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另一个考研优惠政策,即双少政策,顾名思义,就是关于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报考考生的优惠政策。它与上一期的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有一定的区别。双少政策主要指报考地处西部边远省区的招生单位、且毕业后原则上在西部边远省区就业的少数民族应届本科毕业生,以及工作单位在国务院有关部门公布《全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简表》范围的少数民族在职人员。考生在网上报名阶段时候须如实填写少数民族成分和填写毕业后回少数民族地区的定向或委培单位时,方可按规定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按照教育规定,"双少"研究生是为西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培养和输送人才,实行特殊照顾政策,统一考试,降分录取,但是报考有条件限制,不是所有的少数民族都可以报考的。首先要报考地处二、三区招生单位,且毕业后原则上在招生单位所在省(区、市)就业的少数民族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生;其次是工作单位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自治地方,即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19个自治县(旗),并报考为原单位定向或委托培养的少数民族在职人员考生。双少政策因为其种种特点,在报考时候应该格外注意,好好利用这个政策,双少的名额一般不多,甚至很少,由于许多高校在发布复试基本分数线时候,不会同时公布双少政策具体实施细节,因此透明度不是很高,且获取信息难度相对较大。就算公布最后录取名单后,许多时候也不知道哪些双少考生录取了,因此很难找到相关的学姐以及相关的各种群。增大了考生的选择难度,很难根据相关信息做出合理的选择。而且教育部只规定了双少的实施总体原则,实施的细节则可以根据高校的具体情况具体实施。最后想给准备报考的考生建议,在考研选择报考此政策时候一定要了解透彻该政策的具体实施细节,就算有难度,也要争取找到一个双少上岸的学长或者学姐的联系方式,最好是本校的,那样可以得到最直接最有用的相关经验。最后祝各位考研学子都能考研成功,开启自己理想的院校的研究生之旅!
在这个竞争激励的时代,不管是什么都会做出比较,学历也是一大攀比点,面对本科院校考的不理想,考研录取的大学也变成了一大竞争点。而对于考上“双一流”大学和一般大学的研究生,他们到底有何区别?许多学生表示:起跑慢了。“双一流”大学认可度高在我国,“双一流”大学的学校地位和国际地位都是极高的,他们的社会认可度很高,在优质资源里培养的优质学生对于用人单位来说是很有吸引力的。所以来这些大学应聘的企业不是中外合资百强企业就是各行业的龙头企业。所以这也是为何学生们努力高考高分争上“双一流”大学上学的原因。“双一流”大学生源优为何会出现“双一流”大学和“非双”大学呢?首要的不就是学校教育资源方面的差距。比如说,对于“双一流”大学每年国家给的教育投资最少都在几千万左右,而“非双”大学的教育投资最高也只是在几百万左右。再加上双一流高校有更为优质的师资、设备和实验条件。好的教育当然服务于好的生源,所以每年“双一流”大学的录取分数线也是很高的。“双一流”大学薪水高这条是针对于前两点的补充说明,在应聘的时候,学历就是“敲门砖”。不管你能力是否出众,你的高学历才能让人在第一眼就记住你,这也是应聘成功的很大因素。所以再回想“双一流”大学来应聘的单位都是那么优秀,生源质量也是有口皆碑,那么工资薪水能不高吗?再者说了,即使没有应聘到那些百强企业,而是普通的单位,那么你的待遇福利也是比别人高,而职位加薪什么的,也会比别人来的容易。很多普通大学学生都表示:起跑就慢人一步。所以我认为大家在努力奋斗的过程中,一定要有一个高学历,有很多人选择一毕业就出来找工作,其实这样并不太适合现在的社会大环境,因为用人单位不仅仅要看毕业高校,还要看学历的高低,所以说希望的大家能再提高自己的学历,以至于以后的就业机会更多。
