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编者按: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官方公众号将发布《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系列评论文章,从学术交流模式、载体、评价导向、学术监督、科研服务等多个角度回顾历史、梳理现状、探讨如何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及互联网平台。学术期刊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顺应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人们交流学术研究成果的需要而产生的。17世纪中叶,在欧洲历史上涌现出了200多个类似英国皇家学会的学术组织。这些学术组织研究哲学与科学技术,同时学会之间有着频繁的学术交流。在这种情况下,仅靠信函进行学术交流已不能满足学术研究的需要,学术期刊作为发布学术成果的载体,其产生已成为历史的必然。 在这个时期诞生的学术期刊最初是以学会汇刊的形式出现的。1665年1月5日,法国人戴·萨罗创办了世界上第一种周刊刊物——《学者杂志》,也有学者认为最早的杂志是德国人约翰·里斯特创办的《每月评论启示》(1663-1668),此后不久,出现了一批学术性期刊。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最初的学术性期刊不是今天意义上的学报,而多是以杂志的形式刊发。 现代中国最早的期刊被认为是1833年创刊于广州的英文版刊物《Eastern Western Monthly Magazine》(中文名为《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以介绍西方科学技术为内容,同时也介绍中国古代文化。另一种说法则认为1815年在东南亚马六甲出版的《察世俗每月统记传》(英文名《Chinese Monthly Magazine》)才是最早出版的中文近代期刊,但它是在国外出版的,大多数学者对此持不同意见。 从17世纪下半叶起,学术期刊进入了不断发展和演变时期。随着近现代科学的发展,现代科技的专业化分工愈来愈精细。当初综合性期刊的杂志理念已不能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特别是学术交流的需要,因此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办刊人为适应这种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理念,使期刊跳出综合性杂志的藩篱,逐渐向专业性学术期刊迈进。 1778年,在英国出现了世界上第一种专业期刊《化学会志》,就此拉开了专业期刊蓬勃发展的大幕。1807年,德国专门刊载矿物学研究成果的期刊《矿物学杂志》面世。随后,英国又先后在1823年、1830年创办了医学专业期刊《柳叶刀》和生物学期刊《动物学杂志》。法国人在1830年创办了地质学专业期刊《法国地质学会通报》。为满足社会需求和开阔人们的视野,一些综合性期刊也开始向专业化发展,出现了多种母刊带若干子刊的现象,开创了母刊之下分辑出版多种专业性期刊的新局面。英国的《伦敦皇家学会哲学汇刊》从1887年起开始分为A辑、B辑出版,以分别刊载数学与物理学、生物学领域的最新学术研究成果。这种现象不仅丰富了期刊的种类,同时也促进了学术期刊向专业化学报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文献的迅速增长,学术期刊队伍不断壮大,随之而来的是学术期刊品种与数量的急剧增多。面对种类繁多的学术期刊,人们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逐一阅读,文摘类学术期刊由此产生了。1830年,德国创办了世界上第一种文摘刊物《化学文摘》,美国分别在1884年、1907年创刊了《工程索引》和《化学文摘》,这些文摘类期刊都在学术期刊的推广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计算机检索技术的推广使人们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查阅自己所需要的最新学术信息。这种简便的方式同时也推动了检索类期刊的创办与发行。 1957年,尤金·加菲尔德(Eugene Garfield, September 16, 1925~2017)在美国费城创办了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简称 ISI);1964年,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正式出版《科学引文索引(SCI)》;1973年,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正式出版《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1976年,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正式发布《期刊引证报告(JCR)》,公布期刊影响因子IF;1978年,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正式出版《艺术和人文学科引文索引(A&HCI)》。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期刊向规模化和集团化发展是一个重要趋势。西方国家通过兼并和跨国经营来实现规模化和集团化运作。1986年,德国Bertelsmann出版公司兼并了美国Doubleday出版公司,1995年又兼并了英国MaCmillam公司,使Bertelsmann出版公司拥有了当今世界两大学术期刊《科学美国人》和《自然》(Nature)。资料显示,当今世界最大的出版集团拥有高达220种以上的期刊,其他大型出版集团期刊数量也达到60~80种左右,美国出版3种以上期刊的出版集团有500多家,这种期刊出版集团至少拥有一种名刊。美国等国家的学术期刊一般隶属于专业出版集团,不但有利于办刊经费的筹措,同时也避免了期刊的经营风险。各个期刊负责各自不同的专业,相互没有交叉。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能够保证原有期刊和新创办的期刊都有自己的学术领域,并在这个领域占有主导地位。世界上发达国家著名的学术期刊在运作上早已超出国界,无论是作者、审稿和阅读对象都实行的是国际化办刊模式。在《科学》(Science)杂志上,它不仅建立了多达万人的审稿队伍,还发表了10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论文。《自然》(Nature)周刊在过去50多年的时间里,发表了1200多篇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6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论文,众多的读者群体更是遍及世界各地。为使发表的论文更具权威性,它还建立了一支由数千人组成的网络审稿专家队伍。这些专家审稿群体由世界级的学术带头人或权威人士组成,这些人不仅能够广泛联系世界上处于各学科学术前沿的学者,还可以吸收学者们高水平的论文,以此抢占各学科的学术制高点,并确立自己期刊的学术权威。20世纪90年代,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出版作为一种新的出版形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同时,由于传统学术出版模式的弊端日益显著,期刊订阅费用逐年高涨,严重阻碍了学术交流与传播。互联网等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对传统学术出版模式也产生了革新性的影响,开放存取运动在国际学术界、图书情报界、出版界大规模兴起。互联网出版打破了以往的发行、传播形式,大幅提升了学术交流效率,降低了交流成本,通过融入图像、文字、声音、视频、游戏等多形态,融合超链接、及时互动等网络元素,动态呈现给读者,极大满足了新时代科研工作者们对学术成果展示和学术交流的更高要求。试想,在几百年前的学术交流活动中,如果已经有互联网技术背景,学者们还会在意自己的文章发到哪个刊物更有影响力吗?毕竟学术论文出现的本意是为了交流,而不是为了促进某一家期刊建设。因此,应努力建设的是世界一流的学术平台,不管它是以期刊形式还是以网络平台形式呈现,其本质目的都是通过更便捷、快速、低廉、全球化的渠道网络,发布学术成果,引领创新发展方向,促进社会经济建设。
