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2020年中国视频会议行业研究报告》完整版,请关注绿信公号:vrsina,后台回复“综合报告”,该报告编号为20bg0132。 预计随硬件厂商加速回款周期与云视频会议厂商变现模式明朗,中国视频会议市场规模将由2020年的161.5亿元上升至2023年的218.9亿元,云视频会议系统与硬件视频会议系统分别实现24.8%与9.3%的复合增长率。2020年2月,中国新冠疫情爆发,全国各经济面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为避免人员流动造成聚集性感染,政策鼓励全民居家办公,协同办公行业随即迎来井喷式增长:二月效率办公类App月独立设备数环比增长180.6%,日均使用时长环比增长168.2%,以钉钉、腾讯会议、石墨文档等为代表的协同办公软件迎来用户量激增。工商总局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实有主体数量达1.2亿户,其中企业实有主体数量达3858万户,占比由2016年的不足30%上升至31.1%。艾瑞推测,预计2023年,中国企业实有主体数量将达4831万户,结构占比将继续上升至35.0%。新浪VR知识星球报告库以近五千分,所有新浪VR报告都将由管理员上传(包含部分未在其他平台发布的非互联网相关报告)VIP用户福利不定时开启,前1000名还能领领优惠券性价比更高! 新浪VR,早一天看见未来。
视频会议行业日异月新,“新冠”或成催化剂从全球来看,视频会议经历了模拟电视会议阶段、数字视频会议阶段、基于 IP 网络视频会议阶段、多功能统一通信管理平台阶段等阶段。中国视频会议行业起步较晚,但行业发展日新月异。2003 年的“非典” 使视频会议进入大众视野,之后,国内迎来了视频会议发展的爆发期。2019 年底爆发的“新冠”疫情给视频会议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政府在线沟通、学校远程授课、医院在线诊疗、企业在线商讨都离不开视频会议,国内对视频会议的需求愈发强烈。视频会议行业风头正劲,国内厂商纷纷扬帆起航全球视频会议市场稳步增长,未来发展空间巨大。根据 Frost&Sullivan 数据,全球视频会议市场规模在2012-2016 年期间,以 7.5%的复合年增长率从 319 亿美元增长至 426 亿美元。2018 年,中国视频会议市场规模约占全球市场规模的 10%-15%,从 2011 年的 45.5 亿元增长至 2018 年的 160.2 亿元,实现了近 20%的复合年均增长率,预计未来几年还将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华为、苏州科达、视联动力等国内视频会议厂商纷纷布局,抢占市场份额。纵向下沉空间大,横向赋能多行业从纵向来看,视频会议将进一步下沉到更低层级的机构和部门。政府未来势必将使更多基层单位使用视频会议;对企业来说,远程办公逐渐成为现代职场的趋势,对视频会议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从横向来看,视频会议的应用领域会不断拓展,与更多行业和业务相结合,未来不仅涉及政府、金融、教育、医疗、企业、海关等行业,还将拓展到其他领域。云视频厂商立足传统优势,积极布局云化视频业务国内云视频会议市场竞争格局较为分散,主要竞争厂商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依托原有产品优势从不同角度切入云视频领域的老牌视讯/通信厂商,包括华为、中兴、视联动力、苏州科达、亿联网络、真视通和齐心集团(好视通)等;第二类是起步和专注于云视频业务的新生市场力量,以小鱼易联为典型代表;第三类是提供云视频会议服务的互联网公司,包括腾讯、阿里巴巴、字节跳动等。目前,国内视频会议市场的前三大厂商仍然是华为、宝利通和思科,但国内其他厂商也在不断提高自身市场份额。部分精彩内容论述:1.云视频优势凸显,多项技术助力云视频发展云视频又称视频云服务,它是一种基于云计算技术理念的视频流媒体服务,它能够让客户以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式搭建专业的视频系统,从而轻松开展在线视频业务。在典型的云视频流程中,内容提供方采集的视频首先会被编码为特定的格式;视频在上传到云服务器后,为适应不同的网络环境和播放终端通常会在云端进行转码,服务端会提供包括数据统计、内容审核、实时水印等在内的个性化增值服务;视频经由内容分发网络(CDN)加速分发,通过解码最终在内容消费方的终端设备上实现播放。1.1 硬件视频会议系统存在痛点,软件视频会议优势明显1.2 多项技术催生云视频1.2.1 视频编解码与内容分发网络1.2.2 语音对话与视频分辨率1.2.3 视频通信框架协议2.视频会议发展历程2.1 通信技术助力视频会议,行业发展日异月新从全球来看,视频会议经历了模拟电视会议阶段、数字视频会议阶段、基于IP网络视频会议阶段、多功能统一通信管理平台阶段等阶段。2.2 中国视频会议起步较晚,“非典”、“新冠”或成催化剂3.视频会议市场风头正劲3.1 全球市场稳步增长,中国有望后来居上2012-2021 年全球视频会议市场规模目前,全球视频会议系统市场呈现寡头垄断的市场,市场集中度较高。根据IDC 数据显示,仅华为、思科、宝利通这三家企业就占据了全球74%的市场份额,其中思科占比最高,为41%。根据IDC 相关数据,2018 年我国视频会议行业中,市场份额前五名是华为、苏州科达、视联动力、宝利通和思科,占比分别为16.7%、7.8%、7.0%、6.6%和6.3%,前五名企业市场份额占比总计为44.4%。2018 年中国视频会议市场企业占比3.2 国内硬件视频会议市场增速下滑,市场竞争格局固化3.3 软件视频会议破局而出,市场竞争格局分散与硬件视频会议系统相比,软件视频会议系统最大的特点是廉价且开放性好,维护费用较低。在用户日常使用的网络条件下,软件视频会议系统就可以正常使用,并且能够在不同场合使用。在功能方面,软件视频会议在满足视频要求之外,还可以进行数据操作。1C9U: 2015-2023 年软件视频会议市场3.4 发展趋势:纵向下沉空间大,横向赋能多行业从横向来看,视频会议的应用领域会不断拓展,与更多行业和业务相结合。此次“新冠”疫情中,我国公共卫生资源配置不均的问题凸显,为了及时防控疫情,湖北省多家医院纷纷利用视频会议的方式,联系北京等地的重点医院进行远程会诊。随着技术的进步,远程医疗将不再局限于会诊这一业务,也不再局限于某几种病例。此外,视频会议与教育行业的结合愈发紧密,“视讯教室”、“智慧宿管”、“双师课堂”、“平安校园”等教育信息化产品的诞生,都加速了我国教育信息化2.0 时代的进程。在司法方面,内蒙古部分法院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开展远程庭审,使视频会议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3.4.1 云视频赋能在线教育3.4.2 云视频助力远程医疗远程医疗的国内外市场发展空间广阔,对云视频的潜在需求也将持续增加。根据美国远程医疗协会的统计,2019 年有超过1500 万的美国人接受了某种形式的远程医疗服务。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优势医疗资源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因此政府近年来不断鼓励医疗资源共享、远程医疗发展。我国的远程医疗行业市场前景广阔,2018 年我国远程医疗市场规模为130 亿元,预计未来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27.63%。云视频在远程医疗中的应用场景3.4.3 云视频推动基层智慧党建3.5 国内主要厂商:百花齐放,竞争加剧3.5.1 会畅通讯(300578):技术领先,核心竞争力牢固 3.5.2 亿联网络(300628): 注重海外市场,主打终端销售3.5.3 星网锐捷(002396):产品类型丰富,子公司齐发力3.5.4 齐心集团(002301):“云+端”战略布局视频会议本文部分数据来源:东兴证券,1C9U基于让百度用户快速理解的方向编辑,感谢支持。
如需报告请登录【未来智库】。1、云视频优势凸显,多项技术助力云视频发展1.1 硬件视频会议系统存在痛点,软件视频会议优势明显目前,视频会议系统可以分为硬件视频会议系统和软件视频会议系统。硬件视频会议是基于嵌入式架构的视频通信方式,依靠 DSP+嵌入式软件实现视音频处理、网络通信和各项会议功能。其优点在于性能高、可靠性好,大部分中高端视讯应用中都采用了硬件视频方式;但其缺点也十分明显,部署成本高, 初始投入较多,且操作复杂,仅能在会议室内使用,另外还需要专门 IT 人员维护,后期维护成本高。软件视频会议是基于高级会议 PC 架构的视频通信方式,主要依靠 CPU 处理视、音频编解码工作。其最优点与硬件视频会议相反,初期部署成本较低,企业无需大规模改造网络,后期维护成本低,并且可以实现在会议室、电脑、移动状态下的多方视频沟通。但软件视频在稳定性、可靠性方面还有待提高,视频质量普遍无法超越硬件视频系统。软件视频会议的典型代表是云视频会议。云视频会议以云计算为核心,供应商提供云计算服务,一般采用公有云的方式部署,企业通过网络即可实现跨地域多方视频通话。云视频优势在于 SaaS 模式按月租用,前期投入小,而且支持绝大多数智能设备,接入会议简单快捷,还无需专人维护,后期维护费用低。在视频会议行业中,云视频会议将成为该行业新的增长点。1.2 多项技术催生云视频云视频又称视频云服务,它是一种基于云计算技术理念的视频流媒体服务,它能够让客户以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式搭建专业的视频系统,从而轻松开展在线视频业务。