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级别: 核心期刊主办单位: 广东省医学学术交流中心国际刊号: 1006-5725国内刊号: 44-1193/R期刊收录: 维普、万方、知网、北大核心期刊、统计源核心期刊主要栏目: 指南解读、述评、专家论坛、专题笔谈、专题报道、临床新进展、基础研究、实验研究、临床研究实用医学杂志好投吗? 文博士点评如下:可以看到《实用医学 》 属于核心期刊,核心期刊整体投稿难度较大,审稿速度较快,中间修改周期较长,主要针对文章格式规范。对论文质量要求较高,审稿专家也会给出详细的修改意见,适合高级论文发表。如果需要投稿、加急、指导可以私信文博士。关于“ 实用医学杂志好投吗 ”的问题就介绍到这里了,如果大家有什么疑问可以留言或者私信文博士,文博士是编辑部的资深编辑,多年的行业经验积攒不少资源,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2020年,《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第6版)发布,《实用预防医学》跻身于核心学术期刊A类行列,较2017年第5版评价等级A-再次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是中国科教评价研究院、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 Research Center for Chinese Science Evaluation, RCCSE)的四大评价报告之一,于2009年3月开始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开展期刊评价并推出第1版,随后于2011年、2013年、2015年、2017年、2020年分别推出第2版、第3版、第4版、第5版和第6版。目前在评价方法、评价指标、评价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方面均已形成相对成熟完善的科学评价体系。第6版《报告》中共认定6390种中文学术期刊,经过学科的分类评价共得权威学术期刊(A+等级)366种,核心期刊(A和A-)1693种,B+等级(准核心期刊)1914种,B等级(一般期刊)1847种,C等级(较差期刊)570种。在114种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类别中共有5种A+期刊,16种A类期刊,14种A-期刊,实用预防医学、中国公共卫生、现代预防医学、中国学校卫生等期刊同位于A类期刊(http://qk.nseac.com/phb/2020/4105.html)。《实用预防医学》编辑部 彭进平2021-01-04【来源: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要说今年学术交流的“MVP”,非线上学术会议莫属了。BIOI在2020年下半年举办了2场以“学术融合”为主题的线上会议,来自美国NIH的陈小元教授、哈佛大学的Jinjun Shi教授等“业界大咖”亲临传经送宝,让人受益匪浅近日,BIOI的执行主编Phei Er Saw教授针对这两期精彩的学术会议进行了系统性回顾与总结,并在BIOI上发表了News and Views。等等,News and views?这是什么类别?也是SCI论文吗?划重点!跟大家一起再复习一下医学SCI论文的种类:SCI论文种类,就是我们中文论文中常说的发表在哪个栏目。相对于中文期刊,大多SCI期刊对栏目设置更为灵活,这也得益于国外对期刊页码(指传统期刊,OA期刊已经没有页码概念)没有特别多的管控。当然,要发表 SCI文章,首先要了解英文期刊论文类型,这里取决于很多因素,比如每种期刊的种类设置、比如研究内容的数据量等。很多人提到发论文,第一印象还停留在必须要做实验、有了数据后才能写文章和发文章。BIOI小编就给大家说说常见的期刊接受论文类型——1 Original article虽然不同期刊对这种文章类型称谓不同,但是在中文中有一个相对统一的称谓:论著。这也是目前国内科技评价系统中最受重视、分量最高的一种论文类型。因此久而久之,Original article逐渐就成了业界SCI文章发表的代名词。这种类型也是目前最普遍的文章类型,绝大部分杂志都接收Original article(少量仅发表review类杂志除外)。这种类型文章多数要求主体内容涵盖Introction/Background、Materials and methods/Methods、Results、Discussion,虽然不同期刊对次序要求不同(有的期刊将methods部分放在论文主体部分最后,如Nature系列),有的期刊还要求文章的Limitation和Conclusion部分单列,但文章主体基本就是这四个部分。考虑到不同出版社、不同期刊的要求不同,所以在投稿前须认真阅读期刊投稿指南(Instructions/Guidelines for authors)。无论质量高低,这种文章耗时最长,花的精力最多。论著类文章一般可以分为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就是我有一个假设,通过动物实验或者分子实验进行验证,当然结果可能是阳性的,也可能是阴性的,从而再从过程中寻找新的想法。因为这种基础实验,往往需要很长时间,一个人可能会以一个点为中心,展开研究,最后形成网络。另外一种就是临床研究,简单点说就是临床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更加贴近临床的研究结果,研究设计可以是回顾性的,也可以是前瞻性,最高大上的就是随机对照研究了。另外需要注意的就是近些年兴起的大数据研究,这是一个捷径,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在短时间内发表论著,但是对于数据语言和统计方面要求稍微高一些,感兴趣的同道,可以关注一下类似的知识。比如肿瘤学领域,每年都有挖掘TCGA数据库中的各类信息发表的大量论文。再比如利用Google或Bai这样的公用搜索引擎挖掘感兴趣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的论文。2 Review/Mini Review第二类就是我们常说的综述。