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门好的课程,是教育机构立足和生存的根本,而好课程一定源于最严谨最科学的课程设计。今天我们就和大家一起了解下中国幼少儿科学启蒙教育知名品牌——“手博士”的课程设计的优势及特点。说这个话题之前我们想和大家分析一下当前幼少儿科学启蒙教育公司的情况,了解科普教育的人都知道,目前幼少儿科学启蒙教育有两类公司:工厂型公司、培训加盟公司。工厂型公司、培训加盟型公司是目前科学教育市场主要的两类公司。工厂型专注产品生产,培训加盟型专注课程--服务。工厂型的公司输出产品,培训加盟类专注课程的公司包装课程,这里“手博士”提到的概念是包装课程,因为我们认为这样的课程并不能称得上是设计。好的课程是要充分考虑如何能使孩子对课程内容吸收,即在课程设计中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赢得孩子的合作,这就是课程设计的专业之处。课程设计必须懂产品,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课程设计的使命,同时兼顾到课程的趣味性和科学性两方面。现在课程一般的模式是工厂型公司负责产品生产、研发、销售;培训加盟型公司如果有课程研发团队会专门研发适合孩子的课程,如果没有可能还要合作教育研发公司进行课程的设计。这样带来的后果其实很明显,就是产品和课程以及用户之间脱节,所以这样的产品不科学,不是我们说的好课程。“手博士”的出现,对行业内的痛点进行了弥补。2018年北京迪儿思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旗下高端加盟品牌——“手博士”,正式问世。“手博士”课程结合当前幼少儿科普教育的特点,以最新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依据,针对中国幼少儿群体专门打造而成。“手博士”在原有产品上进行了升级,更科学、更高端、更有趣;原材料的品质提升,内容更丰富,外观更漂亮;采用插件设计,体验感大大提升,材料循环使用整体设计更加科学,制作针对儿童特点设计;课程教辅资料体系化升级,材料课程完美组合。“手博士”科学教育定位于中国科学教育普及化课程,依托STEAM教育理念中的学科交叉理念,深度结合教育部近期提出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的知识原理内容进行延展设计。内容不仅包含科学四大板块的知识内容,同时又增加了创意总结课程作为补充。最终实现课程体系完整、内容丰富以及多维度的体验。“手博士”独创的三维一体课程体系有三个维度(学生年龄维度,知识体系维度,教育理念维度),每个维度都有自己的理论基础,并依据国家教育部最新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达到手博士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正是由于“手博士”的课程的不断探索和深入追求,“手博士”课程被纳入“十三五”国家重点课题《中国青少年科学普及化教育实践与研究》和《中国青少年科学素质培养标准》;《2001-2005年中国青少年科学技术普及活动指导纲要》子课题:小学及幼儿园科普活动模式研究;《科学教育与技术教育相结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子课题:中小学科学与技术教育相结合的模式研究。
前面分享了清华北大的学霸们,有些人觉得这是“走极端”,还是那句话,清华北大不代表你最大,专科二本也不代表你低人一等,分享这些学霸们,只是为了让大家知道,在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大中国,有这么一群顶尖的人在一些前沿领域为国人、为人类谋福利。今天分享一位浙江大学的90后博士高材生,他科研艺术两不误,还是一个年轻的爸爸,更重要的是,他在做着一件有利全球3.2亿人的事情!董一言科研枯燥,热情高涨他的名字叫董一言,是浙江大学医学院2016级的博士生,在不久前获得浙江大学最高奖学金--竺可桢奖学金。他高考报志愿的时候选择了在别人看来“没钱途”的基础医学专业,进入大学之后,枯燥乏味的科研生活非但没有让他失去热情,反而使他心中的希望和热情更加高涨。在后来的研究生活中,他认识了一批优秀的同学,经常参加国际顶尖会议,还被导师胡海岚推荐去了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实验室进行交流,并且遇到了对他很热情的科研大哥,在科研大哥的带领下,他的获得的成果越来越优秀。董一言今年年初,国际顶级期刊刊发了他所在团队的两篇研究论文,董一言分别是这两篇文章的共同一作和四作。他所在团队的研究课题是抑郁症。不忘初心,驯服“黑狗”董一言最初就想要研究抑郁症,那么,攻克抑郁症的重要性有多大呢?全球有3.2亿的抑郁症患者,每年会有80万人左右因抑郁症离世,抑郁症对人类的危害已经能和癌症和心脏病匹敌。很多名人也是因为抑郁症离世,中国诗人海子、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美国作家海明威、中国明星张国荣、英国前首相丘吉尔等。丘吉尔把抑郁症比作一条一有机会就咬住他不放的黑狗。董一言的目标就是驯服这条“黑狗”,为人类抗击抑郁症做一点贡献。董一言才艺双馨,新晋爸爸在很多人印象中,专注科研的男博士一般都是比较内向、沉闷、无聊的,董一言却不然,他进大学之后就有意识地发展自己的辩论能力,参加过“北大之锋”(董一言本科是北大医学院)等辩论赛,并多次获得“最佳辩手”称号。除此之外,他还很喜欢唱歌,本科的时候就参加过学院的歌手大赛,入读浙大之后,又进入了研究生艺术团,还在研究所的元旦晚会上登台献唱。不得不说,董一言才艺双馨。董一言作为一个90后的博士生,董一言还是个顾家的暖男,他在本科的毕业论文上就曾感激过自己的恋人的陪伴,在去年年底,他迎来了自己的宝贝女儿,成为新晋爸爸。很多同样在搞科研的网友对董一言的现状表示无比羡慕。董一言这就是一个90后博士高材生的人生经历,优秀的人令人仰望!普通人有普通人的优秀和幸福,但是不忘奋战科学前沿的精英们!