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36氪研究 | “智慧银行”行业研究报告白与黑

36氪研究 | “智慧银行”行业研究报告

今年4月,建设银行的“无人银行”在上海开业。它采用带有人脸识别功能的智能摄像头和闸机取代了安保人员,用迎宾机器人取代了原本的大堂经理,用智能柜员机取代了银行柜员,客户在进入银行之后,由机器人引导通过自助或远程的方式完成业务办理。“无人银行”引起了人们的无限遐想,未来的银行业会发展成什么样子?《Bank3.0》作者Brett King曾预言,“未来的银行将不再是一个地方,而是一种行为”。在经历了以物理网点、网络银行为主导的两代后,银行将变为:随时随地,无处不在的金融。Banking Anywhere,Banking Anytime!将“人”置于银行服务的中心位置,让传统的银行服务彻底摆脱物理网点和机具的限制,实现人们所到之处、所需之时、实时拥有便捷的金融服务。在今天,这样的畅想并不是空穴来风,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互联网金融的冲击,银行业的智能化变革正如火如荼地展开,智慧银行时代,悄然来临。什么是智慧银行?智慧银行有哪些特征?智慧银行是传统银行、网络银行的高级阶段,是银行在当前智能化趋势的背景下,以客户为中心,重新审视银行和客户的实际需求,并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实现银行服务方式与业务模式的再造和升级。智慧银行相对传统银行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智能化的感知和度量。与以往直接的询问或根据历史服务数据做简单分析的方式不同,智慧银行通过一系列的智能化设备,在用户毫无察觉的情况下感知用户需求、情绪、倾向偏好等,从而为进一步的营销和服务提供支持。二是资源和信息的全面互联互通。智能化的感知和度量改变了银行采集信息的方式,将以往无法量化的信息按照某种规则进行量化分析,从而为资源的配置和优化提供决策依据。如,通过对银行网点的排队情况、业务类型、业务量的监控分析,可辅助银行完成网点布局的优化;通过对用户位置、需求信息以及网点实时服务情况的获取,可帮助用户选择最优的网点等。线上与线下的结合与不同渠道的信息互联使资源的配置更加合理和高效。有哪些因素驱动了银行的智慧化变革?技术、数据、场景和市场是主要的驱动力。技术方面,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逐渐成熟,其商业应用场景逐渐受到行业的重视,银行业因数据量大,应用场景众多而成为各项技术争相落地的沃土;数据方面,金融业大量的数据沉淀对数据处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数据基础;场景方面,银行业务场景多样且呈精细化运营的趋势,针对各个环节的服务创新有助于提升效率,优化服务;市场方面,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给银行业务带来不小的冲击,使传统银行在面临同业竞争的同时,还不得不应对新经济形态带来的用户习惯的改变和用户对服务质量要求的提高。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促使银行以客户为中心,重新审视用户需求,利用新技术手段优化业务流程,从而提升银行业的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我国智慧银行的发展现状传统线下网点运营的成本压力使得银行一方面大量裁撤网点,另一方面也积极地投入智能化变革。当前,智慧银行呈现出线上线下结合、前后台协同的业态。其典型应用场景包括:用户识别、刷脸支付、智慧网点、智能客服和智能风控等。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布局智慧银行领域的技术公司种类多样,其中,以生物识别、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大数据等技术公司较为普遍,在应用上,生物识别和智能风控相对成熟。智慧银行的发展趋势回顾过去几年,网络银行、数字银行、虚拟银行、智慧银行等说法不断更新人们对银行的认知。这些被赋予了时代特色的名词,虽然在概念的界定上并不完全清晰,但它足以表明银行业追随技术发展与时俱进的步伐。在当前这个智能、高效、万物互联的时代背景下,银行业的发展也呈现智能、高效和便捷的特征,其网点建设则表现出明显的智能化、轻型化、特色化和社区化的趋势。注:本报告PDF版本可点击链接下载关于36氪研究院36 氪研究院是 36 氪子品牌,专注于一级市场的行业研究,通过定性定量结合的方式研究新兴行业与企业,欢迎大家积极与我们交流讨论。分析师:杜玉(yu100,yu@36kr.com),关注人工智能、金融科技领域。

银狼

从诞生到走向成熟,细数社区银行的曲折发展史 | 社区银行五周年(上篇)

