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全球石墨烯产业研究报告(2018)》正式发布四封之内

《全球石墨烯产业研究报告(2018)》正式发布

8日,2018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新闻发布会在西安召开,由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产业研究中心编写的《全球石墨烯产业研究报告(2018)》正式发布。《报告》显示,近年来石墨烯产业发展势头迅猛,中国石墨烯产业应用领跑国际,应用市场遍地开花,产业格局初具雏形,石墨烯技术逐步“走近生活”。国家层面的政策引导、系统规划明显加速,产学研合作贯通产业链条,品牌竞争格局即将形成。据统计,截至2017年12月底,我国从事石墨烯的研发、生产、销售、推广等相关单位的数量达到4800多家,石墨烯产业的市场规模增长至70亿元,石墨烯产业呈现出快速发展趋势,石墨烯应用企业已经初具规模,并形成了良性循环的状态。此外,由西安市科学技术局、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合主办的“2018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将于9月19至21日在西安召开。据悉,本届大会以“开启石墨烯产业发展新时代”为主题,届时将有来自全球范围内的石墨烯领域知名专家、各国石墨烯机构负责人以及知名石墨烯企业代表等3000余人参会。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自2014年创办以来,至今已吸引了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0余人参会。另据介绍,“2018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在西安召开,意在营造良好的石墨烯产业生态氛围,对将西安打造成为国际石墨烯“创新高地”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助力西安打造“硬科技之都”。(来源:中国新闻网)

变向上

2020年石墨烯产业趋势分析报告:市场规模继续扩大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烯旺石墨烯,ID:szxiwang】,经微信公众号授权转载,如需转载原文作者联系石墨烯自问世以来,被业界普遍看好其发展,国内优秀的新材料企业也越来越重视对石墨烯的研究,以期在未来竞争中能占据有利地位。01石墨烯产业链结构石墨烯的上游为石墨矿、甲烷等原材料,中游为石墨烯化合物、石墨烯薄膜的制造,下游为终端产品如涂料、油墨、手机、触控屏等应用。02中国石墨烯企业生产情况目前,我国石墨烯产业已经有超过50家的制备及相关应用开发企业,目前市场竞争也主要集中在石墨烯规模化制备技术以及与下游商业化应用对接两方面。经过前期的积累,国内大型石墨烯企业(年产石墨烯粉体50吨以上)已经初步掌握了国际相对主流的石墨烯制备方法,大部分指标足以满足低端应用需求。此外,少数企业已经具备了规模化生产的优势,产能扩建也在进行之中。03中国石墨烯最新动向分析石墨烯具有非常好的导热性、电导性、透光性,而且具有高强度、超轻薄、超大比表面积等特性,广泛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太阳能电池电极材料、薄膜晶体管制备、传感器、半导体器件、复合材料制备、透明显示触摸屏、透明电极等方面。并且在政策的扶持鼓励下,我国石墨烯产业近年迎来大发展,被业界普遍看好其发展,国内企业也越来越重视对石墨烯的研究和投资。04中国石墨烯市场规模分析中国经济信息社在常州发布的《2018-2019中国石墨烯发展年度报告》显示,我国石墨烯产业前景广阔,产业规模持续增长。据中信证券统计,2018年我国石墨烯产业规模约为111亿元,较2017年增长41亿元,同比增长58%。2018年以来,石墨烯粉体和薄膜的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中国石墨烯行业正处于市场导入期,产品尚未成熟,行业利润率较低,但市场增长率较高。预计随着石墨烯技术的不断突破和下游应用的不断成熟,将进一步促进和推动石墨烯的应用发展及市场规模扩大,预计到2020年石墨烯产业将进入快速成长期,2021年市场规模可达200亿元,2025年有望达到1000亿元占世界市场规模超过一半,成为全球最大的石墨烯消费国家。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石墨烯行业深度市场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绿宝石

《全球石墨烯产业研究报告(2018)》正式发布

【《全球石墨烯产业研究报告(2018)》正式发布】2018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新闻发布会在西安召开,由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产业研究中心编写的《全球石墨烯产业研究报告(2018)》正式发布。据统计,截至2017年12月底,我国从事石墨烯的研发、生产、销售、推广等相关单位的数量达到4800多家,石墨烯产业的市场规模增长至70亿元,石墨烯产业呈现出快速发展趋势,石墨烯应用企业已经初具规模,并形成了良性循环的状态。

