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许多人喜欢读一些历史类的书籍,这类书因为兼具故事性与知识性,所以读起来往往很轻松,也很有获得感。但是,回头看看我们读过的一些历史方面的书籍,往往只是注重于对历史事件的描述,而较少关照社会的微观层面,因此,这类历史总感觉离我们的生活较为遥远,无法从中找到作为个体或群里的人的参与感,因此,读得多了,就是觉得千篇一律,缺少新鲜感。最近,我读完了以色列学者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虽然说,我一直信奉“书不可尽信”的信条,不愿意承认某一本书里的某一些观点能够撼动我已有的知识体系和认知框架,但是,不得不承认,《人类简史》这部书中的一些观点,确实是颠覆了我以往对一些问题的观点看法和认知。其实,《人类简史》这本书,早在2015年就已风靡于世,这本书不同于以往任何的历史学专著,它以人类物种进化和文明演进的历程着笔,以三次改变人类历史进程的大革命为线索,抛开对传统历史学意义上历史事件的讲述,充分融合人类学、历史学、心理学、生物学等多学科的观点阐述人类社会的变化,不带有任何一种意识形态和任何一种文明的价值观倾向,体现了一种纯粹的、中立的历史观。作者将人类的历史划分为四个阶段,从距今250万年到距今7万年为第一阶段,从距今7万年到距今12000年为第二阶段,从距今12000年到公元16世纪为第三个阶段,公元16世纪至今为第四个阶段。在连接四个阶段的三个节点上,先后发生了认知革命、农业革命和科学革命,每次革命都代表的上一阶段的结束和下一阶段的开始,每次革命都带来了人类所谓改造自然、控制自然能力的飞跃,每次革命间隔的时间越来越短,对人类自身及人类所在星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每次革命都带来了人类本质能力的退化和外在能力的提升,同时,作者还隐晦的表达了每次革命都带来了人类物种整体上的进步,也来带作为个体的每个人越来越多的不幸,和与快乐的渐行渐远。01.从历史看人生的意义认知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重要革命,作者认为,发生认知革命是完全偶然的,人类自然进化过程中的某次基因突变,带来了思维和语言能力的变化,基于这一变化,人类学会了“讲故事”,所谓故事,就是在一定的族群内,建立某种符合族群整体利益的价值观,将族群的成员统一起来,向着某一个既定的目标共同努力。在那时,人类还远远不是地球的主宰,而是与地球上其他物种一样,在生存繁衍中处于平等地位,时刻面临着饥饿、疾病、气候、自然灾害和大型动物带来的生存危机,在任何一种危机面前,单个的人都是微不足道的,任何一个人的生存能力,未必能够比得过树上的一只猩猩,因此,人类通过故事组织起来,以群体的力量去应对各种危机。比如,在面对某个食物,单个的人绝对不是一只老虎的对手,但100个人却毫无疑问的能够赶跑100只甚至比这还要多的老虎,从而虎口夺食,独占猎物。由此可见,“故事”带给人类共同的目标,带来合作的秩序和战胜各种危机的方法,正是因为人类,而不是物种拥有了“讲故事”的能力,人类依靠整体的力量,成为这个星球上的强者,逐渐,人类离开东非大草原,经过漫长的岁月,迁徙到其他的大陆,好比毁天灭地的洪水,灭绝了“人属”中的其他“人种”,灭绝了生存范围内的绝大部分大型野生动物,从“强者”成为了“霸者”。综观人类的历史,从7万年前到现在,人类的一切行为,依旧是由各种各样的“故事”组织起来的,7万年来,故事不断的翻新变化,汇聚着一代有一代人的力量,向着故事所描绘的蓝图努力,但是,作者告诉我们,所有的故事都是虚构的,无论大到一种文明的价值观、一个国家的意识形态、一个政党的执政理念,还是小到一时一地的规章制度、某个企业的企业文化,无论是宗教、文明,还是像资本主义、共产主义、人本主义等等一切的理念,都是人类出于各种各样的目的,虚构出来的蓝图,指引着我们不断的去努力使之实现。但是,相对于漫长的历史,单个人的生命实在过于短暂,我们活在故事中,故事赋予了人生意义,但人生至多不过是故事中的一个字节,人永远看不到故事的结尾,更加不会预见下一个故事的内容,正如佛家所说的“缘起性空”,虚构的故事本质上就是一个空壳,那么存在与人类故事中的个体人生的意义又是什么呢?或许,人们会觉得这种观点有些悲观,是在否定人生意义,但我认为, 这不是否定,更不是悲观,只不过是让每个人更加的清醒,促使人们去思考人生的意义,这种意义没有高低贵贱、没有是非正误,不管思考的结果如何,每个人都以现有的条件去选择自己人生该是什么模样,至少可以让我们少一些盲目,让人活得更加明白。当然,我认为作者也没有否定“故事”的作用,这些故事推动着我们从荒蛮的时代走到了现在,至少,作者没有提出假设,假设如果没有这些“故事”人类的文明会如何演进,人类的未来会何去何从。而我也实在想不出,如果没有这些故事,人类靠什么去组织生产、建立秩序、实现目标,我想,作者也是没有答案的,或者说,从没有“故事”这一假设出发,得出的所有推断都是没有意义的。02.还有没有别的选择?在《人类简史》中,作者用较多的篇幅讲述了农业革命,作者提出,农业革命发生在距今12000年前,在那时,人类以族群的形式出现,过着狩猎采集生活,人类把从其他地方采集的果实运送回聚居的地方,在这一过程中,一些带着种子的果实掉落(比如小麦),过个一年半载,当人类再次经过这一区域时,发现掉落果实的地方居然长出了新的、更多的果实,慢慢的,人们发现,只要把这些果实埋在土里,经过一段时间就会长出新的果实,不仅数量庞大,而且相比于以往艰苦的采集,这简直就是不劳而获。于是,人类就开始了大规模种植的时代,种植带来果实足够族群一年食用,从此,人类由迁徙走向定居,出现了最早的聚落,在聚落里,人们再也不必冒着危险去打猎,再也不用去那些人迹罕至、险象环生的地方去采集,于是,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待在聚落里享受悠闲的时光。在这份悠闲的时光里,人们就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享受男欢女爱,于是,人口激增,粮食短缺,为了生计,人类不断扩大种植规模,种植越发艰辛,许多人过上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他们被牢牢的捆绑在田地里日复一日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从早到晚、从小到大、从生到死,几乎是所有的人,将人生的大部分时间的精力用在了耕种土地上,人们在田间地头疲于奔命,虔诚的祷告各种神灵祈求风调雨顺,这种对农作物的追求,既使人坚定,又使人迷失,在追求的丰收的道路上,人被农作物驯化,彻彻底底的成为了农作物的奴隶。不仅如此,在农业文明下,村庄、国家逐渐形成,有了分工,有了阶级,耕种成为一种强迫的行为。更严重的,遇到灾年,就会颗粒无收、赤地千里、饿殍遍野、易子相食,粮食是人们活下去唯一的希望,因此,围绕掠夺或捍卫土地,人类逐渐分化,战争时有发生,更多的人死于非命,人性丑恶的一面被激发、被显现、被放大,而这皆归因于人类掌握了种植这项技能,因此,尤瓦尔赫拉利也将农业革命定义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骗局。这样的观点是不是极具颠覆性?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学会了种植是人类发展的巨大的进步,但作者却提出“小麦驯化人,而非人驯化小麦”的别致观点,看似荒唐,仔细想想,却很有道理,耕种使人丧失了物种进化的其他可能,使我们逐渐发展到今天这个模样。当然,今天这个模样究竟是好还是不好,这个无从评价,毕竟我们无法假设其他的可能,但也许,这正是历史研究的价值所在,站在今天的角度看,人类从远古一路走来,历史好像一条单行钱,我们有无穷多的理由解释历史为什么会是现在这副模样。但是,当我们站在一时一地的时间节点上,去向未来展望,历史的发展却又是无穷多的可能,也许在某个偶然因素的作用下,历史就会作出选择,从而使多向的未来变为单向的过去。03.终极的意义也许有人会疑惑,这样的观点岂不是陷入了历史的不可知论?