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研究杂志 省级期刊主管单位:中原出版传媒集团主办单位:中学生学习报社ISSN:1673-1301CN:41-1368/G4期刊收录:知网、维普主要栏目:教海领航课程改革创新研究学科实践名师论道理论前沿园丁视角教海纵横课堂参考课题巡礼技法点拨教育管理备考方略投稿须知1.《试题与研究》来稿一律使用word文档,请注明作者姓名,单位,联系电话,邮寄地址,邮政编码和电子邮件;2.《试题与研究》基本格式:(1)论文标题:少于20个字,可带副题应另列,应单独列出(2)摘要:100-200个字符,左顶格;关键字:3-5,以“;”分隔,左顶格(3)应说明基金资助的项目:基金全名,项目主题,项目编号(4)正文(在字幕的第3级内;引号的末尾用阿拉伯数字加[]编码,来自相同来源的引号使用相同的序号,并且简短文档被直接标记)用引号引起来,例如“ X子鼓励学习”)(5)参考文献((按引文编号加[]左顶格排序)。3.《试题与研究》避免使用图形。的确,所需的图纸不超过6个。尽可能使用“三行表”。4.《试题与研究》有权对收到的文章进行结构,语言和编辑性的规范性修改。
所谓自命填空题式医学SCI论文,简单说就是以做一道填空题的方式,自己出题并答题形式完成且要在SCI期刊发表的医学论文。蓝译编译指出,每一篇医学SCI论文都有自己的主干(即观点),无论是对一个现象的描述,还是对一种机制的探讨,高质量的医学SCI论文总是围绕一个主题,沿着一根主干,深入推进研究,得出结论,同时通过不同的研究手段,从不同的侧面验证每一步研究结果,通过将研究结果的系统整合来说明一个科学问题。因此,这一主干就是“填空题”的题干。围绕其周围的每个部分的分支构成文章的框架。其具体实施有以下几个方面:一、选择目标杂志确定典型文章。根据这道填空题的难度系数,在梯队里选择典型杂志,并选择示范论文。在对典型杂志的选择上有几点注意:首先要看该杂志最近3~5年的IF,首选IF在最近几年稳中有升的杂志,或者IF一直稳定在较小范围内变化的杂志,尽量不要选择波动较大的杂志;然后可以选择创办时间长,风格稳定的杂志,这类杂志一般有相对固定的阅读人群,文章的结构和风格较为固定,由于历史悠久,往往对其他杂志有一定的影响力;最后根据自己的研究领域选择与自己研究方向相关或相近的杂志。综合以上几点后选择1~2种SCI收录杂志作为论文撰写参考杂志,同时也是论文撰写完后拟投稿的首选目标杂志。接下来就是在目标杂志中筛选2~3篇与自己研究方向相似,研究内容相近的论著,认真阅读并详细分解。将这几篇杂志按照摘要、引言、结果、讨论、材料与方法等几个部分分解。横向阅读各个部分,提炼出每个部分的共同点,尤其是一些习惯用语,固定句式和结构可以摘录下来,以备后期自己撰写SCI论文时套用;同时将各个部分的结构以提纲形式罗列出来。二、组合提纲搭建填空题题干。通过前面的工作,把每个部分的共同点以提纲形式罗列出来,然后纵向组合成一篇文章的提纲。这就是自己未来将要撰写的文章骨架,随后将第一部分中研究生自己完善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以要点形式填充到这副骨架中。现在这道填空题的题干就搭建好了。比如,材料和方法中包含自己研究方案中涉及的western-blot,RT-PCR,质粒构建,腺病毒包装等哪几种分子生物学实验方法;以及流式细胞检测,细胞荧光染色,特定细胞培养等哪几种细胞生物学实验方法;结果中根据研究内容需要有5个图来说明5个内容的结果等。三、构建论文框架完成填空题的自命题。论文的题干完成后,接下来就是搭建完整的论文框架,完成这道自命填空题的题目了。该填空题命题的基础是:一篇论文的每个部分都对应课题设计中的一个环节。课题研究内容对应论文结果,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对应论文材料与方法,课题研究的目标对应论文的结论,课题的立项背景和依据对应论文的引言和部分讨论。此时,研究生可以学习前期所看文献时摘录的句式,结合题中相应的内容开始撰写相应内容的论文,并融入自己在第一部分的创新性思想和内容,将其对应放入论文的相应部分,构成论文总体框架。这样一个大致的论文构架就显现出来。
由北京市信访办公室主管,北京市信访矛盾分析研究中心主办的《信访与社会矛盾问题研究》期刊启动2021年公开征订工作。该刊为双月刊,是全国第一份从信访角度研究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理论期刊。主要栏目包括专家访谈(专家视点)、理论视野、信访观察、探索与思考、社会调查与案例分析等。刊物力求突出创新性、前瞻性和问题导向性,通过研究信访领域反映出来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总结经验和规律,为信访工作提供参考。2021年,该刊共发行6期,主题包括聚焦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基层治理创新与实践研究、信访制度改革和工作机制创新研究等。该刊面向全国发行,邮发代号为82—844,刊物刊发的文章同时收录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广大读者可通过所在地邮局进行订购。【来源:北京市信访局】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任晓山12月17日出版的《湖南日报》刊发了一则省委管理干部任前公示公告。澎湃新闻记者查询发现,其中包括现任湖南省委宣传部政策法规研究室主任任晓山拟任新湘评论杂志社社长、总编辑。湖南媒体红网消息介绍,出生于1968年2月的任晓山是湖南岳阳人,曾任湖南省委宣传部舆情信息处长。任晓山主要从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意识形态管理与引导方面的研究,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湘评论》等刊物发表调研思考文章10余篇。任晓山曾主持起草或参与起草省级规范性文件10余个、重要文稿近300篇;参与省部级课题4项,系省社科基金“为改革攻坚献策”重大委托项目《推进湖南县域文化产业发展、形成多点支撑发展格局的思路与对策研究》课题组副组长;参与编著专著3部。任晓山的任前公告意味着出生于1958年的郝安即将卸任新湘评论杂志社社长、总编辑职务。据新湘评论杂志社网站介绍,“《新湘评论》是中共湖南省委主管主办的机关刊,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毛泽东主席1960年亲笔题写《新湘评论》刊名。”为适应干部正规化理论学习的需要,《新湘评论》1984年更名为《学习导报》。经中共湖南省委同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学习导报》从2007年1月起更名为《新湘评论》。从2010年起,《新湘评论》由月刊改为半月刊。目前,著名学者、新闻理论家、作家梁衡担任《新湘评论》杂志顾问一职。