国际期刊上发表综述是很难的,一些高水平Review系列期刊的综述是invited或commissioned,而不接受自由投稿;此外,还有一些期刊仅接收国际该领域的顶尖专家投稿。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期刊倾向于发表系统性综述(Systematical Review)以及Meta分析,而不接收叙述性综述(后续小编还会整理关于这几者的区别,跟大家分享)。这与国内完全不同,在国内综述是初入科研的学生起步要训练的写作类型。一篇review可以协助新手高效构建特定课题的知识框架体系。通过大量的阅读积累,完成文献的整理和提取。因此,review系列论文写作带来的学术效果远比review本身的价值高。3 Report/Short communication在国内,这种类型的论文一般称为短篇论著或小论著。就是相对于论文,这种类型文章数据相对少点、内容也相对缩减。一般情况下,虽然这种类型SCI论文也需经严格的同行评议,但是总体上相对于论著类要求稍低,且发表周期也会相较于论著类论文短。因此,如果手头有时效性很强的研究结果来不及完善成Article,与其错过最佳时机不如整理成Report/Short report/Short communication类论文投稿。4 Correspondence/Letter即通信类文章,这种类型文章备受期刊编辑喜爱,一方面可以提升期刊载文关注度、增加被引频次,另一方面还不占有影响因子计算时的分母值,所以堪称IF提升利器。这种类型一般篇幅很短,期刊都会有明确的字数限制。Correspondence一般是对近期(一般在线或纸质版发表后一个月内)已发表论文进行点评,多数期刊会邀请被点评期刊的通信作者和第一作者撰写response作为回应。千万不要认为Correspondence接受率100%,Lancet这种级别的期刊Correspondence接受率不足3%。Letter一般分为两类,一种是research letter,这种是包含原始数据的研究性简报,因为研究具有创新性而数据量较少,所以以research letter形式发表。如国际著名期刊Nature上每期都有多篇letter发表,所以千万不要小瞧letter哦。另一种与Correspondence类似,就是对近期已发表论文进行点评的通信论述。5 Editorial一般是编辑起草或者指定专家撰写。但是不少杂志仍然会对自荐起草的稿子抱有一定的开明态度,择优录用。具体需要在写作前就和目标杂志接洽。6 Comment/commentary一般是针对某一篇或某一个专辑(thematic series/special issue)撰写的评论,主要是评价该论文或该专辑的学术价值、对学科或行业的引领作用,同时也点出存在的不足,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对一篇论文撰写的comment/commentary,一般由该论文的其中一位或全部审稿专家联袂撰写;而针对专辑的comment/commentary,可由同行评议专家撰写,亦可由第三方专家撰写。7 Protocol一般是具体特定方案的说明,比如基础研究的protocol,或者临床研究设计实施的protocol。这类也是不需要很强的数据结果,仅仅凭借研究方案就可以写作的Article。当然,像Nature Protocol这类的杂志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了,对protocol的实际效果,甚至相应的数据结果要求都非常严格的。8 Meta-analysis这类研究目前已经逐步“走下神坛”。尽管每年仍会有一定量的优质Meta出现,但Meta本身的文献二次处理的性质决定了它的价值始终达不到Original article的水平。国内诸多研究机构也出台了相应的正式文件,将Meta与review划归一类,更有甚者,Meta甚至比review的对应奖励还低。Meta的研究本身主要受研究目标决定,破题质量高,那么相应的Meta肯定不差。如果选题质量较差,那么千辛万苦整理出来的Meta也是很难见刊的。但是临床上基于RCT的Meta分析是备受期刊编辑喜爱的,这种类型的Meta分析具有很高的临床证据,甚至可以指导临床指南的修改。9 Case report临床病例报告(case report)是对一例或数例病案诊断处理的描述和分析,是医疗保健的第一手资料。病例报告对于读者和作者来说都是宝贵的学习经验,书写病例报告也是锻炼年轻医生的好方法。尽管病例报告具有宝贵的价值,许多杂志出于各种原因不愿意刊登这类研究,主要是由于病例报告的内在缺陷而处于循证医学分类的最低等级,病例报告对于提升期刊影响因子没有起到很大的作用,再加上期刊对于版面的限制,所以他们更加倾向于刊登论著类SCI论文。可刊登病例报告的期刊,收到此类稿源也越来越多,因此,要想在同行评议的杂志上发表病例报告,就需要撰写高质量的作品。病例系列,简单来说就是病例报告的积累,一般3例以上集中报告。小编告诉大家一个技巧,进行适当的变通,最后把自己的病例报告加点文献复习(俗称“literature review ”),这样一来,Case report的篇幅就更加完整了。10 Hypothesis假说类的文章往往入门容易,写好很难。科研圈内比较知名的专门接收猜想类文章的杂志为Medical Hypothesi 。这类文章,尤其是Medical Hypothesis发表的,标注类型为Article。目前,国内很多机构如果不直接标注猜想文章类型另外划分评定的话,也算是Article类。所以,如果目前手头没有像样的研究数据和结果,“不做实验写文章”也包含这种类型。但是Hypothesis的写作要求很高。除了要求高水平的假设能力外,对大量的数据阅读整理能力和归纳提取能力的要求也是极高的。11 Perspective/Opinion一般Perspective/opinion提供的都是对一个学科发展的未来前景,所以能发表此类文章的杂志一般都不差,比如Annals of Surgery 和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这三种类型都是对已经发表出来的文章进行修补性工作。Correction 一般是对已经发表的文章中的一些错误进行修正。Erratum 一般是对已发表的文章的技术性修订,如排版问题、图片质量问题等。Addenm 是对已发表的文章进行一些额外补充。