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与鹏城实验室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车警官

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与鹏城实验室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来源:证券时报网证券时报e公司讯,3月29日,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与鹏城实验室在深圳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约仪式。根据协议,双方将围绕生命大数据与信息技术的交叉领域研究开展全面合作。

笛卡尔

iBHE师生赴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近日,在我院副院长、生物医药与健康工程研究院(iBHE)副院长马岚,生物医药与健康工程研究院副院长邢新会、院长助理戈钧等老师的带领下,师生代表一行20余人应邀来到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华大研究院院长助理、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超级细胞研究所执行所长刘龙奇,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助理、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超级细胞研究所副所长顾颖热情接了我院师生。图为师生一行参观国家基因库师生一行首先参观了国家基因库及火眼实验室展厅。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培养中心主任卢洁博士向大家介绍了国家基因库的架构及其职能,火眼实验室的装备及其在本次新冠疫情中发挥的巨大作用。随后,师生一行与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五个研究所(生物化学技术研究所、生物智能技术研究所、精准健康研究所、超级细胞研究所、数字化地球研究所)的科研人员进行学术交流,校企双方均希望进一步探索在科研交流、实验课程教学、实践基地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图为邢新会介绍iBHE图为师生一行与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人员合影【来源: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魔球

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智能技术研究所黎宇翔所长到访

3月16日,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智能技术研究所黎宇翔所长到访,云创大数据总裁刘鹏教授、何家乐总监、单明月总监等共同接待了来宾。在双方交流中,云创方面向黎宇翔所长介绍了云创主营业务、技术优势、产品应用以及成功案例等企业概况。其中,云创掌握的智能医疗识别技术、智能算法技术,以及云存储技术等给黎宇翔所长留下了深刻印象。在此基础上,双方就未来战略合作事宜进行了沟通探讨。值得关注的是,黎宇翔所长详细听取了云创在智能医疗领域的成果案例介绍。其中,云创智能医疗成果得到《福布斯》、《泰晤士报》、《每日邮报》等国外媒体的广泛报道,并与钟南山院士团队合作,积极参与新冠肺炎疫情发展趋势预测等,收获黎宇翔所长的高度评价。此外,黎宇翔所长还对云创进行了实地参观。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原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是深圳市批准建设的深圳市十大基础研究机构之一,多年以来深耕基因组学领域。目前,研究院主要致力于开展生命“读”、“写”、“存”核心技术研究与开发,组织并实施生命大数据与疾病防控国际大科学工程,形成了覆盖生物信息学、人类基因组学、农业基因组学、微生物及海洋生物学等领域学科的科研体系。End

夫道

深圳先进院牵头建合成生物研究等重大项目,总投资超16亿元

近日,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下称“深圳先进院”)牵头建设的脑解析与脑模拟、合成生物研究两大市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总概算获得深圳市发改委批复,总投资超过16亿元,由深圳市政府全额投资建设。据介绍,上述两大设施总建筑面积约8.5万平方米,建设周期为2020年至2023年,未来将成为深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承载区光明科学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成为脑科学与合成生物学研究及产业化发展的“助推器”与“加速器”。深圳于2016年启动十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行动计划,立足源头创新,补齐基础研究领域的短板。脑解析与脑模拟、合成生物研究两大设施作为深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光明科学城核心启动区重点建设项目,在十大设施中最早获得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报告及概算批复,率先完成了全部立项程序,将全面进入建设实施阶段。深圳先进院方面介绍,脑解析与脑模拟设施投资总概算8.792亿元,建筑面积51262平方米,深圳先进院为建设牵头单位,南方科技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深圳市神经科学研究院、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参与建设。该设施主要围绕重大脑疾病发生和干预的神经机制及诊疗策略的科学问题,聚焦老年痴呆症、自闭症、抑郁症、脑卒中和语言障碍等神经系统疾病,搭建脑编辑、脑解析和脑模拟三大研究模块,建设集培育、表型与遗传分析研究于一体并具有规模化、标准化、精确化、集成化、智能化、自动化特征的非人灵长类及其他模式动物大型研究设施,实现跨物种、多层次、多尺度的脑疾病致病因素鉴定和功能表型解析,以及定量、精准、可视化的神经调控干预。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投资总概算7.222亿元,建筑面积33966平方米,深圳先进院为建设牵头单位,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参与建设。该大设施将以合成生物学基础研究为理论基础,把自动化工业发展过程中的智能制造理念引入到合成生物学研究中,基于智能化、自动化及高通量设备,搭建用于生物元器件、复杂网络、人工细胞等多维度合成生物的合成、组装、植入、激活与测试的合成生物研究装置,结合设计软件与机器学习的深度研发,快速、低成本、多循环地完成“设计—构建—测试—学习”的闭环,实现合成生命体的理性设计合成。该设施建成后将成为中国首个将软件控制、硬件集成和合成生物学应用进行系统整合的大型规模化合成生物研究基础设施。深圳先进院方面称,为保证两大设施建设顺利推进,深圳先进院领导班子统筹规划、精密部署,组建了樊建平院长任总指挥的大设施工程指挥部,专门设立了大设施推进部作为日常协调管理机构,并在人才引进、队伍组建、办公场地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过云雨