在典型的云视频流程中,内容提供方采集的视频首先会被编码为特定的格式;视频在上传到云服务器后,为适应不同的网络环境和播放终端通常会在云端进行转码,服务端会提供包括数据统计、内容审核、实时水印等在内的个性化增值服务;视频经由内容分发网络(CDN)加速分发,通过解码最终在内容消费方的终端设备上实现播放。云视频传输涉及到视频的编码、解码,从而实现兼顾清晰和流畅的观看体验。在云视频传输过程中,首先由内容提供方将采集的视频编码为特定格式。其次,视频上传到云服务器后,由于用户的网络环境、播放终端不同,通常会在云端进行转码,并根据终端用户的带宽情况选择不同码率的视频文件进行传输, 从而实现兼顾清晰和流畅的观看体验,之后视频经由内容分发网络(CDN)加速分发;最终,在不同用 户的终端设备上解码,并实现流畅、清晰地播放。1.2.1 视频编解码与内容分发网络视频编解码和内容分发网络是视频云服务中的两项关键技术。视音频编解码指通过视音频编解码算法对 视音频信息进行数据压缩和解压缩。在进行图像初始采集后,视音频数据往往有大量的冗余信息,不利于网络传输、存储和处理。通过视音频编码算法进行压缩、解压缩可以提高传输效率。视频压缩标准主要有 ITU 定义的专用于低比特率视频电话的标准,包括 H.261/2/3/5;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针对消费类应用对运动图像压缩定义 MPEG 标准,包括 MPEG1/2/4;由 ITU 与 ISO 联合视频小组 JVT 定义的 H.264 编解码技术。当前视频编码已经进入到后 1080P 时代,由 H.264 主导的视频编码标准正在被撼动。早在 2013 年,新一代的视频编码标准 H.265 就完成了标准的制定工作,但受限于当时的应用环境而没有得到广泛的普及。相比 H.264,H.265 的最大优势是可以在维持画质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将视频传输的带宽减少到 H.264 的一半。目前主流的视频云厂商部分或已经支持 H.265 标准,或正在计划支持 H.265 标准,随着未来软件和硬件环境的支持,H.265 标准将成为视频云服务的标配。视频编解码技术决定了抗丢包率、延迟时间等技术指标。H.264 为第二代视频编解码标准,又称为 AVC, SVC 是以 AVC 为基础增加了更多高效算法工具的编码标准,相比 AVC 更适应复杂网络环境、成本更低, 因此更适合云视频应用。AVC 实际上是 H.264 编码标准的别名,但自从 2007 年 H.264 增加了 SVC 部分后,大家通常把不包含 SVC 的部分称为 AVC,将包含 SVC 的编码标准称为 SVC。在流媒体分发技术方面,P2P 技术因为充分利用边缘设备,从而缓解视频云服务中的高带宽成本的痛点, 因而被越来越多视频云厂商运用到内容分发领域。P2P 扩展性好,CDN 可靠性高,P2P 与 CDN 结合,两者取长补短,尤其适用于流量较大、热度集中且相同资源利用率高的应用场景。1.2.2 语音对话与视频分辨率在视频会议中,通常会有多对多的语音对话,实现该功能主要通过语音采集、编码、传送、解码、语音 重现等步骤来实现。音频编码技术可以缩小占用的带宽,在实际的语音通话应用中不可或缺。目前行业内主要的音频编解码标准包括 G.711、G.722、G.728、G.723.1、G.729、G722.1、AAC_LD 等,其中 AAC 支持采样率 48K,达到高保真 CD 音质效果;在编码延时上,AAC 编解码为 20ms,效果较好。视频会议的呈现还依赖视频的分辨率,高清晰度是视频技术发展的主线之一。视频技术的分辨率实际是 指图片的分辨率,一个视频是由无数的相同分辨率图片组成,分辨率大小决定了视频的清晰度,分辨率越高,视频的质量也越高。但同时,分辨率的增加需求更高的视频流码率,会要求更高的网络传输带宽和速度。视频技术的发展经历了 CIF 格式、480P、720P、1080P、2K、4K。目前,高清晰度(4K)是视频发展的主流趋势。2019 年工信部等联合发布的《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提出了到 2022 年我国超高清视频产业的发展目标,在政策引导和各方资源积极投入下,产业总体规模有望超过 4 万亿元, 超高清视频用户数达到 2 亿,4K 产业生态体系基本完善,8K 关键技术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取得突破,形成技术、产品、服务和应用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1.2.3 视频通信框架协议视频会议的发展离不开国际标准的制定,国际标准的重要性在于解决了不同厂商产品的互通和兼容性问题,从而实现了真正的互联互通,保护了用户的利益;同时降低了厂商研发和用户建网成本,使得视频会议真正推广开来。视频通信的组网协议从 60 年代的各公司专用系统发展到如今的 SIP 协议,极大促进了行业发展。目前国际标准有 H.320、H.323(ITU)和 SIP(IETF)3 个标准集,其中 H.323 是目前的主流标准,SIP 将会是下一代标准。H323 标准是 ITU-T 组织于 1996 年在 h.320 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基于宽带 IP 网的视讯会议系统系列协议的集合,涵盖了音频、视频及数据在以 IP 包为基础的网络上的通讯,允许不同厂商的多媒体产品和应用能够互操作。SIP(会话初始协议)是 IETF 于 1999 年提出的在 IP 网上进行多媒体通信的应用层控制协议,是 IETF 标准进程的一部分。SIP 协议则更为简单、开放、灵活,目前的大部分主流网络视讯产品均支持 H.323,并可兼容 SIP 协议以适应未来发展。从标准的完备性而言,H.323 是关于在 IP 环境中实时多媒体应用的完整标准族,对于呼叫的建立、管理以及所传输媒体格式等各个方面都有完善而严格的规定;而 sip 标准严格意义上讲是一个实现实时多媒体应用的信令标准,自身不支持多点的会议功能以及管理和控制功能,而是要依赖于别的协议实现,如ITU-TSG16 小组提出的 sip 运用规范,影响了系统的完备性。从系统实现的难易性而言,h.323 标准的信令信息是采用符合 asn.1per 的二进制编码,并且在连接实现全过程都要严格标准的定义,系统的自由度小,如要实现大规模的应用,需要对整个网络的各个环节进行规划。SIP 标准建立在 SMTP(简单邮件传送协议)和 HTTP(超文本传送协议)的基础之上,信令信息是基于文本的,采用符合 iso10646 的 utf-8 编码,全系统的构造结构相对灵活,终端和服务器的实现也相对容易成本也较低,从网络运营商的角度考虑,构造一个大规模视频通讯网络,采用 sip 系统的成本要廉价许多,而且也更具有可实现性。从组网结构而言,H.323 协议倾向于严谨的层次化结构,由多点控制单元(MCU)集中执行会议控制功能, 所有参加会议终端都向 MCU 发送控制消息,不支持信令的组播功能,限制了可扩展性,降低了可靠性; 而 SIP 设计上就为分布式的呼叫模型,具有分布式的组播功能,其组播功能不仅便于会议控制,而且简化了用户定位、群组邀请等,并且能节约带宽。2. 视频会议发展历程2.1 通信技术助力视频会议,行业发展日异月新从全球来看,视频会议经历了模拟电视会议阶段、数字视频会议阶段、基于 IP 网络视频会议阶段、多功能统一通信管理平台阶段等阶段。模拟视频会议阶段:发达国家率先研究,各种产品难以互通。贝尔实验室于 1964 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模拟技术可视电话 picture phone MOD-I,之后发达国家纷纷开始研究模拟视频会议。早期的视频会议系统以模拟方式传输,传送的是黑白图像,局限于在两个地点之间,并且还要占用很大的带宽,费用很高,因此此后并没有得到较快发展。在这一阶段,代表产品有美国贝尔实验室的可视电话、英国 BT 公司的 1MHZ 带宽的黑白会议电视会议。到 70 年代中期,数字图像和语音编码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 模拟系统开始逐渐转向数字系统。但早期的视频会议并没有统一的标准,都是在各自研发的技术基础上实现的,所以各种视频会议产品很难实现互通。数字视频会议阶段:各种技术发展迅猛,为视频会议提供技术支撑。80 年代以来,随着微电子、计算机、数字信号处理及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视频会议的理论研究以及实用系统研制方面得到迅速发展。这个时期,数字视频会议系统取代了模拟视频会议系统,其传输图像占用频带比较窄,质量也比较好,从而得到发展,在某些地区开始形成了视频会议网,如 80 年代初期,日本和美国研制出的 2Mbps 彩色数字视频会议系统,形成非标准的国内视频会议网。80 年代中期,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飞速发展,图像编码解码技术取得突破,信道费用降低,为视频会议走向实用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条件。但这一时期的数字视频会议系统一直使用专用的编解码硬件和软件,要求互通的会议终端使用的编解码器必须来自同一个厂商,否则不能正常工作,从而极大地阻碍了视频会议系统的可扩充性和各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基于 IP 网络视频会议阶段:受益于互联网发展,视频会议步入高清时代。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光纤接入也得到普及,高清视频成为了可能。