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论文的摘要怎么写,推荐一个万能模板,快速套用!可以全生

论文的摘要怎么写,推荐一个万能模板,快速套用!

摘要又称概要、内容提要,摘要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摘要是一篇论文的重中之重,摘要是读者判断论文价值和是否值得阅读的依据,同时,论文摘要的索引是读者检索文献的重要工具,摘要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论文的被检索率和被引频次。摘要以总结文章内容为目的,简单确切地说明研究方法、最终结论、重要内容等,一般有5大要素: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结论。1.首先介绍本文研究的背景和发展现状,指出本文尚待解决的问题和造成的影响。一般在前言中可以挑出研究背景、目的或假设。范例:随着(社会)的发展,(主题)在(主题领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过去,人们对(主题)的理解仅限于(背景现状)。从而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罗列3-5条本文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造成了(详述什么影响)。2.之后,叙述研究采用的技术方法和路线范例:基于此,本文拟采用(实验法、调查法、实证研究法、定量分析法)进行研究3.再简述某某问题的技术解决策略,并带来怎样的结果范例:并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3-5条,与前述的问题对应)解决方案。4.对上述内容总结,将结果上升到对社会、科学研究等领域,突出其作用价值。在结论章节中可以挑出有用的句子。注意避免夸大结论范例:期望能够促进(主题)的发展,推动(主题领域)继续更好地发展。5.最后,将以上内容重新整理,组成200-300字的一个段落。确保文意顺畅,删除文章里没有提及的信息和不必要的方法细节。注意事项:1. 完成整篇论文后再写摘要2. 确保摘要与正文的一致性3. 结构严谨,表达简明,摘要慎用长句,句型应力求简单。4. 除了实在无法变通以外,一般不用数学公式和化学结构式,不出现插图、表格。检查字数、类型等是否符合期刊要求,语句是否表达清楚。

几死

最全面的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写作指南,教你开题报告如何写?

本科毕业论文撰写过程中,学生与指导老师都应该重视开题报告,而不应该视其为可有可无或是走过场的环节。所谓开题报告,就是提出问题,并论证思路。开题报告主要包括:提出问题、回顾文献及论证研究设计与思路,其中文献回顾是基础,它是提出并论证问题的关键。撰写开题报告需要注意三个要点:一、应以问题为导向来考虑和安排开题报告;二、开题报告的主体应是内容,而不是“思路”或“角度”;三、开题报告是供大家交流和探讨的,因此尽量要写清楚,且在态度上要谦虚、能让人愿意提意见。内容结构一、为什么要写:正确认识开题报告的作用及其重要性二、写什么:问题、文献与思路(一)提出问题(二)回顾文献(三)论证研究设计与思路三、怎样写四、开题报告之“开题”环节五、结语一、为什么要写:正确认识开题报告的作用及其重要性本科生毕业要写本科毕业论文,他们在开题过程中反映出来的普遍问题是:问题意识不强、研究方法误用、研究缺乏创新以及写作水平不高等。归纳一下,成因不外乎两类:一类是主观上的,即学生本人不认真、不努力,就是想对付对付,只为开题而开题。另一类是客观上的,即学生未能掌握必要的方法和技能,对于开题报告的性质、作用及基本要求不了解或了解不多。就后一类情况来看,指导老师更有必要加强学生开题报告的指导工作,告诉学生开题要做些什么、怎么做,避免开题报告会变成开题现场指导会,成为滞后的指导活动。为此,首先应该帮助学生明确开题报告的重要性。(1)开题报告是对大学本科四年的理论学习与思考以及应用能力的一次检验,它是本科生撰写学位论文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从经验上讲,好的开题就是学位论文成功的一半。开题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位论文写作是否顺利,甚至能否完成。(2)开题报告的第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提出所研究的问题并论证研究思路的科学性与可行性。开题报告不仅要明确提出研究者所要研究的问题,而且还要阐述提出这些问题的依据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思路。因此,撰写开题报告就不能满足于按部就班地将本科生培养计划中开题报告的表格逐一填满,而是要围绕研究目的,理清研究报告中所包含的各项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然后根据其内在逻辑去表达。(3)开题报告还有一个潜在作用,就是交流与探讨。学生在准备和撰写开题报告时就应考虑到,写出来的开题报告,就是要让老师、专家和同学来帮忙判断一下:将要研究的问题有没有研究价值、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否奏效、这个论证逻辑有没有明显缺陷,等等。其中,“基本论点和研究方法”是指导老师考察的重点。令人遗憾的是,一些学生在研究报告中往往花费大量笔墨铺陈文献综述, 喜欢谈论别人的东西,但一谈到自己的研究方法时便寥寥数语、一掠而过。这样的话, 指导老师怎么能判断出你的研究前景呢? 又怎么能对你的研究思路给予切实的指导和建议呢?二、写什么:问题、文献与思路开题报告是毕业论文教学环节的第一个任务,其作用是阐述论文选题依据,以及对研究设计与思路的初步构思。从内容上看,开题报告包括三大要件:一是提出问题;二是回顾文献;三是论证研究设计与思路。(一)问题的提出虽然开题报告的第一部分要求陈述的具体内容有较大差异,但其核心却是一致的,即都内在地指向所要研究的问题。所谓要研究的问题,就是在理论或实践中存在但又还没有研究或没有得到彻底研究的问题。对初学者而言,所研究的问题可以暂时撇开创新性,但至少应该具备理论性,有现实意义,并符合一定的方法规范。(1)问题提出是有专门格式要求的!所提出的问题至少应包含理论概念,如能涉及到相关理论,那就更好了。不同于政策研究报告,学术研究聚焦理论层面、解决理论问题。理论是由一系列前设和术语构造的逻辑体系。特定领域的理论包含特定的概念、范畴和研究范式。只有在相同的概念、视角和范式下,理论才能够对话;只有通过对话,理论才能发展起来。因此,在提出问题时,要以“内行”看得懂的术语和明确的逻辑来表达。同时,所提出的问题应符合专门的格式。对于初学者而言,要么是“临摹”相关文献模仿着提出一个像模像样的问题,要么是在有经验的老师指导下,提出一个自己感兴趣、同时也能得到同行认可的问题。最忌讳的是,随意随性地将现实世界中的一些现象、矛盾或冲突简单地构造成所要研究的问题。(2)问题不是一下子跳出来的!提出问题,好比“剥笋”,是一个思维逐渐聚焦的过程,结合已有文献和自己的思考,一层一层地剥,还是比较艰辛的。当然,这需要一定的思维训练。值得推荐的是“三步走”训练,即:第一步,先划定一个“兴趣范围”,如小微企业贷款、合作金融、金融监管等,以此为圆心,广泛浏览相关的媒体报道、政府文件和学术文章,找到其中的“症结”或“热点”。第二步,总结以往研究者大体从哪些研究视角来分析该“症结”或“热点”、运用了哪些理论工具和实证方法等。第三步,考察研究该问题的可行性。例如,现有理论是否可以解释所关注的问题?或者,同一问题能否用不同的理论来解释,或者理论本身的前提假设、逻辑推演是否存在缺陷。将上述些问题细致捋一遍,就可以找到自己研究的立足点,即自己研究究竟与已有研究有哪些异同。(3)如何陈述问题?陈述问题实质上就是凝练核心观点的过程,问题陈述其实应包含研究者的初步判断,即假说。从假说的提出及验证角度来讲,研究者脑海里其实已有对问题的初步认识和回答。应该注意的是,所谓的假说或针对问题的观点应当来自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和总结,而不是为了套理论而“削足适履”。(4)如何才能提出一个好的问题?一个好的问题最好能满足以下四个要求:第一个要求是该问题能够直接锁定当前经济社会中亟需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即该问题的解决将有助于形成破解现实难题的政策举措;第二个要求是该问题的提出应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最好能与经济学研究中的某个理论基准直接对应,这将反映研究者的专业思维范式与思考深度。对初学者而言,可以说,所从事的大部分研究都是理论应用型的。从这个角度来看,问题的提出其实也是找准一个理论并在理论指导下展开观察和思考的过程。切记,这里的理论是“基准”或“参照”,可以运用或借助它们来更好地观察、分析现象和问题,而不应该是直接应用。第三个要求是问题的提出应包含对研究方法的考虑。第四个要求是问题的提出应暗含问题的解答,即提出者应有初步结论或待检验的假说。因此,对问题的思考或提出,至少需要从现实需求、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及初步研究结论四个方面综合考虑。大部分初学者在问题提出阶段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在上述四个方面下的功夫不够,或者是在上述四个方面统筹考虑不周。提出问题的关键就是要阐明其依据。从问题所处的研究背景来看,这个依据就是问题、方法与观点三者之间的关系。论证所提出问题的价值与意义,其核心就在于,要阐明这种相互关系及其内在逻辑。具体表现在:①问题与问题是相互联系的。研究者可以从他人所提出的问题中生出新问题,研究者首先要熟悉相关文献,并对其加以研究(包括文献综述或述评),找到其中所研究的问题。通常,问题都是在历史和现实中形成的,如果不把握问题发展的历史及现状,不仅难以理解当前正在研究的问题,而且无法觉察问题的发展趋势。②问题与方法是相互联系的。一般而言,如果不从方法层面考虑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以及方法与问题之间的匹配性,对方法的理解就不可能充实,同时也不可能创造性地提出适合于解决问题的新方法。③观点与问题、方法是相互联系的。观点与所研究的问题、所运用的方法是密切相关的,如果没有对问题的梳理、没有对方法的分析,就很难判断出这些观点的正确性;可见,对研究文献中的观点加以研究,绝对离不开对问题和方法的考察。因此,基于现有文献所呈现的观点为基础去提出问题,就要求研究者具有对问题、理论、方法及观点的综合性认识,这种综合性可以表现在问题的澄清、方法的修正、新观点的生成上,当研究者把新观点的生成作为问题提出来的时候,就相当于提出了一种新的假设。考虑到文献综述基本上都是围绕问题、方法与结论来陈述的,如果研究者能够认真完成文献综述工作的话,完成提出问题的这个任务就不那么困难了。毫不夸张地讲,做好文献综述是提出问题的前提条件和基本保障。(5)选题目的与意义,即回答为什么要研究,交代研究的价值及背景。一般而言,在引言或导论中都应先谈谈现实需要——由存在的问题导出研究的实际意义,然后再谈理论及学术价值,要求具体、客观,并要有针对性,注重结合文献回顾并以资料分析为基础。关于研究价值,既不能空而大,也不能去套,或罗列那些根本解决不了的研究目标。研究的创新是相对别人在这方面的研究,别人没有的,这种“不同”才可能是自己文章的亮点。这方面不强求,也不做硬性规定。但对研究价值与创新的阐述,都应立足于自己的研究,不要把与自己无关的或自己根本解决不了的罗列上去。应切记:尽量写与自己研究相关的价值与意义!(6)选题的若干细节一个清晰的选题,往往已经隐含着论文的基本结论,因此选题应本着以下原则: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综合训练的基本要求,难易度及任务量适宜。与自己实际教育背景、科研工作或实践相关的、较为熟悉的问题。反映本学科的新问题、新理论、新方法或新政策的题目。所选题目不宜过大,越具体越容易收集资料,从某一个侧面入手,容易深入。一个悖论:越小的题目需要阅读的文献越多,思考也越多,但越容易去做!其中的道理其实比较简短,只有下了大功夫,才可能将题目“缩小”下来。(二)文献回顾文献综述是撰写开题报告的基础环节,在整个过程中占据十分重要和关键的地位。文献综述(Literature Review)也称为“文献回顾”、“文献考察”、“文献评论”、“文献评估”等,这些词彼此可替代使用。文献综述即是一个“过程”,即是对目前为止与某一研究问题相关文献的系统查阅和分析,以了解该领域研究状况,也是一个“结果”,即最终要梳理出一个将要研究的问题、命题或假说,尽可能地呈现自己研究与已有研究的联系与区别。1. 为什么要写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有两个特点:一是“展示性”;二是“导向性”。前者反映作者对这一研究领域全貌、脉络以及内部结构的整体把握,后者则反映文献综述的最终归宿与“结晶”,如果没有归宿,说明就是瞎逛,而没有结晶,说明就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概而言之,文献综述就是在全面、深入理解已有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研究问题及可行思路。一方面,展示自己对已有研究文献的掌握情况,必须具体,否则没有人相信;另一方面,分析已有文献并论证自己研究的必要性及其价值(理论上与实践上)。从这个角度来看,文献综述其实是一项“研究”工作,即从文献角度来论证自己接下来的研究是有价值并可行的。从论证性质来看,它应该是议论文。2. 如何写“文献综述”?写文献综述,应该围绕文献综述的目的来写。文献综述的目的有二:一是提出问题,二是论证思路。那么,文献综述首先最好能够按照所考察的问题来梳理相关研究文献;其次,文献综述在梳理过程中还应该对已有相关研究的角度、方法及发现展开评价,由此为自己的问题与思路开辟道路。(1)文献综述应为选择和界定研究问题服务文献综述的作用在于帮助我们确定研究问题的价值和方向。研究问题始于文献回顾。应该看到,一些学生会对如何选题特别是如何选择一个有意义的研究问题,以及如何提高研究课题的价值等方面提出疑问。这些提问既与研究问题的选择相关,也与文献回顾的工作相关。而文献回顾工作就应该为聚焦问题而服务。其次,研究问题提出需要文献回顾来提供学理支持。值得强调的是,问题不是提出来的,而是论证出来的。而论证问题的价值、意义及研究的可行性,其关键还要依靠文献回顾,只有基于已有文献回顾才能阐明清楚自己将要进行的研究、所要研究的问题值得做。文献回顾将表明已有研究所存在的不足及改进的空间,以及自己研究与已有研究的联系与区别。(2)文献综述需要为研究设计与思路服务通过文献回顾,我们可以了解到以前的研究者在探索该问题领域时所采取的各种不同的研究角度,不同的研究策略,所采用的各种具体研究方法,以及所使用的研究工具和手段。这些研究角度、研究策略和研究方法,代表了以前研究者所尝试过的各种探索道路。无论其成功与否,结论如何,都为我们在自己的研究中确定研究视角、进行研究设计以及选取研究方法提供了一种借鉴和参考的框架。文献回顾同时还是研究者呈现其研究逻辑的重要过程,通过将研究的问题与分析框架、资料性质等紧密联系起来,文献回顾也可以清楚地呈现出研究设计的内在逻辑。研究者通过评价前人研究中各种各样研究设计的成功之处,就十分便于在自己的研究中进行借鉴。从这角度来讲,文献回顾部分最好按照自己研究的内容来安排,这样可以做到有针对性和可比性。当然,正是有了前人研究的这些帮助,研究者在自己的研究过程中才能够避免走弯路或少走弯路,甚至还能够有所创新。(3)文献综述写作需要注意的三个要点要点之一:首先需要将“文献综述”与“背景描述”区分开来。我们在研究问题的时候,确实需要了解该问题产生的来龙去脉,如“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历程”、“中国合作金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等等,这些内容属于“背景描述”,关注的是实现层面的问题,严格讲不是“文献综述”。与之相对的是,文献综述是对学术观点和理论方法的整理。要点之二:围绕自己的研究问题对已有研究进行比较与梳理。其中的关键是比较,找出针对所研究的问题,其已有研究在视角、方法及结论上的异同,有点像“将钟表拆成一个一个的零件,然后对这些零件进行比较”,这是基本功。要点之三:要按照问题来组织文献综述。很多时候,初学者写的文献综述就像是流水账,没有归纳和概括。这反映出作者对问题的把握还不够深刻,或者说是在综述时,对用问题串联文献还不够自信。文献综述就像是在文献的丛林中开辟道路,这条道路就是指向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当然直路最短、最省事。因此,在做文献综述时,头脑时刻要清醒:要解决什么问题,人家是怎么解决问题的,说的有没有道理, 就行了。(三)论证研究设计与思路在开题报告里你还应当说清楚你选了这个题目之后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就是有了问题之后,接下来准备怎么去找答案,即要阐述大致的研究思路,以及具体方法,如案例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方法、理论模型法和计量实证研究方法等。研究设计与思路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概念界定。即对论文的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借鉴前人已有的经验和经历在自己的研究领域提出自己的新观点,尤其是要解释清楚自己本研究中的相关概念的实际含义。2.分析框架。分析框架是对整个研究分析思路的部署与安排,它可以是理论性的,也可以是概念性的,但它在形式上是简约的,而不是很复杂的。3.研究方法。一个严谨规范的学术研究, 必须以严谨规范的方法为支撑。在论文研究写作过程中,学生应在对研究方法的认识、理解的基础上,选择与应用某特定研究方法, 并将其具体实施于自己的论文工作中。学生在介绍自己的论文方法时,不是对方法概念的解释,而是要介绍如何使用该研究方法,比如问卷调查法,学生需要阐述清楚自己的问卷是自制的呢?还是沿用的前人的呢?在写这部分内容时,不要罗列一大堆的研究方法,主要介绍一下最主要的研究方法,具体过程和选择依据讲清楚就可以了。更进一步来看,研究方法要与所研究的问题匹配。虽然许多研究方法有着比较广泛的适应性,但是问题不同,解决问题的角度、路线、方式就不同,研究方法不仅仅与论文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由问题的提出来完成)相互对应,更重要的是要与研究内容中的具体问题基本对应(不一定一个问题对应一种方法,也不是一种方法对应一个问题),因此,正确的做法是首先对研究内容所涉及的问题加以归类,然后根据各类问题设计适合的研究方法。在研究设计与思路这一部分,需要把握的是,整个行文是“论证”而不是描述,即向读者或同行阐述你的研究设计与思路之于你的研究问题是贴切的,是可行的。在问题提出、文献回顾以及研究设计与思路论证三个方面中,文献回顾是重点。没有文献综述,研究者就无法找到自己的题目,也不知道这个题目别人已经做得怎么样了,所以要认真进行综述。当然,综述的目的还是引出研究者自己的问题,所以不能忘记评述。三、怎样写开题报告框架主体部分包含的内容主要有:选题缘由、文献综述、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研究的步骤、研究提纲。题目。题目是毕业论文中心思想的高度概括,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要明亮而有神,是论文研究内容的高度概括,题目就是告诉别人你要干什么或解决什么问题。要求:①准确、规范。要将研究的问题准确地概括出来,反映出来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反映出研究的性质,用词造句要科学、规范,切记简单的罗列现象或者陈述事实。②简洁。要用尽可能少的文字表达,一般不得超过20个汉字。③文章题目要体现研究的侧重点,要呈现研究对象以及要解决的问题(也就是研究的对象和研究内容一定要在题目呈现);如果确因研究需要,就采用主副标题。选题目的与意义,即回答为什么要研究,交代研究的价值及需要背景。一般先谈谈现实需要——由存在的问题导出研究的实际意义,然后再谈理论及学术价值,要求具体、客观,具有针对性,注重资料分析基础。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的综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阐述该选题的目的、相关研究进展情况、理论适用性、研究方法等。提纲。开题报告包含的论文提纲可以粗线条的,是一个研究构想的基本框架,可采用整句式或整段式提纲形式。在开题阶段,提纲的目的是让人明了论文的基本框架。开题报告的提纲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①课题的目的、意义(论证);②国内外研究概况和有关文献资料的主要观点与结论(梳理);③研究目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有关指标、主要研究方法;④进度安排;⑤预期研究结果。参考文献。开题报告中应包括相关参考文献的目录。四、开题报告之“开题”环节在本科生开题环节,指导老师要从硬性要求与非硬性要求两个层面,来判断学生的开题报告是否合格,并围绕这些要求提出完善意见。1. 硬性要求所谓硬性要求,是指决定开题报告是否合格的要求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点。(1)选题是否符合专业要求。这一点从论题就可以观察得出,凡不符合专业培养要求的则一律视为不合格,应重新选题和开题。(2)选题意义是否得到了有力论证。这从开题报告中的选题理由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中可以看出。如果选题意义是东拼西凑,或是牛头不对马嘴,同样需要重新开题。(3)选题是否具有可操作完成的可行性。这可以从研究基础、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项目中审议得出。如果题目太大,显然是本科生无法完成的选题,或者是其没有能力完成的,则必须重新开题。2. 非硬性要求所谓非硬性要求,是指在已经具备开题“要件”的基础上,对其是否能够做得更好而提出的要求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点:(1)研究现状的把握情况。对这部分内容的审议主要看:对文献掌握是否充分;对文献资料的内容介绍是否具体;对文献资料是否进行了分类整理再加以介绍;对文献资料研究内容是否有自己的归纳评议; 是否阐明了研究现状与本人要做的研究之间的关系等。其中,特别要反对“流水账”式的文献综述。(2)写作提纲的逻辑关系情况。对这部分内容的审议主要看:论文题目、章节标题是否准确鲜明;一级章标题是否紧扣了论文题目内容、二级标题是否紧扣了一级标题内容;;章标题是否符合平行展开或递进深入的逻辑关系;二级标题是否符合平行展开或递进深入的逻辑关系;写作提纲是否完备等。其中特别要反对“思路式”或“编书式”的写作提纲,因为它们缺乏实质性内容;也就是说,写作提纲最好能按照内容或观点来写,按重要性排序。(3)参考文献的准备情况。对这部分内容的审议主要看:是否包括著作、论文等各类参考文献:是否包括对本项研究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学术论著; 是否包括反映最新研究的文献; 是否具有一定时间跨度的文献; 是否包括国内外的参考文献等。其中,特别要反对“杂烩式”式的参考文献。(4)开题报告书撰写的情况。对这部分内容的审议主要看: 写作格式是否符合要求; 各项内容是否完备;各项内容的填写是否具有针对性; 文字是否表达准确、简练,是否有条理等。其中,特别要反对临时“拼凑式”式的开题报告书。五、结语现如今,本科生开题报告都以规范的表格形式来呈现,这种形式在确立标准与规范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后果。由于表格内含的项目被分割符号分离开来,从表面看,每个项目都有自身的独立性,但这样却很容易忽略各项目之间的联系。许多本科生狭隘地认为,似乎填好了表格所要求的项目,开题报告就算完成了;再加上学生们以日常思维来理解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的可行性、研究实施方案、研究工作计划等,在他们看来,开题报告似乎就是他们的学习计划或工作计划,按部就班的痕迹太重。个人认为,扭转这种不利局面的首要药方是“以问题为中心”。开题报告就是有依据地提出问题,对问题加以分析,谋划解决问题的方法。界定清楚了问题,才能做到目标明确。从内容来看,开题报告至少需要提供问题、理论及方法方面的思考内容。只要学生们坚持一切以问题为中心,就不难找到开题报告内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也不难写出能够真正指导自己研究的开题报告来。开题报告的关键是文献综述,它是提出问题的重要依据所在,也是确立研究思路合理性与可行性的关键支撑。可以说,文献综述最能反映学生所完成的工作量。开题报告的主体应是内容与观点,而不是“思路”或“角度”。也就是说,应以推进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而不是搞一些概念或方法上的噱头及花拳绣腿。开题报告中一定要明确所运用的方法是什么,该方法的特点是什么?选择该方法的依据是什么?等等,最好能拿出一个专题部分来把所要使用的方法阐述清楚。最后,再次重申个人对学生的要求:以问题为导向,做到言之有据、文字表述准确。一言以蔽之,宁做一条对社会有价值的清澈小溪,也绝不做貌似高大上的一池浑水。Ps:请同学们重视论文选题和开题报告的撰写!