11月9日,在“第二届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闭幕式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科学计量与评价研究中心与中国知网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等单位联合发布了“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研究报告”。该报告为中国科协委托课题“面向国际的科技期刊影响力综合评价方法研究”阶段性成果,旨在探索更为科学、全面的期刊学术影响力评价方法,构建更加开放、多元的世界科技期刊评价体系。“长期以来,国际主流期刊数据库以收录英文科技期刊为主,对中国以及许多非英语国家的科技期刊选取数量有限,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已经难以全景展现全球创新进程。同时,单纯以引用情况评价学术影响力的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国内外科技界对改进评价体系多有呼吁,许多专业机构也在不断尝试推出新的评价指标。”课题组负责人、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科学计量与评价研究中心主任潘云涛介绍,此次课题组在中国科协支持下,以现有的评价指标为基础,探索研制新的评价方法,既希望能够与国际主流评价体系有良好的衔接,也力求做出理论和方法上的创新,为世界学术评价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据了解,课题组以国内富有科技文献评价经验的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评价研究中心和中国知网科学文献评价研究中心为主,联合了清华大学图书馆、万方数据有限公司、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等专业机构,邀请了国内文献评价、期刊出版方面的专家和各学科领域的高级科研人员等近百人参与,以国际视野、国际标准为参照,通过与国内外知名数据库合作,采集全球期刊基础大数据,力求研究结果科学、可靠,并体现中国特色创新。多元遴选统计源期刊。课题组在调研多个国际大型文献数据库的基础上,通过定量指标初选和专家同行评议,遴选38种语言、95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5万种科技期刊作为统计源,既覆盖了国际知名数据库WOS、Scopus收录的绝大部分英文期刊,又择优补充了中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日本、巴西等国家的母语期刊,使得来源期刊出版地和语种更加多元。复合构建评价指数。为更加综合、全面评估期刊的影响力,在评价指数设计上对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等主流指标进行了复合处理,并引入替代计量学指标数据,对现有以“影响因子”评价为主的指标体系进行了重要补充。全新设置学科分类。在充分参考国际主流数据库学科分类体系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学科发展现状、各学科期刊规模等因素,兼顾中国国情和学者的习惯,全新编制286个学科的分类体系。潘云涛表示,目前课题组正在基于该项研究方法,编制各学科高影响力期刊索引,计划于年底向社会公开发布。鉴于评价工作专业性强,科技界、出版界高度关注,课题组将于报告发布后,多方听取反馈意见,并在定量指标基础上引入同行专家评议,以尽可能对期刊学术影响力实现综合、客观评价。后续,课题组也将进一步完善评价方法,拓展评价维度,使评价体系更加成熟。来源:中国科协学会部 供稿
供图:视觉中国科技期刊是国家科技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的标志。包括很多院士在内的科研工作者一直关心和呼吁的是,中国距离拥有《自然》《科学》这样的世界顶级期刊到底还有多远?日前中国科协、教育部和科技部等7个部门联合下发通知,启动实施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投入力度之大前所未有。随着整体科研实力的增强,中国的科技期刊如何能与科研论文一样越来越强,走上世界舞台?科研论文亟需中国“阵地”缺少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一直是中国科研工作者的心结。今年8月,中国科协、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中写道,我国已成为期刊大国,但缺乏有影响力的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离期刊强国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据《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18)》统计,截至2017年我国共有科技期刊5052种,其中约90%诞生于近40年,已进入了世界科技期刊数量大国行列。但整体来说,数量多而不强,传播力影响力有限,尤其缺少世界闻名的科技期刊。这样的现状与我国科研论文发文数量及科研竞争力相比,是完全不相称的。好论文“肥水外流”的现象非常严重。根据中国科协的数据,在物理学、化学、生物与生物化学、临床医学、材料科学等领域近10年世界最高被引前50名论文中,我国作者的论文基本上都是发表在国外期刊上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王会军告诉记者,就气象领域来说,中国学者每年花很多的版面费,将自己的文章发上国外期刊。而文章被国际期刊登载后,国内的大学还得付出高额订阅费购买期刊的数据库,才能让国内的学者阅读到这些论文,得知最新的科技进展。可以说,科技期刊不仅仅是个学术平台,更是“掌握学术创新的发言权” 关键所在。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恩哥曾表示,同样水平的科研成果投稿到国际知名大刊,与科技强国期刊的作者相比,我们的文章经常被搁置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才能获得评审通过。我们的成果要被国外的期刊认可,我们自己不能做主。这对于我国的创新科技成果尽快被认定和传播是不利的。办好我们中国的科技期刊,我们就可以自己做主。要有文化自信不能“单打独斗”其实,我国中文科技期刊也有过辉煌的历史,结晶牛胰岛素的全合成、水稻的雄性不孕性以及青蒿素等重大学术成果,都曾发表在国内的中文科技期刊。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报刊司司长李军去年公布过一组数据:接近20%的高被引SCI论文由我国学者贡献。但遗憾的是,有95%的论文发表在海外期刊上。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邬书林以化学领域为例,中国作者高被引论文占全球高被引论文比例为30.42%,但中国期刊高被引论文占比数只有0.37%。在很多学者看来,过去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之一是科研评价的异化。高校等科研机构在对科研人员的绩效、职称、资助、奖励等考核评定过程中,过于注重国际期刊,甚至“重洋轻中”。“这导致我们形成了一个怪圈:期刊水平不高造成论文外流,论文外流造成期刊水平下降。”此外,传统科技期刊的出版方式也难以适应现代的市场化、集群化运营。在我国5052种科技期刊中,仅出版1种期刊的出版单位有4205家,占期刊总数的83.75%,没有形成爱思维尔、施普林格这类世界著名学术出版集团同时出版2000多种期刊的集约规模效应。中科院院士杨卫曾一语道破目前中国科技期刊面临的困境——大多平台“小、散、乱”,和国际科技出版巨头比起来,如同“打着国家事业单位旗号的街道企业”,竞争力不足。有学者指出,“小作坊”办刊模式,使得编辑部在实际运行中,在把握学科前沿、引导学科发展、紧跟学科进步、掌控办刊方向等方面能力显然偏弱。分散、孤立的经营模式还导致期刊自身融合发展能力不强,在应用先进数字出版技术、打造国际化自主经营平台、加强传播营销、培育编辑出版人才等方面投入严重不足。而放眼国际主要期刊出版集团,一直在集群化、平台化运营方面不断推陈出新。