基于 internet 的硬件方式视频会议和纯软件方式的视频会议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 H.323 协议的推出,视频会议系统得到空前地发展。2008 年 KEDACOM 发布首款1080P 高清视频会议系统,标志着视频会议系统进入到高清时代。H.264 是一种高性能的视频编解码技术,它是由 ITU-T 和 ISO 两个组织联合组建的数字视频编码标准。H.26 堪称是当今高清晰多媒体通讯的基石,HD-DVD 与蓝光DVD 均采取 H.264 作为其制作标准。H.264是在 MPEG-4 技术的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采用“回归基本”的简洁设计,其最大的优势是具有很高的数据压缩比率,且在具有高压缩比的同时还拥有高质量流畅的图像。高清视频会议常用的网络通讯协议包括 ITU-T 提出的 H.323 协议和 IETF 提出的 SIP 协议。H.323 集中控制便于计费,对带宽的管理也比较简单有效。SIP 为分布式的呼叫设计,便于会议控制,且简化了用户定位、群组邀请等,具有简练、开放、兼容和可扩展的特点。多功能统一通信管理平台阶段:惠及多个行业,发展前景无限。多业务全面融合时代,多媒体通信管理 平台,集成视频会议、视频监控、应急指挥调度、即时通信、视频点播、桌面应用、VOIP 电话、办公软件协同等应用于一体,支持多协议的转换和兼容,支持移动网络和 Internet 网络融合,具有大容量组网、智能网络适应、高保真视音频、软硬结合、多业务融合、平台开放能接入第三方设备等特点。随着5G 时代的到来,视频会议市场或将替代实体会议,行业发展前景可观。2.2 中国视频会议起步较晚,“非典”、“新冠”或成催化剂90 年代中期,视频会议正式进入中国,初期发展比较缓慢,并首先服务于国务院和各省级政府部门。2003 年的“非典”使视频会议进入大众视野。据统计,“非典”期间已部署视频会议系统的单位,系统使用频率惊人,掀起国内视频会议发展热潮。在这一阶段,我国使用的视频会议系统大多还是从国外进口, 国内暂不具备视频会议的研发及相关设备的生产条件。2002 年“非典”过后,国内迎来了视频会议发展的爆发期。国内厂商也嗅到了商机,纷纷开始布局视频会议的研发。出于保密及信息安全方面的要求,我国政府在视频会议系统采购领域逐渐删除了对国外厂商的采购计划。信息安全和保密的特殊要求阻碍了国外视频会议厂商进入党建市场,从而为国内厂商带来了广阔前景。2019 年底爆发的“新冠”疫情给视频会议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政府在线沟通、学校远程授课、医院在线诊疗、企业在线商讨都离不开视频会议,国内对视频会议的需求愈发强烈。3. 视频会议市场风头正劲3.1 全球市场稳步增长,中国有望后来居上根据 Frost&Sullivan 在 2018 年发布的《全球视频会议市场研究报告》,全球视频会议市场规模在2012-2016 年期间,以 7.5%的复合年增长率从 319 亿美元增长至 426 亿美元。预计从 2017 年至 2021 年,全球视频会议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 8.3%或更高,未来市场发展空间巨大。2018 年,中国视频会议市场规模约占全球市场规模的 10%-15%,从 2011 年的 45.5 亿元增长至 2018年的 160.2 亿元,实现了近 20%的复合年均增长率,预计未来几年还将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目前,全球视频会议系统市场呈现寡头垄断的市场,市场集中度较高。根据 IDC 数据显示,仅华为、思科、宝利通这三家企业就占据了全球 74%的市场份额,其中思科占比最高,为 41%。根据 IDC 相关数据,2018 年我国视频会议行业中,市场份额前五名是华为、苏州科达、视联动力、宝利通和思科,占比分别为 16.7%、7.8%、7.0%、6.6%和 6.3%,前五名企业市场份额占比总计为 44.4%。3.2 国内硬件视频会议市场增速下滑,市场竞争格局固化据 IDC 预计,2019 年国内硬件视频会议市场空间将接近 6 亿美元,增速将下滑至 6%左右。目前,国内硬件视频会议竞争格局固化。多年来,硬件视频会议系统近 80%的市场份被华为、苏州科达、宝利通、思科占据。3.3 软件视频会议破局而出,市场竞争格局分散目前我国企业软件视频会议市场规模虽不及硬件视频会议市场,但其增速较快。据 IDC 统计,2018 年国内软件会议市场规模仅 1.7 亿美元,虽不到硬件视频会议市场规模的 1/2,但未来增速可观。预计 2023 年国内软件会议市场规模达到 5.4 亿美元。按此趋势,2025 年国内软件会议市场规模将超过硬件视频会议。与硬件视频会议系统相比,软件视频会议系统最大的特点是廉价且开放性好,维护费用较低。在用户日常使用的网络条件下,软件视频会议系统就可以正常使用,并且能够在不同场合使用。在功能方面,软件视频会议在满足视频要求之外,还可以进行数据操作。鉴于软件视频会议系统在功能、部署成本、维护成本、便捷性等方面的优势,软件视频会议系统将受到更多用户的喜爱,预计未来逐渐侵蚀硬件视频会议的市场份额,从而成为视频会议行业的主导。就此次“新冠”疫情的需求来看,许多行业都产生了对视频会议的巨大需求,预计未来视频会议系统将进一步向各行业渗透,尤其是中小型企业有望成为新的市场增长点。而硬件视频会议系统的固有缺陷促 使中小企业倾向购买软件视频会议系统,这将进一步扩大软件视频会议系统的市场规模。国内以云视频会议为代表的软件会议市场竞争格局分散。2018 年国内软件视频会议 CR6 不到 50%,以好视通、小鱼易连、会畅通讯等为代表的云视频会议厂商正在加大力度扩大市占率,以求在市场高速增长初期建立领先优势。3.4 发展趋势:纵向下沉空间大,横向赋能多行业视频会议的应用场景十分丰富,包括政府、金融、教育、医疗、企业、海关等各方面,其中政府是目前国内视频会议市场的主要应用场景。以苏州科达为例,其行业解决方案涉及公安、检察院、法院、医疗、教育、交通等多个领域。从纵向来看,视频会议将进一步下沉到更低层级的机构和部门。政府一直重视县、乡、村等基层单位工 作的开展情况,未来势必将使更多基层单位使用视频会议,视频会议不再只是上级部门的配备;对企业来说,企业内部沟通至关重要,远程办公逐渐成为现代职场的趋势,这都意味着企业未来不可避免地需要视频会议。随着云视频会议的逐渐完善,低成本的云视频会议将成为中小企业的首选。从横向来看,视频会议的应用领域会不断拓展,与更多行业和业务相结合。此次“新冠”疫情中,我国公共卫生资源配置不均的问题凸显,为了及时防控疫情,湖北省多家医院纷纷利用视频会议的方式,联系北京等地的重点医院进行远程会诊。随着技术的进步,远程医疗将不再局限于会诊这一业务,也不再局限于某几种病例。此外,视频会议与教育行业的结合愈发紧密,“视讯教室”、“智慧宿管”、“双师课堂”、“平安校园”等教育信息化产品的诞生,都加速了我国教育信息化 2.0 时代的进程。在司法方面,内蒙古部分法院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开展远程庭审,使视频会议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3.4.1 云视频赋能在线教育在线教育的飞速发展,带来教育行业直播授课、视频授课需求大幅增长,云视频的应用能够使教育在线化程度提高,为线上教学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视频服务,尤其是互动直播云服务的发展为直播教学铺平道路。在线教育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用户规模持续走高。根据艾瑞咨询数据,2018 年我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达2517.6 亿元。若按照每年 10的增长率预测,2033 年我国在线教育市场将达到万亿规模。与此同时,我国在线教育付费用户规模也在持续走高,2018 年达到 1.3 亿人,若按照 10的增长率,预计 2028 年我国在线教育付费用户达到 3.5 亿人。在线教育市场规模扩大,表明各学校、教育机构对云视频的潜在需求庞大。3.4.2 云视频助力远程医疗远程医疗的国内外市场发展空间广阔,对云视频的潜在需求也将持续增加。根据美国远程医疗协会的统计,2019 年有超过 1500 万的美国人接受了某种形式的远程医疗服务。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优势医疗资源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因此政府近年来不断鼓励医疗资源共享、远程医疗发展。我国的远程医疗行业市场前景广阔,2018 年我国远程医疗市场规模为 130 亿元,预计未来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27.63。国家医疗卫生经费支持为云视频快速增长提供基础。根据研究机构 Frost&Sullivan 统计,中国国家医疗卫生支出于 2018 年达到 15,291.0 亿元,基于 2014 年至 2018 年的时间跨度,年均复合增长高达 10.7%。国家经费支持为远程医疗行业发展提供了基础,进而促进云视频赋能医疗行业,打开云视频市场空间。3.4.3 云视频推动基层智慧党建近年来,我国党建工作不断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持续推进。2018 年以来,政府发布多个文件,要求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推进"智慧建党"、党建信息化建设,拉动了对视频会议业务的需求。智慧网络党建作为网络信息技术和党建工作相结合和重要平台,相对传统党建而言,是一种新超越。智慧网络党建为执政党建设打造了一个先进的技术平台,实现基层党建工作由"单边灌输"向互动交流的转变。目前,全国拥有党员近 8900 万名,基层党组织近 440 万个,未来智慧党建有望成为云视频需求新动力。智慧党建近两年迅速发展,是云视频领域的一片蓝海市场,预计未来几年市场空间广阔。3.5 国内主要厂商:百花齐放,竞争加剧国内云视频会议市场竞争格局较为分散,主要竞争厂商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依托原有产品优势从不同角度切入云视频领域的老牌视讯/通信厂商,包括华为、中兴、视联动力、苏州科达、亿联网络、真视通和齐心集团(好视通)等;第二类是起步和专注于云视频业务的新生市场力量,以小鱼易联为典型代表;第三类是提供云视频会议服务的互联网公司,包括腾讯、阿里巴巴、字节跳动等。目前,国内视频会议市场的前三大厂商仍然是华为、宝利通和思科,但国内其他厂商也在不断提高自身市场份额。3.5.1 会畅通讯(300578):技术领先,核心竞争力牢固3.5.2 亿联网络(300628): 注重海外市场,主打终端销售3.5.3 星网锐捷(002396):产品类型丰富,子公司齐发力3.5.4 齐心集团(002301):“云+端”战略布局视频会议……(报告观点属于原作者,仅供参考。报告来源:东兴证券)如需报告原文档请登录【未来智库】。