实际上,我认为历史本来就没有什么可知与不可知,人类社会本来就是一个复杂的混沌系统,其发展的结果难以预测,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人类社会还是一个二级的混沌系统,很多情况下,预测了的事情,偏偏就不会发生,因此,历史与其说是“可知”,倒不如说是“可猜”。人们研究历史,往往是赋予历史事件某些意义,赋予过去某些意义,这种赋予,必然带有史家的主观价值取向,因此,我们常常能够看到,有人篡改历史,有人歪曲历史,有人利用历史来实现今日之目的,其实这些做法都是对历史的亵渎。研究历史的价值不在于古为今用,而在于发现历史中更多的可能性,研究历史的意义也不在于“知兴替”,历史的发展是偶然性因素的叠加,如果想寻找历史的必然性规律,那就去人类社会这个复杂的混沌系统中找吧,但我认为这种希望十分渺茫,不必枉费心力。而真正的历史应该与哲学一样,是一种纯粹的思辨,一方面,是在史料的基础上,让我们看清事情是如何一步步发展到如今这个局面,另一方面,让我们思考事情为什么没有发展成别的模样,就像李约瑟难题一样,去引发更多的思考。对于未来,我们基于已有的历史认知,去猜测未来的种种可能,一来是用思辨的方式去探索,满足好奇心,二来,在多种可能间博弈、思考、选择、甚至还有干涉,让未来的局面尽可能的符合我们的预期,当然,最多也就是尽可能。正如《人类简史》这本书末尾提到的,人类现在已经开始着手研究长生不死的课题,据说人类战胜死亡已经是个时间问题了,可以设想,如果那一天真的到来,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我们所在的星球能否承受只生不死带来了人口无穷膨胀?再比如人工智能,当出现和我们一样具有情感与思维,而在智力和体力皆胜我们一筹的仿生人的时候,我们又如何去看待这种仿生人?他们究竟是一种工具?还是和我们一样,是一种物种?他们是否会脱离人类的掌控,在各方面能力都优于我们的情况下,成为星球的主宰?这些问题,就目前来看,还很难寻找出一种万全的解决方案,至少从现在看来,这种情况,对于当前的人类来说应该是弊大于利的。因此,我们研究历史,就是要先明白今天的我们从何而来,为何如此。接着,抛开今时今日的重重迷雾,努力的看清当下我们所处的坐标,看清如今纷繁世事的本质面貌。最后,根据目前的趋势,对未来的种种可能做出构想,从这些构想中规避那些我们不愿看到的局面,并且尽可能的使得事情向着我们理想的局面发展,即使未来事与愿违,起码也能让当下的我们对未来做到心中有数,让我们有充足的心理准备去迎接明天,而这也许才是研究历史的终极意义。
看问题一般有两个视角,一个是现实的,一个是历史的。这里所说的看问题是指的人的认识。首先每个人都是现实的人,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社会环境中,与人接触的是现实的人和事件。对这些人和事件的观察并得出结论,就是现实的视角。而一个人之所以能够对外界信息给出认识,源于他大脑中积累的知识。这就是历史的因素。 以现实的眼光去看,会发现不同的现象。进而把这些不同的现象解释成不同社会形式的结果。其实,现实的眼光或视角就是横向对比,就是分门别类地排列。这种方法是把可观察的可统计的对象作为要素纳入观察范围。这样的方法是鲜活的、是感人的、是激动人心的。但是它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忽视或者隐藏了观察对象的发育、成长的过程。这是制度偏见、民族偏见、道德偏见和意识偏见形成的主要原因。世界上是以各个国家存在的。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社会制度,具有不同的民族文化,有不同的价值观和审美。这些意识形态的、社会文化等方面,都各有不同,各具特点。当冲突或分歧出现的时候,往往会从这些要素去寻找原因。这就是各种偏见形成的原因。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为,上述的各种偏见的本质是颠倒了事物之间的关系。把作为结果的社会文化和思想意识当成了原因。以历史的眼光去看,就会发现每一个历史序列中都因为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的不同而决定了不同的现象。这里的关键是,现实观察到的横向对比的各类结果都是历史运动的现象。任何现象的背后都是被不容易被观察者看到的规律推动的。这些推动要素的时间运动构成了我们的历史,客观的历史。因此说现象在我们这个时间点上的形态或者形状是历史的、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决定历史的那些没有被观察到的因素推动了历史来到现在。现在的是结果,是现象。这些现象就是结果,而不是原因。 这些现象不是制度、道德、宗教、文化推动的结果,而是经济发展、市场发育程度、生产方式、私有财产等等那些经济基础条件推动的结果。我们的认识是,对于制度、道德、宗教、文化的研究不能横向对比,只能采用历史的方法。制度和道德等等它们本身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是发展的。宗教和文化也是这样。世界上国家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有发达国家,有发展中国家,还有不发达国家。发达国家看发展中国家存在的问题,比如排放问题、假货问题、失信问题,他们在发展过程中一定存在过。发展中国家看发达国家存在的问题,比如老龄化问题、比如出生率下降问题、比如过度金融化问题、比如产业空心化问题、比如贫富差距拉大问题,等等,当发展中国家发展到发达水平的时候,也会遇到。 学术研究应该使用历史的方法。历史的方法是困难的、是枯燥的、是缺少资料的。历史就是各种要素,尤其是那些经济要素在时间延长轴上的变化。没有时间轴的历史演化,是没有时空背景的研究。罗列现实结果的方法是一种看图片的方法。罗列现实现象的研究是简单的、愉快的、吸引人的,但是这只是研究的开始。
与国际学术界相比,中国的世界史学科设置颇具特色。在国外,世界史多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关注世界历史是如何形成的,即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历史是如何逐步被形塑的。我们的世界史学科也关注世界历史的形成以及与之相关的世界性问题,但除此之外,世界史还是由诸多国别史和专门史组成的一级学科。可以说,我们的世界史学科既包括国别史、区域史,又包括世界史或全球史,是国别史与全球史或世界形成史的结合。这一学科定位使我国世界史研究既面临难度,又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世界史研究首先要学习和借鉴国别史的研究方法。每个国家的国别史研究都有深厚的学术传统和系统的训练方法。自19世纪之后,各个国家都大体遵循现代科学历史学的研究方法。这套方法的基本要素就是研究史料的方法。其理想的训练程序为:首先,通晓语言文字;其次,借助文献学、史料学等辅助学科,收集和阅读史料;最后,写作读史札记,进而撰写论文和专著。通晓语言文字,即传统学术中的“小学”。换言之,为了研究国别史,必须掌握对象国的语言。而掌握语言的理想状态,则是在听、说、读、写方面样样精通。这样不仅便于阅读史料,也有利于与对象国的学者开展学术交流。如果阅读非当代的史料,也需要专门的语言学训练,传统学术中的“小学”或者“训诂学”就派上用场了。为了收集史料,需要了解目录学、史料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在阅读史料的过程中,史学家有必要熟悉相关的名物制度。中国先贤曾经称为治史的基本功,更形象地比喻为掌握史学的四把钥匙,包括书目、年代、地理和职官。每个国家的历史不同,史料的留存状况各异,所以需要掌握的钥匙不尽相同。例如,与中国历史相比,欧洲各国普遍缺乏职官方面的资料。在古代罗马时期,尤其是在罗马帝国晚期,各种职务名衔也经常出现在碑文铭刻之中,但总体说来,职官并不那么重要。如果我们仿效中国史,也为西学找寻四把钥匙的话,似乎可以用人名取代职官,即书目、年代、地理与人名。人名研究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西方历史上留下了数量丰富、种类繁复的各种名录。