来源: 零壹财经作者:李薇3月中旬,全国“两会”落下帷幕,其中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导向,改革优化金融体系结构,发展民营银行和社区银行”,这一政策导向再次引发业界广泛关注。此前,在2018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也专门强调了发展这两类银行,从中折射出国家对于小微企业融资难、个人用户群体多元化金融需求的高度重视。回顾我国社区银行发展史,龙江银行大庆分行在2006年进行试点,2013年下半年银行业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起来。以2013年“互联网金融元年”开始算起,社区银行已经迎来了五周年。作为普惠金融的新兴业态,它在经营业绩与用户流量规模上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2019年春节后,就爆出23家社区支行“关店”的消息,引发对社区银行已走向下坡路的担忧。为了全面理清其竞争优势与经营难题,零壹财经分为上、中、下三篇,为您对比它们的发展历程、产品布局与未来战略重心。本文作为社区银行系列解读的上篇,重点剖析“如何从诞生走向成熟”。一、发展起源:社区银行从“局部试水”到“野蛮扩张”在2013年我国进入“互联网金融元年”这一时点之前,银行业已经意识到随着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的推进,开展零售金融转型是必然之路。由此国内提出将大力发展社区银行,为了便于理解这一新兴金融业态,以下将全方位阐述其在中国的发起情况。1.业务概念与起源从社区银行(CommunityBank)起源的角度来讲,最早是由美国发起的。根据美国独立社区银行家协会(ICBA)给出的定义,它是指“在一定地区的社区范围内,以存贷汇兑等传统业务为主,按照市场化原则自主设立、独立运营、主要服务于中小企业和家庭客户的中小商业银行,其资产规模在数千万美元至数十亿美元之间”。同时,该协会披露数据显示,早在2015年美国就已有6000多家社区银行,包括商业银行、储蓄机构、股票和互助储蓄,社区银行数量占美国全部银行总数的96%。尤其是富国银行,正是由于发展社区银行服务,为全美超过三分之一的家庭提供服务,实现净利润贡献占比达到60%以上,逐步发展为全美资产规模第三大银行。该行在美国社区居民的主要集散地设立了超过8000个网点,将其称为金融商店,具体分为两种形态:第一种是零售金融商店,与国内网点一样有单独的经营场所;第二种是超市网点,设立在超市中,能够提供ATM、开户、支票、转账等基础金融服务,并配备专业客户经理进行面对面咨询。2.我国社区银行兴起时间从开业时间来看,我国第一家社区银行成立于2006年,龙江银行大庆分行作为全国最早发展社区银行的试点行,并形成“小龙人”社区银行品牌。当时主要源于网点周边社区与居民特征,提供特色化、差异化的社区银行服务。此后,2010年出现宁波银行的社区银行战略、上海农商银行的首家金融便利店,2013年社区支行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发展起来,包括民生银行、浦发银行和中信银行在内的一批股份制银行,纷纷大力扩张社区支行数量。3.我国社区银行主要职能2013年被命名为“互联网金融元年”,也是在这一时点,我国银行业加快社区银行网点扩张速度,因此可将其主要职能理解是银行转型升级的“试验田”,先后历经金融便利店、社区支行与零售智能新门店的变迁过程。在重点服务客群上,社区银行主要锁定于社区居民、周边商铺的小微企业主,并通过O2O营销模式来留住客户,这是开展零售金融转型的雏形。二、变革中前行:社区银行的理解偏差与“倒闭潮”频现零壹财经注意到,目前处于开业状态的社区银行,实质上都属于“社区支行”,它们并非独立的法人机构。据业界多位专家观点,2019年全国“两会”提出的发力社区银行业务,并非正在遭遇“倒闭潮”危机的社区支行。1.理解误区:社区银行≠社区支行有关社区银行在我国金融机构中的发展定位,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曾表示:“不少人对社区银行的理解存在严重偏差,将社区银行简单等同于社区支行。社区银行和社区支行是两个概念,社区银行是一种银行类型,是一种规模比较小,以传统业务为主的中小型银行,而社区支行只是一种简易型网点”。从这一表述来看,社区银行应当是以发展中小企业与个人用户的普惠金融业务为核心,独立运营、拥有决策权的法人机构。这一点等同于民营银行的发展定位,按照这一口径,我国开展社区银行业务的金融机构十分众多,如下图所示。图1:我国从事社区银行业务的具体金融机构类型(以美国口径为标准)资料来源:零壹财经制图尤其是对于城商行与农商行而言,由于经营地域的限制而无法跨区域经营,在互联网银行出现前,希望通过以社区支行的名义来扩张网点数量(一定程度上规避监管部门的网点审批流程),这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社区银行,并且彼此之前很难体现出差异性特征。2.发展规模:大众视野中可曾出现过社区支行?据银保监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2月底,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数达到4588家,较2017年末增加39家;物理网点228586家,存量社区支行超6000家,已退出的社区支行数量也已超过1300家。由此可见,我国并不缺乏银行,而是缺乏真正服务小微企业与个人用户的普惠型银行。与此同时,我们身边也有不少朋友发问:“什么是社区支行?我好像从来没有见到”。围绕这一问题,通过查阅上市商业银行的社区支行设立情况,发现与普通的银行网点没有差异,下图展示了招行与民生银行两家的社区支行以及部分用户评价。由此可见,社区支行在人民心中没有突出的品牌形象,普遍认为与普通网点没有区别,只是内部环境更佳,大堂工作人员更加热情,除此之外并无特色,这才是社区支行最大的弊端。我们可通过民生银行的一组数据,验证这一结论:2013年,该行提出在全国设立超过1万家金融便利店(金融便利店即为社区支行的前身,这一模式采取“自助银行+人”的咨询型网点模式,后被银监会叫停);2015-2017年的三年时间,民生银行社区支行数量分别为1576家、1694家和1622家,三年增幅分别为112.11%、7.49%和-4.25%,可见单纯扩充网点的模式无以为继,并面临很大的盈利与成本控制挑战。图2:街边与住宅区的社区支行(以招商银行与民生银行为例)资料来源:银行公开资料3.监管政策:要求持牌经营、叫停“自助+咨询”模式就目前监管层发布的社区银行政策文件来看,最初仅在2011年、2013年两则政策文件中提及。然而,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与2019年“两会”再次提及社区银行,使其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起初由银监会出台的下述社区银行有关监管政策,所有指向均是“社区支行”,而非“社区银行”。同时,银监会在2013年12月出台的政策指出,叫停“自助+咨询”的社区银行模式,只能有“有人”和“无人”两种模式,不存在中间形态,其根源是处于风险合规的考量,严防社区银行进行业务外包时,出现客户信息保密、安防、录用外包人员、“假冒网点”等重大风险,譬如不法分子来冒充银行员工,引发消费者资金出现被骗。表1:我国社区银行相关监管政策资料来源:公开资料零壹财经制表三、消失的网点:传统商业银行能否实现断臂求生?《BANK3.0》一书曾指出:“未来银行不再是一个地方,而是融入场景的一种服务”。事实上,我国银行数量并不少,而是缺乏真正发展普惠金融的特色银行。银行业面对2013年以来互联网金融的冲击,未来能否依靠社区银行取胜?如何寻找到区别传统银行与民营银行的竞争优势?是目前摆在每一位银行人最为紧迫的难题。1.社区支行VS民营银行:谁会更胜一筹?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发现,与传统商业银行相比,社区支行与民营银行这两类新型银行,在寻求差异化、特色化优势方面,呈现出较大的区别。其中,社区支行与传统银行的经营模式最为趋同,发展中也借助总行的资源禀赋,实际等同于特色支行,很难有创新性突破;而民营银行本身依托实业或互联网公司基因,借助互联网金融的跨界思维,实现了用户流量的爆发式增长,与近年来社区银行“关停”相比,恰好是相反的经营格局。我国尚未形成真正意义的社区银行,目前已有的社区支行,在人员团队与营销渠道等方面均承袭了原有银行的资源禀赋,而这也恰恰成为其发展的制约因素,使产品开发流程、考核激励与风控措施等难以迅速变革,存在一定的历史包袱。在看似亮丽的外表下,实质上并不如民营银行一样可以“轻装上阵”。表2:我国社区支行与民营银行的发展情况对比资料来源:公开资料零壹财经制表2.银行网点革命:优化整合各类零售转型金融业态在金融科技的驱动下,越来越多的个人客群逐步注重用户体验、线上办理金融业务,因此导致银行网点客流量下滑,掀起网点革命的浪潮。近年来,商业银行不断推出新的金融业态,除了社区支行之外,还有直销银行与手机银行,从各种渠道来加速网点变革。图3:传统商业银行VS民营银行的金融业态对比资料来源:零壹财经制图然而,恰恰是由于这些不同的线上渠道入口,引发用户分流,才导致不再需要线下网点,社区支行大量关停。我们判断,传统银行在零售转型过程中,出现了三大误区:第一,多个渠道入口分散了客户流量,对于产品交叉营销带来一定难题,不如民营银行主打线上贷款更能吸引人;第二,社区支行仅连接了线下场景,辐射范围有限,与民营银行的拓展线上场景相比处于劣势;第三,各家银行内部也存在新业态竞争的问题,社区支行与手机银行、直销银行的产品功能类似,每个组织条线都在争抢行内资源,无法形成合力。综上所述,未来银行业要想通过社区支行来寻求生机,必须要打通银行、地产公司、物业、周边商户与社区居民等多方利益链条,不断拓展“吃、穿、住、行、医、教”等各种消费场景的合作方,采取O2O模式来实现线上与线下的交互,实现各类渠道入口的业务协同,重塑零售金融数字化运营体系。同时,借鉴美国富国银行的先进经验,它服务的并非个体,而是更多强调以家庭为单位,满足家庭从幼至老各个年龄阶层的需求,从婴幼儿、青少年逐步过渡到白领阶层与老年客户的综合性金融需求,设计出能够贴近客户需求的产品交叉组合解决方案。三、小结从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角度来看,2019年国家提出重点发展社区银行,可以说已经指明了服务小微企业与个人客群的发展路径。商业银行应纠正社区支行等同社区银行的理解误区,更需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与魄力,未来将这些社区支行网点与各种线上渠道入口展开业务联动,并拓展线上服务场景,从家庭资产管理的角度来为用户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以此来寻求不同于民营银行的竞争优势。