(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为老陕,擀面吃面历史悠久,但擀面时为何要从周围擀起、为何要卷着擀、擀面翘边是什么原因,煮面时又为什么要加凉水?近日,西工大一位留法博士写了一篇论文,回答了这些问题。近日,一篇留法博士写的名为《手擀面加工过程中的非线性力学及热力学原理》在朋友圈火了,文章点击量已突破十万加。文章称,擀面看似简单,背后却蕴藏了极为复杂的力学原理。作为一种典型的粘塑性材料,面团在擀成面条的过程中呈现出复杂的非线性力学行为,时至今日,相关研究仍然极为欠缺。为了弥补此项空白,本文对手擀面加工过程中的非线性力学及热力学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实验及理论研究。一位西工大的教师在文章后留言:在西安之外吃面,大部分时候是后悔的。其根本的原因是西安人一般只吃现做的手工面。如果不是酷爱吃面又在西安有多年吃面的经历,估计根本不可能写出这篇文章。西工大的学生除了研究造飞机、造导弹、造鱼雷,还有此热情研究手擀面问题,国之幸也。(华商报)
近年来,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坚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师资力量不断增强,众多优秀教师在各自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创造了一项又一项可喜的成绩。其中就有这样一群女老师,她们专注于科研,致力于教育,努力探索教学改革的新思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不仅获得了学校和学生的高度认可,还纷纷荣获优秀教学奖!优秀教学奖教师——贾辉贾辉,经济学博士,现任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近年来,贾老师先后获评优秀班主任、第四届“化感师恩 我爱我师”优秀教师奖及2020年度优秀教学奖。2018年以来,每年带领学生完成一项北京市级URT项目,通过实地考察、调查问卷等方式开展研究,作为URT项目成果,目前已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英文科研论文四篇。贾辉老师正在承担校级重点教改项目“基于OBE理念的双语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作为阶段性成果,已经在国际期刊上发表了一篇相关教学改革论文。优秀教学奖教师——马丽梅马丽梅,博士研究生,副教授,2016年博士后研究出站,到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工程师学院任教。入校四年来,马丽梅老师从事磁悬浮鼓风机/压缩机能源工程装备用大承载力磁轴承和磁悬浮控制敏感陀螺用高精度解耦球面磁轴承与洛伦兹力磁轴承研究。近期在磁悬浮轴承技术领域投入科研经费近100余万元,发表SCI论文3篇,受理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在多年的研究中,通过机理研究和实验验证,取得了一系列的基础性和原创性科研成果。优秀教学奖教师——张君张君,管理学博士,副教授,人文社科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系教师。北京高校第十一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社科组一等奖、最佳教案奖、最受学生欢迎奖、最佳教学回顾奖获得者。在教学中,张老师聚焦“课堂外自主学习+课堂内教师解惑”混合式教学的模式构建和工具开发,通过“学习指导卡”和“问题清单”两个核心教学工具进行学习活动布置和学习过程的管理,推动学生的自主探索,提升课堂效率,并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优秀教学奖教师——林世静林世静,中科院环境科学专业博士,副教授,化学工程学院教师。林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论文、科技方法训练和国家、北京市级的URT项目。几年来,学生已发表十几篇署名文章,并获评校级优秀毕业论文和优秀URT。她积极参加大学化学化工课程报告论坛等学术会议,并在会议及《大学教育》杂志发表多篇教改论文,阐述自己的教改经验。她主持的教学改革项目2017年获得教学成果二等奖。她还与其他教师一起,编写《基础有机化学学习指导》,对学生学习有机化学发挥了重要的辅助作用。优秀教学奖教师——彭珍彭珍,博士,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近年来,彭老师主持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北京市社科基金等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近5年发表SCI/SCIE/EI/权威核心论文近30篇;独立撰写学术专著2部;承担硕士生导师工作,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一级学报审稿人等学术兼职。申请和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及软件著作权,连续获得学校URT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优秀教学奖教师——王淑霞王淑霞,副教授,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后入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做博士后研究,2015年入职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先后荣获校第十一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理科一等奖、北京高校第十一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理科B组二等奖获、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一等奖、被学生评为学校第三届“最美石化人”。