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亲自去了一趟中国石油化工科学院(简称石科院)提了一批7253航空润滑脂和一些7254航空润滑脂。现在分享一下过程,让大家也了解下为中国航空事业默默做出贡献的一个科研单位。 石科院是一家以研发为主生产为辅的研究机构,销售模式并不是那么完善,但是生产航空润滑油脂的技术是比较顶尖的,在里面看到了好多原来没看到过的型号的润滑脂。例如7258航空润滑脂,7256航空润滑脂,7455丝扣润滑脂等。 石科院的调油设备都是比较精确的。有的甚至是小到一次也就加工出来几公斤润滑油脂出来。但石科院生产的好多航空润滑油脂是不可取代的,所以石科院生产出来的航空润滑油、航空润滑脂贵也有他贵的道理。 最后,希望中国的航空航天事业越做越好,成为世界顶尖水平。也希望北京海润泽众能够为中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做出一份微薄的贡献。
聂红在实验室“这是我研究生毕业刚刚分配到石科院时的工作照,那个时候我才20多岁。”随着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石科院”)副院长聂红的介绍,记者看到照片上一位穿着工作服略显青涩的年轻姑娘,眼睛紧紧盯着仪器上的参数,手里认真地将数据记录在工作日志上。“这是我担任十五室主任时,向李大东院士汇报工作。他既是我的领导,又是我的博士生导师,对于我的帮助和教诲让我受用终生!”对于照片中站在自己身旁的这位清癯矍铄的老人,聂红的言语中充满了敬重。“这是今年年初,我们团队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时在人民大会堂外面的合影留念。这个项目对减少我国柴油污染物排放、改善环境质量发挥了重大作用。”谈及自己的专业和成果,聂红充满了自豪与信心。这为数不多的几张照片,每一张定格的画面背后都有一段难忘的故事。它们记录下聂红30多年来科研路上的艰辛坎坷和雨雪风霜。从一名初出茅庐的新人到课题组组长、研究室主任,以及主管科研的副院长。30年如一日,聂红一以贯之,从事炼油加氢技术研发,围绕石油炼制核心问题,成功主持了多个国家重点和中国石化重大项目,开发出重油高效转化、清洁柴油生产等多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并在140套次工业装置上实现大规模应用,成效显著,为我国炼油技术整体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做出了突出贡献。研究了半辈子的“催化”,岁月才是一剂强大的“催化剂”。昔日的青丝已悄悄染上霜雪,皱纹也慢慢爬上了眼角眉梢。无迹方知流光逝,有梦不觉人生寒。这一切,换来的是聂红身后一系列的科研成果和厚重荣誉: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0项,中国专利金奖2项、优秀奖2项;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发表论文114篇,合作主编专著1部;获授权发明专利国内178件、国外59件……但是,聂红并不愿多谈她个人的成果与荣誉,在她看来,和石科院的老前辈比起来,自己还差得远。聂红谈的更多的是感谢,感谢恩师、感谢同事、感谢团队、感谢家人、感谢母校的教育、感谢石科院的平台。“能参与到这样一场宏大的国家快速发展的事业洪流中,还能贡献出自己微薄的力量,这是人生可遇而不可求的机遇。”聂红感慨,“所以更要感谢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给了我们施展才华的用武之地。”种子与土壤1978年,随着科学的春风吹遍祖国的大江南北,年仅16岁的聂红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南开大学化学系,经过长达7年的专业学习,1985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之后被分配到了石科院的1501组。聂红知道,石科院1501组是一个拥有着优良传统和战斗力的集体,石科院加氢领域的奠基人和领军者李大东院士是 1501组的第一任组长,从建组伊始,他就带领全组人员开始了石油加氢技术领域的艰苦探索,一步一个脚印,从事柴油加氢精制、加氢裂化、渣油加氢催化剂以及工艺技术的研制开发和相关基础研究工作,对加速石化企业的技术升级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从一名学生转换到科研工作者,院领导非常希望这批年轻人快速进入状态,完成角色转换的跨越。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聂红对自己也充满了信心:“开始时挺自信的,觉得自己是研究生毕业,理论基础知识比较扎实,肯定能干得不错,但是,一遇上工业实践的事情就有点傻眼了。”刚进入课题组的时候,为了让年轻人能尽快上手,李大东院士带着聂红等2位年轻人去了一趟上海石化,就生产优质化工原料的加氢处理催化剂开发课题相关工作与对方衔接。对于聂红而言,这是一次难忘的锻炼和“敲打”之旅。“那是我第一次走出实验室,近距离看到真实的工业装置。”聂红回忆道,“去之前虽然也做了一些功课,但进厂后,眼里只是一些管线和形状不同的物体,有些懵圈,作为一个理科生,之前仅仅在课本上看过一些示意图,但没接触过。书本上学到的同工业上看到的大不一样”!这让聂红猛然意识到科研与企业、与生产相结合的重要性,从研发到生产,最后到应用,每个阶段都有困难需要克服。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工厂,有太多意想不到的事。工业试验是有风险的,生产中有些问题在实验室是发现不了的,工业试验是“摸着石头过河”,出现问题必须有预案及时应对。“这样一来,我就领悟到有好多新的要求、新的内容还没有掌握,必须要在实践工作中重新学习。”身为女性,军人家庭出身的聂红骨子里有一种永不服输的硬劲头,遇到问题不退缩,就像钉子似的,一直要一猛子扎下去。而这也正是诸多领导和师傅们最欣赏她的地方。意识到了自身业务的不足,聂红开始了“恶补”。当时李大东院士带领团队开发出的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RN-1加氢精制催化剂正在广州石化总厂(现为广州分公司)进行首次工业应用试验,这是石科院第一个加氢催化剂的工业应用,处于关键阶段。这时聂红到石科院还不足两年,并不是这一课题项目的核心成员,但是她主动请缨去参加工业应用试验。7月的广州,闷热潮湿,路上的沥青柏油路面都被晒得融化了,生产装置上更是如同蒸笼一般让人汗如雨下,但是聂红每天在装置上跟着工人师傅取样、取数据等,毫无怨言。“我们第二任的室主任石亚华,亲自带着我熟悉流程。给我讲解这条管线为什么这样布、这个方框代表什么,以及那个数据意味着什么。她真是非常耐心细致,边讲边考边指导。”石主任的教诲让聂红进一步认识到了,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只有跟工业应用紧密结合,开发的技术才能更贴近实际,解决问题才更靠谱。为了尽快充实自己,在石科院大部队离开时,聂红愉快地接受了留守工厂的值班任务,参加催化剂性能标定,独自完成标定报告的编写。“我觉得这一段传帮带和锻炼的经历为我今后对工厂的应用和技术开发,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聂红坦言,这段经历,对于她以后的科研以及搞好技术管理工作一生受用。团队成员和李大东院士(左4)一起讨论问题“因为只有到了工厂现场,在工业应用实践中才能真正了解更多的东西。”聂红有自己的主见。同时,她还是一个勤于观察、勤于思考、勤于学习的人。在院里,向专家前辈学习、向主任和同事学习,到了工厂,向合作单位的工人学习、向一线的技术人员学习,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聂红学习的对象。“你要是怕丢面子,就永远也掌握不了一些知识。”不耻下问,融会贯通,使年轻的聂红在很短的时间里,对于工业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以及出现问题的分析判断能力,实现了跨越式的提升。这种一步一个脚印开拓进取的精神支撑着聂红咬牙坚持度过了工作初期的艰难,也树立起她的远大志向。一边在老同志的带领下进行石油炼制加氢催化剂的科研与实践,一边时刻关注着国内外的前沿动向,学习先进技术。进入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清洁油品的质量升级,石油资源追求更好、更高效应用的时候,加氢技术愈发有了用武之地,不仅在国内大面积推广,还进入了国际市场,我国自主研发的炼油催化剂成功销往海外,成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创新成果。沿着前辈的脚印,聂红带领团队继续攻坚克难,以RN-1加氢催化剂为基础,以点带面,陆续开发出系列加氢催化剂并实现大规模工业应用,为石油资源高效利用和油品质量持续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我觉得我成长的每一步都非常幸运,有领导的信任和支持,有同事的帮助和协作,集团公司为我们搭建了广阔的平台,我只需要扎扎实实地走下去就行了。如果没有这些,空有雄心壮志,也成不了什么气候。”聂红感叹道,“这就相当于是种子和土壤的关系。好的种子也要遇到丰沃的土壤,才能结出茁壮的果实!”技术创新是永恒的追求聂红经常提及恩师李大东院士,在科研事业中,也时刻以他作为一杆旗帜。李院士经常用德国著名物理学家海森堡的名言“提出正确的问题,往往等于解决了问题的大半”告诫大家,提醒科研人员找准问题。他曾经在《科技导报》上发表过一篇题为“技术创新的思路从何来?”的文章,以案例的形式讲解了创新思路来源于观察思考,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准问题。李院士指出:“找到了问题后,要深入地解析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的办法并加以实施、求证,使问题得到解决,认识得以提升,技术得到应用,创新得以实现。”