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中最重要的是一个好的科学研究难题。难题的实质能够是演绎的,聚焦点于特殊的变量、关系,或是是梳理的,宏观地叙述结构和系统。这个问题的回答务必合乎科学研究的目地。定量研究问题定量研究侧重于可测量的变量及其相关性。用相互关系和实验两种方法来表现。关系问题可能是组织管理领域最常见的问题,因为这种问题可以通过调查来研究。尽管科学研究关联难题不容易明确逻辑关系(这一总体目标只有根据试验和优秀的定性研究方式来完成),但我们可以假定一种能够根据方式开展干涉的关联。在管理方法和机构调研中,有二种常见的定量分析难题种类。第一个是关系问题:独立变量和依赖变量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第二个是差异检测问题:A组和B组(独立变量-定类数据)在依赖变量上有什么关系?实验问题侧重于独立变量、依赖变量间因果关系的鼎力相助。对组织和管理的研究并不经常进行,因为我们几乎无法控制所有的变量,但这在运筹学中非常普遍。尽管在机构科学研究中应用实验方法很有趣味性,但终究试验是科学研究的“金标准”,因此组织协调行业的学者依然会应用相近的实验方法。定性研究问题要探索/发现一种现象的本质,我们不仅要描述它,而且要解释它的原理。有时这些问题并不预先确定具体的因素或结构,而是问一些关于它们的问题。例如,我在CEO的领导风格变革研究中使用了一些定性问题。其中之一是“掌门人的领导风格行为的关键是什么,如何影响表达的进步”。这是一个高度归纳的扎根理论研究。领导行为不是预先确定的,但是可以通过研究大致确定。类演绎性,描述性和探索性的问题是典型的开放性问题,并且能够支持基础归纳方法。一些学者主张采用类演绎法进行定性研究,而类演绎法直接来源于结构、关系、背景等概念框架。假设问题只是问题,它们不包含答案,假设是问题的预期答案。科学研究难题一直涉及到基础理论创设和探究性科学研究,而后面一种一直选用灵便、可变性、判定或混合的方式。问题+假设通常与理论检测研究相关,而后者通常是固定的并使用定量方法。最难的是:如何建立假设?假设不是一种随机的猜测,而是基于前人研究成果的逻辑推理,能够检测前人研究构建的理论。也就是说,这一假设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即某一理论已经被以前的研究所确立,并且正在等待检验。很少有研究包括理论建立和假设检验。特别声明:本文为艾德思(EditSprings)原创文章,并由我司官方账号在相关平台进行统一推送,禁止一切未经授权的转载抄袭行为!如需转载请联系我司获取授权,并注明详细出处来源。
问题是一项研究的灵魂,一般在文章导言中开门见山地明确提出。假设是研究的心脏,其前的文献分析和其后的数据分析是为它服务的。但一篇文章应该起始于研究问题而不是研究假设,因为问题是开放的,可以容纳不同答案,而假设则容易排斥其他答案和解释。所以,从问题开始能使我们思路保持开放,避免偏颇;而从假设出发有先入为主、排斥异己观点之虞。在实践中,研究者往往在动笔写文章前,有时在开始研究前,已经有了答案,即某种假设。即便如此,我们在文章中还是必须探讨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理论观点、不同答案,以及相反的经验证据。事实上,研究者应该特别关注那些与自己相对立的理论观点,因为这显示了理论争议及其蕴含的争论、探索价值。社会科学的经验问题可分为三类:描述性、解释性(explanatory)、意释性(interpretative)。对现象的描述和分类属于分类学的范畴。纯粹描述性研究在社会学和经济学较少见,除非所描述现象是全新的。在宏观和历史分析中,描述性命题仍然占据重要地位。比如韦伯的世袭官僚制(patrimonial bureaucracy),以及黄宗智(Huang,2008)的“简约集权”,都是对中国历史上政体性质的描述。再如,迈克尔·曼(Mann,1984)根据基础能力(infrastructural power)和专制能力(despotic power)将国家分为四种类型的描述:弱基础、弱专制(中世纪西欧封建),弱基础、强专制(封建帝国),弱基础、弱专制(现代民主制),强基础、强专制(现代集权国家)。应该之处,描述性问题不同于描述性方法。描述性方法,如细致叙事(detailed narratives)、深度描述(thick description)等,是质性研究者常用来做因果解释或意义阐释的方法。一个好问题往往比正确的答案更加重要,因为好问题会激发讨论和争论,如果问题不好,正确答案也会很快被忘记。如何问好问题?我认为取决于个人的知识结构、经历和灵性。我在这里提出几个评价好问题的参考标准。1. 具体。经验问题应该明确而具体,切忌空泛,一小见大远胜于虎头蛇尾。“中国经济政治改革的困境”这样的论题显得太宽泛,而“国企改革与银行改革的关系”则具体得多。“社会结构对个人行为的影响”过于含混,“社会网络结构与集体行动”则更加明确具体。纯实证研究最好看料下锅,根据手中的经验资料提出问题,脱离资料,好高骛远,就难免虎头蛇尾。假如手中的资料是个人收入,而提出的问题却是国企改革与效率,问题与资料便遥遥相望而不可及。2. 集中。专注于一个研究问题,或者彼此相关的一组问题。当一篇问多个问题时,这些问题应该围绕理论轴心,而不是同一个现象或事物。例如,研究社会关系在国企下岗职工和农民工求职过程中作用的差异,就比全面研究下岗职工的失业原因、心理冲击、婚姻稳定性,以及再就业等问题更加有趣。写论文和写书的要求不一样。如果一个博士研究生计划写一本关于乡镇企业的书,包含乡镇企业发展、农村金融、乡村财政、外商投资等多个主体,那么分在不同章节,各章有各自的焦点,也未尝不可。3. 原创性。原创诚然可贵,却是真金难求。研究新现象往往能提出新问题,但新现象本身的独特或罕见性未必是创新。用新资料研究老问题,尽管有价值,但绝不是创新;而对一些老话题或普通现象以崭新的视角提出研究问题则可能具有独创性。比如周雪光(Zhou,2005)采用新颖的新制度主义思路来研究社会分层的老话题,为解决老问题提供了有趣的新视角。对新现象提出老问题尽管有价值但绝不是创新。有时,真正具有独创性的研究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才被人们接受和欣赏,例如科斯(Coase,1937)的问题“企业为什么存在?”老生常谈的问题很难做出新意,比如布劳、邓肯的升迁模型,从20世纪60年代提出便成为美国社会学的主流,到现在40多年来学术界对它进行了翻来覆去的研究,已经变得索然无味。此类研究的“原创性”大多体现于从某个未被研究过的国家(如中国)搜集新数据,此外很难再做出新意。问题不新鲜,数据新鲜也可以,二流杂志也许感兴趣。比较稳妥的做法是围绕当前学术界前沿争论提出问题,虽然不一定有创意,但不至于陈词滥调,抱着老掉牙当宝贝。4. 意义。这一标准包括语义上的意义和理论意义。语义上有意义的基本要求是研究问题要符合逻辑、符合事实,不应是假问题。不符合逻辑的假问题如:家猫是否质数?反正回答都没有意义。此类假问题在社会科学中并不多见。不符合事实的假问题则充斥社会科学领域,如“乡镇企业发展如何挤占农业发展劳动力”听上去似乎深刻,其实也是一个假问题,因为中国农业劳动力是过剩的。再如,进城农民工是否是造成动荡的“火山”则更显得荒诞。学术研究特别强调理论意义,即理论缘由(theoretical rationale)。每一个好的经验问题背后都有一个理论问题。比如中国传统司法制度是否理性,蕴含的问题可能是韦伯对中国法律的理解是否正确?理论问题的水平,反映研究者的理论训练和理论修养,决定研究的价值。魏昂德(Walder,1995a)曾提出一个问题:中国的知识精英与政治精英是分裂的还是融合的?对许多中国学者来说,这个问题的答案似乎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其实这个问题有深渊的理论渊源,即新阶级理论。知识分子与官僚的冲突并非中国特色,而是社会主义体制自身的固有矛盾。理论意义的评价从根本上看是主观的。例如,科学研究本身是否有意义就很难主观,清朝的官僚们曾认为西方的科学技术不过是雕虫小技。那么,谁来对重要性做出评判呢?判断理论意义不仅需要学者的理论功底,并且必须是学术界认可。定义重要概念、提出重要问题要比做回归分析困难得多。对大部分研究者而言,只能通过文献分析来证明自己的研究问题有理论意义。“遛狗”、“交谈中的口误”是不是有意义的研究问题?我的看法是“无关紧要”,但是加芬克尔(H. Garfinkel)研究过这些问题,而他乃本土方法论(ethnomethodology)之一代宗师,他感兴趣的问题一定是重要的、值得研究的。又如,倪志伟(Victor Nee)1989年在《美国社会学评论》(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发表第一篇关于中国市场转型的文章,提出农村改革使普通农民收益更多,干部受益较少命题,并将自己的研究同泽兰尼关于 匈牙利从再分配机制向市场机会转型的研究联系起来。