除了碑铭之外,教会留下的洗礼、死亡登记簿,各种祈祷名录以及种类繁多的行会与协会名录,等等。名列世界文化遗产的赖兴瑙修道院,自9世纪开始记录《兄弟之友录》,以便在举行弥撒的时候念诵这些兄弟的名字,为之祈祷祝福。到16世纪结束记录,这一簿录保留了近4万个人名。至于写作,在古代属于史才的范畴,各国皆有丰富的经验总结。在现代史学训练中,如何进行历史学术写作的课程和论著所在皆是,此不赘述。所欲申明者,在于国别史的学术传统根植深厚,流传有序,学者研习揣摩经典论著,久久为功。世界史是建立在国别史的基础之上,但并不仅仅是国别史的总和,它还研究世界历史是如何在国别的基础上渐次形成的,即各种国别和文明彼此交流互动,进而联成一体。世界联成一体不仅催生了“世界性问题”,也使得解决此问题的世界史研究成为可能。所谓世界性问题,大体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相似性,另一种为互动性。相似性更多地反映了人类历史上的共时性现象或者规律性现象,具有相似问题和现象的两个或多个国别甚至并不一定彼此有过密切的接触;而互动性则是指那些通过互相接触、交流和传播而形成的共同性历史现象。因此,世界性问题,或者是跨越国界与跨地区的互动和联系,或者是各个国别都发生的普遍性事件。地方性与世界性的矛盾运动,构成了世界性问题的基本特征,其要旨在于探索世界历史中人类命运共同体如何渐次形成。如当下最为宏大紧要的世界性历史问题是如何超越以西方为中心的现代世界体系、重新思考世界历史形成的进程。在西方史学界,史学名著读本中的经典教材是由德裔美国史家弗里茨·史特恩于1956年编辑出版的《历史的丰富性:从伏尔泰迄今的历史学》。这部史学名著读本,收录了1750年以来有代表性的35位著名史家的论著,曾于1970年再版。最新的德文版书名被更改为《现代史家们:伏尔泰以来的经典文献》(2011年出版)。这部书依据更加严格的标准——史学界最为基本的文献和最新的潮流——将收入的史家总数减少为33位,但也新增了几位历史学家,其中有一位来自中国的历史学家,即北京大学的马克垚教授。马克垚教授的文章与美国史家威廉·麦克尼尔、英国史家克里斯托弗·贝利一起被列在终章:“迈向全球史”,代表了历史学的最新潮流。马克垚教授入选文章的标题为《克服“欧洲中心论”》,是发表于《历史研究》2006年第3期的《“欧洲中心论”的破除与世界史的创立》的德文译版。这篇文章的入选,体现了中国史家的世界史研究开始获得国际学术界的广泛认可。“迈向全球史”,既反映了从国别史过渡到世界史的现代史学史演化轨迹,也表明世界史的基础来自于国别史和专门史。立足于国别史的世界史,可见其深,这样的世界史研究如同枝繁叶茂的大树,根基深厚;而心怀世界史的国别史,可见其广,这样的国别史研究如同站在高山之巅,所见广博,所思则大。而融国别史与世界形成史于一炉的新型世界史,不仅根深叶茂、视野开阔,而且能超越国别,展示其跨文化的、博大的人文关怀。(作者:李隆国,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
根据现有的资料和认识水平,我们认为,作为一门学科,历史年代学的任务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研究世界和中国历史上的各种纪年方法及其特点古人很重视纪年。早在距今六千多年前,古埃及人就根据尼罗河泛滥的规律,制定了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它为后来的公历的出现创造了一定条件。阿拉伯人制定了伊斯兰历,即回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了干支纪年、星岁纪年等纪年法,并和世界许多民族一样,釆用帝王纪年法和年号纪年法。此外,我国少数民族还创造了彝历、傣历、藏厉、滎历、佤历等多种年历,这些纪年方法,较准确地记载了历史,推动了古代文明的发展。但是由于受不同观念和习俗的影响·它们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差异,有些还造成不少混乱,这就给我们认识和研究历史带来了不少困难例如,为什么“太平”、“建平”、“永熙”等年号在历史上有好几个,它们究竟代表着哪些年代?有些年代(如公元1582年10月5日至10月14日)为什么在历史纪年中不存在?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情况?为什么“狗骨、象血、猴皮”也可表示年代?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通过对历史年代学的学习和研究,全面深入地了解各国各种历史纪年方法。为了便于论述和理解,这些纪年方法叮按国别分,也可按类型分,每一种包括历理、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等几个层次(二)研究各种特殊的年代时间概念历史上,年、季、月、句、日、时等概念变化不小,用法较讲究。如在中国,“年”又称“岁”、“载”、“兹”、“祀”、“祚”等。它们有的意思相同,有的只是相近;有的在各种时候均可通用,有的则主要在某些时期流行,甚至国家明文规定某一时期只能用种而不能用其它。季可分别用颜色、行星、音调和方位等代替,如秋可称为素秋、金秋、商秋等。月可用花名、乐律名、八卦名《尔雅》名等分别代替,如三月可称为桃月、姑洗月、央月、病月等。“浃日”表示十天,而“浃辰”表示的则是十二天。日除了用韵目和蓂荚凋生现象代替外,还有其它各种各样的习称。古代一般将一昼夜分为十二段,也可分为十五段,每一段同样有许多特殊的称呼及其内涵……历史年代学之所以把这些特殊的年代概念也作为基本内容之一,是因为这些概念都实实在在代表着一定的时间,而且都在历史上产生过各种各样的影响。如果我们承认历史年代学是研究历史年代的科学,就不能忽视这些概念,而应对其进行很好的归类整理,比较分析,找出正确认识和使用这些概念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必要时,还应对一些复杂的概念追根溯源,以便正本。(三)研究各种历史年表和历表的使用及改进方法各种年、历表由于编辑时间、体例以及所依据的史实等情况不同,因此在使用中会碰到许多问题。例如,陈垣先生的《二十史朔闰表》是公认的一本查阅中西回史日历的价值颇高的工具书,但此书在推算汉代太初改历以前的朔闰是依据“殷历”,而据最近的研究,发现在此之前所使用的是“颛顼历”,因此该书这一段的历日有误。另外,由回历查公历和中历,须先由回历岁管确定公历和中历相对应的日期,然后按回历的历法逐月、逐日推算下去,比较麻烦。针对这些情况,一些学者创造性地编制了一些辅助表,与《二十史朔闰表》配合使用,效果甚好。既然年表和历表是查阅历史年代的必备工具书,而这些工具书在使用过程中又存在一些误差,或值得改进、完善的地方·那么,历史年代学的研究视野也就不能不投向这里。
自从人类祖先用绳子系出大小不一的扭结开始,观念中的历史就诞生了,换句话说,人类就从自然的世界进入了历史的世界。历史是什么?最简单的解释就是:过去发生的一切事。对人类来说,最重要的历史是跟我们息息相关的时空信息。由于我们的思维结构以时空观念为基础,任何有意义的事情,都必须建立在一个具体的时间点和位置坐标上,我们的一切知识、价值和态度,几乎完全来自对于历史的反思和重建。然而,当我们仔细分析“历史”概念的时候,就会发现一个问题:那些已经发生的事情,除了“我”亲身经历的事实,其他历史事件在时间上和位置上都和“我”无关,那么,“我”为什么还要研究历史呢?我们为什么要研究历史?从古至今,很多人都秉持这样一种想法:相较于过去,我们现在面对的局势已经太复杂,古人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变量”越来越多,“变量”所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因此,研究以往的历史,对当下人们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已经没有太多的参考价值。一些人由此得出结论,除了追求学术成就和满足个人求知欲外,研究历史并无多大用处,但实际上,上述观点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们认为历史应当是一种终极知识,足以解决任何难题,如果不能直接解决麻烦,则一无是处。