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书讯」当代中国世界经济学研究(1979-2019)爱之岛

「书讯」当代中国世界经济学研究(1979-2019)

内容简介本书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者在世界经济学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全书从世界经济学、靠前金融、靠前贸易、靠前投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达国家经济、转型经济学、世界经济史、优选经济治理和世界能源等几个主要方面综述了中国学者的研究历程、方法演进、学术争鸣和学术变迁。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论文和著作的回顾,读者可以了解中国学者在世界经济学领域的耕耘与沿革,了解中国世界经济研究在研究重点、研究领域和学科建设上的历史发展轨迹。对于教学和科研,对于不同学科的交流与合作,以及对于总结中国当代世界经济学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具有参考价值。主编简介张宇燕(1960-),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世界政治与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国社科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首席专家。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委员,外交部国际经济金融咨询委员会委员,商务部经贸政策咨询委员会专家,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会长、新兴经济体研究会会长。目录序言 1第一章 世界经济学 1第一节 从无到有创建世界经济学 1第二节 由浅入深探讨世界经济学基本规律 12第三节 两个世界体系的经济学视角 18第四节 坚持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 33第五节 承前启后的世界经济学 37第二章 国际金融问题的研究 46第一节 国际货币体系研究 46第二节 汇率问题研究 63第三节 国际金融危机研究 75第四节 国际资本流动研究 84第五节 国际金融监管研究 88第三章 国际贸易 97第一节 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贸易理论的简历和发展 97第二节 “入世”前中国国际贸易学科研究的主要问题 102第三节 “入世”后中国国际贸易学科研究的主要问题 119第四章 国际投资第一节 对外直接投资 147第二节 外伤直接投资 157第三节 跨国公司 168第四节 外汇储备投资 176第五节 主权财富基金 184第六节 国际投资规则 190第五章 发展中国家经济 201第一节 改革开放后的发展经济学研究 202第二节 主要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发展 219第三节 “金砖国家”研究综述 241第四节 “一带一路”研究综述 251 第六章 发达国家经济 257第一节 区域一体化的理论基础与发展格局 257第二节 区域一体化及其经济政策 274第三节 经济增长及区域一体化的进展 298第七章 转型经济学 314第一节 转型经济学的形成、发展与演变 314第二节 转型经济学讨论与研究的主要问题 327第三节 转型经济学的学科进展与前沿问题 343第四节 转型经济学的学科定位与未来发展 353第八章 世界经济史 361第一节 从“外国经济史”到“世界经济史”:学科的出现和奠基 362第二节 空前活跃地引进国外经济史著作 367第三节 学会和研究机构的发展 375第四节 日益紧密联系理论和现实,开展经济史重大问题的探讨 380第五节 世界经济史研究前景展望 403第九章 全球经济治理 407第一节 全球经济治理研究总论 407第二节 全球经济治理议题变迁 420第三节 中国与国际货币金融治理 440第十章 世界能源 462第一节 石油市场与价格 462第二节 能源贸易 474第三节 能源跨境投资 482第四节 能源转型与清洁能源发展 492第五节 全球能源治理 499第六节 能源安全 504第七节 能源政策 508(出版信息:《当代中国世界经济学研究(1979-2019)》,张宇燕编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9月1日出版。)延伸阅读:【世界经济年鉴】世界经济学2019年最佳论文TOP10候选论文摘要《世界经济年鉴》重磅发布:改革开放40年40本世界经济学年度图书榜单《世界经济年鉴》关注期刊文献发表概况(2019年第3季度)【世界经济年鉴】 世界经济学论文清单说明(2019年第2季度)【世界经济年鉴】 世界经济学论文清单说明(2019年第1季度)【刘仕国】《世界经济年鉴》:世界经济学的“清明上河图”【目录】《世界经济年鉴2017年》【目录】《世界经济年鉴2016》【世界经济年鉴】 世界经济学2015年十佳论文榜单【目录】《世界经济年鉴2016》【世界经济年鉴】 世界经济学2015年十佳论文榜单