之后,随着倪志伟学术声望的提高,他只需要从自己以前的研究中提出问题。借助著名理论可以是“追捧”,也可以是批判。“追捧”大理论可以形象地比喻为“傍大款”策略,而批判大理论则被戏称为“稻草人”策略。无论是“傍大款”策略还是“稻草人”策略,都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实在在的经验研究,否则就成了追逐时髦的花架子。应该注意的是,对理论缘由的追逐也可能将研究引向歧途。科学发展史上充斥着基于不当理论范式的“假问题”,比如对“以太”的探索、对炼金术的痴迷。关于中国历史的研究,套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中国从秦汉到明清的历史平行西欧的封建制,从而引发关于中国的农民与地主之间的个人依附关系的探讨等等。在当代中国研究中,一些西方理论根本不适用,而不适用的理论就会衍生出不恰当的问题。具体科学理论(中层理论)能通过经验研究筛选淘汰,而宏大理论范式即使有误,也不能靠例行经验研究检验来扬弃,只能通过革命性的“解放思想”来击破。因为,例行经验研究绝大多数只在现行理论范式内,谋求证实或证伪具有具体的理论或经验命题。研究者的个人动机不能算理论缘由。每个人选某个题目都可能有个人原因,比如,我想研究代沟,因为我跟父母搞不好关系;我要研究婚姻关系,因为找不到男朋友或女朋友;我想研究升迁,因为对自己攀爬社会阶梯的成绩感到洋洋得意;我想研究精神健康,因为觉得自己精神有点不正常;我想研究中国,因为她是我魂牵梦绕的祖国;等等。个人原因本身无可厚非,并非往往是强大动力,使学者对自己的研究满怀热情。但这些个人原因并不适合作为选题的缘由写在文中。政治意义和意识形态的重要性也不能作为选题的理论缘由。“深远的历史意义和伟大的现实意义”是不算数的。如果一项研究包含政策涵义,当然是好事,政策涵义本身就可以是缘由,但不构成理论缘由。如果想做一流学术研究,则应该找理论缘由。道德关怀对研究而言往往是最浅薄的动机。我想研究腐败,“因为我对中国的道德衰落深感痛心”,这个原因虽然听起来高尚但并不能构成研究的理论缘由。最近,格兰诺维特(Granovetter,2007)撰写《腐败的社会构造》一文,客观冷静地分析社会网络和社会规范在权钱交易中的作用,字里行间找不到仇恨二字,虽然格氏肯定不是因为对腐败还有恻隐之心才撰写此文。有时,道德关怀是强有力的研究动因;有时,道德关怀只是表现,真正的原因既不是政治的也不是意识形态的,而是自私、自怜或自我标榜。针砭时弊的报纸或博客文章属于公共社会科学范畴,无可厚非,但不在本文讨论之列。纯政策性研究也不在“洋八股”的范畴之内。如果研究的目的是政策评估,或向政府部门提交政策咨询报告,那么写文献综述、证明理论意义就是画蛇添足了以下列举几个好问题的范例。例1:布莱恩·伍兹(Uzzi,1999:482)“研究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关系网络如何影响企业贷款成功率和贷款利率”。英格拉姆、罗伯茨(Ingram & Roberts,2000)提出:在悉尼竞争激励的酒店行业,酒店经理之间的朋友网络是否影响酒店的业绩(入住率、房价等)。周雪光等人(Zhou et al.,2003)探讨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社会网络、交易成本以及产权对公司间契约缔结和执行的影响。这三项研究的问题明确具体,并且都有深刻的理论缘由,根植于“社会嵌入”理论。例2:蔡丽丽(Tsai,2007)研究中国村落的祠堂、庙会是否对农村公共物品(自来水、学校等)提供产生影响,其理论背景是普特南(R.Putnam)等政治学家的社会资本理论,即社会网络和民间社会团能提高民主政治的效率。蔡丽丽指出,中国村落的宗族和庙会就是社会资本;那么此类民间社团能否帮助村民解决集体行动困境,提高村民对政府的监督能力,改善村政府执政业绩,就成了一个极有理论意义的问题。例3:魏昂德(Walder,1995b)在《美国社会学杂志》撰文,探讨乡镇企业为什么比国有企业发展好。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在于集体所有的村、镇企业取得成功显与古典产权理论相悖,所以如何解释这一悖论,就成了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话题。例4:马什2000年在《美国社会学杂志》撰文探讨“中国传统的法律系统是否具有实质理性?”这个问题源于韦伯对中国古代法律系统的判断,认为它完全是非理性的,并因此抑制了理性经济组织的出现。所以这篇文章的理论缘由十分清楚,就是文章的标题“韦伯对中国传统法律的误解”(Marsh,2000).例5:笔者的两篇文章(Peng,2004;彭玉生,2009),分别探讨了中国村落的宗族网络对私营企业发展和生育率的影响。这两篇文章讨论问题不同,却有共同的理论缘由,即社会网络与非正式规范之间的关系问题。前者讨论在缺乏正式私产保护法的前提下,宗族网路通过维护传统的生育观念,进而提高农村的生育率。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社科学术圈,ID:shkxquan】经微信公众号授权转载,如需转载与原文作者联系1.什么是基本的研究问题?试着用一句话将研究问题陈述出来。2.研究的目的是解释性的、评估性的、探测性的,还是描述性的?这项研究是否有不止一个研究目的?3.对那些已有的文献进行了评论?文献评论是否和研究问题相关?和理论框架是否相关?文献评论看起来是否完善?你是否意识到(或者你是否能够找出)其所遗漏的一些重要研究?4.是否展示了一个理论框架?这个框架是什么?它看上去是否和提出的研究问题相适合?你能想出一个所用过的不同理论视角吗?5.这个研究是否符合科学的指导原则?要评估这项研究,或者复制这项研究,你是否需要其他领域的补充信息6.这项研究是否和目前的伦理标准相一致?是否有在不同的伦理标准间的折中?在遵循伦理标准和使用最为严谨的科学方法之间,是否保持了恰当的平衡?7.研究中的主要概念是什么?怎样清晰地来定义它们?是否有一些被认为是单一维度的概念在你看来应该是多维度的?8.是否陈述了有关假设?这些假设是否根据理论框架,或者是否根据先前的研究充分地加以了证明?9.假设中什么是自变量,什么是因变量?这些变量是否反映了所指的理论概念?假设的关系是什么方向的?是否有其他变量被确定为潜在的重要变量?设置这些变量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10.测量变量使用的工具看起来是否合理可靠?作者怎样尝试着来建立研究中还有什么工作可以进一步开展以提高测量的效度?11.研究的分析单位是什么?它对于研究问题而言是否恰当?如果群体是分析单位,那么所作出的结论是否存在着生态谬误?如果个人是分析单位,那么所作出的陈述是否暗示着归谬推理?12.研究设计在时间上是横向的还是纵向的?它是否运用了两种类型的数据?如果这项设计是纵向的,它是什么类型的纵向设计?这项纵向设计是否可以在某种方式下进行改进?比如收集座谈小组数据而不是趋势数据,或者在小组设计中减少退出率?如果是采纳了横向数据,和纵向数据相比研究问题是否会更为有效?13.是否在假设或者在随后的讨论中作出或者暗示了什么因果性的断言?采取的是什么样的途径来展示因果效果的存在?是否阐述了建立因果关系的全部四个标准?如果有的话,什么变量在分析中被控制以减少虚假关联的风险?其他变量是否应该被测量和控制?你对于结论内在效度的满意度如何?14.研究中使用的是一个样本还是包含所有成员的总体?选择了什么类型的样本?是否使用了概率抽样的方法?作者如何评价这个样本对其所取自的总体的代表性?你如何评估研究发现对于其他人口总体的普遍意义?15.是否报告了回答率和参与率?回答者或者参与人群与未参与者之间是否存在显著的差异?为什么存在或不存在这些差异?作者是否充分地讨论了这个问题?16.所使用的是实验研究、调查研究、实地研究还是其他的研究设计?这种研究设计和提出的研究问题以及需要检验的特定假设之间有怎样的契合度?你推想作者为什么选择这个特别的设计?这个设计是如何应对研究限制的?它是如何调整以充分利用研究机会的?17.总结发现。统计和(或)定性资料是如何清晰地表达和讨论的?这些结果是否在实质上非常重要?18.作者在讨论和(或)结论部分是否充分展示了研究发现?结论是否很好地来源于研究发现?是否有其他可能的解释?19.将这研究与探讨同一研究问题的其他研究作比较。这项研究是否产生了新的见识?在哪些方面,这项研究设计或多或少比先前的研究更为合适?20.这个研究的结果暗示了什么新的研究问题和假设?这个研究对于使用的理论框架具有怎样的启示意义?对于你研究的问题有什么启示?