深圳先进院牵头建合成生物研究等重大项目 总投资超16亿元

来源:澎湃新闻原标题:深圳先进院牵头建合成生物研究等重大项目,总投资超16亿元近日,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下称“深圳先进院”)牵头建设的脑解析与脑模拟、合成生物研究两大市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总概算获得深圳市发改委批复,总投资超过16亿元,由深圳市政府全额投资建设。据介绍,上述两大设施总建筑面积约8.5万平方米,建设周期为2020年至2023年,未来将成为深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承载区光明科学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成为脑科学与合成生物学研究及产业化发展的“助推器”与“加速器”。深圳于2016年启动十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行动计划,立足源头创新,补齐基础研究领域的短板。脑解析与脑模拟、合成生物研究两大设施作为深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光明科学城核心启动区重点建设项目,在十大设施中最早获得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报告及概算批复,率先完成了全部立项程序,将全面进入建设实施阶段。深圳先进院方面介绍,脑解析与脑模拟设施投资总概算8.792亿元,建筑面积51262平方米,深圳先进院为建设牵头单位,南方科技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深圳市神经科学研究院、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参与建设。该设施主要围绕重大脑疾病发生和干预的神经机制及诊疗策略的科学问题,聚焦老年痴呆症、自闭症、抑郁症、脑卒中和语言障碍等神经系统疾病,搭建脑编辑、脑解析和脑模拟三大研究模块,建设集培育、表型与遗传分析研究于一体并具有规模化、标准化、精确化、集成化、智能化、自动化特征的非人灵长类及其他模式动物大型研究设施,实现跨物种、多层次、多尺度的脑疾病致病因素鉴定和功能表型解析,以及定量、精准、可视化的神经调控干预。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投资总概算7.222亿元,建筑面积33966平方米,深圳先进院为建设牵头单位,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参与建设。该大设施将以合成生物学基础研究为理论基础,把自动化工业发展过程中的智能制造理念引入到合成生物学研究中,基于智能化、自动化及高通量设备,搭建用于生物元器件、复杂网络、人工细胞等多维度合成生物的合成、组装、植入、激活与测试的合成生物研究装置,结合设计软件与机器学习的深度研发,快速、低成本、多循环地完成“设计—构建—测试—学习”的闭环,实现合成生命体的理性设计合成。该设施建成后将成为中国首个将软件控制、硬件集成和合成生物学应用进行系统整合的大型规模化合成生物研究基础设施。深圳先进院方面称,为保证两大设施建设顺利推进,深圳先进院领导班子统筹规划、精密部署,组建了樊建平院长任总指挥的大设施工程指挥部,专门设立了大设施推进部作为日常协调管理机构,并在人才引进、队伍组建、办公场地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