聂红看后深受启发,在科研的道路上,在每个项目开题时,都以问题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目标,构建创新思路,设计研究内容,进而推动项目顺利开展和高质量完成。同样地,在石科院人的思想中,应用科学发展是围绕着社会发展而生的,最终要反馈和应用到我们的社会发展中,这是一个有始有终的循环过程。石科院科研进程最大的特点,就是始终围绕着国家需求和行业发展,每一位石科院成员的心里都深埋着一个实业兴国的中国梦。除此之外,聂红认为,无论是作为科研人员还是领导干部,都要具备提前谋划的战略眼光。“因为像炼油催化剂和技术开发,一般来说要经过几个过程,如催化剂开发,除了需要设计催化剂的配方,研究相应的制备技术,还需要用真实油品评价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要有一个稳定性考察,之后要到工厂进行试生产考察放大效应等,这个周期一般来说需要35年的时间。”聂红讲道,“所以要未雨绸缪,时刻关注行业的发展情况,提前布局,这样才能在有需求时,能及时为国家、为行业、为企业拿出所需要的技术。”和团队成员一起分析问题早年在催化剂生产企业能源清洁化和高效利用、低碳减排利用是国家战略问题和重大需求,关乎国家能源安全、国计民生和长治久安。早在10年前,聂红就意识到,重油高效转化、柴油质量快速持续升级是炼油领域的重大研究方向。如何通过科技手段使企业以最低代价高效实现目标成为她和团队成员们案头的课题。通过分析,聂红认识到破解重油高效转化难题的核心,一是提高单个催化剂的加氢脱杂质能力和多个催化剂协同作用,延长重油加氢装置运转周期;二是提高多环芳烃转化为轻质油品的选择性。作为国家重大产业技术开发专项的项目负责人,她带领团队走上这条科技创新之路,勇闯催化剂技术的前沿区域,创新开发出系列重油加氢催化剂和级配技术、重油加氢与催化裂化双向组合RICP技术,使汽柴油收率显著提高,装置运行周期延长17%40%,实现重油高效转化,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近年来,雾霾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各方的关注。尤其是随着互联网和自媒体渠道的发达,越来越多的国民对于和他们生活质量息息相关的生态环境表示了极大关切。“雾霾”毫无悬念地荣登各大新闻热点的榜单,“治霾”也被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里,国家强调要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力度,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科学家们得出结论,作为重要交通燃料的柴油,其成分中的硫和多环芳烃燃烧形成的颗粒物是雾霾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想在改善空气污染的问题上有所作为,首先要抓住柴油燃料这个“牛鼻子”。为此,国家加快了油品质量升级之路,对柴油中硫和多环芳烃含量提出严格限制。仅在2015年至2019年的5年间,柴油质量标准就从国四升级到了国六。然而,低硫低芳烃柴油的生产要求导致工业加氢装置运转周期大幅缩短,严重影响企业效益,使炼油行业面临着严峻挑战。聂红带领团队分析柴油质量升级影响装置运行周期的本质原因,以破解超深度脱硫和多环芳烃深度饱和反应温度需求矛盾为切入点,提出了通过加氢催化剂和加氢工艺创新实现清洁柴油生产的整体研发方案,解决了柴油加氢工业装置难以长周期高效兼顾超深度脱硫和多环芳烃深度饱和的难题,最终形成了活性相定向构建及复杂反应分级强化的柴油高效清洁化关键技术,实现了柴油清洁化过程的低成本、高效率、长周期运行。然而,科研的道路上从来没有一帆风顺,在攻坚克难的过程中,不断出现新的问题和障碍阻拦聂红与团队前进的脚步。其中,催化剂长周期活性评价数据显示,新研制催化剂的稳定性未达到预定目标,这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成为了难以突破的瓶颈,让团队成员们伤透了脑筋。一筹莫展之际,聂红想起了“技术创新的思路从何来?”的科学之问。她带领大家一起剖析,是我们的现有技术不足?还是我们的智慧已经用到极致了?技术是否可以组合应用?一条道路不通,是不是能找到其他道路?聂红说,有时候,打破常规的理念,除了需要扎实的功底,还需要反向思维和扩散思维。采用石科院柴油清洁化技术及催化剂的中国石化九江分公司柴油加氢装置(圆形示意图中为装填在反应器中的PS-2100催化剂)和同事在一起检查装置在聂红的带领下,团队形成了知难而进、刻苦攻关的科研作风,大家放弃了周末及晚上的休息时间,主动加班加点,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反复设计,多次改进,在实验和测试阶段,有任何一项指标不理想,成员们都会仔细地去寻找原因,重新修改与优化。为了寻找问题根源,认真研究每一个潜在的原因,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在这样的不断试错中,获取了更多的技术更新和经验积累。团队从催化剂孔结构、积炭、金属分散度、活性相尺寸等多方面进行研究,并采用新型催化材料和多种创新制备工艺进行试验,挖掘数百个催化剂分析表征数据,发明了活性金属高分散及锚定的活性相稳定技术,最终形成具有稳定的小尺寸活性相的新型催化剂,可有效实现催化剂活性及稳定性同时提升的目标。而基于高性能活性相构建及稳定技术,团队发明出RS-2100和RS-2200加氢催化剂,性能明显优于国内外同类催化剂,可以满足国六柴油标准对硫和多环芳烃含量的要求。在工业试验阶段,团队同样遇到了困难。面对劣质柴油比例高、工艺条件较差的应用环境,同时还要满足工业装置长周期稳定运转需求,难度可想而知。关键时刻,聂红鼓励大家:“难度大意味着成功后技术的适应性更强,可推广程度更高,我们要相信自己的技术。”团队统一思想,在缺乏工业数据的情形下,通过中型试验装置反复研究,制定出定向强化目标反应的温度分级调控工艺RTS两反应区温度调控方案。工业装置开工期间,团队成员24小时不间断在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及时调整优化工艺条件,顺利实现了装置一次开车成功和长周期稳定运行。通过石科院的技术进步,直接实现了加氢装置生产柴油从国四到国六的升级。目前,这一项目已应用于国内外30余套次工业装置,总加工能力约5000万吨/年,为炼油企业带来显著经济效益。同时,推动了我国石油炼制行业柴油质量的持续升级。对减少我国柴油污染物排放、改善环境质量发挥了重大作用。“活性相定向构建及复杂反应分级强化的柴油高效清洁化关键技术”项目于2020年1月10日获得2019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十几年,从基础研究到实验室研发再到最终的工业应用,产业化这条路太不容易了,经历了许多磨难才取得了目前阶段性的成果!”一向不言辛苦的聂红也禁不住感慨万千。优良传统薪火相传2006年年底,聂红又完成了一次角色的转换,她被任命为石科院主管科研的副院长。登上了更大层面的平台,也让她平添了几分压力和忧患意识,日常的工作重心也有了偏移。“过去做科研就是自己天天泡在实验室,一蹲一天,别的不用想。现在不一样了,要有更多的定位、安排、协调和管理的工作,要给团队指明方向,做好服务。身为团队的领头人之一,在发展遇到困难的时候要能顶得住压力,知道带领团队往哪个方向走。”聂红如是说。尽管做到了副院长的职位,但是在具体的科研业务上,聂红并没有只是动动嘴,指点指点而已。她依然是身先士卒,要求团队做到的,自己必须做到前头。“我觉得身体力行地做,比你空口去说十遍二十遍要管用得多。”这就是聂红对自己的要求。她常说,石科院是人才扎堆的地方,如果你的知识水平或者业务能力得不到展现,你在管理上做不到一碗水端平,是得不到大家的信服的。说到不如做到,要做就做最好!聂红是一个雷厉风行且永远追求领先一步的人,这种性格自然也带入到了她的科研管理工作和人才培养当中。作为学者,聂红的学识和为人得到了同事和同行们的一致认可与尊重。作为一名女性领导,聂红也有着柔中带刚的一面,在她的带领下,研究院铸造出了一支敢担当、善攻坚的石化科研铁军。聂红始终把人才培养看作是石科院长远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当年我作为一名刚毕业的研究生到石科院,就是在老同志们手把手地传帮带之下迅速成长的。”聂红回忆起30多年前的情形,依旧感触良多,“当时,院里很重视年轻人的培养,有着系统的培养计划,给年轻人干事业的机会,在实战中接受锤炼”。时光流转到今天,聂红对于自己团队里的年轻人的培养也是尽心尽力。聂红在工作中十分注重对学科带头人和专业技术骨干的培养,重视创新人才队伍的建设,让年轻人挑大梁,通过大量的科研开发与工业应用实践历练促进他们快速成长并独当一面。她在团队内部形成一套人才培养、使用和激励机制,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团队成员讨论催化剂制备技术“我们是应用型的研究院,最终目的都是解决工业问题。所以必须重视基础研究和工业相结合,在办公室里难以快速找到解决方案,鼓励年轻人跟随经验丰富的科研人员到工厂去,在现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快速成长的有效途径。”聂红想起自己当年的奋进之路,“因此,我们给青年人布置的课题基本上都跟工业应用项目密切相关,这些年轻人经历了企业锻炼后成长得比较快”。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她也要求学生开题要贴近行业发展需求,研究要注重实践,勤动手善分析。在严谨与严厉的背后,聂红也有着温情的一面。她喜欢走到年轻一代中间去,完全没有年龄和职位上的架子,天南地北地聊一聊,开开玩笑,给他们一些建议,顺便将自己这些年来的生活智慧和科研经验毫无保留地与他们分享。“多取第一手资料,听别人的,总不如自己亲眼看到的。”“看书背不下来的数据和流程就去工厂实地考察,背了半天记不住,到那天天看,天天摸,天天打交道,自然就熟了。”“要听得进去不同的意见,别人给你提意见,第一,说明他也在认真思考;第二,说明他把你当朋友。”“做人做事,除了自身要努力之外,还有一点,就是要勇于承担!”“不要总躺在成绩册上自我满足,要想着持续创新,想着超越别人,你就能一直进步。”