近年来,各大国际出版集团纷纷创办新期刊,抢占学术资源。“特别是一些大牌期刊社采取‘级联式评审’方式,品牌期刊如果不能录用,编辑就向稿件作者推荐转投其下一级子刊,通过逐级‘筛选’的方式消化了大量优秀科技论文。有些期刊一年就可以发表2万多篇文章。”弯道超车,期刊发展有径可循推动中国科技期刊走向世界舞台——近年来,包括院士在内的科研人员已经开始这项工作。王会军说,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有两本英文期刊,其中有一本已经是亚洲最好的英文期刊。另一本是他在所里工作时创办的《大气和海洋科学快报(英文版)》,发的都是短文,审稿和出版过程非常快,为的是推动学术交流的效率。“我们愿意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去做这个事情,因为大家都明白,这是引领性的工作。”“此次行动计划的出台,让我们这些期刊工作者对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与未来充满期待。” AME出版社创始人汪道远表示,“是时候重拾自信了。因为无论是基本条件,还是意识水平,我们都具备了‘造船出海’的底气。” 如今,AME已经创办60余本专业医学英文国际学术期刊,其中,18本被PubMed收录,12本被SCI收录。记者注意到,此次计划的出台,针对我国科技期刊在编辑、出版、传播、服务全产业链上的关键短板,系统构建支持体系,在项目设置、遴选方式、支持方式和管理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变革和创新,提出了建设国际化数字出版服务平台、选育高水平办刊人才等7个子项目。计划无疑是针对了中国期刊存在的弊病。集群化运作将为中国打造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提供良好的平台支持。这与不少院士此前的建议相一致。中国科学院院士裴钢表示,我国期刊运营方式可以借鉴大型国有企业混改模式,推动形成真正的出版社和出版集团,打造体制的平台、制度的平台、资源的平台、人才的平台。而在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发虎看来,积极推动开放出版,这是本土科技期刊一次“弯道超车”的机会。汪道远说,“对于国际期刊的标准及如何评估高影响力期刊,目前业界有一定的共识:一个标准的国际期刊,要有良好的国际化融入性,如作者、读者、引用、包括开放学术市场、在国际数据库的显示度等;同时也要开放、协同、参与这个行业的交流与讨论,共同应对这个行业的变革与创新。”此外,办好一本期刊,还需要专业的策划、运营人员。国内目前还没有系统性的学术编辑专业,缺乏一支融合文理、有较强英语能力的跨学科交叉人才队伍,国内科技期刊只有补上这个短板,才可以在国际学术交流中扮演重要角色。(杨频萍 王拓)来源:新华日报
科学杂志是非科学门外汉的期刊,它包含自然科学和技术领域的最新新闻、发现和创新。它是由科学界的技术专家撰写的,这里我们列出了世界上十大最佳科学杂志,其中有些可能是你平时喜欢看的。10.国家地理《国家地理》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科学杂志之一,也是世界十大热门科学杂志之一。这本美国杂志是科学和历史爱好者的必读读物,它还以各种领域的有趣文章为特色,如地理、考古学、野生动物、旅游、遗产和世界文化。9.科学美国人《科学美国人》是现存最古老的科学杂志,于1845年8月首次出版。这是一本关于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很好的杂志,它用一种非常清晰的语言向普通读者和科学爱好者解释科学。8.美国发现它于1980年首次出版,从最初的时代公司到现在的卡尔姆巴赫出版社,这本杂志已经有了相当大的变化。它以物理学、医学、技术、体育科学和空间科学为特色,它是学生和想要成为科学家的人的必读书籍。7.科学画报这家著名的瑞典杂志以展示自然科学和突破性的发现而闻名,多语种出版物提供的照片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其庞大的发行量。6.科技新时代《科技新时代》自1872年开始出版,这本双月刊杂志关注的是与电子设备、航空细节、汽车行业、通信行业和天文现象等领域发展有关的新闻,它被翻译成30种语言,在40多个国家流传。5.今日心理学《今日心理学》是大众最值得称道的心理学刊物之一,由于人类思维的神秘和令人困惑的特性,人们一直对心理学有着浓厚的兴趣。4.bbc聚焦这本获奖的英国科技杂志,以关注日常科学、太空探索以及现代科技和小玩意的几乎所有方面的进步为特色,它是英国发行量最大的杂志之一。3.Astronomy这是业余天文爱好者的必读杂志,该杂志专门关注天文现象和宇宙事件,太空爱好者是它的主要受众,它的特色在于如何定位天体,望远镜观察技巧和如何拍摄夜空的方向。2.新科学家该杂志成立于1956年,至今已出版了大量关于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新闻、评论和评论的文章。这本书为最近的发明提供了简单、直截了当的解释,也为整个科学界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新视角,它在同行中独树一帜,为自己开辟了一片天地。1.史密森学会该杂志于1970年出版了第一期,自发行以来,获得了很多赞誉,它以发表有关艺术、历史、流行文化、遗产和科学的文章而闻名,对每一个主题和事实都进行批判性的分析。文章来源:一点排行网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11月9日,在第二届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闭幕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周济和《柳叶刀》主编、爱思唯尔柳叶刀系列期刊总编辑理查德·霍顿共同发布了“2020年度人类社会发展十大科学问题”。本次发布问题根据Scopus数据库、INSPEC数据库相关科学研究热点关键词的检索结果,由国内外知名科技期刊主编、编委、高端战略科学家反复讨论、不断凝练提出候选问题,并通过网络在国内外开展了广泛的投票,经中国科协九届常委会学术交流专门委员会终审选出。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加拿大、新加坡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科学家参与了评选,研究领域涵盖生物学与生命科学、能源科学、环境科学、材料与微纳米科学、人工智能与信息科学、地球科学以及社会科学等。周济介绍说,遴选并发布十大科学问题已成为每届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的重要活动,目的在于面向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挑战,凝聚全球科学家智慧和力量,为人类可持续发展谋求破解之道,为全球科技创新提供战略前瞻。以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的17个发展目标为基础,本次发布的十个问题内容涉及卫生、安全、资源三大领域。卫生领域的4个科学问题是:1.人类行为引起的生态环境变化对传染病大流行的影响机制是什么?许多传染病(如疟疾、血吸虫病、寨卡病毒)的产生、流行和衰减都与生态环境变化、气候变化有着紧密的联系,但其直接作用机制尚不明晰。如能清晰地了解其发生的作用机制、恢复生物多样性良性变化,将有助于从源头减少新传染病的发生。2.抑制超级传染性和高危害性病毒如SARS-CoV-2的机理是什么?SARS-CoV-2病毒全球大流行,是本世纪以来全球遭遇的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严重影响人类健康,重创世界经济发展。为了更快、更便宜、更安全地研究和生产出针对这些病毒的特效药和疫苗,迫切需要了解抑制这些病毒传播和危害的机理。3. 未来新技术有效保障人类卫生和健康的范式是什么?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能很好地服务于人类的卫生健康。医疗大数据、人工智能、先进通信技术、生物技术、新型材料、机器人技术、自动化和智能制造等领域中的哪些技术能高效推动卫生服务模式、诊疗方法和健康保障体系的发展?4. 重大疾病高效、准确早期诊断和筛查的机制是什么?