寒夜

轻工制造行业:石墨烯研究—新能源行业的“材料之王”提速发展

报告摘要1 中国石墨烯行业综述1.1 中国石墨烯定义及分类石墨烯是指由碳原子按六边形进行排布、并相互连接所形成的二维碳材料。石墨烯具有高硬度、高导热性和导电性、高弹性等性能,根据层数可分为单层、双层和多层石墨烯(见图 2-1)。单层石墨烯是指由一层以苯环结构周期性紧密堆积的碳原子所构成的二维碳材料;双层石墨烯是指由两层以苯环结构周期性紧密堆积的碳原子以不同堆垛方式所构成的二维碳材料;多层石墨烯是指由三到十层以苯环结构周期性紧密堆积的碳原子以不同堆垛方式所构成的二维碳材料。1.2 中国石墨烯行业发展历程及现状中国石墨烯行业起步较晚,行业发展至今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见图2-2):材料发现阶段(2004-2012年):2004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物理学家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和安德烈·海姆利用机械剥离法,首次成功制备出能稳定存在的石墨烯。随后,石墨烯作为碳质新材料逐渐被科学家们所接受。2007年起,中国开始涉足石墨烯领域研究。据头豹数据显示,在2007-2012年间,中国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对中国石墨烯项目累计投资超过3亿元,在资金的支持下,中国逐渐出现了小规模的石墨烯产业,但石墨烯材料的整体市场化和产业化尚未成熟,行业下游的应用尚未实现商用。产业形成阶段(2013-2016年):中国石墨烯产业自2013年以来逐步形成,中国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中国科技部、中国科学院等国家机构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规政策以支持石墨烯行业的发展,中国政府在“十二五”规划、“十三五”规划等重要指导性文件中也将石墨烯纳入了新材料领域。这一时期中国石墨烯研究迅速发展,具体表现在中国石墨烯专利申请数量的迅速增长,截至2014年,中国石墨烯专利数已超过 4,000 项。研究突破阶段(2017年-至今):自2017年以来,中国在石墨烯材料的研究领域不断取得突破,如在实验室内制备出了最小尺寸的纳米通道以及生产出了首款石墨烯基锂离子电池充电宝等。得益于中国政府政策的支持和产业资金的持续投入,中国石墨烯研发水平逐步提高,已进入研发技术突破阶段,中国石墨烯相下游中高端产品的种类在这一时期也呈现增长态势,石墨烯超级电容、石墨烯电子器件以及石墨烯柔性膜等产品相继问世。当下,中国石墨烯行业整体发展形势良好。在企业数量方面,中国石墨烯行业新增企业数量逐年增加。根据头豹数据显示,中国石墨烯行业新增企业数量由 2014年的362家增长至2018年的1,143家,年复合增长率为33.3%;在技术研究方面,石墨烯行业发展至成熟商用期至少需要20年时间,中国石墨烯行业仍整体处于以研究为主的阶段,大部分产品并未实现大规模的市场应用;在产业链方面,石墨烯行业相应的下游应用和应用产品的技术规范和市场准入制度并未设立,下游市场尚未进入成熟阶段。1.3 中国石墨烯行业产业链中国石墨烯行业上游是石墨烯原材料供应行业;中游是石墨烯生产行业;行业下游为石墨烯主要应用行业,主要包括储能材料行业、防腐涂料行业、压力传感器行业、柔性触控屏行业和发热膜行业等(见图 2-3)。1.3.1 产业上游分析中国石墨烯行业上游是石墨烯原材料供应行业。石墨是石墨烯生产的主要原材料之一,作为一种无机非金属材料,石墨被广泛用于节能环保、新能源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中。中国石墨资源储量大,根据中国自然资源部历年发布的《中国矿业资源报告》和头豹数据显示(见图 2-4),中国已查明石墨资源储量由2014年的2.2亿吨增长至2018年4.2亿吨,年复合增长率为17.5%。中国石墨资源分布较为广泛,其中主要集中在黑龙江、内蒙古、四川、山西、山东和河南六个省份,该六省份的石墨已查明资源储量占中国石墨已查明资源总储量的 44.2%。中国石墨烯行业上游原料储备充分,石墨成本较低,整体上游议价能力弱,对中游的石墨烯生产行业影响较小。1.3.2 产业中游分析中国石墨烯产业链的中游即石墨烯生产行业。根据产品形态,石墨烯主要可分为石墨烯薄膜和石墨烯粉体两种类型,二者在制备方法和所需原材料方面具有较大差别(见图 2-5)。石墨烯粉体是指利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天然石墨石碾碎所形成的粉体,在多数情况下,石墨烯粉体是单层石墨烯和多层石墨烯的混合物;石墨烯薄膜是指利用化学气相沉淀法制备的石墨烯,具体过程是将碳氢化合物甲烷、乙醇等通入到高温加热的金属基底铜镍表面,反应持续一定时间后对基底进行冷却,冷却过程中在基底表面便会形成数层或单层石墨烯。石墨烯薄膜在制备过程中的原材料主要涉及铜镍金属片和甲烷、乙醇等氢氧化合物,不需要石墨材料参与。从市场占比来看,石墨烯粉体占据了中国石墨烯产品的绝大部分市场,且石墨烯粉体的部分应用已经实现了商用,例如锂电储能行业。而石墨烯薄膜多用于手机屏或柔性屏领域,由于技术尚未成熟,石墨烯薄膜的应用市场仍处于技术研发阶段,市场份额相对较少。中国石墨烯行业中游与下游之间的协同发展趋势明显,下游应用范围和场景的扩大将带动中游石墨烯产量的提高,从而对整个行业的发展都起到助推作用。1.3.3 产业下游分析中国石墨烯产业链的下游是石墨烯应用行业,主要包括储能材料、防腐涂料、压力传感器、柔性触控屏和发热膜五大行业。储能材料石墨烯作为储能材料主要用于锂电池中。锂电池的正常工作是通过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相互移动实现的,因此,锂电池正负极材料的性能将直接影响到锂电池的功率性能。石墨烯因具有优异的电子导电性能,能够提高锂电子在电池的正负极间的传导速率,起到增加锂电池功率性能的作用,因此常被用来制作锂电池的正极材料。中国石墨烯在锂电池领域的应用占据了行业下游应用的绝大部分市场,石墨烯作为储能材料在中国已实现商用。防腐涂料石墨烯在涂料方面的应用也逐步凸显成效。因石墨烯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在涂料中添加石墨烯有利于形成稳定的导电网络。除此之外,添加石墨烯后的涂层可在金属表面形成组隔层,减缓活性介质对金属的腐蚀。2015年中国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中也指出在海洋工程中使用石墨烯作为防腐涂料,相较传统防腐蚀涂料,设备寿命可提高一倍以上。中国石墨烯防腐涂料已投入大规模生产,制备工艺相对完善。柔性触控屏现在电子产品的触控屏导电膜的主要采用氧化铟锡膜,但由于氧化铟锡膜透光率较差,弯曲性也较为受限,在智能移动终端需求不断扩大的情况下,氧化铟锡膜对应用场景的满足程度将不断下降。在这一形势下,石墨烯由于具有较好的柔性,在柔性电子领域的发展优势将逐步凸显,其性价比将超过氧化铟锡膜。2016年重庆墨希科技推出了全球首款石墨烯柔性可弯曲智能手机,该款手机可弯曲成一圆环。石墨烯在柔性触控屏应用方面仍存在较大发展空间,当前仍处于以研究为主的阶段。1.4 中国石墨烯行业市场规模石墨烯因自身优良的电学性能、力学性能、热性能、光学性能而被称为“改变21世纪的神奇材料”。石墨烯行业在中国发展较晚,2013 年中国初步实现了石墨烯对传统材料的替代,下游市场逐步打开,主要应用于锂电池和涂料等领域。石墨烯应用技术的进步丰富了下游应用市场,中国石墨烯行业市场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大。据头豹数据显示(见图 2-6),中国石墨烯市场规模由2014年的1.4亿元快速增长至2018年的274.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74.2%。除已实现商用的锂电池储能和防腐涂料领域,中国石墨烯行业正逐步在柔性控制屏和压力传感领域布局,石墨烯产业将进一步完善。下游新兴领域的发展将直接促进中游制造市场的增长,中国石墨烯市场规模在未来五年将以67.9%的年复合增长率持续增长,据头豹预计,中国石墨烯行业市场规模在 2023年有望突破3,700亿元。图 2-6 中国石墨烯市场规模,2014-2023 年预测2 中国石墨烯行业驱动与制约因素2.1 驱动因素2.1.1 利好政策推动石墨烯发展2014年11月中国发改委发布《关键材料升级换代工程实施方案》,提到要支持高性能、低成本石墨烯粉体及高性能薄膜的规模生产,并加大石墨烯在新型显示、先进电池等领域的应用。2015年9月中国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明确了未来10年中国石墨烯产业的发展路径,将石墨烯定为主导未来高科技竞争的超级材料;到2020年,积累一批前沿新材料核心技术专利,部分产品实现量产;到2025年完成前沿新材料技术、标准等有效布局。