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是我国最好的师范大学,位列985、211、双一流建设高校之列。北师大为我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教育人才。那么北师大的硕士毕业生能到哪些大学教书呢?从北师大2018年就业质量报告,可以看出2018年北师大硕士毕业生3384人,其中进入中初教育单位的占到了35.33%,而进入高等教育的只占7.05%,共计158人。再来看看博士毕业生签约单位:与硕士研究生形成巨大反差的是,博士进入初中等教育单位的只有19人,占博士毕业人数的4.38%;博士毕业生进入高等教育单位的有274人,占到了博士毕业人数的63.13%。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出,硕士研究生想进入高校教书,难度还是相当大的。因为现在很多高校招聘教师都要求有博士学历,有的甚至要求有海外学习的经历。即使北师大这样的名校毕业生,进入好的大学教书的机会都很少。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2019年北师大招收2019年度“双肩挑”辅导员,招聘人数仅有2人,在选拔的基本条件里明确规定:全国统招统分且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的2019年应届毕业生。在第三条明确提出来源单位的学科具备一流水平,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看来,硕士研究生进入重点大学的可能性很小。不过,可以考虑三四线城市的普通本科院校,或者独立学院、专科院校,应该还是有机会的。比如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2019年招聘辅导员,任职要求中规定: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思政类、管理类、法律类、教育类、心理学等相关专业。看来北师大硕士研究生进入高校任教的可能性还是有的,关键是看自己如何选择。有的硕士研究生更愿意选择一些知名的重点中学任教,研究生到中学任教一年后,直接晋升一级职称,与本科毕业生相比具有不可多得的优势!你说是吗?欢迎留言,欢迎评论!
曲阜师大新闻中心讯(通讯员:臧付伟 摄影:孙红梅) 10月14日下午,曲阜师大通过视频会议形式召开了2020年研究生导师培训会。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夏云杰出席会议,培训会还邀请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博士生导师、历史文化学院吴佩林教授和博士生导师、物理工程学院李刚教授为全体研究生导师作报告。学校全体研究生导师、研究生辅导员和教学秘书参加了培训会。培训会由研究生处处长李兆祥主持。培训会上,夏云杰结合自己做导师的经历和学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实际对研究生导师提出了四点要求:一要政治素质过硬,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二要业务素质精湛,培养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三要师德师风高尚,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四要治学严谨务实,培养研究生恪守学术道德规范意识。希望各位导师爱岗敬业,勇担责任,对得起“导师“的称号,对得起我们的学生,担学校重任,育高层人才。吴佩林教授和李刚教授分别结合自己学习和指导学生的经历,分享了对“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的理解,以及对导师责任、义务、要求等方面的认识。研究生处副处长王其涛、徐璐,分别就研究生培养、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向全体导师进行了解读。从2015年开始,我校每年在新的导师遴选结束后,都要举行相关培训。今后,首次上岗的导师实行全面培训,连续上岗的导师实行定期培训,这将成为一种常态。
在如今这个工作十分难找的时代,很多大学毕业生都想成为一个教师。不仅仅时因为教师稳定的工作环境,而且这些年来教师的工资也涨了不少。但是近几年来各中学对于教师的学历要求也是非常高的,很多学校都只招收研究生毕业生,那么当老师有没有必要考试师范大学的研究生。答案绝对时肯定的,其实影响还是比较巨大的。首先虽然说只需要有了教师资格证就可以当一个老师了,有的学生虽然不是师范类大学毕业但是也拿到了这样一个证书,所以近几年来教师这个职业竞争也是十分激烈的,通常一个职业会有很多毕业生同时竞争。如果你的能力不够出色很难成功竞选的,这时大部分优秀学校都会优先选择招收师范大学的毕业生。虽然有的中学对于是否是师范类学校毕业没有较大的要求,但是这种学校在工资和福利和那些优秀学校还是有点区别的。而且有这样一部分学生在大学就不是在师范类大学就读,这样其实这些学生并没有教师经验。这样的学生更要报考师范类大学,因为在研究生的学习中不仅深造了自己,也在一方面学习了当教师方面的内容。这样在毕业后不管是找工作还是工作后的教学对你都是由一定方面的帮助的。但是这些师范类大学的研究生也是十分难考的,不仅仅是本校的学生要考,而且也有大量的外校学生报考。所以如果有考研想法的话,一定要早点做准备。这样才能在师范类考研的大军中获得一席之地,不仅加大了考研成功的机率,也能有机会考到一个更好的师范类大学。所以如果想当老师,我是很建议报考师范类大学,这样不仅在找工作时有竞争力,而且对于你的工作生涯中有所帮助。很多教师都说:考上研究生薪资待遇都会提升,那么你会选择吗?
