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奖学金引发血案!沈大研究生身中两刀,对方欲40万私了,警方介入大宝贝

奖学金引发血案!沈大研究生身中两刀,对方欲40万私了,警方介入

一个在校读研二的学生,在大学校园里却遭到了伤害,身中两刀鲜血直流。事发后一段时间内,案件没有实质性进展,23岁的王某宇不得不发帖网上求助。12月18日,沈阳大学2018级在读男性研究生王某宇发帖称,有两名同学因奖学金评定事宜,找了另一人对他进行辱骂、殴打,并将他捅伤。18日晚,沈阳警方通报称,经过初步调查,已决定将案件提级管辖,由专案组负责侦办此案,办成铁案。原本书声朗朗的大学校园,为何会发生如此案件?记者见到了当事人,还原事发经过。因奖学金产生矛盾 研二小伙噩梦开始12月18日,初见王某宇是在沈阳大学附近,远处走来的这个研二男孩有些“踮脚”,他说这就是这次受伤导致的。王某宇目前正就读于沈阳大学研究生二年级,回忆起事发经过,王某宇介绍,其实事件的起因是源于一次比赛。图中手捧证书者为王某宇据其介绍,在2018年他参加了 “辽宁省首届研究生 ERP 沙盘模拟大赛”,与他一起参加的还有他的两个同班女同学,王某宇在这次比赛中获得一等奖。2019年9月,学校在评定奖学金时,考虑到此次比赛成绩优异,决定小组负责人可获得额外加分。不过在谁是第一负责人的问题上,王某宇与其他两名女同学发生了争执,最后导致三人均没被学校认定为此次比赛小组负责人,也均被取消了加分。原本以为事件就这样结束了,但没想到这才是噩梦的刚刚开始。当事人还原事发经过 身中两刀到处是血王某宇介绍,2019年9月19日,他从教学楼里走出来,突然遇到了同班女同学王某,王某跟他说想让他上楼,跟他谈些事情,当时他也没多想,就跟王某上了楼。而到达房间后,他发现,除了两名女同学外还有一名男子。事后了解到,这名男子就是女同学王某的男友。当王某宇进入办公室后,王某突然将房间门锁死,桌子上还放着一把水果刀,看到这个举动,王某宇意识到情况不妙,立即转身想要离开房间。“当时我就想走,但门锁了我走不了。”王某宇说,在他离开未果时,其余三人的谩骂声就来了,随后因为口角争执,他与其余三人撕打在一起。撕打过程中,王某宇突然看到了一把泛着寒光的刀向自己头部袭来,他下意识的用左手抓住刀把,持刀的正是同学王某的男友。“看到我用手抓住刀,王某就用手去掰我的手。”王某宇称,就在这一过程中,因为抓刀的手被掰开,导致那把尖刀落下,他下意识的一闪,这一刀正中王某宇的眉骨位置,顿时鲜血直流。“我流了很多血,其中一个女生好像也有点害怕了。”王某宇称,因为知道自己受伤,他就想再次跑出去,并且当时的他曾表示“自己服了,开始求饶”,逃跑过程中他的腿部又中了一刀。因为现场有大量鲜血,两名女同学和另一名男子随即将王某宇“弄”了出去,并且将现场清理干净。因为是在学校里,四人撕打时的声音被人听见,很快校方就知道了此事,有人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就这样王某宇被送到了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腿部伤口长达11厘米 沈阳警方连发两通报记者在王某宇的就诊记录上看到,王某宇左膝后侧的伤口长度达11厘米,股二头肌部分断裂,左眉弓进行了清创缝合。事发后,王某宇向沈阳市公安局大东分局洮昌派出所报警。公开资料显示,在接到报警后,马某某、王某和丛某某三人当日被传唤到派出所,但三人均否认了持刀伤害被害人,案发现场也没有其他目击证人和监控录像。9月27日,沈阳市公安局大东分局委托辽宁大学司法鉴定中心对王某宇的损伤程度进行鉴定。10月10日,鉴定中心出具了“左大腿损伤评定为轻伤二级,面部损伤评定为轻微伤”的鉴定意见。在此后,王某宇开始了漫长的等待,80多天案件没有实质性进展,直到他上网求助。沈阳警方18日19时对外发布:正在抓捕涉嫌故意伤害沈阳大学学生王某宇的犯罪嫌疑人。记者从沈阳市公安局了解到,接到110报警后,沈阳市公安局大东分局洮昌派出所民警赶到现场,并于当日将此案受理为行政案件进行调查。10月11日,大东分局将此案转立为刑事案件继续侦办。目前,办案民警经过大量工作,已经基本查清案件事实。公安机关正在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抓捕。同时,沈阳市公安局已经成立由警务督察、法制等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对此案进行全面调查。如果办案过程中存在执法过错,将坚决依法依纪追究相关人员责任。12月19日凌晨,沈阳市公安局再次发出通报:经过初步调查,已决定将案件提级管辖,由市局成立专案组负责侦办此案,务求将该案办成铁案。已责成由市局纪检监察、警务督察和法制控申等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对该案执法办案过程全面彻查,并据情对存在慢作为等问题的责任人员依纪依规严肃处理。案件侦办和调查处理情况将及时向社会公布。校方:事件发生后一直积极配合处理王某宇称,从案发后一直到他上网求助,对方先后找过他两次,希望可以与他“私了”,并提出赔偿40万元,但被王某宇当即拒绝。“我现在就希望这件事能够尽快处理。”王某宇说,他这几个月走过来很难,最为生气的是伤害他的人一直都没有得到处理。针对此事,记者联系了沈阳大学研究生学院一名负责人,在得知记者来意后,对方挂断电话,发信息也未得到回复,直到记者发稿时,对方没有给予任何回复。而沈阳大学党委宣传部的一名老师称,从案发后到现在,学校方面一直在积极配合处理这件事,对于受伤的王某宇也做了很多工作,不论是从他的学业,还是生活,都做了很多人文关怀。该老师表示,“不管他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他是咱们学校的学生,对于我们这些老师来说,就跟自己的孩子一样。但是具体工作都是研究生院,包括这几个学生所在的培养学院,还有学校保卫处,都是按照我们学校内部的规章制度正常处理的,但这毕竟不是学校内的一起普通纠纷,而是一起刑事案件,最终也是要看警方的调查结论。”来源:津云新闻特约记者 沈末 发自沈阳