北京会

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发布《2019年世界经济分析报告》

1月19日,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宏观分析组召开《2019年世界经济分析报告》新闻发布会。报告指出,2018年世界经济在“大摩擦”和“大调整”中总体实现稳定增长,增速与上年基本持平。但与2017年各国经济同步强劲回升不同,2018年全球经济增长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分化。除美国等少数国家增速持续提升外,大多数经济体经济增速均出现了一定回落,全球经济下行迹象值得警惕。报告预计,全球经济在2019年仍能维持缓慢增长态势,但伴随着全球贸易摩擦对经济传导的加剧,不排除2020年将导致经济增长出现下滑的可能。据预测,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将分别为3.41%和3.32%。报告认为,虽然美国经济延续了强劲上升势头,但是其外部性是相当负面的,是一种损人利己的“景气”。报告提出,2018年底美股连续大跌、利率倒挂等诸多现象,都预示着美国经济可能已经见顶,这对全球经济形势、宏观政策、资本市场、中美贸易摩擦等将产生深远影响。报告深入分析了当前世界百年未有大变局的内涵及其影响,指出世界大变局既意味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已发生深刻转变,也意味着全球多边主义体制正酝酿深刻调整,更意味着现有国际体系和全球秩序亟待深刻转型和重塑。这些历史性的大调整大变革,将从技术、结构、规则、体系等各个层面深刻影响未来较长时期的世界经济走势和经济全球化进程。面对世界大变局,中国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些中国理念和中国智慧,将对世界经济、国际秩序与中国自身发展产生极其长远而深刻的影响。报告还强调,随着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但中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稳中求进的态势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且新时代的新变量、新动能、新空间、新布局,为新时代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动力、新机遇、新前景。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战略机遇期,需要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构建全方位发展新格局,在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中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日报上海分社)来源:中国日报网

始吾弗信

世界经济研究领域征文启事

你,和经济,密不可分。读中国经济,关注经管世界!【资源】精美简历模板+自荐信+面试技巧免费共享来源:经济管理杂志社《经济管理》2021年度专题征文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为庆祝建党100周年,同时推动学术界深入学习、领会、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本刊在管理学领域征集以下重大选题,作者可根据研究内容自拟题目:1.百年来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历程中的领导与管理实践探索及理论创新2.百年视域下东方管理学的发展与创新3.国资国企改革与加快打造世界一流企业(与国资委宣传局联合征文)4.新发展格局下的企业战略选择与经营管理创新5.新经济社会背景下的劳动就业与企业发展6.数字经济与管理理论创新7.新型举国体制与关键核心技术突破8.新形势下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与管理问题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研究10.乡村振兴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请作者通过本刊网上投稿系统投稿,并在投稿标题处括号标注“建党100周年征文”;论文格式、体例等参见本刊网站“投稿须知”。截稿时间:2021年10月31日。本刊将组织专家对征文进行集中评审,符合要求的,优先安排发表。《经济管理》编辑部2020年12月8日【遇见·爱】经管世界公益交友平台-人工智能匹配

