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简称勘探院(RIPED),成立于1958年,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面向全球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的综合性研究机构,主要肩负全球油气业务发展战略规划研究、油气勘探开发重大应用基础理论与技术研发、全球油气业务技术支持与生产技术服务、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等职责。业务领域涵盖油气勘探、油气田开发、油气井工程、信息化与标准化、新能源勘探开发、技术培训与研究生教育等。勘探院包括北京院(含北京院区和廊坊院区)、西北分院、杭州地质研究院3个部分。 勘探院科研条件优越。具有比较完整的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能源战略与信息工程的学科体系,自主研发和集成创新了一系列重大配套技术和专项特色技术。现有石油采收率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能源致密油气研发中心等5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17个公司级重点实验室。勘探院科研队伍实力雄厚。目前,共有员工近3000名,包括9位两院院士、近2000名科研人员、140余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300余名高级工程师。科研人员直接参与陆上和海外大多数主力油气田的勘探发现与开发建设,是中国石油工业上游储产量增长的突出贡献者;是中国陆相石油地质理论与油气田开发理论和技术体系的主要创立者,引领了我国油气勘探开发理论技术发展。中石油中科院渗流所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中国科学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简称渗流所)是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现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中国科学院合办的研究所。渗流所前身是1960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兰州渗流力学研究室,1986年迁至河北省廊坊市中石油勘探院廊坊分院,1988年更名为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归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和中国科学院的双重领导,是全国渗流力学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的研究中心,是流体力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7年,渗流所研究生招生培养工作归入勘探院研究生部统一管理。研究生培养研究生部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技术培训中心(研究生部)成立于1978年,并开始培养第一名硕士研究;1984年9月经国家教委批准,研究生部正式挂牌批量招收研究生,是目前中国石油所属的唯一的高级学历教育基地,成为以石油工业上游各专业为主的研究生教育机构。目前研究生部拥有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博士、硕士学位一级学科2个;博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专业10个,硕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专业11个。40多年来,研究生部毕业生的足迹遍布中国四大石油公司(含延长石油)和一些国家职能部门、高校和国外科研机构。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已经在科研、生产和管理等岗位上发挥着骨干作用。有一批校友取得了优异成绩,涌现出包括5名两院院士、诸多知名油气专家、油气行业技术及管理负责人等一大批优秀人才,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开拓进取、勇于创新,为我国石油工业健康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导师队伍勘探院拥有博士生导师63名,硕士生导师102名。其中,院士导师20名(在招导师11名)。渗流所拥有博士生导师20名,硕士生导师40名。奖助体系勘探院国家统招非定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学费及住宿费全免。我院设一、二、三等奖学金(覆盖率为60%),助学金、助研补贴(覆盖率为100%),孙越琦奖学金、伙食补贴、医疗报销。(2021年新生奖助标准将有大幅提高)渗流所按国科大标准收取学费、住宿费,但在校生享有国家助学金(覆盖率100%),国家奖学金(覆盖率2%),中科院奖学金、国科大学业奖学金(覆盖率100%)、研究所奖学金及助研、助教、助管津贴。校园生活依托勘探院资源优势,同学们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专业比赛、各类讲座和院士论坛,并获得众多奖项:获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获全国博士论坛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三等奖2项;获全国大学生地球物理竞赛一等奖、三等奖各1项;获全国油气地质大赛特等奖、一等奖各1项,二等奖、三等奖各2项。招生计划2021年,勘探院的研究生招生计划为硕士研究生24人(含推免生)、博士研究生30人(含定向和非定向生)。渗流所的研究生招生计划为硕士研究生18人(专业学位8人,学术学位10,含推免)、博士研究生10人。油气行业学科综合性强,面对能源转型和数字化信息化发展,除招收地质、地球物理、石油工程等油气专业背景学生外,还招收数学、化学、计算机、机械、力学、控制学、材料等专业背景学生。报考须知勘探院推免生报名及提交材料时间:每年8-9月 考试时间:每年9月硕士生报考时间:每年9-11月 考试时间:与全国硕士研究生统考时间一致博士生报考时间:每年11-12月 考试时间:每年3-4月招生简章和专业目录的详细信息可查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研究生部外网或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 研究生招生咨询电话:010-83597512,010-83597064咨询邮箱:zs_riped@126.com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0号59楼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研究生部渗流所招生简章和专业目录的详细信息可查询中国科学院招生信息网或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研究生招生咨询电话:010-83597512/7064/6364咨询邮箱:zs_riped@126.com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0号59楼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研究生部招生专业制图 | 肖遥统筹/责编 | 肖遥