标错参

毕业论文如何写?答辩环节如何准备?

自学考试中,撰写毕业论文是应考者完成本科阶段学业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对考生应用本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一次综合性考查。但是大多数考生在面对毕业论文的时候,都很“偏头痛”,肚中无墨,难以下笔,主要的原因在于平时缺乏独立写作的经验。自考本科毕业的最后一个关卡,自然不是随便一篇文章就可以草草了事,尤其是想要拿到学位证的考生,论文的质量和水平更为重要。小编为大家准备了毕业论文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的简要论述,供大家参考。如何选题:三个要点1.题目要小,要具体,切忌泛泛而谈。中日文化差异比较研究(×)论中日饮食文化差异(√)二者比较,题目的难易程度显而易见,中日文化包含了饮食、语言、习俗、服饰等各个方面,在论文论述中无法面面俱到,论据无法支撑论点,内容空泛;而就中日饮食文化一点进行论述,可以向深度和广度进行探讨,内容充实。2.在自己擅长的专业领域选题,知己知彼。要选择自己所擅长的领域,以免出现不了解、写不出来的情况。同时要了解本专业本领域中已有的论文成果,了解别人已经解决了什么问题,还存在什么问题;是否有争论,争辩的焦点是什么;哪些方面的研究较为簿弱,哪些方面的研究尚未涉及等等,避免重复和雷同。3.研究角度要新颖,具有研究价值要研究别人没研究过的问题,才有研究价值。若专业能力不够,选择一些简单易写的论文题目,要出其不意,避免雷同,要有创新点,选择不同的角度加以论述,也可以指出此前研究尚存在的不足之处加以补充。研究选题:重视文献综述做好选题之后千万不要就急急忙忙地动笔开写,最好是敲定大纲以后再开始动笔,要不然你没有大纲,写到后面大概率会文思枯竭。首先要在网络上查找一些值得参考的优秀毕业论文,在知网下载至少三篇同类型的优质论文,并仔细研究其文章结构。查询资料看似是最简单的一项工作,但对后续论文的论据支撑至关重要。既要收集与以往他人对该论题的研究论点和内容,也要收集论题相关的历史背景、文化依托、发展轨迹等材料。收集充分的材料之后,还要进行归纳整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对资料进行反复推敲、筛选,留下最能反映本质、最有说服力的资料,同时提炼出自己的观点,明确论文方向,拟定提纲。收集论文素材的网站中国知网、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百度文库、百度学术、道客巴巴等。撰写论文:论证合理、严谨1.论点明确、清晰。必须有大量的材料进行支撑。2.论证必须根据论题的需要选择不同的论证结构形式,不同的论证结构形式,决定了本论部分的结构。3.论证逻辑要严谨。合乎逻辑的论证,是最能说服别人的。4.论证用的材料和论据,要真实且科学,标注好出处。答辩环节论文完成之后接下来就是答辩,答辩前一周可以把自己的毕业论文复印三份:一份给指导老师;一份给答辩组;一份留给自己备份。答辩时间一般为3-10分钟左右,答辩过程中会有2-3位老师进行提问,开始答辩前一定要对自己论文的内容了如指掌,做好充足的准备。小编搜集了些常见的答辩问题,方便各位同学参考↓1、你的毕业论文采用了哪些与本专业相关的研究方法?2、论文中的核心概念是什么?用你自己的话高度概括。3、你选题的缘由是什么?研究具有何种现实指导意义?4、论文中的核心概念怎样在你的文中体现?5、从反面的角度去思考:如果不按照你说的那样去做,结果又会怎样?6、论文的理论基础与主体框架存在何种关联?最主要的理论基础是什么?7、质性研究与访谈法、定性研究、定量研究、调查研究、实证研究的区别?8、经过你的研究,你认为结果会是怎样?有何正面或负面效果?9、你的论文基础何种研究视角?是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还是社会学视角?10、论文研究的对象是个体还是群体?是点的研究还是面的研究?11、论文中的结论、建议或策略是否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12、研究这个课题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在答辩过程中,同学们还要注意仪表与风度,争取给答辩老师留下好的第一印象。同时也要注意答辩技巧的运用,对于有把握的提问,要及时申明自己的理由;对于没把握的提问,可以扬长避短,多说一点自己擅长的内容,回答问题时要注意多使用礼貌用语,态度要谦和。最后小编来回答同学们最关心的问题:毕业论文到底难不难?一般90%的同学都能顺利通过毕业论文审核,所以只要用心准备,毕业论文其实并没有那么难哦