前沿新材料取得重要突破并实现规模化应用,部分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2015年 11月,中国工信部、科技部和发改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快石墨烯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到2020年形成完善的石墨烯产业体系,实现石墨烯材料标准化、系列化和低成本化,培养若干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石墨烯企业。2016年5月,中国工信部发布《建材工业鼓励推广应用的技术和产品目录(2016-2017年本)》,在这些鼓励推广的建材中涉及到了2项石墨烯材料,分别是石墨烯粉体和石墨烯防腐涂料。2016年8月,中国国务院发布《“十三五”国家创新规划》,提到要重点发展以石墨烯为代表的先进碳材料。2017年5月,中国科技部发布《“十三五”材料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指出要重点发展石墨烯等纳米技术,带动战略新兴产业生长点的形成,切实促进市场前景广阔、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材料产业发展。由此看来,中国已将石墨烯行业列为重点发展行业,积极进行产品研发。这一系列利好政策将有助于实现石墨烯材料的标准化、系列化和低成本化,使石墨烯产品能够在多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从而推进产业进步(见图 3-1)。2.1.2 世界各国不断加大石墨烯研究投入自2004年石墨烯在实验室中问世以来,全球范围内和石墨烯相关的研究和产业应用持续增多,中国、英国、日本、韩国等国家不断加大在石墨烯方面的研究投入。中国2013年中国成立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目的在于加快中国石墨烯项目产业化。中国江苏、浙江、上海、山东等省份与中科院等机构合作,加强技术创新,这一趋势对于石墨烯下游产品的创新资源优化起到重要带动作用。2013年中国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与上海南江集团签下协议,力争在一年之内形成1,000万片石墨烯的生产能力,标志着中国石墨烯行业的产业化进程大大提高。2014年清华大学化工系教授成功制备出一种具有自分散、不堆叠特性的柱撑石墨烯。该特殊石墨烯材料具有突起结构,石墨烯特殊的层状和突起结构使其吸附能力增强,因此与商用锂电子正极材料相比具有更为优良的性能。柱撑石墨烯方面的技术研究将有望扩大石墨烯在储能设备、电子产品中的应用。英国2011年英国将石墨烯定为重点发展的四项新兴技术之一。2011年英国政府联合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在曼彻斯特大学建立了石墨烯研究院,对石墨烯材料下游应用的商业化起到了加速作用,该研究院已成为全球领先石墨烯研究中心之一。2012年英国在石墨烯下游商用的研究领域投入2,150万英镑,资金的持续投入将成为石墨烯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日本2007年日本学术振兴机构开始资助石墨烯硅材料器件项目。2013年,日本东北大学多元物质科学研究所和昭和电工一同合作研制出量产石墨烯片的技术,这一技术的研制成功将极大地加快石墨烯在汽车电池材料及高强度结构材料方面的应用进程。石墨烯具有超薄、超轻、超高强度、超强导电性和结构稳定等特点,被各个国家归为新型技术产业的关键材料。在政府的支持下,石墨烯的研发力度不断加大,石墨烯行业取得了快速发展,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并在创新应用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各国技术研发的投入将持续推进石墨烯行业向前发展。2.1.3 中国石墨烯研究领域不断突破2015年到2017年期间,中国石墨烯行业在下游应用领域不断取得突破(见图 3-2)。2015年1月,青岛储能产业技术研究院将石墨烯锂电子电容器成功应用在电动自行车领域,提升了电容器的容量,使得电容器在放电10,000次后容量仍可保持在 94.7%左右。2015年3月,重庆墨希科技有限公司和深圳市嘉乐派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协作,并发布了全球首批量产石墨烯手机。石墨烯手机的研发主要利用了石墨烯超轻、超强导电性的特性,在手机中加入石墨烯可以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手机电池发烫的现象。2015年11月,深圳贝特莱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将石墨烯压力传感器应用到压力触控领域,并推出了全球首款石墨烯材料3D触控解决方案,开启了石墨烯在压力传感领域的产业布局。2016年10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与诺贝尔物理奖得主、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安德烈·海姆教授研究团队合作,研究提出了一种构筑纳米通道的新方法,在石墨烯纳米通道水输运方面取得突破。这一石墨烯纳米通道是由大小不同的石墨烯堆垛起来形成的纳米量级的管道,是现阶段在实验室中可制备的最小纳米通道。2017年4月,东旭光电的“烯王”系列的石墨烯基锂离子电池已应用于共享电单车领域,这一产品升级大大缩短了单台电动车的充电时长,充电时间由4-6小时逐步降至 20分钟左右。2017年5月,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发现,用锗薄膜作为催化剂所制备的石墨烯品质较高,同时也避免了因使用其他金属催化剂而引起的金属玷污的问题。因此锗薄膜在石墨烯制备过程中的应用将直接提升产品性能,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扩大应用市场。在技术不断提升的发展背景下,中国石墨烯行业的发展速度逐步加快。石墨烯行业下游应用领域的技术提升将直接提升石墨烯产品的特性,提高下游应用的效能,扩大石墨烯产品的应用范围并丰富应用场景,进而带动石墨烯行业的发展。2.2 制约因素2.2.1 缺乏大规模的石墨烯制备技术传统的石墨烯制备方法主要包括机械剥离法、液相剥离法、氧化还原和气相沉淀法,这些传统制备方法普遍存在一定的缺点,如利用机械剥离法生产所得石墨烯的产率不稳定且不能实现工业化大量生产;液相剥离法由于产出纯度较低,因此石墨烯粉体质量较差;氧化还原法获得的石墨烯粉体同样纯度较低,不适宜大规模生产;气相沉淀法通过甲烷、乙烯等气体作为碳源获得的石墨烯质量较高,制成的石墨烯薄膜的柔性也较好。该方法可实现石墨烯产品的规模化生产,但由于制成的石墨烯薄膜需从衬底金属薄片上移除,因此生产成本较高。要想大规模获取高质量的石墨烯材料,中国石墨烯行业在制备技术上仍有所欠缺,致使石墨烯行业发展缓慢,部分新型领域规模占比较小。石墨烯制备技术的制约直接影响中游石墨烯的生产效率,在耗费同等生产设备时,由于产量较少,每单位的石墨烯生产成本提高,将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和企业利润。2.2.2 石墨烯下游领域应用技术尚未成熟近三年来,全球范围内石墨烯的专利申请数量不断攀升。据头豹数据显示,截至 2018年,中国石墨烯专利数量在全球的占比超过58.6%。然而,中国申请专利的石墨烯项目多集中在已实现规模化生产的领域,例如防腐涂料、储能材料领域,在柔性触控屏、压力传感器等附加值较高的领域涉及则较少。据头豹数据显示(见图 3-3),2018年中国石墨烯各应用领域的专利占比中,防腐涂料占比为47.3%,储能材料占比为25.6%,电子器件、水处理和其他领域占比分别为19.4%、5.2%和 2.5%。新兴发展领域概念较为新颖,现阶段许多技术工艺仍处于实验室研发阶段,未实现显著的技术突破。例如在柔性触控屏方面,中国仅有少数企业可实现石墨烯薄膜在手机显示屏的应用,并未达到量产阶段。中国石墨烯创新技术尚未普及,创新技术在石墨烯下游应用产品的生产中参与程度低,这一技术发展的限制将影响石墨烯的产业化进程。2.2.3 石墨烯产业配套设施不完善石墨烯的新兴应用领域正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各科研机构和院校将持续实现技术突破,不断加大石墨烯在电子学(柔性电子材料、高频晶体管、高速电子器件等)、光子学(光学偏振器、光电探测器等)、复合材料、传感器和生物医学等领域的产业布局,并实现石墨烯新兴领域产品的产业化。在应用场景不断扩大的发展趋势下,中国石墨烯产业相应配套设施的缺乏将严重制约行业的发展。石墨烯产品相应配套设施主要包括石墨烯下游产品的制造设备,例如柔性电子制造设备、光学偏振器和光电探测器等生产设备等,下游产品性能的提升将对相应设备提出更高的要求。以光电探测器领域为例,石墨烯光电探测器是将石墨烯材料两端放置两个金属电极,以实现光电流信号的输出,石墨烯的粉体的质量将直接决定光电信号传输的效率,因此这一领域对石墨烯粉体的质量要求更高,相应地对其生产设备的要求也更高。