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关于实验室管理评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是不愉也

关于实验室管理评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王 乔1 王怀栋21 北京起重运输机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07 2 中交海洋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天津 300450摘 要:实验室管理评审是实验室管理层按照策划的时间间隔对实验室的管理体系进行评审,以确保其持续到的适宜、充分、有效。优质高效的管理评审能够准确评价实验室的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提升实验室整体素质水平。本文重点分析了实验室管理评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对提高实验室管理评审质量有积极意义。关键词:实验室;管理评审;质量管理体系中图分类号:TU2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785(2020)03-0094-030 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政策转变和经济形势的变化,加之借鉴国外实验室认可方面经验,大力推动了实验室认可工作,实验室认可规则逐步与国际接轨。CNAS-CL01 要求实验室的管理层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和程序,对实验室的管理体系进行评审,以确保管理体系具有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以实现质量方针、目标及满足客户的需求,此过程称为管理评审。如发现不符合项,应及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并进行跟踪验证。1 实施管理评审的意义实验室的管理评审不仅是CNAS 和外审的要求,也是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改进的必要手段。通过管理评审查找实际工作与预期计划之间的差距,客观评价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采取纠正与预防措施,确保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的落实,提高实验室工作效率和整体素质水平,促使实验室工作满足客户需求,增强实验室的综合竞争力。管理评审是整个实验室进行的一次关于质量管理体系的评审,覆盖面广,深度大。管理评审可发现体系运行中的问题及不同岗位间的诉求,通过改进措施,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确保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满足国家法律、法规及各项规章制度,实现自身的质量方针和目标,持续满足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充分、有效。2 管理评审的程序要求2.1 评审程序实验室的检测环境不是一成不变的,无论是国家政策、经济形势变化,新的法律法规出台,试验方法改变等外部环境因素发生变化;还是实验室机构调整、新项目开展、人员变更、仪器设备更新、设施变更等内部环境因素发生变化,都会引起实验室的资源不足、质量管理体系无法满足要求,故要求实验室定期进行管理评审,以满足质量管理体系充分、适宜、有效的要求。实验室应制定管理评审程序,以及规定管理评审的目的、范围、职责及工作程序要求。管理评审的时间间隔,一般建议为每12 个月进行一次,安排在实验室内审完成后,由最高管理者组织实施。规模较大实验室的管理评审,可以分级、分部门、分次组织。如出现重大质量事故或安全问题;内审发现严重不符合;收到客户严重投诉;组织机构出现重大调整;体系不适宜、充分、有效;其他最高管理者认为有需要等情况时,应临时组织管理评审。2.2 评审流程实验室管理层负责实施管理评审。质量负责人应确保管理评审工作按照程序有效进行,并对管理评审发现的不符合项整改进行跟踪验证,确保整改落实到位。管理评审通常包括制定计划、评审准备、实施评审、完成评审报告、评审整改、跟踪验证等环节。实施评审又包含评审输入、讨论、决策、输出等方面。具体流程如图1 所示。图1 管理评审流程图3 管理评审实施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管理评审是实验室自我完善与提高的质量管理活动,涉及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各类要素,覆盖面广、深度大,因而管理评审实施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问题。1)管理层重视程度不够部分实验室管理层质量管理意识淡薄,对质量管理体系重视程度不够,管理评审流于形式主义,每次管理评审结论大同小异,无法真正实现管理评审的作用。2)制定计划不周密、不全面有些实验室管理评审的主要内容不明确,不能包覆盖到质量管理体系和检验检测活动。有的实验室管理评审的分工责任不明确,或计划评审时间规划较为仓促,使参加管理评审的人员无法对评审要素和各输入材料做充分准备。3)管理评审内容不全面、重点不突出管理评审是客观获取实验室的相关信息,评价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最好的方法之一。实验室在不同时期和内外部环境下业务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管理评审的内容也会不同。部分实验室评审内容不全面,不能涉及到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各个要素,与会人员对管理评审议题的内容不能进行充分讨论、分析评估。而有的实验室每次管理评审实施内容完全一样,没有对实验室体系运行中易出现问题、新环境、新开发业务等方面引起重视,识别风险,突出重点。4)改进不到位管理评审会议后,各部门负责人和相关岗位人员整改流于表面,不能从深层次发掘出现问题的原因,做出的纠正和预防措施不到位。质量负责人和体系管理人员没有进行跟踪验证,确保问题整改完全到位,有效实施。如果管理评审问题得不到重视、不能有效得到整改,则管理评审工作将毫无意义。4 解决方案1)管理层加强重视只有提高实验室管理层质量管理意识,才能加强整个实验室的质量管理水平,真正实现管理评审的意义,保证实验室的各项活动持续的充分、适宜、有效。2)制定全面、周密的管理评审计划管理评审过程中涉及到的要素包括评审计划、评审输入、输出及报告内容等。科学合理的评审计划是管理评审的前提,直接影响管理评审的实施效果。质量负责人负责制定管理评审计划,制定管理评审计划需要考虑实验室涉及到的各个要素,考虑影响实验室活动持续充分、适宜、有效的因素。评审时间安排应充分考虑实际需求。在人员安排上,管理评审通常由最高管理者主持,质量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及质量管理人员等组成。计划应明确各部门及人员的职责,相应部门之间相互协调,做好充分准备,保证输入信息的完整、充分。管理评审计划下达后,各部门负责人应根据管理评审计划中的评审内容,对评审输入材料进行充分准备。质量管理人员应在评审前收集管理评审相关各类文件信息,对材料进行预审,确保各部门提供的信息真实、完整、有效。若提交的材料存在问题,应及时改进,以保证在管理评审会议上的材料能够全面覆盖整个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并能有效评价质量管理体系。必要时,评审资料要有客观数据和统计结果作为支撑。3)管理评审内容全面、重点突出管理评审是客观获取实验室的相关信息,评价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较好的方法。管理评审通常以会议的形式开展,由最高管理者主持,质量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及质量管理人员等参与。质量负责人汇报上次管理评审以来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报告,包括满足相关政策和程序文件的程度;质量方针、质量目标方面的适宜性;体系文件的适用性;上级单位的意见和要求;上次管理评审跟踪情况;内部审核情况;外部机构评定情况;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有效性;与质量管理体系相关的内外部环境变化情况;人员培训情况;改进建议等。技术负责人汇报上次管理评审以来各项技术活动情况报告,包括管理和监督活动情况;所开展业务的服务质量;业务安全状况;机构资源的配置情况;对风险管控和应对机遇挑战所采取的措施及有效性;客户反馈及投诉情况;实验室间比对和参加能力验证情况;工作类型及工作量变动情况;识别风险情况;改进建议等。各部门负责人按照所分工的情况做专项报告。与会人员对管理评审议题的内容逐项进行充分讨论、分析评估,对易出现问题的重点领域、新环境变化情况、新开发业务等方面进行重点控制,发现目前存在施,并及时发现风险,进行风险管理。会议最终要做出决策性结论。4)有效跟踪验证管理评审会议后,质量负责人组织人员根据会议记录编制管理评审报告,管理评审报告结论应包含管理体系及其过程的有效性;质量方针、目标的科学合理性;需提供的资源;需进行的改进等内容。按照管理评审决议,需做出下年度有关工作计划,包括质量方针、目标的修订;人员培训计划;质量控制计划;纠正、预防措施实施计划等。管理评审会议后,各部门负责人和相关岗位人员根据输出结果做好纠正和预防措施。质量负责人组织人员进行纠正和预防措施的跟踪验证,对于问题产生的原因要深入分析,确保整改的有效性,防止措施落实不到位或产生负面结果。如果整改不深入,不到位,需要质量负责人和质量管理人员进行跟踪验证,帮助相关部门,查找问题根源,做到整改有效实施。对于需要长期改进的项目,需列入下一年度的计划。5 结论实验室管理评审是提升实验室整体素质的重要手段。本文阐述了开展实验室管理评审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为实验室有效开展管理评审提供了帮助。参考文献[1] CNAS-CL01:2018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ISO/IEC17025:2017).[2] CNAS-GL012:2018 实验室和管理机构管理评审指南.[3] CNAS-CL01-G001、CNAS-CL01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 可准则应用要求.2018.