石油行业工作十余载,经历过石油行业兴盛,也经历了石油行业的大萧条,既然选择了这个周期性非常明显的行业,咱们也得顺势而为,知道其脾气,了解其性格。近一月疫情的爆发,美股熔断,油价大跌,全球唉声一片,石油的寒冬期是否又来了。中石油,中石化单位整合,缩减机构人员,部分井队停工,人员外输创效,给石油专业的毕业生敲响了警钟,是否要进入石油行业。如果选择了就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去一线还是去研究院,给即将入职的毕业生以下几点建议:1、工作环境:无论搞科研还是在一线都必须在现场实习一段时间,荒郊野地,深山,沙漠,有油的地方,都不是什么好地方。即使在国内也是远离市区,夏天没有空调只有蚊虫陪伴,大雨倾盆,你也得在那不停地干。国外中东地区高温,沙尘暴,部分地区暴乱。非洲地区传染病,各种反政府组织。一线人员会长期面对这种情况,研究院的部分专业也是需要长期上井服务和井队是一样的。2、工资待遇钱没你想象的那么多,跟其它行业差不多。根据岗位级别不同,工资奖金还是有很大的差别,刚参加工作,同一级别的研究院的各种工资福利比一线人员好很多,后面主要看个人发展。3、晋升通道研究院硕博一大堆,你可能一辈子就是一个干活的,机会很少。一线大学生仍然是比较吃香的,只要努力干,情商高点,混个队长还是不难的。队长拿的钱就很客观了,比研究院多,但是付出的也很多。适合自己是最好的。有些人喜欢搞学术,你偏偏让他去一线。有些人能吃能吹,左右逢源,情商高,你让他搞科研。选择适合自己的。选择石油,就是选择了寂寞,选择了牺牲。毕业时不懂,工作以后越来越理解这些话。没有节假日,没有周末,陪伴同事的时间远远多于家庭。
近几年,随着就业形势越加严峻,同时伴随着本科学历的普及,应届生数量持续上升,越来越多的同学都希望通过读研,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学历和竞争力,希望通过读研,为未来的求职增添一分筹码,多开拓一条道路。大家在进行考研择校时,一定都思考过一个问题:是选择高校还是研究所呢?研究所和高校,谁的“含金量”更高一点?今天,考研校小编就给大家好好分析一下研究所和高校的区别,一起来看看吧!一、科研院所与高校的区别1.研究所的师生比远高于高校的师生比研究所的导师数量会接近研究生的数量,甚至会超过研究生数量(在有的单位,有五十多位硕士导师,但每年只招三十多名研究生),在某些研究所导师可选范围非常广。高校的导师每人每年都会带学生,但研究所并不是每人每年都带学生。研究所会有几个导师持续带学生,也有一些导师只是偶尔带带学生。研究所的教师有一部分是外聘,特别是一些公共课或是基础课。2.研究所的文献资源总量小于高校,但人均占有量会比高校多的多高校每年会花几百万元购买电子资源,各类文献数据库非常全,清华同方、万方数据、超星、期刊论文、学位论文、电子图书、外文数据库非常全,很多高校都会达到一百多个数据库。而研究所不会下这么大财力购买这些资源,研究所的资源范围更窄,更有针对性,而且会有些特色的数据库。高校的资源通用性更强,而研究所的资源专业性更强。高校的图书馆需要占座,而研究所的图书馆往往没有几个读者。3.高校有着很好的教育与科研氛围,而研究所有着很好的科研与工作氛围研究所的学术活动往往专业性、针对性更强,而高校有着各种各样的学术报告,无论是人文还是科技。高校的导师从事科研项目与教研项目,而研究所的导师几乎没有教研项目,除了科研项目外,还有很多工作性质的项目。高校的导师科研经费多,研究所的导师事业经费多,所以总体上来说研究所导师的钱更多。高校导师会有纯研究的项目,研究所的导师的项目往往面向应用的项目。所以有些导师的项目更像是工作,这些项目往往是下达的任务,而不是需要申请的科研项目。在高校,导师拿下的项目主要是靠研究生干;而在研究所,研究生在项目中并不是主力,因为研究所往往有较为稳定的团队。研究所的教师一般不为本科生上课,研究生基本没有助教的机会。4.研究所个性认知充足,高校通识认知充分高校因为同属教育系统,尽管地域、规模等因素不同,但总体上共性比较多,兄弟院校有许多可比之处,如行政部门设置、网站栏目设置等信息大同小异。而科研院所大多数是政府部门下属的事业单位,因行业性质与管理方式的不同,使得各个院所的个性特征非常明显。而研究所的业务机构、网站栏目设置千差万别。例如,在情报学领域,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中国协和医科院信息所等差别非常大,相互之间无从比较,在研究所感受到社会的东西会更多。二、科研院所比高校的优势1、大部分科研院所每月有工资,相当于已经工作,而且免学费,单位替交;2、大部分毕业后进入工作快,而且在学习期间已经和要工作的单位有联系,日后从人际关系,还是研究工作都是很好的铺垫;3、科研院所考研的成绩要求比较低,一般过了国家线就可以上;4、很多科研院所的研究生毕业后不用为工作发愁,已经签约,而且提前2到3年赶上就业形式,也就是2018年签约的时候是按照18年的待遇,而毕业则是2到3年后,其学位贬值不可预知,当然也有升值的可能,但是升值对于已经签约的同志也是试用的,这就是科研院所的保值增值;5、先期的名校学习可以接触不少名校学生,这是日后的人际资源,这种同学感情的人际关系优势,我就不用多说了,大家都很清楚,不仅仅在中国,国外也是这样的。三、高校比科研院所的优势1、毕业证和学位证书所显示的名气,高校比科研院所有名,虽然科研院所在名校学习,但是毕业证和学位证是科研院所的;2、不用签约,毕业就是自由身,当然这也是双刃剑;3、如果上的学校还算可以的话,比较轻松,可以混到毕业证书,拿学位证,而科研院所可不行,如果要混,那以后的工作优势可就没有了。各方面优势差异如下:首先排除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这两家超级科研院所。大家都公认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清华、北大等超级大学处于同样的学术地位。这里我们还要排除"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军事医学科学院"、"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等等超级热门的科研院所。因为这些科研院所都比较难考,但是如果能考上,那么前途将不可限量。