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记者陆妍思 通讯员邓雪玲报道 1月12日开奖的双色球第21005期中,深圳龙岗区南湾街道布沙路汇佳购物广场83850001投注站售出的一张20元倍投单选票中出10注635万多元一等奖,总奖金达到6353万多元。近日,一位大哥心急火燎地跑进深圳福彩中心,顺利兑走了巨奖。胡先生是位购彩时间比较长的老彩民,平时喜欢研究双色球。由于购彩多年,心态很不错。“平时不会刻意去看自己中没中奖,有空就看看,买彩票做公益,中奖都是随缘。”胡先生说,1月13日上午,他在刷手机时顺便看了一眼第21005期的开奖号码,想起自己买了彩票,就拿出来对了一下。“一开始看错了一个号码,我还以为自己中了三等奖,非常开心,后面再仔细一看,发现全部号码都一样,才知道自己中了一等奖”。 在胡先生看来,研究走势图是一项锻炼大脑的游戏。“没事儿就看看走势图,觉得挺好玩的,有了心仪的号码就组合成一注彩票。”虽然喜欢倍投,但胡先生每期投入都在20元左右。“我觉得买彩票要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和兴趣来,不要买多,适合就好”。 胡先生表示,收获这一大笔奖金,会慢慢规划如何使用。【来源:新快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每经行业研究员 张宝莲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2020年8月26日,深圳经济特区40周年生日,是纪念日,也是新的出发点。40年来,深圳经济特区不辱使命,充分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从探索者到先行者,深圳敢为天下先,创下多个第一,成为创新引领者。观深圳巨变,书深圳奇迹。借特区成立四十周年之际,作为中国主流财经媒体之一,每日经济新闻8月26日将发布《深圳特区A股上市公司可持续创新报告(2020)》。与此同时,该报告的学术指导人之一,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制度与资本市场研究中心主任张田余教授也接受了本报的专访。“深圳高科技企业的发展,是深圳成功的标志之一。”对于深圳及深圳本地A股上市公司取得的成就,张田余教授给予十足的肯定,并对未来抱有激情与希望。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制度与资本市场研究中心主任张田余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把握机遇,深圳的今天是必然结果从40年前的小渔村到今天两千万人口的大都市,从经济特区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深圳风雨兼程40年,深圳速度举世瞩目,深圳成就果实累累。在评价深圳40年阶段性发展成绩时,张田余教授指出:“深圳发展到今天,是一个必然的结果。”“从全国来看,深圳算是一个标杆城市,从开放试点特区开始,深圳牢牢把握了自己命运的几个关键时点,特别是资本市场,深圳历经摸索成立深交所,从主板到创业板,从核准制到注册制,深圳在无经验的背景下探索创新,即便中间有过迷茫,但是能够及时调整,把握机会。”张田余教授举了一个例子,深圳上世纪90年代有一批国有企业上市,都是一些偏传统的行业,而现在深圳早已培育出了一批计算机、通信和电子设备制造行业的上市公司。这是用科技推动整个市场上台阶。2002年,深圳被抛弃的言论引发广泛关注。谈及这个问题时,张田余教授很有感触:“那时候深圳早期发展靠的是传统企业,外贸、加工之类的偏向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这些产业的发展空间是有限的,包括从业人员都有点紧张,害怕深圳变得平庸。事实上,深圳市政府做得很好,找到了新的发展定位,开启新的征程,找到了更高的起点。深圳近几年涌现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在多个领域均取得突破与领先,除了上市的这些优质公司,我们还有在港股上市的腾讯、还没上市的华为。”本地高科技企业的发展,是深圳成功的标志之一在《深圳特区A股上市公司可持续创新报告(2020)》中,入选的315家深圳特区A股上市公司规模庞大,2019年营业总收入达46614亿元,净利润总规模为5314亿元。计算机、通信、软件、电子、机械、专业设备等高新技术行业占据了榜单的近半数之多,例如这次上榜的立讯精密、中兴通讯、深天马、海能达、欧菲光、中国长城等,充分体现了深圳创新发展之都的特色定位。此外,金融、现代物流、商务服务也占到一定比例,例如中国平安、顺丰控股、国信证券等,深圳产业配套的发展可圈可点。谈到深圳上市公司的结构变化时,张田余教授指出,深圳最早上市的一批企业,国有的偏多,其他地方也是这样,市场化程度不发达的时候,行业集中在外贸出口、加工,还有房地产、金融等传统行业,这些行业积累的成果为转型打下基础。现在,计算机、通信和电子设备这些民营企业扎堆的行业后来居上,对深圳来说,特别难得。深圳从低起点发展到现在,当时是摸着石头过河,到2010年创业板开板交易,创业板对中小民营企业来说是很好的融资渠道,这些企业有了资金后,可以更好地发展,打入国际市场,深圳也逐渐走出了自己的一条路。现在创业板注册制落地,深圳的发展路子就更清晰了。“深圳企业在本地慢慢成长起来,得益于深圳的金融开放,和国际市场连在一起。深圳的高科技企业的发展,是深圳成功的标志之一。”张教授颇有感慨地说。下一个40年,希望深圳企业在世界上走在时代前列对于上榜的优质深圳本地公司,张田余教授提到了两个亮点。