01这几年,「外刊题源」这个概念特别火。很多考研英语阅读书都冠上了「题源」这样的字眼儿,好像有这两个字背书,书的可信度就大了。那「题源」到底是什么呢?说白了,「题源」就是命题专家取材的地方。猫叔通过对最近15年真题题源的搜索整理,发现命题人主要从三个地方选材:英美主流报刊杂志、英文专著和英美网站。有题源可追溯的最早一年真题是1999年真题,这一年有两篇阅读理解选自两本英文图书:Text 1主要讲法庭在个人伤害索赔案中态度的转变,选自图书《职场女性》(Working Women);Text 5主要讲不可预测性是科学研究的基本特征,选自图书《先知》(Seer)。而命题人大范围引入英美报刊杂志作为题源最早是在2002年,4篇阅读理解有3篇选自英美报刊,一篇选自英文图书。也就是说,以2002年为分水岭,2002年之前的真题基本上无题源可查,偶尔几篇可查的文章都出自图书,2002年往后的真题题源以主流报刊杂志为主。题源选取的这种转变有以下两个原因:第一,图书的出版时间大都比较久远,时效性不强。而且一本书篇幅很长,只截取其中的几段文字作阅读文章会有「见得了树木,不得见森林」的局促感。第二,英美报刊信息来源宽泛,时效性强,而且涉及领域广泛,内容丰富多彩,是最佳的阅读素材。通过整理近15年真题题源猫叔发现,完形和新题型两个题型大多选自英美报刊杂志,偶尔从英美网站取材,而翻译题型90%取材于英文专著,这也是由翻译的学术性特点决定的。阅读理解几乎全部选自英美报刊杂志,由于阅读的选材和出题稳定性是最高的,所以本文将主要分析阅读的题源选取特点和规律。近15年真题共计60篇阅读理解文章,选自22种报刊杂志。1. 从选取次数上看,仅选自《经济学人》的文章就高达11篇,占18%。可见,命题人是有多么钟爱《经济学人》。其他使用频率比较高的报刊有:《卫报》(5篇),《新闻周刊》(4篇),《科学美国人》(4篇),《华盛顿邮报》(3篇),《基督教科学箴言报》(3篇),《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3篇),《商业周刊》(3篇),《时代周刊》(2篇)等。2. 从选取规律上看,命题人从2013年开始陆续启用新题源,比如之前从未选材过的《卫报》《华盛顿邮报》等,而以前常备题源有好几个被打入冷宫,比如大热的《经济学人》《纽约时报》等。《经济学人》的井喷式使用主要集中在2004年—2014年。从2015年开始,命题人几乎停用了《经济学人》,仅有2016年的第三篇阅读选自该题源。也是从2015年这一年,新晋题源《卫报》《华盛顿邮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开始受宠。3. 从文章发表时间上看,从2012年开始,选取的题源文章时效性越来越强,选的都是考试当年发表的文章,大多数于当年6、7月份发表。而在这之前,很多真题文章选取的是几年前发表的文章。02研究真题题源的特点和规律,并不是鼓励大家盲目地上网搜索这些题源网站,然后毫无头绪地开始阅读这些英美报刊文章,也不是鼓励大家去购买题源类阅读辅导书。为什么呢?第一,考研复习的时间紧张且宝贵,花大把时间在搜索与考研难度相当的题源文章上得不偿失。命题小组每年从题源库中只选取4篇文章作为阅读,我们要想找到这样的文章好比海底捞针。如果你在大二大三就有了考研的打算,时间充裕的前提下,提前研究这样的报刊文章才有意义。第二,市面上到处是打着题源旗号的阅读类辅导书,文章篇数动辄上百篇甚至两百篇,虽然文章确实是从这些真题题源中选取的,但是质量参差不齐,无法和真题水平相提并论。出的题目也是惨不忍睹,根本不得真题出题的精髓。而真题是命题人优中选优的题源文章,是最具研究价值的复习资料。在没有吃透真题之前,不要买预测类书籍和卷子。03那我们应该如何合理利用题源呢?看完这篇文章之后,你已经了解了题源是什么、命题人选取题源的规律。了解这一点足矣。不过,如果确实想通过阅读题源文章,扩充知识面也不是不可以,但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第一,至少已经研究三遍考研真题。我们复习的最终目的是能考个好成绩,而要想拿下考研英语,必须先研究真题。精研三遍以上真题后,就可以掌握考研文章的特点、选材倾向、出题规律,也就具备了初步的考研文章鉴别能力。这样,什么样的题源文章可读性高适合精读, 什么样的文章适合泛泛而读,就有自己的判断能力了。再遇到号称与真题相当的辅导书时,就能识破他们的“谎言”了。第二,词汇量至少在5000以上,会分析长难句结构。有前面精读真题打下比较扎实的基础后,语法也具备一定水平了,就算遇到生词,也能够通过分析结构知道文章大意了。否则,即使词汇量达到一万,没有一定的语法基础,照样读起来很吃力。“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这个口号现在是尽人皆知,这就是大火的“刻意练习(Deliberate Practice)”概念推崇的。2007年有一篇阅读理解还讲过这个概念,这套练习方法的核心假设是,大神不是天生的,而是辛苦练出来的。而在备考过程中,研究真题就是”刻意练习“的过程,量变引起质变,在大量的练习之后,我们都能成为个中高手。考试在即,猫叔祝每个考研人都能追梦成功!如果觉得猫叔的这篇文章不错,记得点赞转发支持我哦,我需要你们的帮助,感谢大家!
考研英语的真题多做几套,发现阅读题的内容涵盖题材十分丰富,主要都是来自英美国家一些享有较高声誉的权威报刊杂志,文章题材具备时效性,文章内容包罗万象,主要针对当年的热门话题,包括了社会、自然、人文、科学等各大领域。那到底都来源于哪些期刊呢?新与成商学院小编今天就给大家盘点一下吧!1、《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经济学人》是一份由伦敦经济学人报纸有限公司出版的杂志,在全球发行。《经济学人》的文章一般没有署名,而且往往带有鲜明的立场。杂志的写作风格十分有特色,注重于如何在最小的篇幅内告诉读者最多的信息。一般人把《经济学人》看作是一份杂志,因为它每周出刊一次,而且采用杂志专用的光面纸印刷。但是《经济学人》认为自己是一份报纸,因为它每一期除了提供分析与意见外,还试图报导整周发生的所有重要政经新闻。2、《时代周刊》(Times)《时代周刊》又称《时代》,是在1923年正式创立,美国三大时事性周刊之一,创办的的宗旨是要在忙碌也有余力接触世界大事,该刊的特色是将一周的新闻加以综合组织、有条理的分类,并提供背景材料,进行分析。作为美国第一份用叙述体报道时事,打破传统垄断的大众性期刊,经常会大量使用各类相关性的图片和精确数据制成的图表穿插在文章之中,这种编排风格深受广为国内外新闻杂志的喜欢,并纷纷为之效仿。3、《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纽约时报传统的版面风格高贵、严肃,但拘谨保守,版面上一片灰色,被称为“灰贵妇”。在新闻报道方面《纽约时报》将自己看作是一份“报纸记录”,但假如它真的首先报道一个事件的话,那么这个报道的可靠性是非常高的,因此往往被世界上其它报纸和新闻社直接作为新闻来源。