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硕士联合培养工作站正式落户青松岭乡九年一贯制学校,并举行揭牌仪式。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研究生院书记徐志伟、院长周润智、副县长王瑞英出席活动。据了解,通过省国土资源厅财务审计处处长、青松岭乡扶贫第一书记孙宇的牵线搭桥,沈阳师范大学将青松岭乡九年一贯制学校设为教育硕士定点实习学校。2018年9月,沈师选拔了4名思想过硬、成绩优异的研究生到青松岭学校进行顶岗实习,拉开了我县乡村学校与高等师范院校对口合作的帷幕。沈阳师范大学研究生 王淼作为一名顶岗实习的大学生,我很庆幸能有这样的机会更早的接触学生,了解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现状,通过三个月的实习生活,有收获、有快乐,也更加坚定了我想成为一名人民教师的理想。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硕士联合培养工作站设立后,双方学校将建立起长期的人才培养机制,这也为青松岭乡九年一贯制学校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青松岭乡九年一贯制学校校长辛景超沈阳师范大学在我校建立教育硕士培养工作站,让即将毕业的硕士研究生来我校顶岗实习,一方面弥补了我校师资力量的不足,同时也把最先进的教育理念带到了我们学校,这一实践基地的建立,对我校今后的教育教学发展将会起到极大地推动作用。记者/赵飞 李龙军图文编辑/张宁宁
近日,沈阳师范大学官网发布了最新的2021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招生专业目录和考试大纲。2021年,沈阳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英语专业分为全日制与非全日制招生。2021年专业目录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1)2021年沈阳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英语专业的拟招生人数有了明显变化,21年全日制拟招40人,非全拟招24人,而20年全日制拟招30人,非全日制拟招23人,扩招趋势明显。(2)2021年沈阳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英语专业课二的考试科目完全变了,由20年“827英语语言教学”改为了21年“820教育政策与法规”,因而专业课二初试的参考书目也完全变了,只考一本杨颖秀主编的《教育法学》。备考建议21年专业课二参考书目与20年专业课二参考书目相比,参考书目是完全变了,只考一本杨颖秀主编的《教育法学》。这是沈阳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英语第一年考察杨颖秀的《教育法学》,相信很多同学对《教育法学》的内容都是很陌生的。现在距离21考研也只剩最后90天了,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提高自己复习效率才是最重要的!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教育法学》的内容,优加针对《教育法学》开设了相应的课程,对沈阳师范大学820课程和资料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直接向学姐咨询哟~几点建议:1、紧张,但切莫慌张。沈阳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英语参考书目的突然大变,紧张是肯定的,毕竟变动真的很大。但没有必要慌张,因为最起码跟你考同一个专业的其他同学也面临的同样问题,大家的起跑线还是相同的。2、重新购买新的教材,调整自己的复习规划和方向。既然沈阳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英语专业课二的参考书目已变,当务之急是重新购买好新的参考书目。在参考书目到手之前可以先复习其他的考试科目,千万不要因为参考书目的突变而放松自己的复习。在参考书目到手之后,重新制定好自己的每日复习计划,适当延长用在专业课二上的复习时间。建议把专业课二学习放在一天中学习效率最高的时间来进行,毕竟专业课二是与竞争对手拉开差距的关键。3、锲而不舍,坚定信心。沈阳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英语专业更换参考书目的目的并非为难考生,更多的是为了考察学生的能力。有时不失为是一件好事,心理接受能力较差的对手也许此时已经退出了竞技场。每年都有同学反馈,专业课换了参考书目,好多人怕了不敢考,自己坚持下来,最终考上了。事实上,你不坚持,就一定有人会坚持下来,而这个人凭什么不能是你呢?相信自己,不要轻言放弃,调整好自己的复习心态,努力向着自己目标前进吧,加油!
沈阳师范大学隶属辽宁省人民政府,始建于1951年,前身为东北教育学院,1953年更名为沈阳师范学院,是当时东北地区创办最早的两所本科师范院校之一。1965年更名为辽宁第一师范学院,1978年恢复沈阳师范学院校名。2000年,学校成功换建新校园,为学校事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2002年,辽宁省政府决定并经教育部批准,沈阳师范学院与辽宁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沈阳师范大学。根据 沈阳师范大学2021年拟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学生名单:最终确定114名同学具备我校2021年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保研率2.4%。保研有点困难,1个40人的专业/班级,按比例名额分配仅1人。考研可以从大三才开始准备,但要走保研之路,大一就要开始规划,绩点需始终保持学院前2.4%!保研率虽然不高,但只要努力,结果都不会差!2021届部分同学保研去向:数据来自:博雅数据库,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处理
大家好!我是向上好青年!师范类院校几乎每年都是报考的一大热门选择,就业前景也很看好,为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每个省份甚至越来越多地市都设置了师范类院校。就东北来说,比较有名的也很多,诸如东北师范大学,它的综合排名靠前,实力强劲,是很多考生青睐的目标院校。但考虑到分数线较高,对很多成绩一般的考生可能不太适合。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东三省省会的这三所院校,分别是哈尔滨师范大学,长春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总体性价比都不错,就业前景也很好!仅供大家参考!哈尔滨师范大学:(1)院校简介:哈尔滨师范大学简称哈师大,位于中国冰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是一所公立省属综合性普通本科高等学校,为黑龙江省属重点大学。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重点建设高校,也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院校。(2)校区建设:截至2017年5月,哈尔滨师范大学有江南、江北两个校区,占地面积34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0余万平方米;设有25个学院(部),80个本科专业;有教职工29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800余人。(3)主要院系研究生学院、文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法学院、政治与行政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经济学院、管理学院等长春师范大学:(1)院校简介:长春师范大学坐落于美丽的北国春城——长春,是吉林省重要的基础教育、学前教育师资以及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基地。是具有博士学位授权点的省属师范大学,更是一所拥有悠久办学历史和光荣革命传统的高等学府!(2)校区建设:学校设有74个本科专业,覆盖文学、理学、历史学、教育学、管理学、法学、工学、艺术学、经济学九个学科门类。教职工15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2万余人,目前面向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学校设有20个教学单位、14个研究所沈阳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简称沈师大,于1951年始建,位于辽宁省沈阳市。由辽宁省人民政府举办并主管,是一所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九大门类的多科性大学。学科建设:学校现有26个二级学院和23个校属馆、部、中心、研究所及附属机构。现有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1个、省级重大科技平台1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重点实验室11个、重点研究基地26个、创新团队10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24个,专业学位授权点11个,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12项。总的来说,这三所师范类院校中哈尔滨师范大学的综合实力更高,长春师范大学的实力相对较弱。但三所学校都在稳步发展中,学科实力也是有目共睹的!硕士点也在逐年增加,不管是高考报考还是考研选院校,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我是向上好青年!干货都在字里行间!