机构:兴业证券投资要点 视频会议发展如火如荼。视频是当今社会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作为重要 的视频应用之一,视频会议市场持续扩张。据 Frost & Sullivan 预测,全球 视频会议市场规模至 2021 年将达到 646 亿美元(包括终端、系统、配套 硬件)。其中,中国市场约占 10%-15%左右。 目前,国内视频会议的前三大厂商仍然是华为、宝利通和思科,然而受网 络信息安全监管加强、市场下沉、当前国际贸易形势严峻等影响,国产替 代加速,预计国内视频会议厂商的增长将高于整体视频会议市场的增长。 5G+视频云,解决当前视频会议的核心痛点——清晰度与兼容性,驱动视 频通信行业再次蓬勃发展。 1、5G 的到来,将解决视频会议的第一个痛点——清晰度问题。清晰度是 视频会议的首要痛点。虽然目前视频会议系统已经得到普及,但清晰度和 时延仍遭到最多的诟病。而高清、超高清视频需要更高的网络带宽,4G 无法满足。5G 的实际使用速率有望高于 100Mbps,并且具有更小的端到 端时延,将以更快的速度和连接满足超高清视频通信的网络要求,带来全 新的用户体验。 2、视频云加速渗透,将解决视频会议的第二个问题——兼容性问题。兼 容性是视频会议的又一大痛点。据 Gartner 预测,全球视频会议解决方案 的市场规模至 2022 年将达到 71 亿美元(仅包括终端、系统),其中云视 频会议是驱动市场增长的主要来源。很多传统硬件视频会议系统都是自成 体系,对扩展的 SIP 协议兼容性差;视频云通过 H.323/SIP 协议,兼容多 品牌硬件终端,实现跨终端、全平台、全场景的互联互通。 视频云百花齐放,叠加进口替代,投资价值显著。按照商业模式,可将视 频会议提供商划分为三类:①硬件为主的厂商,主要提供硬件视频会议系 统,以设备销售作为主要收入来源,代表是 Cisco、Polycom、华为、苏州 科达等传统硬件厂商,以及拟科创板上市的视联动力;②软硬并重的厂商, 主营业务兼顾视频云服务与硬件设备,旨在“云+端”协同发展,代表有亿 联网络、小鱼易连;③软件为主的厂商,专注于云平台建设,主要收取软 件服务费,可能适当增加硬件投入以提升用户体验,代表是 Zoom、全时、 二六三、好视通、会畅通讯。 重点推荐:二六三、亿联网络 1、 二六三(002467):视频云领域发展潜力巨大 2018 年二六三将 263 电话会议、网络会议和视频会议进行了统一融合,用户 只需一个 263 企业会议账号,即可召开任何所需类型的会议,实现统一用户 管理、产品权限管理、会议预约和使用管理等。针对大量已购硬件视频会议 系统(包括宝利通、思科、华为、中兴等品牌设备厂商)的企业客户,263 视频会议从协议层进行完美的兼容,客户可以充分利用已有设备,通过 263 的云服务,即可快速、低成本的解决扩容、外网和移动接入等迫切需求,很 好解决了传统视频会议 MCU 无法灵活扩容、使用复杂、对专线专网依赖性 大等问题。 作为第三方公司,263 在视频云市场的优势在于:① 263 一直专注于服务企 业级市场,在企业邮箱市场排名第五;②2015 年收购的子公司展示互动是企 业直播领域的龙头,服务于全球 1000 多家大中型企业及知名教育培训机构用 户,如 IBM、华为、联想、京东、阿里巴巴、新东方、尚德、广汽本田、交 通银行、南方电网等。 维持二六三 2019-2021 年归母净利润 1.63 亿、2.12 亿、2.77 亿的预测,对应 当前市值(2019 年 7 月 2 日) ,PE 为 54 倍、41 倍、32 倍,维持“审慎增持” 评级。 2、 亿联网络:SIP 话机业务保持领先,VCS 业务后劲十足 亿联网络在 IP 终端领域竞争力卓著,众 所周知。我们预计亿联网络在全球 IP 终端市场的份额有望由 2018 年的 26%进一步提升至 40%,仍能保持 3 年以 上 20%的增长,是亿联网络业绩的稳定器。 亿联自 2015 年倾力推出 VCS 业务,定位于处于爆发阶段的中小型会议室市 场,已实现连续三年 100%的复合增长。同时,亿联已经打造了“云+端”的 完善产品线,进一步降低VCS部署门槛,通过复用IP终端渠道、绑定Microsoft 等战略打响品牌,成长动力强劲。我们预计,2019 年亿联网络 VCS 收入占 比将达到 15%以上,成为增长的核心动力。预计 2019 年中国和全球 VCS 市 场规模将达 10 亿美元、 79 亿美元,是 均为响应 IP 终端市场规模的 5 倍以上。 据我们测算,亿联在全球 VCS 市场份额仅需达到 3.5%,即可“再造一个亿 联”,彻底打开成长天花板。 维持公司 2019-2020 年归母净利润为 10.1/12.7 亿元的预测,对应当前市值 (2019 年 7 月 2 日)PE 为 35 倍、28 倍,维持“审慎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5G 网络建设推进缓慢,网络带宽提升缓慢;贸易战局势恶化、人 民币汇率波动;互联网巨头切入视频云通信,导致行业竞争压力陡增。
6月8日,国内智能平板市场领军品牌MAXHUB召开线上新品发布会,一举发布V5系列七款新品,包含新锐版、经典版、时尚版、科技版、至臻版、旋转版、双屏版,分别精准针对差异化明显的会议市场,匹配不同类型企业客群的需求。不仅如此,此次发布会上,作为业内第三方,迪显咨询也分享了对智能会议平板行业的未来趋势分析。在2020第一季度《IFPD会议市场研究报告》中,迪显咨询做出预测,全球范围内智能会议平板的潜在市场将近1.2万亿规模,而2020年全球IFPD出货微幅下滑后将迎来报复性反弹。迪显咨询联合创始人方影超在会上表示,新业态下,MAXHUB等目前行业的引领者将凭借着研发实力和市场洞察力持续保持行业市占率优势。《IFPD会议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Q1全球会议IFPD出货量共计8.2万台,同比上涨25%,销售1.7亿美元,同比上涨10%。疫情导致远程协作需求有所提升,海外会议市场保持着强劲增长动力,今年的总体出货较去年大幅提升。从未来市场空间来看,迪显咨询预估全球总体会议室数量超过7500万间,仅在中国就有超过2000万间会议室,将在中国形成约为3300亿的智能会议平板市场,而从全球范围来看,这一数字将达到1.2万亿。同时,报告也对市场未来五年的发展进行了预测,报告显示,国内会议市场预计仍能保持正向增长,而海外会议市场预计亦将保持一定上涨幅度。虽然2020年全球IFPD出货微幅下滑,但2021年将迎来报复性反弹。基于如此乐观的市场判断,智能会议平板的市场需求变化、品牌格局以及产品趋势又将如何发展?迪显咨询认为,由于视频会议市场空间的增大,云视频会议及会议平板呈高增长。集成了多重功能于一体的会议平板代替了早期投影仪、电视和会议单屏的功能,成为更受企业用户欢迎的产品。而从全球TOP品牌市场占比来看,在2020年第一季度MAXHUB加速布局,全球出货量市占率提升至19%,三星占比15%,夏普市占率达10%,位列二、三名,TOP3合计市占率达到44%。【1】《IFPD会议市场研究报告》显示,目前中国品牌在全球市场中市占率已经达到53%。在全球市场潜力增长的情况下,中国品牌所占已超过“半壁江山”。之前奥维云网的相关数据显示,头部企业MAXHUB在2017年、2018年、2019年连续三年的国内市占率排行榜中都位列第一,【2】而再结合此次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市场出货量市占率第一的成绩,可见MAXHUB的市场优势已由国内延伸到国外,其行业先行者地位难以撼动。雄厚的技术积累与大量的研发投入是MAXHUB不断实现产品创新的动力源泉。MAXHUB的母公司视源股份在研发创新上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据视源股份2019年年度报告显示,其在研发方面投入连年加大,19年高达10.01亿元。此外,MAXHUB作为视源股份的旗下品牌,其母公司基于信息化管理的快速供货优势和规模优势也为MAXHUB的品质、供应链提供了有力保障。视源股份作为国内领先的交互智能平板供应商,有着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布局和较为完整的供应链管理能力,构建了显示驱动、工程制造、品质管控的核心竞争力,给MAXHUB这个品牌提供有力的品质和供应链保障;同时因规模效应,使得公司成本优势更明显,进而确保MAXHUB能够快速为客户提供品质良好、更具性价比的产品。不仅如此,作为服务企业办公的设备,MAXHUB意识到,智能会议平板基于B端的产品特性需要更加突出垂直的行业场景以及对业务流的整合,只有各个板块环环相扣才能解决B端客户切实的业务问题。因此,MAXHUB在发布会上正式启动X+计划,同迈聆、兆芯、统信、金山等优秀的行业合作伙伴一起,利用交互以及视觉技术,孕育更多基于场景的解决方案,共同为企业赋能,引领智能会议平板行业持续进阶。从开创者到引领者,一路走来MAXHUB已经被应用在金融、互联网科技、医疗、制造、地产、政务等多个行业,据MAXHUB营销数据显示,目前已经有包括腾讯、平安科技等超一半中国500强企业均选择了MAXHUB。本次V5系列新品发布更凸显了MAXHUB将坚持通过技术创新,为用户带来更智能、更便捷、更高效会议体验的决心。未来,MAXHUB将持续帮助企业提升会议效率及运营效率,部署企业级服务生态入口,并开拓商用显示更多细分领域。参考资料:【1】数据来源:DISCIEN官微:二季度新品盘点,看会议平板/协作市场发展之路(二)【2】数据来源:奥维云网报告《2017年中国大陆会议平板市场研究报告》《2018年中国大陆会议平板市场研究报告》《2019 Q4中国商用平板市场研究报告》