咲人

沈大研究生被刺案:与其说是家丑不可外扬,不如说是在包脓养疮

相信这几天大家都看到了这样一则新闻:沈阳大学一名研究生,因为奖学金评定而和另外两名女生产生纠纷,最终被这两名女生及其男友用水果刀刺伤。单纯从表面来看,事件是比较简单的,这是一起故意伤害案,即便是这事是发生在大学校园内,性质和影响都比较恶劣,终归来说也还是一起比较简单的故意伤害案,但就是这样一起简单的案子,已经发生3个月了,竟然还没有处理完,不管是协商解决也好,还是立案处理也罢,都没有给受害人一个明确的交代,包括这3个月中的医疗费,都是受害人自理的。也许,就是在这种无奈的等待中,受害人看不到任何妥善结案的希望,最终才会向媒体曝光此事,不得不说,效果还是很明显的,在媒体曝光后,沈阳警方在第一时间便发布了警情通报,并承诺将此案提级管辖,办成铁案,但总感觉这种状况有点打脸,迅速出警秉公办案快速结案本就是警察的职责,为何非要等到媒体曝光,等舆情发酵了才选择去面对,更有网友将沈阳警方发布通报的日期,定义为沈阳警方成立的日子!沈阳公安局官微截图我们不禁要问,在案件发生后的三个月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处理进度为何如此之慢?办案过程中是否真的有公职人员不作为慢作为?除了涉及学校的案件需要谨慎处理而拖慢节奏以外,是否还有其他外在的因素影响案件的进展,比如,学校某些领导怕承担责任而故意选择冷处理?比如,行凶者家庭背景强大到能影响到警察办案?难道说,还有其他的隐情?纸包不住火,与其说是家丑不可外扬,不如说是在包脓养疮就像当初的山大一样,今天的沈阳大学也被架在了舆论的烧烤架上,被网友戏称为“沈阳捅大”,只不过如今的沈大,在其官微日常更新内容中,除了鸡汤就是其他一关于沈大的时事新闻,当然,这其中不包括研究生被刺事件,也就是说,沈大目前还没有任何回应,从事件发生的9月份到事件在网上发酵的这几天,沈大没有过任何形式的回应!他们还在逃避现实!沈阳大学官微截图同样,沈大官微的运营人员也对网友的疑问是各种视而不见,想想也真是可笑,本来是宣传沈大光鲜亮丽的公众平台,竟然翻车成了大型在线打脸现场,而其官微昨天的访问人数更是达到了100万+,多好的一个宣传学校的机会,就这样被沈大白白浪费掉了,如果其能在第一时间积极回应此事,拿出积极态度去处理此事,我相信,今天的沈大绝对不会被人称为沈阳捅大!不知道沈大负责人在想明白此事以后,会不会把该校宣传部的负责人吊起来打!嗯,仔细想想,画面还是挺喜感的!沈阳大学官微截图总结一句,纸包不住火,刻意隐瞒事实真相,对沈大的形象打造真没有啥好处!沈大现在给外人的感觉第一是不安全,第二是没担当,“沈阳捅大”这个标签估计短时间内是摘不掉了,而什么样的学校育什么样的人,从今以后,还有哪个学子敢放心大胆地报考沈大?回避公众质疑,不是解决舆情危机的正确态度前段时间,某官媒不止一次提出过,信息不透明是谣言产生的温床,也不知道沈阳警方有没有好好感悟学习一下,在此案曝光后,就发布了一篇形式感极强的案情通报,事后也没有对网友所关注的问题进行正面回应,比如行凶者的家庭背景等信息(行凶者已经成年了吧?),而在众多情况未明的情况下,各种流言蜚语也是接踵而来,大概整理了一下,有以下几个:1、行凶者家庭背景强大,可以影响警方办案;2、学校在事发后阻止受害人家属来校处理;3、某律师称行凶者背景很大,最好私了;还有一些类似的我就不列出来了,反正所有的谣传都指向了行凶者的家庭背景,这一点也不奇怪,现如今大部分国人的处事方针就是出事了先找关系,司机撞人了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是找关系走后门免除处罚,做生意的谈判前先找关系介入等等,因此在信息不明了的情况下网友作此猜想也是情有可原,只是不知道沈阳警方面对这些谣言会如何回应,亦或者说他们现在正在会议室里研究如何回应?但不管怎么研究,还是早日针对网友的疑问做出解答,让信息透明化,让谣言不攻自破,这才是解决舆情危机该有的态度!所有不可控场面的发生,都是前期的不作为和慢作为回顾一个案子,今年发生的“上饶五小男童被刺致死”案件,一起因校园暴力引起的惨案,在惨案发生之前,女孩的家长不止一次找学校反映过,但学校的态度是做冷处理,简单的调换座位等等,并且以女孩的父亲不好相处为由,阻止男孩的家长来学校解决此事,最终,因为女孩父亲的诉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导致了惨案的发生。可以说,在惨案发生之前,学校班主任但凡有一点积极处理的态度和行动,惨案就有可能不会发生,明面上看来这个事是因为学生家长的冲动造成,但根源呢?还是在于学校一方的不作为,但更可悲的是,男孩死了,女孩父亲也被判死,学校却没有得到任何的处罚,也不知道他们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遇到类似的情况,还会不会有所警觉,但愿有吧!试想一下,沈大这个案子中,如果受害者在事情长期得不到处理的情况下,铤而走险,最终用极端的方式报复行凶者?那么最终输了的是谁?行凶者还是受害者?恐怕每天只知道发心灵鸡汤的沈阳捅大是最不会受影响的吧!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一部韩国电影《欧罗拉天使》,讲述的是一个小女孩被害以后她的父母为她报仇的故事,电影是根据真实案件改编,在小女孩被害案中,所有涉及到的人但凡有一点点改变或者善念,这个小女孩都不会变成一具冰冷的尸体!因此,看完电影以后,我的感觉就是那些人都死得不冤!其他一些关于学校的问题,请大家一起思考1、大学的奖学金评选标准到底该怎么定?学习成绩?品德操守?2、学校在此类冲突中该处于什么立场,该承担什么责任?3、如果受害人在被刺伤以后,夺刀反杀,会被什么罪名起诉?防卫过当?