王淑霞老师的教学设计在第五届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中一路过关斩将,最终荣获全国一等奖。优秀教学奖教师——亢永亢永,安全工程学院教师,安全工程专业博士,基础扎实,理论深厚,教学能力出色,是学院教学骨干。她指导学生参加北京市教委实培计划毕设科研类项目、大创深化项目、指导国家级、市级、校级大学生URT项目等科技项目,并指导学生参加第二届全国高等学校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大学生实践与创新作品大赛、第四届、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均获得佳绩。亢永老师所带的安131班获得了北京市 “优秀基层组织”、北京市“先进班集体”、校级“十佳优秀班集体”等荣誉称号,班级英语四级累计通过率达到70%,考研上线率67%。亢永老师被评为2013-2014年度优秀班主任,获得2019年度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师道匠心,老师是一个学校宝贵的财富,相信这些优秀的老师会坚守自己的初心,在教书育人上继续发挥“园丁”精神,培养更多人才,在科学研究上能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科技兴国贡献力量。文章素材来源: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官网、官微
本人从事植物学相关基础及应用研究,不知道是我感觉错了,还是自己需要重新适应目前的科研环境,博士刚毕业时,我怀着对科研的梦想踏入科研岗位,进入了一家科研机构单位,工作以来,感触良多。科研工作倒是兴趣使然,但是科研氛围倒是不断体会,用几个词来形容对我对自己眼前所见科研圈的感受吧…第一感受:“浮躁”进入单位不久,人际关系渐渐熟悉之后,同事之间的交流多了,可交流谈论的大多数却是抱怨,用怨气冲天来形容也并不为过,究竟什么原因造成的?我总结一下,有以下几个方面:1. 职称晋升难。首先是上升空间小,有的单位高级职称和中级职称名额倒挂,有的还已经超前用完了高级职称名额。2. 竞争压力大。职称竞争大,课题项目申请竞争大,国内外同行之间竞争大,同单位内相互竞争大等等,导致了大家身心俱疲,无暇他顾。3. 没有安全感。大多数科研人员防范之心过重,不喜欢团结合作,自私自利,贪心尤甚,各自为战,都以为自己能把各个研究方向做好,不愿意深入交流和分享,有的甚至连课题组内部人员都过于防范,深怕别人窃取了自己的idea或者研究材料等等。4. 领导或课题组PI“与民争利”现象极为突出。领导或课题组PI与课题组青年科研人员争夺利益,不顾青年科研人员的发展,也不顾课题组的长远发展,很多PI只顾自己完美、安全地退休,退休以后课题组生死存亡与自己无关。5. 科研岗位和行政管理岗位人员之间工作配合不够默契。科研人员不愿意花心思阅读了解行政管理文件,不按相关文件和规定准备和上交材料,乱七八糟全扔给行政管理人员清理整理;而有的行政管理人员不愿一而再再而三的应付这些事情,有时懒政推诿不作为,导致科研人员与行政管理人员之间潜在矛盾突出。6. 乱七八糟的关系应酬层出不穷。美其名曰“建立合作关系”或者“建立潜在合作关系”,不管与自己相关与否,领导来了要应酬,专家来了要接待,诸多事情,让你耗费大量的精力来应付,耗费大量时间来应酬,晚上回去还得指导研究生工作,每晚都将在半夜或者凌晨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不过反过来想想就释然了,“你这不是自找的么?知道这行是这样的,你就别干呗”。呵呵!想象到也是,长此以往,慢慢地磨平了棱角,耗出了鬓霜。第二感受,“不择手段”这里的“不择手段”,指的是在课题项目申请方面。课题项目的申请,关系着课题组的维持以及发展,这是整个课题组,乃至整个研究单位赖以生存的基础。“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现象在目前的科研界就是“傻子行为”,而这样的“傻子”已经几乎没有了,当然这“米”还得使劲弯下去才能得到,如果有可能,可以跪舔脚趾。我记得刚入职不久,一位领导的话让我终身难忘;“科研人员在出去拉项目、跑项目的时候,不管是纵向还是横向,尤其是横向项目,不要把自己当成知识分子,不要有什么所谓的自尊或者不好意思,把话说现实一点,去跑项目的时候,就把自己当‘三陪’就行了,陪吃陪喝陪玩儿,总之把别人陪好陪舒服就行……”,当时我脑袋里一片空白,这话也太露骨了吧?不过我后来慢慢才知道,或许只有这样,才能在科研圈子里“混得好”吧。仔细想来,国家投入的科研经费每年递增,出的研究成果呢?能有多少?成比例吗?对现在或者未来的国民经济增长能有多大效力?或许这都属于是基础研究的未来投资吧。第三感受,“唯利是图”为了维持课题组的发展和自身的生存问题(即工资问题,财政全额拨款单位除外),用“见钱眼开”来形容绝不为过,只要是有风声,听说上面要立什么项目,那就得全民出动的跑项目,不管什么研究方向,不管能不能结题,只要大致的相似研究,先拉回再说,因为拉不回来,说不定接下来的一两年,课题组就没“米”下锅,团队人员就没钱发工资,即使拿到了经费,在经费使用方面还得在年底考虑和顾及“方方面面”所谓的关系。这样的氛围下,能做好科研?能有突破性的、创新性的研究成果?第四感受,缺乏人文情怀很多科研体系严重缺乏人文情怀,江湖气息严重,有的个别所谓的科研大牛们,聚在一起,以聊低俗笑话为共同乐趣,以显示自己的江湖气、接地气。科研人员不应该是挑起国家科技发展的脊梁的群体么?不应该有广博的人文胸怀的么?不应该有心怀祖国、心系人民的情怀的么?或许事实并非如此,可能有人会喷我了,“你傻吧,这年头谁还心系祖国和人民”,确实也是,现在这样的逐利氛围下,谁还有心思安心做科研,能顺利挣钱养家糊口就不错了。不过我还是觉得人文教育不仅仅是文科类的必备,也应该是理工科类的必备,没有人文情怀和素养的科学家,是不会有太崇高灵魂的科学家。