若物之外

研究生论文写作中,必须要注意的一些事!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社科学术圈,ID:shkxquan】经微信公众号授权转载,如需转载与原文作者联系1.写作前的资料收集 在开题报告通过之后,就可以按照所列提纲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文科研究生常用的资料包括文献资料(具体又可细分为图书资料、档案资料、网络资料、报纸期刊资料等)和调查资料两种。不管是实证性论文还是理论性论文,在收集资料时最好二者兼而有之,只不过要有所侧重。在进行文献收集时,“建议每人都买一支扫描笔,携带方便且效率很高,非常有用。你所需要的资料,常常散见于各种书籍中,一本书中也许只有一小段或者几句话是你将来要引用的,可以用扫描笔将其输入电脑中,记下它的出处,以后可随时调用”,这样就会大大提高资料收集的效率,从而也减少了许多麻烦。在进行实证资料收集特别是通过调查问卷形式收集资料时,问卷的设计一定要科学,要有代表性,要能通过问卷获得应有的信息。此外,设计问卷时必须为受访者考虑,问卷内容不能强人所难,填写问卷也不能耗时太多。总之,不管通过哪些方式进行资料收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均需要花费很多心血,研究生在收集资料时应该有这样的心理准备,否则,就很容易在收集资料时陷于心理恐慌,甚至会对自己选题的可行性产生怀疑(即使这种怀疑是没有道理的)。2.常见的学位论文写作习惯 资料收集得差不多之后,就可以进行论文的撰写了。进行学位论文写作,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写作习惯:一种习惯是边整理资料边进行论文写作,即按照论文大纲及时进行撰写,有可能的话,还可以小论文的形式进行发表,不断推出阶段性成果,使自己的研究得到学术界的认可,进而加深对论文的理解。不过,这样做虽然有很明显的好处,却不是对每个人都适用的,尤其是对整天忙于日常工作的在职攻读学位者就不太适合,因为这部分研究生首先在时间上就不允许。所以,对此只能借鉴,而不能照搬。另一种学位论文写作习惯则适应了很多研究生的需要,这种习惯是在将资料归类整理完毕后,用几个月的时间集中精力进行论文写作。这种做法的最大好处是将所有的资料进行归纳汇总后,对论文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写出的论文思维更为连贯,逻辑更为严谨。这种论文写作习惯常常被在职攻读学位者所青睐,甚至也被一些全日制攻读学位者所推崇,这样做可以为其提供一些自由空间。但这种习惯的最明显不足就是阶段性成果难以体现,论文答辩时风险也较大。另外,万一在写作论文时不能集中精力,论文就无法按时完成。有鉴于此,有的研究生走了第三条道路,也就是将上述两种写作习惯结合起来,论文的部分内容作为小论文提前发表,发挥出第一种写作习惯的长处;同时,论文的其他内容则集中时间完成,这样就可利用两种传统写作习惯之长而避免其短。3.写作时的注意事项 在整个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有一些事项是必须要注意的。这些事项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学位论文质量第一原则。研究生在读期间的研究情况怎么样,学位论文质量是最重要的评价标准。“当前有不少博士生花上三年或三年以上的时间去撰写一篇不得心源的论文,拿到一个学位,找到一个工作,这从实际生活来讲,也可理解,但从整个人生进程来看,这种做法有点得不偿失。”学位论文毕竟是研究生学术生涯的一个里程碑,而学位论文的质量则可以被视为学位论文的生命。所以,每一个在读研究生都要把学位论文的质量放在研究生学习的首位。对于大多数研究生而言,只有写出合乎质量标准的学位论文,才能顺利获得相应的学位。反之,如果论文质量达不到要求,那将会使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失去应有意义。对于有志于从事学术研究的研究生来讲,学位论文的质量更为重要,因为通过一篇高质量的学位论文,可以为以后的学术生涯打造一个坚实的平台。可见,不管是为了进行学术研究还是为了完成学业,均需要高度重视学位论文的质量。语言文字表述要精确。“从心头到纸上的整个过程往往总是‘想’比‘说’好,‘说’比‘写’好,这也正是无言之言和拈花微笑之所以可贵的秘密。因此,作者在文字表述上必须狠下功夫。”语言表述,是论文写作基本功的具体表现,研究生在整个学位论文写作过程中务必要高度重视。一般来说,应当使用学界有一致看法、不容易产生分歧的规范用语,不要随意制造新词。即使出于表达需要必须使用自己创造出的新术语,也必须首先对该术语进行明确界定,以免别人望文生义,产生不必要的误解。此外,学位论文的表述要力求简洁,不要拖泥带水,最好不要用冗长、啰嗦、拗口的句子,而应用简短明快的句子。标点符号使用要准确。标点符号使用的准确与否,是一个人书面表达能力高低的明显标志,也是影响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因素。标点符号,虽然是经常使用的,但完全掌握并能准确使用的人却并不多,很多人会在使用标点符号时出现误用的现象。如果说中小学生乃至大学生在这方面出现问题无可厚非的话,作为接受最高学历教育的研究生就必须引起应有的注意。因为越是常识性问题,一旦出现疏漏,越容易引起他人的非议。经常寻求导师的指导。学位论文质量的高低与导师的指导程度密切相关,一般而论,得到导师精心指导的学位论文质量会高些,而导师指导不到位的学位论文质量要次些。为此,研究生在撰写学位论文的过程中,对于导师的指导,一定要虚心听取,并将其指导意见作为论文写作的指南。另外,随着近年来研究生的不断扩招,每个研究生导师所带的学生也随之增多。在这种情况下,导师就可能无暇顾及所有的学生。为了得到导师的指导,研究生就要主动一些,采用各种方式(当面咨询、打电话、发电子邮件等等),经常和老师交流,及时汇报论文进展。只有这样,才能在导师的指导下,写出高质量的学位论文。学位论文引用要规范。在进行学位论文写作时,不可避免地要引用其他人尤其是经典作家的观点和材料,这就牵扯到论文的引用问题。使用别人的资料,一定要在文中以引用的方式表现出来。“引用必须用引号标示所引内容,如果只引大意也可不用引号,但都必须给予注释或说明。”这既是对别人脑力劳动成果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保护(因为这样做才不会使别人把相关的引用视为抄袭)。当然,在引用的时候一定要规范化。直接引用就用直接引用的方式,间接引用就用转引的方式,引用别人的大意就用参见的方式,诸如此类,都要真正搞清楚。在很大程度上,学位论文引用规范与否,是研究生基本功是否扎实的一个重要判断标准。了解最新动态十分必要。在撰写学位论文的过程中,最好时刻关注与论文有关的最新情况。如党和国家最近是否出台了与论文内容有一定联系的大政方针,如何将这些大政方针融入论文内容之中;又如学术界近来召开了哪些学术会议,这些会议是否有与论文相关的重要信息,怎样将会议的相关信息体现在论文之中。这样做,首先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需要。撰写的论文应该为实践服务,应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思路,如果体现不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关情况,又如何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呢。其次是理论自身发展的需要。理论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理论是时代精神的体现,如果理论不能反映现实,将失去应有的生命力,也将无从发展。“据对入选的300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分析,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占有大量的文献资料,包括最新的研究资料,能反映本学科领域的发展情况和最新成果。”因此,只有关注包括学术界在内的各方面与论文相关的最新动态,使论文材料得到及时更新,使其在学位论文中有相应的体现,学位论文写作才会不断实现材料创新,论文也才会更富有现实意义。论文写作要抓紧时间。撰写学位论文,一定要抓紧时间,不能向后拖,必须如期完成。在研究生三年的学习时间内,很多学校仅上课时间就要花费一年半或者两年,即使博士研究生也有一年的课程学习,有的因联系工作还要用去一些时间,所以研究生真正用于学位论文写作的时间并不多。在有限的学位论文撰写时间内,只有争分夺秒,才有可能提交一篇优秀的学位论文。因此,在读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研究生,对学位论文撰写一定要有一个合理的时间规划,让有限的时间充分发挥作用,为最终撰写出优秀的学位论文提供时间保证。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不要说撰写出高质量的学位论文,甚至连学位论文的如期完成也会出现问题。对此,英国学者朱迪思·贝尔指出:“如果你有提交日期的话,该工作必须以某种方式在指定的日期完成。你不太可能严格地遵循时间表,但是你必须尝试设计时间表以便于你能定期检查进展情况,如果需要的话,强制自己从一个研究阶段进入下一个研究阶段。”学位论文要反复修改。“文章不怕改、不怕放,放几天,可能又会有新的体会。硕士、博士论文更要多改、反复改。”学位论文的初稿撰写出来之后,必须集中精力进行反复修改。首先要经过自己修改,将论文中明显的文字疏漏以及其他方面能够找到的不当之处予以修正。不要轻视这一过程,因为数万字乃至十几万字的论文,谁也不能保证没有这样那样的疏漏,只有将方方面面的疏漏进行矫正,直到自己难以找到疏漏,初稿的修改方能告一段落。接下来就要将论文提交给导师审阅,对于导师提出的修改意见,必须认真对待,即使导师让大面积修改甚至个别章节重写,也要虚心听取。文章不厌百回改,即使学位论文有时间限制,也避免不了必要的反复修改。经验证明,很多好文章与其说是写出来的,倒不如说是改出来的。因此,只有不厌其烦地修改,直到导师甚至导师组满意为止,论文修改方能结束。代表性的列举参考文献。在论文后面,一般要列举一定数量的参考文献。参考文献的列举,有几个方面是需要注意的。其一是参考文献与文章要有必然的联系。也就是说,论文确实参考了所列举的文献,不能出现与论文无关只是用来充数的参考文献。其二是参考文献的数量要适度,既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太多不但会出现充数之嫌,而且也容易使人产生论文只是别人资料碓砌的嫌疑;而参考文献太少不但会使人感到论文撰写者读书较少,而且也会对论文的学术性产生怀疑。其三,文献要有一定的权威性。具有权威性的文献,才能较好地增强论文的说服力。其四,要列举自己导师和导师组成员的文献。作为研究生,首先要对导师的学术成果有一定的研究,因为只有对导师的学术成果有一定程度的把握,才容易和导师进行沟通和交流。同时,把导师乃至导师组其他成员的成果作为参考文献,既是对导师研究成果的肯定,也体现了研究生对导师的尊重。其五,参考文献的排列要有一定的讲究。一般而言,可以将参考文献按一定标准进行分类,例如,可以将参考文献分为著作类、论文类、报纸类、网络类等等。此外,在每一类中又可以按照其权威性或发表(出版)时间依次排序。这样做,就会使参考文献显得井然有序,从而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感谢所有的帮助者。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完成,除了研究生个人的刻苦钻研和辛勤劳作之外,往往还包含着来自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是各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具体说来,其中既包含导师的关怀和悉心指导、导师组的精心培养、同学之间的相互体贴和鼓励、学术理论界对研究做出的已有贡献和提供的宝贵资料,也包含着来自家庭和亲友无微不至的关心呵护以及默默奉献等等。此外,在职攻读学位者还有来自单位领导和广大同事的理解和支持。所以,在学位论文的后记中,研究生本人就需要以致谢的形式,向所有帮助自己完成学业的人表示由衷的感谢。只有这样,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写作才比较完整。

决战日

本科毕业论文不会写?不用怕!老师教你怎么写论文

最近一些本科院校已经开始了本科毕业论文的预答辩,发现很多学生并不会写论文,论文在格式、排版、内容、研究问题等方面存在一些低级的错误,在答辩的时候看上去并不能让代课老师感到满意。结合最近几天新闻上关于某学校老师在论文答辩时怒扔学生论文这一事件,给各位本科生谈一谈本科毕业论文该怎么写。本科毕业第一,明确学校对毕业论文的要求。主要包括论文的字数,论文的查重率,论文的字体要求,论文对页眉页脚和页码的要求,以及论文参考文献的引用时间及格式要求。第二,找到自己想要研究的问题。先在知网上搜集相关的文献资料,看看别人都研究了些什么,寻找自己研究的创新点在哪里,然后对近年来的文献进行归类,可以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也可以从研究的方法角度来对文献进行归类,这其实已经在完成文章的文献综述了。第三,先文章的前言,大概是六百字左右。主要介绍自己研究问题的现状和研究的理论意义、实践价值。同时也要加上文章研究的可行性怎样,比如数据是否容易获取等。本科毕业第四,总结文章的文献综述。其实就是第二点里面的,但是很多本科生不会写文献综述,文献综述要涵盖自己的研究内容,要与研究问题相关,同时要参考论文里面的文献写作格式,把文献综述进行分类表述,以显得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需要注意的是文献综述并不是把文章里面摘要的话直接复制过来,而是需要你自己去把文章进行总结一下,以获取对你论文有价值的信息。第五,描述现状。一般本科生的论文深度不大,描述现状可以结合时间发展顺序来展开,从数量和规模及效益等方面来写。比如你写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就需要把近几年的电子商务的交易规模和增速等进行分析。本科毕业第六,根据现状得出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实事求是,需要根据你的现状来提出问题,而不是脱离现状写问题,不然驴头不对马嘴,写出来的论文会让老师批评,自己也论文答辩不了。第七,根据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在本科生论文中,对策建议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既能够满足论文对字数的要求,也能提高文章的水平,对策建议需要根据问题提出来,而不是自己随便写几句话。对策建议可以针对某个问题从多个角度写,也可以从多个主体写。比如写保险行业方面的论文,就可以从保险公司、消费者、政府等不同主体来提对策建议。第八,参考文献最好选择近几年的,同时注意把报考文献的格式写正确。报考文献的数量并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一般控制在三十篇左右就行了。本科毕业本科生在本科期间由于很少接触到学术训练,也很少写论文,所以对写毕业论文有些害怕,有些畏惧,不知道怎么去写。不会写毕业论文的同学可以参考我上面提出的一些建议,跟着这些建议去写,相信一定可以提高大家的论文写作水平。

