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明星大侦探》等推理综艺走红,剧本杀游戏也成功出圈,成为年轻消费者偏好的休闲娱乐活动之一。同时随着体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剧本杀这种新消费业态接受度比较高,从而推动其在国内的快速发展。在不断升级发展过程中,北京、成都、长沙等网红城市的剧本杀商家正在做“剧场+剧本杀”、“文旅+剧本杀”等新尝试,与剧本杀相关的新业态正蓄势待发。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剧本杀市场规模超过百亿元,同比增长68.0%,2020年受疫情影响,市场规模以7%的增幅增至117.4亿元,同比增长7%。如今剧本杀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剧本创作者、发行商、演员、门店商家、垂直平台等主体的参与将会推动行业规模持续扩张。(《艾媒咨询|2021年中国剧本杀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调研分析报告》完整高清PDF版共74页,可点击文章底部报告下载按钮进行报告下载)核心观点2020年中国剧本杀市场规模将近120亿元伴随着《明星大侦探》等推理综艺走红,剧本杀游戏也成功出圈,成为年轻消费者偏好的休闲娱乐活动之一。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剧本杀市场规模超过百亿元,同比增长68.0%,2020年受疫情影响,市场规模以7%的增幅增至117.4亿元,同比增长7%。如今剧本杀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剧本创作者、发行商、演员、门店商家、垂直平台等主体的参与将会推动行业规模持续扩张。46.2%的受访玩家偏好烧脑推理剧本,超6成玩家选择和朋友组局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46.2%的受访剧本杀玩家偏好烧脑推理剧本,64.9%的玩家会选择和朋友组局玩剧本杀。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当前年轻人休闲娱乐重度依赖线上,线下社交却缺乏新花样,而剧本杀正是打开了线下社交市场,加上用户付费意愿较高,市场发展前景可期。剧本杀在全国流行,剧本杀+文旅、剧本杀+剧场等新业态崛起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体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剧本杀这种新消费业态接受度比较高,从而推动其在国内的快速发展。在不断升级发展过程中,北京、成都、长沙等网红城市的剧本杀商家正在做“剧场+剧本杀”、“文旅+剧本杀”等新尝试,与剧本杀相关的新业态正蓄势待发。此外悬疑IP与剧本杀的联合开发模式也为游戏、网络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以下为部分报告节选内容:2021上半年中国消费者偏好线下潮流娱乐方式分析数据显示,目前剧本杀已经成为主流的线下娱乐方式之一,选择用户占比36.1%。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在狼人杀等桌牌游戏的前期市场教育下,在剧本杀综艺节目的推动下,剧本杀成为新的娱乐方式。而在科技元素、角色换装、主持人等加持下,剧本杀实景游戏体验以及社交属性,愈发成为吸引并维持用户的重要因素。中国消费者偏好线下潮流娱乐方式分析2020年中国剧本杀行业市场规模数据分析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剧本杀行业市场规模超过百亿元,同比增长68.0%,2020年受疫情影响市场规模依然逆势增长,但增幅回落至7.0%。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剧本杀的推理性、悬疑性可以满足玩家的推理爱好和表演欲,同时,剧本杀也为有社交需求的玩家提供了平台。在需求推动下,中国剧本杀门店快速扩张,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壮大,预计到2021年中国剧本杀行业市场规模将增至170.2亿元。中国剧本杀行业市场规模数据分析中国线上剧本杀剧本稿酬及投稿方式线上剧本杀的单剧本稿酬天花板要比线下剧本杀低得多,除了线上剧本杀 App 用户付费意愿尚未形成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线上剧本杀剧本内容体量较小,多在1-2.5小时。此外,线上剧本杀创作流程将趋于标准化,加上网文作者的入局,业内或将出现破圈人气作家。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成熟的优质作者是剧本杀圈的稀缺资源,也是发行工作室们争抢的对象,但独立完成剧本创作,也对作者的能力有着极高的要求。中国线上剧本杀剧本稿酬及投稿方式中国剧本杀行业商情舆情监测分析艾媒商情舆情监测系统数据显示,2021年2-3月期间,剧本杀行业平均热度指数在204.09,其中2月27日,剧本杀指数一度达到峰值,主要与《古木吟》等剧本杀热门剧本的玩家热评有较大的关系。从主题词云来看,关注剧本杀的用户也关注密室逃脱、狼人杀,此外探案、推凶、悬疑等是用户比较关注的剧本杀类型。中国剧本杀行业商情舆情监测分析2021H1中国玩家玩剧本杀的原因调查分析数据显示,超过4成的玩家玩剧本杀主要是为了休闲娱乐,26.5%的受访玩家是出于解压的目的才玩剧本杀,此外,社交、猎奇体验等也是玩剧本杀的重要原因。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剧本杀让玩家代入某一个角色去思考剧情、推理案件,最后发现真凶,在这个过程中,玩家不仅能得到揭开谜底的获得感,还有在推理中获得的共情、逻辑思维、表达能力的提升,是一项益智的休闲娱乐活动。中国玩家玩剧本杀的原因调查分析2021H1中国玩家可接受的剧本杀消费单价(二)数据显示,中国消费者对于不同形式的剧本杀价格接受度也有所区别,整体来说,网民对于剧本杀的价格接受度由高到低排列的顺序是线下实景>线下圆桌>线上。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线下实景的剧本杀大部分都会带有换装、闯关等环节,布景设置较为复杂,因此消费者价格接受度更高;线下圆桌的成本主要是剧本和场地,消费者的体验主要集中在剧本本身,因此价格接受度与实景相比略低。中国玩家可接受的剧本杀消费单价2021年中国玩家偏好的剧本杀类型和题材调查调查显示,中国网民对于烧脑推理类型的剧本偏好度较高,其次是欢乐喜剧本;在剧本主题方面,现实逻辑、科幻脑洞和都市情感题材的剧本是网民最青睐的三大题材。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玩家在玩剧本杀的时候比较关注剧本本身能带来的游戏体验,而对于服装道具的要求则相对较低;而逻辑性、思维冲击性强的剧本题材能为玩家带来更好的游戏体验,因此也更受到玩家的青睐。中国玩家偏好的剧本杀类型和题材调查2021中国男女性玩家偏好剧本杀类型对比剧本类型偏好的调查显示,女性玩家比男性玩家更偏好需要头脑风暴的烧脑推理本,而男性玩家则更加青睐于轻松减压的欢乐喜剧本,整体来说,男女玩家对于剧本类型的偏好度区别不大,主要是由于目前市场上剧本中,烧脑推理题材的剧本占比较大,而疫情原因也导致了玩家对于换装情感本的热情也有所下降,使得推理和喜剧题材的剧本的选择偏好有所提升。中国男女性玩家偏好剧本杀类型对比2021年中国玩家对剧本杀游戏时长接受度调查调查显示,48.0%的中国网民认为每局剧本杀游戏的时长控制在2小时左右为最佳,26.4%的网友则认为3小时左右的游戏体验会更优。