比如就读"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那么进财政部工作的机会就非常的大;就读"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那么进商务部工作的机会就非常的大;而"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在国内被称为"银行行长和银行家的摇篮"。从招生人数比较:各大学招收的研究生多、各科研院所招收的研究生一般较少。从报考人数比较:各大学报考的考生多、各科研院所报考的考生一般更少,往往需要调剂。从科研条件比较:各大学的基础教育条件一般较好、各科研院所的专业研究条件一般较好。从生活津贴比较:各大学的生活津贴一般较低、各科研院所的生活津贴一般较高,甚至很高。从奖学金比较:各大学的奖学金品种很多、各科研院所的奖学金品种一般较少。从生活条件比较:各大学学生都比较多,生活资源人均分配少、各科研院所的学生少,虽然资源少,但是人均资源相对比较多。从生活丰富比较:各大学课余生活丰富、各科研院所的课余生活相对不那么丰富,但是很多科研院所都在中心城市核心城区,另当别论。从毕业分配比较:各科研院所的毕业分配有其专业对口的优势。四、中国研究生院竞争力排行榜第1名: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第2名:清华大学研究生院第3名:北京大学研究生院第4名:浙江大学研究生院第5名: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第6名:复旦大学研究生院第7名:四川大学研究生院第8名:中山大学研究生院第9名:武汉大学研究生院第10名:华中科技大学究生院第11名: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院第12名:吉林大学研究生院第13名:南京大学研究生院第14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第15名:中南大学研究生院五、科研院所人气排名(目前数据仅有17年)以下是主要科研院所的人气排名(按序号排名),供同学参考。(说明:下面的招生数据都是指全日制,调剂生都是指第一志愿未报考本院所的调剂考生)1.中国科学院2.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3.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4.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五院)5.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6.中国艺术研究院(2017年度进入复试的全日制学术学位类考生115人,录取复试比例为1:1.37;全日制专业学位类考生97人,录取复试比例为1:2.77)7.上海社会科学院(2017年度拟录取170人,其中58%是调剂生。除了法学所,其他院所专业基本都没招满)8.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航天八院)9.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学术型117人,专业型22人,上海科大联合培养41人, 上海交大联合培养2人,以上不含专项计划考生。总体复试比例为1:1.66)10.中国中医科学院(2017年度进入复试考生总人数为173人,拟录取151人,复试比例为1:1.15)11.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7年度一志愿上线35人(基本是上线就录取,不少专业无人报考),拟录取133人,其中77%是调剂生)12.北京信息控制研究所(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航天710所)13.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24人,其中25%是调剂生)14.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学术型10人,专业型37人,总体复试比例为1:1.13)15.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16.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70人,一志愿上线34人)17.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18.广东省社会科学院19.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22人,复试比例为1:1.6)21.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二研究所)22.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23.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24.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2017年度进入复试的一志愿考生总人数为21,拟录取28人)25.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7年度一志愿生源上线充足)26.华北计算机系统工程研究所(电子六所)(2017年度拟录取20人,其中80%是调剂生(有三轮调剂))27.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一志愿上线考生均可参加复试)(2017年度拟录取20人,其中35%是调剂生)28.中科院成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9.石家庄通信测控技术研究所(54所)(2017年度一志愿上线23人,拟录取24人(一志愿17人+调剂7人))30.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59人,其中61%是调剂生)31.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研究院32.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68人,其中82%是调剂生(有三轮调剂))33.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7年度一志愿生源上线充足)34.江苏自动化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716所,杰瑞科技集团)35.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烽火科技集团)36.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95人,一志愿生源上线充足)37.