这种观点没有认清历史的作用,历史与其说是个“路标”——告诉你应该走向哪里,不如说它是个“警告板”——提醒你不应该走向哪里。如果把历史当做“路标”,它的用途是受限制的,虽然能指示我们大概的正确方向,但却不能对未知情况提供详尽的资料。当历史作为一个“警告板”的时候,其消极价值却是显而易见的,历史可以提醒我们应该避免什么,指出人类最容易犯的错误或者总是重复犯的某些错误。打个比方,当你身处在一座陌生的森林中时,历史并不会直接给你一张详细的地图,而是提醒你先要避免犯哪些错误,然后再帮助你思考应当注意或掌握哪些关键信息,最终由你自己规划出离开森林的方法。具体来说,历史在帮助我们思考的时候,会提供两种形式的经验,即“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历史的“直接经验”很容易理解,我们每个人都曾经参与过纷繁复杂的事件,它们总会给我们提供最直接的感受和体悟,让我们可以从中吸取教训。相比于“直接经验”,历史的“间接经验”更有价值,因为它的范围更广泛,也更普遍,除了我们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件,历史上所有人在各种不同条件之下的经验,到头来都能够为我们提供积极的借鉴,使得我们避免重蹈前人之覆辙。从某种角度来看,历史实际上指的就是全人类“间接经验”的集合。明白了历史的重要性之后,我们仅有研究历史的冲动还不行,还得掌握研究历史的方法。如何研究历史?研究历史的方法各种各样,但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保持怀疑精神,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普通人虽然不是受过标准史学教育的研究者,但只要秉持着怀疑精神,就足以获得可观的历史收获。人类的历史实际上是一部观念史,基本都是在真实事件基础上,经过加工与再创造,最终书写在文献中的“意见”,所以研究历史就必须从各种“意见”中摒弃具有迷惑性的幻觉,抓住有用的信息。换句话说,研究历史要遵循“减法”原则,许多历史文献都是为了欺骗和掩饰的目的而写的,我们如果想要从中获得有益的“间接经验”,就必须剔除掉某些史书想要让我们相信的东西,而剩下的内容不管多么丑陋、奇怪、出乎意料,都是最接近真相的信息,也是最有指导意义的信息。这个“减法”原则,实际上就是形式逻辑中的选言推理,“P1或P2或P3……或PN,非P2且非P3……且非PN,故P1。”大致上对于历史证据的处理,我们可以遵循一些标准,举例来说,当史书作者在撰写史书时出现了以下种种情况,则可以认定他的说法是可疑的:如果充满了表扬的言论,缺少批评的讨论;如果批评某种观念是“异端”;如果认为权威总是对的;如果把意见与事实混为一谈;如果宣称自己的说法“毫无疑问”;如果宣称某些事情“永远不会”出现;如果认为某种观点必然正确。但凡出现上述的特征,则基本上可以判断作者撰写的“历史”不可全信,充满了疑点。这几条典型的判断方法,并不是判断历史信息是否可靠的唯一标准,它们的意义,是让我们从中获得珍贵的启发——警惕某些伪造出的历史。研究历史的作用,本来是为了让我们避免前人吃过的亏,但伪造的历史信息却让我们在幻觉的迷宫中徘徊不前,总是在“同一个门槛上绊倒两次”,不得不吃更多的亏。之所以会出现大量的假历史,一是记录者无意为之,因为他们也只是历史的转录者,有自己视野的极限和知识的缺陷,所以写在文献上的内容天生不够准确;另一种则是知道真相,却故意隐瞒事实,对历史现象进行隐藏或曲解,这无非是因为史书的撰写者出于某种信念,或者秉持某种价值观,抑或为达成某种目的,人为制造了被遮蔽的历史。著名历史学家利奥波德·兰克曾表示,他有段时间深深着迷于英国小说家沃尔特·司各特的作品,当他发现沃尔特完全虚构了一个路易十一的形象,而自己却为之着迷时,立马被惊出一身冷汗,他开始思考:历史学家是不是也像小说家一样,善于虚构人物引起读者的共鸣?如果这样,那么任何历史学家的作品都是可疑的,必须经过检验才能相信。兰克的醒悟,其实就是研究历史的出发点,我们在阅读历史的时候,必须时刻用怀疑精神为自己保驾护航,远离伪造的历史散发出的致命诱惑。面对史书信息的良莠不齐,我们应当主动过滤,过滤信息的那张思维之网的“网眼”可大可小,全凭科学的方法和追求客观的态度。除了上述讲述的七条标准,任何人都能找出更多的标准,用以展开自己的历史研究,不管我们是不是专业的历史学者,只要用怀疑的眼光审视历史文献,就能培养出自己的历史眼光。历史的作用雅各布·布克哈特(Jacob Burckhardt)在《世界史考察》中,给历史学家下了一个定义:试图确定那些恒久不变的、重复发生的、有代表性的因素,因为这样的因素能够在我们的理性和情感中引起强烈的共鸣。其实,历史学家并不是一种职业限定的工作,而是一种思想状态,只要我们愿意,人人都可以成为历史学家,因为人类天生就有历史学家的特质:期望在变化多端的人类生活中发现永恒不变的特征,从而更好地生活。从希罗多德到修昔底德,希腊历史逐步从神话变成史实,修昔底德是第一位观察并描述其所在时代的历史并以清晰的批判精神审视过去的思想家,他跨出了决定性的一步,让历史学家从吟游诗人变成了记录事实的人,他区分了神话传说与历史思想的不同,使得历史成为了人类不朽的财富。历史的事实属于过去,而过去是无法重现的。我们无法重建历史,也不可能在纯粹物理和客观的意义上使其“重生”。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史书的基础上“回忆”它,对历史进行理想化的还原,这种还原以怀疑精神为起点,以不断剥离信息中的幻觉和倾向性描述为过程,最终使得人造伪装被逐一剥掉,让杜撰程度最低的信息——真相浮出水面。历史的价值,就在于真相的力量,因为只有真相才是符合逻辑的客观,故而能够重复出现,也只有重复出现的东西,才有参考价值。以往出现过的东西,当下或者未来还能出现,它才能充当提醒人类的“警告牌”,对我们的时代产生正面的激励作用。反之,虚假的历史从不会顺利地再次出现,它的存在目的完全就是为了蛊惑人心,让后人掉入前人编织的思维陷阱,根本不能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有益影响。我们为什么要研究历史?为了从过去获得启发,过上更好的生活,同时从真相中认识自我,建筑更加美好的人类世界。
对湖南高考生来说,2021年新高考各科目到底会怎样考,题型有哪些变化,一直是备受老师和考生关注的事情。日前,2021年高考首场考试——浙江省2021年首场选考和学考落下帷幕。1月10日,浙江省公布了物理、思想政治、化学、历史、生物、地理等选考科目的命题思路。有专家和老师表示,作为第一批高考改革省份,浙江高考的一些命题思路和新题型极有可能被2021年实施新高考的第三批共八个省(市)借鉴。那么,浙江这场高考的各选考科目有着怎样的命题思路,体现了哪些考查新方向呢?历史科目命题思路:命题全过程、全方位体现“稳”字方针据悉,浙江此次高考的历史试卷在保持试卷总体平稳的基础上,贯彻了“科学考查,稳中有进”的思路,试卷在难度、结构、题型、次序和区分度等方面力求稳定,命题全过程、全方位体现“稳”字方针。与往年相比,历史试卷保持了试卷结构、题型不变。命题紧扣教材,“中心开花”,注重考查教材主干知识,不考繁难偏旧,坚持以课本为本的教学导向,部分题干素材基于教材又高于教材。试卷难度由易到难,梯度鲜明,多层设问,立体考查,让学生既能心生习有所得感,又需充分调动所学知识去迎接难度挑战。选项设问指向明确,由材料为切入点,科学自然。整卷文字力求精炼,通俗易懂,最大限度地减少学生阅读障碍。第3、10、12、15、18、20、22、25题素材鲜活,形式多样,有形势图、漫画、博物馆、表格等,图文并茂,卷面美观。在保持试卷总体稳定的前提下,历史卷也有一些新尝试。如25题,以列举学界前沿争议问题,引导学生了解论从史出的历史研究基本方法。与此同时,试卷充分挖掘历史知识中的爱国主义、家国情怀、科学精神等教育元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汲取历史智慧、致力民族复兴的责任感、使命感;培养学生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历史眼光,以国际视野引导文明互鉴,树立正确的文化观。