在国家要提高教师待遇的情况下,师范大学也逐步进入了学生与家长的视野。那么全国这么多师范大学,哪家好呢?我们知道,北京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都是985工程大学,双一流大学,排在前两位没有异议。除此之外,还有华中师大、东北师大、南京师大、湖南师大、陕师大和华南师大、西南大学共7所211师范大学。谁排第三,还是有争议的。一、根据传统排名,东北师范大学可排在第三位。东北师范大学最早可以溯源到1946的东北大学,是新中国在东北地区创建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1950年4月更名为东北师范大学,首批211院校。56所研究生院中只有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有研究生院。二、根据第四轮学科评估,东北师范大学也可排在师范类大学第三位。东北师大第四次学科评估有1个A+,三个A,两个A-,而华中师范大学仅仅有2A和2A-,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东北师大超过华中师大排第三位。事实上在一流学科上,东北师大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世界史、数学、化学、统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共6个世界一流学科,超过众多双一流大学的世界一流学科数,实力不可谓不强。三、从录取分数来看,华中师范大学更胜一筹。华中师范大学在各个省的录取分均可排在师范类大学第三位,远远超过东北师范大学,优势太明显。这里要说明一下,因为东北师范大学地处东北,东北人口是流出的,天气比较寒冷,根据不能跟武汉、南京等长江中下游的南方比,地理位置不占优势,所以录取分要低一些。四、根据最新校友会的排名,华中师大也超越东北师大排在第三位。尽管校友会的排名不些不是很权威,但毕竟也有相应指标,大体上也能大学的实力。结论:综合来看,我个人认为东北师范大学仍然是师范类大学第三位,并且优势不大,但由于地理位置的劣势,生源质量和师资水平会受到制约,一定会很快会被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超越。也许你不认可的结论,认为华中师范大学已经超越了东北师大,其实从不同角度来看,也没错。你们觉得到底哪所师范大学排第三呢?欢迎大家留言评论。
国内研究生和导师的关系,真不是一两句话就可以说清的。这个和不同导师的处事风格、课题组的氛围有关。昨天,刚好看到朋友分享的一篇文章《师门对研究生发展的影响》,2019年5月见刊的,非常神奇。其作者是北师大的一个博士生,文章的观点挺新颖。文中“有研究生抱怨:导师就像老板,师姐就是包工头,他们就是最下面搬砖的。也有谈话记录体现导师崇拜的,比如有学生描述称,一位博士生姐姐经常会说,”老师我们是你的迷妹“……”就体现出两种研究生和导师间的关系。通常来说,不少研究生在读研、读博时私下也会喊自己的导师为“老板”。不过,导师并不喜欢这样的称呼,依然坚持让喊导师或老师。部分大的科研团队,为区分挂名导师的青年教师和带头人,将课题组内导师分为“大老板”、“小老板”。称呼老板的原因在于,除研究生补贴外(硕士生500元/月、博士生1500元/月),导师还会根据研究生的科研进展情况,额外补发部分助研津贴。津贴来源导师获批横向或纵向课题的劳务费部分,申报课题做预算时就有算入几个研究生的工作时间、费用。基于这份不高的“助研津贴”,部分研究生就开始称呼自己的导师为老板,表达出一种“雇佣”的关系。在第一届学生有类似称呼后,课题组内学生就会私下沟通交流,将这个称呼传下去。比如说,同学们私下都喊导师为老板,自己喊老师会觉得格格不入。有时候,我也问过不少研究生,你们都喊自己的导师为老板。可是,当面有几个敢喊的啊?导师树立的“师威”不是假的呢。深有感触的是,在学生毕业后再喊自己的为老板时,又会表达出一种亲密的感觉。很奇怪吧。我自己依然是喊自己导师“姓+导师”,可是经常听到几个同事喊自己导师为老板(见面时)。之前,我也说过研究生读研、读博期间,除完成自己的课题研究外,也会有安排部分其他琐事,如小额经费管理(团队活动使用,如过节聚餐、看望生病学生、部分无法报账物品等)、实验室安全管理、财务报账、横向课题等。站在学生的角度,这类事情更像是“压榨”,做的这些都是和自己课题研究不相关的。在我看来,部分导师没有良好的引导和激励。也许这就是引发矛盾的主因。管理一个研究生团队,肯定无法做到一视同仁,对于努力勤奋的学生肯定会有偏向。单独,给某个学生多发点补贴,肯定引发其他同学不满。但是,对于有心多做事的同学,肯定要给予激励。部分团队还会成立课题组学生自治小组。比如说,课题组小额经费、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同学,每月的主演津贴会+100元。参与导师重大课题申报的同学,在申请书递交后会发放1-2000元的补助,获批后也会再次发放1-2000元的补助。