“院校没选好,天天像高考”“学校选得好,高分不白考”对于打算学科英语考研的你来说,选择院校真的太重要了。只有选择一个合理的考研目标,后面的一切努力才有意义。不过,择校基本已成为大家最头疼的问题。今天优加考研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沈阳师范大学学科英语考研的考试情况,希望对2021学科英语考研人择校有所帮助。一、院校介绍沈阳师范大学隶属辽宁省人民政府,始建于1951年,前身为东北教育学院。1953年,更名为沈阳师范学院,是当时东北地区创办最早的两所本科师范院校之一。学校1965年更名为辽宁第一师范学院,1978年恢复沈阳师范学院校名,2002年省政府决定并经教育部批准,沈阳师范学院与辽宁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沈阳师范大学。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育政策,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进入新世纪以来,学校审时度势,更新办学理念与思想,坚持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与市场经济规律相结合,运用级差地租原理,成功建设新校园,从根本上解决学校发展空间瓶颈,创建享誉全国的异地资产置换的“沈师模式”;学校适时转变学校发展战略重心,实现从外延扩展向内涵建设的重大转变,并通过不断深化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提高办学质量,凝练办学特色,探索出一条内涵式发展的新路。总之,沈阳师范大学是教育部首批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而且沈阳师范大学的学科英语是不排斥跨考的,非英语专业的同学也可以报考沈阳师范大学。二、历年招生情况大家应该会比较关注招生的情况,那这里我给大家详细列一下!1、招生方向及计划招生人数沈阳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英语)招生单位是教育硕士研究生院,2020年沈阳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英语)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招生,全日制学科教学(英语)拟招生人数为30人,非全日制学科教学(英语)拟招生人数为23人,具体的招生目录如下:2、历年分数线及录取情况三、考试科目及参考书目1、考试科目1)初试科目沈阳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英语)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初试科目都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33】教育综合;【827】英语语言教学。2)复试科目沈阳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英语)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复试科目都为英美文化,同等学力加试翻译和写作。2、专业课参考书单四、收费标准及奖助学金政策1、学制及学费沈阳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英语)专硕全日制学制为2年,学费为7000元/年;学科教学(英语)专硕非全日制学制为3年,学费为10000元/年。2、奖助体系沈阳师范大学奖助学金体系主要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学业奖学金、其他专项奖励等等。1)国家奖学金: 2 万元/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每年评选一次。2)国家助学金:6000元/年3)学业奖学金:二、三年级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设置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四个类别;一年级研究生奖学金设置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三个类别。A、二、三年级学业奖学金按二、三年级全日制研究生50%的比例予以奖励。B、一年级研究生奖学金按一年级全日制研究生50%的比例予以奖励,依据评定条件确定。研究生学业奖学金每学年评审一次,并将研究生获得学业奖学金情况记入学生学籍档案。4)其他专项奖励A、优秀科研成果奖励:奖励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科研竞赛获奖的研究生。B、创新基金:资助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C、单项奖学金:省级、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励,以及考取博士研究生等奖励。注:上述奖助政策仅面向全日制研究生执行,非全日制研究生不享受相关奖助政策。
2020考研初试已经结束了,不知道大家考得怎么样呢?初试结束之后,复试也不远了。大家都知道考研初试很重要,但是考研复试也是关系到考研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有心的宝宝们可以现在开始关注或搜集一些关于自己院校的复试信息哦~今天优加考研小编就给大家讲讲沈阳师范大学学科英语考研的复试情况,不过由于20年相关细则还未公布,所以以19年的复试情况为基础,作为参考,希望对20年进入沈阳师范大学学科英语考研复试的同学有所帮助。一、复试人选的确定(一)初试成绩符合《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中对A类考生要求的第一志愿各专业考生,按照招生计划和初试总分从高分到低分排序的原则,确定复试人选。(二)调剂考生(部分专业招收校内调剂和校外调剂考生,所有调剂考生必须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通过“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申请且已接受我校的复试通知后方可参加复试)。调剂工作由各培养单位负责,所在学院由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与相应学科点导师,根据初试分数、学科专业背景等方面综合选拔调剂考生,最终确定复试资格。(三)各专业复试原则上采取差额形式,差额比例不低于120%(生源不足除外)。对部分符合教育部复试基本分数线的考生人数较多或较少的专业,经各学院(部、所)申请复试比例可适当予以调整。二、复试资格审核参加复试的考生须按要求提供以下材料:(一)非应届生:应提供有效身份证件、毕业证、学位证的原件及复印件1份(学信网查询不到学历信息者,须提供教育部出具的学历认证报告)。(二)应届生:应提供有效身份证件、学生证、所在学校出具的应届本科毕业生证明原件及复印件1份(本校应届生持校园卡或学生证即可,不需开具应届生证明)。(三)初试准考证原件(参加考试时务必携带准考证和身份证,二者缺一不可,否则不准参加复试。(四)可提供大学期间成绩单、获奖证明或发表的学术材料等。(五)须携带的其他材料:1.近期免冠1寸照片1张(需贴在体检表上)。2.政审材料(附件一,填写后加盖组织部门公章。应届生由学校所在学院负责;往届生由工作单位或户口所在社区负责)。3.《沈阳师范大学2019年定向培养研究生信息登记表》(附件二)(仅限报考类别为“非定向”,录取时需更改为“定向”的考生填报。即有工作的考生,录取时不能转交人事档案且初试报考类别为“非定向[代码:11]”填写此表。不区分学习形式,即“全日制”和“非全日制”考生如需更改为“定向”均需提交)。在资格审查中发现考生不符合报考条件或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将取消其复试资格。复试(加试)中体检、食宿、交通等费用自理。三、复试内容复试由笔试+面试组成。(一)笔试(50分)1.专业笔试,满分为50分,时间为180分钟。2.同等学力考生加试,加试科目为所报考专业本科阶段主干课程2门,且科目不得与初试科目相同。每科考试时间180分钟,满分100分。注:需“同等学力加试”的考生:①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满2年的考生(计算截止日期为2019年9月1日);②本科结业生;③成人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④复试时尚未取得本科毕业证书的自考和网络教育考生;已取得本科毕业证书者,经我校研招办审核通过后可不加试。(二)面试(50分)面试包括专业面试和外语听说能力测试两部分。1.专业面试,满分为30分,其中包括部分专业对考生的实践(实验)能力考核,各培养单位可根据各自专业特点选择笔答、口答或具体操作等相应的形式。(1)专业面试内容:①专业素质和能力a.大学阶段学习情况及成绩; b.