令人感到欣慰的是,石科院里一批批年轻人在这样的关怀和鞭策过程中成长起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青年才俊,在重要的岗位上发挥作用。“石科院的每一代人都是在历经风雨中成长起来的!”64年的建设与发展,石科院已经成为整个中国石化工业技术的重要研发中心,代表着中国石化工业的研发水平,从基础研究、原油和产品研究到工艺研究开发,支撑了炼油工业的技术进步,成长为实力越来越强的综合性研究机构。“崇尚科学、求实创新,这是石科院的一种文化。”聂红介绍道,“我觉得这种文化已经融入每一个石科院人的血脉当中。正是因为对这种文化的认同,大家才能在这里踏踏实实干这么多年,在相互学习、虚心求教、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文化氛围里,催化出一股强大的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岁月催化,芳华流逝。三十余年同一梦。“我们的工作性质永远是在寻找问题、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循环往复,所以要说总结我的工作,就是不停地‘转圈’,我都转了三十几年的圈了,但是科研之路没有尽头,总有新的高度和新的目标,我的每一个圈里也就都有新的内涵和挑战!”聂红笑了,她对自己的工作乐此不疲。聂红常说,做科研的人需要有社会责任感,要怀着利国利民的情感去踏踏实实地做一些研发工作,要耐得住寂寞,承受得住压力,担负得起责任。她说到也做到了。当谈到石科院的未来发展前景时,身为副院长的聂红依然是那一句话: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攻关的方向!这铿锵有声的作答,似敲响的鼓点一般,是对全体石科院人,也是对她自己的激励。专家简介聂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自1985年来到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工作,一直致力于炼油加氢技术研发,围绕石油炼制核心问题,成功主持了多个国家和中国石化重大项目,开发出重油高效转化、清洁柴油生产等多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为我国炼油技术整体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做出了突出贡献。主持并带领团队开发的生物航煤生产技术首次在国内实现工业化,填补了国内生产技术空白。先后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0项,中国专利金奖2项、优秀奖2项。2004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17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
新乡市在河南众多地级市中是属于很低调的那种,给人的感觉就是存在感不高。不少人听到新乡这个名字,可能会把它和石家庄联系起来调侃一下,说新乡是“中华大地第一乡”。新乡市,河南省地级市,位于河南省北部,北依太行山脉,南临黄河,河对岸就是河南省会郑州市和开封市。新乡地势北高南低,面积约8249平方千米,主要为平原,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78%。新乡市历史悠久,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都有遗址留存,是《诗经》重要发源地之一,截至2018年,新乡市辖12个县(市、区)、1个城乡一体化示范区、2个国家级开发区,总人口617.34万人,常住人口579.41万人。2020年10月,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当然新乡市名人辈出,也不乏很多知名富豪,其中就有这两位富豪就来自新乡,一位是瑞丰新材料董事长,一位身价破百亿,我们来了解下吧。第一位:郭春萱——新乡市瑞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郭春萱,1964年3月出生,河南新乡新华区人,研究生学历,现任新乡市瑞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兼总经理、法人代表。这家公众知名度并不高的企业,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行业隐形冠军,系国内无碳复印纸显色剂生产龙头,曾打破无碳复印纸领域的国际垄断。令外界好奇的是,作为瑞丰新材董事长的郭春萱更为低调。除了10多年前股东之间的诉讼争端,他极少在媒体上公开亮相。瑞丰新材注册成立于1996年,现有注册资本9000万元,主要从事油品添加剂、无碳纸显色剂等精细化工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中,在润滑油添加剂方面,瑞丰新材是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国内润滑油添加剂主要供应商之一;而在无碳纸显色剂领域,瑞丰新材的国内市场占有率为57.74%,国际市场占有率为25.07%。据了解,瑞丰新材在核心技术方面,目前掌握了主营业务领域的核心技术工艺,已获得授权国内发明专利9项、国外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并有多项国内外发明专利正在申请中,具有多项在用的国内领先、填补国内空白甚至国际领先的技术工艺。到2000年,瑞丰已成为全球无碳复写纸树脂显色剂行业的隐形冠军。虽然成为了这个行业首屈一指的领跑者,但这一行的市场容量非常有限,这时的郭春萱觉得,瑞丰还有精力和能力再去做些其他的事。也就在这个当口,他遇到了石科院的专家教授,用他的话来说,是“误打误撞”进入了润滑油添加剂行业,一入行才发现这个领域的“水”比无碳复写纸显色剂深了太多,不仅技术门槛高,而且产业链更长。2002年,瑞丰正式进军润滑油添加剂行业,秉承着在前一领域中技术钻研的拼劲,经过十几年艰苦卓绝的坚守奋斗,瑞丰迅速成长为一个年产能5万吨、产品种类超过40个的专业润滑油添加剂生产基地,产品通过国家最权威的润滑油研究机构试验和检测,核心产品性能更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实前十年我们都在填坑,把显色剂的利润悉数填到添加剂里了。”第二位:王宁——泡泡玛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王宁,1987年出生,河南新乡人,本科学历。现任泡泡玛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行政总裁,北京泡泡玛特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2021年3月2日,王宁、杨涛夫妇以520亿元人民币财富名列《2021世茂港珠澳口岸城·胡润全球富豪榜》第336位。今年首次上榜。王宁于2005年9月至2009年6月,就读于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主修广告学,取得学士学位;2014年至今,就读于北京大学,主修工商管理硕士;2010年10月至2016年7月,任北京泡泡玛特贸易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2016年7月至今,任北京泡泡玛特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2019年5月9日获委任为泡泡玛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2020年12月1日获委任为泡泡玛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行政总裁。2014年入学光华,2017年泡泡玛特挂牌,读书期间完成3轮融资,王宁的光华生活见证了泡泡玛特飞速发展的三年。我们紧张忙碌的光华生活,对于王宁竟然是一种享受,他喜欢的课程甚至反复学习了三遍。王宁在张建君教授主讲的《中国领导力》中学习通过新视角看历史,从历史的新读法思考今天的管理战略。除了理论知识让王宁如虎添翼,光华这个凝聚人才的大平台更让他受益良多。现在泡泡玛特的高管半数以上来自光华,王宁说因为在这里更容易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就像谈恋爱在大学校园里更容易一样。 他眼中的光华人双商皆高,思维开阔,既能仰望星空又能脚踏实地。王宁至今都保留着十年前,他的第一个创业作品——一个精致的大学生活集锦视频。出于分享快乐的目的王宁制作的大学生活集锦视频被同学广泛传播,他敏锐地发现了商业机会并迅速复制推广,被互联网免费传播浪潮淹没后,王宁又推出了出租零售空间的格子街,他从零起步筹资租房装修运营推广宣传,在小有成绩后被别人迅速复制。2010年王宁在欧美汇开了泡泡玛特第一家店,做小商品零售,化妆品、服装、文具、饰品他都卖过。仓库管理员、店员、采购员他都干过。经历了店长带着所有店员突然离职,经历了连续亏损,经历了合伙人退出,今天的泡泡玛特已经成为国内潮玩产业,甚至亚洲潮玩的领军品牌,从昔日的杂货零售商变成了潮流IP综合运营服务集团。谈及十年创业路上的艰难时刻,王宁脸上写满了风轻云淡,他说大学时他是盲目自信派,坚信自己一定能做出些事来。 他曾经跟初创团队的小伙伴说“现在给你们两个选择,要么十年后跟我一起上电视,要么十年后在电视前看我们上电视”。后来经历多了,他发自内心地认为成功不应该那么容易,于是他开始享受挫折。然而创业这条路是道阻且长的荆棘路,一时的挫折咬牙可以挺过,漫长的困境才折磨人心。特别是领头人经常不得不一人独面持续的艰难,2010年到2012年是泡泡玛特求存亡的艰难两年,王宁每到艰难时刻就提醒自己和团队看看旁边正在盖的跨四环天桥,安慰大家天桥盖好了就是盈利的时候。他笑着说 “经历挫折和困难才有故事,困难越大心态越平和,创业者的心态是练出来的”。于是,抱着分享快乐的初心,没有背景没有神助的王宁硬是从小角落走上了大舞台。