小西认识几个做规划类课题的导师,带着自己硕士生外面到处跑、做课题,但是会给自己学生每月发2-3000元/月的津贴。我有和他的几个学生聊过,他们并不反感。在入学之前,导师就和他们说明这个情况,觉得在外面跑能学到不少、有补贴,能接受。研究生早已是成人,我觉得很多事情得和他们说透,也尊重他们自己的意见和想法。不过,我还是想说大部分导师和学生是“师门传承”的关系,类似于师徒。硕士生还好一些,不少博士生在读阶段进行的课题,也许就是一辈子的研究方向。其中,也有不少博士生毕业后留在自己的导师团队,甚至多年后接管团队,成为队伍的带头人。另外,很多年轻导师和研究生相处得和朋友一样,尤其是课题组内其他老师的学生。比如说,不少人就称呼年轻导师为“某哥”或“某姐”,小导师也不会反感的。当然,遇到课题研究、进展汇报中做得不到位的地方,一样会给予批评的。之前,也曾有博士生抱怨自己的导师生活不能自理,什么事都让他干,结果读博后一篇论文都没发着。这也就是说做什么事情都讲究度和平衡,学生各方面能力要锻炼,但是主要任务得分清。你觉得呢?
虞晓勇,号德庐,生于1974年9月江苏溧阳,他自幼随父学书。现为国家文物局文物出版社编辑,中国书协会员。北师大艺术学博士后,中国书协会员,北京书协教育与出版委员会副主任、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北京素质教育基地委员、江苏省国画院特聘书法家,曾参加北京市第七次文代会。虞晓勇,祖籍江苏省无锡市,1974年生于江苏省溧阳市。文学(书法)博士、艺术学(书法)博士后,德国莱比锡大学东亚研究所汉学系高级访问学者、客座教授。自幼随父学习书法,1996年后师从欧阳中石、王世徵、秦永龙诸先生求学问字。现为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书法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书法家协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朝阳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学术委员会主任,首都师范大学中小学书法教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书法创作以隶书和楷书见长,曾10余次次入选中国书法家协会举办的“全国展”、“中青展”、“单项展”和专题展,20余次参加北京市文联和北京书法家协会举办的展览并获奖。曾在日本石川县书道馆、山东省博物馆、青岛市博物馆、兰州市博物馆举办个人书法展览,并受邀赴日本和德国参加文化交流活动,作品为人民大会堂、中国美术馆、清华大学、外交部等重要机构收藏。出版有《北京师范大学书法专业教师作品集·虞晓勇卷》。曾3次担任“北京电视书法大赛”素质评委。喜欢书法的朋友们,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点赞评论。
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毕业后可以成为人民教师,给孩子们上课,是一件十分光荣的事情,于是,高考结束,填写志愿时,选择师范专业,这不仅仅是一部分人的想法,还有很多人随波逐流,报考了师范专业,实际上,很多教师毕业后,他们并没有按照自己的意愿从事教师的工作,那么接下来就介绍一下为什么师范毕业生,当老师的很少?看完就懂了。1.需要考试,竞争激烈。如果想成为一个稳定的铁饭碗的老师,只有激烈的竞争才能取胜,和其他工作不同,很多工作只要通过HR面试,就可以直接上班,老师不一样,要接受老师的编制,必须参加考试,通过笔试和面试后,进入学校当老师,只是,现在报考老师的人太多了,而且学校的招聘职位也很少,学校接受了很多合同工,进一步缩短了老师的这个职位,所以,师范专业毕业的学生也不一定能考上老师,这是很多师范生不当老师的主要原因。2.首先取得教师资格证。以前,如果是师范系的学生,即使没有教师执照,也可以参加教师篇的考试,现在不行了,教师的学生太多了,竞争力也变多了,即使现在是教师,如果没有教师资格的话,也不能继续考试成为老师,另外,非师范大学的学生也可以取得教师资格证,本来岗位就很少,却有很多不是模范的人在竞争,你最好早点离开自己,换成别的工作。3.对教师没兴趣高中的时候,觉得老师这个职业不错,就报考了师范专业,但是,来了大学之后,师范专业的学习很辛苦,也有其他的想法,这部分学生对教师这个职业失去了兴趣,因为毕业后不打算从事教师工作,所以选择了其他的工作。听说老师的工作环境很好,但是事业篇的工作和福利非常好,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这些师范生最后选择了其他的工作,没有考老师,在就业方面,普通师范学校竞争力很弱,然后,现在想考高中的老师,研究生的学历也是必要的。以上就是为什么师范毕业生,当老师的很少?看完就懂了,大家觉得怎么样?