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脑损伤、帕金森病和精神病等重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及其家庭人员的正常工作和生活质量,并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尽早发现、治疗,将有效减缓甚至阻止疾病进程。如何高效、准确诊断和筛查出这些疾病的早期症状,意义重大且非常紧迫。安全领域的3个问题是:5.采用哪些科技手段能有效保证食品更健康、更安全?当今食品生产所使用的基本原料难以保证良好的品质,例如:农作物中有农药、化肥过量使用带来的残留物,甚至含有因水和土壤受到工业污染而产生的毒素;畜禽、水产品中有抗生素过量使用带来的残留物。采用哪些科技手段避免这些基本原料被污染,从而保证食品更健康、更安全?6. 怎样使人类社会更具备抵御不安全因素的能力?伴随着社会的变迁,人类生存环境呈现多样化、复杂化的发展趋势,一些不安全因素,例如流行病不断、洪水泛滥、森林火灾肆虐,预示着人类的未来或将受到更多的生命安全的威胁。因此,需要尽最大努力消减引起诸如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不安全因素,以减少对人类社会的伤害。7. 如何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良种覆盖率以促进粮食安全?在世界人口数量持续增长、消费者需求持续增加的同时,一些区域的自然资源日益减少、极端气候频繁发生,导致世界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如何利用新技术培育高产并能抵御恶劣环境的优良作物品种,是当下全球粮食安全面临的重要挑战。资源领域的3个问题是:8.自然资源总量快速减少应对响应机制有哪些?高速发展的经济以及日益增加的消费,正在快速消耗自然资源。如何维持和弥补全球自然资源总量,逆转因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生态系统被破坏所造成的损失,以保障优质生态产品持续供给并提升人类福祉?9. 哪些技术和材料能够更高效地存储和转化清洁能源?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都属于间歇性能源。间歇性能源供电的电力系统需要大规模的电网存储材料。但当下存储材料和存储技术不能满足电力系统运行的需要,急需开发能高效存储和转化清洁能源的材料和技术,以满足人类对能源的需求。10. 采用哪些新技术能够大幅提升太阳能资源的高效利用?有效利用太阳能既能逐步满足人类的能源需求,又可以减少环境污染。人工光合成制氢是实现太阳能向化学能转化的有效途径,是解决人类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的重要手段。如何通过技术手段迅速提高人工光合成制氢转换率,同时减少关键金属的使用量成为重大科学问题。(来源:《科技日报》)研究|咨询|服务|交流【2019年中国能源研究会系列报道】2019中国能源研究会年会圆满结【2019中国能源研究会年会系列报道】中国能源研究会年会储能专委会“构建储能高效发展新模式”专题论坛在京召开【2019中国能源研究会年会系列报道】中国能源研究会核能专委会“中国核电的安全高效发展”专题论坛成功召开【2019中国能源研究会年会系列报道】中国能源研究会年会中小配电企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新型配电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题论坛在京召开【2019中国能源研究会年会系列报道】中国能源研究会城乡电力(农电)发展中心“农村清洁用能与资源利用”专题论坛成功举办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中国能源研究会,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不管你是在哪一个领域生活,实力永远是最顶用的,而在科研界,实力的重要体现就是你发表的论文,不仅仅是论文的数量,更要看论文的质量。《Nature》、《Science》、《Cell》,只要你能在其中任何期刊中发表过一篇论文,那么可能比你在普通期刊发再多的文章都有用的多。今天就为大家揭开世界顶级三大学术期刊的神秘面纱。世界顶级三大学术期刊都是谁?1.《Nature》《Nature》杂志和它的名字,是以发表科学世界中重大发现、重要突破为使命所创办的。《Nature》所要求科研成果必须是新颖、出入意料(或令人吃惊)的,且在《Nature》上发布的研究需要在该领域之外具有广泛的意义,所以无论是报道一项突出的发现,还是某一重要问题的实质性进展的第一手报告,均应使其他领域的科学家感兴趣。从1869年创刊到如今,已经有130年的历史了,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性科技期刊之一,在ISI评价指标SCI影响因子近30,多年来亦是综合性学科被引率的NO.1!2.《Science》如果你知道《Science》的创始人,你一定会大吃一惊。是的,《Science》杂志就是于1880年由发明大王爱迪生投资1万美元创办的,这本《Science》杂志于1894年成为美国最大的科学团体“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的官方刊物。《Science》全年共51期,周刊,全球发行量超过150万份。该杂志连同英国的《Nature》杂志被誉为世界上两大最顶级杂志,代表了人类自然科学研究的最高水平。与其他学术期刊很大不同的是,相比于多数科技期刊都要向读者收取审稿、评论、发表的相关费用,但《Science》发表来稿是免费的。其杂志的资金来源共有三部分:AAAS的会员费、印刷版和在线版的订阅费、广告费。且science一直以“发展科学,服务社会”为宗旨,因此期刊中有许多科普资料,只有一般学术水平的读者也可以多关注下。3.《Cell》三大期刊的最后一位《Cell》可能有些不同,因为前面《Nature》和《Science》都是综合性期刊,而《Cell》则是生命科学研究领域。《Cell》刊登过许多重大的生命科学研究进展,其2010年的影响因子为31.957,高于《Science》的影响因子(31.027),接近《Nature》的影响因子(38.597),表明它所刊登的文章广受引用。能够在《Cell》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是生命科学研究者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是评选诺贝尔奖、竞选院士、展示大学和科研机构研究实力的重要依据。在三大期刊发表文章意味什么呢?如果你是本科期间在任一期刊发表过文章,笔者只想说:大神!请收下我的膝盖!如果你硕士研究生可以发这一篇文章,那你就可以成为导师的亲儿子,学校的牌面,想读博的话你去哪个学校,找哪个导师估计都热烈欢迎。如果你是博士期间发了一篇这样的文章,想去国外深造去一个好学校那是很容易的。如果你想直接工作,国内一般的一本院校随便挑选、原来的211学校也应该差不多,985去国外镀层金也就可以了。当然这么多的前提是你的情商不是0,否则以上情况均不好说,大家都懂。
我国科技期刊如何提升竞争力?大数据时代,科技期刊发展有什么趋势?在近日举行的第二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世界科技期刊论坛上,与会专家就此进行了讨论。专家表示,集群化、市场化是科技期刊做大做强的重要途径。“中国科技期刊想提高影响力,有必要走数字化、集约化、集团化、国际化之路。”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魏均民说。近年来,我国科研水平大幅提升,但科技期刊发展相对滞后。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卫认为,一个重要原因是众多优秀高水平论文选择在国外期刊发表,高质量稿源不足。学科覆盖面不足也是我国科技期刊存在的短板。杨卫表示,我们要优化出版结构布局,既要重视前瞻学科,又要引领新兴交叉学科融合发展。优势学科领域期刊要做强,弱势学科领域期刊要打基础。同时,中国科技期刊要提升出版运营能力,建立竞争引领、开放协作的新机制,推动科技期刊出版集团化。为推进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中国科协联合财政部、教育部、科技部、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实施了“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着重加大对国内科技期刊的支持,目前已有明显成效。