近日,权威机构迪显(DISCIEN)发布了报告《2020 Q2全球IFPD市场研究报告》,报告显示:2020年上半年中,中国会议平板市场出货量共计86.8K,同比上涨45%,其中MAXHUB在中国会议平板市场依然保持领先,市占率达到30%。中国市场疫后快速恢复,MAXHUB保持领先迪显报告显示,2020年上半年中国会议平板市场出货量共计86.8K,同比上涨45%,上半年会议平板销售额共计17.7亿元,同比上涨68%【1】。国内市场的快速恢复,一方面是由于一季度的疫情影响,远程协作需求不断增长,二季度疫情情况控制后,中国会议平板市场得以快速恢复;另一方面是二季度各家会议平板新品的集中发布,各类品牌诞生出极大的品牌效应共同推进市场快速发展。而在上半年总体排名中,MAXHUB会议平板继续延续一季度的优势,以市占率30%的优势依旧保持领先。据悉,MAXHUB在二季度发布了新品MAXHUB V5系列产品,通过打造细分场景专业会议方案,为不同需求的企业用户提供"量身定制"的智能会议方案,进而保障了MAXHUB二季度的领先优势。远程协作市场巨大,一体多能成趋势迪显报告指出,全球会议市场来看,会议室显示市场中IFPD渗透率低,对标产品为投影及FPD,对标总市场盘为135亿美元,而视频会议市场今年总销售额预计在700亿美元以上,远程协作市场盘优势明显。因此具有具有远程协作功能的会议平板将更受欢迎,而从上半年发布新品情况来看,各家新品迭代程度不一,技术、方案较为分化,但也有部分品牌呈现出一台IFPD同时满足本地及远程协作需求,MAXHUB便是其中之一。MAXHUB发布的V5系列新品,延续了以往一台产品便轻松满足本地及远程协作需求的基础上,针对远程协作做出了优化,比如其中的V5双屏版,支持双屏双流,一屏进行高清视频会议,一屏实时数据、资料共享,可以全程保持流畅的视频通话,同时还可以随时对共享的文件资料进行分析、批注讲解。高集成化成标配,差异化发展成关键迪显报告指出,在远程协作市场盘优势明显的前提下,消费者更期望于产品功能齐全,会议平板功能高度集成化已经是市场共识。未来会议平板将由贴合、触控、摄像头像素、拾音距离,盖板玻璃厚度、屏占比等各类复杂参数决定产品高中低端,进而形成品牌产品矩阵。这意味着,在功能高度集成化已然是会议平板市场的标配的当下,会议平板的各类参数、场景解决方案的差异化发展将成为品牌之间的竞争关键。而MAXHUB的V5系列新品——7款智能会议平板新品以及1款LED新品——延续了以往产品高度集成的优势,集高质量显示、触摸书写、无线传屏、远程会议等功能于一体,同时针对不同的细分场景提供了更精准的差异化解决方案,包括性价比先锋V5新锐版、多种潮流配色的V5时尚版、更具科技感的V5科技版、提供豪华会议体验的V5至臻版,有效为初创团队、时尚品牌、外企国企、高管私人办公室等不同应用场景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同时MAXHUB推出的V5旋转版和V5双屏版,更是刷新了智能会议平板的固有产品形态,为会议平板行业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继续领跑智能办公设备市场。迪显报告总结认为,今年疫情大幅缩短了会议平板产品培育周期,未来会议市场将保持高速增长。潜力巨大的市场前景吸引了众多的企业入局,下半年随着华为等品牌产品的爆发,MAXHUB市场领先的地位将受到挑战。【1】数据来源:迪显DISCIEN《2020 Q2全球IFPD市场研究报告》
获取《疫情下百万母婴群体行为报告》完整版,请关注gongzhonghao:vrsina,后台回复“职场就业”,该报告编号为20bg0008。2020年新型冠状肺炎疫情时期,为降低感染风险,2月3日起,众多企业安排员工在家远程办公,不受地理空间限制的远程办公成为大部分企业的刚需。本报告重点对综合协作办公、云视频会议、文档协作等远程办公软件进行评测,并分析远程办公行业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报告目录Part1 远程办公产业综述1.1 远程办公概念界定1.2 远程办公产品图谱1.3 远程办公产业驱动因素1.4 远程办公产业现状Part2 远程办公产品测评分析2.1 综合协作产品测评分析2.2 云视频会议产品测评分析2.3 文档协作产品测评分析2.4 任务管理产品测评分析2.5 云存储产品测评分析Part3 远程办公发展趋势附录法大大案例研究之《疫情下的电子合同新机遇》
研究报告丨工具与技术核心摘要:市场规模:2018年全球互联网通信云PaaS市场规模达到15.6亿美元,保持30%左右的年增长率,其中中国市场体量最大。未来,IoT、AR、5G等技术的应用将创造新的增长空间,中国大陆以外的泛亚太市场具有增长潜力。发展特征:社交需求泛化先行,产业互联网转型紧随后,TO C和TO B领域的两大特征共同推动互联网通信云应用的演化和深入;互联网通信云厂商普遍采取先服务本土市场、后服务海外市场的方式,中国厂商抓住国内企业出海机遇拓展全球市场。市场空间:在物联网技术的驱动下应用场景边界的外延,从人与人的沟通向人与物的沟通、物与物的沟通拓展,未来互联网通信云的市场空间将有望由现在的百亿元增长到千亿元量级。未来机会:把握移动互联网产业周期,亚太、拉美等新兴市场大有可为;产业数字化步伐加速,通信将作为底层工具赋能传统产业,企业级应用部署模式灵活,可以混合云撬动金字塔顶端的客户;5G技术商用将有望推动大规模、高并发的工业互联网场景成为互联网通信新的增长点。全球通信云迭代历程信息技术驱动升级迭代,互联网通信云迈向信息赋能时代信息技术的进步不断推动着通信云迈向新的发展阶段,其迭代升级覆盖通信形式和通信场景两个维度。当前全球通信云已经步入2.0时代,与上一阶段相比最大的特点在于通信形式的变革。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驱动通信云场景的拓展,在现有人与人沟通的基础之上,走向人与物的沟通、物与物的沟通。当与物(设备)相关的信息传递被纳入到通信云的范畴,通信云将出现在更广泛的应用场景中,以信息赋能产业发展。互联网通信云概念界定以云计算模式提供的互联网通信能力,聚焦PaaS层服务移动互联网时代下,人们的沟通需求越来越多的由传统的短信和话音向互联网转变,互联网通信云即以云计算技术理念和服务模式所提供的IP通信能力,开始被广泛应用于互联网应用、企业级应用和新兴的智能硬件场景中。本报告将研究范畴限定在PaaS层,即以API/SDK形式交付的互联网通信云服务,涵盖即时通讯和实时音视频两类通信方式。通过调用互联网通信云厂商的能力,企业客户可以快速在各类应用中实现IP通信,无需耗费大量成本和精力购买硬件设备或搭建软件系统,让客户能够专注自身核心业务,从而实现轻资产运营。互联网通信云的主要类型根据通信方式的不同划分为即时通讯和实时音视频云服务用户的通信行为已经从传统通信向互联网通信迁移,即时通讯(Instant Messaging,IM)是其中最常见的互联网通信方式。IM基于互联网提供从发送者至接收者的即时的聊天消息传输,客户可以利用IM云服务快速获得消息实时收发的能力,覆盖文本、图片、语音、表情、红包等多样化的消息类型,支持单聊、群聊、聊天室等社交场景。随着网络基础设施的优化和底层技术的成熟,实时音视频在互联网通信中的地位逐渐提升,并能够与IM结合发挥协同效应。实时音视频云服务可以满足客户对在线实时的音频、视频交流需求,除高质量的音视频通话外,还可应用于视频会议、远程指导、智能硬件等诸多场景中。全球互联网通信云市场发展环境传统通信步入下行通道,全球移动数据流量大幅上涨2017年全球短信总量同比下降4.5%,其中P2P(个人对个人)短信量下滑明显,由上年的5.7万条跌至5.3万条。尽管A2P短信(应用对个人短信,即企业短信)仍然存在小幅增长,但无法扭转短信业务整体的颓势,预计2018年到2020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6.1%。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运营商的流量业务增长迅猛。2017年全球移动数据流量上涨71.8%达到11.5EB/月,预计将保持35.0%以上的年增长率,至2022年可达到77.5EB/月。基于数据流量的信息传递已然替代传统通信,成为当下最主要的通信形式。网络基础设施和移动智能终端驱动全球通信云步入2.0阶段根据国际电信联盟数据,2018年全球互联网用户规模达到39.0亿人,互联网渗透率由2013年的36.9%增长至2018年的51.2%。尽管全球互联网发展水平存在着地区差异,欧美高于亚太高于非洲,但站在整体的角度,互联网用户规模过去五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8.2%,趋于稳定的增长意味是全球互联网通信基础设施的成熟。