来源:女教授跟生活的死磕 作者:吉大秋果标题撰写有讲究,三条贴心小Tips!通常我们放入标题里面的东西有研究对象、研究问题、研究主题(即你的观点或立场)、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等。比如《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投资规则创新研究》,这里面一带一路是研究背景;国际投资规则是研究对象,也被称为论域;创新是研究观点或者立场;创新背后隐含的研究问题是现在的国际投资规则创新度不够。所以,作者其实是用了三个方面(研究背景、研究对象、研究主题)表达了四个内容的信息(研究背景、研究对象、研究主题、研究问题)。再比如《国际投资规则创新逻辑同一性的实证研究》(纯瞎编)国际投资规则是研究对象;创新逻辑同一性是研究主题或观点立场;实证研究是研究方法。还有很多起名字的方法,你可以根据你的需要把相应的内容放进去。但是注意,社科基金申报书的标题核心是:研究对象+研究问题+研究主题,这三个是必须要表达的,其余内容选择放入,也就是说其余内容哪个能显示出你研究的与众不同,研究的创新性就把啥放进去。如果一带一路这个背景是你的创新性,那可以放进去;如果实证研究或者比较研究能体现特殊性,你也可以放进去。但是切记,这些内容都是为了“研究对象+研究问题+研究主题”服务的,是锦上添花的,如果研究对象+研究问题+研究主题不明确,再怎么强调研究背景,研究方法都是没有用的。那么为什么研究对象、研究问题和研究主题是必须要放进去的内容呢?这就要说说国家社科基金申报书是个什么东西了。如我之前在帖子中提到的,国家社科基金本质上是你为国家解决一个问题,用你的知识和专业帮国家解决一个问题,所以你必须明确研究问题是啥,这也是我之前写帖子再三强调的。所以研究问题不管咋地,明示暗示都必须得能让人看出来。比如上文的《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投资规则创新研究》,研究问题就是现有的国际投资规则创新度不够。同时,这个研究问题肯定是研究对象的问题啊,否则大家不知道这是谁的问题,所以研究对象必须明确出来,必须要指出创新度不够是国际投资规则的创新度不够,而不是别的什么规则或者事物的创新度不够。那么光指出问题没有立场也不行,所以论文的撰写必须阐明自己的观点。《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投资规则创新研究》中创新就是作者的立场,只不过这个立场在标题里比较宏观。需要指出的是,研究主题(也就是立场和观点)它是一个体系,标题中是一个总的观点。只有表达了研究对象,研究问题,研究主题,这个标题才算是清晰的,才算是合格的。所以类似《老年人养老问题研究》这样的题目中老年人养老是研究对象,但是没有研究问题,没有研究主题,所以这个题目不行。再如《法国启蒙思想研究》这个标题也只有研究对象,没有问题和主题也不行。《海商法修改研究》也不行,看不出问题,光知道你要修改,你针对啥要修改也得指出来。此外,在我们明确了研究对象+研究问题+研究主题是标题必须明确的内容,研究背景、研究方法是选添的内容之后,我们必须说明,一个标题的逻辑层次最好不要超过3-4层,否则就会引起歧义,也就是说你不能把过多信息加进去。《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投资规则创新研究》这个标题就包含三个方面体现了四个内容,这是大脑能接受的范畴。可是如果这个标题改成《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视角的国际投资规则范式创新的比较研究》你会不会觉得标题过于繁琐,大脑不能一下子反应过来了?所以,申报者有义务用清晰简洁的语言把研究对象+研究问题+研究主题表达出来,其余的内容要克制克制再克制!
还记得第一次去无人超市购物的感受吗?新奇?好玩?如果,你习惯了去无人超市购物,在某天的某个瞬间,想到之前去其他超市的经历,你或许会猛然发现,人工智能真的在重塑我们的生活与生活方式。而且这种重塑,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推进着。我们知道,AI将越来越多地取代就业机会,同时创造新的就业和创业机会。但同时,它们也带来了很多我们可预见和不可预见地后果。我们报道过的AI道德已经被业内普遍关注,包括吴恩达将在2019年新推出的课程,也有关于AI道德探讨的部分。人工智能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还是社会研究问题。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编码技能或计算思维的重要性,从义务教育到高等教育,从兴趣班到活动营,编程教育已经逐步为人们重视且接受。然而,我们教育人应该清楚一件事:现在的教育,不能只教学生们编码技术,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懂得思考不断变化的公民、社会和就业环境问题。“社会研究的目的是促进公民能力”。美国国家社会研究委员会围绕人工智能和电子技术正在重塑社会的现状,总结出目前社会研究应该关注的10个主题。这10个主题,不仅是社会研究应该关注的项目,也是人工智能领域该思考的,更是教育领域该引起重视的。我们来看看,分别是什么:1.文化社会研究项目应该包括研究文化和文化多样性的经验。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被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用在吸引流量上,这加剧了社会大众屏幕成瘾的进程,也改变了社交的互动方式。之前跟一互联网头部企业的员工聊天,该员工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毕业后回国入职该公司,年薪不菲。他说,自己每天的工作,就是研究用户的点击爱好与习惯,并分析再推送什么内容,能让这些用户继续点击。“推送的内容有营养吗?”我问。“大多都是无脑的。但是他们愿意看。”“你这么著名的高校出来,做这样一份工作,不感觉浪费才华吗?”“现在大的互联网公司都这样。我们公司很多北清的、斯坦福的。没办法。”当我们探讨如何防止自己和孩子沉迷手机时,那些互联网公司为了利益,却在研究如何让你上瘾。2.时间、连续性和变化社会研究项目应该包括研究过去及其遗产的经验。电子技术的发展,意味着我们生活在一条曲线上,每个人都在经历更多的新奇和复杂,因为人造和自然系统,在以意想不到的方式相互碰撞。3.人、地点和环境社会研究项目应包括对人、地点和环境进行研究的经验。大量摄像头和面部识别软件,使精准跟踪成为可能。上个月,“支付宝信用分超过750分,可作为加拿大签证的财力证明”的信息被人们津津乐道。这一信息足以说明,当今时代,社会信用评分,在越来越多地塑造着我们的生活选择。4.个人发展和身份认同社会研究项目应包括研究个人发展和身份认同的经验。人工智能正在迅速增加人类各方面的能力。它将越来越多地与生物扩增相结合。这将如何改变人类的身份与互动?也是上个月,让所有人震惊的基因编辑的报道,再次把基因编辑话题推到了台前。这类科技的发展,让人们不得不思考一系列人类伦理问题。5.个人、团体和机构社会研究项目应包括研究个人、团体和机构之间互动的经验。MIT科技评论说,“在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时刻,算法偏差正在成为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机器学习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分配警力资源、招聘简历筛选、发放贷款审核等领域。算法偏差,会使透明度很低的群体处于不利地位。6.权力、权威和治理社会研究项目应包括研究人们如何创造、互动和改变权力、权威和治理结构的经验。不管是对技术持悲观论还是乐观论的人,应该都不会反对目前相关组织提出的,使用道德或立法框架,来指导机器学习和电子技术的使用这一提议。7.生产、分配和消费社会研究项目应包括研究人们如何组织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分配和消费的经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正在加速财富和资源的聚集。如果你经常关注科技欣慰,应该会发现,越来越多的财富、数据、资源、人才等,正快速聚集到各大巨头科技企业。近两个月,经常有新闻报道很多企业大量裁员的信息。哪怕是一些表面现金流比较充裕的互联网企业,也避免不了大量裁员。一个朋友所在的传统领域上市企业,在采取着裁员和减薪并行的政策。没有被裁掉的员工,有的只发基本2K+的基本生活费。