茅趸王

《经济研究》创刊65周年《经济学动态》创刊6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10月24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主办,经济研究杂志社和经济学动态杂志社承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协办的“后疫情时期的经济高质量发展:面向2025年的中国经济——《经济研究》创刊65周年《经济学动态》创刊6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学部委员蔡昉在发言中表示,新冠肺炎疫情之后,世界经济复苏趋势的形态,目前比较一致的观点是“K型”曲线,即指在一个经济体中,一个群体迅速从疫情的经济影响中恢复过来,走出K字上半截的上升趋势,而另一个群体则会陷入长期的经济困境,走出K字下半截的下降趋势。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学部委员高培勇认为,围绕疫后和“十四五”时期的中国经济,学术研究可能呈现两方面变化。其一,新发展核心与灵魂要义在于统筹发展和安全,不管谈论疫后还是谈论这次新发展格局,统筹发展是一个绕不开的主题。新发展格局这一表述的背后,是为什么要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为什么在这个时点上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这是在我们国家的经济安全受到威胁的背景条件下,作出这样的一个部署。新发展格局凸显强调的是安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灵魂和核心意义就在于统筹发展和安全。今后的经济发展必须是在安全和发展两个方面做统筹、做平衡。从疫后,从“十四五”开始,我们的考量范围至少是双层的,既要考虑到发展,又要考虑到安全。其二,在疫后、在“十四五”时期,不能就新发展格局而讨论新发展格局,也不能脱离党的十八大以来所提出来的一系列新思想、新理论,而谈论构建新发展格局问题。党中央对党在改革开放以来所提出的一系列理论成果做了11项概括。其中,9项是对疫前所提出的经济理论新思想的高度概括。而关于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发展理论,以及关于统筹发展与安全的理论,则是在疫情期间提出的,从而形成了“9+2”的格局。这事实上是在既有理论研究成果肩膀之上的理论与实践的创新,是一个完整的理论。因此,中国经济研究可能呈现两个突出变化。一是要统筹发展与安全,二是要试图构建一个完整的中国特色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经济研究》主编兼《经济学动态》主编黄群慧在致辞中表示,自创刊起,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期刊方阵的“双子星”,《经济研究》和《经济学动态》一直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推动和繁荣中国经济学研究为已任,立足中国现实,坚持学术性、时代性、创新性、前沿性,见证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以及理论与政策的探索,忠实地为经济理论学习与研究者、经济政策制定与执行者以及关心中国经济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服务,为中国的经济理论体系构建和经济学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经济报告(2020):大变局下的高质量发展》发布仪式同步举行。该报告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集体撰写的第一本年度中国经济报告,主题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并将该问题置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进行思考研究,尤其是聚焦“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来源:经济参考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担架队

推动新时代世界经济研究新发展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深入,我国对外开放水平提升到新阶段。扩大开放不仅意味着向外商、外资开放更多的中国市场,也意味着中国企业和产品要更多地“走出去”,更加深入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对外开放的新局面为世界经济研究创造了新机遇,也提出了新要求。在我国的经济学学科分类中,世界经济是专门研究国家与国家间、国家与全球间经济关系,以及全球经济内在机制、规律和客观变动趋势的经济学分支学科。由于各国经济各具特色,在国际经济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各不相同,因此除了关注一般的开放经济运行规律外,世界经济还是一门国别特色浓厚的学科。全球经济治理、区域经济合作以及国别经济等都是世界经济学科的研究范畴。长期以来,世界经济学科的研究重点是国别经济,对我国与全球经济间的互动研究较少。研究世界经济是为了更好地把握世界经济运行规律,服务于我国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因此随着我国经济在全球经济分工体系中地位及互动关系的变化,世界经济学科在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方面都要做到与时俱进。通过对比,笔者认为,当前我国世界经济研究与过去相比面临着几个方面的变化。从研究目的看,世界经济研究从单向地向国内介绍国外先进经济发展经验转至讲好中国故事与学习国外经验双向并重。改革开放初期,我们研究世界经济的主要目的是向发达经济体学习成功经验、研究外部环境的变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实现趋利避害。时至今日,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及全球最大的商品贸易国,全球市场时刻都会感受到中国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对外开放也将会面临更加复杂的外部环境变化,世界经济研究已经进入双向交流的新阶段。随着我国对外文化交流日益深入,越来越多的国外留学生来华求学。一些来自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学生,热切希望能从中国学习到帮助本国经济崛起的经验。但是由于国内研究对中国成功经验总结不足,出现了一些来华留学生在中国学习欧美经济的情形,与这些留学生来华求学的初衷相背离。因此,无论是从总结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还是推动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角度,从中国视角出发研究世界经济都具有迫切的需求。从研究内容看,对外国经济的研究正由信息收集向深入研究过渡。在信息尚不发达的年代,世界经济作为以国别研究为主的学科曾经在经济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国别研究为主要内容的世界经济却面临逐渐衰落的尴尬局面。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随着互联网和商业数据库的普及,一些基础性的信息可以方便获取。同时随着我国与国外经济交往的不断深入,我们需要对各国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方面的知识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而不是停留在简单了解的层面。尽管我国在改革开放40年中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但是对中国经济的研究和对中国经济成功经验的总结还不系统。中国经济的巨大成功无疑应该归功于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总结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主要应该总结在过去40年间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而不是站在主流西方经济学既定立场上挑剔中国做错了什么。显然在这一方面,国内的研究还比较欠缺,尚未总结出可以向新兴市场国家进行系统性介绍的经验。从研究方法看,世界经济研究正面临着一场方法论的变革,从单项传导的小型国家模型向双向互动的大型国家模型过渡。当我国经济规模较小时,世界经济研究的重点是国际因素变化对我国经济的传导和影响。在多数研究中,我国经济被看作国外因素变化的被动接受者,只有外部因素对国内的冲击和传导,没有国内因素变化对国际市场的反作用。这种分析方法是典型的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小型开放经济模型,只在我国经济变化对世界市场的反作用小到可以忽略的程度时才近似适用。当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商品贸易国,中国经济也成为世界市场上不容忽视的力量。不仅仅是国际市场环境变化会影响中国,中国市场供需调整也会对国际市场造成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无论在产品市场还是金融市场都是普遍存在的。我国已经不仅仅是国际价格的接受者,而是正逐步演变为国际价格决定的参与者。这种参与的程度与日俱增,并逐步从产品市场扩展到金融市场。因此小型开放经济模型视角将逐渐淡出我国的世界经济研究,取而代之的是大型开放经济模型。相较中国经济问题的研究,对国别经济研究的挑战性更加艰巨。由于国内的研究者缺乏对研究对象国经济的直观感受,这给研究造成了客观困难。此外,现有科研体系与深化国别经济研究目标的兼容性有待提高。在以学术论文为导向的考核体制下,能否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科研人员的选题方向。由于难以转化为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国别研究选题,特别是非主要国家的研究问题,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处于被我国高校忽视的地位。随着我国对海外国别经济研究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国内科研机制也在不断创新,越来越多的智库等新兴科研机构加入到世界经济和国别经济的研究中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世界经济研究将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教授)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范志勇获取更多学术资讯 请关注中国社会科学网官方微信公众号cssn_cn。