冰果

如何撰写学术性论文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下午好。今天我受学校科技处、研究生部以及校团委的委托,给大家作一个题为“如何撰写学术性论文”的学术报告。这个报告以前在浙江省几个高校给青年教师作过,今天的听众不同,大部分是学生,只有少量的教师。对于大学生来讲,如何撰写学术性论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学生听这个报告,可能在某些地方有点吃力,我会尽可能把知识面、知识层次给压下来,就一些最主要的问题展开讲解,目标就只有一个,就是让同学们听完这个报告以后对写学术性论文时有个大体框架的了解,以后在试写学术性论文时能够从今天的报告中得到一些帮助,如果能达到这样的境界,我就感到聊以自慰了。我们首先讲一个我们在做经济学或者管理学、社会学等其它科学的学术性论文时的一个最主要的问题,即学术性论文的规范问题。什么是规范问题呢?概而言之,规范问题就是在符合学科本身要求的边界范围内、以该学科特定的概念或范畴来解说问题以阐述自己的思想。如果你写论文时专业术语很少,散文式的语言或大众化语言很多,那就不是学术性论文。学术性论文有结构要求,论证和推论比较严谨,不是想到哪儿写到哪儿。譬如,我们研究社会的经济问题、法律问题或政治问题等,学术性论文的结构安排和规范有一定的严谨性,它要求我们在对问题作出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结构性论证,在进行判断或推理时,既要关注逻辑学理也要关注现实与判断或推理之间的关联。举例来说,我们对某种现象作出“程度”判断时,说这种现象一定是这样,有可能是这样,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是这样,或者说在什么样的条件约束下是这样等等,就存在着较为严格的要求或规定,不能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我们大家熟悉的一首歌“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是个宝”,这样的歌词,从文学、艺术的角度来讲很有道理,大家都很喜欢,也接受了这样的判断,但从学术性规范性论文的角度来说,这句话是错误的,或者起码说是不严谨的。为什么呢?因为世上只有妈妈好,难道爸爸就不好吗?我这不是为天下的爸爸叫屈(笑声),而是要说明学术性论文的严谨规范。当然,这种规范涉及的范围很广,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对问题作出理解或判断时的程度或范围的界定。学术性论文分几个层次或几个类别:第一种是纯理论性的论文。纯理论性论文是对研究对象展开带有义理性的、机理性、趋势性的或规律性的论证,从某一侧面对问题展开一定深度和广度的分析和研究,提出自己的理论见解和观点,这种论文并不一定要进行实证分析,不一定要数据。现在学术界存在一种现象,以经济学为例,好像经济学论文没有数据和模型的实证分析就不是学术性论文了,这种观点不完全正确。有很多经济学大师的作品并没有运用数学模型,他们对社会经济问题的理解主要通过逻辑论证完成的,如我们所知道的哈耶克、诺斯等等,他们的很多论文都是纯理论性的经济学论文。马克思的东西也很少有数学模型和实证分析。当然,在若干理论假设的前提上运用数学模型来论证经济问题也可能是纯理论性的经济学论文,这属于经济学的分析方法问题,我们在这里不多讲。我只是告诉大家纯理论性论文并不一定完全以现实为参照系来进行研究,它主要是展开带理论色彩的描述和论证。第二种学术性论文是实证性论文。实证性论文就是你对观察到的一种社会现象,有自己的观点,在某些基础理论的涵盖下论证这个观点,并运用相关的数学模型和计量、统计分析方法来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样本检验,以佐证某个命题或结论是否成立。实证性论文的最主要的特点是以数据说话,判断是强调客观性,很少有主观性的判断,文章中出现规范分析也是以实证资料为依据。以经济理论研究为例,目前,西方国家和一些海归学者主张用实证方法来研究经济问题;这种研究方法被认为是现代经济学的主流,它强调分析视角、参照系和分析方法,主张广泛运用数学模型和计量、统计工具,但也有很多问题。这个问题不是我们这儿所谈论的。总之,实证性论文就是对社会的某一种现象,不认为它应该是什么样,而是要论证出它是什么样或者不是怎么样,它基本上是靠数据、靠对社会中一些样本的采集来论证的。还有一种论文就是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论文,既有理论又有实证。这种论文的档次要求比较高。例如,写作经济学论文,当你要论证某一经济问题时,首先应该在理论上有一个明确的观点,这个观点或源于某理论的启发,或源于自己对特定经济问题的理解,并用这样的理论观点来解说某一经济现象应该是怎么样,不应该怎么样,从而把它论证出来。同时,围绕这个论点,在理论论证的过程中又要通过实证资料来佐证这个观点,这样的论文通常既有理论说明又有数学模型,我们通常把这种类型的论文称作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论文。这种论文相对而言跨度比较大一点。为什么说跨度比较大呢?因为这类论文要求作者的理论素养比较高,要求作者对社会政治经济法制等问题有洞察力,要有理论概括和表述能力,要有一整套搜集资料、构建模型、取舍和处理资料的能力。那么,从综合性的角度来看这三类论文,究竟什么样的论文质量比较高呢?这就涉及到写论文的其他问题了。论文写作碰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谋篇布局。这个问题一定要引起同学们注意。谋篇布局非常难。这有点类似围棋中的开局,在座的同学可能有人会下围棋,下围棋会碰到开局。一盘棋的布局好,相当于你文章的结构安排;文章的悉心论证相当于围棋里的“手筋”,而论文写完后的概括,则相当于围棋的“官子”。围棋从开局到“手筋”然后到“官子”这三个阶段,在很大程度上相当于论文的谋篇布局→论证→结束语。谋篇布局,对于不同的作者,或者说对于不同知识面和眼界的作者是不同的,说得俏皮一点,人身上冒的气不一样,谋篇布局就不一样。同样一个问题的论证,张三的谋篇布局是一回事,李四的谋篇布局很可能便是另一回事。这种情况,我们经常可以从同一作品的翻译也能感觉到。中国古代科举在选拔进士时,往往重视文章的谋篇布局。例如,在考与政治、经济、军事和伦理有关的策论时,考中鼎甲的状元、榜眼和探花的策论文章,其谋篇布局一般比普通进士要好。谋篇布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的立势。关于立势的问题我们下面还要谈到。总之,谋篇布局布得好,论文就成功了30~40%,如果你的论文布局布得不好,会损害别人对你文章的理解。一篇文章的谋篇布局过程,是一个人逻辑思维展开的过程;逻辑思维混乱的人布局肯定不好,如果你的逻辑思维比较清晰,结构比较清爽,那么你的论文档次就会比较高。这是我讲的第一个问题。文章的谋篇布局确定以后,便是文章写作的结构安排问题。假如你写一篇题目为“X”的论文,这个论文分为五个部分、六个部分、四个部分来写,不是主要问题。主要问题在于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不会写论文的人通常会犯一个毛病,比方说一篇论文的内在要求是A B C D E顺序的结构安排,他A 可能写对了,但如果C放在B的位置,或D 放在C的位置,这种倒置就引起了结构混乱。文章的结构安排该怎么学呢?这就看你的修养了,就是你书看的多不多、平时写得多不多,对别人的好文章关注得够不够,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你周围的学术氛围好不好。论文比较难写。文章写得好的人,书一定写得好;但会写书的人,不一定会写文章。这句话同学们要记住。文章就像一个压缩饼干,为什么是这样呢?因为文章要你在规定的篇幅内把你的观点说出来,一切与文章没有关系的统统不写,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可言可不言”。“不言”这个难度很大,比如,很多同学甚至一些老师,在文章中写了许多与主题不相干的话,死活不肯删掉。如果你水平比较低,可能看不出来,但水平高的人就会发现这是败笔。书可不是这样,它是一个膨胀体,即便作者写了一大堆与主题不相干的内容,读者也难以觉察或不会责备。现在学术界评论学术水平的高低,一般以论文来衡量,就是这个原因。我经常给别人改论文,当发现一些与文章无关的内容时,经常将其画圈标注,建议删除。但一些作者就是舍不得删,这或许是因为他没有其他该写的内容补充,或许是因为文章本身的拼凑性质决定了作者难以将这些内容删除。舍不得删掉与论文主题不相干的内容,是思维、知识结构和理解能力干瘪的一种表现。其实,任何一个问题都有很多话好说,只是当你对所研究的问题缺乏深思维时,你才感觉到没有内容可写。这个问题的讨论同文章的结构安排是息息相关的,一般来讲,结构安排处理得好,“可言可不言”问题有可能得到解决。在文章结构安排中,暗含着另外一个在学术要求上比较高的问题,那就是一篇文章应该有一条主线。你的一切论证,一切旁征博引,一切数据的采取和数学分析,都要围绕这个主线转,千万不能偏离这条主线。有的同学不会写论文,有些老师自认为写论文写得好,其实文章中的很多内容与主线没有关系。这条主线是什么呢?其实就是你论文的题目。你论证的东西要同这个主线有关。用我的观点来说,论文即便写的飘飘洒洒,但要形散神不散。比方说,你在论证A这个问题时,这个问题涉及到A1、A2、A3 、A4、 A5这五个子问题,我们在论证A问题时,会经常将A1、A2、A3 、A4、 A5中的某一问题延伸出来,但不要忘记必须再回到A问题上来,也就是说,要始终围绕A这个问题转。如果你把A问题丢掉而飘飘洒洒地写到别的地方去,那就是“形散神也散”了。例如,你在教工路校区门口,人家问路,问你武林门怎么走?你应该在告诉他南北方向的前提上,指出往南过第三个红绿灯往左拐,再过几个红绿灯就是武林门;如果你在指路时强调第二个红绿灯的旁边有个“九百碗”快餐点,介绍这个店的面条如何好吃,对这家饭店的面条大加评论,那就跑题了(笑声)。这个比方可能不是很恰当,但是你想想你的论文中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情况。有的同学会问:为什么会把一些没有关系的问题写在纸上呢?问题出自哪里呢?大学生或大学刚毕业的人写文章有一个共性,偏好于散文的写作方法,喜欢用一些带有文学色彩的词汇来描述问题,试图在学术性论文中描绘出一些画面,这是没有用的。学术性论文,不管是社科类的还是理工科类的,都要求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论证要朴实,把问题讲清楚。当然,在论证问题时,有时也选用一些词汇来升华对问题的描述和揭示,但这种情形通常只是用一两句话来概括,而不是长篇大论。要记住,文学性的语言在学术性论文中出现的频率不宜太高,否则就会偏离主题。社会科学的研究越来越呈现出多学科的交叉,这种交叉的显著标志之一,是模型的数学处理越来越引起很多学者的关注。除了经济学和管理学,法学甚至包括政治学、历史学也开始建立模型分析。模型究竟该用不该用呢?我的观点是该用的时候用,该不用的时候就不用。那么,在何种情形下要用模型呢?如果论文中的理论性观点蕴含着一系列的变量,这些变量可以通过线性函数或非线性函数或一个抽象的模型能够把它客观地表现出来,则这时模型就应该用。模型是为你的观点服务的,而不是反过来。现在有很多人先找一个模型,然后竭力寻找一个观点去附和模型,这种“为模型而模型”的方法会使文章散架,那是肯定不行的。其实,非数学的学术性论文在运用数学模型时有个建模问题。建模要求你对所研究的对象有较深刻的理解,要大体上把握该问题中各变量之间的关系,要有合理的前提假设。现代经济学强调分析视角、参照系和分析方法,对模型在经济研究中的运用有严格的规定,在座的同学如果喜欢模型,不妨找一些介绍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的书去看看。不过,并不是所以问题的论证都必须运用模型。我比较同意林毅夫教授在给北大学生演讲时所提倡的观点:任何一个经济问题既可以用语言表达也可以用模型表达。当然,用模型处理问题有优势的地方,模型能帮助迟钝的人脑在解决对社会现象进行考察时的滞后现象。一般来讲,面对复杂的社会现象,人的逻辑思维有时会出现某些间断点或断裂层,而模型会以直观的形式把它们衔接起来,这是模型的优点,但模型也有缺点,因为模型中通常暗含着一系列作者没发现或根本就不成立的假设,一旦把这些假设抽掉,模型就不成立了。在我看来,对某一理论观点的论证,最好先用文字表达出来,然后再用模型去演绎去论证,那就锦上添花了。如果你先搞一个模型,然后把社会问题硬往里塞,硬说这个社会问题与模型有关,这样的文章就不好了。论文质量的高低可以分为若干层次,下面,我们提纲挈领或在高度概括的层面谈谈这个问题。高档论文是什么?一般论文是什么?下三流论文是什么?一般来说,高档论文一定有自己创造出来的独到的观点,在论文的论证中,你把它说圆了,或者说把它说清楚了,别人能看懂。有一点有必要说明,论文观点的对和错不是最主要的,学术嘛,本来就是争鸣的东西,大家都知道是绝对的东西就没有学术讨论的必要了。世界没有什么是绝对对的东西,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尤其如此。这使我想起恩格斯的名言:世界上任何事都不是绝对的,只有这句话本身是绝对的。同学们在学习写论文时不要时刻关注论文观点的对与错,寻找真理,是学术研究长期探索的过程,不是一篇论文的结果。有的同学会问:我这篇论文真的是我独立思考写出来的,观点是我自己想出来的,那算不算高档论文呢?高档论文除了观点的要求外,还有写作的要求,观点新颖,但如果写得很差,别人看不懂,论文的档次就没有了。关于观点的问题,有一点必须注意,如果你所提出的观点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中已经有了,而你没有涉猎到这样的文献,即便是你思考出来的,也不能算是你的观点,尽管你不受抄袭的谴责。这就是说,高档论文的观点应该是别人没有的。这个问题使我们必须重视学人的道德准则:学术是无法欺骗的!