这一系列情况,一方面表明大家确实面临着经济寒冬,而另一方面,也反应出在智能时代,大部分劳动力处于焦虑状态。8.科学、技术和社会社会研究项目应包括研究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关系的经验。机器学习正在改善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在《我是演说家》的一期节目中,一个斯坦福计算机系毕业的博士,讲述了他们为什么选择医疗领域创业的故事。他们的技术,可以帮助医生快速检查筛选出哪些医疗片子有癌症问题。而这一技术的应用,将大大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当然,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隐私和新的安全隐患问题,也一直被关注。另外,假新闻在线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同时,有各种技术手段的参与,假新闻也越来越多且不容易被识别。9.全球联系社会研究项目应包括研究全球联系和相互依存的经验。电子设备将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内,通过移动设备和5G,将世界大部分地区连接起来。10.公民理想与实践社会研究项目应包括公民理想、原则和实践的经验。机器学习和电子技术,正在引发一波又一波的问题(如气候变化、自动驾驶汽车、就业错位、隐私等),考验公民的思想和实践。人工智能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社会研究问题。像匹兹堡的蒙特尔学区一样,人工智能的伦理应该引入中学。教育机构应该主导社区对话,讨论正在发生的事情、它的意义以及我们现在如何做出相应准备。—完—亲爱的朋友:你是否认真感受过,人工智能等科技的发展,给生活带来的诸多改变。本文提到的10个主题,比较系统地告诉了我们,有哪些事情,是我们该注意的,哪些是该在教育领域探讨的,以及还有哪些是暂时我们想不到的。希望本文对你有所启发。安!智能观 灵米2018-12-16 于北京中关村
城市中有一条河流变脏变臭了,群众反映到管理部门,管理部门马上清理干净。但过一段时间它又变脏变臭了。原因到底在哪里呢?溯本求源,发现河流上游的城郊村把污水往河里排,把垃圾往河里倒。管理部门从源头进行了彻底清理,于是河水变清了,很长时间也不脏不臭了。 这类事情常常在我们工作中发生。一些干部工作想不深、想不细、想不透,事情弄不准、弄不清、弄不明。尤其是许多问题出现了,不去深入研究,而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使问题难以从根本上解决。 当年,陈云同志到家乡上海青浦县蹲点调查,发现有一个问题难住了当地干部。他们把单季稻改为双季稻,结果力气花了不少,收成却不理想。陈云深入研究,发现小蒸地区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不适宜种双季稻。他精确地算了一笔账:种双季稻表面看比种单季稻多收220斤,但实际上,各方面损失总和约300斤。最终他得出了“种双季稻不如种单季稻加蚕豆效益好”的结论,使农业的比较效益得以显现。 现在我们的一些干部,学历高了,知识水平提升了,但像陈云同志这样能沉下心来研究问题的却越来越少了。这里面有不愿意吃苦、怕麻烦的懒惰思想作怪,但也有个研究问题能力弱的问题。既缺乏对问题的深入调查了解,又缺乏对问题的认识能力、分析能力、思考能力,也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找不出对症下药的办法。 比如,掌握第一手资料就不深不细。下去调查了解蜻蜓点水、走马观花。有人说,“涉浅滩者得鱼虾,入深水者得蛟龙”。真实有用的情况、深层次原因往往被浮在表面的现象所覆盖,只有扎下去,才能“捞”上来。“蹲得下去才能看清蚂蚁”,这要求我们的领导干部在调查了解情况时,真正沉下去,接地气。 比如,认识的功力不够。尤其缺乏哲学头脑,不善于研究分析。哲学素养决定一个领导干部的思维、眼界、站位。这要求我们的领导干部要学好哲学,掌握辩证法和方法论,在观察分析和研究事物时,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出普遍规律。认识水平提高了,才能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比如,没有养成总结思考的习惯。总结既是经验积累、增长才干、避免重蹈覆辙的重要方法,又是进入研究状态的基础。这就要求领导干部每办完一件事、解决一个问题都要总结和反思一番。哪些工作干成了,哪些没干好;干得好有什么经验,没干好的原因和教训是什么。而思考是找出解决问题最佳方法的重要过程。巴尔扎克有句名言,“一个能思想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一件事有几种办法,一个问题有几种解决的方法,哪个最优,哪个最科学,哪个利大于弊,就要在深入思考中反复权衡、慎重决策。领导干部无论工作多么繁忙,无论事情多么紧急,都要给自己留下深入思考的时间。 有位领导同志说过:我们做工作,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研究情况,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决定政策。当前,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繁重、情况复杂,每一步改革措施的推进,每一项重要工作的落实,都非轻而易举。只有不断提升调查和研究问题的能力,才能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各位学友大家好,我是张博士,今天给大家来解读一下硕士毕业论文写作及答辩的五个困惑,第一个困惑是论文写作的进度怎么安排比较合理,不要犯一些比较严重的错误,比如说总是先写摘要,总是先写绪论,这样就不好写了,第二个是不合格论文的典型特征,第三是盲审被毙后二次送审的通过率有多高,第四是答辩注意的问题有哪些,最后一个问题是第一次答辩没有通过,还有没有机会1.三万字以上的硕士毕业论文写作进度到底要如何安排呢?第一,先搞清楚你的研究问题和研究的标题,那么大部分同学会搞清楚他的标题,但是问题一直是不清楚,尤其是专硕类的,像MBA、MPA、MPAcc这些同学,他的学术性这一块,没有关注研究问题导致最后在答辩的时候不能通过,这研究问题是什么非常非常关键,我在课上反复地讲了,就是研究问题的事情,研究问题不是说只是一个问题第二,研究方法可以先写,你到底是用案例研究法还是问卷研究法,这个方法定了之后就可以先写了第三,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这个部分,你的问题和标题出来了,方法出来了,文献综述自然而然也就出来了,理论基础也就清楚了第四,收集数据,数据分析,数据分析的结果等等这些,全部得出来之后就可以了,整个这些写完了之后,再写剩下的参考文献,格式调整等等之类的,但是参考文献的引用,建议在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部分就开始2.不合格的专硕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典型特征都有什么?第一,文不对题,就是你的标题和内容对不上,或者说对的程度不够好第二,参考文献等格式问题,图的格式出问题了第三,文献综述的内容有问题,太旧了,缺外文文献,然后综述里面是记流水账,没有分类,没有条理,没有逻辑第四,研究内容肤浅等问题,简单地谈一谈,提的建议都是不痛不痒的,加强人力资源管理这类的,几乎等于说的是一句废话, 这种论文是很容易不合格的3.毕业论文的盲审被毙后二次送审的通过率有多高呢?第一,正常情况,别人怎么审你继续怎么审,换言之,读过你的论文的,第二次盲审不会因为同情你让你容易过,是正常的情况,跟别的同学的论文一起审第二,特殊情况,就是知道你是二次送审,那么通过率可能会更低,是因为大家会盯上你这个论文,觉得你的论文之前就写得不好,这次要好好看一看,所以我们经常会出现一审不过,二次送审也不过,三次送审都不过,这种问题非常的明显, 那个同学还特别犟,不去改变自己,也不去学习,有同学来咨询我们他的开题报告开了三次都没有通过,开了三次还没有通过,你来听听课,改善一下自己不就行了吗,这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我们以前是缺乏这一块的学习,所以一定要花时间去补,是很重要的一件事,4. 