创新春潮涌动,姑苏实验室跑出科研“加速度”

苏州工业园区若水路388号,创新春潮在这里涌动。3月28日,材料科学姑苏实验室战略规划研讨会召开。包括17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内的50多位业内顶尖专家,相聚姑苏实验室,为姑苏实验室下一步发展出谋划策。自去年6月揭牌成立以来,姑苏实验室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地方产业需要,直接对接市场需求,创新体制机制,“顶天立地”加速推进项目落地开花。截至目前,已立项29个项目,合同金额18亿元,吸引企业科研投资超6亿元。项目“顶天立地”,电子信息类占三分之二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QLED(量子点发光二极管)等半导体材料,因广泛用于手机、电视等显示领域,越来越为大众所熟知。如果把OLED材料配置成“墨水”,一滴滴打印在玻璃基板上,每一滴就是一个像素,经过相关材料的多层复合,最终就成了一块显示屏。要实现4K等显示屏分辨率,考验的就是喷墨打印技术的高精度、均匀度,难度非常高,需要有高精度的喷墨打印头以及相关材料器件。姑苏实验室“基于喷墨打印的印刷OLED、QLED显示技术研究”项目负责人谢永林说,OLED、QLED以往通常采用蒸镀技术生产,而如果采用喷墨打印技术生产,具有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等优势。国外龙头企业都在研究这项喷墨新技术,中国还处于追赶阶段。谢永林的另一个身份是上海锐尔发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该公司是国内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喷墨打印头研发生产企业。“印刷显示技术,是我们公司的新的发展方向,需要研发高精度的喷墨打印头,我们就希望通过与姑苏实验室合作,在卡脖子技术上取得新突破。”他说,公司已与下游的国内显示龙头企业商谈合作,共同摆脱对关键设备、材料的进口依赖。项目由姑苏实验室与该公司共同打造,总投资3亿元,是姑苏实验室已立项项目中投资额最大的项目。项目团队现有研发等人员25人,今年还要再招聘10至15名博士、硕士,目前已经开始面试。同时,还将引进外国专家开展短期科研合作。创新,需要打造高地、聚力突破。总投资200亿元的姑苏实验室,致力于建设“顶级平台”国家实验室。姑苏实验室自揭牌成立后,先后与100余家材料科技行业企业、高科技公司展开了深入交流探讨,在去年年底完成了首批20多个科研项目的立项。姑苏实验室执行主任杨辉说,姑苏实验室既要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要,面向未来,开展前沿探索、前瞻性研究,又要对接地方产业、市场需求,做到 “顶天”“立地”融合发展,努力解决科技经济“两张皮”问题。在重大科研项目遴选上,“顶天”、“立地”,缺一不可。在项目筛选上,都是按照“顶天立地”要求选择的。在成立之初,姑苏实验室就确立了电子信息材料、生命健康材料、能源环境材料等主要研究领域。据介绍,在已立项的项目中,约三分之二项目与电子信息材料相关,涉及半导体器件、人工智能、大数据、关键装备等细分领域。企业“真金白银”投入,科研“快马加鞭”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目前最主要的两个代表,一个是发光材料氮化镓,另一个就是功率器件材料碳化硅。“我们项目主要是研发碳化硅功率芯片的生产设备。”姑苏实验室“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外延设备”项目负责人蒲勇告诉记者,新能源汽车核心器件,除了电池、电机,还有核心的驱动芯片。据预测,不久的将来,国内新能源汽车年产量将突破千万级,对应的驱动芯片碳化硅的外延生长设备需求将达500台,每台价值数千万元。蒲勇说,目前,碳化硅外延在国内还没有量产设备,而国外设备产能较小、价格高,服务响应速度也比较慢。设备制造难点在于温场、流场、重复性和产能等方面存在技术瓶颈。项目的目标就是要突破技术瓶颈,最终推出的并不是概念性设备,而是直接可量产的生产型设备,客户拿去直接投入生产。与此同时,生产出的芯片,可靠性、稳定性、一致性要好,产能也要高。项目由姑苏实验室与芯三代半导体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携手承担,于去年底在姑苏实验室首批立项。“项目成员有21人,未来计划达到37人。我们是一支顶尖团队,成员既有来自知名企业的,也有来自大院大所的。”项目总投资1.128亿元,其中,姑苏实验室出资占三分之二,企业出资占三分之一。蒲勇既是项目负责人,也是公司副总裁。“未来的市场等着我们去抢抓,时间就是生命,有一种紧迫感,推着我们去提高效率、加速研发。” 蒲勇说,现在很少回企业,大部分时间都“泡”在姑苏实验室,从早上六七点起床,晚上有时工作到凌晨,为了设计图纸等,就差在实验室打地铺了。“在姑苏实验室搞科研,就像回到了以前的时光。”蒲勇说从高校、企业到姑苏实验室, 31年来从事的都是科研工作。在这里工作和一般的科研机构又有所不同。这里还有很多像我一样,来自企业的“双聘”人员。我们之间也会相互交流,如果碰撞出火花,未来也会是合作伙伴。“所以说,来苏创新创业,有相见恨晚的感觉,这里创新环境好,政策支持、体制机制、人才招引等各方面都很有优势,资金很充足,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企业非常受投资商的青睐!”在姑苏实验室,企业“真金白银”投入科研,前进目标十分明确,科研劲头很足。“我们所有合作项目,全部要放在姑苏实验室平台上进行,从而创造出交叉创新的可能性。”姑苏实验室科研能力建设部相关负责人说,在项目机制方面,姑苏实验室率先提出了“1+M+N”多元投入科研协作创新模式,以企业投入(“1”)代表的真实需求为核心,匹配姑苏实验室经费投入(“M”),撬动资本市场杠杆投入(“N”),加速实现基础研究领域的关键技术突破。与此同时,姑苏实验室还设计了 “开放知识产权共享”机制,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院士专家“把脉”,推动创新成果“萌芽破土”姑苏实验室项目从筛选立项到实施,在姑苏实验室有一套严格的流程,还有强大的把关人。姑苏实验室相关负责人介绍,姑苏实验室在项目筛选中,专门成立管理投资评审委员会,包括实验室内部管理人员、高校专家以及创投机构人员等学界、业界人员,确保专业性。姑苏实验室还有由院士等专家组成的战略咨询委员会。此次召开姑苏实验室战略规划研讨会,正是姑苏实验室借助外脑,邀请顶尖专家,对姑苏实验室未来发展,以及重大项目从技术、可行性等方面进行“把脉”,推动项目从实施方案加快变现。姑苏实验室成立不到一年,科研成果已在“萌发”。在今天(3月28日)举行的战略规划研讨会上,一个完全实现自由随机抓取的“机械手”演示,引起了与会专家的关注。相较于传统自动化生产线上,只会不断机械的重复动作的“机械手”,这个“机械手”,却可以像人一样,根据目标的变化,自己看,自己想,自己动。“让机器像人一样,智能而且自由的做出复杂的运动,就需要赋予机器人一双三维的眼睛去看到我们这个立体的世界,然后根据观察到的目标的轮廓形状、距离等,由大脑计算和识别三维信息,最终控制手的运动。”姑苏实验室“三维智能视觉芯片与系统”项目负责人王旭光博士说,我们的项目为机器人提供“眼睛”和“大脑”芯片,全国产、高精度、智能化、低成本。目前项目成员由完整的科学家和工程化团队组成,有十几位海归博士和各级人才荣誉。项目跨学科交叉,打通了从底层的MEMS工艺制造,器件设计,精密光学模组集成,高精度三维视觉重建与融合算法,到高性能低功耗的集成电路设计的全链条技术,拥有极高的技术壁垒,并且完全国产自主可控。“我们的精度现在可以达到用上千万个点以上的高精度3D图像采集,是现有3D重建技术中最高的,已经可以初步替代国外垄断产品。” 在姑苏实验室,预计项目将总投资1.9亿元,规划四年。集中攻关新一代三维视觉芯片技术,让芯片速度更快、更小、更好用,并且在今年会发布一颗独有的三维智能处理器SOC芯片。“2D到3D是一次视觉技术的革命,我们的芯片,不仅可以赋能机器,实现机器换人,还可以赋能医疗,混合现实等众多场景。项目二期成果,预计可以缩小到,可以用在手机上,市场前景极为广阔。”推动创新成果加快“萌芽破土”。就下一步发展,杨辉表示,姑苏实验室将进一步加大体制机制探索创新,形成聚集人才、部署项目、建设能力的新模式,更加聚焦材料相关领域,主动承担国家项目,加快推动科研攻关取得突破。(苏报融媒记者 张晓亮 张叶 文/摄)