对学生的人文教育也不能流于形式,应该紧抓培养,将这些未来科技脊梁培养成真正有胸怀有担当、心系天下的知识分子。面对现在很多畸形的科研现象,很多学生敢怒不敢发声,因为一发声,你将不能毕业,这么多年的研究生生涯将付之东流,如果不发声还有可能在毕业以后,在这样的氛围下,依葫芦画瓢,从中赢利。青椒们不敢发声,因为发声了将自断自己的前途和晋升路径,也将自绝于“人民”。但是现在,我接触过的绝大多数科研人员,确实是把科研当成了生意,也无形中把自己培养成了生意人,而且是全能型的生意人,把单位的科研平台当成了自己公司的研发平台。在这样的氛围下,很多学生做实验发文章毕业,获得一个学位,然后也期待能像自己导师一样,做一个科研界的生意人。如果这样的氛围持续下去,我真担心会毁掉科研生态,不仅毁掉一两代人,而是科研界的未来。科研界的现状是否真是我眼中的这样?还是个别现象?但愿我是杞人忧天,但愿我说的都是错的。来源:募格学术 作者:买麦提
萧箫 发自 凹非寺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国内的各种科研人才,他们到底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又或者,拥有什么样的科研能力,才能更好地成为科研人才?事实上,这些问题可以更具体一些:走上科研之路,需要培养什么能力?具体怎么样才能培养这些能力?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本文整理了知乎《一个博士生接受怎样的训练是完整、全面的科研训练?》问题下、来自各个领域博主的一些回答。在长期的学生涯中,他们已经积累了不少科研方面的经验。不仅是博士,这篇文章里面涉及到的学习能力,同样适合有志于科研、或是想要提升自我的同学。作为过来人,这些答主的观点,也许能给大家的求学路带来一些参考。搞科研,需要什么能力?严密的逻辑思维首先,是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知乎答主@浩浩耗 表示,自己曾经也以为自己的逻辑思维足够严密,然而读博期间,才知道逻辑依旧可以被不断训练提升。其实曾经的我也不知天高地厚的以逻辑鬼才自居,直到进了我老板的组,第一次做组会汇报的时候,逻辑被锤了个稀巴烂……我们组会日常的一个训练叫做hypothesis talk, 其实就是像全组展示,你选择的研究方向是基于一个什么样的假设,然后大家围绕你的假设以及实验设计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其实这个很重要,因为基本上如果你要基于这个假设来开展你的项目,那么这个假设的好坏可以说就基本决定了你这个项目的上限,或者说的更直白一点,能发什么等级的paper。我博士四年,印象中听到老板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应该就是,只有当不管最终的实验结果是否支持你的hypothesis,你都能基于这个结果开展下一阶段的研究时,这才是一个好的hypothesis(用人话说,不管结果好坏,paper都能发)。就为了这句话,我的逻辑被摧残了四年,但现在回想起来,确实发现逻辑这东西是没有上限的,只要持续摧残,它依然能有所提高。△ hypothesis talk PPT内容,图源@知乎 浩浩耗快速锁定关键信息的能力此外,@浩浩耗 也表示,这里面同样需要用到快速锁定关键信息的能力。这个能力,主要用在读文献上,有助于对行业进行一个全面的了解。我自己感觉到读文献的能力有一个明显的提升,差不多是在一次大概一个月看了100篇文献之后吧。也是被我老板逼的,现在回想起来都有点发怵……所以没办法,只有逼着自己开启模式,记得当时给自己规定的是,一篇paper不能超过20min,并且之后要自己闭卷用英文把这篇文章的key point写出来。当然一开始非常痛苦,但越到后面发现速度越快,当然一个月后的项目讨论也比较顺利,并且我发现从此以后看文献的技能好像进入了下一个等级。现在的工作中,其实我每天也要阅读大量的信息,行业的,专业的,投资领域的,噢对,还有写知乎文章需要看的材料。发现从这个能力中受益颇深。心理承受能力除了上述有关论文与阅读文献的能力以外,@浩浩耗 也提到,抗压(心理承受)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最关键的在于,一定要有乐观的心态去接受。如今他度过博士生涯回看,调侃“博士期间如果没被锤过,那一定是不完整的,也是很可惜的一件事。”抗压能力,其实这个大家应该一个都跑不脱吧,只不过按在指压板上摩擦还是按在水泥地上摩擦的区别而已。实验失败,实验结果一拖屎,投稿被秒拒……这些无不是在锻炼我们的抗压能力。当然,我自己也曾被锤过,但自从工作以来,目前还没有觉得扛不住的时候,有几次遇到比较棘手的情况,想想之前受过的压力,锤子,这个算个球。另一位答主@刀客特李,也提到了心态训练的必要性,并进一步讲明了原因。对于科研来说,我们都是在和大自然(自然科学)或者复杂的社会(社会科学)打交道,挑战自己的极限。有成功更有失败,甚至失败的概率会更高些。这样,在博士前面几年,会不断的经历失败,并对自己的工作产生怀疑。同时,也有很大可能,承受着好几年过去了还有文章的精神压力,比不了业的压力,别人都工作了我还在读书的压力……可以说,读博是一种人生最高层次的历练,因为是在挑战人类的认知。对此,@刀客特李 表示,经历过这些以后,也能更坦然地面对生活中的其他苦难。当经历了这些以后,每一位成功毕业的博士都是值得尊敬的战士。我相信,人生后面遇到任何苦难,一位博士都可以坦然面对了。总结能力此外,在搞科研的过程中,@刀客特李 表示,总结能力对于写论文、作报告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它不仅有助于保证你处在行业最前沿,而且还会给你带来新的想法。平时读文献,看新闻,听报告,或是自己的灵感,遇到好的点子都可以随时记录下来。这样保证自己处于本领域或本行业的最前沿。同时业保证自己在做手头项目的同时,还有新的想法和工作可以展开。那么,这些能力有具体的培养途径吗?答主们针对这个问题,同样也给出了自己的见解。具体该怎么培养能力?搞科研,离不开看文献、做实验、写论文这三点,此外,也同样需要时间规划和自我提升。