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食醋起源于山西。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朝,就已经出现了用曲做酒,用梅子做酸性调味品的史料记载。食醋是一种发酵的酸味液态调味品,多由高梁、大米、玉米、小麦以及糖类和酒类发酵制成。2018年调味品百强食醋企业食醋生产总量为164.90万吨,销售收入为63.11亿元。分别比2017年增长6.33%和8.1%,食醋产品均价已经从2016年的平均3386元/吨上涨到2018年的平均3845元/吨,实现量价齐升。但从人均食醋消费量的角度来看,我国人均食醋消费量低仍然存在增长空间。食醋历史悠久起源于山西我国食醋起源于山西。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朝,就已经出现了用曲做酒,用梅子做酸性调味品的史料记载。醋,古汉字为“酢”,又作“醯”,《周礼》有“醯人掌共醯物“的记载,可以确认,中国食醋西周已有,晋阳(今太原)是我国食醋的发祥地之一,史称公元前8世纪晋阳已有醋坊,春秋时期遍及城乡。至北魏时《齐民要术》共记述了大酢,秫米神酢等二十二种制醋方法。唐宋以来,由于微生物和制曲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至明代已有大曲、小曲和红曲之分。食醋是一种发酵的酸味液态调味品,多由高梁、大米、玉米、小麦以及糖类和酒类发酵制成。首先,按照制醋工艺来分,食醋可分为酿造食醋和配制食醋,酿造食醋是指单独或混合使用各种含有淀粉、糖的物料或酒精,经微生物发酵酿制而成的液体调味品;配制食醋是指以酿造食醋为主体,与冰乙酸等混合配制而成的调味食醋,且酿造食醋的添加量不得少于50%;酿造食醋按照发酵工艺分为两类:固态发酵食醋和液态发酵食醋,因此食醋产品的生产技术工艺随着食醋品种的不同略有差异。其次,根据不同的风味和功能来看,醋可以分为烹调型、佐餐型、保健型、饮料型、美容型等系列,尤其是保健型和饮料型醋,具有较好的保健功能,目前在国内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前景看好。食醋行业量价齐升根据中国调味品协会《中国调味品著名品牌企业50强/100强》,2006年-2015年50强/100强调味品企业的产量从约70万吨增长至超过150万吨,年复合增长率10%;食醋销售收入从20.5亿元增长至5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1.60%。根据中国调味品协会统计数据,2017-2018年百强企业食醋仍保持增长趋势,2017和2018年产量分别增长5.6%和6.3%,销售收入分别增长3.5%和8.1%。食醋销售均价略有上升,食醋产品均价已经从2016年的平均3386元/吨上涨到2018年的平均3845元/吨。人均食醋消费量低仍然存在增长空间我国人均食醋消费仅有2.39升,而与我国饮食相近的日本则达到3.37升。对标日本,保守估计中国食醋具有41%的增长空间。另外,产品普遍售价较低、利润较薄,高端产品少。号称“12年陈”的意大利摩德纳传统香脂醋每百毫升售价合人民币650元-850元,“25年陈”每百毫升售价合人民币1000元-1200元,而国内虽也有高价食醋,但整体价格与之相去甚远。在天猫恒顺醋业官方旗舰店2瓶300毫升的“10年陈酿”香醋售价仅为168元。从销售市场来看,食醋销售市场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并且区域性消费量不同,未来随着物流运输的拓展、食醋营销网络的完善和全国性布局、餐饮业的全国性发展以及品牌优势企业的持续营销,食醋产品的区域性特征趋于减弱,逐步向全国性醋企发展,并且从海天市场结构来看,全国市场各区域均保持了均衡发展。因此,从人均消费量以及吨价来看,我国食醋仍具有量价齐升的空间。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食醋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来源: 前瞻网
如需报告请登录【未来智库】。1、 食醋:竞争格局分散,正值快速成长仅供饱腹的一日三餐已不能满足国人对食物的诉求,丰富的营养与多样的风味受到消费 者日益重视,消费习惯的改变为调味品企业营造出广阔的行业空间。从广义上讲,调味品包 括咸味剂、酸味剂、甜味剂、鲜味剂和辛香剂等,像食盐、酱油、食醋、味精、糖、鸡精、 料酒等都属此类。作为日常饮食一部分的调味品,消费频次较低,价格平价,因而受经济波 动较小,刚需属性明显。不同调味品发展阶段不一,其中食醋正处于快速成长阶段。食醋作为中国传统的调味品, 渗透程度不及酱油,由于口味悬殊导致四大名醋割据,在各自根据地呈主流消费,尚未出现 全国化企业,目前食醋行业已经步入发展的快车道,随着食醋产品定位的丰富,自身结构的 升级,食醋行业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不仅仅是中国,世界各地都有食用食醋的习惯,但不同地区生产的醋各具特色。在美国, 食醋主要是由麦芽酿造的,具有浓郁的柠檬味,常用作腌制蔬菜;在意大利,盛行由高粱发 酵酿造的黑醋,质地粘稠而醇厚、味道酸中带甜;在日本,食醋是由梅子酿成的。食醋在各 国酿造方式和风味虽各不同相同,但其保健作用受到了广泛认可,因其富含氨基酸、乳酸和 多种有机酸,具备帮助消化、降低血压血脂的功效。1.1 行业增速:醋意正浓,快速成长 食醋行业正处于快速成长阶段。根据调味品协会的统计,我国调味品百强企业食醋销售 收入由 2010年的27.6亿元增长为 2018年的63.1亿元, 2010-2018年间CAGR达到11%。 伴随食醋功能细分和健康化趋势加强,未来食醋行业将保持较快增长。量增多于价增,过去十年餐饮复苏带动食醋消费量快速增长,但食醋品类功能细分尚处 初期,高端食醋贡献有限,价格抬升作用尚不明显。从量的角度来看,百强企业食醋产品销售量从 2011 年 96.5 万吨扩大至 2018 年 164.9 万吨,CAGR 约为 8%。未来随着餐饮行业快速发展,以及市场份额不断向龙头集中,预计 十年将维持 5%增速。从价的角度看,百强企业食醋销售均价已经从 2011 年的平均 3238 元/吨上涨到 2018 年平均 3845 元/吨,CAGR 约为 2%。伴随消费升级,我国食醋行业的产品结构将持续优化, 产品单价保持稳步上升,吨价有望持续提升,预计未来十年价格仍有 2%左右的增长。1.2 行业格局:诸侯割据,日渐集中 长久以来,食醋行业是整个调味品市场中变化最小、结构最为稳定的市场,长江以南, 江苏恒顺醋业一枝独秀,长江以北山西陈醋分庭抗礼,这一格局可追溯至百年以前。但由于 近十年来食醋市场快速发展,吸引其他调味品板块龙头企业,纷纷布局食醋产能,撬动食醋 行业过去百年的竞争格局。食醋行业具有较强的区域分布性,品牌集中度较低。根据中国调味品协会统计,2018 年我国百强企业中,食醋产量在 1 万吨以下的有 7 家,占比 20%;总产量在 1-5 万吨的企业 有 22 家,占比 61%;产量在 5-10 万吨的企业有 3 家,占比 8%;产量在 10 万吨以上的食 醋企业有 4 家,占比 11%,行业产量结构分散。根据调味品协会数据,2018 年中国食醋产 量接近 500 万吨,前五大企业分别为恒顺醋业、山西水塔、紫林醋业、海天味业和四川保宁, 根据上市公司公告及草根调研数据,前五大企业分别占据 6.4%/4.0%4.0%/2.6%/1.9%的市 场份额,CR5 为 18.9%,其中恒顺醋业市占率为 6.4%,位列行业第一。长江以南以恒顺醋业为典型代表,尤其在华东地区最为强势,长江以北以山西老陈醋市 场份额较高,以紫林醋业为代表。以恒顺醋业和紫林醋业公开数据进行对比,恒顺醋业华东 地区占比最大,贡献营收半壁江山,华中地区次之,贡献 17%收入体量,西部、华北地区相 对弱势;紫林醋业则以华中、华北两大核心区域分别占比 35%、32%,华东地区人均可支配 收入高,消费体量大,贡献 19%收入。与调味品其它子板块相比,食醋领域龙头优势不明显,行业面临整合契机。调味品其它 子板块因其各自产品属性不同,龙头企业市占率各有高低,但总体而言远高于食醋行业。鸡 精鸡粉行业比较成熟,龙头太太乐、美极等五家企业市占率达 85%;蚝油行业海天一骑绝尘, 市占率 47%左右,与李锦记、中炬、欣和、味事达合计市场份额约 60%;酱油行业海天、 中炬、加加等五家企业市占率约 30%;榨菜行业中涪陵榨菜一家独大,CR5 约为 39%。相 较而言,食醋行业集中度处于较低水平,未来随着龙头企业规模优势突显和向外扩张,市场 份额将持续会向龙头企业集中。食醋行业是典型的“大市场、小企业”,尚无全国性食醋品牌,食醋行业内主要有家庭 式小作坊企业、区域性龙头、业界外企业三类公司,其发展状况如下: 家庭式小作坊企业逐步退出。随国家食品安全要求严格,环保工作的加强,食品安全、 资金、技术等行业门槛逐步提高,家庭式小作坊企业生存空间受到挤压,不少小企业被依法 关闭、取缔,低标准、低成本的小作坊越来越少。各区域性龙头割据地方市场。食醋区域间口味差异明显,四大名醋在各自区域呈主流消 费,不同地区间存在口味、品牌壁垒,其中恒顺镇江香醋与山西紫林、水塔市场规模较为领 先,区域龙头在巩固大本营的同时,也开启异地扩张步伐,抢占其他区域市场份额。业界外玩家介入加剧竞争。2017 年,海天味业发布公告收购丹和醋业 70%股权,进军 香醋发源地镇江;2018 年,李锦记宣布进入食醋领域,推出 12 个规格的醋单品,以“零添 加”概念为切入口争夺中高端消费群体;2019 年,千禾味业发布公告收购恒康酱醋 100%股 权,成为海天之后又一进驻镇江的调味品企业。从公司整体渠道、品牌和管理经验来看,海 天、李锦记等企业实力雄厚,食醋行业整合将会进一步加快。2 食醋未来的空间有多大?根据我们的测算,按餐饮消费比例法计算,十年后食醋行业收入规模可达到 453 亿元; 按对标国外法计算,十年后食醋行业收入规模可达到 548 亿元。 按照中国调味品协会数据,2018 年我国食醋销量约为 500 万吨,调味品百强企业食醋 销售吨单价为 3845 元/吨,假设百强企业食醋销售吨单价近似于行业吨单价,可计算出 2018 年行业销售规模约为 192 亿元。与测算数据相比较,未来十年食醋行业提升空间巨大。 测算方式一:餐饮消费比例法 2018 年,我国食醋行业销售规模约为 192 亿元,调味品及发酵制品行业收入为 3427 亿元,餐饮行业收入规模为 42715 亿元,食醋行业占调味品行业收入比重为 5.60%,占餐饮 行业收入比重为 0.45%。餐饮行业 2010-2019 年 CAGR 达到 11%,预计下一个十年餐饮行业仍保持 8%增长,食醋规模占比给与最保守估计仍维持在 0.45%左右,则可计算出食醋行 业 2029 年行业收入约为 453 亿元。 测算方式二:国外对标法 2018年我国人均食醋消费量为 3.6公斤,若2029年达到与中国饮食文化类似的日本 7.9 公斤,根据国家卫计委估算,我国 2029 年人口将达到 14.5 亿人,计算得出十年后我国食醋 消费量约为 1146 万吨。根据调味品协会数据,2018 年我国食醋吨单价为 3845 元/吨,日本 龙头味滋康、德国食醋龙头冠利食醋吨单价在 20000 元/吨以上,我国食醋行业吨单价提升 空间较大,根据调味品协会统计数据,百强企业食醋吨单价 2011-2018 年年复合增速为 2%, 预计未来十年我国食醋吨单价年复合增速仍为 2%,则 2020 年我国食醋行业收入规模将达 到 548 亿元。