考生对本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掌握程度,利用所学理论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本学科发展动态的了解以及在本专业领域发展的潜力;c.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②综合素质和能力a.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尤其要加强对考生诚信评判;b.本学科(专业)以外的学习、科研、社会实践(学生工作、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等)或实际工作表现等方面的情况;c.事业心、责任感、纪律性、协作性和心理健康情况(各院部可结合本单位情况,对考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d.人文素养、举止、表达和礼仪等。(2)专业面试要求:①每位考生时间一般不少于20分钟。②每个复试小组应对每位考生的作答情况进行现场记录,必须全程录音录像,并存档备查,备存时限为一年。③同一学科(专业)各复试小组的面试方式、时间、试题难度和成绩评定上应统一标准。2.外语听说能力测试,满分为20分。其中包括外语口语、听力测试各为10分。学科教学(英语)等专业外语口语、听力水平测试语种为英语,由外国语学院组织实施。四、录取(一)复试成绩为复试各方式考核成绩之和,满分为100分。其中:①笔试满分为50分;②面试(专业面试、外语听说测试)满分为50分;(二)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体检及心理健康测试等情况不作量化计入复试成绩,但考核结果不合格者不予录取。除外语听、说能力测试外,其他的考试项目(专业笔试、专业面试、复试总成绩),均以该项满分分值的60%作为及格分数,复试总成绩及单项(专业笔试、专业面试)不及格者不予录取。同等学力考生加试课程的成绩不计入复试总成绩,但不及格者(以该项满分分值的60%作为及格分数)不予录取。(三)考生拟录取总成绩为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按权重(初试成绩的权重为70%,复试成绩的权重为30%)相加之和。考生入学总成绩=初试总成绩÷5×70%+复试成绩×30%。按照考生入学总成绩对考生进行排序,最终确定是否录取。五、2020沈阳师范大学学科英语考研复试2020沈阳师范大学学科英语考研复试科目为英美文化,同等学力加试翻译、写作。1)英美文化A、科目简介本考试主要测试应试者对英美国家的基本情况的了解与掌握,考试范围包括(如地理、历史、文化、政治、经济、教育、宗教、社会生活和文化传统)等方面的知识。要求考生具有良好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回答问题要求主题明确、内容充实、文体得当、行文流畅、语言准确、恰当。考试时间为120分钟。B、考试内容及试卷结构本考试包括两大部分:名词解释和论述题,总分50分。第一部分 名词解释(20分)考试要求:该部分主要考查考生对英美国家各个方面概念性知识的掌握。第二部分 回答问题(30分)考试要求:该部分主要考查考生对英美国家的历史、社会文化概况的了解,并能够结合个人的理解进行阐述。答题和计分:要求考生在答题纸作答,字迹清晰,书写工整。C、参考书目英美文化基础教程,朱永涛,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1年11月2)翻译A、科目简介本考试重点考查同等学力考生的英汉双语综合应用能力,包括英语词汇量、语法知识、理解能力以及英汉两种语言转换的基本能力和技能。同时也要求考生对中西文化、政治、经济、科技、法律等方面的背景知识的掌握。考试时间为180分钟。B、考试内容及试卷结构本考试包括两大部分:词语(短语)翻译、句子翻译和篇章翻译。总分100分。第一部分句子翻译(总分40分)考试要求:该部分考查考生对英汉语习惯用法及句式的翻译。要求考生较为准确地翻译题中的汉/英习语、谚语或句子。1、英译汉:10个句子,每个2分,计20分。2、汉译英:10个句子,每个2分,计20分。第二部分 篇章翻译(总分60分)考试要求:要求应试者具备英汉互译的基本技巧和能力,能在不借助词典的情况下,把一般性题材的文章段落进行英汉互译,要求能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语句通顺,用词基本正确,无重大语言错误。1、英译汉:一篇文章,约500字左右,计30分。2、汉译英:一篇文章,约500字左右,计30分。答题和计分:要求考生在答题纸作答,字迹清晰,书写工整。C、参考书目1、《新编汉英翻译教程》(第2版),陈宏薇,李亚丹,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3。2、《新编英汉翻译教程》(第2版),孙致礼,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3年。3、《实用翻译教程》(第三版),刘季春,中山大学出版社,2016。3)写作A、科目简介本考试重点考查同等学力考生的英语语言书面表达能力,其中牵涉到英语词汇量、语法知识、以及篇章组织能力。要求考生应能用英文写作不同类型的应用文,包括私人和公务信函、备忘录、报告等,以及一般描述性、叙述性、说明性或议论性的文章。写作时考生应能做到语法、拼写、标点正确,用词恰当,遵循文章的特定文体格式,合理组织文章结构,使其内容统一、连贯,并根据写作目的和特定作者,恰当选用语域。考试时间为180分钟。B、考试内容及试卷结构本考试包括三大部分:写作逻辑题、应用文写作和议论文写作。总分100分。第一部分写作逻辑题(20分)考试要求:该部分主要考查考生对文章中语义逻辑关系的理解和判别能力。要求考生对已经被打乱语序的段落进行重新逻辑排序。共两个段落,每个段落5个选择,共10个,每个2分,共20分。第二部分 应用文写作(30分)考试要求:该部分主要考查考生的英文应用文写作能力,要求考生根据所提供的写作指示,完成一篇200字左右的应用文写作任务。要求格式正确,文章内容切题、丰富,文章通顺,表达清楚,句型多语法正确。用词得体、恰当、丰富,句法结构正确。共1题,计30分。第三部分 议论文写作(50分)考试要求:该部分主要考查考生使用书面英语表达思想和见解的基本能力。要求考生能够根据所给写作指示完成一篇450字左右写作任务。要求所写文章应切合主题,正确表达思想,意义连贯,条理清楚,结构严谨,语言通顺恰当,无重大错误。共1题计50分。答题和计分:要求考生在答题纸作答,字迹清晰,书写工整。C、参考书目1、《美国大学英语写作》 (第九版),John Langan,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2、《实用写作》(第9版),Edward P.Bailey,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六、复试时间安排注意事项1、提前预定车票、机票2、提前预定酒店(最好在学校附近)3、带上一些专业书4、利用空余时间复习七、复试备考建议1、面试不要紧张,注意礼貌2、要针对自己报考专业读一些专业书籍3、英语注重发音4、了解本专业内的导师5、在假期多练习口语八、优加模拟复试现场
原创排版:小熊讲文化#辽宁#根据大学生必备网整理出的辽宁师范类大学排名,排名第一的是沈阳师范大学,排名第二的是辽宁师范大学,排名第三的是鞍山师范学院,以下就是三所学校的详细信息了,供大家参考。沈阳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简称:沈师大,于1951年始建,位于辽宁省沈阳市,学校占地面积123万平方米,设有26个二级学院、本科专业77个,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9大学科,有全日制本科生18525人,有专任教师1289人,已形成了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协调发展的育人体系。知名校友:巩汉林、郑国民、孙郁、于洋、王文杰等等。辽宁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简称“辽师大”,建于1951年9月,位于辽宁省大连市,学校拥有黄河路、西山湖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100亩,设有21个学院,60个在招本科专业,有教职工1866人,普通本科在校生13000余人,硕士、博士在校生5800余人,先后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20余万名合格人才,现已成为辽宁省最大的、起示范带头作用的教师教育中心。知名校友:曾维、杨建军、陈雍等等。鞍山师范学院鞍山师范学院,位于有“钢铁之都”之称的辽宁省鞍山市,始建于1958年,学校现有3个校区,占地面积75万平方米,设有16个二级学院、有全日制本科专业51个、高职专业28个,有教职员工1133人,各类在校生总数18239人,自建校以来为社会发展培养了近10万名优秀毕业生,已形成了研究生教育、本科生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留学生教育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以上就是三所学校的详细信息了,本文资料全部来自网络和学校官网,如有精彩内容需要补充的,欢迎在文章下方留言评论!