是谓无方

深圳华大生科院联合中外科学家首次构建现生哺乳动物共同祖先基因组图谱

大洋网讯 鸭嘴兽和针鼹为何通过分泌乳汁来哺育幼崽,但却是靠产卵来繁殖后代?人类和鸭嘴兽有着共同祖先,为何独立演化出了不同的性染色体系统?记者近日获悉,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中外多国科学家,绘制出鸭嘴兽和针鼹的高质量基因组,并据此与人、有袋类动物、鸟类和爬行类等多种动物基因组进行比较追溯,最终跨越1.8亿年,首次成功构建了现生哺乳动物共同祖先的基因组图谱。相关成果已于北京时间1月7日发表于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Nature)杂志。研究人员此次构建出的哺乳动物祖先序列对于理解包括人在内的哺乳类如何发生辐射性的适应演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为哺乳类动物适应演化提供重要信息“鸭嘴兽和针鼹等单孔类哺乳动物是非常古老的类群,它们与其他所有现生哺乳动物在演化上是姐妹群的关系,并于约1.8亿年前与其他哺乳动物分化开来。它们的基因组数据可以帮助我们了解1.8亿年前哺乳动物的共同祖先,以及这1.8亿年间不同哺乳动物类群在演化过程中各自发生了什么变化。”论文的通讯作者之一、澳大利亚的弗朗克·格鲁兹纳教授如是说。鸭嘴兽,有鸭子一样的扁嘴、鼹鼠一样的眼睛、水獭一样的身体和河狸一样的尾巴,与同样生活在澳大利亚的针鼹一起,组成了哺乳动物原兽亚纲的单孔目。作为最早与其他哺乳动物分歧的物种,单孔目处在哺乳动物的演化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是我们了解哺乳动物演化历史的关键分支。这些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和演化地位一直吸引着科学家对它们的性状特征、起源进行研究。对于现生哺乳动物的共同祖先,科学家们已经能通过化石证据还原它们的一部分外观特征,但其染色体数目尚不清楚。而该成果是以研究团队获得的鸭嘴兽、针鼹等哺乳动物的高质量基因组数据为基础,比较人、有袋类动物、鸟和爬行动物等多种动物的基因组数据,最终追根溯源,绘制了现生哺乳动物早期祖先的演化图谱——最早可追溯至1.8亿年前的哺乳动物祖先物种类群。“我们这次构建出的哺乳动物祖先序列对于理解包括人在内的哺乳类如何发生辐射性的适应演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论文第一作者、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和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培养的周旸博士表示。鸭嘴兽性染色体与鸟类更为接近该研究还揭示了哺乳动物性染色体演化的出人意料的复杂模式。人和其他绝大多数哺乳动物通过X和Y两条染色体决定性别。XY染色体决定了雄性,XX则对应雌性。单孔目动物的染色体结构也异乎寻常: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哺乳动物只有一对性染色体,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雌性XX,雄性XY;单孔目动物却有5对10条性染色体。