近日,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简称:石科院)开发的中压加氢裂化生产喷气燃料技术在上海石化4套航煤生产装置完成运行优化,助力上海石化增产航煤,显著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作为国内石油炼制技术开发的领军者,石科院紧紧围绕集团公司“两个三年、两个十年”战略部署,积极发挥科研院所的创新引领作用,紧贴生产需求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布局前沿新领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有效助力石化企业提质增效升级。攻关新型硫酸烷基化技术,助力国6清洁油品质量升级。烷基化汽油具有辛烷值高、绿色清洁等良好特性,是国6汽油的组分。石科院联合兄弟单位,共同承担“十条龙”攻关项目,采用新型高效酸烃混合反应与分离技术,大幅降低装置废水排放和碱液消耗。该技术在石家庄炼化投料开车成功,生产出合格产品,整体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标志着中国石化掌握了国内首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硫酸烷基化技术。2018年年末,新型硫酸烷基化技术顺利“出龙”。目前,已许可国内4套装置应用。开发碳四烯烃叠合技术,适应国家产业政策调整。随着乙醇汽油的推广,传统的含氧汽油添加剂MTBE(甲基叔丁基醚)将被禁用,国内炼化企业将面临碳四资源综合利用的难题。乙醇汽油政策一经颁布,石科院迅速调集多个研究室和部门的资源,组建起50多人的攻关团队。在多年叠合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升级开发碳四烯烃叠合技术。同时,与各企业开展技术对接,了解企业装置改造需求,短短数月即完成对石家庄炼化选择性叠合工业装置的改造并开车成功。石科院现已掌握以色谱在线分析、原料深脱硫技术、叠合产品加氢脱硫、汽油调和等技术为主体的碳四烯烃综合利用成套技术,填补了国内叠合工业技术的空白,为碳四烯烃深度加工提供了新途径,引领了国内MTBE装置改造转产的市场。一年多来,石科院已为40多家企业提供了改造方案。研发和推广LTAG技术,积极应对市场需求变化。由于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家用汽车的普及,汽油需求平稳增长而柴油消费明显放缓。针对这一需求变化,石科院科研团队创新开发出催化柴油选择性加氢—催化裂化生产高辛烷值汽油或芳烃料技术(LTAG),具备加氢催化柴油一次通过转化率高、汽油选择性高、氢耗低等特点,所产汽油辛烷值高、烯烃含量低。2018年,LTAG技术获得国际权威杂志《烃加工》第二届最佳炼油技术奖提名奖,得到世界炼油领域的充分认可。经过近年来的大力推广,LTAG技术已在国内24套装置上应用,可压减催化柴油约500万吨/年,增产汽油约400万吨/年,效益显著。研发高端润滑油基础油成套技术,提高我国在特种油品领域的市场竞争力。针对国内Ⅲ类基础油长期依赖进口的现象,石科院科研人员结合国内资源现状,克服技术难题,头次以中间基油为原料生产出黏度指数130以上的APIⅢ+类润滑油基础油,产品质量优于国外公司同类产品。以该技术建成投产的茂名石化40万吨/年异构脱蜡装置生产的基础油已投放市场,为企业增效做出贡献。2019年2月,该研发团队被评为集团公司优秀创新团队。为应对四大革命对传统石油化工行业带来的冲击,石科院积极探索布局前沿新领域。根据集团公司对未来发展的统筹规划,他们整合院内相关资源,于2018年10月成立中国石化新能源研究所,在制氢储氢、燃料电池、生物质能源、碳与储能材料等领域开展前瞻性基础性研究。他们以新能源研究所为试点,创新科研体制机制,围绕电极催化剂研发及氢燃料电池制备,自主研发铂碳电极催化剂并完成氢燃料电池单电池的组装和测试,测试结果接近商业化单电池水平,为燃料电池电堆研发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在生物质能源方面,微藻脱硝并兼产高价值生物产品技术已实现技术许可转让,与合作方共建藻生态产业研究院正在探索之中。来源: 慧聪化工网
宗保宁一直感慨自己身处的这个行业,这么多年深入其中,他对行业的“品性和脾气”了然于胸:“干这一行就要立足国家重大需求,站在科学前沿,一切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而市场则是检验我们所做一切的‘验金石’”。正是秉持这几点原则和方向,他和团队坚持将催化创新之路由点到面连成了一个完整的全流程链条,走出了一条“不一样”的创新之路。宗保宁2020年1月,在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工作会上,集团公司总经理马永生将“2019年度中国石化科技创新功勋奖”这一“百万大奖”颁给了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宗保宁,以奖励其为把中国石化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能源化工公司做出的重大贡献。事实上,近几年,宗保宁频频收获奖励和荣誉,包括2005年度唯一的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成就奖和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等。但很显然,宗保宁对这些都不愿过多地去提及,只一句“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的”就一笔带过,但他却反复强调行业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展开研究的重大意义,而这,也是他历30年沉淀收获的最大感悟。现场调研国需民需即我需在2008年1月8日召开的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我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的奠基人、时年84岁高龄的闵恩泽院士。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候,是他领着团队站出来,历半个多世纪风雨磨炼,点石成金,燃烧自己,照亮了中国催化能源化工产业的前程。而闵老先生,就是影响宗保宁一生的导师。什么是化学催化工业?它能发挥什么作用?何以引起国家如此的重视?对很多普通的老百姓来说,他们或许会有这样的疑惑。但其实化学催化工业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身上穿的衣服、上班用的电脑、出门坐的汽车、天上飞的飞机……没有一个不跟它有关系。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更多、更好的化工产品的支撑和保障。化学工业关系国家重大需求和国计民生,而催化剂是化工产业发展的“牛鼻子”。在化工领域,催化剂是核心,反应工程是基础。就是靠着它们,使那些原本对人类用处不是很大的物质发生神奇的变化,成为人们急需的新物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化工产业在老一辈化工人的努力推进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多年发展,逐渐形成了门类较为齐全的产业布局。但未来发展不容乐观,开发和应用绿色化工成为化工工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除此之外,依赖度较高,大而不强,精细化率不高等成为限制我国化工产业向前发展的“卡脖子”问题,需要新一代化工人去一一破解。对自主创新的重要性,身为闵恩泽院士学生的宗保宁多年耳闻目睹,有着深刻的感触: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炼油催化剂因为受到美国封锁只能从苏联进口,然而到了20世纪60年代初,由于中苏关系紧张,催化剂的供应被迫中断,但催化剂的制备作为核心机密掌握在国外公司手中。闵恩泽先生临危受命承担了相应催化剂的研发工作。他设计的催化剂被成功地应用到炼油生产中,使我国的炼油催化剂从无到有,再到追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最后甚至可以走出国门运用到国外炼油生产中。“落后就要挨打,自主才能创新”,多年潜移默化,在宗保宁的印象里,不管是听前辈讲起还是自己亲身体会,这样的领悟还有很多,中国尼龙所走过的漫长自主创新之路就是其中一个。20世纪80年代,宗保宁慕名前往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师从闵恩泽院士。彼时,中国刚步入温饱线的年代,尼龙生产全部依赖进口。为确保老百姓穿的、戴的、用的向多样化发展的需求,中国投资百亿元人民币从国外引进了多套尼龙生产设备。但尴尬的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设备运转起来每年都会亏损上亿元人民币,多的时候甚至还超过了200亿元人民币。特别是占据尼龙市场绝对地位的以尼龙6,6为代表的聚酰胺产品,中国在相关领域的研究积累几乎为零。瞄准这一国家需求,从跟随恩师开启己内酰胺(即尼龙-6单体)基础研究起,之后坚持围绕尼龙产业相关研究持续创新,宗保宁“至今做这一件事情已经30余年”,亲身见证和推进了中国尼龙的跨越式转变。针对引进技术亏损的困境,宗保宁和他的同事进行了多年攻关,终在2008年实现一步法生产己内酰胺。他们在催化剂上寻求突破,将钛硅分子筛与浆态床集成用于生产环己酮肟,将纯硅分子筛与移动床集成用于环己酮肟重排,将非晶态镍催化剂与磁稳定床集成用于己内酰胺精制,同时从原子经济的角度引入氮原子,使整个工艺流程得以简化,装置投资下降了70%,生产成本下降了50%,氮原子利用率近100%。研究虽然取得了突破,但宗保宁及其团队并没有因此而止步,他坚信己内酰胺反应过程还可以更优化,因而带领团队继续寻找更优答案。