IDC数据显示,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在2017年出现了有史以来的首次下跌。智能手机让个人用户能够随时随地便捷地以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多样化的方式进行沟通,导致以短信和话音为代表的传统通信吸引力大幅下降,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趋于饱和的态势说明互联网通信云广泛普及的时机已经成熟。移动时代通信高频刚需,TO C应用教育市场带动企业级通信App Annie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APP月活跃用户数TOP10中第2-5位均为通讯聊天工具,通信无疑是当下移动互联网时代中最高频的刚性需求。以WhatsApp Messenger、微信为代表的互联网应用广泛普及,对整个互联网通信领域而言发挥着市场教育的作用,企业IM、视频会议等企业级通信继承TO C应用的使用习惯,在数字化转型浪潮兴起的当下显得水到渠成。更加适应新办公环境和工作方式的互联网通信,正在以信息赋能的方式重塑企业业务模式和管理模式,实现降本增效的价值。底层IaaS市场发展成熟,云计算应用成为企业IT支出主流据Gartner预测,全球公有云服务收入预计在2019年达到2211亿美元,其中增长最快的IaaS层服务预计将实现年增长35.9%,到2021年,前10大IaaS服务商的市场份额将接近70%。底层IaaS市场集中度的不断提高意味着行业发展的成熟,为其上层的PaaS、SaaS创造了良好发展机遇。RightScale数据显示,2018年公有云和私有云的比例较上年均有所增加,至少使用一个公有云或私有云的比例为96%,云计算在企业IT建设中已然成为主流。全球互联网通信云市场规模全球市场约16亿美元,IoT等新场景及亚太市场助力增长围绕互联网通信云PaaS市场来看,2018年全球市场规模达到15.6亿美元,增速相比前两年的高速增长略有下滑但仍保持30%左右的年增长率。由于移动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的高度领先,中国是全球互联网通信云市场中体量最大的国家;因此得益于前两年直播、在线教育等互联网“风口”市场的出现,互联网通信云服务借此迎来令人瞩目的增长。未来,IoT、AR等新场景的出现以及5G技术的商用,将为互联网通信云市场带来新的增长空间。与此同时,通过市场培育和国内互联网产品的出海,中国大陆以外的泛亚太市场也将成为相当具有增长潜力的蓝海市场。全球互联网通信云市场发展特征社交需求泛化与产业互联网转型推动应用场景的拓展自全球通信云由1.0阶段迈向2.0阶段以来,社交需求泛化先行,产业互联网转型紧随后,TO C和TO B领域的两大特征共同推动互联网通信云应用的演化和深入。从通讯聊天工具向社交网络、直播平台、电子商务、在线教育等各类型的应用渗透,通信能力已经成为移动应用的一项基础能力。快速迭代的竞争环境下企业的生命周期变得越来越短,移动互联网发展成熟的同时流量红利也逐渐见顶,原有粗放式的增长模式不再适用,专业的互联网通信云厂商的价值日益凸显。与互联网企业业务部署在云上不同,传统企业存在着由本地部署向云化迁移的过程。伴随着产业互联网而来的转型升级,传统企业对云服务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互联网通信云的下游客户因而从互联网企业向传统企业拓展。在中国市场,以钉钉、企业微信、云之家为代表的平台型产品,快速打通企业内通信场景,加速互联网通信的市场教育进程。全球扩张从客户需求出发,中国厂商抓住国内企业出海机遇相对TO C业务而言,TO B业务高投入、长周期的特点决定了互联网通信云厂商更倾向于从客户的实际需求出发。纵观全球,互联网通信云厂商普遍采取先服务本土市场、后服务海外市场的方式,稳扎稳打,不盲目扩张。由华为、联想等科技制造企业率先开启的信息技术企业出海浪潮,为中国互联网通信云厂商的全球竞争创造了机会。顺应国内客户出海的需求,中国厂商逐步建立起覆盖全球的通信网络,并在客户海外业务开展的过程中不断优化,与国内客户共同成长。随着全球通信网络的建成,中国领先的互联网通信云厂商已经具备服务于海外客户的能力。在“一带一路”的历史性机遇下,他们开始主动向全球市场扩张,并借助渠道伙伴的力量,降低因对东道国的政策、经济、文化环境尚不熟悉所带来的经营风险。全球互联网通信云产业链及产业图谱上游IaaS厂商为关键主体,下游面向企业客户和各类开发者提供计算、网络、存储、CDN等基础资源的IaaS厂商是互联网通信云领域最主要的上游,中游的IM云和实时音视频云厂商专注于PaaS层通信能力的构建,向企业客户、TO C应用开发者和SaaS厂商等不同类型的下游客户提供服务。在面对复杂的全球市场环境以及多样化的客户需求时,互联网通信云厂商通常还会借助渠道合作伙伴的力量,以完成云服务本地化、定制化的落地实施。互联网通信云市场竞争格局融云处于国内第三方IM云服务厂商第一梯队,实时音视频市场格局未明仍有较大发展机遇聚焦于国内的第三方互联网通信云PaaS厂商(即以对外提供商业化的专业互联网通信云服务为主的厂商),在IM云市场,经过不少玩家的多年耕耘,已经呈现出较为明朗的竞争格局。根据Usertracker 多平台网民行为监测数据库(桌面及智能终端)数据,月独立设备数居TOP1000的头部APP中,融云覆盖到的APP日活设备数加总(非去重)超过3000万台,居国内第三方厂商的首位。而实时音视频市场需求正处于爆发进行时,市场发展机遇广阔,因此市场格局仍存在较大变数。现阶段,头部厂商凭借一定的先发优势和技术壁垒,抢占到大量互联网客户;而随着整体互联网浪潮向体量庞大的传统行业进军,腰部厂商如能把握市场机会,也将成为国内市场极具竞争力的颠覆者。互联网通信云厂商竞争壁垒核心技术:信息传递的稳定可靠、平台承载能力和传输效率互联网通信云的技术指标涵盖质量和性能两方面,一方面仰仗于上游的IaaS供应商,另一方面高度依赖于互联网通信云厂商自身的平台架构和网络优化管理。其中,质量指标强调的是信息传递的稳定可靠,决定着客户体验的下限。可靠性要求消息的不丢失和不重复,是IM最基本的质量要求;相应的,通话的连通率和可用性是实时音视频的核心质量指标。互联网通信云的性能关注平台的承载能力和传输效率,涉及并发处理能力(可通过注册用户数、活跃用户数等指标衡量)以及延迟、抖动和丢包等指标。性能指标应当根据应用场景的具体需求而定,如部分企业内应用重点关注弱网环境或跨国通信的连通质量,但对并发用户数无甚要求,而在线教育等TO C场景则对实时音视频的延迟、抖动等更加敏感。凭借先发优势巩固技术壁垒,围绕关键场景提供解决方案通信技术能力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客户的使用体验,尽管技术指标受环境影响不可一概而论,但通信网络是否稳定、快速、安全最终会体现在品牌的口碑上。同时,具备技术优势的厂商也能够以更低的成本提供与竞争对手相同规模的服务,即技术壁垒会反映在厂商的成本结构上,通过影响盈利能力决定厂商是否能够实现长期的健康发展。互联网通信云领域的先入者,经过长时间的网络监测和持续优化所形成的全球通信网络,往往会进一步强化这种技术壁垒。随着互联网云通信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完全标准化的通信能力已经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因而厂商普遍针对高频场景推出行业解决方案。提取行业共性需求形成的解决方案,以模块化的方式提供给客户,能够让客户更加简单便捷地接入互联网通信云。厂商在相应领域积累的服务经验是否深厚,同样是客户选择时的重要考量。互联网通信云选型策略根据企业性质和应用场景的不同选择适合的互联网通信云企业性质和应用场景的不同,共同决定了企业客户对互联网通信云的选型。互联网应用多选择部署在公有云,视应用场景的不同存在个性化需求,如直播聊天室要求聊天室管理、聊天室消息库、消息存储和内容审核,而在线教育要求录制回看、白板服务、屏幕录制等功能。企业级应用则对安全性和稳定性的要求更高,因而倾向于选择私有云或混合云。除提供企业通信录、移动办公、内部培训等通用功能外,互联网通信云还需要同客户的业务系统进行整合,对于政府机构或国有企业等研发资源投入有限的客户,往往需要引入渠道伙伴来进行二次开发。大型的集团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要求员工的跨地域沟通协作,更加关注厂商全球通信网络的搭建。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市场空间互联网通信云边界外延,未来想象空间有望达到千亿元当前全球互联网通信云正在由2.0向3.0阶段迈进,在物联网技术的驱动下应用场景边界的外延,从人与人的沟通向人与物的沟通、物与物的沟通拓展。一方面,人与设备的交互不再局限于物理按键和多点触控,智能语音、生物识别等交互方式都要求实时的信息传递,另一方面,配有传感器的硬件设备不断采集、上传用户和环境信息,无论是人与设备还是物联网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都可以通过互联网通信云赋能。边界的外延意味着应用场景维度的增加,未来互联网通信云的市场空间将有望由现在的百亿元增长到千亿元量级。行业未来发展趋势:互联网应用把握移动互联网产业周期,亚太、拉美等新兴市场大有可为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的成熟是互联网通信云广泛应用于消费级市场的必要条件。随着全球4G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智能手机上传和下载的速度大幅提高,基于互联网通信的社交需求会向各类型的移动应用渗透。