加了解中国的文明。所以倡导大家还是要将英语学好,如果是有志之士欢迎大家挑战一把,出国留学。即使不想留学,学好英语也是很重要的,这样我们就可以获得更多考古的知识,通过知识扩充我们的视野,更好的去做我们的研究。陈玺文:人类学视角下的考古学考古学到底什么样,如果从学校专业架构来看,很明显首师大的考古学专业是在历史学院底下,但是在匹兹堡大学考古学则是在人类学下四大分支的其中之一。人类学又是在文学院底下与传统的历史系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科系。陈玺文什么是人类学呢,简单来说是以人为中心的学说,研究人类社会和文化,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听到人类学的定义可能会好奇,到底与历史学的差异在哪里,为什么需要有人类学这样的学科存在?来跟历史学做一个分别,人对某个理论的好奇心,定义了某个学科的独立。例如政治学和经济学为什么是分开两个独立的学科,因为政治学关心的问题与人类学并不一样,经济学关心的问题在政治学里没有被提到。他们各自有自己独特的关怀,所以才能成立一个独自成立的学科。根据这个最终的关怀,我们可以定义出什么是这个学科所要了解的具体的知识、学科的具体任务。根据你想要了解什么知识,你可以去设计一些适当的方法去进行有效的资料收集。在美国或者其他知识生产的结构大概是这样的流程。那回到人类学这门课,它有什么特殊关怀可以让它独立在历史学之外从事考古学的研究呢?这个可以从人类学的发展可以讲起,从地理大发现以前,欧洲社会发现世界存在许多超出自己认知的人类社会,比如原始部落。欧洲人就很好奇好几千年都没有发现,还有这样一个角落存在这个世界,进而开启了欧洲世界对异文化的兴趣。很多早期的人类学文献和人类学研究来自传教士对当地的描述,他们到当地的土著部落为了传教或者为了贸易,甚或为了剥削,对当地的政治经济事物做一些描绘和记录,回报给祖国,制定当地的政策,这就开启了人类学对异文化的兴趣,从地理大发现以来,人类学维持了对异文化的兴趣,一个主要的核心价值在于人类学家通过研究异文化借此来反思自己的社会和文化,然后挑战你以为是常识的东西,挑战各种看似非如此不可的事情。在这里举一个我觉得很有意思的例子,1966年,美国人类学家Laura Bohannan写过一篇文章(Shakespeare in the Bush,Natural History, August/September 1966),讲述了一件有意思的事。作者本人爱好文学,特别喜欢读文学作品,有一次被英国同时吐槽,“你们美国人不可能完全理解莎士比亚的作品,因为莎士比亚是英国作家”。作者就有点不服气,她认为文学作品的内涵应该是普世性的,像《哈姆雷特》这么伟大的悲剧作品,虽然美国和英国的社会风俗有点差距,但是不至于说我身为一个美国人没有办法理解莎士比亚的作品。后来他们两个争论的事情有点开玩笑,不了了之。不久之后,Lanra到西非的一个部落进行人类学研究,随身携带了一本《哈姆雷特》,准备有空的时候可以看。土著发现了人类学家在休闲的时候看那本书,就觉得很好奇,问,“你在看什么东西?”Lanra就觉得机会来了,觉得如果能向这个土著介绍哈姆雷特的剧情,介绍莎士比亚作品的悲剧性和伟大之处在哪,不就正好可以证明说文学作品的价值是具有普世性的,即使在西非一个部落的土著没有受到过文学的训练,只要把作品翻译给他们听,那是不是土著也可以理解这种悲剧性伟大的地方?剧情梗概大家都知道:哈姆雷特王子的叔叔暗杀了他的父亲,娶了王后,哈姆雷特复仇的故事。当人类学家解释这个故事时,发现土著面无表情,后来在和跟土著讨论过程当中发现,原来在这位土著人的风俗习惯中,小孩儿的父亲死掉,让哥哥或者弟弟承继他的妻子和小孩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他们也没有办法理解,国王死后为什么会以灵魂的形式出现,因为他们的文化中没有灵魂的概念。这就对Lanra非常有冲击:如果莎士比亚的作品没有办法在这个西非的部落里被以它原来的方式理解,那么英国同事的吐槽又有多少真实性呢。因此这是人类学的基调,你把你在日常生活中看似是常识的东西,看似是理性的事情,非如此不可的事情,带到异文化中做研究,可以找到一些你原本觉得是理性的东西只是你的习惯,你觉得非如此不可的事情只是可能的事情。那么,这与考古学有什么关系呢,这让我想起我读本科的时候,上大一时《考古学概论》老师前几次课就跟我们说,考古学是加了时间深度的人类学,什么意思呢?因为一个遗址只能被挖一次,一个故事只能说一次,资料没了就没了。如果部落一直存在的话,你可以一直探访那个部落,重新把资料收集起来。因为考古学的特性,资料只能被收集一次,遗址发掘之后就被永远遗失了。所以我感觉人类学底下的考古学像是把古代社会当做一个现成的异文化来理解,借此像那个作者进入西非的部落,重新理解文学作品的悲剧性是否具有普适性的事情。考古学家通过了解古代社会挑战一些常识,本来觉得非如此不可的事情。如果我们把社会当成是一块蛋糕,蛋糕的第一层是意识形态,中间有社会结构和风俗制度,最下面是经济和科技这种三层的结构。你会发现,比较现在的社会和比较过去的社会,常常可以在两层或者三层结构下发现有不同的意识形态,不同的社会组织和结构,也有不同的经济和科技。因此,通过比较古代社会和现代社会这三层制度上的不同,将考古学作为人类学一部分的考古学家,就可以借此进行人类学风格的考古学研究。