《纽约时报》的社论在业界都是被认为相对开通的,但是实际上它的社论是由许多观点迥然的作者撰写的,所以整体的观点并不统一。《纽约时报》在美国拥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它是美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天早晨在上班前,从地铁站花2美元买一份《纽约时报》已经成为许多美国人生活中的一部分。4、《新闻周刊》(News week)《新闻周刊》(Newsweek),创立于1933年2月17日。《新闻周刊》是美国时政杂志中因评论优秀而获得荣誉最多的周刊,与《时代周刊》、《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并称为美国三大新闻周刊。它在美国大众的心目中的地位是仅次于《时代》周刊的。《新闻周刊》曾在克林顿性丑闻、“911事件”等负面报道中一马当先,让政府下不来台。考虑到近年来美国保守主义思潮强劲复兴的大背景,《新闻周刊》在派系斗争中光荣挂彩也显得顺理成章。对于我们考研人来说,了解这些国外大环境的整体背景,掌握一定的专业词汇,对于正确理解文章内容,把握全局思想非常有用。从体裁上看,大纲要求考生能够顺利读懂四类文章,分别为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和应用文。不过,考研英语阅读理解的文章大多为说明文或者议论文。针对这两类文章,大家应该研究出有不同的阅读重点和策略。另近年来文章的趋势,时效性越来越明显,所以我们阅读的范围也就小了很多。多了解这些杂志期刊,你会发现英语阅读其实是有规律可循的。
科技成果转化征稿函为贯彻国务院《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精神,优先刊登与技术转移、转化相关的技术趋势分析、专利技术分析、科技成果评价、知识产权管理、科技转化管理、科技金融等相关案例文章。为研判未来科技发展趋势,抓住科技创新突破口,前瞻谋划和布局前沿科技领域与方向,经过网络初评投票、复审评议和终审评议,2020年8月15日,中国科协在第二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闭幕式上发布了 10个对科学发展具有导向作用的科学问题和10个对技术和产业具有关键作用的工程难题。一前沿科学问题问题1:冠状病毒跨种传播的生态学机制是什么?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先后出现了多起新发传染病事件,其中2002年的SARS和目前正在肆虐的新冠肺炎尤为严重。病原学表明,SARS和COVID-19是起源于蝙蝠、穿山甲、果子狸等野生动物的冠状病毒。新冠病毒在全球蔓延后,对病毒本身的研究迅速开展,却忽略了病毒跨种传播生态学机制的研究。野生动物常常与多种人兽共患病相关联,病毒学家曾多次警示冠状病毒跨物种传播是大概率事件。蝙蝠等野生动物携带冠状病毒的本底情况以及野生动物如何突破生态和生理屏障发生跨种传播和感染,在科学层面都尚不清晰。该问题提出了蝙蝠等野生动物生态学研究在新型冠状病毒溯源中的必要性以及阐释了明确携带冠状病毒的高风险野生动物种类的活动生境、行为范式、种群动态及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对于揭示冠状病毒跨物种的传播机制和预防未来冠状病毒导致的流行病具有重要意义。问题2:引力波将如何揭示宇宙奥秘?引力波是广义相对论预言的一种时空涟漪,是时空本身的一种波动现象,这种波动在传播中很少受到物质分布的影响,所以保留着引力波源的原初信息。引力波天文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其研究涵盖了天文学、物理学、数据计算、工程科学等多个领域。自2015年首次直接探测到引力波以来,引力波已迅速成为国际上基础物理与天体物理前沿研究的热点,预计十余年内宇宙起源问题将有取得重大突破的历史机遇。引力波的探测能够打开我们的视野,研究电磁学手段所难以企及的宇宙的“黑暗面”。引力波打开了观测宇宙的一扇新窗户,其波形中包含了关于时空与物质的丰富信息,通过观测引力波源在宇宙中的产生与分布,可以研究宇宙本身的形成和演化过程,探索包括宇宙膨胀、暗物质、引力、核物质物态方程、原初黑洞等物理现象与规律,有望解答广义相对论与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所遗留下来的深层次科学问题,从而加深对自然界的理解。问题3:地球物质是如何演化与循环的?地球物质主要分为岩石和矿物。从时间尺度上来看,地球物质都是演化的。按照矿物的发展历史,可以大致将地球的演化划分成三个主要阶段:首先是地球从太阳系原始星云盘内形成、增生和分异,这个过程中形成的矿物种数仅有约250种;然后是壳幔相互作用阶段,岩浆作用、变质作用等开始发挥作用,矿物种数发展到了1500种;最后是生物作用阶段,大氧化事件以及生物活动使这一阶段矿物种数直接跃至4400种。现今地球矿物呈现出惊人的多样性,是其与地球各圈层在数十亿年内协同演化的结果。地球历史时期岩浆岩和变质岩的演化与循环的认识由于缺乏大数据的综合分析而导致其认识模糊不清。日益发展的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使得统一整合地球历史时期的地球物质成为了可能,为探讨地球物质演化与循环提供了方法保证。利用大数据平台和地球深时大数据系统的综合分析,可以在矿物演化历程与行星地质演化的基本历程和特殊事件之间建立联系,从矿物演化的角度来厘清行星地球及其多圈层演化规律和耦合关系,并解答行星地球如何演化、地球各圈层是否存在共演化关系的基本科学问题。问题4:第五代核能系统会是什么样子?2000年,美国能源部倡议发起的第四代核能系统国际论坛把核能的发展分为四代。第一代是验证工程可行性的原型试验堆。第二代是证明了商业可行性的标准化、系列化、批量化的商业核电站。第三代是经济性和安全性进一步提升的演化型商业核电站设计。第四代是在可持续性、经济性、安全性和可靠性、防核扩散和物理保护等方面显著提升的下一代核能系统。目前对于第五代核能系统的研究仍处于探索交流阶段,暂无成熟的概念界定和目标定义,其实现路径更是少有谈及。如能推动第五代核能系统概念的落地和最终实现,其意义可概括为“四个革新、一个引领”:革新核能开发观念,使产品推动转向需求拉动;革新核能开发模式,从单堆演化转向网络优化;革新核能应用观念,核能将承担平衡调节任务,并支撑能源系统的深度脱碳;引领世界核能创新,助推中国成为世界核能创新高地。第五代核能系统将改变核能作为基荷能源应用的刻板印象,使核能向灵活和多能转变。一是支持核能系统承担平衡调节任务,以支撑其它可再生能源的最大化应用。二是发挥多能担当,助力电网、工业、运输等领域的深度脱碳。通过上述两点助力能源革命深化,助力“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建设。问题5:特种能场辅助制造的科学原理是什么?