那么下面,就具体从这五点,来总结一下科研能力应该怎么培养。文献怎么看?首先,是阅读文献的能力。@刀客特李 表示,这里面最重要的,在于“坚持”和“方法”。如果不能保证每天都看,也要保证每周有看一定数量。读文献讲究方法。了解本领域最近进展,只看文章的标题和Abstract,遇到感兴趣的和重要的留下来重点关照。几年博士生涯下来,读过的文章超过几千篇,精读文章超过几百篇。实验怎么做?搞科研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做实验,在这里,@刀客特李 认为,最重要的是有条理性,实验记录最好能分门别类,在需要用到的时候能尽快找出来。做实验记录的训练。做到必有实验日期、实验目的、实验过程、实验现象,还有实验结果。有产品ID,测试结果,对应的页码。实验记录本中的名字-代号-ID,和测试仪器以及个人电脑中的文件夹名字可以对应,方便随时查找。好好的打理实验记录本,有助于从数据中挖掘出有用的信息,从失败的结果中分析出可能的原因,也方便日后写文章时查找。△ 图源@知乎 刀客特李除了实验记录以外,画图的训练也是不可少的。我觉得博士下来,除了科研,还把自己训练成一个美工了,哈哈。专业画图软件,(包括)PS, AI, CAD, 3D软件等。除了这些以外,数据分析也会是很重要的一环(全能全才)。当然了,也少不了各种数据分析的训练。如理工科常会用到orgin,有些学科用matlab,python或者统计学绘图软件比较多。学术论文怎么写/投?投到顶会的学术论文,多为英文论文,对此,@刀客特李 也有自己的经验想要分享。关于科技论文英文写作,我的方法是积累,积累,再积累。你总结和积累的知识储备将成为你日后写作任何英文论文的捷径。那么具体操作办法就是多读你本身领域的顶尖期刊。什么叫顶尖,在我的材料领域顶尖就是Nature系列,Advanced Materials系列, Nano Letters, ACS Nano, 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等。然后我发现Abstract, Introction, Experiment, Results, Discussion, Conclusions, Supporting Information的写法都是不太的,所以我在每个板块都进行了分门别类的积累,具体是关于词汇,句子,段落和最重要的逻辑。但是这些不同板块也有很多相通之处,很多词汇,句子其实都是可以用在各处的。你会在这些部分都发现有很多在你本领域内高频出现的词汇,短句,句子,这些都是你从实际的高水平论文多次筛选出来的,意味着曾被你领域内的大牛,大师,同行们多次使用,所以肯定是万无一失的。同时还有作用就是让你了同义转换,以免某一文章里某个词出现太多次。此外,对于论文投稿,@刀客特李 同样也有自己的建议。既然提到写作和期刊,那么一个必不可少的训练就是投稿、拒稿和修改稿件的训练,和与不同期刊小编or同行大牛们的斡旋训练。在这个过程中,你会逐渐把握不同期刊的风格、文书风格、发表周期、对创新性的要求。这样,当你下一个工作完成之时,基本上也就知道大概可以投到哪里了。时间规划那么,科研具体应该怎么搞呢?事实上,在做科研的过程中,大多数人遇到的第一个门槛都是,既要做科研,又要抽空充实自己(或是完成学分等其他事情)。这也是读书的时候,我们都会遇到的问题。所以,知乎@刀客特李 给出了自己的建议:选择足够有代表性的专业课。选择足够有代表性的专业课,课程的成绩大部分为优秀。在博士第一年和第二年的时候。每个学期要至少选2门专业课(指的是海外博士,国内的话,可能是4门以上),同时做科研工作。这个过程其实是比较痛苦的。因为其实光是上课、完成作业、期中期末考试就不容易了。国外的研究生课程通还要组队做project、做presentation,一个学期3门课已经苦不堪言,4门课还能同时做TA或RA的已经是到了极限。但这是博士头两年的必经过程,必须要训练这个,同时handle多门课程+项目,且不耽误自己科研的能力。如果能跨过第一个“平衡时间”的门槛,那么就可以接着往下走了,@刀客特李表示,演讲、参会和了解行情,其实也是做科研需要锻炼的能力。自我提升这里面,其实需要的是一个“主动性”:只有多主动去寻找科研机会、提升自己,更好的机会才会眷顾上门。首先,试着多参加学术会议。博士期间,多参加学术或行业会议。尝试在会议中做报告(最好是英文的国际报告)或poster,争取拿一些奖(如:XX会议最佳展示奖,海外优秀自费留学生奖……)通过在会议上作报告,锻炼自己的演讲能力。演讲训练,如做presentation的能力。作为博士,势必要在系里、学校里登台演讲;在国际会议如MRS、ACS、IEEE等大场合登台演讲;qualify、预答辩、答辩。不利用这些机会把自己锻炼成一个合格的演说家,真的不算是完整、全面的科研训练啊。此外,通过参与会议、或者其他途径,多接触领域内著名的教授、团队或课题组,因为他们对这个领域肯定有自己更深的看法。而如果现实一点的话,建立自己在科研圈的人脉也是需要的。尝试了解本领域全世界的著名课题组、教授或团队,各自的风格和长处是什么。尝试与这些人包括论文中的大牛见面,聊天,甚至建立更深入的联系。这是对科研人脉圈的训练,未来在博士以后去找pos-doc,教职,工业界工作甚至申请国外绿卡都会帮到大忙。不过,很多人其实并不是不知道怎么做,而是“没时间”、坚持不下来。所以无论观点如何,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参照上面的建议、有计划地对自己进行提升,才是博士真正搞科研的姿势。所以,上面的能力与培养的方向,都是前人留下的意见,但采纳与否、是否需要去做,最终还是需要我们走出自己的路。