在他们的坚持下,新环己酮、过氧化氢项目接连获得成功,其中起着关键作用的过氧化氢项目,打破了国外浆态床过氧化氢生产技术的封锁,通过新的技术,加氢效率提高了一倍。“从过去的亏损,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到现在的尼龙6,6的产量超过400万吨,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了百分之五六十,如今,中国石化在己内酰胺技术上早已迈入世界一流。”“从20多年前尼龙产品高达4万多元一吨,到现在只需要1万多元就可以”“过去穿尼龙丝袜是个奢侈的行为,现在不论是同种品质的衣服还是其他产品,价格都便宜了一大半!”每每提及这些改变,可以看出宗保宁是发自心底的欢喜,这是成果惠及于民的成就感和价值感,也是这些年支撑他坚持向前的动力源泉。事实上,扭转中国尼龙落后局面只是宗保宁及其团队这些年坚持自主创新的奋斗缩影。为打破国外浆态床过氧化氢生产技术的封锁,带领团队历经15年开发过氧化氢生产技术;在国际上首次实现非晶态镍催化剂的工业生产和应用,并出口到欧美市场;为应对国六乙醇汽油和MTBE禁用的挑战,带领团队发展C4利用新技术……这些年来,从非晶态镍催化剂和磁稳定床反应器、己内酰胺、过氧化氢的突破性研究,到应对国6标准乙醇汽油挑战的碳四利用,宗保宁的每一个研究无不是服务于中国石化、服务于国家的最新需求。对他来说,这是老一辈传承留下的宝贵经验财富,也是自己多年亲身体会坚定的基本原则。不管在什么时候,“国需民需即我需;国魂民魂即我魂!”成了他内心的一杆秤。性格使然虽不总挂在嘴边,但已经深入骨髓。闵恩泽在实验室指导宗保宁等研究生由点到面的全流程创新“科研只有服务于国家、服务于时代,才能体现它的价值。”正因为认清了价值方向,让宗保宁在几十年的风雨征程中,立足行业所缺,披荆斩浪,收获了累累果实。雷尼镍是用量最大的加氢催化剂之一,自发明近百年来一直被广泛地应用在化工生产中。这种催化剂是晶体状态型的,在实际应用中有比较明显的缺陷:一是制造过程中污染环境;二是反应效率低。国外各大化工公司先后涉足该领域研究,均未取得突破。1985年,闵恩泽院士读到一篇有关非晶态合金催化材料性质的研究报告,他敏锐地意识到把晶态催化剂转移到非晶态合金的新科学知识上,可能会开辟一个新催化材料领域。在他的主张下,非晶态合金成为石科院的导向性基础研究重点工作之一。宗保宁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之下,成为非晶态合金催化剂课题研究的第一位硕士研究生。面对一个炼油工业过去从未涉及的全新领域,宗保宁和其他课题研究成员遇上的困难可想而知。这是一个艰苦的过程,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依,唯有摸着石头一步步向前探索;没有现成的装置,他们便自己设计建造……从小试做起,他们一点点摸索技术的可行性,终于1991年完成基础研究和实验室研究,先后发现骨架镍的结构由晶态转变为非晶态,加氢活性可以提高3~5倍,攻克了非晶态镍晶化温度低和比表面积小这两个难题。此后,他们摸清了磁稳定床中流化态及反应的规律,认识了磁稳定床的床层结构与磁场强度、催化剂物性、反应空速等参数之间的关系,实现了均匀磁场的工业放大,并于1995年完成中型试验研究,1997年开始实施工业化进程。埋首耕耘积跬步,从头而越行千里。多年风雨历练,宗保宁在催化研究领域翻越了一座又一座高山,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从点到面,迎来了百花齐放:先后在非晶态镍催化剂和磁稳定床反应器、己内酰胺、过氧化氢和碳四利用等领域都创造了诸多创新贡献。但他并没有止步于此,“科学技术唯有搬下高阁实现产业化,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在事关国家经济和国民生活的化工产业尤为如此。”为实现造福国家、造福百姓的梦想,他和团队义无反顾地踏上一条一般科研人员避之不及的工业产业化道路,不遗余力地将一切可以应用的技术推向工业应用,推向产业市场。凭借在非晶态镍催化剂和磁稳定床反应器基础研究上取得的创新成果,他和团队又坚持在不断碰壁和失败中找到了具有工业应用价值的反应体系,于1997年开始在中国石化巴陵分公司进行中试冷模试验,最终成功解决了最佳操作参数和磁场均匀放大等问题,为之后的工业放大和应用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数学模型。依托这一系列创新突破,他们率先在国际上实现了非晶态镍催化剂的工业生产和应用,全面替代骨架镍催化剂,并成功将技术产品出口到欧美市场。磁稳定床反应器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工业应用,中石化共有8套工业装置投产运行。非晶态催化剂材料的研究是一个世界性科技难题,此前尚无成功的先例。名列世界企业500强前茅的美国埃克森公司曾把它作为公司核心研究课题之一,耗费近20年时间,至今仍未工业应用,而宗保宁和团队历时30年持续攻关终有所成。2006年1月9日,宗保宁凭借“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和磁稳定床反应工艺的创新与集成技术”成为2005年度唯一一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得主。立足国家和百姓需求;在一线中了解问题,发现问题,并将问题凝练成科学问题;用科学知识去解决技术和产业的实际问题,再在实践中凝练科学问题……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宗保宁的科研之路在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中驶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技术创新也从最初的一个点,到一个产品,再到系列技术和产品促进整个化工厂及整个产业上的全流程创新。从点到面,全链条贯通,成果强力推动了相关行业的壮大和发展。凭借在己内酰胺技术与产业研究上的持续突破,2019年,采用宗保宁及其团队新技术的己内酰胺产量约360万吨,占全球市场份额超过50%,使我国由全部依赖进口成为世界第一生产大国,当年转让我国技术的国外公司关停生产装置,中石化己内酰胺行业扭亏为盈。依托相关技术产业的进步,我国还建立起世界最大的尼龙6生产基地,致力于打造“全球最长、最完整、技术含量最高、循环经济特征最明显”的尼龙化工产业链,建设世界级尼龙生产基地的重点工程……当一个又一个成果被搬下高阁推向产业应用,又从产业走向市场,从市场再走向千家万户,宗保宁及其团队实现了科研推进产业发展,推动国家建设,润泽一方百姓的梦想。30余年风里来雨里去,宗保宁及其团队用执着和坚持走出了一条从技术创新到产业创新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这是一条漫长而充满艰辛的道路,很多人在困难面前止了步,宗保宁却在风雨中练就了特有的自信和从容:最不怕的是在前期基础研究以及初试、中试过程的中遇到困难,相反觉得这是件好事。多年的经验告诉他:只有前期把遇到的基础问题都搞清楚了,才能在最后工业生产的过程中少走弯路。“如果你没有解决这些问题,或者是留了余地,到工业上去实践的时候,这些问题一定会回来找你。到那时,我们身上肩负的责任就太重大了,动辄几十亿、上百亿元的工程,如果因为一个装置不稳定,最终导致整个工厂都开不起来,那影响就太大了!”牵一发而动全身,身上肩负的责任让宗保宁这一路走来如履薄冰,但他坚信只要迎着困难勇敢以对,夯实基础的同时扫清每一个哪怕很微小的障碍,到最后一定会迎来一马平川。在化学实验现场绿色化工坚定行2018年4月24日,我国提出了“要下决心把长江沿岸有污染的企业都搬出去,企业搬迁要做到人清、设备清、垃圾清、土地清,彻底根除长江污染隐患”的要求,为新一代化工人指明了绿色可持续的发展方向。长江沿岸建设的工业基地,曾经承载着共和国工业的荣光,但是“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粗放式发展积累了严重的污染,成为母亲河之殇。断然搬迁的背后,凸显国家政府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决心。对绿色化工这一发展方向,宗保宁及其团队早有决心,多年布局践行,取得了一系列丰厚的创新成果,包括开发成功己内酰胺绿色生产技术,国际上首创环己烯酯化加氢新反应途径制备环己酮替代环己烷氧化技术;致力于过氧化氢创新研究时,采用纯氧氧化氢蒽醌减少尾气排放,发明戊基蒽醌绿色合成新反应途径等。近十年,为应对国六乙醇汽油和MTBE禁用的挑战,宗保宁及其团队创新性地开发C4烯烃选择性叠合技术,且完成了12万吨/年的工业示范,完成40余套MTBE装置改造工艺包编制;异丁烷与丁烯烷基化完成20万吨/年工业示范,在建4套烷基化工业装置,发明了静态混合烷基化反应器和产物聚结分离器,使得中石化硫酸烷基化技术酸耗和能耗显著优于国外技术,此外,还叠合产物氢甲酰化制备碳九醇,完成中试和工艺包编制。据此形成中石化独特、先进的碳四资源利用新途径。纵观世界化工发展,从污染走向环保,从末端治理走向清洁工艺、从单向资源消耗到资源循环利用已经成为主流。多年在实践中总结感悟,宗保宁及其团队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了践行绿色化工的重要性,更加笃定了要走这条路,即使前路布满荆棘也要想办法到达彼岸。绿色减排是石油化工行业的永恒课题,特别是尾气氮氧化物的处理问题一直困扰着企业。宗保宁创新性地提出了一个颠覆性的设想,即用微藻生产蛋白质,同时减排氮氧化物的设想。这一设想来源于其广阔的知识面和结合我国需求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思考。微藻是近年来在多个领域得到开发和应用青睐的一类藻类植物。之所以吸引宗保宁是因为它不仅可以“吃掉”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还可以产出目前我国十分需要的蛋白质。要知道目前我国对蛋白质的对外依存度仍超过90%,甚至高于熟知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微藻减排可生产蛋白质,实现氮循环利用,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不用花钱处理氮氧化物的问题,还可以顺便解决老百姓“吃”的问题,可谓是一举多得。