中国石墨烯相应配套设备在政策规范和技术指标两方面的尚未形成相应的标准,已成为制约石墨烯产业化进程的重要影响因素。3 中国石墨烯行业市场趋势3.1 石墨烯下游柔性触控屏领域的应用将进一步扩大在石墨烯下游的产业应用中,除锂电池领域已实现量产外,石墨烯在柔性触控屏也将逐步达到规模化应用级别。2013年中国石墨烯行业开始向柔性触控屏领域渗透,以石墨烯为原材料研制的柔性触控屏可在不规则的设备表面实现多点触控的功能。在全球市场中,三星在2011年美国电子消费展上展示4.5英寸柔性屏幕,并在2013年展出5.5英寸柔性屏幕。在中国市场中,2013年12月中国重庆墨希科技有限公司建成全球首条100万平方米石墨烯薄膜生产线,并在2015年推出首批石墨烯触控屏手机,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中国石墨烯在柔性触控屏领域的应用探索。在触控屏方面,非曲面LCD和OLED等显示屏幕多采用氧化铟锡(ITO)作为触控层材料。但 ITO 材料材质较为脆弱,不适合做大曲率且可随意弯曲的柔性触控层。因具有强导电性,且碳原子间的连接十分柔韧,石墨烯将逐步取代 ITO 材质,成为柔性控制屏制造的重要原材料之一。重庆墨希科技已推出首款的石墨烯柔性可弯曲智能手机,该款手机采用了5.2 英寸的触控屏,可弯曲成圆环状。这一产品的发布推进了石墨烯在柔性控制屏领域的布局,也加速了石墨烯行业下游在柔性触控屏的应用。3.2 石墨烯行业将布局可穿戴设备领域在可穿戴设备的发展过程中,可佩戴性是产品研制需要攻克的一大问题。石墨烯由于具有超薄性、高柔韧性和坚固性等性能,使材料本身也具有了较强的佩戴便利性。石墨烯在可穿戴设备中的应用主要是指将石墨烯用于电子元器件中,并将电子元器件直接整合到面料中形成新的纺织穿戴设备,不需要再使用额外材料的电极和电线。石墨烯超高的导热系数、高达99%的电热转换效能使得石墨烯在可穿戴设备领域得以应用。如爱家科技根据石墨烯超高的导热系数,先后研发了护膝、护腰、护肩等多种石墨烯可穿戴产品。2017 年爱家科技在新材料峰会上推出新型石墨烯织物“艾弗”,“艾弗”是目前唯一以纺织物形态存在的石墨烯材料,该新型材料具有发热、能量转换等效能,开启了石墨烯在可穿戴设备的产业布局。除隔热保温之外,企业和研究机构在石墨烯的压力、心率传感方面的研究正进一步加深,传感技术的提升将实现设备对体温和压力的数据采集,进一步推进石墨烯在可穿戴设备这一应用领域的发展。3.3 石墨烯制备原材料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大致可分为物理或化学法、气相沉淀法两种。物理和化学法是指以石墨为原料,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石墨剥离成单层或多层的石墨烯的方法,主要包括机械剥离、液相剥离和氧化还原法等;气相沉淀法是以含碳气体或固态化合物为原料,通过化学方法利用碳原子制备石墨烯。近三年来,石墨烯原料开始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除传统的石墨原料外,还出现了生物质原料,如玉米芯、大豆油等。2017年8月,济南圣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黑龙江大学长江学者团队联合开发石墨烯制备的新工艺,并在此工艺基础上实现了生物质石墨烯的制备。这一合作研究团队利用含碳材料—玉米芯中的纤维素完成石墨烯的提取,并运用“基因配对组装”工艺完成了生物质石墨烯的制备。除此之外,2017年1月,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将大豆油置于炉中加热,并将加热后的大豆油在金属箔表面迅速冷却得到石墨烯薄膜。由此可见,采用低成本类原料(如玉米芯和大豆油等)完成石墨烯的制备,将直接降低石墨烯的生产成本,加快石墨烯的规模化生产进程,现已成为行业的发展趋势之一。4 中国石墨烯行业竞争格局分析4.1 中国石墨烯行业竞争格局概述从中国石墨烯产业整体发展来看,在政策鼓励、应用领域扩张的推动下,中国涉足石墨烯行业的企业数量逐年增加,在地域上呈现出了产业聚集现象,主要分布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山东省三大片区(见图 5-1)。中国长江三角洲具有良好的产业发展平台,是石墨烯产业发展较早的地区,在石墨烯制备、新能源、复合材料等领域均有布局;珠江三角洲地区聚集了众多高新技术,在石墨烯下游应用领域发展较快,主要布局新能源、健康和电加热领域;山东省在石墨烯原材料方面发展较快,正不断加大在防腐涂料、复合材料和石墨烯水处理材料等方面的产业布局。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石墨烯代表企业有常州第六元素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第六元素)、常州二维碳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二维碳素)。第六元素主要从事石墨烯及其他新型碳材料的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二维碳素侧重大面积石墨烯透明导电薄膜的生产制备;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石墨烯企业主要以深圳市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贝特瑞)为代表。贝特瑞是一家锂电池正负极材料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要从事锂离子二次电池正、负极材料的专业化生产;山东省份内主要的石墨烯企业是青岛华高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华高能源)。青岛华高能源专注于从事高品质石墨烯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产品主要面向海洋与军工两大领域,研究方向涉及石墨烯复合材料、安全防护等技术与产品开发。4.2 中国石墨烯行业典型企业分析4.2.1 宝泰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4.2.1.1 企业概况宝泰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泰隆)成立于 2009年,2011年于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为:601011。宝泰隆是中国东北地区产业链较完整的独立焦化企业,同时也是较大的甲醇生产企业,也是中国石墨烯行业的领先企业之一。宝泰隆的主要经营范围涉及煤炭开采、炼焦、化工、发电、石墨烯和针状焦等产品的销售以及技术研发和服务,产品的销售范围主要集中在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4.2.1.2 主要经营模式宝泰隆的经营模式主要体现在循环经济产业链、产品升级和产业转型两方面(见图5-2)。循环经济产业链:宝泰隆开采和采购的原煤进入洗煤工序进行洗选加工,主产品精煤供给焦化工序炼焦,副产品煤泥、煤矸石等供给干熄焦电厂;焦化工序生产的焦炭主要供给东北三省的钢铁厂用户,副产品煤焦油、粗苯等继续深加工或者直接外销;焦炭生产采用干法熄焦,回收的余热用于干熄焦电厂发电和生产蒸汽,电力和蒸汽主要供给宝泰隆内部使用,剩余电量上网销售;电厂余热用于宝泰隆生产生活区和周边多个小区供暖。产品升级和产业转型:宝泰隆推进“转型升级”战略实施,即产业由煤化工向新材料转型,推进石墨烯及中间相炭微球、针状焦等新材料产业项目。相应地,宝泰隆产品逐步由传统煤化工向煤基清洁能源升级,推进实施轻烃项目和芳烃项目。4.2.2 新疆中泰化学股份有限公司4.2.2.1 企业概况新疆中泰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泰化学)成立于 2001 年,2006 年于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为:002092。中泰化学依托中国新疆地区的煤炭、原盐和石灰石等自然资源,主要发展氯碱化工、纺织工业和供应链贸易三大业务板块,其中包括聚氯乙烯树脂(PVC)、离子膜烧碱、粘胶纤维和粘胶纱四大产品。依托自身资源优势,中泰化学已开始布局石墨烯领域。在布局初期,中泰化学通过投资厦门凯纳石墨烯技术有限公司,对石墨烯技术开发、应用及其衍生品领域进行研究,重点研究石墨烯与 PVC 产品的结合。现阶段,中泰化学正致力于围绕现代贸易、现代物流和供应链管理打造绿色化工智能制造生产企业。同时,中泰化学通过利用新疆乌鲁木齐“一带一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区位优势,围绕产业链开展“+贸易”模式,进一步提高中泰化学的整体收益。请您关注,每日发布最新行业研报,感谢!报告内容属于原作者,仅供学习!作者:头豹研究院 庄林楠 贾欣莹更多最新行业研报来自:【远瞻智库官网】