食醋作为基础调味品,行业收入规模的不断扩大,主要由两方面因素驱动:从量方面来 看:1)餐饮业务的发展,2)消费习惯健康化;从价方面来看:1)品牌意识树立,2)产品 结构高端化。 量的驱动因素之一:餐饮行业蓬勃发展 近年来由于我国城镇化率的提升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餐饮行业发展迅速,作为调 味品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餐饮业表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2010-2019 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 11%。未来外出就餐的人数进一步提升,以及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升高,未来十年餐饮行业 将继续维持高景气度,带动调味品行业的蓬勃发展。调味品协会数据显示,2018 年中国食醋消费量为 500 万吨,中国人口数量为 13.9 亿, 由此计算可得中国食醋每年的人均消费量 3.6 公斤,而美国年人均消费量为 6.5 公斤,同属 亚洲饮食文化地带的日本每年的人均消费量达到了 7.9 公斤。日本和美国的现代化速度都早 于我国,消费升级比国内领先,对标日本和美国,保守估计我国的食醋年人均消费量至少有 一倍增长空间。量的驱动因素之二:消费习惯健康化 日本政府实施健康促进计划,推动国民少吃盐、多吃醋,食醋消费量快速提升。日本食 醋的消费,根据不同地区也有很大的差异,北海道地区食用海鲜较多,食盐摄取量居高不下, 食醋消费量偏低,当地居民中患动脉硬化、脑血栓患者发病率高。日本厚生省在 1985 年发 布《饮食健康指南》,号召日本居民每日食盐摄取量不超过 10g,北海道地区、东北地区居民每日食盐摄取量在 12g 以上,在食盐摄取量降低 17%的同时,食醋消费量大幅提升。1985 年以前,日本食醋消费量远低于美国,人均食醋摄取量仅为美国一半左右,经政府推动饮食 健康运动后,食醋消费量快速提升,2010 年已大幅超越美国,1982-2010 年间人均食醋消 费量 CAGR 达到 4%。中国政府也在推行减盐运动。高盐饮食已成为我国高发慢性病的主要诱因之一,世界卫 生组织建议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不高于 5g,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据显示,中国居民人均 每日食盐摄入量为 10.5g。根据最新版的《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建议,居民每日食盐摄 入量不多于 6g。《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 年)》提出,到 2030 年,实现全国人均每日食 盐摄入量降低 20%的目标。食盐摄入量降低后,消费者对于味觉满足的需求仍未改变,这一 部分需求未来将更多的被食醋替代。价格驱动因素之一:产品结构高端化 食醋产品内部升级迭代,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参考日本食醋的发展历史,随着日本居民 收入的增加,饮食习惯逐步多样化、西方化,米醋、玄米醋、苹果醋等高档食醋的需求日益 增长,配制醋的需求量持续下滑。我国消费者因收入上升而具备更强消费力,健康、营养、 美味的高附加值调味品更多受到消费者认可,逐步带动了食醋产品内部的升级迭代,横行的 品类细分,整体产品结构呈现不断升级的趋势。食醋企业顺应消费者重视健康的趋势,推出高端、健康的食醋产品系列,中高端食醋加 速扩张。食醋行业早期较为混乱,产品品质参差不齐,整体行业及产品价值受到局限,但伴 随消费者喜好高端、健康属性的产品,产品品质拉动整体行业升级。醋业推出高端产品系列, 以“零添加”、“年份醋”等标签为亮点。恒顺醋业推出三年陈酿、六年陈酿、十年陈酿多年 陈酿系列,带动价格与档次上升;紫林、水塔也推出手工陈醋系列;千禾以零添加为主打, 推出五年、六年、十年窖醋。价格驱动因素之二:品牌意识觉醒,醋企提价周期顺畅 醋企在消费升级趋势下,品牌价值不断拔高。调味品作为消费者日常需求商品,采购频 次不高、刚需属性强,消费者对于价格提升更敏感度较低。在食醋行业整体升级过程中,消 费者品牌意识觉醒,具备品牌辨识度的行业龙头更为获利。2019 年中国品牌力指数食醋行 业前三位分别是海天、恒顺、水塔。醋企在树立品牌的同时,定价权也不断提升,由于成本推动及消费升级驱动,食醋企业 对产品价格进行调整,转移成本压力。醋企主要原材料包括糯米、瓦楞纸、玻璃瓶等,2016 年以来,瓦楞纸、玻璃价格持续走高,醋企也对产品价格做出上调,缓解成本压力。以恒顺 醋业为例,公司形成三年左右的提价周期,2016 年恒顺上调经典醋系列 19 个产品单价,平 均提价幅度在 9%左右,2019 年 1 月上调香醋、陈醋等 5 个系列产品价格,不同产品出厂价 提升幅度从 6%-15%不等,在醋类龙头引领提价下,行业价格体系整体抬升。3 食醋未来的发展趋势3.1 功能化:细分品类不断出现 食醋的使用场景不断细分,食醋品类增加,但与酱油品类相比细分程度较低。传统的食 醋产品同质化程度高,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多样的烹饪需求。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食醋衍 生出饺子醋、凉拌醋、寿司醋等品类,一些保健功能的食醋单品也层出不穷,细分功能不断 丰富。但与酱油品类相比,产品细分成熟度仍处于较低水平,未来伴随消费者口味的差异化 以及消费升级强化,食醋的细分趋势会更加明显,家庭保有量会进一步提升。目前,各个食 醋企业都有推出各种类型的食醋产品,且普遍采用小瓶装,每瓶容量在 150ml 至 200ml 之 间,零售价则比普通装的产品高出很多。与日本相比较,目前我国食醋细分程度偏低,多样性不够。20 世纪 90 年代日本已形成 齐全的食醋品类矩阵,出现荞麦醋、柚子醋、蜂蜜醋、五谷醋、麦芽醋等细分调味醋,品类 更为丰富齐全,使用场景多样,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我国食醋品类多元化程度远不 及日本,预计未来将出现更多细分功能的食醋单品,形成全品类全系列食醋产品。3.2 健康化:注重天然营养,零添加、有机产品受推崇 随着人们对饮食健康的要求提高,对调味品的选择也在发生变化,消费者对有益健康、 安全、营养的调味品关注度日益提高,食醋企业推出无添加、有机概念系列单品,推动食醋 产品附加值提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为产品升级奠定基础。我国 2011 年全国 GDP 保持稳定增速,一直 保持在 6%以上;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定增长带来消费者购买能力的提升,品质更高、用料更 好、价格更高的产品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消费者在购买调味品时,日益关注品牌因素,对健康营养的调味品更为偏好。由于人们 对饮食要求的提高,消费者对食品品质愈发敏感,在选择调味品时注重调味品品牌。根据《信 息时报》的调研显示,50%的消费者将品牌列为购买调味品的首要考虑因素,认为品牌是产 品质量的保障,产品味道和配方也会更优。3.3 高端化:配置醋大幅减少,高端系列增速快 我国消费者由温饱型饮食向健康型饮食迈进,消费心理日臻成熟,对产品的健康性、天 然性、营养性等要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低品质的“配制醋”配方难以满足市场长期需求。 长期以来,食醋企业鱼龙混杂,小作坊式企业占整体行业比重七成以上,导致产品品质良莠 不齐,卫生问题无法保障。伴随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健康、安全成为消费者日益重视的 品质需求,有品牌保障的健康产品逐渐受到消费者青睐。为了保障质量,调味品的包装会采用更加方便和健康的包装,塑料制品由于老百姓的担 忧,部分高端产品会向玻璃瓶方向发展。从包装形式上来看,食醋产品包装形式包括桶装、 壶装、瓶装、袋装、礼盒装等;并且包装的整体画面形象和材质也有了很大程度上的升级改 造。就整个食醋行业,从销量上来看,袋装产品销售占比持续走低,壶装、桶装产品增长明 显;礼盒装和保健醋增长快,但目前市场份额较低。恒顺醋业高端食醋增速明显高于香醋整体品类,产品高端化趋势延续。以恒顺醋业为例, 公司高端食醋产品增速远远领先于黑醋大类产品,2017 年普通食醋与高端醋增速分别为 5%/23%,2018 年普通食醋与高端醋增速分别为 10%/16%。随着未来消费升级趋势,食醋 行业高端产品比重将持续提升,产品结构将会进一步优化。4 食醋企业如何破局?目前我国食醋市场仍是区域品牌割据的态势,全国性的强势品牌非常少,食醋行业整体 的全国化水平并不高,各醋企仍分散于全国各区域,华北以山西陈醋为主,华东以镇江香醋 为主,西南以四川保宁醋为主,华东以福建永春为主。我们分析了国外食醋龙头以及海天的成功经验,总结出食醋企业如何打破目前地方品牌 各自为政的局面:1)渠道建设是根本;2)品类扩张推动业绩持续增长;3)异地拓张实现 全国化。4.1 行业破局之道:渠道建设调味品宽渠道特征,渠道能力成为了醋企竞争的重要指标。食醋是调味品行业的一种, 刚需属性强,消费者复购频次高,渠道在本质上具备宽渠道的消费特征,使得醋企的渠道管控较为复杂,渠道能力成为了醋企竞争的重要指标。醋企如果能够覆盖更全面、更广泛的终 端消费者,不断提升渠道覆盖率和覆盖质量,就能在全国化进程中取得更好的成绩。食醋企 业应当首先以优势产品打开市场,配合全面渠道布局,扩大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市场份额, 有序推进公司的全国化进程。餐饮渠道是醋企全国化进程重要突破点。餐饮渠道调味品消费量占据整体调味品消费量 六成左右,并且餐饮渠道使用主体为厨师,渠道黏性大,使用习惯培养成熟后不易更换。由 于烹饪习惯的差异,外出就餐时调味品消耗量明显高于家庭烹饪,约为家庭烹饪的 1.6 倍。 另外伴随外出就餐频次的提升和单价的增加,居民饮食服务消费支出逐年攀升。新兴消费渠道层出不穷,外卖产业兴起进一步推动了餐饮行业的发展,家庭端烹饪比重 进一步降低。外卖作为外出就餐、在家烹饪之外的第三种就餐选择,因其丰富的品类和价格 带受到消费者的广泛推崇。2017 年外卖服务市场规模已经达到 2091 亿元,占整体餐饮行业 5%左右,预计 2022 年外卖市场规模将达到 4770 亿元。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食品行业将在电商取得长足进展,电商渠道将贡献重要的业绩增 量。产品电商化已经进入深水区,不少 80、90 后的消费人群逐步在线上购买调味品,阿里 巴巴零售通、京东新通路、百世店加、中商惠民惠配通、美菜网等为代表的新型 2B 电商渠 道不断涌现。