西安机电信息技术研究所(212所)38.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39.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102人,其中6%是调剂生)40.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31人,一志愿生源上线充足)41.昆明物理研究所(211所)(2017年度拟录取8人,一志愿上线6人(全部录取))42.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2017年度拟录取59人,一志愿生源上线充足)43.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44.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45.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510所(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46.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2017年度进入复试的一志愿考生总人数为26人,拟录取17人,复试比例为1:1.53)47.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48.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177人,其中62%是调剂生)49.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50.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23人,其中13%是调剂生)51.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52.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19人,其中58%是调剂生)53.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十研究院(061基地,贵州航天技术研究院)54.西安应用光学研究所(205所)55.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7年度拟录取81人,其中11%是调剂生)56.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57.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58.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2017年度拟录取87人,其中31%是调剂生)59.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第五十七研究所60.华北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五研究所)61.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62.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63.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53人,一志愿生源上线充足)64.北京系统工程研究所65.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五三研究所(山东非金属材料研究所)66.中国地质科学院67.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68.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航空研究院631所)69.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204所)70.中国航空研究院611所71.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55人,一志愿生源上线充足)72.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73.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17人,其中5人是调剂生)74.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26人,其中5人是调剂生)75.机械科学研究总院(2017年度拟录取10人,其中1人是调剂生)76.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19人,其中10人是调剂生)77.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64人,其中47人是调剂生)78.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79.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80.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81.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82.华中光电技术研究所83.长江科学院84.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85.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86.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87.中国航空研究院618所88.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89.卫生部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90.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91.内蒙古金属材料研究所(52所)92.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即702所)93.中国科学院北京化学研究所94.北京矿冶研究总看完以上内容,相信大家能明白研究所与高校二者的区别了吧,大家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考虑哦,喜欢搞科研求工作稳定的同学研究所肯定是你的第一选择,性格外向喜欢校园生活的同学还是报考各大高校更为合适。