石墨烯,命运如何?即使再辉煌,最终也不过如此

目前,石墨烯在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材料等领域已经被广泛应用。然而在此之前,人们一直认为石墨烯是材料界的“富贵病”,有钱人才能用得起。但结果是,石墨烯并不是人人都能用的起,比如在去年,石墨烯出现过轻度的不良反应,导致硅片不能正常使用,相当严重。在这里,我们摘取了14年的数据,国外有1.2万件,国内有8000件,故事得从2008说起。2008年,有一个来自新加坡的21岁男孩,对工业界存在的石墨烯缺陷视而不见,他自己称“从来没有看到有哪件能够对人体产生危害的东西”。还有一个来自新加坡的女孩,他称“坚决不让孩子使用”,如果使用甚至会“毁了他们的健康”。前者是以“氮化”出名的材料学博士,后者则是以培养孩子“健康与科研”为契机,才开始自己创业的。22008年5月22日,28岁的东芝工程研究院博士安藤康世的孩子罹患眼部疾病,导致黄斑缺陷,并失明。由于事故未发生在夜间,经调查,原因为混入石墨烯。此事经安藤博士了解,原来是在石墨烯的设备上加入了铅屑,铅屑是合成材料中非常重要的添加剂,对人体几乎无害。2008年11月,7岁的四川德阳女孩发现自己罹患青光眼,近视535度,并因不能读写书本而到医院检查,被告知是因为“石墨烯”缺陷所致。发表在《中国儿童与青少年健康》的研究报告指出,目前中国超过一半的学生患有这种疾病,并且不乏先天发育畸形、多重异常等情况。东芝培养孩子“健康与科研”2009年8月12日,月薪1万元的职场小鲜肉王兴为广州达丰建材工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达丰)生产车间加工石墨烯薄膜,导致石墨烯薄膜在光电薄膜级检测中未能通过。本就已经造成了严重损伤,不能使用则更加严重。2010年11月5日,石墨烯加工生产车间加入一千余块石墨烯粒子并熔融,造成石墨烯预处理设备报废,导致设备报废,这个加工生产车间的建设预算费用,已超过两亿元。2011年4月22日,新加坡来自博茨瓦纳的华裔“超人”jacksloan以2900万元售出正在小河湾接受强腐蚀性液体工作的angeria公司2万吨ddp石墨烯。2013年,一个叫王一起的韩国留学生用售价2万韩元(约0.5元人民币)一吨的石墨烯换走了价值超过3亿人民币的石墨烯和散文本。石墨烯,命运如何?即使再辉煌,最终也不过如此。2014年1月,工业界生产石墨烯的大企业——比亚迪以近2亿美元的价格将热带气象研究中心(pmc)的1万平方米的石墨烯厂,全部卖给中国的一家企业——浙江千万聚丙烯光伏空心化薄膜有限公司。

生非汝有

新华财经指数|中国石墨烯产业在国际行业认可度仍待提升

新华财经南京11月26日电 近日,《新华(常州)全球石墨烯指数报告(2019)》(以下简称《报告》)在江苏省常州市正式发布。《报告》指出,从研发活动产出看,中国在论文引用率、国际发明专利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等问题,行业认可度、成果影响力以及研发投入效率有待进一步提升。中国石墨烯产业生态尚需由“量”到“质”逐渐转变。《报告》指出,经济产出和学术产出是表征竞争绩效评价的两个重要方面。分析结果显示,位居绩效评价前三位的分别是美国、澳大利亚和中国。美国凭借其在企业表现、论文影响力和专利布局等方面的突出表现,位居首位。澳大利亚拥有高水平的论文质量,学术影响力明显。中国石墨烯技术专利应用最广泛。《报告》显示,近五年,中国在石墨烯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但在石墨烯相关论文的平均被引次数方面,新加坡、澳大利亚、美国、德国处于领先地位。在石墨烯高被引论文占比方面,同样是新加坡、澳大利亚、美国、德国等国家占据主导地位,尤其是美国在企业表现、论文影响力和专利布局等方面都有不俗的表现。中国经济信息社是国家高端智库经济研究中心建设主体,“新华(常州)全球石墨烯指数”为全球首个石墨烯指数,已连续第五年发布。常州作为我国石墨烯产业高地,产业发展领跑全国。依托一批石墨烯创新平台,常州已集聚石墨烯相关团队30多个,相关企业150多家,原材料制备企业数量约占全国一半,在石墨烯材料的初步应用及产业化方面,打造了十多项国际和国内第一。(曲鹏业 赵畅 朱江宁)