近几年生鲜消费需求上升,国家对电商政策的指引,阿里与腾讯纷纷布局食品 生鲜行业,食品生鲜与餐饮的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同时随着各电商品牌忠诚度的建立, 老用户的消费频次比新用户大,用户不断沉淀,消费频次有上升趋势。食醋企业可通过品牌推广、产品展示、网络专供产品等方式,打造互联网的营销爆款, 推动品牌在网络渠道的拓展,连接新兴消费者用户,拓展消费者覆盖范围,提升产品和品牌 价值感。4.2 行业破局之道:品类扩张 主流观点认为,食醋行业因口味差异较大,未能出现全国化企业,区域龙头占据当地主 流市场,对标日本来看,日本食醋也存在口味、原料诸多差异,但发展出了食醋龙头味滋康 这样全国性龙头企业。味滋康案例:以食醋起家的调味品龙头企业 味滋康以单一食醋品类起家,不断开发新品,延伸至鱼露、高汤、调味酱、纳豆等领域, 后以外延并购方式进军美国和欧洲市场,针对当地消费者口味推出番茄酱、黑醋等产品系列, 形成了全品类调味品矩阵。味滋康凭借优异的产品品质以及强大的渠道能力,成为了国际化 调味品龙头,由单一调味品发展为调味品平台型企业。 聚焦食醋单品抢占市场份额:公司在这个阶段主要聚焦于一种调味品单品,不断提 升产量,以食醋单品为核心打开市场,树立公司在食醋领域的龙头地位。1964 年 以前,味滋康主要聚焦于食醋产品,不断提升产品质量,优化口感以获得消费者认 可以实现快速增长。 品类扩张扩大销售规模:通过多元化产品品类方式,充分利用现有渠道资源,实现 内生式增长。在这一时期,味滋康提出“超越醋战略”,实现非醋产品占比超过 50%, 陆续推出酱油、汤料、鱼露、调味酱等多种产品,新兴领域足够的行业空间打开了 公司成长天花板,公司凭借卓越的品牌力和产品品质进一步发展 外延并购进军海外市场:公司通过对外投资并购方式,获得当地知名品牌,借助现 有渠道资源迅速切入海外市场。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味滋康便开启了积极海外 扩张的步伐,1981 年公司收购 American Instry 公司,生产白醋、葡萄酒醋,约 占美国食醋行业市场份额 8%,味滋康食醋正式进入北美市场。随后,公司又在美 国、英国收购胡椒品牌和泡菜品牌,公司产品品类进一步多元化。品类扩张的关键: 新品研发:目前消费升级背景下,消费者的偏好有所改变,美味健康的产品更加受 消费者喜爱。公司应密切关注消费者需求变迁,加大产品开发力度,优化现有产品, 不断改进老产品工艺和配方,推出适应需求的新品,要求公司具有敏锐的市场嗅觉, 对消费者喜好进行精准定位。 制造大单品:集中力量培育大单品,快速扩大生产,通过规模效应压缩成本,并提 高复制速度,通过大单品策略,引领新兴细分市场,实现销售额的新增长。4.3 行业破局之道:异地扩张 不仅仅在食醋领域,在调味酱、复合调料等领域都存在着口味悬殊难以统一的问题,较 为成功的案例是海天将酱油从华南推广向全国的酱油。调味品企业在省内市场达到一定饱和 度后,都必然面临如何向省外市场扩张的问题,将产品销往全国的必要条件是建立一个全国 化的品牌,配合渠道资源,实现异地扩张。海天案例:酱油全国化之路 在调味品行业整体景气度上行时期,海天味业凭借卓越的产品品质、品牌以及强大的渠 道,通过多年口碑积累和品牌传播,实现酱油的全国化之路。 海天确立品牌化发展战略,不断强化品牌宣传。海天是目前为止成功将粤式酱油推 广至全国的调味品企业,其成功的核心要素是,占领消费者心智,整合渠道资源, 推拉结合,走向全国市场。海天在央视、地方卫视大笔投放广告,2009 年广告费 用约为 1.1 亿元,至 2019 年达到 4.7 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达到 16%。同时海天省 外市场销售收入占比也不断提高,大本营南部大区市场收入占比由 2009 年 28.2% 下降至 2019 年 20.1%,省外收入占比份额扩大。 在传统媒体年代,与央视及地方卫视合作,塑造海天安全、健康、值得信赖的品牌 形象。从 2001 年开始,海天便在央视投放广告,利用《新闻联播》、《焦点访谈》、 《天气预报》等高收视率节目,不仅让城市消费者认可海天,也走进农村的千家万 户。配合海天针对农村市场的长远规划,海天逐步实行由县至乡渠道下沉,逐步覆 盖农村空白县份。异地扩张的关键:扩大品牌影响力、高端系列先行 扩大品牌影响力:醋企应该加强品牌宣传和广告投入,加强品牌传播力度,提升醋 企在外地消费市场的影响力,积攒品牌优势,卓越的品牌力是醋企在异地扩张中的 重要环节,持续不断投入市场,以实现份额快速扩张。公司应该针对消费升级趋势, 清晰精准地树立高端品牌形象,与互联网平台合作,加大品牌和产品宣传推广力度。 高端系列先行:醋企在异地扩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外地市场的当地品牌,当地品 牌通常规模有限,产品多集中于中低价格带。若醋企仍选择以中低产品竞争,由于 当地品牌在消费者群体中普遍认知度较高,醋企不具备优势。应选择以高端产品系 列出击,错位竞争,避免与当地品牌正面交锋,同时也建立起品牌形象。5 重点公司推荐5.1 恒顺醋业(600305):醋业龙头,看好改革加速 20Q1 调味品业绩环比加速,料酒放量表现抢眼。恒顺 2020 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4.7 亿元,同比增长 0.4%,实现归母净利润 7592 万元,同比增长 3.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6860 亿元,同比增长 9.9%。调味品业务收入为 4.3 亿元,同比增长 4%,公司餐饮渠道比重较高, 受疫情影响增速有所放缓。分品类看,食醋实现营业收入 3.0 亿元,较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其中黑醋受餐饮影响下滑,白醋增速维持在 20%以上;料酒实现营业收入 8044 万元,同比 增长 27%,料酒市场开拓顺利,保持高速增长,料酒作为公司重点发力产品,全年有望延续 20%以上增长。在营销端,公司进一步深化营销体系改革,着重打造样板市场,基地市场华 东稳中有进,华南华中呈现快速增长态势。食醋为主,料酒/酱料为辅。恒顺是四大名醋镇江香醋的代表,为“中华老字号”企业, 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制醋企业,恒顺香醋精选江南优质糯米为主要原料,消费者中知名度高, 品牌力深入人心。随着公司不断推出新品,公司产品结构有望持续升级,盈利能力将不断提 升。目前公司向料酒、酱料等产品延伸发展,20Q1 料酒同比增长 27%,坚定看好公司未来 料酒业务快速放量;调味酱行业集中度低,行业空间大,发展潜力巨大。聚焦主业,理顺机制,公司提升空间大。公司 2020 年目标实现调味品业务营收 19.3 亿 元,同比增长 12%,归母净利润 2.8 亿元,同比增长 12%。短期疫情对餐饮端消费影响较为 明显,但公司积极应对。品牌和产品一直是恒顺优势所在,但渠道和机制的短板限制公司发 挥最大潜力,期待公司深化国企改革,推动体制和机制创新,不断完善激励机制,调动员工 积极性,实现业绩加速增长。预计 2020-2022 年收入分别为 20.8 亿元、23.6 亿元、26.8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7 亿元、4.1 亿元、4.6 亿元,对应动态估值 42X、38X、33X,维持“持有”评级。5.2 海天味业(603288):业绩稳定性强,长期发展无忧 20Q1 业绩稳定,符合预期。公司餐饮渠道占比较高,受疫情较为明显。20Q1 三大核心品类 酱油、蚝油、调味酱分别实现营业收入 34.8 亿元(+6%)、 9.6 亿元(+4%)、 7.3 亿元(+2%)。 分渠道来看,线下渠道同比增长 6%,线上渠道受物流影响,同比下滑 17%。东部、南部、中部、 北部、西部地区营收增速分别为 1%、-9%、17%、4%、24%,东部、南部、北部地区流动人口 返工延迟,增速放缓,中、西部地区市场增长潜力得到进一步挖掘。经销商开拓层面,截止 2020 年一季度末,公司共有经销商 6107 家,净增加 301 家,公司加大对成熟市场的布局和精耕。积极应对,长期展望乐观。公司积极应对疫情,转换市场资源投入方式拉动市场销售,降低 疫情负面影响。长期来看,公司拥有强大的全国化渠道网络、优秀的品牌力以及卓越的管理能力, 在酱油、蚝油、调味酱三大核心品类基础上,培养新兴产品,牢牢把握餐饮渠道、加快渠道网络 细化,推动营销网络升级,我们坚定看好公司在渠道、产品、品牌方面的核心竞争力。……(报告观点属于原作者,仅供参考。报告来源:西南证券)如需报告原文档请登录【未来智库】。
食醋正处于快速成长阶段不同调味品发展阶段不一,其中食醋正处于快速成长阶段。食醋作为中国传统的调味品,渗透程度不及酱油,由于口味悬殊导致四大名醋割据,在各自根据地呈主流消费,尚未出现全国化企业,目前食醋行业已经步入发展的快车道,随着食醋产品定位的丰富,自身结构的升级,食醋行业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食醋集中度低 地域割裂严重与调味品其它子板块相比,食醋领域龙头优势不明显,行业面临整合契机,食醋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在调味品其它子板块最低。鸡精鸡粉行业比较成熟,龙头太太乐、美极等五家企业市占率达85%;蚝油行业海天独领风骚,市占率47%左右,与李锦记、中炬、欣和、味事达合计市场份额约60%;酱油行业海天、中炬、加加等五家企业市占率约30%;榨菜行业中涪陵榨莱一家独大,CR5约为39%。相较而言,食醋行业集中度处于较低水平,未来随着龙头企业规模优势突显和向外扩张,市场份额将持续会向龙头企业集中。造成食醋行业市场集中度低的主要原因是目前国内食酷行业呈现出地域性强的特点。山西老陈醋、镇江香醋、四川保宁醋和福建永春老醋素来被称为中国四大名醋,四大食醋品牌的地名即醋名,醋的口味与产地地理标志紧密相关。食酷行业出现了地方割据现象,区域性企业众多,产品市场往往集中于本地区或扩展至口味相近的邻近地区。人均食醋消费量有待提高 食醋存在较大整合空间调味品协会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食醋消费量为500万吨,中国人口数量为13.9亿,由此计算可得中国食醋每年的人均消费量3.6公斤,而美国年人均消费量为6.5公斤,同属亚洲饮食文化地带的日本每年的人均消费量达到了7.9公斤。日本和美国的现代化速度都早于我国,消费升级比国内领先,对标日本和美国,保守估计我国的食醋年人均消费量至少有一倍增长空间。食醋行业集中度低,存在较大整合空间。我国有近6000家食醋生产企业,其中品牌企业仅占到行业产量的30%左右,作坊式小企业约占70%。作坊式小企业往往存在生产技术落后、产能效率低下、规模效应缺乏、产品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市场竞争力缺乏。这类小企业遭到整合或淘汰是大势所趋,品牌企业的整合空间较大。醋企在消费升级趋势下,品牌价值不断拔高。调味品作为消费者日常需求商品,采购频次不高、刚需属性强,消费者对于价格提升更敏感度较低。