13 Retraction这个概念很简单,就是对已经发表的文章进行撤稿。14 News and Views以某个观点为核心,主要面向非专业读者,介绍在最新出版的论文中,或在科学会议上所报告的“热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焦点问题,及新的科学进展等。除了上面的这些,还有很多的文章类型,每个期刊与每个数据库都有自己的定义。如Interesting Image、Data Descriptor、Expression of Concerns、Obituary、Book Review、Meeting Report等等。此外,还有其他一些比较小众的类型,由杂志自己定义,这个就见仁见智了。每个SCI杂志的介绍范围也会略有差别,大家在投稿之前一定要先查看期刊的投稿指南,再进行投稿!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简介《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月刊)创刊于1993年,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中华全国中医内科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主办。本刊物重点着眼于国内外有关消化系统疾病的新成果、新技术等,突出中西结合,理论与临床相结合,提高与普及相结合之大特点。《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以弘扬中西医学术、贴近临床、注重实用、鼓励创新、中西并重为宗旨,及时反映中西医的临床及科研成果,力求办成特色鲜明的广大西医、中医、中西医结合以及中药人员所喜爱的专业期刊。投稿要求(1)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不违反宪法和法律,不损害公共利益。(2)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不侵犯任何著作权和版权,不损害第三方的其他权利;所有来稿必须通过我刊社的“中国知网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检测,文字复制比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3)我刊初审周期为2-4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2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4)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5)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6)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7)切勿一稿多投,稿件一律不退,请自留电子稿。(8)格式要求:(1)标题请用小三黑体,标题应鲜明,一般不超过25个字,不使用外文缩写词。(2)作者姓名及单位信息请用小四楷体,要有准确的作者单位名称、省份、城市及邮编。示例:张三(南京大学经济学院,江苏南京210093)(3)摘要(中文)请用五号楷体,摘要文字控制在250字内,重点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结果和结论尤为重要。摘要须用第三人称写(4)关键词请用五号楷体,要求不少于3个,不超过5个。(5)正文请用五号宋体,不得少于2000字。一般来说,2000字以下的文章,很难说清问题,不能保证学术质量,因此,2000字以下的文章本刊恕不受理。(6)参考文献请用五号仿宋。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来源:无忧文秘新学术更多价值资讯请来,无忧文秘新学术
对于一个好的作者来说,首先一定要有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路经验,熟悉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并且要具备较好的文字修养,掌握语法修辞知识,熟悉本专业的语言特点,即必备的医学写作技巧。除此之外,还应该熟悉各级各类刊物的办刊宗旨、学术层次、读者群情况(了解其理解水平、接受能力及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有得放矢地撰写出有针对性的文章,向读者传递自己需要读者知道而读者又乐意接受的信息。下面,蓝译编译就医学技术类期刊的读者定位问题进行探讨。作者和读者在写作与阅读活动中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从写作来说,作者是主体;但是从阅读来说,读者则成为主体。写作与阅读的过程实际是作者和读者双向交流的过程。正因为如此,作者在写作时必须树立读者意识,并要明确将为之撰稿的刊物的读者定位。任何一种刊物都有自己的读者定位,即读者群目标。一种刊物的读者定位十分重要,如果定位不准确,那么刊物就将失去特色。目前,国内科技期刊分为为五大类,即学术性期刊、技术性期刊、检索性期刊、科普性期刊及综合性期刊。技术性期刊的内容定位,是以刊登新的技术、工艺设汁、设备、材料为主要内容。其主要特征是所载文章的多数是以生产和科学实践为基础,而又为实践所需的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新工艺等;其论文在选题、立意及表述等方面是以应用科学各行业中从事具体技术的业务人员为主的读者群体为对象(可适当兼顾到科技管理人员)。医学技术性期刊亦不例外,它是报道医学科技新成果、新技术、新经验,传播和交流医学知识的载体。比较知名的有中国医刊、实用医学系列杂志等。它既有别于学术性期刊,又有别于科普期刊。因此,在稿件的选择上,文 章既不能是研究报告、学术论文,又不能是面向普通百姓的科普文章。一般来说,医学技术类期刊是面向中、基层医务工作者的,其宗旨是面向临床、注重实用。为提高临床医务工作者的诊治水平服务。这类期刊的特点有如下几点:1.