GSMA智库数据显示,4G设备的连接占比与国家的发达程度呈现正向相关,预计到2020年亚太地区、拉丁美洲和独联体国家的4G应用比例增长迅速,对于处在全球化经营早期阶段的互联网通信云厂商而言,新兴市场相比欧美地区将有更大的机会。需要注意的是,移动互联网发展水平并非是唯一的决定性因素,东道国的移动社交需求亦受到当地政策和文化的影响,互联网通信云厂商应警惕跨国经营的风险。行业未来发展趋势:企业级应用产业数字化步伐加速,通信作为底层工具赋能传统产业中国信通院《G20国家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18年)》显示,G20国家数字经济结构日益优化,产业数字化占GDP比重由2016年的84.2%增加到2017年的84.5%。其中,美国、中国、德国、日本、英国的产业数字化规模超过一万亿美元,除中国的产业数字化占GDP比重为25.4%外,其余四国的比重均超过40.0%。ICT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加速融合,将驱动传统产业向数字化转型。企业对通信能力的需求不仅是员工之间、员工与客户之间实时的沟通,更会深入到流程和业务当中,作为底层工具与各类型的管理系统进行整合,促进生产效率的提升。部署模式更加灵活,以混合云撬动金字塔顶端的客户RightScale调查数据显示,多云策略是2018年大多数企业的选择,其中51%的企业采用的是混合云策略。混合云同时具备公有云和私有云的优势,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企业级应用面对的客户群体中,位于金字塔顶端的大型企业存在更强的定制化需求,且付费能力远远强于中小型企业,因而被互联网通信云厂商视为重点拓展的对象。出于对安全性和可控性的要求,银行、地产、航空等传统企业,政府机构以及大型集团性企业通常倾向于采用私有化部署的模式。但对于互联网通信云来说,厂商基于公有云多年的链路优化相比私有云在通信质量上具有天然的优势。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推进,大型企业对互联网通信云需求的增加,部署灵活的混合云将成为互联网通信云厂商撬动金字塔顶端的主要模式。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物联网应用不再局限于人与人的沟通,工业互联网有望创造新增长根据GSMA智库的预测,2025年全球物联网设备(包括蜂窝及非蜂窝)数量将达到251亿台,是2018年90亿台的约2.8倍。其中,工业互联网设备数量将反超消费物联网设备,由2018年的37亿台增长至2025年的137亿台。5G时代的到来将加速万物互联的推进,大规模、高并发的物联网场景将源源不断的产生数据、传输数据,互联网通信的概念将不再局限于人与人的沟通。中国的“中国制造2025”、美国的“先进制造”、德国的“工业4.0”、英国的“高价值制造”等战略的实施,标志着工业互联网成为下一阶段全球各国战略部署的重点。在政策的推动作用下,工业互联网将有望成为互联网通信新的增长点。
核心观点在线办公需求迎来暴增,疫情催化在线办公常态化“战疫”期间,伴随互联网和科技巨头纷纷展开在线办公服务,在线办公需求迎来暴增。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截至2月17日新春复工期间,中国有超过1800万家企业采用线上远程办公模式,共计超过3亿人使用在线办公应用。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疫情或将推动中国在线办公常态化发展。2020年智能移动办公市场规模达到449亿元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智能移动办公市场规模达到288亿元,预计2020年将达到449亿元,增长率为55.9%。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疫情催化在线办公市场爆发,随着在线办公需求增长及用户习惯养成,智能移动办公市场将更快速发展。行业生态日益完善,完善的服务生态或成行业突破路径随着云计算、大数据分析、5G网络技术的底层技术的发展,以及互联网企业和科技巨头的积极布局发展,未来在线办公行业将拥有更加稳定的技术实施条件以及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当前中国在线办公行业仍处于起步阶段,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在推进在线办公行业持续发展方面,在线办公服务商在产品设计时需更加人性化,并逐步完善产品服务体系,同时需要注重信息安全保护,全方位提高企业办公的效率。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战疫”期环境概况网络基础建设完善,网络用户习惯养成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中国网站数量达到518万个,网民规模达8.5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1.2%。当前中国网络资源应用已较为完善,用户规模不断增大,为互联网行业生态拓展提供基础条件,包括在线办公在内的各类行业加速发展。互联网生态发展,拓展在线办公场景目前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不断发展,实现了大范围的网络覆盖。新一代信息技术助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新技术服务疫情监测分析,对疫情开展科学精准防控,并支持企业远程办公、居家办公、视频会议、网上培训和电子商务等在线工作方式。行业动态:在线办公需求暴增,推动平台资源开放疫情期间,对在线办公软件需求增多,内部软件免费对外开放使用,一方面可承担企业社会责任,树立良好形象;另一方面,可使用户形成使用习惯,为后期推出迭代产品、发展新业务提供基础。行业动态:产品扩容迭代,优化用户体验疫情期间,面对迅猛增长的在线办公需求,腾讯、阿里巴巴等在线办公企业纷纷开展软件迭代更新,不断满足用户使用需求。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在线办公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支持,在疫情等突发事件催化下,下游在线办公产业的需求激增,将进一步推动上游云计算产业加速发展,产业链条也将愈加完善。中国在线办公行业“战疫期”发展驱动力当前,疫情促使企业在线办公需求暴增,将倒逼在线办公突破障碍,加速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步伐。面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压力,数字化生存能力成为每个企业要应对的问题,数字化转型更加成为企业在数字化经济中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疫情危机在基础资源、技术发展等因素叠加下,借数字化转型东风,实现在线办公常态化发展,推动企业智慧管理、高效办公。2020年中国智能移动办公市场规模将达到449亿元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智能移动办公市场规模持续稳步增长,2019年中国智能移动办公市场规模达到288亿元,预计2020年将达到449亿元,增长率为55.9%。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疫情催化在线办公市场爆发,随着在线办公需求增长及用户习惯养成,智能移动办公市场将更快速发展。注:艾媒咨询会根据市场发展现状对预测规模作动态调整。2020年中国在线办公行业图谱2020年2月中国在线办公应用平台月活量排名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2月,阿里钉钉以1.3亿的月活跃用户数排在在线办公移动端首位,环比增幅达到73.8%,保持了持续增长态势。QQ邮箱和WPS Office紧随其后,在月活量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疫情催化在线办公需求增长,头部在线办公应用在用户体量方面优势明显。钉钉日活量持续保持走高态势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在疫情叠加下,企业复工复产更加依赖在线办公平台,其中钉钉的用户在工作日期间日活量持续保持增长态势,2020年3月16日日活量达到6233.7万。而企业微信和WPS Office也有一定程度的增长。中国在线办公行业发展难题分析金山办公:两大优质产品,云办公前景或可期金山办公主要面向企业客户和个人用户提供办公软件使用授权、办公服务订阅,以及以产品和相关文档为媒介的互联网广告推广服务。在企业服务方面,金山办公推出WPS Office套件、金山词霸等企业版软件,在政府和央企等头部客户拥有绝对优势。据其2019年度财报数据,2019年旗下核心产品WPS Office的活跃用户数量保持高速增长,全球用户高达4.1亿。不过,在办公软件领域,金山办公面临着微软Office的强势竞争。齐心集团:聚焦企业级服务,企业利润持续增长齐心集团专注于企业级服务市场,主营B2B办公物资集采、云视频办公以及大数据营销业务,旗下核心产品分别为齐心办公服务平台、好视通和麦苗。在战疫期间,齐心好视通的客户注册数量较往年同期呈现数倍的增长趋势。据齐心集团2019年度业绩快报显示,2019年齐心集团营业收入和企业利润都再次实现增长,营收达到60.38亿元,净利润接近3亿元。