在食醋行业整体升级过程中,消费者品牌意识觉醒,具备品牌辨识度的行业龙头更为获利。2019年中国品牌力指数食醋行业前三位分别是海天、恒顺、水塔。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调味品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目前国内的食醋消费场景局限在蘸料上,其他消费场景还有待开发。醋企不断引导“醋不仅是调味品,更是健康产品”的健康概念,食醋除了调味功能外,本身也是一种保健食品,有一定的保健功能。历代文献古籍里面都对食醋的保健功能作用进行记载,保健醋是未来食醋多元化的一个重要方向,目前恒顺醋业、紫林醋业等相继推出保健醋产品系列。另外,食醋多元化发展还可以向饮料和休闲食品拓展,更多的场景可使食醋行业摆脱低附加值的窘境,因此,对食醋进行功能性挖掘将是未来企业开发新产品的趋势,醋饮料的独特的开胃、解腻等功能符合健康饮食的大趋势,醋饮料市场将持续增长,进而提升醋类产品的人均消费量。以醋饮料为例,根据中国调味品协会数据,2013-2018年中国醋饮料市场规模逐年上升,2018年中国醋饮料市场规模达到50亿元,同比增长16.23%。2013-2018年中国醋饮料行业市场规模统计及增长情况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2、中国食醋行业公司餐饮渠道占比较低恒顺在华东市场凭借品牌优势和经销商资源进入餐饮渠道,2017年公司制定专项政策拉动餐饮销售,实现40%增长;公司继续加强餐饮渠道产品规格的开发,以500ML的A产品价格为标杆原则,实现黑醋、白醋、清香米醋等主流产品的多规格的产品及价格体系的开发,通过成立餐饮事业部,迅速抢占餐饮市场。2018年恒顺餐饮渠道收入增长15%至2亿元,占调味品收入的13%,对比中炬高新25%和海天60%的餐饮渠道收入占比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而紫林醋业目前餐饮渠道这块也比较弱,未来有望实现突破。中国食醋行业公司餐饮渠道建设情况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3、餐饮或许是食醋行业的下一个突破口餐饮或许是食醋行业的下一个突破口。调味品行业的渠道包括餐饮渠道、家庭渠道和工业渠道,其中餐饮渠道面向各类餐饮经营主体,占比约45%;零售渠道主要面向家庭消费者,占比约30%;工业渠道主要面向食品加工企业,占比约25%,餐饮渠道,是我国最主要的消费渠道。调味品行业渠道市场占比统计情况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从国际经验来看,各国餐饮行业与调味品的规模基本保持在10:1的水平,二者存在正相关关系。我国餐饮行业从2012年开始转型,逐步回归大众市场,增长明显提速,2018年全国餐饮收入达4.27万亿元,同比增长9.5%。餐饮是消费行业的重头戏,2018年比重也终于跨过11%,比2017年比重提高了0.4%,反映了我国餐饮消费市场不断扩大。餐饮行业快速发展带动了整个调味品行业的增长,同时巨大的市场空间,为调味品行业未来的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持。2010-2018年中国餐饮行业收入统计及增长情况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备注:2012年收入增速为13.6%)食醋行业未来若能突破区域口味差异以及拓展餐饮渠道,则醋业市场会有更大的增长空间。根据Euromonitor预测,2017-2023年调味品子行业复合增速中,食醋排名第二位,复合增速达到10%左右。2017-2023年中国调味品子行业复合增速统计情况及预测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食醋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来源: 前瞻网
一、食醋行业概述食醋是由高粱、大米、玉米、小麦等发酵而成的酸味液态调味品,按制醋工艺,通常可分为酿造食醋和配制食醋。从产业链来看,食醋行业上游原料主要包括高粱、大米、谷糠、玉米等;中游为各类型食醋,按功能划分,主要包括烹调型食醋、佐餐型食醋、保健型食醋和饮料型食醋;下游主要通过商超、餐饮店、便利店、电商平台等渠道进行销售。由于发酵原材料和发酵工艺不同,食醋在生产工艺、口感风味和区域分布上都有明显的差异。山西老陈醋、镇江香醋、四川保宁醋和福建永春老醋素来被称为中国四大名醋,其中山西老陈醋主要以山西为主的华北地区为主销区;镇江香醋以江浙沪等华东地区为主销区。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食醋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二、食醋行业发展现状食醋的市场规模是伴随调味品行业共同成长的,且整体增速快于调味品行业,近几年我国百强企业食醋保持增长趋势,2018年参与中国调味品著名品牌企业百强统计的食醋企业有39家,共实现食醋产量164.90万吨,食醋销售收入63.11亿元,同比增长8.1%。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食醋行业产量结构分散,作坊式小企业较多,据统计,2018年我国百强企业食醋企业中,产量在1万吨以下的有7家,占比20%;总产量在1-5万吨的企业有22家,占总数的61%;产量在5-10万吨的企业有3家,占比8%;产量在10万吨以上的食醋企业有4家,占比11%。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消费者对食醋价格的敏感性较低,食醋价格上涨具备一定市场基础,2018年中国百强企业食醋产品销售均价为3845元/吨,同比2017年增长了59元/吨,比2016年增长了459元/吨。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三、食醋行业市场格局分布国内食醋行业主要分为三大梯队:第一梯队是以四大名醋主要生产商为代表的地方强势企业,如恒顺醋业、山西水塔等;第二梯队是其他调味品企业向食醋行业的延伸布局,如海天、中炬等;第三梯队以大量的中、小规模工厂及家庭作坊为主。食醋行业梯队分布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目前,我国食醋产业品牌集中度较低,生产企业较为分散,龙头优势不明显,2018年中国食醋行业前五大企业分别为恒顺集团、紫林醋业、山西水塔、海天味业和四川保林,合计仅占市场约16.2%的市场份额,其中恒顺集团市占率为6.5%,位列行业第一。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四、食醋行业代表性企业营收现状恒顺醋业是恒顺香醋的代表企业,作为国内制醋龙头企业,也是第一批获得镇江香醋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企业。2013-2018年恒顺醋业营收呈现逐年增长,2019年恒顺醋业实现营业收入8.81亿元,同比增长9.43%,实现归母净利润1.42亿元,同比增长15.28%。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近年来以醋为主的调味品主业收入在恒顺醋业营收中的占比逐年提升,恒顺品牌的食醋产品覆盖了香醋、白醋、米醋、醋饮料、醋胶囊等全品类在内的七个系列几十种产品。随着消费者对食醋用途更加多样,高端食醋的消费量和市场规模不断扩张,2018年恒顺醋业实现高端醋产品销售收入2.42亿元,在食醋销售收入中占比达20.8%。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五、食醋行业市场前景展望1、醋饮带来新的增长点中国醋饮料使用的食醋量仅占全国食醋总产量的2%左右,而美国等发达国家占比都在10%以上。我国醋饮料市场仍在前期市场培育和消费者教育阶段,消费主力偏南方,北方消费者对醋饮料的消费和认知仍有待提升。醋饮料的独特的开胃、解腻等功能符合健康饮食的大趋势,随着消费者认识的提升,醋饮料市场将持续增长,或为食醋行业带来新的增量点。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2、食醋保健、药用价值显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醋的需求及研究也越来越多。醋作为传统的调味品,同时还具有保健、药用、医用等多种功能,食醋中的醋酸、乳酸、氨基酸、甘油和醛类等化合物,对人的皮肤有柔和的刺激作用,能使血管扩张,增加皮肤血液循环,使皮肤光润。国外也有研究表明:将醋作为活性抗衰老剂应用于化妆品中,去除皱纹、防止皮肤老化等作用明显,食醋在洗护产品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来源:町芒作者: 更懂选择的 1中国调味品现状1.1 中国调味品产品结构发展现状我国国标《调味品分类》GB/T20903-2007中指出,调味品是在饮食、烹饪和食品加工中广泛应用的,用于调和滋味和气味并具有去腥、除膻、解腻、增香、增鲜等作用的一类产品。从国标GB/T20903-2007中可以看出、调味品是中国饮食中负责调和滋味与气味的产品,可以说是中国饮食文化的灵魂。中国调味品的研制和食用历时悠久,最早被用于食用的调味品是食盐,其起源于五千年前的炎黄时代,古时主要从盐的颜色和出处对其进行分类。例如,从颜色可以将食用盐分为:绛雪盐、桃花盐、青盐、紫盐和白盐。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食盐的分类从简单的颜色和出处分类法,演变成了如今的以加工工艺和功能进行分类。例如,从加工工艺上对食用盐分类,可以将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食用盐分为精制盐、日晒盐和粉碎洗涤盐三类。随着科学及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中国调味品不但品质精进,其品类也越来越丰富。国标GB/T20903-2007将调味品主要分为17个品类,分别是食用盐、食糖、酱油、食醋、味精、芝麻油、酱类、豆豉、腐乳、鱼露、蚝油、虾油、橄榄油、调味料酒、香辛料和香辛料调味品、复合调味料、火锅调料。目前中国调味品市场上调味品品类齐全、覆盖面广,其中又以中国调味品行业龙头企业海天生产的调味品品类最齐全。从2019年调味品龙头企业海天调味品产品分布图中可以看出,海天共有酱油、酱料、醋品、蚝油、调味汁等12款调味品。为迎合消费者对同一款调味品(如酱油)的不同需求,海天以消费者不同的消费需求为理念,研究开发出了包括凉拌酱油、铁强化金标生抽、辣金标生抽、365高鲜头道酱油、淡盐酱油、特级金标酱油、有机酱油、小小盐限盐酱油、草菇老抽和蒸鱼豉油等在内的53种酱油。町芒研究院发现,酱油产品仍然是调味品中的第一大类,其消费占比高达46%,其次是食醋,占比为14%,其他调味品(蚝油、料酒、酱料和鸡粉等)占比仅为19%。