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可操作性),基层医疗单位的医务人员能够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能够解决其临床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对其临床工作有指导价值。例如,对某些疑难疾病提供一些诊断的思路和技巧;对某些难治疾病提供一些具体、有效的治疗方案等。可以说是医务人员的好帮手。2.内容具有较强的知识性、专业性和技术性,同时又浅显易懂。3.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如很多期刊都设置的专题笔谈和讲座等栏目,对专业人员系统地学习相关知识起到了一定作用。总之,具有工具性和指导性。在为这类刊物撰稿时,直当力求使稿件符合上述该类刊物的定位和特点,并应当了解其选题特点、内容层次及读者的需求,有得放矢,才能做到一举中的、屡试不爽。
医学期刊是以医学和与医学相关学科为内容的情报载体,随着科学的发展,出现了学术团体。学术团体的成员定期聚会,讨论学术问题,公布自己的研究或实验成果,会上的发言常被记录下来,然后印成若干副分发给团体内外的成员。有些科学家则用交谈或通信方式相互交流信息。这就是期刊问世前科学家交流信息的主要手段。医学类论文怎么写?医学类论文是很严肃重要的工作,其写作目的在于交流医疗经验、提高医疗水平。其写作需要注重医学论文的科学性、实用性、先进性和可读性。下面给大家具体讲解一番,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般先定题目再写论文,但亦可先写论文再定题,也可将要写的内容列出提纲,根据提纲再定标题,文题贵新,切忌老生常谈。别人用过的题目不要再用。从来稿情况看,多为回顾性与前瞻性两大类。回顾性的稿件容易走进前人形成的模式,格局大体相同,多半是多少病例的临床分析,经过几次试验、观察结论与前一致,这样说明的问题很有限。如果能在回顾中找出经验教训;阐明需要注意的间题;论证你的某个新观点;或修正前人的某种错误,这样文章就有了新意,在设备、文献、实验条件较好的情况下,可以写综述、讲座、学术论文、病案讨论之类;条件差的单位或初学写稿者,结合不同的具体情况,可先从写临床报道、误诊教训、技术改进、心得体会等入手。尽量结合自己熟悉的内容,日常从事的工作。否则难免在症状、体征的描述上无中心、不准确、矛盾大、漏洞多,而且不了解进展,不熟悉近况,甚至只是道听途说,这样就很难成功。总之,题目是论文最重要的内容,以最恰当、最鲜明的词语组合,好的命题可以使读(编)者看过题目后,能够得知论文中的梗概和主要特点,能够吸引读(编)者使之产生阅理全文的兴趣,反复引用,经久不忘。期刊论文|医学类期刊论文怎么写?以上就是本文关于该问题的介绍,更多关于医学期刊论文发表方面的疑问,可以随时咨询我们同创出书汇的在线编辑。
11月8日,2020腾讯医学ME大会(以下简称“ME大会”)正式上线,全球顶尖医学领军者共聚,从“痛点”出发,聚焦新冠疫情、心脏病、癌症、生殖医学、抑郁症等前沿医学,结合互联网科技对用户痛点的洞察,为大众解码生命的前沿思考。ME大会由腾讯携旗下腾讯医典联合全球顶级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及其独家授权的中文数字媒体《NEJM医学前沿》共同举办,致力于为科技与医学打造同频共振的舞台。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总裁汤道生在会上指出,连接、算力与智慧化是医学数字化创新三大路标。他表示:“我们相信,科技应当向善, 与医学结合共同助力消除人类的痛点。以科技守护生命之光,让每个人的健康变得可度量、可管理、可改善。”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总裁汤道生 今年,ME大会以“痛点”为主题,意图探寻个体、医学、社会的痛点和解决之道,揭示生命与文明的反思与进化,推动医学科普全民普惠。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钟南山院士在寄语ME大会中提到,“马化腾先生曾说过,互联网的任务是解决用户的痛点。这跟医学的使命很像,我们是解决人类最根本的痛点,生命之痛。” 钟南山院士还表示,未来的医学研发实践还应该积极地投入前沿科技力量。此次ME大会演讲嘉宾还包括《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主编Eric Rubin、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院士、上海市胚胎源性疾病重点实验室主任黄荷凤院士、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陆林院士、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肠外科主任蔡三军教授、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脊柱外科主任彭宝淦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以及腾讯医疗副总裁黄磊。 国内外顶尖专家汇聚,研判全球新冠疫情趋势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全人类对“痛”有了前所未有的深刻体验。针对仍旧严峻的疫情形势,嘉宾在会上分享了防控经验和趋势研判。在钟南山看来,这次防疫的一个最大的成功之点,亦或是这次防疫的一个痛点,是抓住了在社区领域的群防群控,在上游不让其传染,不让其蔓延到更多的人,这是最大的一个成绩。他认为,这次疫情里人们得到一个非常重要的经验,是要进一步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我们通过社区的联防联控策略,迅速遏制疫情,很大的程度上得益于社会各界在医学科普上的大力投入,让公众消除了恐慌的情绪,并且理解和遵守各种的防御措施,从而有效的应对了疫情。”同时,他也高度认可科技在疫情中凸显的价值:“ AI、大数据、5G、网络,在疫情预报、疫苗研发、病情诊断方面都给予我们巨大的帮助。前沿科技是推动未来医学发展的一个变革性的力量。”