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剧本杀的游戏时长除了与剧本长度、剧情复杂程度有关之外,主持人对于游戏节奏的把控也是影响时长的重要因素。目前剧本杀行业中还没有一套完整的主持人培训规范,这也导致业内主持人水平参差不齐。建立完善的主持人培训体系有助于大幅提升玩家的游戏体验,这也将是剧本杀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中国玩家对剧本杀游戏时长接受度调查典型城市剧本杀发展分析:北京(四)数据显示,8成的北京剧本杀玩家体验过的线上剧本杀游戏,37.1%玩过线下圆桌剧本杀,31.4%的玩家体验过线下实景剧本杀。此外,百变大侦探、剧本杀和戏精大侦探是北京玩家偏好的三大剧本杀应用。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线上剧本杀具有随时随地组局玩游戏的优势,对于生活节奏过快的城市,也是一种娱乐选择。线上剧本杀也可以为线下导流,通过发布新剧本,吸引用户到门店体验沉浸式实景推理。典型城市剧本杀发展分析:北京典型城市剧本杀发展分析:重庆(四)数据显示,重庆玩家玩剧本杀的主要原因是休闲娱乐和社交聚会,占比均为31.8%,其次是解压,占比27.3%。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2020年重庆居新一线城市排名第一位,经济发展较快,伴随而来的居民更高的价格承受能力,所以对剧本杀等新兴娱乐业态的普遍接受度较高。此外,社交聚会是剧本杀的重要场景,因而商家也可以针对该场景推出更优质的剧本、甚至是定制化的剧本吸引玩家消费。典型城市剧本杀发展分析:重庆典型城市剧本杀发展分析:成都(四)数据显示,成都玩家可接受的线上剧本杀和线下圆桌剧本杀的最高价格,主要在70-90元,90元以上的接受度超过2成。相对来说,线下实景剧本杀可接受的单价水平较高,31.8%的玩家可以接受剧本杀单价在90-100元,13.7%的玩家可以接受价格110元以上。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针对线下桌游和线上剧本杀,推出100元以下的产品市场接受度更高,但是对于沉浸式的线下实景剧本杀,可以重点探索100元以上的定价产品。典型城市剧本杀发展分析:成都典型城市剧本杀发展分析:成都典型城市剧本杀发展分析:长沙(五)数据显示,在剧本杀类型上,64.3%的长沙玩家偏好科幻脑洞类,57.1%偏好都市情感类剧本,一半的玩家喜欢现实逻辑类剧本,此外仅有2成多玩家喜欢恐怖灵异类。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科幻脑洞、沉浸恐怖本、城市换装本、爆款情感本等多样化的剧本、沉浸式场景的搭建加上剧本杀的社交属性,使剧本杀受到众多90后、00后消费者的青睐。典型城市剧本杀发展分析:长沙中国剧本杀行业发展现状总结(一)全国都开始兴起剧本杀。数据显示,剧本杀关注用户不仅分布在国家的东部沿海和东南地区,还分布在东北及西北(除青海、甘肃、宁夏三省)、西南地区,剧本杀在国内兴起。据统计,截至2019年12月,全国的线下剧本杀店已经由1月的2400家飙升到12000家,一年之间开出一万家门店。不仅是线下,线上的剧本杀也同样火爆,2020年春节期间,线上剧本杀APP《我是谜》的用户数骤增800万,以致于服务器一度满载。中国剧本杀行业发展现状总结中国剧本杀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三)剧本杀线上线下融合模式剧本杀线上与线下模式存在玩法上的差异,因而也各有优势。具体来看,线上剧本杀不受时空限制,可以同时进行多个场次的游戏,节省了租金成本,加上虚拟DM,节省了经营费用;线下剧本杀“沉浸式体验”,尤其最近线下流行的换装环节,是线下剧本杀推广的一大助力。但单纯的线上或线下模式可能都不具有可持续性,因而二者可进行融合发展,以线上剧本杀为试用环节,线下剧本杀店铺提供沉浸式体验,通过线上为线下导流,从而收获较高的营业利润。悬疑IP与剧本杀联动开发优质原创的剧本是吸引玩家的核心,因而一些剧本杀将游戏和影视、小说IP一起联动开发,推动优质剧本创作,同时通过打造知名剧本杀IP提高门店影响力。比如剧本《古董局中局》,这部作品将小说、影视和游戏串联在一起,以《唐人街探案3》中的日本“中华街”场景作为线下体验馆的新主题;网易云阅读与剧本杀App合作,推出与咬狗的《梦境缉凶》同名的剧本。IP与剧本杀联动开发的模式将会对游戏、网络文学等市场带来新的发展思路。本文部分数据及图片内容节选自艾媒研究院发布的《2021年中国剧本杀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蓝鲸教育3月23日讯,日前,爱学习教育发布《下沉市场K12教育培训行业调研报告》。报告指出,经过一年多时间,教育OMO成为行业共识,绝大多数机构都认同OMO模式是未来的主流教育模式。报告显示,95.6%的机构认同“未来的教育模式一定是OMO(线上线下相结合)”这一观点,77.14%的机构想拥有推出在线课的能力。更倾向与提供完整解决方案的平台合作今年1月,部分地区校外培训机构停课。春节过后,各地陆续出台复课通知,2月底、3月初各地教培机构开始有序复课。与此同时,机构转在线的方式从疫情初期的借助直播平台逐渐过渡到与第三方教学解决方案平台合作为主。2020年疫情出现后,直播工具类软件,如钉钉等成为教培机构转线上的主要方式。但在2021年,86.57%的机构选择与能够提供全套在线教学解决方案的平台进行合作。OMO仍是主流选择,超七成机构希望拥有在线能力。对于机构来说,一方面,OMO模式能够让机构相对从容地应对疫情,赋予机构以极低的流失率转线上的能力;另一方面,OMO模式能够帮助机构拓宽影响范围和招生边界,提高机构的教研、教学、辅导、管理及营销五大层面的在线化能力,加速机构规模化发展。与此同时,抓紧建设线上能力成为机构的头号任务,未来,是否拥有被家长认可的线上能力也将成为影响机构发展的关键因素。家长对机构在疫情期间安排在线课的接受度较去年有明显提升。报告显示,2021年家长选择“线上课为主,线下课为辅”和“只想上线上课”的比例为68%,超过去年的17%。但是,相比一二线城市,下沉市场(3-6线城市)在线渗透率可提高空间仍然巨大。需注意的是,下沉市场家长对课外辅导机构的了解和信任更依赖于亲朋好友推荐,他们更看重辅导机构的学习效果。报告显示,78.26%的家长从亲朋好友的推荐了解课外辅导机构。深挖增量市场目前中国教育资源分布依然不均衡,特别是三四线城市缺乏优质的教学资源,而当地学生存在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强烈诉求,市场存在巨大的缺口。2020年疫情期间,在“停课不停学”的背景下,在线教育行业迎来了爆发式增长,下沉市场对在线教育的认可度也在不断提升。不少在线教育平台把目光由原来的一二线城市转向三四线甚至更低线的城市,掘金下沉市场。近年来头部在线教育企业和传统教育巨头等通过多元获客方式抢占下沉市场。春晚、热门综艺、影视剧等都深受在线教育广告投放的青睐,甚至还展开明星资源的争夺。此外,教育机构也积极向互联网、电商行业学习获客经验,探索流量投放、社群、地推、体验店等渠道获客。据统计,2020年暑期教育行业营销烧钱的资金达到了60亿,是上年同期的两倍。面对在线教育机构和传统教育巨头们的攻城略地,下沉市场的中小培训机构也在艰难地抵御外来侵略。为提升运营效率、教学质量和服务,他们不断引进先进的教育工具和产品武装自己,打造护城河。打响在线学习服务师争夺战在K12在线教育日渐成熟的产业链中,以教师角色的分工化表现最为明显。主讲与辅导职能的分离,创造出全新的职业——在线学习服务师(辅导老师)。为学习效果服务的“辅导老师”最早出现在线下双师课堂这种OMO教学模式中。2019年,在线大班课“暑期大战”期间,在线学习服务师正式进入大众视野,成为在线大班课“低价转正价”的关键因素。