1.2 中国调味品发展现状2002至2012十年间,由于行业基数低,中国调味品市场快速发展。中国调味品市场零售端的规模由2002年不到500亿,2012年超2000亿,复合增速高达20%;随着味精、盐的增速下滑,近几年中国调味品市场零售端的复合增速下降为10. 0%,但每年市场规模仍在不断扩大。2017年中国调味品市场零售端的规模超过3000亿元,高达3322.1亿元,增速为3.1%,2012-2018 年期间随着调味品行业的洗牌和产能的集聚,收入增速有所下滑,但营业收入整体上还是不断升高的。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9年至2018年间,中国调味品类(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时的调味品品类包括食用盐、酱油、虾油(鱼卤)、醋、味精、鸡精、糖精、料酒、辣椒酱、花生酱、芝麻酱、番茄酱、花椒、八角、茴香、胡椒、咖喱粉、五香粉、炸鸡粉等)商品类零售价格虽然增速不同,但整体价格是不断提高的。其中又以中国调味品行业洗牌和产能集聚起始年2012年的调味品类商品的零售价格增长最大,以2011年调味品类商品的零售价格为100, 2012年调味品商品的零售价格指数为105.7;2016-2018三年间,调味品类商品的零售价格指数虽然与2009-2015年相比较低,但整体价格仍然呈增长趋势。2018年调味品行业11家上市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454.02 亿元;主营酱醋调味品业务的 5 家上市公司(海天味业、中炬高新、恒顺醋业、加加食品、千禾味业)共实现营业收入 246.87亿元。其中以海天味业的营业收入最高,高达170.37亿元,同比增长16.80%,净利润43.65亿元,同比增长23.60%;以涪陵榨菜企业的营业收入的增速最快,高达26.07%;而近几年,味精行业景气度降低,致使以味精为主要营业收入的莲花健康的营业收入显著降低,降速高达13.14%,但由于调味品商品售价提升和成本下降,莲花健康的营业收入仍到达了12.15亿。1.3 调味品选购现状在电商快速发展及逐渐成熟的当今社会,中国消费者是如何选购调味品的呢?据町芒研究院统计,目前仅有29.8%的消费者会在电商平台上购买调味品。近几年,随着我国调味品市场的快速发展,调味品商品品类也越来越丰富,仅以酱油龙头企业海天味业为例,2019年海天的调味品商品品类就高达143种,其中以酱油的商品品类最多,包括畅销系列、经典系列、老字号系列、特级系列、有机系列和特色系列,共6个系列,高达53种,每款酱油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如凉拌菜时使用的凉拌酱油;加了营养强化剂的功能酱油,铁强化金标生抽;上色效果极佳的草菇老抽酱油;满足低盐饮食需求的低盐酱油,淡盐酱油和小小盐限盐酱油;满足健康饮食的有机酱油等。2019年12月町芒研究院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在选购调味品时,52.1%的消费者仅区分生抽和老抽,不会考虑酱油的含盐量和酱油功能;18.4%的消费者在选购调味品时更是简单粗暴,仅考虑是不是酱油,其他一概不考虑;剩余的29.5%的消费者则会根据饮食习惯及做饭需求选择特定的酱油类调味品。2调味品评测为了解决调味品种类繁多,消费者选择困难的社会现状,帮助消费者选择安全营养的优质低风险产品,町芒研究院对多款市售调味品进行了严格的评测,每一类评测产品至少筛选对比上百种同类型产品进行全方位解读,检测样品送往独立第三方检测实验室(河南聚谷检测研究有限公司),由河南聚谷检测研究有限公司为町芒研究院评测产品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检测报告。最后结合检测报告,町芒研究院营养学专家、感官评测专家、町芒研究院线上线下体验官将从执行标准(Standard)+品质标准(Quality)+感官标准(Sensory)三个维度对一款调味品进行综合评测,得出该款产品的最终指数,即町芒优选指数(DCI),DCI指数越高,代表产品综合品质越好(不符合町芒研究院执行标准的产品,将不能参与町芒研究院优选活动)。截止到2020年1月,町芒研究院评测产品包括休闲零食类、婴幼儿辅食类、儿童零食类、儿童调味品类、节日特色食品及调味料等88余款、涉及1200多个品牌,评测样品量接近3300余个,其中评测调味品6款,评测品牌占町芒研究院评测量的12.1%。其中町芒研究院评测的调味品,包括蚝油、酱油、鸡精、料酒、意大利面酱和火锅底料,其中测评的酱油、鸡精和料酒分别占测评调味品的23.76%、14.85%和13.86%。3调味品DCI指数分析据町芒研究院针对截止到2020年3月评测的调味品DCI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达到町芒研究院卓越品质等级的调味品仅占调味品评测量的2%;达到町芒研究院优秀品质等级的调味品占调味品评测量的43.6%;超一半(约54.5%)的调味品品质处于町芒研究院品质等级的最低阶级。一、中国调味品市场特征1.1 中国调味品市场容量大。2001-2018年这17年间,调味品行业的销售额从2001年的277.23亿元迅速增加至2018年的342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0%,预计2020年调味品行业收入会接近4000亿元。1.2 调味品产品细分化、高端化,品牌全国化。为迎合不同饮食习性的消费者,黄豆酱调味品已从传统的黄豆酱逐渐细分为黄豆酱、辣黄豆酱、麻辣鲜黄豆酱和蒜蓉黄豆酱四个不同味感的黄豆酱产品;同时为了迎合当今消费者越来越成熟的健康消费理念,近几年均接连推出了不同健康消费需求的调味品。1.3 外企深耕中国调味品市场。从1994年国外跨国公司开始进军国内调味品市场至今,国内已被外资入股或全资收购的调味品企业已占国内调味品企业的二分之一。二、中国调味品发展机遇及驱动力2.1 餐饮业调味品采购是我国调味品销售渠道中比较重要的销售渠道,有关资料显示,2019年餐饮行业消费的调味品占整个调味品市场销售额的约68.7%。2.2 随着国家对健康饮食专项行动的推进和消费者对健康饮食关注度的提升,调味品企业为迎合消费需求和适应发展浪潮,也都纷纷推出了相应的高端化调味品。大部分主销产品升级换代,以配合价格提升,极大的促进了调味品行业的增值。3.1 调味品属高盐食品根据食品安全标准与检测评估司2019年8月19日的“中国居民减盐核心信息十条”中对高钠食品的规定,钠含量超过600毫克/100克的固体食品属于高钠食品,钠含量超过300毫克/15毫升的液体食品属于高钠食品。按此规定,町芒研究院评测的调味品中的99.01%的产品都属于高钠食品,并不符合2016年,国家健计委在全国范围重点开展的“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专项行动,也无法完成《“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的到2030年我国人均食盐摄入量下降20%的目标。3.2 添加剂添加情况根据法律的规定,食品添加剂是为了提高食品品质,添加的一些天然或合成物质。食品添加剂种类多样,包括营养强化剂、食品防腐抗氧剂、调味剂、酶制剂、酸味剂、甜味剂、食用着色剂、食用香料等,而调味品行业是我国食品添加剂市场中一大重要细分子市场,占比达30%,常用添加剂是酸味剂和调味剂。对截止到2020年3月评测的所有调味品中添加剂添加情况的统计分析,町芒研究院发现,零添加的产品占9.8%,这跟国家提倡健康饮食及调味品产品高端化息息相关;添加剂种类超7种以上的占比仅13.7%。3.3 白砂糖添加情况对截止到2020年3月评测的所有调味品中白砂糖添加情况的统计分析,町芒研究院发现,评测的12款蚝油、15款鸡精和17款意大利面酱都100%添加了白砂糖;仅酱油、料酒和火锅底料中有没添加白砂糖的产品,其中酱油中仅有12.5%的产品没有添加白砂糖;35%的火锅底料中没有添加白砂糖。4结论分析4.1 调味品行业特征4.1.1 市场容量大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和调味品行业的日趋成熟,调味品品类越来越趋向专业化,功能化,市场需求不断增加。有资料显示,在经济发达地区每10元食品消费中就有1元的调味品消费。调味品行业更是在短短十几年时间内,销售额由2001年的277.23亿元迅速增加到2018年的342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0%,2017年调味品销售额达3322亿元,但仅占所有食品行业销售额的13.9%,随着调味品行业整合的深化及高端市场的开发,调味品行业销售额有望进一步提速,町芒研究院预计调味品行业销售额在2020年将有望达到3700亿元。4.1.2细分化、高端化、全国化随着中国调味品市场的日趋成熟,调味品品类划分也越来越精细,如海天味业未迎合不同饮食习性的消费者,将黄豆酱调味品从传统的黄豆酱逐渐细分出黄豆酱、辣黄豆酱、麻辣鲜黄豆酱和蒜蓉黄豆酱四个不同味感的黄豆酱产品;同时各大调味品企业为了迎合当今消费者越来越成熟的健康消费理念,近几年均接连推出了不同健康消费需求的调味品,如千禾的零添加料酒,海天的有机酱油、淡盐头道酱油、零添加头道酱油和铁强化草菇老抽,还有李锦记的薄盐生抽。在调味品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政策扶持力度逐渐加大的社会背景下,调味品企业迅速崛起,调味品品牌攻坚战日趋激烈。从市场结构来看,我国调味品行业中,酱油规模最大,其次是食醋行业,2018年,食醋消费占2018年调味品消费的20%,2019年食醋的年产值已超200亿元;同时,食醋也是中国调味品中除食盐以外最为传统的调味品,因此町芒研究院以食醋为例,研究分析调味品品牌全国化的特征。在中国食醋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历程,形成了当今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中国名醋(山西老陈醋、镇江香醋、福建红曲米醋与四川保宁醋)。中国调味品企业江苏恒顺、 山西水塔老陈醋、山西东湖老陈醋、天津天立独流老醋、 四川保宁醋和北京王致和食醋已经成为国内食醋行业中的“明星企业”,其中,江苏恒顺和山西水塔老陈醋以其独特酿造工艺发展成为了中国食醋行业中的龙头企业,2019年,其食醋的年产量分别占食醋行业食醋产量的5.1%和4.89%,并成为了消费者心中食醋消费的首选品牌。町芒研究院统计分析发现,消费者在购买食醋调味品时,仅购买恒顺食醋的消费者占27.4%,仅购买水塔食醋的消费者占20.9%,而仅有27.1%的消费者或选择除恒顺食醋和水塔食醋以外的其他品牌,还有24.6%的消费者则对恒顺和水塔都钟情,二者购买谁都可以。可见当今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越来越强,许多“明星调味品企业”,如海天、千禾、莲花、恒顺和王致和都以分别成为了酱油、料酒、味精、食醋和腐乳的代表。4.1.3 外企深耕中国调味品市场中国调味品市场的快速崛起和巨大的市场容量,使中国调味品市场成为了世界调味品企业眼中的香饽饽,外企纷纷开始征战中国调味品市场,甚至有跨国公司在上海财富论坛上提出了“欲独霸世界, 先逐鹿中国” 的口号。