石油系统一般招聘基本都是与油气储运和石油工程这些专业相关,而且一定要工科专业,如果是理学专业,像化学、生物专业是不可以的。石油系的全国高等院校不多,因为其专业性强,在报考之前一定要想好,对这个专业特别感性趣,或者自己父母或亲戚在石油系工作,有一定的人脉因素等等。报石油类专业就比较好,但是辛苦是不必说的,目前就业难,干什么不辛苦。下面小编简要介绍几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分北京和山东两个校址,是一所211工程大学,以工学为主、石油石化特色鲜明的大学。中国石油大学毋庸置疑是中国石油石化领域的最高学府,代表了中国石油体系教育的最高水平,在石油体系里面享有盛誉。好的专业有石油工程 ,油气储运工程 ,化学工艺与工程 ,资源勘查工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勘查技术与工程,化学装备及过程控制 。西南石油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有两个校区,一个在四川南充,一个位于四川成都,该校是三大石油公司与四川省共建学校,石油工程应该是西南石油大学最好的专业,在全国也是有名的,应用化学这个专业就业率基本达到100%,是比较好找工作的几个专业之一,还是少有的适合女生读的专业之一,这个专业的就业也是很不错的。资源勘查工程,油气储运工程等专业就业都很好。去年该校入选双一流学科建设,在四川普通一本学校中,仅次于成都理工,性价比比较高的大学。西安石油大学西安石油大学,该校位于西安,是西北地区的唯一一所石油大学,该校是三大石油公司与陕西省共建学校,西安石油大学有些专业很强势,排在全国高校前列,拥有行业特色;其有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资源勘查工程、石油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西安石油王牌专业应该是石油工程。东北石油大学东北石油大学,位于黑龙江省大庆市,原名大庆石油学院,老牌石油学院,如果想进入石油系统这个专业当然是好学校,东北石油大学在油气储运工程、石油勘探开发、石油工程等专业在全国来说都是比较强的。
石油是工业的血液,是当今世界的主要能源。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专业,由于稳定的就业,有保障的收入,是不少人心中向往的专业。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主要涉及勘探、评估、开采、油气分离、输送理论和技术的工程学等领域。2017年12月28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发布了最新第四轮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评估结果,是目前比较权威的排名数据。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显示,“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入选A+的共有两所大学,分别是:西南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另外,东北石油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入选B,长江大学入选C+。一、西南石油大学西南石油大学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入选首批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一所由油气工业学科群(油气、能源及海洋机电装备、地科、化工、能源材料、石油计算技术、工程管理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大学。该校拥有全国唯一的油气田储藏及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该校的“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级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位列A+ ,并且是连续4轮评估均获第一。工程学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世界一流学科(群)建设学科: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群) 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由教育部直属,位列国家首批“211工程”,入选“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一所石油特色鲜明、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 被誉为“石油人才的摇篮”。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中国石油大学的“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两个一级学科获评A+,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获评A-。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国家重点(一级)学科:油气井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油气储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三、东北石油大学东北石油大学,坐落于中国最大的石油石化基地黑龙江省大庆市,是伴随中国最大的油田大庆油田的发现而诞生的一所全国重点大学。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和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四部共同建设的石油院校。被誉为“石油界的黄埔军校”、“石油工程师的摇篮”。国家级重点学科: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非常规油气成藏与开发重点实验室 四、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育部直属,国土资源部共建的一所以地球系统科学为主体,应用科学、前沿科学,以及新兴交叉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五、长江大学湖北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与国家农业部共建的高校;湖北省教育厅与荆州市共建高校。国家级特色专业:资源勘查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石油工程、农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室:石油石化污染物控制与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研究室国家工程实验室研究室:油气钻井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防漏堵漏技术研究室