等候室

「SSCI投稿经验系列之五」经济学的好期刊来了!

应广大粉丝的要求,梅小森今天为大家推荐的是SSCI期刊投稿经验系列,适合有经济学相关学科背景的同学和老师们投稿!如果你喜欢“SSCI投稿经验系列”,欢迎留言评论,和梅小森互动,告诉我们你感兴趣的期刊,我们会全力帮你一探究竟。今天梅小森给你介绍的是《 Asian Economic Journal 》《亚洲经济杂志》《亚洲经济杂志》详细介绍了与东亚有关的经济学广泛主题,包括国际比较和国家研究。它是理论家、实践者和研究人员之间进行辩论的论坛,并发表了高质量的理论,经验和政策导向型著作。《亚洲经济杂志》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促进研究人员之间的信息交流,并为经济学家提供了与时俱进的与时俱进的机会,使他们能够及时了解与东亚有关的经济学研究。对于那些对亚洲研究感兴趣的人来说,这种至关重要的信息使《 亚洲经济杂志》成为必不可少的资源。......期刊官网: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journal/14678381那么被这本期刊收录的论文选题和主要内容是什么呢?下面,梅小森就为大家找来了《亚洲经济杂志》最近发表的成果!梅小森选的这两篇论文都很有实际运用价值,希望给大家启发。附上最新期刊目录:梅小森了解到《亚洲经济杂志》近期的论文选题包括:经济一体化跨国公司与全球经济经济增长与收入差距全球失衡绿色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灾害经济学印度尼西亚经济经济学专业和教学交流汇率和货币危机金融机构和市场企业行为粮食和农业政策增长和生产力家庭行为国际贸易和贸易政策国际投资和资本流动供应链劳动和人力资源经济学宏观经济管理自然资源和环境经济学贫困与收入分配公共部门服务部门腐败与发展......以上就是这期的全部内容!【SSCI期刊投稿经验系列】将持续更新,敬请期待!另外,2020年第一届传播、创新与经济管理国际会议正在广泛征稿,会议论文集提交CPCI检索和EI检索,各位老师和同学们不要错过!“2020年第一届传播、创新和经济管理国际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munication, Innovation and Economic Management)将于2020年8月30日(星期日)以网络在线形式召开,大会将为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提供一个交流和研讨的高水平平台来分享他们的卓越成果,探索研究领域内的热门问题,交换新的经验和技术。研讨会提交的论文都将由会议技术委员会进行同行评审。研讨会的会议论文集将由梅森出版集团(Mason Publish Group)正式出版,并提交CPCI检索和EI检索。官方邮箱Email:ICCIEM2020@163.com完整版《私募股权特征、公司治理与公司价值:来自中小企业的经验证据》《韩国教育回报的性别差异与性别工资差距无关》