我的考研之路是从2017年四月开始的,那时的我是一名大三的学生,我的本科专业是英语,由于想换一个专业读研究生,所以就选择了心理学方向的专业。考研,主要是有两个目的,第一个就是想改变学历,因为我的本科是一所三本院校,所以我想通过考研来提升我的学识和能力。第二个目的就是未来并不是太想从事有关本科专业的工作,而与心理学相关的工作有很多,比如学生学习,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人力资源,人工智能,用户体验等等,这些工作也都是我比较喜欢又很想从事的方向,所以我选择了心理学作为我的研究生专业。第一年从备考到考试只有九个月的时间,又是跨考生,没有系统的学习过心理学的知识,再加上我们大四上学期一整个学期都要上课,所以以总分217,专业课121的分数落榜,但我并没有因此垂头丧气,因为我知道自己准备的远远不够。于是我决定二战,大学毕业以后,我每天去市图书馆的自习室学习,由于有了第一年的备考经验,所以学起来也比第一年轻松了许多,但是很遗憾,最后以总分319的分数(国家线A区325)无缘复试。虽然又一次落榜,但是并没有灰心,因为确实有的知识掌握得不扎实,比如,发展的那道30分的论述答跑题了。于是,我收拾好心情再出发,2018年四月准备继续考研,这一次,我报了心理学考研机构--勤思教育,每天跟着网课来学习,讲课的很多老师都是大学的心理学老师,有天津师范的,西南大学的,华东师范的等等,老师们帮助梳理知识点,每一节课自己也整理好笔记,所以基础打得很牢固,后期自己三轮复习的时候,勤思又给提供了知识点串讲大通关和历年经典题目的讲解与分析,再加上自己把每章节真题、练习题都仔细认真的做了两遍,又把近五年真题刷了三遍,以确保没有知识空白点,所以这一次以总分395分(专业课266分)顺利通过初试,所以我非常感谢自己这一年来的付出和勤思教育的帮助,在准备复试的时候,课程顾问小姐姐还提供了许多复试资料,万分感谢。在专业课复习过程中,我是这样安排时间的,首先先把专业课必看书认真的看一遍,然后再看视频听老师讲解,并做好笔记,大约需要四个月,但是不要着急,因为基础很重要。然后集中做分章节题目(只做选择题就行),真题加练习题,知识点不会的记得翻书看笔记。题目全做完了以后,再回过头来做一遍,所以分章节真题要认真仔细的做两遍才行。然后就该做历年真题了,做的不一定要多,但一定弄懂吃透,由于这些题以前做过,所以做的时候会比较熟悉,但是依然有不明白的,所以要把这些题巩固,还有就是简答论述,一定要掐时间,然后认真对照答案或者笔记。真题一定要做到三遍,把里面包含的知识点全部消化,因为真题的知识点都是重要的,重要的知识点会重复出,不重要的,当然考试遇到也不会影响你拿高分,所以真题要重视。最后留一到两个月背诵大题,不求一次背会,要记得反复背,并合理安排时间。对于公共课,首先英语,先有一本单词书,计划每天要背多少单词,然后要一直背到考研那天,然后做题,把每套真题也要仔仔细细做三遍,并且把不会的单词和词组整理到笔记本上,也要天天背诵。真题不在多 ,15到20套就足够了。然后是政治,政治一定要早点做准备,最好就是从要考研的那天起,每天拿出一到两个点来学习政治。政治我是听徐涛的视频,并结合着肖秀荣的练习题进行复习的,最后肖四肖八一定认真做,肖四的大题尽全力背诵,考场上用得到,肖八的大题看个人的情况。最后我想对学弟学妹们说,考研也许是改变我们命运的一大捷径,同时也是历练自己,无论成功与失败,都会在我们人生中留下浓墨淡彩的一笔,还有就是,也不用天天把自己困在图书馆,每周拿出一天的时间给自己放松,我认为这对我们备考也很重要。坚持到最后,胜利终是你。学弟学妹们,考研加油!本文是勤思2020年考研成功学员经验,分享给备战考研的同学参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禁止违法使用。
红地毯上矗立着一张大大的“录取通知书”,凡是前来报到的新生,都可以在这巨大的录取通知书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和专业;还有的新生已经被标记为不同的化学元素,就等一一被填入化学元素周期表。9月1日,沈阳师范大学各个学院开始逐步迎接新生,而为了让新生们更好的开启大学生活,沈师各学院可谓花样百出。新闻与传播学院新生报到处,一个巨大的、红色的录取通知书格外的显眼。登记成功的大一新生,都可以亲手在录取通知书上写上自己的名字和专业,并有专门的摄影师拍照留念;在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报名处,一面签名墙已经被报道的新生们写满。“愿有前程可奔赴”“以梦为马、以笔为缰,实现梦想”“我可是拿奖学金的男人”“闯出自己的繁华”数学院的新生们纷纷写下的入学誓言,憧憬着自己的大学生活。化学化工学院的学长学姐们则早早的把今年100多名新生编成了对应了118个化学元素,并在报到处设置了化学元素周期表,周期表上写着“新晋元素来报到,相‘氢’相‘砹’一家人”。就等着新生报到后,把他们一一填入周期表。“我们昨天就准备好了小相框,今天新生带来自己的照片,放在我们的相框里,然后就纳入元素表了。”化学化工学院迎新的同学介绍。此外,他们也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亲手做了小香皂和唇膏,送给每一位新生。除了各级学院,学校的社团也为纳新放出了大招。“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同学拿出了他们亲手制作的动物标本,有红嘴蓝鹊、鳄龟,还有各种昆虫标本。霸王龙、三角龙、翼龙等辽宁古生物博物馆的展品则被辽宁古生物博物馆志愿者协会的同学们摆上桌子吸引新生。“我们协会的成员主要是在博物馆里进行讲解服务,为参观的游客进行简单的科普,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让古生物这个比较小众的领域更多的被大家了解。”据了解,今年沈师面向全国共招收硕士研究生和全日制本科生6048人。其中,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060人,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94人;本科生4794人,其中,普通类专业录取3310人,占录取总人数69%。文科专业录取1307人,普通理科专业录取2003人;艺术类专业录取738人,占录取总人数15%;体育类专业录取83人,占录取总人数2%;其他类专业录取663人,占录取总人数14%。普通本科投档分数文科547分(合作办学490分),理科542分(合作办学453分),文理科分别高出辽宁省本科控制线(省线文科461分,理科368分)分数86分(合作办学29分)和184分(合作办学95分)。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胡婷婷 编辑徐曼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胡婷婷 编辑徐曼
邬大光,1957年生,辽宁人,教授,博士生导师。1990年厦门大学博士毕业,是我国培养的首批高等教育学博士。曾任厦门大学教务处长、副校长;现任厦门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厦门大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兼任第七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等。2019年5月6日,受聘为兰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院长。大学发展与国家命运同行并进陈志文:您是1977年高考、1978年入学的大学生,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您如何看待这40多年来高等教育的发展?邬大光:关于这个话题,我想到了最近刚刚完成的一篇长文,题目就叫《什么是好大学》[1],该文已经在学术期刊《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8年第四期发表。在这篇文章中,我回顾了自己40年来在不同阶段对大学认识的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份的变化、阅历的增多,实际上我对大学的认识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在不同阶段对大学的理解与认识也是不同的,它是一个“进化”的过程。