齐心集团:一站式“办公集采+云视频”服务齐心集团拥有企业级服务市场20余年经验,并从办公物资集采行业拓展到云视频办公、数据营销领域行业,齐心集团集成服务生态的完善,激活了集团生态间的价值链条,形成以“B2B办公集采+云视频服务”为核心的叠加式服务体系。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齐心集团在产品、技术、生态等资源聚合基础上,为众多的行业领域输出较高的服务品质,随着公司的继续深耕和布局,齐心集团有望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持续保持较强的竞争实力。蓝凌:深耕智慧办公19年,钉钉唯一投资OA厂商深圳市蓝凌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蓝凌软件)成立于2001年,作为数字化工作专业服务商,在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领域拥有19年服务经验。2018年,蓝凌软件成为阿里钉钉唯一投资的OA厂商,作为阿里云知识管理与协同领域首家战略合作伙伴,双方共同为大中型企业及成长型组织,提供智能办公、移动门户、知识管理、数字运营、财务共享、专有云等一体化解决方案。截止至2020年3月,蓝凌软件先后助力华为、万科等2万+家企业实现了智慧管理与高效办公的工作变革。蓝凌:数字化工作专业服务商,合作客户超2万家蓝凌软件在19年的发展历程中,在产品功能、商业模式、安全保障等方面已逐步形成自身优势,并与华为、腾讯、万科、施耐德等200多家500强企业展开合作。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蓝凌软件品牌定位为数字化工作专业服务商,不仅提升企业办公效率,更是凭借四大服务优势助力主要行业、领域数字化转型升级。中国在线办公行业趋势分析及预测疫情催化在线办公市场加速发展,在线办公有望向常态化发展疫情期间,互联网行业远程操作、产品迭代快速等优势凸显。在完善的网络基础资源、云计算等技术发展以及协同办公等需求提升下,疫情危机将倒逼在线办公行业突破障碍,借数字化转型东风,有望实现常态化发展。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在线办公的常态化发展,也在积极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在线办公底层技术趋于成熟,行业生态日益完善在底层技术层面,云计算、大数据分析、5G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未来的在线办公行业提供更为稳定的技术实施条件以及更加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企业和科技巨头的积极布局,音视频会议、协同办公、综合协作等在线办公软件及服务将日益完善。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在日益完善的在线办公场景下,企业在线办公的习惯也将逐渐得到培养。在线办公仍需突破当前发展难点,长期使用粘性有待加强当前中国在线办公对于企业而言仍是新事物,整体接受度较美国等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在推进在线办公行业持续发展方面,在线办公服务商在产品设计时需更加人性化,并逐步完善产品服务体系,同时需要注重信息安全保护,全方位提高企业办公的效率。企业合作方式多元化,新型工作模式兴起当前地区间、全球的产业链分工日渐明晰,随着中国在线办公行业的加速发展以及企业在线办公模式的普及,企业跨地区合作将得到更进一步的推进。与此同时,在市场培育下,企业员工办公场景发生明显迁移,从办公室场景向移动场景、居家场景发展,随着办公场景的覆盖,未来居家、跨地区等新型工作方式将得以拓展。此外,线上实习、线上兼职等工作模式也会受到更多人的青睐。本文部分数据及图片内容节选自艾媒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中国在线办公行业“战疫”专题数据监测报告》。
近日,调研机构奥维云网发布了《2019 Q4中国商用平板市场研究报告》,报告显示商用平板市场2019年全年销量为27.6万台,同比增长8.6%;全年销售额57.6亿元,同比增长5.8%。如今市场进入激烈角逐的阶段,同时智能会议的时代已经到来,市场格局渐显。会议平板市场份额排名:MAXHUB三度蝉联冠军报告指出,2019年全年,MAXHUB的市场份额排名最终夺冠,其占比更超出了第二、三名品牌的市场份额总和,占比已达25.91%,同比市场份额增长了5.76%。 据了解,MAXHUB是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品牌,于2017年推出,并先后斩获了2017、2018年国内会议平板市场占有率桂冠【1】,加上今年2019年,已经连续三年斩获桂冠。竞争激烈,市场进入智能会议时代报告特别提到,整个市场第二至第五名的角逐每年都很激烈,同时随着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多个系统服务商的加入以及业内各款智能大屏的推出,会议平板市场已经由最初的传统会议室,逐步进入了智能会议时代。而智能会议不仅能做到传统式开会、视频会议的各项任务,更能依托逐步发展的高速网络、便携式智能设备,轻松实现各类跨地区,跨网络的会议模式。格局变化下,MAXHUB的应对策略和优势实力值得让人注意的是,无论是2017年会议平板市场刚兴起,还是2019年智能会议市场格局出现,MAXHUB都能稳居市场占有率桂冠,可见MAXHUB对国内会议平板市场的深刻洞察,同时自身也有着足够强大的技术实力支持市场。MAXHUB具有雄厚的科研实力并持续不断投入研发。据了解,MAXHUB母公司视源股份在研发创新上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在2019年研发费用为10.01亿元,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专利超过4000项(其中发明专利828项),拥有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作品著作权超过1400项。2019年,公司专利年申请量超过130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占比超过30%。【2】在强大的技术实力做支撑的基础上,MAXHUB 2019年便针对性地推出了智能会议解决方案及其周边产品。MAXHUB智能会议解决方案全面构筑会议全流程高效闭环,做到会前组织简单、会中高效协作、会后任务跟进,全面提升会议效率,打造智能会议体验,同时还搭配会议门牌、AI无线麦克风、笔迹及会议管理软件等新产品,将MAXHUB从单纯的智能会议平板拓宽到全流程的会议解决方案。MAXHUB的母公司视源股份具备完整的供应链管控能力和规模优势,这给MAXHUB的品质、供应链提供了有力保障。视源股份于2017年上市,是全球领先的液晶显示主控板供应商、国内领先的交互智能平板供应商。公司有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布局和较为完整的供应链管理能力,构建了显示驱动、工程制造、品质管控的核心竞争力,给MAXHUB这个品牌提供有力的品质和供应链保障;同时因规模效应,使得公司成本优势更明显,进而确保MAXHUB能够快速为客户提供品质良好、更具性价比的产品。大企业用户背书,市场口碑良好。据了解,目前MAXHUB已经被应用在金融、互联网科技、医疗、制造、地产、政务等多个行业,包括腾讯、平安科技等超过250家中国500强企业均选择了MAXHUB,目前MAXHUB为超20万家企业提供服务【3】,2019年累计支持全球超1000万场会议【4】,可以说,在国内“我们都用MAXHUB开会”!未来MAXHUB还将联合多合作伙伴扩大智能会议生态“朋友圈”。在2019年中,MAXHUB秉承着“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心态,通过多方合作强强联手,努力打造企业级开放平台:2019年4月,MAXHUB携手猎豹移动及其投资的智能服务机器人公司猎户星空进行企业办公全链条AI技术赋能;2019年9月,MAXHUB与中国电信广州分公司建立战略合作,携手领跑5G智慧办公和企业数字化转型赛道;2019年12月,MAXHUB加入华为云WeLink生态联盟,助力用户随时随地通过各类终端实现协作办公……此外,还有钉钉、帆软、Teambition多个业内知名企业均选择与MAXHUB合作,相信未来随着越来越多强力的合作伙伴加入到MAXHUB的智能会议生态“朋友圈”中,MAXHUB可以为自身产品注入更多可能性,助力更多企业快速实现智能办公升级。未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品牌进入会议平板市场,竞争只会更加激烈,同时智能会议的发展方向也越发明确,在这个市场逐渐发展成熟时期,加上今年疫情导致远程办公需求爆发的推动下,像MAXHUB这种早早布局远程协同、视频会议、智能会议的品牌势必能够继续引领市场,为行业发展指引方向。资料参考:【1】数据来源:奥维云网报告《2017年中国大陆会议平板市场研究报告》《2018年中国大陆会议平板市场研究报告》【2】数据来源: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年度报告【3】数据截止2020年2月1日,MAXHUB内部营销数据。【4】全年数据截止2019年12月31日,MAXHUB后台统计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