体尽无穷

经观头条|国家实验室启动20年:如何打破科技、经济“两张皮”的藩篱和阻力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宋笛 坐落在北京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乙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是中国第一批国家实验室之一。仅从外观上,这里和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所长王贻芳2001年初来时并没有太大的变化。食堂、幼儿园、家属楼,和上世纪科研院所类似,这里已经逐渐形成一个高能物理研究的“小世界”,在这里聚集着上千名科研人员、上千名退休人员以及他们的家属。2000年前,经原计委批准,中国总计成立了四家国家实验室;而在过去的20年时间中,中国仅有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一所摘掉“筹”字,一只脚迈入国家实验室的门槛。曾经被慎重推进的国家实验室正在进入一个新的轨道。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在回顾2020年的工作时提及“成功组建首批国家实验室”。经济观察报获悉2020年已有数家国家实验室挂牌。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的战略科技力量;“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则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的战略科技力量。聚焦量子信息、光子与微纳电子、网络通信、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现代能源系统等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周岱对经济观察报表示,此前20年国家实验室推进缓慢一部分原因来自于大科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没有理顺和有效实施,而在这个过程中,科技和经济“两张皮”的情况没有明显改观,目前已经到了一个必须要冲破传统藩篱和阻力,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和实践,使国家实验室在我国落地生根、发展壮大,助推创新型国家建设,解决科技与经济“两种皮”现象。周岱曾经参与在二十一世纪初科技部在国家实验室方面的系列研讨,并参与依托其本校的一所国家实验室筹建过程。经历了“重启”的国家实验室引起了新一轮的竞赛。西湖实验室、之江实验室、紫金山实验室、松山湖实验室乃至正在筹建的黄河实验室等多个实验室被不同程度的视为“国家实验室”的后备军。在这些“国家实验室”后备军中,活跃着地方政府身影。浙江、安徽、江苏、广东等多地均在相关文件中将建设国家实验室列为重要的任务,而地方一把手、二把手的牵头实验室建设已不鲜见。一位科研体系人员对此总结称,一方面政策对于国家实验室本身的地位和定义正在逐渐提高;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也表现了强烈的参与意愿。国家实验室是国家科研力量的一个关键支撑点,脱胎于二战时期的美国国家实验室体系曾是中国国家实验室建立时参考的样本。一位参与国家实验室筹建的人士认为美国国家实验室因为体制机制问题,很难完全效仿。同时运营至今天,美国国家实验室也出现很多问题,活力在慢慢减弱。“我们必须要让我们的研究机构保持更强的活力,需要有更明确的目标”。那么,一所真正的属于中国的国家实验室应该扮演什么角色?2017年科技部等三部门印发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优化整合方案》中则将国家实验室定义为“体现国家意志、实现国家使命、代表国家水平的战略科技力量,是面向国际科技竞争的创新基础平台,是保障国家安全的核心支撑,是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一体化的大型综合性研究基地”。王贻芳向经济观察报给出的答案则是这样的:国家实验室是整个国家科学研究的核心和领头羊,它应该代表国家最高的科研水平,应该推动国家的基础科学研究走到世界的最高点,同时也要成为国家科学和技术研究的支撑平台,成为多学科的研究与技术发展基础中心,并大力推动技术转移转化,充分发挥溢出效应。摸索科技部对国家实验室的重视可以追溯到二十一世纪初,迄今已近20年。周岱介绍,时任科技部相关领导和司局领导认为美国国家实验室、发达国家的大型综合性研究机构的体制机制有利于国家重大问题导向的有组织科研,推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培育新兴和前沿科学方向。于是便组织了对国家实验室的系统性调研,周岱曾参与其中。“这是中国国家实验室探索与建设的第一波热潮,当时的一个背景是中国存量的大型科研力量主要集中在中科院系统、全国行业性集团的大院大所内,这些大院大所具有很强的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能力,但是也存在短板;比如行业性大院大所主要集中在技术创新,对基础科研投入和关注较少;还有一部分在学科交叉和开放共享等方面做得不够;没有充分调动和发挥高等学校在国家有组织科技创新活动的生力军作用。国家实验室的建设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周岱说。在这一波建设中被寄予厚望的是高校。经济观察报梳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多所国内高校单独或联合筹建了有关的国家实验室项目。2003年,科技部开始推动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筹)、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筹)等五所国家实验室的筹建。这五所批准筹建中的国家实验室与2006年纳入名单的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筹)成为了科技部国家实验室的首批试点。2006年,时任科技部副部长的程津培指出国家实验室建设计划已经过多年的讨论和酝酿,决定启动10个重要领域的国家实验室建设。10个领域包括海洋、航空、重大疾病、磁约束核聚变、洁净能源、先进制造、现代农业、交通、量子调控和蛋白质。但是,无论是10个领域国家实验室的筹建抑或是上述6所国家实验室试点摘“筹”均走了漫长的路径。实际上,仅有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一所得以摘掉筹字,成为试点国家实验室,其余5所试点和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在2017年则获批组建为6个国家研究中心。按照《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优化整合方案》是在现有试点国家实验室和已形成优势学科群基础上组建的,纳入国家重点实验室序列管理。国家实验室慎重推进的原因是综合的。周岱介绍,当时推进缓慢的原因在于机制体制尚未完全理顺且落实难,比如多个主体筹建的国家实验室之间的利益责权、共建共享、有效协调问题。此外,彼时依托高校筹建的国家实验室主体,并非独立法人,人事权、财务等职权有限。“并且,当时国家实验室建设的方向和当时国家科研管理的部分政策是抵触的,比如本单位或共建单位的教师要进国家实验室,工资该谁发?人事关系怎么动?这些都没有一个系统性解决方案”。在周岱看来,各个筹建主体一开始都有很高的热情,形成联合共建关系,但是随着摘筹进度的迟滞,热情逐渐淡化了。理顺和落实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问题是国家实验室建设成败核心问题之一。周岱以美国国家实验室为例,部分美国国家实验室也依托大学而建,但与高校之间并非从属/隶属关系,而是一个独立法人,拥有独立的人事、财务等权利,人员激励、晋升方面的政策更加有效和实用,有利于两者之间人才的有序流动。