随着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等领域对轻量化和安全性的持续需求,更多的高强材料,包括超高强度钢、轻合金、复合材料和金属间化合物等,应用于复杂构件。随着材料强度的提高,制造难度显著提高,成形缺陷则更难控制。现有的研究表明,特种能场辅助成形技术在提高此类材料的成形效率和质量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在改善高强难变形材料制造难题方面具有巨大潜力。特种能场辅助制造技术已成为各国研究人员研究的热点方向,不断向工业化应用积极推广。特种能场如何改变成形构件材料组织性能,如何优化特种能场辅助制造的精度与构件性能,都是推广特种能场辅助制造技术的关键科学问题。未来面临的关键难点与挑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特种能场作用效应的量化与作用机理,二是特种能场作用下的力学模型。合理利用特种能场与材料相互作用的多种效应,突破高强难成形材料的制造难题,为我国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等领域关键核心部件的制造提供新工艺,将极大地促进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问题6:数字交通基础设施如何推动自动驾驶与车路协同发展?未来自动驾驶车辆大范围社会化运行局面必然会出现,对交通运输系统而言将是一场变革,道路交通运输系统面临演进换代的挑战。迎接并推动自动驾驶发展,目前国内外面临以下突出问题:一是道路基础设施侧,智能供给能力不足。二是单车感知的精度很难提升。对于支撑自动驾驶社会化运行的新型道路基础设施的研究,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外也无现成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可借鉴,需要适时将自动驾驶研究的支持重点向基础设施侧智能供给研究及综合集成落地应用研究转移。在交通强国建设、新基建、新一代人工智能规划、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等重大国家发展战略实施背景下,交通基础设施肩负着支撑进一步提升交通安全能力、提高运输效率、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交通强国建设重大任务。基础设施是数十年甚至是百年工程,技术发展的不可预测性会对基础设施规划、设计、建设以及资金带来巨大的挑战。基础设施方案一旦大规模部署将直接影响甚至定义未来几十年自动驾驶汽车的发展。因此,自动驾驶和基础设施之间沟通与协同至关重要。以提升道路基础设施侧智能供给能力,推动自动驾驶社会化运行应用落地,符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符合强国建设纲要,符合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十四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等国家重大科技战略部署。问题7:调节人体免疫功能的中医药机制是什么?虽然免疫学的基础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医学也在突飞猛进地发展,但在许多疑难重症的防治方面仍显得不足。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仍然困扰着患者。这些重大、疑难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均与免疫密切相关。中医药能够多层次、多靶点、多途径作用于机体,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在疾病预防和治疗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中药免疫学研究发现,中药既可以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促进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以及造血干细胞的生理功能;还具有免疫抑制功能,能减少炎性因子的释放,抑制或消除抗体的产生,抑制T细胞的增殖等。大多数中药具有免疫双向调节功能,使过高或过低的免疫反应恢复正常。这种双向调节作用,体现了中医“整体观”与“阴阳平衡”理论。因此,通过中医药对机体免疫功能调节作用研究,不仅可以使中医药在重大免疫性疾病防治上发挥作用,还可以推动创新性中药新药的发现和研制。问题8:植物无融合生殖的生物学基础是什么?无融合生殖是一种通过种子进行无性繁殖的生殖方式,可以使杂交品种产生克隆种子,保持杂交后代性状不发生分离,从而永久固定杂种优势。鉴于无融合生殖研究在理论研究和育种实践上的重要战略意义,上世纪80年代我国将其列入“863”高科技计划,由袁隆平等知名专家牵头进行联合攻关。然而,由于无融合生殖发生机制的复杂性,尽管经过了多国科学家近一个世纪的努力,其形成机制依然不清楚,也未能将其成功应用于作物育种中。由于无融合生殖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培育无融合生殖作物被誉为农业研究领域的“圣杯”。通过无融合生殖固定杂种优势是未来农业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研究无融合生殖的生物学基础,并将其引入到主要作物中可以简化杂交种子的生产过程,提高育种效率,大幅降低杂交种的制种风险和成本,同时可以使许多原先难以大规模制种的杂交作物商业化生产成为可能,从而大幅度拓宽杂种优势的利用范围,保障世界粮食安全。问题9:如何优化变化环境下我国水资源承载力,实现健康的区域水平衡状态?水资源是基础性自然资源、战略性经济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水资源在国家“五位一体”建设格局中具有战略性支撑地位。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加速期和关键期,对水资源集约利用和严格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充分考虑我国水资源特性和承载条件,因水制宜、量水而行。基于我国自然地理和经济社会特征,研究变化条件下水资源承载力与水平衡优化这一科学问题,有利于深化认识我国区域水循环要素及其演化规律,完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阐明水平衡状态对于水资源承载力的指标意义,明确诸多水问题及生态环境问题的发生机制,为总结与水资源承载力相适应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模式,有效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提供重要的理论和技术支撑。