蜚闻记

沈阳警方通报沈大研究生被刺案:三人涉嫌故意伤害被刑拘 主办民警慢作为被停职检查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沈阳12月22日电(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王晨)辽宁省沈阳市公安局官方微博今天通报了研究生被刺案件进展。沈阳市公安局提级管辖成立专案组后,现已查清沈阳大学2018级研究生王某宇被故意伤害案件全部事实。12月20日,马某某、王某桥、丛某某等三人因涉嫌故意伤害罪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马某某对其在厮打中持水果刀划伤王某宇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同时供认案发后为不影响学业和前途多次编造虚假供词,掩盖犯罪事实。丛某某和王某桥到案后,主动认错悔过,如实陈述案情,因情节轻微,已于12月21日被依法变更取保候审强制措施。2018年,王某宇,丛某某,王某桥等5名学生组成团队参加辽宁省研究生ERP沙盘模拟大赛并获得一等奖。因王某宇向校方反映比赛中自己贡献大,应按团队负责人加分(分值与国家奖学金评定直接挂钩),与报名负责人丛某某产生矛盾。2019年9月19日11时许,学校宣布不认定负责人的决定后,王某桥和丛某某将王某宇叫到沈阳大学南院1号文综楼B414校研究生学生会办公室后发生争吵。等在室内、与女友王某桥约好开完会一起吃饭的马某某也上前指责王某宇,王某宇随即与马某某发生争吵并厮打在一起,丛某某和王某桥见状也上前厮打王某宇。厮打过程中,马某某顺手拿起办公桌上常年放置的一把水果刀,将王某宇腿部和眼眶划伤。见王某宇面部流血,王某桥夺下马某某手里的水果刀。随后,从该室医药箱找来纱布让王某宇擦拭脸上血迹。王某宇欲寻求助,遂向门外跑去。因担心被老师和同学发现,马某某随后追赶王某宇,追到三楼教师办公室时被学校老师制止。此间,王某桥和丛某某将活动室地面血迹擦掉。11时57分,学校老师和同学将王某宇送至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救治。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医生为王某宇做眼眶缝合术时,发现王某宇腿部血迹,建议其到急诊外科检查。经医生检查,发现王某宇左膝后侧有伤,至此王某宇本人及在场师生获知腿部伤情。为查明腿部成伤原因,专案组向医院做了调查。院方证实,当日14时许,医院骨科收其住院治疗,3天后,鉴于其病情平稳,伤口愈合良好,院方建议其转入普通病房治疗,被其回绝。19天后,王某宇在该病房完成了校方单独为其安排的两门课程考试。22天后,王某宇出院,治疗费用共计16239.76元,全部由沈阳大学结算。自王某宇住院起,双方就和解赔偿多次协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八条之规定,该案属可和解案件)。期间,被害方曾提出90万元赔偿要求(加害方三家各30万元),马某某方拟同意赔偿30万元,王某桥方拟同意赔偿10万元,丛某某方拟同意赔偿3万元。王某宇对赔偿数额不满,认为王某桥至少应赔偿20万元。联合调查组彻查结论,此案存在案发现场无其他目击证人,报警时间较晚且现场已被破坏,被害人无法直接指证造成其腿部轻伤的犯罪嫌疑人,双方家长案发后多次寻求和解因赔偿金额未能达成一致,特别是加害方三人多次隐瞒事实真相,导致主要证据矛盾等情况,致使犯罪情节不清,形成疑难案件。大东分局及洮昌派出所存在领导干部重视程度不够,工作摆布不合理,主办民警一定程度上慢作为问题。沈阳市公安局党委决定,对大东分局局长、分管副局长予以全局通报批评,并责令其向市局党委作出深刻检查。大东分局党组决定,对洮昌派出所时任所长、副所长予以诫勉,对此案主办民警停职检查,责令其离岗培训一个月。

是无内也

2016年以来沈阳引进博士1960名

为聚焦“产业链”打造“人才链”,进一步提升人才服务水平,8月21日至23日,市人社局与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601所)共同举办了全国重点高校“博硕人才沈阳行”活动,来自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全国26所重点高校中的300余名博士、硕士来沈开展交流洽谈活动,这也是近年来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此次活动的开展,标志着2020年“博士沈阳行”活动正式拉开帷幕。全国重点高校“博士沈阳行”活动,是沈阳市人才培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围绕先进装备制造、航空、信息等战略新兴产业和重点发展领域,为全市企事业单位引进急需紧缺的优秀博士(博士后)。自2016年“博士沈阳行”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共邀请了全国80余所“双一流”建设大学和“双一流”学科建设大学中的3500余名师生来沈开展参观交流,成功引进博士1960名,为全市企事业单位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活动期间,大家听取了孙聪院士的报告,观看了《中国名片·沈阳》《长空砺剑》宣传片,参观了沈阳故宫博物院和沈阳市城市规划展示馆,同时开展了分组面试和意向签约活动。通过三天的活动,大家体会到了沈阳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看到了改革开放以来,沈阳政治、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和翻天覆地的变化。近年来,沈阳市先后出台了“盛京人才战略”“人才新政24条”和“新9条”等一系列人才新政,在奖励补助、创业支持、人才安居等方面出台了众多优惠政策,不断强化保障服务举措、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为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沈阳市还组织开展了高精尖优才集聚工程、引博工程、大学生留沈倍增工程等七大人才工程,为广大人才施展才干、实现抱负,营造了良好环境,搭建了广阔舞台。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韩冰刘国栋【购房资讯轻松享,快来关注乐居网】文章来源:沈阳日报