世界顶尖学术期刊英国《自然》杂志18日发布了2018年度科学人物,位居榜首的是1996年出生、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的中国学生曹原。内敛而坚韧的“石墨烯驾驭者”《自然》杂志18日发布了2018年度科学人物,位居榜首的是曹原(图片来源:《自然》网站报道截图)曹原是许多人眼中的天才,14岁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18岁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科毕业,随后前往美国攻读博士。今年3月5日,《自然》发表了两篇以曹原为第一作者的石墨烯重磅论文。曹原发现当两层平行石墨烯堆成约1.1°的微妙角度,就会产生神奇的超导效应。《日本经济新闻》网站19日报道称,曹原为“石墨烯驾驭者”,他的发现开创了物理学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有望大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与传输效率。《自然》杂志今年的封面图片明显指向曹原的成果在《自然》杂志为曹原撰写的特稿文章中,曹原承认自己的情况并不常见,但说自己并不特别。毕竟,他在大学里还是待满了四年,“我只是跳过了中学阶段比较无聊的时期”。曹原的导师和同事是如何评价他的呢?《自然》杂志称,曹原在麻省理工的导师认为曹原在内心深处是个"修补匠",喜欢把东西拆开重装。“每次我进他的办公室,里面都乱糟糟的,桌上堆满了计算机和自制望远镜的零件。”尽管年纪轻轻、又有些害羞,但同事们都说曹原的坚持不懈体现了他的成熟。有一次,曹原花了六个月时间研究一份看似富有突破性的数据,最终却发现那不过是实验设置中的巧合。"他有些沮丧,但他只是撸起袖子继续干下去。"他的导师说。对于自己的“学霸”成长经历和所取得的成就,曹原保持着平和的心态。他此前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工作之余,他会通过天文摄影进行自我调节。“仰望星空总是能让我安静下来。天文摄影涉及包括光学、精密机械、电子电路、嵌入式程序等在内的多方面科学技术,折腾这些东西,都是我的兴趣。”这些中国科学家曾入选《自然》评选全球年度十大科学人物已是传统。近年来入选的中国籍科学家并不鲜见。2017年,中国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榜上有名。2017年,《自然》杂志报道潘建伟的特稿截图《自然》杂志以“量子之父”为题报道了潘建伟。报道开头这样写道:“在中国,有人称他为‘量子之父’。对于这一称呼,潘建伟当之无愧。在他的带领下,中国成为远距离量子通信技术的领导者。”2015年,《自然》杂志报道黄军就的特稿截图2015年,中山大学教授黄军就上榜,黄军就及其团队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对人类胚胎的一个特定基因进行修改,从而避免该基因突变导致地中海贫血症。黄军就在接受《自然》采访时说,这项实验能帮助探讨一些重大疾病在基因层面的成因,并有助于研究胚胎发育过程中基因所发挥的作用。然而,由于这类实验涉及学术伦理,在获得关注的同时也引发争议。例如,尽管黄军就等人使用的是医院丢弃的异常胚胎,其论文发表后仍引发科学界批评。2013年《自然》杂志报道陈化兰的特稿截图2013年,中国禽流感专家陈化兰入选。陈化兰的获选理由是:2013年,为中国应对H7N9禽流感疫情做出了突出贡献。《自然》杂志将她称为“战斗在前线的‘流感侦探’”。2012年,《自然》杂志报道王俊的特稿截图2012年,青年科学家、时任中国华大基因CEO的王俊上榜。《自然》杂志援引哈佛大学遗传学家乔治 洽奇的评价说,1999年,华大基因支持了人类基因组计划的1%,而在2012年,华大的基因测序能力,让其在世界基因测序上的贡献超出了50%。今年入选的科学家还有他们“十大人物的故事集中展示了2018年度最难忘的科学事件,这些事件迫使我们思考我们究竟是谁、我们从哪里来、以及我们要去向何处的难题。”《自然》特稿版主编里奇-蒙拿斯特斯基表示。需要注意的是,《自然》年度十大人物只是选取当年对科学界产生最大影响力的人物,并不一定都是积极的形象,也会包括一些争议人物,例如入选2017年榜单的美国环保署署长斯科特 普鲁特(Scott Pruitt)。他是一名气候变化怀疑论者,入职后瓦解了奥巴马政府的一系列环保遗产。今年的争议人物是南科大副教授贺建奎,他因世界首例基因编辑婴儿而陷入了舆论的漩涡。下面一起来看看今年入选的其他几位科学家:《自然》杂志报道薇薇安·斯隆的特稿截图古遗传学家薇薇安·斯隆与同事在对一个9万年前的骨骼进行DNA测序时,发现该骨骼来自于尼安德特人母亲与已经灭绝的丹尼索瓦人父亲的后代。这也是2018年度最出人意料的发现之一。《自然》杂志报道杰斯·维德的特稿截图物理学家杰斯·维德为提高女性和有色人种在科学界的地位付出了巨大努力,包括为女性科学家创建数百条维基百科词条。《自然》杂志报道罗伯特·简·史密斯的特稿截图罗伯特·简·史密斯发起的“S计划”是一项推进科研论文开放获取的大胆倡议,助推科学出版业发生改变。《自然》杂志报道芭芭拉·李-温特的特稿截图开放数据是芭芭拉·李-温特的工作重心,她通过公开的基因组数据,协助警方逮捕了曾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犯下数起凶杀案的“金州杀手”。《自然》杂志报道安东尼·布朗的特稿截图另一位潜心研究数据集的天文学家安东尼·布朗率领团队,发布了盖亚探测器对10亿多颗恒星的大规模追踪数据。这一信息宝库正迅速转变人类对银河系演化过程的认知。《自然》杂志报道吉川真的特稿截图由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的吉川真领导的“隼鸟2号”任务,造访了一颗形状类似饺子的小行星(Ryugu“龙宫”),并准备将采集的样本带回地球。隼鸟2号探测器已经率先将多张现场图片回传至日本宇航局。《自然》杂志报道瓦莱丽·马松-德尔莫特的特稿截图气候研究专家瓦莱丽·马松-德尔莫特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的重要报告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该报告警告称,距离地球气温达到转变生态系统、破坏大量珊瑚礁的程度只剩下十几年的时间。马来西亚能源、科学、技术、环境及气候变化部长杨美盈带头倡导了减少一次性塑料使用的环保行动。(来源:中国日报网)