今天,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发布了该校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问答,下面一起来看看吧:问答1:今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硕士复试如何开展?回答1:考虑北京疫情防控形势和教育部、北京市关于精准防控、防止聚集等工作要求,为保证考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确保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平稳顺利,我校决定采用网络远程形式开展复试。问答2:复试的开展时间?回答2:预计5月15后启动,6月5日左右结束。问答3:今年的复试差额比例是多少?回答3:复试比例一般不低于120%。问答4:硕士复试名单及招生计划什么时间公布?回答4:我校各学院(研究院)预计5月中旬左右陆续在其主页公布招生计划及复试名单,请考生及时关注相关学院(研究院)后续发布的硕士研究生复试实施细则。问答5:远程网络复试是否会有笔试?回答5:部分专业有笔试,具体方式和要求以各学院(研究院)公布的复试细则为准。问答6:进入复试名单的考生就能参加复试吗?回答6:所有进入复试的考生均须通过我校研究生招生管理信息系统在学院(研究院)规定的时间内选择"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栏目完成复试确认(资格审查材料上传、缴费)、意向导师选择,通过资格审查后才能进入复试环节。问答7:今年硕士生复试费是多少,如何缴费?回答7:采用线上缴费,100元/人。问答8:远程网络复试所需设备及环境要求?回答8:(一)良好的网络环境。(建议连接有线网络、使用单独的宽带或WIFI网络,尽量避免多人共享的网络)(二)提前准备并调试好硬件设备。包括1本笔记本电脑或台式机(必须能外接摄像头、麦克风和音响设备。如果电脑本身配置的摄像头、话筒效果较好,可直接使用;如果效果不佳,则需要额外配备)、1部智能手机、1个手机支架等。(三)软件安装。根据学院(研究院)要求安装视频复试所需软件。(四)设备摆放要求。考试登录远程面试软件后,复试全程开启摄像头,考生正向面对主机位,保证头肩部及双手出现在视频画面中,保证面部清晰可见,不佩戴口罩和耳饰,头发不可遮挡耳朵,不可佩戴耳机。副机位从考生侧后方拍摄(与考生后背面成45°角),确保可拍摄考生本人和电脑屏幕。(五)其他。提前将无关的电脑程序全部关闭,特别是微信、问答问答等易弹出窗口的软件。如果监控端使用智能手机,手机开启来电全部呼叫转移,同时注意去掉锁屏及闹铃等设置。考生若使用手机加入平台,用移动数据流量联网时,则须关闭手机通话功能或设置成来电转接;用WIFI联网时,则须直接关闭移动数据连接及手机通话功能。问答9:怎样确定设备和网络是否满足复试要求?回答9:在复试前学院(研究院)会安排专人与每一位考生进行连线测试,请考生提前做好准备。问答10:怎样保证复试顺利进行?如果在考试过程中出现了网络故障怎么办?回答10:请考生一定要提前准备好软硬件条件和环境,选择安静的考试环境(房间),提前安装指定软件,调试好相关设备,确保电量充足、网络畅通。在考试当天,将无关电脑程序全部关闭,将手机通话功能关闭或设置来电呼叫转移,去除手机锁屏及闹铃等设置,自觉服从工作人员管理。一旦接入考场,就全神贯注,全程视线不离开屏幕。万一出现网络卡顿,不要慌张,应立即和学院(研究院)取得联系,复试老师及技术人员将会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安排。问答11:网络远程复试能否保证公平?回答11:学校可通过人脸识别与身份信息进行比对,确认是否本人参加面试;通过双机位的形式,一个机位完成面试,另一个机位监控环境,可以确认旁边没有助考的可能。同时,复试全过程录音录像,留存证据,一旦发现有作弊或违规行为,可以取消录取资格甚至取消学籍。另外,在复试过程当中,学校也会以网络和现场的形式进行巡视检查,确保复试规范、顺利进行。问答12:网络远程复试有什么注意事项?回答12:(1)复试前须提交的材料、具体复试流程、安排及细则请查阅所报考学院(研究院)网站公布的信息。(2)考生按要求准备复试设备,安装复试视频软件,布置复试环境。(3)在复试前按学院(研究院)规定的时间完成远程视频连接测试,有异常情况及时反馈所在学院(研究院)。(4)研究生复试是国家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一部分,复试须由本人独立完成。复试内容属于国家机密级,严禁以任何形式透漏或泄露复试相关信息。一旦发现考生有作弊或违规行为,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33号)等规定严肃处理。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石油大学研究生院部分图片添加来源于网络
要想读研,除了传统的考研外,还有保研这条路可走。保研,即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前提是本科母校具有推免生资格。全国2600多所普通高校,具有保研资格的本科高校共366所,这些大学基本上是原211大学或者各省排名前列的省属重点大学。这是部分双一流大学2018保研率数据。为什么有的大学,如中科大、上海交大保研率30%以上,上海大学、辽宁大学却不足10%?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试行)》规定,按照以下原则确定各大学的推免生名额:(一)教育部批准设立研究生院的高等学校一般按应届本科毕业生数的15%左右确定。(二)未设立研究生院的“211工程”建设高等学校一般按应届本科毕业生数的5%左右确定。(三)其他高等学校一般按应届本科毕业生数的2%确定,其中初次开展推荐工作的高等学校,前3年每年一般按应届本科毕业生数的1%确定。从教育部文件规定可以看出,一所大学是否获批设立“研究生院”是该大学保研率高低的关键!设有研究生院的高校,保研率15%左右,对未设立研究生院的“211工程”高校,保研率5%左右,非211高校则更少,只有2%。被批准有研究生院的高校名单及批准时间一、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北京率先创建了全国第一个研究生院。