风之音

IMF世界经济研究部主任: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中国经济对全球复苏至关重要

10月13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20年全球经济增速为-4.4%,收缩幅度小于6月份的预测。IMF预计中国今年经济增长1.9%,是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明年有望实现8.2%的增速;预计美国今年经济将萎缩4.3%,明年增速3.1%。基金组织警告,全球经济活动恢复到疫情前水平依然道阻且长,而且极易出现倒退。IMF世界经济研究部主任纳巴尔在接受第一财经专访的时候,也肯定了中国经济迅速反弹在全球经济复苏中发挥的关键作用。

其视颠颠

创造世界经济更加美好的明天

6月28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四次峰会在日本大阪举行。习近平主席出席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二十国集团要坚持改革创新,挖掘增长动力;坚持与时俱进,完善全球治理;坚持迎难而上,破解发展瓶颈;坚持伙伴精神,妥善处理分歧。习近平主席宣布,中国将进一步开放市场,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创造世界经济更加美好的明天不懈努力。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引起与会各界人士热烈反响。“为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在世界经济处于关键时刻发出的强有力的声音,必将为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为各国人民过上幸福生活带来希望。”日中科学技术文化中心会长村田吉隆表示,习近平主席提出要完善全球治理,对世界贸易组织进行必要改革,体现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当今世界经济建立在自由贸易和多边主义基础上,公平贸易应得到切实维护,“习近平主席的主张回应了国际社会的关切,为世界经济长远发展注入正能量”。加拿大多伦多大学G20研究项目主任约翰·科顿自2008年以来一直密切关注G20峰会。在他看来,当前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持续蔓延,习近平主席在G20大阪峰会上作出中国将进一步开放市场的坚定承诺,不仅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凝心聚力,也在维护多边主义、引导经济全球化朝正确方向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世界各国都将从中受益。约翰·科顿将中国在G20平台上发挥的作用作为重要研究课题。他说:“中国为G20机制可持续发展贡献重要力量,在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习近平主席宣布中国将进一步开放市场,可见中国正以更大的开放拥抱发展机遇,以更好的合作谋求互利共赢。”沙特阿拉伯研究出版集团负责人穆罕默德·法赫德说,通过共建“一带一路”,中国与包括沙特阿拉伯在内的许多国家开展务实合作,在实现自身发展进步的同时,也让世界各国受益。因为看重中国市场,不少沙特阿拉伯公司到中国寻求发展。“习近平主席宣布的重大举措,是重大利好。越来越开放的中国无疑将为其他国家提供巨大机遇。”“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强调弘扬伙伴精神,本着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态度,平等协商、求同存异、管控分歧、扩大共识,我对此十分赞同。当前形势下,多边主义是唯一正确的选择。”加拿大国际治理创新中心执行董事托马斯·伯恩斯表示,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不容乐观,中国坚定捍卫多边主义,习近平主席强调G20领导人“有责任在关键时刻为世界经济和全球治理把准航向”,这将有力推动各方齐心协力,引领世界经济走出困境。“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和全球治理的稳定源”“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内涵丰富、面向未来,把脉世界经济形势,找到问题根源,开出了好药方。”日本筑波大学名誉教授进藤荣一表示,“即将发布2019年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新设6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大幅削减进口环节制度性成本”“办好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明年1月1日实施新的外商投资法律制度”……习近平主席宣布的一系列中国扩大对外开放新举措,让世界对中国经济未来充满信心。“我特别关注习近平主席有关加强多边贸易体制、落实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等论述,这展现了中国清晰的长远规划,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和全球治理的稳定源。”中欧论坛发起人戴维·戈塞认为,当今世界面临很多难以预测的挑战,中国一方面积极投身应对气候变化多边进程,参与G20等多边机制下的相关讨论;一方面以实际行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强调建设绿色“一带一路”,这些发展理念与行动对中国和世界都有建设性意义。习近平主席指出,二十国集团应该继续发挥引领作用,确保世界经济开放、包容、平衡、普惠发展。《日本经济新闻》印尼籍记者艾尔薇达·玛乌莉娅对此有强烈共鸣。她表示,保护主义让包括东南亚国家在内的众多国家受到冲击,国际社会应充分利用G20等国际合作机制推进投资与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共同维护全球经济稳定。日本庆应大学经济学部教授大西广表示,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令人振奋,让人们认识到“人类从闭塞走向开放、从隔绝走向融合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的深刻内涵,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本报大阪6月28日电 记者王芳、岳林炜、张慧中、刘军国、马菲、王海林、赵益普)