你可以骗到很多桂冠,如教授、博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等等,但你的学术性论文是骗不了人的,为什么呢?假如说你是靠抄袭别人的成果出名,人家开始看你的论文,张三不知道,李四不知道,李四不知道王五可能会知道。这个论文不是你的论文,以前别人写过,这个观点在国外的某个杂志上有,要是他马上就把你抖出来,怎么办?所以在这里面就碰到一个问题,我们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才能发现新的理论观点,找出一些原创性的东西呢?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工作。年轻人读了很多书,为做学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能够在社会科学的研究中论证出新的理论观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问题不仅需要读书,也需要有生活的底子,是需要历练的。按照我的观点,如果不对生活进行长期的思考,不经常动笔写东西,而只是从学校到学校,即便你从哈佛大学拿了个博士学位,也一时难以有新的思想;要想创造出很新的社会科学成果,必须是脑子非常好的人、并且在学术中遨游到35岁左右,才能逐渐找到别人确实没有论证过的观点,才有能力把它论证出来。到了这样的阶段,你所写的文章的档次就会提高,将来做学问的成功概率会达到百分之五十。当然,这是我个人的观点,仅供同学们参考。讲到新的学术性观点之提出这个问题,我给同学们一些建议:你们以后在学术研究的过程中,碰到非常好的选题或观点,而你目前的条件和能力无法论证时,怎么办?我的意见是:握住它。这有点像买了一支好股票一样,千万不要只涨5%、8%就把它抛了。如果你把这个好选题或观点过早抛出,写得又不好,在一个很差的杂志上发表,而别人看到你的观点受启发,把它加深拓宽并理论化系统化,这个新思想新观点就跑到别人那去了,这种事情在学术界是屡见不鲜的。将一个新观点按照学术规范把它论证出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就是学术生涯需要历练的道理。一个人一辈子能够写出被同行认为是高水平的论文有一到两篇就属于高手,一般人一辈子写不出一篇。可能有人会问:何老师,你一辈子写的高水平论文多不多?我究竟有没有写过高质量的论文,不是由我说的,我说也没用。学术界有一个市场,这个学术市场是要接受学者检验的。我在04、05、06年的《光明日报》上发过几篇文章,就这类问题谈过自己的看法。学术市场不是靠你一个人去蒙的,我说自己的文章是全国一流的、世界一流的,又有什么用呢?如果学术同行认为你的文章水平高,那才是好文章。打个比方,我和张三是同事,两人搞的是同一种理论研究,但彼此之间矛盾很深,他写了一篇好论文,我不能也不敢说他的论文质量差,那才是真正的好论文。什么是二流论文呢?在我看来,就是对前人的某些研究成果或某一观点提出修正性的看法,有自己的理论看法或见解,能够在学术规范的前提下把这些看法或见解表述出来,这样的论文可以理解为二流论文。什么是三流论文呢?三流论文就是剪刀加糨糊,把X的文章拉过粘一段,把Y的文章拉过来粘一段,在网上随意复制而串联成文,完全没有自己的观点,并且结构安排、逻辑层次、学术规范等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写学术性论文,搞清文章属于哪个档次很重要。我经常给同学们讲,一个人一辈子的学术成果好比是一个宴席,好的文章是龙虾、鱼翅和鲍鱼,差的文章是炒青椒、青菜萝卜等。以我们浙江请客的宴席而言,没有龙虾、鱼翅等的宴席不是高档宴席。有人说自己发了几百篇论文,如果别人问你代表作是什么,拿出来看看,结果是没有。那这几百篇论文有什么用呢?唐朝诗人张若虚一辈子只写了两首诗,一篇《春江花月夜》使其成了大家。假如你一辈子能写一两篇在学术界引起关注的论文,我看足矣。因此,好论文、差论文,你自己心里要有数,能否碰到好选题,直接决定论文属于哪个档次,千万不要将一流选题用二、三流的写作方法来处理。在座的经济学院的同学比较多,我来谈谈写经济学论文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文章的理论描述或论证要同现实有结合,经济学论文要把中国的问题结合起来写,应该尽可能在基础理论的涵盖下把中国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最好不要空谈,这样的论文就是把理论和实际结合得比较好的论文,容易发表,也容易得到学术界的认可。一旦把中国的实际问题放进去,论文的实证分析就翔实了。另一个值得同学们高度关注的问题是:写文章的主要难点在于让别人看懂,而不是仅仅自己懂!假若你写的文章只是自己看得懂,那就麻烦了。你总不能站在所有的读者面前解释“这个是什么意思?那个是什么意思?”呀。近三十年来,我读了大量论文有这样一个感悟,某君的研究领域我只是略知一二,但如果我能大体上看懂他写的具有一定思想深度的论文,这篇论文就写得比较好。如果你写的文章只有你一个人看得懂,这篇论文就一定不是好论文。写学术性论文必须具有很强的写作能力和技巧。文章只是自己看得懂、别人看不懂,是最糟糕的事。我经常对学生们说“写文章要处处为读者着想,笔笔为编辑交代”。这句话背后的意味是:文章本身会说话。你给杂志社投稿,编辑看不懂你的文章,把你的文章枪毙了,你就把编辑骂得一塌糊涂,你骂的时候是不是要反省一下自己:你骂得有没有道理?你的文章编辑没看懂,当然是退稿。我不知道有的同学想过这些问题没有?学术性论文让别人看懂不是件容易事,这涉及到论文写作的方方面面,我来说说相关的方面。从事某一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无论是管理学或经济学,还是法学或社会学等,你要想写好文章做好学问,不能只懂一个学科,这是我做了20多年的学问得出的一个很深的体会。比如说,你这个人不懂历史学,就不能“登泰山小天下”。不懂历史的人是很可悲的,干什么事情都干不好。一件不愉快的事发生在一个懂历史的人身上,可能是一件小事情;如果发生在一个不懂历史并且心胸狭窄的人身上,有可能会跳楼。做学问要懂得哲学,哲学会帮助你思辨。有人可能会说“我哪有那么多精力去懂那么多的学科”,请你记住,很多东西并不一定要懂得很深,对于众多的学科,你要蜻蜓点水般地知道一个梗概就行了,并不要求你全然知晓。知识面宽对做学问大有帮助,常常听人说“写小说的人大多不是学中文出身的,学中文的人往往写不好小说”。很多哲学家也不是学哲学出身的。这就反映了知识面宽的重要性。国外的博士学位被称之为PHD,PHD是哲学博士。我们懂一点哲学,并不要求把哲学家的箴言警句背牢,而是要感悟生活要有哲学思维,生活中有很多哲学启迪:它会告诉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的选择行为,人的思想、心理活动等等。社会科学实际上是研究人的,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事物,研究人当然要懂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以经济学的研究为例,经济学就是要研究人的选择行为,只有对选择行为有研究,才能研究资源配置。我在读研究生的时候,理工科的学生瞧不起社会科学。他们认为社会科学比较空,后来有几个理工科的学生搞经济学研究,发现研究经济问题比理工科还要难。我们可以作一对比,如果你本科是学材料的,毕业后可以将材料是如何构成等说上一大串;如果经济学本科毕业后还不一定能把经济学的要义说得很清楚!谈到对人的研究,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一个成功的教育家或一个成功的政治家,一定会识人和用人。不识人不会用人,你这个人有天大的本事也做不成大事。历史上有很多叱咤风云的人,最强的本事就是会识人和用人。比如说曾国藩,他的个人能力并不是很强,他之所以成为清朝的江南柱石,就是因为他会识人和用人。曾国藩这个人最大的优点就是会识人用人,他把这招功夫教给了李鸿章,李鸿章在中青年时代正是由于会识人用人,才成为清庭的文华殿大学士。研究社会科学要研究人的心理世界。你或多或少要懂点心理学。世界上在人文社会科学中产生最大影响的有三个人,一个是达尔文,一个是马克思,一个是弗洛伊德。众所周知,达尔文研究自然人,他揭示了人是由猴子变来的,根本不是什么上帝创造的,他的理论崩溃了西方“政教合一“的制度。现在有人瞧不起马克思,理由是他的理论不符合现实。但从写文章的角度来看,马克思是天才!我们评论某个理论家,倘若完全以他的理论的对或错来评定,未免有点狭隘了。马克思的文章逻辑好、语言美、知识面宽,这是不争的事实。在我看,如果你能撇开对与错,把他的作品读下去,读得津津有味,这本身就是一种理论修养。弗雷德研究什么呢?达尔文研究自然人,马克思研究社会人,弗洛伊德则研究人的精神世界,他以“泛性主义”作为研究人的精神世界的基本分析框架,开启了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新天地。社会科学的研究被他们三个人分家了。他们的知识面非常宽,研究方向十分新颖。不过,具有多学科的知识,只是具备了写文章做学问的一般性基础,写好论文还必须懂得各学科的关联,这便涉及到各种知识的配套运用问题,这个能力要靠自己去摸索,要经常去看论文。我建议同学们多看论文,少看专著,专著中间重复的东西太多了。要选好的论文去看,一看就懂的论文少看或不看,一点也看不懂的论文不要去看,部分看得懂、部分看不懂的论文,则是阅读的主要对象,这类论文对初学者的帮助特别大,看不懂的地方可以求教于老师,可以与同学讨论,这样你可以学会很多东西,如果你在此基础上学习写论文,一定会有所进步。因为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你会发现许多复杂的问题,而要解决好这些问题,你自然会关注各学科之间的关联,会逐渐掌握写论文的精髓。一篇好的论文是在符合学科规范的前提上讲究逻辑和义理的,一篇不朽的文章还要求作者诚信地做人,所谓道德文章就是这个含义。逻辑和义理对文章有什么意义呢?我们说一个有关曾国藩做学问的故事,曾国藩在办团练前有个深谙程朱理学的老师,名字叫唐鉴,曾国藩曾向这位老师请教如何才能把文章写好,唐鉴回答了六个字:“义理通,文章达”。我们可以将这种义理理解为某一专业的基础知识以及与此相关的关联知识点,你掌握了学科的基础,懂得了研究对象现象和实质,知识面宽泛就有可能把文章写好。文章怎么选题,是一个难度非常大的问题。文章的选题可能因人而异,水平高的人看了别人的论文就能选题,水平差的人文献看得再多,也可能找不出好的选题。不过,文章总是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写出来的,论文写多了选题的能力一定会提高。水平高的人看看别人的文章,或许会受其中一两句话的启迪,找到一个非常好的选题。这种情形可以用弗洛伊德的学说来解释。人有两种意识,一种是“潜意识”,一种是“明意识”;作者对自己文章的主要观点清晰,属于明意识,但有时论文中流露的思想观点,作者并不一定清楚,这可以解释为潜意识;当这一潜意识反映出非常好的思想,而作者又没有明确给予论述时,往往会成为学术高手选题的目标。原作者对好的思想观念没有明确的意识是一回事,它的客观存在是另一回事。如果你看文献时能够把原作者仅仅具有潜意识的新思想找到,将其作为一个选题而写成一篇论文,应该说是受到别人文章的启发而不是抄袭。我有一个极端的看法:一个高手把别人的万字以上的文章看一遍,什么资料都不找,可以写一篇与这个论文仅仅存在弱关联的论文,并且原作者还不会发现这篇论文是受自己论文启发而来。论文选题很难,但天下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这就是老子“天下事,无可不为”的思想。不考虑对与错,社会科学问题没有论证不出来的,你能在论文中将自己的观点论证出来,就算是成功,学术思想不受真理标准的约束很重要。现在许多经济学人总是考虑要解决实际问题,这种思想是不利于思想创新的。在我看来,经济学家是提供理念的,而不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济学家先提出理念,至于这个理念对不对,可由那些分析实际问题的学者在应用的层次上去检验。理念的创新需要有哲学思维,哲学思维是选题的最重要的条件。我曾经看过商务印书管在六、七十年代翻译的一些名著,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二流的哲学家不搞哲学,研究经济学成了一流的经济学家,二流的经济学家不搞经济学,去研究金融学、财政学,居然成了一流的金融学家和财政学家。这非常有意思。大数学家和哲学都有关系,如果不懂哲学那就成不了大数学家。如果爱因斯坦没有哲学思想,他怎么能怀疑牛顿力学,怎么会有相对论?一篇好的文章要有一两个新的中心概念,有了这些中心概念论文就撑住了。为什么要有中心概念呢?中心概念通常是论文最主要思想的凝聚。以经济学为例,科斯有交易成本,马克思有剩余价值,威廉姆森有资产专用性和机会主义。这是从大的方面来讲的,从小的方面来说,一篇论文要让别人看到非常闪光的关键字,而这个关键字非常朴素并且能够揭示和贯穿问题研究的始终,如果文章能通过关键字而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关键字将整个论文质量的高低将起重要作用。关键字就是关键词。关键词是起引导作用的,就是普通的词。别人要了解你的文章,往往是通过关键词的。关键词是起提示作用的,但并不是说有好的关键词就会有好的文章。关键词怎么界定呢?这是个学问。学术性论文的关键词要朴实,千万不能花丽,使别人看不懂,论文有关键词,有利于问题的揭示。关键词的选用很重要,我们可以考虑用某个关键词为核心来命名论文的题目。讲到论文的题目,有的人文章写好了,发现题目和文章的内容是不吻合的,论文的题目只同文章内容有百分之六、七十的吻合,但如果高手把题目改一下,论文的质量会有很大的提高。论文题目不准会大大影响文章的质量。社会上的热点问题通常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热点问题要不要研究呢?热点问题是应该研究的,这对选题提出了一个技术性的要求。