该研究一是可为正确研判我国水安全保障形势,落实节水优先方针,强化水资源强监管、提升水利发展质效提供直接依据;二是有利于科学规划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合理确定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目标并科学布局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问题10:如何建立虚拟孪生理论和技术基础并开展示范应用?虚拟孪生是在数字孪生的基础上,利用传感器、物联网、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对真实世界中物理实体和智能实体对象的特征、行为、形成过程和性能等进行描述和建模的过程和方法,也称为虚拟孪生技术。它以数字孪生为基础,但更侧重于智能实体或生命体的建模和仿真。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其核心是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因此,如何实现制造物理世界与信息世界的交互与共融,是当前国内外实践智能制造理念和目标所共同面临的核心瓶颈之一。系统分析当前虚拟孪生理论与技术研究进展,构建虚拟孪生理论、技术与应用理论体系,研究提出实现虚拟孪生系统的内容、流程和关键技术,探索其应用前景和有待突破的关键问题或技术,为未来开展虚拟孪生的进一步落地应用提供理论和方法参考。数据孪生组织软件产品,实现数据互联互通和动态可视,研究城市演化规律,提出切实可行的城市改造升级方案,有效解决“数据多效果少”、“单点强而全局弱”、“科技新落地少”等问题,缓解“城市病”。虚拟孪生还可广泛用于经济、社会、军事等领域,如经济与社会发展预测、军事演习与新概念战争研究等。二工程技术难题问题1:如何开发新型免疫细胞在肿瘤治疗中的新途径与新技术?癌症源于生物体细胞不受控制的增殖,可以诱导免疫反应。但免疫系统很难完全清除肿瘤细胞,导致无法被免疫系统有效清除的“免疫编辑”肿瘤持续存在。免疫细胞疗法通过回输免疫细胞,激活或者增强癌症患者的免疫系统对癌细胞的识别和杀伤能力,未来将会在临床工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前景十分广阔。免疫细胞技术是人类彻底治愈肿瘤的希望,是全球前沿医学和资本追捧的热点领域之一。树突状细胞(DC)作为链接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关键节点细胞,能够调动整个免疫系统,抵抗病原体的入侵以及促进肿瘤细胞的清除,成为新型免疫细胞疗法的重点研究方向。新型DC可扩增技术可实现DC疫苗的标准化、批量化生产,可显著减低制备成本,服务更多癌症患者,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此外,新型DC技术还可以对现有的嵌合抗原受体(CAR-T)、T细胞受体(TCR-T)技术等进行更新迭代,使单一靶点变成多靶点T细胞,有利于防止癌症复发,最终提升癌症的治疗效果。问题2:水平起降组合动力运载器一体化设计为何成为空天技术新焦点?水平起降组合动力运载器具有快速、廉价、可靠的特点,可成为低成本天地往返运输工具,具备应急响应发射入轨、在轨维护与按需返回能力,大力推动空间开发。水平起降组合动力运载器一体化设计技术是支撑未来航天运输系统发展与应用的核心技术之一,是未来先进航天运输系统的重要支撑技术之一。通过开展水平起降组合动力运载器一体化设计技术研究,保证运载器高性能、高可靠、安全运行,能够以更加经济有效的方式满足航天运输对于运行成本、使用效能和保障能力的需求。通过航班化运营的方式,可大大降低发射费用,作为降低航天发射成本的有效途径,可实现安全、快速、机动、环保地进出空间,支撑我国航天高密度发射任务,有效服务国民经济建设,推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发展水平起降组合动力运载器,能够大幅提升我国自由进出空间和利用空间的能力,是深入推进航天技术、实现由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的重要内容。发展水平起降组合动力运载器,将进一步服务民生和国民经济,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和社会效益。问题3:如何实现农业重大入侵生物的前瞻性风险预警和即时控制?农业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扩散与危害事关国家生态安全、经济安全、农产品贸易安全和人畜健康。当前,农业入侵生物正呈现入侵源头增多、传入风险提高、入侵地点分散、传播扩散加剧且易于跨境(区域)扩散传播的态势,防控形势十分严峻。一些传播性极强的重大植物病原菌及害虫,极易经由农作物及其产品的国际贸易、人员交流,以及主动迁飞等途径迅速蔓延,跨越国界,引起区域性甚至全球性大流行。农业有害生物入侵不仅仅是简单的植物病虫害或动物疫情问题,入侵生物的发生流行不仅危害食品安全和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直接经济损失,还可能对人类健康构成越来越大甚至是灾难性的威胁,对外交、经济和社会产生巨大影响。因此,站在国际化、全球化视角,从科学研究和专业技术层面,开展农业入侵生物跨境传播预警及防减技术合作的协同攻关,将有力解决入侵生物疫情的源头治理和联防联控关键技术难题,保障社会稳定与公共安全。问题4:信息化条件下国家关键基础设施如何防范重大电磁威胁?强电磁脉冲通常指各类瞬态的高强度电磁场,主要包括高空核爆炸电磁脉冲(HEMP)、高功率微波(HPM)等人造电磁脉冲和地磁暴等自然现象。强电磁脉冲一旦对金融、能源、电力等领域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产生影响,将可能导致交通中断、金融紊乱、电力瘫痪等重大事故。我国在关键基础设施的规划布局、设计建造、运行管理中,没有考虑基础设施对强电磁脉冲攻击的防御问题,也未开展关键基础设施强电磁脉冲威胁系统评估。一旦遭受强电磁脉冲威胁将迅速瘫痪,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影响社会稳定。我国关键基础设施强电磁脉冲防御能力和技术研究还存在较大差距。为了提升我国关键基础设施电磁安全,从而保护经济建设成果,急需突破强电磁脉冲环境耦合效应数值模拟、试验与考核评价、威胁评估建模与仿真、防护加固与减缓方法等关键技术,建立综合试验平台和仿真平台,验证和示范强电磁脉冲防御方法和策略,制定可推广的标准规范和行动指南,快速提升我国关键基础设施强电磁脉冲防御能力。