“这些国家实验室和大学在人才上形成了互为蓄水池的关系”,周岱说。这些筹建的不顺与顶层政策互为因果的成为一段时间中国家实验室落地的阻碍。一位政协委员曾经在2015年的一份提案中提出国家实验室筹建以来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国家实验室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定位和与依托单位的关系尚不明确,对国家实验室建设的财政支持体制尚未健全和建立以及对部分国家实验室的财政支持力度不足。提案中提出有些国家实验室是由跨部门的若干国家重点实验室基础上筹建的,由于随着国家实验室的筹建,原有国家重点实验室被撤销,所获得的国家实验室筹建经费还少于对原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经费支持,“国家实验室”反而成了“紧箍咒”,严重制约我国优势科研机构的发展。提案建议国家科技领导小组要协调各部门利益,理顺部门、国家实验室和依托单位关系,并建立和完善政府对国家实验室的长效财政资助机制。“国家实验室毕竟还是一个新鲜事物”,上述参与国家实验室筹建的人士表示。在王贻芳看来,之所以国家实验室筹建在相当长时间中处于放缓的状态,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对国家实验室的定位。“大家还没有弄清楚国家实验室到底应该建成什么样子”,王贻芳对经济观察报表示。进取2014年,国家开始着手理顺科研计划、科研经费、科研基地等科研领域的诸多体制机制问题。2017年,三部门印发《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优化整合方案》,延续从2014年开启的中国科技体制改革思路,对中国科研基地进行了重新的规划和整合,中国科研基地按照科学与工程研究、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基础支撑与条件保障三类布局建设。其中科学与工程研究即包括国家实验室与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这份文件中,国家实验室的定义得到明确,同时提出了要“突出国家意志和目标导向,采取统筹规划、自上而下为主的决策方式,统筹全国优势科技资源整合组建,坚持高标准、高水平,体现引领性、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成熟一个,启动一个”的建设标准。从2017年国家实验室的定位得到明确,两起两落之后,国家实验室引来了一次新的窗口期。一位科研体系人士对经济观察报表示,从2017年开始,一些地方就已经开始追随政策的脚步,推动国家实验室的建设。2017年,上海张江实验室成立,安徽省也开始启动量子信息实验室的筹建,此外鹏城实验室、之江实验室等多所实验室也均在2017-2018年密集成立,在这些实验室的建设中,地方政府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地方一把手、二把手往往兼任实验室的管委会主任或理事长一职,比如深圳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如桂即担任鹏城实验室理事长一职。而建立之初,这些实验室即紧紧的瞄准了国家实验室的方向。2017年3月,中科院与上海市围绕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签订了深化合作的补充协议,明确依托高研院筹建国家实验室。鹏城实验室也被称为广东深圳为筹建国家实验室“预备队”而首批成立的实验室。浙江省“十四五”规划和2030远景目标中即明确提出要“全力支持之江实验室、西湖实验室打造国家实验室”。地方政府的支持在此前一些国家实验室成立中已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一些科研体系人士看来,在接下来的国家实验室建设中,地方政府依然将扮演重要的角色。在周岱看来,目前地方主导的国家实验室具有一个鲜明的特色,即经济发达的地区依托强大的财力和在政策、法规上的灵活优势,由地方政府搭台,筹备国家实验室。一方面这些地方有比较强大的财力,另一方面其中一些特区又有政策、法规上的优势,他们可以利用地方立法权来协调解决体制机制里束缚国家实验室落地的政策藩篱。政府的搭台和政府协调对国家实验室创建和初期顺利运行具有重要作用,“扶上马、送一程”;实验室正常运行后,政府的重心应在宏观管理。“比如你在大学就职,可以受邀来国家实验室兼职,并依法获得合理薪酬报酬,解决人事等有关方面的难题,解决了这些难题,地方主导的国家实验室就可以吸引五湖四海的顶尖科研人员”,周岱说。样本从门口一眼望到底,在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最西侧的区域,即是对撞机实验区,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通过加速器和粒子探测器,这里精确测量了τ轻子质量和20-50亿电子伏特能区正负电子对撞强子反应截面(R值),发现了X(1835)、Zc(3900)等新粒子。这里的同步辐射装置为各基础学科及应用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关键测试条件,通过大科学设备的建设、设计能力的提升,这里还对中国的高精度机械加工、超高真空、电子学、低温、微波、高频、计算机与网络等技术的提高起到了关键促进作用。一个偶然的贡献是:为方便交流高能物理数据,高能所在中国第一个引入互联网,80年代末建立了当时中国唯一的电子邮件系统,成为中国与国外唯一的电子邮件联系通道,后来又建立了中国第一个WWW服务器,成为网上进入中国的窗口。在王贻芳看来,是否具有国际领先的大科学设备的设计、研制、工程和运用能力应该是高能所这样的国家实验室的基本门槛。“要研制这些设备,肯定需要有大量的技术积累;同时,要建设这些设备也需要一定程度的工程建设能力,而这些都需要一个大的团队以及一个能应对大团队的有效组织形式”,王贻芳表示。与同期成立的其他两家国家实验室一样,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围绕大科技装备——一台2×22亿电子伏能量的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一台大型粒子探测器(BES)和同步辐射装置(BSRF)——而建。在1989年对撞机基本建设完毕后,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的周光召提出该考虑建立国家实验室。“高能所要着手研究如何从工程建造体制向运行过渡,研究如何逐步转向开放的国家实验室,吸引全国的科学家来工作,使加速器的使用效率得到更好的发挥”。如周光召所述,国家实验室本质是一个科研机构的运行制度,其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在这种运行制度下,科研资源将以何种形式被配置、利用以及集合。王贻芳对经济观察报表示,高能所从BEPC完成的第一天开始就对标美国的国家实验室。其发展目标是建设运行国际先进的大科学装置,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是一个全方位的以大型科学装置的设计、研制、运用为一体的综合性研究所,在管理体制、科研人员及经费规模、核心能力和科研成果等多方面,和美国的大型国家实验室非常接近。“我们一直瞄准的是一个综合性的目标,综合性有什么好处?技术是互通的,是有彼此借鉴的。我们通过拓展原有的科学目标,不断向外延申,一方面从事基础科学研究,同时也通过综合应用平台和技术溢出为社会服务,这就是一个国家实验室的使命”,王贻芳说。在王贻芳看来,科技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一个是基础科研,一个是技术研发,第三个是产品开发,目前国家的现状是基础科研和技术研发都有较大短板,在研发经费中占比太低。而一些新型的研发机构围绕的是共性的技术,瞄准的是产业问题,更贴合地方的产业特色,而国家实验室应该关注更加基础的重大问题。“国家实验室还是应该由国家来主导”,王贻芳对经济观察报表示。〖 经济观察网 〗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张晶