毕业论文答辩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论文写得好不好是一方面,但是你答得好不好也很重要,前三个是很重要的软实力,后三项是内容方面的第一,预案准备,比如说你的PPT,做的时候你的格式能不能不要最新版的,2003年的有一个版本,万一电脑识别不了,包括PDF格式的也做一份第二,穿着要正式,我记得我们当时论文毕业就有一位大姐答辩的时候她就穿着拖鞋来的,之后就被答辩的老师给批评了第三,礼貌谦虚,不要傲慢,客气一点,老师说的不对的你也不要去争辩,你就跟他说好,我先记录下来,不就挺好的第四,PPT的设计不要太多,最多15张PPT左右,内容要精炼,不要一整版一整版的文字,很不好看第五,框架,我们建议有三个逻辑,提出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第六,演练,没有答辩的时候自己准备一下,最好是拟一个文稿,答辩时候的文字稿,最后问题的准备,我们建议大家问题准备方面还是要好好弄一下,比如说他可能会问到哪几个问题,然后你提前准备一下,我们在指导同学答辩的时候,这些部分是全部要把关的,否则论文写得好答辩不好,这也是一个比较讨厌的事情,5. 第一次论文答辩没有通过,还有机会吗?有机会,但是这个机会是这样的,影响正常毕业,一定要等到论文通过之后才能拿到学位和学历,第二个是有的学校有时限要求,比如说论文多少年内必须要通过,一般是5-6年,如果是第二次答辩的话,会要求半年后或一年后才能答,时限要求大家要清楚在这里还有一个事,我们遇到的一个很稀奇的案例,清华大学一个MBA的学友参加我们这个一对一的私塾指导,这个同学的问题是他的论文通过了,答辩都通过了,是学术委员会最后的投票的时候把他的论文否掉了,然后让他重新写,这是一个很雷人的事情,所以即使论文答辩通过,还要走最后一关,学术委员会投票,这位同学没有办法只能重新写,我们看了一下论文,确实有一些问题,所以只能重新改张博士在线私塾今天的分享内容就到这里啦,接下来如果大家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欢迎咨询131 0202 1261,同微信。加微信的学友,不但可以获得一份免费论文套路模板,还可以加入群聊与张博士互动。我们每周日晚上八点会在群里进行在线答疑活动世界很忙,而我们刚好为你有空。预祝您论文写作顺利。(根据张博士视频《张博士解读硕士毕业论文写作及答辩的五大困惑》,小木负责文字整理)
科技分析师、J. Gold Associates创始人兼总裁杰克戈尔德(Jack Gold)表示:“人工智能还远未达到稳定状态。”“人工智能正开始起飞,但我们离曲棍球杆的顶端还很远。”事实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在人工智能中实现的东西虽然有用,但实际上只是冰山一角。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仍然是一个定制的环境,你必须做很多微调,所以它现在还不能完全扩展,不能处理人们真正想要它做的所有事情。他解释道:“你会和一家在数据分析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的大公司交谈,他们会说,是的,我们可以处理人工智能,但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它不是一个大众市场。”“当我谈到可扩展性时,我的意思是,我希望我公司的每个部门都能做自己的事情,并根据需要进行部署,而不是必须为每个部门建立一个熟练的团队来做他们自己的事情。”尽管我们看到不同行业的非凡用例数量都在增长,而且在设备和核心功能上增强了消费者体验的数量也在增加,但人工智能能够创造的未来距离实现还有一段时间。戈尔德说,目前有许多领域对实现这一未来至关重要。三个关键性的研究问题戈尔德说,人工智能未来几年的发展方式和方向取决于三个关键的研究领域。他说:“人工智能领域正在发生很多事情,比如NLP和vision,但我认为实现这一切的真正关键是,我们如何让它成为一个成本效益高、易于定义并部署到终端用户的解决方案?”第一个主要研究领域是开发最适合构建人工智能系统的平台或框架。从谷歌到亚马逊(Amazon)再到微软(Microsoft),所有公司都在做一些不同的事情,而一个紧迫的问题依然存在:这一切如何整合?它如何变成等价的,在一个广泛的类比中,Windows或Linux,所以你不是为14个不同的应用领域构建系统?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将是决定人工智能在未来5年如何、在哪里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另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是如何优化硬件系统以降低成本。例如,在培训系统中,很多系统都建立在非常高端、非常昂贵、非常耗电的gpu上。但是什么样的硬件平台能让人工智能更有效、更经济、更容易运行呢?框架和硬件是密不可分的,因为在一个框架上所做的操作在两个方向上都会影响到在另一个框架上所做的操作。他说,最关键的一点是,如今大多数人工智能系统的构建都需要相当大的数据科学投资,需要一些重量级的数据科学家和工程师来构建系统,并将其部署到企业使用。戈尔德解释说:“如果你想把人工智能扩展到更广泛的用户群体,我们需要的是一些半自主的工具,而这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这相当于一个文字处理器或Powerpoint,可以把它带到用户层面,而不必去购买5000名你无论如何也买不到的数据科学家。”换句话说,它是一个工具,你可以用它来定义一个你想要解决的问题,或者想要得到的信息,然后它就会建立一个人工智能系统,一个学习系统,一个推理系统,它会让你做到这一点。
[内容摘要] 本文认为,人的本质是自我,人活着就在实现自我,即进行审美实践,在此基础上,才形成审美欣赏,从而,审美欣赏的本质、特殊性只能通过审美实践来说明。而审美实践、审美欣赏活动的出现,决定了美的存在是必然的,美学的存在是必然的,我们应该正确地对待美的本质问题,把美学进行到底![关键词] 人的本质、审美实践、审美欣赏、美 世纪之交,在美学领域,对人本质的理解没有获得什么实质进展,审美欣赏的本质、特殊性没有得到正确、合理解释,“美是什么?”的问题被一些人有意丢开或无意放弃。这些情况严重地制约着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科学建构和深入发展。当前,究竟如何理解和把握人的本质?怎样确定审美欣赏的本质、特殊性?怎样面对“美是什么?”这个人类苦苦求索了两千多年的形上学问题?本人不揣浅陋,拟对这几个问题提出不成熟的思考和看法,不妥之处,敬请专家、学者指正!一中国当代著名美学家蒋孔阳讲:“美学其实是一门关于人的科学。”“美学是关于人生价值的一门科学。”中国当代另一位著名美学家刘纲纪讲:“现代美学的发展表明,一切美学问题的解决最终都不可能脱离对人的存在问题的思考。”①邢建昌最近也指出:“美学领域的一切现象应该由人的存在或活动来说明。”毫无疑问,审美活动与人的本质的内在联系或深刻的统一性已越来越为广大的美学工作者所认识,确认美学的学科本性即人学的思想或观点,已逐渐成为学界发出的共同吁求和强烈呼声。伴随着这种吁求,这种呼声,美学走向人学不仅成为时下一些美学工作者实现美学振兴的一个基本方法或重要途径,而且也显然成为时下美学研究的一大趋势或根本潮流,如欧阳友权讲:“世界美学大势正走向人学。”②而在这种“美学向人走来”的大的趋势、潮流之下,不仅解决人的本质问题对解决人类审美活动的本质、特殊性具有了一种特别的、前所未有的重要性、紧迫性,而且毫无疑问,谁解决了人的本质问题,谁就可能在美学研究中最终抢占制高点,从而在解决人类审美活动本质、特殊性的问题上处在绝对的领先地位。人的本质是什么?新中国成立后,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有关人的本质的种种论述,我国哲学、美学界对人的本质提出了各种不同的看法。比如,根据马克思“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③的思想,有人认为人的本质就是人的“意识性”;马克思讲:“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④据此等等,有人又提出人的本质就是人的“自由性”,“自由”或“解放”构成了人的特殊本质。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指出:“人类社会区别于猿群的特征……是劳动。”⑤以此为由,有人再提出人的本质是“劳动”或“实践”。马克思讲:“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⑥“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⑦在此基础上,大多数人则倾向于人的特性、本质就是人的“社会性”或“社会联系”。