钢铁山

这类专业就业率低,工资待遇不高,不建议大家报考

上学最头疼的一门课,就是历史。中国5000多年历史,发生了那么多事,青史留名的大事都背不完。每次背了之后,过段时间跟没背一样。当时就发誓,以后干什么都不学历史。好在高考选了理科,不过历史学是十二大学科门类之一。历史学类专业,如果分文理科,当然只是文科学生可以报考。不过,这实在是一类没什么可说的专业。历史类专业的毕业生,出路一般是当老师,除此之外,普罗大众没有其他更好的出路01有哪些专业历史学类专业的学科代码是06,只包含一个专业类,总共4个专业,分别是历史学、世界史、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等。教育部最新的学科评估结果中,历史类专业全部归入到人文社科类专业。包括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等。以中国史为例,学科评估结果排名比较靠前的学校中,A+分别为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A类包括北京大学、南京大学,A-类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山大学等。大部分都是偏文科的学校。世界史的学科排名结果如下,很多师范类学校。考古学如下。02就业分析以首都师范大学为例,该校2019届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除了历史学(基地班)的就业率最低,为92.31%。注意,其中有两列分别为“签约率”、“灵活就业率”。签约率很低,普遍在60%上下。在各大高校的就业率中,毕业生签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至于灵活就业率,你可以细品。我专门查了一下灵活就业率的定义,为:指非全日制、临时性和弹性工作等灵活形式就业的人员。它包括在各级档案寄存机构寄存档案的与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的失业人员、辞职人员、自谋职业人员,档案寄存期间经劳动人事部门批准退休人员,已办理就业失业登记的未就业人员,从事个体劳动的人员,个体经济组织业主及其从业人员。说白了,就是没找到工作的。该校2019届研究生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如下。相较于本科生,签约率有所提高,但世界史、文物与博物馆也只有60%。从本科生、研究生的就业率来看,不容乐观。该校对学生年薪的调查结果显示“毕业生最终落实的年薪平均10.34万元。其中,本科毕业生9.95万元,研究生10.73万元。各学历层次的初始年薪均高于去年”。对于最能反映专业优劣的就业相关度,首都师范大学给了一个粗略的指标“毕业生认为目前的工作与所学专业匹配度“很相关”或“相关”的平均比例为85.63%%,就学历层次而言,本科和博士研究生均高于85%,硕士研究生为85.63%%,本科生为85.26%%。”就业相关度没有给出各个专业,所以,对于历史学专业也没有什么参考意义,毕竟该校还有很多其他专业。不过跟许多高校相比,这已经是一个进步,至少有专业相关度。在上面列的许多学校中,不止一所高校,连相关的统计数据都没有。就业质量报告还有一项非常有价值的信息,就是毕业生进入基础教育系统的统计结果。这里有幼儿园、小学等。有些小学、幼儿园还是非常不错的。如果能进入这些单位,再加上编制,个人认为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北京的基础教育资源,绝非其他省份可比。03报考建议关于历史学,实在没有什么可讲的,对于报考建议,两点吧。1、谨慎报考历史学只有4个专业,选择性很少,而且只有文科生可以报考。重点是就业一般,就业面窄、就业率不高。如果不是真爱,实在不建议报考。2、待遇不高虽然有些高校统计的起始年薪十万左右,可学校统计结果只能作为一个参考,要打个折扣才是真实情况。不过有在历史领域做得好的人,前段时间看过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作者的历史写的非常好。且不说是正史还是野史,他本人据说因为这一套书已经升为处级。可大多数人没有当年明月的水平,只是拿着微薄的薪水。历史学很简单,总体上没有什么可说的。总之一句话,如果想报考,三思而后行。