乱象丛生的21考研复试调剂工作即将结束,随之而来的是22考研大战。越来越卷的考研,越来越激烈的考研竞争,都让考研的同学感到不知所措,只能够在迷茫中前进。21年的考研,已经再一次让我们感受到了形势的严峻,面对这样的考研形势,22考研该何去何从呢?随着985、211学校层次划分逐渐被教育部淡化,”双一流“的名声则是越来越响亮,无论是高考还是考研,双一流都成为了大家的首选。而近期关于考研的一个话题却在网上引起了网友们的激烈讨论——考研不考双一流还不如不考?双非研究生VS双一流研究生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有必要去认真的了解双非研究生和双一流研究生的区别。一般来说,考研院校一般可以细分为清北C9、普通985、部署211大学、普通211大学、普通一本大学、强势二本大学以及普通二本大学这七个等级。而我们所经常谈论的双一流实际上就是以前的985、211,二者的区别并不是很大。虽然双一流实行的是每五年的动态评选,但是还是以985、211高校为主,变动不会很大,一些发展较为迅猛的双非学校可能会加入。剩下的的非985、211高校则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双非院校。双非院校和双一流院校有什么区别呢?政策导向从国家总体政策导向来看,大学建设主要还是以双一流高校为主,无论是在基础设施、科研经费、科研项目还是其他方面,双一流高校能够得到更多的政策扶持。而国家政策支持和高校建设本身就是一个相互促进的关系,没有一定程度的政策倾斜,高校想建设好是非常困难的,更别说培养人才了。教学资源双一流高校都是以以前的985、211高校为主,这些高校本身历史底蕴深厚,发展了数十年甚至是上百年,基础学科建设实力强劲。同时,双一流高校所具备的师资水平、教学资源以及科研资源与普通大学相比,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上,都有很大程度的优势。就业导向读研的最终落脚点还是就业。即便国家明确规定在企业招聘不能存在学历歧视现象,但实际情况是学历不达标,有时候连应聘的资格都没有。随着985、211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取而代之的是双一流,一些企事业单位在招聘的时候也是首选双一流高校的毕业生,平台更好的确会拥有更多机会。从这些方面来分析,双一流研究生的确比双非研究生更有意义。但是当我们缩小范围,将真正的落脚点放到自己身上时,一切就必须从现实出发。考研不考双一流还不如不考能去名校固然很好,但名校只有那么多,考研的学生每年都在增加,想考上并非易事。更何况名校的都是以保研为主,可以竞争的考研名额根本就没有多少。而且为了考名校消耗的大量的时间成本、金钱成本、机会成本似乎也是不值得的。考研不考双一流还不如不考,双非研究生不值得读?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伪命题“,他错误将所有考生放在了同一水平线上对比,更错误地否定了双非研究生的价值。双非研究生与双一流研究生相比,的确稍逊一些,但是仍然有发展的机会。更何况,目前的就业更看重学生所学的专业,双非计算机在某种程度上或许要比985”天坑专业“好就业。双非研究生该不该读或者是考研到底如何择校?最根本的还是要找准自己的定位,有自己清晰的人生规划”掂一掂脚“就能够得着选择一所自己能够”掂一掂脚“就能够得着的学校是最理想的状态。如果你本科比较差、是二本、三本或者是专科,那么考一所实力排名比较好的双非一本,就已经完成了属于自己的”跨越“。当然,如果本身学校就很好,的确应该要向更好的目标前进,不过,近几年985、211逆向考研的也有不少。清晰的人生规划更重要考研不是一切的终点,而是未来的开始。首先,你要明确自己未来的打算,如果想考公务员,选专业比选学校更重要;如果希望以后能够在北上广发展,地域因素也要考虑。考研只是你人生规划的开始,后面仍然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改变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近些年来,硕博就业普遍也比较困难,缺少清晰的规划,只能是浑浑噩噩的度过三年。很多时候,努力很重要,但是努力的方向更重要,错误的努力在某些时候毫无价值。写在最后可以这么说,人生一半的痛苦或许都来自于攀比!你考研考上了211,别人会说211现在都很“水”,就业没有竞争力;你去985读博士,又有人告诉你,985的博士到处都是,毕业只能教大专,必须得进清北才行;于是,你选择“回炉重造”一年,考上了清北的博士,还会有人告诉你,清北的博士就是三流,本科才一流,只有去美帝留学的才是人才。这种情况下,唯一的办法就是穿越回高考,重新再来一遍,但是,重新再来一次又怎么样呢?只要你还是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鄙视链就永远存在,总有人爱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审视“你。