“第一个亮点,我认为是深圳(特区)A股上市公司主要分布在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这几个行业,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关键制高点,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只有这些行业,才有继续向上走的空间。现在一些关键技术我们仍然被卡脖子,但是在深圳能看到机会,本地的高新技术企业可以说是关键领域继续突破的排头兵,它们代表深圳经济往前上一个台阶。”张田余教授称。在创新评价前20强中,半数上市公司研发人员占员工总人数的比例超过40%。315家深圳特区A股上市公司年报中对研发费用做出披露的企业共有285家,占比超90%,这充分反映了立足于深圳的A股上市公司对研发投入和创新的重视,285家企业投入合计超过900亿元。深圳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已经从2010年的1.02万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2.63万亿元,深圳已成为我国重要的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基地、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中心、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第二个亮点,榜单上不仅是一些新生代的面孔,像立讯精密、迈瑞医疗,也有老牌名企,像中兴通讯、中国平安,在创新上同样做得很好。中国平安,看起来像是一家传统金融企业,但是把中国平安称作‘金融+技术’的企业,并不算过分。”张田余教授不仅指出了新兴的高新技术企业带来的活力,同时也表扬了深圳的老牌上市公司,它们给深圳带来了持续的惊喜。风正潮平,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须奋鞭策马。做这个榜单的意义,不仅在于致敬深圳过去的辉煌,领略城市荣光,感悟蝶变艰辛,也在于畅想未来。“对于深圳的未来,我的一个愿景是,深圳的企业,能够在下一个40年,不仅可以在国内做到领先,在世界上,深圳的企业走在时代前列,做出完全属于自己的国产化芯片,在关键领域里,拥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主导技术进步,不再受制于人。”张田余教授说。
读创/深圳商报首席记者吴吉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探索高质量发展之路,呼唤新型智库给予智力支撑。在这个背景下,深圳高质量发展与新结构研究院(以下简称高新院)11月22日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成立。深圳市副市长聂新平出席了成立仪式。高新院以哈工大(深圳)经济管理、人文与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等学院的政策研究、教育培训力量为基础,链接国内外政产学研资源,以学术研究为支撑,以决策研究为重点,打造新型智库。聂新平在成立仪式上表示,高新院的成立,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的具体举措。希望研究院搭建多方参与的协同研究平台,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聚集全国学术资源和政策研究资源,开展战略性、长期性和超前性研究,为深圳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建设提供智力支撑;同时,也希望研究院总结提炼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深圳发展经验,以深圳演绎讲好中国故事,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深圳力量。高新院创院院长为哈工大(深圳)党委书记、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带头人吴德林,同时汇集了世界银行原高级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教授;深圳市原副市长、富布莱特学者唐杰教授;中国第一位会计学女博士、厦门大学会计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曲晓辉教授;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讲座教授张晓波教授;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终身教授、健康经济学专家黄成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风险资本与网络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杨志教授;中国机构编制管理研究会副会长、全国MPA教指委委员兼评估认证组组长、国家社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孙涛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发展中国家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彭刚教授等一批专家学者,并与北京大学、人民大学等建立合作关系,联合开展政策决策研究与人才培养。