樱铃

创新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当前,中国经济正由高速增长阶段全面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迫切需要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迫切需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6月22日,《经济研究》杂志社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创新经济论坛(2019)在京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就相关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构建中国特色创新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高德步表示,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部署,呼唤和激励着学者们的研究兴趣和动力。在《经济研究》杂志社社长张永山看来,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创新领域非常宏大,需要在有学理支撑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政产学研的综合研究平台,既要有学科的交叉性,同时也要符合国家发展战略,要让学术服务于国家创新经济的建设。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院长林岗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同高速增长相对立的观点进行了批判。他认为,首先,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不一定导致经济增长速度变慢,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其次,投资规模收缩不代表经济增长速度会减慢,因为投资是有周期性的。再次,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竞争力下降、从而影响经济增长速度的观点也站不住脚,衡量劳动力成本要看单位产出的劳动成本,不能光看工资的绝对水平。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安同良认为,未来中国的创新经济学要明确创新的内涵、本质和方向,明确创新经济学的理论范式以及中国的创新路径,同时还要规避创新的障碍、防止过度创新、完善政府对创新的激励规制等。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龙小宁进一步阐释了创新的政策激励与制度环境相关话题。目前,中国促进创新的措施主要分为三部分,分别是直接的政策激励、知识产权保护、总体改善制度环境。其中政策激励的导向性非常强,见效迅速,但有可能产生负面影响。改善制度环境能够提供基础性的保障,产生长期的效果,但是见效较慢,而且只能间接产生影响。推动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发展,实际是要推动法治建设,要形成透明、公平、稳定、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技术突破带来视角转换《经济研究》编辑部主任刘霞辉认为,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或者市场结构,都与其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有很大关联性。中国的经济结构正在由传统的产品生产经济转化为以城市经济为主的服务型经济。人力资本、技术创新、高新技术的普遍运用,成为中国经济的主导力量。智能化创新和服务、网络和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正在不断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服务行为。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认为,人工智能、3D打印等技术领域的突破会对经济学的分析前提产生很大影响。人的生命无限延长会影响经济学的跨期分析,平台经济等新经济的普遍化带来的规模收益递增改变了很多分析理论、分析框架,新经济、新技术、新模式所产生的分布式、嵌入式分工,使传统的中心与外围的斗争模式和谈判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经济学研究及相关政策研究正处于一个革命的年代,需要我们进行视角转换和新思考。加快制造业与贸易创新安徽财经大学副校长冯德连提出,要加快培育中国的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具有地域性、世界性、先进性,能够主导全球价值链,引领世界先进制造业方向。他认为,企业的核心是企业家,企业家对于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形成非常重要。在对中国先进制造业集群进行评估时,冯德连提出,部分先进制造业集群已经具备了国际竞争力,但还存在价值链低端锁定的风险,集群企业主体活力有待加强,先进制造业集群成本居高不下。因此,首先要制定规划,其次是加快集群网络的创新,如促进科技创新、品牌创新以及国际化创新等。南京财经大学副校长张为付认为,实现贸易的创新发展才是硬道理。在宏观层面要主动扩大进口,在中观层面要开拓新的市场,在微观层面要创新外贸的服务模式、运营模式。