随着K12在线大班课的扩张和下沉,在线学习服务师的重要性不断凸显,一场“在线学习服务师”争夺战不可避免。各大机构早已提前布局,纷纷建立辅导老师培训基地,通过标准化培养高质量的辅导老师,提升教学服务。公开资料显示,武汉、长沙、成都等毕业生生源较多、高校密集的中西部二三线城市成为教育机构优先选择的在线学习服务师基地。既满足了K12教育品牌本地化、下沉化的趋势,又降低了企业的用工成本。另一方面,基地的建立让追求离家近、生活舒适度高、在本地有竞争力的薪资的就业人群有了新的选择,也令企业可以从中筛选更符合职业需求的劳动力。K12教育品牌下沉趋势的持续,“区域网校模式”将成为下一条细分赛道。无论K12教育品牌采用OMO或是在线教育模式进行下沉,都需要在线学习服务师能够依靠本地化+个性化的教学、服务、运营……实现差异化竞争。爱学习教育认为,未来,在线学习服务师必然会成为一种标准化与个性化并重的新职业。双师模式或将迎来爆发期对于2021年下沉市场教育行业发展形势,有以下三点预测:预测一:OMO模式已经成为各类教培机构普遍认可的解决方案,无论是实现业务下沉、扩张,或是应对突发情况,OMO模式都能保证机构进退有据。因此区域教培市场中,各细分赛道,无论是学科培训类、托管类、素质教育类机构,都陆续试水双师模式,双师模式或将迎来一轮集中爆发期。预测二:下沉市场K12机构防疫常态化,线上+线下有备无患。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不少线下教培机构除了正常上线下课,也会提前做好转线上课的准备。调研数据显示,3-6线城市中,约有72%的机构校长在今年疫情前,就已做好随时转线上的准备。预测三:近年来,教培行业各类规范化政策的出台,如对资质、场地、师资等硬性要求,让小机构逐渐失去生存空间。加之受疫情影响,许多大中机构也遭重创,学员和口碑加速向龙头机构聚拢,区域市场集中趋势明显。目前,区域市场的头部玩家都启动了自己的OMO计划,在现有的全国性教培品牌与本地龙头品牌多强角力的情况下,中型机构仍有可能冲出借助OMO模式东风起飞的“白马”。〖 蓝鲸财经 〗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编辑导语:企业在执行各种项目时,会将产品进行商业化变现,企业可能会制定一些具体的指标,最后达到PMF的标准;在产品设计时,我们就要找到产品的价值,更容易实现商业化变现;本文作者分享了关于商业化变现中的PMF寻找逻辑,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最近因为不同程度参与几个项目的商业化变现,一个共性诉求特别明显:如何从项目资源中挖掘可观的商业价值。这几个跨行业的项目分别来自教育领域、媒体领域、企服领域。但其实遇到的问题却是一个普泛的行业问题,即资源型项目的商业化变现。进一步讲,如何设计匹配的商业化产品来达成商业(变现)目标。我们知道,在常规的产品设计中,要想达到产品的商业目标,就要找到它的PMF,而在商业化变现中,PMF的寻找有什么不一样的逻辑?首先说下PMF的概念:Proct Market Fit的简写,是指产品和市场需求达到最佳契合点,满足用户需求且能够达到一定指标要求(比如达到一定的用户规模、营收规模、利润规模等),那么这款产品就符合PMF。寻找PMF几乎是所有公司尤其是创业者最重要的一件事情。而从实践来看,在商业化变现中的寻找逻辑却跟传统市场侧驱动的PMF有很大不同。01 商业化变现中的PMF差异按照传统市场需求驱动的业务逻辑,我们寻找PMF的思路应该是这样:首先要得找到你的目标客户,分析他们有哪些未被满足的需求,你的产品能够给客户创造什么价值,如何设计一款MVP产品快速投放市场,反复验证迭代并最终找到PMF。在过往的实践范畴,这套打法太好用了。尤其是在消费领域,几乎所有的品牌在开发新产品的时候,都以寻找PMF为核心目标,获得成功的品牌也很多,比如宝洁、玛氏、耐克等。放到互联网行业,我们耳熟能详的这些明星产品,莫不如是的都起源于一款MVP,并最终找到自己的PMF,比如QQ、微信、快手、抖音、Facebook等。而在理论支撑范畴,传统的市场营销理论也完全契合了PMF的寻找逻辑。为什么这么讲,因为传统营销是建立在市场需求的基础上,本质就是需求洞察,通过设计产品,打造品牌,投放渠道,最终送到消费者手中。基于用户消费逻辑建立的商业模式,这么多年来很少有所改变。而企业在寻找到PMF后,只需要通过持续放大品牌影响力,然后就可以正向控制渠道扩大销售,反向携销量压缩上游生产成本。而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平台型企业的出现,一个非常显著的商业现象在这类掌握资源的企业出现了:商业增长的发力区从市场用户侧转移到了平台资源侧。从跨领域、跨项目的角度看,这里所说的资源涵盖了流量资源、技术资源、数据资源、服务资源等可以进行挖掘变现的资源类型。从资源方来看,大点的比如腾讯、阿里巴巴、字节跳动、美团点评等,小点的资源方可以包括积累了优势资源的各个行业的企业,甚至包括了一些掌握独特资源的初创项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改变?一切还是源于资源沉淀所带来的商业价值,使得企业可以比行业更优的获取商业利益。因此,在掌握资源的情况下,企业在设计商业化业务的思路就不一样了。在掌握价值资源后,企业首先考虑的是,如何通过挖掘资源实现商业化变现,并重点解决变现规模与变现效率的问题。而不是通过市场需求找到匹配产品。商业化变现的本质是资源洞察。总结来说,在商业化变现中,企业往往需要找到一款与资源契合的变现产品,而用户需求匹配也成为了商业化变现的一个配套动作,但不是唯一的设计起源。可以说,过往的PMF在这个环节需要优化思路。02 商业化变现中的产品设计如果从互联网商业化变现的角度,可能一些人会有一些比较偏激的想法,比如:当我有了流量,我随便卖点什么都能赚钱。或者,当我有了客户资源后,我随便卖给他们点什么都能赚钱。其实这里面忽略了一个特别重要的因素:任何最终胜出的产品或者服务,一定是提供了对比当前行业更优的价值。这种价值可能是降低了行业成本,也可能是提高了行业效率,或者也可能是创造了更美好的体验。总结三组词就是:更低成本、更高效率、更好体验。因此说,上面“随便卖”的想法属于“透支性消耗”,并没有创造“更优价值”;而作为掌握资源的企业来讲,这些规模化的价值资源(比如大数据)却很可能实现行业性的PMF优化,即能够驱动产生“更优价值”。怎么来理解呢?我们再回到刚才提到的传统市场需求驱动的PMF寻找逻辑,作为供应方企业来讲,会持续的追求PMF,本质上就是在追求:更低成本、更高效率、更好体验,比如以下几个典型诉求:第一、企业如何更高效率的找到目标消费者?第二、企业生产产品如何提升用户接受程度?第三、企业如何为用户提供最佳的产品体验?第四、企业生产的产品如何获得高效率增长?第五、企业如何有效控制成本与获得高利润?这些问题几乎在各个行业都存在,但单体企业依靠自身资源却往往解决不了所有问题,或者要解决某些问题的成本很高。比如,某个消费品企业要提升用户接受程度,需要大量的市场调研,这一般需要消费大数据的支持。比如,某个互联网企业要提升产品体验,需要借助更高精尖的技术,有些技术需要通过外部做接口化引入。再比如,某个电商企业要获得高效率增长,一般需要精细的人货匹配运营,需要大数据与算法支持。而一个资源方一旦达到能够优化行业性PMF的级别,即可以提供“更优价值”,那么设计商业化业务就相对容易了,也更容易找到自己的PMF。总结一下,正好是一正一反的产品设计思路。1. 通过提炼资源价值来设计商业化产品我们能够意识到的是,这里的设计起源逻辑就是要将“更优价值”提炼设计成商业产品,来为行业赋能(因为你优于行业,甚至你高维),比如广告产品(更高效率)、云服务产品(更低成本)等;或者为用户直接提供服务,比如一些会员服务(更好体验)。如果放大到整个互联网行业,从这条路径上走出来的企业太多了。头部典型的比如字节跳动的巨量引擎、火山引擎,阿里巴巴的阿里妈妈、阿里云等。当然,也要在这里特别说明这种设计思路的通用性,而非聚集在头部企业。