从1994年跨国公司开始进军国内调味品市场至今,国内已被外资入股或全资收购的调味品企业已占国内调味品企业的二分之一。1994年,法国达能集团与上海海鸥酿造有限公司合资成立了淘大食品有限公司,法国达能控股60%,正式进军中国酱油行业,扩充后的上海淘大食品有限公司酱油的年产能达10万吨以上,成为当时国内最大酱油生产企业;雀巢先后通过两次次资本整合:1998年收购太太乐80%股份和2001年收购四川豪吉60%股份,成功抢占中国鸡精调味品行业80%的市场份额, 2009年与上海太太乐的再次联手更是使上海太太乐成为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鸡精生产基地;亨氏于2010年以1.65 亿美元收购了一家中国的酱油企业和腐乳生产企业福达食品公司,使其在中国的销售额每年增加3亿美元,在中国酱油市场的占有率增加至2.9%,一跃成为中国酱油行业的第三大酱油生产商。4.2 中国调味品发展机遇及驱动力中国调味品行业能在短短十几年间,销售额由2001年的277.23亿元迅猛增加到2018年的342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0%,离不开迅猛发展的餐饮业、市场高端化等因素的驱动。4.2.1 餐饮驱动餐饮业调味品采购是我国调味品销售渠道中比较重要的销售渠道,有关资料显示,2019年餐饮行业消费的调味品占整个调味品市场销售额的约68.7%,可见调味品市场的发展跟餐饮业的发展息息相关。数据显示,从2000年开始,中国餐饮行业已经连续30年保持持续增长,餐饮行业销售额由2000年的3753亿元快速增长到2018年的42716亿元,增长了11倍;2006年全国餐饮消费全年零售额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达10345.5 亿元;2010年全国餐饮消费全年零售额突破2万亿,达到20698亿元;2015年全国餐饮消费全年零售额突破3万亿,达到32310亿元,同比增长11.7%。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多,特别是个税提升到5000元以后,更是提升了中低收入者的可支配收入,同时随着外卖行业的快速发展,更是促进了餐饮业的快速发展;随着当代青年价值观、消费观及会做饭人员比例的下降,也促进了餐饮业的快速发展。而餐饮行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整个调味品行业的增长,同时餐饮行业巨大的市场容量是调味品行业的快速增长的基石。4.2.2 市场高端化2016年,国家健计委在全国范围重点开展“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专项行动,深入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同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到2030年我国人均食盐摄入量下降20%的目标;2017年,《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提出同样减盐目标。随着国家对健康饮食专项行动的推进和消费者对健康饮食关注度的提升,调味品企业为迎合消费需求和适应发展浪潮,也都纷纷推出了相应的高端化调味品。高端产品具有较高的资本盈利能力,也具有较强的抵御通货膨胀的能力。目前国内多数调味品企业的高档产品所占产销的比例不足20%,随着饮食习惯的升级,中高端的调味品产品将会不断的增加(如海天推出的铁强化金标生抽、淡盐酱油、有机酱油、小小盐限盐酱油和千禾推出的零添加料酒等),行业的微利状况也会得到极大的改善。如恒顺早在2008 年就已停止生产零售单价为2元的产品,同时开始对高端产品和礼盒装产品进行重新包装定位,对大部分主销产品进行升级换代,以配合价格提升,极大的促进了调味品行业的增值。4.3 国内中小型调味品企业如何生存4.3.1 紧跟国家政策,严抓质量关与世界各国饮食文化相比,中国饮食文化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三高“高盐、高糖、高油”。为推进合理膳食计划,保障居民饮食健康,国家卫生健康委于2019年7月颁布了《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该专项行动要求:政府制定并实施相关标准,严格管控食品营养标签标示;鼓励和引导食品产业的营养转型。为响应国家号召,切实做好健康饮食,国内一些调味品“明星企业”也开始掀起了“减盐”风潮,各种低盐、减盐的酱油、酱料、鸡精、复合汤料、酱腌菜等相继推出,其中,李锦记推出的薄盐生抽盐分降低25%;而国内的外资企业早在2009年就已经开始革新新产品,积极推行减盐计划了。在国内外大型调味品企业紧跟国家政策,纷纷开始推出“减盐计划”的浪潮下,国内中小型企业更应该紧跟国家政策,做好健康调味品,推进健康中国行动;但目前各大调味品企业并没有开启合理膳食专项计划中的“减糖计划”,因此中小型调味品企业除了加入调味品行业的“减盐活动”以外,也可以从降低白砂糖添加量和严格管控“食品营养标签标识”,改进生产技术减少糖的添加,在产品营养标签上标注糖含量及盐含量,切实落实国家减盐、减糖计划,这不但可以为企业争取到国家扶持,更能帮助企业攻占健康饮食消费市场。4.3.2 增大科研投入,合理布局目前,国内已被外资入股或全资收购的调味品企业已占国内调味品企业的二分之一,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除国内“明星调味品企业”以外的中小型调味品企业如何谋发展,抢占市场份额。调味品是从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衍生出来的一个食品子行业,调味品行业区别于其他食品子行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受饮食习性影响深远。就如同中国“南甜北咸,东酸西辣”的饮食习俗一样,中国消费者对调味品的消费也有着明显的地域特色。因此,町芒研究院认为,中小型企业若想求的快速发展,抢占市场份额,应当找准市场定位,根据公司厂址及技术确定销售主战场;同时应加大科研投入,开发出符合主销售市场饮食习惯的调味品和符合当今健康消费理念的高端调味品,抢占高端市场份额,稳固区域性传统调味品市场份额。当品牌在主销售区知名度提升到行业前五后,在逐步扩展传统调味品销售区域,逐步分区域抢占传统调味品市场份额。
来源:格隆汇机构:山西证券报告观点 调味品行业整体情况:调味品处于成长期的中后期阶段,醋板块 未来增速较高。从当前调味品行业增速来看,增速逐步放缓,品类发 展也逐渐完善成熟。根据欧瑞数据,2018 年酱油和醋占中国居民调味 品消费量的比重分别为 60%和 20%,醋成为仅次于酱油的第二大品类; 而蚝油、醋以及汤类复合调味料三个子领域的增速领先于其他调味品, 食醋行业发展目前处于品牌化的中前期,也就是成长期的初期阶段, 消费者的品牌意识在增强,对标日本,估计中国食醋仍具有 3 倍的增 长空间,未来若能突破区域口味差异以及拓展餐饮渠道,则醋业市场 会有更大的增长空间。 食醋行业竞争格局:醋企多而不强,行业集中程度低,地方醋企 谋求全国化,酱油企业进军食醋。食醋的起源和不同地区对食醋口味 的偏好使食醋行业区域性特征明显,而需求空间又因食醋品牌地域特征受局限,最终导致行业内无全国性食醋企业龙头。全国大小生产食 醋企业共计 6000 余家,在 6000 多家醋企中,品牌企业产量仅占 30%, 其他作坊式小企业占 70%,目前中国食醋产业年产量已接近 500 万吨, 根据 2018 年中国调味品协会《中国调味品著名品牌企业 50 强/100 强》产量 10 万吨以上的食醋企业仅有 4 家,食醋行业 CR5 仅有 16%左右, 与日本食醋行业 CR5 在 60%~80%,相比之下,我国醋行业品牌集中 度低,未来有很大的整合空间。目前,地方醋企谋求全国化,酱醋同 源,酱油企业也不断通过内生发展和外延并购进入食醋领域。 食醋行业盈利能力:行业量价齐升,盈利能力不断提高。根据中 国调味品协会《中国调味品著名品牌企业 50 强/100 强》,2006 年-2015 年 50 强/100 强调味品企业的销售收入从 20.5 亿元增长至 55 亿元,年 复合增长率 11.60%。2017-2018 年百强企业食醋仍保持增长趋势,这 两年的产量分别增长 5.6%和 6.3%,销售收入分别增长 3.5%和 8.1%, 未来判断量仍有 5%左右的增长,并且随着消费升级,我国食醋行业的 产品结构将持续上移,产品单价保持稳步上升,吨价有望持续提升。 但是,从食醋企业来看,醋业毛利不一,山西陈醋毛利偏低,原因主 要在于:( 1)产品定位和价格不一样; 2)销售区域不同,山西醋的 主市场都在长江以北,像镇江醋在长江以南,长江以南消费水平较高。 食醋行业未来发展情况:我国食醋仍具有量价齐升的空间。首先, 我国食醋消费量处于较低水平,具有 3 倍左右的增长空间;其次,人 口回流催化消费升级,食醋产品顺应消费升级趋势,不断升级,向高 端发展;再次,目前国内的食醋消费场景局限在蘸料上,其他消费场景还有待开发,醋企应不断引导“醋不仅是调味品,更是健康产品” 的健康概念,另外,食醋多元化发展还可以向饮料和休闲食品拓展其他消费场景还有待开发;最后,食醋行业公司餐饮渠道占比低,未来 有待实现餐饮业用醋的突破,如恒顺醋业餐饮渠道占调味品收入的 13%,对比中炬高新 25%和海天 60%的餐饮渠道收入占比仍有较大的 提升空间,而紫林醋业目前餐饮渠道这块也比较弱,未来有望实现突 破。 重点公司关注:由于调味品的产品同质化现象仍较为严重,消费 者在选择产品时往往更关注品牌、健康、价格等因素。大厂商由于具 备品牌力强、渠道建设完善、经销商和销售团队实力强等优势,更容易获得消费者青睐。随着消费升级趋势确立,当消费者逐渐选择更健 康、口味更丰富的高端产品时,也倾向选择知名度高、有品质保障的大厂商的产品,消费升级从一定程度上会倒逼小企业退出行业,淘汰 部分低端和小作坊产能。基于此,预计未来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强者恒强进一步体现,建议关注龙头醋企:恒顺醋业、紫林醋业。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风险、食品安全风险、市场风格转变风险