【阿里巴巴联手新加坡培养AI博士:帮科学从实验室迈进现实】阿里巴巴宣布,将携手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TU)、新加坡经济发展局(EDB),正式启动博士生培养计划,该计划除了向准入者提供攻读博士学位所需的资金外,每人每月还将获得5000新元(约合2.5万元人民币)的额外津贴。在三方合作中,阿里巴巴将开放AI的丰富应用场景及数据,达摩院科学家也将作为博士生导师授课,把先进的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IoT等技术场景引入新加坡高校。(参考消息)
在求是园,有一位决心破解抑郁症科研难题的博士生,他有让课题“起死回生”的本领,有发表两篇Nature的经历。他是辩论队队长、专业级唱将,是师弟师妹眼中的“天使大哥”,还是学业家庭双丰收的年轻爸爸。不久前,这个在忙碌的科研生活中不忘种植幸福的男孩子,摘得学校最高层次的奖学金——竺可桢奖学金,他就是浙江大学医学院2016级博士生董一言。满腔热情,他选择朝着医学方向奋斗“你这么活泼好动,能坐得了科研这张‘冷板凳’吗?还是考虑一下那些跟人打交道的专业吧。”“医学研究对人类最直接有利,如果这个领域真像你说的这么沉闷,那我不妨做那个提供新鲜血液的人!”2011年夏天,刚刚结束高考的董一言在被招生组泼了一盆冷水后,仍然毫不犹豫地填报了旁人看起来“既枯燥又没‘钱途’的”基础医学专业。2个月后,他如愿以偿,进入北京大学医学部学习。怀着满腔热血的董一言,在2年之后迎来了科研生涯的第一个转折点。2013年9月,作为北医第一批学员,他加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强化挑战班。在这里,曾因日复一日机械学习而倍感苦闷的董一言再次燃起从事科研工作的希望和热情。而且这把火烧得更旺、更持久。董一言发现,挑战班的同学们不仅可以自如地中英文切换进行交流,对学界大牛和他们最新的研究成果也是如数家珍。同学之间的谈笑风生,国际顶尖学者的专题讲座、参加国际会议的机会,出国参加暑期学校……因为挑战班,他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2014年3月,浙江大学求是高等研究院、医学院双聘教授胡海岚应邀到北大挑战班指导光遗传学领域的文献交流会。第一次见到未来导师的董一言瞬间被吸引,“胡老师让我认识到,科学家原来可以这么有魅力,不仅年轻有为、平易近人,颜值还非常高!”这年暑假,在胡海岚的推荐下,董一言去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Kristin Scott实验室进行交流。在这里,他从零开始学习果蝇的基本遗传学操作,在1个月的时间里,每天工作时间长达14个小时。为何有这么高的热情?董一言说,因为他遇到了一位手把手教他的“天使大哥”。“天使大哥”Nicolas Jourjine其实是实验室的一位博士生,不仅极具科研天赋,人又耐心细致。“实验室氛围非常平等,大家有问必答、乐于分享。即使是像我这样的本科实习生,大家都会当做正式同事来对待。”觉得自己遇到天使的董一言希望成长为同样的人,而现在的他也承担起了实验室带新人的工作,被称为“移动的数据库”。在挑战班期间,董一言获得了3次参加国际会议的机会。能够和全世界最优秀的科学家们面对面交流,董一言满心激动。与此同时,他也给自己提了一个要求——每场报告会都要提问。“能够提出问题就证明自己在思考,这其实是检验听讲效果的一个途径。”这个喜欢发问的小伙子吸引了不少人的关注,2018年2月,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仇子龙在评论胡海岚课题组在Nature上发表的2篇文章时就写到:“对于中国科学的未来,我还是非常乐观的。在这两篇文章的诸多作者中,我看到了许多未来之星,有北大本科未毕业就在国际学术会议上用流利英文提问的董一言……”科研2.0时代:让课题起死回生,发表2篇Nature“加入胡老师团队后,我才真正登堂入室,进入科研2.0时代。”董一言清楚地记得,2015年2月2日,大四的他从北京南下上海,追随胡海岚教授进行科研实习。从那时起,他开始系统培养科研思维、全链条把握课题各环节。“做科研不能只顾着自己的兴趣,也得有实际意义。如果只是因为喜欢小草就去研究小草,就太自私了。全球有3.2亿抑郁症患者,每年造成80万人自杀。2017年开始,抑郁症已超越癌症和心脏病,成为致残的头号杀手。但与来势汹汹的抑郁症相比,现有药物对至少1/3抑郁患者完全无效,并且最终导致一半以上的患者复发。做个简单计算,全球有1.1亿患者完全无药可医,1.6亿患者最终复发。因此,抑郁症领亟需研究清楚它的发病机制,掌握抑郁的神经密码,从而针对性地开发药到病除的好药。”“胡老师的实验室只有大课题,要想成为一个好的leader,不仅要努力做实验,更需要分析思考、组织协调。”加入课题组后,董一言开始主导课题“压力之后的及时放松——抑郁症预防的天然策略”。他希望跳出现有的治疗框架,为临床提供切实可行的预防思路。这个选题听起来就非常有趣,很多人都会问“郁抑症”还可以预防?依靠的还是一种“天然”的手段?董一言说,是的,“及时”是这个研究命题的关键词。在推进课题的过程中,董一言经历了不少波折。2015年6月接手课题后,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他都在不断尝试和改进实验方案,并一直处于质疑和焦虑中。直到2016年3月才摸索出一套比较理想的实验方案。然而样本数仍然不够,实验结果的可靠性仍然画着一个问号。看到实验进展如此不顺,师兄师姐甚至导师胡海岚教授都曾多次劝他换个方向,但董一言不想轻言放弃,在一次次失败后悉心分析、力求改进,直到7月终于取得积极的可靠结论。大家都说,是他让这个课题“起死回生”。2018年2月15日,Nature同期刊发该胡海岚团队两篇研究长文(Research Article),文章揭示了氯胺酮的快速抗抑郁机制,破译了抑郁症的神经密码,推进了人类关于抑郁症发病机理的认知,并为研发新型抗抑郁药物提供了多个崭新的分子靶点。作为两篇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和四作,董一言通过光遗传技术,证明了外侧缰核神经元的簇状放电可以让一只正常的小鼠瞬间变得抑郁,从而为团队破译抑郁症的神经密码贡献了关键证据。董一言的工作是证明外侧缰核的簇状放电是导致抑郁症的充分条件,但这并非易事。