一个朋友问我:北师大的硕士毕业生,到底可以去什么层次的学校教书?如果是去大学任教的话,那么可以去什么水平的大学教书呢?众所周知,北京师范大学是国内师范类大学中档次最高的一所大学。那么北师大的硕士生可以去什么水平的大学教书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现实——就算是北师大的硕士毕业生,也很难成为大学的教师。现在很多高校的大学教师准入门槛都是博士文凭,北师大的硕士去大学工作,一般情况下去当辅导员算是“门当户对”的。所以,北师大硕士研究生去大学教书的人并不多,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上图是北师大2018届硕士毕业生的签约单位的性质分析,通过此图我们不难发现:北师大毕业后去“中初教育单位”(也就是公办的高中、初中和小学)的人数是比较多的,这类毕业生所占的比重是35.33%,也就是北师大的硕士生毕业之后,三成以上会成为公办中小学教师。我们知道,中小学教师和大学教师比起来,二者有着云泥之别:中小学教师一直都在为学生的学习成绩操心,为升学率担忧;而大学教师完全没有这种负担——大学老师不会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牵肠挂肚,可以说是一个相当自由的群体。北师大硕士想要成为这个群体的一员,有可能,但希望不是特别的大,因为别说是985、211大学的教师对硕士生的需求量达到饱和状态,就是一些普通一本,甚至二本的大学都很少为硕士生打开一道“窗户”。那么去高等教育单位(也就是大学)去任教的北师大硕士毕业生占多大比重呢?只有7.05%的毕业生有机会成为高校教师。也就是说,100个北师大硕士毕业生中,只有7个成功成为大学教师,还有93人要么成为中小学教师,要么去国企、机关、民企、科研单位等用人单位任职。故此,北师大硕士生想要成为去大学教书,很显然文凭是不够大张的。那么有些人可能会提出质疑:连北师大硕士生都只有那么少的人去当大学教师,那么那些重点大学的老师都是“何方神圣”呢?一方面是国内各大名校的博士,另一方面是去国外“镀金”回来的博士。和这些人相比,北师大硕士的文凭是捉襟见肘的。如果你是北师大硕士毕业生,你最好一鼓作气继续攻读博士学位,那么担任大学的教师才比较稳妥。在2018届北师大博士签约签约单位性质分析中,北师大博士毕业生去大学任教的有63.13%,而北师大博士去中小学任教的就比较稀少了,只有4.38%的北师大博士生去中小学任教。故此,想要去高校任教,最好先拿到博士学位再说。
读者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教育之旅,今天给大家分享的话题是:大学毕业后,为什么更多的师范生愿意去考研,而不愿做老师?师范生选择考研在我国,有一类非常特殊的高校,那就是师范类高校,这类高校和其他高校有着显著的区别,那就是专门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培养教师人才。从人才培养规划来看,师范类高校的学生从大学进入校园起,就会系统地接受教学知识学习和教育能力的训练,这些都是为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打好基础。我们都知道在最近几年,社会上逐渐兴起了一波考研的热潮,很多大学生都把考取研究生作为自己毕业后的首要选择。而这种现象也渐渐地蔓延到了师范类高校里,越来越多的师范生在毕业后选择了考研这条道路,而不是去做老师。为什么会出现师范生不去做老师,反而去加入考研大军这种现象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数学专业的师范生第一,本科学历含金量下降,想要进入好的学校任教必须具备研究生学历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一方面带来了国民素质的极大提高,另一方面也在无形中使得本科学历的含金量下降。在20年前,只要你是师范类学校的本科生,在毕业后就会分配给你一个“铁饭碗”,因此很多学生在高考后就选择了就读师范类高校。但是在今天,如果你只有本科学历的话,你只能去一些小学执教,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越来越多的师范生走上了考研的道路。本科学历含金量下降我给大家举一个我身边的例子,我的老家是一个四线的小县城,县城不大,学校不多,一共只有三所高中。虽说这三所高中名气不是很大,设施和环境也很一般,但从去年开始,对前来应聘的教师竟然也设置了学历要求,非985、211硕士研究生不要。想要在这么一个小县城的高中任教都需要具备名校的研究生学历,那么换做一个稍微好一点的学校,要求一定会更高。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越来越多的师范生不约而同地走上了考研的道路。第二,本科学习的知识浅薄,想要进一步深造走学术路线希望走学术路线在选择读研的师范类高校学生里,还有很多人是出于想要走学术路线的打算才走上的考研的道路。我们都知道,在目前我国的高校里普遍实行的都是通识教育,也就是教授给学生们一些最基础的知识,学习的内容非常浅薄。很多学生在本科的求学过程中并没有接触到所学专业的前沿知识和核心要素,因此他们便希望通过考取研究生的方式来进一步深造。当然,还有一部分小伙伴想要在未来进入高校里工作,这就决定了他们必须走上考研的这条道路。