嘉庚创新实验室:集智攻关科技创新攀新高

来源:台海网台海网4月11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记者 李珂)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福建考察时指出,我们国家进入科技发展第一方阵要靠创新,一味跟跑是行不通的,必须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创新不问“出身”,只要谁能为国家作贡献就支持谁。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省加快提升科技创新水平指明了方向。我省首批4家省创新实验室自2019年正式启动建设以来,相关部门按照对标国家重大科技创新基地创建标准,探索推进科研管理、薪酬激励、人力资源、成果共享等创新,以体制机制优势汇聚人才和要素资源,激发科技创新创造活力。日前,记者探访了首批省创新实验室之一——嘉庚创新实验室。该实验室在短时间内就从境内外引进多位半导体领域、高效能源存储等高端人才,吸引聚集院士、国家级等高层次人才40余人,有的还携带可供落地转化的项目。如今,该实验室已与宁德时代、厦门金龙等近70家省内外行业龙头企业广泛开展合作,自主创办了一批高技术企业。创新机制聚人才位于厦门大学翔安校区的嘉庚创新实验室,逾7万平方米的能源材料大楼已建成投入使用,大楼地下10米处,有亚洲首个无噪声实验室——无噪声超精密加工与表征实验室,可提供当前全球极限精度的加工与表征条件。“我们是一家‘四不像’单位,既是事业单位又不完全像事业单位,既是科研机构又不完全像科研机构,既是企业又不完全像企业,既是教学基地又不完全像教学机构。”嘉庚创新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厦门大学石墨烯工程与产业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周涵韬教授开门见山地说。乍一听,这像是一句玩笑话,但这恰恰是嘉庚创新实验室体制机制创新最形象的概括。周涵韬说,前些年,厦门大学就瞄准能源材料这一国际科技与产业的必争领域,建设厦大能源与石墨烯创新平台。2018年底,全省启动省创新实验室布局,嘉庚创新实验室正式肩负起全省在研发前沿、学科融通、综合集成方面的重大使命。实验室由省政府批准设立,是厦门市政府与厦门大学共同举办的第一家二类事业单位。“我们以国家实验室为目标,以攻克‘卡脖子’技术、落地产业化成果为己任,力争打造能源材料领域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同时探索具有新型研发机构特色的法人体制,创立企业法人、民办非企业法人等多种不同体制的分支机构。”周涵韬说。科技创新需要政策、资源的支持。该实验室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汇聚各方资源、引导各项工作,志在完成“高校做不了、企业不愿做、政府不便做”的战略任务。周涵韬举例说:“仅这个无噪声实验室的设备就花费不菲,一般企业不可能花这么多钱购买,政府也不便做,实验室联合省市龙头企业共同搭建了这个公共支撑平台,这是打通机制带来的效应。”“在人才配备上,不‘唯论文’、不问‘出身’。”周涵韬认为,研究人员做科研的目的,是要解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卡脖子”难题,所以,实验室科研团队更偏向于产业,配备工程师、项目经理、行政人员等。在用人机制上,实验室突破事业单位编制限制,具有编制+市场化用人独立财务运作权。“我们用市场的薪酬水平吸引国内外高端创新人才,采用双聘双跨、合同聘用、讲座顾问等多元机制,已吸引聚集人才队伍230余人。”周涵韬说。以人才生项目 以项目带人才“实验室光靠厦门大学等本土的创新资源还不够,还要有全球性战略眼光,引进好的高科技人才、项目。”周涵韬说,实验室探索“科技任务悬赏制”,以重大项目为抓手面向全球招募优秀人才团队。在对标国际标准的薪酬及创新的人才引进方式下,多位境内外半导体领域、高效能源存储的高端人才加盟实验室。周涵韬认为,用重大项目生成和遴选机制,可以解决传统研发机构存在的经费少、团队小,无法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问题。而实施项目群责任专家制,授权首席责任专家自主决策目标项目、自主调整项目资源分配,避免了研发活动受行政干预,采取成果悬赏制等弹性化过程管理,有效提高了研发效率。随着项目引进与人才引进相结合,该实验室逐渐形成以项目带人才、以人才生项目的良性循环,目前,已有20多个项目群。实验室围绕重大科技项目布局,正在积极接洽国外的顶级人才团队。引得进人才,还要留得住、用得好。该实验室建立分类激励机制,基础研究高保障,技术创新强激励,成果转化高分享。科研“以用为导向”走进嘉庚创新实验室的一个石墨烯中试车间,石墨烯高科技产品琳琅满目。现场,一位技术人员指着一项科研成果告诉记者,实验室团队自主创办的厦门晞和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研发了快速生产高性能石墨烯基导电油墨的制备新方法和石墨烯发热系列产品,产品性能优异,已具备批量生产能力。针对企业需求,晞和科技与安踏集团合作,创新性地研发出石墨烯印花,应用于羽绒服。产品在具备超轻超薄特性的同时,能够高效吸收并反射人体远红外线,有助于形成人体微循环,快速升温最高可达2.3°C。该实验室团队创办的一家能源科技公司,成功开发高安全性、低成本的动力电池用陶瓷隔膜材料,打破了该领域关键技术长期由日韩掌控的局面,率先完成我国第一条完全采用国产技术的水基单面涂布陶瓷隔膜生产线。“我们坚持‘以用为导向’,目标是既攻克‘卡脖子’技术,解决国家和地方发展亟需的战略科技难题,又孵化产业化项目,落地高技术高成长高附加值的产业化成果。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产业发展,我们布局高效能源存储、未来显示技术、石墨烯等先进材料研发方向,与行业龙头企业精准对接,产学研合作。”周涵韬说。由于人才研究领域与当地产业相契合,嘉庚创新实验室很快进入科技主战场。目前,实验室研发团队自主创办了厦门奇楷锂材料、超新芯、光际科技、普识纳米、晞和科技等一批高技术企业,已形成锂电池铝塑膜、石墨烯导电油墨、原位电镜芯片、电子学智能测量系统、便携式新冠病毒快检试剂与仪器等20余类共60余款科技成果。

好兄弟

江苏积极推进“卡脖子”技术攻关,加码布局实验室建设——科技自立自强,担当实干勇争先

记者 蔡姝雯姑苏实验室、太湖实验室正式启动建设,海上浮式生产储卸油平台被誉为“大国重器”,“奋斗者”号创造10909米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2020年,江苏科技在大战大考中依然交出了高质量答卷。记者在近日召开的全省科技工作会议上获悉,去年我省全社会研发投入超过28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82%,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3.2万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46.5%,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5%。迈入“十四五”开局之年,全省科技系统以“开局即冲刺”的奋进姿态,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勇攀科技高峰,努力在“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中展现更大作为。布局领跑技术,推进“卡脖子”环节攻关“企业出榜、全球揭榜”“需求张榜、在线揭榜”“任务定榜、挂帅揭榜”……过去一年,面对突破“卡脖子”瓶颈的迫切需求,江苏积极探索新型项目组织方式,取得较明显成效。省科技厅厅长王秦表示,“十三五”以来,我省创新型省份建设取得明显进展。根据国家技术预测调查显示,我国15.1%的领跑技术分布在江苏,我省在纳米科技、超级计算、生物医药、物联网等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和重大产品创新水平位居国际前列。“去年,我们牵头的‘金属部件应力场探测分析’领域国家‘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重点专项成功获批。”在交流发言时,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庆说,针对关键结构材料及部件的共性关键技术,研究院正在构建面向工业应用的仪器设备和表征技术综合研究平台,目前已启动超级平面电子显微镜等项目。面对种源“卡脖子”问题,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加大攻关力度。“全院近50%科技力量聚焦种源创新、品种创制和绿色生产技术联合研发。”省农科院副院长孙洪武说,省农科院目前保存5.33万份种质资源,稻麦品种全省生产占比达80%以上,甘蓝、樱桃番茄、草莓等品种实现了进口替代。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在2021年全省科技创新划出的8项重点工作中,前两项分别是“以重大需求和重大任务为牵引,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工程”“以筑牢科技创新基础为目标,着力强化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我省将聚焦最有基础、最有优势和最需突破的领域,加强前沿战略部署,推进“卡脖子”环节攻关,优化完善重大科技任务组织方式,加强产业转型升级科技赋能,以更多高质量、高水平科技供给支撑建设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把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布局实验室建设,集聚战略科技力量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是集聚高端创新资源、提升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支撑。2020年,面对新一轮国家重大创新布局的机遇,我省着力打造三大江苏省实验室:紫金山实验室进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序列,连续发布多项引发国内外关注的原创性重大成果,亮出一份耀眼“成绩单”;备受期待的姑苏实验室、太湖实验室正式启动建设。此外,综合交通国家重点实验室率先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首批重组试点,省部共建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专家论证。目前,我省国家重点实验室总数达42家,居全国省份第一。“南京高新区通过建设重大平台,推动原始创新。”南京国家高新区发展办专职副主任赵成军说,园区以紫金山实验室、扬子生态文明创新中心和中科院麒麟科技城为关键支撑,聚力打造原始创新重大科研平台;以中国(南京)智谷为核心,争创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2021年,我省实验室建设再加码:支持姑苏实验室开展超导薄膜制备工艺等前沿问题研究,启动建设高通量材料设计平台;推动太湖实验室组建科研团队,绘制深海空间站关键技术攻关路线图;支持紫金山实验室加快突破全场景网络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构建网络智能数据仓库。还将围绕纳米技术、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创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探索建设国际联合实验室,打造重点实验室“升级版”。此外,我省还将高水平建设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布局建设一批省级技术创新中心,积极创建生物药、第三代半导体、特种合金、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等领域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目前,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均已通过科技部组织的专家论证。营造良好生态,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充满蓬勃活力的一线科研和管理队伍是我们的力量源泉,产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是我们的深厚底气。”王秦表示,正因为这些年持续优化创新生态,下大力气推进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才更好地激发了广大科技人员的创新创业活力,汇聚了科技自立自强的广泛力量;也正因为这些年毫不动摇坚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打造了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才能够有力应对疫情和国外封锁,迅速开展应急科研攻关和“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发挥了科技创新的“先手棋”作用。数据显示,我省高新技术企业已连续3年实现倍增,去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超过8000家、居全国第一,总数超过3.2万家、跃居全国第二。通过评价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达40294家,成为全国唯一超过4万家的地区。我省累计入选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31家、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48家、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59家,“中国创新力医药企业20强”中江苏企业占据了6个席位。迈上新征程,我省将着力健全技术创新体系,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小升高”行动,发挥领军企业牵头作用,实施企业研发机构高质量提升行动,深化省科技资源统筹服务中心建设,进一步壮大以高新技术企业为骨干的创新型企业集群。此外,我省抢抓落实国家区域发展重大战略机遇,强化协调发展、协同互动,提升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引领功能,推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并充分发挥江苏国内产业循环重要发起点联结点作用、融入国际循环重要通道优势,加强国际科技合作,着力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谍追谍