老虎连

我国石墨烯产业综合实力连续四年稳居全球首位

新华财经南京11月20日电近日,《新华(常州)全球石墨烯指数报告(2019)》(以下简称《报告》)在江苏省常州市正式发布。《报告》显示,我国石墨烯产业综合发展实力“连续四年”稳居全球首位,已步入发展“快车道”。图:新华(常州)全球石墨烯指数评价结果《报告》指出,中国在竞争潜力、竞争行为、竞争绩效三方面均呈现出较强的优势。从竞争潜力层面看,中国和美国位居前二,石墨烯产业发展驱动力显著,英国、韩国属于第二梯队。从竞争行为层面看,中国和美国凭借着丰富的石墨烯科技研发成果,位列第一梯队,韩国、日本位居第二梯队,展示出较强的产业发展实力。从竞争绩效层面看,依据石墨烯的研究深度、成果质量和影响力以及创新能力,美国、澳大利亚和中国位居前三位,属于第一梯队,新加坡、德国、英国和日本属于第二梯队。《报告》认为,中国从事石墨烯研究和生产的科研机构以及企业逐渐增多,论文发表数量和专利申请数量等方面在全球遥遥领先。产业主体对石墨烯领域的研究热度高涨,并开始注重产品质量和下游市场开发。成果表明,中国在石墨烯研发中的探索实践和产业布局已经走在世界前列。中国经济信息社是国家高端智库经济研究中心建设主体,“新华(常州)全球石墨烯指数”为全球首个石墨烯指数,已连续第五年发布。《报告》从竞争潜力、竞争行为和竞争绩效三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样本国家石墨烯产业的发展水平,挖掘各国在石墨烯科研和产业化布局呈现的不同特点,科学评价各国石墨烯产业的发展水平和前景,为全球石墨烯产业发展提供参考,被誉为行业发展“晴雨表”。(曲鹏业赵畅朱江宁)来源: 中国金融信息网

敦杖

2020年中国石墨电极产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

中商情报网讯:石墨电极,主要以石油焦、针状焦为原料,煤沥青作结合剂,经煅烧、配料、混捏、压型、焙烧、石墨化、机加工而制成,是在电弧炉中以电弧形式释放电能对炉料进行加热熔化的导体。石墨电极广泛应用于钢铁冶炼、工业硅、黄磷等基础材料制造领域。一、发展阶段中国石墨电极市场经历了:2017年繁华盛世——2018年步入下行轨道——2019年开始价格战——2020年价格战或加剧。受疫情影响,国内需求锐减,国外订单向后推迟,大量货源冲击国内市场,春节过后的石墨电极价格出现了短暂上涨,但很快就硝烟四起,价格战纷争再次加剧。随着国内外市场的恢复,石墨电极市场有望逆转,价格战或消停。图片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二、行业相关政策分析1、《中国制造2025》2015年5月8日,国务院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重点,引导社会各类资源集聚,推动优势和战略产业快速发展。新材料领域,以特种金属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特种无机非金属材料和先进复合材料为发展重点,加快研发先进熔炼、凝固成型、气相沉积、型材加工、高效合成等新材料制备关键技术和装备,加强基础研究和体系建设,突破产业化制备瓶颈。积极发展军民共用特种新材料,加快技术双向转移转化,促进新材料产业军民融合发展。高度关注颠覆性新材料对传统材料的影响,做好超导材料、纳米材料、石墨烯、生物基材料等战略前沿材料提前布局和研制。加快基础材料升级换代。2、《建材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1)培育区域特色产业统筹资源禀赋、环境容量、交通物流、市场需求等因素,因地制宜,在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地或规划建设区周边,支持发展特色非金属矿采选和深加工业,合理培育区域特色建材产业,形成一批特色鲜明、产业集聚的生产基地。(一)华北地区。京津冀协同发展,实现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推进利用尾矿资源生产建材产品,培育石墨烯材料。河北提升玻璃产业水平,规范发展保温材料产业。山西打造玄武岩纤维、耐火材料产业基地。内蒙古依托石墨资源优势,发展石墨深加工。(二)东北地区。辽宁发展菱镁、滑石、硅灰石、膨润土深加工产业,加快陶瓷升级改造。吉林发展硅藻土、硅灰石深加工产业,农林剩余物综合利用,碳纤维及复合材料。黑龙江重点发展石墨及深加工产业,壮大石墨烯等新材料产业。(三)华东地区。上海加快发展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江苏重点发展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石墨烯材料、凹凸棒、高岭土深加工产业。浙江发展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石墨烯材料,膨润土深加工产业。安徽重点发展工业玻璃,提升硅产业基地。江西发展玻璃纤维及复合材料、陶瓷,硅灰石、黑滑石深加工产业。山东发展工业陶瓷、玻璃加工、石墨烯、滑石深加工、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等产业。福建推动陶瓷、石材等产业转型升级,做优做强玻璃、高岭土深加工产业。(四)中南地区。河南发展超硬材料,提升耐火材料。湖北依托水运优势,发展石材深加工,打造中部石材集散中心。湖南发展装配式建筑所需部品部件,推动玻璃产业升级,发展海泡石、隐晶质石墨深加工产业。广东进一步做优做强建筑卫生陶瓷、玻璃、高岭土深加工等产业。广西打造滑石、碳酸钙、高岭土深加工产业示范基地,承接东部建筑卫生陶瓷转移。海南发展海工水泥及制品、工业玻璃及深加工。(五)西南地区。重庆推动玻璃深加工、石墨烯等产业发展,发展玻璃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四川做大做强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推动陶瓷转型升级。贵州利用资源优势,打造石材产业基地。云南重点发展硅砂、玻璃深加工以及木结构所需部品部件等产业。西藏发展新型绿色建材。(六)西北地区。陕西依托优质花岗岩和大理石资源,建设石材产业基地,打造以重晶石精深加工为主的矿物功能材料产业园区。甘肃地区利用风电有序发展碳化硅、蓝宝石等高载能产品。青海发展蓝宝石晶体、玻璃深加工和高强石膏粉等产业,适度扩大耐火材料规模。新疆充分利用膨润土、红柱石等资源,发展精深加工矿产品,承接石材产业转移,建设特色产业基地。(2)壮大建材新兴产业加快开发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实现关键基础材料产业化规模化,增强关键基础材料供给保障能力。重点发展玻璃基材料、工业陶瓷、人工晶体、矿物功能材料、高性能无机纤维及复合材料,鼓励发展石墨烯等前沿材料。第五点,石墨烯及其改性材料。重点发展系列化、标准化、低成本化石墨烯粉体材料及其改性材料,低成本石墨烯薄膜及基于石墨烯薄膜的制品。发展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提高非金属矿资源开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积极推广应用矿物功能材料,重点开发基于非金属矿物用于节能防火、填充涂敷、环保治理、储能保温等方面的矿物功能材料。第一点,石墨。发展用于电子、新能源、国防军工等领域的高纯石墨、等静压石墨、氟化石墨、渗硅石墨,密封材料、石墨散热/导热材料、高分子复合材料等。(3)矿物功能材料发展工程工程目标:培育壮大矿物功能材料,推进矿物功能材料在土壤改良和环境治理中实用化,建设若干矿物功能材料特色产业园区,2020年特色产业园区产值达百亿。主要内容:以节能环保、生态修复、现代农业、高端装备等需求为牵引,以大企业为主导,加快产业示范,培育特色产业园区。大力推广新技术和产品,围绕石墨、硅藻土、高岭土、膨润土、海泡石、凹凸棒、石英、云母等优势矿种,加快传统矿物制品升级换代。开展基于大宗尾矿生产矿物功能材料的资源综合利用示范,打造尾矿“近零排放”的非金属矿精深加工示范区。建设节能环保用矿物功能材料产业示范项目。结合产业精准扶贫,加大对连片贫困地区特别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优势非金属矿资源科学开发的支持力度,打造特色非金属矿产业园区。三、石墨电极市场供需情况受疫情方面以及市场因素的影响,春节假期后除国内传统老牌石墨电极企业顺利复工外,新建石墨电极企业及部分中小型石墨电极企业均选择了延迟开工,导致年初石墨电极上涨,库存减少。但随着疫情逐步被控制后,我国石墨点击企业都已经开工了,后期中国石墨电极市场供需矛盾或将得以缓解。据炭素行业协会统计,中国石墨电极2019年1-7月总产量为39.4万吨,同比增长13.06%,其中超高石墨电极产量20万吨,同比增长39.31%,高功率石墨电极产量13.1万吨,同比增长6.63%。2019年石墨电极产量将达74.21万吨,受疫情影响及海外订单减少等多方面因素影响,预计2020年中国石墨电极产量将微幅下降。数据来源:炭素行业协会、中商产业研究院2019年我国石墨电极销量为68.32万吨,由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爆发,预计2020年中国石墨电极销量也将微幅下降。四、重点企业概况2020年中国石墨电极总产能预计为212.5万吨,同比增长8.9%。主要分布在华北、华中、华东、东北、西北等地区。目前国内超高功率石墨电极重点生产企业分别有方大炭素、南通扬子碳素、吉林炭素、平煤神马集团开封炭素、山西西姆东海炭素、山东八三石墨新材料厂河南三力炭素、丹东鑫兴炭素、林州市电力炭素和山西晋能集团大同能源发展有限公司炭素分公司等。中国超高功率石墨电极重点生产企业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中国高功率石墨电极重点生产企业五、未来发展前景1、电炉炼钢的快速发展,驱动石墨电极需求提升石墨电极作为短流程炼钢中的电弧炉的关键耗材,炼钢流程的革新与升级,特钢增量提质的趋势,废钢再利用和中国电炉炼钢广阔的未来空间将极大的促进石墨电极的需求。2、超高功率电极成未来发展趋势国家产业政策指向明确,发展超高功率电弧炉是大势所趋。大规格超高功率石墨电极作为超高功率电弧炉的主要材料之一,其需求量在此需求的推动下,必然进一步增加。3、石墨电极价格理性回归,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由于受石墨电极高价格、高盈利刺激,投产、扩建、拟建石墨电极项目迅速增加,目前石墨电极整体处于供强需弱状态,市场竞争较大,但石墨电极企业之间的价格战并不能真实的反应即时的市场供需状态,随着石墨电极市场触底反弹,价格将回归合理水平。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石墨电极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策划、产业园策划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陈确