但宗保宁和他的研究团队的微藻研发之旅一开始并不是很顺利,此前微藻减排之所以得不到大的发展是因为它面临一个“技术极限”,也就是氮氧化物减排如何与微藻的生长和工业生产相匹配,这需要解决提高效率、减少占地、提高采收率等一系列问题。困难并没有让宗保宁及其团队就此放弃。他们历经10余年反复琢磨,论证研究,最终锁定以小球藻和螺旋藻为主要培育对象,通过优化培养体系、完善硝酸用于微藻半连续光能兼养的养殖流程等,最终成功开发了微藻脱硝组合工艺,实现了化学脱硝与生物固硝的无缝耦合。如今,相关项目已经在石家庄炼化、湖北化肥和催化剂分公司建成微藻减排装置,每减排1吨氮氧化物消耗10吨二氧化碳,并产出6吨藻粉。项目还因此获得2019年中国石化前瞻性基础研究奖一等奖,这是中石化集团公司第一次将该奖项颁给生物类的研发项目。“原始创新是一个国家科技发展的灵魂、支撑国家发展的筋骨。”面向绿色化工致力推颠覆性、前瞻性的科研创新,宗保宁在绿色创新的路上收获了深刻的经验感悟,在他看来这是科技工作者存在的意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宗保宁及其团队一直走在国家倡导绿色化工的践行前沿,当“破‘化工围江’治‘长江病痛’”的号角吹起,他们一如既往地冲在了前面。2019年12月,由他们主导的巴陵石化己内酰胺产业链搬迁与升级转型发展项目开工,项目建成后,年产值可达188亿元、解决就业2000人,也为破解“化工围江”贡献了新的解题方案,被工信部和生态环境部树立为沿江危化品生产企业异地还建的标杆。他们把推进化工转型升级作为自己光荣的使命,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交出了一份成果丰硕的答卷。在宗保宁看来,中国的绿色化工创新之路归根结底是科学知识的问题。“绿色化工的新催化、新反应途径、新过程怎么成功运用到产业上去,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也是一个不管耗费二三十年甚至更久都必须要坚持做下去的事情,更绿色、更高效、更安全是趋势,是必由之路,虽道阻且长,他们会坚定地走下去。在宗保宁的人生故事里浸透着洒脱又认真的人生哲理岁月打磨真知灼见站到巨人的肩膀上并非易事,而要从塔尖上看到更壮美的风景,亦远非常人可以想象。对宗保宁来说,这是一个重要的命题。继承前辈优良传统的同时致力创新,这些年来,从一名“有点任性、有点洒脱”的青年学子成长为能够引领一面的科研带头人,宗保宁的蜕变之路还在持续。宗保宁是北京人,言谈举止里多多少少透着股特有的洒脱随意的劲儿,时不时来点实在的小幽默,衬着他的宽脸,即使现在已经“历尽千帆”,但总能透露出点“可爱的孩子气”。这位首钢工人的孩子,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没有贫穷的家境,也没有攀爬的背景”“一切都没啥特别的”“一直也没太觉得有什么困难”……一切看似很随意,什么都不太在意,但其实认真及责任感和使命感都埋在骨子里,关键时刻总能迸发出来。凭借聪明和努力,从人才济济的北京四中,到毫无悬念地保送北大;从得偿所愿师从名师,再远赴德国科研殿堂深造;从不顾一切回国效力,到此后立足国需深耕绿色化工技术和产业创新……“该洒脱时洒脱,该认真时认真”在宗保宁的人生故事里,浸透着这样的人生哲理,凭着这一鲜明特点,宗保宁基本想干的事情都能干成。初入北大时,宗保宁选择的专业是核物理化学,因为“当时觉得原子弹爆炸很厉害”。研究生时突然转向,是因为“喜欢看乱七八糟的书,有一天在图书馆看到了一本关于催化剂的书,觉得这个领域挺有意思的,是科研开发的主战场,没有拐弯抹角的地方挺好的”,于是决定投靠该领域的“泰斗”闵恩泽院士。从原来的理科转变为工科,宗保宁下了一番功夫,化学工程等于是自己学了个遍,最后终于如愿以偿考上了。“如果说我在科研领域做出了一点成绩的话,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对闵恩泽院士带给自己的影响,宗保宁一直感恩在心。当年慕名前往求见闵老先生时候,老先生对他的评价是:“孺子可教”“是块好料”,但为把这块好料打磨出来,闵老先生也费了不少精力。写研究生论文时,闵恩泽要求严格,“要有创新观点,层次要分明,文字要严谨”。在改了七八遍后,宗保宁忍不住地跑到老师那率性而言,“改不出来了,我们的风格不同。而且现在社会上做事都讲求‘多快好省干’”。当然,老师纠正了他,“不是风格,是水平问题。关于‘多快好省干’,那是社会上的事,在我这做学生,有标杆,跨不过去就别干”。直至今天,宗保宁提起这些往事,言语里只剩下感激。这些年大师做学问的风范和品质带给他的影响如影,相伴相随;如灯,照亮前行。从恩师那领到“入门的钥匙”后,宗保宁开始到实践的战场中锤炼,从在鲜少人涉足的基础研究领域里慢慢起步积累,到开始琢磨应用产业,一项又一项创新技术经过初试、中试论证最后推向产业,终形成上下关键的产业链。就像是酒,慢慢沉淀积蓄之后才有了沉香浓厚的味道。虽然这些年在绿色化工创新路上收获颇丰,宗保宁觉得自己在50岁上,做原始创新才有点感觉了,目标也比较清晰了。“我们这行当真得是靠日积月累,脚步越扎实,方向才能越清晰。”如今,作为领域的带头人,宗保宁在力求给自己周边的人带去正能量的同时,也难能可贵地保持着最初的那份质朴、纯真,对兴趣事物的好奇心,认定方向后的执着和努力。“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想法和特点”,从学生时期在闵恩泽院士身上学到的努力和严谨,到独当一面时学会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吃苦在前,发挥带头作用……宗保宁在不断适应需要的角色变换中,一步一步走出了自己的特色。多年冲在产业最前沿,不仅积累了丰厚的一线经验,也收获了众人的信任。“这是一项需要团聚众人的事业”,带着使命感和责任感,宗保宁想尽办法领着众人向前奔,给他们创造能够施展才能的舞台,赋予他们创造价值的成就感和快乐感,用共同的理想和执着的信念将来自五湖四海、不同专业、性格迥异的人团聚在一起共创未来……岁月打磨出真知灼见,这么多年深入其中,他对行业的“品性和脾气”了然于胸:“干这一行就要立足国家重大需求,站在科学前沿,一切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而市场则是检验我们所做一切的‘验金石’”“市场占有率高不高,说明了我们的工业技术和产品是不是够扎实、够先进,是不是能满足国家和人民的需求”。对工业技术,宗保宁一直有一个梦:“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咱们国家的高端化学品,每年的贸易逆差超过3000亿美元,这说明我们还有很多‘卡脖子’的技术,说明我们的基础研究还没有到位。”面向高端技术持续自主创新,通过自力更生倒逼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夯实自身基础的同时,不断推进成果的工业应用转化,宗保宁相信总有一天,我们的化学工业可以不再受制于人,傲然于世界之林。
6月2日,石科院“降低不完全再生烟气NOX排放助剂”“汽油辛烷值桶催化裂化助剂”“大比例增产航煤兼产优质尾油加氢裂化技术”“高性价比柴油加氢改质催化剂RIC-3”4项技术通过中国石化科技部组织的鉴定,在助力企业降本增效、产品优化升级、促进环境保护等方面作用显著。其中,两项加氢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降低不完全再生烟气NOX排放助剂开发与应用”及“汽油辛烷值桶催化裂化助剂开发及应用”项目由石科院与巴陵石化共同承担完成。RDNOX-PC系列助剂可在不完全再生条件下有效降低烟气NOX排放,按烟气流量计算,每小时可减排NOX(以NO2计)约3千克,每年减排约26吨,具有显著社会效益。辛烷值桶助剂HOB-A汽油C5选择好、异构化能力强,可快速灵活调整催化汽油辛烷值桶,工况适应性强,工业应用结果显示,应用该助剂后,汽油辛烷值桶相对提高1.73%,经济效益显著。“大比例增产航煤兼产优质尾油加氢裂化技术的开发与应用”项目由石科院、燕山石化和SEI共同承担完成。该项目开发出加氢处理催化剂RN-410、加氢裂化催化剂RHC-131及其工艺技术,可最大量增产航煤兼产优质尾油。该技术已在燕山石化成功应用,航煤收率由30.22%提高至43.28%、尾油BMCI值由10.8降至8.7,有效改善产品结构。“高性价比柴油加氢改质催化剂RIC-3的开发及应用”项目由石科院、塔河炼化、广州工程公司和催化剂公司共同承担完成。该项目创新开发出高性价比柴油加氢改质催化剂RIC-3,与上一代催化剂相比,生产成本降低37.6%,产品柴油十六烷值增加2.9个单位。该催化剂已在塔河炼化成功应用,生产出国Ⅵ标准柴油,满足了产品质量升级需求。