弘一

政府工作报告首提发展社区银行 与你想的概念或不一样

黄蕾 赵文悦黄蕾 赵文悦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导向,改革优化金融体系结构,发展民营银行和社区银行。这是继2018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要发展这两类银行。决策层对社区银行的重视也引发市场和银行业内人士的关注。一位股份行分行的副总经理告诉记者,最近他还特意买了有关社区银行相关内容的书籍进行研究,以求更好理解社区银行的概念并为下一步开展业务做准备。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董希淼看来,不少人将社区银行等同于此前社区支行是不准确的。他认为社区银行是一种银行类型,是法人机构,一般而言,只要是客户对象主要面向中小企业和个人客户,这样的银行就可以纳入“社区银行”范畴。不一样的社区银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提发展民营银行和社区银行,引发市场和业内人士重视的同时也对社区银行的概念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探讨。去年以来民营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问题备受关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董希淼认为决策层对于民营银行和社区银行的强调,是为了大力发展中小银行、增加金融供给主体,有助于填补我国大型金融机构无法或无力顾及的市场,从而优化和完善金融机构体系,改善金融服务不充分、不均衡等状况。在此背景下,对于社区银行的概念亟待厘清。“社区银行”这一概念源于美国,它是指在一定地区的社区范围内,以存贷汇兑等传统业务为主,按照市场化原则自主设立、独立运营、主要服务于中小企业和家庭客户的中小商业银行。与大型银行相比,社区银行组织架构简单、面向特定区域和客户、服务便捷灵活。董希淼指出不少人将社区银行等同于社区支行是不准确的。他认为社区银行是一种银行类型,是法人机构,一般而言,只要是客户对象主要面向中小企业和个人客户,这样的银行就可以纳入“社区银行”范畴。按照此标准,他认为我国规模较小、业务简单的城商行、农商行、农合行、农信社、村镇银行等都可以是社区银行,甚至部分民营银行也可以算作社区银行。因此,董希淼认为,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未来我国的社区银行应重点突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资金吸纳和运用立足社区。大中型商业银行吸收资金和运用表现为更强的逐利性,吸收的本区域存款往往优先满足大型和高端客户的金融需求,资金跨区域交叉运用十分常见。而社区银行的经营原则是“取之于当地,用之于当地”,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更多地体现出社会服务的功能。第二,组织结构简明高效。美国社区银行一般采取直线职能型组织形式,按照职能划分成若干部门,而每一个部门均由公司高层领导直接进行管理,中层管理人员较少,管理链条大大缩短,决策效率高。它们通常不在社区之外设立分支机构,由于运作都在本地,较熟悉本地情况,金融产品开发和调整耗时较短,能及时响应市场需求。这也为我国社区银行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借鉴。第三,金融服务相对个性化。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产品和服务普遍同质化。美国社区银行往往与社区居民和小企业客户关系密切,往往为它们定制特色化金融服务。比如,社区银行在审批小企业和家庭客户贷款时,除了财务指标等“硬信息”以外,还可以将借款人的性格特征、家庭构成、日常开销等信息纳入考量范围,有助于解决小企业财务管理欠规范、可供抵押资产少、抗风险能力不强等问题。第四,市场定位体现差异化。美国社区银行以社区内居民家庭、中小企业和农户作为主要的服务对象。虽然美国社区银行资产仅占全美银行总资产的20%,但支持了几乎60%的小企业贷款。我国社区银行发展的方向,应是通过服务大中型银行无暇顾及的中小微企业和大众客户,填补金融市场空缺,这才是社区银行赢得发展空间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此外,美国社区银行服务收费往往也有竞争力。抢占“最后一公里”的社区支行目前银保监会并未对社区银行进行明确定义。联讯证券统计,如果以支行级别以下的分支网点作为社区银行的标准,包括商业银行、农业合作银行、城市信用社和农村信用社的分理处、办事处、营业所、储蓄所、其他储蓄机构和邮储代理营业所,截至2019年1月 2日我国共有持牌社区银行59284家。一位股份制银行人士告诉记者,在操作中,银行实际上就是把社区支行当做社区银行在探索。在受利率市场化及信贷脱媒冲击背景下,2013年起,全国性商业银行开始致力社区支行建设,包括民生银行、兴业银行、平安银行等股份行大力布局这样的社区银行,以争夺存款及客户资源。为规范股份制银行大批量开设社区银行的做法,2013年原银监会办公厅印发《关于中小商业银行设立社区支行、小微支行有关事项的通知》将社区支行、小微支行定位于服务社区居民和小微企业的简易型银行网点,属于支行的一种特殊类型。银保监会数据指出,截至今年2月底,股份制银行共设立5147个小微支行,社区支行。按照规定,社区支行、小微支行实行有限牌照经营,一般不办理人工现金业务,现金业务主要依托自助机办理,社区支行不办理对公业务,从事的个人业务主要包括吸收个人存款,发放个人贷款,办理个人国内外结算,从事个人银行卡业务,代理收付个人款项等。社区支行和小微支行主要为解决银行服务半径不足的弱点而设立,大部分社区支行是由二十几平面积的店面,加上几台ATM机和一两名员工组成。联讯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认为社区支行的“先天”优势往往没有“下沉”为针对居民的精细化产品和服务,没有形成足够的差异化和深度化的竞争优势,在线上支付和线上存储的趋势中逐渐失去作用,以往购买理财产品,缴纳水电费等社区支行的核心业务现在都已经逐渐被线上平台代替。记者按照地图标记随机走访了北京的一些社区支行网点,发现前来进行业务办理的客户人数较少,周边居民对网点的服务评价不一,有部分网点已经“关店”。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居民对社区支行能够办理个人业务的范围不清楚。一位前去社区支行办理业务的郭先生说:“到了网点,才发现这里不能办理人工现金业务,还是得往支行跑一趟。”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3月8日,今年以来各地银监局发布的关于社区支行开业和终止营业批复,共注销了包括中信银行、民生银行、光大银行、浙江泰隆商业银行等17家股份行和城商行全国多地的120家社区支行,共批复32家社区支行开业。其中,中信银行在京的3家社区支行终止营业;民生银行在包括成都、大连、济宁等多地的27家社区支行终止营业,新设3家社区支行;光大银行在南宁、重庆、上海等地的17家社区支行注销,新设2家社区支行;平安银行注销多地的8家社区支行,新设5家社区支行。李奇霖认为,目前社区支行存在网点分布不合理、选址不科学,服务和产品没有差异化,只是普通物理网点的延伸,社区银行和大型网点之间没有协同,各自为政等问题。他指出,社区支行的扩张可以便利周边居民的生活,让更多人可以享受到基础金融服务,但其数量是有上限的,如果周边居民不足以让其维持盈亏平衡,那么这个银行就可能面临被裁撤的危险。他认为,轻型化、精简化、智能化、自动化、亲民化、精细化等是社区银行的发展方向。目前已经有股份行开始逐步向这样的方向迈进,平安银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银行内部不常使用社区支行的概念,而是提倡零售智能新门店。平安银行2018年年报指出,要“线下复制推广‘轻型化、社区化、智能化、多元化’的零售智能新门店,成为集团客户综合金融流量入口”。来源:经济观察报