如果某一热点问题研究很多,你继续在社会表面现象上来寻找这个问题的选题,是不会有新颖选题的。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转几个弯来对这个热点问题进行研究,这是选题技巧,因为浮在表面上的问题容易被人察觉,除非你是第一个展开研究的人。能够被人的直观意识直接发现的问题,往往成为很多学者研究的对象,这样的选题很快就会爆炸性地出来。做经济学的学问,我倒不赞成一味选择热点问题。《中国社会科学》有一个宗旨,不强调热点问题,这点跟《经济研究》不一样,《经济研究》往往喜欢搞一些经济热点问题。不追求热点,实际上是选择永恒性的问题进行研究,永恒性问题的研究要求学术比较厚实,所研究的问题20年后还是存在的,这就是我前面讲的“义理”问题。追求义理性的学问,不会因为国家领导人、产业政策或国际形势变化就发生变化。有很多人读了博士以后开始寻找自己的研究方向,研究方向选得好不好,对自己是至关重要的,弄不好的话,你学问就做不好。研究方向与选题是相关的,选题主要是靠思想,你拼命去想,苦思冥想,人的潜意识是很大的。任何一个社会问题都有现实和潜在的区别。人的潜在能力的发挥,需要挖掘,市场的潜在能力需要竞争来实现。如果你不冥思苦想而只借助别人的文章、别人的书、别人的论文,实际上你是把脑袋交给别人了,这实际上是非理性的选择。不相信自己是做学问的大忌。现在我们谈一谈写论文的技术性问题。这类似于围棋的中盘。论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涉及的问题很多,我只能泛泛而谈。曾国藩对其子曾纪泽的一番做学问的教诲,或许对我们掌握论文的写作技巧有所启示。有一次,曾纪泽问曾国藩如何才能把文章写好,曾国藩摸摸胡子给他讲解一番,我把曾国藩的“真经”提炼成六个字:圆润、行气和神合。什么叫圆润呢?圆润是基本功,就是你的国学底子好,语言非常的准确,没有错别字,句子与句子间的衔接从容自然。有很多同学写文章,前一句与后一句没有关联,主语偷换了,甚至没有主语,这样的句子人家看不懂,只有他自己看得懂,常常把口语化的东西塞进去,那就不圆润了。我觉得一个喜欢学习的人在大学毕业后应该学会圆润,这不是很难。我们现在对文字的要求不像以前那么高,只要语言表达清楚,没有歧义,语言逻辑比较精炼,那么你就基本上达到了圆润的要求。所谓行气 ,就是文章的写作,从头到尾是一个整体,而不是将文章分割成n个部分拼凑而成,具体地说,就是结构安排比较好,段落与段落间的衔接比较井然,层次安排有清晰的递进关系。这些要求有点高,需要慢慢地摸索。文章分几个部分写,是由论证内容决定的,后一部分应该是前一部分的自然延伸,而不是为了篇幅的需要来拼凑。这种自然延伸的过程就是行气的过程。例如,一篇文章的选题和论证内容客观上要求有五个部分组成,你不能只写三个部分,或者为了形式需要,不合逻辑地拼凑成五个部分。有的同学的毕业论文用粘贴的方法完成,那肯定不行。行气还有另外的要求,那就是结构或段落之间的合理衔接,哪个部分放在前面,哪个部分放在后面,则是行气的具体要求。行气的难度要大于圆润,论文的结构安排不好,逻辑思维不好,文章的气就不顺。什么是神合呢?神合是文章的最高境界,可以理解为“天人合一”。中国古代文化主要由“静、忍、和”三字构成。老子说“静心天下正”,一个心不静的人做不好事,无论是哪一行都做不好,这就是“心不静万事休”的道理。忍则体现做人的修养,我们现在讲和谐社会就是“和”文化的要求。古人云“万音和成乐,万民和成邦,万邦和成国”,天地和就是“致中和”。文章的神合,就是要求立意、论证、写作过程之间的和谐。文章达到神合状态,要有神韵和回味性的东西,这个难度非常大,需要一辈子的努力。文章通常由内容提要、中心内容和结束语几个部分构成。写论文切不可面面俱到,不要把问题搞得太复杂,要以问题的论证为主要目的。这需要你对内容的安排有剪辑的能力。在很多情况下,复杂问题是可以简单化处理的,而简单问题有时有复杂化的需要。论文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有没有新意,要善于将别人看来不是问题的问题,在论文中当作大问题来处理;要善于将别人论述得较多的问题,作为一般问题来解决。当然,这需要有较高的写作水平。内容提要是告诉读者论文写的是什么,论文要表达什么思想,就这么简单。这是有套路的,它与名词解释有点相似。名词解释的要素是时间、地点、事件以及这个事件发生的影响。比如说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拘捕了当时国民ZF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要求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这个事件对推动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起了重要作用。内容提要就是介绍论文所要研究的内容,介绍自己的观点有可能的创新,文章试图解决什么问题,或介绍论文的分析层次等等。千万不可将其写成是意识形态的说教。有些人不会写内容提要,他怎么写呢?我这个论文有什么意义、有什么价值?你千万不能这么写。论文有什么价值和意义,最好不要直接写出来,高质量论文,你读完了,意义和价值就自然流露出来了。有的同学写论文,一个劲写价值1、2、3、4,意义1、2、3、4、5,这种行文方式很低挡。借助于序数词来写文章,是一种无能的表现。当然,也不否定在讨论某一细节问题时用序数词表达。如果整个文章的框架是用一、二、三、四来套(一)、(二)、(三),再套(1)、(2)、(3)、(4)等,甚至用英文字母来逐级套下去,这样的结构安排和论证顺序,实际上是对自己逻辑思维能力的否定,否则你不会用这样的方法。比较高档的写法应该是:交代论文要研究什么问题,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来研究,论文是对某个理论问题的修正或理解,说明论文的某些观点成立可能对基础理论或应用和实证的研究,会扩大对某个问题的研究视角。这就是很好的内容提要。内容提要很重要,你投稿投给编辑,编辑首先看的就是内容提要。我给研究生辅导时很重视内容提要。外面专家哪看你这么厚的博士论文,主要是看内容提要,提要写得漂亮,印象分就高,负责任的专家会看论文的结构。你们想一想,你给人家200元,要人家读长达20几万字左右的博士论文,这怎么可能呢?因此,内容提要很关键。举一个我自己切身的例子,2002年,我在《中国社会科学》第3 期上发过一篇文章,题目是“市场体制下的投资传导循环及其机理特征”,这篇论文2万字,初稿时的内容提要是800字,后来我花了一晚上的时间将其压缩成200多字。你千万不要把内容提要写得太臃肿。论文的关键词选择要准确到位,3到5个就可以了。要把论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概念或范畴在关键词中反映出来,让人家知道论文研究的是什么,以便别人好索引。文章写完后通常有个结束语,结束语是个泛泛的说法,可写成“补充性说明”,也可以写成“余言”,也可以写成是“对问题深入研究的几点看法”,或“关于问题的进一步探讨”等等,这些都是结束语,并不一定要有“结束语”三个字。结束语是文章的自然走势,是文章的余味。结束语具体怎样写呢?一般要求把前面的内容高度概括,对论文中有可能没有谈到而引起别人共鸣的问题,在结束语中说一下,也可以从侧面涉及一下论文的价值。文章千万不要把话说绝。有的同学动不动用“我认为,我的观点是什么”,又说别人的观点没有道理,甚至把别人的成果说得一塌糊涂,这样不好。要切记一句话:写文章是要在探讨的过程中说问题。什么叫傲骨犹存呢? 就是对这个问题研究在表面上很谦虚,骨子里冒傲气。即便是不同意别人的观点,但也要在微笑中辩驳。这个道理有点像打太极拳,太极高手把你肩膀一抓,他脸上还在微笑,但你身上疼得要命;也有点像高明的在微笑中紧握拳头的政治家。写论文要在探讨中说问题,把不同角度都考虑到,以表达自己的观点,千万不能把句子写绝了,动不动就下结论,不是说结论不能下,结论要在关键的时候下,然后再回到探讨中去。我们对问题的研究或评论,一般要以平行的方式行文为好,不要过多地用关联词,你关联词用多了,就把句子写绝了。你前面用了“因为”,后面肯定要有“所以”,即便不用“所以”,也有“所以”的味道;你用了一个“即便”,后面就是“但是”,这样就把句子写绝了。其实,论文中的很多地方不用关联词,用平行的方式来描述是很好的,这样,文字会越写越多,有利于表达思想。你检验一下,一篇文章写完后,看这篇文章有多少关联词,关联词越多,文章就会越干瘪。同学们以后写论文少用关联词来试试看。论文的结构安排是要求先写什么,后写什么。结构层次有个过渡问题,文章进入下一层次时要平缓一点,千万不能太陡,让人家搞不清楚就过去了。文章好像一条平滑的线,在这个平滑曲线上,每个地方都应该是“可微分”的,千万不要出现拐点或间断点。现在有一倾向,认为中国学者文章写得没有外国人好,其实不是这样的,中国还是有好文章的,中国有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岂能没有好文章?!当然,如果你看到的是二三流的文章,有这样的看法是可以理解的。一流的好文章,不知同学们有没有注意看?我读书的时候,一篇好文章我要读将近20遍,你们可能不相信。好文章对我有很大启发。要学会大家的笔头功夫,首先要读他们的文章,要经常性地学习写作,你的第一篇好文章没有5年的功夫是写不出来的。在写文章的过程中,你会碰到很多跟主题相关的问题,问题之一是大题小写,这要求有非常强的能力,一般人做不到,钱江晚报的记者绝对写不出“人民日报社论”;问题之二是小题大写,这也很难,就是我前面说的,要把在别人看来不是问题的问题,写成很像样的学术问题。文章要有气势,不同的人写的文章冒的气是不同的,这个问题我非常有感受。清朝有个非常有名的例子:在探花出身的湖广总督张之洞手下有一个很能干的人,名叫辜鸿鸣,是个混血儿,当过北京大学第一任副教务长,这个人非常聪明,他回国后对国学不了解,经过十年努力成了国学大师。他曾在张之洞面前推崇曾国藩的治学之道,张之洞不以为然地认为,文章的写作技巧固然重要,但最主要在于气势。这就和中国古训“人无气不立”联系起来了。人要有气势,写文章也要气势,这很重要。同学们以后写文章,该发气的时候就发气(笑声)。论文中的注释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注”是在行文中不好表达、但对你文章的理解至关重要的东西。你去看一本书,没有“注”的书肯定不好,你把《资本论》翻开看,里面有很多“注”,要学会写“注”。论文的自然段的首句和尾句,要注意一些问题。在自然段的开端,最好能用一两句话概括你要表达的内容,要是你不具有这种概括能力,文章就有可能飘了。写文章不能飘,要扎扎实实的,要能在逻辑上取得一致性,不然就容易跑题。认识到跑题和没认识到跑题,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水平。往往有这样的情况,你有观点却没有东西可写,写不出来,这个现象是比较普遍的。你要注意,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是不同的,口头的一些论述,用文字表达时往往觉得不准确、不严谨,这时你要有哲学方面的思考。任何问题都有横向面和纵向面,你对问题的研究是在一个特定的时空上,这个问题运行状况怎么样,由浅入深,这不就写出很多东西吗?然后以事件序列把它贯下去,这不又是很多东西吗?这样文章就有很多东西可写了,你千万不能对这个问题直接去写,一会儿就把它写干了,写不出来了,这是一个问题。另外一方面,我要研究的某个问题,发表我的理论观点,这时候你心里应该有数,这个学科中关于这个问题很可能有相应的理论观点,你要敢于把这个观点拿出来进行评论、解说,然后从侧面烘托出这个观点的价值。我们中国古代山水画中有个“烘云托月”的说法,古代人家画月亮时,不直接画月亮,而是把周围涂黑,留个月牙状,那就是月亮了。用这种方法把文章写实,写透,写扎实。当然,你引用相关性文献的时候,你要以探讨的口气,要评论得比较自然,千万不能武断地下结论,这样很不好。对文章出现的问题,你要看这个问题读者和编辑有没有考虑到,这很关键。比如我写某个问题,这个问题从哪个角度来论证?实际上写文章有这样一个问题:比如该写的内容有三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明显的,那就有义务来论证这些内容,如果还有另外两个方面是别人不知道的内容,那属于无义务论证的内容。对别人知道的内容,几笔带过,不要大写特写;而对别人不知道的问题,你要大写特写,这样学术价值马上就出来了。对别人不知道而自己又越不过去的问题,怎么办?回避。别人不知道而自己有把握论证的问题,你要想办法引起读者或编辑的注意,让他们步入你的思想轨迹上来,你可以将这个问题写实写透,甚至单独拿出来写一篇论文。有的人写文章越写越大,就是这个原因。论文写作不要过分地怕别人不懂,什么话都说,每一细节都解释,这不仅是学生写文章经常出现的毛病,也是高校部分老师写文章时经常出现的毛病。同时,我再三强调写文章不要过分推崇模型。说到模型,有的同学把模型列出来就完了,模型是需要解释说明的,是要“看图说话”的,是要对模型解析的。模型解析有多种方法,最简单的解释是说明什么符号代表什么,但如果仅仅作这样的解释,则是教科书的写法。学术性论文对模型的解释,重点是模型的学术机理,在于论证模型与理论观点的一致性,而不是在文章中放一两个模型完事。希望同学们以后多多关注模型运用的规定性。最后,我讲一下文章的恢弘和细腻问题。在我看来,高档次的论文是既恢弘又细腻。文章的恢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选题、结构安排和知识跨度,这相当于我们前面讲到的围棋开局所显示的“谋篇布局”;文章的细腻主要在于对问题论证的逻辑层次和问题分析的深度和广度,这相当于我们前面讲到的围棋中盘所显示的“手筋”;而文章恢弘和细腻的综合,则有点类似于我们前面讲到的围棋结束时所显示的“官子”。当然,把写文章看成是下围棋,存在着许多值得讨论的内容。中国有许多围棋高手只是在朦胧的层次上将围棋理解为是一种文化,如果学术界高手的围棋水平能够达到专业水准,并且在这方面多发表一些知识化的人生感悟,我们关于社会科学的研究或许能更向前推进一步。同学们认真而仔细地思想思想,我们的人生难道不是一盘棋吗?!今天就讲到这里,说得不好,请同学们原谅!来源:刘西川阅读写作课作者:何大安