2. 通过设计商业化产品来消耗资源价值与第一种相比较,这种属于“后端变现”,尤其是针对流量资源或者大数据资源,因为这种产品的设计并不是直接来源于资源价值,其目的是来消耗资源价值,比如消耗流量,产生更大商业回报。举例来讲,我如果是一个传统的游戏开发者,我做了一款游戏,我需要到各个平台买量推广,然后不断测试迭代游戏,这个过程下来游戏很可能会失败。而当我有了用户大数据后,我可以怎么开发游戏呢?比如字节跳动要开发一款新游戏,可以利用平台大数据对游戏用户进行分析,实现不同游戏用户,以及同一游戏不同层级不同周期用户的精准触达与转化,并能够依据数据分析实现快速测试与体验优化,大幅提升了游戏成功率。这就相当于,字节跳动通过掌握的大数据资源优化了游戏行业的开发效率。而游戏也正是平台流量的绝佳变现产品,能够为平台创造更大的商业价值。总结来说,如果我设计一款产品可以更高效率(比行业更优)的消耗企业资源,带来更大的商业回报,这就是更优的商业化变现PMF。当然这种产品还可能是比行业更低成本、更高体验。03 商业化变现中的资源消耗逻辑再说回PMF,其实要达成PMF,我们往往会制定一些具体的指标,来作为PMF参考值;比如一些互联网APP上新,会设计一些用户量指标、留存率指标;再比如一些电商产品上线,会设计一些转化率、销售量、复购率指标。那么作为商业化变现中的PMF,什么样的指标会更合适呢?我这里其实想针对上面提到的“后端变现”的产品,即资源消耗类型的变现产品,分享一些我的看法。其实本质上就是围绕两个核心指标展开,一个是资源消耗规模(比如流量消耗规模),一个是资源消耗效率(比如流量消耗效率),这两个指标综合影响了商业化营收。商业化总营收=资源消耗规模*资源消耗效率以流量资源为例:我们设计的变现产品最理想的情况下一定是面向全局用户的,每个人都是潜在的付费用户。当然这在具体的商业化实践中往往是达不到的,但还是要考虑产品的受众面积。因为更少的变现产品,往往意味着更低的规模化变现之后的边际成本;否则,就会造成企业不断去尝试新变现产品,这无形中增加了企业成本。同时,我们设计的产品还要具备高效率的变现能力,比如我们设计知识付费产品来消耗流量,那么就要关注核心变现效率指标,比如日ARPU。总结来讲,商业化变现中的PMF与常规PMF还是存在很多差异,尤其体现在资源侧驱动的产品设计逻辑,同时在市场目标达成的过程中,更关注资源侧消耗指标。#专栏作家#《从零开始打造商业化产品》作者。本文由 @木一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来源:红刊财经红周刊 记者 | 陈秋市场保持震荡格局,机构也在“远离电脑屏幕”,纷纷开启调研模式。最近5个交易日,两市多家公司现机构扎堆调研情况,比如新洋丰、工业富联、一汽解放等。从机构扎堆调研企业的经营成绩来看,要么是业绩稳定的标的,要么是业绩反转迅速的标的。对此,中国政法大学资本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彪对《红周刊》表示,这可能预示着新一轮抱团潮出现,只是投资的方向、选择的标的必然会发生变化。超90家公司获机构调研“组团”调研普遍Wind数据显示,过去的一周,被机构调研的公司超90家,其中,共有16家公司获10家以上机构调研,新洋丰、新宙邦、一汽解放、航发控制获超过50家机构扎堆调研。具体到个股方面,近5个交易日(4月5日-9日,下同),新洋丰位居第一,共接待机构达82家,包括证券公司23家、基金公司28家、保险公司及保险资管公司3家和投资机构23家等,区间涨跌幅为-1.09%;新宙邦位居第二,共接待机构63家,包括证券公司29家、基金公司17家、保险公司及保险资管公司1家和投资机构13家等,区间涨跌幅为-1.16%;一汽解放位居第三,共接待机构62家,包括证券公司11家、基金公司23家、保险公司及保险资管公司1家和投资机构12家等,区间涨跌幅为-1.47%。(附图)附图数据来源:Wind从机构调研次数来看,伟星股份、兆威机电、微光股份、苏泊尔、东方财富、鼎捷软件获机构调研2次以上,其中伟星股份、兆威机电、微光股份均获10家以上机构调研,分别接待机构32家、29家、28家。从调研机构来看,淡水泉调研了一汽解放、顺丰控股、上海医药;易方达基金调研了联泓新科、新洋丰、兆威机电;嘉实基金调研了一汽解放、新洋丰、伟星股份。机构聚焦多点盈利稳定、业绩回升均是关注“依据”按照行业来看,化工和电子两大行业成被调研公司数量最多的行业,其次是医药行业、机械设备、电气设备等。而机构调研的重点方向为目前上市公司的财报业绩情况以及未来发展。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对《红周刊》记者表示,从大盘来看,四月以后市场整体继续呈现震荡磨底态势,形势不明朗。在此背景下,机构密集调研上市公司,主要是想从复杂的市场行情中,为投资者探索一条相对明晰的道路。以机构密集调研的新洋丰为例,该公司是复合肥生产企业,从2017年-2020年,除2019年净利增速回撤20%以外,其他年份均实现20%以上的增速,其中2020年高增46%。在这四年,公司加权净资产收益率保持在10.19%-14.19%之间。目前,公司在建工程有两个新型肥项目:一是30万吨高品质经济作物专用肥;二是水溶肥的生产线。新洋丰4月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包括中金公司 、汇丰前海证券、正心谷资本、大成基金、中银国际证券资管、工银瑞信基金、兴全基金、拉扎德资产、交银施罗德基金等国内外知名机构对其进行了调研。国金证券研报指出,进入四月份,部分化工行业公司一季报业绩相继披露,顺周期公司业绩表现非常亮眼,后续市场的走势也将逐步开始呈现出一定的分化:一是伴随去年底和今年一季度的价格冲高,对于部分产品的涨价持续性有一定分歧,部分产品价格有调整压力,业绩高位或将难以持续,业绩释放或将是短期波动中的“分水岭”;二是具有良好基本面支撑的公司,具有长期盈利改善的空间,价格有良好支撑,持续表现强势,今年一季度业绩释放反而是持续的业绩兑现,对于市场表现具有良好支撑作用,因而建议关注价格持续表现强势的周期行业和优质的成长股。而工业富联去年的净利润增速为负数,但净资产收益率仍高达18%以上——这是其2017年至今的最低水平。另外,工业富联也在将新能源汽车列入公司重要战略方向。或许因此,机构关注于其经营情况。工业富联4月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上投摩根基金、南方基金、招商基金、富国基金等对其进行了调研。相比新洋丰、工业富联的稳健,一汽解放则属于业绩回升迅速的个股之一。相比2017年,公司去年净利润增长近10倍。一汽解放4月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中金公司、中银证券资产管理部、中融基金、中欧基金、招银理财、招商基金、长盛基金、永安国富、银华基金、淡水泉等对其进行了调研。就此,刘彪对《红周刊》表示,宏观环境对股票市场依然友好,微观方面,特别是科技公司越发受到政策扶持,这也得到了市场的响应。“从机构的行为看,去年基金‘抱团取暖’的现象本身并不会结束,这一轮集体围观之后很有可能带来新一轮的抱团投资热潮,只是投资的方向、选择的标的必然会发生变化。”(文中提及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做买卖建议。)