钟南山院士表示前沿科技是推动未来医学发展的一个变革性的力量对于下一步的疫情防控,张文宏表示在这场疫情当中,全球成为抗疫的共同体,当世界的疫情没有结束,中国无法独立于世界之外。中国经验就是“比病毒跑的更快”的策略。 “我们接下去要做的一件事情是要跑的比病毒更快,迅速对出现疫情的地方进行控制并对相关接触人群进行检测,直到发现每一个病例。同时,我们需要通过提高疫苗接种率以迎接世界重启与开放。”张文宏教授认为中国经验就是“比病毒跑的更快”目前,疫苗和特效治疗药物研发成为了国际医学界和各国民众最为关切的议题之一。全球权威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主编、传染病学权威专家Eric Rubin表示,疫苗的制造是一个耗时漫长且机理复杂的过程,新冠疫苗的研发目前以DNA疫苗和腺病毒疫苗的研究进展最为理想,但还需要通过后期临床试验进一步对人体接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分析评估。他对获取到理想的新冠肺炎疫苗充满信心,“开始一个疫苗项目,通常需要10多年的时间,我们已经能够将通常需要数年的时间浓缩成几个月,这是一个重大的胜利。”《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主编Eric Rubin对新冠疫苗的研发充满信心多种疾病加重国民健康负担,医学专家联合呼吁“治未病”在今年ME大会的舞台上,嘉宾关于痛点的议题还涵盖了出生缺陷、脊椎病、心血管疾病、癌症、抑郁症等常见病、慢性病,从出生到年迈、从身体到心灵,为每个人的全周期健康带来前沿医学最新探索。每个人的健康早在胚胎时期就应开始受到关注。黄荷凤院士致力于通过辅助生殖技术预防出生缺陷。“我国大概每年有80万到100万不健康的小孩出生,平均每30秒钟就有一个缺陷儿诞生。”黄荷凤院士认为,减少出生缺陷重在预防,包括孕前保健、孕前诊断、产前检查、产后筛查。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技术(PGT)作为出生缺陷防治的重要手段,可以在胚胎植入前就通过筛查剔除致病基因,阻断罕见病和遗传病的发生。她提出希望全社会对于出生缺陷干预的观念普及,减少国人出生缺陷、提高生育素质。黄荷凤院士通过辅助生殖技术为健康胚胎“保驾护航”心血管疾病是导致我国国民死亡的头号杀手,作为国际医学界最有影响力的心脏病研究专家之一,葛均波表示中国心血管疾病患病人数已达到3.3亿人,近年病例爆发性增加的原因在于源头预防没有做好。他认为“高胆固醇血症、肥胖以及肥胖导致的糖尿病、吸烟以及高血压,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爆发性增加四大危险因素。”控制危险因素是从预防心血管疾病发生的最好手段,并为大家提出了健康生活方式的范式:远离肥胖、少吃钠盐、多吃蔬果、戒烟戒酒、适量运动、充足睡眠,并提倡定期体检。葛均波院士倡导“上游治未病”,让患者参与疾病的管理癌症,则是人类健康的另一大杀手,其中大肠癌已经成为致死率第二高的恶性肿瘤。多年来扎根肠癌科研及临床诊疗的蔡三军教授指出,肠癌的发生、发展需要5到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这为大众提供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甚至早期发现肠癌的宝贵机会。蔡三军强调,改变生活方式,做好病因预防、筛查和早期诊断,能够有效减少大肠癌的发病。蔡三军教授希望借助互联网补足科普力量,提升民众肠癌筛查意识脊椎病也是现代人不健康生活下的常见疾病。颈腰痛是发病率仅次于感冒的疾病,腰痛是成年人群中引起劳动力丧失最常见的原因,颈痛排第四位。彭宝淦教授指出,随着工作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久坐、长期低头等习惯导致了脊椎长期处于不正确的姿势,引起病理性改变,除中老年外,脊椎病正不断向年轻化发展。他提出,脊椎病重在预防,改变不良的工作和生活习惯,如进行腰背肌锻炼、避免高枕或无枕睡眠姿势、长期伏案工作电脑屏幕与视线保持一致或者稍微抬高、加强运动等,可以很好地防止脊椎病加重。他还特别强调重视青少年的脊椎保健,防止脊椎病的年轻化。彭宝淦教授强调脊椎病年轻化趋势加剧,需改变不良生活习惯除了疾病造成的身体之痛,近年心理疾病对于大众生命质量构成的威胁也不容乐观。全球3.5亿人罹患抑郁症,其严重地影响了人们工作和生活能力甚至导致自杀死亡。我国精神卫生领域首位中科院院士陆林教授指出,“抑郁症负担加重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低就诊率、低诊断率。”对抑郁症的误解和基层医疗资源的不足,让我国得到诊断和治疗的抑郁症患者仅有20%~30%。对此,他强调,通过医学科普消除歧视,消除“病耻感”,摆脱“污名化”是抑郁症康复最重要的一项前提。陆林院士希望通过医学科普消除歧视,消除“病耻感”,摆脱“污名化”腾讯医典发布三大计划,社交化、场景化重构互联网医学科普3.0时代,会上,腾讯医疗副总裁黄磊发表了《医学科普再进化,汇聚个体照亮全体》的主题演讲,他回顾了新冠疫情中互联网带来的突出价值。“互联网在知识科普、全社会动员、在线问诊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帮助我们在短时间内,构建起了全民抗击疫情的线上防线。 ”根据腾讯医典联合Ipsos Healthcare联合制作的《2020公众健康行为洞察报告》显示,42%的公众认为免疫力是最主要的健康标志;67%的人表示疫情后接种疫苗意愿度更高;当身体出现不适时,76%的受访者愿意选择主动干预,包括:就医检查、网上搜索信息、服药等。公众对权威医学知识的获取更高频、主动,对内容的需求往便捷化、实用性方面发展。“疫情是一场灾难,也是一场通识教育课,更多医生投入科普,更多大众关注科普,更多平台传播科普。”黄磊认为,互联网医学科普如今已迎来3.0时代:以社交化、场景化的传播方式,重塑科普连接,重构科普的“人-内容-场景”,知识的生产、传播、形态都更加开放多元。首先是社交化,带来了科普载体、科普方式、科普生产者的变化。黄磊指出,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发展,互联网科普应该在兼顾医学权威的基础上,让碎片化知识像拼图一样,即有局部,也有整体的线索与关联。