选择题的材料选择和答案设计,充分挖掘思政教育元素,寓教于考。第10题的放风筝考查西方文明成果对中国影响;第13题揭示万隆会议对于亚非人民反对殖民主义、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意义;第14题一批身居海外的知识分子冲破重重阻挠回到祖国;第21题展现两位年轻的德国思想家为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不懈奋斗的历史。大题注重整体设计,反映时代主题,弘扬主旋律。如26题的“实业救国”;27题的“弘扬 ‘人’的价值观”;28题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29题的“科学对人类的生活是一把‘双刃剑’”。同时,明线、暗线交织,如28题的明线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文化基础”,暗线是“民心所向”,让学生从史实出发,论从史出,得出近代以来中国革命的经验: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第29题以全球视野总结科技发展对人类文明的作用、影响,直面当代全球化问题,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大主题。在关注考查学生的历史学习素养方向,试卷的选择题与非选择题考点综合交错,逻辑严密,大题考查中国近代经济、欧洲文艺复兴、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世界近代科技发展,立体设计,多时空维度,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如第8、12、16、24等题从多维度考察时空观念:如用大历史观审视明至清鸦片战争前的社会与文化,观察地图判断苏维埃共和国成立的地点,从多方面认识古希腊的古典时代,隐性考查克林顿总统执政时期召开的西雅图会议。3、10、12、15、22、25等题以博物馆、漫画、形势图、出席证、辩论等切入,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学以致用,能够认识历史解释的重要性,学会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对历史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客观评判现实社会生活中的问题。3、25题通过营造博物馆铜镜历史信息解读、《马可·波罗游记》真伪辩论的情境,引导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一如既往地注重提升学生史料实证能力,逻辑严密。28(3)题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着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29(3)题反映时代要求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全球化形势下亟需全人类反思科技史,以史学眼光,反思精神,汲取历史教训,充分认识全人类应该坚持的正确方向。名师解读:历史价值引领,关键能力考查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正高级教师朱世光和杭州学军中学高级教师金丽君认为历史试卷平实中见高远,对新教材实施和课堂教学转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两位老师认为这张历史试卷坚持价值导向,突出学科属性,引导学生从历史视野出发,思考家国命运、民族兴衰和人类发展,发挥历史学科立德树人的人文化育功能,落实学科核心素养育人目标。其中,试卷以历史价值为导向,关注国家统一、民族复兴,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第26题分析甲午战争后,面对民族危亡张謇“状元办厂”的历史动因;第28题从长时段看秦的统一、清朝的疆域,认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文化基础”;从全民族抗战及其胜利,认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使中华民族“聚结成一个整体”,抗战中凝聚的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力量;从民心的视角,认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必然、人民的选择。试卷同时渗透人文主义理念,涵养学生人文情怀。第27题通过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和莎士比亚的比较、15世纪新“商业航线”的开辟对文艺复兴时期“人”的价值观积极影响的分析,理解人文主义的核心内容。第29题以“科学引领发展,技术助力生活,科技史亟需全人类省思”为主题,考查浪漫主义思潮的观点,反思科学对人类生活的利弊,丰富人文精神的内涵。对于当前形成共识的学科核心素养,两位老师表示历史学科的关键能力概括来讲就是运用科学的史学理论和方法认识和解释历史的能力。在试卷中,强调了学生在复杂情境下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促成核心素养落地。如第8、14、26、27、29题等考查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认识并说明历史事物的能力。第3、11、20、25等题考查辨析并运用史料的能力。第4、7、10、11、12、15、16、20、21、22、23、26、27、28、29题等考查将历史事物置于特定时空下进行分析的能力。第26题“概述民族工业对中国社会影响、概括历史动因”,第27题“比较歌颂人性的不同表现形式、分析新航路开辟对‘人’的价值观的积极影响”;第28题“阐述秦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意义、简述抗日战争中形成的民族精神及作用、说明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对国内外民族解放运动的意义”;第29题“提炼并论证浪漫主义思潮观点”等考查学生运用归纳、概括、比较等思维方法分析历史事物、认识事物本质、评价历史事物、论证历史问题等历史学科能力。此外,历史试卷注重思维含量,凸显学科能力多维度考查。选择题第8、9、14、16、20、21题等6道组合选择题,除第8题外,均采用不均衡组合形式,提高历史思辨能力的要求;非选择题第26、27、28、29题大多采用材料原文中的“关键词”设问,指向了知识的理解运用,提升了新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尤为突出的是第29题第(3)问要求学生提炼并论证观点。潇湘晨报记者 李楠 实习生 谭洁仪【来源:潇湘晨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历史学是中国比较特殊的学科,几乎所有的古代政治家都比较重视历史学的,有些历史学家本身就是政治家,比如司马光是《资治通鉴》的作者,也是宋代著名的政治家。其实历史学不是死记硬背的学问,历史学就跟数学一样是一门科学。司马光雕像上小学的时候,学生被要求背诵乘法口诀,我们长大以后,都能够永远记得住,所以很多人都说这就是素质,也就是科学素质,所谓素质就是内化了的知识,不存在忘记的可能,相信没有多少人几年后就把乘法口诀给忘记了,为什么历史年表,很多研究生都记不住,其实就是没有把历史教育放在素质教育的战略高度来教学,历史科目事实上,在很多人眼里仅仅是一门可有可无的杂牌学科而已。丝绸之路现在谈历史学习的方法,其实就是要确立历史学的基础知识的内化作用,我们学历史一定要像背诵乘法口诀一样去背诵中国历史年表和朝代,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具备历史意识和历史感。十八学士图有历史基础和历史素质的学生才能进一步学习历史,学习历史的方法也有很多种,这里主要介绍几种方法,其一,首先学生要知道学习历史的重要性,如果学生能够非常清楚历史学的重要性,学生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到历史课堂上来,比如研究生考试的必考科目中有考研政治,虽然历史科目不是独立的必考科目,但是中国近现代史作为考研政治的必考内容,就足以说明历史学的极端重要性,如果学生在中学阶段就知道研究生考试要考中国近现代史,那么中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肯定非常高涨。纪录片《中国通史》中的汉军其二,学习历史的几种具体方法,也就是绝招,比如电影法,学生可以通过电影或电视的播放来配合学习历史知识,这样印象深刻一些,再则就是关键词法,通过认真阅读历史,提炼关键词,然后进行记忆。最后就是问题法,通过阅读发现问题,然后自己通过查阅资料来解决问题。