颜渊

这些论文研究方法你一定用得着快收藏吧!

这些论文研究方法你一定用的着快收藏吧!研究方法是指分析论证课题时的思维方法,它属于认识论范畴。没有正确的研究方法,就不能深入认识事物的本质,揭示其客观规律。没有正确的研究方法,就不能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前进、有所创新,自然也就不能获取研究成果。因此,有的专家学者认为,选择了好的研究方法,也等于论文完成了一半。那么,论文的研究方法有哪些?调查法1输入文字输入文字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调查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调查法中最常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它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成表式,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请示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现在我们也常常利用网络通过电脑或手机进行调查。微信上也有专门提供问卷调查的小程序。问卷调查法需要说明调查者的身份(who),说明调查的大致内容与目的(why),然后说明调查方法与结果的保密措施(how)。观察法2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在科学实验和调查研究中,观察法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①扩大人们的感性认识。②启发人们的思维。③导致新的发现。访谈法3通过询问的方式,访员和受访人面对面交谈来了解市场情况的基本研究方法。访谈法根据交流方式的不同分为:直接访谈(面谈)与间接访谈(网络、电话等)。根据访谈程度又可分为:结构式访谈与非结构式访谈。结构式访谈也叫标准化访谈,它的特点就是整个访谈过程都是严格按标准化控制的。严格按问卷上的问题顺序与方式做访谈。非结构式访谈又称自由访谈,它是半控制或不控制的访谈。他没有事先准备统一的标准化问卷,就在一个大致方向与范围内自由访谈。访谈法一般与问卷调查法结合使用,补充问卷调查没涉及到的问题。或者针对是问卷调查处理的某些显著性问题进行进一步的的访谈了解。文献研究法4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文献研究法被子广泛用于各种学科研究中。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①能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课题。②能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观察和访问。③能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④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归纳方法和演绎方法5归纳是从经验事实中找出普遍特征的认识方法,是各门学科在积累经验材料的基础上,总结出科学定理或原理的一种重要方法。归纳必须建立在大量的个别事实的基础上,事实不可靠和不充分,都不可能通过归纳得出科学的结论与原理。归纳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因而它是一种扩大知识的方法,但它又总是不完全和不严密的。因为我们永远只能观察到部分事物,不可能穷尽个别。所以列宁说:“以最简单的归纳方法所得到的是最简单的真理,总是不完全的,因为经验总是未完成的。”通过归纳人们只能知道“是什么”,不能知道“为什么”。演绎的主要形式是三段式,就是以大前提和小前提推出结论来。推出的结论能否正确,取决于推理的前提是否正确,推理的形式是否合乎逻辑规则。因此,进行演绎推理的前提必须真实,演绎过程必须遵守严格的逻辑规则。归纳就是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性的结论原理;演绎则是从一般性原理、概念引出个别结论。归纳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方法;演绎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方法。归纳与演绎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是两种相反相成的推理方法。它是科学研究工作都必须应用的逻辑方法。综合分析方法6分析就是把客观对象的整体分为各个部分、方面、特征和因素而加以认识。它是把整体分为部分,把复杂的事物分解为简单的要素分别加以研究的一种思维方法。过程是要着重弄清事物在运动变化中各方面各占何种地位,各起何种作用,又以何种方式与他方面发生制约和转化。综合是同分析相反的一种思维方法。它是在分析的基础上,把客观对象的各个部分、方面、特性和因素的认识联结起来,形成对客观对象的统一认识,从而达到把握事物的有机联系及其规律性。综合不是把各个部分、各方面简单的相加和随便的凑合,也不是任意的、主观的臆造,而是按照对象各部分间的内在的有机的联系,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本质和整体的特征。任何科学研究都离不开分析方法。但是分析的方法有它的局限性,由于它着眼的是事物的局部,就可能出现以偏概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为了克服这些缺点,就必须用综合的方法把分析与综合结合起来。总之,分析与综合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它们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只有把两者结合在一起,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科学的逻辑方法。实证研究法7实证研究法是科学实践研究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利用科学仪器和设备,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有目的有步骤地操纵,根据观察、记录、测定与此相伴随的现象的变化来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活动。主要目的在于说明各种自变量与某一个因变量的关系。该方法步骤:①确定所要研究的对象,分析研究对象的构成因素、相互关系以及影响因素,搜集并分类相关的事实资料。②设定假设条件。在研究的过程中,研究对象的行为是有其特征所决定,试图把所有复杂因素都包括进去,显然是不现实也不可能的。为此,必须对某一理论所使用的条件进行设定。当然,假设的条件有一些是不现实的,但没有假设条件则无法进行科学研究。运用实证研究法研究问题,必须正确设定假设条件。③提出理论假说。假说是对于现象进行客观研究所得出的暂时性结论,也就是未经过证明的结论。假说对研究对象现象的经验性概括和总结,但还不能说明它是否能成为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④验证。在不同条件和不同时间对假说进行检验,用事实检验其正确与否。检验包括应用假说对现象的运动发展进行预测。 小茶杯论文查重经验分享:论文查重怎么查?每一个系统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在特定时期选择合适的系统才是硬道理,在确定系统安全的情况下、初稿时期选择性价比高的检测系统、像Paperccb就是不错的选择。

猎狐犬

10天搞定一篇论文·好论文篇

如果一开始想到的就是一个比较模糊的一个东西啊,那也许很难做出一篇。就后来看起来会比较优秀的论文,那当然了,我们之前肯定看过很多很多各种各样的论文,可能我们脑子里已经形成了很多很多的框架或者是这种刻板印象,但是其实真正的好论文是很很能够颠覆你的认知或是颠覆你的各种想象的。那我就来看一下我觉得颠覆了认知的一个论文是什么样子,一篇好论文是一个你想得到的,但是你写不出来,然后大家都觉得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但是一般人也无法通过论文来表现出来的一个深度的思想或者观点。当读到这篇论文的时候,会觉得,噢,原来其实我都知道这个东西,我也知道这个现象或者我也知道这个问题,但是我不知道怎么通过一个科学的方法或者是一个系统的阐述或者表述,把这个问题描述得很清楚,那这就是论文有可能给我们带来的这样的一个思想上的提升。有人说论文其实就是一个一手材料或者最好的这样的一个知识,新手的知识或者是更高级的知识,因为这种知识是以经过了大量的分析研究,然后最后形成了一个体系,然后展现给人们的一个东西,而这个东西呢,应该是有一定的思想深度,然后能反映一定的这个现实问题的。我觉得是很有技巧或者是这是论文的精髓所在,而且这篇论文整个看下去,一点都不枯燥,也不像一篇学术文章,一篇我们传统也看到了那种枯燥写论文的样子,所以说其实就是把握住一些前沿的理论的内容,还有一些前沿的趋势的东西,然后去通过你的学科视角切入,然后可能就能找到一些比较有趣的或者是前沿的一些观点,然后再把它用论文的方式给他描述出来。这样的论文我觉得就是一篇作文,我还概括了5个方面:第一个就是你的观点很新颖,关键性就比如说,我现在大家都在说什么什么什么事情,但是有一个人提出了不同的观点,那这个观点行就可以进行对它进行结构,比如说之前我们媒体研究媒体融合,媒体融合当时在研究的时候都可能很多人就说媒体融合都是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然后指传统准备怎么去做网站、怎么做APP、怎么做微信、做微博,其他人准备去转型等等等等我们大部分的媒体中和文章都是会从这个角度切入。但是我就提出了一个媒介的逆向融合的这样的一个观点,然后这个观点写成一篇论文,那你想如媒体现在也反向融合传统媒体,比如说我是以Facebook为案例,而Facebook他是一个很大的社交媒体,那他也去去跟传统媒体进行一些案例上的融合内容上的融合流程上的融合以及传播方式的融合,然后他也会去,在传统的媒体上发声做广告,然后他也会去再去做一些更新的媒体,比如说in what's up等等这样的一些媒体太会去收购他们,那这些就可以说是一种逆向融,也就是说新媒体也可以是逆向融合传统媒体,那就这么一个观点,那我就写出了一篇,就是相当于是也是比较好的论文吧,所以说其实这第一个就是观点,要是你的观点是不是跟你现在的常规的观点,有这样的创新点,如果有创新点的话去抓住一个案例进行结构,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就是材料性,比如说这个材料是以前没有人写过的,之前我做这个门店就大家都知道我写那个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我就写两遍媒体,但因为每天媒体它就是一个新的东西,他没有人写,基本上是没有关系的,在这个世界,虽然有很多关于政治啊,经济方面的一些分析,但是对于媒体的这个研究室比较薄弱的,所以说如果你这么写,你都是一个比较创新的东西,基本上是一手材料,所以这第二个就是材料性,你要找到一个在你学科领域里面,现在还没有多少人去做了这么一块内容,这个就是你的新材料,那第三个就是方法新,方法就是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现在我们大部分的研究都是这样的,可以说是定性研究吧,很少有定量的研究,而且很少有实证的研究啊,一般都是非实证的这种分析,他其实时政虽然看起来很难,但是找到方法其实也是不难的啊,现在我们在学校可以看到大量的这种实证的论文看起来很复杂啊,弄一堆图表啊,弄一堆公式啊,然后得出了一个看似好像很浅显的这样的一个结论,然后我们可能在我们看来这样的实证研究好像也没有什么太大用,但是其实实证研究还是非常有作用的,然后说到这个研究方法呢,我觉得可以在今后的这个课程之后可以大家多讲一些各种各样的研究方法,那第四个是这个论证新啊,这个论证也就是说这个论证过程是比较鲜明的,原来我们一般都是三段式啊,首先提出是什么,然后就是为什么,然后最后又能怎么办?对吧,这是我们传统的一个作用的做法,然后基本上我们现在都能掌握这样的很简单的三段论的方法,但是其实也有很多颠覆我们认知的这样的一些论证方法。比如说刚才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就是这个微信群里面的这个啊,他的这个里面的这个这个这个它的结构就是它完全颠覆了以前我们认知那种三段论的方式。就是第一是什么、第二为什么、第三是怎么办这样的。这样的结果完全不是,它是通过一个个的案例然后不停地串起来然后不停地做设问然后不停的提问不停的思考然后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论证。所以说我觉得这样的论证方法是我从来以前没有见过的,然后这种方法也让人听起来非常好,而且非常能接受他的所有的观点,而且在不断的这样的深入提问中你的思维其实是得到了一个提升,所以说这样的论证,我觉得我们可以多看一些这样的优质的论文,然后可以去颠覆一下我们自己原来的这种传统的三段论式的论证方法。第五个就是这个选题新,选题其实跟观点性有点类似,但是它还不太一样,因为这个选题应该是在你的这个认知里面或者你现在这个领域里面已经写过的,但是呢,还没有深入去研究的这样的东西啊,这样的选题是值得做的,而且还有很多是跨学科的选题。比如说我原来做这个期刊APP的研究,那期刊和APP ,APP是一个新出来的一个传播形态,然后期刊是一个传统的形态,那其他都是做APP,那现在做APP的过程中它会发生什么样的,这样的问题,那这个问题就是一个待解决的东西,那这个解决的东西因为刚开始出来没有多少人去写,所以我就找到了这么一个结合点,就在这个APP,大概写了10来篇论文或者是还出了一本书,所以说其实你只要找到一个好的选题可以在这个选题上深挖很多东西,然后不同的方面。然后你就可以去研究,写比如说我写时尚类APP,教辅类APP,然后等等等等就是这样的期刊APP,然后你把它分成不同的类别,然后我还可以就某一个话题比如说人民日报的APP集群,还有包括哪个哪个集团的这样的APP的发展等等,就是你可以通过不同的角度去解构这个选题,要在这样的环境下你就可以通过一个选题去扩展到很多篇的论文,所以我就觉得这样的一个方法是一个,也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所以在今后的课程中我可能会更多地跟大家讲:首先怎么选题,然后或者怎么去做论证,然后方法,材料。观点怎么去创新。然后我紧紧地围绕这个创新区来讲,可能才会给大家一些启示。由于篇幅问题,这边关于论文写作的相关的一些我就只能分享到这里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的关于论文写作的相关知识,可以在下方评论,我会比较有针对性地回答一些。

黄宗

英国硕士毕业论文怎么写?建议收藏!