作为高新院创院院长,哈工大(深圳)党委书记吴德林在致辞中表示,将通过建设这样一个学术研究与政策研究相结合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加强与深圳市有关部门、各区政府的合作,深化与企业的交流,密切与国家政策研究机构的学术联系,着眼于解决深圳高质量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炼总结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重大制度创新成果,为深圳的“双区”建设、为我国的高质量发展做出哈工大(深圳)应有的贡献。据悉,高新院强调与广东省、深圳市有关政府部门、社科机构合作,深化与企业交流,加强与国内外重要政策研究平台的学术联系,聚焦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民生服务供给、生态环境和城市空间治理等重点领域,分析研究、提炼总结一批深圳可复制可推广的重大制度创新成果,同时建设具有卓越创新力、创造力和影响力的新型研究机构,学术交流合作高端平台和交叉学科的人才培养高地。高新院从诞生之日起,就贴上了“强强联合”的标签。成立仪式上,深圳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吴思康与哈工大(深圳)常务副校长甄良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书,双方将根据深圳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围绕高质量发展与新结构政策等领域,开展合作研究,举办学术研讨,联合培养高质量人才;林毅夫与吴德林两位创院院长共同签署合作备忘录,高新院将与北大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 开展学术研究、人才培养、智库服务等全方位合作,一道挖掘深圳实践这座理论创新的金矿;深圳市企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会执行会长邵琪与高新院签署合作共赢框架协议,双方将联合探讨研究课题,开展产业情报搜集、产业趋势研判,助力深圳及深圳企业高质量发展。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陈小慧深圳作为一座管理人口逾千万的超大型城市,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大考”是如何取得阶段性良好成效的?8月18日在深圳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研究中心(下称“研究中心”)揭牌仪式等“8·18”系列活动上发布的《深圳战疫动员力报告》(下称《报告》),从深圳战疫中展现的体制动员力、组织动员力、民间动员力、精神动员力、法治动员力、经济动员力、科技动员力、国际动员力和“From 深圳”动员力等“深圳战疫九大动员力” ,解读了深圳战疫“密码”。据了解,《报告》由研究中心课题组调研形成,首次从动员力视角聚焦体制、组织、民间等九方面进行阐述和总结,并收集呈现深圳战疫各方面数据、指标、措施、效果等,具有鲜明的深圳实践特色。此外,《报告》对国内一线城市和全球顶尖城市进行了比较分析,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等方面提出了“涟漪模型”、“一核多元”(叠圆型)等创新理论。在体制动员力方面,《报告》指出,面对疫情,深圳各级党委政府充分调动体制性力量,建立了快速响应、高效运行的应急指挥体系,科学精准、系统专业的医疗救治体系,严防死守、密而不漏的一线防控体系,坚实稳固、全面兜底的民生保障体系,多管齐下、精准施策的疫后恢复体系,牢牢构筑了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课题组在国内外共选择六个城市、两组序列进行了体制动员力比较。《报告》指出,与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一线城市相比,在人口流动“大进大出”、人口密度全国最高、商事主体量大面广、交通网络四通八达、疫情防控难度很大的情况下,深圳呈现出疫情响应速度快、医疗救治效果好、物资保障能力强、复工复产布局早等特征。与纽约、伦敦、东京等全球顶尖城市比较,深圳呈现出领导决策科学性强、组织体系协调性好、政府资源调度力强、民众支持配合度高等特征,彰显了强大的体制动员能力及其背后的制度优势。( 深圳、(北京、上海、广州战疫体制动员力比较)( 深圳、纽约、伦敦、东京抗疫体制动员力比较)组织动员力方面,《报告》指出,疫情发生后,深圳市积极发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以“战时状态”全力投身疫情防控斗争中来。数据显示,全市3.9万个基层党组织、1050个党群服务中心、61.6万名党员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2042个临时党组织、7172个党员先锋队承担了最急难险重的攻坚任务。民间动员力方面,民间机构全方位参与抗疫成一大鲜明特色。《报告》指出,据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19日,深圳民间机构(含民营企业、慈善组织、基金会、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主体)为战疫捐赠款物折合人民币超过51.64亿元(含认捐),位居全国超大城市第二,实际接收捐赠款物和直接捐赠外省、市的款物金额超过30.05亿。其中,民营企业捐赠款物(含认捐)高达45.96亿元,既是深圳社会捐赠的主力,也是全国民营企业捐赠的中坚力量。