对于一直信奉求真、求是学术精神的王国维来说,对研究讲维历史应该信古还是疑古这个问题,似乎提得有些不尊重人的意学味。因为上一节的表述中已对这个问题说得十分清楚,那就是“今人勇于疑古,与昔人之勇于信古,其不合论理正复相同”。既不盲目信古,也不贸然疑古。此处,不妨从局外人的角度,联系一些历史上的人和事,来做一些比较——兴许能从中悟出些什么来。在王国维的那个时代,出了个“疑古大师”,他就是顾颉刚。1920年,顾颉刚毕业于北京大学,后历任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云南大学、兰州大学等校教授,系著名历史学家、民俗学家,古史辨学派创始人,现代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拓者、奠基人。从1926到1941年,他的《古史辨》共出版了七册九本,数百万字,被称为“疑古文献的大成”。那么,他为什么在疑古方面有如此的激情和热情呢?从他的自述中可见一斑:“以考证方法发现新事实,推倒伪史书,自宋到清不断地在工作,《古史辨》只是承接其流而已。”可见,他的疑古目的就是“推倒伪史书”“破坏伪史”。为什么他要这么做?这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关。顾颉刚疑古的学术思想成于“五四时期”,那个时候,中国学术界的文化和思想先贤们受西方思想影响,提倡以进化史观——即历史是进步的观念作为历史研究的指导思想。当时的历史学家,包括顾颉刚、王国维和胡适等这些代表人物都接受并具有了这种进化史观。而中国传统的历史观念中,认为社会历史越古越好,从而将离人们很远的尧、舜、禹、汤、文、武、周公所处的时代当作中国历史上最好的时代,并将这些代表人物当作圣贤来敬仰。西方进化史观的引入,终至在学术界爆发了对中国传统的质疑与批判。尤其是梁启超,他认为不进行史界革命,中国就没有出路。他说:“史界革命不起,则吾国遂不可救。悠悠万事,惟此为大。”这种学术思潮进而引发了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顾颉刚提出了“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观,从而提出了疑古辨伪思想,认为上古时代不仅不是进步的,而且儒家宣扬的尧舜那个所谓的圣贤时代,历史上是根本不存在的。由此,在《古史辨》中提出了要“打破治古史‘考信于六艺’”的传统见解,主张“离经叛道非圣无法的《六经》论”,认为对于东周以后的史料“宁可疑古而失之,不可信古而失之”。这种疑古思想在通过辨伪去疑,还原历史真相方面无疑具有积极意义。但是,这种只注重研究关于古代历史传说的变化,而对历史文献持一味怀疑的态度,势必会带有很大的片面性,因此,给学术界造成了一定的混乱也就在所难免了。由此来看,顾颉刚的疑古说最终背离了学术研究中应坚持的实证和逻辑推演的科学方法,而陷入了非理性的狂热之中。还是随便举些例子看看他是怎样证伪的。先看看有关尧舜禅让的典故。尧舜禅让的事出现在夏朝之前。对此,顾颉刚指出:“禅让之说乃是战国学者受了时势的刺戟,在想像中构成的乌托邦”“(尧舜禅让)这是墨家为了宣传主义而造出来的”“尧舜禅让的故事,我们敢说是墨家创作的”。这样,尧舜禅让的历史就被“推倒”和“破坏”了,尧舜禅让的典故就成了伪史。其实,在《尚书·尧典》中的天文记载是“殷末周初之现象”,那么《尚书·尧典》创作尧舜禅让之事也应在殷末周初之后,也就不会是战国时代由墨家“造出来”的。历史已经表明,人类最初的部落联盟首领产生的“禅让”形式是存在的。因而,也就不会是顾颉刚所说的,是有人“用了唯物史观来解释故事”,“这样一来,墨家因宣传主义而造出的故事,便成了原始共产时代的史料了”。由此可见,他的观点中主观臆断的成分相当大。又比如,孔子所作的《春秋》被说成是儒家所伪造。《春秋》一书是孔子作的,许多文献都有记载。在顾颉刚眼里就不一样:“《春秋》一书本和孔子没有关系,所以《论语》中一字不提。”因而,《春秋》是战国中期,一班儒家“在鲁国的史官处找到一堆断烂的记事竹简”,然后对外谎称 “这是孔子作的,孔子行的是天子之事”。就这样,孔子作《春秋》一事就被否定了。关于孔子作《春秋》,《孟子·滕文公下》有载:“世道衰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史记·孔子世家》明确记载,孔子“乃因史记作《春秋》,上至隐公,下讫哀公十四年,十二公”。由此看来,如果真要否定孔子作《春秋》一书,就得连《史记》都得否定掉。这岂能做得到!这也就表明,《春秋》确为孔子所作。进而几乎可以表明,顾颉刚的证伪已走向了极端,成为了非学术意义的否定。还有,比如说禹是动物,是神,与夏无关;《老子》成书在秦汉之际;《尚书》中的《禹贡》作于战国,《尧典》写定于汉武帝时;《周礼》是刘歆伪造,《左传》为刘歆重编……这类的例子举不胜举。所幸的是,清末民初那个时期在考古方面,有了大批的、连续的、重大的史料发现,从古到今都有,极为丰富。一是发现了甲骨文、金文(钟鼎文)。二是发现了书和简牍。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书和山东临沂、湖北云梦、甘肃居延等地出土的简牍,成为了研究先秦史和秦汉史极其宝贵的史料。三是发现了敦煌文书。这不仅丰富了中国历史的内容,也为深入研究魏晋南北朝、隋唐以及宋、西夏历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再就是如蒙古文、满文史料以及少数民族文字的发掘利用,扩大了中国历史学的研究范围。由此,吸引了大批的学者,进而诞生了大批的史学专家——有些成为了开创性的学术权威。王国维就是这其中的杰出代表。他们吸收和接受西方的学术思想,注重实证,以求真求是为治学宗旨,用人的心智来分析、论证和解释历史,依靠理性的推导、逻辑的证明来归纳演绎出结论,而不是按照人的直观感悟来理解历史。由此也就让逐渐背离学术精神的疑古之风受到了遏制。由此看来,在研究历史的过程中,疑古也好,信古也好,不存在谁是谁非的问题,最重要的是持什么样的学术态度。如果将疑古作为一种学术思路而“大胆假设”,然后再以科学的方法“小心求证”,那么,这样的疑古必会促进史学研究的深入和发展,其所取得的成果必然会是一项重要的学术成就,是对史学的贡献。如果像王国维那样,先入为主(难能可贵的是,王国维的方法属自创、首创)地运用“二重证据法”之类的科学方法研究历史,以此得出信古的结论,那同样是对史学的贡献。当然,需要指出的是,顾颉刚也好,王国维也好,包括那个时代的诸多学者大家,尽管他们的学术成就中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在许多方面还差强人意,甚至能招致口舌是非,但是,他们在学术历史上所扮演的都是先行者的角色,他们的所作所为,从社会发展的层面上来看,无疑都具有指路灯的作用。因而,对他们,谁都无权信口雌黄,而应是深深的敬意。诚如顾颉刚本人所说:“至于他们的求真的精神、客观的态度、丰富的材料、博洽的论辩,这是以前的史学家所梦想不到的。他们正为我们开出一条研究的大路。我们只应对于他们表示尊敬和感谢。”