我个人认为,这些观点从某些方面、某种角度看也许是非常正确的,但在根本上,都还表面、肤浅,实在不足以揭示人的特性或本质。没有意识、自由、劳动或社会联系等固然无从构成人,构成人的特性或本质,但有意识、自由、劳动或社会联系等同样不能构成人,构成人的特性或本质。人类迄今没有科学地和符合实际地揭示人类审美活动的性质、特点、本质和规律,就与迄今人们这种没有正确地揭示人的本质密切联系,大为相关。戴茂堂曾讲:“人类美学史的发展不断暗示出:美学之谜就是人学之谜,回避了‘人是什么’的问题就等于放弃了‘美是什么’的问题。但是,美学家们由于不能很好地说明人学之谜,从而不能回答美学之谜。”这话一针见血,确实是符合美学界的基本事实的。我以为,人的本质是自我,或者说,自我作为人的本质才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的人学思想,这可以从以下方面求得解释。(一)自我作为人的本质,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早有的重要的人学思想,尽管以前学界对此没有给予关注。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就曾讲:“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⑧“人是人的最高本质。”⑨“人本身是人的最高本质。”⑩这些都不在讲人的特性、本质就是人的“自我”吗?恩格斯在《英国状况 评托马斯·卡莱尔的“过去和现在”》一文中指出:“他只有彻底克服一切宗教观念,坚决地诚心地回到自己本身,而不是回到‘神’那里去,才能重新获得自己的人性、自己的本质。”⑾恩格斯讲一个人“回到自己本身”,即回归自我,“才能重新获得自己的人性、自己的本质”,这实际上仍然深蕴着人的本质就是人的“自我”的深刻道理。(二)相对而言,人的自我是人更为重要、更为根本的东西。人的“意识性”、“自由性”、“劳动”或“实践”、“社会性”或“社会联系”等固然是构成人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因素,但是,人如果没有自我,没有自我生命的价值和意义,那么人将不人,在这种情况下,所谓人的“意识性”、“自由性”、“劳动”或“实践”、“社会性”或“社会联系”等还有什么作用或意义呢?所以相对而言,人的自我显然才是人更为重要和更为根本的东西,构成了人“自己的人性、自己的本质”,人的“意识性”、“自由性”、“劳动”或“实践”、“社会性”或“社会联系”等实际上都只是人获得“自己的人性、自己的本质”的各种基本条件或一些现实的途径及手段,比如就自由而言,中国当代哲学家黄楠森就曾讲:“自由不是目的,人才是目的。”夏多布里昂也讲:“自由赋予生命以价值。”(三)人的自我构成了人的最高本质。一个人有自我,即活出自己,实现了自我,他才具有人性,成为人,即具有了人的尊严、人的体面、人的价值、人的意义。否则,一个人没有自我,即不能活出自己,实现自我,顶天立地,有所作为,这就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著作中所反复讲到的人的异化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人将不人,人还存在什么呢?由此,人的自我必然构成了人的最终特性或最高本质。进一步讲,人活着是为了什么呢?毫无疑问,人活着,人生的目的,就在于把自己的“本性”、“本质”“对象化”或“现实化”,也就是活出自己,实现自我,顶天立地,有所作为,充分展示和敞亮自我生命的伟大价值和崇高意义。革命导师恩格斯讲:“有所作为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恩格斯的话无疑独特而深刻地揭示了人生的奥秘或真谛!如上所述,审美活动与人的本质具有一种内在的联系或深刻的统一关系。现在,我们揭示了人的本质,这就显然为我们进一步正确地认识和把握人类审美活动的特殊本质打开了通道。二审美欣赏具有什么本质、特殊性?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由于不能正确地认识人,也没有形成科学的和符合实际生活的社会实践观,人们对审美的研究仅仅局限于探讨审美欣赏,并且也不可能给审美欣赏以科学和合理的解释。随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特别是随着马克思主义科学人生观的形成和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实践论的确立,马克思不仅率先形成了自己非常丰富、深厚的审美实践思想,比如,在《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中,他讲:“我在我的生产中物化了我的个性和我的个性的特点,因此我既在活动时享受了个人的生命表现,又在对产品的直观中由于认识到我的个性是物质的,可以直观地感知的因而是毫无疑问的权力而感受到个人的乐趣。”⑿这里,“我在我的生产中物化了我的个性和我的个性的特点”,就是讲人的自我实现,自我确证,即审美实践,正是因为这种审美实践,客观对象(“产品”)才与人之间建立了一种统一关系,我把这种统一关系叫审美价值,人作为审美主体从而才能在对客观对象(“产品”)的审美欣赏(“直观”)中由于感受和体验到自我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最终获得美感愉悦,即“感受到个人的乐趣”。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还讲:“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支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支配时才进行真正的生产;……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⒀这里,马克思讲人“在直接的肉体需要支配下”的“生产”即“物质生产”、“物质实践”,与之相对应,马克思讲人“不受肉体需要支配下”的“真正的生产”或“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就实际上仍是讲人的自我实现,自我确证,也就是审美实践。马克思在他的著作中虽然没有明确地、公开地提出“审美实践”这一概念或命题,但在他的著作中深刻地蕴含着审美实践这一伟大思想却是个客观的、不容否认的事实。而且以此为基础,他进而对审美欣赏活动的本质、特殊性也给予了迄今为止最为科学和合理的解读或阐释,即审美欣赏就是人作为审美主体“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⒁,感受、体验、判断和评价自我生命的伟大价值和崇高意义。马克思的这些美学思想博大精深,空前绝后,开创了人类美学研究的新纪元,是人类美学史上一个崭新的里程碑,对我们建构独立、科学和具有普遍意义的美学理论体系无疑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遗憾的是,由于不能正确地理解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人学观,也不能准确、全面和深刻地认识和掌握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实践论,其结果,形成于20世纪八十年代的所谓以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实践论为哲学基础的中国当代“实践美学”,不仅没有进一步光大马克思主义的有关审美实践的伟大思想,并在此基础上,认真地解读审美欣赏的性质、特点、本质和规律,从而把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合乎逻辑地推向一个新阶段,新水平,而且恰恰相反,它抛开了马克思主义的这种审美实践思想,反而十分荒唐和可笑地从物质实践出发,为人类审美欣赏活动寻找根据和必然性,探讨审美欣赏活动的性质、特点、本质和规律,从而最终把中国当代的美学研究引向了歧途。现在,我想我们要正确地揭示审美欣赏活动的性质、特点、本质和规律,就必须先行深入地挖掘和充分地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有关审美实践思想,因为很显然,不论在事实上,还是在马克思主义那里,实践的观点都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审美实践无疑是审美欣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前提或现实基础。只有把审美欣赏与审美实践有机地联系起来,贯通起来,我们才不但可以最终正确地揭示审美欣赏活动的性质、特点、本质和规律,而且也才能进一步地展示、彰显马克思主义有关审美活动(包括审美实践和审美欣赏)思想的完整图景或整体风貌,从而使马克思主义的美学思想比较系统和全面地呈现出来,显豁于世。