鲁褒

社区银行应立足中国实际 办出自身特色和中国特色

作者李凤文系中国知名财经评论员近年来,多家银行宣布启动社区支行战略,社区支行一度成为银行业的热门关键词之一,被业界寄予厚望。然而,最近几个月大量社区支行被关停。其中,2017年10月份至2017年12月份关停数量呈现快速上升之势,并引发社会关注(2018年3月26日《经济日报》)。在2013年之前,一些银行机构为方便社区居民,便创新性的设立了社区支行。当时由于缺乏监管规范,一些银行机构打政策的“擦边球”,多数社区支行都是无证经营,并且标准不一,竞争无序。2013年12月份,银监会印发了《关于中小商业银行设立社区支行、小微支行有关事项的通知》,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小商业银行在风险可控、成本可测的前提下设立定位于服务社区居民和小微企业的简易型银行网点,即社区支行、小微支行,明确要持证经营。同时要求各行应认真调研,分析不同区域的金融需求,根据不同区域规模、有效客户数及客户消费能力、消费习惯等,因地制宜设立。与传统银行相比,社区支行、小微支行功能设置简约、定位特定区域和客户群体、服务便捷灵活。中小银行通过设立社区支行、小微支行,短时间内速度弥补了自身在物理网点上的不足,扩大了金融服务覆盖面,填补了在部分城市和农村金融服务的空白,为普惠金融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然而,一些银行在社区支行的设立上,并未突出特色化的银行服务,而成为“跑马占地”、无序竞争的一种不正常手段。有的社区支行仅提供几台自助设备,安排一两名临时工作人员提供咨询服务;有的是将原有业务量不大的网点转型为社区支行,使创新成为“新瓶装旧酒”,毫无特色,业务却仍旧寥寥无几,依然长期处于亏损状态;有的甚至还搞起了“混业经营”卖起了蔬菜、肉食等。由于对社区支行的设立调研不充分、服务方式陈旧、没有立足于社区居民,结果导致一些社区支行功能相对单一,难以提供一站式服务,无法满足客户需求。因此,有的网点设立不长时间就变成了社区居民打牌下棋的“娱乐场所”,成为流浪人员的“安居所”,不但影响了网点作用的发挥,也影响了银行良好的社会形象。社区支行是新生事物,其设立不能急躁冒进,应根据社区居民所需,在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原则下综合进行考量,使其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一方面,要走特色化经营发展化之路。各银行机构对于社区支行的设立和经营管理,应搞好顶层设计,合理规划,并将其纳入全行渠道建设之中进行统一考量,避免“跑马占地”式不计成本、不考虑客户所需的混乱竞争。应根据不同区域、不同居民群众,设计不同的经营管理模式和服务方式,切实符合当地居民的“胃口”。同时不能只是提供一些自助设备就了事,而应该根据社区居民对金融服务的不同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特色服务。如深入开展金融知识进万家宣传服务活动,让金融知识、投资理财知识、防范非法集资诈骗知识等真正走进社区、走进住户,切实提高广大居民群众的金融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另一方面,要真正方便群众,并以特色化的服务赢得群众的信任。社区支行的设立应充分体现银行服务宗旨,不能将其定位是为了赚钱。应从服务基层客户抓起,让基础性金融服务普惠每一个家庭。同时还要承担起社会责任,如浦发银行北京分行赛洛城社区支行的做法既接地气,又合居民“胃口”。在这里银行网点不但能办理银行业务,孩子来到银行还可以取用专门的画笔、彩纸,度过欢乐时光,银行网点成为“亲子乐园”。这样的银行网点自然会赢得人们的信赖,也会吸引住更多的客户。在服务时间的掌握上,社区支行要与众不同,实行错时服务,根据当地居民起居时间灵活掌握,切实方便居民。总之,社区支行只有融入社区场景,融入到社区居民的生活当中,才能收到理想的服务效果,银行机构也才能从中真正获益。

朱丽叶

社区银行五周年(上篇):一文探秘曲折成长史,零售转型“危”与“机”