(深圳民营企业为全国战疫捐赠款物数据图)同时,《报告》指出,深圳的社区防线在社区党委领导下,以“一核多元”的组织优势,构筑起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的强大合力。经济动员力方面,《报告》指出,面对疫情,深圳体现出财政支持力度大、金融扶持措施硬、营商环境很给力等特征。截至5月底,我市共安排疫情防控资金38亿元,全市实际减免企业社保费229.61亿元,预计全年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453.74亿元。值得关注的是,深圳各类经济主体在战疫过程中抢抓防疫物资、新基建、“宅经济”、生物科技等发展机遇,体现出极强的危机转化能力。据统计,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五大医疗防护类企业新增注册数量达到7373家、增长208.2%,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新增3669家、增长24.5%,数字经济企业新增1245家、增长92.7%,生物医药企业新增840家、增长42.6%。【新闻链接】战疫动员力报告的理论创新“涟漪模型”:市委一声令下,各级党组织迅速扁平化,党员干部直插基层一线,就像一枚石子投到水中形成的涟漪,一个个党员成为抗疫前线一个个“涟漪中心点”,以率先示范的作为,带动更多群众形成“涟漪圈”,不断外溢扩散、辐射传导,并通过基层党组织不断注入新动力形成“涟漪面”,使“点—线—面”的连锁反应以可持续、不停歇的状态产生越来越强的势能。(组织动员力: “涟漪模型”)“叠圆型”:相较一些国家社区防线形同虚设、居民管理一盘散沙,深圳的社区防线在社区党委领导下,以“一核多元”的组织优势(叠圆型),构筑起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的强大合力,赢得了这场人民战争的伟大胜利,凸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型政社关系的强大优越性。(“叠圆型”基层治理模式)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原标题:深圳302个基础研究项目拟获6亿元资助,这些单位是科研主力军!深圳大学获得资助的项目数量最多。在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背景下,深圳加大了增加基础研究能力的力度。深圳市科技创新委日前对外公示了2020年基础研究重点项目拟资助项目,302个项目榜上有名,涉及电子信息领域66项、生物和生态环保领域153项、智能装备领域31项、材料能源领域52项,拟资助总金额超过6亿元。2019年12月,深圳科创委启动了此次基础研究重点项目申请,支持科研人员针对已有较好基础的研究方向或领域开展深入、系统的创新性研究,推动若干重要领域或科学前沿取得突破。长期以来,深圳创新有着“四个90%”现象:90%以上研发机构在企业,90%以上研发人员在企业,90%以上研发资金源于企业,90%以上专利发明出自企业。但最近几年以来,深圳在着手谋划布局加快补齐基础研究这一创新领域的“短板”。今年8月30日,深圳市人大常委会正式发布表决通过《深圳经济特区科技创新条例》,为保障对基础研究的投入,深圳在全国率先以立法形式规定“市政府投入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资金应当不低于市级科技研发资金的30%”。目前,深圳的基础研究主要由哪些单位或机构来承担?上述受资助项目或许可以提供一些线索。根据相关要求,上述申请单位要求是在深圳市或深汕特别合作区内依法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医疗卫生单位以及具有基础研究能力的国家、省、市级企业重点实验室依托的单位。成果形式主要以论文、著作、专利等为主。单个基础研究重点项目资助强度不超过300万元,研究期限一般为3年,采用“先征集、再选题、发指南、后申报”的模式进行事前资助。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有53个受资助项目来自于深圳大学,45个项目来自于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39个项目来自于南方科技大学,28个项目来自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21个项目来自于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18个项目来自于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16个项目来自于中山大学·深圳。这几个单位的受资助研究项目共220项,占了总数的72.8%。其他获得资助的项目来自于深港产学研基地、香港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香港城市大学深圳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天津大学佐治亚理工深圳学院筹备办公室、深圳技术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深圳市康宁医院、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等单位。从这份资助项目的分布不难看出,深圳基础研究的主要承担机构为几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并且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扎堆”现象。