从西文理迈向考古学之路

时间:2020年10月21日19:00-21:00地点:西安文理学院图书馆报告厅主讲人:李小琴讲座主题:探寻宗教考古——墓葬中的佛教元素主讲人简介:李小琴,西安文理学院原人文学院2015届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北京联合大学历史文博系硕士研究生,首都师范大学考古学博士研究生,师从后晓荣教授。主要从事汉唐考古与佛教考古研究。曾参与新疆呼斯塔遗址、法国古人类研究所佩皮尼扬阿拉沟遗址发掘等多项考古发掘工作,国家重点社科项目“中印石窟寺研究”、学科项目“蒙元文化调查与研究”等,并在《江汉考古》等核心期刊发表考古发掘简报、学术研究论文多篇。应历史文化旅游学院文物与博物馆学系邀请,李小琴博士为西安文理学院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全体学生做“探寻宗教考古——墓葬中的佛教元素”专题讲座。讲座开始前,裴书研副院长对李小琴博士进行简要介绍,他提到此次讲座除涉及考古学专业知识外,李小琴博士也将为我们介绍她的考研备战与专业调剂经历。希望大家能够从这次讲座中了解到不一样的考古知识,感悟宗教考古的特殊魅力。讲座之初,李小琴学姐为同学们分享她的历次考古发掘经历,通过一张张生动有趣的图片展示她在国内外的考古发掘生活。其次,李小琴学姐对宗教考古基础知识做简要概述,涉及佛像的基本特征、佛像及菩萨像各部分名称等。提出类型学、层位学、年代学是宗教考古学研究的重要支撑,并详细介绍以“三光”(头光、身光、背光)、坐姿、手势、肉髻类型等为标准的佛像和菩萨像的区分方法。李小琴博士还向同学们展示她近期研究成果“西安地区唐墓中的佛教元素”。李小琴学姐立足于宿白先生研究基础,结合墓葬中佛教元素及演变特征将唐墓分为三期,即高祖至太宗、高宗至玄宗、肃宗至唐末时期。通过详细对比三期佛教因素内容及特点,指出造成此类差异的原因主要在于唐代政治制度、政策及丧葬习俗演变等。在问答环节,李小琴学姐与参与讲座的师生进行了交流互动,细致回答了听众提出的诸多问题。最后,正如李小琴学姐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断地专注和热爱考古事业,坚持不懈才能在此领域有所收获。”相信通过此次讲座,同学们不仅收获到了与宗教考古相关的知识,也对后续学习的方向规划有了一定的认知。本次讲座在掌声中圆满结束。