市场需求行业的市场需求进行分析研究:1、市场规模:通过对过去连续五年中国市场行业消费规模及同比增速的分析,判断行业的市场潜力与成长性,并对未来五年的消费规模增长趋势做出预测。该部分内容呈现形式为“文字叙述+数据图表(柱状折线图)”。2、产品结构:从多个角度,行业的产品进行分类,给出不同种类、不同档次、不同区域、不同应用领域的产品的消费规模及占比,并深入调研各类细分产品的市场容量、需求特征、主要竞争厂商等,有助于客户在整体上把握行业的产品结构及各类细分产品的市场需求。该部分内容呈现形式为“文字叙述+数据图表(表格、饼状图)”。3、市场分布:从用户的地域分布和消费能力等因素,来分析行业的市场分布情况,并对消费规模较大的重点区域市场进行深入调研,具体包括该地区的消费规模及占比、需求特征、需求趋势该部分内容呈现形式为“文字叙述+数据图表(表格、饼状图)”。4、用户研究:通过产品的用户群体进行划分,给出不同用户群体产品的消费规模及占比,同时深入调研各类用户群体购买产品的购买力、价格敏感度、品牌偏好、采购渠道、采购频率等,分析各类用户群体产品的关注因素以及未满足的需求,并对未来几年各类用户群体产品的消费规模及增长趋势做出预测,从而有助于厂商把握各类用户群体产品的需求现状和需求趋势。该部分内容呈现形式为“文字叙述+数据图表(表格、饼状图)”。竞争格局本报告基于波特五力模型,从行业内现有竞争者的竞争能力、潜在竞争者进入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以及下游用户的议价能力等五个方面来分析行业竞争格局。同时,通过行业现有竞争者的调研,给出行业的企业市场份额指标,以此判断行业市场集中度,同时根据市场份额和市场影响力对主流企业进行竞争群组划分,并分析各竞争群组的特征;此外,通过分析主流企业的战略动向、投资动态和新进入者的投资热度、市场进入策略等,来判断行业未来竞争格局的变化趋势。标杆企业对标杆企业的研究一直是博研咨询研究报告的核心和基础,因为标杆企业相当于行业研究的样本,所以,一定数量标杆企业的发展动态,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行业的主流发展趋势。本报告精心选取了行业规模较大且最具代表性的5-10家标杆企业进行调查研究,包括每家企业的行业地位、组织架构、产品构成及定位、经营状况、营销模式、销售网络、技术优势、发展动向等内容。本报告也可以按照客户要求,调整标杆企业的选取数量和选取方法。投资机会本报告行业投资机会的研究分为一般投资机会研究和特定项目投资机会研究,一般投资机会主要从细分产品、区域市场、产业链等角度进行分析评估,特定项目投资机会主要针行业拟在建并寻求合作的项目进行调研评估。2020年中国电动叉车市场调研报告正文目录第一章 电动叉车行业相关概述 8第一节 电动叉车概念及相关说明 8第二节 行业的分类 8第二章 全球电动叉车市场分析 10第一节 全球电动叉车市场产销规模 10第二节 主要国家推广情况及发展规划 12第三节 国外推广对我国的经验启示 12第三章 中国电动叉车市场环境分析 13第一节 2020-2026年电动叉车政策环境 13第二节 中国电动叉车市场经济环境分析 19一、国民经济运行情况GDP 19二、消费价格指数CPI、PPI 23三、全国居民收入情况 27四、居民消费情况 28五、恩格尔系数 29六、工业发展形势 30七、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32八、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3九、对外贸易&进出口 35第三节 中国电动叉车市场社会环境分析 37第四节 中国电动叉车市场技术环境分析 39第四章 中国电动叉车市场现状分析 41第一节 电动叉车市场发展现状 41一、2014-2020年电动叉车产量规模 41二、2014-2020年电动叉车销量规模 42三、2014-2020年电动叉车产品市场结构 43第二节 电动叉车产业链分析 44一、电动叉车用动力电池分析 44(一)市场供需规模 44(二)技术路线对比 46(三)主流电池企业供应情况 47二、电动叉车细分市场 50(一)铅酸电池叉车市场 50(二)锂电池叉车市场 51(三)主流电动企业供应情况 52三、主流电动叉车配置情况 53四、电动叉车使用经济性分析 55(一)电动叉车VS内燃叉车 55(二)电动叉车VS蓄电池叉车 57第五章 电动叉车市场运营模式分析 59第一节 电动叉车运营模式分析 59第二节 电动叉车运营模式案例 60第三节 主要模式市场前景分析 61第六章 电动叉车重点企业调研分析 62第一节 电动叉车企业市场竞争格局 62第二节 电动叉车重点企业调研分析 62一、比亚迪 621、企业简介 62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683、企业竞争力分析 724、企业电动叉车业务经营情况分析 74二、丰田 771、企业简介 77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783、企业竞争力分析 814、企业电动叉车业务经营情况分析 81三、三一 821、企业简介 82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913、企业竞争力分析 954、企业电动叉车业务经营情况分析 97四、安徽合力 981、企业简介 98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1013、企业竞争力分析 1054、企业电动叉车业务经营情况分析 107五、诺力股份 1081、企业简介 108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1203、企业竞争力分析 1244、企业电动叉车业务经营情况分析 130六、安徽叉车集团 1311、企业简介 131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1323、企业竞争力分析 1324、企业电动叉车业务经营情况分析 132七、中力 1331、企业简介 133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1333、企业竞争力分析 1344、企业电动叉车业务经营情况分析 134八、杭叉 1351、企业简介 135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1433、企业竞争力分析 1464、企业电动叉车业务经营情况分析 149第三节 电动叉车重点企业市场规划 149第七章 2020-2026年中国电动叉车市场投资前景及策略 152第一节 2020-2026年电动叉车市场前景展望 152第二节 2020-2026年电动叉车市场投资分析 153一、电动叉车市场投资潜力 153二、电动叉车市场投资风险 155第三节 电动叉车市场投资策略及建议 156图表目录图表1 2014-2020年1季度全球电动叉车行业产量 10图表2 2014-2020年1季度全球电动叉车行业销量 11图表3 2020年一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数与中位 27图表4 2020年一季度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构成 29图表5 2014-2020年1季度中国电动叉车行业产量 41图表6 2014-2020年1季度中国电动叉车行业销量 42图表7 2019年中国电动叉车行业市场结构 43图表8 四种技术路线优劣势比较 46图表9 2014-2020年1季度中国铅酸电池叉车行业市场规模 50图表10 2014-2020年1季度中国锂电池叉车行业市场规模 51图表11 比亚迪纯电动牵引车T250 74图表12 比亚迪全球首款搭载防爆技术纯电动叉车ECB20C 75图表13 2020-2026年我国电动叉车市场规模预测 152图表14 2020-2026年中国电动叉车行业需求量预测 155表格目录表格1 近几年中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GDP 19表格2 近几年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24表格3 近几年中国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 26表格4 近几年中国工业增加值增长情况 31表格5 近几年中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32表格6 近几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4表格7 近几年中国海关进出口增减情况一览表 35表格8 比亚迪财务指标 68表格9 丰田财务指标 78表格10 三一财务指标 91表格11 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指标 101表格12 诺力股份财务指标 120表格13 安徽叉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财务指标 132表格14 中力叉车财务指标 133表格15 杭叉集团财务指标 143了解《2020年中国电动叉车市场调研报告》报告编号:1507329