一方面,这反映出深圳基础研究已经有了一批主力军,另一方面,截至2019年底,深圳仅有13所普通高等学校,总体数量仍然偏小,而在非高校类科研机构中,仅有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有较多项目获得了资助。2017年起,深圳开始实施“十大行动计划”,其中就包括布局十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设立十大基础研究机构,组建十大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等,目前已有多个项目落地,此外,深圳光明科学城、西丽科教城也都在建设之中。然而,基础研究的布局必将是一项长期工程,在2019年深圳召开的一场“加强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大力提升深圳市原始创新能力”高校专题座谈会上,不少来自高校的专家表示,很多创新载体特别是“国家队”实验室,需要进一步加强投入和完善配套设施,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作者:王帆 编辑:周上祺)
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是针对学科前沿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组织高水平理论研究的科研平台,是聚集和培养高水平人才的学术高地,是开展高水平学术交流的重要窗口。各具特色的研究基地分布于深圳各个高校及研究机构,形成了深圳人文社科的学术矩阵,为城市以及区域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学术的繁茂,需要有丰沃的土壤。近年来,深圳大力建设社科研究和智库平台,评选出了一批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并推出了一系列崭新学术成果。目前,我市共有两批15个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并在国家、省、市多个科研项目中收获累累硕果,已成为人文社会科学创新研究的核心力量。研究基地组成人文社科学术矩阵2018年12月,在以“改革开放与创新引领型全球城市建设”为主题的第十届深圳学术年会主题学术研讨会上,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为首批7个深圳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举行了授牌仪式。翌年,第二批8个深圳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也在学术年会上亮相。基地已成为深圳人文社会科学创新研究的核心力量。 图为第二批重点研究基地亮相。如今深圳的15个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分别为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社会治理与创新研究中心、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党建与世界政党研究中心、深圳大学深圳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深圳社会科学院现代化与全球城市研究中心、南方科技大学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开放型经济与大湾区研究中心、深圳大学饶宗颐文化研究院、深圳市社会科学院现代城市文明研究中心、深圳大学美学与文艺批评研究中心、南方科技大学智能管理与创新发展研究中心、南方科技大学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深圳大学印度研究中心、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新时代中国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大数据会计与决策研究中心、深圳大学廉政研究中心。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是针对学科前沿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组织高水平理论研究的科研平台,是聚集和培养高水平人才的学术高地,是开展高水平学术交流的重要窗口。各具特色的研究基地分布于深圳各个高校及研究机构,形成了深圳人文社科的学术矩阵,为城市以及区域发展提供智力支撑。深圳制定出台了《深圳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以及《深圳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评估办法》,根据管理评估办法,基地的评估工作贯彻科学、公正、公开和注重质量的原则。基地建设时间为三年,期间必须在国内省级以上的社科核心刊物发表文章或提交咨政报告10篇以上,出版著作2部以上。基地管理实行“基地申报、专家评审、共建共管、全程跟进、定期评估、动态管理”方式,保障基地完成建设目标。基地建设两年来成果丰硕深圳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两年来,已取得长足进步。据市社科联主席、市社科院院长吴定海介绍,目前,15个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已承担项目总计307项,其中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92项、市级科研项目120项、国际合作项目3项。