即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北京)。2000年9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批准正式更名为今天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即中国第一个研究生院。这就是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前身。1、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二、1984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全国22所高校首批设立研究生院:2、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合并8、北京医科大学研究生院)3、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4、清华大学研究生院5、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6、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院7、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院9、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10、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院11、天津大学研究生院12、南开大学研究生院13、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院14、吉林大学研究生院15、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合并17、上海医科大学研究生院)16、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18、南京大学研究生院19、浙江大学研究生院20、武汉大学研究生院21、华中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22、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23、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院以上为首批正式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23-2=21所三、1986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全国第二批试办研究生院的10所高校:22、中山大学研究生院23、东南大学研究生院24、同济大学研究生院25、东北大学研究生院26、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院27、厦门大学研究生院28、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29、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30、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院31、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院四、1986年4月,教育部批准全国第三批试办研究生院的22所高校:32、北方交通大学研究生院33、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院34、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院35、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36、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院37、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院(分中国矿业大学和中国矿业大学[北京])38、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院39、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院40、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41、山东大学研究生院42、中国石油大学研究生院(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43、湖南大学研究生院44、中南大学研究生院45、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院46、四川大学研究生院47、重庆大学研究生院48、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院49、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50、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51、兰州大学研究生院52、第二军医大学研究生院53、第四军医大学研究生院五、2002年5月27日,教育部批准2所高校试办研究生院54、哈尔滨工程大学研究生院55、河海大学研究生院六、2003年8月,教育部批准1所高校试办研究生院56、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院注:1、1999年11月26日成立的中国研究生院院长联席会成员单位有34个,含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原33所高等学校正式研究生院合并为31所。3、因为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和中国石油大学实际上早已形成(教育部批准)两地分别独立办学的格局,所以,到目前为止,教育部批准建立研究生院的高校为56所+3所=59所。经教育部批准正式建立研究生院的高校名单提醒:设立“研究生院”是要经教育部批准的,目前只有上面59所。其他未经教育部批准的,应该叫“研究生部”。个别大学将自己的“研究生部”改名为“研究生学院”。这些研究生学院,虽然是合法的,但保研率极低。“研究生院”和“研究生学院”,天壤之别~