而该研究显示,单孔类的性染色体很可能经过了非常复杂的演化。周旸表示,“现代人有46条染色体,而我们和鸭嘴兽的共同祖先很可能有60条染色体,这些染色体经过了很多次的变异才形成了今天的状态。”研究同时显示,单孔类的性染色体与包括人在内的大多数哺乳动物的性染色体没有同源关系,反而和鸟类更接近。“也就是说,我们与鸭嘴兽是在祖先分歧之后的大约数千万年内各自独立演化出了不同的性染色体系统。”论文的另一位通讯作者、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的周琦教授说。基因组揭示鸭嘴兽成年后何以失去牙齿该研究还揭示了鸭嘴兽和针鼹在演化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特殊事件,如与牙齿有关的部分基因丢失,这从分子机制上找到了这两种动物成年后完全失去牙齿的原因;而另一些保留的与卵形成有关的基因则提示了单孔类作为少数卵生哺乳类动物的线索。研究还发现编码哺乳动物的乳汁主要蛋白成分的基因在单孔目里已经存在,说明泌乳和乳汁的性状在所有现生哺乳动物的最近共同祖先或许就已经演化形成。鸭嘴兽和针鼹等单孔类哺乳动物有很多独特之处。比如它们虽然通过分泌乳汁来哺育幼崽,但却是靠产卵来繁殖后代。而通过该研究,研究团队分析发现,单孔目动物与人、考拉等哺乳动物不同,保留了一部分与鸟类和爬行类相似的基因,这些基因参与卵的形成。例如,为卵生动物胚胎发育过程提供营养的卵黄蛋白原基因。相比于鸟类和爬行类,单孔目物种已经拥有一些参与乳汁分泌过程的基因,如合成乳汁中的主要成分酪蛋白的基因。这说明,与泌乳相关的基因是从所有现生哺乳动物的祖先开始演化形成的。成年的鸭嘴兽和针鼹,像鸡一样没有牙齿,胃也基本已经退化了。研究团队发现,在鸭嘴兽和针鼹基因组当中,许多与牙齿和胃发育相关的基因已丢失。鸭嘴兽主要在水中觅食,依靠水中的电流信号寻找食物;而针鼹则主要在土壤中觅食,靠嗅觉寻找生活在地下的白蚁。正是由于取食环境和觅食方式存在差异,二者的嗅觉、味觉等感受系统的发达程度也有所差异。研究团队也找到了与之相应的遗传证据:针鼹的嗅觉受体基因明显多于鸭嘴兽和其他哺乳动物;而在鸭嘴兽基因组当中,与夜行性相关的犁鼻器受体基因数量则明显更多。这些差异可能是两个物种在适应不同生态环境的过程中逐步分化形成的结果。“通过最新的测序技术结合分子标记图谱,我们可以获得质量更高的染色体级别的基因组数据,通过我们建立的算法,可以很系统地开展比较分析,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种演化过程中的分子机制。”该研究的通讯作者、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及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张国捷教授总结说,“这一研究不仅揭示了精细的染色体结构变异过程如何影响哺乳动物早期演化过程,同时也解答了许多单孔目物种这一特殊哺乳动物类群许多特殊生物学性状的产生机制。”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鲍文娟[ 编辑: 佘湘娥 ]【来源:大洋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冬荫功