城市名片:蒲城县,隶属于陕西省渭南市,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东北部,东临大荔县、澄城县;西接富平县;北依白水县、铜川市;南靠临渭区。蒲城古称“重泉”、“南白水”,是陕西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北京时间的诞生地,陕西产粮第一大县,被称为酥梨之乡和焰火之乡。截至2020年,蒲城县总人口78万人,下辖2个街道、15个镇,269个村、23个社区。市场情况一览经市场调研发现,目前渭南市蒲城县内的建材市场共6家,如澳林建材市场、居然之家、大唐秦东综合建材市场等。灯饰照明经销商在40家左右,代表性的品牌和经销商有雷士照明、欧普照明、木林森照明、阳光照明、三雄极光照明、佛山照明、三星照明、顶上明珠照明、晶彩灯饰、光明灯饰、米尼照明等。渭北建材市场有光明灯饰、顶上明珠、三星照明等6家灯饰照明经销商;居然之家有华艺照明、极美照明2家经销商;澳林建材市场仅经营三年多,目前有欧普照明、正泰照明、乔森照明等5家经销商左右;大唐秦东综合建材市场有五光十色、星宫照明、飞雕、鸿雁、米尼智能照明、松下照明等共10家左右经销商入驻。在东风路、万佳中路等街道也有经销商分布。县城内,店铺面积较大的经销商有如下几家:三星照明,店面面积达900平方米;雷士照明,店面面积达1000平方米;欧普照明、顶上明珠、阳光照明店面面积在200-300平方米左右。其余多数商家的店面面积集中在100平方米左右。消费状况综述当地的消费档次以中端消费为主。因当地市场需求旺盛,故蒲城县内灯饰照明店面也比较多。据了解,今年县城将新增约4000户新房源,对于拉动当地建材消费是一个利好条件。在蒲城县,采用专卖店模式的经销商还是占主流,当地消费者的主流消费也是集中在这些专卖店。当地整体客单价在4000元左右,中小店面的客单价以2000多元居多。日前有经销商反映,市场竞争激烈是当下店面客单价难以提升的主要原因,除了现有实体店的竞争,同时还要面临网店的竞争。网店价格一般比实体店低,故常有消费者拿网店的价格来实体店讨价还价,他们担心网购产品的质量和售后问题,所以会拿网店价格去实体店询价。由于现在市场竞争激烈,商家就只能压低销售利润来保证销量。虽然县城很多都是品牌专卖店,但很多店面都会有部分非品牌的产品区域,这些产品很多都是直接从古镇厂家发货。据悉,当地很多灯饰照明经销商每年都会前往古镇2-3次。经销商连线陕西和君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晓洁陕西和君商贸有限公司目前主要经营了雷士全系列产品,店面面积达1000平方米,是当地最大的灯饰照明店。2008年开始经营灯饰照明产品,2011年代理雷士照明,目前的业务模式主要以零售和工程为主。在县城做生意要及时了解行业发展趋势,从装修风格到产品风格都要紧跟行业发展,同时还要跟当地需求相结合,要成为当地灯饰照明行业标杆引领客户消费。在日常的经营过程中要注意提升专业服务,要让客户发自内心对我们的服务口口相传。蒲城三星照明总经理党许刚蒲城三星照明从2000年开始经营灯饰照明产品,最初在几十平米店内销售一些传统的照明产品。经过了20余年的发展,去年对店面进行了装修,目前店铺面积达900平米,且店铺为自有物业。自有店面利于更好地规划装修,可以更好的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对今后的生意也有帮助。22年的发展,只为做好一件事,卖好一盏灯,服务好每一位顾客。--THANK YOU---文:谭治梅 龙启斌编辑:袁柒编审:何春燕稿件整理:古镇灯饰融媒体中心
中国经营研究所首席研究员赵柄旭(韩)在中国进博会首尔研讨会发言,以上为截屏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31日讯(记者 彭甫辉)“根据我们的调查研究,最近中国市场上的电商营销模式变得非常复杂多样,很多韩国企业对这一情况不是很了解,也缺乏足够的信息,这是韩国企业很难进入中国市场的首要原因。”韩国中国经营研究所首席研究员赵柄旭在中国进博会首尔研讨会上表示。针对这样的情况,赵柄旭为韩国企业提出了建议,他表示:“我们要分为三个阶段进入中国市场。首先是树立目标,要分析中国消费者以及行业的潜在客户,搜集相关信息,树立营销的主要对象。其次要对电商平台做详细的调研,各个平台的主要优势是什么,符合我们哪些指标,根据这些情况进行策划并制定营销战略。最后要进行营销效果分析,并做跟踪调查,通过消费者的反馈在营销战略上进一步调整。”赵柄旭提醒韩国企业,中国消费市场有三个趋势值得进一步关注。一是中国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有了大幅提升,且呈上升趋势。二是中国的线上消费品销售额仍保持较好趋势,特别是在疫情期间大放异彩。三是各电商平台举办的购物节销售额屡创新高。“这是一个拥有巨大潜力和商机的市场,但是韩国商品目前所占比重还较低,希望韩国企业能抓住中国电商发展的新机遇。” 赵柄旭说。本文来源:中国经济网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李静 3月19日,K12教育供给平台爱学习教育发布《下沉市场K12教育培训行业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经过一年多时间,教育OMO成为行业共识,绝大多数机构都认同OMO模式是未来的主流教育模式。有95.6%的机构认同“未来的教育模式一定是OMO(线上线下相结合)”这一观点,77.14%的机构想拥有推出在线课的能力。此前,教育机构已经经历了多轮来自疫情带来的线下停课挑战,向线上迁徙成为行业多数企业选择。在转型线上过程中,机构从疫情初期借助直播平台,至目前已逐渐过渡到与第三方教学解决方案平台合作为主。“报告”指出,2020年疫情爆发后,直播工具类软件,如钉钉等成为教培机构转线上的主要方式。但在2021年,86.57%的机构开始逐渐选择与能够提供全套在线教学解决方案的平台进行合作。OMO仍是主流选择。根据“报告”显示,超七成机构希望拥有在线能力。对于机构来说,一方面,OMO模式能够让机构自如应对不确定性极大的疫情,赋予机构在疫情危机来临时以极低的流失率转线上的能力;另一方面,OMO模式能够帮助机构拓宽影响范围和招生边界,提高机构的教研、教学、辅导、管理及营销五大层面的在线化能力,加速机构规模化发展。与此同时,抓紧建设线上能力成为机构的头号任务,未来,是否拥有被家长认可的线上能力也将成为影响机构发展的关键因素对比去年,家长对在线课程的接受度有了明显提升。“报告”指出,2021年家长选择“线上课为主,线下课为辅”和“只想上线上课”的比例为68%,超过去年的17%。但是,相比一二线城市,下沉市场(3-6线城市)在线渗透率可提高空间仍然巨大。由于下沉市场家长对课外辅导机构的了解和信任更依赖于亲朋好友推荐,更看重辅导机构的学习效果。因此,78.26%的家长从亲朋好友推荐了解课外辅导机构。去年疫情期间,在线教育行业迎来了爆发式增长,下沉市场对在线教育的认可度也在不断提升。