充电8分钟,续航1000km?广汽石墨烯电池引热议 专家称:并非真正的石墨烯电池

在蔚来固态电池和宁德时代“掺硅补锂”电池之后,又一款能使电动车续航里程达到1000km的动力电池引起了业界关注。1月16日,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曾庆洪宣布,广汽集团的石墨烯快充电池具备6C快充能力,结合高功率超充设备,最快8分钟就能充电至80%,结合硅负极材料,能量密度可提高到280Wh/kg左右,寿命大于1600循环,车辆续航里程可达到1000km。“广汽石墨烯基超级快充电池目前已进入实车测试阶段,首款搭载车型为AION V,目前正在黑河做冬季试验,初定今年9月可以批量生产。”曾庆洪表示。在此之前,广汽集团全资子公司广汽埃安发布了一则关于全新动力电池科技的海报预告。该海报显示,其石墨烯基超级快充电池经过了电池枪击实验,并强调“不用等到明年”“即将量产搭载”。广汽埃安方面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该电池的详细信息计划将于本月底公布。图片来源:广汽埃安官微该消息一出,当日(1月15日)广汽集团A股(601238.SH)盘中涨停,报收12.52元/股,全日成交10.2亿元;港股(02238.HK)尾盘同步大幅拉升,报收9.38港元/股。不仅如此,石墨烯概念股也纷纷上涨。石墨烯+锂电池≠石墨烯电池?事实上,自2014年起,广汽集团就开始了对石墨烯技术的研发。2020年5月,广汽埃安方面称,基于广汽集团三维结构石墨烯材料而研发的“超级快充电池”已经完成电芯、模组、电池包样件的测试工作,并搭载整车进行了装车大功率充电测试,电池寿命和安全性均已达到使用标准。据了解,石墨烯应用在电池上,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做导电剂,二是做电极嵌锂材料。“无论是石墨烯在电池中作为主材料还是添加剂,都可以改善电池导电性能。假如动力电池将石墨烯作为负极主材料,电动车造价将非常高,假如用作添加剂,企业勉强能接受其成本。”云杉智慧总裁徐征鹏认为,当下,市场上尚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石墨烯电池。据曾庆洪透露,广汽集团是在811和622三元锂电池的基础上,通过增加1%~2%的石墨烯正负极材料,提高电池的充电速度、能量密度以及续航能力。同时,与常规动力电池相比,其石墨烯快充电池整体电芯成本高出5%~8%。广汽埃安方面此前曾表示:“利用石墨烯出色的导电性能,我们将其添加到锂电池的正极材料中,使纯电动车的充电速度成倍提升。”有观点认为,广汽集团石墨烯快充电池中的石墨烯,扮演的或是添加剂的角色,该电池能否使车辆实现1000km续航有待验证。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工学院电化学科学与工程系教授袁国辉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石墨烯电池的概念不符合行业命名原则,也不是行业共识。从专业的角度,电池的命名一般是遵循‘正极-负极活性材料’的规则,锂离子电池充放电时,成流反应是锂离子在正、负极材料中的嵌入和脱出的贡献。电极中添加石墨烯材料时,石墨烯的主要作用是提高电极的导电性,尽管可以提高电池的性能,但石墨烯的角色并不是锂离子电池正负极的活性材料。”“石墨烯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已经在锂电池中展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但是,作为一种碳纳米材料,石墨烯之于锂电池并未超出目前常用碳材料的作用范畴。锂电池核心储能机理也并未因石墨烯的加入而改变,因此将添加了石墨烯的锂电池称为石墨烯电池并不恰当。”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杨全红在接受《科技日报》采访时说。2025年有望达到千亿市场规模公开资料显示,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排列构成的单层四维蜂窝状晶格结构新型纳米材料,也是其他维度石墨材料的基本构建模块,如富勒烯、碳纳米管、石墨、金刚石等。石墨烯具有优良的电子传导性能、热性能以及较高的比表面积,在新能源、化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领域拥有巨大的应用前景,被称作“21世纪的新材料之王”。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工信部制定《十三五材料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将石墨烯材料技术划为重点发展领域。此后,石墨烯因具备超轻、超高强度、超强导电性等特性,被认为是提高电池充电速度、推动动力电池技术进步的重要技术。图片来源:视觉中国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相关研究人员表示,由于石墨烯拥有超乎想象的导电能力,石墨烯电池概念成为突破电池技术瓶颈的“救命稻草”。而石墨烯作为动力电池的工业化方案一旦可行,电动汽车充电慢、续航里程不足以及安全性方面的痛点将迎刃而解。前瞻产业研究院报告认为,目前中国石墨烯行业正处于市场导入期,产品尚未成熟,行业利润率较低,但市场增长率较高。预计石墨烯产业2021年进入快速成长期,市场规模可达200亿元,2025年有望达到1000亿元,占世界市场规模超过一半。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当前石墨烯的成本十分高昂,对制造工艺的要求也非常苛刻,同时石墨烯电池的制作工艺也仍然不够成熟。有业内专家认为,石墨烯电池目前仅处于实验室阶段,尚未达到量产条件,商业化非常困难。动力电池技术和产业大有可为值得注意的是,1000公里续航里程正成为当前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关注焦点。在广汽集团之前,1月13日,智己汽车宣布旗下首款车型与宁德时代开展合作,搭载“掺硅补锂”电池,最大续航里程将超过1000公里;1月9日,蔚来汽车发布150kWh固态电池,且表示搭载该电池的车型,续航里程可达到1000公里。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新能源汽车市场开始呈现高增长的特征,拉动动力电池产业链高增长,行业景气度提升。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全球化竞争趋势凸显,动力电池产业链将重构,国内企业通过持续技术创新向上突围。“当前中国动力电池技术创新模式从政策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型,由行业政治运作向公司商业运作转化。”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认为,电池系统结构大创新,辅以电池单体材料小改进,成为近年来中国电池技术创新的鲜明特征。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图片来源:官方供图)如,宁德时代的CTP(Cell To Pack)技术、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和国轩高科的J2M(卷芯到模组)技术均属于动力电池系统结构创新范畴。而更加激进的MIV(模组到车)、CTV(电芯到车)等底盘电池概念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材料体系方面,国内动力电池出现了低钴、添硅补锂、半固态等技术。“电池材料创新要平衡比能量、寿命、快充、安全、成本等相互矛盾的性能指标,近年尚无大突破。”在欧阳明高看来,“如果有人说,(他的电动车)既能跑1000公里,又能几分钟充满电,而且还特别安全,成本还非常低。大家不用相信,这是不可能的。”有机构预测称,全球动力电池市场到2030年会从2018年的100亿GWh增加到2900亿GWh,大概增长近30倍。“我估计动力电池在中国市场未来10年要增长10倍,到2035年增长20倍也是有可能的。所以,电池技术和产业未来将大有可为。”欧阳明高说。每日经济新闻