你喜欢历史专业吗?牛津大学拥有英国排名第一的历史系,其历史专业以其课程的广泛时间顺序和众多的选择而闻名。之前唯寻出过一个系列跟踪报道牛津历史专业,今天小编有幸(捉到)请到唯寻名师Sam老师来客串,整一期名师专访为大家好好盘盘想申请牛津历史,你需要做足的那些功课!经济导师小档案*以下内容均出自Sam老师,前方大量干货预警,强烈建议马住!历史专业到底学什么?导师看重学生哪些能力?首先,很多人对于历史系都有一个误区,以为牛津历史系就是想考察你知道多少historical facts。然而这并不是牛津想要考察的重点,历史作为一门学科,内容跨越世界各大洲,时间跨度上千年,所以没有人期望你博古通今,无所不知。牛津笔试面试更多考察的是考生的思维能力:对于历史的分析能力,思考能力及批判性思维等。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历史话题或者材料,你是否仍能逻辑清晰地给出自己的见解,敏锐地捕捉到给定材料中的信息,才是教授最为看重的潜质。现在计算机、人工智能才是热潮流,为什么要学历史?人文学科和科学学科放在一起其实不太有可比性。一个向外探寻external world, 一个向内探寻internal self。向前看的基础便是对自己的过去,身份和定位有足够的认知,对未来的方向有足够把握。历史虽然是一门看似“冷门”的学科,但实际上,它的就业前景是非常广泛的,因为它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思辨能力以及论证能力,这些软实力也是雇主非常看重的。毕业后不仅可以从事历史教学,还可以选择艺术展、美术馆、博物馆等相关领域,甚至是在金融、咨询等领域也是很受欢迎的。最后,也建议家长问一问自己的孩子为什么想学历史,看看他们会怎么回答,到底是什么特质吸引了他。如何知道孩子是否适合历史专业?历史专业的申请难度高不高?有一个不算全面但比较直观的方法,给孩子一个对某历史事件的特定解释,然后看孩子如何评价这个观点:能不能理解这个观点的逻辑,能不能发现这个观点的局限性,能不能从而产生自己的想法。从能力上来说孩子的思维弹性,倾听能力,口语表达能力,阅读与写作的能力都较为重要。其实从申请难度而言,只能说不简单,但是历史并不像数理化,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考虑历史学科,平时一定要有阅读的习惯。因为历史要求的阅读储备很难在一两年内迅速刷出来,更多还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想学历史应该做些什么准备?应该系统性读些什么书?归根结底准备历史的方法只有一个:多阅读。读书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其他渠道的信息汲取也非常重要。鉴于上面提到的点,比较建议考生多读一些有关历史哲学,历史学科本质,以及历史方法论方面的书。内容方面的话与其求广不如求精,专注一个最感兴趣最擅长的话题领域进行钻研,这种学术研究精神会比较容易得到教授赞许。历史这门学科研究人类的过去,其中包罗许多别的学科领域知识,所以适当地对人类学,宗教,社会学,经济学进行一定的了解也非常必要。总之多阅读,吸取信息,然后多思考,处理信息,慢慢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这会为今后的历史学习提供良好的思维框架与知识储备。历史专业毕业后的走向?历史专业的就业率其实比大多数人想象得都要高。学术道路就不用说了,就像上面说过的,很多投行,金融,咨询等热门行业的公司都会愿意招收历史学生。因为历史学科培养出来的学生整体沟通交流能力较硬,并且对社会和事件的理解分析也会较为到位而洞彻。历史学生也很多广泛参与社会事业,进入政府或者NGO工作。很希望孩子学历史。但总担心付出和回报不对等?历史本身确实不是一门很出投资回报的学科,如果未来的目标是大富大贵,那真的不建议学历史了。但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关键是看孩子是否真的热爱这门学科吧,真正爱历史的学生会自己主动去阅读去思考,而非只是因为学校历史考试成绩不错。在英国,尤其是牛剑这样的学校读书,对学科的热爱至关重要,因为三年全部都是跟它打交道,按牛剑的学习强度,不够热爱的学生很容易疲于应对。历史系下细分那么多专业,怎么区分?它们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牛津历史系本科下辖六个专业:HistoryAncient and Modern HistoryHistory and PoliticsHistory and EnglishHistory and EconomicsHistory and Modern LanguagesHistory of Art在国外整体上不属于历史学的范畴,更多是在艺术方面。首先History是牛津最大的本科专业之一,一年会招录200多个人,当然报名的考生也最多。Ancientand Modern History与History的区别是收录了古代史,即西罗马帝国覆灭前的地中海文明圈历史,因为Ancient History本身并不属于History Faculty而是属于Classics Faculty。所以如果对古典时期历史感兴趣的学生应该报AMH。HisPol和HEcon会有一半的课程学习politics和economics,并且会更加注重这两门学科与历史的interdisciplinary connection。History and Modern Languages主要是历史与文学的合并课程,但此处文学特定是一门西方语言,比如俄国文学, 西班牙文学,德国文学,等等,并且通常学制是四年,其中有一年会在一所母语为所学语言的国家的大学进行学习。History and English则是历史与英国语言文学的合并课程。Alevel 历史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与国内高中历史有什么区别?历史学习的最重要一点永远是思辨能力。对一个事情的看法,分析,见解,以及面对不同观点时你如何捍卫自己的观点,并且找出对方观点的局限性。这与国内高中历史有很大不同:国内高中历史教育更倾向于告诉学生一个特定观点,灌输这个观点,要求学生记忆,而国际课程内历史教育则鼓励学生的自我思考能力。课本所能提供的只是一种观点和看法,全套搬来倒也不是说一定就没法得分,但很难出彩,所以培养自己对事件的理解最为重要。当然这种理解不是信马由缰天马行空,而是需要有大量的知识信息储备来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故此还是:多读书,多思考。历史好学吗?与其他学科相比学习难度大吗?A*率高吗?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先带你看两张图近5年历史学科成绩变化趋势:近5年历史学科考生人数变化趋势: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历史考生人数有了较大增长,从2018年的44,403提高至2019年的47,114。不过2019年高分比例下降,A*率只有4.9%(所有热门学科中最低的A*率),A或A*率22.5%。牛津历史A-Level成绩要求AAA,从录取率上说,往年平均录取率有31.5%。怎么才能脱颖而出?虽然申请难度有点大,但总有人会胜出会被录取。想啃下牛津历史这块“硬骨头”,要花些心思的。首先成绩必须要“扛打”,其次是硬核的学术背景,还有就是趁早规划、准备,确定出“历史学是否确定是我未来要钻研的么?”小编有话说:Sam老师,凭借丰富的知识储备,对历史各个阶段的独到见解。2020年辅导两名学生分别取得牛津大学——古代与现代史offer,以及剑桥大学——历史与政治offer!为了帮助各位同学们确定上面的疑问,Sam老师今年暑假将举办一期历史背景营——《如何培养辩证的历史学观念》更多资讯欢迎关注:唯寻在帝都