华大基因:坚守研发创新 成就全球“抗疫”先锋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证网讯(记者齐金钊)2007年,华大基因创始团队南下深圳,在开展“中国人基因组图谱”等一系列重大科研项目同时,向基因科技产业化“无人区”积极探索;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华大基因运营的“火眼”实验室从中国走向世界,在塞尔维亚、文莱、菲律宾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落地,成为全球“抗疫”的中国名片……扎根深圳13年,华大基因坚守“基因科技造福人类”的初心,践行着“敢闯敢拼”的特区精神。与特区精神契合13年前,怀揣着对基因科技未来前景的笃定,一帮年轻人南下深圳,创立了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在这块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上,基因科学的种子落地生根,并逐渐枝繁叶茂:——2008年10月,完成大熊猫基因组测序;2011年,破译德国致死性大肠杆菌疫情的病原体基因组;2014年,成功研制了埃博拉病毒核酸检测试剂;2020年,成功研制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应用,华大逐渐在行业内确立了自己的领跑地位。“我理解的特区精神是敢为人先、砥砺奋进。”在深圳特区迎来40周岁生日之际,华大集团党委书记、华大基因常务副总裁杜玉涛表示,华大十几年来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深圳对于前沿科技的支持和鼓励,深圳对创新的包容对生命健康科技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助推作用。践行健康中国战略,深圳先行先试,成为中国第一个实现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全覆盖的城市。除了创新包容的创业环境,杜玉涛认为,在华大发展壮大过程中,“深圳速度”和“深圳质量”的发展理念无形之中也影响到了华大基因的企业价值观。“过去,我们更多的可能是在追赶世界科技前进的脚步。未来,相信深圳会成为科技创新的引领者。例如在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中,深圳企业的医疗器械驰援了全球,成为全球科技战疫的重要技术支撑。”助力全球“抗疫”今年以来,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依托自身的产品和研发优势,华大基因一直活跃在海内外抗击疫情的一线。供不应求的检测试剂盒和遍布全球的“火眼”实验室,让华大基因成为行业里的“抗疫”明星。据华大基因介绍,截至2020年6月末,公司运营的“火眼”实验室已在北京、武汉、深圳、天津等全国10余个主要城市落地,全国“火眼”实验室最大日检测通量超过20万人份。除了国内市场,华大基因运营的“火眼”实验室已在文莱、塞尔维亚、菲律宾、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和地区落地,以持续确保全球抗击疫情的检测需求,在全球范围助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截至2020年6月30日,华大基因累计在海外运营“火眼”实验室58个,分布在全球17个国家(地区),已运营“火眼”实验室最大日检测通量超过20万人份。“我们坚持全球化布局,提供核酸检测试剂盒及“火眼”实验室一体化解决方案,协助多个国家和地区提升核酸检测能力,共筑医学检测防线,为全球疫情防控贡献中国科技力量。”杜玉涛表示,未来疫情平稳后,公司将继续推动“火眼”实验室在其他上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防控,与当地医疗机构及公共卫生系统一起探索在生育健康、肿瘤防控等领域的应用。看好深圳发展“后劲”经过40年的发展,深圳从过去南海边陲的农业县,逐渐成长为如今新兴产业繁荣的现代化城市。从“三来一补”,到高新技术产业,再到如今以基因科技为代表的战略新兴产业,深圳在不断的产业迭代中释放着新的发展动能。“我对深圳发展的后劲信心十足,深圳开放的创业环境和培育、鼓励创新的政策都是非常重要的软实力。”对于深圳的未来发展,杜玉涛表示,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底,深圳是常住人口平均年龄为32.5岁,是一座充满活力的城市。虽然深圳在文化积淀、国际化、金融服务方面目前仍和北京、上海有所差距,但深圳的发展速度令世界瞩目,非常看好深圳未来的发展前景。杜玉涛认为,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动力和源泉,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相比,深圳在高校培育和专业人才积累方面是需要补齐的“短板”。深圳市推出了非常优厚的人才吸引机制,但于城市长期发展而言,专业人才输送是非常重要的动力源。据悉,在科研和产业化过程中,华大一直在积极探索特色鲜明的尖端人才培养之路。早在2011年,华大集团就设立了华大学院,致力于培养生物领域科研和产业发展的创新拔尖人才;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已形成特色教育体系及符合基因组科学发展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大批从科学到产业全贯穿综合性拔尖人才,为生命科学产业的发展积蓄了强劲的后备力量。