我是以知青身份考入大学的,有从“地狱”到“天堂”的感觉,回想起来,在知青时期看大学是“期待的多,真正了解的少”。1977年恢复高考,1978年初入学,我就读于辽宁第一师范学院(现沈阳师范大学,简称沈师)。那时在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人眼里,大学应该没有太大的好坏之分。如果在参加高考时,问我什么是好大学,答案一定是所有的大学都好,能上大学就是“好”。我读本科时,沈师的硬件跟今天比较相差甚远,不可同日而语。当时沈师的整体条件略好于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但大家读书学习的劲头十足,从未抱怨过艰苦简陋的读书环境,思想的火花在穷屋陋室熠熠生辉,每个人都过得十分充实,积极向上,是属于那个年代不可复制的快乐与美好。1985年,我考入沈师成为了一名硕士研究生,进入了教育学研究领域。当时沈师的教育学科,在全国都有较大的名气,有几位在全国知名度很高的学者,乃至于当时北师大、华东师大的研究生访学,沈师都是他们的一站。1986年秋,我第一次跟随导师访学,由东到西,从南至北,走访了中国七、八所大学,有兰州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等。此行走访的大学,除了校园大一些之外,并没有强烈感觉到这些学校与沈师之间有多大差别。1987年9月,我考入厦门大学,成为一名博士研究生。来到厦大,就被她的美丽校园震惊了,临窗听涛凭栏观浪,长空湛蓝闲云淡淡,彷佛世外桃源,绝佳的读书圣地。那时有一种强烈的感觉,原来就读的沈师根本不叫“大学”,不像“大学”,厦大才是真正的“大学”。以至于在后来很长一段时间,羞于说自己毕业于沈师。厦门大学尤其在读博的日子里,有了更多机会跟随潘懋元老师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水平大学,有幸结识了国内许多的教育学大家。正是在这样的学术熏陶中,我对不同大学、不同教师的水准有了基本判断。当然,毕业参加工作之后,随着阅历的增加,我对大学的认识又发生了变化。1994年10月份,在“香港大学毕业同学会奖学金基金”的资助下,到香港中文大学做访问学者,该校的书院制、导师制、学分制、讲习教授制、通识教育、毕业典礼穿学位服拨流苏等,许多做法令我耳目一新,几乎都是第一次看到,从书本中来到了眼前。在香港访学期间,我做的研究课题是“香港地区大学教师的薪酬研究”。这时才发现,当时香港高校的教师工资居世界第一,香港高校的老师,包括讲师和助教在内,年薪最低的是40万港币左右,高的则可以拿到百万年薪。1995年9月,在“中英政府友好奖学金”项目的支持下,我来到英国利物浦大学(1881年创办,属于英国红砖大学)做访问学者。和香港的大学相比,利物浦大学显得更古老沧桑一些。在利物浦大学教育学院访学期间,英国大学的“Tea Room”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每天上午9-10点和下午3-4点,教师们在“Tea Room”喝茶吃点心,畅聊学术,享受一段美好的“Tea Time”。这个阶段我发现,原来香港及英国的这些好大学这么有钱,以至于当时就有个判断,即“好”大学就是用“钱”堆出来的。1997年我工作调动到了厦门大学,实现了心向往之的好大学之梦。2002年9月,获美国富布莱特基金会的支持,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做了一年访问学者;2003年9月,开始在厦门大学教务处做管理工作;2007年9月走上学校管理岗位,分管本科和研究生的人才培养以及国际交流,既有了许多现实问题的困惑,也有了更多的机会去看世界大学。随着阅历的逐步增多,再加上10余年的管理工作,使我对大学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开始明白“钱”只能堆出大楼之大、校园之大,却难以堆出内在的涵养与文化,大学文化才是一流大学的灵魂所在;好大学既是钱堆出来的,也是长期的历史积淀出来的,更是一代代后人传承下来的。与今天谈的话题也一样,实质上,在我人生的不同阶段,随着年龄、角色、经历、阅历的变化,我对高等教育的看法和判断是完全不一样的,会变得越来越深刻。像我们专门研究高等教育的,得拿显微镜看高等教育的发展,这样才能看得更清楚。陈志文:的确,不同的阶段对大学的理解与感悟是很不一样的,尤其是从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大学本身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邬大光:是的。我认为改革开放取得的成绩是要肯定的,中国经济的改革开放,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所取得的成就与变化令人炫目:快速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后期,毛入学率从1978年的0.4%上升到了2018年的48.1%;在校大学生数世界第一,毕业率世界第一,就业率世界第一,博士生规模世界第一,专业数世界第一;国家教育财政拨款达到了4%,高校生均拨款基本实现了1.2万;恢复了民办(私立)高校,首创了独立学院,引进了中外合作办学,走出了国门办学;几乎每所高校都建了新校区,南方的高校都有了空调,中部的高校都有了暖气,每位教师有间办公室不再是奢望;传统的教研室——系(所)二级管理体制变成了系——学院——学校三级体制;许多城市有了大学城,部分高校有了多校区和异地校区;本科评估、学科评估、专业认证成为常态,外部质量监控开始向内部质量监控转向;加入了华盛顿协议,开始接受国际专业论证;PPT取代了粉笔,慕课翻转课堂智慧教室开始成为新宠;世界各种大学排行榜、学科排行榜、自然指数等,都出现了中国大学的名字,高校和学者对国际标准不再陌生,甚至捻熟……毋庸讳言,过去40年,是中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40年,是巨变的40年。接受高等教育不再是少数人的特权,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享受高等教育发展的红利。但是高等教育走到今天,只讲成绩是不够的。过去的人大多把读大学看成自己的私事,然而就国际经验来看,西方国家都把大学看成是国家建设的一部分。在民族国家崛起的过程中,大学要承担国家和民族崛起的使命和责任,不管是德国的大学还是美国的大学都是如此。谈及我国大学的崛起和今天的现状,不得不提的一个关键起点就是清末民初。那个时候清华大学、厦门大学都把“自强不息”作为校训,南开大学的张伯苓校长也强调自强不息。那时的中国国力孱弱,大学作为国家崛起的一部分都在讲自强不息;这种呐喊不仅仅是张伯苓、陈嘉庚、蔡元培、梅贻琦等人的呐喊,也是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一种民族性呐喊,这种现象在大学中表现的尤为明显。但遗憾的是,在那之后,自强不息的民族性呐喊以及大学精神是越来越弱的。陈志文:其实大学和国家的命运是同行并进的。邬大光:的确,我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历史,也就是一百年余年,我们国家历届政府领导人都在讲,大学如何承担起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我们一直都希望中国大学能够走向世界前列,但是一百年下来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虽然我们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都是跟自己比,跟过去比。而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我们的大学还存在不小的差距。那可能大家会问,究竟到什么时候我们的大学能成为世界最好的大学?在我看来,至少是在中国的大学都平均发展了五十年至一百年左右的时候。当然,把我国大学的时间线拉长之后,我会觉得现在的压力更大、责任更大、使命更大。但这个共识已经有了,当下的核心任务是高等教育要怎么更快更好发展。邬大光 中国教育在线/摄陈志文:实际上您是从历史纵向上看高等教育的发展,我能感受到,从足够长的时间维度来看待高等教育这件事,会有强烈的责任感,因为历史会让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高等教育的不足。邬大光:我很同意你刚才所说的这句话。