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怀进鹏介绍,最新一期的《期刊引证报告》显示,中国科技期刊收录数量增至241种,进入各学科排名前25%的期刊达81种。其中,14种期刊影响因子学科排名进入前10%,10种期刊影响因子学科排名进入前5%。国际科技与医学出版商协会首席执行官尹恩·莫斯说,国际上非常看重中国的研究和创新。中国的高被引用论文占比跃居全球第二。中国在化学、物理、工程等学科研究上表现不俗,并扩展到量子、通信、脑科学等领域。在大数据时代,知识的传播成本和难度大大降低,这给传统科技期刊的出版模式带来挑战。与会专家认为,适应大数据时代特点,科技期刊要找准自身定位,拥抱数字化趋势。有助于推动知识传播、共享的开放获取模式,是科技界探索的方向。怀进鹏说,科技期刊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70多家出版和研究机构共同推进相关研究文献开放共享。中国科学家将许多最新、最重要的研究成果以英文形式在国际顶级期刊和预印本平台发布,中国科协还积极协助世界卫生组织汇集中文文献资源,组织国内优秀期刊遴选论文。“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加速演进,如何更好服务科学共同体,是科技期刊面临的新挑战。”怀进鹏表示,中国科技期刊希望向世界一流期刊看齐,为全球学术交流与合作做出贡献。(喻思南)来源:人民日报
最新Science期刊(2020年7月17日)发布,它有哪些重量级研究呢?让我们一切来观赏一下最新研究。图片来自Science期刊。1.Science:重大进展!揭示肿瘤起始细胞通过IL-33/TGF-β壁龛信号循环促进肿瘤进展doi:10.1126/science.aay1813一小部分具有长期致瘤能力的肿瘤细胞,即肿瘤起始细胞(tumor-initiating cell, TIC),在癌症的发展和治疗抵抗性中起着关键作用。然而,由于缺乏对TIC脆弱性的识别,有效的TIC靶向疗法的开发进展受限。正如正常干细胞受到来自特定微环境(即干细胞壁龛)的外部线索调控一样,TIC的干细胞样状态及其后代的恶性表型(malignant phenotype)受到来自TIC相关肿瘤微环境(即所谓的TIC壁龛)的各种因素控制。因此,从机制上理解TIC和TIC壁龛(TIC niche)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加速持久性癌症治疗药物的开发。利用鳞状细胞癌(SCC)的小鼠模型,来自美国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的研究人员之前已发现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可诱导一部分耐药的TIC出现,从而产生浸润性、分化不良的后代。他们观察到,这些TGF-β反应性的肿瘤细胞在空间上与邻近基质中的局部TGF-β表达相关。因此,导致“富含TGF-β”的肿瘤微环境的机制可能是TIC-TIC壁龛相互作用出现的基础,并有可能被用来作为破坏TIC稳定的新靶点。鉴于正常干细胞通过发送短距离信号来协调它们的壁龛,这些研究人员假设TIC可能会向邻近基质发送特定的信号分子,以诱导TIC支持性壁龛。在一项新的研究中,通过着重关注TGF-β反应性TIC附近的细胞因子环境(cytokine milieu)和免疫细胞,这些研究人员确定了TIC如何产生一种空间上独特的壁龛微环境,这是SCC的浸润性进展和耐药性所必需的。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0年7月17日的Scienc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Tumor-initiating cells establish an IL-33–TGF-β niche signaling loop to promote cancer progression”。在寻找邻近肿瘤微环境的潜在旁分泌调节剂时,他们发现白细胞介素-33(IL-33)是TGF-β反应性TIC中上调最高的细胞因子。鉴于IL-33在正常情况下储存在细胞核中,他们发现它在NRF2介导的抗氧化反应中被释放到细胞外空间,这是TGF-β反应性TIC的标志。这种源自TIC的IL-33是SCC的浸润性进展和耐药性所必需的。从机制上讲,IL-33诱导一部分表达IL-33受体ST2和高亲和力IgE受体(FcεRIα)的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亚群在接近TIC的地方(即半径50μm内)堆积。这些以前未被重视的FcεRIα+巨噬细胞从骨髓源细胞中分化并交替激活,通过IL-33-ST2-NF-κB通路构建出一种富含TGF-β的壁龛微环境,从而诱导TGF-β信号旁分泌到TIC,并进一步上调IL-33的表达。阻断该通路或清除FcεRIα+巨噬细胞,都可减少TGF-β反应性TIC数量,降低浸润性肿瘤进展速度和化疗耐药性。治疗抵抗性的TIC被认为是癌症治疗失败的主要元凶。通过研究小鼠模型,这些研究人员揭示了TIC壁龛形成的细胞和分子基础,其中TIC壁龛促进SCC恶性进展和出现耐药性。他们发现TIC和FcεRIα+巨噬细胞之间存在IL-33-TGF-β壁龛信号循环,这为自我强化TIC-TIC壁龛相互作用提供了机制上的新见解。这种相互作用可能是破坏TIC稳定以提高癌症治疗效果的潜在靶标。2.Science:从基因组角度预测珊瑚的白化反应doi:10.1126/science.aba4674; doi:10.1126/science.abc9342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全世界的珊瑚礁正在以惊人的速度遭受损失。海水温度的升高,哪怕只是略微高于长期最高温度,都会诱发白化(bleaching)---珊瑚宿主与它们的细胞内的光合双鞭毛虫(photosynthetic dinoflagellate)之间的共生关系受到破坏。由于这些共生物种(指的是光合双鞭毛虫)提供了珊瑚宿主所需的大部分能量,长时间的白化最终会导致珊瑚群的死亡。面对迅速上升的气温,迫切需要新的保护策略来防止未来珊瑚覆盖率的大规模损失,而这些都得益于对白化的遗传基础的了解。珊瑚的白化反应在不同种类的珊瑚中是不同的;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区普遍分布的造礁珊瑚鹿角大珊瑚(Acropora millepora)中,这些差异已被证明至少部分是可遗传的。因此,原则上,个体间的白化差异应该可以从基因组数据中加以预测。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加州大学尔湾分校、Gencove公司、澳大利亚海洋科学研究所和詹姆士库克大学的研究人员展示了使用基于基因组学的方法来预测个体白化反应的可行性,并针对珊瑚保护提供新的策略。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0年7月17日的Scienc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Population genetics of the coral Acropora millepora: Toward genomic prediction of bleaching”。这些研究人员首先为2017年白化高峰期在澳大利亚大堡礁中部12个珊瑚礁那里收集的237个样本进行了染色体尺度的基因组组装,并获得它们的全基因组序列。他们发现他们可以用规模适中的参考单倍型panel(reference haplotype panel)可靠地推算低覆盖率测序数据中的基因型,从而为未来大规模的全基因组测序工作提供了一种具有成本效益的方法。3.Science:人类胎儿早期不完全的B细胞耐受性有利于多反应性B细胞的积累doi:10.1126/science.aay9733广泛的免疫球蛋白基因重排使得人类能够识别多种潜在病原体。这种抗体库(antibody repertoire,也译为抗体谱)在早期生命期间受到更多的限制,以防止自体反应性B细胞的产生,毕竟耐受性似乎并不完全。此外,新生儿血清中含有丰富的自身抗体,这也提示着妊娠期B细胞耐受性尚未完全建立。B细胞是我们适应性免疫系统的主要支柱。它们在骨髓中发育,随后在血液中循环。B细胞负责产生针对侵入性病原体(所谓的抗原)的抗体。每个B细胞对一种抗原具有高度特异性。抗体是较大的称为免疫球蛋白的蛋白分子,分泌到血液中。它们也以膜结合的形式产生,存在于B细胞表面上,因此被称为B细胞受体(BCR)。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耶鲁大学和罗彻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评估了从人类胎儿肝脏、骨髓和脾脏的B细胞中克隆的450多种抗体的反应性。