孝哉

华大智造 深耕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领域

□本报记者刘杨12月7日,上交所受理深圳华大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大智造”)科创板上市申请。根据招股书,公司拟募资25.28亿元投向华大智造智能制造及研发基地项目、基于半导体技术的基因测序仪及配套设备试剂研发生产项目、华大智造研发中心项目、华大智造营销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华大智造信息化系统建设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华大智造专注于基因测序仪、配套试剂及耗材等一系列相关产品的研发与制造,建设智能化工业制造平台,并提供技术保障和解决方案。华大智造表示,未来三年,公司将加大对新产品及新技术的开发力度,有序推进新产品和新技术课题的研发,促进公司在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领域仪器设备、试剂耗材等产品的国产化进程。两大业务板块自2016年成立以来,华大智造始终专注于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领域,以仪器设备、试剂耗材等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主要业务,为精准医疗、精准农业和精准健康等行业提供实时、全景、全周期的生命数字化设备和系统解决方案。据介绍,目前华大智造已形成基因测序仪业务和实验室自动化业务两大板块,并围绕全方位生命数字化布局了如远程超声机器人等新兴领域产品。其中,公司基因测序仪业务板块的研发和生产已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具备了独立自主研发的能力并实现了临床级测序仪的量产。截至9月30日,华大智造已取得境内外有效授权专利364项。在基因测序仪领域,公司形成了以“DNBSEQ测序技术”“规则阵列芯片技术”“测序仪光机电系统技术”等为代表的多项源头性核心技术;在文库制备、实验室自动化和其它组学领域,逐渐发展出了以“关键文库制备技术”“自动化样本处理技术”“远程超声诊断技术”为代表的核心技术。据了解,全球基因测序行业设备及试剂耗材提供商主要包括华大智造、Illumina、ThermoFisher、PacificBioSciences和OxfordNanopore等,其中华大智造、Illumina和ThermoFisher使用的高通量测序技术目前占据主要市场份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全球基因测序设备行业整体销售下滑。根据Illumina公告的2020年三季报,其2020年1-9月基因测序设备仪器的销售收入同比下降超过20%。2020年1-9月,公司基因测序设备板块销售收入的下降趋势与行业总体状况相符。相比之下,由于华大智造业务多元化、应用范围广,并没有受到疫情的不良影响,2020年,公司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的实验室自动化仪器及试剂耗材出口销售大幅增长,迎来较好的发展机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报告期内(2017年-2019年以及2020年1-9月),华大智造分别实现营业收入8.02亿元、10.97亿元、10.91亿和17.40亿元;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4172.29万元、1.25亿元、-2.44亿元和1.65亿元。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来源于仪器设备、试剂耗材的销售以及相关的配套服务,主营业务对公司业绩贡献突出。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4.86亿元、8.05亿元、10.83亿元、17.3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60.52%、73.37%、99.23%和99.57%;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64.20%、60.19%、52.07%和76.89%。华大智造2020年1-9月的销售收入已接近2019年全年水平。对此,公司表示,一方面随着公司测序仪销量增加,市场上公司测序仪总存量持续增长,带动了配套试剂的销量增长;另一方面,公司测序仪的更新换代促使测序通量不断提高,促进了配套试剂耗材使用需求的增加。华大智造的研发投入占比始终处于较高水平。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占比分别为30.54%、23.11%、31.46%和27.96%。由于公司所处的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行业,对技术创新、多学科知识融合和产品研发要求较高,产品研发周期较长,因此在新产品研发过程中,公司可能面临研发投入成本过高、研发进度缓慢等技术创新风险。同时,报告期内,公司应收账款金额较高。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9.62%、49.13%、51.25%和35.14%。报告期内,公司主要客户包括行业内知名的基因测序服务商及科研院所等,商业信誉良好,且公司已按照谨慎性原则计提了坏账准备,但如果公司未来有大量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将形成较大的坏账损失,从而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报告期内,公司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金额合计占同期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99.68%、96.46%、79.18%和46.94%,客户集中度较高。从华大智造前五大客户名单来看,“华大控股及其他受公司董事长汪建控制的企业或组织”一直位居公司第一大客户,2017年至2019年销售金额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99.15%、92.38%、69.96%,其中华大基因占比分别为37.14%、53.44%、55.92%。华大智造表示,公司已加大外部客户业务拓展,关联交易占比也在逐步降低。促进国产替代为配合筹划境内上市,华大智造历经红筹架构拆除、多次股权转让及增资,以及股份制改造。截至本次招股书签署日,智造控股直接持有公司41.15%的股份,并通过华瞻创投间接持有公司11.15%的股份,为公司控股股东;汪建通过智造控股、华瞻创投合计间接持有52.3%股权,为公司实际控制人。本次上市融资,华大智造拟募资25.28亿元投向华大智造智能制造及研发基地项目、基于半导体技术的基因测序仪及配套设备试剂研发生产项目、华大智造研发中心项目、华大智造营销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华大智造信息化系统建设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华大智造始终保持着较高的研发投入。在资金投入层面,公司投入较多研发经费用于对国内外领先的新产品、新技术的研究开发、产品制造以及市场拓展应用,公司一直密切关注市场需求与行业前沿发展趋势,持续加强研发投入及对新产品、新技术的研究工作,不断推动产品迭代发展。对于未来三年的发展思路,华大智造称,公司将在现有技术储备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引进高端技术人才和先进仪器设备,加大对核心技术特别是主要产品的核心技术研发投入,提升技术研发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同时,公司将加大对新产品及新技术的开发力度,有序推进新产品和新技术课题的研发,促进公司在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领域仪器设备、试剂耗材等产品的国产化进程。本文源自中国证券报