开展此项研究,对确保关键基础设施电磁安全、保护经济建设成果、提升关键基础设施容灾抗毁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问题5:硅光技术能否促成光电子和微电子的融合?信息光电子作为信息化社会的“主动脉”,承担着数据传递和互联的重要功能。信息光电子芯片已然成为“数字化新基建”的核心和基石,也是全球信息通信价值链的关键领域和网络强国建设的“国之重器”。近年来光通信(光互联)、光传感(光测量)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带动了对光电子芯片的海量市场需求。硅基光电子芯片技术即可应用于芯片级光互连,又适用于长距离光纤通信,可实现全功能光电子集成,具有极高的通用性和兼容性,是微电子和光电子两大产业公认的发展方向。随着社会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硅基光电子片上系统芯片将在更广阔的应用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信息领域的光通信(光互联)、光传感(光测量)等技术上全面发挥核心作用。发展超大容量超低能耗的新一代可重构多维度光通信(光互联)技术、多参量多尺度的高灵敏度光测量与光传感技术、超大规模的智能化光计算(光处理技术)是其重要趋势。利用国内现有微电子产业资源和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制造平台,建立健全硅光产业链,可以有效提升我国信息光电子的制造能力,缓解光电子芯片制造工艺的“卡脖子”困境,为我国信息化新基建提供有力支撑。问题6:如何解决集成电路制造工艺中缺陷在线检测难题?在上一代国家集成电路制造02专项中,缺陷在线检测设备的研发投入相对较少,我国在该领域存在明显短板,设备水平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因此,缺陷检测设备是我国半导体产业链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研发集成电路高灵敏度缺陷在线检测技术与装备迫在眉睫。集成电路领域目前是国际科技竞争的主战场和大国博弈焦点。对于集成电路缺陷检测技术及设备,一方面现有最先进技术设备被少数几个发达国家垄断,对我国技术封锁;另一方面,世界范围内7纳米及以下节点的缺陷在线检测技术仍未成熟,设备缺口仍然巨大,谁率先掌握了相应关键技术,谁就掌握了未来主导权,这对我国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因此,突破下一代节点集成电路制造缺陷在线检测技术,不但可以打破以美国为首的技术封锁,解决“卡脖子”问题,还将提升我国制造业整体水平,为交叉领域科技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力和引领推动作用,同时带来巨大经济效应和国际影响力,占领国际竞争至高点。问题7:无人车如何实现在卫星不可用条件下的高精度智能导航?以无人救援车、无人采矿车、无人运输车等为代表的特种无人车是完成现代化作业、抢险救灾等任务的核心无人装备。为提高无人车的紧急救援、联合作业等能力,要求其导航系统具备高精度定位、自主避障、智能路径规划及导引等功能。因此,需要研究具有高精度、全自主的导航方式以及需要解决面向无人车的惯性基智能导航问题。通过惯性与里程计组合导航,实现一定距离内的高精度绝对定位,辅之视觉和雷达传感器,能够获得高精度相对定位信息与环境感知信息,实现自主避障与在线路径规划,满足无人车的实际使用需求。该技术取得突破后,相关研究成果可应用于无人救援车、无人采矿车等,进一步推动无人车向智能化发展,增强无人车的任务效能。同时,相关研究成果可进一步推广应用至多种无人平台,提升无人船、无人机等无人装备的智能化导航水平。问题8:如何在可再生能源规模化电解水制氢生产中实现“大规模”“低能耗”“高稳定性”三者的统一?发展高效低成本的可再生能源和氢能技术是对国家重大需求的及时响应,也是全球减少碳排放和减缓气候变化的优质解决方案。当前,我国可再生能源重点产业布局成熟、链条完备,发电成本已接近化石能源发电成本。针对可再生能源面临的时空波动性和并网难等问题,应以新技术和新材料为基础,将间歇性过剩的可再生能源转化为化学能,方便储运,实现持续稳定的能量供给和多样化的开发利用。但当前电解水制氢技术的发展水平限制了可再生能源转为化学能的转化效率及产业化进程。突破高效、低成本、规模化电解水制氢技术可极大地促进可再生能源、氢能的利用和发展,具备重大经济和生态环境的社会意义:一是缓解可再生能源消纳问题,带动相关产业链深度发展;二是有助于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三是提升生态环境社会效益;四是促进海水资源化利用。本技术取得突破后,将促进我国氢能产业的进步,并有效缓解我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能源问题。问题9:如何突破进藏高速公路智能建造及工程健康保障技术?青藏高原地层岩性复杂多变,新构造运动剧烈,深大活动断裂广布,冰川、冻土与山地灾害群(链)发育,具有“显著的地形高差”、“强烈的板块活动”、“频发的山地灾害”、“敏感的冻土环境”四大地质环境特征,以及“高频冻融循环”、“剧烈干湿交替”、“极端高寒缺氧”三大气候环境特征,由此带来的系列工程技术难题是制约西藏高速交通发展的关键技术因素。实现西藏与祖国内地高速公路直通,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治边稳藏战略思想的政治需要,也是富民兴藏脱贫攻坚的现实需要,更是“一带一路”南亚大通道建设的发展需要。该问题的突破将整体提升青藏高原高速公路建养技术现代化水平,降低工程造价和全寿命成本,提高特殊自然环境下交通设施的供给品质与服务能力,为彻底打通西南战略高地—西藏与祖国内地的高速通道提供全面技术保障。问题10:如何突破光刻技术难题?光刻技术是制造集成电路的关键技术,是通过紫外光、准分子激光、电子束等广义光源和与其敏感的光刻胶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基板上形成微纳结构图形的技术。光刻技术的核心在于光刻机、光刻工艺和光刻胶三个方面。最近十年,国家相关部委组织多个大型项目和专项进行光刻技术和产品的攻关,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跟世界发达国家水平相比,我国光刻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水平仍较落后,差距仍然很大,“受制于人”的困境依然存在。光刻技术属敏感技术,发达国家对光刻技术的转让严格管控,光刻设备的购买属于高度管制,同时光刻胶产品的采购也极易受到限制,将严重影响我国相关产业链,乃至国家安全。