在科普生产方面,让科普从高高在上的“宣讲”走向接地气的“沟通”。与此同时,医学科普创作不再是少数、头部专家,而纳入了更多青年医生,为医学科普加入充满活力的有生力量。疫情期间,腾讯各大内容平台的统计数据显示,有超过5000名医生在疫情期间开设了线上直播,总时长超过7000多个小时。与此同时,垂直疾病领域的患者社群,也成为医学科普传播的密集地带。社群中的意见领袖帮助病友获取专业、可靠的知识,同时也带来更多的人文关怀和温暖。其次是场景化,通过云端连接,医学科普知识得以扩展到各类线上、线下应用场景,甚至硬件终端。同时人工智能和算法的进步,实现了海量内容基于用户需求的个性化筛选、推荐,实现不同场景下精准的知识触达。信息围墙的打破,实现科普资讯的全场景触达,用户随时随地可以获得想用、能用、可用的信息。与此同时,科普平台通过内容开放共享,可与不同平台相关服务进行深度整合,实现从内容到服务的无缝连接。腾讯医典宣布启动三大计划为此,腾讯医典在ME大会上正式宣布启动三大计划——医学科普官计划、大众科普官计划、内容开放计划,分别围绕医生创作者科普创作共建、患者互助共筑圈层、以API开源形式开放输出能力等方式,期望汇聚更多专业医生、机构、公众力量,聚沙成塔、聚木成林,推动构建优质科普新生态。黄磊表示,“期待医学科普像毛细血管一样,渗透在公众日常生活中,弥合信息鸿沟,驱动公众健康认知进化,助力居民健康水平达到新高度”,如钟南山院士在致辞中对于医学、科学、生命未来的构想那样,“让医学的科学之光,照亮更多人的生命之路”。作为腾讯科学周的核心之一,ME大会正是腾讯践行“科技向善”愿景的体现。正如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曾表示,“腾讯科学周是希望让科学家成为聚光灯下的焦点;让科学探索,成为公众尤其年轻人的追逐点;让科研工作,成为一种新时尚。”并表明腾讯医学ME大会的初衷,“希望引导更多人关注生命、认识自我,通过权威医学科普提升大众健康,减少病痛之苦。”
今天我们来分析 Translational Lung Cancer Research(TLCR),中文名称《肺癌转化研究》,ISSN号为2218-6751。TLCR期刊于 2012 年 3 月创刊,是一本国际性的,经过同行评审的开放获取期刊,并于2018年被SCI收录,2019年影响因子为5.132。01期刊信息期刊网址:http://tlcr.amegroups.com主编信息:宋勇教授南京大学医学院金陵医院呼吸内科周彩存教授同济大学医学院肿瘤研究所所长Rafael Rosell MD, PhDDirector, Cancer Biology & Precision Medicine Program Catalan Institute of OncologyJCR分区:肿瘤学Q1,呼吸系统Q1中科院分区:收稿范围:TLCR期刊提供有关肺癌和相关胸腔疾病的预防,及早发现,诊断和治疗的实用最新信息,关注的特定领域包括但不限于多模式疗法,标志物,成像,肿瘤生物学,病理学,化学预防以及与肺癌和相关胸腔疾病有关的技术进步。TLCR致力于在从临床前研究到临床研究的过渡中专注于前沿发展,从而缩小了“工作台与床边”之间的差距。TLCR的目的是提供一个论坛,以传播有关肺癌的所有领域的原始研究和评论文章,并为领先专家之间的主要观点及时交流提供平台,从而为读者提供新颖的,组织良好,内容丰富,具有启发性和教育意义的期刊。02发文量趋势2019 (201) 2018 (183) 2017 (107) 2016 (114)TLCR期刊目前为双月刊,每年6期。从上图可看出TLCR期刊近几年发文量有所上升,特别是2018,2019年上升较快,2019年达201篇,预计2020年发文量会保持在200篇上下。从2017-2019年的统计结果来看,国人在TLCR期刊的发文量排名第二,美国第一。国内发表数量较多的单位有:南京大学(18)、同济大学(18)。03影响因子趋势TLCR期刊2018年才被SCI收录,短短两年内影响因子从4分+突破5分,2019年影响因子为5.132,预计2020年影响因子会保持在5分左右。04自引率TLCR期刊2019年自引率为6.447%,远低于20%,很安全。05发文速度按期刊官网说明发表周期在1-3个月,来看看最近几篇文章实际周期:doi: 10.21037/tlcr.2020.03.28 Submitted Oct 31, 2019. Accepted for publication Dec 10, 2019.doi: 10.21037/tlcr.2020.03.29Submitted Jan 26, 2020. Accepted for publication Feb 21, 2020.doi: 10.21037/tlcr.2020.03.35Submitted Nov 06, 2019. Accepted for publication Mar 13, 2020.doi: 10.21037/tlcr.2020.03.33Submitted Oct 09, 2019. Accepted for publication Mar 13, 2020.doi: 10.21037/tlcr.2020.03.34Submitted Oct 10, 2019. Accepted for publication Feb 21, 2020.从上面可以看出TLCR期刊文章从投稿到接收周期长短不一,最快1个月内发表,总的来说平均速度在3个月左右,不算慢。06版面费TLCR期刊文章支持开放获取,作者要支付版面费1390美元,人民币不到一万元,不高。07总结Translational Lung Cancer Research国产期刊虽2018年才被SCI收录,但短短两年影响因子即突破5分,2019年影响因子为5.132,发文量也在上升,自引率低,版面费不高,不足的是国人发文量比例低,发表周期略长。以上分析仅供参考,祝您发文顺利!scichoice, 了解更多学术资讯期刊分析 / 基金项目 / 高校招聘