复活县

考研竞争激烈,查到分数抓紧联系导师,几点细节要注意

2020年考研人数达到341万,从目前网上晒出来的分数看,今年的高分可能比往年更多,400分以上已经不鲜见。其中二次考研的人比例超过了40%是一个重要原因,这部分考生准备时间长,基础更牢,考出高分的几率自然更高。考研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考生对目标和时机的选择,在大程度上影响着自己能否成功上岸。目前绝大部分地区的考研分数已经公布,什么时候复试还不得而知,甚至复试的方式都有可能会改变,查到分数如果自己觉得有机会进入复试,或者过了国家线,能够争取到调剂的机会,这段时间需要做的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联系目标导师。提前联系导师可以获得多方面信息对考研的同学来说,其实应该把联系导师这件事情更往前提,在备考的时候就可以尝试跟导师进行联系,这样做的目的不是让老师给一个准确的答复,也不有老师会给你一个肯定的答复。但是可以通过和老师的联系,建立起一种关系,同时了解一些重要的信息,比如说老师招录了几个保送生,还有没有招生的名额,再比如说老师对于学生的要求和态度等,自己能否与老师的性格脾气合得来,是将来研究生生活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查到初试分数要积极为自己争取机会当然拿到分数以后再联系老师,相对来说自己信心更足,与老师也更有话说。但这个时候老师往往会更加谨慎,很有可能自己发出的信息,很长时间都得不到回复。不管怎样,考生来说还是必须要去做这件事,因为老师基本不会缺学生报考,而对考生来说,很多机会只能靠自己去争取。查询导师信息的三个途径老师联系方式的获得主要有几个途径,第一是通过学校的网站或者老师个人主页,上面一般会留有办公电话,或者个人邮箱;第二种方式是通过查阅老师的论文,上面也会有老师的联系方式;再就是通过联系学校的师兄师姐请他们帮忙查询或者提供。首次联系最好发邮件介绍自己与老师联系的方式,最好先通过邮件进行咨询,简要介绍自己的情况并表达自己的意愿,这样可以避免首次联系显得冒昧。邮件内容大致可以介绍一下自己初试的分数,在大学阶段的学习科研经理以及取得的成果荣誉等,简单明了,不要长篇大论,这样不至于占用老师太多的时间,最后表达一下自己想要跟随老师进行学习科研的愿望,希望老师能够接纳。从不同答复中提取有效信息如果顺利的话,可能一两天之内就会收到老师的回复,有的老师因招生名额已满,会直接拒绝,也有老师可能会回复简单的一句话,比如说欢迎报考等。不管何种答案,对你来说都是积极有效的信息,即便被老师拒绝,你也可以尽快的转移目标,不至于耽误了太多时间;如果老师没有拒绝,你再积极地给老师回应,但不宜过于频繁,表达一下自己会积极准备复试,争取考出好成绩就好。发邮件时的注意事项发邮件的时候最好不要同时联系好几个老师,因为同一个领域,很有可能不同导师相互认识,甚至关系密切,同时联系几位老师,容易装到枪口上。但如果发出一封邮件在两天内没有得到回复,就一定要及时的联系别的老师,有很有可能你就得不到回复了,这时候就不要再耽误时间等待。还有一件需要考生特别注意,也是很多考生最容易忽视的地方,即发邮件的行文格式。这是个细节问题,但也可能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很多老师实际上是非常在意这一点的。邮件一般以学校+姓名+某某专业硕士自荐信。这样既包含了个人主要信息,也表明了来意,导师可一目了然。接下来就是注意行文格式,礼貌用语,这个网上有很多推荐的模板,但很多内容比较长,建议挑一些精炼的自己再结合实际情况做一些修改就好。考研复试既是个人学科实力的较量,也是个人综合素质的考察,导师看中的也会是这样两方面,在机会差不多的情况下,导师自然会选择做事认真,态度严谨的学生。最后祝愿考研的同学都能获得好的成绩,顺利上岸。

赐周千金

天津网络水军主谋竟是名校硕士学霸!网友:水军真的很烦很讨厌

每天都在上演各种奇葩的闹剧,让众多网友们哭笑不得,比如上次的足球杯,一共爆出了多少笑闻,至今依然毫不过时,说起来也是富有内涵。然而,你却没料到,你天天在网上接触到的各种信息和帖子,却也有人钻了空子,利用它来谋取暴利。接着就让小编来给大家讲个故事。在这天底下,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天天不务正业,游手好闲,却装着发财致富的“远大理想”,于是每天都在思考怎么弄到大把大把的红色毛爷爷,怎么寻找财路甚至不劳而获。其中有一个人,同是九年义务教育,但是他的腰间盘却格外突出,一个在江湖尚且才混迹了36载的年轻人,毕业于重点大学,甚至还是某重点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拥有极高的能力和水平,本来也是非常优秀非常有钱途的计算机系高材生。后来还在网络公司中做一名职业程序猿,拿着一份挺不赖的工资,但是具有“远大理想”的他,完全想得到更多的财富,别人家创业的很多成功人士都会强调捕捉大众需求,挖掘市场空白,他倒是很具备这点优势,只不过用错了地方,为什么呢?原来是他在工作的时候喜欢总结,他得出来一个结论——非常多的企业和当事者都特别多要删除帖子或者动态。于是他就看准了这个商机,嗅到了财富的气息,感觉到“红色爷爷”再向他招手,于是他马上辞去了工作,准备“自主创业”,大干一场。为此,他凭借自己的技术和能力,做了一个水军的网站,这个平台按照领取任务酬谢的模式运作,需要很多人在这个平台上注册确定为“雇主”,“网络水军”注册为“宣传服务者”,“雇主”通过在平台发布项目任务,内容一般都是朋友圈各种转发、软文广告、投票比赛等,在里面就有很多色情、诈骗、赌博及谣传等内容;“宣传服务者”们领取任务,并再通过网站来观察项目完成状态,于是发布者就负责审核项目完成度并计算酬劳。但是,正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出来混总是要还的。我们的警察叔叔就是有那么牛逼,再碰上神奇的猪队友,他终于失败落网了。2017年11月份,公安宝坻分局海滨派出所几个民警在某网吧巡查时时,就发现见一个坐在角落头的男子显得非常慌张。于是我们的民警就马上对他进行调查,却发现他不是在逃的逃犯。神奇就在这里,这位哥们傻傻地就在警察们对他的异常神情和行为觉得可疑的时候,这位哥们却想要把边上电脑显示上的网页给关闭,于是警察叔叔们立刻就把这哥们限制住。经过调查,这哥们登录的原来是某平台的后台操作系统,真是歪打正着啊。面对审讯,这位哥们终于交代了所以秘密,原来是他被人雇佣,给企业或发布者删掉对他们不利的帖子和文章。不久之后,警察顺藤摸瓜,同伙都被抓住了。 后来根据2个嫌疑人的口供,他们这些人都是通过社交平台与“领导”取得联系,在他们立即删文之后,就可以获得一笔工资。经过警察的最近发现,这就是我们刚开始讲述的那个研究生硕士沈某某搭建的一个以网站作为核心平台的“网络水军”犯罪团队,他们的经营范围可以说是覆盖了各大网上论坛,主要就是想方设法推广告、甚至是推销性质的信息还有恶意删文,同时还做炒作网络事件及给论坛注入“水分”,为发布者删除特定的网站信息从取得钱财。以下截图就是这个犯罪的专案组经过北京、河北、上海等9个省市的调查取证,大约有一万多里路。2018年3月份,终于在在长沙市逮捕了犯罪人张某。警察告诉我们:平台上雇佣他们删的软文大多是吐槽产品质量、搞黑同行等信息。假设有个顾客投诉了某个产品质量不好,却很公正平和地发布评价,这种帖文就无法删除。所以呢,就必须要有大量违规信息出现,他们就可以趁机删除,理所当然需要有他们来注入水分,发布一些色情图片和违规内容等,就有充分理由删除了。他们这种水军差不多月薪收入可达到一万块。这结果真是大快人心,这种行为相信大家平时生活中都能碰到,国家也对此进行立法,确定罪行,不看不知,这回真是长见识了,也辛苦了专案组的努力和汗水,在此向他们致敬。