但实际上,每个人只是”沧海一粟“而已,找准自己的定位点或许更重要,走好自己的路,何故要理会那么多呢?对于考研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下方留言区评论!(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不管你是因为什么原因在大学毕业的时候选择了读研这条道路,但是当你真正进入研究生的生活时,或许你会有新的感悟。而对于在整个研究生群体中,我们总是会将研究生分为双非院校的硕士研究生和985211高校的研究生,简单的看似乎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但事实却是差距很大。所以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位双非院校研究生读研的真实感悟,这或许是很多读研的学生共同的认识,而正是这几句话又能够戳痛多少读研学生的心呢?第一,读研的我更加的迷茫,更加的堕落。刚到研究生院的时候,对于马上上开始的研究生升高充满了向往,但是这种向往没有持续多长时间,自己便慢慢的走向了堕落,也更加的迷茫。而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一方面是主观方面,自己对于自己不能够有一个合理的管控,安享安逸的生活,没有任何的战略思维;另一方面是学校层次的,硕士导师对学生的要求仅仅是顺利的毕业,至于其他的学术研究似乎没有太多的期望。于是在这样的氛围中,很多硕士研究生慢慢的走向了研究生的另一面:堕落。第二,双非院校研究生缺乏更多的教学资源。不得不提的是,在这样的高校就读既幸运又无奈,幸运的是自己成为了一名硕士研究生,能够获得一个硕士学历。无奈的是自己这个硕士学历似乎又不是很具有竞争力。因为在读研期间我们便可以发现双非院校在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一方面是十字力量的悬殊,似乎和自己本科院校老师不分伯仲,另一方面是教学资源的欠缺,没有足够可以参加的学术论坛,没有相应的项目和课题研究。第三,硕士毕业的我们,又该何去何从。虽然我们已经是硕士研究生,虽然已经是有着硕士学历的高端人才,但是自己却还是会发现原来我们只是一个有硕士学历的学生而已。因为拿着这样的学历找工作时,你以研究生的身份竞争时,你相对于其他的211985院校的研究生没有竞争力,甚至是连21195院校的本科学生都不如。这就是我们尴尬的身份,你又该如何适应呢?总之,双非院校读研的我们在一进入研究生生活时便要给自己制定最为理智,最为现实的奋斗计划,不然迷茫和无奈将伴随我们。
2020年的考研报名进入最后的阶段,考研的学生们已经做好填报志愿的准备。如果现在还在犹豫学校的问题。那就需要再看看各个高校的研究生招生计划情况,对比各种招生数据后,再做决定。双一流大学得到国家的支持,现在已经慢慢得到大家的认可。研究生三年以后,双一流大学的影响力将会更加凸显。因此,笔者和大家分析一下双一流大学2020年的研究生招生计划情况。各位还没有报考的同学或者是2021年参加考研的同学,都可以作为参考。从这份表格可以看到,双一流高校的招生计划和2019年相比,是有很大的变化。而且出现两极分化的局面。一方面,部分高校的招生名额大幅度增加,这说明学校今年引进的人才比较多,想着提升研究生的比例。另一方面,部分高校缩招非常严重,这使得考研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在42所双一流高校里面,有6所高校缩招比较严重,减少的招生名额达到400人以上。这6所高校分别是天津大学、吉林大学、中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这6所高校除了吉林大学,其他的都是属于理工类的高校。特别是中南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缩招的人数在1000人以上。2020年报考这两所大学的学生,竞争将会激烈很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笔者觉得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这两所高校的在职研究生的招生名额减少。由于教育部对研究生的招生要求以及毕业要求都提高,各大高校都在调整在职研究生的规模,以落实相关的要求。因此,总体的招生名额会相应地减少。第二,这两所高校前几年扩招严重,今年属于整顿期。从表格可以看到,中南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的研究生招生名额分别是6830人和8500人。