实际上,当我们把高等教育的历史线拉的更长时,就越能感受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的沧桑与艰难,因此历史责任感也就会更重。比如说,很多大学的校训和校歌都强调砥砺前行、薪火相传、创榛辟莽,如果这些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或者纸上,我是没有多大感觉的。但是当我开始去了解中国高等教育的百年史,尤其是中国高等教育一百年发展历程中的四次大迁徙时,我才理解与感受到原来薪火相传、砥砺前行、辟臻创莽是如此的真实与具体,自强不息又是如此地铿锵有力!中国高等教育的“无根和断裂”陈志文:孔子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们现在有些做教育研究工作的专家并没有一线工作经验,所以研究成果不接地气。您有一线工作经验,还走遍了国内外大学包括重走西南联大。这些经历对您的教育研究有哪些影响?邬大光:这个影响确实很大。谈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起点不管是改革开放也好,或者是拉长到一百年前也好,很多发展中的问题始终没有解决。在这些问题当中,中国高等教育“无根”的特征比较明显,“断裂”的现象也很明显,而“无根和断裂”导致我们对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些常识认识不够,导致我们的高等教育研究也不怎么接地气。什么叫“无根”呢?我们举个例子说明。比如,中国古代的书院没有和中国近代的大学实现“无缝对接”。在中国古代,有那么多的书院,像岳麓书院、嵩山书院、应天书院、白鹿洞书院等等,似乎没有一个和中国的近代大学实现了“无缝对接”。即便现在有些高校为了延长校史,人为地、刻意地去对接学校建校的历史,但这其实是有悖历史的,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因此中国高等教育“无根”最大的表现就是古代书院与近代大学没有对接,这样一来就产生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断裂,这是我在研究中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再接着说第二个词“断裂”。什么叫断裂呢?还是用具体的例子加以说明。在中国,几乎很难找到几所历史连贯的大学,我们的高校有过太多次的分分合合,关、停、并、转,以及大学更名、迁徙等等。我每次走访国内的大学,都会到校史馆看看,这个时候你会发现几乎每个校史馆的历史图解都像迷宫一样,绕来绕去,错综复杂,得仔细考证与认真梳理才能知道它是怎么回事。说到校史,我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有的学校会故意把校史拉长,但也有的学校故意把校史缩短,不过总体来说,拉长校史的高校多,缩短校史的高校少。厦门大学校史馆 图源:网络陈志文:造成高等教育“无根或断裂”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是时代的原因还是其他?邬大光:我认为这个问题要分不同的时期来讲。新中国成立之前,主要原因是外部环境所致。一方面是西方列强的干预,即战争干预,主要因素是抗日战争及内战。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爆发,高等教育的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创伤,虽然文革是中国自己的政治问题,但确实导致了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一次大断裂。我国20世纪中叶以前成立的大学,几乎都是分分合合,合合分分。在中国大学无根且文化断裂的情况下,大学如果要实现短期内地快速发展,就只能跟别人学,跟前苏联学,跟西方学等等。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国际政治背景使然,中国大学只能抛弃美国模式,向苏联学习。陈志文:您怎么评价50年代的苏联模式给中国高等教育带来的影响?邬大光:我认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习苏联模式在特定时期是有显著效果的,但是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学习的时间越长,产生的效果却会越差。实际上,改革开放之后,就没有人再提学习前苏联的高等教育模式了,反而是自觉抑或不自觉地转向了学习欧美国家的高等教育模式。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到今天为止,学习苏联模式学了17年,学习欧美模式学了近40年。但根据我的个人经验,中国高等教育苏联模式的影响期一直延续到了今天。此外,我想说明的一点是,对历史透视和洞察的越多,就越会感受到中国高等教育要想承担起更大的社会、民族的责任,那么它的发展模式、发展路径就要实现进一步的转型。在高等教育研究领域,过去我们一直在讲高校转型,比如说从近代向现代转型,或者从现代向后现代转型等等,但是大多数的研究都很学理,没有结合问题的本质。我认为中国高等教育转型的关键在于大学如何在苏联模式和西方模式的博弈中作出理性的抉择?陈志文:您所说的高等教育苏联模式和西方模式的博弈,具体表现在哪里?邬大光:这是我在参加许多高校本科教学评估中所知晓的。2017年12月份,我在中国某大学评估的资料中看到了一组数据:1953年前后,全国有396个苏联专家,该校占了90多个。因此,该大学的培养方案、教育计划、课程设置、学时学分的计算等基本上都是由当时的苏联专家确定下来的,而中国其他的大学也都在模仿这种模式。在该校评估的时候,我注意到该校今天的组织机构、资源配置方式、管理方式,既有六七十年前苏联模式的影子,也有过去二三十年欧美模式的影子。还有就是,我原来一直以为某些大学的哲学系、数学系等之所以坚持只办系不升院,是缘于对传统文化的坚守。通过这次评估才发现,原来是对苏联模式的坚持。从这个现象可以看出,在今天中国大学发展的历程中,确实存在苏联模式和西方模式博弈的现象。陈志文:苏联模式实际上也是大学的一种基因。邬大光:像你说的,大学对苏联模式的坚持确实是一种特殊的办学基因。为了搞清这个问题,我还专门到某大学一个著名的教授家中了解具体的情况,老教授现在已经90多岁了,是20世纪50年代初毕业的。在交谈中,他跟我说:“只要我还在这个系,其他人就不能把苏联模式改换掉”,这句话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今天,你到国内的老大学里去看,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像财政金融、数理金融等新的学科专业设置模式都是学欧美的;而哲学、中文、历史、新闻等一些老学科专业的设置模式还明显带有50年代初苏联模式的印记。因此我认为,直到今天,在中国大学办学的过程中,苏联模式和欧美模式这两股力量一直在角斗或者说博弈。陈志文:确实如此,老一辈教育者的坚持背后是一种政治理想信念。那从基因的角度或者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您认为中国高等教育的根在哪里?邬大光:我认为不管是苏联模式还是欧美模式都不是中国高等教育的根,也不是中国高等教育的本。由于中国的书院没有和近代大学实现对接,之后在中国大学的发展中又多次出现了文化上的断裂。所以我们现在提出中国高等教育要扎根中国,要与传统文化紧密结合起来,但是我认为这条道路还没有完全走出来,跟大众的心理契合度不高。为什么会这么讲呢?当下中国的大学里有导师制、学分制、学院制等等很多外来的制度,总体来讲,这些制度所取得的效果在世界范围里来讲都是好的,或者说是相对成功的,但到了中国却总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甚至跑偏,背离制度设计的初衷。去年教育部发文取消的清考,便是制度跑偏的产物。我坚持认为中国教育要跟中国特有的文化特质相匹配。文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深层次问题陈志文:文化、政治、社会治理体系是一个系统性的东西,文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非常大。