虞卿

一个时代落幕:沈向洋和那些出走的微软华人高管们

记者 | 彭新1继陆奇之后,又一位微软华人高管即将离职。北京时间11月14日凌晨,微软公司宣布了一项重要消息,公司全球执行副总裁沈向洋将在明年2月1日正式离职,接替他的是现任微软首席技术官凯文·斯科特(Kevin Scott)。对于离职的计划,微软CEO纳德拉在一封公开信中表示,沈向洋和他规划已有一段时日,在2020年初离职之后,沈向洋将继续担任他和比尔·盖茨的顾问。沈向洋在微软工作的时间长达23年,他也是除陆奇之外,美国科技巨头公司中为数不多的华人高管。在公布离职消息之前,沈向洋负责推动微软的整体AI战略以及涵盖基础架构、服务、应用程序,并带领前瞻性研发工作。他领导包括必应在内的以AI为重点的产品组,以及微软研究院和公司整个工程团队的集合。沈向洋是“微软的中国先生”,也被视为中国的微软大使——在两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召开期间,沈向洋曾两次代表微软发表演讲。但现在,一切都成为了过去。从中国走向微软沈向洋出生于南京溧水区和凤镇,是江苏省溧水中学1980届校友。那一年,他考入了东南大学自动控制系。本科毕业后,又获得香港大学电机电子工程系硕士学位。此后,沈向洋进入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学院,师从计算机大牛Raj Reddy教授。在卡耐基梅隆大学期间,他研究的正是计算机视觉技术,因为他认为人对外界的感知有95%是从视觉得来的。1991年,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决定创立微软研究院,找来了原本在卡耐基梅隆计算机科学系、有着“疯狂天才”称号的教授Rick Rashid,也吸引了各方人才加入,包括刚从卡耐基梅隆计算机科学系取得博士学位的沈向洋。1996年,沈向洋获CMU计算机学院机器人专业博士学位,当年他博士论文就是世界上最早有关由照片转换成虚拟现实的研究,因此而一鸣惊人。同样在1996年,沈向洋进入微软位于华盛顿州的雷德蒙德研究院,两年后他回到中国北京,参与创办微软中国研究院(后改名微软亚洲研究院),成为该研究院的第一名研究员,专攻视觉识别。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工作期间,沈向洋曾先后担任过研究员、副院长、院长、首席科学家及微软公司工程院士等职,可谓顺风顺水。在计算机视觉、计算机图形、模式识别、统计学习和机器人学领域,他发表了100余篇论文,并拥有50多项美国专利。更大的转变发生在2013年11月14日,微软公司正式宣布,任命沈向洋为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负责领导微软人工智能与研究事业部,该领域包括技术与研发部门和人工智能研究部门,并主要负责推动公司中长期总体技术战略、策略以及前瞻性研究与开发工作。他还是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协会院士及国际计算器协会院士。2017年,沈向洋当选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2018年,沈向洋当选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 (The Roy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 UK),获得了多项殊荣。对微软AI战略影响几何?随着微软全面拥抱AI,沈向洋也一度成为微软AI的代言人。2013年升任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后,沈向洋管理微软研究院,推动前瞻性研究、拓展计算机前沿科学,并通过与各个产品团队的深度合作,推进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技术发展,并负责该研究院与整个公司的工程团队的整合,加速技术研究的商业化进程。随后在2016年10月,微软将个人助理小娜(Cortana)和搜索引擎Bing产品团队与微软研究院编入同一个组织,沈向洋成为该组织的掌舵者。按照沈向洋此前的介绍,微软的人工智能三大产品,包括智能搜索Bing(目前在美国有近三成市场份额),第二是智能个人助理小娜(Cortana),以及微软中国研究院研发推动的微软小冰。同时,微软将人工智能融合到旗下所有的产品中,包括云计算、在线服务、工具等。在接下来几年中,微软多次进行重组,将这个机构的许多技术转移至不同产品团队中。很多以前的研究技术现在成为商业产品部门的一部分,包括Cortana和Bing for Business。比如个人智能助理小娜,就从沈向洋的部门转移到Office产品部门,使得小娜成为Office的一个工具,而不是独立的产品。这表明在微软内部,Cortana的定位随着业务重组而被改变。