4月6日,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必昌主持召开山东石油化工学院及中国石油大学研究生院建设工作专班例会,调度学校建设推进情况,研究部署下步重点任务。市委常委、副市长王晓军,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市委教育工委书记于红波,副市长刘美华出席会议。陈必昌指出,办好高等教育事关长远、事关全局,抓好山东石油化工学院及中国石油大学研究生院建设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坚持目标导向,明确时间节点,优化决策程序,全力以赴加快推进,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完成规划建设任务。陈必昌强调,要全力推进学校机构设置工作,盯紧盯牢关键环节,积极向上沟通对接,推动学校领导班子和内设机构尽快配备到位。要科学合理设置学科专业,统筹推进与有关高校的援建共建工作,积极引进更多与学科专业相匹配的高水平人才,着力优化存量、提升增量,有效提升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水平。要加快推进学校规划建设,紧密结合学校实际需求,统筹当前与长远,分清轻重缓急,抓紧确定重点项目清单,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推动校园规划设计和设施维修改造提速提效,确保学校建设改造项目高标准完成、按期投入投用。(记者:文/李怀苹 图/周广学)【来源:东营日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今年考研人数又创新高,全国报考研究生的人数达到290万人,淘汰率升至75%,报收比例再次刷新了全国纪录。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考研呢?其实这与社会就业压力有很大关系。考研人数是逐年增加,但是招收研究生的学校却是固定的,这样研究生就越来越难考。我国第一所研究生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成立于1977年9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科学院大学在1984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原教育部正式发出了《关于在北京大学等二十二所高等院校试办研究生院的通知》,同时印发了《关于在部分全国重点高等院校试办研究生院的几点意见》,一共批准了22所研究生院,这22所研究生院是我国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高等学校研究生院。在此后的19年间,全国先后有五批高等学校研究生院经教育部批准试办。第一批为1984年8月批准,共22所;第二批与1986年4月批准,共10所;第三批 于2000年6月批准,共22所,第四批于2002年5月批准,共2所;第五批于2003年8月批准,共1所。共57所以下名单为教育部批准的学校名单!研究生院通过上表我们可以看出北京大学有本部和深圳两所,清华大学也是有本部和深圳两所,中国石油大学有华东和北京两所,中国地质大学有武汉和北京两所,所以在上表中出现61所。其实是真正上的57所。2011年,我国研究生院设置制度实施大幅改革,由原来的“报批”改为“报备”,高等学校研究生院成立不再需要经由教育部批准,使得我国的研究生院迅速超过了100所,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同学们经常看到中国的大学排名,很少见到研究生院的排名,这是因为研究生院因为自身的专业度不同,考核比较复杂,排名比较有争议,所以很少人对研究生院进行排名。不过最近教育部公布了一份2018年中国研究生院前20名排名榜单,希望给考研的学生们有点帮助。研究生院排名通过上面我们可以看出,教育部公布了这个研究生院排名榜中第一的并不是我们想象的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而是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研究生院。中国科学学院大学研究生院是我国第一所研究生院,这所大学以研究教育为主,具有独特的教学风格,不论是教师水平还是设备先进以及实验费用都在全国排第一,它能够成为第一名至所归。科技在飞速发展,同时时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高科学人才对社会的发展有的重大推动作用,希望研究生院为国家培养更多的高层次人才。
未来网高校频道9月1日讯(记者 杨子健 通讯员 张珂)8月28号,西安石油大学召开研究生培养工作会议。该校副校长李华、研究生院、各学院(系)负责人、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编写负责人、研究生教学秘书共5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研究生院院长李琳主持。会上,研究生院首先就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修(制)订情况进行了通报,并将校学术委员会及相关学院(系)的意见及建议进行了反馈。随后对有关研究生培养的相关国家政策文件进行了说明,并就《西安石油大学关于修(制)订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的要点问题进行解释,同时提出了进一步优化培养方案的工作要求。 李华作了会议总结。他指出,随着学校研究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为了更好地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必须将培养方案修(制)订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他要求,一是各学院(系)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高质量完成培养方案修(制)订工作;二是各培养方案编写负责人要结合相关意见及建议认真修改培养方案,确保格式统一、内容完善;三是要以培养方案修(制)订为契机,促进各学科交叉融合,推动高水平大学建设工作。 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也是学位授权点评估、学科评估的重要依据。此次培养方案修(制)订工作历时半年多,经学院(系)制订、校外专家论证、学院(系)教授委员会审议、校学术委员会审定等程序,已基本完成15个一级学科、13个专业学位类别(领域)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本次会议旨在进一步优化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完善课程体系,提高培养质量。新的培养方案将从2020级硕士研究生开始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