她30年如一日,从事炼油加氢技术研发,围绕石油炼制核心问题,成功主持多个国家重点和中国石化重大项目,开发出重油高效转化、清洁柴油生产等多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并在140套次工业装置上实现大规模应用,成效显著,为我国炼油技术整体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做出了突出贡献。她就是南开大学化学系校友聂红。聂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自1985年来到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工作,一直致力于炼油加氢技术研发,围绕石油炼制核心问题,成功主持了多个国家和中国石化重大项目,开发出重油高效转化、清洁柴油生产等多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为我国炼油技术整体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做出了突出贡献。主持并带领团队开发的生物航煤生产技术首次在国内实现工业化,填补了国内生产技术空白。先后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0项,中国专利金奖2项、优秀奖2项。2004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17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种子与土壤早年在催化剂生产企业1978年,随着科学的春风吹遍祖国的大江南北,年仅16岁的聂红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南开大学化学系,经过长达7年的专业学习,1985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之后被分配到了石科院的1501组。石科院加氢领域的奠基人和领军者李大东院士是1501组的第一任组长,为了让年轻人能尽快上手,李大东院士带着聂红等2位年轻人去了一趟上海石化,就生产优质化工原料的加氢处理催化剂开发课题相关工作与对方衔接。对于聂红而言,这是一次难忘的锻炼和“敲打”之旅。书本上学到的同工业上看到的大不一样,这让聂红猛然意识到科研与企业、与生产相结合的重要性,从研发到生产,最后到应用,每个阶段都有困难需要克服。军人家庭出身的聂红骨子里有一种永不服输的硬劲头,意识到了自身业务的不足,聂红开始了“恶补”,工作初期的艰难靠着一步一个脚印开拓进取的精神支撑着聂红咬牙坚持度过,同时树立起她的远大志向。一边在老同志的带领下进行石油炼制加氢催化剂的科研与实践,一边时刻关注着国内外的前沿动向,学习先进技术。进入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清洁油品的质量升级,石油资源追求更好、更高效应用的时候,加氢技术愈发有了用武之地,不仅在国内大面积推广,还进入了国际市场,我国自主研发的炼油催化剂成功销往海外,成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创新成果。沿着前辈的脚印,聂红带领团队继续攻坚克难,以RN-1加氢催化剂为基础,以点带面,陆续开发出系列加氢催化剂并实现大规模工业应用,为石油资源高效利用和油品质量持续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技术创新是永恒的追求和同事在一起检查装置能源清洁化和高效利用、低碳减排利用是国家战略问题和重大需求,关乎国家能源安全、国计民生和长治久安。早在10年前,聂红就意识到,重油高效转化、柴油质量快速持续升级是炼油领域的重大研究方向。如何通过科技手段使企业以最低代价高效实现目标成为她和团队成员们案头的课题。通过分析,聂红认识到破解重油高效转化难题的核心,一是提高单个催化剂的加氢脱杂质能力和多个催化剂协同作用,延长重油加氢装置运转周期;二是提高多环芳烃转化为轻质油品的选择性。作为国家重大产业技术开发专项的项目负责人,她带领团队走上这条科技创新之路,勇闯催化剂技术的前沿区域,创新开发出系列重油加氢催化剂和级配技术、重油加氢与催化裂化双向组合RICP技术,使汽柴油收率显著提高,装置运行周期延长17%40%,实现重油高效转化,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科研的道路上从来没有一帆风顺,在实现柴油清洁化过程的低成本、高效率、长周期运行的过程中,不断出现新的问题和障碍阻拦聂红与团队前进的脚步。其中在工业试验阶段,团队遇到了困难。在聂红的鼓励下团队统一思想,在缺乏工业数据的情形下,通过中型试验装置反复研究,制定出定向强化目标反应的温度分级调控工艺RTS两反应区温度调控方案。工业装置开工期间,团队成员24小时不间断在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及时调整优化工艺条件,顺利实现了装置一次开车成功和长周期稳定运行。通过石科院的技术进步,直接实现了加氢装置生产柴油从国四到国六的升级。目前,这一项目已应用于国内外30余套次工业装置,总加工能力约5000万吨/年,为炼油企业带来显著经济效益。同时,推动了我国石油炼制行业柴油质量的持续升级。对减少我国柴油污染物排放、改善环境质量发挥了重大作用。“活性相定向构建及复杂反应分级强化的柴油高效清洁化关键技术”项目于2020年1月10日获得2019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优良传统薪火相传和团队成员讨论催化剂制备技术2006年年底,聂红又完成了一次角色的转换,她被任命为石科院主管科研的副院长。在工作中聂红十分注重对学科带头人和专业技术骨干的培养,重视创新人才队伍的建设,让年轻人挑大梁,通过大量的科研开发与工业应用实践历练促进他们快速成长并独当一面。她在团队内部形成一套人才培养、使用和激励机制,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严谨与严厉的背后,聂红也有着温情的一面。她喜欢走到年轻一代中间去,完全没有年龄和职位上的架子,天南地北地聊一聊,开开玩笑,给他们一些建议,顺便分享自己这些年来的生活智慧和科研经验。令人感到欣慰的是,石科院里一批批年轻人在这样的关怀和鞭策过程中成长起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青年才俊,在重要的岗位上发挥作用。聂红常说,做科研的人需要有社会责任感,要怀着利国利民的情感去踏踏实实地做一些研发工作,要耐得住寂寞,承受得住压力,担负得起责任。她说到也做到了。当谈到石科院的未来发展前景时,身为副院长的聂红依然是那一句话: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攻关的方向!这铿锵有声的作答,似敲响的鼓点一般,是对全体石科院人,也是对她自己的激励。素材来源:南开大学
静淑苑社区 12月8日下午,学院路街道静淑苑社区召开了“综治工作”年终总结会。社区治保主任钱少鸿主持会议,社区安全稳定信息员参加会议。 首先,静淑苑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综治委主任尹文亮表示,自疫情发生以来,社区安全稳定信息员们不畏严寒酷暑,始终值守在社区疫情防控点位,大家对社区疫情防控工作给予了极大的支持,感谢大家一年来在社区安全稳定工作中所做出的贡献。 随后,钱少鸿对社区一年的安全保障工作进行了总结汇报,并提出警情提示。钱少鸿指出,时值年终岁尾,大家一定要警惕网络及金融诈骗,提高自我防范意识,保障自身和家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最后,尹文亮为大家提前送上新年祝福,并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大家继续支持社区的各项工作,并与社区“两委一站”全体工作人员携手共建和谐宜居社区。 石科院社区 12月7日下午,学院路街道石科院社区召开2020年平安建设工作总结会议。 会上,石科院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朱淑珍首先向参会的平安建设志愿者们宣传了反邪教的相关知识,并指导大家扫码答题。随后,朱淑珍就2020年石科院社区平安建设相关工作做了详细说明,对大家提出的问题进行答疑。 朱淑珍表示,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石科院社区的各项平安建设工作能有条不紊地开展,离不开学院路街道的指导,更少不了各位热心志愿者的团结协助,爱心奉献。石科院社区将秉承服务居民,奉献社区的精神,不断提高社区平安建设工作的服务能力和工作水平,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需,做到社区工作户数清、底数明,将社区居民服务工作做实做细。 会议最后,大家纷纷表示将继续携手共进,发挥自己的能力去帮助更多的人,为共同建设美好石科院社区贡献力量。 当天,石科院社区还召开了2020年度工作总结会。社区居民代表、楼门长、社区居干参加会议,朱淑珍主持会议。会上,朱淑珍就2020年石科院社区工作进行总结汇报,并与大家共同规划2021年工作重点。朱淑珍对大家在工作中所做的努力和贡献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表示衷心感谢,希望大家继续支持居委会工作,共创和谐宜居社区。 (责任编辑:张东霞)【来源:海淀区文明办】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是中国石化直属的石油炼制与石油化工综合性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创建于1956年。石科院以石油炼制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为主,注重油化结合,兼顾相关石油化工技术的研发,科研业务领域包括:清洁汽/煤/柴油生产技术、劣质和重质原油加工技术、油化结合技术、芳烃生产技术、石油产品生产技术、石油化学品生产技术、石油替代资源研究、炼化技术基础、计算机技术应用以及分析测试等配套技术。据2017年8月石科院官网显示,石科院下设18个研究部门,职工总数为1188人,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共获得部级以上奖励的科技成果907项,国家级奖励130项;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点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4个。