一大批优秀成果也正在从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走出。两年来,各基地共发表论文283篇,其中被SSCI/CSSCI收录论文91篇。出版学术著作48部。获奖及成果鉴定31个。先后向中央、省部级和市委市政府提供咨询报告113份,学术交流300多场。事实上,基地已成为深圳人文社会科学创新研究的核心力量。其中,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社会治理与创新研究中心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市级科研项目7项、其他项目5项,在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29篇,被SSCI/CSSCI等收录论文11篇;深圳大学深圳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市级科研项目1项,发表论文13篇,被SSCI/CSSCI等收录论文5篇;南方科技大学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7项,论文13篇,被SSCI/CSSCI等收录论文9篇……各基地瞄准学科发展前沿,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针对深圳市经济社会发展急需解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承担一批重大科研项目,产出一批具有重大社会影响和学术价值的成果。入选基地迎来广阔发展平台深圳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对于入选单位而言,也意味着新的发展契机和更广阔的平台。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社会治理与创新研究中心负责人王蒲生表示:“设立基地后,我们的教师大受鼓舞,学术研究志趣和热情提升显著,研究成果学术水平进步明显。自2018年12月后,专著、高水平中英文期刊论文发表量较此前提升显著。”此外,中心建立了基地内定期例常学术交流研讨制度,完善学术成果认定、激励机制,鼓励研究人员开展高水平、高层次研究;推动与院外单位开展科研合作,与哈工大(深圳)、南科大相关研究人员建立常态化科研、教学联动机制。“未来,我们还将形成主题明确、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纲领,进一步与国外优秀研究机构和深圳市内各重点研究单位建立合作关系,更好发挥基地的作用。”王蒲生说。“作为第一批获批的重点研究基地,我们将积极借鉴各基地的建设方法,努力探索人文社科发展的新思路,希望可以做成标杆,树立榜样,保持‘第一批’的荣誉。”南方科技大学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负责人王苏生介绍,该基地创建以来,充分发挥人才优势,结合金融机构的相关数据,践行学科体系的建设、人才培养以及科学规律的研究。基地立足深圳,对以金融科技为代表的当今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中的现实金融问题为切入口,服务于政府以及商业化应用。而深圳市社会科学院现代城市文明研究中心自授牌以来,已经在社科院内部形成一个跨学科的学术平台,目前研究团队涵盖文化、哲学、传播、经济、社会、政法等专业领域,以各自的专业优势形成对城市文明的综合研究。在未来,作为整合深圳市社会科学院相关研究机构力量而成立的新型智库机构,基地着眼于粤港澳大湾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全球标杆城市建设,以现代城市文明理论及比较、全球区域文化中心城市、深圳建设现代城市文明典范等为主要研究方向,同时加强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努力多出成果,成为面向国际、国内一流的现代城市文明研究基地。
深圳研究生被退学:在最好的位置上懒惰,你到底会失去什么?深圳研究生被退学,别在最好的位置上偷懒!网友:可惜但该!考研越来越难,但有些考上研的同学却不懂得好好珍惜。近日,有报道称,深圳大学317名研究生被集体退学,退学的原因包括未注册218人,学习年限超期89人,成绩不合格10人,一时成为网上热议的焦点。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笔者的内心真是五味杂陈:既觉得他们有点可惜,又认为他们自作自受,谁让他们不好好学习的。1.研究生被退学自从研究生教育要求严进严出以后,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研究生被高校退学的新闻了。之前3月份的时候,广州大学72名研究生被退学,都是因为没在最长学习年限内完成学业。再往前,2018年的时候,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等国内高校也都出现过研究生被退学的情况。不禁令人唏嘘:当初那么辛辛苦苦才考上的研,就因为不好好珍惜,被退学,你说可惜不可惜?这些人到底会不会后悔呢?有句话是这么讲的:混日子的人,最后都会被生活给混了。那些还在浑浑噩噩的研究生、大学生们,该醒醒了!2.多少大学生在假装努力如今的大学校园里,有多少同学其实是在假读书在假装努力?上课的确都去上,但是去了也不听课,不是玩手机就是睡觉。学业论文总是拖到最后一刻才草草完成应付任务,期末考试也都是靠临时抱佛脚蒙混过关。就这样,浑浑噩噩四年过去。