李干杰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 研究省实验室建设管理等工作

齐鲁网·闪电新闻3月22日讯 今天上午,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干杰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省实验室建设管理、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等工作。会议审议通过《山东省实验室建设管理办法(试行)》。会议强调,要加强省实验室建设、运行和管理,对标国际、国家顶尖创新平台,汇聚、培养一流科学家和创新团队,开展前瞻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加快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创新突破。要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健全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强化资源力量支持,推动省实验室高质量建设、高效率运行。会议指出,要加快推进医学教育改革创新,加强高水平医学学科建设,优化医学学科专业布局,提升医学专业学历层次,全面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要强化医教研协同,深化医学教育教学改革,加快医学研究成果转化,不断提升医学科研创新能力。会议强调,要稳妥有序开展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积极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的具体路径和办法,切实保障农民合法经济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权益。要加强统筹协调,抓好分类指导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解决问题,确保试点工作取得实效。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闪电新闻记者 王镇富 张杨 报道

阿拉亚

合肥工业大学布置实验室安全工作

3月31日,合肥工业大学实验室安全工作布置暨2021年首次安全工作会议召开,该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刘晓平主持会议。会上,刘晓平现场抽取了4月份安全检查重点学院,并进一步强调了安全工作的重要意义,要求各二级单位紧密团结,形成合力,把学校实验室安全工作做细、做实、做好,不断提升学校实验室安全治理能力,切实保障师生安全。刘晓平指出,实验室安全信息化建设是学校2021年重点建设项目,一期建设覆盖化工、食品、材料和资环4个学院700多间实验用房,相关学院要积极主动做好建设工作;各单位要以“危险化学品台账管理”为切入点,推动学院全面落实剧毒、易燃、易爆化学品的“五双管理”,切实保障危化品在采购、储存、运输、使用、处置各环节的安全;相关学院和职能部门要依据《合肥工业大学科研项目安全风险管理办法》,全面落实科研项目安全风险评价和等级划分,通过源头防控,确保科研实验的安全;要共同开展好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通过安全知识竞赛、安全优秀工作者的评选、对实验室安全工作优秀者给予公共服务性奖励等一系列举措,营造安全和谐的校园氛围;各学院要强化档案建设,建立责任体系,健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自查,健全危险化学品等重要危险源的台账管理工作。会上,该校科研院综合办公室副主任岳峰汇报了科研项目管理系统中关于科研项目安全风险评估业务流程和线上审批运转情况,详细介绍了科研项目安全风险评价体系及项目负责人、二级单位、实验室安全管理处的审核内容与操作方法。科研项目安全风险评价系统的上线运行,实现了风险防控关口前移,随着相关配套措施的落实,将进一步推动学校科研工作安全和高质量发展。实验室安全管理处钟华勇处长通报了3月份学校实验室安全检查情况,并解读了2021年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重点工作,详细介绍了实验室安全信息化建设、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科研项目安全风险评价、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学院层面安全工作及档案建设五个方面的工作要求。各教学科研单位、本科生院工程素质教育中心、分析测试中心、宣城校区管委会分管实验室安全负责同志,党委保卫部/保卫处、科研院、总务部、国资处的相关负责人及实验室安全管理处全体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期间,与会各单位就日常管理中仍然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反馈。该校保卫处、总务部、国资处等单位就上述问题进行详细记录,并表示将进一步压实责任,尽快出台相应政策,制定解决方案,抓紧落实整改到位,确保学校教学和科研活动安全稳定运行。(通讯员:合肥工业大学李祥)