陈俊武院士 (央广网记者 汪宁 摄影)央广网郑州8月30日消息(记者汪宁)漫步洛阳街头,有这样一位“90后”,他是我国炼油工程技术的奠基人,如今91岁高龄,依然在能源科技前沿攀登不停。他的人生是中国石油化工行业发展壮大最好的见证。虽年过九旬,却并未有丝毫半刻停歇,仍然坚持他每天步行上下班,并把所有时间精力奉献给了石化事业。无论是走在晨辉中,还是夕阳下,他的背影如此平凡,却又与众不同,没有人知道这位长者是谁。然而他一生的工作却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他,被誉为我国催化裂化工程技术的奠基人,曾与炼油工业的多项“共和国第一”紧密相连;他,曾两度进入煤制油领域,耄耋之年又指导攻克了煤制烯烃的世界性难题,演绎了一位老兵新传的传奇;他,潜心石油替代能源战略研究,担负了国家新建煤制油、煤化工项目的技术把关;他,以育人为已任,为培养催化裂化技术人才殚精竭虑。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俊武。学以致用 开创技术革新先河祖籍福建的陈俊武,1927年3月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书香门第。由于良好的家庭文化熏陶,从小就受到了系统的自然科学启蒙教育。中学时期,父亲又把他送进了师资优秀、校规甚严的教会学校。自幼练就心算和速记天赋,以及独立思考的习惯。1948年7月,22岁的陈俊武从北京大学化工系毕业后,几经辗转,于1949年12月来到辽宁抚顺矿务局,参加了人造石油工厂修复的工作。建国初期,百业待兴。面对技术资料匮乏,生产条件简陋的现实,勤奋好学的陈俊武一头扎进车间,把自己学过的理论和眼前的装置设备印证对照、摆弄琢磨,弄不清的问题就向专家请教,向老工人师傅学习,经常忘了晨昏暮晓,衣服上经常油渍斑斑……1952年,陈俊武在变换车间值班时发现,水煤气和水蒸气混合的“蒸汽喷射器”抽力很大,于是联想到水煤气鼓风机是否必要的问题。经过一番钻研,陈俊武弄清了参数,与工人班长一起利用倒班时间做了关闭旁路试验。结果表明,鼓风机在停止供电的情况下依然自动旋转,车间其他设备运转正常。这样,一台风机一晚上就节省了25度电。此举开了技术革新先河,轰动全厂。有一次,已调入工厂生产科的他深入蒸馏车间检查设备时,发现蒸馏加热炉炉管是按单管程布置的,气化后流动阻力很大。他就结合从俄文版《加热炉计算》中学习的知识,尝试制定了把炉管分为两管程的新方案。他把建议向该车间提出后,很快被采纳并加以实施,取得了装置加工能力提高20%的良好效果。持续创新 让金花灿然开放1959年,随着大庆油田的发现和开发,中国炼油工业开始步入天然原油炼油时代,已担任抚顺设计院工艺室副主任的陈俊武和他的同事们,开始由人造油炼油厂设计要转向天然原油炼油厂设计。1961年冬天,为尽快改变我国炼油工业技术落后的面貌,自力更生开展被誉为“五朵金花”的流化催化裂化、铂重整、延迟焦化、尿素脱蜡及有关的催化剂、添加剂等五项炼油工艺新技术攻关,34岁的陈俊武,受命担任了我国第一套流化催化裂化装置设计师。陈俊武和参加项目攻关的同事们没有一个人叫苦,几乎每夜都加班到十一、二点,日以继夜地进行技术对比、方案论证。在项目初步设计完成后,他又利用赴古巴考察实地的机会,如饥似渴地收集国外最先进的技术资料,及时修改项目的相关设计。在为期半年多的时间里,他和考察组的几名中青年技术人员一起,利用一切可能的线索,通过各种渠道查找分散在对方炼油厂各处各人手中的图纸、规范、手册、准则、报告、文件和记录,还拍照了400卷胶片,收集了几万页资料,从上学起就有记笔记、写日记习惯的他,密密麻麻记满了20几个笔记本。历经四年多的卧薪尝胆、艰苦攻关,1965年5月5日,我国第一套自行设计、自行施工安装的60万吨/年流化催化裂化装置,在抚顺石油二厂建成投产,催开了我国炼油工业新技术的“第一朵金花”。它打破了当时国外对炼油深加工技术的垄断,为中国炼化工业争得了荣誉。为纪念这个里程碑式的事件,至今抚顺石油二厂北催化车间门前仍立有一块石碑,上书“中国第一套流化催化裂化装置—1965年5月”字样。此后,经过陈俊武和几代人一个目标一股劲、一步一个脚印上层楼的钻研努力,引领我国催化裂化技术从一片荒芜实现了锦绣满园。我国催化裂化技术现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已有150余套不同类型的催化裂化装置建成投产,年加工能力接近1.5亿吨,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催化裂化大国。播撒希望 著书育人树典范1992年1月,离开企业领导岗位的陈俊武,此时考虑的是如何培养更多的人才,让中国的石油炼制工业发挥最大化效能。为培养催化裂化技术的高层次人才,他在先实验创办公司催化裂化高级人才培训班的基础上,又开办过了4期全新的中国石化高级人才研修班。由于学员所在装置情况各异,审阅内容很少雷同,他不得不加班加点甚至牺牲春节休假时间一对一的审阅批改作业。有时,为了给学生讲明一个数据,陈俊武所演算的数据、所列表格比学生作业还要多。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首席专家刘昱是陈俊武的徒弟之一。正是从此时开始近距离感受陈俊武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求真务实的精神的。刘昱表示,陈院士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求真务实创新的精神和淡泊名利的品质,无不影响着自己和公司所有人。“他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学而不厌,爱思考,心胸开阔,无私奉献,节俭朴素......我们既是师徒,也是战友,无论是讨论问题,还是一起做项目开发,我们跟陈院士都可以畅所欲言,既不怕说错话,也不怕有分歧。”说起恩师,刘昱仿佛有介绍不完的优点。陈俊武始终对年轻人寄予厚望。20世纪80年代,他担任了几个高等学府的兼职教授,培养了一批研究生。2016年,90岁的陈俊武将6年来在郑州大学兼职所得20万元全部捐出,用于奖励和支持该校化工领域的优秀青年学子。捐赠现场,有学生为陈俊武献上了一束鲜花。陈俊武带着这束鲜花从郑州一路辗转到洛阳,送给了自己的爱人。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青年职工李小爽很受触动地说,虽功成名就,但陈俊武院士平时眼里只有学习和工作,生活极其节俭朴素,“他难得在外面吃上一顿饭,一度谢绝聘用保姆,从不买任何奢饰品,不浪费任何物品。”陈俊武说:“国家培养了我,我也争取在有生之年培养更多的行业人才,为国家做贡献。”在教书育人的同时,他主编的《催化裂化工艺与工程》第一版于1995年正式出版,并获得国家科技图书二等奖。这是国内首部催化裂化专著,也是世界上一部集大成式的学术著作。永不停歇 破解煤制烯烃世界难题20世纪90年代,面对我国石油资源不足,原油对外进口依存度逐年递增的现实,陈俊武院士默默地开始关注国家能源战略问题。他联合中国科学院的十多位院士和专家展开了关于中国中远期石油补充与替代领域的研究,与石科院、上海石化院的同行一起承担了中国石化《煤或天然气制低碳烯烃》软课题研究。煤制烯烃曾是煤化工行业的一个世界性难题。1997年,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专家来洛阳交流甲醇制烯烃中试技术成果,希望借鉴流化床技术经验开发DMTO技术。陈俊武敏锐觉察到随着原油价格节节攀升, 煤基甲醇制烯烃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促进了公司与对方形成了共同合作机制。在他的指导下,该项目完成了从实验室、工业中试和工业示范装置的“两次一百倍”工程化技术开发,于2010年8月,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建成了世界首套、全球规模最大的DMTO工业示范装置,在煤制烯烃领域形成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与此同时,陈俊武还指导完成了DMTO-II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烯烃分离技术,DMTO与烯烃分离一体化等新技术开发。2014年12月,第一套100万吨进料的DMTO装置在山东神达建成投产;2015年2月,第一套DMTO-II工业示范装置在陕西蒲城投产成功。短短五年间,由陈俊武院士和他的团队研发的DMTO技术已在国内近20家企业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不仅成功地开辟了烯烃生产的非油技术路线,而且促进了我国甲醇制烯烃战略性新产业快速形成。2015年1月,DMTO技术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他还把目光投向了温室气体排放、碳减排等热点领域,并率先提出了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年不应该超过2030年,排放量100亿吨的科学论断……殷殷赤子情 拳拳报国心陈俊武曾在上学的日记里写道:“我要使平凡的日子变得不平凡。”在70年的职业生涯中,陈俊武早已把浓浓的石油情融进了无垠的事业之中。他近一个世纪的奋斗历程,诠释了奉献精神的真实内涵。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王国良说:“从炼油到石油化工,从煤化工到碳减排,乃至新能源,陈院士一直保持着终身学习的能力。他不仅仅是我们国家催化裂化工程技术的奠基人,而且他对事业、对人生的不懈追求和境界已经成为我们的一面旗帜和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精神正激励我们石化人不断成长。”2018年7月12日,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举办中国石化成立35周年·感动石化特别节目,91岁高龄的陈俊武获得感动石化人物奖。陈俊武在获奖感言中表示:“中国石化能发展的这么好这么快,是不同专业人员共同辛勤努力的结果。希望中石化的年轻员工勇担重任,加倍努力,牢记使命,薪火相传,为中国石化下一个35年的辉煌而共同奋斗。”陈俊武当天表示,12日是中国石化35岁的生日,从中国石化刚诞生那一天,他就已经投身于石化事业,现在感觉特别亲切。作为91岁的长者,陈俊武对年轻一代提出: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自己要认识到肩负的使命,认识到自己做的还远远不够,要检查自己每天给社会做的贡献有多大,要站在国家需要的地方去努力,人生才有价值!陈俊武坦言,除了音乐没什么爱好:“学习、创新、思考,我每一天都是这样过的,现在最大的希望就是后继有人,站在自己肩膀上、接好接力棒,把事业继续干好!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抓住时机,不断创新、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