周苛

华大研究院揭示生菜驯化历程,并解析相关遗传性状

生菜是菊科的重要蔬菜,包括叶用的生菜和茎用的莴笋。生菜是由野莴苣驯化而来,叶用的生菜传入中国后渐渐演化成茎用的莴笋,并成为我国的主要栽培类型。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生菜在我国的消费量也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生菜还是水培种植的模式作物,是植物工厂中最常种植的作物之一。在植物工厂中,生菜的生长速度、光利用效率、营养吸收利用、产品品质等性状需要通过育种针对性地进行改良。在大田或保护地种植,则急需抗性高、耐高温抽薹的优良品种,以适应全球气候变暖造成的多发反常高温天气。诞生,生菜的起源及栽培驯化过程,因缺乏系统的研究证据至今尚未明晰。2021年4月12日,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等多家单位合作,在Nature Genetics 期刊发表了题为:Whole-genome resequencing of 445 Lactuca accessions reveals the domestication history of cultivated lettuc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对囊括了所有生菜栽培类型及主要野生近缘种的全球445份生菜种质资源展开全基因组重测序工作,全面揭示了栽培生菜的完整驯化进程,并对种质资源结构、重要农艺性状和抗病基因来源进行了探索研究,为生菜育种提供了丰富的数字化资源。该研究团队通过系统进化分析发现,所有生菜样品在进化树上聚为一支,揭示了栽培生菜从野莴苣(L. serriola)中的单一起源。对主成分分析和群体结构解析,野莴苣分为六个具有不同群体特征的地理居群,且栽培生菜与高加索地区、两河流域的野莴苣居群具有最近的遗传距离,由此推断,栽培生菜可能起源于高加索地区、两河流域。通过有效群体大小分析发现,栽培生菜和野莴苣在距今1万年均经历了种群收缩,可能由环境剧烈变化所致。而从公元前4000年左右,栽培生菜有效群体大小出现了更为剧烈的下降,标志着生菜正在经历人工驯化。在被人类驯化之后,生菜先传播到古埃及并逐渐驯化为如今的油用生菜,又在古罗马时代传到南欧地区,与当地的野莴苣杂交之后,开始作为叶用生菜种植食用。栽培生菜有很多所谓的“驯化综合症(domestication syndrome)”,如叶片全缘、缺少叶刺、无法散种等。本研究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对重要的驯化和农艺性状相关基因进行了精细定位。以上三个驯化性状的相关基因位点,分别定位于生菜基因组的第3、5和6号染色体上。对散种基因所在区域的变异位点进行系统进化分析发现,栽培生菜与高加索的野莴苣居群在进化树上最近,揭示了散种的丢失可能是发生在生菜驯化的早期事件。对全缘叶关联区域进行系统进化分析,发现栽培生菜与南欧的野莴苣居群聚为一支,表明全缘叶这一性状很可能来自南欧地区的野莴苣。叶用生菜在种植期间,易受各种病虫害侵扰,其中由莴苣盘梗霉(Bremia lactucae)导致的霜霉病最为严重,在生菜生长期均可发病。成株期的叶片发病影响生菜外观品质,严重时损失可达20-40%,所以从野莴苣中鉴定霜霉病抗病基因一直是生菜育种中的重要内容。为了挖掘生菜基因组中的抗病基因资源,研究人员对栽培生菜和野莴苣进行了比较基因组分析,发现位于第1、2、4号染色体的主要抗病基因簇有着更多的野莴苣基因渗入。本研究利用霜霉病小种抗性调查数据开展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发现栽培生菜的抗性位点通常位于单一抗病基因簇,而野莴苣的抗性基因座位则分布在不同染色体上,这表明利用野莴苣开展抗病育种有非常大的价值。本研究主要由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农业基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团队完成。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魏桐博士、刘新疆和荷兰瓦赫宁根大学Rob van Treuren教授为共同第一作者,农业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刘欢研究员,刘心研究员和瓦赫宁根大学Rob van Treuren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此外,华中农业大学匡汉晖教授团队、深圳国家基因库团队、深圳市仙湖植物园等多家单位共同参与完成。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8-021-00831-0