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0年7月17日的Scienc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Autoreactivity in nave human fetal B cells is associated with commensal bacteria recognition”。他们发现人类胎儿早期不完全的B细胞耐受性有利于多反应性B细胞的积累,在没有任何体细胞高频突变(somatic hypermutation)的情况下,这些B细胞可结合来自健康成年人的凋亡细胞和共生菌。这些反应性B细胞在接触细菌之前就已产生,这可能会促进以后有益的共生菌-宿主相互作用和/或在生命的第一周增强宿主的防御。因此,受限的胎儿免疫前抗体库含有潜在有益的自反应性先天性B细胞特异性,可能有利于在发育过程中清除凋亡细胞,并在出生后促进肠道微生物群的形成。4.Science:大脑成像揭示衰老的奥秘doi:10.1126/science.aba3163; doi:10.1126/science.abc9555在最近一项研究中,科学家们首次拍摄得到了不同年龄小鼠的大脑整体彩色图片,这对于理解个体行为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研究结果发表在《Science》杂志上,对于揭示学习障碍和痴呆症的发生机制,以及记忆如何受到年龄的影响十分关键。突触是大脑细胞之间传递电和化学信息的重要连接。突触损伤与130多种脑部疾病有关。在这项研究中,爱丁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对不同类型的分子进行了颜色编码,以突出从出生到老年的不同年龄段小鼠大脑中突触的范围。他们发现,在大脑的不同部位,突触的数量和分子组成随年龄而变化。这发生在三个主要阶段,即儿童,中年和老年阶段。5.Science:揭秘转移性癌症如何在不利的蛛网膜下腔环境中不断进展doi:10.1126/science.aaz2193; doi:10.1126/science.abb7041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Scienc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转移性癌症如何在不利的蛛网膜下腔(subarachnoid space)环境中生存,文章中,研究人员描述了如何利用RNA测序研究对柔脑膜转移(LS,leptomeningeal metastases)患者进行研究,LS是一种涉及脊髓膜和脑膜的癌症类型。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重点对中枢神经系统中一种名为柔脑膜转移(LS)的特殊类型癌症进行研究,他们想要阐明为何特定类型的癌症不仅会出现在蛛网膜下腔中,而且还能在这种不利的环境中生存并发生转移,蛛网膜下腔是充满脑脊液的中枢神经系统中分离的部位。研究者首先从5名柔脑膜转移患者的机体中收集脑脊髓液样本,随后对这些样本进行单细胞RNA测序分析,结果发现,癌细胞或许拥有一种高亲和力的铁收集系统,其能帮助癌细胞利用脑脊髓液中发现的铁离子,研究者表示,脑脊液中几乎没有铁离子,这就使其能够成为对于DNA合成和细胞代谢非常重要的珍贵“商品”;而利用这种铁离子收集系统就能帮助癌细胞比巨噬细胞表现得更好,从而就能癌细胞占据上风,最终这种铁离子捕获不仅会促进癌细胞存活,而且还能帮助癌症不断进展。后期研究人员还将继续深入研究基于本文研究结果开发出更多治疗转移性癌症的新型靶向性疗法。6.Science:揭示纽约市首批确诊的COVID-19病例主要来源于欧洲和美国其他地方,而并非中国doi:10.1126/science.abc1917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首次对SARS-CoV-2进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美国纽约市首批确诊的COVID-19病例主要来源于欧洲和美国其他地方。相关研究结果于2020年5月29日在线发表在Scienc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Introctions and early spread of SARS-CoV-2 in the New York City area”。这项研究首次追踪了这些病例的来源,并表明纽约市的SARS-CoV-2疫情主要是通过美国和欧洲之间未经追踪的传播引起的,而支持从中国或亚洲其他地方直接引入的证据并不充分。这些研究人员还记录了在此期间SARS-CoV-2在纽约市的早期社区传播。纽约市已经成为美国SARS-CoV-2感染的主要疫情中心之一,在这个大都市地区有近17000人死亡。了解这种病毒何时来到纽约,以及它的传播路线,对于评估和设计遏制策略至关重要。7.Science:气候的局部变化不太可能导致早期的COVID-19大流行doi:10.1126/science.abc2535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气候的局部变化不太可能主导COVID-19的第一波疫情。他们发现大量的人仍然容易受到导致COVID-19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毒株的影响,而且这种病原体的传播速度意味着气候条件只可能对目前的感染率产生影响。相关研究结果于2020年5月18日在线发表在Scienc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Susceptible supply limits the role of climate in the early SARS-CoV-2 pandemic”。论文第一作者兼论文通讯作者、普林斯顿大学普林斯顿环境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助理Rachel Baker说,“我们预测更温暖或更潮湿的气候不会在COVID-19疫情的早期阶段减缓这种病毒的传播速度。我们确实观察到气候对COVID-19疫情的规模和时间有一定的影响,但是总地来说,由于人群中有如此多人存在易感性,无论气候条件如何,这种病毒都会迅速传播。”Baker说,这种病毒在巴西、厄瓜多尔、澳大利亚和其他热带和南半球国家的迅速传播---这种病毒在夏季开始流行的地方---表明较暖的环境确实无助于阻止COVID-19疫情。8.Science:科学家发现机体衰老的两种途径 并为有效促进机体长寿提供了新见解doi:10.1126/science.aax9552日前,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Science上题为“A programmable fate decision landscape underlies single-cell aging in yeast”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解开了机体衰老之谜背后的关键机制,文章中,研究人员发现了在衰老过程细胞游历的两种不同路径,同时设计出了一种新方法来对这些过程进行遗传编程从而延长机体的寿命。我们人类的寿命是由机体细胞的衰老所决定的,为了理解是否不同的细胞是否会以相同的速度和相同的原因老化,研究人员对酿酒酵母的老化进行了研究,酿酒酵母是一种用于研究衰老(包括皮肤和干细胞的衰老途径)机制的可操控的模型。研究者发现,携带相同遗传物质并处于相同环境中中的细胞会以截然不同的方式来衰老,而其命运也会通过不同的分子和细胞轨迹进行展开,利用微流体、计算机模型和其它技术进行研究后,研究者发现,大约一半的细胞会随着细胞核核仁的稳定性下降而衰老,核仁是细胞核DNA的一个特殊区域,在其中会合成产生蛋白质工厂的关键组分,相比之下,另外一半的细胞老化则是由于线粒体的功能障碍所致。在机体生命早期,细胞便踏上了核仁或线粒体的途径,并能在整个生命周期中通过衰老和死亡来遵循这一机体衰老的途径,在控制中心中,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引导这些衰老过程的主要回路,研究者Nan Hao说道,为了理解细胞是如何做出决定的,研究人员识别出了机体每种衰老途径背后的分子过程以及这些衰老途径之间的关联,最终揭示了一种控制细胞衰老的分子回路,这就类似于控制家用电器的电路一样。随后研究人员通过联合研究开发出了一种新的衰老景观模型,这样他们就能操控并最终优化这种老化模型,计算机模拟技术则能够帮助研究者通过修复DNA的方式来重编程主要的分子回路,并能开发出一种以显著延长机体寿命为主要特征的老化途径。