作者是杂志的支持者,也是杂志的忠实读者。作者应以科学的态度,认真负责的精神去从事创作,去对待自己的产品。编辑既是作者论文的读者,也是论文完善的参与者。两者在促进科技进步与繁荣方面,有着共同的目的和责任。为了探讨提高作者投稿命中率的问题,达晋编译就医学科研论文投稿成功率的要素进行分析。医学科研论文投稿能否被采用,先决的条件是稿件的内在质量,优质稿件的投稿命中率很高,这是因为优质稿件多为首次公开发表科研成果、新颖的学术观点、新技术、新经验的作品,有的反映了医学科当前的热点和研究重点,有的则为名家大作。除了稿件的内在质量外,稿件的采用还与各期刊的自身要素有关,例如为了吸引稿源及合理组稿,有的期刊编辑采取对话式、宣传式、奖励式、激发马太效应等取稿策略。使一些时效性强的稿件得到急用;使首批投送的稿件得到了先用;使一些专题稿件得到了搭配使用;使一些同类稿件得到了合用。通常情况下,稿件被采用,必须经过初审、评审及决审三个大关,而初审及评审关对稿件的采用起着重要的筛选作用,为编辑及审稿人欢迎的稿件能顺利通过审稿关而被采用。受编辑欢迎的稿件通常具有如下特点:符合该刊的征稿报道范围;稿面整洁,字迹工整,图表清晰;各级标题简明、准确、醒目;内容新颖;实用性强;文句通顺,思路清晰,逻辑性强;篇幅适中,分析问题透彻;符合该刊的撰稿范围及格式。相反,易于退稿或被搁置稿件的特点有:不符合该刊的征稿报道范围;重复前人工作,内容陈旧;稿面不整洁,字迹潦草,图表设计错误、重复及乱;文句不通,思路不清,缺乏逻辑性;标题长,不准确,难懂;不符合该刊撰稿规范与格式;篇幅过长,讨论分析不透彻;缺乏实用性;撰稿关于简单。因此可以看出,稿件是否受编辑欢迎的关键点有三,一是与稿件涉及的专业与内容有关;二是与作者写作经验技巧有关;三是与作者写作的态度有关。同样,受审稿人欢迎的稿件特点为:内容新颖;文句通顺,思路清晰、逻辑性强;分析问题透彻;研究方法新颖;审稿人所关心的问题;未见同类稿件;字迹工整,图表清晰,稿面整洁;实用性强;篇幅适中;符合撰稿规范要求等。从中可以看出,稿件能否为审稿人接受及同意发表,其内容有决定性意义。一般来说,内容及研究方法新颖、可读性好、对所阐述问题有深入研究、论述透彻的稿件,相对比较受审稿人欢迎,容易通过审稿关。
2015年,大二的他远赴英国。作为江苏省高校学生境外学习政府奖学金项目成员,首批前往剑桥大学学习疾病生物学,在历史悠久、大师云集的剑桥小镇,他第一次萌生了通过现代科技传承创新中医药的想法。2017年,他实现了当初定下的“小目标”,作为第一作者发表一篇SCI论文。主持一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课题,申请一项国家发明专利。2019年,他作为第一主创,带领团队从全国四十余万件作品中突出重围,斩获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助力学校再捧大赛“优胜杯”。2020年,他已累计发表SCI论文9篇,授权国家专利4项,担任3本SCI期刊审稿人,累计荣获校长特别奖、国家奖学金、省优干等各级奖励50余项。疫情期间,他作为第一作者在意大利著名医学期刊《European Review for Med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发表了一篇关于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的论文。今天这篇青春故事的主人公,是南京中医药大学的一名95后杏林“后浪”,2014级中医学七年制专业硕士研究生王雨轩,他将分享作为一名中医学子,践行中医药守正创新之路的奋斗点滴。我是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2014级中医学七年制专业硕士研究生王雨轩。当前全球疫情形势仍然严峻,中国以强大的凝聚力率先控制了疫情,并持续向全世界提供援助,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其中,中医药的全程介入和科技攻关成为中国方案亮点,“疗效就是硬道理”与科学内涵挖掘的完美结合让古老的中医药迸发出新活力,为全球抗疫增添了信心,也为我们杏林学子指明了奋斗方向:继承强化中医思维,并通过融汇现代生命科学知识推动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守 正感谢那段心无旁骛的时光,让我打下扎实的基础六年前的我刚步入校园,尚不知科研为何物。初入中医殿堂时的忐忑,让我加倍努力学习和背诵中医书籍。正似《叙为医》中所说:“夫为医者,先须谙甲乙素问,明堂针经,俞穴流注,本草药对”。不论《中基》《中内》《中药》《方剂》抑或四大经典,我先囫囵背诵再慢慢消化。现在回想起,十分感慨当时美好的学习时光,让我打下了扎实的中医基础,也使得我本科五年综合绩点位列专业前三,因此曾荣获校长特别奖、国家奖学金等荣誉。我喜欢用中医理论去思索疾病的发病、转归和治疗,这是一种不同于现代医学对生命的认识。在学校第二届“厚朴杯”中医药知识大赛中,凭借扎实的基本功,我代表第一临床医学院获得了团体第二名、个人一等奖。“诸家方论,并须精熟”中医的知识体系是一个整体,基础知识和临床紧密联系,所以中医先辈反复叮嘱我们“读经典,做临床”。学校和附属医院都设有本科生导师,因此我们除了阅读医案,还可以较早地跟师侍诊,在临床病例中不断强化中医思维。我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实习时,担任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留学生的临床翻译。他们虽不懂中文,但在跟师时,病人的舌苔脉象、病因病机、治则治法、遣方用药无一不详细记录,我们翻译不到的地方就拿字典查询。他们谨慎认真的样子令我们惭愧,因此“中文八级”的我更没有理由不认真对待每一次诊治。大四时我参与录制了《朗读南中医》系列视频,其中一句“常怀拯物之心,并救含灵之苦,苟用药有准,则厥疾必瘳”是我对自己的要求与鞭策。中医思维是中医立身之本,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理念和思维方式的集中体现此次疫情,中医药大显身手,贯穿了疾病诊治和预防的全过程。仝小林院士除夕到达武汉,通过对异常气候和患者症状体征的考察,提出此次新冠肺炎为寒湿之疫邪引起,病性上属于阴病,以伤阳为主线。而著名的“清肺排毒汤”,便是由《伤寒论》中四个方剂整合而成,温病学理论和方法也广泛运用在各地的诊疗过程中。中医理论根植于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为了更好地锻炼中医思维,宜“涉猎诗书,该博释老,全之四教,备以五常”。而在平时的学习中,我对中华传统文化对于中医理论指导的重要性也深有体会。