2018年3月的重组对沈向洋所执掌的AI与研究业务影响巨大,除拆解多年来象征微软形象的Windows和设备部门外,微软新成立了云计算及人工智能平台事业部(Cloud + AI),掌握着微软所有的商业智能和云计算企业级服务,新部门随之抽调沈向洋下属的部分职能和资源,使后者更聚焦于研究职能。综合过往来看,随着微软对组织架构进行重组和业务变动,沈向洋负责的业务逐渐被剥离、改变方向。一定程度上,沈向洋选择离职微软,并不特别意外。作为后继者,微软现任CTO凯文·斯科特(Kevin Scott)将承担起领导微软AI+研究院的职责。凯文·斯科特在2017年被任命为微软CTO,同时担任LinkedIn(领英)基础设施和工程运营高级副总裁。凯文·斯科特曾任谷歌高級工程总监,在谷歌收购数字广告公司AdMob后,他在AdMob负责担任工程和运营副总裁。微软华人高管不再随着陆奇、沈向洋先后离开微软,微软历史上职级最高的两位华人高管都已离职。一定程度上,沈向洋的离开,也标志着微软华人高管辈出、担任重要职务的时代告一段落。但不能否认,作为最重视中国市场并最早建立本土研究机构的美国科技公司,微软培养了大量华人科技精英。随着这些精英人才先后离开微软并继续保持活跃,至今对科技产业仍产生巨大影响,这份名单中就有李开复、张亚勤、陆奇等,成就各有不同。李开复毕业于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专业,在以微软亚洲研究院首任院长而被人熟知之前,他还曾在苹果、SGI担任过副总裁、总裁。1998年,李开复接受微软总裁比尔 · 盖茨的委托回到中国,创办一个进行前沿性基础研究的机构,并出任首任院长。在科研环境尚显落后的1990年代末,李开复和一批海外归来的科学家,带着数十名刚毕业的本土博士,在研究院里进行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人脸识别等前沿技术的研究。让李开复成名的是2005年,谷歌挖他组建谷歌中国,引发微软与谷歌的诉讼大战。微软向美国华盛顿州地方法院提起诉讼,指控李开复违反了竞业禁止协议。2009年下半年,李开复离开谷歌中国,与一些员工一起创办了创新工场,转变为投资人。李开复的新事业赶上了中国互联网投资时代的爆发,孵化出了知乎、豌豆荚等一系列中等规模创业互联网公司。作为国内创业孵化器的探路者,创新工场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中国创业环境单打独斗的原始状态。张亚勤在微软的职业生涯始于微软中国研究院。1998年,微软中国研究院正式成立,李开复任院长,张亚勤任副院长兼首席科学家。“天才”是张亚勤身上最为显眼的标签。他在12岁时便进入中科大少年班,23岁分别获得华盛顿大学和哈佛大学的博士学位,31岁成为IEEE史上最年轻的院士。加盟微软之前,曾在美国Sarnoff公司工作,负责数码影像、多媒体信息系统的研发工作。随着1999年李开复被调回微软总部,张亚勤开始独立执掌微软中国研究院,并带领其继续发展。2000年8月,张亚勤出任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科学家。2001年11月,微软中国研究院升级为微软亚洲研究院,张亚勤任首任院长。2004年张亚勤晋升微软公司全球副总裁,2006年1月,张亚勤回国成立微软亚太研发集团,直至2014年9月,任微软公司全球资深副总裁,兼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主席。2014年9月,张亚勤加入百度,任职总裁,负责新兴业务拓展。除了核心搜索业务没碰过,张亚勤几乎接触了百度的其他所有业务,先后负责过技术体系、自动驾驶、云计算、教育、医疗、国际化、公关等业务。2019年3月15日,张亚勤宣布从百度退休。与沈向洋同样曾任职全球执行副总裁的陆奇,曾被称为“硅谷科技企业中最有权势的华人”。他1998年进入雅虎公司,2007年晋升为雅虎执行副总裁。2008年8月,陆奇离开雅虎,并于次年1月正式加盟微软任网络服务集团总裁,担任微软Bing项目的负责人。作为微软在线业务部门总裁,陆奇是微软四大业务部门负责人之一,并直接向CEO萨蒂亚·纳德拉汇报。2016年9月,陆奇宣布从微软离职。离职后,陆奇选择在2017年1月加入百度,担任百度集团总裁兼首席运营官、百度董事及董事会副主席,主要负责百度的产品、技术、销售及市场运营,兼任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组总经理。不过,陆奇在百度的任职时间并不久,2018年5月,他声称由于个人原因无法在中国继续进行全职工作,宣布退出百度。随后在宣布离开百度3个月后,陆奇宣布出任美国初创公司投资孵化器YC(Y Combinator)中国创始人、CEO,并兼任YC全球研究院院长。尽管沈向洋尚未对外界透露下一步的去向,但外界分析他一定不会离开技术领域。或许出走微软,方能寻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宙也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他,和清华北大学子并肩,被哥伦比亚大学录取