咖啡镇

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参加“停课不停学”全国中小学优秀网课案例获奖

未来网高校频道8月28日讯(记者 杨子健 通讯员 高洁)日前揭晓的2020年“停课不停学”全国中小学优秀网课案例征集活动中,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教育专业型硕士李哲夫同学的教学案例《音乐综合课: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成功入选,指导教师:高洁教授。本次评选活动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集团与北京师范大学远程教育研究中心联合举办。该活动发起后,受到各省市教育部门、教育机构和广大中小学教师的热烈反响,共征集来自全国不同地区的996个中小学网课案例。经过五十余名专家的多轮评审,最终评选出疫情特殊时期下100个最具创新性、代表性、高质量的中小学优秀网课案例。据了解,在100件获奖案例中,音乐学科共有两个案例获奖,其中北京市获奖案例一个,李哲夫同学获此殊荣。值得一提的是,他是唯一一位以在校生身份获奖的选手,其余获奖人员均为一线教研员或教师骨干,其他优秀网课案例由语、数、外等多个学科分揽。

蟋蟀

「首师·头条」勇毅坚韧 求实求新——校长孟繁华在2020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勇毅坚韧 求实求新——校长孟繁华在2020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10:38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大家好!很高兴在金秋时节与大家如约相聚首都师大,隆重举行2020级研究生开学典礼,共同见证一群意气风发的新时代青年从此开启新的梦想。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向来自全国各地的2782名研究生新同学表示衷心的祝贺和热烈的欢迎!首都师范大学创办于1954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市人民政府创办的第一所大学。开展研究生教育40年来,研究生培养规模和质量持续提升,形成了浓厚的研学氛围、开放的办学体系、独特的竞争优势。近年来,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数学学科入选一流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5个学科进入A级、6个学科进入B+。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全国重点马院。获批建设“首都教育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成为该批次唯一获批的北京市属高校。学校文化底蕴和学术涵养深厚,拥有一批国内外著名学者、教授,包括大家耳熟能详的全国当代教育名家欧阳中石先生、劳凯声先生、方复全院士。还有60多位千人计划、万人计划、长江学者、杰青等各类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和40多位来自美国科学院、欧洲科学院、荷兰皇家艺术与科学院、西班牙科学院的世界著名院士、科学家。这些身边的大师,可以让你们享受到国内一流,甚至是世界级的高品质教育。学校秉持文、理、艺、教四大学科群共同支撑高水平教师教育的办学理念,坚持立德树人,彰显教师教育特色,校友遍布社会各个领域,既有扎根基层、默默奉献的中国最美教师,也有著名科学家、院士,还有局长、市长、部长、国家领导人。作为首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北京市中小学校长和教师中有一半毕业于我校。习近平同志来校考察时曾说,首都师大“是一所很好的学校”,“是一个很有份量的学校,特别是在北京基础教育方面,功不可没,培养了大量人才。整个学校状态很好,基础很好,前景也很好。你们在这里学习,是件大好事。”同学们,今年是个特殊的年份,新冠肺炎疫情来势凶猛,给国内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直至今日,疫情仍在世界范围内泛滥,包括我国在内的多国科学家们正在分秒必争地开展新冠肺炎疫苗的研发和临床试验,这些不仅需要以大量的研究和临床数据为基础,实事求是、科学攻关,更需要以创新的思维和方式为主线,精准防控、科学治理。这中间的关键词,就是“科学”,发现和解决科学问题的路径一是“求实”,二是“求新”。伴随学校66载发展历程,“为学为师、求实求新”的校训精神,早已渗入每一个首都师大人的血液之中。