2018全球高校经济学研究力排名:中国高校在国际权威期刊论文发表快速增长,仍缺“芯”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正从高速增长阶段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的经济学在这一转变过程中肩负重任。随着“双一流”建设战略方针的贯彻实施,如何构建一个具有全球视野、科学有效的经济学研究评价体系,越来越受到来自于社会各界的期待。记者注意到,在此背景下,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从2017年开始每年定期推出全球高校经济学研究力排名报告,致力于客观全面地呈现世界范围内高校经济学科的研究力水平以及国内相关科研机构的世界位置。7月8日,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发布一项重要成果,即《2018全球高校经济学研究力排名报告》。《每日经济新闻》注意到,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旨在通过报告,给出一个更加科学合理、较少争议的国际经济学科评价体系。报告力求实现前瞻性、科学性、严谨性、时代性、现实性、思想性的有机融合。国内名高校经济学科国际化据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高等研究院院长田国强教授介绍,当前中国几乎所有知名高校都在进行经济学科的国际化,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纷纷去海外引进高质量人才。如何构建一个具有全球视野、科学有效的经济学研究和人才客观评价体系,越来越受到中国高校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期待。因此,该排名的推出,为国内高校打造世界一流经济学科提供历史方位的同时,也便于我国科研主管部门更为科学地考核、评估科研机构,从而为推进和实施世界一流经济学科建设战略提供客观依据,并为学生报考大学及科研机构间人员流动提供有效的参照,促进研究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经济学研究评价体现在多个方面,比如期刊学术论文发表、课题、学术书籍出版、政策报告等。但论文发表数量,特别是在公认的经济学国际顶尖和一流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数量,是评定一个学科最基础、最关键的量化指标,它代表了一个大学、学科的知识贡献水平,是国际学术共同体的重要评议依据,也是具有高引用率和拥有明星级教授的前提条件。当前全球经济学研究机构排名均是基于论文发表篇数。但存在的弊端是,这些排名所纳入的经济学期刊参差不齐,并未进行权重区分,对独立作者和多位作者合作的情况也未加区分,使之排名有失偏颇。《全球高校经济学研究力排名报告》更为立体、科学,具体表现在:在排名依据上,以国际上通常采用的论文发表篇数为基础;在期刊选择上,选取19本国际经济学界公认的综合顶级和分支领域顶级经济学期刊,基于这样高水平经济学期刊而得出来的排名更能客观反映是否属于世界一流经济学科;在期刊权重上,对5本综合顶尖期刊和14本分支顶尖期刊做了不同权重处理;在作者贡献上,根据作者人数和署名单位数对单位得分进行了折算。记者注意到,排行榜采取了期刊+作者综合权重、期刊权重、作者权重和无任何权重四种方法分别进行了排名,以确保排名的科学性。田国强教授介绍,得到的排名结果相当稳健,也应对了该排名的科学性。国际权重期刊论文发表快速增长从榜单动态变化看,整体上大陆高校在近五年来综合排名呈上升趋势。上海财经大学在以上四种方法下都居于全球前60名,在国内处于顶尖水平,凸显了上海财大理论经济学跻身上海市高峰Ⅱ类学科建设计划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同时,近三年排名情况显示,上海财经大学在以上四种方法下始终位居大陆高校第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分别位居第二和第三,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大陆高校排名也稳中有升。究其原因,随着国内经济学科国际化发展的不断推进以及国内高校海归经济学博士人才市场的流动性加大,越来越多的大陆高校在国际重要权威经济学期刊的论文发表实现快速增长,从而在2017年的全球排名中得以突显出来。排行榜基于综合顶尖类(top 5)期刊论文发表情况进行了单独排名。田国强教授强调这个单独排名的地位就像芯片是半导体的心脏一样,结果显示中国大陆高校仍然缺“芯”,虽然近年来在国际顶尖期刊的论文发表进步显著,但近五年发文数的中国第一(6篇)与世界第一(173篇)仍然存在着巨大差距。田国强教授最后表示,一般情况下,评价一个学科的研究水平和实力,通常是拿论文发表数量与质量来考察的,而这只是一个维度,还有其他综合性的维度,比如课题、学术书籍出版、政策报告、同行评价、全球雇主评价等多项因素。我们希望达到的是,根据国际上通常采用发文篇数作为依据的前提下,尽可能做到科学合理、减少争议。全球高校经济学研究力排行榜将每年发布一次,持续跟踪国内高校经济学学科的国际研究力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