美国排名前十的经济学博士项目申请难度极大,每个项目每年收到来自全球各地近千名优秀学生的申请,而每个项目的实际入学人数却只有10-30人。对于大陆学生而言,想要获得录取更是难上加难。今年成功申请到美国TOP10经济学博士项目的来自大陆及港澳台地区的学生(指博士入学前获取最高学历的大学为大陆或港澳台地区的高校)一共只有15位左右,其中有近10位来自北京大学,其余学生也大多来自清华大学、香港大学等我国顶尖大学。而在这些人中,有一名学生是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2020届毕业生沈梓暘。今年2月,沈梓暘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博士项目录取,并获得全额奖学金的资助。还记得这位曾经和导师焦振华老师共同撰写论文并两次在国际著名期刊上发表的沈梓暘同学吗?在听闻这一喜报后,记者连线沈梓暘同学,听他讲述这四年来的成才之路。埋下 学术研究 的种子早在中学时期,沈梓暘就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完成基本课业之余,也在各大数学竞赛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高考进入我校后,参加并通过了面试与笔试,沈梓暘成为了国际经贸学院第一届经济学实验班的一员。进入实验班,满满当当的课表、大量作业、高强度的阅读与写作训练同时向他席卷而来。在适应高强度的学习生活后,沈梓暘觉得学校选用的数学教材不足以满足他对数学领域强大的学习热情和探索欲望,于是又找来复旦大学的相关教材用课余时间自己钻研。即使当时还没有清晰的目标与规划,但对于课业学习、知识技能和数学爱好,他都一步一个脚印地完成,为自己打下坚实的基础。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在大三的《数理经济学》课堂上,沈梓暘遇到了自己的“伯乐”焦振华教授。焦老师在课堂上用严谨细致的逻辑思维与数学推导征服了沈梓暘,使他对这门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焦老师介绍自己目前的研究领域及市场机制设计中关于匹配理论的一些背景和基础知识后,觉得自己内心似乎有一种强烈的感觉被点燃了。于是沈梓暘在课后主动找到了焦老师,表达了自己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兴趣,希望能跟随他进一步学习和研究。于是在焦老师的指导下,沈梓暘开启了对这一领域的由浅入深的探索:精读相关的综述性文献和经典文献的同时,也渐渐开始关注与接触该领域的科研前沿及相关论文。渐渐地,阅读英文文献和期刊成为了他的习惯,反复地钻研与思考,使他逐渐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思维方式。也是在这个时间节点,他开始了自己学习与学术研究并行的别样旅程。开出 发表论文 的花朵对于沈梓暘而言,经济实验班特有的学术导师制是他与焦老师有更深入的交流与合作的一个重要契机。2016级经济学创新实验班从大三开始实行学术导师制,每一名学生都可以选择一位导师,从而在学术研究和论文写作等方面获得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在选择了焦老师作为自己的学术指导老师后,他开始更频繁地与焦老师进行更加深入和频繁的学术交流。在之后的每个周五,他都会到博识楼与焦老师进行学术问题的讨论。与焦老师的交流过程中他也逐渐意识到,想要在这一领域上深耕,自己必须要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与研究,于是下定了出国深造的决心。“思考使人深邃”,在日复一日地探索与思考中,他不断强化自己的逻辑思维与知识体系;“交谈使人清醒”,在与焦老师持续地沟通与交流过程中,他也不断从困惑中得到解放,又不断发现新的切入点和思考角度。这一切都使他在不断收获求知与探索带来的满足和喜悦。功夫不负有心人, 凭借着扎实的数学功底和学科基础,加上自己对学术研究的热爱与坚持,在2019年5月,沈梓暘与焦老师及美国德州农工大学田国强教授,华东理工大学陈雅静老师合作撰写的论文“Affirmative action under common school priorities: The top trading cycles mechanism case”被运筹管理领域重要期刊 Operations Research Letters顺利发表,成为我校首位成功在本科期间就在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的学生。而这一次的科研经历也使沈梓暘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科研经验,并逐渐适应了科研状态,为后续的研究打下了基础。第一次发表论文取得成果,更加坚定了沈梓暘继续开展学术研究的决心,也使他对第一篇论文中的核心问题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思考。在后续的研究过程中,沈梓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结果,并在焦老师的指导和建议下将其写成了论文。于是,在第一篇论文发表仅仅2个月后,他和导师合作完成的第二篇论文又被经济学国际知名期刊Economics Letters接收和发表。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二篇论文撰写中,沈梓暘开始尝试主导研究方向与进度,独立完成了论文的核心内容。可以说,在这篇论文写作过程中,沈梓暘逐渐完成了从一个参与者到主导者的重要转变。结出 名校Offer 的果实为了进一步在自己所热爱的科研领域有更深的研究,沈梓暘决定赴海外深造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并且把目标瞄准美国排名前50的名校。和申请硕士项目不同,申请美国大学经济学博士项目特别是排名靠前的大学,难度可以说不是一个量级的。沈梓暘解释说,国外大学招收硕士项目学生主要看学生学习成绩(GPA)、标化考试成绩(托福、雅思、GRE等)、相关实习或科研经历等指标。而申请美国名校经济学博士项目的竞争可以用惨烈来形容,申请者需要有过硬的科研经历、推荐信和教育背景,除此之外,任何明显的短板都可能导致申请的失败。为此,申请者往往需要尽早做准备,充分利用整个大学四年的时间。从大三开始,沈梓暘在学习和研究之余,就已经着手开始准备出国深造,了解海外名校博士项目招生计划、申报流程、相关要求等信息,并以获得的学术成果不断添加申请成功的砝码。升大四后,沈梓暘全力准备申请美国名校博士项目。结合自身情况,他从美国排名前50的经济学博士项目中精挑细选了20个项目发送了申请材料。经过漫长的等待,沈梓暘收到了他心仪的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博士项目的录取通知书,心中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他回忆说,等待的日子是焦急而漫长的,有时晚上醒来会情不自禁地刷一遍邮箱,看看有没有新的邮件和进展。事后沈梓暘分析到,在申请的过程中,其实最重要的有三项要求:一是要有国外知名大学教授的推荐信、二是科研经历、三是数学背景。而这三项要求在沈梓暘面前全都迎刃而解。在合作撰写论文过程中,沈梓暘已经和国外知名大学教授有了交流与沟通,对方也很清楚他的学术水平,所以很乐意为他写推荐信。同时在校期间发表的两篇国际知名期刊的论文以及自高中以来就是强项的数学,这一切都完美契合了申请博士项目的要求。在顺利录取之后,沈梓暘并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而歇息,而新冠肺炎疫情让他有更多的时间在家里学习和研究。近半年来,他每天会花十个小时时间用于学习和研究,一边尽快完成手头的数篇工作论文,一边继续学习数学,为博士阶段的学习与研究做准备。沈梓暘说,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博士需要读六年,第一年的课程数量多、难度大、要求高,只有现在做好更充分的准备,才能尽快适应哥伦比亚大学博士阶段的学习。沈梓暘大学期间的故事临近尾声,采访最后,沈梓暘真诚地说道:“十分感谢母校经济学实验班为我们创造了学习和研究的良好氛围,老师们的悉心教导对我也受益匪浅。我相信,母校培养的学生不仅是外语好、专业精、上手快,将来会有更多的同学会在科学研究方面崭露头角。”来源: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采访:凌睿 排版:彭飞 审定:陈文樑策划:新闻中心 SUIBE海鸥通讯社