本文研究中,研究人员提出了合理设计基因或基于化学的疗法来重编程人类细胞衰老的可能性,其目标在于选择性地减缓人类的衰老并延长人类的寿命。9.Science:对SARS-CoV-2 S刺突蛋白进行位点特异性的聚糖分析doi:10.1126/science.abb9983β冠状病毒成员SARS-CoV-2---一种导致COVID-19的病原体---的出现对全球人类健康构成了重大威胁。疫苗开发的重点是体液免疫反应的主要靶点--介导细胞进入和膜融合的刺突(S)糖蛋白。SARS-CoV-2 S基因编码每个原体上的22个N连接聚糖序列子(N-linked glycan sequon),这些聚糖序列子可能在蛋白质折叠和免疫逃避中发挥作用。在一项新的研究中,通过使用一种位点特异性的质谱方法,Yasunori Watanabe等人揭示了重组SARS-CoV-2 S免疫原上的聚糖结构。这种分析使得能够绘制这种病毒的三聚体S蛋白的聚糖加工状态图。这些作者展示了SARS-CoV-2 S聚糖与典型的宿主聚糖加工的不同,这可能对病毒病理生物学和疫苗设计有影响。10.Science新发现!巨大噬菌体或拥有一种能进行理想基因编辑操作的迷你Cas蛋白—CasΦ蛋白!doi:10.1126/science.abb1400近日,一篇刊登在国际杂志Science上题为“CRISPR-CasΦ from huge phages is a hypercompact genome editor”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巨大噬菌体(megaphages)或许拥有进行理想基因编辑的mini-Cas蛋白。CRISPR-Cas9和其相关的基因编辑工具的核心DNA切割蛋白最初来自于细菌,但最新发现的多种Cas蛋白显然是在感染细菌的病毒中进化而来的;新的Cas蛋白是在已知最大的感染细菌的病毒(噬菌体)中发现的,同时其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紧凑的工作Cas突变体,其只有Cas9蛋白尺寸的一半左右。更小、更为紧凑的Cas蛋白往往更容易被运送到细胞中进行基因编辑,因为其能被装入较小的运输载体中,目前最流行的一种运输载体就是腺相关病毒(AAV),超级紧凑的Cas蛋白也能在AAV内部为其它额外的“货物”留出空间,作为目前已知的最小的Cas蛋白,研究者新发现的CasΦ(Cas-phi)在被运输到细胞中来操纵作物基因或治疗人类疾病时,其要比当前的基因编辑工具更加具有优势。研究者Patrick Pausch说道,腺病毒是运输基因载体完美的特洛伊木马,其能非常容易地对病毒进行编程并使其到达身体几乎任何部位,但你智能将一个很小的Cas9装入这样的病毒中来对其进行运输,如果有另外一种相比Cas9而言更为紧凑的CRISPR-Cas系统,那么就有足够的空间来容纳其它额外的元件,不同的蛋白质就会融合到Cas蛋白、DNA修复模板或其它能调节Cas蛋白并控制基因编辑结果的因子中。很显然,这些巨大噬菌体能利用CasΦ蛋白来诱骗细菌去抵御病毒,而不是自己。11.Science:我国科学家利用古DNA探究中国北方和南方的人口迁移和杂居doi:10.1126/science.aba0909人类进入中国和在中国境内流动的历史,仅凭考古调查或对当代人的基因研究很难确定。Yang等人对9500年前至300年前中国境内的26个人进行了DNA测序。对这些人以及之前测序的古代人和代表全球人口的现今基因组的分析表明,中国北方和南方的古人类出现了分裂。新石器时代的中国北方古人类与现代东亚人最为接近,而来自中国南方的古人类与现代东南亚人的关系最为密切,并表现出与现代南岛语族人的亲缘关系。这些结果表明,在新石器时代曾有过一次民族的南迁和杂居,从而形成了现代东亚的人口。
科研绘图有针对性投稿,会事半功倍文:KEKE/SCI-HUA.com科画上一期科画介绍了国际期刊及影响因子排名,详情见最新科研期刊影响因子排名,各期刊投稿插图解读,SCI收录神速本期SCI-HUA科画介绍的是国内SCI期刊及形象因子Top10。1.CELL RESEARCH2017-2018影响因子15.393《CELL RESEARCH》中科院主管的一份月刊, 期刊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细胞生物学的基础研究方面具有国际权威性和广泛的研究领域,包括细胞生长、分化与凋亡、信号转导、干细胞生物学与发育、染色质、表观遗传学与转录、小RNA功能与机制、癌症生物学、免疫与分子发病机制,分子和细胞神经科学,植物细胞生物学,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2.FUNGAL DIVERSITY2017-2018影响因子14.078中文名《真菌多样性》,由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主办。2011年3月,昆明植物研究所与泰国菌类研究基金会主任、《真菌多样性》创刊人 K. D. Hyde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合作办刊。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在真菌特别是高等真菌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有较好的积累,建立了我国第二大真菌标本馆,在真菌系统学、真菌化学、真菌资源开发利用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创新成果。期刊的宗旨和定位是:发表真菌学科高水平的创新性研究成果,特别是在真菌多样性、系统学、分子系统发育及进化等方面的重要原创性研究论文,促进真菌学的发展和国际学术交流。.3.Bone Research2017-2018影响因子12.354《Bone Research》成立于2013年。编委会由国际杰出科研人员组成。主编是四川大学周学东教授,创始编辑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徐曹教授,执行主编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Thomas L. Clemens教授。副编辑由国内外骨科学的顶尖研究人员组成。期刊专注于骨骼生物学,病理生理学和再生的基础和临床方面,并支持基本调查和骨骼相关临床研究的最重要发现。该期刊的目的是促进全球传播骨相关生理学,病理学,疾病和治疗方面的研究。4.National Science Review2017-2018影响因子9.408《National Science Review》(《国家科学评论》)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办。是一本科研行业评审类期刊,主旨为回顾中国和世界各地科技的前沿发展。期刊涵盖自然科学的所有领域,包括物理和数学,化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材料科学和信息科学。主编为白春礼院士,常务副主编为蒲慕明院士,编委会由153名国际知名科学家组成,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占46%,国际编委占41%。5.Molecular Plant2017-2018影响因子9.326Molecular Plant创刊于2008年,由Molecular Plant上海编辑部与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OUP)合作出版。由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IPPE)与中国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CSPP)主办,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生命科学期刊社承办。6.Nano Research2017-2018影响因子7.994《NanoResearch》由清华大学主办,清华大学出版社和施普林格公司合作出版。是一份经过同行评审的国际和跨学科研究期刊,专注于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的各个方面。为读者提供了一系列极具吸引力的权威和综合评论,以及通信和全文格式的原创前沿研究。7.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2017-2018影响因子7.551由中国免疫学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共同主办,由曹雪涛院士和田志刚院士共同主编。