亡命徒

浙大最新研究解密熊猫亚种分化:兄弟间一万年未谋面

起航号 浙江大学近日,浙江大学联合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等单位,发布大熊猫高质量基因组研究成果,首次揭示熊猫秦岭亚种基因组,并结合群体数据对大熊猫独特的生物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相关成果将为熊猫的繁育、管理和保护工程起到积极作用。这一成果发布在知名期刊《科学通报》(Science Bulletin)上,论文的第一作者为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光宣敏,通讯作者为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方盛国教授和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刘欢研究员等。1解密熊猫亚种分化时间兄弟间已有一万年未曾谋面谈起大熊猫,想到它们的故乡在四川。其实早在2005年,方盛国便对大熊猫进行了分类研究,在已有的四川亚种基础上,首次科学提出并命名了大熊猫的秦岭亚种。这两个亚种分布在四川、陕西和甘肃三省交界的高山峡谷地区。直观地看,四川亚种头大嘴尖,长得像熊。秦岭亚种头圆嘴短,长得像猫。除此之外,这次运用的第三代基因组测序技术,较过去得到了更加清晰的基因像素图片。“这次基因组片段的连续性提高了200倍,让熊猫的基因组成细节更加清楚。”方盛国介绍。在历时3年多的研究中,团队通过对遗传变异等的综合评估研究,明确界定了两个熊猫亚种开始分化的时间,是距今1万到1.2万年前。也就是说大熊猫的两个亚种兄弟,已有1万余年未曾谋面。诞生于800万年前的熊猫,经历了地球的沧桑巨变。在距今2.4万年到1万年前的两次大冰川中,北方的熊猫灭绝,只留下了秦岭中部的一个小种群和四川相岭的一个小种群。科研人员对四川亚种和秦岭亚种的基因组分析发现,此次分化后的秦岭亚种熊猫,就再也没有跨出黄河流域,在遗传变异方面显得非常保守,近万年来没有大的变化。而四川亚种,其遗传变异性就相对较大,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更加适应野外生存。“对熊猫分化的寻根问祖,既有助于清晰了解熊猫家族的发展历程,又可为生物地理和气候变化等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借鉴参考。”方盛国介绍,秦岭亚种是大熊猫这个古老物种的祖脉,是当代大熊猫的原始种群。2内脏器官适应性变小更加憨态可掬大熊猫走路不紧不慢、常常坐地吃竹子,形象憨态可掬。其实,这也是长期适应性进化的结果——最大限度地降低身体的能量代谢消耗。熊猫原本是肉食动物,后来变成了以竹子为食。为了应对食性的巨大改变,熊猫进化出了相对较小的内脏器官,以适应减少新陈代谢。本次研究中,科研人员在基因分析中找到了进化的奥秘。他们发现大熊猫Hippo通路上基因快速进化,一些调控元件上存在特异性突变。Hippo通路调节器官大小。a大熊猫中相对较小的内脏器官(肝、肾、脑);b熊猫Hippo通路上快速进化的基因以及CNE元件有着近30年熊猫研究经历的方盛国介绍,竹子的营养毕竟是有限的,因此人们常常看到大熊猫需要不断的吃竹子,才能补充养分,通常每天有14个小时以上的时间在啃食竹子。这项研究的难度不在于对数据的宏观分析,而是在于通过长久的研究不断积累、发现科学问题,进而靶向到基因找到问题症结。3繁殖关键基因存在丢失为精准保护提供新思路影响一个物种能否长期生存,关键因素是生殖能力与免疫能力。在对大量的数据研究中,研究团队通过比较基因组学的分析发现,大熊猫生殖系统中的关键基因存在丢失。两个亚种大熊猫基因组上的DACH2基因调控元件特异性丢失,并在SYT6基因发现特异性位点突变。已有的研究证明前者与生殖系统中米勒管的发育有关,突变会引起卵巢早衰并影响繁育。而后者则与精子的形成紧密相关。科研人员认为,这些变化可能是大熊猫繁殖力比其他哺乳动物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大熊猫的DACH2基因的调控元件丢失情况示意图通过对四川和秦岭两个亚种的对比发现,四川亚种在影响受精的IQCD基因上受到强烈的正选择作用,由此可知四川亚种的繁殖力比秦岭亚种高。如何让大熊猫更好繁衍?方盛国认为此项研究结果,提示大家需要在人工饲养繁殖和野外就地保护繁育两个方面开展精准的遗传管理工作。方盛国建议要加快同一亚种内大熊猫破碎化小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这有助于减少近亲繁殖和遗传衰退问题。“由于秦岭亚种栖息地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变得四分五裂。”他认为,要恢复它们的栖息地,加快秦岭山系内部小种群之间的交流。但同时必须看到,在加强栖息地保护时,要阻断两个亚种的接触。“除非是到了极端的保种情况,两个亚种间就应尽量避免交配繁殖,否则产生的子代个体的繁殖力可能会被削弱,这对四川亚种种群来说是极为不利的。”方盛国表示,对濒危动物的保护最终目的还是要让它们适应野外生存。如果不注重基因的保护,人为打乱原有的野外种群关系,可能会因遗传多样性的丧失而使物种走向衰退。该研究受到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浙江大学高峰学科项目等资助。 (原标题《浙大最新研究发现:大熊猫除了有的像熊、有的像猫外,还有这些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