1830年,在拿破仑帝国与波旁王朝相继退出历史舞台后,法国结束了专制制度,进入君主立宪时代。在8月7日的议会上,奥尔良公爵路易·菲利浦被推举为法兰西人的国王,由他领导的政权一直到1848年2月22日才被推翻。因此,人们常将法国历史上从1830年到1848年的这段时期称为“七月王朝”。在“七月王朝”时期,法国涌现出一批历史编纂学家,其代表人物为基佐、米涅和梯叶里等。这些人不仅在政府中身居要职,而且同时也是著名的历史学家。他们为当时的资产阶级革命编纂历史,出版了诸如《欧洲文明史》、《英国革命史》、《法国革命史》及《第三等级的形成和发展史概论》等不朽的著作。与前人不同的是这些历史编纂学家采用新的方法来研究历史,他们认为人类社会分为各种不同的阶级,这些阶级因彼此间的利益冲突而互相斗争,以此来推动社会的变革及历史的发展,这便是著名的阶级斗争理论。掌握阶级斗争理论,有利于快速找到历史的发展规律,全面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为了让大家能够活学活用这个理论,现在我们就以“七月王朝”的兴亡为例,用阶级斗争的观点来理清这一段历史。基佐、米涅等发明了阶级斗争的历史观“七月王朝”的社会各阶级1830年7月27日至29日,法国巴黎爆发革命,推翻了复辟的波旁王朝,建立起以奥尔良公爵路易-菲利蒲为首的“七月王朝”。“七月王朝”的统治阶级不是法国的全部国民,也不是全部资产阶级,而只是资产阶级中的一个集团,即由银行家、交易所大王、铁路巨头和地主等组成的金融贵族阶级。这个阶级控制了议会,能够任意制定法律,可以按自己的意志来分配各种公职,上至内阁大臣,下至官立烟草店,都由他们的人来担任主要职务。与之相对应,从事实业,开办工厂,积极对外贸易的另一部分有产者组成了工业资产阶级阵营。他们在经济方面需要从金融贵族那取得贷款,而在政治方面也只是他们的下属。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占据少数席位,根据1848年的统计,在311名议员中真正从事工商业的资产者仅有10人左右。由此可知,金融资产阶级是当权派,而工业资产阶级则为在野党。除了这两派资产阶级之外,法国还有各阶层的小资产阶级及农民阶级,但他们都完全被排斥于政权之外。只有少数的学者、律师和医生有议政的权利。“七月王朝”里的阶级斗争在“七月王朝”时期,金融资产阶级是真正的统治阶级,而工业资产阶级作为官方的反对派出现,他时刻觊觎着政权,想通过取得当政的地位来施行有利于本阶级的政策。因此,“七月王朝”的阶级斗争就是工业资产阶级联合其他阶级对金融资产阶级进行的斗争。在1832年、1834年和1839年,工业资产阶级屡次向金融资产阶级发难,但最终都被顶了回来。然而,历史的走势是工业资产阶级实力在不断上升,而金融资产阶级却逐渐走向没落,因为大工业的发展不断增强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而嗜利的本性却使金融资产阶级不断变得腐朽,走到全体国民的对立面。“七月王朝”政权之所以依赖于金融资产阶级,主要是因为财政困难的问题。对于金融资产阶级而言,国家负债是一件十分有利的事情。每年的财政赤字都会促使国家发行新的公债,而每一次新的公债发行都会使金融资产阶级有机会去盘剥人民的税收。因财政负担过大,故而频临破产边缘的国家是不能不以最不利的条件去向银行家等金融贵族借款的。因此,财政赤字成为金融资产阶级剥削国民的第一手段。金融资产阶级作为国家的主要债权人,可以利用国家信用的不稳定状态和掌握的机密去制造资本市场的波动,这种波动每次都会使许多小资产阶级、散户破产,使大投机者难以置信地暴富起来。正是因为这种国家赤字与金融资产阶级利益正相关的联系存在,所以在“七月王朝”时期,国家的开支超过了拿破仑帝国时期的一倍以上,这就埋下了一个不安的因素。金融资产阶级盘剥民众的第二个手段是铁路修筑,铁路作为国家的主要开支项目,当议会在开会决定政府的预算时,就会把铁路开支的费用转嫁给国民。事后,人们才发现那些以议员的身份通过投票迫令国家出资兴办铁路的人都成了铁路工程的股东,他们利用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开支,敛走了大笔财富。因此,马克思曾说:“七月王朝不过是剥削法国国民财富的股份公司。”金融资产阶级统治下的各种社会弊端七月王朝统治下,在社会风气方面,形成了一种十分败坏的奢靡之风。因为这种社会的顶层是金融贵族,金融贵族并不从事实业,而是借助资本放贷和投机,掠夺因社会进步、行业发展而增值出来的财富,不断的损害商业、工业、农业等实业部门的根基。整个社会盛行投机致富的风气,无耻的欺诈和对享乐的追求变成了社会的价值观,放荡、金钱、污秽和鲜血汇为一流。在文化方面,金融贵族通过颁布法律,指挥国家行政,支配着各级机关,并且操控社会舆论。在高压之下也会诞生出许多抨击时政的隐晦作品,如《路德维希尔德王朝》和《犹太人是现代的国王》等,揭露和诅咒金融贵族的罪恶。人们在私底下也会编造各种笑话来嘲讽统治阶级,将其视为寇仇。在外交方面,金融资本最怕的就是不稳定,最怕动乱不安,因为钱总是要往最安全的地方流动,所以金融贵族当局的基本政策就是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和平稳定!战争的首要破坏不是实业的建设,而是会造成权贵们的公债利息行价降低。为了避免战争与动荡,金融贵族政府毫不迟疑地采用无底线妥协的外交政策。法国人民从这些政策中所感受到的只是无尽的屈辱,当奥地利吞并克拉科夫,瑞士站到了神圣同盟一边之后,法国人民的自尊心受到打击,革命的热情也就在其中酝酿起来了。二月革命导致“七月王朝”覆灭恩格斯说,每一种革命的背后都有某种社会需要,而旧制度的消极作用在于顽固的抵制这种社会需要,当抵制和需要的限度无法缓和后,革命就不可避免的发生了。大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在法国确立,工业、商业和农业都蓬勃兴起。但是,法国的统治阶级金融贵族一心只想盘剥实业,从制造业中吸血,饱足金融资本的肚囊,这必然会阻碍大工业的发展,二月革命的根源也就产生于此。当资产阶级再也无法忍受金融贵族的吸血后,他们便不断拉拢其他各个阶级,向金融贵族发起进攻。就在这时,有两个革命的诱因出现了,它们分别是马铃薯病害和英国的普遍工商业危机。1845和1846年的马铃薯病害造成农业歉收,1847年出现物价腾贵,人民在生存面前的挣扎和金融贵族的糜烂生活形成鲜明对比,社会矛盾不断被激化;1847年英国爆发了工商业危机,许多大商人都破产了,工业区也相继倒闭。这场危机很快就波及到了法国,许多工厂和大商人由于遭遇危机,无法再经营国际市场,只得涌向国内市场,这就造成国内市场的饱和和激烈竞争。那些实力弱小的商店和小店主被大公司的竞争弄得倾家荡产,这些破产的人群(主要是小资产阶级)追随饱受饥荒困扰的民众涌向街头,变成社会不安定的因素。工业资产阶级作为官方的反对派,充分利用了这种局势,充当起二月革命的领袖来。他们带领小资产阶级、店主、杂货商等革命的力量,在1848年2月22日至24日发动革命,人民与军队发生了冲突,最终军队因国民自卫军采取消极态度而被解除了武装,“七月王朝”的统治成功被推翻了。结语:阶级斗争理论使历史变得异常清晰法国“七月王朝”共持续了18年,而在这18年中发生了无数的事情。如果我们不具备成熟的历史观,那么就会感到一头雾水,不知道这个王朝是怎么兴起,又因何而覆灭。而如果我们能够掌握阶级斗争理论,并且运用它来分析历史,那么我们就好像掌握了运用手术刀的技巧,可以自如地剖析历史活动背后的本质。首先,我们根据不同人物的收入来源、经济地位将他们划分为不同的阶级。这样做之后,我们便会发现“七月王朝”里那些身居要职的人都拥有着同样的阶级背景,共同组成了一个金融贵族阶级;这个阶级的人不从事生产,而是喜欢通过租赁、信贷、投机等方向来盘剥他人。所以,当他们掌握政权,能够制定政策之后,必然是本着自己的阶级利益来施政。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七月王朝”的财政赤字那么严重?为什么当时对外那么屈辱?等问题——因为需要通过让国家欠金融贵族的钱这种方式来盘剥国民;需要保持无底线的稳定来确保金融贵族的投资不受影响等等。最后,我们便发现,作为统治者的金融贵族阶级在利益上与其他阶级不容水火,而最有力量来反抗它的就是工业资产阶级。所以,在二月革命时,正是由工业资产阶级带领大部分国民推倒了这个金融贵族统治的王朝。通过这样的梳理与分析,历史也就变得非常清晰起来。因此,可以说阶级斗争理论是研究历史的一种重要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