问仁

加强自主创新 强化科技安全 为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以卓越的政治家和战略家的宏大视野和战略思维,高瞻远瞩地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科技领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增强国家安全能力。加强自主创新,强化科技安全,为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成为新时代科技工作的重大任务。一、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刻认识科技安全的新使命新要求科技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总体国家安全观内涵十分丰富,包括政治、国土、军事、经济、文化、社会、科技、信息、生态、资源、核等重点领域安全,以及太空、深海、极地、生物等新兴领域安全。科技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和保障其他领域安全的力量源泉和逻辑起点,是塑造中国特色国家安全的物质技术基础。历史证明,科技兴则国家兴,科技强则国家强。近代我国错过几次科技革命、工业革命的发展机会,科技落后、国力羸弱、被动挨打。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大力发展科技事业,科技在支撑发展和维护国家安全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科技越来越成为影响国家竞争力和战略安全的关键要素,在维护相关领域安全中的作用更加凸显。加强科技安全,一方面要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壮大科技实力,维护科技自身安全;另一方面,要充分应用科技实力,为保障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新时代对科技安全提出新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安全食品、优美环境、健康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我国经济发展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面临着发展方式转变、新旧动能转换和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的多重压力,产业发展存在外部打压和“低端锁定”风险。科学新发现、技术新突破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带来新的挑战。当前,我国科技创新仍存在原始创新不足、重点产业核心关键技术受制于人、创新体系不完善等短板。新时代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迫切要求全面提升科技实力,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上发挥科技创新对国家安全的支撑保障作用。科技快速发展对科技安全提出新挑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多学科、多领域交叉融合不断加深,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新兴技术快速发展并广泛应用,科技创新的渗透性、扩散性、颠覆性特征正在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重塑经济发展方式。人工智能、合成生物学、基因编辑等技术对社会伦理产生极大冲击,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对生物安全提出了更加紧迫的要求。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对信息安全、网络安全、金融安全带来极大挑战,技术谬用和滥用对社会公共利益和国家安全构成潜在威胁,政府、社会治理面临新的挑战。同时,科技发展拓展了国家安全的时空领域,外部安全与内部安全、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交织存在。加强科技安全,必须未雨绸缪,织密防范和管控风险的网络。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科技支撑国家安全的体系化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我国科技事业实现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必须统筹发展与安全,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提升创新能力和科技实力,全面增强科技维护和塑造国家总体安全的能力。聚焦重大需求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把握发展和安全的主动权。发展是国家安全的基础,科技创新要落实新发展理念,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高度,加强重大科研攻关任务部署,保障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安全。围绕高质量发展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统筹部署创新链产业链,补短板、建优势、强能力,着力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加快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问题。围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大力推动农业农村科技创新,加强七大农作物育种研发,加快农业高端装备研制,保障粮食安全。围绕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加快重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研究,当前全力支撑打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加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科技支撑。聚焦美丽中国建设,加强大气、水、土壤、化学品风险防控等领域科技创新,支撑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围绕平安中国建设,加强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研发和应用,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加强基础和前沿领域前瞻布局,为国家持久安全提供不竭动力。我国已进入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新阶段。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要以更高的目标、更长远的眼光,对科技创新进行前瞻谋划和系统部署。加强学科布局和体系建设,全面夯实基础学科,补足冷门、薄弱学科短板,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加强“从0到1”的基础研究,加大基础研究稳定支持力度,推动自由探索的基础研究和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有机衔接。加强人工智能、脑科学、量子通信等面向长远发展的科技创新重大项目的部署和实施,推动颠覆性技术创新,形成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动力源泉。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夯实维护国家安全的科技能力基础。国家创新体系是决定科技发展水平的基础。加强科技创新,保障科技安全,必须构建系统、完备、高效的国家创新体系。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重大创新领域布局建设国家实验室。深化科研事业单位改革,强化国家使命和创新绩效导向,扩大科研自主权。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系统提升高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研开发三位一体的创新水平。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通过完善市场环境、加大财税金融政策支持,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培育壮大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完善科技人才发现、培养、使用和激励机制,激发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坚持全球视野,加强国际合作,合力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粮食危机、气候变化、公共卫生等重大挑战,协力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三、健全科技安全工作体系,提高科技安全治理水平提高科技安全工作的政治站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安全和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坚持和加强党对科技安全工作的全面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用总体国家安全观武装头脑,以国家利益至上为准则,以人民安全为宗旨,牢固树立国家安全和科技安全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切实提高维护科技安全的能力和水平。建立科技安全管理责任机制。把科技安全工作贯穿在科技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建立科技安全工作分级分类管理责任机制,明确管理事项、责任主体和工作程序。落实科技安全管理手段措施,加强机构、队伍和条件建设,完善科技安全工作体系。加强科技信息建设和管理、风险研判、预警监测、安全审查、处置管控和综合评估,打造科技安全工作完整链条。加强科技领域与其他领域国家安全工作协调,形成相互支撑的工作合力。建立健全科技安全预警体系。完善科技安全预警监测指标,加强国际科技发展趋势、新兴领域、重大项目、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的动态监测,及时总结评估我国科技安全状况,建立相关部门分工合作的预警工作机制。发挥智库作用,加强科技安全工作专家智力支撑。制定重大科技安全风险应对预案,加强风险研判和危机管控。建立科技安全动员机制,坚持平战结合,提高科技在重大安全事件中的应急反应能力。加强科技安全法规制度建设。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安全法》,加快出台生物安全法,完善生物技术研究开发管理规范,严格执行人类遗传资源管理、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等法规。完善国家科技保密制度,强化事关国家安全和重大利益的敏感领域、重大项目、重点机构保密管理。建立实施国家技术安全清单制度,严格执行国家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审查。在人工智能研发应用、生物医学研究等领域,全面推行伦理审查制度。加强无人驾驶、区块链等新兴领域立法研究,积极推动各国就共同关心的技术领域安全风险管控开展国际对话,参与和引导相关全球治理规则的制定。(作者为科学技术部部长、党组书记)

动静无过

光谷实验室:依托华科瞄准原始创新,邵新宇院士任主任

“这一块小小的电池,是我们坐了20多年冷板凳的成果。它在未来会发出更大的光,产生更大的能量!”2月22日上午,华中科技大学韩宏伟教授举着手中拇指大小的电池,信心满满。韩宏伟教授介绍研发过程。光电转换材料与器件,是湖北光谷实验室创建后的四大任务之一。目前,韩宏伟教授团队已在此方面开展前沿性基础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建设国际先进科研基础设施,汇聚世界一流人才,探索有组织创新的新型运行机制,产出世界级重大成果。”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湖北光谷实验室主任邵新宇介绍,湖北光谷实验室承担着这一使命诞生,将为做大做强我省光电子信息产业、打造万亿级“光芯屏端网”及大健康产业集群、助力“武汉·中国光谷”迈向“世界光谷”,提供战略支撑。一块普通材料在他们手中“逆袭”在导电玻璃上,依次“刷上”三种纳米材料结合而成的“浆料”,烧制、填充、烘干后,玻璃“变身”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提供稳定而可靠的电源。韩宏伟团队的相关研究两度刊发于《科学》杂志,成为廉价清洁能源的重大突破。韩宏伟教授观察实验结果。来源:楚天都市报突破,源于20多年孜孜不倦的坚持。“基础研究需要我们认准方向,不受外界左右,踏踏实实,干就对了。”韩宏伟教授介绍,钙钛矿材料本是1893年就已人工合成的材料,团队发现它的“潜能”并非偶然,是在无数次实验中接近并最终找到的。而它在湖北科研人员手中也大放异彩——在光电转换效率方面,目前获得第三方公证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最高实验室光电转换效率已经达到25.5%,超过市场上占主导地位的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和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在器件稳定性方面,在连续13000小时标准模拟太阳光持续照射后,器件未出现明显衰减,而这一辐照量相当于武汉或欧洲大部分地区13年的太阳光辐照量总和。而今,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正作为新兴太阳能电池技术的杰出代表,在湖北进入开发生产。集纳13个高端平台、千余科研人员近60年来,光电科学一直是国际上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湖北光谷实验室创建之前,华中科技大学和中科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等8家科研机构和企业,本就拥有7个国家级光电领域研究平台、6个省部级光电领域研究平台。研究人员在实验室讨论、记录实验结果。来源:楚天都市报湖北光谷实验室主任邵新宇介绍,他们2003年开始筹建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与“武汉·中国光谷”的发展共生共荣,已具备雄厚的基础。这次,进一步整合了湖北省光电信息领域的优势平台、优势学科、优势人才、优势产业,采取“1+N”的组织模式,依托华中科技大学,联合优势科研机构和企业共同建设,形成“核心+联盟+生态圈”的创新格局,体现了优势整合、特色突出的发展战略。强强联手,使命更强,担子更重扎根“武汉·中国光谷”,坚持“四个面向”,聚焦下一代通信网络器件与芯片等四大任务,建设光电芯片微纳制造及测试平台等三大平台,以“网络强国、制造强国、健康强国”三大使命为导向,着力提升光电信息领域原始创新能力,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瓶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打造我省光电信息领域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力量。接下来,实验室将探索新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初步形成千余人规模的科研队伍和科研条件设施,力争到2025年建成全省光电领域的激发原始创新、创造高端成果、汇聚创新人才、引领新兴产业的创新高地。“湖北光谷实验室建设,对我们坚持基础研究是极大鼓励,平台和人才对团队未来发展也是重要保障,尤其对产业化推动有重要意义。”即将搬到新的实验大楼,韩宏伟教授相信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能够“走得更远”,发出更亮更久的光。 更多阅读 (点击图片可查看)▼东湖高新区聚力东湖科学城,2025年GDP4000亿,2035年初步建成“世界光谷”花开了,光谷春天有多美?贾玲:这场年轻人特别多,是因为在光谷吗?中国光谷 投稿邮箱:1070452594@qq.com出品 | 光谷融媒体中心来源 |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方琳编辑 | 黄安琪审校 | 康鹏