邬大光:确实是这样,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高等教育是系统性的,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第二,表面上来看,抑制中国高等教育有效发展的是制度问题,实际上是更深层次的文化问题。陈志文:您觉得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邬大光:不管是在理论研究中,还是在实践改革中,我们只知道谈大学自治、学术自由以及办学自由等问题,却很少会看到背后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实质上,不论是大学自治抑或是学术自由,不论是关于高等教育的理论命题还是实践问题,高等教育的发展是靠一系列以本国国情相匹配的制度体系支撑的,而不是某个具体单点上的改革与实践。高等教育的发展还需要血脉的继承性与延续性,长期的文化积淀对大学来讲尤为重要。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一个事实是,当下,在中国大学内部,并没有形成一套与中国国情、制度、文化等相匹配的管理制度以及资源配置方式。在办学思路上,我们基本上都是在跟别人学,别人有哪些新的实践,我们就开始借鉴并做出改革,这带来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但高等教育改的愈加频繁,出现的问题就越多,和改革的初衷背道而驰。这就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尽管我们可以把世界最好的大学制度拷贝过来,但是不一定适应中国的国情和文化,因此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就不一定会产生预期的效果。陈志文:是,我非常赞同。这种现象不仅在教育界,在全国各个领域都有。您谈了很多问题,您觉得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到现在要反思什么?邬大光 来源:网络邬大光:我觉得有以下几个问题是需要作出反思的。第一,今天的中国大学管理者喜欢讲以本为本、以本为根。那么我们需要反思且弄清楚的是,究竟如何做才能以本为本、以本为根?第二,今天,人们都在用“一流”或“双一流”来描述当下和未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及前景,“一流”和“双一流”正在成为描述高等教育的“标配概念”。从“重点大学”到“211工程”大学,再到“985工程”大学,再到今天的“双一流”大学,描述大学“身份”的概念不断升级,但在更深的精神和制度等方面似乎并没有同步升级,也不能否认有退步的成份,反倒有一些距离人们所向往的好大学越来越远的迹象。比如说中国大学内部的绩效管理,我认为是一种生产队的工分制模式。放眼全世界的大学,哪有像中国大学这样,发一篇文章给多少钱,上一节课给多少钱,在我看来,中国大学这种绩效管理制度如果不取消,很难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为什么我这样说,是因为绩效管理是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方企业的管理理论,今天西方企业都不用了,采用这种管理方式的企业,竞争力变得越来越弱。该管理制度的前提是基于一种经济人的假设,但大学老师是经济人吗?显然不是。我们不否认这种管理制度在特定时间内能帮助大学释放出生产力,过去20年中国大学在世界各国的排行榜的上升就是它在短期内释放出来生产力的体现。但是长期来看,靠绩效靠工分的管理方式会使得大学的生产力下降,现在已经有不少大学的生产力出现了拐点。在我国最早推行工分值的一些大学在第四轮评估的时候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另外,我最近刚刚从两所“双一流”大学评估回来,期间采访了学校的一些管理者,他们也已经意识到绩效工分制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推动生产力发展了。但他们的问题或者疑惑是,如果放弃了绩效工分制管理方式,学校的管理就失去了抓手。如此一来导致的结果是,我们明明知道工分制绩效对现代大学是无效的,生产力释放的作用会越来越低,但是却离不开它。为什么高校管理者都不把它舍弃掉呢?因为改革意味着利益的冲突和调整,意味着权力的重新分配。基于所谓的“稳定”,大学管理者们都把历史遗留问题留给下一任,下一任再留给下下一任,这是当下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中最大的问题。陈志文:您觉得这种绩效管理方式为什么会在中国泛滥?或者说越做越极致?邬大光:它和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有关,主要缘于中国的大学没有经历过精英教育的积淀。中国大学精英教育的传统还没有来得及很好的积淀,便进入到了改革开放后的规模扩大阶段。在过去,大学的物质条件相对匮乏,高校沉淀时间短、没有形成厚度。对于上世纪80年代的人们来说,能上大学就已经很不错了,没有更高的要求,也没有更广泛的国际视野。陈志文:您觉得高等教育改革应该如何推进?邬大光:我认为有两点,而且这两点是分不开的,或者是相辅相成的。第一,不管是学分制也好,导师制也好,书院制也好,我们要把这些优秀的西方制度彻底执行起来,不管外界有多少非议;第二,在此基础上,建立一条与本国国情及传统文化相匹配的中国特色发展道路。但我还要强调一点就是,改革开放40年以来,这条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始终没有建成,现在只能想一个折中的办法——嫁接。厦大是一种嫁接方式,北大是一种嫁接方式,人大是一种嫁接方式,同样是嫁接,但却各有不同,很难说哪所大学嫁接的更好,嫁接的更有效,现在的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就处在这样一个阶段。陈志文:我明白您的意思是指高等教育问题是很多,是系统性问题或者说模式问题,每一块都需要去调整。邬大光:你说的很对,高等教育面临着整体性的模式问题,以及在这一整体模式的基础上,局部路线该如何走的现实问题。陈志文:这实际上是高等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但却需要漫长的时间来解决。邬大光:虽然漫长,但我认为不能总是等待,中国大学的一些重大问题不能总是寄托给下一代来解决。陈志文:您有什么建议或者怎么切入去解决这个系统问题?邬大光:我觉得可以进行长期性的试点改革,比如针对学分制、书院制、绩效考核等方面各选取若干个学校做不同方式的试点,以此来选择合适的学分制实施方案、书院制实施方案和绩效考核方案。我们知道,现在大学里所谓的成功经验都没有经过长期有效的试验验证。一般而言,基础理论领域内的重大科技成果没有十几年乃至更长时间出不来,社会及高校治理也一样,需要长时间的积淀与坚守。但是目前很多高校很容易步入“急功近利”的轨道,并冒出一些短时间内取得的成功经验,在我看来这是不科学的。比如就教学改革而言,我国已经搞了八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评审,我发现相当一部分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包括一些特等奖,其获奖成果才实行了几年,相当于第一届学生刚刚毕业,这么短的时间怎么能证明这个实验是有效的?我认为,一项好的高等教育改革措施需要坚持10年甚至20年才能验证它是成功的。陈志文:教育治理是整个社会治理体系的一部分,从大的社会角度来看,它又是整个文化的一部分。要想学习和了解高等教育必须从整体架构出发,从行业角度、历史角度去观察它,这样才能对高等教育有准确的定位和判断。邬大光:实际来讲,在我读大学的时候,大学的改革很少,但我认为那时的大学并没有出现很多的问题。现在很多大学都在改革,不仅没有有效解决实质性的问题,反而引发了其他的一些问题。陈志文:它是系统性的不适应,所以负面效应出来了,在每个环节都有反应。邬大光:这是一种系统性的不适应,因为目前我们尚未形成一个整体性的改革思路。但凡改革,我认为只能通过实验和时间来验证改革的可行性。陈志文:您在厦大做了改革吗?邬大光:在我管理的权限范围之内,做了一部分,但做的不彻底,越做越无力。后来当我发现无力或者出于一种对现实无奈的时候,便开始关心历史和文化。陈志文:对,而且你会发现从根上是文化观念问题。邬大光:是的,就像刚刚提到的绩效管理制度,今天中国的大学校长都知道数工分是错的,但是就不愿意在任时改,都想留给下一代处理。