光刻技术的国产化必须是包括光刻设备、光刻胶和所使用全部原料的国产化,否则仍不能摆脱受制于人,“卡脖子”的尴尬现状。在光刻机方面,应扩大低端光刻机的市场,优化性能,同时尽快推出国产193纳米浸入式光刻机,实现中端光刻机的国产化;在极紫外(EUV)光刻方面,需要进一步开展相关基础研究。同时,应开展所有种类光刻胶的完全国产化研究。突破光刻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我国相关产业链在世界上的竞争力,更是从国家安全角度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 END —本文转自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作者如接洽版权问题,请联系13901198534谢谢!北京国信品牌评价科学研究院 国内领先的品牌评价咨询、研究和服务机构。研究院可为中华驰名商标和地方著名商标,中华老字号和地方老字号,文化企业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IP资产提供品牌价值报告,以及基于品牌评价的品牌指标化管理咨询,品牌项目营销预算评估,品牌项目授权取费评估等服务。同时还承接各行业、各领域及企业品牌评价体系建设课题研究。电话:010-64679588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只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爱恩斯坦《物理学的进化》Science期刊封面曾在某学术会议看到一位教授的报告中提到“Science 125个问题”。上网搜索后发现:没想到绝大多数问题的提法都十分简单,就像在读《十万个为什么》,有的问题甚至在我们还是孩童时就可能问起过。正如爱恩斯坦所说,提出一个(好)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它需要想象力和创造力,很多现代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发明都来自于人们最纯粹的“好奇心(好问)”。当然,这不仅仅局限于科研学术领域,生活工作创业投资,甚至人生抉择也是类似的。要提出一个好问题,其实绝非易事。德国数学家希尔伯特却在1900年的巴黎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一口气提出了23个最重要的数学问题,统称为“希尔伯特问题”(100年后已基本全部解决),对现代数学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回到本文题目,来看看目前的科学家们都在关注些什么问题!原来为纪念创刊125周年,Science 杂志于2005年7月提出了125个重要的科学前沿问题,包含前25个被认为是最突出的重点问题(highlighted questions)以及其他100个生命科学、物理学、数学等领域的难题。其中涉及生命科学的问题占46%,关系宇宙和地球的问题占16%,与物质科学相关的问题占14%以上,认知科学问题占9%。其余问题分别涉及数学与计算机科学、政治与经济、能源、环境和人口等。在今后的25年时间里(现已过去13年),人们将致力于研究和解决这些科学问题。期刊出处和网址:Science125th Anniversary SPECIAL ISSUE:Vol 309, Issue 5731http://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09/5731以下是这125个科学问题的提法(最重要的前25个问题,附有相关图片):1. 宇宙是由什么构成的?宇宙是由什么构成的2. 意识的生物学基础是什么?意识的生物学基础是什么3. 为什么人类基因会如此之少?为什么人类基因会如此之少4. 遗传变异与人类健康的相关程度如何?遗传变异与人类健康的相关程度如何5. 物理定律能否大统一?物理定律能否大统一6. 人类寿命到底可以延长多久?人类寿命到底可以延长多久7. 是什么控制着器官再生?是什么控制着器官再生8. 皮肤细胞如何成为神经细胞?9. 单个体细胞怎样成为整株植物?单个体细胞怎样成为整株植物10. 地球内部如何运行?地球内部如何运行11. 地球人类在宇宙中是否独一无二?地球人类在宇宙中是否独一无二12. 地球生命在何处产生、如何产生?地球生命在何处产生、如何产生13. 什么决定了物种的多样性?什么决定了物种的多样性14. 什么基因的改变造就了独特的人类?什么基因的改变造就了独特的人类15. 记忆如何存储和恢复?记忆如何存储和恢复后续部分请见(下)篇……对此您有什么看法,请在评论区留言哦
一 文章定位是否准确?SCI稿件分为综述性文章与实验性文章。我们在投稿时首先要对自己的论文有一个准确的定位,这就需要阅读大量的文献,掌握目前该领域研究到了什么状态,研究的热点是什么。我们的工作对当前研究有什么意义。因为期刊是读者交流的主渠道,很多科学家在从事类似研究,有很多未解决问题困扰着他们,如果我们的研究能对这些困扰提出一个论据,哪怕是一个细小分支,这篇论文也可以投一篇IF较高的期刊。二 投稿期刊选择是否正确?稿件定位后,就开始选择期刊了。如何选择准确的期刊呢? 在Google上搜索?那真是海底捞针了! 推荐大家先查看近3-5年的影响因子表格。一般期刊的影响因子的变动不会很大。我们可以先在Excel表格内将采用IF升序或降序的方法将这些期刊进行排列。如果你觉得你的文章可以投稿到1分的期刊,那么你就在IF为1的期刊列内搜索,找到生物学、医学、药学领域的期刊,一次多找几个。然后到期刊的官方网站去看该期刊的征稿范围(Scope),确保范围准确。在选择期刊上,我们还需要注意:1、了解所选SCI期刊的办刊宗旨和范围,包括期刊的读者对象、侧重点和研究兴趣。只有自己的论文主题跟所选期刊的办刊宗旨和范围相符,才有被接受刊发的可能,否则,即使你的论文创新点再好,论文写得再完美,结果也只能是拒稿。另外,如果你的论文信息交叉了几个学科的研究领域,则可以有多种选择。查看投稿论文是否在期刊的收稿范围内多通过浏览其期刊网站主页的方式,可以通过查看Aim & Scope,或者Introction to Author部分。2、准确定位自己的文章,选择恰当影响因子的期刊。我们都希望自己的文章能够在影响因子高的期刊上发表,因为期刊的影响因子越大,如果被接受,说明自己的文章水平越高,影响力也就越大,但是首先要对自己的文章有个准确的定位,只有选择与自己文章定位相符的期刊,发表的可能性才会更大。3、注意所选SCI期刊是否收费。费用包括版面费、彩色图片印刷费。4、明确所选SCI期刊的审稿周期。一篇文章从投稿到刊发,不同的期刊,所需要的时间不同。如果你的文章需要在短期内见刊,那就需要选择一个周期短的期刊。大部分发表的SCI论文首页的作者单位下,都注明了稿件的投稿日期(received date)、修改日期(revised date)和文章最终被接纳的日期(accepted date),我们可以根据这部分内容判断自己的文章在这本期刊上发表需要多长时间。