二合一

一个研究所孵化超10家硬科技企业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一个研究所孵化超10家硬科技企业——解码科技成果转化的“新微模式”光明日报记者 颜维琦2020年4月,沪硅产业成功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2020年8月,芯原股份登陆科创板。这两家企业都来自“新微模式”,业界为之欣喜,“中国芯”正迎来加速发展的机遇。2020年夏天,中国科学院院士邹世昌收到一份特别的90岁生日礼物——沪硅产业制造的300mm大硅片。突破“卡脖子”问题,是邹世昌这一代科研工作者的毕生追求。填补国内空白的大硅片诞生,让老人兴奋得像个孩子——二十年磨一剑,这是“新微模式”的结晶。经过多年摸索,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简称上海微系统所)探寻出一条创新链、资本链、产业链“三链”融合发展之路,依托新微科技集团的平台,构建起以技术为前提、人才为关键、资本为保障的“新微模式”,孵化超10家硬科技企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当前,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强依然是难点和堵点,“新微模式”的实践,提供了一种可复制可推广的路径——以市场需求为牵引促进科研创新,协同产业创新力量打造产研共同体,进而借助科技与金融的结合,让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更精准,让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道路走得更顺畅。国产大硅片的20年求索路——科技成果转化,远不止“最后一公里”长期以来,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出来,再到批量定型生产,中间的产业化阶段存在超高“死亡率”,被业界称为“死亡之谷”。“好比跳龙门,一大批科研成果迈不过去。”新微科技集团总裁秦曦说。令他自豪的是,在“新微模式”护航下,2020年孵化出4家上市公司。截至目前,已培育沪硅产业、矽睿科技、尚飞光电等一批中科系硬科技企业。在秦曦看来,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远不止“一公里”要走,需要多方协同,迈过一道道坎,解决一个个问题,“常常是好不容易推进了一公里,抬头一看,发现前面还有很长的路”。上海硅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沪硅产业)执行副总裁、上海新昇及新傲科技董事长李炜,2001年加入新傲博士创业团队。2006年,由上海微系统所和新傲科技共同完成的高端硅基SOI材料研发和产业化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15年,沪硅产业成立。2020年,完成300mm国产大硅片生产制造的飞跃。目前,沪硅产业初步完成全球布局,力争成为世界先进的半导体硅片供应商。“这条路,一走就是20年。300mm硅片是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起步比国际同行晚20年,中国发展大硅片的过程就是补课的过程,必须加速、加倍投入。”李炜说,“这些年,首先是迎着困难上,迎着最硬的科技上,将个人和企业的目标与国家的目标紧密结合;还有很重要一点,就是重视科技与金融的结合,‘新微模式’发挥了重要作用。”“新微模式”的探索背后,是一个近百年老所对科技创新道路的求索。上海微系统所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作为上海微系统所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的新微科技集团则承担着促进上海微系统所乃至中科院体系科技成果转化的使命。以上海微系统所为科研平台,其布局的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简称上海工研院)为产品中试与技术转化平台,新微科技集团为科技创投融资与产业化平台,由此构建起“三位一体”协同创新体系,共同完成“最后一公里”的突破。形象地说,上海微系统所专注原始技术创新,要拿出“原理样机”;上海工研院解决的是产品创新问题,也就是实现从样品到产品的转化;新微科技集团要推进的是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瞄准的是产业创新,就是把产品放到货架上,最终实现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技术创新成果得以跨越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鸿沟,充分释放协同体系带来的发展动力和创新活力。额温枪的缺“芯”之急——下好先手棋,围绕产业链布局技术创新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额温枪等无接触测温设备一时成为紧缺的防疫物资。红外温度传感器是其中的核心器件,为了让更多的额温枪尽快上岗,新微科技集团携手上海工研院火速行动,8英寸研发中试线提前复工,不断挖掘产能,在一个多月内将传感器芯片产能从每月320万颗提升到640万颗,解了红外测温计企业的缺“芯”之急。智能体征实时检测系统,让方舱医院实现病症早发现、早干预;战疫执行管理系统,让基层医疗体系实现平战结合、立体防治……面对疫情大考,新微科技集团第一时间启动应急科研攻关,将平时的科研积累和技术储备迅速转化为战时可支配资源。高效的应急科研攻关,来自多年积淀和前瞻布局。战疫中大显身手的8英寸研发中试线,是对标国际产业竞争的关键一环。战疫执行管理系统则来自新微科技集团在物联网领域的谋篇,着力攻克互联网和物联网在基层医疗体系应用中的标准化问题。秦曦说,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下好先手棋,新微科技集团致力发挥好助力、牵引和支撑作用。记者了解到,上海微系统所目前设有9个研究室,以3个国家级实验室和3个中科院重点实验室为基础,正在谋划与上海科技大学深度合作,加速推进应用导向的基础研究以及学科交叉,着力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面向集成电路、物联网两大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微系统所旗下的上海工研院正在加快中试研发平台布局,打造致力于“超越摩尔”技术和物联网应用的新型研发机构。新微科技集团则已建立起从技术研发到创业孵化、再到产业化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形成技术研发、创业孵化、创业投资、产业集群四大业务板块。秦曦将这一体系的高效运转,归因为“三位一体”协同创新模式的驱动。“三位一体的核心是一体,三个轮子同时转,有一个地方卡住就转不过去。”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围绕产业链布局技术创新,将产业的前沿需求及时反馈给研发团队,推动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有效衔接,解决从科学到技术的转化问题。同时,布局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带动作用大、经济效益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互促共进。在这里,一条融合创新链、资本链和产业链的全链条创新生态系统基本形成。培育超10家硬科技企业背后——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是责任也是使命尚飞光电是南通新微研究院孵化的一家高科技企业,在上海微系统所的技术支持下,公司解决了国家公共安检领域核心探测器件难题。2019年3月,尚飞光电在新三板挂牌,成为“新微模式”孵化的成功案例。上海瀚讯是由上海微系统所孵化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宽带移动通信系统及通信设备的研发、制造、销售及工程实施。2019年3月,上海瀚讯在创业板上市,市值迅速飙升。这是“新微模式”培育高科技企业的又一典型案例。“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不是让科研人员都去搞企业。”秦曦说,“创业九死一生,干公司也是科学。我们要做的是搭建平台,集聚最优秀的科学家、最优秀的工程师和最优秀的企业家,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共同把科技报国、产业报国的事业向前推进。”通过“三位一体”“三链融合”“新微模式”构建起协同创新的生态系统。2020年4月,上海证券交易所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新微)工作站揭牌成立。工作站依托中国科学院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着力打造集成电路行业硬科技企业的上市孵化培育体系,搭建科技与资本的纽带,为科创板和主板市场梳理、筛选、培育更多优质的种子企业。记者了解到,除了上市服务工作站,新微科技集团还布局了科技金融服务站、知识产权运营工作站。近年来,“新微模式”以上海为中心,持续向长三角辐射拓展。汇集上海微系统所和地方政府的资源优势,依托中科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母基金,新微体系下的嘉兴科微基金应运而生。这只基金紧盯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助推长三角经济带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生于科技,长于资本,为科创企业提供一站式管理咨询和上市辅导,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少走弯路,是新微科技集团成立的初衷。”秦曦说,“我们希望,加速科技成果的积累,加快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化,让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让更多从0到1、从1到N的跨越水到渠成。”截至目前,新微科技集团携旗下新微资本重点参与体系内企业在主板、创业板上市或重组,超10家高潜力型科技企业在新三板挂牌,提交多家科技企业进培育库培养,带动超百亿元的科创产业投资。上海微系统所党委书记俞跃辉思考的是:面对“十四五”开局之年,走向百年老所的上海微系统所,如何更好地围绕“卡脖子”问题开展科研,产业化如何有更大突破,能否孵化更多攻克“卡脖子”技术的企业?“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彻底打通关卡,破解实现技术突破、产品制造、市场模式、产业发展‘一条龙’转化的瓶颈。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俞跃辉说,“这是科技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光明日报》( 2021年03月22日 01版)(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