不少在线教育平台把目光由原来的一二线城市转向三四线甚至更低线的城市,掘金下沉市场。如何快速占据下沉市场?头部在线教育企业和传统教育巨头正在通过多元获客方式攻城略地。春晚、热门综艺、影视剧等深受在线教育广告投放的青睐,甚至还展开明星资源的争夺。此外,教育机构也积极向互联网、电商行业学习获客经验,探索流量投放、社群、地推、体验店等渠道获客。面对这些在线教育机构和传统教育巨头们进击的步伐,下沉市场的中小培训机构也在艰难地抵御外来侵略。为提升运营效率、教学质量和服务,他们不断引进先进的教育工具和产品武装自己,打造护城河。在K12在线教育日渐成熟的产业链中,以教师角色的分工化表现最为明显。主讲与辅导职能的分离,创造出全新的职业——在线学习服务师(辅导老师)。为学习效果服务的“辅导老师”最早出现在线下双师课堂这种OMO教学模式中。2019年,在线大班课“暑期大战”期间,在线学习服务师正式进入大众视野,成为在线大班课“低价转正价”的关键因素。随着K12在线大班课的扩张和下沉,在线学习服务师的重要性不断凸显,一场“在线学习服务师”争夺战不可避免。各大机构早已提前布局,纷纷建立辅导老师培训基地,通过标准化培养高质量的辅导老师,提升教学服务。公开资料显示,武汉、长沙、成都等毕业生生源较多、高校密集的中西部二三线城市成为教育机构优先选择的在线学习服务师基地。既满足了K12教育品牌本地化、下沉化的趋势,又降低了企业的用工成本。另一方面,基地的建立让追求离家近、生活舒适度高、在本地有竞争力的薪资的就业人群有了新的选择,也令企业可以从中筛选更符合职业需求的劳动力。K12教育品牌下沉趋势的持续,“区域网校模式”将成为下一条细分赛道。但“报告”也提示:无论K12教育品牌采用OMO或是在线教育模式进行下沉,都需要在线学习服务师能够依靠本地化+个性化的教学、服务、运营……实现差异化竞争。因此爱学习方面认为:“未来,在线学习服务师必然会成为一种标准化与个性化并重的新职业。OMO模式改变区域市场格局,双师模式或将迎来爆发期。“基于此,爱学习方面预测:一、OMO模式已经成为各类教培机构普遍认可的解决方案,无论是实现业务下沉、扩张,或是应对突发情况,OMO模式都能保证机构进退有据。因此区域教培市场中,各细分赛道,无论是学科培训类、托管类、素质教育类机构,都陆续试水双师模式,双师模式或将迎来一轮集中爆发期。二、下沉市场K12机构防疫常态化,线上+线下有备无患。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不少线下教培机构除了正常上线下课,也会提前做好疫情来袭转线上课的准备。调研数据显示,3-6线城市中,约有72%的机构校长在今年疫情前,就已做好随时转线上的准备。三、近年来,教培行业各类规范化政策的出台,如对资质、场地、师资等硬性要求,让小机构逐渐失去生存空间。加之受疫情影响,许多大中机构也遭重创,学员和口碑加速向龙头机构聚拢,区域市场市场集中趋势明显。目前,区域市场的头部玩家都启动了自己的OMO计划,在现有的全国性教培品牌与本地龙头品牌多强角力的情况下,中型机构仍有可能冲出借助OMO模式东风起飞的“白马”。
从“产品出海”到“品牌出海”,从单纯铺货到品牌为魂,中国出海品牌切入进军海外市场的打法正经历一轮轮升级,追求全新的增长空间。不少出海企业围绕DTC品牌力深耕细作,做更筹谋更长远的生意。DTC模式,即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dDirect-to-customer,下文简称“DTC”),这个概念大家早已熟知,。随着但DTC的模式的却不断演变升级。,近年来,国内外大批的零售商采用DTC模式,绕过中间商并配以先进技术和个性化服务,已与以期与消费者建立起牢固而紧密的关系。从在DTC概念的发源地--美国来看,由于消费者历来有接受直销、邮购的传统消费习惯,这为DTC品牌绕开第三方电商平台、分销商、大型零售卖场等传统销售渠道,提供了弯道超车的机会。为了了解更多关于DTC销售模式的优势,以及如何借助DTC概念来激发顾客忠诚度及提升来自品牌拥趸的收入,全球支付公司Adyen与美国咨询机构451 Research调研了200多家北美当地公司,合作发布了《DTC策略如何优化业务敏捷性与数字体验》报告。迅猛发展的北美市场,DTC销售逆势增长据研究结果显示,DTC模式在美国存在巨大潜力,在北美就拥有1,650亿美金的市场机会。疫情期间受宅家经济所带来的积极影响,DTC市场更是迎来了新一轮的红利期。65%的受访北美企业表示,在过去一年里,DTC渠道产生的销售额比例稳步增加。其中增长最快的渠道分别来自品牌自有App、移动网页和PC端浏览器,其次为社交电商、品牌自由实体店和其他线下渠道(如快闪店)。DTC运营模式使商家和消费者双方收益,但行业竞争也十分激烈。想要取得消费者的青睐需要用合适的运营策略及提供优质的服务,其中安全、便利的支付体验是影响消费者对品牌忠诚度的重要因素之一,42%的受访消费者表示不太考虑会从付款方式限制太多的品牌购买,但实际上很多DTC品牌都没有提供良好的支付服务。接下来我们将针对DTC模式在北美市场的现状与趋势做详细的解析,希望能够为中国商户在制定品牌DTC出海策略时作为参考。立即下载报告点击扫码DTC模式四大优势,让品牌和消费者双双受益1.品牌方能够以更低的价格销售总部位于阿姆斯特丹的眼镜公司Ace & Tate向消费者揭示了名牌眼镜售价高昂的秘密:“一句话,你花的钱大部分分给了中间商。”通过采用DTC模式,Ace & Tate把节省下来的费用回馈给消费者,从而提供比传统眼镜店更低的价格。优惠的售价加上出色的顾客体验,让Ace & Tate品牌在欧洲及其他地区迅速成长。同样,美国品牌Warby Parker(美国时尚眼镜)也通过类似的模式实现了成本节约。2.品牌方可以提升消费者体验DTC品牌模式的优势之一是能够从生产到销售进行全线控制,可以在每一个销售环节提升消费者体验。苹果公司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例子,通过自家网站和员工直销产品,为消费者提供别具一格的购买体验。3.DTC让品牌方尽情发挥创意,彰显个性一旦有用户登陆品牌方网站,企业就获得了一个可以进行精准营销的受众。在与顾客直接建立关系的同时,也给了品牌方发挥创造性的极大空间。荷兰家具用品品牌Brabantia利用官方博客来提升品牌吸引力,他们尽可能地丰富博客的内容,包括各类生活小贴士、有趣的创意分享,甚至还有书单推荐。4.DTC给予品牌方最大的灵活性当品牌与忠实顾客群之间只隔着一封电子邮件、一份App内推送的优惠信息或者一篇社交媒体帖子时,品牌方就能做到一边把产品快速推向市场,一边激发顾客的购买需求,节省了高昂的广告推广成本。举个例子,当阿迪达斯发布限量版Blackburn SPEZIAL运动鞋时,粉丝们提前三天就开始排队等待。160双鞋在几分钟内一抢而空,随后这些鞋被放在eBay竞价出售,竞价高达7万美元。六大策略,玩转跨境电商DTC品牌想让DTC模式成为企业销售成功的法宝?请牢记以下六个小策略:1.极速发货是重中之重买家都希望尽快收到下单的商品,因此保证快速配送有助于达成最终销售。我们的调查显示,69%的品牌拥趸认同,提供即日和次日到达的快速发货服务会明显提升顾客对品牌的忠诚度。2.积分回馈计划有助于提升消费者忠诚度奖励、折扣以及特别的优惠活动会让消费者成为忠实的回头客。超过64%消费者表示,积分回馈计划可以极大地提升他们对品牌的忠诚度,因为这样使品牌和消费者之间的互惠价值交换得到了认可。3.多渠道购买功能为消费者带来了灵活性和便利性多渠道购买的方式,如支持在线购买或预订、店内取货等等,同样有助于提高顾客忠诚度。疫情期间的无接触送货服务更是彰显了品牌对消费者健康的重视。让顾客放心购买的同时也进一步加强了他们对品牌的信任。4.流畅的支付体验有利于达成更多销售交易一键支付和付款信息存储技术,利于快速付款,有效防止顾客中途放弃订单。据我们的报告显示,超过77%的品牌粉丝之所以放弃购买,是因为他们遭遇了不好的支付体验,例如填写冗长的付款表格等。5.贴心的实时在线客服能进一步提高顾客忠诚度即使在网购时,消费者也更喜欢能够提供在线客服的商家,互相交流的机会有助于顾客与品牌建立更积极紧密的互动。有60%受访品牌粉丝表示,提供在线聊天服务会提升他们对品牌的忠诚度。6.量身定制的数字化体验可增加品牌收入个性化的消费体验同时提升品牌忠诚度和销售额。我们的分析显示,品牌方根据消费者之前的购买和搜索记录提供个性化推荐服务后,很多消费者选择了直接购买,因此而产生的收入高达740亿美元。