这种思维方式和理念很难担当起中国高等教育的责任和使命。陈志文:听您讲话,我特别受教育,您把教育体制上升到最本质的文化层面。邬大光:因为我现在越来越感受到中国高等教育的根本是在文化。当然,实现这个目标,还不得不先从制度入手,因为制度的不断推进,才能形成文化,就是大学的制度文化。陈志文:我非常赞同、深有感触。我以教育旁观者的身份做高等教育研究,刚开始认为这是体系问题,越深入越觉得难以逾越的是文化。您最近重走西南联,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或者你得到了什么?邬大光:事实上,我不仅是最近重走了西南联大,我能去的中国大学都尽可能去。我在研究中国高等教育百年迁徙的时候,才知道中国高等教育一百年发展史如此艰难,可以说是可歌可泣。此次重走西南联大,分别在昆明和蒙自都做了调研,发现那时候办学条件真差,但另一方面,恰恰是那个时候的人才培养水平最高。西南联大给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留下了许多遗产,但实际上,西南联大是当时最强盛大学,却不一定是条件最艰苦的大学,因为该校还有庚子赔款支撑。相比而言,西北联大的办学条件更为艰苦。陈志文:您对西北联大什么看法?邬大光:我刚从西安回来,看了西北工大校史馆、西安交大新修的西迁博物馆。我认为,西北联大对中国西部高等教育的布局产生了重大影响,它留下了13颗种子,这些种子后来陆续生根发芽,最后成长为新的大学,而西南联大则只留下了一个种子,即云南师范大学。西北联大 图源:网络让高等教育改革更适应中国土壤陈志文:关于清考,我记得您调研了几百多所学校,能否讲一下调研的情况?邬大光:没有那么多,大概有200所左右。在一次课堂上,我曾经跟选课的17个博士生讲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在讨论阶段他们说大学内部没有质量,因为清考很多。那时候我还不知道什么叫清考,后来他们就告诉我了,然后我让他们每个人都去调研自己的高中同学,问问他们读本科时有没有清考。应该是在2016年,教育部有关领导主持开了一个小型内部研讨会,参会的都是学校的主要领导。在那次研讨会上我第一次把清考数据抛出来,并谈了关于学校绩效考核的看法,当然,那次我只是公布了统计结果,没有公布具体的数据,因为具体的数据还是会影响到我国高等教育形象的。2017年下半年,我又做了一组调研数据,将近200所高校左右。就在2018年教育部发文取消清考的当天还是第二天,黄达人老校长给我打电话说,你手头的数据现在可以公开了吧。之后不久,我就把数据全部给他了。陈志文:您当时在内部研讨会上对清考的结论是什么?邬大光:当然我记得不是特别准了,大概有两条:第一,当时中国有70%的高校都有清考;第二,985高校里,50%以上的学生都参加了清考。2017年底我再做调研时,清考比例下降了10%到15%,我认为这次研究还是有明显效果的。陈志文:您对“双一流”有怎么的评价?邬大光:第一,走这条路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传统,我们喜欢在众多高校中选出最优秀的高校,本身无可厚非;第二,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沿用重点大学模式,这个模式与我们之前提到的工分制绩效管理问题是一样的,在一定时期内会释放大学的生产力,越往后发展就会进入平台期,最后产生的负面效应会影响到在校大学生的生存。中国重点大学建设的方式已经把标签打在了每个学生身上,中国过去有大学身份歧视,未来还有大学专业歧视、大学等级歧视。陈志文:实际上高等教育的评价体系是“双一流”的核心问题。您接下来的目标是解决这一问题吗? 邬大光:是的。就像“双一流”建设,几个省的双一流评审我都参加了。我们在评各个省“双一流”学校时,基本上都是按照已经公布的排行榜来的,非常机械化。我认为评价体系是中国高等教育非常核心的问题,它是最重要的问题。陈志文:现在“双一流”启动之后,一方面高校都在抢人,另一方面关注度都不高。重点学科集中在化学(材料)、生物医学。最近北大办农学院,其本质还是生化学科,大量的东西在同一个层面重复。邬大光:你刚才说的现象,加上我说的工分制绩效管理方式,我们可以看到高等教育生产力开始下降时,学校为了保持高点就开始挖人。我也跟学生讲,能否把这种联系做成大数据,但其实我也知道,难度很大。陈志文:理论上是可以的。今天的多维度评价理论是可行的,像谷歌数据比纯学术的数据更全面。邬大光:是的,比如说某“双一流”大学,如果把它过去20年何时发展到顶峰、何时开始下降的数据统计出来,就可以看到最典型、最直观的高校发展路径。我认为相当一部分“双一流”大学也到了发展的拐点上。陈志文:您怎么看待高考改革?邬大光:高考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特制,它的问题是系统性的。现在坚持高考的人总是拿公平说事,但我一直说,中国现阶段条件下用公平衡量中国高等教育是做不到的。在各种资源都不够的情况下,你越试图保证公平,就会越走越偏,导致更多不公平的事。高考本身是个很公平的事,却被各种资源挟持,用道貌岸然的公平办法来摆弄它,结果就是浑招叠出。当浑招叠出的时候,中国高等教育难以做到接地气,也难以真正地扎根中国本土。陈志文:您能简单评价一下高考改革吗?邬大光: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在资源不充分的情况下,打着公平理念的高考改革无法做到公平。高考改革越想实现公平,衍生的矛盾就越多;第二,高考改革只有越简单越好;第三,高考改革最好的方案是以校为考,就是学校考试选拔考生,但不是自主招生。实际上,中国的高考改革最终都会走到学校考试招生的路上,只是最终由谁来推行的问题。陈志文:高考改革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指导思想,给学生选择权,您又怎么看?我个人是坚决反对的,我觉得外部条件不存在。邬大光:第一,即便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权,他也不能判断这个选择是否适合自己;第二,国外做过实证研究,发现大一大二的学生对专业的选择很不准确,所以他们才实行通识教育;第三,实际上在一个社会发展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专业好坏的价值判断是恒定的,但如果到了社会急剧变化的时代,专业的好坏也是会发生变动的,而这个时候学生很难做出选择。举个例子,有人说想当公务员应该读管理学院,但实际上要想当公务员还是应该远离这个学院。在社会节奏加快的时候,专业选择与未来发展的匹配性很难判断。陈志文:长期以来,国内关于高等教育的研究集中在教育管理上,而西方尤其美国的高等教育研究集中在为学生服务上。它在本质上反映了什么问题?邬大光:你说得这些现象我也注意到了,现今世界上比较好的大学本质上都是在为学生服务。我认为只有做到真心为学生服务才可以招到好学生,学生的竞争力更强,大学的教学文化才能更好。陈志文:我觉得是我们的体制强调学校的管理,校长的核心任务是争取资源政策而不是真正以学生为中心。所以从我们高等教育研究的角度来讲,大部分研究都是治理研究而不是从为学生服务的角度出发。邬大光:这个话题就相对深刻了。实际上我们今天高等教育研究都是所谓的管理研究。现在已经开始重视对学生服务的研究了,但实际上西方已经把这个做到极致了。换句话说,今天我们研究大学治理,研究的都是制度、管理及治理体系,但是缺乏了对人的研究,缺乏对学生主体性的研究。西方对学生研究很早就开始了,甚至有点过了。而我们则是对大学治理的研究有点过了,但是对学生的关心不够。陈志文:最后一个问题,您认为校长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和能力?邬大光:在我看来,主要有两点。第一,从管理能力和视野上来说,校长不能把个人的喜好带到学校的资源配置、学校文化、学校发展上去,比如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学生社团等。我最近开始关注我国高等教育的“第一代”现象,即今天的大学管理者、教师和学生里面,很多人都是家族第一代大学生,乃至于出身于农村家庭的人,大学校长也不例外。这些管理者对经营大学的积淀不够,喜欢带着自己固有的思维模式和喜好管理学校。第二,一个校长首先要喜欢做教师,搞教学。建设一所大学,需要对人才培养、对教学、对学生有情怀,不然做不好。仅仅对排名、对科研、对学科有情怀,那不叫大学人的情怀。[1] 邬大光. 什么是“好”大学[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8,16(04):169-182.