其名鸳雏

院士打脸蔚来和广汽,石墨烯电池这种噱头何时能过期?

来源:花朵财经原标题:院士打脸蔚来和广汽,石墨烯电池这种噱头何时能过期? 来源:花朵财经作者| 花朵财经研究院这两天最来劲的新闻,莫过于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发言对两家车企公开打脸了。“如果有人说,这辆车既能跑1000公里,又能几分钟充满电,而且还特别安全,成本还非常低。那么大家不用相信,因为这是不可能的。”欧阳院士在电动汽车百人会线上论坛中说。此话一出,舆论场上一片沸腾,因为蔚来刚推出了超1000km续航的ET7,广汽埃安也推出了石墨烯电池,股价那都是蹭蹭地涨啊。对于院士的打脸,广汽埃安总经理古惠南表示:“大家不要错误理解欧阳明高院士的话,过去即便电池可以满足8分钟充满一千公里,充电桩未必能承受得住。技术与运营推广是两个问题,大家还是要科学地对待技术的进步。”古惠南的回应用六个字来评价:说了等于没说。技术与运营推广当然是两码事,大家当然要科学对待技术的进步,问题是广汽埃安发布新产品的时候,有没有指出“我们目前虽然推出了石墨烯电池但是短期根本实现不了量产”呢?来看看广汽埃安宣称“让充电像加油一样便捷”的产品海报。有一个字提到什么时候能量产吗?“8分钟充满80%电量”“NEDC续航1000公里”“电动汽车进入月充时代”这些让人血脉偾张的广告词,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呢?是让消费者再等5年,还是10年?说谎的诀窍,还不是九分真一分假,而是将最重要的负面信息隐瞒不提,转而大肆强调正面信息。在被院士打脸后,广汽埃安昨日再次回应1000公里续航电池争议,古总经理说:将于今年四季度量产,但同时要配套充电桩。这个更是让人懵了,敢情买你这电池,还得同时买充电桩,再要么就是广汽有本事大规模地更新这种高电压的新型充电桩。总之,大家就当个笑话看吧,毕竟拿石墨烯当噱头吹牛吹到天上的,广汽埃安不是第一个,也绝对不是最后一个。石墨烯电池当然好,质量轻体积小充电密度大充放电神速,各种电池该有的优点它都有,所以石墨烯电池在集齐了所有优点的情况下,它也有一个致命缺陷:贵。不是一般地贵,是死贵死贵的那种贵,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花朵财经,“如果广汽埃安真的能平价供应石墨烯电池,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贴钱卖个几百台,然后破产。”同理,蔚来汽车正式对外发布了150kWh固态电池。据李斌介绍,此次发布的150kWh电池不再采用液态锂电池技术,而是采用量产固态电池技术,可实现50%的能量密度提升,搭载该款电池的车型综合续航里程可突破1000公里。对这两家的“新产品”,大家走着瞧吧。在这里要解释一下固态电池,目前不管是广汽埃安这种公然宣称开发出了石墨烯电池的,还是蔚来和特斯拉这种虽然不拿石墨烯来说事儿但是强调1000公里续航的,其实都采用了硅负极等补锂工艺,业内叫做“掺硅补锂”。广汽埃安的所谓石墨烯电池,其实也只是正负极掺入了石墨烯材料,这和真正的石墨烯电池不可同日而语。而正极是石墨烯的电池,七八年前就有了。困扰业界的难题,压根不是石墨烯电池的技术问题,而是成本问题。有观点认为,“掺硅”以及“预锂化”技术或将步入大规模应用阶段。前瞻产业研究院报告则认为,目前中国石墨烯行业正处于市场导入期,产品尚未成熟,行业利润率较低,但市场增长率较高。预计石墨烯产业2021年进入快速成长期,市场规模可达200亿元,2025年有望达到1000亿元,占世界市场规模超过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