比如,通过阅读《易经》《庄子》《道德经》《中庸》等国学、古代哲学著作,让我更好地体会阴阳、五行与气化的奥妙,更能理解中医理论深厚的文化根基,从而对其充满自信。创 新对科技创新的认识始于柔波潋滟的康河畔康河缓缓流过拥有八百余年历史的剑桥大学,难以想象这座青藤爬满红砖的小镇里不断诞生出最富活力的科技创新成果。我们所住学生宿舍的楼下,就是当年沃森和克里克宣布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Eagle Pub。西方人虽惊叹于中医针灸和推拿之术的神奇,但在内心未见真正认可与正视。在剑桥时,我作为辩手参加了“中医与西医”的辩论并引用了屠呦呦先生的例子,她彼时已获拉斯克奖,而一年后诺奖的颁布,着实令世界赞叹。那时我想,科技创新或许可以将中医药推向并造福世界。次年我来到美国圣路易斯大学学习,在这座曾因第二次工业革命繁荣而如今日渐式微的城市,再次坚定了这个想法,中医可以乘着第三乃至第四次工业革命带来的科技翅膀飞得更远。回校后,我参与导师课题的研究,开始接受基础的科研能力训练,阅读文献、操作实验、分析数据。由于一直以来对脑科学的热爱,我最终将自己的研究兴趣定于神经领域。在老师的指导下,我起初参与神经炎症相关的信号通路研究,后来逐渐转向生物物理学与分子生物学的交叉领域,探索神经细胞内生物力学与化学信号的交互作用及其调控基因表达的模式。例如,我们将荧光张力探针通过基因编码的方式整合在神经细胞基因组并表达,借此分析神经元轴突生长的力学信号,并结合超高分辨结构成像,提出了全新的神经生长模型。进入硕士阶段后,我在临床上跟随导师从事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目前,我已累计发表SCI论文9篇,其中5篇为第一/共同第一作者;公开国家发明专利4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3项。近期,我被Archives of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Medical Science Monitor、World Journal of Surgical Oncology等SCI期刊破格邀请担任审稿人,这份殊荣是对我这些年来努力的认可与鼓励。科技创新竞赛是我在南中医最为难忘的回忆大二时我的作品曾因科技含量不足而在校赛中铩羽而归。进入课题组后,老师指导我们以创新的思维面对基础科研,勇于尝试将研究转化为更具社会意义的项目,用以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我们曾用基因编辑技术将荧光张力探针与实验动物斑马鱼结合,创造出一种新的模式生物“可变色荧光鱼”,用于医学、药学研究和环境监测,该成果获得“创青春”江苏省大学生创业竞赛银奖。在临床上,中风已是我国成年人致死或致残的首位病因,中风后脑水肿导致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目前仍缺少理想的治疗方法。在老师的指导和鼓励下,我们使用多种现代科技手段揭示了缺血性脑水肿发病的分子机制,并首次采用中药与西药联用的多靶点给药方式靶向细胞内力学信号,有效缓解了脑水肿,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著名医学期刊Redox Biology(2019即时IF: 10.5)。这项成果也受到评审专家委员会的肯定,从而使我作为项目第一主创获得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助力学校再捧大赛“优胜杯”。在疫情中尽一份自己的力量今年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将大家困在家中,我时刻关注前线中医专家们对于疾病的分析和遣方用药,其中我注意到《伤寒论》中的经典名方“麻杏石甘汤”在此次疫情中作为基础方被广泛使用,效果显著。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鼓励科研工作者加紧开展科研攻关,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贡献。我突然想到:虽然我们身在家中,但是可以使用基于计算机模拟的生物信息学方法对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的化学成分、潜在靶点、作用机制进行分析与预测,为之后的研究提供方向,这个想法也受到了导师的肯定与鼓励。很快,来自我们南京中医药大学和苏州大学的十余名同学通过网络聚在了一起,对麻杏石甘汤展开生物信息学分析,并时刻关注不断更新的文献,讨论新冠肺炎的发病机制、病理特征与治疗思路。经过一个多月夜以继日的努力,研究结果初步完成。随着意大利成为疫情“重灾区”,我以第一作者身份将文章投往意大利SCI医学期刊European Review for Med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这本期刊虽然从未发表过与中医药相关的研究,但这次十分迅速地接受并发表了我们的文章。通过阐释中医药科学内涵,帮助推动中医药“走出去”,我们总算为全球抗疫、维护“人类命运共同体”尽了自己的努力。回想这六年,我从对科研一无所知到略有心得,衷心感谢学校和学院提供的机遇与平台、老师们的谆谆教诲、团队成员的互帮互助。经过这些历练,我觉得对于有志于通过现代科技传承创新中医药的杏林学子而言,具备中医药文化自信、完备的知识体系、自学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意识和端正的科研态度十分重要。临床疗效是评价中医优势的金标准。在现代语境中,传承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医药学,需要深刻阐发其科学内涵与作用机制,这就需要综合多学科交叉研究和现代科技手段,要求我们具备健全的知识体系、自学能力与创新能力,创新团队构建也尤为重要。“常怀拯物之心,并救含灵之苦”继承好祖国医学丰厚的遗产融汇现代前沿生命科学知识推动中医药传承与创新是“后浪”前行的不竭动力来源:南京中医药大学 撰文:王雨轩 编辑:田 乐 审核:刘丹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