3月中旬,全国“两会”落下帷幕,其中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导向,改革优化金融体系结构,发展民营银行和社区银行”,这一政策导向再次引发业界广泛关注。此前,在2018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也专门强调了发展这两类银行,从中折射出国家对于小微企业融资难、个人用户群体多元化金融需求的高度重视。 回顾我国社区银行发展史,龙江银行大庆分行在2006年进行试点,2013年下半年银行业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起来。以2013年“互联网金融元年”开始算起,社区银行已经迎来了五周年。作为普惠金融的新兴业态,它在经营业绩与用户流量规模上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2019年春节后,就爆出23家社区支行“关店”的消息,引发对社区银行已走向下坡路的担忧。为了全面理清其竞争优势与经营难题,零壹财经分为上、中、下三篇,为您对比它们的发展历程、产品布局与未来战略重心。本文作为社区银行系列解读的上篇,重点剖析“如何从诞生走向成熟”。一、发展起源:社区银行从“局部试水”到“野蛮扩张”在2013年我国进入“互联网金融元年”这一时点之前,银行业已经意识到随着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的推进,开展零售金融转型是必然之路。由此国内提出将大力发展社区银行,为了便于理解这一新兴金融业态,以下将全方位阐述其在中国的发起情况。 1.业务概念与起源从社区银行(CommunityBank)起源的角度来讲,最早是由美国发起的。根据美国独立社区银行家协会(ICBA)给出的定义,它是指“在一定地区的社区范围内,以存贷汇兑等传统业务为主,按照市场化原则自主设立、独立运营、主要服务于中小企业和家庭客户的中小商业银行,其资产规模在数千万美元至数十亿美元之间”。同时,该协会披露数据显示,早在2015年美国就已有6000多家社区银行,包括商业银行、储蓄机构、股票和互助储蓄,社区银行数量占美国全部银行总数的96%。 尤其是富国银行,正是由于发展社区银行服务,为全美超过三分之一的家庭提供服务,实现净利润贡献占比达到60%以上,逐步发展为全美资产规模第三大银行。该行在美国社区居民的主要集散地设立了超过8000个网点,将其称为金融商店,具体分为两种形态:第一种是零售金融商店,与国内网点一样有单独的经营场所;第二种是超市网点,设立在超市中,能够提供ATM、开户、支票、转账等基础金融服务,并配备专业客户经理进行面对面咨询。 2.我国社区银行兴起时间从开业时间来看,我国第一家社区银行成立于2006年,龙江银行大庆分行作为全国最早发展社区银行的试点行,并形成“小龙人”社区银行品牌。当时主要源于网点周边社区与居民特征,提供特色化、差异化的社区银行服务。此后,2010年出现宁波银行的社区银行战略、上海农商银行的首家金融便利店,2013年社区支行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发展起来,包括民生银行、浦发银行和中信银行在内的一批股份制银行,纷纷大力扩张社区支行数量。 3.我国社区银行主要职能2013年被命名为“互联网金融元年”,也是在这一时点,我国银行业加快社区银行网点扩张速度,因此可将其主要职能理解是银行转型升级的“试验田”,先后历经金融便利店、社区支行与零售智能新门店的变迁过程。在重点服务客群上,社区银行主要锁定于社区居民、周边商铺的小微企业主,并通过O2O营销模式来留住客户,这是开展零售金融转型的雏形。 二、变革中前行:社区银行的理解偏差与“倒闭潮”频现零壹财经注意到,目前处于开业状态的社区银行,实质上都属于“社区支行”,它们并非独立的法人机构。据业界多位专家观点,2019年全国“两会”提出的发力社区银行业务,并非正在遭遇“倒闭潮”危机的社区支行。 1.理解误区:社区银行≠社区支行有关社区银行在我国金融机构中的发展定位,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曾表示:“不少人对社区银行的理解存在严重偏差,将社区银行简单等同于社区支行。社区银行和社区支行是两个概念,社区银行是一种银行类型,是一种规模比较小,以传统业务为主的中小型银行,而社区支行只是一种简易型网点”。从这一表述来看,社区银行应当是以发展中小企业与个人用户的普惠金融业务为核心,独立运营、拥有决策权的法人机构。这一点等同于民营银行的发展定位,按照这一口径,我国开展社区银行业务的金融机构十分众多,如下图所示。图1:我国从事社区银行业务的具体金融机构类型(以美国口径为标准)资料来源:零壹财经制图尤其是对于城商行与农商行而言,由于经营地域的限制而无法跨区域经营,在互联网银行出现前,希望通过以社区支行的名义来扩张网点数量(一定程度上规避监管部门的网点审批流程),这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社区银行,并且彼此之前很难体现出差异性特征。 2.发展规模:大众视野中可曾出现过社区支行?据银保监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2月底,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数达到4588家,较2017年末增加39家;物理网点228586家,存量社区支行超6000家,已退出的社区支行数量也已超过1300家。