醋在我国被列为开门七件事之一,在国人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我国调味品行业日趋成熟,食醋行业自2006年起就已经进入高速发展阶段,行业收入规模,产量和需求量均在持续上升,但陕西醋业在全国市场并不突出。人均食醋消费量低仍然存在增长空间据《2019年中国食醋行业分析报告-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战略规划》相关数据显示,我国人均食醋消费仅有2.39升,而与我国饮食相近的日本则达到3.37升。对标日本,保守估计中国食醋具有41%的增长空间。另外,产品普遍售价较低、利润较薄,高端产品少。号称“12年陈”的意大利摩德纳传统香醋每百毫升售价合人民币650元-850元,“25年陈”每百毫升售价合人民币1000元-1200元。而国内虽也有高价食醋,但整体价格低廉。在天猫恒顺醋业官方旗舰店2瓶300毫升的“10年陈酿”香醋售价仅为168元。从销售市场来看,食醋销售市场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并且区域性消费量不同,未来随着物流运输的拓展、食醋营销网络的完善和全国性布局、餐饮业的全国性发展以及品牌优势企业的持续营销,食醋产品的区域性特征趋于减弱,逐步向全国性醋企发展,并且从海天市场结构来看,全国市场各区域均保持了均衡发展。因此,从人均消费量以及吨价来看,我国食醋仍具有量价齐升的空间。恒顺一家独大陕醋跻身全国第八根据中国调味品著名品牌企业百强(94家)数据统计,2017年百强企业食醋总产量为154.2万吨,销售收入为58.4亿元。而根据2018年中国调味品协会《中国调味品著名品牌企业50强/100强》显示,总产量10万吨以上的食醋企业仅有4家,占总数的11%;总产量在5-10万吨的食醋企业有3家,占总数的8%;总产量在1-5万吨的企业有22家,占总数的61%;总产量在1万吨以下的企业有7家,占总数的20%。其中,恒顺醋业作为国内最大的食醋企业,也是整个A股市场上唯一一家以食醋为主业的调味品上市企业,多年来,通过不断的并购扩张,恒顺醋业目前产能已经达到32.5吨。紧随其后的是紫林醋业和山西水塔,产量约为18.3万吨和15.7万吨。相比一家独大的恒顺醋业,陕醋企业多在第三梯队,有的还是作坊式的小企业,但在2018年10月24日由中国调味品协会发布的相关数据中显示,岐山天缘醋业成为陕醋的代表企业,已经由2017年度的全国食醋行业十强跻身为全国食醋行业八强。陕醋仍用古法酿醋产业化之路任重而道远虽然比不上“嗜醋如命”的山西人对醋的消耗,陕西人对醋的热爱似乎都体现在面食里。岐山臊子面,一定要用正宗的岐山醋才能调出地道的味道。而岐山醋,其实就是东方醋最早的味道,据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民俗研究学者,世界中餐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陕西省烹饪餐饮行业协会专家指导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朱立挺介绍,醋,古汉字为“酢”,又作“醯”,《周礼》有“醯人掌共醯物”的记载,可以确认,中国食醋西周已有。岐山是周礼的发源地,自然醋的起源也在宝鸡附近。据岐山天缘企业的负责人介绍,2016年,岐山天缘醋的酿醋技艺被国家认定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司被认定为“陕西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单位”。制作全程采用古法手工农家制醋的场景环境和老器物(蒸煮原粮大铁锅,拌醋竹编箁篮,发酵使用木槽,陈酿使用耀州瓷缸,淋醋采用土坯烧制瓦缸),制作工人为从业40年左右老技师,具备对产品生产过程中各种宏观和微观变化的绝对把控能力,从而保证了西周古醋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工艺精准性。“目前我们的年产量近5万吨,企业也在为未来的发展与上市进行筹划,近期将会有股权改制,产品也将从烹调醋这个单一品类向保健型产品等多元化延伸,比如推出的醋粉、果醋等,同时将天缘醋礼品化,让产品更加贴近消费者需求。”岐山天缘企业的负责人说。>>专家观点新品+品牌+资本注入,陕醋可突破瓶颈现有的食醋企业,正在进行产业的整合和转型升级。管理学博士、应用经济学博士后、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朱云杰认为,目前食醋行业竞争非常激烈,三大龙头公司实力非常强,而陕西的醋企单一实力比较弱,品牌和规模远远比不上恒顺、海天等龙头公司。产量上不去,成本就降不下来,与宣传不成正比,而且对于品牌宣传,并没有以陕醋独特的历史文化优势来包装,产品的开发要与陕西的特产,比如柿子、猕猴桃、苹果等地理标志作物相结合。“陕醋要崛起,一是扩展产品和产品线,可以依靠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食品研究的科研力量,进行新品研发;第二要靠一定的资本运作,把单个企业的规模做大;第三就是扩大品牌宣传。这三条路如果可以结合,企业必然能突破发展瓶颈。”朱云杰说。新的企业纷纷进入食醋产业,带动整个行业创新,因为看好食醋产业的发展前景,众多企业跨品类甚至跨行业进入到食醋行业。他们结合自身优势,顺应消费渠道、消费市场和消费群体的变化趋势,为行业带来了新的产品和营销理念,为行业的创新注入了新鲜血液。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华山论剑发展战略研究院首席专家梁钧认为,陕西是中国醋的发源地,但是,在从农耕文化向工业化、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陕西的醋文化及其产业理念落后了,整体思维还停留在农耕文化的语境中,小作坊式的思维注定产生不了现代化的大型醋业产业链、产业集群。有梦想、有情怀、有魄力的陕西醋业企业应当在思维上大胆突破,地方和政府应当大力支持,依托新品+品牌+资本注入,把陕西醋产业集群做大做强,这方面潜伏着极大的经济增长点。梁钧表示,食醋产业未来的发展肯定是规模化、功能化、现代化,因此,像保健、人工智能、果醋与酒醋混搭等风格一定要引入到产业集群当中,目前有一些国内醋业企业在大胆尝试。实际上我们的产品模式可以更加开放一些,除了饺子醋,还可以开发葫芦鸡醋、汉堡醋、披萨醋等等,在产品开发上永远有一个铁律,即:不是市场需要什么我们生产什么,而是我们生产什么,市场就需要什么。另外,食醋企业需要积极开拓多元化经营理念。食醋除了调味功能外,本身也是一种保健食品,有一定的保健功能。历代文献古籍里面都对食醋的保健功能作用进行记载。保健醋就是未来食醋多元化的一个重要方向。食醋多元化发展还可以向饮料和休闲食品拓展。 来源: 华商报
来源:格隆汇机构:东海证券◎投资要点: 酱油:质地优良的调味品之王。酱油是调味品行业最大细分子领域。2015 年酱油类产量增速出现明显放缓,行业从此前的急速放量已逐步转向量价齐 升、结构优化、品类创新的行业发展新时期。海天体量遥遥领先,已经成长为 全国性品牌,而李锦记、厨邦、欣和作为第二梯队,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 但是行业整体集中度仍然不高,行业 CR3 仅为 31%。 食醋:缺少大品牌的常青树行业。食醋的可替代品非常少,并且迎合了 健康的消费观念,因此属于长青的调味品子行业。但是消费量的增长较为迟缓, 近 3 年的复合增长率仅为 3.41%,销售收入的增长主要由产品价格的推动。同 时食醋区域性发展特点明显,包括生产工艺的差异和地区口味差异,因此行业 内缺乏全国性品牌,多为区域性、作坊式企业,行业 CR3 仅为 10.1%,行业 亟待整合。 整体消费量稳步增长。我们认为未来酱油行业年均产量增速在 5%左右, 有两方面因素可以作为酱油消费量增长动力:1、随着消费者对调味料健康的 需求不断增长,酱油可以部分替代食盐味精的功能;2、餐饮行业的持续回暖 造成酱油用量增加。食醋方面由于烹饪习惯,很难像酱油一样通过餐饮烹饪获 得量增,对比美日,我们认为醋饮料或许将成为食醋行业新的量增点。 价格上升通道通畅。调味品具有的消费占比低、消费额少、频次低和刚 性需求的消费属性使得产品提价理论上成立。同时为了满足消费者的健康和品 质需求,企业不断进行产品结构优化和升级,属于被动的提价。2019 年预计 原材料价格处于高位震荡状态,龙头企业具有较强的定价权,同时行业一般在 2-3 年进行提价,上次行业提价是在 2016 年末开始的,因此我们认为调味品 行业可能会在今明两年进行一次大规模提价。 复合调味品将成为全行业新的增长点。复合调味品目前增速较快,还处 于发展起步阶段。我们认为复合调味品行业年复合增速将在 15%以上。我们认 为调味品行业的龙头公司的抢先布局将在复合调味品这片蓝海中持续受益。 投资建议:从下游来看,餐饮行业与调味品行业具有很强的联动性,餐 饮行业和外卖行业的发展是调味品量增的主要来源;而家庭消费者对于健康和 产品品质需求的不断提高,将促使企业的产品结构将不断得到升级和优化,增 厚企业利润,从上游看,随着行业集中度的提高,龙头企业的议价能力逐渐增 强,龙头企业可以通过产品提价来对冲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同时 依靠其价格优势持续收割市场份额。在新兴行业方面,龙头企业可以依靠其技 术、品牌、渠道和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可以抢先布局,培养消费者的消费习惯, 获取超额利润。食醋行业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区域性品牌竞争比较激烈,未来 品牌化是趋势,建议关注在行业竞争中占据优势,业绩稳定,有国改预期并在 2019 年率先提价的恒顺醋业;酱油行业品牌效应强,龙头地位稳固,企业间 的竞争格局稳定,建议关注布局高端酱油市场,进行差异化竞争的千禾味业。风险提示:销售不达预期,成本波动,食品安全问题。
“永春老醋”与山西老陈醋、镇江香醋和四川保宁醋被称为中国四大名醋,但相比其它名醋的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永春老醋却偏安一隅,仅限于福建和部分海外市场。近期,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注意到,从福建永春县的政府到民间,正在谋划一场重振永春老醋“雄风”的产业行动。永春县夜景。本文图均为永春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2020年12月29日,永春县“两会”期间,永春县人民政府县长吕建成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提到将大力发展香、醋、瓷三大百亿集群“有根”产业。为让永春老醋这个传统特色产业“脱胎换骨”,当地政府正大力吸引投资者和创业者,共同参与到这场醋产业的复兴行动。“我们要先把永春老醋这块招牌重新树起来。”永春县委常委刘永强对澎湃新闻称,永春老醋是当地的重要产业和文化骄傲,曾被当地富裕人家视为居家“三宝”,后因各种局限未能做大市场,但永春老醋的酿造技艺和产品力仍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永春县政府的大力推动也引来投资者的参与。“永春老醋价值被低估了,它的历史最悠久,技艺最古老,保留最原始的纯液态酿造和发酵工艺,采用最好微生物菌群发酵原材料,还要历经三年成酸、五年增香的生产周期。”泉州市人大代表、永春得壹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颜禧童称,伴随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它定能在消费市场占据一席之地。“我坚信永春老醋的酿造技术独特极具市场竞争力,所以才投资了几千万用于研发和生产。”颜禧童称。2020年下半年,中国掀起了一场“中国醋都”争夺战。