如果师资力量跟不上,那毕业生的质量就没有办法保障,就会对学校的声誉造成影响。对比其他的名校,每年的招生名额只有5000人左右,这两所大学招生名额算是排名前列的。虽然缩招的高校很多,但是,扩招的高校也不少。比如郑州大学今年就扩招900人,中山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也扩招600人。这三所高校扩招名额在42所高校里面是最多的。这也是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因此,学生们可以重点关注这几所学校。考研的同学在备考时,也需要密切关注各个高校的招生情况。根据各个高校的情况,调整目标,以降低风险。
双非研究生真的比不上本科双一流大学生吗?考研还有用吗?最近在网上看到一个“双非研究生”发的视频火了,讲的是毕业后在找工作的过程中遭遇到了很多的挫折和尴尬。所谓的“双非”就是指毕业于非“985”非“211”的大学。在她找工作的过程中甚至主动上去问招聘老师,“双非院校”的毕业生要吗?可得到的只是一句冷冰冰地拒绝:”不好意思,我们不考虑“。又一次面试被拒后不禁感慨”985、211“的学生真的太吃香了。看到这里涵涵不禁有点气愤,涵涵也是一位普通本科大二在校生,虽然不参加考研,但也是为广大的普通考研人感到气愤,难道我们普通学校的毕业生就不值得被肯定吗?要知道我们也是千军万马从高考的战场上冲出来的,虽然在学习上可能没有那些985、211的学生强,但既然到了大学,就不能在以这样的标准来看待我们了。大学是一个多元化的学习环境,在这里每一个人都可以发现自己的特长并深度挖掘它。也许我们是学习比不过他们,但在其他方面并不比他们弱!更不要说考研了,考研是一个人的战争,它和高考不一样,高考是一群人在拼搏,而考研却是一个人的孤独。想要考研必须要有坚定不移的信念和自律的管理,要忍受孤独寂寞冷,要忍受一切外在的诱惑。只有这样你才有可能考上研究生。虽然涵涵很为考研人感到气愤,但随着每年报考研究生的人数不断上涨,现如今的研究生含金量却是在不断下降。就拿最近三年来说,2018年报考人数238万人,2019年报考人数290万人,而2020年报考人数多达340万人。这就形成了一个尴尬的局面“大学生多如狗,研究生遍地走”。随着研究生人数的增加,又分为了两类,一类是名牌大学研究生也就是985、211的研究生,这类研究生含金量比较高,在社会上非常吃香。而另一类就是所谓的双非研究生了,这类研究生含金量比不上名牌大学的研究生,虽然也是高端人才,但在找工作时却是四处碰壁。从众多“双非”研究生网友求职遇挫后的吐槽中,我们也可以大概看到“双非”研究生的就业状况了。前两天看到江苏昆山市招中小学教师,要求本科和研究生阶段至少有一个阶段是双一流大学的学历,或世界大学前100的高校。从这里就能看到两者找工作的差别,不是说985、211大学有多么好,只有步入社会找工作的时候,你才会发现,一所好大学真的能给你的求职带来很大的优势!社会真的很现实,无论你将自己简历包装得多精致丰富,把自己大学经历描述得多精彩纷呈,都可能会因为简历上毕业院校那一栏不够资格而被拒之门外。网上有一句话说得很好:“这个时代,根本没有怀才不遇,如果你没红,是因为你不够有才华。”双非研究生真的比不上本科双一流大学生吗?我看不见得,打铁还需自身硬,是金子在哪都会发光,学历只是一块敲门砖,它只决定了你的门槛高度,未来怎么样还得看自己。只要自己足够优秀,“双非”也不比“双一流”差!今日话题:你觉得考研有用吗?如果有什么问题需要帮助的地方,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涵涵会及时回复的。如果喜欢涵涵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哦,涵涵会持续发文,为您推荐优质的教育信息!(注:本文图片结合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211/985高校一直以来都是高考考生和研究生考生竞相追逐的对象,但是211/985高校群已经很久没有新成员的加入,原因是已经很多年没有进行过211/985的评比。“双一流”是继985/211工程之后于2015年提出的一项战略,2017年首次公布入围学校名单。因此,无论是211/985高校还是双一流高校都是同学们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的首选。今天笔者就双一流高校毕业的研究生的职业去向与大家进行分享。一、考博士随着整个社会对学历要求的提高,考研的学生越来越多,这就意味着每年毕业的研究生也会越来越多,研究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甚至有部分研究生毕业之后从事的工作还不如本科毕业生,于是部分学生就会考虑考博。