7月16日,由中山大学图书馆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共同主办了一场主题为“历史:人与国家,我们的故事”的学术沙龙,邀请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黄国信、温春来一起与读者谈谈他们的新书——《市场如何形成:从清代食盐走私的经验事实出发》《身份、国家与记忆:西南经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3月),分享他们的研究心得。两部新著同属北师大出版社“历史人类学小丛书”,丛书策划编辑宋旭景、中山大学图书馆特藏部王蕾共同主持此次沙龙。本文系提问部分的文字整理。沙龙现场主持人:我们这次沙龙希望能给学生有一些研究上的启发,所以,我这里也有几个问题想请教老师。第一个是关于问题意识的。听两位这些偶然最终促成了这个研究,我相信这里面有两位老师很多的学术铺垫,但是同学们做研究的时候,如何培养自己的问题意识?温春来:这个问题,我还是从我的一些经历讲起。我在读大学的时候,说实话我的成绩并不好,每个学期回到家,家里人问我考多少名,我说考十七八名,他们觉得勉强过得去,还要继续努力,他们不知道,其实我们班上只有二十五个人。我成绩不好,但是我对做学问一直抱有神圣感。当我看到师兄们在讨论学术问题时,我心中会觉得很神圣。我觉得有这种感觉非常重要,不管你的成绩好不好,你没有这种神圣感就不要做学问,否则你肯定会乱来,你不会把学问当成一种天职去追求。一定要有这个神圣感,我是传说中的学渣,但是我有这个追求。读大学时我不喜欢上课不喜欢背教材和笔记,但有时候我喜欢看书,有一次我在图书馆借了一本书,叫《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看这本书的时候,里面有一段话深深吸引了,就是我刚刚我已讲过的那一段话,它把中国和欧洲做一个比较,中国跟欧洲相比,领土面积更大,人口更多,民族差不多复杂,语言成分也差不多复杂,但是中国是一个国家,欧洲是几十个国家。中国人不断恢复自己的统一,而欧洲人不行。我就觉得这是一个问题,但从来没想过去研究它。后来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就是因为跟黄国信老师的一次谈话,我冒出了考研的念头并付诸实施,可见学渣也是上进的,最后就考上了。说实话我认为我考不上,但居然考上了。读研之后我就很惊讶地发现,我心中曾经想过的那个问题,竟然就是我们这个学术共同体的核心关切之一。1997年,在中山大学历史系开“十六世纪的岭南”学术会议,那时我刚刚读研究生。很多老师在会议上讨论一个概念叫“国家化”。“国家化”讨论什么?就是讨论中国的各个区域,怎样在不同时期按不同方式整合进了中国的大一统秩序。后来大家不怎么讲“国家化”这个概念了。我没问过我的老师们为何不讲了,我想不讲的道理在于,我们分析地方整合进国家时,你讲国家化,就忽略了地方的主体性,我们重视这个主体性,当然就不愿多讲国家化这个概念。但是当时这个东西对我有刺激,我就想,研究西南的土司不就可以很好回应“国家化”吗?改土归流就“国家化”了。这个想法其实很片面很简单很粗糙,但它指引了我之后的研究。是问题引导了我的研究,我回应了这个问题,写出了博士论文,然后就思考下一步做什么,我就想我过去做的是王朝国家,现在中国是一个民族国家,我要回应这个问题,自然就到了我现在的这本书。我们不管做什么研究,都要带着这种问题意识去想。我再举一个例子,讲讲什么叫问题,以及怎么产生问题意识。西南有一个自治县,大概是2009年4月,他们搞旅游文化节,要搞一个学术会议,就请我去开这个学术会议。在前往这个县的路上,我跟县委宣传部的一个小伙子聊天。聊天的时候他就讲到这个县有一个上千年的祭祖仪式,这次也要举行,我问了他,他说去年是5月份举办的。我当时很惊讶,我心里想,去年5月份举办,那今年才4月份就举办,怎么会不同呢?难道是因为阴历是一样的?我就问用阴历还是阳历,回答说用阳历。阳历我就很惊讶了,阳历中国才多少年历史,才100来年,那这个祭祖仪式为什么会有1000多年的历史呢?到了这个县,我提前到了,还有一天才开学术会议,我就在这个县做了一些考察。我看到满街都穿着鲜艳的民族服装的人,我就从这里问起了。我教同学们一个提问的技巧,我遇到一个老人家,我不会马上就问说“你小时候是不是穿这个衣服的”。不要这样问,你要从人家自然而然的生活体验讲起,就问老人家你们小时候是穿什么样的衣服,他就描述一番,然后我心里想,你们这个地方的衣服不就跟我小时候看到的汉人穿的衣服一样的吗?我继续问,那现在街上这些人穿的衣服是什么时候出现的?老人家回答说近年来出现的,我就明白了,这个所谓的民族服装,并不是这个民族的传统服饰,而是近年设计出来的。再问:你们小时候怎么祭祀祖先,回答是在家里祭祀。我又问:有没有全部村的人集中在一起祭祀,回答说没有。我就明白了,这个所谓上千年的祭祖仪式,应该也是当代的发明,并非过去的传统。我问了好多现在被认为是该民族自身特色的文化现象,发现都是这样的。类似的例子,其实不光出现在有些民族地区,许多汉人地区,也有这样的现象。这就是我看到的现象,如果我只是把这个现象描述出来,我描述的再全面,再细致,都不会成为一个好的研究。对这样一个现象,我们必须要能问一个具有意义的问题。怎么问呢?那次我参加的学术会议,当时的学者大都在讨论说“全球化”怎样导致地方文化的消亡。我就觉得,我看到的经验现象与他们的理论相反,我看到的是全球化怎样催生了新的地方文化的多样性,就像那个县,催生出了新的民族传统与文化传统。所以,我的问题就是全球化和地方文化多样性的关系。当然,同样的对象,我们可以问不同的问题,比如说,就我看到的那些现象,我们可以问:少数民族是什么?也可以问:地方传统文化与旅游业之间是什么关系?有了好的问题,研究的境界就不同了,能够引起的共鸣与关注程度也完全不同了。我不知道怎样去教你们想出好的问题,我只能把我的研究经历告诉你们,你们慢慢去体会,怎样产生好的问题。我再讲一个例子,是其他学者的例子。费孝通先生有一位非常出名的学生,一位非常优秀的彝族学生刘尧汉。刘尧汉解放前就受到费先生的指导,在他的家乡沙村做调查,沙村是一个少数民族的村寨,刘尧汉的调查做了之后也没有发表。到了1950年代,范文澜先生偶然看见这篇调查,很欣赏,马上就在光明日报上专门写了一个文章,介绍刘尧汉的这个调查,而且他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研究。为什么?因为范文澜先生从里面发现了一个大问题。当时的史学研究主要受五种生产方式更替的影响,在我们中国历史中,要讲清楚中国怎样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的过渡。但是中国怎样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很多环节我们不太清楚。范文澜认为,刘尧汉的这个研究有助于回答这个问题,即中国怎么样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大家发现没有,有了问题之后,这个个案的意义就变得完全不同了。我就说这么多。沙龙现场主持人:非常好。第二问题就请黄老师来讲一讲关于史料的问题。想问一下您,如何做史料方面的工作,包括搜集、甄别、解图以及如何运用?黄国信:这个题目其实有一点大,不过我尝试回答一下。我记得刚刚温老师讲的例子他讲的是乡下看那些问题,乡下看到的现象,其实看到的是一个实物或者是口述,或者是一则史料,然后他怎么去问,就会得出怎么样的结果。这跟我们读文献上的史料有很相同的地方。我们读传统的史料,实际上我们当然第一步要读懂,就是要读懂这个作者本身讲的是什么意思。但是读懂之后我们要问问题,传统的史料我们也问问题。你就会发现你不懂的问题问下去,史料会给你不同的回答,文字就写在那里,就那一段话,你问的问题是什么,它就给你什么回答。大家慢慢有一种体会。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有一个师兄弟的博士论文讲木材贸易跟当地的地域社会演变的问题。他的角度,他问那些文献材料的角度是什么,当然是通过这些文献材料看这个地方社会怎么演变。所以他从文献中得到了这方面的重要答案,他的博士论文因此写得非常好。但是我读这些材料的时候,跟他的角度有些不同,因为我关心的是市场,我发现我读完之后给我的印象是,这些材料告诉了我一个不一样的故事,是那个地方的市场怎么做出来的故事。这个故事的核心是,朝廷打到那里,就在那里建市场,清水江市场是这样建立起来的。当然,不是说原来当地的居民没有市场,有的,但那个规模很小。