是我国免疫学领域唯一的SCI期刊,2010年加盟自然出版集团(Nature Publishing Group, NPG)。目前已被全球著名数据库收录,其中包括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美国《化学文摘》、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MEDLINE/PubMed》、美国《SCImago》、《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期刊涵盖涵盖基础免疫学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了我们对宿主免疫反应的最新信息和进展,包括体外和体内免疫反应。8.Protein & Cell2017-2018影响因子6.228《Protein&Cell》 是一本同行评审的国际期刊,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生科院和中国生物物理学会联合创办,由Springer负责海外发行。发表文章有关生物学和生物医学多学科领域最新发展,期刊重点是蛋白质和细胞研究。该学科领域包括但不限于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细胞生物学,肿瘤学,遗传学,免疫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神经科学,干细胞,植物科学,蛋白质科学,结构生物学和转化医学。此外,期刊还提供有关中国研究政策和资金趋势的最新研究重点,新闻和观点以及评论。9.Journal of Molecular Cell Biology2017-2018影响因子5.595《Journal of Molecular Cell Biology》是国际同行评审的期刊,由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共同主办。期刊专注于分子和细胞生物学之间的横截面的跨学科研究以及生命科学等学科,比如干细胞研究,信号转导,遗传学,表观遗传学,基因组学,发育生物学,免疫学,癌症生物学,分子发病机制,神经科学和系统生物学。JMCB的文章反映了当前生命科学学科的融合趋势,有助于传播具有不同寻常意义和广泛科学兴趣的研究结果。
原标题:锐参考|驳斥阴谋论!世界三大学术期刊集体为中国发声——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照出多少真面目。连日来,西方一些政客,为掩盖自身抗疫不力日夜奔走“甩锅”,编织各种谣言,抹黑攻击中国。与此同时,另一股声音正在集结——《自然》杂志、《科学》杂志、《柳叶刀》杂志,三份顶级学术期刊连续几个月来积极评价中国抗疫举措取得成效。面对饱含偏见与歧视的“政治病毒”,这三份学术界分量十足的期刊,正在以科学的名义发起攻势——《自然》、《科学》:中国为世界争取宝贵时间!“如果没有这些非药物干预措施,中国境内的新冠肺炎病例或将增长67倍。”5月4日,英国《自然》杂志网站发布题为《中国非药物干预措施(NPI)对新冠疫情的影响》一文指出,中国实施的三类非药物干预措施,有效控制了疫情在中国的发展,同时也为全球赢得了宝贵的“窗口”。▲《自然》杂志网站截图研究介绍,三大类非药物干预措施包括:城际旅行限制,病例的早期识别和隔离,以及人员接触限制和社交疏远措施。除了为中国有效遏制境内疫情点赞,研究也强调,如果中国采取的非药物干预措施比实际实施时间晚1周,病例可能较目前增加3倍;如果晚3周,则病例可能较目前增加18倍。这篇研究,由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复旦大学、武汉疾控中心、美国哈佛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等多个研究团队成员共同撰写。利用大量数据,进行建模,分析得出结论。值得一提的是,多国科研团队合作完成的这篇干货满满的论文,被《自然》杂志网站以“加速预览”的形式发布。根据惯例,对于具有影响力的重要研究成果,《自然》会在排版之前,以“加速预览”的形式先行在线发布论文,以便读者能尽快了解相关研究成果。无独有偶,另一篇重量级学术期刊《科学》杂志网站也在5月8日更新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中国实施严格隔离措施,有效减缓了新冠肺炎疫情发展。▲《科学》杂志网站截图研究对2019年12月31日至2020年2月19日期间武汉控制措施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并指出:“关闭全市公共交通和娱乐场所、禁止公众集会等措施综合起来,避免了数十万例感染病例”。自疫情暴发以来,以中国抗疫举措为对象的研究一直不停,而在科学结论面前,《自然》、《科学》等学术期刊也多次将中国视为榜样。早在3月17日,《自然》杂志就刊文探讨中国应对疫情的举措能给世界带来什么启发。在看到中国采取严格隔离,感染人数明显下降后,文章援引明尼苏达大学传染病专家迈克尔的话称赞道,“中国这些对人口流动的严格限制非常成功”。《柳叶刀》主编:世界应该感谢中国在《自然》、《科学》纷纷以科学之名,为中国抗疫举措点赞的同时,英国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主编力挺中国抗疫努力的采访视频,正在海内外“刷屏”。5月1日,《柳叶刀》主编理查德·霍顿在接受中国国家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政府在面对紧急情况时封锁武汉的果断决定,为世界赢得时间,也向其他国家展示了应该如何应对疫情的紧急威胁。“所以我认为应该感谢中国在武汉抗击疫情中做出的努力。”他说。对比之下,霍顿也批评部分西方政府做法称,西欧国家此前将病毒视为类似流感病毒,认为这种病毒可以在人群当中传播,引起国内的群体免疫之后就能保护民众,但实际上这是严重判断失误。“中国是对的,我们是错的。”他直言不讳地表示。这并不是《柳叶刀》第一次呼吁向中国学习。早在3月6日,《柳叶刀》发表社论,认为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上,各国政要可以从中国的经验中学习。4月18日,《柳叶刀》又一次发声称,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得到迅速遏制令人印象深刻,为其他国家树立了令人鼓舞的榜样。而在最新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霍顿则更进一步,向近来被部分政客热炒的阴谋论“猛烈开炮”。他表示,指责中国是新冠肺炎疫情的源头是“无益”和“不公平的”。霍顿还特别举例称,中国科学家在今年1月24日就发表关于新冠病毒论文,“白纸黑字”地告诉世界各国“请立即采取行动遏制新冠病毒蔓延,疫情很紧急,很危险”。“中国并不希望出现这种流行病。这种流行病不是中国造成的。它就是发生了。”他说。肯定中国抗疫成果、呼吁向中国学习,反省自身抗疫不力,这番有理有据、客观公道的点评,也引发了不少外国网友的共鸣。及时共享疫情信息:中国发布952篇论文报告事实上,疫情期间,科学界屡次发起行动,点赞中国抗疫举措、驳斥抹黑中国的阴谋论,成为舆论场上一股“拨乱反正”的强劲势力。当“中国实验室泄漏病毒”的虚假消息开始被热炒时,27名全球顶尖公共卫生领域科学家就曾于2月18日联名刊登声明,强烈谴责网络上流传的关于新冠病毒的阴谋论。当借由病毒污名化中国的杂音甚嚣尘上之际,《自然》杂志4月连续三天发文,为自己曾将新冠病毒错误地与中国、武汉相关联,道歉担责。▲《自然》杂志网站截图“病毒不会歧视——我们所有人都有风险。”《自然》杂志疾呼道。实事求是、尊重科学是各国学者力挺中国的原因。与此同时,中国学者们于第一时间分享研究成果、抗疫努力的做法也广受好评。据统计,截至5月8日,科技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科协、中华医学会联合搭建的新冠肺炎科研成果学术交流平台共有124种期刊上线,论文和报告952篇,总阅读数超过297万次。5月6日,中国科研团队又在《科学》杂志发布全球首个新冠疫苗动物实验结果。研究显示,此次使用的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在恒河猴模型中安全有效。▲《科学》杂志网站截图特殊时期,尽管偶有夹杂着政治、偏见、歧视的阴谋论出现,但中国用行动证明,相互交流、彼此借鉴,才是正道。正如一位中国网友所说的那样:“公平、正义的声音,终将成为人类共同的呼声。”来源:参考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