5、确定所选期刊是否在自己单位的统计源内。许多人发表论文是为了评职称,而单位内都有规定的有效期刊,这种情况下,一定要确定自己所选的期刊在自己单位的统计源内,以免辛苦发表的论文得不到单位的认可。三 文章内容是否属于自己原创?SCI是一个尊重文章专利权的期刊库,在你投稿后,期刊就会对其进行查重,一般来说要求论文重复率不超过20%,否则立刻拒稿。而多数科研人员在英文写作时难以避免套用文献中的句子,所以查重和降重更加必要。四 文章内容是否创新?SCI发展到现在,它所拥有的优秀论文量很多,而且一个专题里的优秀论文也是有着一定的数量。所以在后来的科研学者要想把自己的论文发表在sci里,就必须要抢到自己论文的创新性了。具有创新性的论文专题比普遍性的论文专题更容易被收录。我们在写作的时候要从哪些内容上体现新意呢?第一,从观点、题目到材料直至论证方法全是新的。这是在新的领域或者新的方向上得到突破,找到新的出路的一类论文。这类论文写好了,价值较高,社会影响也大,但写作难度大。选择这一类题目,作者须对某些问题有相当深入的研究,且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写作经验。由于论文的所有内容基本为新的,所以在撰写论文的时候需要的是详细而清晰的说明方式,让读者能够一目了然,理解你的新理念。第二,以新的材料论证旧的课题,从而提出新的或部分新的观点、新的看法。这类论文是通过新的内容去认证旧的课题,并从中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所以在撰写的时候,更应该以自己的新观念为主。第三,以新的角度或新的研究方法重做已有的课题,从而得出全部或部分新观点。这类论文的撰写十分考验作者对于已有的课题的了解程度,只有在十分熟悉课题的情况下,才能发现新的视角。第四,对已有的观点、材料、研究方法提出质疑。这类论文是以质疑已有的课题为主,虽然没有提出自己新的看法,但能够启发人们重新思考问题,以便人们继续对该课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了解。文章内容是否需要润色?SCI润色包含两个重要的方面,一个是语法和词语上的润色,一个是内容上的润色,每个方面都很重要。一般来说如果SCI的审稿人知道你是来自国外的作者,往往会比较在意你的英文水平。当然,现在出国留学、交流机会众多,很多人的英文写作已经足够独立解决该问题,不必担心了。但还是有多数人收到编辑发来的拒稿原因是:语言不过关,建议由专业人士进行修改。这个时候你就要多重视了。从文章理解的角度来说,SCI润色后更容易理解,尤其是国外的同行可能更容易读懂你的文章,相比于没有润色的文章,这样的文章被引用的机会更大,更能受读者的欢迎,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先要顺利通过审稿人的审核,这是我们发表过程中较为重视的一个细节。特别声明:本文为艾德思(Editsprings)原创文章,并由我司官方账号在相关平台进行统一推送,禁止一切未经授权的转载抄袭行为!如需转载请联系我司获取授权,并注明详细出处来源。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近日,核心学术期刊《冰川冻土》七年前的一篇《生态经济学集成框架的理论与实践:集成思想的领悟之道》的论文“走红”网络。如果不看内容只看题目,绝对会让非专业的研究生一脸懵逼,非但如此,这命题的专业和宏大,恐怕连宋代综合了二程(程颢、程颐)学说和周敦颐太极图说、研究“心性论”的朱熹都要颤颤惊惊地也要退避三舍了。可是,谁知有“胆大妄为”者心血来潮,竟然无知无畏地去“拜读”这篇专业而宏大、洋洋洒洒三十多页的“大作”,结果发现,全然不是那回事,原来是一位“门生”吹捧“导师”赞美“师娘”的议论性散文。文章说导师“见识像天路一样高远而深邃,胸怀像大海一样宽广而平静,精神想时空一样玄妙而永恒”,而师娘则“风姿绰约,雅致宜人,神情秀越,秾而不艳,美而不娇,宛如丁香花开随风飘,优美感四溢。”这显然与学术研究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好吧,姑且认为“导师”在这位“门生”的眼里“见识如天路,胸怀如大海,精神玄妙永恒”的崇高,师娘也“风姿绰约,美而不娇,宛如丁香花开”的优美。可这崇高和优美与学术研究论文根本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事,为什么一位研究生要将学术论文写成抒情散文?写成抒情散文也就罢了,却还能堂而皇之地发表在对学术要求极为严谨、严肃的核心期刊上?是学术期刊文艺化了?还是专业的学术研究文艺性了?其实,学术期刊的文艺化也罢,学术研究文艺性也罢,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作为一名研究生,对导师、甚至连导师的老婆都要极尽所能地堆砌华丽文辞,脸不红心不跳地大拍马屁,这是不是学术的悲哀?教育的可笑?拍马屁,据说是国人的特长,自元朝流行开来以后,清朝的和珅运用得淋漓尽致,其拍马屁的功夫也是无人能及。众所周知,一般拍马屁者,在官场和商场居多,因为权利之目的,丢弃脸面和尊严,极尽献媚和阿谀奉承者早已司空见惯。可在现代的学术界,这位研究生将学术论文写成辞章华丽的马屁文章,堪称天下奇闻也不为过。这也是核心期刊《冰川冻土》引起舆论质疑的原因之处。因为核心期刊发马屁文章,确实丧失了学术价值所在。但是,要说这篇以《生态经济学集成框架的理论与实践:集成思想的领悟之道》为题,实为“导师”歌功颂德、同时不吝华丽之词赞美“师娘”的文章发表在核心期刊上,我只是感觉有些文不对题和对研究生变成马屁精感到有些不可思议之外,至于核心期刊的发文章、怎么样发文章,倒是见怪不怪了。现在的很多所谓核心期刊,商业意义早已凌驾在学术意义之上了。近日,看到舆论大书特书什么核心期刊的耻辱云云,我不知道他们是故意大义凛然,还是人云亦云。我认为,对于一些所谓核心期刊打着学术研究的名义,向一些职称晋升需要发表论文的作者敛财这种事,大家是心知肚明的,因为这早已是公开的秘密,那些为此义愤填膺者不会不知道。作为一名评论人,我偶尔也在媒体上发表一些评论文章,所以邮箱里时不时地收到一些什么学术期刊的约稿邮件,结果我问到稿费的时候,居然是发我的文章还要收我的费,成了反其道而行之。所以,现在说什么核心期刊的耻辱云云,我是见怪不怪的了。至于这位研究生“门生”把学术论文写成拍“导师”和“师娘”的马屁文,是否发在核心期刊上,在我看来倒不是什么大事,我只是感觉一本核心期刊大张旗鼓地发马屁文好笑,仅此而已。问题的关键在于一个人从小学到研究生,被教育成了马屁精,这才是大事。因为,马屁精是没有原则的,拍马屁者往往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若长此以往,别说学术界,就是整个社会都会被马屁拍得不知所以然,这才是关键所在。所以说,核心学术期刊《冰川冻土》的研究生论文,暴露出的不单单是学术界的问题,还有教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