后来我们政府来了,打到那里就给它建一个市场,并且做出来一个市场制度,一个叫做当江的有点差役性质的市场制度。所以,同一个材料,我师弟关心的是地方社会演变,他读到的就是地方社会的结构与权力关系,我关心的是市场,我读下去就是市场的形成逻辑。当然王蕾主任问的关于对史料的甄别,以及史料如何寻找,这个话题比较长,我没有办法在这里详细讲。但是我是想提醒大家,包括我自己,每一条材料,你在把文字读懂,甄别语境之后,你一定要根据你的问题对它提问,你就可以得到你想要的答案。所以,这个就跟我们跑到乡下问老人家,你这个衣服是不是小时候穿的,他给你一个答案。以及你问他你小时候穿的衣服是什么样子就得到另外一个答案,是相同的道理。所以大家要注意,每一个材料你问不同的问题,答案都是不一样的,这个是关于史料的我的补充。沙龙现场主持人:最后一个问题讲讲研究方法。温老师讲到您是叙述历史的,倒叙,然后黄老师也讲到时间和空间如何将这个空间以时间的方式叙述。这个其实中间都是一个对于历史脉络的梳理,包括宏观和微观,其实中间有一个宏观的历史观察,还有微观的一个历史的这个个体调查。在这个中间如何去比较客观把握,因为我们要回到历史现场,这个中间如果没有客观和宏观的把握,和微观的一个代表性的调查的话,其实中间不同的势力、材料会带来不同的历史考察结果,不知道哪位老师能回答一下?温春来:首先,我们做任何一个研究,都要有问题意识,道理刚才我们已经讲过了。然后我们就要面对史料,这些浩如烟海的材料,我们怎么解读?我倡导的方法是:推论性解读。可能很多同学会听到这样一种说法,就是史学研究要把材料搜齐再做研究,这样的做法我认为是绝对不可行的。你如果坚持把材料搜齐再做研究,结果就是你的材料搜不齐,即便你把材料搜齐了,你还是什么都不知道。我们要做一个推论性的解读。先讲什么叫推论性的解读。我举一个例子,一个高明的侦探破案。假如某个地方发生了一起凶杀案,高明的侦探进来之后,他看见的东西是什么呢?有一个窗户破了,地上有一把匕首,匕首上面有血迹,还有指纹,看到一具尸体,问隔壁老王,他说夜里十二点听见喊声,李四说他一点钟的时候看到身高一米七的人影从这里经过。还有王八站出来说,这是我杀的。我们看到这些事情的时候你发现没有,哪一个东西会告诉你凶手是谁?就算这个人站出来说凶手是我,你也不能信,他有可能是顶凶。如果他说是其他人你也不能信,因为可能是看错或诬陷。侦探所看到的,所听到的,构成了一堆证据,这些证据可能是真实的,也可能是伪造的,高明的侦探就能够在这一堆乱七八糟的证据之间建立一种推论,在这种推论的过程中,侦探进一步分析出接下来要搜集哪些方面的证据,找哪些人谈话,要去调查哪几个人,破案的方向在哪里,从既有的少量证据开始,经过思考分析,侦探知道应该从哪里通过什么方式去获得更多的证据的,获得之后再思考分析,证据的范围再次扩大,逐渐,侦探就分析出了凶手是谁。你们发现没有,如果说这个侦探来到凶杀案现场,他说,证据还不全,先不用动脑筋,等证据搜全了之后再来分析,那他就永远不会搜集到新的证据,他也永远破不了案。做历史研究也是一样的,当我们只看见几条历史材料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展开分析展开研究了。这几个材料之间内在的关联在哪里,通过对手中材料的分析,我们会推想历史过程可能是这样的,并分析接下来还需要找哪些材料,材料越搜越多,逐渐地,推论越来越深入,甚至会把开始想的那个想法完全推翻,但是没关系,推翻之后其实你对那段历史的理解就更深入了,逐渐得到越来越多的材料。侦探只有一开始就深入分析才能发现新的证据,同样,史学工作者只有在材料很少时就开始思考,才能发现越来越多的材料,所谓相关材料,很多时候是同你思考的深度相关的,思考不到位,你就发现不了相关材料,你会对材料视而不见。当我要研究的这个对象的材料都搜集得差不多了,就可以真正写出论著了。什么叫相关的材料搜得差不多,如果有一个外在的判断标准的话,有如下几条:首先,假如别人研究过这个话题,他看过的材料我一定看过,他没看过的,我也要尽量看过。其次,重要的材料不能缺,你写这个东西,假如还有一些材料在外国,你没有条件去看,就不能写。假如有关键材料是用少数民族语言写的,你看不懂,这个论文你也不能写。对史学家而言,材料就象是侦探的证据,我们要在材料之间努力建立关联,从材料很少的时候就开始这样做,一直到全面占有材料时,还是这样做,最后我们发现,我用推论性办法讲的这个历史过程,跟所有材料都不矛盾,都能吻合,就算跟某些材料有矛盾,我能够考证出是这些材料有问题,或者说它们都是对的,只是不同的材料是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到了这个程度,论著就可以发表了。所以,我强调的是一种推论性的解读,用这样的办法去分析这些众多的,不同的材料。推论性的办法讲出来的历史,就肯定是超越材料本身的,是材料本身不会直接告诉我们的,就像一堆证据不会告诉谁是凶手,只有通过侦探的分析才会呈现出谁是凶手。如果你写的东西,都是材料明明白白写明的,这就不会是好的研究。凡是伟大的史学作品都是用推论性的办法写出来的,它讲出一个历史过程,我们一般人看了这些材料都发现不了这个过程,但这个史学家发现了,这就是发前人之所未覆,陈寅恪先生的《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就是这样的,伟大的历史学家的作品全部是这个样子的。我们有的人写的文章好像把材料分分类,材料有什么写什么,这是整理文献,不是真正做研究。用这种办法做研究的人,看见真材料,就放到分好的类别里,假材料就抛弃。这种办法,被科林武德批评为剪刀加浆糊,当然今天科技比较发达了,不是剪刀加浆糊了,而是crtl+c、crtl+v。最后我要强调,在推论性解读的方法看来,材料无所谓真假,假材料有时比真材料还重要,就像侦探发现一个人做伪证,这是假材料,但他为什么做伪证,顺着这个分析下去,真正的凶手就可能被发现了。所以,材料真假不重要,就看你史学家会不会提问,会不会分析,我经常对同学们讲一句话,没有错误的材料,只有错误的历史学家。提问:我读了温老师的西南经验,让我感觉到特别折服我的一点是您写的那几个民族精英的活动的时候,他们的行动跟他们当时所处的制度和背带的背景是一个互动的关系。我想请老师讲一下这个问题,有时候看材料看到很多人在行动,他们在行动时候有策略,有想法,有动机,有成功也有失败,可能更多决定他们的就是他们身处其中的制度环境。但是这个东西我有时候感觉非常难以去把握,我想知道怎么把握到这层因素?温春来:我想我们人是社会的动物,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里面,因此,我们一生下来,天生就是受到很多东西的制约的。就像你说的这种制约有制度的制约,也有不成文的东西的制约。这个东西我们怎么了解它理解它,我觉得没有什么窍门,只有多读书,多看材料,制度的材料要看,但是你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了,纸面上的制度不等于实际运作的制度。就像我们今天也是一样的,很多制度是这样,但是我们实际运作是另外一回事。我们要看制度的运作。看了制度的运作之后我们会发现,很多没有记载在制度里面的东西也在影响我们,有的制约我们的东西跟制度是没关的。我们唯一的办法就是多读材料,多读其他人的研究,然后你会不断去体会,不断去想。为了把握住这些,我们还得有丰富的人生阅历,你对我们当今的时代,对当今的这个社会,对人性有很深刻的把握,历史上的东西你也会比较容易把握住了。很多时候我们的学生,为什么会对那些东西把握不好。因为他们的人生阅历太苍白太简单。前段时间我们跟学生上课,有学生提到说,某材料说某个家族几十代同居共爨,好几百号人,好多人可能会认为这是真的,进而赞叹一番。但是我们这些有人生阅历的人一看就明白,怎么可能呢?不要说几十号、几百号人同居共爨,你们看看过去的家庭,两弟兄,假如说我跟我哥哥,跟我的父母亲生活在一起。我的太太肯定跟我的嫂子吵,到了最后我跟我哥哥说不定还要打架。所以你想两三个小家庭组成的大家庭是这个样子,更何况到了五六个、七八个甚至更多小家庭组成的大家庭,几十代同居共爨更不可能了。从我们人生的阅历,从我们对人性的理解,一下子就发现,这种东西不可能是真的。总结起来,就是一定要多读书,多读史料,同时有很深的人生阅历慢慢去体会,慢慢去想。我们生下来就受这个社会的制度与非制度的制约,同时我们的行动也在不断改变这个制度这个形势。就像我这本书的主人公们,他们的行动受到了制度与环境的制约,为什么曲木藏尧他们一开始提出来的意见,中央不予以采纳。后来一步步,杨砥中他们会取得部分成功,是跟国家的整个形势变了有关。他们再厉害,也很难超越那个制度那个大的形势。最后我写了一句话,我说他们投身于整个时代的大潮里面,虽然也激起了自己的浪花,但是还是不能够影响潮流走向。我写那句话的时候,我深深感受到作为一个人在大环境中的尴尬与无奈,我个人也深深有这种体会,所以我写下那句话时我是饱含情感的。就回答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