对于即将毕业的留学生而言,写好毕业论文至关重要!不少英国留学硕士的毕业论文已经开题了,伴随毕业论文而来的是不少小伙伴们不知如何写毕业论文的哀嚎。今天就让漂姐助大家一臂之力,分享一些关于毕业论文的干货~毕业论文的构成部分1、封面Cover Page2、目录Table of contents3、摘要Abstract用最简短的话说明整篇论文研究的背景、方法、内容以及论文中所得出的结论。4、引言部分Introction主要写研究此论文题目的原因、目的和论文的整体结构。5、文献综述Literature Review对于已发表的权威性的信息进行解释,评估以及归纳总结。6、方法论Methodology即定性或定量的分析方法。7、结果与讨论Result&Discussion有效的呈现研究结果,并对结果加以分析并总结自己的看法与建议。8、总结Conclusion对论文进行总结,也可以提出一些对未来的展望,但不能提出新的理论观点。9、参考文献Reference一般采用哈佛参考文献注释体系(The Harvard System)。1.论文选题选题前要大量阅读文献资料,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搞清楚自己所从事的专业领域科研状况,摸清研究的论题在当今的社会意义和学术价值含量,不能重复别人的研究成果。其次选题范围宜小不宜大,大的选题因为难度大难以把握,不宜写得深入,小的选题能从微观入手加以论述,做到“小题大做”,当然也不能过于小,一定要适中。选题时还要考虑到创新与写作能力之间的问题,虽然大家都主张学术论文一定要创新,但毕竟硕士学历有限,过分强调开创性不切合实际。2.文献综述英国的论文体系强调治学的严谨性,文章的内容一定要有理论和案例的支撑。导师比较看重的课外阅读和自学能力,对他人文章的引用也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作者所读的相关书目。对于同一个研究问题,我们需要尽可能的找到两种对立的研究结果,并加以陈述,之后对其进行总结,阐述产生不同结果的原因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在写文献综述的过程中,建议大家尽可能进行归纳总结,对比相似与不同点。书写的过程要学会用连接词建立层次感,否则容易使文章没有重点,缺少逻辑,凌乱无序。3.研究方法合适的研究方法包括行动研究、参与式观察、问卷调查、深度访谈、个案或比较案例研究、实验研究等,也包括二手资料分析等研究方法。比如,你开展的是个案研究,但是可以进一步说使用了访谈、观察和档案等数据来源。如果是实证研究,无论是定量还是定性研究,都需要专列一章来说明研究设计,详细解释选择这个地区和案例、抽样方式、测量方式的原因。4.批判性思维和中式思维喜欢概括和文学化不同,英式思维推崇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根据维基百科的解释,批判性思维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有目的而自律的判断,并对判断的基础就证据、概念、方法学、标准界定、背景因素层面加以诠释、分析、评估、推理与解释”。简单来说,也就是讨论要大于叙述。在你的论文里不能只描述现状,要融入更多的“学术辩论性观点”去提出质疑,例如可以就论据、概念、方法学、标准、背景因素等加以诠释和分析,推理和解释。在写作中要表明你有能力权衡不同的论点和观点,并使用证据来帮你形成自己独立思考得出的论点。5.参考文献英国教授对于论文的评判标准是极其严谨的,抄袭是绝对不允许的。因此,在撰写毕业论文时,我们在文中都要提及他人的研究成果或某人的观点,这个过程通常被称为引用或参考。参考文献要以较新的文献为主,要选取最相关且最有价值的文献。百度百科这样的资料来源尽量不要引用,因为本身这类来源的权威性就存疑。参考文献的引用要规范,要注意分得清作者的姓和名,注意区分大小写。虽然论文的每一部分都不是很好写,但做到安排好时间,静下心来多看多想,相信大家还是可以拿到一个不错的分数的~

爱别离

从零开始,如何快速完成一篇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受疫情的影响全国各高校都延迟了开学,但一些学校为了不影响毕业,已经远程开展毕业论文相关工作。一说写论文,很多同学脑子里空落落的,不知道写什么主题?也不知道怎么写?或者说不知道什么主题是当下值得研究的?如何选定论文题目?如何开展论文,并搜集资料?如何确定毕业论文研究框架?如何阅读文献?如何写文献综述?如何写论文正文?查重?毕业论文答辩?等等全文较长,建议先收藏再看。1.如何选定论文题目?(1)相关主题的方向来源?方法一:学科专业相关的主题(看文献找灵感)方法二:导师研究方向的领域(和导师沟通)方法三:自己平时感兴趣的专业领域主题(兴趣)(2)怎么找到该主题?方法一:泡期刊文献图书馆去自己学院(有所学领域相关的期刊)图书馆,花1-3天沉浸式泡文献。按照该领域最权威的顶级期刊标准去看看大牛们最近都在研究什么?你对哪些专业名词感兴趣?标注你感兴趣的文章和作者信息等(做好记录)、多家期刊对比看看该主题是否是你研究领域的热点和有价值点、形成文档(备注细节)。方法二:知网找主题怎么找?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拟定尽量新颖的题目和方向。下文示范(以经济管理为例)方法三:参加各类专业领域的主题会议、研讨会、专题讨论会等找主题方法四:关注对应专业的期刊、高校的研究生网站、杂志官网等找主题课题的研究项目衍生出来的主题,很多学者会分享他们发掘新颖新研究领域的好玩地方;方法五:导师给定主题(真香)方法六:去学校打印店看看有木有想法可能角落里有草稿!(别听我瞎说,我也是道听途说)举个例子笔者研究的是经济管理领域,那么针对经管类的期刊,我要找新的研究主题,那我会直接去图书馆找一年内的:中文期刊:经济研究、管理世界、南开管理评论、中国工业经济、管理科学学报、会计研究、金融研究、研究与发展管理等等等期刊。英文期刊: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逐一翻阅做笔记(我喜欢纸质版本记录,但电子档更有助于后续增改),每天做个总结。从看的文献中发散思维,寻求变量的联系,思考你可以研究什么主题,选出三个自己感兴趣的主题。接着,将该主题输入输入到知网里搜索,看看该主题研究趋势,年限、篇数以及谁在研究,找到源头和是否具有学术价值和实践价值。反复操作,大概1-3天,整理出你觉得感兴趣且算是新颖的主题去找导师沟通,让老师从专业领域提供意见,将主题联系起来且提出专业的方向意见。如果自己导师不是很“靠谱”,你可以寻求对应领域的授课老师的帮助。一般老师人都是很好的,热情礼貌多互动,说明来意寻求帮助,一般老师不会拒绝“好学”学生。2.如何开展论文,并搜集资料?(1)查找文献的网站?常用中文:知网、维普、万方、百度学术、谷歌学术;常用英文:谷歌学术、Sci-Hub、百度学术、IEEE;常用图书:知网、读秀、图书馆。关于英文文献免费下载sci-hub最好用DOI法,找到需下载的文献,然后复制该文献的DOI粘贴到sci-hub搜索框中,即可下载,非常精准。(2)如何寻找代表性文献?请教导师当然是最简单、有效的途径。方法一:首先查找并阅读发表在一流刊物上的文章方法二:查找权威教科书及其提到的某领域的经典文献方法三:查找学术权威发表的研究成果,著名学者的文章和研究3.如何确定论文结构如何确定文章的结构?没有千篇一律的规定,但本着研究科学的严谨和规范,必要的研究框架必须具备。脑海中要清晰自己的研究脉络和思路,若求快的话,可先打好框架,然后填入必要的内容。论文框架具体内容要细化到各自研究领域中去,没有统一的标准。个人建议:找到专业领域内自己研究方向的几篇优秀论文,仔细研读论文行文框架、研究方法、数据收集和分析思路以及可获得性的难度情况。寻找到行业标杆的论文,根据自己的研究创新点突破一下,模仿中创新。4.怎样阅读文献?根据文献的贡献大小, 采用不同的方法来阅读。(1)读摘要和结论很多经验研究文献有较大的重复性,量表、研究方法都没有改进或改进较少,写作的主要目的是测试不同情境下的理论适用性,有时结论大同小异。对于这类学术价值不大的文献,读摘要和结论即可。(2)读摘要、引言、发现和结论大部分文献在方法、模型构建或者样本选择方面会有一些独到之处。对于这些文献,应该认真阅读介绍文章主要贡献的摘要、引言、发现和结论四个部分。在阅读过程中,要重点思考文章的创新之处与我们自己的综述对象之间的关系 。(3)通读全文上述两种方法主要用来阅读次要文献。对于我们在前面提及的代表性文献 , 就应该认真阅读全文,包括引言、方法、数据、发现、结论各个部分。这类文献通常是经典文献,有时字字珠玑 , 需要认真体会 、揣摩作者的观点及其提出的过程。阅读文献时应该做好读书笔记,把篇名、作者、出处、发表时间、页码等信息记录下来。笔记应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文章观点、方法等方面的总结 ,二是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读完足够多的文献,对笔记进行分类、汇总、分析、删减和组合以后就可以得到文献综述的基本素材,并且能够列出相应的参考文献 。5.如何写文献综述?对于要研究的问题,我们必须弄清:前人是否说过前人说过什么前人是怎么说的何人、何时、何地说过如果我们能够在文献综述的过程中回答好以上四个方面的问题,那么就可以基本确定我们要做的研究或要写的论文的创新点、主要思路和拟采用的方法。可以说,做好文献综述,研究工作就完成了一大半,剩下的问卷设计、实地调查、数据分析、论文写作等工作便水到渠成。写文献综述的方法?(1)按照综述对象的不同构成部分。(2)按照综述对象自身的发生、发展顺序。(3)按照主要的研究范式、学术流派、研究视角或观点。(4)按照研究阶段(时期),还有一些文献综述类文章以主要人物、研究方法等为线索来进行综述。写好文献综述有几点建议和注意事项:(1)切忌只述不评(2)确保准确 、清晰(3)组织好材料 , 避免罗列 、堆砌(4)缩小范围 , 突出重点,认真读文献6.如何撰写论文正文?到论文正文撰写时,我建议你先把之前所整理的优秀论文从头到尾再读一遍,然后再根据自己的论文框架开始分章节撰写。从引言开始,你就进入到每一个章节的撰写了,不会写?没关系,打开那些优秀论文,只看他论文的引言章节,看20篇你就会发现,原来大家都大同小异,只是研究内容不同,而逻辑和叙述的逻辑顺序都是有章可循的,所以,你只要根据这个规律进行行文,在格式范围内加入自己的想法,这就会省心多了。然后就是第1章到第6章。其中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意义、论文结构等,你只要读过50篇以上的论文,你就会发现,原来也都是大同小异的,所以,恭喜你,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和论文结构等各个章节你都已经搞定了。最困难的就是中间的3.4.5章节了,这些章节是真的需要你根据自己的内容进行定制的,这没有办法,多花点时间,把自己的内容套用在别人的通用结构上,先不求辞藻多么华丽,先完成再完美,先保证基础的骨架结构的完整程度。在撰写3.4.5章节的时候,一定要有自己的实验数据,也就是说你的论文一定要有数据支撑,如果没有,那么你就需要去寻求导师的帮助,或者去寻求往届师姐师兄、同届同学的帮助,如果你是做的实证分析,一定要有理有据,如果你是做的系统实现,一定要有实现了的系统,当然以你的情况来看,可能没有时间去做系统了,但是也要求助互联网,找到类似的源码,跑一跑,按照自己的设计,重新设计下封面,实在不行,你试试Photoshop或者电脑上的F12键,总之,要把论文所需要的系统截图、数据分析结果等内容,完完整整的展示出来。当以上章节都完成后,再回过头来,把摘要和第6章的总结和展望写完,方法套路与上文类似,不要怕不会写,不会写的时候就停下来,读优秀论文,没有什么不会写是10篇优秀论文解决不了的,不行就20篇,直到你写出自己的论文为止,不要担心不会写,当你认真读完20篇相关论文之后,你一定会写,你要相信我,实在还不会,你可以找我。7.关于查重修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尤其是对于论文,更是这样,论文写完之后一定要修改,这里的修改分为两步。第一步是行文修改,比如错别字、不通顺的语句、不学术的表达方式,这些可以找导师、同学一起修改。这里要记住一些点,比如论文中不要出现“我”,如果非要出现,请使用“本文”来代替,论文要多用陈述句,避免感叹号、疑问句。引用别人的部分,一定要规范化标记,这样在最后查重的时候少很多麻烦事,不过个人不建议过多引用,因为你在引用过程中会造成重复,在查重的时候如果你引用不规范,就会被算作是重复率当中,所以,一定要谨慎引用。然后就是第二步修改了。如果说第一步修改是主动地,那么第二步修改就完全是被动修改了,你要把你的论文放到知网等查重系统上去查重,查重完之后,会有一份详细的查重报告,把其中重复了的段落和句子,用自己的话再重新说一遍。注意:需要明确自己学校采用的查重系统是用哪个?要根据同一系统给的报告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