从目前高校的招聘情况来看,如果想要在高校里工作并且进一步发展的话,这部分考研的学子在未来还要走上考博的道路,非常辛苦。在高校里任教第三,盲目跟风考研,或者听从家里安排还有一部分师范类高校的小伙伴们选择考研是因为盲目跟风,或者听从家里的安排。当下在我国高校里对于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其实是很不充足的,这就导致了很多学生自己本身都不知道在毕业后应该从事什么工作。这个时候他们看到身边的很多朋友选择了考研这条道路,他们便跟着去凑热闹了,可想而知这种盲目跟风考研的成功率其实是非常低的。此外,还有部分学生完全没有自己的主见,家里面让他们做什么就去做什么。家长们看到当下的考研热,觉得自己的孩子自己考上研究生才能给自己长脸,便也叫孩子去考研。孩子们倒也听话,便稀里糊涂地加入了考研大军。盲目跟风考研结语在我看来,师范类高校的学生选择考研是一件值得鼓励的事情,这表现出师范生在学术上也开始追求进步。但是大家选择了考研也一定要坚守自己的初心,在研究生毕业后要积极的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如果我们在研究生毕业后却选择不再从事教育事业,那我们当初选择就读师范类高校还有什么意义呢?所以对于师范生来说,不管考研与否,都要时刻想着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贡献才对。要为教育事业做贡献你认为师范生应该考研还是应该直接去做老师呢?欢迎发表您的高见。
如今,教育的重要性在每一个老百姓的心中都有着不小的分量,一些困苦地区家庭的孩子想走出自家的小山沟那就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参加高考,因为知识能改变命运。而且,几乎每个人都想过,或者家里人说过以后要去当一名人民教师吧,那么下面跟随小编来看看中国最牛的4所师范大学吧第一名: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是一所以教师教育、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学科为主要特色的著名学府。2017年,学校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名单,11个学科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要说北师大最牛的文科专业,我想答案肯定是文学院里面的了,而且它称得上是北师大的王牌系。北师大文学院博士点的数量居全国中文学科之首,理科当然就是生命科学院、环境科学院、心理学院和管理学院了第二名;华东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是由国家举办,教育部主管,教育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重点共建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2006年教育部和上海市决定重点共建华东师范大学,学校进入国家"985工程"高校行列。2017年学校进入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行列,全面开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征程。他的王牌专业非教育学莫属了北师大和华东师大,一南一北,相互扶持,对峙第三名: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位于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武汉市,坐落在武昌南湖之滨的桂子山上,占地面积120余万平方米,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师范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教师教育“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是国家培养中、高等学校师资和其他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其重点专业英语,数学与应用数学等第四名:东北师范大学1980年划归教育部,复名为东北师范大学。1996年成为首批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研究生院。2016年,学科综合实力排名进入世界500强。2017年,东北师范大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世界史、数学、化学、统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6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最后,想想当一名人民教师也是一总不错的选择,你想当一名老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