上课时:清醒没有发呆的多,发呆没有睡觉的多,睡觉没有玩手机的多;下课时,自修没有吃零食多,吃零食没有看追剧多,追剧没有打游戏多,打游戏没有谈恋爱多。如此这般,就业时的失败怎能不比成功多?这些风华正茂的大学生研究生们,在人生最好的位置上,却过着混吃等死的生活!这样的年轻人,让人痛心!让人恨铁不成钢!3.别在最好的位置偷懒笔者知道,现在很多人在鼓吹什么学历无用论,其实真的是非常可笑。在这个时代,好学历不仅没有贬值,反而在升值!而且,你的学历和你的收入基本成正比!之前,笔者看过网上的一个数据,名校毕业的学生薪资待遇明显高于普通本科高校,甚至能达到3倍之多!你去问那些工作了好几年的社会人士,大学里最后悔的事是什么?相信绝大多数人给出的答案都是没有好好学习。因为你当初在大学里浑浑噩噩偷过的懒,都会变成社会对你无情的鞭打。出来混,总是要还的,而社会从来不会给任何人面子。所以,笔者真的很想奉劝所有大学生研究生们:请你不要在最好的位置上偷懒,不然你真的会失去很多东西!别等被退学了再来后悔!
央广网深圳12月31日消息(记者黄倩 通讯员李志鑫)记者31日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深圳先进院)获悉,由该院牵头建设的深圳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深港脑科学创新研究院、深圳先进电子材料国际创新研究院三大深圳基础研究机构顺利通过筹建期验收评估,标志着上述基础研究机构将正式进入建设期,开启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受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委托,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于2020年8-9月对三大基础研究机构开展了筹建期评估活动,评估程序包括自评估、材料审核、专家组现场考察和综合评议等环节,重点对研究院的机制体制、人才队伍、条件平台、科研工作和资金筹措等筹建任务完成情况及筹建效果进行了分析评价。专家组一致认为,三大研究机构均圆满完成了各自筹建期任务书中的各项指标和绩效目标,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弥补深圳基础研究短板、促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国际开放水平、打造高端人才“蓄水池”等方面成效显著,希望研究院能够在顶层设计、创新发展、学科建设及重大应用上进一步凝练与思考,为深圳推进“双区”建设贡献更大力量。深圳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成立于2019年1月,共建单位包括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和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筹建期内,研究院组建了一支年轻有活力、多学科交叉的创新队伍,人员规模超500人,引进了36位全职PI,超过60%的团队骨干来自国外知名高校。研究院重点聚焦在人工生命体的理性设计基础理论、高效自动化的合成测试使能技术以及面向生命健康的技术创新与应用示范,与国内其他合成生物学力量差异化发展,形成优势互补力量,围绕“造物致知、造物致用”建成定量合成生物学研究中心、合成基因组学研究中心、合成生物化学研究中心等9个研究中心,牵头获批9项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合成生物学专项,产出了一批以“定量公式解释合成生物学群体/个体建构原理”为代表的高质量成果,在基础研究、使能技术、医学应用以及国家重大需求方面均取得突破性进展。深港脑科学创新研究院成立于2019年1月,共同牵头单位为香港科技大学,共建单位包括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大学和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筹建期内,研究院遴选并组建了69个高水平科研团队,人员规模近700人,依托深圳先进院设立了7个研究中心,建成了非人灵长类脑疾病模型构建及转化研究等6个科研支撑平台。研究院在脑科学研究新技术、脑疾病诊疗新技术、新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与服务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牵头成立的“脑认知脑疾病学术与产业联盟”辐射国内近110家机构,产出了“非人灵长类脑疾病模型”等一批代表性高质量成果。深圳先进电子材料国际创新研究院于2019年6月19日注册成立,是由深圳先进院和宝安区人民政府共同建设的市级二类事业法人单位。筹建期内,研究院组建了一支超200人的全职人员队伍,围绕电子封装材料领域关键科学问题和“卡脖子”技术问题,布局了“晶圆级封装关键材料”“芯片级封装关键材料”等八个研究方向,建立了从基础研究到中试放大、产线验证的全链条研发平台。研究院自主研发的晶圆级封装材料“薄晶圆加工临时键合材料”已完成技术转移转化,打破国际垄断,成功“备胎转正”,商品化应用于终端龙头企业服务器芯片;介质材料“埋入式电容材料”已完成技术授权并通过器件端验证,应用于终端龙头企业硅麦克风等产品,有望打破国际垄断。