同时,有些学生尤其是女生读研的目的就是想留在大学任教,想要去本科层次的大学任教学生至少要拿到博士研究生学历,很多情况下留学经历也是必须的。二、考公笔者在之前跟身边的一位同学聊到毕业之后的去向时,这位同学表示自己考研的目的就是为了考公务员,笔者当时听到特别纳闷。对比,可能部分读者回纳闷既然这样为什么不本科毕业时就考公?研究生与本科生相比,在考公务员时有着很大的优势。首先,研究生可以报考的岗位多;其次,研究生考取公务员之后的晋升要比本科生快而且职位上限比较高。作为一种非常稳定的工作形式,公务员是很多本科生和研究生都会选择的就业去向。三、直接签公司其实,作为“双一流”高校的毕业生,学生在毕业时还是很受欢迎的。即使有部分学校实力配不上自己的“名号”,毕业生在省内还是可以找到比较好的工作的。像华为、腾讯这些比较好的科技公司在招聘时也会热衷于双一流高校的毕业生。不过,大部分研究生在毕业时首先考虑的还是事业单位,像银行、国家电网等国有单位招到的毕业生都是“佼佼者”。无论选择哪一条路,学生都有自己的出发点和职位规划。没有人能确保哪条路是最好的、最适合自己的。笔者的建议就是“保持初心”。关于双一流高校毕业研究生的就业去向,您还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分享!
距离2021考研还有53天,不知道大家复习的情况怎么样?我看到很多小伙伴都在私信问:“十一月份准备考研来得及吗?”“基础薄弱,怎样才能高效复习考试内容?”等。现在汇上优课(第三方教育综合服务平台)告诉大家:只要你目标院校适当,学习计划能够坚持执行,在53天的时间里全力以赴,那么你考上研究生的机会还是非常大的。复习的时候一定要去做一个详细的计划,不可能每个知识点都复习到,所以我们要有重点地去复习,舍弃某些太难的内容,分值较小的内容。可以去找一个考研规划的老师,在老师的协助下规划每天的学习内容,因为专职老师比我们更清楚考研的套路、方向、重点等。那再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将稳步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招生计划向“双一流”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高校倾斜。扩招将会给很多孩子读研的机会!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我们来看一看近两年的120多所“双一流”建设高校硕士研究生的计划招生数。(文中2020年的数据是各高校研招网在一年前公布的计划招生数,受疫情影响,此前教育部曾在2月底回应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比去年增加18.9万人!因此2020年部分学校实际录取的人数要多于计划招生数。)2021年的很多“双一流”高校考研扩招人数明显是大幅增长,特别是南昌大学(1357人)、郑州大学(1200人)和新疆大学(1143人),招生人数增长幅度更是名列前三,而且这三所高校都是“部省合建高校”,是教育部发展的重点扶持对象,因为他们对中西部高等教育的发展非常重要。各大“双一流”高校的大幅扩招,到底把机会给了谁?增加的名额是划分给了全日制的学生还是非全日制的学生呢?其实这些增加的名额大部分是是给到了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只有极少数的名额给到非全日制的研究生。甚至有的学校将全部的扩招名额都给予到全日制。对于报考非全的学生来说,这一现象不是那么乐观,扩招的名额与之没有太大的影响,所以我们如果可以选择的话,尽量选择全日制考研,可能机会稍微多一点。“研究生扩招”听着是一个好消息,但是依然有很多人担忧:大量产出研究生会不会学历贬值?会不会读完研后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会不会读研期间什么都没有学习到,反而蹉跎了三年时间感到后悔?这些问题很现实!研究生扩招让一部分考生焦虑,也让很多高校压力增大。研究生录取人数增多,那么学校的硬件设施可能会跟不上,比如实验室不够用、经费不够、师资缺乏、奖学金降低、住宿不够等问题。激增的压力可能会让学校的运转困难!为了容纳足够的计划招生人数,很多高校开始督促学习期即将满的博士、硕士尽快完成任务,顺利毕业,以合理规划新入学的研究生。扩招能给予很多学生读研的机会,但是依然要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以及综合能力。不能只扩大规模而不注重内涵!