由此可见,我国并不缺乏银行,而是缺乏真正服务小微企业与个人用户的普惠型银行。 与此同时,我们身边也有不少朋友发问:“什么是社区支行?我好像从来没有见到”。围绕这一问题,通过查阅上市商业银行的社区支行设立情况,发现与普通的银行网点没有差异,下图展示了招行与民生银行两家的社区支行以及部分用户评价。由此可见,社区支行在人民心中没有突出的品牌形象,普遍认为与普通网点没有区别,只是内部环境更佳,大堂工作人员更加热情,除此之外并无特色,这才是社区支行最大的弊端。 我们可通过民生银行的一组数据,验证这一结论:2013年,该行提出在全国设立超过1万家金融便利店(金融便利店即为社区支行的前身,这一模式采取“自助银行+人”的咨询型网点模式,后被银监会叫停);2015-2017年的三年时间,民生银行社区支行数量分别为1576家、1694家和1622家,三年增幅分别为112.11%、7.49%和-4.25%,可见单纯扩充网点的模式无以为继,并面临很大的盈利与成本控制挑战。图2:街边与住宅区的社区支行(以招商银行与民生银行为例)资料来源:银行公开资料3.监管政策:要求持牌经营、叫停“自助+咨询”模式就目前监管层发布的社区银行政策文件来看,最初仅在2011年、2013年两则政策文件中提及。然而,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与2019年“两会”再次提及社区银行,使其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起初由银监会出台的下述社区银行有关监管政策,所有指向均是“社区支行”,而非“社区银行”。 同时,银监会在2013年12月出台的政策指出,叫停“自助+咨询”的社区银行模式,只能有“有人”和“无人”两种模式,不存在中间形态,其根源是处于风险合规的考量,严防社区银行进行业务外包时,出现客户信息保密、安防、录用外包人员、“假冒网点”等重大风险,譬如不法分子来冒充银行员工,引发消费者资金出现被骗。表1:我国社区银行相关监管政策资料来源:公开资料零壹财经制表三、消失的网点:传统商业银行能否实现断臂求生?《BANK3.0》一书曾指出:“未来银行不再是一个地方,而是融入场景的一种服务”。事实上,我国银行数量并不少,而是缺乏真正发展普惠金融的特色银行。银行业面对2013年以来互联网金融的冲击,未来能否依靠社区银行取胜?如何寻找到区别传统银行与民营银行的竞争优势?是目前摆在每一位银行人最为紧迫的难题。 1.社区支行VS民营银行:谁会更胜一筹?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发现,与传统商业银行相比,社区支行与民营银行这两类新型银行,在寻求差异化、特色化优势方面,呈现出较大的区别。其中,社区支行与传统银行的经营模式最为趋同,发展中也借助总行的资源禀赋,实际等同于特色支行,很难有创新性突破;而民营银行本身依托实业或互联网公司基因,借助互联网金融的跨界思维,实现了用户流量的爆发式增长,与近年来社区银行“关停”相比,恰好是相反的经营格局。 我国尚未形成真正意义的社区银行,目前已有的社区支行,在人员团队与营销渠道等方面均承袭了原有银行的资源禀赋,而这也恰恰成为其发展的制约因素,使产品开发流程、考核激励与风控措施等难以迅速变革,存在一定的历史包袱。在看似亮丽的外表下,实质上并不如民营银行一样可以“轻装上阵”。表2:我国社区支行与民营银行的发展情况对比资料来源:公开资料零壹财经制表2.银行网点革命:优化整合各类零售转型金融业态在金融科技的驱动下,越来越多的个人客群逐步注重用户体验、线上办理金融业务,因此导致银行网点客流量下滑,掀起网点革命的浪潮。近年来,商业银行不断推出新的金融业态,除了社区支行之外,还有直销银行与手机银行,从各种渠道来加速网点变革。图3:传统商业银行VS民营银行的金融业态对比资料来源:零壹财经制图然而,恰恰是由于这些不同的线上渠道入口,引发用户分流,才导致不再需要线下网点,社区支行大量关停。我们判断,传统银行在零售转型过程中,出现了三大误区:第一,多个渠道入口分散了客户流量,对于产品交叉营销带来一定难题,不如民营银行主打线上贷款更能吸引人;第二,社区支行仅连接了线下场景,辐射范围有限,与民营银行的拓展线上场景相比处于劣势;第三,各家银行内部也存在新业态竞争的问题,社区支行与手机银行、直销银行的产品功能类似,每个组织条线都在争抢行内资源,无法形成合力。 综上所述,未来银行业要想通过社区支行来寻求生机,必须要打通银行、地产公司、物业、周边商户与社区居民等多方利益链条,不断拓展“吃、穿、住、行、医、教”等各种消费场景的合作方,采取O2O模式来实现线上与线下的交互,实现各类渠道入口的业务协同,重塑零售金融数字化运营体系。同时,借鉴美国富国银行的先进经验,它服务的并非个体,而是更多强调以家庭为单位,满足家庭从幼至老各个年龄阶层的需求,从婴幼儿、青少年逐步过渡到白领阶层与老年客户的综合性金融需求,设计出能够贴近客户需求的产品交叉组合解决方案。 三、小结从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角度来看,2019年国家提出重点发展社区银行,可以说已经指明了服务小微企业与个人客群的发展路径。商业银行应纠正社区支行等同社区银行的理解误区,更需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与魄力,未来将这些社区支行网点与各种线上渠道入口展开业务联动,并拓展线上服务场景,从家庭资产管理的角度来为用户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以此来寻求不同于民营银行的竞争优势。