如何看待当前的市场震荡?A股的投资逻辑有没有发生变化?在周期交替的过程中,影响股市的内外因素有哪些?什么行业板块最值得配置?4月9日,在上海证券报主办、开源证券协办的第57届中国资本市场高级研讨会暨上证所长论坛上,20多家主流证券研究所的所长及投研负责人齐聚一堂,围绕着“市场跌宕起伏,如何把握投资主线”进行了深度研讨。上半年行情比下半年好?春节假期后,A股市场经历了大幅调整,今年后三个季度的市场行情将如何演绎?从各券商研究所所长的观点来看,对上半年行情普遍较为看好,但对下半年的研判,则出现了分歧。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主管章俊认为,今年全球经济继续复苏,但疫情的不确定性及部分经济体由于通胀压力而提前开始调整货币财政政策,都可能造成“宏观风险”反而比去年下半年大。他预判,短期来看,上半年约在4月份全球市场会有所好转,6月份则可能有新的调整。其原因一是季节性的因素,二是美国通胀水平的上升。下半年投资者应关注的是通胀情况,如果通胀维持在高位,将对市场形成压力。也有人对下半年行情相对较为乐观。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所长黄燕铭表示,预计今年经济走势会构成“前高后低”形态,这一点市场并无分歧,但对于“后低”可相对更乐观一些。黄燕铭认为,未来一到两个季度的A股市场将以横盘震荡为主,但并不意味着“超额收益”机会的整体消失。2021年,周期制造和服务消费复苏带动的盈利改善就是市场最重要的超额收益来源。粤开证券研究院负责人康崇利也表示,今年下半年的机会反而比上半年更多。市场的实际运行和大家的一致预期常有偏差,如去年有一些券商认为流动性是今年一个很大的问题,但目前来看,今年大家关注的主要是信用风险,对流动性反而不是很担忧。抱团股以外的新机会在哪儿?近期,曾被机构抱团的白马龙头出现大幅回落且反弹乏力,这部分“核心资产”是否会被机构抛弃?大部分研究所所长认为,长期看,优质企业是不会被机构抛弃的,只是未来数年的主线将从“赚估值的钱”转向“赚盈利的钱”。东亚前海证券研究所所长贺燕青认为,随着业绩的集中披露,前期被抱团的白马股可能出现分化,部分白马股长期仍有很高的投资价值。可参照20世纪70年代的美股,很多龙头公司穿越了周期,依靠稳健的经营能力为长期投资者带来丰厚回报。那些在大浪淘沙之后能留下来的白马龙头,在未来仍是机构关注的重点。国海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谭倩也表示,核心资产被抱团有其主业盈利稳定性的原因。在高质量、低增量的存量经济时代,核心资产具有相对竞争优势,去周期化明显、盈利增长更为确定。但由于过去两年趋于一致的“赛道+龙头”的投资模式,资金追捧使核心资产的估值存在高估。虽然看好核心资产的投资逻辑长期有效,但短期仍需要时间来消化高估值。如何寻找抱团股以外的新机会?黄燕铭认为,投资者的思路要从过去的单一强调“龙头白马”的执念中走出来,除了关注“好”,还要关注“价”,回归到股票定价的本源。积极调结构,去寻找抱团股之外的好公司,去寻找边际改善更大的上市公司,也就是“中盘蓝筹”。黄燕铭表示,短期内,周期制造等对复苏敏感的价值类股票占优;在中期维度,随着估值的消化和微观交易结构的改善,可逐步布局成长股,尤其是科技制造方向。华宝证券研究创新部董事副总经理李真表示,根据历史情况,专业的机构投资者也很难逃离抱团瓦解的风险。市场的趋同行为叠加过度自信,对机构投资者也会形成严重的负反馈。“我们回过头看过去3年产品收益较高的一些基金经理,他们多在科技、消费、医药三大板块集中配置。当前,大家关注的方向也发生了一些新变化,如关注新能源车、绿色经济发展和高端制造等。大家也仍需警惕不同类型投资者行为和行为偏差对市场节奏的影响。”李真表示。对核心资产的内涵,有研究所所长给出了自己的定义。国信证券研究所所长杨均明认为,所谓核心资产指的是企业的竞争力,在全球范围内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就是核心资产。中国的产业,特别是制造业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取得的进步有目共睹。2016年以来大家说的核心资产主要就是依托这一逻辑。相信再有5到10年的时间,中国的很大一部分产业都会走到世界的最前列。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副总裁何晓斌表示,不会简单地定义核心资产或给资产贴标签。所谓的核心资产是分时间段的、不断变换的,投资绝不能刻舟求剑。“挑股票千万不要‘用情过度’,认准某些股票是核心就一直抱着,要有止盈意识。在市场变化过程中,要善用期货、期权等衍生品工具,对冲下跌风险。”东方证券研究所所长陈刚表示,核心资产反映的是机构化和头部化。产业在不停地头部化,市场投资者不停地机构化,大家理念趋同后必然会聚焦到这些核心资产上去。最后打破“核心资产信仰”无非是两种情况:一是部分核心资产被证伪,二是出现新的投资理念。申万宏源研究所副所长王胜认为,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要投资“时代的核心资产”。从历史经验看,美国“漂亮50”泡沫破裂后,从90年代开始的整整30年里,表现最好的就是科技。振兴科技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所以服务这个时代,科技应是资本市场的主线。近期,有基金经理提出“新核心资产”概念,其特质又是什么?长江证券研究所所长徐春认为,所谓新核心资产,本质上依然是细分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其特质都是经营能力相对行业平均水平更加优异,而行业整体需求能够长期增长。徐春表示,过去数年,消费领域涌现了较多的被市场给予确定性溢价的龙头。未来数年,这些优质消费类企业依然优势显著。同时,制造业中也已逐渐走出越来越多的优质企业。他认为,我国制造业在经历了洗牌出清后,优质龙头企业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将不断提升。周期股行情能否延续?近期随着产品价格上涨,周期类板块也获得了更多的关注,其行情能否延续?天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李震龙认为,研究周期成长,首先要判断其所处的位置。把市场分为周期、金融、科技、消费四大板块,可以发现,当前科技和消费的PB估值与历史最高值相比,处在70%的位置,而周期的历史分位还在中下位置,金融位置更低。湘财证券研究所行业部经理仇华认为,市场对周期行业的观察,一般是3到4年,超过这个范围,市场的敏感度就逐渐下降。比如房地产也是有周期的,只是它的周期比较长。市场总是偏好增长速度快的领域,由于周期板块在上升阶段增长快,下降阶段增长慢。当周期股的增速高于成长股时,市场就会倾向于周期板块,反之亦然。开源证券总裁助理兼研究所所长孙金钜认为,目前看,核心资产的分化才刚开始,由于处置效应的存在,公募基金的赎回不是在下跌中,而是在反弹过程中,加上目前是年报和一季报的密集披露期,因此建议投资者做好不同板块间的风险收益比权衡,以“价值回归”主线,挖掘市场“新共识”,比如碳中和概念及部分中小市值的股票。他表示,从2019年上半年开始,优质中小市值公司已迎来机会。但中小市值品种也有“二八分化”,大量长尾质次公司的高效出清有利于市场更好地挖掘优秀的中小市值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