2011年,世界著名神经科学家Roberto Malinow发现,外侧缰核的过度兴奋是抑郁症产生的必要条件,但外侧缰核究竟用什么样的电活动编码抑郁信息,一直是个谜。2012年开始,全世界有很多实验室报导了用光遗传技术激活外侧缰核,能使动物产生厌恶情绪,但是不能产生抑郁症状。在一系列坚实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团队猜想簇状放电就是外侧缰核编码抑郁信息的方式。但是董一言发现,传统的光遗传激活手段无法在外侧缰核产生簇状放电,于是在细致分析的基础上决定运用“反弹原理”,先短暂地抑制外侧缰核神经元,随后让其反弹,从而产生簇状放电。令人惊喜的是,这种反弹的簇状放电非常类似于抑郁状态下外侧缰核的簇状放电,而且能够让正常小鼠瞬间抑郁,这表明外侧缰核簇状放电确实是编码抑郁信息的电活动。董一言的工作大大推动了团队对抑郁症研究课题的进展。辩论唱歌两不误的他,是师弟师妹的“天使大哥”一生遭受抑郁症折磨的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曾把抑郁症比作一条一有机会就咬住他不放的黑狗。最初就只对抑郁症感兴趣的董一言现在仍怀抱初心,希望驯服抑郁的“黑狗”,为实现我国全民健康添砖加瓦。这样一个专注科研的男博士,却跟“沉闷”“无聊”这些字眼完全挂不上钩,不仅带得了辩论队,还是专业级唱将。“我最爱的还是唱歌,因为它不仅是一种全身心打开自我的过程,也是一种成本最低的放松和表达方式。”董一言在大一时参加北大医学部十佳歌手大赛,崭露头角;大二参加北大医学部圣诞晚会时,受到罗艳洁老师关注,并被邀请到她最新组建的北医爱乐团接受专业训练。2年的时间里,董一言除了日常训练,每天都会抽出一个小时来练习发声。他说,每首好歌里面都有一个巨大的世界,一首好歌可以让生活慢下来。而现在,他是浙江大学研究生艺术团的一员,并曾多次登台医学院神经所的元旦晚会。刚进大学时,董一言曾一度为辩论着迷,陈铭是他最欣赏的辩手。为了提升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领导力,董一言有意识地拓展知识面、学习专业辩手的技巧,并带领队员们集中训练、参加“北大之锋”“海淀区交通安全杯”等辩论赛,而他个人也多次获得“最佳辩手”荣誉。“董师兄是我人生路上很重要的人,没有他我根本就不可能在本科阶段有这么多收获。我正在申请美国phd,不管结果如何,除了导师之外,他都是我最感谢的人。”大二上学期,浙江大学医学院2015级本科生陈舒琪遇到了董一言,这个靠谱的大哥哥不仅亲手教他实验操作,传授阅读文献的技巧,还鼓励她独立思考。而现在正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Takaki Komiyama 实验室做毕设的陈舒琪,遇到不懂的问题还经常找他交流。陈舒琪回忆,大二升大三时她一度陷入迷茫,于是约董一言在实验室的in vivo房间聊天。“半个小时的时间里,师兄帮我分析专业前景,也剖析个人优势,还给我放了两个星期的假让我静心思考。”想到当时的情景,现在非常享受科研的陈舒琪感慨,“幸好当时没转专业!”在师弟师妹眼中,董一言不仅是他们的“天使大哥”,还是超级顾家的暖男。“特别感谢一卉进入我的生命,与我组织家庭,奔向全新的旅程。”在本科毕业论文的致谢部分,董一言用这种平实又高调的方式与太太秀了一波恩爱。但实际上,在他的社交平台上不乏类似的甜蜜宣言。2017年年底,两人的爱情结晶诞生,他写给女儿“你的存在本身,就是我永远的骄傲”。“女儿的名字叫然然,这个名字还是导师胡海岚教授为纪念两篇Nature发表所起,对我们一家来说意义重大。”聊到女儿,董一言满眼爱意。本报作者 马宇丹 学生记者 陈沛图片由被访者提供本文编辑:浙江大学微讯社 陈晗钰责任编辑:周亦颖(来源:浙江大学)
在动漫中追寻真实感的人往往可能脑子都一定有“问题”吧,比如宝可梦动画中智爷的千斤之力,皮神的洗等级,身为太阳神的索尔迦雷欧竟然还怕火属性的攻击,地面属性的小拳石还被皮卡丘的电击击败等太多不合情理的设定。此情此景就只能祭出如下的图片了。不过今天博士就来给大家简单科普以下宝可梦动画及游戏中一些较为科学的设定,让人不禁产生宝可梦竟然这么科学的感叹!巨牙鲨骑乘在宝可梦红蓝宝石复刻中,追加了巨牙鲨/吼吼鲸等水属性宝可梦骑乘的专属建模。如果说在以往的骑乘中,可能不同的宝可梦骑乘速度都是相同的,但在游戏及动画中,巨牙鲨的水面移动速度都是最快的。为此,官方也在游戏中将骑乘巨牙鲨的速度调到了最快,同时当我们骑乘巨牙鲨的时候,是不能垂钓到宝可梦的,这也正迎合了鲨鱼是海洋中凶恶的设定,其他鱼类不敢靠近。异色顽皮熊猫宝可梦的设定中有着异色,相比于常规的野生型顽皮熊猫,异色的顽皮熊猫在颜色中有着不同。(野生型为黑白,异色为棕白)而此设定在现实也是有所考据,比如大熊猫七仔就是现存的棕白大熊猫,而普通的大熊猫则是黑白的。晃晃斑的斑点如果你说每只宝可梦的外观都是一致的,那就错了。晃晃斑其实是三代存在感较低的宝可梦,但有一点是宝可梦世界所独有的。那就是每只晃晃斑身上的斑点都是不同的,理论上有4,294,967,296种斑点组合,这一点体现了同一物种中基因的多样性。其实宝可梦公司一直也想打造一种每个人的宝可梦都是不同的设定,官方也为此做出了一些设定的追加,比如性格,特性,公母,体型大小等,如果真要从外观着手的话,工作量实在是太大了。水的分解剧场版中,众人为了救被困住的火焰鸟,利用杰尼龟的水枪,皮卡丘的电击,最后辅以喷火龙的喷射火焰引发了爆炸,最终救出了火焰鸟。这次的成功运用了基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也可以说是科学的一面了。(看我们智爷这疑惑的小眼神)超梦的诞生说到科学,想到最多的就是超梦了,作为人造的宝可梦,超梦是用梦幻的基因重组出来的宝可梦,也算是宝可梦世界较为科学的一项技术了。阿罗拉形态在七世代推出了阿罗拉形态,这一设定也有了很多科学的解释。不同的宝可梦种类之间会存在着亚种,虽然外观有所不同,但并不影响宝可梦之间的繁殖。蛋招式也称为遗传招式,母亲与父亲可以通过繁殖的方式将自身优秀的招式继承给自己的孩子,这也是很多宝可梦学习优秀招式的一个重要途径。以上就是本期博士分享的宝可梦世界中较为科学的一些设定,后续会为大家分享更多有关宝可梦的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