实有

银行行业专题报告:我们如何研究银行业

如需报告请登录【未来智库】。报告摘要:基本面分析构建银行股研究框架银行资产规模扩张速度与实体经济发展密切相关。银行的资产是实体经济的负债,是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我们预计未 来10年中国银行业资产规模增速落在5%-10%区间,与名义GDP增速相匹配。一般而言,加息周期,息差走阔;降息周期,息差缩窄。息差水平差异亦取决于各行存贷款的期限、客户结构及风险偏 好。净息差的核心是存贷利差,因多数银行资产以贷款为主,负债以存款为主。负债成本率低而资产收益率高的,净息 差高。负债成本优势,如四大行及招行。资产收益率优势,如平安、宁波等。决定资产质量的三因素:(1)长期看过往信贷投放风格。不良高发的行业高度重叠,且表现出顺周期性,抓住不良易 发生行业就抓住了不良生成;信贷投放策略体现银行风险偏好。(2)中期看宏观经济。贷款的质量本质上是客户的到 期还本付息的能力和意愿,而导致该能力和意愿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利润下滑、融资收紧。(3)短期看策略选择,“三 率平衡”约束下,银行以不良认定、拨备计提、不良处置等策略来灵活调整不良额和拨备额。息差、资产质量及估值的国际比较ROE差别造就估值分化。19年中国上市银行ROE均值为11.7%,在主要国家上市银行中处于较高水平。主要是因为中国上 市银行息差比主要发达国家高,同时成本收入比很低,盈利能力较强。中国经济波动较小,银行不良率处于G20国家较低水平。中国的GDP增速相对稳定,经济波动较小,因此中国银行业的 不良率明显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其不良贷款率的水平更接近发达国家。中国银行业息差让利空间不大。19年末中国银行业贷款基准利率为4.35%,在主要国家银行业中属于较低水平。当前息差 虽然略高于部分发达国家,但低于美国,也显著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息差让利空间不大。报告节选:(报告观点属于原作者,仅供参考。报告来源:天风证券)如需报告原文档请登录【未来智库】。

哓哓不休

[中经V视]金融深1度:发展民营银行社区银行重在“支持存量”

09:38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27日讯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对于金融行业、尤其是银行业而言,如何在这个关键阶段贡献自己的金融力量,显得格外重要。银行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现状如何?怎样更好服务于民营和小微企业?在风险防范方面又面临着哪些挑战?中国经济网“金融深1度”栏目邀请到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董希淼和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进行解读。从左至右:主持人秦佳鸣,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董希淼,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导向,改革优化金融体系结构,发展民营银行和社区银行”。据了解,这是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提到“两类银行”,也是继2018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再次强调发展“两类银行”。董希淼对此表示,发展“两类银行”,重点不是新设几家民营银行或社区银行,而是要把现有的民营银行和社区银行发展的更好,要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支持存量机构的发展,而不是在增量上做文章。让这些中小银行发挥管理层级比较少、体制机制比较灵活、贴近市场和客户、创新能力比较强等特点,为民营和小微企业提供有针对性、有差异的金融服务。“我也做了比较研究,事实上除了21家主要的金融机构之外,其他的规模比较小的城商行、农商行、农信行、农合行、村镇银行等等都可以算是社区银行,我们的中小银行机构的数量在整个银行业4588家的法人金融机构里边,占了95%以上,这个占比已经很高了,跟美国差不多,甚至比美国的占比还更高一点”,他说到。郭田勇称,首先银行业是一个竞争性行业,银行除了从事金融业务,同时也是一个企业,只要达到监管要求,没有理由不让民营企业家进入。此外,民营中小企业出现融资难的问题,跟金融业供给不充分有很大关系,而民营银行和社区银行天然是为民营和小微企业服务的,发展这两类银行,会增加民营小微零售金融领域的有效供给。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红沙发