而即将以首都师大研究生身份开启新征程的你们,既是学习者也是研究者,将在学习和研究的互为一体中彰显研究特质;既是受教者也是创新者,将在受教与创新的相辅相成中激发创新活力;既是学生也是学者、师者,将在学生与学者、师者的角色切换中培育学者精神和师者品质。这种“精神和品质”,既有追求真理的“求实”,又有立志求变的“求新”,更有人之模范的崇高追求。这是首都师大人的文化基因和学术特质,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事业基石,也是造就社会精英和栋梁之才的精神内核。我相信,你们会在首都师大实现学术梦想、收获丰硕成果,成为创新发展的中坚力量。在此,我提三点希望:一是要勇毅坚韧、持之以恒“海深纳百川,恒者终行远。”科学研究是研究生阶段的常态,这既是一个寂寞甚至枯燥的过程,也是一段考验耐心和恒心的历练。当你们选择攻读博士、硕士的时候,就选择了承担它的重负与历练,享受历尽艰辛后的快乐与甘甜,并从中寻得自己的坐标与价值。科研不是对知识的浅尝辄止,而是对真理的执着追求,需要我们学会在循环往复的“假设、实践、检验”和“深究、反思、批判”中收获求是求知的乐趣,更要求我们葆有矢志不渝的初心与恒心。“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你们要学会在担当中历练、在历练中成长,勇毅坚韧、勇往直前,方能行稳致远。二是要修身立德、为学为师“师者,人之模范也。”科研的本质是探索规律、追求真理,而教育的真谛是人点亮人。人无德不立,堪为人师而模范之更当修身立德。作为一所师范大学,我校始终以“人之模范”的标准培养人,这一传统历久弥新、终身受用。做学问的过程就是滋润心灵、塑造人格、提高德性、修身正己的过程,希望大家能把修身立德、学做人师贯穿于学术研究的全过程,乃至一生。要始终秉持一颗崇德明礼之心,锤炼向上向善的道德品质,求索真理、淡泊清明、超越自我,不断提升“为学”的境界;要始终保持追求学术本真的赤子之心,维护诚信规范的学术尊严,恪守学术道德、捍卫学术伦理、传承学术情怀,持续夯实“为师”的德基,诚笃为学、行为世范。三是要勤于思考、求实求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创新是研究生教育的灵魂,独立、深入的思考是创新的前提,求真、求实的研究则是创新的基础。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今天,“求实求新”的校训精神更加凸显出不忘本来的根本属性和面向未来的开放特质。你们要在学习中培育自我创新思维,申辩性地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科学性地分析问题、认识问题,从而探求创新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指出,要把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希望同学们在学期间,要培养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永葆学术热忱、勇于独立创造,以求真为本、以求实为魂、以求新为要,努力扩展学术视野、开辟学术气象,走出自己求实求新的学术道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5月4日寄语广大青年:“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你们即将在这里开启人生另一段重要历程,人生总有不期而遇的考验和防不胜防的波澜,但无论如何,努力有意义、奋斗有价值、风景在前方。越勇毅,越能乘风破浪;越坚韧,越能恒久致远。期望你们能够珍惜当下、不负韶华,在首都师范大学有所成、研有所就,我和全校教职员工愿为你们的成长付出最大努力!最后,衷心希望同学们在首都师大的学习生活成为你们一生中最重要、最有意义的人生体验。谢谢大家!2020年9月18日快速回顾2020级研究生开学典礼副校长马力耕主持开学典礼升国旗、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校长孟繁华教授讲话导师代表、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首席专家,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耶鲁大学和台湾中正大学客座教授,普林斯顿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英国国家图书馆客座研究员,我校资深教授、历史学院博士生导师郝春文教授致辞高年级学生代表、信息工程学院马彦瑛同学发言新生代表、教师教育学院杨毅同学发言共同唱响首都师范大学校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