央广网深圳12月17日消息(记者黄倩 通讯员冯春)记者17日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深圳先进院)获悉,自然指数网站近日公布了最新自然指数排名。最新数据显示(统计时间范围为2019年9月1日至2020年8月30日),按照自然指数排名,深圳先进院指数从去年同期的23.45提升至29.92,再创历史新高,广东省科研机构排名由原来的位列第二跃居第一,中科院体系内排名17,全国高校排名85。据统计,此次计入自然指数的170篇文章中,有88篇来自生命科学领域,这与深圳先进院近年来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前瞻布局紧密相关。例如,继去年11月在《自然》发表论文,揭示了生物迁徙进化策略的定量规律之后,合成所刘陈立实验室于今年5月在定量生物学领域再度突破,揭示了细菌细胞生长分裂新规律,修正了该领域原有两大生长法则,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微生物学》;今年6月,脑所屠洁团队与王立平团队合作在国际精神疾病领域顶级期刊《分子神经病学》上发文,团队首次解析了一条新的抑制性神经环路,揭示了调控焦虑症的新机制。从自然指数的构成来看,化学和物理仍是对深圳先进院自然指数贡献最大的两个学科,指数均达到13以上。例如,集成所唐永炳团队联合香港理工大学团队研发出具有柔性界面的高稳定双离子电池,在高性能柔性储能领域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成果发表于《先进材料》(IF=27.398);材料所喻学锋团队与医药所团队成功制备出可穿透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粘液屏障的黑磷纳米药物控释载体,为解决因呼吸系统疾病粘液屏障所导致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问题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成果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IF=12.959)。近年来,深圳先进院科技论文发表数量稳步提升,论文质量突飞猛进,与过往检索时间得到的数据相比,自然指数持续增长。据统计,截至2020年11月,深圳先进院已累计发表各类专业论文超过11000篇,在国际顶级期刊《科学》《自然》子刊累计发表84篇。国际合作论文在中国科学院体系排名第8,成绩显著。
众所周知,作为与北上广齐名的一线城市,深圳市虽然在经济方面十分强劲,不过作为后起之秀,相对于其他一线城市,其高等教育实力却远远落后。不过,深圳很早就着手壮大自身高教实力,一方面培养壮大本土高校实力,比如近些年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大学等在深圳市的支持下发展迅速;另一方面,引进外来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比如引进哈工大等在深圳设立校区。近日,又一所211大学布局深圳,与深圳进行合作设立了研究院,这所211大学就是来自江苏徐州的中国矿业大学,其在深圳成立了安全研究院。深圳为何会引进中国矿业大学建设安全研究院?又为何说这次合作存在一些遗憾呢?一、深圳与中国矿业大学合作共建安全研究院的背景原因从深圳方面来看,自从成为特区之后,深圳市经济社会发展十分迅速,在短短几十年间已经跃升为一线城市,不过在迅速发展的同时,其城市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自然灾害风险危害依然存在,比如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等;二是,生产领域安全,比如职业危害防护,危化学品生产等;三是,火灾等传统领域安全压力增大,随着居民生活、生产等活动增多,火灾等发生风险加大;四是,交通运输安全,车辆的大量在增加使得这种风险发生概率增长;五是地下空间安全,地铁修建、地下管网增多造成地下空间安全越来越需要重视。由此看来,深圳市在实现快速发展的同时,其城市安全风险也在增长,需要重视城市安全方面的研究。从中国矿业大学来看,中国矿业大学是我国211工程、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尤其是在安全研究领域在全国处于绝对领先位置。其中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序列、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该学科获得A+评价,位列全国第一;此外,中国矿大还拥有地下空间智能控制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土木工程环境灾变与结构可靠性高校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国土环境与灾害监测重点实验室、安全科学与应急管理研究中心、江苏省公共安全创新研究中心等一系列安全研究领域的研究平台。由此可见,中国矿大与深圳市合建安全研究院主要是由于深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而中国矿业大学正好能够在安全研究方面满足深圳市需要。二、为何说中国矿大与深圳市的合作存在一些遗憾?中国矿业大学与深圳市的合作之所以说存在遗憾就在于二者完全是在科研领域开展合作,并未涉及招生,也就是说相对于哈工大、中山大学等中国矿业大学在深圳设立的研究院并无招生职能,不能不说这是一点小小的遗憾。目前,教育部也已经出台了相关规定,禁止高校开展异地办学,深圳市未来想要引进国内外来高校开设分校区基本不太可能,未来深圳市的高等教育发展主要依靠是发展壮大已有高校,另外引进外来高校设立研究院也可以充分利用这些高校的人才、科研优势为深圳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也值得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