发展民营银行社区银行重在“支持存量”丨金融深1度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对于金融行业、尤其是银行业而言,如何在这个关键阶段贡献自己的金融力量,显得格外重要。银行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现状如何?怎样更好服务于民营和小微企业?在风险防范方面又面临着哪些挑战?中国经济网“金融深1度”栏目邀请到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董希淼和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进行解读。从左至右:主持人秦佳鸣,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董希淼,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导向,改革优化金融体系结构,发展民营银行和社区银行”。据了解,这是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提到“两类银行”,也是继2018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再次强调发展“两类银行”。董希淼观点发展“两类银行”,重点不是新设几家民营银行或社区银行,而是要把现有的民营银行和社区银行发展的更好,要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支持存量机构的发展,而不是在增量上做文章。让这些中小银行发挥管理层级比较少、体制机制比较灵活、贴近市场和客户、创新能力比较强等特点,为民营和小微企业提供有针对性、有差异的金融服务。“我也做了比较研究,事实上除了21家主要的金融机构之外,其他的规模比较小的城商行、农商行、农信行、农合行、村镇银行等等都可以算是社区银行,我们的中小银行机构的数量在整个银行业4588家的法人金融机构里边,占了95%以上,这个占比已经很高了,跟美国差不多,甚至比美国的占比还更高一点”,他说到。郭田勇观点首先银行业是一个竞争性行业,银行除了从事金融业务,同时也是一个企业,只要达到监管要求,没有理由不让民营企业家进入。此外,民营中小企业出现融资难的问题,跟金融业供给不充分有很大关系,而民营银行和社区银行天然是为民营和小微企业服务的,发展这两类银行,会增加民营小微零售金融领域的有效供给。董希淼现为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曾在全国性商业银行分支行和总行担任多个管理职位,系中国银行业协会行业发展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兼任新华社特约经济分析师、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外部专家、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兰州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郭田勇现为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与货币政策、银行业经营管理及金融监管等。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责任编辑:闫欢

农林

央行:可考虑以社区银行为突破点 吸引民间资本进入

来源:国际金融报原标题:央行:下一步可考虑以社区银行为突破点,吸引民间资本进入国际金融报记者 马嘉辛9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2018)》(下称《报告》)。《报告》指出,人民银行和有关部门全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部署,不断深化改革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日益健全,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为促进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报告》披露,自2007年创立涉农贷款统计以来,全部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累计增长534.4%,11年间平均年增速为16.5%。涉农贷款余额从2007年末的6.1万亿元增加至2018年末的32.7万亿元,占各项贷款的比重从22%提高至24%。债券、股票等直接融资也有较快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从无到有,功能逐渐显现。2007年至2018年,我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从51.8亿元增长到572.7亿元,参保农户从4981万户次增长到1.95亿户次,分别增长了10.1倍和2.9倍。不过,《报告》也指出,农村金融供需矛盾依然突出,对照乡村振兴战略和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农村金融服务改革创新的任务仍然艰巨。“下一步改革,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体部署,坚持以市场化运作为导向、以机构改革为动力、以政策扶持为引导、以防控风险为底线,深化改革创新,建立完善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市场体系、组织体系和产品体系,更好地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多层次的金融需求,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具体来看,一是推进市场化改革,构建更具竞争性的农村金融体系。比如,按照放宽准入、深化改革、健全风险防控机制的原则,可考虑以社区银行为突破点,适当放开准入,吸引民间资本进入。二是完善农村金融监管,提升监管质效。明确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职责,形成中央、地方金融监管的合理有效分工。加强信息共享和监管合作,避免监管空白,转变监管方式。三是聚焦重点领域,强化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围绕脱贫攻坚、粮食安全、绿色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等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强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四是完善配套支持政策,激发金融机构内生动力。主要包括完善保费补贴机制和再保险体系;健全农业信贷担保体系;鼓励地方政府完善农村产权登记、评估、流转等机制等。五是充分依靠数字技术,形成优势互补的良好态势。鼓励商业银行统筹实体和数字两种方式下沉服务,以适当的物理网点弥补“数字鸿沟”不足。加强数字普惠金融领域的金融标准建设。规范互联网金融在农村地区的发展。加强数字普惠金融知识宣传普及,提升消费者数字金融素养和防风险能力。

秃而施发

社区团购行业研究报告

要点总结:1、市场规模达干亿级,头部电商加码布局。以成熟社区GMV约6-8万,30%社区渗透率计算,我国社区团购市场规模接近1000亿元。在资本驱动下,社区团购头部企业相继获得新一轮融资,其中不乏包括腾讯、阿里、美团等多家电商巨头,市场头部竞争的格局已基本清晰。在经历多轮融资、并购后,社区团购领域已进入下半场,接下来将是巨头与头部玩家之间的角逐。2、商业模式清晰,平台负责稳定供应链,轻熟人+社区营销。社区团购一般由团长整合C端需求,平台负责集采与供应链,最终产品由消费者自提或团长配送上门,本质上是预售模式,团长薪酬一般有账期;用户主要面对2—4线城市的中青年女性群体;产品以生鲜食材为主,占比超70%。3、产业尚未完全成熟,未来发展方向以微信生态电商和团长线下门店渗透为主。目前来看社区团购并不是终极形态,因为品类、前端流量、供应链支配都还未完全稳定。基于社群营销效率低、团长受众范围小等原因,社区团购未来或将通过社群关系面对全网更多用户,并且平台赋能头部团长开设线下实体门店,提供更多SKU与零售服务。4、行业巨头逐渐集中,兴盛优选、十荟团、同程生活三足鼎立。社区团购行业近两年经历多轮融资、并购后,行业大洗牌加剧,资源逐渐向巨头集中。兴盛优选长期作为社区团购赛道龙头,业务规模处于行业第—;十荟团并购“你我您″,与阿里深度合作,旨在构建新—代生鲜物流网;同程生活战略并购“邻邻壹″,再获多家资方投资,角逐社区团购赛道龙头。报告正文:BP投递:bp@luck-capita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