去年11月6日,江苏镇江获得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审定和授予的“中国醋都·镇江”称号,曾一度在舆论场引发争议;山西老陈醋的故乡清徐县也奋起直追,同年12月30日,获得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轻食品工业管理中心联合授予的“中国醋都·清徐”称号,算是扳回一城。 这场“中国醋都”之争实则是品牌价值之争。 作为偏安一隅的永春也不甘落后,2020年12月12日,也获得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授予的“中国红曲醋都”称号,以此凸显自身的产品特色。“我们要进一步进行产业布局和参与市场竞争。”永春县政府一位政府官员对澎湃新闻称。永春老醋以糯米为基本原料,永春老醋公司的工人在处理蒸熟的糯米。尴尬的“招牌”根据永春当地的史料记载,早在北宋初年,永春民间即开始酿造老醋,其酿造技术独特,选用糯米、高级红曲和特等芝麻等为原料,成为优良的调味品,当地民间的富有人家把老醋、久熟地、久六味视为居家“三宝”,家中一坛老醋,历经百年。 永春老醋工业化始于1953年,著名侨领尤扬祖先生回国定居,看见永春老醋独具特色,仍处各家自酿、未能形成规模的初级阶段,便立即投资创办永春酿造厂,吸取古代制醋工艺之精华,并以科学的方法进行酿制,形成了一定规模效应,1959年,永春老醋开始出口试销。“文革”的特殊年代,永春老醋曾一度中断,直至上世纪80年代才重新恢复。 据人民网报道,1987年,永春老醋的产量达3550吨,其中农户传统酿造3154吨,工业化生产283.8吨,出口量达112.16吨。 上世纪90年代至今,永春老醋酿造进入正常发展轨道。30多年来,实现从过去以单家独院酿制为主向以工业化生产为主转变,永春老醋产品也远销欧美和东南亚。 相比山西老陈醋和镇江香醋的知名度和全国市场占有率,永春老醋只能受困于福建和部分海外市场。据《福建日报》报道,福建市场年销售食醋约为10万吨左右,永春老醋年产量仅为2万吨,约70%销往闽南地区,30%销往省内其他地区,省外区域最多是点状销售,市场占有量低,造成“出得了国门,出不来闽南”的尴尬情况。上述报道也指出,中国食醋年产量约为270万吨,排名前三位的江苏、山西等地的大型醋企年产量都在15万吨以上,福建省目前并无上万吨级的醋厂。“生产周期和地理交通的局限性,让永春老醋难有突破。”颜禧童分析称,传统行业有较强的市场生命力,中国四大名醋中,永春老醋是唯一液态复式发酵酿造,这有别于山西老陈醋、镇江香醋、四川保宁醋的固态发酵方式。此外,永春老醋还严格按照红曲酒发酵30天以上、老醋陈酿3年以上的生产流程。“永春老醋作为特色工艺和流派,它和北方食用醋的工艺完全不一样。”福建永春老醋醋业公司总工程师马应伦对澎湃新闻称,改革开放初期,山西老陈醋和镇江香醋均得到快速发展,而永春老醋受限于地理位置和酿造成本,未能及时占领市场,抢夺人们的味蕾。 “人的味觉是有习惯性的,一旦适应,很难接受别的味道。”马应伦说,永春老醋是用糯米和红曲做出来的食用醋,酿造技艺和成本远高于一般食用醋,由于工序复杂、生产周期长,因此造成永春老醋企业规模难以做大,“至今永春老醋的酿造企业不到10家,年产量仅有2万吨左右。”“我们必须改变了。”永春县工信商务局局长廖志伟对澎湃新闻称,正因永春老醋产业此前长期处于“有特色没市场、有传承没创新、有历史没发展”的困境,才促使当地政府决心发展永春老醋产业, “这在政府和民间已形成了一定共识。”永春老醋公司的工人们正在包装车间打包即将上市的老醋。产业“复兴”十年前,永春县已在谋划如何推动老醋产业向前发展。根据永春县政府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永春县老醋的产量达到0.7万吨,产值0.51亿元,其中运用传统工艺酿造的老醋为2100吨,占社会总产量的30%,产值1530万元;利用现代工业化手段生产的老醋为4900吨,占社会总产量的70%,产值3570万元。2009年出口量达368吨,出口交货值达230万元。很显然,这样的市场占有率与永春老醋的名声并不相称。2011年11月14日,永春县人民政府印发了《永春老醋产业发展规划》,该规划由永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课题指导,并由永春县各政府部门负责人担任编制组领导成员,形成了约2.5万字的规划,将永春老醋的历史、现状、方向和路径均进行详细规划。由于当时的条件不成熟,上述规划并未能有效实施。“可能由于本地企业增资扩容和外地投资者对市场持观望态度,才让规划无法有效。”廖志伟说。2017年,永春县政府决定重启永春老醋产业的产业“复兴”计划。据《人民政协报》报道称,2017年开始,永春县政协组成调研组,深入全县老醋企业、乡镇、部门,与企业负责人、生产技术骨干、主管部门交流讨论,详细分析老醋生产、经营、销售情况。永春县政协委员也发挥各自优势,到全国醋产业主要产区调研,就推动永春老醋产业发展广泛征求意见,为专题协商做好准备。颜禧童担任了多年的永春县政协常委,但那一年他恰好被选为泉州市人大代表,因此以特邀身份参与调研全国醋产业的发展状况。“我专程到山西太原、四川阆中和江苏镇江走了一趟,走访了50多家企业,撰写了约5000字的市场调研报告,在这份报告里,我也特别提出了关于永春老醋产业如何走出困境、如何发展的措施和建议。”颜禧童称。2018年7月,永春县政府、县政协召开“推动永春老醋产业发展”的专题协商。在这次协商中,参会的政协委员、醋企代表根据自己的调研思考和企业实际发展情况,从产业集群、品牌营销、政策扶持、招商引资、科技创新和产业园建设,进行全方位“问诊把脉”。这一年恰好也是永春老醋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永春县政府把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转化为具体措施。2018年12月5日,永春县人民政府出台《关于促进永春老醋产业加快发展的十条措施》,此举目的很明确——加快形成永春老醋产业“集聚效应”。永春县政府给予相当大扶持力度,通过给予经营贡献奖励;建设老醋工业园区,给予入驻企业按照建筑面积补贴;鼓励技术改造,按照项目设备投给予补助;支持发展智能制造,给予醋企实施“机器换工”、数控技术、智能装备应用、智能服务等智能化改造项目给予补助;鼓励开发新产品,对企业用于新产品研发费用给予补贴等。“我们通过扶持补贴企业,聘请明星直播带货,举办工业设计大赛等组合拳方式,多角度推动永春老醋的发展。”廖志伟称,为进一步打响永春老醋的知名度,当地政府还支持醋企设立品牌门店、旗舰店和连锁店,乃至于进驻大型商超,或者开拓网络销售渠道,凡是有利于“永春老醋”品牌举措均会予以支持。资本与创业2020年12月12日,首届“中国红曲醋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永春县举行,期间,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授予“中国红曲醋都”称号。这是永春县政府推动老醋产业快速转型升级和扩大影响力的必要动作。“首先要形成一个总体的产业气氛。”刘永强称,当前永春老醋还是以福建市场和部分海外市场为主,想要有所作为,作为政府主要是构建平台,须通过招商引资引入企业和资本,一起实现永春老醋的品质、产能和销售全面提升。嗅到商业机会的跨界资本来了。七匹狼控股集团旗下控股的香港上市公司——厦门百应融资租赁有限责任公司已全资控股永春一家醋厂——福建永春侨新老醋有限责任公司,按照规划,将建成生产和文创相结合的观光工厂。准备凭借资本力量扩大产能。“以前每年做1万吨,现在有了资本加持,准备扩至5万吨左右。”刘永强称,永春县政府也推动传统老醋企增资扩营,抢占市场。“只有抢占了市场,才能最终实现市场占有率和商业价值。”刘永强称。在永春县政府的推动号召之下,永春的当地资本也已蓄势待发。颜禧童是永春本地人,他一直从事生物农业,经营很顺利,实现了原始财富积累,此前为了撰写永春老醋的调研报告,他走访了全国50多家酿醋企业,调研过程中也发现永春老醋的价值。以前,他每年都会以永春老醋作为礼品送朋友,原本以为是很平常的礼物,没想到朋友都异常喜欢。“我判断它将有更好的产品和市场价值。”颜禧童称,这说明永春老醋“走不出去”不是产品问题,而是当地产能和市场跟不上,而那次全国调研更促使他下决心投资老醋企业。2018年,他借投资成立得壹醋业公司之际,全国走访高校和科研院所,期待获得更多技术支持,最终他决定和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食品发酵国家工程中心合作,引入现代前沿科技来优化传统酿造技艺。按照永春老醋三年成酸出产的规律,他所在公司预计今年10月份即可产出,年产能有望达到2万吨。“我准备把永春老醋当成事业来做,哪怕前期投入多一点都没什么。”颜禧童称。伴随永春县政府的大力推动老醋产业,也吸引了部分年轻创业者。余燕珍就是一位年轻的创业者,生于永春县桃城镇,她家附近就有一间老醋酿造厂,因此从小闻着醋香长大,对永春老醋有着独特的人生记忆。前几年,她看见永春县大力发展老醋产业,敏锐地感觉到机会的到来,很快在永春县城老醋酿造厂附近开了两家老醋食品店,专卖手工制作的醋鸡爪、醋鸭爪、醋蛋,醋豆和醋花生等衍生食品。2019年,她参加永春县青年创业第一届大赛,由她制作的醋猪脚荣获三等奖。近期,她又在永春县工业区租下1200平方米生产车间,注册成立了一家食品企业,开始规范化生产以醋为中心的衍生食品,并着手开发和生产老醋酱菜、老醋酸笋、麻笋酱、闽南外婆菜、果醋酱和老醋冰淇淋,走上了一条规模化生产道路。作为一名年轻创业者,余燕珍知道如何用现代文创手段包装永春传统技艺新的文化价值,她的老醋产品包装几乎都用漫画来体现永春当地的文化符号和地标——留安塔、白鹤拳和东关桥。从销售方式上,她也会有效结合线上和线下两个销售渠道,亲自上阵当“网红”带货,并开通微商平台,销售老醋衍生产品。不仅在永春县城和工业园涌现了一批老醋的投资者和创业者,当地部分有酿醋传统的乡村也参与了进来。永春县岵山镇铺下村曾有酿醋传统,近年该村准备以特色醋产业为基础,并用“组织引领+公司带动+技术能人+农户共享”的合作模式,走出一条新时代农村的发展道路。“以前村民在家里都有酿醋,上世纪60、70年代连饭都吃不饱,所以很多人都不做了,近两年看见政府下决心振兴永春老醋,我们村集体也决定重新把老技艺恢复起来。”永春岵山镇铺下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陈少芳对澎湃新闻称。目前,由村集体统一成立一家永春老醋的酿造企业,负责公司运营管理,交由技术能人及农户负责生产酿造,最终由零散家庭酿醋自销变为公司规模生产销售。“我们希望让传统农民变成新型的产业农民。”陈少芳说,她还想把永春老醋酿造技艺和乡村旅游相结合,提高铺下村老醋文化的品牌影响力。“我们不走工业化的酿造技艺,完全按照传统和古法酿造,所以适合开发乡村旅游。”陈少芳说,铺下村正在建设老醋文化体验馆,包括通过老醋文化墙、酿醋工艺长廊和醋吧休闲区的建设,打造集醋文化展示、醋工艺参观、醋产品体验和醋销售定制于一体的文化体验区。“听说很多在外面的乡贤也想要回来搞老醋,这足以说明大家都看好它。“陈少芳说。(永春县融媒体中心苏福彬对本文采访亦有帮助)(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