随着985、211学校层次划分逐渐被教育部淡化,”双一流“的名声则是越来越响亮,无论是高考还是考研,双一流都成为了大家的首选。而近期关于考研的一个话题却在网上引起了网友们的激烈讨论——考研不考双一流还不如不考?一、什么是双非研究生考研院校一般可以划分为清北C9、普通985、部署211大学、普通211大学、普通一本大学、强势二本大学以及普通二本大学。双非院校:既不是985也不是211的院校。据这几年的研招网目录来看,双非院校达到530多所。二、双非研究生与985/211研究生的区别?1、从科研资源上来看,一流高校所具备的师资水平、教学资源以及科研资源与普通大学相比,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上,都有很大程度的优势。2、从政策上来看,国家以及教育部对985/211大学在经费上的支持力度也是相当大的,承担国家重点项目的也是以这类高校为主。虽然国家层面出台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不允许存在学历歧视,但在现实中,因毕业院校层次而区别对待的现象仍然是存在的,名校毕业确实更能收获面试官的青睐。三、双非研究生到底该不该读?大部分同学在面临人生的重要选择面前,都会犹豫不决。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做出取舍,有舍才有得。如何取舍?学姐建议,可以试试达利欧的“加权决策法”。只要你读研就会有相应的收益,同样也会失去一些机会成本,但只要收益的权重大于机会成本,就值得读。运用这个方法,我们来理性分析下,双非研究生到底该不该读。读研的收益:1、提升学历:弥补本科的不足,提升就业竞争力,更高的工资待遇。2、提升思维视野:学术讲座,大牛导师,能开阔自己的思维视野。3、提升知识储备:锻炼分析问题的能力:研究生课程会更加聚焦,往往需要研究某个课题,锻炼分析问题的能力。4、拓宽人脉:读研期间可以碰到很多优秀的同学。5、多一种选择:越来越多的领域需要研究生学历。读研的成本主要是机会成本:1、机会成本:少赚2-3年的钱,读研后没有年龄优势,在就业市场上不一定比得过3年工作经验。2、经济压力:读研期间,不仅赚不到什么钱,大部分还要靠家里补贴,尤其是专硕没什么奖学金。也就是说,即便是双非院校,只要你读研期间不划水,读研的收益大概率会大于你失去的机会成本。学姐推荐10所可能逆袭双一流的院校昆明理工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是中国著名大学。深圳大学深圳大学位于中国经济特区广东省深圳市,是由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广东省主管、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综合性大学,具有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高校。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于1909年始建,坐落于广东省广州市,是一所以农业科学和生命科学为优势,以热带亚热带区域农业研究为特色的全国重点大学。燕山大学燕山大学坐落于河北省秦皇岛市,是河北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工信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河北省重点支持的国家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扬州大学扬州大学于1902年始建,坐落于江苏省扬州市,前身是由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创建的通州师范学校和通海农学堂,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同教育部共建的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被誉为中国高校改革的一面旗帜。首都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建校于1960年,是北京市重点高等院校,京港大学联盟成员,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山西大学山西大学于1902年5月8日始建,坐落于山西省太原市,是中国创办最早的三所国立大学之一,为山西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同建设的部省合建大学、国家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一省一校工程)重点建设的14所院校之一,同时还是中西部高校联盟成员。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位于杭州市,是教育部与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的浙江省首批“省重点建设高校”、国家“2011计划”首批牵头高校。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于1902年始建,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的省属重点建设的多科性百强名校,由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是首批入选国家“2011计划”的14所牵头高校之一。上海理工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坐落于上海市,是一所以工学为主,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研究型大学。考上研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了,持续的努力才是关键。如果你保持着长期学习的意识,即便是双非硕士也能一路逆袭。
一所高校增加大几百甚至上千的研究生,需要净增加多少名教授?!在教育产业化、扩招为增收的大趋势下,能坚守教育初心、坚持教学质量的名校,像北航、天大、南开、川大、重大、华科、人大、北大,未来看高一线,值得考生选择。近四年双一流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数数据来自软科,特此鸣谢!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