大明星

太难了,2019年华为在清华浙大上交招聘了1075人,本科生不足100

岁末年初,国内各大高校对2019年人才培养质量进行了总结,截止目前,C9高校中清华北大浙大上交南大哈工大西安交通大学等名校分别发布了2019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名校就业质量稳定对于这些顶尖名校来说,就业质量非常稳定,就业特点也非常显著:就业率高,基本维持在95%以上,绝大部分保持在98%左右;深造率高,如清华国内外总体深造率为80.5%;北京大学总体深造率为73.52%;整体就业质量高,就业去向多为国企或行业顶尖的民营企业,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等也是重要的就业单位;深造学校多为国内外名校,C9高校的深造去向多为世界排名前100的高校。名校研究生已成就业主力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发现另外一个问题:硕士研究生已经成为直接就业的主体。同样以以上几所高校的就业质量报告为例,企业在C9高校中招聘的人员主要为是硕博研究生,本科生直接进入优质就业单位的比例少之又少。就以招收人数最多的华为为例,2019年华为在清华一共招收189人,其中本科生2人;在浙大招收550人,本科生只有64人;在上海交通大学招收336人,其中本科生只有17人。2019年华为在这三所名校共招收1075人,其中本科生不足十分之一,只有83人。清华大学2019年部分就业情况相关企业在名校的招聘人数不多,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以C9高校的国内名校本科毕业生深造率高,清华北大自然不必说,即便是深造率相对较低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的深造率都在60%以上。也就是说,名校里直接就业的部分同学基数相对较少,且相当一部分同学选择了灵活就业或者自主创业。以清华大学为例,直接就业人数比例为17.3%,其中灵活就业比例就高达11.8%,签订三方就业协议的比例只有5.4%。浙江大学2019年部分就业情况第二个原因是名校的研究生毕业人数更多,直接就业的人数也更多。大部分名校研究生毕业人数基本超过了本科生毕业人数,且绝大部分会选择直接就业,比如清华大学2019年本科毕业生2917人,占毕业生比例为42.7%,硕博研究生一共3994人;北京大学本科毕业生2726人,占比为34.91%;硕士研究生3730人,博士研究生1352人。此消彼长,企业单位在名校里招聘时硕士研究生以上的可选基数相对要大得多。上海交通大学2019年部分就业情况普通院校本科生就业压力更大华为公司只是其中一个代表,从上述的表中可以看出,绝大部分企业招聘的人员中,本科生都只是极少数,甚至不少单位都没有招聘或没有挑到合适的本科生。面临这样的就业环境,对于普通院校的同学来说,就会倍感压力。一方面普通院校的同学能够选择的机会本身就相对较少,诸如华为阿里腾讯等企业本身门槛较高(学校门槛高,学历要求高),政府机关,事业单位,高校等单位对学历的要求更高,很多时候让普通院校的同学感受到可望而不可及。另一方面普通院校的同学考研之路也越来越难,一方面名校保研的比例越来越高,比如北京大学2019年有20个专业推免生比例为100%;另一方面,考研的人数越来越多,二次考研的人也越来越多,2020年考研人数341万,考研人数连续第二年增长超过50万,但研究生录取比例并不会大幅提高,也就是说考研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考名校的几率也越来越低。努力学习不光是为了就业,还为了将来有更多选择据教育部估计,2020届高校毕业生将达到874万人,而名校的毕业生只是极少部分,90%上的毕业生都来自普通院校,为了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普通院校的同学不得不选择继续考研深造,因此也就形成了以就业为驱动的考研热潮。据2019年7月中国青年报发起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有68.4%的网友认为“为了提升学历好找工作”是考研的目标,18.9%的网友将“不想进入社会工作”作为考研目的,而仅有8.7%的网友将“继续深造做学术研究”作为考研目的。而参与调研的人数为15.6万人,可以说非常具有代表性。当然,招聘的企业不是只有华为等名企,毕业于普通高校的同学也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跟考研一样,环境好,待遇好的优质岗位必然要求高,竞争也最激烈,重要的是摆正心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定好心理预期,不盲目追求名企。想要有更多好的选择,更重要的是大学期间要努力提升自己,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读研深造是大势所趋,可能的情况下还是尽早准备吧。

赫克托

2019考研竞争激烈,2020考研会更难么?这个真有可能

一个周期的结束,就意味着一个新的周期的开始。2019年考研已经进入复试调剂的收尾阶段,今年国家线普遍上涨,考取难度大增等情况让很多考生措手不及。200余万考生,不得不接受考研失利,来年再战抑或就业的选择。对于准备2020年考研的应届同学来说,同样面临着这样的抑或:2020年考研的难度会不会进一步上升,自己该如何选择,又如何来准备。2019年国家线全面上涨并非偶然虽然2019年号称已是最近几年考研难度最高的一年,但短期内,预计考研的难度会有所上升,单从报录比的变化趋势来看,2020年预计竞争会更激烈,考研难度将进一步增加。首先报考人数大幅增加,从2018年的238万陡增至290万,增幅高达21.8%。主要原因在于目前的就业形势,很多工作对学历的门槛设置较高,而且本科和研究生在待遇和未来发展方面有较大区别。本科生特别是很多普通院校的本科生就业难,迫使相当数量的本科生选择考研,近几年内,这样的趋势将进一步加强。其次,录取比例进一步缩小。主要有两个原因,虽然教育部规定各高校接收推免生不得超过方面计划招生人数50%,但对具体专业没有限制。很多高校,特别是层次越高的高校,根本就不会缺生源,所以很多高校较为流行的做法是热门专业,特色专业大部分甚至全部招生计划都给了推免生,这缩小了考研同学的录取比例。这些高校往往会把全校的调剂名额都集中在一两个招生相对困难的冷门专业,当然这也是希望考名校的同学可以捡漏了地方。二是报考人数增加快,但是扩招的比例并不高。第三,死磕考研的人越来越多。通过2019年报考数据可以发现,290万考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二战甚至三战的考生,有考研名师称达到了47.8%,不管数据是否完全准确,往届生考研的人越来越多是个事实。一是源于家庭的支持,没有太大的经济负担;二是一战考研失败后,这部分同学失去了就业的最好机会,就此就业没有优势也不甘心,所以很多人把考研从可选项变成了必选项。这部分同学由于时间充足,战斗经验丰富,所以在考研这件事情上,战斗力也特别强,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考研的难度。2019年高分考生井喷就是最好的说明。2020年就业压力可能更大201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会达到834万,较2018年增加14万,再创历史新高,同时,国外留学回国人数逐年增加,有媒体预测2019年将会有900万总量新增高校就业人口,在就业门槛提高,就业压力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考研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研究生扩招的幅度不及报考人数增加幅度从2019年各高校公布的招生计划来看,大部分高校有一定程度的扩招,且据媒体报道,2018年全国新增硕博点3000多个,这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报考人数增加带来的难度,但从扩招的幅度来看,目前还明显跟不上报考人数增加的幅度。理性选择,冷眼看考研报考研究生人数的大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就业期待的提高。在高等教育普及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情况下,大学毕业生不仅仅满足于找一份工作,而是找一份好的职业。正因为这样的心理驱动,加之部分大学生在大学里所学有限,浪费了时间,造成了就业难的现状。就业难不仅仅是因为门槛高,还因为较多大学生往往达不到企业要求的门槛。在大学阶段错过了发展提升自我的机会,很多人把希望寄托于考研,说是为了就业,实则也是在逃避就业。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看不清能力和文凭的关系。这样的现状,很大程度上也催生了企业就业门槛的提高。“让适合科研的人去读研”。就业结构的失衡,导致考研热度持续不减,但并非所有人都适合或者愿意做研究,研究生文凭对很多同学来说确实就是一个就业的砝码。所以2019年考研还曾现出两个明显的变化:扎堆报考名校的人多,专业硕士考取难度大增。报考的人数多,复试分数线上涨幅度大,复试分数线超高。所以在选择是否考研,如何选择考研的时候,要考虑就业的现实问题,也要遵循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盲目报考不但可能成为充当分母的角色,还可能导致自己错过好的就业机会,把自己路越走越窄,正所谓考得好不如选的好,做好信息收集和分析工作,明确目标和方向,比集中精力对付考试也许会更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